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欧阳询(557年—641年),唐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主持编撰《艺文类聚》。他是初唐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年代:编撰于唐代初年(7世纪初)。
内容简要:《艺文类聚》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类书,共100卷,分为46部,727子目。书中按主题分类辑录了先秦至唐代的文献资料,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它是研究唐代以前文化的重要工具书,对后世类书的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十八-人部二-原文
美妇人 贤妇人 老
◇美妇人
《方言》曰:秦晋之间,美貌谓之娥,美状为窕,美色为艳,美心为窈。
《毛诗》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又曰:硕人其颀,衣锦褧衣,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
又曰:有美一人,婉如清阳。
《左传》曰: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曰:美而艳。
又曰:昔有仍氏生女,黰黑而甚美,光可鉴,名曰玄妻。
《礼含文嘉》曰:禹卑宫室,垂意沟洫,则玉女敬养。
《穆天子传》曰:赤乌之人甚好,献二女于天子,以为嬖人,赤乌,美人之地。
《韩子》曰:魏王遗楚王美女,王甚悦之。
《庄子》曰:毛嫱骊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潜,鸟见之高飞。
尹《文子》曰:齐有黄公者,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而一国之人无敢娉者。
《慎子》曰:毛嫱西施,天下之至姣[胡茅反。]也,衣以皮褐倛,[欺既反。]则见者走,易以玄裼,则行者皆止。
《楚辞》曰:姱容脩态艑洞房,娥眉曼绿目腾光。
又曰:粉白黛黑施芳泽,长袂拂面善留客。
又曰:美人既醉朱颜酡。
《淮南子》曰:曼容皓齿,形姱骨佳,不待傅粉芳泽而美者,西施阳文也。
《战国策》曰:张仪曰:郑周之女,粉白黛黑,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
又曰:司马喜谓赵王曰:赵,佳丽之所出也。
《史记》曰:纣囚西伯,而闳夭之徒,以有莘氏美女献纣,纣大悦,乃放西伯。
又曰:尹夫人邢夫人,同时并幸,武帝有诏,不得相见,尹夫人自请武帝,原见邢夫人,帝令他夫人饰,从者数十人来前,尹夫人见之曰:非邢夫人,帝曰:何以言之,对曰:视其体,形状不足以当人主,有诏邢夫人,衣故衣,独身来,尹夫人望见之曰:真是矣,於是乃低头俯而泣,自痛其不如也。喭曰:美女入室,恶女之仇也。
《汉书》曰:李延年善歌,侍武帝,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国,佳人不可再得,上叹曰:善,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以为夫人。[事具乐部舞篇。]
《汉武故事》曰:起明光宫,发燕赵美女二千人充之,率取十五以上,二十以下,凡诸宫美人,可有七八十,与上同辇者十六人,员数恒使满,皆自然美丽,不使粉白黛黑。
《东观汉记》曰:初,光武闻阴丽华美,心悦之,叹曰:娶妻当得阴丽华,后为皇后,[事具叙志篇。]
华峤《汉书》曰:梁冀妻孙寿,色美,能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也。
妒记曰:桓大司马以李势女为妾,桓妻南郡主,拔刀率数十婢往李所,因欲斫之,见李在窗前梳头,发垂委地,姿貌绝丽,乃徐下地结髻,敛手向主曰:国破家亡,无心以至今日,若能见杀,实犹生之年,神色闲正,辞气凄婉,主乃掷刀前抱之曰:阿子,见汝不能不怜,何况老奴,遂善遇之。
干宝《晋纪》曰:石崇有妓人曰绿珠,美而工舞,孙秀乃使人求焉,崇方登凉观,临清水,妇人侍侧使者以告崇,崇出妓妾数十人,皆蕴兰麝而被罗縠,曰:在所择,使者曰:君侯服御,丽则丽矣,然本受旨索绿珠,崇勃然曰:绿珠吾所爱重,不可得也,使者还,以告,故秀劝赵王伦杀之。
桓谭《新论》曰:陈平说单于阏氏,言汉有好丽美女,其容貌天下无双,急以进单于,单于见此,必大爱之,则阏氏疏矣。
《典论》曰:司隶冯方女,国色也,袁术登城见,悦之,遂纳焉,甚爱幸,诸姬害其宠,杀之。
《魏略》曰:初袁绍子熙,纳甄后,熙出幽州,后留侍姑,及邺破,绍妻及后,坐堂皇上,绍妻自缚,文帝曰:袁夫人令新妇举头,姑乃奉后令仰,帝审视,见其颜色非凡,称叹之,太祖为迎取焉。
《吴志》曰:孙权步夫人,以美丽得幸,宠冠后庭。
又曰:周瑜从孙策皖城,得桥公两女,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俗说曰:宋祎是石崇妓绿珠弟子,有国色,善吹笛,后入晋明帝宫,[事具乐部笛篇。]
《邺中记》曰:陈逵妹,才色甚美,发长七尺,石季龙以为夫人。
【诗】古诗曰: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原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魏陈王曹植诗曰:有美一人,被服纤罗,妖姿艳丽,蓊若春花,红颜韡晔,云髻峨峨,弹琴抚节,为我弦歌,清浊齐均,既亮且和,取乐今日,遑恤其他。又杂诗曰: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海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曜宁久恃。
又美女篇曰:美女妖且闲,采桑岐路间,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三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飖,轻裾随风还,顾盻遗光采,长笑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首以忘餐,借问女何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晖朝日,谁不希令颜。
魏阮籍诗曰: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被服纤罗衣,左右佩双珰。
又诗曰:周郑天下郊,卫衢当三河,妖冶闲都子,英曜何芬葩,玄发发朱颜,睇眄有光华,倾城思一顾,遗视来相过,原为三春游,朝阳忽蹉跎。
又诗曰:二妃游江滨,逍遥从风翔,交甫怀环珮,婉娩有芬芳,绮靡情欢爱,千岁不相忘,倾城迷下蔡
容华结中肠,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
晋傅玄诗曰:有女怀芬芳,媞媞步东厢,蛾眉若双翠,明眸发清阳,丹唇翳皓齿,秀颜若珪璋,令仪希世出,无乃古毛嫱,首戴金步摇,耳系明月珰,珠环约素腕,翠羽垂鲜光,容华既已艳,志节拟秋霜。
梁简文帝晚景出行诗曰:细树含残影,春闺散晚香,轻花鬓畔堕,微汗粉中光,飞凫初罢曲,啼鸟忽度行,羞令白日暮,车马郁相望。
又诗曰:丽旦与妖嫱,共拂可怜妆,同安鬟里拨,异作额间黄,罗裾宜细简,画屟重高墙,含羞未上砌,微笑出长廊,取花争宝镊,攀枝念蕊香,但歌聊一曲,鸣弦未肯张,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又咏内人昼眠诗曰: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攀钩落倚障,插捩举琵琶,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又咏美人看画诗曰:殿上图神女,殿里出佳人,可怜俱是画,谁能辩写真,分明净眉眼,一种细腰身,所可持为异,长有好精神。
梁元帝古意诗曰:妾在成都县,原作高唐云,樽中石榴酒,机上蒲萄纹,停梭还敛色,何时劝使君。
梁昭明太子咏照流看落钗诗曰:相随照渌水,意是重凉风,流摇妆影坏,钗落鬓花空,佳期在何许,徒伤心不同。
又名士悦倾城诗曰:美人称绝世,丽色譬花丛,经居李城北,来往宋家东,教歌公主第,学舞汉城宫,多游淇水曲,好在凤楼中,履高疑上砌,裾开特畏风,袖轻见跳脱,珠摡杂青虫,垂丝绕帷幔,落日度房栊,妆窗隔柳色,井水照桃红,非怜交甫珮,羞使春闺空。
又美人晨妆诗曰:北窗朝向镜,锦障复斜萦,娇羞不肯出,犹言妆未成,散黛随眉广,烟支逐脸生,试将持出众,定得向怜名。
梁邵陵王萧纶见姬人诗曰:春来不复赊,入苑驻行车,比来妆点异,今世拨鬟斜,却扇承枝影,舒衫受落花,狂夫不妒妾,随意晚还家。
梁萧子显美女篇曰:章丹暂辍舞,巴姬请罢弦,佳人淇洧出,艳赵复倾燕,繁秾既为李,照水亦成莲,朝酤成都酒,暝数河间钱,馀光幸未惜,兰膏空自煎。
梁庾肩吾咏美人看画诗曰:欲知画能巧,唤取真来映,并出似分身,相看如照镜,安钗等疏密,着领俱周正,不解平城围,谁与丹青竞。
又诗曰:绛树及西施,俱是好容仪,非关能结束,本自细腰枝,镜前难并照,相将映渌池,看妆畏水动,敛袖避风吹,转手齐裾乱,横簪历鬓垂,曲中人未取,谁堪白日移,不分他相识,唯听使君知。
又南苑看人还诗曰:春花竞玉颜,俱折复俱攀,细腰宜窄衣,长钗巧扶鬟,洛桥初度烛,青门欲上关,中人应有望,上客莫前还。
梁徐君蒨初春携内人行戏诗曰:梳饰多今世,衣著一时新,草短犹通屟,梅香未[原讹末,据冯校本改。]著人,树斜牵锦帔,风横入红纶,满酌兰英酒,对此得娱神,梁刘孝绰爱姬赠主人诗曰:卧久疑妆脱,镜中私自看,薄黛销将尽,凝朱半有残,垂钗绕落鬓,微汗染轻纨,同羞不相难,对笑更成懽,妾心君自解,挂玉且留冠。
又为人赠美人诗曰:巫山荐枕日,洛浦献珠时,一遇便如此,宁关先有期,幸非使君问,莫作罗敷辞,夜长眠复坐,谁知闇敛眉,欲寄同花烛,为照遥相思。
又咏姬人未肯出诗曰:帷开见钗影,帘动闻钏声,徘徊定不出,常羞华烛明。
又见邻舟人投一物众姬争之诗曰:河流既浼浼,河鸟复关关,落花浮浦出,飞雉度洲还,是日倡家女,竞娇桃李颜,良人惜美珥,欲以代芳菅,新缣疑故素,盛赵蔑衰班,曳绡争掩縠,摇珮奋鸣环,客心空振荡,乔枝不可攀。
又淇上戏荡子妇诗曰:桑中始弈弈,淇上未汤汤,美人要杂佩,上客诱明珰,日暗人声静,微步上兰房,露葵不待劝,鸣琴无暇张,翠钗挂已落,罗衣拂更香,如何嫁荡子,春夜守空床,未见青丝骑,徒劳红粉妆。
梁吴筠[按当作均,后同。]拟古诗曰:艳裔阳之春,携手清洛滨,鸡鸣上林苑,薄暮小平津,长裾藻白日,广袖带芳尘,故交一如此,新知讵忆人。
又古意诗曰:妾家横塘北,发艳小长安,花钗玉宛转,珠绳金络纨,幂棡悬青凤,逶迤摇白团,谁能分见此,含恨不相看。
梁王僧孺陈南康新纳诗曰:二八人如花,三五月如镜,开帘一种色,还将两相映。
梁何思澄南苑逢美人诗曰:洛浦疑回雪,巫山似旦云,倾城今始见,倾国昔曾闻,媚眼随羞合,丹唇逐笑分,风卷蒲萄带,日照石榴裙,自有狂夫在,空持劳使君。
梁费昶春郊望美人诗曰:芳郊拾翠人,回袖探芳春,金辉起步摇,红采发吹纶,阳阳盖倾日,飘飘马足尘,薄暮高楼下,当知妾姓秦。
梁刘缓咏倾城人诗曰:不信巫山女,不信洛川神,何关别有物,还是倾城人,经共陈王戏,曾与宋家邻,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粉光犹假面,朱色不胜唇,遥望疑花发,闻香知异春,夜夜言娇尽,日日态还新,已倾荀奉蒨,能迷石季伦,上客徒留目,不见正横陈。
梁鲍泉落日看还诗曰:妖姬竞早春,上苑逐名臣,苔轻变水色,霞浓掩日轮,雕甍斜落景,画扇拂游尘,衣香遥已度,衫红远更新,谁家荡舟妾,何处织缣人。
梁徐悱妻刘氏诗曰:花庭丽景斜,兰牖轻风度,落日更新妆,开帘对芳树。
又诗曰:东家挺奇丽,南国擅容辉,夜月方神女,朝霞喻洛妃。
梁范静妻沈戏萧娘诗曰
明珠翠羽帐,金薄绿绡帷,因风时暂举,想像见芳姿,清晨插步摇,薄晚解罗衣,讬意风流子,佳情肯自私。
陈伏知道咏人娉妾仍逐琴心诗曰:春色转相催,佳人心自回,长卿琴已弄,秦嘉书未来,挂冠易分绶,荐枕缺因媒,染香风即度,登垣花正开,贞楼若高下,何如上阳台。
陈徐陵春情诗曰:风光今旦动,雪色故年残,薄衣迎新节,当炉却晚寒,故香分细烟,石炭捣轻纨,竹叶裁衣带,梅花奠酒盘,年芳袖里出,春色黛中安,欲知迷下蔡,先将过上兰。
隋江总秋日新宠美人应令诗曰:后宫唯闻莫琼树,绝世后有宋容华,皆自争名进女弟,定觉双飞胜荡家,原并迎春比翼燕,长作照日同心花,闻道艳歌时易调,忖许新恩那久要,翠眉未画自生愁,玉脸含啼还似笑,角枕千娇荐芬香,若使琴心一曲奏,幽兰度曲不可终,阳台梦里自应通,秋树相思一枝绿,为插贱妾两鬟中。
又新入姬人应令诗曰:洛浦流风漾淇水,秦楼初日度阳台,玉轶轻轮五香散,金灯夜火百光开,非是妖姬渡江日,定言神女隔河来,来时向月别姮娥,别时清吹悲萧史,数钱拾翠争佳丽,拂红点黛何相似,本持纤腰惑楚宫,暂回舞袖惊吴市,新人羽帐挂流苏,故人网户织蜘蛛,梅花柳色春难遍,情来春去在须臾,不用庭中赋绿草,但原思着弄明珠。
【赋】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曰:登徒子侍於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原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臣东家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太白,施朱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熟察之,谁为好色者矣,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臣周览九土,足历五都,从容郑卫溱洧之间,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妆,於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盻,因迁延而辞避,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不足称也。
汉司马相如美人赋曰:司马相如,美丽闲都,游於梁王,梁王悦之,邹阳谮之於王曰:相如美则美矣,然服色容冶,妖丽不忠,将欲媚辞取悦,游王后宫,相如曰:古之避色,孔墨之徒,闻齐馈女而遐逝,望朝歌而回车,譬犹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何以明不好色乎,若臣者,少长西土,鳏处独居,室宇辽廓,莫与为娱,臣之东邻,有一女子,玄发丰艳,蛾眉皓齿,登垣而望臣,三年於兹矣,臣弃而不许,闻大王之高义,命驾来东,途出郑卫,道由桑中,朝发溱洧,暮宿上宫,上宫闲馆,寂寞重虚,门閤尽掩,暧若神居,芳香芬烈,黼帐高张,有女独处,婉若在床,臣遂抚弦,为幽兰之曲,女乃歌曰:独处室兮廓无依,有美人兮来何迟,玉钗挂臣冠,罗袖拂臣衣,茵褥重陈,角枕横施,女乃弛其上服,表其中衣,皓体呈露,弱骨丰肌,时来亲臣,柔滑如脂,臣脉定於内,心正于怀,翻然高举,与彼长辞。
后汉张衡定情赋曰:夫何妖女之淑丽,光华艳而秀容,断当时而呈美,冠朋匹而无双,叹曰: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秋为期兮时已征,思美人兮愁屏营。
后汉蔡邕协初赋曰:其在近也,若神龙采鳞翼将举,其既远也,若披云缘汉见织女,立若碧山亭亭竖,动若翡翠奋其羽,众色燎照,视之无主,面若明月,辉似朝日,色若莲葩,肌如凝蜜。
又检逸赋曰:夫何姝妖之媛女,颜炜烨而含荣,普天壤其无俪,旷千载而特生,余心悦於淑丽,爱独结而未并,情罔象而无主,意徙倚而左倾,昼骋情以舒爱,夜讬梦以交灵。
魏陈琳止欲赋曰:媛哉逸女,在余东滨,色曜春华,艳过硕人,乃遂古其寡俦,固当世之无邻,允宜国而宁家,实君子之攸嫔,伊余情之是悦,志荒溢而倾移,宵蜅蜅以不寐,昼舍食而忘饥,叹北风之好我,美携手之同归,忽日月之徐迈,庶枯杨之生稊,道攸长而路阻,河广瀁而无梁,虽企予而欲往,非一苇之可航,展余辔以言归,含憯瘁而就床,忽假暝其若寐,梦所懽之来征,魂翩翩以遥怀,若交好而通灵。
