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欧阳询(557年—641年),唐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主持编撰《艺文类聚》。他是初唐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年代:编撰于唐代初年(7世纪初)。
内容简要:《艺文类聚》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类书,共100卷,分为46部,727子目。书中按主题分类辑录了先秦至唐代的文献资料,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它是研究唐代以前文化的重要工具书,对后世类书的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十五-后妃部-原文
后妃
◇后妃
《白虎通》曰:天子之配谓之后,后者何也,明海内之小君也。
《礼记》曰:古者天子立后,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道,故天下内和而家理,妇顺不脩,阴事不得,谪见於天,月为之食,月食,则后素服而修六宫之职,荡天下之阴事。
又曰:舜葬苍梧,盖三妃未之从也,[舜纳三妃,生九子,娥皇无子,女英生商均,益(礼记檀弓疏作癸。)比生二女,宵明,烛光,舜不告而娶,不立正妃,故唯纳三妃焉。]
《周官》曰:仲春,诏后师[周礼内宰作帅,下同。]内外命妇,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上春,诏王后帅六宫之人,生种而献之於王。
《毛诗》曰: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又曰:葛覃,后妃之本也,后妃在父母家,则志在於女功之事,躬俭节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
又,卷耳,后妃之志也。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诐私谒之心,朝夕思念,至於忧勤者也。
又,樛木,后妃逮下也,言能逮下而无疾妒之心焉,[木下曲曰樛,木枝下垂。故葛藟得而蔓之,谕后,妃能下逮众妾,使得其序,众妾上附事之也。]
又,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凡物有阴阳欲者,无不妒忌,唯螽斯不妒,各得大(明本作天,诗郑笺作受。)气而生子。]
又曰:兔罝,后妃之化也,关雎之化行,则莫不好德,贤人众多也。
又曰:芣苡,后妃之美也,天下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尚书》曰:釐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嫔,嫁也。]
尚书大传,古者后夫人将侍,君前,息烛,至于房中,释朝服,袭燕服,然后入御于君,鸡鸣,太师奏鸡鸣于陛,夫人鸣佩玉于房中,告去也,然后应门击柝,告辟也。
《史记》曰: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助焉。故易基乾坤,诗首关雎,书叙釐降,春秋讥不亲迎,夫妻之际,人道之大伦。
