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作者不详,相传为周公(西周初年)所制,后经孔子及其弟子整理。它是儒家经典“三礼”之一。
年代:成书于西周至春秋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5世纪)。
内容简要:《仪礼》共17篇,详细记载了古代礼仪制度,包括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等。书中通过具体的仪式步骤,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观念。它是研究先秦礼制和文化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礼仪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仪礼-少牢馈食礼-原文
少牢馈食之礼。日用丁己。筮旬有一日。筮于庙门之外。主人朝服,西面于门东。史朝服,左执筮,右取上韇,兼与筮执之,东面受命于主人。
主人曰:“孝孙某,来日丁亥,用荐岁事于皇祖伯某,以某妃配某氏。尚飨!”史曰:“诺!”西面于门西,抽下韇,左执筮,右兼执韇以击筮,遂述命曰:“假尔大筮有常。孝孙某,来日丁亥,用荐岁事于皇祖伯某,以某妃配某氏。尚飨!”乃释韇立筮。
卦者在左坐,卦以木。卒筮,乃书卦于木,示主人,乃退占。吉,则史韇筮,史兼执筮与封以告于主人:“占曰从。”乃官戒,宗人命涤,宰命为酒,乃退。若不吉,则及远日,又筮日如初。
宿。前宿一日,宿戒尸。明日,朝服筮尸,如筮日之礼。命曰:“孝孙某,来日丁亥,用荐岁事于皇祖伯某,以某妃配某氏。以某之某为尸。尚飨!”筮、卦占如初。吉,则乃遂宿尸。祝摈,主人再拜稽首。祝告曰:“孝孙某,来日丁亥,用荐岁事于皇祖伯某,以某妃配某氏。敢宿!”尸拜,许诺,主人又再拜稽首。主人退,尸送,揖,不拜。若不吉,则遂改筮尸。
既宿尸,反,为期于庙门之外。主人门东,南面。宗人朝服北面,曰:“请祭期。”主人曰:“比于子。”宗人曰:“旦明行事。”主人曰:“诺!”乃退。
明日,主人朝服,即位于庙门之外,东方南面。宰、宗人西面,北上。牲北首东上。司马圭刀羊,司士击豕。宗人告备,乃退。雍人摡鼎、匕、俎于雍爨,雍爨在门东南,北上。廪人摡甑甗、匕与敦于廪爨,廪爨在雍爨之北。司宫摡豆、笾、勺、爵、觚、觯、几、洗、篚于东堂下,勺、爵、觚、觯实于篚;卒摡,馔豆、笾与篚于房中,放于西方;设洗于阼阶东南,当东荣。
羹定,雍人陈鼎五,三鼎在羊镬之西,二鼎在豕镬之西。司马升羊右胖。髀不升,肩、臂、臑、□、骼,正脊一、横脊短胁一、正胁一、代胁一,皆二骨以并,肠三、胃三、举肺一、祭肺三,实于一鼎。司士升豕右胖。髀不升,肩、臂、臑、□骼,正脊一、横脊一、短胁一、正胁一、代胁一,皆二骨以并,举肺一、祭肺三,实于一鼎。雍人伦肤九,实于一鼎。司士又升鱼、腊,鱼十有五而鼎,腊一纯而鼎,腊用麋。卒脀,皆设扃幂,乃举,陈鼎于庙门之外,东方,北面,北上。司宫尊两甒于房户之间,同棜,皆有幂,甒有玄酒。司宫设罍水于洗东,有枓,设篚于洗西,南肆。改馔豆、笾于房中,南面,如馈之设,实豆、笾之实。小祝设槃、匜与箪、巾于西阶东。