魏阮瑀止欲赋曰:夫何淑女之佳丽,颜〈火旬〉〈火旬〉以流光,历千代其无匹,超古今而特章,执妙年之方盛,性聪惠以和良,禀纯洁之明节,后申礼以自防,重行义以轻身,志高尚乎贞姜,予情悦其美丽,无须臾而有忘,思桃夭之所宜,原无衣之同裳,怀纡结而不畅兮,魂一夕而九翔,出房户以踯躅,睹天汉之无津,伤匏瓜之无偶,悲织女之独勤,还伏枕以求寐,庶通梦而交神,神惚怳而难遇,思交错以缤纷,遂终夜而靡见,东方旭以既晨,知所思之不得,乃抑情以自信。
魏王粲闲邪赋曰:夫何英媛之丽女,貌洵美而艳逸,横四海而无仇,超遐世而秀出,发唐棣之春华,当盛年而处室,恨年岁之方暮,哀独立而无依,情纷挐以交横,意惨凄而增悲,何性命之奇薄,爱两绝而俱违,排空房而就衽,将取梦以通灵,目蜅蜅而不寐,心忉怛而惕惊。
魏应玚正情赋曰:夫何媛女之殊丽兮
姿温惠而明哲,应灵和以挺质,体兰茂而琼洁,方往载其鲜双,曜来今而无列,发朝阳之鸿晖,流精睇而倾泄,既荣丽而冠时,援申女而比节,余心嘉夫淑美,原结欢而靡因,承窈窕之芳美,情踊跃乎若人,魂翩翩而夕游,甘同梦而交神,昼彷徨于路侧,宵耿耿而达晨,清风厉於玄序,因飚逝於中唐,听云雁之翰鸣,察列宿之华煇,南星晃而电陨,偏雄肃而特飞,冀腾言以俯音,嗟激迅而难追,伤住禽之无隅,悼流光之不归,愍伏辰之方逝,哀吾原之多违,步便旋以永思,情憀栗而伤悲,还幽室以假寐,固展转而不安,神妙妙以潜翔,恒存游乎所观,仰崇夏而长息,动哀响而馀叹,气浮踊而云馆,肠一夕而九烦。
魏陈思王曹植静思赋曰:夫何美女之娴妖,红颜晔而流光,卓特出而无匹。呈才好其莫当,性通畅以聪惠,行孊密而妍详,荫高岑以翳日,临渌水之清流,秋风起於中林,离鸟鸣而相求,愁惨惨以增伤,悲予安能乎淹流。
晋张华永怀赋曰:美淑人之妖艳,因盻睐而倾城,扬绰约之丽姿,怀婉娩之柔情,超六列於往古,迈来今之清英,既惠余以至懽。又结我以同心,交恩好之款固,接情爱之分深,誓中诚於曒日,要执契以断金,嗟夫,天道幽昧,差错谬於参差,怨禄运之不遭,虽义结而绝离,执缠绵之笃趣,守德音以终始,邀幸会於有期,冀容华之我俟,傥皇灵之垂仁,长收懽於永已。
梁江淹丽色赋曰:夫绝世独立者,信东邻之佳人,既翠眉而瑶质,亦颅瞳而赪唇,洒金花及珠履,飒绮袂与锦绅,色练练而欲夺,光炎炎而若神,非气象之可譬,焉影响而能陈,故仙藻灵葩,冰华玉仪,其始见也,若红莲镜池,其少进也,如采云出崖,五光徘徊,十色陆离,宝过珊瑚同树,价直琼草共枝,於是雕台绣戺,当衢横术,椒庭承月,碧户延日,架虬柱之严丽,亘虹梁之峻密,锦幔垂而香寂,桂烟起而清谧,女乃曜邯郸之鵕步,媚北里之鸣瑟,若夫红华舒春,黄鸟飞时,绀蕙初软,赪兰始滋,不掔蘅带,无倚桂旗,摘芳拾蕊,涵咏吐辞,笑月出於陈歌,感蔓草於卫诗,气炎日永,离明火中,堇荣任露,莲华胜风,后栏丹柰,前轩碧桐,笙歌畹右,琴舞池东,至乃西陆始秋,白道月弦,金波照户,玉露暧天,气以湿兮晓未半,星虽流兮夜何央,忆杂佩兮且一念,怜锦衾兮以九伤,於是帐必蓝田之宝,席必蒲萄之文,馆图明月,室画浮云,言必入媚,动必应规,有光有艳,如合如离,气柔色靡,神凝骨奇,经秦历赵,既无其双,寻楚访蔡,不觌其容,非天下之至丽,孰能与於此哉。
梁沈约丽人赋曰:有客弱冠未仕,缔交戚里,驰骛王室,遨游许史,归而称曰:狭斜才女,铜街丽人,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凝情待价,思尚衣巾,芳逾散麝,色茂开莲,陆离羽珮,杂错花钿,响罗衣而不进,隐明灯而未前,中步襜而一息,顺长廊而回归,池翻荷而纳影,风动竹而吹衣,薄暮延伫,宵分乃至,出闇入光,含羞隐媚,垂罗曳锦,鸣瑶动翠,来脱薄妆,去留馀腻,霑妆委露,理鬓清渠,落花入领,微风动裾。
◇贤妇人
《毛诗》曰: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也。
《列女传》曰:楚昭贞姜,齐侯之女,楚昭王之夫人也,昭王出游,留夫人渐台之上而去,王闻江水大至,使使者迎夫人,忘持符,使者至,请夫人出,夫人曰:大王与宫人约,命曰:召宫[列女传四,《太平御览》四百四十一,宫下有人字。]必以符,今使者不持符,妾不敢从使者而行,妾闻之,贞女之义不犯约,勇者不畏死,守节而已,妾知从使者必生,留必死也,然妾不敢弃约,越义而求生,大水至而死,乃号曰贞姜。
又曰:楚白贞姬者,楚白胜之妻也,白公早死,其妻纺绩不嫁,吴王闻其美,使大夫操金百镒,白璧一双,以聘焉,因以辎軿三十乘迎之,将以为夫人,夫人辞曰:白公无恙时,妾幸得充后宫,执箕帚,今白公不幸而死,妾原守其坟墓,以终天年,今王赐金璧之聘,夫人之位,非愚妾之所闻也,吴王贤其守节而有义,号曰楚贞姬。
又曰:鲁秋胡洁妇者,鲁秋胡之妻也,秋胡子既纳之,五日而去,宦於陈,五年乃归,未至家,见路傍有一美妇人,方采桑,秋胡子下车罻日,[列女传五,《太平御览》四百四十一作谓曰。]若曝独采桑,吾行道远,原讬桑阴下一食,妇人采桑不辍,秋胡子谓曰:力田不如逢少年,力桑不如见公卿,今吾有金,原与夫人,妇人曰:采桑力作,纺织经织,以供衣食,奉二亲,养夫子而已矣,吾不原人之金也,秋胡子还家,奉金遗母,母使人呼其妇,妇乃向采桑妇,妇乃自投於河而死。
又曰:梁寡高行者,梁之寡妇,早寡不嫁,梁贵人争欲取之,不能得,梁王闻之,使相聘之,高行曰:妾之夫,不幸先犬马填沟壑,妾宜以身荐棺椁,守养幼孤,不得专意,妾闻妇人之义,一往不改,以全贞信之节,弃义而从利,无以为人,乃援镜操刀,以割其鼻,曰:妾已刑馀之人,殆可释矣,王高其节,号曰高行。
又曰:[《太平御览》四百四十引作皇甫谧列女传,下罗静,景奇妻,相登妻,刘长卿妻,同。]汉中赵高[御览作嵩。]妻者,同郡张氏之女也,字礼脩,姑严酷无道,小怒则骂,大
怒则罚,礼脩恭承,初无愠色,引过自咎,姑后知之,乃变意,厚加爱敬,后姑疾病,其女来视,临困,却女曰:我困矣,绝命当在贤妇之手,妇前抱持乃绝,后郡内遭贼,高死君难,礼脩以碧涂面,乱头称痛,怀刀在身,意气烈决,贼不迫也,叔父矜其年壮,欲更嫁之,礼脩慷慨,至死为誓。
又曰:丹阳罗静者,广德罗勤之女也,为同县朱旷所聘,昏礼未成,勤遇病丧没,邻比断绝,旷触冒经营,寻复病亡,静感其义,遂誓不嫁,有杨祚者,多将人众,自往纳币,静乃逃窜,祚劫其弟妹,静惧为祚所害,乃出见之曰:实感朱旷为妾父而死,是以讬身亡者,自誓不贰,辛苦之人,原君哀而舍之,如其不然,请守之以死,乃舍之。
又曰:蜀景奇妻者,罗氏之女,字贡罗,奇亡无嗣,贡罗专心供养,父青以许同郡宰诗,贡罗与父书,陈其情志,历年不归,后青受远使,诗白州,告县,发遣贡罗,贡罗乃由径道,诣州白诉,言意慷慨,请死不从,州嘉而许焉。
又曰:犍为相登妻者,名度,適登一年而寡,守令吴厚,因入问度,度引刀截发,县长吏复遣媒介,度曰:前已断发,谓之表心,何误复有斯言哉,欲取刀割鼻,左右救止。
又曰:沛郡刘长卿妻者,生一男,字玉,玉五岁而长卿卒,惧见谤[《太平御览》四百四十作诱。]嫁,既不归宁,兄弟时往,防渐远疑,言不及外,玉年十五死,乃援刀割耳,明己不二,在丧侧者,无不感伤。
又曰:[本条《太平御览》三百六十七引,作列女后传。又与下许昇妻条,同见御览四百四十引,只作列女传,当均出皇甫谧书。]吴孙奇妻者,广陵范慎女,名姬,年十八,配奇一年而奇亡,慎以姬少寡无子,迎还其家,姬不肯归,迎者以父母命迫之,姬遂操刀,割耳及鼻曰:父迎我者,不过以我年少而色美,今已残矣,行将焉如,於是迎者空反。
又曰:广汉廖伯妻者,同郡段氏之女,名纪配,性聪敏,达於诗书,进退闲暇,父母将有所许,纪配曰:梁高行割鼻告诚,以全其节,求生害仁,仁者不为,纪配生见礼义,岂独使古人擅名哉,作诗三章,以讽父母,乃援刀断指。
又曰:吴许升妻者,吕氏之女,名荣,升游诞博戏,不治操行,荣躬勤家业,以养其姑,劝升学问,未尝不垂泪而言,荣父疾升,呼荣,欲改嫁之,荣曰:命之所遭,义无离贰,终不肯归,升后感悔,寻师远学,四年乃归,遂致名誉,为州所辟,遇劫被害,荣手刃杀升者,以首还祭。
又曰:[按本条亦见后汉书列女传,当亦出皇甫谧书。]河南贞义者,乐羊子之妻,羊子出学,贞义截发卖,以供其费,后羊子得遗金一饼,以与贞义,贞义曰:妾闻君子不以利洿行,羊子惭而弃之,邻人欲犯贞义而劫其姑,贞义操刀而出,邻人曰:从者可,不从者杀汝姑,贞义仰天而叹,以刀刎颈而死,太守以大夫礼葬之,号曰贞义。
又曰:[《太平御览》四百四十一引作皇甫谧列女传。]留子直妻者,汉末扰攘,随夫之从父,客居豫章,从父与贼交通,郡收族之,妻年少有色,太守客请以为妻,守死不从,以还太守,付吏杀之,临死颜色不变,口无怨言,郡吏及客怜,更还救请免,既得活,乃自割耳,久之,太守闻其夫在,遂还其妻。
又曰:[《太平御览》五百引作列女后传。]会稽翟素者,翟氏之女也,受聘,未及配適,遭乱,贼欲犯之,临之以刃,曰:不从者,今即死矣,素曰:我可得而杀,不可得而辱,贼遂杀素。
【诗】晋傅玄秋胡诗曰:秋胡纳令室,三日宦他乡,皎皎洁妇姿,泠泠守空房,嬿娩不终夕,别如参与商,精诚驰万里,既至两相忘,行人悦令颜,借息此树傍,言以逢卿喻,遂下黄金装。
宋颜延之秋胡诗曰:燕居未及好,良人顾有违,脱巾千里外,结绶登王畿,戒徒在昧旦,左右来相依,蚕月观时暇,桑野多经过,佳人从所务,窈窕援高柯,倾城谁不顾,弭节停中阿,南金岂不重,聊自意所轻,义心多苦调,密此金玉声,如何久为别,百行愆诸己,愧彼行露诗,甘之长川涘。
【赞】晋左九嫔班婕妤赞曰:恂恂班女,恭让谦虚,辞辇进贤,辩祝理诬,形图丹青,名侔樊虞。
又孟轲母赞曰:邹母善导,三徙成教,邻止庠序,俎豆是效,断织激子,广以坟奥,聪达知礼,敷述圣道。
又狂接舆妻赞曰:接舆高絜,怀道行谣,妻亦冰清,同味玄昭,遗俗荣津,志远神辽。
又荆武王夫人邓曼赞曰:天道恶盈,极数则微,邈哉邓曼,心暎祸几,睹兆叹亡,考德知衰,贤智卓殊,邈哉难追。
又齐杞梁妻赞曰:遭命不改,逢时险屯,夫卒莒场,郊吊不宾,哀崩高城,诉情穹旻,遂赴淄川,讬躯清津。
又齐义继母赞曰:圣教玄化,礼贵信诚,至哉继母,行合典经,不遗宿诺,义割私情,表德来裔,垂则后生。
又鲁敬姜赞曰:邈矣敬姜,含德之英,于行则高,于理斯明,垂训于宗,厉发奇声,宣尼三叹,万代遗馨。
晋滔钮[按当作钮滔,详下荐环夫人书。]母孙氏公孙夫人序赞曰:夫人姓公孙氏,会稽剡人也,夫人资三灵之淳懿,诞华宗之澄粹,奇朗照於龆龀,四教成於弱笄,慈恩温恭,行有秋霜之洁,祗心制节,性同青春之和,敦悦宪章,动遵礼规,居室则道齐师氏,有行则德配女仪,礼服有盈,笾豆无阙,猗欤夫人,天姿特挺,行高冰
絜,操与霜整,性扬兰芳,德振玉颖,猗彼琼林,奇翰有集,展彼硕媛,含德来缉,动与礼游,静以义立。
【碑】晋张林陈夫人碑曰:夫人姓徐,吴郡嘉兴人也,夫人少膺灵粹,诞兹淑贞,聪哲明敏,温恭柔顺,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恭顺不隋其心,明烈寔备其体,若夫柔惠清顺,中和圣善,妇德既备,母道亦践,志厉冰玉,厥德靡显,靡靡其操,翼翼其仁,明景内暎,朗节外新,芳徽风迈,淑慎其身。
【书】晋钮[原讹钧,据明本改,按晋书九十六虞潭母孙氏传,卒谥定夫人,此当是与虞潭母书,钮滔晋松阳令,见隋书经籍志集部。]滔母与虞定夫人荐环夫人书曰:琼闻兴贤崇德,圣主令典,旌善表操,有邦盛务,伏见族祖吴国亡民富春孙彦妻环,少厉令节,服膺道教,逮適孙氏,恪居妇职,宗姻有声,奉礼未周,彦母丧殒,丧殒半年,彦奄亡没,环率礼奉终,抗义明节,倾竭私产,以供葬送,礼服既终,前无立子,家欲改醮,誓而不许。
【解】晋湛方生上贞女解曰:伏见西道县治下里龙怜,年始弱笄,出適皮氏,未逾半年,婿京殒没,京兄弟三人,相寻凋落,外靡期功之亲,内绝胤嗣之继,怜货其父母之资,躬亲机杼之勤,数年之间,三丧俱举,四节蒸尝,于今不辍,志存匪石之固,行无片言之玷,贤良屡聘,誓而弗许,守节穷居,於今五十馀年矣,详观之遗烈,[句有脱文。]书于记传者,或毁发肤之体,以绝求者之望,或自经沟中,苟全不夺之志,虽操存而身亡,行立而形亏,寡能兼全其道,始终若斯者也,怜盖草莱之妇人耳,生於幽谷之中,长於荒榛之下,目不见尺素之文,耳不闻今古之说,师心率己,蹈兹四德,抑可谓禀灵山岳,自然天知者矣,而彤管未挥,令问不彰,非所以表贤崇善,激扬贞风也。
◇老
《说文》曰:老,考也,七十曰耆,八十曰耋,九十曰耄。
《释名》曰:九十曰鲐背,或曰黄耇,或曰冻梨,或曰鲵齿,或曰眉寿。
《易》曰:枯杨生荑,老夫得其女妻。
《尚书》曰:五福,一曰寿。
《礼记》曰:百年曰期颐。
又曰: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脩而兼用之。
又曰:六十养於国,七十养於学,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
又曰: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
又曰: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乡,七十杖於国,八十杖於朝。
《毛诗》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又曰:酌以大斗,以祈黄耇,黄耇鲐背,以引以翼。
《左传》曰:烛之武对郑伯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事具游说篇。]
又曰:晋悼大夫[《太平御览》三百八十三作夫人。]食舆人,绛县人或年长矣,使问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年[御览作季。]於今三之一也,使问诸师旷,曰:七十三矣。
《论语谶》曰:尧舜游首山,观河渚,乃有五老游河渚,曰:河图将浮,五老飞为流星,上入昴。
《国语》曰:昔卫武公年九十有五,警於国曰:苟在朝者,无谓我老耄而舍我也,必恭恪於朝,朝夕以警戒我,闻一二之言,必诵志而纳之,以训导我。
《周书》曰:文王召太子发曰:呜呼,我身老矣,吾语汝,我所保与守,守之哉,传之子孙,[事具帝王部。]
《尚书·中候》曰:齐桓公封禅,谓管仲曰:寡人日暮,仲父年艾。
《尸子》曰:汤问伊尹曰:寿可为耶,伊尹曰:王欲之则可为,弗欲则不可为也。
《孟子》曰:伯夷避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
《战国策》曰:昔者秦魏为与国,齐楚约攻魏,魏使人求救於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魏人有唐且者,年九十馀,谓魏王曰:老臣请西说秦,令兵出,可乎,曰:敬诺,遂约车遣之,且说秦王,秦王遂发兵救之。
《史记》曰:秦始王谓王翦曰:将军老矣,何怯也。
又曰:武帝使使,束帛加璧,安车驷马,迎申公,至见天子,天子问治乱事,申公时已年八十馀矣。
又曰:伏生,秦博士,孝文欲求治尚书,天下无有,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老不能行,诏晁错往受之。
《韩诗外传》曰:齐桓公见亩丘人曰:叟年几何,对曰:臣年八十三矣,公曰:美哉寿也。
又曰:楚丘先生,被蓑带索,见孟尝君,孟尝君曰:先生老矣,春秋高矣,多遗忘矣,何以教文,先生曰:恶将我使而老哉,使我投石拔距乎,追车赴马乎,吾则将死,何暇老哉,将使我深计而远谋乎,设精神而决嫌疑,吾乃始壮矣,何老之有。
《说苑》曰:楚文王伐郑,使王子革子露车,二子出游,老人载畚从乞焉,不与,搏而夺之畚。
《汉书》曰:冯唐以老为郎,文帝辇过,问曰:父老何自为郎。
又曰:张苍口中无齿,饮乳,妻妾以百数,曾孕者不复幸,年百馀岁乃卒。
又曰:张安世荐苏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宣帝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
《东观汉记》曰:马援年六十二,请击五溪蛮,帝愍其老,未许,援曰: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盻,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遂遣援,[事具武部将帅篇。]
续汉书》曰:民年七十者,授之以玉杖,餔之以糜粥,玉杖长九尺,端鸠饰,鸠,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也。
又曰:仲秋祠老人星于国南郊。
《神仙传》曰:淮南王安好道术,八公诣门,门者见垂白,不进,八公皆化成童子,色如桃花,门吏白王,王迎之,登思仙之台,八公还成老人,授之要道。