《汉书》曰: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正適称皇后,妾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之号,至武帝,制婕妤娙娥容华充容各有爵位,而元帝加昭仪之号,凡十四等。
又曰:黄帝妃方雷氏,生玄嚣,为青阳,妃累祖,生昌意,妃彤鱼氏,生夷鼓,妃嫫母,生苍林。
应劭《汉官仪》曰:皇后称椒房,取其实蔓延盈升,以椒涂室,取温暖,除恶气也,犹天子朱泥殿上曰丹墀。
《汉旧仪》曰:皇后婕妤乘辇,馀皆以茵,四人舆以行,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春桑,皆衣青,手采桑,以缫三盆茧,示群臣妾从,春桑生而皇后亲桑,於苑中蚕室,养蚕千箔以上,群臣妾从桑还,献茧於馆。
又曰:皇帝赐后黄金万斤。
又曰:皇后食三十县,曰汤沐邑。
五经要义曰: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后妃群妾,以礼御于君所,女史书其环以进退之,生子月辰,则以金环退之,当御者,著于左手,既御,著于右手,左手阳也,以当就男,故著左手,右手阴也,御而复故。
《世本》曰:帝喾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生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曰简狄,生契,次妃陈酆氏庆都,生帝尧,次妃娵訾氏,生帝挚。
《论语》: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有妇人焉,九人而已,妇人文母也,[五字当是注文。]
《列女传》曰:黄帝妃嫫母,於四妃之班居下,貌甚丑而最贤,心每自退。
又曰:启母涂山之女者,夏禹之妃,涂山女也,曰女娇,禹取四日而去治水,启既生,呱呱而泣,禹三过其门,不入子之,涂山独明教训,启化其德,卒致令名,禹为天子,启嗣而立,能继禹之道。
又曰:汤妃有莘之女也,德高而名,[后汉书一百一十崔琦传注引作明。]训正后宫,嫔御有序,伊尹为之媵臣,佐汤致王。
又曰:太姜者,太王之妃,有台氏之女也,贤而有色,生太伯仲雍季历,化导三子,皆成贤德,太王有事,必谘谋焉,诗曰:爰及姜女,聿来胥宇,此之谓也。
又曰:太任者,王季之妃,挚任之女也,端一诚庄,唯德之行,及其有身也,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口不出放言,溲于豕牢,而生文王,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以一,而知其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太任为能胎教。
又曰:太姒者,文王之妃,莘姒之女也,号曰文母,亦思媚太姜,太任旦夕勤劳,以进妇道,文王治外,文母治内,生十子,太姒教诲十子,自少及长,常以正道押持之,卒成武王周公之德。
《帝王世纪》曰:武王妃太公之女,曰邑姜,修教于内,生太子诵。
琐语曰:周宣王夜卧而晏起,后夫人不出於房,姜后既出,乃脱簪珥,待罪於永巷,使其傅母通言於宣王曰:妾之淫心见矣,至使君王失礼而晏起,以见君王之乐色而忘德也,乱之兴,从婢子起,敢请罪,王曰:寡人不德,寔自生过,非夫人之罪也,遂复姜后而勤於政事,早朝晏退,卒成中兴之名。
