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作者不详,相传为周公(西周初年)所制,后经孔子及其弟子整理。它是儒家经典“三礼”之一。
年代:成书于西周至春秋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5世纪)。
内容简要:《仪礼》共17篇,详细记载了古代礼仪制度,包括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等。书中通过具体的仪式步骤,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观念。它是研究先秦礼制和文化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礼仪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仪礼-丧服-原文
丧服,斩衰裳,苴絰杖,绞带,冠绳缨,菅屦者。诸侯为天子,君,父为长子,为人后者。妻为夫,妾为君,女子子在室为父,布总,箭笄,髽,衰,三年。子嫁,反在父之室,为父三年。公士、大夫之众臣,为其君布带、绳屦。
疏衰裳齐,牡麻絰,冠布缨,削杖,布带,疏屦三年者,父卒则为母,继母如母,慈母如母,母为长子。
疏衰裳齐,牡麻絰,冠布缨,削杖,布带,疏屦,期者,父在为母,妻,出妻之子为母。出妻之子为父后者则为出母无服。父卒,继母嫁,从,为之服,报。
不杖,麻屦者。祖父母,世父母,叔父母;大夫之适子为妻,昆弟;为众子,昆弟之子;大夫之庶子为适昆弟适孙。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女子子适人者为其父母、昆弟之为父后者,继父同居者,为夫之君。姑、姊妹、女子子适人无主者,姑、姊妹报。为君之父、母、妻、长子、祖父母。妾为女君。妇为舅姑,夫之昆弟之子。公妾、大夫之妾为其子。女子子为祖父母。大夫之子为世父母、叔父母、子、昆弟、昆弟之子,姑、姊妹、女子子无主者,为大夫命妇者,唯子不报。大夫为祖父母、适孙为士者。公妾以及士妾为其父母。
疏衰裳齐,牡麻絰,无受者。寄公为所寓,丈夫、妇人为宗子、宗子之母、妻,为旧君、君之母、妻,庶人为国君;大夫在外,其妻、长子为旧国君;继父不同居者,曾祖父母,大夫为宗子,旧君。曾祖父母为士者如众人,女子子嫁者、未嫁者为曾祖父母。
大功布衰裳,牡麻絰,无受者:子、女子子之长殇、中殇,叔父之长殇、中殇,姑、姊妹之长殇、中殇,昆弟之长殇、中殇,夫之昆弟之子、女子子之长殇、中殇,适孙之长殇、中殇,大夫之庶子为适昆弟子之长殇、中殇,公子之长殇、中殇,大夫为适子之长殇、中殇。其长殇皆九月,缨絰;其中殇,七月,不缨絰。
大功布衰裳,牡麻絰缨,布带,三月。受以小功衰,即葛,九月者:姑、姊妹、女子子适人者,从父昆弟;为人后者为其昆弟,庶孙;适妇,女子子适人者为众昆弟;侄丈夫妇人,报。夫之祖父母、世父母、叔父母,大夫为世父母、叔父母、子、昆弟、昆弟之子为士者;公之庶昆弟、大夫之庶子为母、妻、昆弟,皆为其从父昆弟之为大夫者;为夫之昆弟之妇人子适人者;大夫之妾为君之庶子;女子子嫁者、未嫁者,为世父母、叔父母、姑、姊妹,大夫、大夫之妻、大夫之子、公之昆弟为姑、姊妹、女子子嫁于大夫者,君为姑、姊妹、女子子嫁于国君者。
繐衰裳,牡麻絰,既葬除之者。诸侯之大夫为天子。
小功布衰裳,澡麻带絰,五月者。叔父之下殇,适孙之下殇,昆弟之下殇,大夫庶子为适昆弟之下殇,为姑、姊妹、女子子之下殇,为人后者为其昆弟、从父昆弟之长殇,为夫之叔父之长殇;昆弟之子、女子子、夫之昆弟之子、女子子之下殇;为侄、庶孙丈夫妇人之长殇;大夫、公之昆弟、大夫之子,为其昆弟、庶子、姑、姊妹、女子子之长殇;大夫之妾为庶子之长殇。