《世说》曰:顾悦与简文同年而早白,简文问曰:卿何以先老,答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隆冬转茂。
《濑乡记》曰:老聃计其年纪,时已一百馀,聃无老耄之貌也。
《述异记》曰:尹雄年九十,左鬓生角,长寸半。
【诗】魏应璩诗曰: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馀岁,相与锄禾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
又新诗曰:少壮面目泽,长老颜色粗,粗丑人所恶,拔白自洗苏。
魏阮瑀诗曰:白发随栉坠,未寒思厚衣,四支易懈倦,行步益疏迟,常恐时岁尽,魂魄忽高飞,自知百年后,堂上生旅葵,晋张载诗曰:气力渐衰损,鬓发终以皓,昔为春月华,今为秋日草。
晋陆机诗曰:软颜收红蕊,玄鬓吐素华,冉冉逝将老,咄咄奈老何。
梁范泰诗曰:在生竟何豫,未云倏已老,华发飘悴容,苦虑栖怀抱,畴昔少年时,皆以归大造。
梁简文帝诗曰:昔类红莲草,自玩[原讹阮,据冯校本改。]渌池边,今如白华树,还悲明镜前。
梁孔焘老诗曰:盛年歌吹日,顾步惜容仪,一朝衰朽至,星星白发垂。
【表】梁沈约致仕表曰:徒以桑榆无几,时制行及,不朝之礼,忽在今辰,使反身敝庐,待终穷巷,臣又闻之,悬车散发,其来旧矣,昔广德请骸,义在量力,二疏知止,惧贻后悔,数年以来,稍就尽竭,气力衰耗,不自支持,若蒙天地大恩,造物洪施,拯其隆满之切,救其害盈之灾,譬彼日昃,假荣终朝,踟蹰夕景,少观盛化,宅壤归泉,自无云几,祈仁仰泽,事止寸阴。
梁王僧孺为韦雍州致仕表曰:一旦攀附,遂无涯限,排云矫汉,飞□待翼,陆离蝉组,照灼潘旗,受脤推毂,执珪奉酎,变狭室於高门,改小冠於侯服,况复还周纽其六印,归齐列其五鼎,常惧轮轻载积,基薄墉高,器覆危倾,人指鬼瞰,老与年并,疾随衰及,涂遥齿截,漏迫锺鸣,高舂之景一斜,不周之风忽至,菌蟪夕阴,倏驶无几,堇蕣朝采,飘零已及,仰朱阙而掩涕,向濛谷而自悲,岂复式瞻拱默,仰接锺鼓,傥帷盖未亲,东岳稍驻,击壤鼓腹,其赐犹多。
周王裒为库狄峙致仕表曰:俯音赴曲,操终则外,倾身举重,力殚斯毙,何者,日暮途远,前哲所以告归,漏尽载驰,昔贤以之知退,陈徐陵为王仪同致仕表曰:尺波归海,恒叹不居,爝火为薪,犹悲假续,况复星回日薄,通人有乞老之言,锺鸣漏尽,前史有夜行之诫,五陵鼎族,家传轩冕,四姓乡侯,荣由恩泽,虽虚名靡实,世官非才,年力方彊,虽不能辞退,今三元肇庆,六吕司春,得奉万寿之杯,豫参百辟之礼,便释朝衣,谨遵初服,方同孔光之杖,载游户庭,广德之车,方悬私馆。
【疏】后汉班超上疏曰:蛮夷之俗,畏壮侮老,臣超犬马齿耄,常恐年衰,奄忽僵仆,孤魂弃捐,自以寿终屯部,诚无所恨,但原生入玉门关,不敢望封酒泉郡。
又曰:[又曰以下,明本无,冯校本云,此一段宋本有之,然辞义实不属,语亦不可解,今按其文义,盖赋名实,疑自他篇窜入者,俟考。]其诚无徵名实,赋以言行,具可扬伦,上方委我朝杰,搜材儒门,若取火于燧,求玉于昆,且知人则哲,永矢不谖,询乎誉则汝察乎德,摭其实则明试以言,夫名,实之宾,实者名立,正先修名以责实,亦徵言而考行,假使贤愚纷纠,是非交竞,用舍不杂於薰莸,妍蚩岂逃乎龟鉴,若畴离祉,驯致其令,则傅说感於殷聪,驩兜迷於尧圣,原夫未分陶璧,尚混齐竽,议沓人口,声喧路隅,乍好丹以非素,罕恶紫之夺朱,争笐容於磻木,指彻瑕於瑾瑜,及夫举直措枉,削繁省芜,转衡用心,既不畏於狂絜,取贤□厦,求智又侔於炙輠,信垂拱而仰成,亦奚为而不可,懿其恭树桃李,假翼鹓鸾,仰春夏而延阴,面挟而遂转,然后实无所蔽其迹,名无所匿其端,是二物也,坦然可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十八-人部二-译文
美妇人 贤妇人 老
◇美妇人
《方言》说:在秦晋之间,美貌被称为娥,美丽的形态被称为窕,美丽的颜色被称为艳,美丽的心灵被称为窈。
《毛诗》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又说:硕人其颀,衣锦褧衣,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
又说:有美一人,婉如清阳。
《左传》说:宋华父督在路上见到孔父的妻子,说:美而艳。
又说:从前有仍氏生了一个女儿,皮肤黑但非常美丽,光可鉴人,名叫玄妻。
《礼含文嘉》说:禹卑宫室,垂意沟洫,则玉女敬养。
《穆天子传》说:赤乌的人非常好,献了两个女子给天子,作为嬖人,赤乌是美人的地方。
《韩子》说:魏王送给楚王美女,楚王非常高兴。
《庄子》说:毛嫱骊姬,人们都认为她们美丽,鱼见到她们会深潜,鸟见到她们会高飞。
尹《文子》说:齐国有黄公,他的两个女儿都是国色,因为她们美丽,常常谦虚地说她们丑恶,丑恶的名声远播,全国的人都不敢娶她们。
《慎子》说:毛嫱西施,是天下最美的女子,穿上皮褐倛,见到的人会逃跑,换上玄裼,行人都会停下来。
《楚辞》说:姱容脩态艑洞房,娥眉曼绿目腾光。
又说:粉白黛黑施芳泽,长袂拂面善留客。
又说:美人既醉朱颜酡。
《淮南子》说:曼容皓齿,形姱骨佳,不待傅粉芳泽而美者,西施阳文也。
《战国策》说:张仪说:郑周的女子,粉白黛黑,不知道的人见到她们会以为她们是神。
又说:司马喜对赵王说:赵,是佳丽之地。
《史记》说:纣囚禁了西伯,而闳夭等人,将有莘氏的美女献给纣,纣非常高兴,于是放了西伯。
又说:尹夫人和邢夫人,同时受到宠爱,武帝有诏,不得相见,尹夫人自己请求武帝,希望见到邢夫人,武帝让其他夫人打扮,带着几十个随从前去,尹夫人见到后说:这不是邢夫人,武帝说:你怎么知道,回答说:看她的体形,不足以当人主,有诏让邢夫人,穿上旧衣服,独自前来,尹夫人见到后说:这才是真的,于是低头哭泣,自愧不如。喭说:美女入室,恶女之仇也。
《汉书》说:李延年善于唱歌,侍奉武帝,唱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国,佳人不可再得,上叹曰:善,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以为夫人。[事具乐部舞篇。]
《汉武故事》说:起明光宫,发燕赵美女二千人充之,率取十五以上,二十以下,凡诸宫美人,可有七八十,与上同辇者十六人,员数恒使满,皆自然美丽,不使粉白黛黑。
《东观汉记》说:初,光武听说阴丽华美丽,心中喜欢,叹道:娶妻当得阴丽华,后来成为皇后,[事具叙志篇。]
华峤《汉书》说:梁冀的妻子孙寿,容貌美丽,能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
妒记说:桓大司马以李势女为妾,桓妻南郡主,拔刀率数十婢往李所,因欲斫之,见李在窗前梳头,发垂委地,姿貌绝丽,乃徐下地结髻,敛手向主曰:国破家亡,无心以至今日,若能见杀,实犹生之年,神色闲正,辞气凄婉,主乃掷刀前抱之曰:阿子,见汝不能不怜,何况老奴,遂善遇之。
干宝《晋纪》说:石崇有妓人叫绿珠,美丽且善于跳舞,孙秀派人来求取,石崇正在凉观上,临清水,妇人侍侧使者告诉石崇,石崇出妓妾数十人,皆蕴兰麝而被罗縠,说:在所择,使者说:君侯服御,丽则丽矣,然本受旨索绿珠,石崇勃然说:绿珠吾所爱重,不可得也,使者还,以告,故秀劝赵王伦杀之。
桓谭《新论》说:陈平说服单于阏氏,说汉有好丽美女,其容貌天下无双,急以进单于,单于见此,必大爱之,则阏氏疏矣。
《典论》说:司隶冯方的女儿,国色也,袁术登城见,悦之,遂纳焉,甚爱幸,诸姬害其宠,杀之。
《魏略》说:初袁绍的儿子熙,纳甄后,熙出幽州,后留侍姑,及邺破,绍妻及后,坐堂皇上,绍妻自缚,文帝说:袁夫人令新妇举头,姑乃奉后令仰,帝审视,见其颜色非凡,称叹之,太祖为迎取焉。
《吴志》说:孙权步夫人,以美丽得幸,宠冠后庭。
又说:周瑜从孙策皖城,得桥公两女,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俗说曰:宋祎是石崇妓绿珠弟子,有国色,善吹笛,后入晋明帝宫,[事具乐部笛篇。]
《邺中记》说:陈逵的妹妹,才色甚美,发长七尺,石季龙以为夫人。
【诗】古诗说: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原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魏陈王曹植诗说:有美一人,被服纤罗,妖姿艳丽,蓊若春花,红颜韡晔,云髻峨峨,弹琴抚节,为我弦歌,清浊齐均,既亮且和,取乐今日,遑恤其他。又杂诗说: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海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曜宁久恃。
又美女篇说:美女妖且闲,采桑岐路间,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三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飖,轻裾随风还,顾盻遗光采,长笑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首以忘餐,借问女何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晖朝日,谁不希令颜。
魏阮籍诗说: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被服纤罗衣,左右佩双珰。
又诗说:周郑天下郊,卫衢当三河,妖冶闲都子,英曜何芬葩,玄发发朱颜,睇眄有光华,倾城思一顾,遗视来相过,原为三春游,朝阳忽蹉跎。
又诗说:二妃游江滨,逍遥从风翔,交甫怀环珮,婉娩有芬芳,绮靡情欢爱,千岁不相忘,倾城迷下蔡
美丽的容颜凝结在心中,感激之情引发了忧愁的思绪,萱草和兰花在闺房中生长。
晋代傅玄的诗写道:有一位女子心怀芬芳,轻盈地走在东厢,她的眉毛像双翠,明亮的眼睛发出清澈的光芒,红唇遮掩着洁白的牙齿,美丽的容颜像玉器一样,她的仪态世间罕见,仿佛是古代的毛嫱,头上戴着金步摇,耳朵上挂着明月珰,手腕上戴着珠环,翠羽垂下来闪着光芒,她的容颜已经非常艳丽,志向和节操像秋霜一样坚定。
梁简文帝的《晚景出行诗》写道:细小的树木含着残影,春闺中散发着晚香,轻花从鬓边落下,微汗在粉中闪着光,飞凫刚刚结束曲子,啼鸟忽然飞过,羞得让白日暮色降临,车马拥挤相望。
又一首诗写道:美丽的早晨和妖娆的女子,一起拂去可怜的妆容,同样在发髻里拨弄,却在额间涂上不同的黄色,罗裙适合细简,画鞋重在高墙,含羞未上台阶,微笑着走出长廊,摘花争抢宝镊,攀枝思念花蕊的香气,只是唱了一首歌,琴弦还未肯弹奏,自夸心中所爱,三十岁成为侍中郎。
又一首《咏内人昼眠诗》写道:北窗边随意躺下,南檐的太阳还未西斜,攀钩落下倚着屏障,插捩举起琵琶,梦中笑开娇靥,睡着的发髻压着落花,竹席的纹路在玉腕上显现,香汗浸湿了红纱,夫婿总是陪伴在身边,不要误以为是倡家。
又一首《咏美人看画诗》写道:殿上画着神女,殿里走出佳人,可怜都是画,谁能分辨真假,分明的眉眼,纤细的腰身,所持的异样,长久保持好精神。
梁元帝的《古意诗》写道:我在成都县,原本是高唐的云,杯中的石榴酒,机上的葡萄纹,停下织梭收起颜色,何时劝使君。
梁昭明太子的《咏照流看落钗诗》写道:相随照渌水,意是重凉风,流摇妆影坏,钗落鬓花空,佳期在何许,徒伤心不同。
又一首《名士悦倾城诗》写道:美人称绝世,丽色譬花丛,经居李城北,来往宋家东,教歌公主第,学舞汉城宫,多游淇水曲,好在凤楼中,履高疑上砌,裾开特畏风,袖轻见跳脱,珠摡杂青虫,垂丝绕帷幔,落日度房栊,妆窗隔柳色,井水照桃红,非怜交甫珮,羞使春闺空。
又一首《美人晨妆诗》写道:北窗朝向镜,锦障复斜萦,娇羞不肯出,犹言妆未成,散黛随眉广,烟支逐脸生,试将持出众,定得向怜名。
梁邵陵王萧纶的《见姬人诗》写道:春来不再赊,入苑驻行车,比来妆点异,今世拨鬟斜,却扇承枝影,舒衫受落花,狂夫不妒妾,随意晚还家。
梁萧子显的《美女篇》写道:章丹暂辍舞,巴姬请罢弦,佳人淇洧出,艳赵复倾燕,繁秾既为李,照水亦成莲,朝酤成都酒,暝数河间钱,馀光幸未惜,兰膏空自煎。
梁庾肩吾的《咏美人看画诗》写道:欲知画能巧,唤取真来映,并出似分身,相看如照镜,安钗等疏密,着领俱周正,不解平城围,谁与丹青竞。
又一首诗写道:绛树及西施,俱是好容仪,非关能结束,本自细腰枝,镜前难并照,相将映渌池,看妆畏水动,敛袖避风吹,转手齐裾乱,横簪历鬓垂,曲中人未取,谁堪白日移,不分他相识,唯听使君知。
又一首《南苑看人还诗》写道:春花竞玉颜,俱折复俱攀,细腰宜窄衣,长钗巧扶鬟,洛桥初度烛,青门欲上关,中人应有望,上客莫前还。
梁徐君蒨的《初春携内人行戏诗》写道:梳饰多今世,衣著一时新,草短犹通屟,梅香未著人,树斜牵锦帔,风横入红纶,满酌兰英酒,对此得娱神,梁刘孝绰的《爱姬赠主人诗》写道:卧久疑妆脱,镜中私自看,薄黛销将尽,凝朱半有残,垂钗绕落鬓,微汗染轻纨,同羞不相难,对笑更成懽,妾心君自解,挂玉且留冠。
又一首《为人赠美人诗》写道:巫山荐枕日,洛浦献珠时,一遇便如此,宁关先有期,幸非使君问,莫作罗敷辞,夜长眠复坐,谁知闇敛眉,欲寄同花烛,为照遥相思。
又一首《咏姬人未肯出诗》写道:帷开见钗影,帘动闻钏声,徘徊定不出,常羞华烛明。
又一首《见邻舟人投一物众姬争之诗》写道:河流既浼浼,河鸟复关关,落花浮浦出,飞雉度洲还,是日倡家女,竞娇桃李颜,良人惜美珥,欲以代芳菅,新缣疑故素,盛赵蔑衰班,曳绡争掩縠,摇珮奋鸣环,客心空振荡,乔枝不可攀。
又一首《淇上戏荡子妇诗》写道:桑中始弈弈,淇上未汤汤,美人要杂佩,上客诱明珰,日暗人声静,微步上兰房,露葵不待劝,鸣琴无暇张,翠钗挂已落,罗衣拂更香,如何嫁荡子,春夜守空床,未见青丝骑,徒劳红粉妆。
梁吴筠的《拟古诗》写道:艳裔阳之春,携手清洛滨,鸡鸣上林苑,薄暮小平津,长裾藻白日,广袖带芳尘,故交一如此,新知讵忆人。
又一首《古意诗》写道:妾家横塘北,发艳小长安,花钗玉宛转,珠绳金络纨,幂棡悬青凤,逶迤摇白团,谁能分见此,含恨不相看。
梁王僧孺的《陈南康新纳诗》写道:二八人如花,三五月如镜,开帘一种色,还将两相映。
梁何思澄的《南苑逢美人诗》写道:洛浦疑回雪,巫山似旦云,倾城今始见,倾国昔曾闻,媚眼随羞合,丹唇逐笑分,风卷蒲萄带,日照石榴裙,自有狂夫在,空持劳使君。
梁费昶的《春郊望美人诗》写道:芳郊拾翠人,回袖探芳春,金辉起步摇,红采发吹纶,阳阳盖倾日,飘飘马足尘,薄暮高楼下,当知妾姓秦。
梁刘缓的《咏倾城人诗》写道:不信巫山女,不信洛川神,何关别有物,还是倾城人,经共陈王戏,曾与宋家邻,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粉光犹假面,朱色不胜唇,遥望疑花发,闻香知异春,夜夜言娇尽,日日态还新,已倾荀奉蒨,能迷石季伦,上客徒留目,不见正横陈。
梁鲍泉的《落日看还诗》写道:妖姬竞早春,上苑逐名臣,苔轻变水色,霞浓掩日轮,雕甍斜落景,画扇拂游尘,衣香遥已度,衫红远更新,谁家荡舟妾,何处织缣人。
梁徐悱妻刘氏的诗写道:花庭丽景斜,兰牖轻风度,落日更新妆,开帘对芳树。
又一首诗写道:东家挺奇丽,南国擅容辉,夜月方神女,朝霞喻洛妃。
梁范静妻沈戏萧娘的诗写道
用明珠和翠羽装饰的帐子,用金箔和绿色薄纱制成的帷幕,因风时而轻轻扬起,仿佛能看到那美丽的容颜。清晨插上步摇,傍晚脱下罗衣,寄托心意于风流才子,美好的情感怎会自私。
陈伏知道在《咏人娉妾仍逐琴心诗》中说:春天的景色相互催促,美人的心自然回转。长卿已经弹奏了琴,秦嘉的书信还未到来。挂冠容易分绶,荐枕却因缺少媒人。染香的风即刻吹过,登上墙垣,花儿正盛开。贞楼若高若低,何如上阳台。
陈徐陵在《春情诗》中说:今天的风光开始活跃,去年的雪色已经残存。穿着薄衣迎接新的季节,在炉边却感到晚寒。故香分散成细烟,石炭捣碎轻纨。竹叶裁成衣带,梅花奠在酒盘。年芳从袖中飘出,春色在眉黛中安放。想要知道迷住下蔡,先要经过上兰。
隋江总在《秋日新宠美人应令诗》中说:后宫只听说莫琼树,绝世之后有宋容华。她们都争相推荐自己的妹妹,觉得双飞胜过荡家。原本想与迎春的比翼燕一起,长久地成为照日的同心花。听说艳歌时常变换调子,揣测新恩不会长久。翠眉未画却自生愁,玉脸含泪却似笑。角枕千娇散发着芳香,若让琴心一曲奏响,幽兰的曲调无法终结,阳台的梦里自然相通。秋树相思一枝绿,插在贱妾的两鬟中。