《续汉书》曰:明德皇后马氏,伏波将军马援之女也,后年七岁,幹治家事,敕制僮御,出入计校,一以贯之,年十三,以选入太子宫,接侍同列而承至尊,先人后己,发於至诚,由是见宠,是时后
宫未有任育者,常言继嗣当以时立,荐达左右,惟恐不及,身衣大帛,御者秃裙不缘,诸王亲家朝请望,见后裙极粗疏,以为绮,就视乃笑,后曰:此缯染色好,故用之耳,老人知者,无不叹息,性不喜出入游观。又不好音乐,上时幸苑囿离宫,以故希从,诵易经,习诗论春秋,略记大义,后志在克己辅上,不以私家干朝庭,兄为虎贲中郎将,两弟黄门郎,讫永平世不迁。
【诗】晋成公绥诗曰:天地不独立,造化由阴阳,乾坤垂覆载,日月耀重光,治国先家道,立教起闺房,二妃济有虞,三母隆周王,涂山兴大禹,有莘佐成汤,齐晋霸诸侯,皆赖姬与姜,关雎思贤妃,此言安可忘。
又曰:殷汤令妃,有莘之女,仁教内修,度义以处,清谧后宫,九嫔有序,伊尹为媵臣,遂作元辅。
【颂】贤明颂曰:於铄姜后,光配周宣,非义不动,非礼不言,晏起早朝,永巷告愆,王用勤政,万国以虔。
又晋刘柔妻王氏姜嫄颂曰:英英姜嫄,寔德之纯,肇承灵瑞,武敏是遵,诞育歧嶷,毗赞皇纶,播殖之训,万叶攸循。
又启母涂山颂曰:涂山静居,玄朗悟机,大禹至公,过门不归,明此道训,孩胤是绥,仁哲以成,永系天晖。
魏韦诞皇后亲蚕颂曰:于时明庶扇物,鸟帑昏正,躬耕帝藉,迈德班令,嘉柔桑之肇敷,思郊庙之至敬,命皇后以亲蚕,俾躬桑于外坰,考时日於巫咸,诏太卜以献祯,御坤德之大辂,翳翠葆以扬旌,尔乃皇英参乘,涂山奉舆,总姜任於后陈,载樊卫於贰车,千乘隐其雷动,万骑粲以星敷,启前路於三官,命蚩尤而清衢,游青虬於左角,步素螭於右隅,登崇坛而正位,觌休气於朝阳,步雕辇而下降。手柔条於公桑,嫔妾肃以莅事,职蚕植而承筐,供副袆之六服,昭孝敬於蒸尝,盛华礼於中宇,神化驰於八方,乃延群妾,宴赐于前,降至贵以逮下,布恺悌之渥恩,礼仪备序,巾车回辕,班中黄之禁财,散束帛之戋戋,神泽霈以雨施,洪惠播於无原,同硕庆於生民,发三灵之永欢,苞繁祜於万国,卷福釐以言旋,美休祚於亿载,岂百世之曾玄。
晋左九嫔武帝纳皇后颂曰:峨峨华山,峻极太清,巨灵导流,河渎是经,惟渎之神,惟岳之灵,锺于扬族,载育盛明,我后穆穆,应期挺生,含聪体喆,歧嶷夙成,如兰之茂,如玉之莹,越在幼冲,休有令名,飞声八极,翕习紫庭,超任邈姒,比德皇英,京室是嘉,备礼致聘,令月吉辰,百僚奉迎,登位太微,明德日盛,群黎欣戴,函夏同庆,翼翼圣皇,睿哲孔纯,愍兹狂戾,阐惠播仁,蠲衅涤秽,与时惟新,霈然洪赦,恩诏遐震,后之践祚,囹圄虚陈,万国齐欢,六合同欣,坤神抃舞,天人载悦,兴瑞降祥,表精日月,和气烟煴,三光朗烈,既获嘉时,寻播甘雪,玄云掩霭,灵液霏霏,既储既积,待阳而晞,长享丰年,福禄永绥。
【赞】曹植姜嫄简狄赞曰:喾卜四妃,子皆为王,帝挚早崩,尧承天纲,玄鸟大迹,殷周美祥,稷契既生,功显虞唐。
又禹妻赞曰:禹娶涂山,土功是急,闻启之生,过门不入,女娇达义,明勋是执,成长圣嗣,天禄以袭。
晋傅玄班婕妤画赞曰:斌斌婕妤,履正修文,进辞同辇,以礼匡君,纳侍显德,谠对解纷,退身避害,志邈浮云。
又明德马皇后赞曰:明德马后,执贞履素,光崇六行,动遵礼度,作后作母,帝谘厥谋,国赖内训,家应显祚。
晋左九嫔虞舜二妃赞曰:妙矣二妃,体灵应符,奉嫔于妫,光有此虞,沅湘示教,灵德永敷。
又周宣王姜后赞曰:昭昭宣王,克复前制,亹亹姜后,乃激乃厉,执心至公,以恢明世。