主人朝服,即位于阼阶东,西面。司宫筵于奥,祝设几于筵上,右之。主人出迎鼎,除鼏。士盥,举鼎,主人先入。司宫取二勺于篚,洗之,兼执以升,乃启二尊之盖幂,奠于棜上。加二勺于二尊,覆之,南柄。鼎序入。雍正执一匕以从,雍府执四匕以从,司士合执二俎以从。司士赞者二人,皆合执二俎以相,从入。陈鼎于东方,当序,南于洗西,皆西面,北上,肤为下。匕皆加于鼎。东枋。俎皆设于鼎西,西肆。肵俎在羊俎之北,亦西肆。宗人遣宾就主人,皆盥于洗,长朼。佐食上利升牢心舌,载于肵俎。心皆安下切上,午割勿没,其载于肵俎,末在上。舌皆切本末,亦午割勿没;其载于肵,横之。皆如初为之于爨也。佐食迁肵俎于阼阶西,西缩,乃反。佐食二人。上利升羊,载右胖,髀不升,肩、臂、臑、□骼;正脊一、横脊一、短胁一、正胁一、代胁一,皆二骨以并;肠三、胃三,长皆乃俎拒;举肺一,长终肺,祭肺三,皆切。肩、臂、臑、□、骼在两端,脊、胁、肺,肩在上。下利升豕,其载如羊,无肠胃。体其载于俎,皆进下。司士三人,升鱼、腊、肤。鱼用鲋十有五而俎,缩载,右首,进腴。腊一纯而俎,亦进下,肩在上。肤九而俎,亦横载,革顺。
卒脀,祝盥于洗,升自西阶。主人盥,升自阼阶。祝先入,南面。主人从,户内西面。主妇被锡,衣侈袂,荐自东房,韭、菹、醓、醢,坐奠于筵前。主妇赞者一人,亦被锡。衣侈袂。执葵菹、蠃醢,以授主妇。主妇不兴,遂受,陪设于东,韭菹在南,葵菹在北。主妇兴,入于房。佐食上利执羊俎,下利执豕俎,司士三人执鱼,腊、肤俎,序升自西阶,相,从入。设俎,羊在豆东,豕亚其北,鱼在羊东,腊在豕东,特肤当俎北端。主妇自东房,执一金敦黍,有盖,坐设于羊俎之南。妇赞者执敦稷以授主妇。主妇兴受,坐设于鱼俎南;又兴受赞者敦黍,坐设于稷南;又兴受赞者敦稷,坐设于黍南。敦皆南首。主妇兴,入于房。祝酌,奠,遂命佐食启会。佐食启会盖,二以重,设于敦南。主人西面,祝在左,主人再拜稽首。祝祝曰:“孝孙某,敢用柔毛、刚鬣、嘉荐、普淖,用荐岁事于皇祖伯某,以某妃配某氏。尚飨!”主人又再拜稽首。
祝出,迎尸于庙门之外。主人降立于阼阶东,西面。祝先,入门右。尸入门左。宗人奉槃,东面于庭南。一宗人奉匜水,西面于槃东。一宗人奉箪、巾,南面于槃北。乃沃尸,盥于槃上。卒盥,坐奠箪,取巾,兴,振之三,以授尸,坐取箪,兴,以受尸巾。祝延尸。尸升自西阶,入,祝从。主人升自阼阶,祝先入,主人从。尸升筵,祝、主人西面立于户内,祝在左。祝、主人皆拜妥尸,尸不言尸答拜,遂坐,祝反南面。
尸取韭菹,辩手耎于三豆,祭于豆间。
上佐食取黍稷于四敦。
下佐食取牢一切肺于俎,以授上佐食。
上佐食兼与黍以授尸。
尸受,同祭于豆祭。
上佐食举尸牢肺、正脊以授尸。
上佐食尔上敦黍于筵上,右之。
主人羞肵俎,升自阼阶,置于肤北。
上佐食羞两鉶,取一羊鉶于房中,坐设于韭菹之南。
下佐食又取一豕鉶于房中以从。
上佐食受,坐设于羊鉶之南。
皆芼,皆有柶。
尸扱以柶,祭羊鉶,遂以祭豕鉶,尝羊鉶,食举,三饭。
上佐食举尸牢干,尸受,振祭,哜之。
佐食受,加于肵。
上佐食羞胾两瓦豆,有醢,亦用瓦豆,设于荐豆之北。
尸又食,食胾。
上佐食举尸一鱼,尸受,振祭,哜之。
佐食受,加于肵,横之。
又食。
上佐食举尸腊肩,尸受,振祭,哜之,上佐食受,加于肵。
又食。
上佐食举尸牢胳,如初。
又食。
尸告饱。
祝西面于主人之南,独侑不拜。
侑曰:“皇尸未实,侑!”