又在《新入姬人应令诗》中说:洛浦的风吹动淇水,秦楼的初日照耀阳台。玉轶轻轮散出五香,金灯夜火百光齐开。不是妖姬渡江的日子,定是神女隔河而来。来时向月告别姮娥,别时清吹悲萧史。数钱拾翠争佳丽,拂红点黛何其相似。原本持纤腰迷惑楚宫,暂时回舞袖惊动吴市。新人的羽帐挂流苏,故人的网户织蜘蛛。梅花柳色春难遍,情来春去在须臾。不用在庭中赋绿草,但愿思念着弄明珠。
【赋】楚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说:登徒子侍奉楚王,诋毁宋玉说:宋玉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希望大王不要让他出入后宫。楚王用登徒子的话问宋玉,宋玉说:天下的佳人,没有比得上我东家的女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太白,施朱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迷惑阳城,迷住下蔡。然而这女子登墙窥视我三年,至今未许。登徒子则不然,他的妻子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却喜欢她,生了五个孩子。大王仔细考察,谁是好色者呢?秦章华大夫在旁,于是进言说:我周游九土,足迹遍及五都,从容于郑卫溱洧之间。此时正值春末,迎接夏日的阳光,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的美女,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需装饰。于是处子仿佛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盻,因迁延而辞避。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不足称也。
汉司马相如在《美人赋》中说:司马相如,美丽闲都,游于梁王。梁王喜欢他,邹阳却在王前诋毁他说:相如美则美矣,然服色容冶,妖丽不忠,将欲媚辞取悦,游王后宫。相如说:古代的避色,孔墨之徒,听说齐国送女而远走,望见朝歌而回车。这就像防火水中,避溺山隅。这是未见其可欲,何以明不好色呢?像我这样的人,少长西土,鳏处独居,室宇辽廓,莫与为娱。我东邻有一女子,玄发丰艳,蛾眉皓齿,登垣而望我,三年于此矣。我弃而不许,听说大王的高义,命驾来东,途出郑卫,道由桑中,朝发溱洧,暮宿上宫。上宫闲馆,寂寞重虚,门閤尽掩,暧若神居,芳香芬烈,黼帐高张,有女独处,婉若在床。我遂抚弦,为幽兰之曲,女乃歌曰:独处室兮廓无依,有美人兮来何迟。玉钗挂我冠,罗袖拂我衣。茵褥重陈,角枕横施。女乃弛其上服,表其中衣,皓体呈露,弱骨丰肌,时来亲我,柔滑如脂。我脉定于内,心正于怀,翻然高举,与彼长辞。
后汉张衡在《定情赋》中说:那妖女多么淑丽,光华艳而秀容。断当时而呈美,冠朋匹而无双。叹曰: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秋为期兮时已征,思美人兮愁屏营。
后汉蔡邕在《协初赋》中说:她在近处,像神龙采鳞翼将举;她在远处,像披云缘汉见织女。立若碧山亭亭竖,动若翡翠奋其羽。众色燎照,视之无主。面若明月,辉似朝日,色若莲葩,肌如凝蜜。
又在《检逸赋》中说:那姝妖的媛女,颜炜烨而含荣。普天壤其无俪,旷千载而特生。我心悦于淑丽,爱独结而未并。情罔象而无主,意徙倚而左倾。昼骋情以舒爱,夜讬梦以交灵。
魏陈琳在《止欲赋》中说:那逸女多么美丽,在我东滨。色曜春华,艳过硕人。乃遂古其寡俦,固当世之无邻。允宜国而宁家,实君子之攸嫔。我情悦于她,志荒溢而倾移。宵蜅蜅以不寐,昼舍食而忘饥。叹北风之好我,美携手之同归。忽日月之徐迈,庶枯杨之生稊。道攸长而路阻,河广瀁而无梁。虽企予而欲往,非一苇之可航。展余辔以言归,含憯瘁而就床。忽假暝其若寐,梦所懽之来征。魂翩翩以遥怀,若交好而通灵。
魏阮瑀在《止欲赋》中说:那淑女多么佳丽,颜〈火旬〉〈火旬〉以流光。历千代其无匹,超古今而特章。执妙年之方盛,性聪惠以和良。禀纯洁之明节,后申礼以自防。重行义以轻身,志高尚乎贞姜。我情悦其美丽,无须臾而有忘。思桃夭之所宜,原无衣之同裳。怀纡结而不畅兮,魂一夕而九翔。出房户以踯躅,睹天汉之无津。伤匏瓜之无偶,悲织女之独勤。还伏枕以求寐,庶通梦而交神。神惚怳而难遇,思交错以缤纷。遂终夜而靡见,东方旭以既晨。知所思之不得,乃抑情以自信。
魏王粲在《闲邪赋》中说:那英媛的丽女,貌洵美而艳逸。横四海而无仇,超遐世而秀出。发唐棣之春华,当盛年而处室。恨年岁之方暮,哀独立而无依。情纷挐以交横,意惨凄而增悲。何性命之奇薄,爱两绝而俱违。排空房而就衽,将取梦以通灵。目蜅蜅而不寐,心忉怛而惕惊。
魏应玚在《正情赋》中说:那媛女多么殊丽兮
她姿态温婉而明智,顺应灵和之气而挺立,身体如兰花般茂盛,如琼玉般洁净,过去的记载中少有她这样的,未来的光辉中也难有她的同类,她如朝阳般发出宏大的光辉,眼神如流水般倾泻,她的美丽和荣耀超越了时代,可以与申女相比,我心中赞美她的淑美,愿意与她结为欢好,但无缘由,我承受着她的窈窕之美,心情激动如同见到她本人,我的灵魂在夜晚翩翩起舞,甘愿与她同梦而交神,白天我在路旁徘徊,夜晚我辗转反侧直到天明,清风在玄序中吹拂,因飚风而逝于中唐,我听着云雁的鸣叫,观察列宿的光辉,南星闪烁如电陨,偏雄肃而特飞,我希望能够俯首倾听她的声音,但感叹她的迅疾难以追赶,我为无隅的住禽而伤心,为不归的流光而哀悼,我为逝去的伏辰而怜悯,为我原的多违而哀伤,我步履蹒跚地长久思考,心情凄凉而悲伤,回到幽室中假寐,但辗转反侧无法安宁,我的神妙妙地潜翔,常常游走于我所观察的事物,我仰望崇夏而长叹,发出哀响而余叹,我的气浮踊如云馆,肠一夕而九烦。
魏陈思王曹植在《静思赋》中说:那位美女多么娴静妖娆,红颜如流光般闪耀,她卓尔不群,无人能及。她的才华无人能比,性格通达聪慧,行为细腻而妍丽,她遮蔽高岑以遮挡日光,临渌水之清流,秋风从中林吹起,离鸟鸣叫而相求,愁惨惨以增伤,我怎能不为此而悲伤。
晋张华在《永怀赋》中说:那位淑女妖艳动人,因她的眼神而倾城,她扬绰约之丽姿,怀婉娩之柔情,超越了往古的六列,迈向了未来的清英,她既给了我极大的欢乐,又与我结为同心,我们的恩好坚固,情爱深厚,我们在明亮的阳光下发誓,要执契以断金,唉,天道幽昧,差错谬於参差,我怨恨禄运的不遇,虽然我们义结而绝离,我执着于缠绵的笃趣,守德音以终始,我期待有期的幸会,希望容华能等待我,如果皇灵垂仁,我将长久地享受欢乐。
梁江淹在《丽色赋》中说:那位绝世独立的佳人,确实是东邻的美人,她既有翠眉和瑶质,也有颅瞳和赪唇,她洒金花及珠履,飒绮袂与锦绅,她的颜色练练而欲夺,光炎炎而若神,非气象之可譬,焉影响而能陈,故仙藻灵葩,冰华玉仪,她初次出现时,如红莲镜池,稍进一步时,如采云出崖,五光徘徊,十色陆离,她的宝物超过了珊瑚同树,价值直琼草共枝,于是雕台绣戺,当衢横术,椒庭承月,碧户延日,架虬柱之严丽,亘虹梁之峻密,锦幔垂而香寂,桂烟起而清谧,她如邯郸之鵕步般闪耀,如北里之鸣瑟般妩媚,当红华舒春,黄鸟飞时,绀蕙初软,赪兰始滋,她不掔蘅带,无倚桂旗,摘芳拾蕊,涵咏吐辞,她笑月出於陈歌,感蔓草於卫诗,气炎日永,离明火中,堇荣任露,莲华胜风,后栏丹柰,前轩碧桐,笙歌畹右,琴舞池东,至乃西陆始秋,白道月弦,金波照户,玉露暧天,气以湿兮晓未半,星虽流兮夜何央,忆杂佩兮且一念,怜锦衾兮以九伤,于是帐必蓝田之宝,席必蒲萄之文,馆图明月,室画浮云,言必入媚,动必应规,有光有艳,如合如离,气柔色靡,神凝骨奇,经秦历赵,既无其双,寻楚访蔡,不觌其容,非天下之至丽,孰能与於此哉。
梁沈约在《丽人赋》中说:有位客人弱冠未仕,缔交戚里,驰骛王室,遨游许史,归来后称赞道:狭斜才女,铜街丽人,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凝情待价,思尚衣巾,芳逾散麝,色茂开莲,陆离羽珮,杂错花钿,响罗衣而不进,隐明灯而未前,中步襜而一息,顺长廊而回归,池翻荷而纳影,风动竹而吹衣,薄暮延伫,宵分乃至,出闇入光,含羞隐媚,垂罗曳锦,鸣瑶动翠,来脱薄妆,去留馀腻,霑妆委露,理鬓清渠,落花入领,微风动裾。
◇贤妇人
《毛诗》中说:柏舟,是共姜自誓的诗,卫世子共伯早死,他的妻子守义,父母想夺而嫁之,她发誓不答应,因此作了这首诗,以绝之也。
《列女传》中说:楚昭贞姜,是齐侯的女儿,楚昭王的夫人,昭王出游,留夫人在渐台之上而去,王闻江水大至,派使者迎夫人,忘持符,使者至,请夫人出,夫人说:大王与宫人约,命曰:召宫必以符,今使者不持符,妾不敢从使者而行,妾闻之,贞女之义不犯约,勇者不畏死,守节而已,妾知从使者必生,留必死也,然妾不敢弃约,越义而求生,大水至而死,乃号曰贞姜。
又说:楚白贞姬,是楚白胜的妻子,白公早死,他的妻子纺绩不嫁,吴王闻其美,派大夫操金百镒,白璧一双,以聘焉,因以辎軿三十乘迎之,将以为夫人,夫人辞曰:白公无恙时,妾幸得充后宫,执箕帚,今白公不幸而死,妾原守其坟墓,以终天年,今王赐金璧之聘,夫人之位,非愚妾之所闻也,吴王贤其守节而有义,号曰楚贞姬。
又说:鲁秋胡洁妇,是鲁秋胡的妻子,秋胡子既纳之,五日而去,宦於陈,五年乃归,未至家,见路傍有一美妇人,方采桑,秋胡子下车罻日,若曝独采桑,吾行道远,原讬桑阴下一食,妇人采桑不辍,秋胡子谓曰:力田不如逢少年,力桑不如见公卿,今吾有金,原与夫人,妇人曰:采桑力作,纺织经织,以供衣食,奉二亲,养夫子而已矣,吾不原人之金也,秋胡子还家,奉金遗母,母使人呼其妇,妇乃向采桑妇,妇乃自投於河而死。
又说:梁寡高行,是梁的寡妇,早寡不嫁,梁贵人争欲取之,不能得,梁王闻之,使相聘之,高行曰:妾之夫,不幸先犬马填沟壑,妾宜以身荐棺椁,守养幼孤,不得专意,妾闻妇人之义,一往不改,以全贞信之节,弃义而从利,无以为人,乃援镜操刀,以割其鼻,曰:妾已刑馀之人,殆可释矣,王高其节,号曰高行。
又说:汉中赵高妻,是同郡张氏的女儿,字礼脩,姑严酷无道,小怒则骂,大
如果发怒就会受到惩罚,礼脩恭敬地接受,起初没有生气的表情,引咎自责,后来婆婆知道了,就改变了态度,对她更加爱护和尊敬。后来婆婆生病,她的女儿来看望,临终时,婆婆拒绝女儿说:我快要不行了,我的生命应该由贤惠的媳妇来结束。媳妇上前抱住她,婆婆就这样去世了。后来郡内遭遇贼乱,礼脩的丈夫高死在君难中,礼脩用碧色涂面,头发散乱,声称疼痛,身上藏着刀,意志坚决,贼人不敢逼迫她。她的叔父怜惜她年轻,想让她再嫁,礼脩慷慨激昂,发誓至死不嫁。
又说:丹阳的罗静,是广德罗勤的女儿,被同县的朱旷聘为妻,婚礼还未完成,罗勤因病去世,邻居们也断绝了往来,朱旷冒险经营,不久也病逝。罗静感念他的义气,于是发誓不再嫁。有个叫杨祚的人,带着很多人,亲自来送聘礼,罗静于是逃跑,杨祚劫持了她的弟妹,罗静害怕杨祚会伤害他们,于是出来见他,说:我确实感激朱旷为我父亲而死,所以我寄托于亡者,发誓不再嫁。我是个辛苦的人,希望您怜悯我,放过我。如果不这样,我宁愿以死相守。于是杨祚放过了她。
又说:蜀地的景奇的妻子,是罗氏的女儿,名叫贡罗。景奇去世后没有子嗣,贡罗专心供养,她的父亲青想把她许配给同郡的宰诗,贡罗给父亲写信,陈述她的情志,多年来不回家。后来青接受了远方的使命,宰诗向州里报告,县里派人送贡罗回去,贡罗于是从小路前往州里,向州里陈述她的意愿,言辞慷慨,请求至死不从。州里嘉许她的决心,同意了她的请求。
又说:犍为的相登的妻子,名叫度,嫁给相登一年后守寡,守令吴厚前来询问她,度拿起刀割断头发,县长吏又派人来提亲,度说:之前已经断发,表示我的心意,怎么还会有这样的提议呢?她想要用刀割鼻子,被左右的人阻止。
又说:沛郡的刘长卿的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名叫玉。玉五岁时,刘长卿去世,妻子害怕被诽谤再嫁,既不回娘家,兄弟时常来看望,防止她渐渐疏远,言语也不涉及外界。玉十五岁时去世,妻子拿起刀割下耳朵,表明自己不再嫁的决心,在丧礼上的人无不感伤。
又说:吴地的孙奇的妻子,是广陵范慎的女儿,名叫姬,十八岁时嫁给孙奇,一年后孙奇去世。范慎因为姬年轻守寡且没有孩子,想把她接回家,姬不肯回去,迎接的人以父母的命令逼迫她,姬于是拿起刀,割下耳朵和鼻子,说:父亲接我回去,不过是因为我年轻貌美,现在我已经残废了,还能去哪里呢?于是迎接的人空手而归。
又说:广汉的廖伯的妻子,是同郡段氏的女儿,名叫纪配,性格聪敏,精通诗书,进退有度。父母想为她安排婚事,纪配说:梁高行割鼻以示诚心,保全了她的节操,求生害仁,仁者不为。我生来就懂得礼义,怎么能让古人独占美名呢?于是写下三首诗,劝诫父母,然后拿起刀割断手指。
又说:吴地的许升的妻子,是吕氏的女儿,名叫荣。许升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荣辛勤操持家务,供养婆婆,劝许升学习,常常流泪劝说。荣的父亲对许升不满,叫荣回去,想让她改嫁,荣说:命运如此,义无二心,始终不肯回去。许升后来感到后悔,远赴他乡学习,四年后才回来,终于获得了名誉,被州里征召,却在途中遭遇劫匪被害。荣亲手杀死杀害许升的人,将他的头带回来祭奠。
又说:河南的贞义,是乐羊子的妻子。乐羊子外出求学,贞义剪下头发卖掉,以供给他的费用。后来乐羊子得到一块遗落的金子,交给贞义,贞义说:我听说君子不以利益玷污自己的品行。乐羊子感到惭愧,将金子丢弃。邻居想侵犯贞义并劫持她的婆婆,贞义拿起刀出来,邻居说:顺从的话可以活命,不顺从就杀了你的婆婆。贞义仰天长叹,用刀割颈而死。太守以大夫的礼节安葬她,称她为贞义。
又说:留子直的妻子,在汉末动荡时期,随丈夫的从父客居豫章。从父与贼人勾结,郡里收捕了他的家族。妻子年轻貌美,太守的客人想娶她为妻,她宁死不从,被交给太守的官吏处死。临死时,她面色不变,口中没有怨言。郡吏和客人怜悯她,再次请求赦免她。她得以活命后,自己割下耳朵。后来太守听说她的丈夫还在,于是将她归还给丈夫。
又说:会稽的翟素,是翟氏的女儿,已经订婚,但还未出嫁,遭遇乱世,贼人想侵犯她,用刀威胁她说:不顺从的话,现在就杀了你。翟素说:你可以杀我,但不能侮辱我。贼人于是杀了翟素。
【诗】晋代傅玄的《秋胡诗》说:秋胡娶了贤妻,三天后就去了他乡做官。妻子洁白无瑕,孤独地守着空房。短暂的欢愉后,分别如参商二星。精诚之心飞越万里,但到了他乡后却彼此遗忘。路人欣赏她的美貌,在树下休息时,用她的美貌来比喻,于是脱下黄金装饰。
宋代颜延之的《秋胡诗》说:燕居还未安好,良人却要远行。脱下头巾,千里之外,结绶登上王畿。清晨出发,左右随行。蚕月闲暇时,桑野多经过。佳人从事她的工作,窈窕地攀上高枝。倾城的美貌谁不倾慕,停下马车在中途。南金虽重,但我心中轻视。义心多苦调,密藏这金玉之声。为何长久分别,百行皆有过错,愧对《行露》诗,甘愿长眠于川涘。
【赞】晋代左九嫔的《班婕妤赞》说:谦逊的班女,恭敬谦让,辞去辇车,推荐贤才,辩驳诬告,形象被画在丹青上,名声与樊虞齐名。
又《孟轲母赞》说:邹母善于教导,三次搬家成就了教育,邻居们效仿她的行为,断织激励儿子,广泛学习坟典,聪明通达礼仪,阐述圣人之道。
又《狂接舆妻赞》说:接舆高洁,怀道行歌,妻子也冰清玉洁,同享玄妙的昭示,遗世独立,志向高远。
又《荆武王夫人邓曼赞》说:天道厌恶盈满,极数则微。遥远的邓曼,心中映照祸福的征兆,看到征兆叹息灭亡,考察德行知道衰败,贤智卓绝,难以企及。
又《齐杞梁妻赞》说:遭遇命运不改,逢时艰难,丈夫死在莒场,郊外吊唁不宾,哀痛崩城,诉情于天,最终投淄川,寄托身躯于清津。
又《齐义继母赞》说:圣教玄妙,礼贵信诚,至哉继母,行为合乎经典,不违背旧诺,义割私情,表德于后代,垂范于后世。
又《鲁敬姜赞》说:遥远的敬姜,含德之英,行为高尚,道理明晰,垂训于宗族,发出奇声,孔子三叹,万代留香。
晋代钮滔的母亲孙氏公孙夫人序赞说:夫人姓公孙氏,会稽剡人。夫人天赋三灵之淳美,诞生于华宗之清粹,幼年时聪明照人,成年时四教已成。慈恩温恭,行为如秋霜般洁净,心志节制,性情如青春般和谐。敦厚悦纳宪章,行动遵循礼规,居家则道齐师氏,有行则德配女仪。礼服丰盈,笾豆无缺。啊,夫人,天姿特挺,行为高洁如冰。
她的操守如同霜雪般纯洁,性情如同兰花般芬芳,品德如同玉石般光洁。她如同琼林中的奇花异草,展现出她的美德,行动合乎礼仪,静处则坚守道义。
【碑】晋代张林为陈夫人立的碑文说:夫人姓徐,是吴郡嘉兴人。夫人从小就聪慧纯洁,天生贤淑贞静,聪明睿智,温和恭顺,仁爱足以领导他人,美德足以合乎礼仪。她内心恭顺,外表明烈,既有柔惠清顺的品质,又有中和圣善的德行。她的妇德完备,母道也得以实践。她的志向如同冰玉般坚定,品德显赫,操守严谨,仁爱细致,内心光明,节操外显,芳名远播,自身谨慎。
