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作者不详,相传为唐代杨筠松(9世纪)所著。杨筠松是唐代著名风水学家,被尊为风水学的祖师之一。
年代:成书于唐代(9世纪)。
内容简要:《疑龙经》是一部风水学经典著作,主要论述龙脉(山脉走向)的寻找与判断方法。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地形、水流等自然特征判断风水吉凶,强调“龙真穴的”的重要性。它是研究古代风水学的重要文献,对后世风水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疑龙经-疑龙十问-原文
一问抱养及僧道嗣续疑龙如何?
问君葬者乘生气,骨骸受福荫遗体。此说尚有一可疑,抱养之儿非己子。僧道嗣续是外来,如何却也能承继?与君详论古人言,举此大略非徒然。骨骸受气荫遗体,此理昭我不容议。却将僧道并抱养,辨论如何同己子。此说诚然是可疑,固宜穷理细寻推。人家生出英豪子,便是山川锺秀气。山川灵气降为神,神随主者家生人。此山此穴认为主,即随香火降人身。古人尝有招魂葬,招魂天人可为样。招魂葬了祀事严,四百年间汉家旺。何拘骸骨葬亲生,只要祀事香火明。亦有四五百年祖,棺椁骸骨化为土。子孙千百尚荣华,人指此山谁是主。此山此穴有主者,神灵只向此家住。山川秀丽来为嗣,岂虑其家无富贵?山川日夜有朝迎,生出为人亦如是。乃知抱养与亲生,同受生灵无以异。故人接花接果义,与此相参非与是。后母却荫前母儿,前母亦荫后母子。只缘受恩与受养,如同所生并同气。以此言之在继承,只与香火无衰替。乃知招魂与抱子,僧道相承皆类此。
二问公位疑龙如何?
问公如何分公位,父母生时无少异。间或生时有爱憎,死后何由别荣悴?譬如一木同根生,一枝枯悴一枝荣。荣者芳日夜长,悴者日就枯槁形。此后遂有公位议,分长分中分少位。爱憎之说起于心,荣枯之说归于地。心有爱憎死却无,地有肥硗此近似。东根肥即东枝荣,西枝硗云西枝瘁。要知此说未为当,似是如非当究理。左长前中右少位,此说当初自谁起。请君来此细排详,因别长男中少位。震为长子居左方,坎为中男坐来冈;艮为少男坐东北,乾统三男居坎傍;坤为地母西南位,长女东南中午地;兑为少女在西方,此是乾坤男女位。若以此法论阴阳,男居左傍女西厢。中子后龙中女向,自有次第堪推详。爰自萧梁争公位,却以玉鹅埋震地。震为长子起春宫,遂起争端谋玉器。公位之说起于斯,断以长震中居离。少居兑位四同长,五与二位分毫厘。六与少男无差别,七与长男同共说。八与五位共消详,九与三男排优劣。此是河图分九宫,上远一四七相同。中元二五八同位,下位三六九连此。后来执此为定议,只就河图分次第。
三问公位盛衰疑龙如何?
问君公位虽能别,或盛或衰是何说?也有先盛后来衰,也有衰尽复萌孽。此理如何合辨明,时师廖以水宫折。不知年久世成深,岂有长盛无休歇?山川之秀虽盘固,气盛气衰有时节。代代长盛者无他,后来接续得吉多。衰者后来无救助,年深气歇渐消磨。凡言公位勿固执,先看其人数代祖。新旧数坟皆是真,新者必为旧者助。如是之家世民昌,福禄未艾不可量。是真不必问大小,积小成大最为妙。是者一坟非者多,纵有大地力分了。譬如杯水救薪火,水少火多难救祸。是多非少反成吉,譬如众水成江河。岂无一穴分公位,不取众坟参合议。大地难得小易求,积累不已成山丘。众坟合力却成大,人说小地生公侯。那堪大地有数穴,世世公侯不休歇。凡观巨室著姓家,必有大地福无涯。子孙百世虽分散,内有救地多荣华。一穴大地荫十世,小地千坟亦如是。骐骥千里迸一日,驽马十驾亦追至。图大不得且思次,此事当为知者议。
四问阳宅阳宅疑龙如何?