尸又食。
上佐食举尸牢肩,尸受,振祭,哜之,佐食受加于肵。
尸不饭,告饱。
祝西面于主人之南。
主人不言,拜侑。
尸又三饭。
上佐食受尸牢肺、正脊,加于肵。
主人降,洗爵,升,北面酌酒,乃酳尸。
尸拜受,主人拜送。
尸祭酒,啐酒。
宾长羞牢肝,用俎,缩执俎,肝亦缩,进末,盐在右。
尸左执爵,右兼取肝,手耎于俎盐,振祭,哜之,加于俎豆,卒爵。
主人拜。
祝受尸爵。
尸答拜。
祝酌授尸,尸醋主人。
主人拜受爵,尸答拜。
主人西面奠爵,又拜。
上佐食取四敦黍稷,下佐食取牢一切肺,以授上佐食。
上佐食以绥祭。
主人左执爵,右受佐食,坐祭之,又祭酒,不兴,遂啐酒。
祝与二佐食皆出,盥于洗,入。
二佐食各取黍于一敦。
上佐食兼受,抟之,以授尸,尸执以命祝。
卒命祝,祝受以东,北面于户西,以嘏于主人,曰:“皇尸命工祝,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来女孝孙,使女受禄于天,宜稼于田,眉寿万年,勿替引之。”
主人坐奠爵,兴;再拜稽首,兴;受黍,坐振祭,哜之;诗怀之,实于左袂,挂于季指,执爵以兴;坐卒爵,执爵以兴;坐奠爵,拜。
尸答拜。
执爵以兴,出。
宰夫以笾受啬黍。
主人尝之,纳诸内。
主人献祝,设席南面。
祝拜于席上,坐受。
主人西面答拜。
荐两豆菹、醢。
佐食设俎,牢髀,横脊一、短胁一、肠一、胃一、肤三,鱼一横之,腊两髀属于尻。
祝取菹手耎于醢,祭于豆间。
祝祭俎,祭酒,啐酒。
肝牢从。
祝取肝手耎于盐,振祭,哜之,不兴,加于俎,卒爵,兴。
主人酌,献上佐食。
上佐食户内牖东北面拜,坐受爵。
主人西面答拜。
佐食祭酒,卒爵,拜,坐授爵,兴。
俎设于两阶之间,其俎,折,一肤。
主人又献下佐食,亦如之。
其脀亦设于阶间,西上,亦折,一肤。
有司赞者取爵于篚以升,授主妇赞者于房庐。
妇赞者受,以授主妇。
主妇洗于房中,出酌,入户,西面拜,献尸。
尸拜受。
主妇主人之北西面拜送爵。
尸祭酒,卒爵。
主妇拜。
祝受尸爵。
尸答拜。
易爵,洗,酌,授尸。
主妇拜受爵,尸答拜。
上佐食绥祭。
主妇西面,于主人之北受祭,祭之,其绥祭如主人之礼,不嘏,卒爵,拜。
尸答拜。
主妇以爵出。
赞者受,易爵于篚,以授主妇于房中。
主妇洗,酌,献祝。
祝拜,坐受爵。
主妇答拜于主人之北。
卒爵,不兴,坐授主妇。
主妇受,酌,献上佐食于户内。
佐食北面拜,坐受爵,主妇西面答拜。
祭酒,卒爵,坐授主妇。
主妇献下佐食,亦如之。
主妇受爵以入于房。
宾长洗爵献于尸,尸拜受爵。
宾户西北拜送爵。
尸祭酒,卒爵。
宾拜。
祝受尸爵,尸答拜。
祝酌授尸,宾拜受爵,尸拜送爵。
宾坐奠爵,遂拜,执爵以兴,坐祭,遂饮,卒爵,执爵以兴,坐奠爵,拜。
尸答拜。
宾酌献祝。
祝拜,坐受爵。
宾北面答拜。
祝祭酒,啐酒,奠爵于其筵前。
主人出立于阼阶上,西面。
祝出立于西阶上,东面。
祝告曰:“利成。”
祝入,尸谡。
主人降立于阼阶东,西面。
祝先,尸从,遂出于庙门。
祝反,复位于室中。
主人亦入于室,复位。
祝命佐食彻肵俎,降设于堂下阼阶南。
司宫设对食,乃四人餕。
上佐食盥升,下佐食对之,宾长二人备。
司士进一敦于上佐食,又进一敦黍于下佐食,皆右之于席上。
资黍于羊俎两端,两下是餕。
司士乃辩举,餕者皆祭黍、祭举。
主人西面,三拜餕者。
餕者奠举于俎,皆答拜,皆反,取举。
司士进一鉶于上餕,又进一鉶于次餕,又进二豆湆于两下。
乃皆食,食举,卒食。
主人洗一爵,升酌,以授上餕。
赞者洗三爵,酌。
主人受于户内,以授次餕,若是以辩。
皆不拜,受爵。
主人西面,三拜餕者。
餕者奠爵,皆答拜,皆祭酒,卒爵,奠爵,皆拜。