【书】晋代钮滔的母亲给虞定夫人推荐环夫人的信中说:我听说兴贤崇德是圣主的典章,旌善表操是国家的盛事。我见到族祖吴国亡民富春孙彦的妻子环,从小就厉行节操,信奉道教,嫁入孙家后恪守妇职,宗族姻亲都称赞她。她奉行礼仪,但未能周全,彦的母亲去世后,半年内彦也突然去世。环按照礼仪办理丧事,坚守节义,倾尽私产以供葬送。丧礼结束后,家中没有子嗣,家人想让她改嫁,但她发誓不答应。
【解】晋代湛方生为贞女写的解释中说:我见到西道县治下里龙怜,年纪轻轻就嫁入皮家,不到半年,丈夫京去世,京的兄弟三人也相继去世。她外面没有亲戚,家中也没有子嗣。她变卖父母的财产,亲自操持家务,几年间办理了三场丧事,四季祭祀至今未断。她的志向坚定,行为无瑕,贤良多次求婚,她都发誓不答应,守节独居至今已有五十多年。详细观察她的遗烈,记载在传记中的人,有的毁伤身体以断绝求亲者的希望,有的自尽以保全不夺之志,虽然操守得以保全,但身体却受损,很少有人能像她这样始终如一。怜只是一个普通的妇人,生在幽谷,长在荒榛之下,目不识丁,耳不闻古今之说,但她以心为师,遵循四德,可以说是禀承了山岳的灵气,自然天知。然而她的美德未被记录,名声不显,这不是表彰贤善、激励贞风的方式。
◇老
《说文》说:老,就是考,七十岁叫耆,八十岁叫耋,九十岁叫耄。
《释名》说:九十岁叫鲐背,或者叫黄耇,或者叫冻梨,或者叫鲵齿,或者叫眉寿。
《易经》说:枯杨生荑,老夫得其女妻。
《尚书》说:五福,第一是寿。
《礼记》说:百年叫期颐。
又说:凡是养老,有虞氏用燕礼,夏后氏用飨礼,殷人用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
又说:六十岁在国中养老,七十岁在学校养老,八十岁拜君命,一坐再至。
又说:五十岁开始衰老,六十岁不吃肉不饱,七十岁不穿帛不暖。
又说:五十岁在家拄杖,六十岁在乡里拄杖,七十岁在国中拄杖,八十岁在朝廷拄杖。
《毛诗》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又说:酌以大斗,以祈黄耇,黄耇鲐背,以引以翼。
《左传》说:烛之武对郑伯说:我壮年时,尚且不如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了。
又说:晋悼大夫食舆人,绛县有人年纪很大了,派人问他的年龄,他说:我是小人,不知道纪年,我出生的那年,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了,其年於今三之一也,派人问师旷,师旷说:七十三岁了。
《论语谶》说:尧舜游首山,观河渚,乃有五老游河渚,说:河图将浮,五老飞为流星,上入昴。
《国语》说:从前卫武公九十五岁,警诫国人说:如果在朝的人,不要说我老耄而舍弃我,一定要在朝廷恭敬谨慎,早晚警戒我,听到一二句话,一定要记住并采纳,以训导我。
《周书》说:文王召太子发说:呜呼,我身老矣,我告诉你,我所保与守,守之哉,传之子孙。
《尚书·中候》说:齐桓公封禅,对管仲说:寡人日暮,仲父年艾。
《尸子》说:汤问伊尹说:寿可为耶,伊尹说:王欲之则可为,弗欲则不可为也。
《孟子》说:伯夷避纣,居北海之滨,听说文王兴起,说:何不归去,我听说西伯善养老者,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听说文王兴起,说:何不归去,我听说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
《战国策》说:从前秦魏为与国,齐楚约攻魏,魏派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魏人有唐且者,年九十馀,对魏王说:老臣请西说秦,令兵出,可乎,魏王说:敬诺,于是约车遣之,唐且说秦王,秦王遂发兵救之。
《史记》说:秦始王对王翦说:将军老矣,何怯也。
又说:武帝派使者,束帛加璧,安车驷马,迎申公,至见天子,天子问治乱事,申公时已年八十馀矣。
又说:伏生,秦博士,孝文欲求治尚书,天下无有,听说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老不能行,诏晁错往受之。
《韩诗外传》说:齐桓公见亩丘人说:叟年几何,回答说:臣年八十三矣,公说:美哉寿也。
又说:楚丘先生,被蓑带索,见孟尝君,孟尝君说:先生老矣,春秋高矣,多遗忘矣,何以教文,先生说:恶将我使而老哉,使我投石拔距乎,追车赴马乎,吾则将死,何暇老哉,将使我深计而远谋乎,设精神而决嫌疑,吾乃始壮矣,何老之有。
《说苑》说:楚文王伐郑,使王子革子露车,二子出游,老人载畚从乞焉,不与,搏而夺之畚。
《汉书》说:冯唐以老为郎,文帝辇过,问说:父老何自为郎。
又说:张苍口中无齿,饮乳,妻妾以百数,曾孕者不复幸,年百馀岁乃卒。
又说:张安世荐苏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宣帝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
《东观汉记》说:马援年六十二,请击五溪蛮,帝愍其老,未许,援说: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盻,以示可用,帝笑说:矍铄哉是翁,遂遣援。
《续汉书》记载:百姓年满七十岁的,会授予他们玉杖,并供应他们稀粥。玉杖长九尺,顶端装饰有鸠鸟,鸠鸟是一种不会噎食的鸟,寓意希望老人不会噎食。
又说:仲秋时节在国都南郊祭祀老人星。
《神仙传》记载:淮南王刘安喜好道术,八位仙人来到他的门前,门卫见他们白发苍苍,不让他们进门,八位仙人便化作童子,面色如桃花,门吏报告给淮南王,淮南王迎接他们,登上思仙之台,八位仙人又变回老人,传授给他重要的道术。
《世说新语》记载:顾悦与简文帝同年,但顾悦的头发早白,简文帝问他:你为什么比我先老?顾悦回答说:蒲柳的姿容,到了秋天就会凋落;松柏的姿容,到了隆冬反而更加茂盛。
《濑乡记》记载:老子计算自己的年纪,当时已经一百多岁,但老子并没有衰老的容貌。
《述异记》记载:尹雄九十岁时,左鬓长出了一只角,长一寸半。
【诗】魏应璩的诗写道:古代有一位行路的人,在路上遇见三位老人,年纪都超过一百岁,他们一起锄草,停下车子问三位老人,为什么能如此长寿。
又有一首新诗写道:年轻时面容光泽,年老时面容粗糙,粗糙丑陋让人厌恶,拔掉白发自我洗刷。
魏阮瑀的诗写道:白发随着梳子掉落,还未寒冷就想着厚衣服,四肢容易疲倦,走路越来越迟缓,常常担心岁月将尽,魂魄忽然飞走,自知百年之后,堂上会长满野草,晋张载的诗写道:气力逐渐衰退,鬓发最终变白,曾经是春天的花朵,如今是秋天的枯草。
晋陆机的诗写道:柔软的容颜收起红蕊,黑色的鬓发吐出白花,渐渐走向衰老,无奈老去如何是好。
梁范泰的诗写道:在生时究竟有何期待,未及言说就已老去,华发飘散憔悴的容颜,苦思忧虑充满心怀,往昔少年时,都已归于造化。
梁简文帝的诗写道:曾经像红莲草一样,在清澈的池边自娱自乐,如今像白华树一样,对着明镜感到悲伤。
梁孔焘的诗写道:盛年时歌唱吹奏,顾盼珍惜容颜,一旦衰老到来,星星点点的白发垂下。
【表】梁沈约的致仕表写道:只因年岁已高,时光流逝,不再上朝的礼仪,忽然在今天到来,让我回到简陋的家中,等待生命的终结,臣又听说,悬车散发,由来已久,昔日的广德请求退休,义在量力而行,二疏知道适可而止,担心留下后悔,数年以来,逐渐耗尽,气力衰退,无法自持,若蒙天地大恩,造物主的洪施,拯救我满溢的急切,救我于灾难之中,就像那夕阳,假借荣耀度过一天,徘徊于夕阳下,稍观盛世的教化,归于尘土,自无遗憾,祈求仁德,仰望恩泽,事情只在片刻之间。
梁王僧孺为韦雍州写的致仕表写道:一旦攀附权贵,便无边际,排云直上,飞鸟等待翅膀,华丽的蝉组,照耀着潘旗,接受祭祀,推着车毂,执珪奉酒,将狭小的居室变为高门,将小冠改为侯服,更何况还周旋于六印之间,归齐于五鼎之列,常常担心车轮轻载重物,基础薄弱墙高,器物倾覆危险,人指鬼瞰,年老与岁月并进,疾病随衰老而来,路途遥远,牙齿脱落,漏刻紧迫,钟声响起,高舂的景象一斜,不周之风忽然到来,菌蟪的夕阴,转瞬即逝,堇蕣的朝采,飘零已至,仰望朱阙掩面哭泣,面向濛谷自悲,岂能再瞻仰拱默,仰接钟鼓,倘若帷盖未亲,东岳稍驻,击壤鼓腹,赐予犹多。
周王裒为库狄峙写的致仕表写道:俯身奏曲,操琴终了则外,倾身举重,力尽则毙,为何,日暮途远,前贤因此告归,漏尽载驰,昔贤因此知退,陈徐陵为王仪同写的致仕表写道:尺波归海,常叹不居,爝火为薪,犹悲假续,更何况星回日薄,通人有乞老之言,钟鸣漏尽,前史有夜行之诫,五陵鼎族,家传轩冕,四姓乡侯,荣由恩泽,虽虚名无实,世官非才,年力正强,虽不能辞退,今三元肇庆,六吕司春,得奉万寿之杯,豫参百辟之礼,便释朝衣,谨遵初服,方同孔光之杖,载游户庭,广德之车,方悬私馆。
【疏】后汉班超的上疏写道:蛮夷的习俗,畏惧壮年,侮辱老年,臣班超如犬马般年老,常担心年老体衰,突然倒下,孤魂被抛弃,自认为在屯部寿终,确实无所遗憾,但希望生前能进入玉门关,不敢奢望封为酒泉郡。
又说:[又曰以下,明本无,冯校本云,此一段宋本有之,然辞义实不属,语亦不可解,今按其文义,盖赋名实,疑自他篇窜入者,俟考。]其诚无徵名实,赋以言行,具可扬伦,上方委我朝杰,搜材儒门,若取火于燧,求玉于昆,且知人则哲,永矢不谖,询乎誉则汝察乎德,摭其实则明试以言,夫名,实之宾,实者名立,正先修名以责实,亦徵言而考行,假使贤愚纷纠,是非交竞,用舍不杂於薰莸,妍蚩岂逃乎龟鉴,若畴离祉,驯致其令,则傅说感於殷聪,驩兜迷於尧圣,原夫未分陶璧,尚混齐竽,议沓人口,声喧路隅,乍好丹以非素,罕恶紫之夺朱,争笐容於磻木,指彻瑕於瑾瑜,及夫举直措枉,削繁省芜,转衡用心,既不畏於狂絜,取贤□厦,求智又侔於炙輠,信垂拱而仰成,亦奚为而不可,懿其恭树桃李,假翼鹓鸾,仰春夏而延阴,面挟而遂转,然后实无所蔽其迹,名无所匿其端,是二物也,坦然可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十八-人部二-注解
娥:美貌,秦晋之间对美貌的称呼。
窕:美状,形容女子体态优美。
艳:美色,形容女子容貌艳丽。
窈:美心,形容女子内心美好。
窈窕淑女:出自《毛诗》,形容女子体态优美、品德高尚。
硕人其颀:出自《毛诗》,形容女子身材高大、容貌美丽。
黰黑:形容女子肤色黝黑但美丽。
玄妻:有仍氏的女儿,因肤色黝黑而美丽,名字为玄妻。
玉女:指美丽的女子,常用来形容仙女或美丽的女子。
嬖人:古代指受宠爱的女子,常为妾室。
毛嫱骊姬:古代传说中的美女,鱼见之深潜,鸟见之高飞,形容其美貌惊人。
黄公:齐国的一位人物,其两个女儿都是国色天香,但因谦虚而自毁名声。
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形容其美貌天下无双。
姱容脩态:出自《楚辞》,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体态优雅。
粉白黛黑:形容女子化妆后的美丽容貌。
曼容皓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牙齿洁白。
佳丽:指美丽的女子,常用来形容美女。
倾城倾国:形容女子美貌至极,足以使城池和国家倾倒。
愁眉啼妆:古代女子的一种妆容,形容其愁容美丽。
堕马髻: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形容其美丽动人。
折腰步:古代女子的一种步态,形容其婀娜多姿。
龋齿笑:古代女子的一种笑容,形容其妩媚动人。
绿珠:石崇的妓女,美貌且擅长舞蹈。
国色:指容貌极其美丽的女子。
妖冶:形容女子容貌艳丽、妩媚动人。
英曜:形容女子容貌光彩照人。
倾城:形容女子美貌至极,足以使城池倾倒。
二妃:指古代传说中的两位美女,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萱草:萱草,古代中国的一种植物,象征着母爱和忘忧。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比喻母亲或表达对母亲的思念。
兰房:兰房,古代指装饰有兰花的房间,常用来形容女子的闺房,象征着高雅和纯洁。
金步摇:金步摇,古代女子头饰的一种,通常由金制成,佩戴时随着步伐摇曳,增添女子的妩媚。
明月珰:明月珰,古代女子耳饰的一种,形状如明月,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和装饰的精致。
珪璋:珪璋,古代玉器的一种,象征着高贵和纯洁,常用来比喻人的品德高尚。
毛嫱:毛嫱,古代传说中的美女,常用来比喻极其美丽的女子。
罗裾:罗裾,古代女子穿的一种裙子,由轻薄的罗纱制成,象征着女子的柔美和飘逸。
画屟:画屟,古代女子穿的一种鞋子,鞋面上绘有图案,象征着女子的精致和优雅。
蒲萄纹:蒲萄纹,古代织物上的一种图案,象征着富贵和繁荣。
淇水:淇水,古代中国的一条河流,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象征着美丽和浪漫。
凤楼:凤楼,古代指装饰华丽的楼阁,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居所,象征着高贵和美丽。
兰膏:兰膏,古代一种香料,象征着高雅和芬芳。
丹青:丹青,古代指绘画,常用来比喻艺术创作或文学作品。
洛浦:洛浦,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象征着美丽和浪漫。
巫山:巫山,古代中国的一座山,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象征着神秘和美丽。
石榴裙:石榴裙,古代女子穿的一种裙子,颜色鲜艳如石榴,象征着女子的美丽和热情。
荀奉蒨:荀奉蒨,古代传说中的美女,常用来比喻极其美丽的女子。
石季伦:石季伦,古代传说中的美男子,常用来比喻极其英俊的男子。
明珠翠羽帐:形容华丽的帐幕,明珠和翠羽都是贵重的装饰品,象征着奢华和美丽。
金薄绿绡帷:金薄指金色的薄纱,绿绡是绿色的丝绸,帷指帷幕,整体形容华丽的帷幕。
步摇: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走动时会摇动,增添风姿。
罗衣:轻薄的丝绸衣服,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服饰。
风流子:指风流倜傥的男子,常用来形容有才情、风度的男子。
佳情:美好的情感,常指男女之间的爱情。
长卿琴已弄:长卿指司马相如,琴已弄指他已经弹奏了琴,象征着才情和风雅。
秦嘉书未来:秦嘉是汉代文人,书未来指他的书信还未到来,象征着思念和期待。
挂冠易分绶:挂冠指辞官,易分绶指轻易地放弃官职,象征着对世俗的超越。
荐枕缺因媒:荐枕指推荐枕席,缺因媒指缺少媒人,象征着爱情的阻碍。
染香风即度:染香指沾染香气,风即度指风很快吹过,象征着美好的时光短暂。
登垣花正开:登垣指登上墙垣,花正开指花朵正在盛开,象征着美好的景象。
贞楼若高下:贞楼指贞洁的楼阁,若高下指楼阁的高低,象征着贞洁的高尚。
上阳台:指登上阳台,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境界。
风光今旦动:风光指风景,今旦动指今天早晨开始变化,象征着时光的流转。
雪色故年残:雪色指雪的颜色,故年残指旧年的残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薄衣迎新节:薄衣指轻薄的衣物,迎新节指迎接新的节日,象征着新的开始。
当炉却晚寒:当炉指靠近炉火,却晚寒指抵挡晚间的寒冷,象征着温暖和舒适。
故香分细烟:故香指旧时的香气,分细烟指细小的烟雾,象征着回忆和怀旧。
石炭捣轻纨:石炭指煤炭,捣轻纨指捣碎轻薄的丝绸,象征着细致的手工。
竹叶裁衣带:竹叶指竹子的叶子,裁衣带指裁剪衣带,象征着精致的手工艺。
梅花奠酒盘:梅花指梅花的图案,奠酒盘指盛酒的盘子,象征着高雅的生活。
年芳袖里出:年芳指年轻的美好,袖里出指从袖子里拿出,象征着青春的美好。
春色黛中安:春色指春天的景色,黛中安指在黛色中安放,象征着美丽的容颜。
欲知迷下蔡:迷下蔡指迷惑下蔡的女子,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先将过上兰:上兰指上等的兰花,象征着高雅的品味。
后宫唯闻莫琼树:后宫指皇宫的后宫,莫琼树指珍贵的琼树,象征着后宫的美女。
绝世后有宋容华:绝世指绝代佳人,宋容华指宋国的美女容华,象征着绝世的美女。
皆自争名进女弟:争名指争夺名声,进女弟指推荐自己的妹妹,象征着后宫的竞争。