问君阳宅要安居,此与安坟事一如。人家无坟有善宅,宅与阴地力无珠。大凡阳宅性穴小,穴小只宜安坟妙。小穴若为轮奂居,气脉伤残俱凿了。况是子孙必众多,渐次分别少比和。一穴裂而为四五,正偏前后岂无讹?大凡阳宅要穴大,宽阔连绵又平伏。前头横玉面前宽,可为市井于内外。如此方为阳宅居,窄小难容君莫爱。
五问阳宅阳地大小如何?
问君阴阳有两宅,古人此事要分别。吕才详论有成书,论己分明无别说。要知居止只要势,水抱山朝必有气。忽然陡泻朝对倾,破碎斜倾非吉地。下手回环朝揖正,坐主端严无返柄。纵饶小大也安和,住得百年家业盛。葬穴宜小居穴大,葬穴侧立居穴宽。
六问主客山疑龙如何?
问君主客皆端正,两岩尖圆两相映。主是三山品字安,客亦三山形一般。客山上见主山好,主山上见客山端。此处如何辨宾主,只将水抱便为真。水城反背处为客,多少时师误杀人。凡观疑穴看堂局,堂局真处抱身曲。忽然平过却如何,即以从缠分部属。缠送护托辨假真,朝山无从托龙身。朝山直来身少曲,真龙屈曲不朝人。
七问形真假疑龙如何?
问君龙固有枝幹,识得枝中幹分乱。故为幹上忽生枝,枝上连生数穴随。此是枝龙间旺气,譬如瓜蔓始生枝。分枝枝上连生子,生子之形必相似。或如人形必数穴,禽兽之形必同列。凡为形穴必两三,盖缘气类总如一。是故流形去结实,连生种类配偶匹。蛇形必定有雌雄,虎形相配无单只。大山峡里莫寻蛇,恐是高山脚溜斜。若是真蛇有鼠蛤,如无鼠蛤是虚花。或是蜈蚣出面来,亦有蚰蜒为案砂。大山猛勇莫言虎,恐是朝迎为主住。重峰拜舞似虎行,若是真虎无阙屏。更有肉堆狮子案,如无此案是朝迎。凡辨真假易分判,若是假穴无真案。若是真形案必真,人形人物两相亲。兽形降伏如贪噬,禽形必有条为系。龙形云雷象近水,月形星案前陈起。凡是真形有真案,试以类求当识算。
八问幹作枝衰疑龙如何?
问君前经论贵贱,上是侯藩次州县。幹龙多是生王侯,枝作幹
龙亦蕃衍。此说分明尚有疑,试举一说为君辨。
前言盛衰固有为,枝上又生数条枝。
节节为龙自有穴,已作未作气自随。
胡为上作下必歇,亦有下作上必衰。
既饶气脉相连接,自有气脉非相依。
如何盛衰尚关属,为君决此一狐疑。
盖小枝龙气脉短,又出小枝无转换。
随龙附气气不长,大势上连枝上幹。
幹头未作枝先兴,枝上未作幹先荣。
枝上未作幹后作,幹长枝短力难争。
恰似一瓶生数嘴,嘴小口大生水利。
不从口出嘴长流,口若尽倾嘴无水。
又如大树生小枝,小枝易瘦大枝肥。
大枝分夺全气去,小枝不伐自衰赢。
更看新作与旧作,年年深浅自可知。
九问穴有花假疑龙如何?
问君前论穴难寻,唯有朝山识幸心。
高低既以朝为定,真穴自可高低计。
只缘前后有花假,假穴在后亦堪下。
花穴多生连案前,朝山对峙亦如然。
若将前相为证验,前后花假便不偏。
到此令人心目乱,更有一说与人宣。
假穴断然生在后,龙虎虽端涯必溜。
穴中看见龙虎回,外面点检山丑走。
花穴如何生在前,盖缘连臂使其然。
连臂为案横生穴,案外有脚铺茵毡。
其间岂无似穴者?但见外朝尖与圆。
疾师误认此花穴,不知真穴秘中垣。
前花后假人少识,此法元来秘仙籍。
景纯虽然不著书,今日明言不容惜。
花穴最是使人迷,后龙断妙朝又奇。
如何使人不牢爱,只有一破余皆非。
案山必然向里是,花穴无容有回势。
朝山只有顶尖圆,定有脚手丑形随。
若登正穴试一看,呼吸四围无不至。
又有花穴无人知,龙虎外抱左右飞。
盖缘正穴多隐秘,或作钗钳或乳垂。
龙虎数重多外抱,龙上看虎左右归。
虎上见龙左右抱,或从龙虎上针之。
不知止穴尚在内,凡是穴郛曲即非。
曲是抱里非正穴,请君以此决狐疑。
十问博换疑龙如何?
