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医学源流论-卷上-方药-汤药不足尽病论

作者: 徐大椿(1693年—1771年),字灵胎,清代著名医学家,精通医理,著有多种医学著作,对后世中医学发展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18世纪)。

内容简要:《医学源流论》是一部探讨医学理论和历史的著作,共2卷。书中系统梳理了中医学的发展脉络,分析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并提出了自己的医学见解。徐大椿强调“医者意也”,主张灵活运用医理,反对拘泥于古方。它是研究中医学术史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医学源流论-卷上-方药-汤药不足尽病论-原文

《内经》治病之法,针灸为本,而佐之以砭石、熨浴、导引、按摩、酒醴等法。

病各有宜,缺一不可。

盖服药之功,入肠胃而气四达,未尝不能行于脏腑经络。

若邪在筋骨肌肉之中,则病属有形,药之气味,不能奏功也。

故必用针灸等法,即从病之所在,调其血气,逐其风寒,为实而可据也。

况即以服药论,止用汤剂,亦不能尽病。

盖汤者,荡也,其行速,其质轻,其力易过而不留,惟病在荣卫肠胃者,其效更速。

其余诸病,有宜丸、宜散、宜膏者,必医者预备,以待一时急用,视其病之所在,而委曲施治,则病无遁形。

故天下无难治之症,而所投辄有神效。

扁鹊、仓公所谓禁方者是也。

若今之医者,只以一煎方为治,惟病后调理则用滋补丸散,尽废圣人之良法。

即使用药不误,而与病不相入,则终难取效。

故扁鹊云∶人之所患,患病多;医之所患,患道少。

近日病变愈多,而医家之道愈少,此痼疾之所以日多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医学源流论-卷上-方药-汤药不足尽病论-译文

《内经》中治疗疾病的方法,以针灸为主,辅以砭石、熨浴、导引、按摩、酒醴等方法。

每种疾病都有适合的治疗方法,缺一不可。

因为药物的作用,进入肠胃后气会四散,未尝不能到达脏腑经络。

但如果病邪在筋骨肌肉之中,那么疾病是有形的,药物的气味无法发挥作用。

所以必须使用针灸等方法,直接从病邪所在的地方调理血气,驱散风寒,这是实际可行的。

况且,即使只讨论服药,仅仅使用汤剂也不能治愈所有疾病。

因为汤剂的作用是冲刷,它的作用迅速,质地轻,力量容易过去而不停留,只有病在荣卫肠胃时,效果更快。

其他各种疾病,有的适合用丸剂、散剂、膏剂,医生必须提前准备,以备不时之需,根据疾病的位置,灵活施治,这样疾病就无法隐藏。

所以天下没有难治的病症,只要对症下药,就会有神奇的效果。

扁鹊、仓公所说的禁方就是这样的。

但现在的医生,只用一种煎剂来治疗,只有在病后调理时才用滋补的丸散,完全废弃了圣人的良法。

即使用药没有错误,但如果与疾病不相符,最终也难以见效。

所以扁鹊说:人们所担忧的,是疾病多;医生所担忧的,是治疗的方法少。

最近疾病变化越来越多,而医生的治疗方法却越来越少,这就是为什么慢性病日益增多的原因。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医学源流论-卷上-方药-汤药不足尽病论-注解

内经:《黄帝内经》的简称,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针灸: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针刺或艾灸特定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砭石:古代的一种医疗工具,用于刺破皮肤或刮痧,以治疗疾病。

熨浴:一种中医外治法,通过热敷或药浴来治疗疾病。

导引:古代的一种健身和治疗方法,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来调节身体的气血。

按摩:通过手法对人体的特定部位进行按压、揉捏等操作,以达到治疗或保健的目的。

酒醴:古代的一种药酒,用于治疗疾病或作为滋补品。

扁鹊: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被誉为中医的鼻祖之一。

仓公:即仓公,古代传说中的医学家,与扁鹊齐名。

禁方:指古代医学家所掌握的秘方或特殊治疗方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医学源流论-卷上-方药-汤药不足尽病论-评注

《内经》作为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其治病之法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文中提到的针灸、砭石、熨浴、导引、按摩、酒醴等方法,都是中医治疗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适应症和治疗效果。

针灸作为中医的经典治疗方法,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能够直接作用于病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砭石、熨浴、导引、按摩等方法则通过不同的物理刺激,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酒醴作为一种药酒,既有药物的治疗作用,又有酒的温通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药效。

文中提到的‘病各有宜,缺一不可’,强调了中医治疗的个体化和综合性。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甚至同一种疾病在不同阶段也需要不同的治疗手段。这种灵活多变的治疗方式,体现了中医的辨证施治思想。

扁鹊和仓公所掌握的‘禁方’,代表了古代医学家对疾病治疗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经验。这些秘方不仅是医学知识的积累,更是古代医学家智慧的结晶。然而,文中也批评了当时一些医者只依赖单一的治疗方法,忽视了中医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最后,扁鹊的名言‘人之所患,患病多;医之所患,患道少’,深刻揭示了医学发展的困境。随着疾病种类的增多,医学知识的积累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丰富和完善医学理论,才能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疾病挑战。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不仅展示了中医治疗方法的多样性,还强调了辨证施治的重要性,对现代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医学源流论-卷上-方药-汤药不足尽病论》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716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