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作者不详,相传为周公(西周初年)所制,后经孔子及其弟子整理。它是儒家经典“三礼”之一。
年代:成书于西周至春秋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5世纪)。
内容简要:《仪礼》共17篇,详细记载了古代礼仪制度,包括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等。书中通过具体的仪式步骤,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观念。它是研究先秦礼制和文化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礼仪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仪礼-士丧礼-原文
命。主人拜稽颡。宾升自西阶,出于足,西面委衣如于室礼,降,出。主人出,拜送。
朋友亲襚,如初仪,西阶东,北面哭,踊三,降,主人不踊。襚者以褶,则必有裳,执衣如初。彻衣者亦如之,升,降自西阶,以东。
宵,为燎于中庭。厥明,灭燎。陈衣于房,南领,西上,綪。绞紟,衾二。君襚,祭服,散衣,庶襚,凡三十称,紟不在算。不必尽用。
东方之馔,两瓦甒,其实醴酒,角觯,木柶;毼豆两,其实葵菹芋、蠃醢,两笾,无縢,布巾,其实栗,不择,脯四脡。奠席在馔北,敛席在其东。掘肂见衽。棺入,主人不哭。升棺用轴,盖在下。熬黍稷各二筐,有鱼腊,馔于西坫南。陈三鼎于门外,北上。豚合升,鱼鱄鲋九,腊左胖,髀不升,其他皆如初。烛俟于馔东。
祝、彻、盥于门外,入,升自阼阶,丈夫踊。祝彻巾,授执事者以待。彻馔,先取醴酒,北面。其馀取先设者,出于足,降自西阶,妇人踊。设于序西南,当西荣,如设于堂。醴酒位如初,执事豆北,南面东上。乃适馔。
帷堂。妇人尸西东面。主人及亲者升自西阶,出于足,西面袒。士盥位如初。布席如初。商祝布绞、紟、衾、衣,美者在外,君襚不倒。有大夫,则告。士举迁尸,复位。主人踊无算。卒敛,彻帷。主人冯如初,主妇亦如之。
主人奉尸敛于棺,踊如初,乃盖。主人降,拜大夫之后至者,北面视肂。众主人复位。妇人东复位。设熬,旁一筐,乃涂。踊无算。卒涂,祝取铭置于□聿。主人复闪位,踊,袭。
乃奠。烛升自阼阶,祝执巾,席从,设于奥,东面。祝反降,及执事执馔。士盥,举鼎入,西面北上,如初。载,鱼左首,进鬐,三列,腊进柢。祝执醴如初,酒、豆、笾、俎从,升自阼阶,丈夫踊。甸人彻鼎。奠由楹内入于室。醴酒北面。设豆,右菹,菹南栗,栗东脯。豚当豆。鱼次腊特于俎北,醴酒在笾南。巾如初。既错者出,立于户西,西上。祝后,阖户,先由楹西,降自西阶,妇人踊。奠者由重南东,丈夫踊。
宾出,妇人踊,主人拜送于门外,入,及兄弟北面哭殡。兄弟出,主人拜送于门外。众主人出门,哭止,皆西面于东方。阖门。主人揖,就次。
君若有赐焉,则视敛。既布衣,君至,主人出迎于外门外,见马首,不哭,还,入门右,北面,及众主人袒。巫止于庙门外,祝代之。小臣二人执戈先,二人后。君释采,入门,主人辟。君升自阼阶,西乡。祝负墉,南面,主人中庭。君哭。主人哭,拜稽颡,成踊,出。君命反行事,主人复位。君升主人,主人西楹东,北面。升公卿大夫,继主人,东上。乃敛。卒,公卿大夫逆降,复位。主人降,出。君反主人,主人中庭。君坐抚,当心。主人拜稽颡,成踊,出。君反之,复初位。众主人辟于东壁,南面。君降,西乡,命主人冯尸。主人升自西阶,由足,西面冯尸,不当君所,踊。主妇东面冯,亦如之。奉尸敛于棺,乃盖,主人降,出。君反之,入门左,视涂。君升即位,众主人复位,卒涂,主人出,君命之反奠。入门右,乃奠,升自西阶。君要节而踊,主人从踊。卒奠,主人出,哭者止。君出门,庙中哭。主人不哭,辟。君式之。贰车毕乘,主人哭,拜送。袭,入即位,众主人袭,拜大夫之后至者,成踊。宾出,主人拜送。