主人答壹拜。
餕者三人兴,出,上餕止。
主人受上餕爵,酌以酢于户内,西面坐奠爵,拜,上餕答拜。
坐祭酒,啐酒。
上餕亲嘏,曰:“主人受祭之福,胡寿保建家室。”
主人兴,坐奠爵,拜,执爵以兴,坐卒爵,拜,上餕答拜。
上餕兴,出。
主人送,乃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仪礼-少牢馈食礼-译文
少牢馈食的礼仪。选择丁日或己日进行。在庙门外进行占卜,占卜的时间是在十天中的某一天。主人穿着朝服,面向西方站在庙门的东侧。史官也穿着朝服,左手拿着占卜用的筮草,右手拿着上韇(占卜用的器具),同时拿着筮草,面向东方接受主人的命令。
主人说:“孝孙某某,来日丁亥,用来祭祀皇祖伯某,以某妃配某氏。请享用!”史官说:“好的!”然后面向西方站在庙门的西侧,抽出下韇,左手拿着筮草,右手同时拿着韇敲击筮草,接着复述主人的命令说:“借助你这大筮的常理。孝孙某某,来日丁亥,用来祭祀皇祖伯某,以某妃配某氏。请享用!”然后放下韇,立起筮草。
占卜的人坐在左边,用木条进行占卜。占卜结束后,将卦象写在木条上,展示给主人看,然后退下进行占卜。如果占卜结果是吉利的,史官就会收起筮草,同时拿着筮草和卦象告诉主人:“占卜结果是从。”然后官员们开始准备,宗人命令清洗器具,宰官命令准备酒,然后退下。如果占卜结果不吉利,就推迟到更远的日子,再次进行占卜。
在祭祀前一天,进行宿戒尸的仪式。第二天,主人穿着朝服,进行占卜尸的仪式,和占卜日期的礼仪一样。主人说:“孝孙某某,来日丁亥,用来祭祀皇祖伯某,以某妃配某氏。以某某为尸。请享用!”占卜和卦象的占卜和之前一样。如果占卜结果是吉利的,就进行宿尸的仪式。祝官引导,主人再次叩拜。祝官说:“孝孙某某,来日丁亥,用来祭祀皇祖伯某,以某妃配某氏。敢宿!”尸叩拜,答应,主人再次叩拜。主人退下,尸送行,拱手,不叩拜。如果占卜结果不吉利,就改日再进行占卜尸的仪式。
宿尸仪式结束后,回到庙门外确定祭祀的时间。主人站在庙门的东侧,面向南方。宗人穿着朝服,面向北方,说:“请确定祭祀的时间。”主人说:“比于子。”宗人说:“明天早上进行祭祀。”主人说:“好的!”然后退下。
第二天,主人穿着朝服,站在庙门外的东侧,面向南方。宰官和宗人面向西方,站在北侧。祭牲的头朝北,放在东侧。司马用圭刀宰羊,司士宰猪。宗人报告准备完毕,然后退下。雍人准备鼎、匕、俎在雍爨(厨房),雍爨在庙门的东南侧,北侧为上。廪人准备甑甗、匕和敦在廪爨,廪爨在雍爨的北侧。司宫准备豆、笾、勺、爵、觚、觯、几、洗、篚在东堂下,勺、爵、觚、觯放在篚中;准备完毕后,将豆、笾和篚放在房中,放在西方;在阼阶的东南侧设置洗,正对东荣。
羹汤准备好后,雍人摆放五个鼎,三个鼎放在羊镬的西侧,两个鼎放在猪镬的西侧。司马将羊的右半边放在鼎中。髀不放入鼎中,肩、臂、臑、骼,正脊一、横脊短胁一、正胁一、代胁一,都是两根骨头并排,肠三、胃三、举肺一、祭肺三,放在一个鼎中。司士将猪的右半边放在鼎中。髀不放入鼎中,肩、臂、臑、骼,正脊一、横脊一、短胁一、正胁一、代胁一,都是两根骨头并排,举肺一、祭肺三,放在一个鼎中。雍人将九块皮肤放在一个鼎中。司士又将鱼和腊肉放入鼎中,鱼十五条放在一个鼎中,腊肉一整块放在一个鼎中,腊肉用麋鹿肉。准备完毕后,盖上鼎盖,然后抬起,将鼎摆放在庙门外,东侧,面向北方,北侧为上。司宫在房户之间摆放两个甒,放在同一个棜上,都有盖子,甒中有玄酒。司宫在洗的东侧设置罍水,有枓,在洗的西侧设置篚,面向南方。将豆、笾重新摆放在房中,面向南方,像馈食时的摆设一样,放入豆、笾中的食物。小祝在西阶的东侧设置槃、匜和箪、巾。