问君寻龙莫失踪,三吉自有三吉峰。
前去定作贪狼体,时时回顾火星宗。
及至剥入辅弼去,犹作小峰顾祖宗。
如何变星剥换了,却与前说事不同。
盖缘幹龙行千里,一剥一换一峰起。
由贪入巨入禄文,次第变入廉武里。
破军尽变入辅弼,每星十二大盘屈。
蛇行鹅顶鹤爪分,失落低平骏马奔。
如此行来又数程,博换变易又前行。
前行直到藩垣里,四外有山关水至。
低平尚有辅弼形,此是入垣寻至止。
幹龙行不问祖宗,枝上顾祖却不同。
幹上剥换节节去,枝上落穴必顾宗。
幹龙一变少亦九,多者或至十二重。
一星十二节始变,周而复始换头面。
贪尖巨方小卧蚕,如此周围换尽贪。
换贪若尽即入巨,亦如贪狼数节去。
多至十二少九变,却变禄星分台去。
禄存节数如贪巨,换了文廉又至武。
博换若周即转星,辅星三四弼起程。
弼星入手必平漫,辅星入首多曲形。
此是变星变尽处,变尽垣城四外迎。
凡观一星便观变,识得变星知近远。
远从贪起至破军,换尽龙楼生宝殿。
虽然高耸却不同,还是尖峰高山面。
一博一换形不同,岂可尽言顾祖宗?
君如识得变星法,千里百里寻来龙。
谁人识得大龙脊,山正好时无脚力。
裹费不惜力不穷,其家世代腰金紫。
凡看变星先看断,断处多时星必变。
如此断绝曲屈行,高入青冥变鹤形。
鹤形渐低必断绝,断绝复起是变星。
却从变星辨贪巨,或是廉文武禄存。
只以变星逆求程,识得变星节数法。
不必论程穷脚力,只从变尽至弼星。
岂愁不识得垣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疑龙经-疑龙十问-译文
一问关于抱养的孩子和僧道继承的问题,龙脉的疑问如何解释?
问你,埋葬的人乘着生气,骨骸受到福荫,遗体也得到保护。这个说法还有一个疑问,抱养的孩子不是亲生的,僧道的继承也是外来的,为什么他们也能继承呢?和你详细讨论古人的说法,举出这些大致的道理不是没有根据的。骨骸受到气的影响,荫庇遗体,这个道理很清楚,不容置疑。但是把僧道和抱养的孩子放在一起讨论,如何与亲生孩子一样呢?这个说法确实有疑问,应该深入探讨。人家生出英豪的孩子,是因为山川聚集了秀气。山川的灵气降为神灵,神灵随着主人家出生的人。这座山这个穴位被认为是主,随着香火降生到人身上。古人曾经有招魂葬的做法,招魂天人可以作为榜样。招魂葬后,祭祀事务严格,四百年间汉家兴旺。何必拘泥于骸骨是否葬在亲生之地,只要祭祀香火明亮。也有四五百年祖宗的棺椁骸骨化为土,子孙千百仍然荣华,人们指着这座山问谁是主人。这座山这个穴位有主人,神灵只住在这里。山川秀丽来作为继承人,难道还担心他们家没有富贵吗?山川日夜有朝迎,生出的人也是如此。于是知道抱养的孩子和亲生的孩子,同样受到生灵的庇佑,没有区别。所以古人接花接果的道理,与此相参,不是没有道理。后母却荫庇前母的孩子,前母也荫庇后母的孩子。只因为受到恩惠和养育,如同亲生并同气。以此来说,继承只与香火不衰有关。于是知道招魂和抱养的孩子,僧道的继承都是类似的。
二问关于公位的疑问,龙脉如何解释?