又纳杨后赞曰:清和协极,二仪降灵,启兹杨族,仁哲诞生,徽音内发,有馥其声,玄符表运,作合圣明,文定厥祥,考卜惟贞,良辰纳币,三光朗清,元公执挚,嘉礼告成,卿士庶僚,烂其充庭,赫赫华宗,弈世载荣,谦光其尊,在满戒盈,受兹介福,垂祚亿龄。
晋庾阐二妃像赞曰:二妃玄达,含灵体妙,协德坤元,配虞齐耀,明两既丽,重光作照,有邈其微,神风遐劭。
【箴】后汉皇甫规女师箴曰:观象制教,肇经乾坤,家有王义,室有严君,各有定位,阴阳是分,昔在轩辕,陶化正刑,刑于壸闱,以临百官,煌煌后妃,玄紞是闲,穆穆夫人,爰采洁蘩,师礼莫违,而神冈时怨,关雎首化,万国承流,实有淑女,允作好逑,唐媛兴妫,文武盛周,德音不回,弘济大繇,咨尔庶妃,銮路斯迈,战战兢兢,厉省鞶带,渐进不形,变起无外,行难著而易丧,事易失而难退,动若顺流,应如发机,奉上惟敬,抚下唯慈,怨岂在明,患生不思。
后汉傅幹皇后箴曰:煌煌四星,著天垂曜,赫赫后妃,是则是效,舜纳二女,对扬茂教,正位于内,顽嚣辍恭,辛乱妲己,共则情悦,牝鸡乱晨,殷祀用绝,孝成宽柔,纵弛纪纲,王擅朝权,赵专椒房,巨猾是缘,窃弄神器,故祸不出所憎,常出所爱,是以在昔明后,日新其化,匪唯训外,亦训于内,晋张华女史箴曰:茫茫造化,两仪始分,散气流形,既陶既甄,在帝庖羲,肇经天人,爰始夫妇,以及君臣,家道以正,而王猷有伦,妇德尚柔,含章贞一,婉娩淑慎,正位居室,樊姬感庄,不食鲜禽,卫女矫桓,耳忌和音,志厉义高,而二主易心,玄熊攀槛,冯媛趍进,夫岂无畏,知死不吝,班女有辞,割
欢同辇,夫岂无怀,防微虑远,人咸知饰其容,莫知饰其性,性之不饰,或愆礼正,出其言善,千里应之,苟违斯义,同衾以疑,懽不可以渎,宠不可以专,专实生慢,爱极则迁,致盈必损,理有固然。
晋裴頠女史箴曰:膏不厌鲜,水不厌清,玉不厌洁,兰不厌馨,尔形信直,影亦不曲,尔声信清,响亦不浊,绿衣虽多,无贵於色,邪径虽利,无尚於直,春华虽美,期於秋实,冰璧虽泽,期於见日,浴者振衣,沐者弹冠,人知正服,莫知行端,服美动目,行美动神,天道祐顺,常与吉人。
【诔】汉杨雄皇后诔曰:沙麓之灵,太阴之精,天生圣姿,豫有祥祯,作合于汉,配元生成,孝顺皇姑,圣敬齐庄,内则纯备,后烈丕光,肇初配元,天命是将,志在黎元,是劳是勤,寅宾出日,东祑阳谷,鸣鸠拂羽,胜降桑木,蚕于茧馆,躬执筐曲,帅道群妾,咸修蚕族,分茧理丝,女工是敕,遐迩蒙祉,中外提福,自京逮海,靡不仰德,去此昭昭,就彼冥冥,忽兮不见,超兮西征,既作下宫,不复故庭。
后汉崔瑗窦贵人诔曰:若夫贵人,天地之所留神,造化之所殷{勤心},华光曜乎日月,才志出乎浮云,然犹退让,未尝专宠,乐庆云之普覆,悼时雨之不广,忧国念主,不敢怠遑,呜呼哀哉,惟以永伤,重曰:积善之家福庆长,修身以寿道之常,圣人之言义不虚,修身获报效莫疏,令问不忘身犹存,贵人虽没遗德尊,著于金石垂后昆。
曹植卞太后诔曰:率土喷薄,三光改度,陵颓谷踊,五行互错,皇室萧条,羽檄四布,百姓歔欷,婴儿号慕,若丧考妣,天下缟素,圣者知命,殉道宝名,义之攸在,亦弃厥生,敢扬后德,表之旐旌,光垂冈极,以慰我情,乃作诔曰:我皇之生,坤灵是辅,作合于魏,亦光圣武,笃生帝文,绍虞之绪,龙飞紫宸,奄有九土,详惟圣善,歧嶷秀出,德配姜嫄,不忝先哲,玄览万机,兼才备艺,汎纳容众,含垢藏疾,仰奉诸姑,降接俦列,阴处阳观,潜明内察,及践大位,母养万国,温温其仁,不替明德,悼彼边氓,末遑宴息,恒劳庶事,兢兢翼翼,亲桑蚕馆,为天下式,樊姬霸楚,书载其庸,武王有乱,孔叹其功,我后齐圣克畅丹聪,不出房闼,心照万邦,年逾耳顺,乾乾匪倦,珠玉不玩,躬御綈练,日昃忘饥,临乐勿宴去奢即俭,旷世作显,慎终如始,蹈和履贞,恭事神祇,昭奉百灵,跼天蹐地,祇畏神明,敬微慎独,执礼幽冥,虔肃宗庙,蠲荐三牲,降福无疆,祝云其诚,宜享斯祐,蒙祉自天,何图凶咎,不勉斯年,尝祷尽礼,有笃无痊,岂命有终,神食其言,遗孤在疚,承讳东藩,擗踊郊畛,洒泪中原,追号皇妣,弃我何迁,昔垂顾复,今何不然,空宫寥廓,栋宇无烟,巡省阶涂,仿佛棂轩,仰瞻帷幄,俯察几筵,物不毁故,而人不存,痛莫酷斯,彼苍者天,遂臻魏都,游魂旧邑,大隧开涂,灵将斯戢,叹息雾兴,挥泪雨集,徘徊輀柩,号咷弗及,神光既幽,伫立以泣。