三日,成服,杖,拜君命及众宾。不拜棺中之赐。
朝夕哭,不辟子卯。妇人即位于堂,南上,哭。丈夫即位于门外,西面北上;外兄弟在其南,南上;宾继之,北上。门东,北面西上;门西,北面东上;西方,东面北上。主人即位,辟门。妇人拊心,不哭。主人拜宾,旁三,右还,入门,哭。妇人踊。主人堂下,直东序,西面。兄弟皆即位,如外位。卿大夫在主人之南。诸公门东,少进。他国之异爵者门西,少进。敌,则先拜他国之宾。凡异爵者,拜诸其位。彻者盥于门外,烛先入,升自阼阶。丈夫踊。祝取醴,北面;取酒,立于其东;取豆、笾、俎,南面西上。祝先出,酒、豆、笾、俎序从,降自西阶。妇人踊。设于序西南,直西荣。醴酒北面西上,豆西面,错。立于豆北,南面。笾、俎既错,立于执豆之西,东上。酒错,复位,醴错于西,遂先,由主人之北适馔。乃奠,醴、酒、脯、醢升。丈夫踊,入。如初设,不巾。错者出,立于户西,西上。灭烛,出。祝阖门,先降自西阶。妇人踊。奠者由重南,东。丈夫踊。宾出,妇人踊,主人拜送。众主人出,妇人踊。出门,哭止。皆复位。阖门。主人卒拜送宾,揖众主人,乃就次。
朔月,奠用特豚、鱼腊,陈三鼎如初。东方之馔亦如之。无笾,有黍稷。用瓦敦,有盖,当笾位。主人拜宾,如朝夕哭。卒彻,举鼎入,升,皆如初奠之仪。卒朼,释匕于鼎,俎行。朼者逆出,甸人彻鼎。其序,醴酒、菹醢、黍稷、俎。其设于室、豆错,俎错,腊特,黍稷当笾位。敦启会,却诸其南。醴酒位如初。祝与执豆者巾,乃出。主人要节而踊,皆如朝夕哭之仪。月半不殷奠。有荐新,如朔奠。彻朔奠,先取醴酒,其馀取先设者。敦启会,面足。序出,如入。其设于外,如于室。
筮宅,冢人营之。掘四隅,外其壤。掘中,南其壤。既朝哭,主人皆往,兆南北面,免絰。命筮者在主人之右。筮者东面,抽上韇,兼执之,南
面受命。命曰:“哀子某,为其父某甫筮宅。度兹幽宅,兆基无有后艰?」筮人许诺,不述命,右还,北面,指中封而筮。卦者在左。卒筮,执卦以示命筮者。命筮者受视,反之,东面。旅占,卒,进告于命筮者与主人:“占之曰从。」主人絰,哭,不踊。若不从,筮择如初仪。归,殡前北面哭,不踊。
既井椁,主人西面拜工,左还椁,反位,哭,不踊。妇人哭于堂。献材于殡门外,西面北上,綪。主人遍视之,如哭椁。献素、献成亦如之。
卜日,既朝哭,皆复外位。卜人先奠龟于西塾上,南首,有席。楚焞置于燋,在龟东。族长莅卜,及宗人吉服立于门西,东面南上。占者三人在其南,北上。卜人及执燋、席者在塾西。阖东扉,主妇立于其内。席于闑西阈外。宗人告事具。主人北面,免絰,左拥之。莅卜即位于门东,西面。卜人抱龟燋,先奠龟,西首,燋在北。宗人受卜人龟,示高。莅卜受视,反之。宗人还,少退,受命。命曰:“哀子某,来日某,卜葬其父某甫。考降,无有近悔?」许诺,不述命;还即席,西面坐;命龟,兴;授卜人龟,负东扉。卜人坐,作龟,兴。宗人受龟,示莅卜。莅卜受视,反之。宗人退,东面。乃旅占,卒,不释龟,告于莅卜与主人:“占曰某日从。」授卜人龟。告于主妇,主妇哭。告于异爵者。使人告于众宾。卜人彻龟。宗人告事毕。主人絰,入,哭,如筮宅。宾出,拜送,若不从,卜择如初仪。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仪礼-士丧礼-译文
主人行拜礼,叩首。宾客从西阶上,走到尸体脚边,面向西放下衣物,如同在室内的礼仪,然后下阶,离开。主人出门,拜送宾客。
朋友亲自送来衣物,礼仪与之前相同,站在西阶东侧,面向北哭泣,跳跃三次,然后下阶,主人不跳跃。送衣物的人如果送来的是褶衣,则必须配有下裳,手持衣物如同之前。撤去衣物的人也是如此,从西阶上下,向东走。
