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医学源流论-卷上-方药-薄贴论

作者: 徐大椿(1693年—1771年),字灵胎,清代著名医学家,精通医理,著有多种医学著作,对后世中医学发展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18世纪)。

内容简要:《医学源流论》是一部探讨医学理论和历史的著作,共2卷。书中系统梳理了中医学的发展脉络,分析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并提出了自己的医学见解。徐大椿强调“医者意也”,主张灵活运用医理,反对拘泥于古方。它是研究中医学术史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医学源流论-卷上-方药-薄贴论-原文

今所用之膏药,古人谓之薄贴。

其用大端有二∶一以治表,一以治里。

治表者,如呼脓去腐,止痛生肌,并摭风护肉之类。

其膏宜轻薄而日换,此理人所易知;

治里者,或驱风寒,或和气血,或消痰痞,或壮筋骨,其方甚多,药亦随病加减。

其膏宜重浓而久贴,此理人所难知,何也?

盖人之疾病,由外以入内,其流行于经络脏腑者,必服药乃能驱之。

若其病既有定所,在于皮肤筋骨之间,可按而得者,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

故凡病之气聚血结而有形者,薄贴之法为良。

但制膏之法,取药必真,心志必诚,火候必至,方能有效,否则不能奏功。

至于敷熨吊种种杂法,义亦相同,在善医者通变之而已。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医学源流论-卷上-方药-薄贴论-译文

现在所用的膏药,古人称之为薄贴。

它的主要用途有两种:一种是治疗表面的病症,一种是治疗内部的病症。

治疗表面的病症,比如排脓去腐、止痛生肌,以及防风护肉等。

这种膏药应该轻薄且每天更换,这个道理人们容易理解;

治疗内部的病症,比如驱散风寒、调和气血、消除痰痞、强壮筋骨等,药方很多,药物也根据病情进行加减。

这种膏药应该厚重且长时间贴敷,这个道理人们难以理解,为什么呢?

因为人的疾病是从外部侵入内部的,那些在经络和脏腑中流行的疾病,必须服药才能驱除。

如果疾病已经固定在皮肤和筋骨之间,可以通过按压找到的,用膏药贴敷,封闭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进入腠理,贯通经络,或者提出来,或者攻散,比服药更有力,这是非常巧妙的方法。

所以凡是气聚血结而有形的病症,薄贴的方法是很好的。

但是制作膏药的方法,必须选用真材实料,心志必须真诚,火候必须到位,才能有效,否则不能奏效。

至于敷熨吊等各种杂法,道理也是相同的,在于善于医者灵活运用而已。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医学源流论-卷上-方药-薄贴论-注解

膏药:古代中医外治法之一,通过将药物制成膏状,贴敷于体表特定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薄贴:古代对膏药的一种称呼,意指膏药薄而轻,适用于治疗表浅病症。

治表:指治疗体表或浅层的疾病,如皮肤、肌肉等部位的病症。

治里:指治疗体内或深层的疾病,如脏腑、经络等部位的病症。

呼脓去腐:指通过膏药的作用,促使脓液排出,去除腐肉,促进伤口愈合。

止痛生肌:指膏药具有止痛和促进新肉生长的功效。

摭风护肉:指膏药具有祛风和保护肌肉的作用。

驱风寒:指通过膏药的作用,驱散体内的风寒邪气。

和气血:指通过膏药的作用,调和体内的气血运行。

消痰痞:指通过膏药的作用,消除体内的痰湿和痞块。

壮筋骨:指通过膏药的作用,增强筋骨的力量和韧性。

腠理:中医术语,指皮肤和肌肉之间的纹理,是药物渗透的通道。

通经贯络:指药物通过经络系统,达到全身各处,发挥治疗作用。

提而出之:指通过膏药的作用,将病邪从体内提出。

攻而散之:指通过膏药的作用,攻散体内的病邪。

敷熨吊:古代中医外治法之一,通过热敷、熨烫等方式治疗疾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医学源流论-卷上-方药-薄贴论-评注

这段古文详细阐述了古代中医外治法中膏药的应用原理和方法。膏药作为一种传统的外治手段,其应用范围广泛,既可用于治疗表浅病症,也可用于治疗深层疾病。文中提到的‘治表’和‘治里’两种应用方式,体现了中医‘内外兼治’的治疗理念。

在‘治表’方面,膏药主要用于呼脓去腐、止痛生肌、摭风护肉等,这些功效与现代医学中的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相吻合。膏药的轻薄特性使其易于更换,适合用于表浅病症的治疗。

在‘治里’方面,膏药则用于驱风寒、和气血、消痰痞、壮筋骨等,这些功效体现了膏药在调节体内环境、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等方面的作用。膏药的重浓特性使其能够长时间贴敷,适合用于深层病症的治疗。

文中还强调了膏药制作的重要性,指出‘取药必真,心志必诚,火候必至’,这反映了古代中医对药物质量和制作工艺的严格要求。膏药的制作不仅需要选用真材实料,还需要制作者具备诚心和精湛的技艺,以确保膏药的疗效。

此外,文中提到的‘敷熨吊’等杂法,展示了古代中医外治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这些方法虽然形式各异,但其基本原理与膏药相同,都是通过外治手段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详细介绍了膏药的应用原理和方法,还体现了古代中医对疾病治疗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经验。膏药作为一种传统的外治手段,其疗效和应用价值在现代医学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这段古文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医的智慧和技艺,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医学源流论-卷上-方药-薄贴论》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718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