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医学源流论-卷下-书论-附:种痘说

作者: 徐大椿(1693年—1771年),字灵胎,清代著名医学家,精通医理,著有多种医学著作,对后世中医学发展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18世纪)。

内容简要:《医学源流论》是一部探讨医学理论和历史的著作,共2卷。书中系统梳理了中医学的发展脉络,分析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并提出了自己的医学见解。徐大椿强调“医者意也”,主张灵活运用医理,反对拘泥于古方。它是研究中医学术史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医学源流论-卷下-书论-附:种痘说-原文

种痘之法,此仙传也。

有九善焉:

凡物欲其聚,惟痘不欲其聚,痘未出而强之出,则毒不聚,一也。

凡物欲其说,痘欲其少,强之出必少,二也。

凡物欲其大,痘欲其小,强之出必小,三也。

不感时痘之戾气,四也。

择天地温和之日,五也。

择小儿无他病之时,六也。

其痘苗皆取种出无毒之善种,七也。

凡痘必浆成十分而后毒不陷,种痘之浆五分以上即无害,八也。

凡痘必十二朝成靥,并有延至一月者,种痘则九朝已回,九也。

其有种而死者,深用悔恨。

不知种而死者,则自出断无不死之理,不必悔也。

至于种出危险之痘,或生痘毒,此则医家不能用药之故。

种痘之人更能略知治痘之法,则尤为十全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医学源流论-卷下-书论-附:种痘说-译文

种痘的方法,这是神仙传授的。

有九个好处:

一般来说,事物都希望聚集,只有痘不希望聚集,痘未出而强行让它出,那么毒素就不会聚集,这是第一个好处。

一般来说,事物都希望多,痘希望少,强行让它出必然少,这是第二个好处。

一般来说,事物都希望大,痘希望小,强行让它出必然小,这是第三个好处。

不会感受到时痘的戾气,这是第四个好处。

选择天地温和的日子,这是第五个好处。

选择小孩没有其他疾病的时候,这是第六个好处。

痘苗都是取种出无毒的好种,这是第七个好处。

一般来说,痘必须浆成十分才能确保毒素不陷,种痘的浆五分以上就无害,这是第八个好处。

一般来说,痘必须十二天才能成靥,有的甚至延长到一个月,种痘则九天就能恢复,这是第九个好处。

有种痘而死的,深感悔恨。

不知道种痘而死的,那么自然出的痘绝对没有不死的道理,不必悔恨。

至于种出危险的痘,或者生出痘毒,这是医生不能用药的原因。

种痘的人如果还能略知治痘的方法,那就更加完美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医学源流论-卷下-书论-附:种痘说-注解

种痘:古代预防天花的一种方法,通过接种天花疫苗来预防疾病。

痘:指天花,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毒:在这里指天花的病毒或病原体。

浆:指天花疫苗中的液体部分,含有病毒或病原体。

靥:指天花痊愈后留下的疤痕。

九善:指种痘的九大好处或优点。

戾气:指天花的传染性或毒性。

温和之日:指天气温和、适宜进行种痘的日子。

痘苗:指用于接种的天花疫苗。

医家:指医生或医疗专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医学源流论-卷下-书论-附:种痘说-评注

这段古文详细描述了古代种痘的方法及其优点,反映了古人对天花的认识和预防措施。种痘作为一种预防天花的方法,具有九大优点,这些优点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天花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们在医学实践中的智慧和创新。

首先,种痘可以避免天花的集中爆发,减少病毒的传播。其次,通过种痘可以控制天花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死亡率。此外,种痘还可以避免天花的传染性,选择适宜的天气和时间进行接种,提高接种的成功率。

古人在种痘过程中还注重选择健康的儿童和无毒的疫苗,确保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种痘后,天花的痊愈时间也大大缩短,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风险。

尽管种痘有一定的风险,但古人认为,即使接种后出现死亡,也比自然感染天花后死亡要好。这反映了古人对种痘的信任和对天花的恐惧。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展示了古代种痘技术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也反映了古人对疾病预防的重视和对生命的尊重。通过种痘,古人不仅有效地控制了天花的传播,也为后世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医学源流论-卷下-书论-附:种痘说》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731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