夜晚,在中庭点燃火炬。天亮后,熄灭火炬。将衣物陈列在房中,衣领朝南,西侧为上,用綪布包裹。绞紟和两条衾被。君主的衣物,祭服,散衣,庶民的衣物,共三十套,紟布不算在内。不必全部使用。
东方的祭品,两瓦甒,里面盛有醴酒,角觯,木柶;两毼豆,里面盛有葵菹芋、蠃醢,两笾,没有縢,布巾,里面盛有栗子,不挑选,脯四脡。奠席在祭品北侧,敛席在东侧。挖掘墓穴,露出衽布。棺木进入时,主人不哭泣。用轴将棺木升起,棺盖在下。熬黍稷各两筐,有鱼腊,摆放在西坫南侧。在门外陈列三鼎,北侧为上。豚合升,鱼鱄鲋九条,腊左胖,髀不升起,其他都如之前。烛火在祭品东侧等候。
祝、彻、盥在门外进行,进入后,从阼阶上,男子跳跃。祝撤去巾布,交给执事者等待。撤去祭品,先取醴酒,面向北。其余的先取先设的祭品,从脚边走出,从西阶下,妇人跳跃。将祭品摆放在序西南侧,正对西荣,如同在堂上摆放。醴酒的位置如初,执事站在豆北侧,面向南,东侧为上。然后去摆放祭品。
帷堂。妇人站在尸体西侧,面向东。主人及亲属从西阶上,走到尸体脚边,面向西袒露。士盥位如初。布席如初。商祝布置绞、紟、衾、衣,美者在外,君主的衣物不倒置。如果有大夫,则告知。士举起尸体,复位。主人跳跃无数次。敛尸完毕,撤去帷帐。主人如同之前一样抚尸,主妇也是如此。
主人将尸体放入棺木,跳跃如初,然后盖上棺盖。主人下阶,拜见后来到的大夫,面向北看墓穴。众主人复位。妇人回到东侧原位。设置熬物,旁边放一筐,然后涂泥。跳跃无数次。涂泥完毕,祝取铭文放在□聿。主人回到原位,跳跃,穿上衣服。
然后奠祭。烛火从阼阶上,祝手持巾布,席子跟随,摆放在奥,面向东。祝返回下阶,与执事一起拿祭品。士盥洗,举起鼎进入,面向西,北侧为上,如初。摆放,鱼头向左,进鬐,三列,腊进柢。祝手持醴酒如初,酒、豆、笾、俎跟随,从阼阶上,男子跳跃。甸人撤去鼎。奠祭从楹内进入室内。醴酒面向北。摆放豆,右菹,菹南栗,栗东脯。豚当豆。鱼次腊特在俎北侧,醴酒在笾南侧。巾布如初。摆放完毕后,站在户西侧,西侧为上。祝后,关闭门户,先从楹西侧,从西阶下,妇人跳跃。奠祭者从重南侧东,男子跳跃。
宾客离开,妇人跳跃,主人在门外拜送,进入后,与兄弟面向北哭泣殡葬。兄弟离开,主人在门外拜送。众主人出门,哭泣停止,都面向西站在东侧。关闭门户。主人揖礼,就位。
君主如果有赏赐,则观看敛尸。衣物布置完毕后,君主到来,主人出门在外门外迎接,看到马头,不哭泣,返回,进入门右,面向北,与众主人袒露。巫在庙门外停止,祝代替。小臣二人持戈先行,二人后行。君主放下采物,进入门,主人避开。君主从阼阶上,面向西。祝背靠墙,面向南,主人站在中庭。君主哭泣。主人哭泣,叩首,跳跃,离开。君主命令返回行事,主人复位。君主让主人上阶,主人站在西楹东侧,面向北。让公卿大夫上阶,跟随主人,东侧为上。然后敛尸。完毕,公卿大夫逆向下阶,复位。主人下阶,离开。君主让主人返回,主人站在中庭。君主坐下抚尸,当心。主人叩首,跳跃,离开。君主让主人返回,回到原位。众主人避开东壁,面向南。君主下阶,面向西,命令主人抚尸。主人从西阶上,走到尸体脚边,面向西抚尸,不在君主所在的位置,跳跃。主妇面向东抚尸,也是如此。将尸体放入棺木,盖上棺盖,主人下阶,离开。君主让主人返回,进入门左,看涂泥。君主上阶就位,众主人复位,涂泥完毕,主人离开,君主命令返回奠祭。进入门右,然后奠祭,从西阶上。君主节拍跳跃,主人跟随跳跃。奠祭完毕,主人离开,哭泣停止。君主出门,庙中哭泣。主人不哭泣,避开。君主式之。贰车全部乘坐,主人哭泣,拜送。穿上衣服,进入就位,众主人穿上衣服,拜见后来到的大夫,跳跃。宾客离开,主人拜送。
三天后,穿上丧服,持杖,拜见君主命令及众宾客。不拜见棺中的赏赐。