问你,如何区分公位,父母在世时没有区别。有时在世时有爱憎,死后如何区分荣华和憔悴?比如一棵树同根生,一枝枯萎一枝荣华。荣华的枝条日夜生长,憔悴的枝条日渐枯槁。此后就有了公位的讨论,分长、中、少位。爱憎的说法源于心,荣枯的说法归于地。心有爱憎死后却没有,地有肥瘠与此类似。东根肥即东枝荣,西枝瘠即西枝憔悴。要知道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似是而非应当深入探讨。左长前中右少位,这个说法最初是谁提出的?请你来仔细分析,因为要区分长男、中男、少男的位置。震为长子居左方,坎为中男坐来冈;艮为少男坐东北,乾统三男居坎傍;坤为地母西南位,长女东南中午地;兑为少女在西方,这是乾坤男女的位置。如果以此法论阴阳,男居左傍女西厢。中子后龙中女向,自有次第可以推详。自从萧梁争公位,却以玉鹅埋震地。震为长子起春宫,遂起争端谋玉器。公位的说法从此开始,断以长震中居离。少居兑位四同长,五与二位分毫厘。六与少男无差别,七与长男同共说。八与五位共消详,九与三男排优劣。这是河图分九宫,上远一四七相同。中元二五八同位,下位三六九连此。后来执此为定议,只就河图分次第。
三问关于公位盛衰的疑问,龙脉如何解释?
问你,虽然能区分公位,但或盛或衰是什么说法?也有先盛后衰的,也有衰尽复萌的。这个道理如何合理解释,时师廖以水宫折。不知道年久世成深,岂有长盛无休歇?山川的秀丽虽然盘固,气盛气衰有时节。代代长盛者无他,后来接续得吉多。衰者后来无救助,年深气歇渐消磨。凡言公位勿固执,先看其人数代祖。新旧数坟皆是真,新者必为旧者助。如是之家世民昌,福禄未艾不可量。是真不必问大小,积小成大最为妙。是者一坟非者多,纵有大地力分了。譬如杯水救薪火,水少火多难救祸。是多非少反成吉,譬如众水成江河。岂无一穴分公位,不取众坟参合议。大地难得小易求,积累不已成山丘。众坟合力却成大,人说小地生公侯。那堪大地有数穴,世世公侯不休歇。凡观巨室著姓家,必有大地福无涯。子孙百世虽分散,内有救地多荣华。一穴大地荫十世,小地千坟亦如是。骐骥千里迸一日,驽马十驾亦追至。图大不得且思次,此事当为知者议。
四问关于阳宅的疑问,龙脉如何解释?
问你,阳宅要安居,这与安坟的事情一样。人家没有坟但有善宅,宅与阴地的力量没有区别。大凡阳宅的穴位小,穴位小只适合安坟。小穴如果作为豪华的居所,气脉伤残都被破坏了。况且子孙必定众多,逐渐分别少比和。一穴裂而为四五,正偏前后岂无错误?大凡阳宅要穴位大,宽阔连绵又平伏。前头横玉面前宽,可为市井于内外。如此方为阳宅居,窄小难容君莫爱。
五问关于阳宅和阴地大小的疑问,如何解释?
问你,阴阳有两宅,古人此事要分别。吕才详论有成书,论己分明无别说。要知道居止只要势,水抱山朝必有气。忽然陡泻朝对倾,破碎斜倾非吉地。下手回环朝揖正,坐主端严无返柄。纵饶小大也安和,住得百年家业盛。葬穴宜小居穴大,葬穴侧立居穴宽。
六问关于主客山的疑问,龙脉如何解释?
问你,主客皆端正,两岩尖圆两相映。主是三山品字安,客亦三山形一般。客山上见主山好,主山上见客山端。此处如何辨宾主,只将水抱便为真。水城反背处为客,多少时师误杀人。凡观疑穴看堂局,堂局真处抱身曲。忽然平过却如何,即以从缠分部属。缠送护托辨假真,朝山无从托龙身。朝山直来身少曲,真龙屈曲不朝人。
七问关于形穴真假的疑问,龙脉如何解释?
问你,龙固有枝幹,识得枝中幹分乱。故为幹上忽生枝,枝上连生数穴随。此是枝龙间旺气,譬如瓜蔓始生枝。分枝枝上连生子,生子之形必相似。或如人形必数穴,禽兽之形必同列。凡为形穴必两三,盖缘气类总如一。是故流形去结实,连生种类配偶匹。蛇形必定有雌雄,虎形相配无单只。大山峡里莫寻蛇,恐是高山脚溜斜。若是真蛇有鼠蛤,如无鼠蛤是虚花。或是蜈蚣出面来,亦有蚰蜒为案砂。大山猛勇莫言虎,恐是朝迎为主住。重峰拜舞似虎行,若是真虎无阙屏。更有肉堆狮子案,如无此案是朝迎。凡辨真假易分判,若是假穴无真案。若是真形案必真,人形人物两相亲。兽形降伏如贪噬,禽形必有条为系。龙形云雷象近水,月形星案前陈起。凡是真形有真案,试以类求当识算。
八问关于幹作枝衰的疑问,龙脉如何解释?