主人穿着朝服,站在阼阶的东侧,面向西方。司宫在奥(祭祀的地方)铺设席子,祝官在席子上设置几,放在右侧。主人出去迎接鼎,取下鼎盖。士洗手,抬起鼎,主人先进入。司宫从篚中取出两个勺,洗净,同时拿着升上,然后打开两个尊的盖子,放在棜上。将两个勺放在两个尊上,盖上盖子,柄朝南。鼎依次进入。雍正拿着一把匕跟随,雍府拿着四把匕跟随,司士合拿着两个俎跟随。司士的助手两人,都合拿着两个俎跟随,进入。将鼎摆放在东侧,正对序,南侧在洗的西侧,都面向西方,北侧为上,皮肤在下。匕都放在鼎上。东枋。俎都放在鼎的西侧,面向西方。肵俎放在羊俎的北侧,也面向西方。宗人派遣宾客到主人那里,都在洗中洗手,长朼。佐食上利将牢心舌放在肵俎上。心都安放在下,切在上,午割不切断,放在肵俎上,末端在上。舌都切本末,也午割不切断;放在肵俎上,横放。都像最初在爨中准备的一样。佐食将肵俎移到阼阶的西侧,面向西方,然后返回。佐食两人。上利将羊的右半边放在俎上,髀不放入俎中,肩、臂、臑、骼;正脊一、横脊一、短胁一、正胁一、代胁一,都是两根骨头并排;肠三、胃三,长度都到俎的末端;举肺一,长度到肺的末端,祭肺三,都切好。肩、臂、臑、骼在两端,脊、胁、肺,肩在上。下利将猪的右半边放在俎上,和羊一样,没有肠胃。体都放在俎上,都朝下。司士三人,将鱼、腊肉、皮肤放在俎上。鱼用鲋鱼十五条放在俎上,缩放,头朝右,腹部朝前。腊肉一整块放在俎上,也朝下,肩在上。皮肤九块放在俎上,也横放,皮朝上。
准备完毕后,祝官在洗中洗手,从西阶升上。主人在阼阶洗手,升上。祝官先进入,面向南方。主人跟随,站在户内,面向西方。主妇穿着锡衣,袖子宽大,从东房进献韭、菹、醓、醢,跪坐在席前。主妇的助手一人,也穿着锡衣,袖子宽大。拿着葵菹、蠃醢,交给主妇。主妇不起身,接受后,放在东侧,韭菹在南,葵菹在北。主妇起身,进入房中。佐食上利拿着羊俎,下利拿着猪俎,司士三人拿着鱼、腊肉、皮肤俎,依次从西阶升上,跟随进入。摆放俎,羊在豆的东侧,猪在羊的北侧,鱼在羊的东侧,腊肉在猪的东侧,特肤在俎的北端。主妇从东房出来,拿着一个金敦黍,有盖子,跪坐在羊俎的南侧。妇助手拿着敦稷交给主妇。主妇起身接受,跪坐在鱼俎的南侧;又起身接受助手的敦黍,跪坐在稷的南侧;又起身接受助手的敦稷,跪坐在黍的南侧。敦都朝南。主妇起身,进入房中。祝官斟酒,奠酒,然后命令佐食打开盖子。佐食打开盖子,两个盖子叠在一起,放在敦的南侧。主人面向西方,祝官在左侧,主人再次叩拜。祝官祝祷说:“孝孙某某,敢用柔毛、刚鬣、嘉荐、普淖,用来祭祀皇祖伯某,以某妃配某氏。请享用!”主人再次叩拜。
祝官出去,在庙门外迎接尸。主人降下,站在阼阶的东侧,面向西方。祝官先进入,站在门的右侧。尸进入门的左侧。宗人捧着槃,面向东方站在庭院的南侧。一个宗人捧着匜水,面向西方站在槃的东侧。一个宗人捧着箪、巾,面向南方站在槃的北侧。然后给尸浇水,在槃上洗手。洗手完毕后,跪坐放下箪,拿起巾,起身,抖动三次,交给尸,跪坐拿起箪,起身,接受尸的巾。祝官引导尸。尸从西阶升上,进入,祝官跟随。主人从阼阶升上,祝官先进入,主人跟随。尸升上席子,祝官和主人面向西方站在户内,祝官在左侧。祝官和主人都叩拜尸,尸不言语,尸回拜,然后坐下,祝官回到面向南方。
尸(代表祖先的活人)取韭菜,用手在三豆(祭器)之间揉搓,然后在豆间祭祀。
上佐食(祭祀中的助手)从四个敦(祭器)中取出黍稷。
下佐食从俎(祭器)中取出所有的肺,交给上佐食。
上佐食将黍和肺一起交给尸。
尸接受后,在豆祭中一起祭祀。
上佐食将尸的肺和正脊交给尸。
上佐食将黍放在筵席上,放在右边。
主人将肵俎(祭器)放在肤(祭器)的北边,从阼阶(东阶)上升。