早晚哭泣,不避开子卯日。妇人站在堂上,南侧为上,哭泣。男子站在门外,面向西,北侧为上;外兄弟站在南侧,南侧为上;宾客跟随,北侧为上。门东侧,面向北,西侧为上;门西侧,面向北,东侧为上;西侧,面向东,北侧为上。主人就位,避开门户。妇人抚心,不哭泣。主人拜见宾客,旁三,右转,进入门,哭泣。妇人跳跃。主人站在堂下,正对东序,面向西。兄弟都就位,如同外位。卿大夫站在主人南侧。诸公站在门东侧,稍进。他国的异爵者站在门西侧,稍进。敌对,则先拜见他国的宾客。凡是异爵者,拜见他们的位置。撤去祭品的人在门外盥洗,烛火先进入,从阼阶上。男子跳跃。祝取醴酒,面向北;取酒,站在其东侧;取豆、笾、俎,面向南,西侧为上。祝先出,酒、豆、笾、俎依次跟随,从西阶下。妇人跳跃。摆放在序西南侧,正对西荣。醴酒面向北,西侧为上,豆面向西,错开。站在豆北侧,面向南。笾、俎摆放完毕后,站在执豆的西侧,东侧为上。酒摆放完毕,复位,醴酒摆放在西侧,然后先行,从主人北侧去摆放祭品。然后奠祭,醴、酒、脯、醢升起。男子跳跃,进入。如同初设,不巾。摆放完毕后,站在户西侧,西侧为上。熄灭烛火,离开。祝关闭门户,先从西阶下。妇人跳跃。奠祭者从重南侧,东。男子跳跃。宾客离开,妇人跳跃,主人拜送。众主人离开,妇人跳跃。出门,哭泣停止。都复位。关闭门户。主人最后拜送宾客,揖礼众主人,然后就位。
朔月,奠祭用特豚、鱼腊,陈列三鼎如初。东方的祭品也如初。没有笾,有黍稷。用瓦敦,有盖,当笾位。主人拜见宾客,如同早晚哭泣。撤去祭品完毕,举起鼎进入,升起,都如同初奠的仪式。完毕,放下匕于鼎,俎行。朼者逆出,甸人撤去鼎。其顺序,醴酒、菹醢、黍稷、俎。其摆放在室内、豆错,俎错,腊特,黍稷当笾位。敦启会,放在其南侧。醴酒位如初。祝与执豆者巾,然后离开。主人节拍跳跃,都如同早晚哭泣的仪式。月半不殷奠。有荐新,如同朔奠。撤去朔奠,先取醴酒,其余的先取先设的祭品。敦启会,面足。顺序离开,如同进入。其摆放在外,如同在室内。
筮宅,冢人负责。挖掘四角,外其壤。挖掘中间,南其壤。朝哭完毕后,主人都前往,兆南北面,免絰。命筮者站在主人右侧。筮者面向东,抽上韇,兼执之,南
接受命令。命令说:“哀子某人,为其父亲某人占卜墓地。测量这块幽静的墓地,地基是否没有后患?”占卜的人答应,不重复命令,向右转,面向北,指向中封进行占卜。占卦的人在左边。占卜结束后,拿着卦象给命令占卜的人看。命令占卜的人接受并查看,然后转向东面。众人占卜,结束后,上前告诉命令占卜的人和主人:“占卜的结果是顺从。”主人系上丧带,哭泣,但不跳跃。如果不顺从,就重新进行占卜,仪式如初。回家后,在灵柩前面向北哭泣,不跳跃。
已经挖好墓穴,主人面向西拜谢工人,向左转绕墓穴,回到原位,哭泣,不跳跃。妇女在堂上哭泣。在殡门外献上材料,面向西,北面为上,排列整齐。主人逐一查看,如同哭泣时查看墓穴。献上素品、成品也是如此。
占卜的日子,早晨哭泣后,所有人都回到外面的位置。占卜的人先将龟甲放在西塾上,头朝南,有席子。楚焞放在燋上,位于龟甲的东面。族长亲临占卜,宗人穿着吉服站在门西,面向东,南面为上。占卜的三个人在他们南面,北面为上。占卜的人和拿着燋、席子的人在西塾。关闭东门,主妇站在门内。席子放在闑西门外。宗人报告事情准备完毕。主人面向北,解下丧带,左手抱住。亲临占卜的人站在门东,面向西。占卜的人抱着龟甲和燋,先放下龟甲,头朝西,燋在北面。宗人接过占卜人的龟甲,展示给亲临占卜的人看。亲临占卜的人接受并查看,然后归还。宗人转身,稍微后退,接受命令。命令说:“哀子某人,来日某天,占卜埋葬其父亲某人。考察降神,是否没有近期的悔恨?”答应,不重复命令;回到座位,面向西坐下;命令龟甲,起身;交给占卜的人龟甲,背对东门。占卜的人坐下,操作龟甲,起身。宗人接过龟甲,展示给亲临占卜的人看。亲临占卜的人接受并查看,然后归还。宗人退下,面向东。众人占卜,结束后,不放下龟甲,告诉亲临占卜的人和主人:“占卜的结果是某天顺从。”交给占卜的人龟甲。告诉主妇,主妇哭泣。告诉其他爵位的人。派人告诉众宾客。占卜的人收起龟甲。宗人报告事情结束。主人系上丧带,进入,哭泣,如同占卜墓地时一样。宾客离开,拜送,如果不顺从,就重新进行占卜,仪式如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仪礼-士丧礼-注解