定觉双飞胜荡家:双飞指双宿双飞,胜荡家指胜过普通的家庭,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原并迎春比翼燕:迎春指迎接春天,比翼燕指比翼双飞的燕子,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长作照日同心花:照日指照耀太阳,同心花指同心同德的花朵,象征着永恒的爱情。
闻道艳歌时易调:艳歌指艳丽的歌曲,时易调指时常改变调子,象征着多变的情感。
忖许新恩那久要:忖许指揣测和许诺,新恩指新的恩情,那久要指不会长久,象征着情感的短暂。
翠眉未画自生愁:翠眉指翠绿的眉毛,未画自生愁指未画眉就自然生出愁容,象征着忧愁的情感。
玉脸含啼还似笑:玉脸指如玉的脸庞,含啼还似笑指含着泪水却像在笑,象征着复杂的情感。
角枕千娇荐芬香:角枕指角制的枕头,千娇指千娇百媚,荐芬香指散发出芬芳的香气,象征着美丽和香气。
若使琴心一曲奏:琴心指琴中的心意,一曲奏指弹奏一曲,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幽兰度曲不可终:幽兰指幽静的兰花,度曲不可终指弹奏的曲子无法结束,象征着深情的延续。
阳台梦里自应通:阳台指高处的阳台,梦里自应通指在梦中自然相通,象征着心灵的相通。
秋树相思一枝绿:秋树指秋天的树木,相思一枝绿指相思的树枝依然绿意盎然,象征着思念的情感。
为插贱妾两鬟中:贱妾指谦称自己,两鬟中指插在两鬓中,象征着美丽的装饰。
洛浦流风漾淇水:洛浦指洛水之滨,流风漾淇水指风吹动淇水,象征着美丽的风景。
秦楼初日度阳台:秦楼指秦国的楼阁,初日度阳台指初升的太阳照在阳台上,象征着美好的景象。
玉轶轻轮五香散:玉轶指玉制的车轮,轻轮五香散指轻快的车轮散发出五种香气,象征着奢华和美丽。
金灯夜火百光开:金灯指金色的灯,夜火百光开指夜晚的灯火照亮百种光芒,象征着繁华的景象。
非是妖姬渡江日:妖姬指美丽的女子,渡江日指渡江的日子,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定言神女隔河来:神女指仙女,隔河来指隔着河而来,象征着神秘的美丽。
来时向月别姮娥:向月别姮娥指向月亮告别姮娥,象征着美丽的离别。
别时清吹悲萧史:清吹指清风吹拂,悲萧史指悲伤的萧史,象征着悲伤的情感。
数钱拾翠争佳丽:数钱指数钱币,拾翠指拾取翠羽,争佳丽指争夺美丽的女子,象征着后宫的竞争。
拂红点黛何相似:拂红指拂去红色,点黛指点上黛色,何相似指多么相似,象征着美丽的容颜。
本持纤腰惑楚宫:纤腰指纤细的腰肢,惑楚宫指迷惑楚国的宫廷,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暂回舞袖惊吴市:舞袖指舞动的袖子,惊吴市指惊动吴国的市场,象征着美丽的舞姿。
新人羽帐挂流苏:新人指新来的女子,羽帐指羽毛装饰的帐幕,挂流苏指挂上流苏,象征着奢华的装饰。
故人网户织蜘蛛:故人指旧时的女子,网户织蜘蛛指在网户上织蜘蛛网,象征着旧时的回忆。
梅花柳色春难遍:梅花指梅花的图案,柳色指柳树的颜色,春难遍指春天难以遍及,象征着春天的美丽。
情来春去在须臾:情来指情感的到来,春去指春天的离去,在须臾指在瞬间,象征着情感的短暂。
不用庭中赋绿草:庭中指庭院中,赋绿草指赋诗赞美绿草,象征着高雅的生活。
但原思着弄明珠:原思指原本的思念,弄明珠指玩弄明珠,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登徒子:指好色之徒,常用来形容好色的男子。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家,以辞赋著称,常用来形容有才情的男子。
东家子:指东邻的女子,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嫣然一笑:指女子美丽的笑容,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惑阳城:指迷惑阳城的男子,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迷下蔡:指迷惑下蔡的男子,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蓬头挛耳:指头发蓬乱,耳朵卷曲,常用来形容丑陋的女子。
齞唇历齿:指嘴唇歪斜,牙齿不齐,常用来形容丑陋的女子。
旁行踽偻:指走路歪斜,身体佝偻,常用来形容丑陋的女子。
疥且痔:指患有疥疮和痔疮,常用来形容丑陋的女子。
章华大夫:指秦国的章华大夫,常用来形容有才情的男子。
郑卫溱洧:指郑国和卫国的溱水和洧水,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地方。
鸧鹒喈喈:指鸧鹒鸟的叫声,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象。
群女出桑:指一群女子从桑树林中出来,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象。
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处子指未出嫁的女子,怳若有望而不来指仿佛有希望却未到来,象征着期待和失望。
忽若有来而不见:忽若指忽然,有来而不见指有到来却看不见,象征着神秘和期待。
意密体疏:意密指心意紧密,体疏指身体疏远,象征着情感的复杂。
俯仰异观:俯仰指上下,异观指不同的景象,象征着变化的情感。
含喜微笑:含喜指含着喜悦,微笑指微笑,象征着喜悦的情感。
窃视流盻:窃视指偷偷看,流盻指流转的目光,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迁延而辞避:迁延指拖延,辞避指辞别和回避,象征着情感的复杂。
目欲其颜:目欲指眼睛想要,其颜指她的容颜,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心顾其义:心顾指心中顾及,其义指她的道义,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扬诗守礼:扬诗指吟诗,守礼指遵守礼仪,象征着高雅的生活。
终不过差:终不指最终不会,过差指过分,象征着适度的情感。
司马相如:汉代文学家,以辞赋著称,常用来形容有才情的男子。
美丽闲都:美丽指容貌美丽,闲都指闲适的都城,象征着美丽和闲适。
邹阳:汉代文人,常用来形容有才情的男子。
妖丽不忠:妖丽指妖艳美丽,不忠指不忠诚,象征着美丽和危险。
媚辞取悦:媚辞指媚态的言辞,取悦指取悦他人,象征着美丽和危险。
孔墨之徒:孔指孔子,墨指墨子,之徒指他们的弟子,象征着高雅的学问。
齐馈女:指齐国的馈赠女子,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朝歌:指朝歌城,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地方。
防火水中:防火指防止火灾,水中指在水中,象征着危险和防范。
避溺山隅:避溺指避免溺水,山隅指山角,象征着危险和防范。
鳏处独居:鳏处指鳏夫的住处,独居指独自居住,象征着孤独的生活。
玄发丰艳:玄发指黑色的头发,丰艳指丰满艳丽,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蛾眉皓齿:蛾眉指如蛾的眉毛,皓齿指洁白的牙齿,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郑卫:指郑国和卫国,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地方。
桑中:指桑树林中,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地方。
溱洧:指溱水和洧水,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地方。
上宫:指上等的宫殿,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地方。
幽兰之曲:幽兰指幽静的兰花,之曲指曲子,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独处室兮廓无依:独处指独自居住,室兮廓无依指房间空旷无依,象征着孤独的生活。
玉钗挂臣冠:玉钗指玉制的钗子,挂臣冠指挂在臣子的帽子上,象征着美丽的装饰。
罗袖拂臣衣:罗袖指丝绸的袖子,拂臣衣指拂过臣子的衣服,象征着美丽的装饰。
茵褥重陈:茵褥指垫子和褥子,重陈指重新铺设,象征着奢华的生活。
角枕横施:角枕指角制的枕头,横施指横放,象征着奢华的生活。
皓体呈露:皓体指洁白的身体,呈露指呈现出来,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弱骨丰肌:弱骨指柔弱的骨骼,丰肌指丰满的肌肉,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柔滑如脂:柔滑指柔软光滑,如脂指如油脂般,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脉定於内:脉定指脉搏稳定,於内指在内心,象征着内心的平静。
心正于怀:心正指心正,于怀指在心中,象征着内心的正直。
翻然高举:翻然指忽然,高举指高高举起,象征着高远的志向。
与彼长辞:与彼指与她,长辞指长久的辞别,象征着深情的告别。
妖女之淑丽:妖女指妖艳的女子,淑丽指淑女般的美丽,象征着美丽和危险。
光华艳而秀容:光华指光彩,艳而秀容指艳丽而秀美的容颜,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断当时而呈美:断当时指在当时,呈美指呈现美丽,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冠朋匹而无双:冠朋匹指超越朋友,而无双指无双,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大火流兮草虫鸣:大火流指大火星流动,草虫鸣指草中的虫鸣,象征着秋天的景象。
繁霜降兮草木零:繁霜指繁多的霜,降兮草木零指降下霜使草木凋零,象征着秋天的景象。
秋为期兮时已征:秋为期指秋天为期限,时已征指时间已经过去,象征着秋天的景象。
思美人兮愁屏营:思美人指思念美丽的女子,愁屏营指忧愁的屏营,象征着思念的情感。
神龙采鳞翼将举:神龙指神龙,采鳞翼将举指采集鳞片和翅膀将要举起,象征着神秘的力量。
披云缘汉见织女:披云指披着云彩,缘汉见织女指沿着银河见到织女,象征着神秘的美丽。
碧山亭亭竖:碧山指碧绿的山,亭亭竖指亭亭玉立,象征着美丽的景象。
翡翠奋其羽:翡翠指翡翠鸟,奋其羽指振翅,象征着美丽的景象。
众色燎照:众色指各种颜色,燎照指照耀,象征着美丽的景象。
视之无主:视之指看它,无主指没有主人,象征着美丽的景象。
面若明月:面若指面容如,明月指明亮的月亮,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辉似朝日:辉似指光辉如,朝日指早晨的太阳,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色若莲葩:色若指颜色如,莲葩指莲花的蓓蕾,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肌如凝蜜:肌如指肌肤如,凝蜜指凝固的蜂蜜,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姝妖之媛女:姝妖指美丽的妖女,媛女指美丽的女子,象征着美丽和危险。
颜炜烨而含荣:颜炜烨指容颜光辉,含荣指含着荣耀,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普天壤其无俪:普天壤指普天之下,其无俪指没有匹敌,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旷千载而特生:旷千载指千年一遇,特生指特别出生,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余心悦於淑丽:余心指我的心,悦於淑丽指喜欢淑女般的美丽,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爱独结而未并:爱独指独自爱,结而未并指结缘却未结合,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情罔象而无主:情罔象指情感无法形容,无主指没有主人,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意徙倚而左倾:意徙倚指心意摇摆,左倾指向左倾斜,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昼骋情以舒爱:昼骋情指白天放纵情感,舒爱指舒展爱情,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夜讬梦以交灵:夜讬梦指夜晚寄托梦境,交灵指交流心灵,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媛哉逸女:媛哉指美丽的女子,逸女指逸乐的女子,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在余东滨:在余指在我的,东滨指东边的水滨,象征着美丽的地方。
色曜春华:色曜指颜色光辉,春华指春天的花朵,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艳过硕人:艳过指艳丽超过,硕人指高大的男子,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乃遂古其寡俦:乃遂古指自古以来,其寡俦指没有匹敌,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固当世之无邻:固当世指当今世界,无邻指没有邻居,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允宜国而宁家:允宜国指适合国家,宁家指安宁家庭,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实君子之攸嫔:实君子指真正的君子,攸嫔指所娶的女子,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伊余情之是悦:伊余情指我的情感,是悦指是喜悦,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志荒溢而倾移:志荒溢指志向荒废,倾移指倾斜移动,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宵蜅蜅以不寐:宵蜅蜅指夜晚不安,以不寐指无法入睡,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昼舍食而忘饥:昼舍食指白天放弃食物,忘饥指忘记饥饿,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叹北风之好我:叹北风指叹息北风,好我指喜欢我,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美携手之同归:美携手指美丽的携手,同归指一同归去,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忽日月之徐迈:忽日月指忽然日月,徐迈指慢慢移动,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庶枯杨之生稊:庶枯杨指枯杨树,生稊指生出新芽,象征着新的希望。
道攸长而路阻:道攸长指道路漫长,路阻指道路阻碍,象征着困难的旅程。
河广瀁而无梁:河广瀁指河流宽广,无梁指没有桥梁,象征着困难的旅程。
虽企予而欲往:虽企予指虽然企盼,欲往指想要前往,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非一苇之可航:非一苇指不是一根芦苇,可航指可以航行,象征着困难的旅程。