问你,前经论贵贱,上是侯藩次州县。幹龙多是生王侯,枝作幹
龙的繁衍也是如此。这种说法虽然明确,但仍有疑问,我试着举一个例子来为你解释。
前面说到盛衰是有原因的,就像树枝上又生出几条小枝。
每一节都有龙的穴位,无论是否已经形成,气都会随之而来。
为什么上面的枝条生长时下面的枝条会停止,下面的枝条生长时上面的枝条会衰弱?
既然气脉相连,自然有气脉的存在,但它们并不相互依赖。
为什么盛衰仍然有关联?我来为你解开这个疑惑。
因为小枝的气脉较短,再长出小枝时没有转换。
依附于龙的气不会长久,大势上连接到主干上。
主干还未形成时,小枝已经先兴旺;小枝还未形成时,主干已经先繁荣。
小枝还未形成时,主干已经形成,主干长而小枝短,力量难以抗衡。
就像一瓶水生出几个小嘴,嘴小口大,水流顺畅。
如果水不从大口流出,小嘴就会长流;如果大口的水倒尽,小嘴就没有水了。
又像大树生出小枝,小枝容易瘦弱,大枝则肥壮。
大枝分走了全部的气,小枝不砍伐自然会衰弱。
再看新生的枝条与旧有的枝条,每年的深浅变化自然可以知道。
第九问:穴有花假,疑龙如何?
问你之前讨论的穴位难以寻找,只有朝山才能识别幸运之心。
高低既然以朝山为定,真穴自然可以根据高低来判断。
只是因为前后有花假,假穴在后也可以下葬。
花穴多生在连案前,朝山对峙也是如此。
如果以前相为证验,前后的花假就不会偏颇。
到这里让人心乱,还有一种说法要告诉你。
假穴一定生在后,龙虎虽然端正,但边缘必定溜走。
穴中看到龙虎回转,外面点检山形丑陋。
花穴如何生在前?是因为连臂的缘故。
连臂作为案山横生穴位,案外有脚铺茵毡。
其中难道没有像穴的地方?只是外朝山尖与圆。
疾师误认这是花穴,不知道真穴藏在中间。
前花后假很少有人知道,这种方法原本是仙籍中的秘密。
景纯虽然没有著书,今天明言不容惜。
花穴最让人迷惑,后龙断妙,朝山又奇。
如何让人不牢牢爱上?只有一点破绽,其余都是错的。
案山必然向里,花穴不容有回势。
朝山只有顶尖圆,必定有脚手丑形跟随。
如果登上正穴一看,呼吸四周无不至。
还有一种花穴无人知晓,龙虎外抱左右飞。
因为正穴多隐秘,或作钗钳或乳垂。
龙虎数重多外抱,龙上看虎左右归。
虎上见龙左右抱,或从龙虎上针之。
不知道止穴还在内,凡是穴郛曲即非。
曲是抱里非正穴,请你以此决断疑惑。
第十问:博换疑龙如何?
问你寻龙不要失踪,三吉自有三吉峰。
前去定作贪狼体,时时回顾火星宗。
及至剥入辅弼去,犹作小峰顾祖宗。
如何变星剥换了,却与前说事不同。
因为幹龙行千里,一剥一换一峰起。
由贪入巨入禄文,次第变入廉武里。
破军尽变入辅弼,每星十二大盘屈。
蛇行鹅顶鹤爪分,失落低平骏马奔。
如此行来又数程,博换变易又前行。
前行直到藩垣里,四外有山关水至。
低平尚有辅弼形,此是入垣寻至止。
幹龙行不问祖宗,枝上顾祖却不同。
幹上剥换节节去,枝上落穴必顾宗。
幹龙一变少亦九,多者或至十二重。
一星十二节始变,周而复始换头面。
贪尖巨方小卧蚕,如此周围换尽贪。
换贪若尽即入巨,亦如贪狼数节去。
多至十二少九变,却变禄星分台去。
禄存节数如贪巨,换了文廉又至武。
博换若周即转星,辅星三四弼起程。
弼星入手必平漫,辅星入首多曲形。
此是变星变尽处,变尽垣城四外迎。
凡观一星便观变,识得变星知近远。
远从贪起至破军,换尽龙楼生宝殿。
虽然高耸却不同,还是尖峰高山面。
一博一换形不同,岂可尽言顾祖宗?