士丧礼:古代士人去世后的丧葬礼仪,体现了古代社会对死者的尊重和对丧事的重视。
适室:古代指正室,即家中的主卧室。
幠用敛衾:用敛衾覆盖尸体,敛衾是古代用于覆盖尸体的布。
爵弁服:古代士人参加重要仪式时穿着的礼服。
簪裳于衣:将衣裳用簪子固定在衣服上。
东荣:古代建筑中东侧的屋檐。
中屋:房屋的中央部分。
皋某复:古代招魂仪式中的呼唤语,意为呼唤死者的灵魂归来。
箧:古代用来装衣物的小箱子。
阼阶:古代建筑中,东侧的台阶,常用于丧礼中的仪式。
角柶:古代用来楔齿的工具,通常用角制成。
燕几:古代用来支撑尸体的几案。
脯醢:古代祭祀时用的肉干和肉酱。
醴酒:古代的一种甜酒,常用于祭祀或丧礼。
帷堂:用帷幕将堂屋围起来,以示庄重。
拜稽颡:古代丧礼中的一种跪拜礼,表示极度的哀悼。
成踊:古代丧礼中的一种跳跃动作,表示极度的悲痛。
襚:古代丧礼中,亲友向死者赠送衣物,以示哀悼和尊重。
铭:古代丧礼中用来记录死者身份的铭牌。
甸人:古代丧礼中,负责搬运物品的人。
垼:古代丧礼中用来烧纸钱的炉子。
重鬲:古代丧礼中用来煮饭的器具。
明衣裳:古代丧礼中死者穿的衣服。
髟会笄:古代丧礼中用来固定头发的簪子。
瑱:古代丧礼中用来塞耳的玉器。
幎目:古代丧礼中用来覆盖死者眼睛的布。
握手:古代丧礼中死者手中握的布。
决:古代丧礼中用来固定手腕的带子。
冒:古代丧礼中用来覆盖尸体的布。
纯衣:古代丧礼中死者穿的单色衣服。
皮弁服:古代士人参加重要仪式时穿着的礼服。
褖衣:古代丧礼中死者穿的衣服。
缁带:古代丧礼中死者系的黑色腰带。
韎韐:古代丧礼中死者穿的鞋子。
竹笏:古代士人上朝时手持的竹板。
夏葛屦:夏季穿的葛布鞋。
冬白屦:冬季穿的白色鞋。
繶缁絇纯:古代丧礼中死者鞋上的装饰。
组綦系于踵:古代丧礼中死者鞋上的带子。
贝三:古代丧礼中用来陪葬的贝壳。
稻米一豆:古代丧礼中用来陪葬的稻米。
沐巾:古代丧礼中用来擦拭身体的毛巾。
浴巾:古代丧礼中用来擦拭身体的毛巾。
栉:古代丧礼中用来梳理头发的梳子。
浴衣:古代丧礼中死者穿的衣服。
管人:古代负责丧葬事务的官员。
祝:古代丧礼中,负责主持祭祀仪式的人。
潘:古代丧礼中用来煮饭的水。
夷槃:古代丧礼中用来盛放冰块的器具。
外御:古代负责丧葬事务的官员。
商祝:古代负责祭祀的官员。
宰:古代负责丧葬事务的官员。
重木:古代丧礼中用来悬挂铭牌的木头。
夏祝:古代负责祭祀的官员。
幂:古代丧礼中用来覆盖器具的布。
疏布:古代丧礼中用来覆盖器具的粗布。
靲:古代丧礼中用来系结的带子。
苇席:古代丧礼中用来覆盖器具的席子。
缁衾:古代丧礼中用来覆盖尸体的黑色布。
赬里:古代丧礼中用来覆盖尸体的红色布。
祭服:古代丧礼中死者穿的衣服。
散衣:古代丧礼中死者穿的衣服。
苴絰:古代丧礼中死者系的麻布带。
大鬲:古代丧礼中用来煮饭的器具。
牡麻絰:古代丧礼中死者系的麻布带。
床第:古代丧礼中用来放置尸体的床。
夷衾:古代丧礼中用来覆盖尸体的布。
鼎:古代的一种炊具,用于烹煮食物。
特豚:古代丧礼中,指专门用于祭祀的猪。
四鬄:古代丧礼中用来祭祀的猪的四条腿。
两胉:古代丧礼中用来祭祀的猪的两块肉。
脊、肺:古代丧礼中用来祭祀的猪的脊骨和肺。
扃鼏:古代丧礼中用来覆盖鼎的盖子。
素俎:古代丧礼中用来放置祭品的器具。
莞:古代丧礼中用来铺垫的草席。
簟:古代丧礼中用来铺垫的竹席。