小功布衰裳,牡麻絰,即葛,五月者。从祖祖父母,从祖父母,报;从祖昆弟,从父姊妹、孙适人者,为人后者为其姊妹适人者,为外祖父母;从母,丈夫妇人报;夫之姑、姊妹,娣、姒妇,报;大夫、大夫之子、公之昆弟为从父昆弟,庶孙,姑、姊妹、女子子适士者;大夫之妾为庶子适人者;庶妇;君之父母、从母;君子子为庶母慈己者。
缌麻,三月者。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昆弟;庶孙之妇,庶孙之中殇;从祖姑、姊妹适人者,报;从祖父、从祖昆弟之长殇;外孙,从父昆弟侄之下殇,夫之叔父之中殇、下殇;从母之长殇,报;庶子为父后者,为其母;士为庶母;贵臣、贵妾;乳母,从祖昆弟之子,曾孙,父之姑,从母昆弟,甥,婿,妻之父母,姑之子,舅,舅之子;夫之姑姊妹之长殇;夫之诸祖父母,报;君母之昆弟;从父昆弟之子长殇,昆弟之孙之长殇,为夫之从父昆弟之妻。
记。公子为其母,练冠,麻,麻衣縓缘;为其妻,縓冠,葛絰,带,麻衣縓缘。皆既葬除之。大夫、公之昆弟,大夫之子,于兄弟降一等。为人后者,于兄弟降一等,报;于所为后之子、兄弟,若子。兄弟皆在他邦,加一等。不及知公母,与兄弟居,加一等。朋友皆在他邦,袒免,归则已。朋友,麻。君之所为兄弟服,室老降一等。夫之所为兄弟服,妻降一等。庶子为后者,为其外祖父母、从母、舅,无服。不为后,如邦人。宗子孤为殇,大功衰,小功衰,皆三月。亲,则月算如邦人。改葬,缌。童子,唯当室缌。凡妾为私兄弟,如邦人。大夫吊于命妇,锡衰。命妇吊于大夫,亦锡衰。女子子适人者为其父母,妇为舅姑,恶笄有首以髽。卒哭,子折笄首以笄,布总。
妾为女君、君之长子,恶笄有首,布总。凡衰,外削幅;裳,内削幅,幅三衣包。若齐,裳内,衰外。负,广出于适寸。适,博四寸,出于衰。衰,长六寸,博四寸。衣带,下尺。衽,二尺有五寸。袂,属幅。衣,二尺有二寸。祛,尺二寸。衰三升,三升有半。其冠六升。以其冠为受,受冠七升。齐衰四升,其冠七升。以其冠为受,受冠八升。繐衰四升有半,其冠八升。大功八升,若九升。小功十升,若十一升。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仪礼-丧服-译文
丧服包括斩衰裳、苴絰杖、绞带、冠绳缨和菅屦。诸侯为天子、君主、父亲为长子、继承他人后嗣的人服丧。妻子为丈夫、妾为君主、未出嫁的女儿为父亲服丧,使用布总、箭笄、髽、衰,服丧三年。女儿出嫁后回到父亲家中,为父亲服丧三年。公士和大夫的众臣为君主服丧,使用布带和绳屦。
疏衰裳齐整,使用牡麻絰、冠布缨、削杖、布带和疏屦,服丧三年的人包括:父亲去世后为母亲服丧,继母如同生母,慈母如同生母,母亲为长子服丧。
疏衰裳齐整,使用牡麻絰、冠布缨、削杖、布带和疏屦,服丧一年的人包括:父亲在世时为母亲服丧,妻子为丈夫服丧,被休妻子的儿子为母亲服丧。被休妻子的儿子如果是父亲的继承人,则不为被休的母亲服丧。父亲去世后,继母改嫁,儿子跟随继母,为继母服丧,以示报答。
不持杖,穿麻屦服丧的人包括:祖父母、伯父母、叔父母;大夫的嫡子为妻子、兄弟服丧;为众子、兄弟的儿子服丧;大夫的庶子为嫡兄弟和嫡孙服丧。继承他人后嗣的人为亲生父母服丧,以示报答。已出嫁的女儿为父母、兄弟中继承父亲的人服丧,继父同居的人为丈夫的君主服丧。姑、姊妹、已出嫁但无主的女儿为姑、姊妹服丧,以示报答。为君主的父母、妻子、长子、祖父母服丧。妾为女君服丧。媳妇为公婆、丈夫的兄弟的儿子服丧。公妾、大夫的妾为自己的儿子服丧。女儿为祖父母服丧。大夫的儿子为伯父母、叔父母、儿子、兄弟、兄弟的儿子服丧,姑、姊妹、已出嫁但无主的女儿为大夫的命妇服丧,只有儿子不报答。大夫为祖父母、嫡孙为士服丧。公妾以及士妾为自己的父母服丧。
疏衰裳齐整,使用牡麻絰,不继承丧服的人包括:寄居的君主为所寄居的地方服丧,丈夫、妇人为宗子、宗子的母亲、妻子服丧,为旧君主、君主的母亲、妻子服丧,庶人为国君服丧;大夫在外地,其妻子、长子为旧国君服丧;继父不同居的人,曾祖父母,大夫为宗子、旧君主服丧。曾祖父母为士的人如同普通人,已出嫁和未出嫁的女儿为曾祖父母服丧。