上佐食将两个鉶(祭器)放在房中,坐在韭菜的南边。
下佐食又从房中取出一个豕鉶(祭器)。
上佐食接受后,坐在羊鉶的南边。
所有的祭品都有柶(祭器)。
尸用柶祭祀羊鉶,然后祭祀豕鉶,品尝羊鉶,吃祭品,吃三顿饭。
上佐食将尸的干肉交给尸,尸接受后,振祭(一种祭祀动作),然后品尝。
佐食接受后,放在肵俎上。
上佐食将两瓦豆(祭器)放在荐豆的北边,里面有醢(酱)。
尸又吃,吃胾(祭品)。
上佐食将一条鱼交给尸,尸接受后,振祭,然后品尝。
佐食接受后,放在肵俎上,横着放。
尸又吃。
上佐食将腊肩交给尸,尸接受后,振祭,然后品尝,上佐食接受后,放在肵俎上。
尸又吃。
上佐食将尸的胳交给尸,和之前一样。
尸又吃。
尸说吃饱了。
祝(祭祀中的主持人)站在主人的南边,面向西,独自劝尸继续吃,不拜。
祝说:“皇尸还没有吃饱,继续吃!”
尸又吃。
上佐食将尸的肩交给尸,尸接受后,振祭,然后品尝,佐食接受后,放在肵俎上。
尸不再吃饭,说吃饱了。
祝站在主人的南边,面向西。
主人不说话,拜祝劝尸继续吃。
尸又吃了三顿饭。
上佐食接受尸的肺和正脊,放在肵俎上。
主人下阶,洗爵(酒杯),然后上阶,面向北倒酒,然后给尸喝酒。
尸拜谢接受,主人拜谢送酒。
尸祭祀酒,然后品尝酒。
宾长(宾客中的长者)将肝放在俎上,缩着拿着俎,肝也缩着,末端向前,盐在右边。
尸左手拿着爵,右手同时取肝,用手在俎上的盐中揉搓,振祭,然后品尝,放在俎豆上,喝完爵中的酒。
主人拜谢。
祝接受尸的爵。
尸回拜。
祝倒酒给尸,尸回敬主人。
主人拜谢接受爵,尸回拜。
主人面向西放下爵,又拜谢。
上佐食从四个敦中取出黍稷,下佐食取出所有的肺,交给上佐食。
上佐食进行绥祭(一种祭祀动作)。
主人左手拿着爵,右手接受佐食的祭品,坐着祭祀,然后又祭祀酒,不起身,然后品尝酒。
祝和两个佐食都出去,在洗(洗手的地方)洗手,然后进来。
两个佐食各自从一个敦中取出黍。
上佐食同时接受,揉搓后交给尸,尸拿着并命令祝。
祝接受后,面向东,站在户的西边,面向北,向主人祝福说:“皇尸命令工祝,赐予孝孙无尽的福气。来,孝孙,让你受禄于天,适宜在田里耕种,长寿万年,永不停止。”
主人坐着放下爵,起身;再拜稽首,起身;接受黍,坐着振祭,然后品尝;将黍放在左袖中,挂在手指上,拿着爵起身;坐着喝完爵中的酒,拿着爵起身;坐着放下爵,拜谢。
尸回拜。
拿着爵起身,出去。
宰夫用笾(祭器)接受黍。
主人品尝后,放入内室。
主人献酒给祝,设席面向南。
祝在席上拜谢,坐着接受。
主人面向西回拜。
推荐两豆韭菜和醢。
佐食设俎,放上髀(大腿骨)、横脊、短胁、肠、胃、肤(皮肤),鱼横着放,腊两髀放在尻(臀部)上。
祝取韭菜用手在醢中揉搓,在豆间祭祀。
祝祭祀俎,祭祀酒,品尝酒。
肝和牢(祭品)一起。
祝取肝用手在盐中揉搓,振祭,然后品尝,不起身,放在俎上,喝完爵中的酒,起身。
主人倒酒,献给上佐食。
上佐食在户内牖(窗户)的东北边拜谢,坐着接受爵。
主人面向西回拜。
佐食祭祀酒,喝完爵中的酒,拜谢,坐着交出爵,起身。
俎设在两阶之间,俎上有折(祭品),一肤。
主人又献酒给下佐食,和之前一样。
脀(祭品)也设在阶间,西边为上,也有折,一肤。
有司赞者从篚(祭器)中取出爵,交给主妇赞者在房庐(房间)。
妇赞者接受后,交给主妇。
主妇在房中洗手,倒酒,进入户内,面向西拜谢,献酒给尸。
尸拜谢接受。
主妇站在主人的北边,面向西拜谢送爵。
尸祭祀酒,喝完爵中的酒。
主妇拜谢。
祝接受尸的爵。
尸回拜。
换爵,洗手,倒酒,交给尸。
主妇拜谢接受爵,尸回拜。
上佐食进行绥祭。
主妇面向西,站在主人的北边接受祭品,祭祀,绥祭的礼仪和主人一样,不祝福,喝完爵中的酒,拜谢。