展余辔以言归:展余辔指展开我的马缰,言归指说要回去,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含憯瘁而就床:含憯瘁指含着悲伤和疲惫,就床指上床,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忽假暝其若寐:忽假暝指忽然假寐,其若寐指仿佛入睡,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梦所懽之来征:梦所懽指梦中所爱的人,来征指前来征召,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魂翩翩以遥怀:魂翩翩指灵魂轻盈,遥怀指遥远的怀念,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若交好而通灵:若交好指仿佛交好,通灵指通灵,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淑女之佳丽:淑女指淑女般的女子,佳丽指美丽的女子,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颜〈火旬〉〈火旬〉以流光:颜〈火旬〉〈火旬〉指容颜光辉,流光指流动的光辉,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历千代其无匹:历千代指经历千年,其无匹指没有匹敌,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超古今而特章:超古今指超越古今,特章指特别显著,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执妙年之方盛:执妙年指掌握美好的年华,方盛指正在盛年,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性聪惠以和良:性聪惠指天性聪慧,和良指和善,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禀纯洁之明节:禀纯洁指禀赋纯洁,明节指明亮的节操,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后申礼以自防:后申礼指后来申明礼仪,自防指自我防范,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重行义以轻身:重行义指重视行义,轻身指轻视身体,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志高尚乎贞姜:志高尚指志向高尚,贞姜指贞洁的姜女,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予情悦其美丽:予情指我的情感,悦其美丽指喜欢她的美丽,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无须臾而有忘:无须臾指不需要片刻,有忘指有忘记,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思桃夭之所宜:思桃夭指思念桃夭,之所宜指所适合的,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原无衣之同裳:原无衣指原本没有衣服,同裳指同穿一件衣服,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怀纡结而不畅兮:怀纡结指心怀纠结,不畅兮指不畅通,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魂一夕而九翔:魂一夕指灵魂一夜,九翔指九次飞翔,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出房户以踯躅:出房户指出门,踯躅指徘徊,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睹天汉之无津:睹天汉指看到银河,无津指没有渡口,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伤匏瓜之无偶:伤匏瓜指悲伤的匏瓜,无偶指没有伴侣,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悲织女之独勤:悲织女指悲伤的织女,独勤指独自勤劳,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还伏枕以求寐:还伏枕指回到枕头上,求寐指寻求睡眠,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庶通梦而交神:庶通梦指希望通梦,交神指交流神灵,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神惚怳而难遇:神惚怳指神灵恍惚,难遇指难以遇到,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思交错以缤纷:思交错指思绪交错,缤纷指缤纷多彩,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遂终夜而靡见:遂终夜指最终整夜,靡见指没有见到,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东方旭以既晨:东方旭指东方的旭日,既晨指已经是早晨,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知所思之不得:知所思指知道所思念的,不得指无法得到,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乃抑情以自信:乃抑情指于是抑制情感,自信指自我相信,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英媛之丽女:英媛指英明的女子,丽女指美丽的女子,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貌洵美而艳逸:貌洵美指容貌确实美丽,艳逸指艳丽飘逸,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横四海而无仇:横四海指横跨四海,无仇指没有仇敌,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超遐世而秀出:超遐世指超越遥远的时代,秀出指秀美出众,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发唐棣之春华:发唐棣指发出唐棣的花朵,春华指春天的花朵,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当盛年而处室:当盛年指正值盛年,处室指在室内,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恨年岁之方暮:恨年岁指怨恨年岁,方暮指正在暮年,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哀独立而无依:哀独立指悲伤的独立,无依指没有依靠,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情纷挐以交横:情纷挐指情感纷乱,交横指交错,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意惨凄而增悲:意惨凄指心意悲惨凄凉,增悲指增加悲伤,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何性命之奇薄:何性命指什么性命,奇薄指奇特而薄弱,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爱两绝而俱违:爱两绝指爱情两次断绝,俱违指都违背,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排空房而就衽:排空房指排空房间,就衽指上床,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将取梦以通灵:将取梦指将要取梦,通灵指通灵,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目蜅蜅而不寐:目蜅蜅指眼睛不安,不寐指无法入睡,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心忉怛而惕惊:心忉怛指心中悲伤,惕惊指警惕和惊惧,象征着深情的表达。
静思赋:曹植所作的一篇赋,表达了对美女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永怀赋:张华所作的一篇赋,表达了对美人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执着。
丽色赋:江淹所作的一篇赋,描绘了绝世佳人的美貌和气质。
丽人赋:沈约所作的一篇赋,描绘了丽人的美貌和风姿。
柏舟:《诗经》中的一篇,表达了共姜对丈夫的忠贞不渝。
列女传:记载古代贞节妇女事迹的传记。
贞姜:楚昭王的夫人,因坚守贞节而闻名。
贞姬:楚白胜的妻子,因坚守贞节而闻名。
秋胡洁妇:鲁秋胡的妻子,因坚守贞节而闻名。
高行:梁国的寡妇,因坚守贞节而闻名。
赵高妻:汉中赵高的妻子,因坚守贞节而闻名。
礼脩:指遵循礼仪,修养德行。
碧涂面:用青色颜料涂抹面部,以示哀悼或决心。
乱头称痛:形容极度悲痛,头发散乱,表现出痛苦的样子。
怀刀在身:随身携带刀具,表示决心或防备。
意气烈决:意志坚定,决心强烈。
昏礼:古代婚礼的仪式。
纳币:古代婚礼中的一种仪式,男方送礼物给女方家。
割鼻:古代女性为了表示贞节或决心,有时会割去自己的鼻子。
截发:古代女性为了表示贞节或决心,有时会割断自己的头发。
割耳:古代女性为了表示贞节或决心,有时会割去自己的耳朵。
刎颈:割断自己的脖子,表示决心或绝望。
贞义:指贞节和义气,古代对女性的高度评价。
辞辇进贤:指班婕妤辞去乘坐辇车的特权,推荐贤能之士。
断织激子:指孟母断织以激励儿子学习。
三徙成教:指孟母三次搬家以教育儿子。
遗俗荣津:指接舆的妻子放弃世俗的荣华富贵,追求高尚的道德。
天道恶盈:指天道厌恶过度,物极必反。
圣教玄化:指圣人的教化深远,能够感化人心。
垂训于宗:指鲁敬姜的教诲流传于家族之中。
絜:指纯洁、清白,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
霜整:比喻人的品行如霜一般纯洁无瑕。
兰芳:兰花的香气,比喻人的品德高尚。
玉颖:玉的光泽,比喻人的品德高尚。
琼林:比喻美好的环境或高尚的品德。
奇翰:指非凡的文采或才华。
硕媛:指贤淑的女子。
含德:指内在的品德。
礼游:指遵循礼仪的行为。
义立:指坚守道义的行为。
碑:古代刻有文字的石头,用于纪念或表彰。
书:指书信或文书。
解:指解释或注解。
老:指年老,七十岁以上的老人。
耆:指七十岁的老人。
耋:指八十岁的老人。
耄:指九十岁的老人。
鲐背:指九十岁的老人,背如鲐鱼。
黄耇:指九十岁的老人,头发黄白。
冻梨:指九十岁的老人,皮肤如冻梨。
鲵齿:指九十岁的老人,牙齿如鲵鱼。
眉寿:指长寿,眉毛长而白。
枯杨生荑:比喻老树发新芽,形容老人焕发青春。
五福:指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
期颐:指百岁老人。
燕礼:古代的一种礼仪,用于养老。
飨礼:古代的一种礼仪,用于养老。
食礼:古代的一种礼仪,用于养老。
杖:指老人拄杖,象征年老。
黄耇鲐背:指长寿的老人。
烛之武:春秋时期郑国的大夫,以智慧著称。
师旷: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以智慧著称。
五老:指五位长寿的老人。
卫武公:春秋时期卫国的君主,以长寿著称。
文王:指周文王,以善养老著称。
齐桓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君主,以善养老著称。
伊尹:商朝的名臣,以智慧著称。
伯夷:商朝的名臣,以清廉著称。
太公:指姜太公,以智慧著称。
唐且:战国时期魏国的名臣,以智慧著称。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将,以勇猛著称。
申公:指申不害,以智慧著称。
伏生:秦朝的博士,以学问著称。
晁错:汉朝的名臣,以智慧著称。
楚丘先生:战国时期的名士,以智慧著称。
冯唐:汉朝的名臣,以智慧著称。
张苍:汉朝的名臣,以长寿著称。
苏武:汉朝的名臣,以忠诚著称。
马援:东汉的名将,以勇猛著称。
玉杖:古代授予年长者的象征性物品,通常为长九尺的杖,端部饰有鸠鸟,寓意老人不噎。
鸠:一种被认为不会噎食的鸟,象征长寿和健康。
老人星:古代中国天文学中的一颗星,象征长寿和智慧,常在仲秋时节祭祀。
八公:指淮南王刘安的门客,传说他们能变化形态,传授道术。
蒲柳之姿:比喻人的身体柔弱,易衰老。
松柏之姿:比喻人的身体强健,不易衰老。
老聃:即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传说他长寿且不老。
尹雄: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人物,九十岁时左鬓生角。
三叟:指三位百岁老人,象征长寿和智慧。
阮瑀: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其诗作多反映人生哲理。
张载:西晋文学家,其诗作多反映人生哲理。
陆机:西晋文学家,其诗作多反映人生哲理。
范泰:南朝梁文学家,其诗作多反映人生哲理。
简文帝:南朝梁皇帝,其诗作多反映人生哲理。
孔焘:南朝梁文学家,其诗作多反映人生哲理。
沈约:南朝梁文学家,其致仕表反映了年老致仕的无奈与感慨。
王僧孺:南朝梁文学家,其致仕表反映了年老致仕的无奈与感慨。
王裒:北周文学家,其致仕表反映了年老致仕的无奈与感慨。
徐陵:南朝陈文学家,其致仕表反映了年老致仕的无奈与感慨。
班超:东汉名将,其上疏反映了年老致仕的无奈与感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十八-人部二-评注
这段古文集中描绘了古代对美妇人的赞美与描述,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女性美的独特审美观。从《方言》到《毛诗》,再到《左传》《庄子》等经典文献,美妇人的形象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文中通过对‘娥’、‘窕’、‘艳’、‘窈’等词汇的解释,展现了古代对女性美的多层次理解。‘娥’代表美貌,‘窕’代表体态优美,‘艳’代表容貌艳丽,‘窈’则代表内心的美好。这种对女性美的细致划分,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女性美的深刻观察与细腻感受。
其次,文中引用了大量经典文献中的美妇人形象,如《毛诗》中的‘窈窕淑女’、《左传》中的‘美而艳’、《庄子》中的‘毛嫱骊姬’等。这些形象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外在美,还通过她们的品德、气质等方面,赋予了她们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例如,‘窈窕淑女’不仅形容女子体态优美,还强调其品德高尚,成为君子追求的理想伴侣。
此外,文中还通过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进一步丰富了美妇人的形象。如《史记》中纣王因有莘氏美女而释放西伯的故事,展现了美妇人如何通过自身的美貌影响历史进程。又如《汉书》中李延年妹妹的美貌与舞技,使得汉武帝为之倾倒,成为夫人。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美妇人的外在美,还通过她们在历史中的作用,赋予了她们更深层次的历史意义。