君如识得变星法,千里百里寻来龙。
谁人识得大龙脊,山正好时无脚力。
裹费不惜力不穷,其家世代腰金紫。
凡看变星先看断,断处多时星必变。
如此断绝曲屈行,高入青冥变鹤形。
鹤形渐低必断绝,断绝复起是变星。
却从变星辨贪巨,或是廉文武禄存。
只以变星逆求程,识得变星节数法。
不必论程穷脚力,只从变尽至弼星。
岂愁不识得垣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疑龙经-疑龙十问-注解
抱养:指收养他人子女作为自己的子女,这在古代中国是一种常见的家庭延续方式,尤其是在没有亲生子女的情况下。
僧道嗣续:指僧侣或道士通过收养或指定继承人来延续宗教或宗派的传承,这在宗教组织中尤为重要。
招魂葬:古代的一种葬礼形式,认为通过特定的仪式可以召唤死者的灵魂,使其得到安息,同时也能保佑家族后代。
公位:在古代中国,指家族或宗族中根据长幼尊卑分配的继承权或地位。
河图: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中的一部分,用于解释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变化,与洛书并称为“河洛”。
阳宅:指人们居住的房屋,与阴宅(墓地)相对,风水学中认为阳宅的选址和布局对居住者的运势有重要影响。
主客山:风水学中的术语,主山指主要依靠的山脉,客山则是指辅助或次要的山脉,两者的关系和布局被认为影响风水的好坏。
幹龙:在风水学中,指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形态,被认为是影响地理风水的重要因素。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着权力、尊贵和吉祥,常被用来比喻山脉的走势和气势。
穴:在风水学中,穴指的是适合建造住宅或安葬的地点,通常与地形、水流等因素密切相关。
朝山:风水术语,指住宅或墓地前方的高山,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
花假:风水术语,指表面上看似吉祥但实际上不适宜的地点。
贪狼体:风水术语,指一种特定的山脉形态,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
火星宗:风水术语,指与火星相关的山脉形态,被认为具有特定的风水意义。
辅弼:风水术语,指辅助和支持主山脉的小山峰,被认为有助于增强主山脉的风水效果。
博换:风水术语,指山脉形态的变化和转换,被认为与风水的好坏密切相关。
变星:风水术语,指山脉形态的变化,被认为与风水的好坏密切相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疑龙经-疑龙十问-评注
这段古文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关于家族继承、宗教信仰、葬礼习俗以及风水学的多个方面。首先,文中提到的抱养和僧道嗣续问题,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家族延续和宗教传承的重视。通过抱养和指定继承人的方式,确保家族和宗教组织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其次,招魂葬的提及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灵魂和祖先崇拜的信仰。这种葬礼形式不仅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生者的一种精神慰藉,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佑家族后代繁荣昌盛。
公位的讨论则揭示了古代中国社会中的等级制度和家族内部的权力分配。通过明确的长幼尊卑顺序,维护家族内部的秩序和和谐。
河图的应用则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宇宙和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尊重。通过河图来解释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深邃和博大。
阳宅和主客山的讨论则展示了风水学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人们相信通过合理的选址和布局,可以带来好运和繁荣,这种信仰至今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仍有广泛影响。
最后,幹龙的提及则是对风水学中关于山脉走向和形态的重视。认为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形态对地理风水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种观念在古代中国的建筑和城市规划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尊重。通过对这些传统观念和习俗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这段古文主要讨论了风水学中的龙脉、穴位、朝山等概念,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山脉的形态和变化来判断风水的好坏。文中提到的‘龙’、‘穴’、‘朝山’等词汇,都是风水学中的核心概念,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文中通过比喻和类比,如‘恰似一瓶生数嘴’、‘又如大树生小枝’,形象地解释了山脉形态的变化对风水的影响。这些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易于理解,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语言表达能力。
文中还提到了‘花假’和‘真穴’的区别,强调了在风水学中辨别真假的重要性。这一观点不仅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而且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和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此外,文中还详细描述了山脉形态的变化过程,如‘由贪入巨入禄文,次第变入廉武里’,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作者对风水学的深刻理解,而且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而且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详细的描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和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