尸回拜。
主妇拿着爵出去。
赞者接受,换爵于篚中,交给主妇在房中。
主妇洗手,倒酒,献给祝。
祝拜谢,坐着接受爵。
主妇在主人的北边回拜。
喝完爵中的酒,不起身,坐着交给主妇。
主妇接受后,倒酒,献给上佐食在户内。
佐食面向北拜谢,坐着接受爵,主妇面向西回拜。
祭祀酒,喝完爵中的酒,坐着交给主妇。
主妇献酒给下佐食,和之前一样。
主妇接受爵后进入房中。
宾长洗手,倒酒,献给尸。
尸拜谢接受爵。
宾站在户的西北边拜谢送爵。
尸祭祀酒,喝完爵中的酒。
宾拜谢。
祝接受尸的爵。
尸回拜。
祝倒酒给尸,宾拜谢接受爵,尸拜谢送爵。
宾坐着放下爵,然后拜谢,拿着爵起身,坐着祭祀,然后喝酒,喝完爵中的酒,拿着爵起身,坐着放下爵,拜谢。
尸回拜。
宾倒酒献给祝。
祝拜谢,坐着接受爵。
宾面向北回拜。
祝祭祀酒,品尝酒,放下爵在筵席前。
主人出去站在阼阶上,面向西。
祝出去站在西阶上,面向东。
祝说:“利成(祭祀完成)。”
祝进来,尸起身。
主人下阶站在阼阶的东边,面向西。
祝先走,尸跟着,然后出庙门。
祝回来,回到室中的位置。
主人也进入室中,回到原位。
祝命令佐食撤下肵俎,放在堂下阼阶的南边。
司宫设对食,四个人餕(祭祀中的动作)。
上佐食洗手,上阶,下佐食对着他,宾长两人准备。
司士进一敦给上佐食,又进一敦黍给下佐食,都放在席的右边。
黍放在羊俎的两端,两下是餕。
司士分别举起,餕者都祭祀黍、祭祀举。
主人面向西,三次拜谢餕者。
餕者将举放在俎上,都回拜,都回去,取举。
司士进一鉶给上餕,又进一鉶给次餕,又进两豆湆给两下。
然后都吃,吃举,吃完。
主人洗一爵,上阶倒酒,交给上餕。
赞者洗三爵,倒酒。
主人在户内接受,交给次餕,依次进行。
都不拜谢,接受爵。
主人面向西,三次拜谢餕者。
餕者放下爵,都回拜,都祭祀酒,喝完爵中的酒,放下爵,都拜谢。
主人回拜一次。
餕者三人起身,出去,上餕留下。
主人接受上餕的爵,倒酒回敬在户内,面向西坐着放下爵,拜谢,上餕回拜。
坐着祭祀酒,品尝酒。
上餕亲自祝福说:“主人接受祭祀的福气,长寿保全家室。”
主人起身,坐着放下爵,拜谢,拿着爵起身,坐着喝完爵中的酒,拜谢,上餕回拜。
上餕起身,出去。
主人送行,然后退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仪礼-少牢馈食礼-注解
少牢馈食之礼:古代祭祀礼仪之一,用于祭祀祖先或神明,使用羊和猪作为祭品。
筮:古代占卜的一种方法,通过筮草或筮竹进行占卜,以决定吉凶。
庙门:古代祭祀场所的大门,通常指宗庙或祠堂的入口。
主人:主持祭祀的人,通常是家族的长辈或宗族的首领。
史:古代负责记录和占卜的官员,也负责祭祀礼仪的执行。
韇:古代占卜时使用的筮草或筮竹的容器。
尸:祭祀仪式中代表祖先或神明的象征性人物,通常由家族成员扮演。
祝:祭祀仪式中的司仪,负责宣读祝词和引导祭祀流程。
宗人:负责宗族事务的官员,协助主持祭祀仪式。
宰:古代负责管理祭祀事务的官员,也负责准备祭品。
雍人:负责祭祀器具和祭品摆放的官员。
司宫:负责祭祀场所布置和器具管理的官员。
鼎:古代祭祀时使用的三足大锅,用于烹煮祭品。
俎:古代祭祀时用于摆放祭品的木制器具。
豆:古代祭祀时用于盛放食物的器皿。
笾:古代祭祀时用于盛放干果或谷物的器皿。
爵:古代祭祀时用于盛酒的器皿。
觚:古代祭祀时用于盛酒的器皿,形状类似于高脚杯。
觯:古代祭祀时用于盛酒的器皿,形状类似于酒杯。
洗:古代祭祀时用于净手的器具。
篚:古代祭祀时用于盛放器具的竹篮。
羹:古代祭祀时使用的肉汤,通常作为祭品之一。