大功布衰裳,使用牡麻絰,不继承丧服的人包括:儿子、女儿的长殇、中殇,叔父的长殇、中殇,姑、姊妹的长殇、中殇,兄弟的长殇、中殇,丈夫的兄弟的儿子、女儿的长殇、中殇,嫡孙的长殇、中殇,大夫的庶子为嫡兄弟的长殇、中殇,公子的长殇、中殇,大夫为嫡子的长殇、中殇。长殇服丧九个月,使用缨絰;中殇服丧七个月,不使用缨絰。
大功布衰裳,使用牡麻絰缨、布带,服丧三个月。继承小功衰,使用葛,服丧九个月的人包括:姑、姊妹、已出嫁的女儿,从父兄弟;继承他人后嗣的人为兄弟、庶孙服丧;嫡妇,已出嫁的女儿为众兄弟服丧;侄子和侄女,以示报答。丈夫的祖父母、伯父母、叔父母,大夫为伯父母、叔父母、儿子、兄弟、兄弟的儿子为士服丧;公的庶兄弟、大夫的庶子为母亲、妻子、兄弟服丧,都为从父兄弟为大夫的人服丧;为丈夫的兄弟的已出嫁的女儿服丧;大夫的妾为君主的庶子服丧;已出嫁和未出嫁的女儿为伯父母、叔父母、姑、姊妹服丧,大夫、大夫的妻子、大夫的儿子、公的兄弟为姑、姊妹、已出嫁的女儿嫁给大夫的人服丧,君主为姑、姊妹、已出嫁的女儿嫁给国君的人服丧。
繐衰裳,使用牡麻絰,下葬后除去丧服的人包括:诸侯的大夫为天子服丧。
小功布衰裳,使用澡麻带絰,服丧五个月的人包括:叔父的下殇,嫡孙的下殇,兄弟的下殇,大夫的庶子为嫡兄弟的下殇,为姑、姊妹、女儿的下殇,继承他人后嗣的人为兄弟、从父兄弟的长殇,为丈夫的叔父的长殇;兄弟的儿子、女儿、丈夫的兄弟的儿子、女儿的下殇;为侄子、庶孙的长殇;大夫、公的兄弟、大夫的儿子为兄弟、庶子、姑、姊妹、女儿的长殇;大夫的妾为庶子的长殇。
小功布衰裳,使用牡麻絰,使用葛,服丧五个月的人包括:从祖祖父母,从祖父母,以示报答;从祖兄弟,从父姊妹、已出嫁的孙子,继承他人后嗣的人为已出嫁的姊妹服丧,为外祖父母服丧;从母,丈夫和妇人以示报答;丈夫的姑、姊妹,娣、姒妇,以示报答;大夫、大夫的儿子、公的兄弟为从父兄弟,庶孙,姑、姊妹、已出嫁的女儿嫁给士的人服丧;大夫的妾为已出嫁的庶子服丧;庶妇;君主的父母、从母;君主的儿子为慈爱自己的庶母服丧。
缌麻,服丧三个月的人包括: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庶孙的媳妇,庶孙的中殇;从祖姑、已出嫁的姊妹,以示报答;从祖父、从祖兄弟的长殇;外孙,从父兄弟侄子的下殇,丈夫的叔父的中殇、下殇;从母的长殇,以示报答;庶子为父亲继承人为母亲服丧;士为庶母服丧;贵臣、贵妾;乳母,从祖兄弟的儿子,曾孙,父亲的姑,从母兄弟,甥,婿,妻子的父母,姑的儿子,舅,舅的儿子;丈夫的姑姊妹的长殇;丈夫的诸祖父母,以示报答;君主的母亲的兄弟;从父兄弟的儿子的长殇,兄弟的孙子的长殇,为丈夫的从父兄弟的妻子服丧。
记录。公子为母亲服丧,使用练冠、麻衣縓缘;为妻子服丧,使用縓冠、葛絰、带、麻衣縓缘。都在下葬后除去丧服。大夫、公的兄弟,大夫的儿子,为兄弟服丧降一等。继承他人后嗣的人为兄弟服丧降一等,以示报答;为所继承的后嗣的儿子、兄弟服丧,如同为自己的儿子服丧。兄弟都在他国,加一等。不知道父母,与兄弟同住,加一等。朋友都在他国,袒露免冠,回国后停止。朋友,使用麻服丧。君主为兄弟服丧,室老降一等。丈夫为兄弟服丧,妻子降一等。庶子为继承人,为外祖父母、从母、舅不服丧。不为继承人,如同普通人。宗子孤为殇,使用大功衰、小功衰,都服丧三个月。亲属,则按月计算如同普通人。改葬,使用缌服丧。童子,只有当家主时使用缌服丧。凡妾为私兄弟服丧,如同普通人。大夫吊唁命妇,使用锡衰。命妇吊唁大夫,也使用锡衰。已出嫁的女儿为父母服丧,媳妇为公婆服丧,使用恶笄有首以髽。卒哭后,儿子折断笄首以笄,使用布总。
