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医学源流论-卷下-治法-司天运气论

作者: 徐大椿(1693年—1771年),字灵胎,清代著名医学家,精通医理,著有多种医学著作,对后世中医学发展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18世纪)。

内容简要:《医学源流论》是一部探讨医学理论和历史的著作,共2卷。书中系统梳理了中医学的发展脉络,分析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并提出了自己的医学见解。徐大椿强调“医者意也”,主张灵活运用医理,反对拘泥于古方。它是研究中医学术史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医学源流论-卷下-治法-司天运气论-原文

邪说之外,有欺人之学,有耳食之学。

何谓欺空之学?好为高谈奇论,以骇人听闻;或剿袭前人之语,以示渊博,彼亦自知其为全然不解,但量他人亦莫这能深考也。此为欺人之学。

何谓耳食之学?或窃听他人之说,或偶阅先古之书,略记数语,自信为已得其秘,大言不惭,以此动众,所谓道听途说是也。如近人所谈司天运气之类是也。

彼所谓司天运气者,以为何气司天,则是年民当何病。假如厥阴司天,风气主之,则是年之病,皆当作风治。此等议论,所谓耳食也。

盖司天运气之说,黄帝不过言天人相应之理如此,其应验先候于脉。凡遇少阴司天,则两手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则右寸不应。大阴司天,则左寸不应。若在泉,则尺脉不应,亦如之。若脉不当不其位,则病相反者死,此诊脉之一法也。

至于病,则必观是年岁气胜与不胜。如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心痛胁满等症。倘是年风淫虽胜,而民另生他病,则不得亦指为风淫之病也。若是年风淫不胜,则又不当从风治矣。

经又云:相火这下,水气乘之;水位之下,火气乘之。五气之胜皆然。此乃亢则害,承乃制之理。即使果胜,亦有相克者乘之,更与司天之气相反矣。

又云:初气终三气,天气主之,胜之常也;四气尽终气,地气主之,复之常也。有胜则复,无胜则否。则岁半以前属司天,岁半以后又属在泉,其中又有胜不胜之殊,其病更无定矣。

又云:厥阴司天,左少阴,右太阳,谓之左间、右间。六气皆有左右间,每间主六十日,是一岁之中,复有六气循环作主矣。

其外能南政、北政之反其位,天符岁会三合之不齐,太过不及之异气。欲辨明分晰,终年不能尽其蕴。

当时圣人不过言天地之气,营运旋转如此耳。至于人之得病,则岂能一一与之尽合?一岁之中,不许有一人生他病乎?

故《内经》治岁气胜复,亦不分所以得病之因。总之,见病治病,如风淫于内,则治以辛凉,六气皆有简便易守之法。

又云: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无问其数,以平为期。何等划一。

凡运气之道,言其深者,圣人有所不能知;及施之实用,则平正通达,人人易晓。但不若今之医者所云,何气司天,则生何病,正与《内经》圆机活法相背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医学源流论-卷下-治法-司天运气论-译文

除了邪说之外,还有欺骗人的学问,有耳食的学问。

什么是欺骗人的学问?喜欢高谈阔论,以惊世骇俗;或者抄袭前人的话语,以显示自己的渊博,他们自己也明白自己完全不懂,只是估计别人也不会深入考察。这就是欺骗人的学问。

什么是耳食的学问?或者偷听别人的说法,或者偶然阅读古书,略记几句,自信已经掌握了其中的奥秘,大言不惭,以此来打动众人,这就是所谓的道听途说。比如近来人们谈论的司天运气之类就是如此。

他们所谓的司天运气,认为什么气司天,那么这一年人们就会得什么病。比如厥阴司天,风气主导,那么这一年的病都应该按风来治疗。这种议论,就是所谓的耳食。

其实司天运气的说法,黄帝只是说天人相应的道理如此,其应验首先体现在脉象上。凡是遇到少阴司天,那么两手的寸口脉不应。厥阴司天,那么右寸脉不应。大阴司天,那么左寸脉不应。如果在泉,那么尺脉不应,也是如此。如果脉象不在其位,那么病情相反的人会死,这是诊脉的一种方法。