肺:古代祭祀时使用的祭品之一,象征生命和呼吸。
腊:古代祭祀时使用的干肉,通常作为祭品之一。
鱼:古代祭祀时使用的祭品之一,象征丰收和吉祥。
肤:古代祭祀时使用的祭品之一,通常指动物的皮或肉。
敦:古代祭祀时用于盛放谷物的器皿。
黍:古代祭祀时使用的谷物之一,象征丰收和吉祥。
稷:古代祭祀时使用的谷物之一,象征土地和丰收。
柔毛:古代祭祀时使用的祭品之一,通常指羊的毛皮。
刚鬣:古代祭祀时使用的祭品之一,通常指猪的鬃毛。
嘉荐:古代祭祀时使用的祭品之一,通常指精选的谷物或食物。
普淖:古代祭祀时使用的祭品之一,通常指清酒或清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仪礼-少牢馈食礼-评注
《少牢馈食之礼》是《仪礼》中的一篇,详细记载了古代祭祀祖先的礼仪流程。这篇文献不仅展示了古代祭祀的复杂性和严谨性,还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祖先崇拜的重视。祭祀礼仪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体现了古人对神灵和祖先的敬畏之情。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篇文献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宗法制度和家族观念。祭祀活动不仅是宗教仪式,更是家族凝聚力的象征。通过祭祀,家族成员得以团结在一起,共同缅怀祖先,传承家族文化。祭祀礼仪中的每一个步骤,如筮卜、选尸、陈设祭品等,都体现了古人对礼仪的重视和对祖先的尊敬。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篇文献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节奏感,叙述清晰,逻辑严密。通过对祭祀流程的详细描述,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和神圣。文献中使用的词汇和术语,如‘筮’、‘尸’、‘祝’等,都具有浓厚的古代文化色彩,展现了古代祭祀文化的独特魅力。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篇文献为我们研究古代祭祀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对祭祀礼仪的详细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宗法制度、家族观念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文献中提到的各种祭祀器具和祭品,如‘鼎’、‘俎’、‘豆’等,也为研究古代器物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总的来说,《少牢馈食之礼》不仅是一篇记录古代祭祀礼仪的文献,更是一份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珍贵遗产。通过对这篇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的宗教、文化和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