妾为女君、君主的长子服丧,使用恶笄有首,布总。凡衰服,外削幅;裳服,内削幅,幅三衣包。如果齐整,裳服内,衰服外。负,宽出适寸。适,宽四寸,出衰服。衰服,长六寸,宽四寸。衣带,下尺。衽,二尺五寸。袂,属幅。衣,二尺二寸。祛,一尺二寸。衰三升,三升半。冠六升。以冠为受,受冠七升。齐衰四升,冠七升。以冠为受,受冠八升。繐衰四升半,冠八升。大功八升,或九升。小功十升,或十一升。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仪礼-丧服-注解
斩衰裳:古代丧服的一种,用粗麻布制成,不缝边,表示极度的哀悼。
苴絰杖:苴絰是丧服中的一种麻带,杖是丧礼中用的手杖,表示哀悼。
绞带:丧服中的一种麻带,用于束腰。
冠绳缨:丧服中的一种帽子,用绳子系住。
菅屦:用菅草编织的鞋子,丧礼中穿着。
布总:丧服中的一种头饰,用布制成。
箭笄:丧服中的一种发饰,形状像箭。
髽:丧服中的一种发饰,用麻布包裹头发。
疏衰裳:丧服的一种,用较细的麻布制成,表示较轻的哀悼。
牡麻絰:丧服中的一种麻带,用牡麻制成。
削杖:丧礼中用的手杖,表示哀悼。
疏屦:用较细的麻布制成的鞋子,丧礼中穿着。
大功布衰裳:丧服的一种,用大功布制成,表示较重的哀悼。
繐衰裳:丧服的一种,用繐布制成,表示较轻的哀悼。
小功布衰裳:丧服的一种,用小功布制成,表示较轻的哀悼。
缌麻:丧服的一种,用缌麻制成,表示较轻的哀悼。
练冠:丧服中的一种帽子,用练布制成。
麻衣縓缘:丧服中的一种衣服,用麻布制成,边缘用縓布装饰。
锡衰:丧服的一种,用锡布制成,表示较轻的哀悼。
恶笄:丧服中的一种发饰,形状像笄,表示哀悼。
负:丧服中的一种装饰,表示哀悼。
适:丧服中的一种装饰,表示哀悼。
衽:丧服中的一种装饰,表示哀悼。
袂:丧服中的一种装饰,表示哀悼。
祛:丧服中的一种装饰,表示哀悼。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仪礼-丧服-评注
这段古文详细描述了古代丧服的种类和穿戴方式,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丧礼的重视和严格的礼仪制度。丧服不仅是哀悼逝者的象征,也是社会等级和亲属关系的体现。不同身份和关系的人穿戴不同的丧服,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亲属关系的复杂性。
文中提到的各种丧服,如斩衰裳、疏衰裳、大功布衰裳、繐衰裳、小功布衰裳、缌麻等,分别代表了不同程度的哀悼。斩衰裳是最重的丧服,用于最亲近的亲属,如父母、长子等;而缌麻则是最轻的丧服,用于较远的亲属或朋友。这种细致的分类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丧礼的严谨态度和对亲属关系的重视。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丧服中的各种装饰和配件,如苴絰杖、绞带、冠绳缨、菅屦、布总、箭笄、髽等,这些装饰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具有象征意义。例如,苴絰杖和绞带象征着哀悼者的悲痛和束缚,冠绳缨和菅屦则象征着哀悼者的身份和地位。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详细描述了古代丧服的种类和穿戴方式,还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等级制度、亲属关系和礼仪文化。通过对丧服的细致分类和装饰的描述,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对礼仪的重视。这段古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为我们研究古代中国的丧礼制度和社会结构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