最后,文中还通过对美妇人妆容、发型、步态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女性美的多样性。如‘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等,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美妇人的形象,还反映了古代女性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智慧与创造力。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美妇人的多角度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女性美的独特审美观。这种审美观不仅关注女性的外在美,还通过她们的品德、气质、历史作用等方面,赋予了她们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这种对女性美的全面理解与赞美,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这段古文集中描绘了古代女子的美丽与优雅,通过对女子容貌、服饰、举止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女性美的极致追求和赞美。文中多次提到女子的装饰,如‘金步摇’、‘明月珰’、‘罗裾’等,这些装饰不仅增添了女子的妩媚,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美的审美标准。
文中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萱草’、‘兰房’、‘淇水’等,将女子的美丽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美感。这种描写手法不仅增强了文本的艺术感染力,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此外,文中还通过对女子举止的描写,如‘媞媞步东厢’、‘含羞未上砌’等,展现了女子的柔美和羞涩,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文本的情感表达,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品德的期望和要求。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女子容貌、服饰、举止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女性美的极致追求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美的审美标准和品德期望。这种描写手法不仅增强了文本的艺术感染力,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这段古文集中描绘了古代宫廷中女性的美丽与情感,展现了她们在华丽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文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如“明珠翠羽帐”、“金薄绿绡帷”等,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精致。同时,通过对女性情感的描写,如“讬意风流子”、“佳情肯自私”等,揭示了她们在华丽外表下的复杂情感和内心挣扎。
文中还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如“登徒子好色赋”中的宋玉与登徒子的对比,揭示了美丽与丑陋、忠诚与背叛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文本的文化内涵。宋玉通过对自己东邻女子的赞美,展现了美丽与高雅的结合,而登徒子则通过对自己妻子的描述,揭示了丑陋与低俗的结合。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美丽的重要性,也揭示了美丽与道德的关系。
此外,文中还通过大量的自然意象,如“秋树相思一枝绿”、“梅花柳色春难遍”等,将女性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增强了文本的艺术感染力。这些自然意象不仅象征着女性的美丽和情感,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通过这些意象,文本传达了对美丽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展现了古代宫廷女性的美丽与情感,还通过丰富的文化意象和艺术手法,揭示了美丽与道德、情感与时间的关系,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文本通过对女性美丽和情感的描写,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美丽和情感的重视,同时也揭示了美丽和情感的复杂性和短暂性。这些内容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欣赏。
曹植的《静思赋》通过对美女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望。赋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红颜晔而流光”、“卓特出而无匹”等,生动地描绘了美女的绝世容颜和超凡气质。同时,赋中也流露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执着,如“余心嘉夫淑美,原结欢而靡因”等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张华的《永怀赋》通过对美人的怀念,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赋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美淑人之妖艳,因盻睐而倾城”等,生动地描绘了美人的绝世容颜和超凡气质。同时,赋中也流露出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如“既惠余以至懽,又结我以同心”等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江淹的《丽色赋》通过对绝世佳人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望。赋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色练练而欲夺,光炎炎而若神”等,生动地描绘了佳人的绝世容颜和超凡气质。同时,赋中也流露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执着,如“非天下之至丽,孰能与於此哉”等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沈约的《丽人赋》通过对丽人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望。赋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亭亭似月,嬿婉如春”等,生动地描绘了丽人的绝世容颜和超凡气质。同时,赋中也流露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执着,如“凝情待价,思尚衣巾”等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柏舟》是《诗经》中的一篇,表达了共姜对丈夫的忠贞不渝。诗中通过对共姜坚守贞节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赞美。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柏舟”等,生动地描绘了共姜的忠贞不渝和对爱情的执着。
《列女传》记载了古代贞节妇女的事迹,通过对这些妇女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赞美。传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贞姜”、“贞姬”等,生动地描绘了这些妇女的忠贞不渝和对爱情的执着。同时,传中也流露出对这些妇女的赞美和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向往,如“贞女之义不犯约,勇者不畏死”等句,表达了作者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赞美和向往。
这段文本通过多个古代女性的故事,展现了她们在面对困境、坚守贞节、维护家族荣誉等方面的坚定意志和高尚品德。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道德要求,也体现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角色。
首先,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大多具有强烈的贞节观念。例如,礼脩在丈夫去世后,面对叔父的再嫁提议,她坚决拒绝,甚至不惜以死明志。这种对贞节的坚守,不仅是个人道德的体现,也是对社会规范的遵从。
其次,这些女性在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时,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智慧。例如,罗静在未婚夫去世后,面对杨祚的逼婚,她巧妙地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最终成功逃脱。这种智慧和勇气,不仅保护了自己,也维护了家族的荣誉。
再次,这些女性的行为往往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例如,乐羊子之妻在丈夫外出求学时,截发卖钱以支持丈夫的学习,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她对丈夫的支持,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教育的重视。
最后,这些故事通过女性的行为,传达了一种高尚的道德观念。例如,齐义继母在面对私情和公义时,选择了割舍私情,维护公义。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她的高尚品德,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通过多个生动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女性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定意志和高尚品德。这些故事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段古文通过对几位历史人物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对品德、礼仪、忠诚和智慧的崇尚。首先,文中提到的‘絜’、‘霜整’、‘兰芳’、‘玉颖’等词语,都是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体现了古人对道德修养的重视。这些词语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还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个人品德的严格要求。
其次,文中提到的‘碑’、‘书’、‘解’等文体,展示了古代文献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些文体不仅是记录历史的重要工具,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些文体,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和历史事件。
再次,文中提到的‘老’、‘耆’、‘耋’、‘耄’等词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怀。古代社会认为,老年人是智慧和经验的象征,因此对老年人有着特殊的礼遇和尊重。这种观念不仅体现在礼仪制度中,也体现在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中。
最后,文中提到的‘烛之武’、‘师旷’、‘卫武公’、‘文王’等历史人物,都是古代智慧和忠诚的象征。他们的故事不仅展示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道德标准、政治制度和历史变迁。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品德、礼仪、忠诚和智慧的描述,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这些内容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这段古文通过多个典故和诗句,展现了古代中国对长寿、老年和致仕的深刻思考。首先,文中提到授予七十岁老人玉杖和糜粥的习俗,体现了古代社会对长者的尊重和关怀。玉杖上的鸠鸟装饰,寓意老人不噎,象征长寿和健康。这种习俗不仅是对长者的物质照顾,更是对他们精神上的慰藉。
其次,文中引用了多个历史人物和传说,如淮南王刘安与八公的故事,顾悦与简文帝的对话,以及老聃、尹雄等人的传说,这些故事都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长寿和不老的向往。通过这些故事,古人表达了对生命长久和健康的美好愿望。
再次,文中引用了多位文学家的诗作,如阮瑀、张载、陆机、范泰、简文帝、孔焘等人的诗,这些诗作多反映了人生哲理,尤其是对老年和死亡的思考。诗人们通过对比少壮与老年的不同状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这些诗作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最后,文中还引用了多位文学家的致仕表,如沈约、王僧孺、王裒、徐陵、班超等人的上疏,这些致仕表反映了年老致仕的无奈与感慨。通过这些表文,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在面对年老和致仕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担忧和无奈。这些表文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多个典故、诗句和表文,展现了古代中国对长寿、老年和致仕的深刻思考。这些内容不仅具有文学和历史价值,更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