绞衾:古代丧礼中用来覆盖尸体的布。
髺发:古代丧礼中死者梳理头发的方式。
袒:古代丧礼中死者裸露身体的方式。
免于房:古代丧礼中死者家属在房中脱去衣服。
髽于室:古代丧礼中死者家属在室中梳理头发。
侇于堂:古代丧礼中死者家属在堂中排列。
幠无夷衾:古代丧礼中死者家属在堂中排列时不覆盖尸体。
拜宾:古代丧礼中死者家属向宾客行礼。
大夫特拜:古代丧礼中死者家属向大夫单独行礼。
士旅之:古代丧礼中死者家属向士人集体行礼。
袭絰:古代丧礼中死者家属系上麻布带。
复位:古代丧礼中死者家属回到原位。
奠:古代丧礼中祭祀的仪式。
举者:古代丧礼中负责举祭品的人。
匕:古代的一种餐具,用于舀取食物。
俎:古代丧礼中用来放置祭品的器具。
朼:古代丧礼中,指用勺子舀取食物。
载:古代丧礼中用来放置祭品的动作。
髀:古代丧礼中,指猪腿。
肩:古代丧礼中用来祭祀的猪的肩膀。
白:古代丧礼中用来祭祀的猪的肉。
柢:古代丧礼中用来祭祀的猪的肉。
执而俟:古代丧礼中负责举祭品的人等待祭祀的动作。
执事:古代负责丧葬事务的官员。
醴:古代丧礼中用来祭祀的甜酒。
酒:古代丧礼中用来祭祀的酒。
脯:古代的一种干肉,常用于祭祀或丧礼。
醢:古代丧礼中用来祭祀的肉酱。
豆:古代丧礼中用来放置祭品的器具。
巾:古代丧礼中,用于覆盖或擦拭的布。
代哭:古代丧礼中家属轮流哭泣的仪式。
襚者:古代丧礼中赠送衣物的人。
摈者:古代丧礼中负责接待宾客的人。
宾:古代丧礼中前来吊唁的宾客。
稽颡:古代的一种礼节,指跪拜时额头触地,表示极度的尊敬或哀悼。
燎:古代的一种照明方式,用火把或火炬照明。
綪:古代丧礼中,用于覆盖尸体的布。
绞紟:古代丧礼中,用于包裹尸体的布带。
衾:古代丧礼中,用于覆盖尸体的被子。
角觯:古代的一种酒器,形状像角,用于盛酒。
木柶:古代的一种餐具,用于舀取食物。
毼豆:古代的一种食器,用于盛放食物。
葵菹芋:古代的一种腌菜,常用于祭祀或丧礼。
蠃醢:古代的一种酱料,常用于祭祀或丧礼。
笾:古代的一种食器,用于盛放干果或肉类。
縢:古代的一种布带,用于捆绑或装饰。
肂:古代丧礼中,指墓穴。
轴:古代丧礼中,用于抬棺的木杠。
熬黍稷:古代丧礼中,用于祭祀的黍米和稷米。
鱼腊:古代的一种干鱼,常用于祭祀或丧礼。
豚:古代的一种猪,常用于祭祀或丧礼。
鱄鲋:古代的一种鱼,常用于祭祀或丧礼。
腊:古代的一种干肉,常用于祭祀或丧礼。
烛:古代的一种照明工具,用于丧礼中的照明。
盥:古代丧礼中,指洗手或洗脸的仪式。
踊:古代丧礼中的一种跳跃动作,表示极度的悲痛。
序:古代建筑中,指厅堂的侧室,常用于丧礼中的仪式。
西荣:古代建筑中,指西侧的屋檐,常用于丧礼中的仪式。
奥:古代建筑中,指厅堂的深处,常用于丧礼中的仪式。
楹:古代建筑中,指厅堂的柱子,常用于丧礼中的仪式。
重:古代丧礼中,指棺木。
户:古代建筑中,指门,常用于丧礼中的仪式。
阖:古代丧礼中,指关闭门或窗。
次:古代丧礼中,指临时搭建的棚子,用于休息或举行仪式。
朔月:古代丧礼中,指每月的初一,常用于举行祭祀仪式。
瓦敦:古代的一种食器,用于盛放食物。
筮宅:古代的一种占卜活动,用于选择墓地。筮,指用蓍草进行占卜;宅,指墓地。
冢人:古代丧礼中,负责管理墓地的人。
免絰:古代丧礼中,指脱去丧服。
韇:古代丧礼中,指占卜用的工具。
哀子:古代丧礼中对丧主的称呼,表示丧主在丧礼中的哀痛之情。
兆基:指墓地的地基,兆指占卜的征兆,基指地基。
后艰:指未来的困难或不幸。
筮人:古代负责占卜的官员或专业人士。
卦者:负责记录和解释卦象的人。
旅占:指多人共同参与占卜的过程。
絰:古代丧服中的一种腰带,表示丧主的哀悼。
井椁:指墓穴和棺椁,井指墓穴,椁指外棺。
卜日:指通过占卜选择下葬的日期。
楚焞:古代占卜时用来点燃的火炬。