至于疾病,则必须看这一年岁气的胜与不胜。比如厥阴司天,风淫所胜,人们会得心痛胁满等症状。如果这一年风淫虽然胜,但人们却得了其他病,那么也不能说是风淫的病。如果这一年风淫不胜,那么也不应该按风来治疗。

经书又说:相火之下,水气乘之;水位之下,火气乘之。五气的胜都是如此。这就是亢则害,承乃制的道理。即使真的胜了,也有相克的因素乘之,更与司天之气相反。

又说:初气到三气,天气主导,胜是常态;四气到终气,地气主导,复是常态。有胜则有复,无胜则无复。那么一年中前半段属于司天,后半段属于在泉,其中又有胜与不胜的区别,病情更无定数。

又说:厥阴司天,左边是少阴,右边是太阳,称为左间、右间。六气都有左右间,每间主六十日,一年之中,又有六气循环主导。

此外还有南政、北政的反位,天符岁会三合的不齐,太过不及的异气。想要辨明分析,终年也不能穷尽其内涵。

当时的圣人只是说天地之气,运行旋转如此而已。至于人得病,怎么可能一一与之完全吻合?一年之中,难道不允许有一个人得其他病吗?

所以《内经》治疗岁气的胜复,也不分得病的原因。总之,见病治病,比如风淫于内,就用辛凉来治疗,六气都有简便易行的方法。

又说:治疗各种胜复,寒的用热,热的用寒,温的用清,清的用温,不问其数,以平为期。多么划一。

凡是运气的道理,说到深处,圣人也有所不知;但应用到实际中,则平正通达,人人易懂。只是不像现在的医者所说的,什么气司天,就得什么病,正与《内经》的圆机活法相违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医学源流论-卷下-治法-司天运气论-注解

欺人之学:指那些通过高谈阔论或抄袭前人的言论来欺骗他人,使其误以为博学多才的学问。

耳食之学:指那些通过窃听他人或偶然阅读古籍,仅凭一知半解就自信掌握了深奥知识,并以此炫耀的学问。

司天运气:古代中医理论中的一种说法,认为天象变化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特定的天象会导致特定的疾病。

厥阴司天:中医理论中的一种天象,指厥阴经对应的天象,认为这种天象会导致风气盛行,从而引发相关疾病。

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被认为是中医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内经:指《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包含了丰富的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

亢则害,承乃制:中医理论中的一种平衡观念,认为过度的某种气会导致伤害,而适当的制约则可以维持健康。

南政、北政:古代天文学中的概念,指天象的南北变化,与中医理论中的司天运气相关。

天符岁会:古代天文学中的术语,指天象与岁时的特定配合,与中医理论中的疾病预测相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医学源流论-卷下-治法-司天运气论-评注

本文通过对‘欺人之学’和‘耳食之学’的批判,揭示了古代学术领域中存在的虚假和浅薄现象。作者通过具体例子,如‘司天运气’之说,指出这些学问往往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实践验证,仅仅是表面的模仿和夸大。

文章进一步引用了《黄帝内经》中的理论,强调了中医理论中的‘天人相应’观念,即天象变化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作者详细解释了‘厥阴司天’等概念,说明了中医理论中天象与疾病之间的复杂联系,并指出这些理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通过对‘亢则害,承乃制’等中医平衡观念的阐述,作者强调了中医理论中的辩证思维,即过度的某种气会导致伤害,而适当的制约则可以维持健康。这种观念体现了中医理论中的整体观和平衡观,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最后,作者批评了当时一些医者对‘司天运气’理论的误解和滥用,指出这些做法与《内经》中的‘圆机活法’相违背。作者呼吁医者应深入理解中医理论,灵活应用,而不是机械地套用理论。

总的来说,本文不仅批判了古代学术中的虚假和浅薄现象,还深入探讨了中医理论中的‘天人相应’观念和辩证思维,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通过对这些理论的深入分析,本文为读者提供了对中医理论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为现代医学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医学源流论-卷下-治法-司天运气论》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736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