燋:指燃烧的火炬或火把。
族长:古代家族中的长者,负责主持家族事务。
宗人:古代负责家族祭祀和礼仪的官员。
吉服:古代在吉庆场合穿着的礼服。
占者:负责占卜的人。
作龟:指通过烧龟甲进行占卜。
异爵者:指与丧主不同爵位的人,通常指地位较高的宾客。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仪礼-士丧礼-评注
《士丧礼》是《仪礼》中的一篇,详细记载了古代士人去世后的丧葬礼仪。这篇文献不仅是对古代丧葬制度的详细描述,更是对古代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的深刻反映。通过对丧礼的各个环节的细致描写,我们可以窥见古代社会对死者的尊重和对丧事的重视。
首先,丧礼的每一个步骤都体现了对死者的尊重和哀悼。从死者在适室中去世,到用敛衾覆盖尸体,再到招魂仪式中的呼唤语“皋某复”,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对死者的怀念和对灵魂归来的期盼。这种对死者的尊重不仅体现在仪式上,更体现在对死者生前身份的尊重上,如使用爵弁服、皮弁服等礼服来装殓尸体,显示了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其次,丧礼中的各种器具和物品的使用,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物质文化和工艺水平。如角柶、燕几、重鬲、明衣裳等,都是古代丧礼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这些物品的制作和使用,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丧事的重视和对死者的尊重。
再次,丧礼中的各种仪式和动作,如拜稽颡、成踊、代哭等,都是古代社会对丧事的重视和对死者的哀悼的具体表现。这些仪式和动作不仅是对死者的怀念,更是对生者的安慰和对社会秩序的维护。通过这些仪式和动作,古代社会表达了对死者的尊重和对生者的关怀。
最后,丧礼中的各种礼仪和规范,如主人迎宾、拜送、奠祭等,都是古代社会对丧事的重视和对死者的尊重的具体体现。这些礼仪和规范不仅是对死者的尊重,更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对伦理道德的传承。通过这些礼仪和规范,古代社会表达了对死者的尊重和对生者的关怀。
总之,《士丧礼》不仅是对古代丧葬制度的详细描述,更是对古代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的深刻反映。通过对丧礼的各个环节的细致描写,我们可以窥见古代社会对死者的尊重和对丧事的重视,以及对生者的关怀和对社会秩序的维护。这篇文献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这段古文详细描述了古代丧礼的仪式和流程,展现了古代中国对死亡和丧葬的重视。丧礼不仅是表达对逝者的哀悼,更是对生者的一种道德和礼仪教育。通过繁琐的仪式,生者得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同时也通过仪式的规范,强化了社会的等级秩序和道德规范。
文中提到的‘稽颡’、‘襚’、‘燎’等仪式,都是古代丧礼中的重要环节。‘稽颡’是跪拜时额头触地,表示极度的尊敬或哀悼;‘襚’是亲友向死者赠送衣物,以示哀悼和尊重;‘燎’则是用火把或火炬照明,象征着对逝者的光明指引。这些仪式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死亡的敬畏,也反映了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逝者的怀念。
丧礼中的器物和食物也具有重要意义。‘醴酒’、‘角觯’、‘木柶’等器物,都是古代祭祀和丧礼中常用的物品。‘醴酒’是一种甜酒,常用于祭祀或丧礼,象征着对逝者的祝福;‘角觯’是一种酒器,形状像角,用于盛酒,象征着对逝者的敬意;‘木柶’是一种餐具,用于舀取食物,象征着对逝者的供养。这些器物和食物不仅是对逝者的供养,也是对生者的一种道德教育,提醒他们珍惜生命,尊重逝者。
丧礼中的仪式和器物,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等级秩序和道德规范。通过繁琐的仪式,生者得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同时也通过仪式的规范,强化了社会的等级秩序和道德规范。丧礼不仅是表达对逝者的哀悼,更是对生者的一种道德和礼仪教育。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古代丧礼的详细描述,展现了古代中国对死亡和丧葬的重视。丧礼不仅是表达对逝者的哀悼,更是对生者的一种道德和礼仪教育。通过繁琐的仪式,生者得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同时也通过仪式的规范,强化了社会的等级秩序和道德规范。
这段文字详细描述了古代丧礼中的占卜仪式,尤其是筮宅和卜日的流程。通过这些仪式,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人对死亡和祖先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的谨慎态度。
首先,筮宅是选择墓地的占卜活动,体现了古人对墓地的重视。墓地的选择不仅关系到死者的安宁,也关系到后代的福祉。通过筮宅,古人试图通过占卜来确保墓地的吉凶,避免未来的不幸。
其次,卜日是通过占卜选择下葬的日期。这一仪式同样体现了古人对时间的重视,认为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下葬可以避免未来的灾祸。卜日的流程非常严谨,涉及到族长、宗人、占者等多方的参与,显示了古代丧礼的复杂性和庄重性。
在整个占卜过程中,丧主的情绪和行为也受到了严格的规范。丧主在占卜过程中必须保持哀痛之情,但不能过度表现,如‘不踊’(不跳跃),这反映了古代丧礼中对情感表达的节制和克制。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族长’和‘宗人’的角色,显示了古代家族制度在丧礼中的重要性。族长和宗人不仅是家族事务的主持者,也是丧礼仪式中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存在确保了丧礼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不仅记录了古代丧礼中的占卜仪式,还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死亡、祖先和未来的复杂态度。通过这些仪式,古人试图通过占卜来确保死者的安宁和后代的福祉,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丧礼的庄重和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