晋张华章怀皇后诔曰:自天陶灵,必有徵祥,诞在初载,亦曜神光,显应天禄,聿嫔圣皇,受气自然,寔听清和,内含茂质,外发英华,身处宸极,敬恭惟夙,窈窕淑媚,柔顺婉穆,宣慈内政,流化太微,六宫变雅,清我壸闱,经纶庶属,积思万机,既臻缉熙,玄泽流衍,将翼我后,登封降禅,氛祲告妖,沉结弥留,奄忽升遐,弃世高游,圣上哀怀,感切悼心,率土缟素,遏密八音,眇眇游灵,将焉所之,容光幽迈,岂有反期,杳杳新宫,下绝三泉,茫茫陵域,合体中原,委弃晖章,即安太清。
晋左九嫔元皇后杨氏诔曰:昔有莘適殷,姜姒归周,宣德中闺,徽音永流,樊卫二姬,匡齐翼楚,马邓两妃,亦毗汉主,峨峨元后,光嫔晋宇,伉俪圣皇,比踪往古,遭命不永,北[明本作背。]阳即阴,六宫号咷,四海动心,嗟余鄙妾,衔恩特深,追慕三良,甘心自沉,何用存思,不忘德音,何用纪述,记辞翰林,乃作诔曰:惟岳降神,显兹祯祥,笃生英媛,休有烈光,和畅春日,操厉秋霜,率由四教,容德匪荒,行周六亲,徽音显扬,皇英佐舜,涂山翼禹,明明我后,与世同矩,云胡不造,丁兹祸殃,寝疾弥留,寤寐不康,祈祷无应,尝药无良,有始有终,天地之经,自非三光,谁能不零,存播令德,没图丹青,温温元后,寔宣慈焉,抚育群生,恩惠滋焉,悬名日月,垂万春焉。
宋谢庄孝武帝宣贵妃诔曰:律谷罢煊,龙乡辍晓,照车去魏,联城辞赵,皇帝痛掖殿之既阒,悼泉涂之已空,巡步檐而临蕙路,集重阳而望椒风,国轸丧淑之伤,家凝霣妣之怨,敢撰德於旂旒,庶图芳於锺万,其辞曰:玄丘烟煴,瑶台降芬,高唐泄雨,巫山郁云,诞发兰仪,光启玉度,望月方娥,瞻星比婺,敏德素里,栖景震轩,处丽絺绤,出懋蘋蘩,脩诗贲道,称图昭言,翼训姚幄,赞轨尧门,展如之华,寔邦之缓,敬勤显阳,肃恭崇宪,奉荣惟约,承兹以逊,逮下延和,临朝违怨,祚灵集祉,庆蔼迎祥,皇胤璲式,帝女金相,联附齐颖,接萼均芳,以蕃以牧,烛代晖梁,视朔书气,观台告祲,璁衡藏容,翚翟毁衽,掩采瑶光,收华紫禁,移气朔兮变罗纨,白霜凝兮岁将阑,庭树惊兮中睢[《文选》五十七作帷。]响,金棋暧兮玉座寒,仰昊天之莫报,怨凯风之徒攀,经建春而右转
循阊阖而径度,旌委郁於飞飞,龙逶迟於步步,锵楚挽於槐风,唱边箫於松雾,涉姑射而环回,望乐池而顾慕,晨辒解凤,晓盖俄今,[《文选》作金。]山庭寝白,隧露抽阴,重扃闭兮灯以黯,中泉寂兮此夜深,销神躬於壤末,散灵魄於天浸。
【哀策】晋潘岳景献皇后哀策文曰:於穆先后,俪皇协运,世宗之胤,德博化先,用俭礼峻,任姒隆周,后亦母晋,终温且惠,其仪淑慎,既慎其仪,克明礼教,抚翼齐蕃,训成弘操,其慈有威,不舒不暴,乃家乃邦,是则是效,嗟余艰屯,仍遭不造,靡恃惟妣,景命弗保,心之云痛,痛贯穹昊,袭龟筮之良辰,启幽房之潜邃,整武驾之隆牡,结龙辀之缟驷,望旂常而崩摧,披辒辌以增欷,口呜咽以失声,目横迸以洒泪,邈雨绝於宫闱,长无觌於仿佛。
晋张华元皇后哀策文曰:天地配享,化成两仪,王假有道,义在伉俪,姜嫄佐喾,二妃兴妫,仰观古籍,觊亦同规,今胡不然,景命夙亏,我膺历运,临统万方,正位于内,寔在嫔嫱,天作之合,骏发其祥,河岳降灵,启祚华阳,弈世丰衍,朱绂斯皇,来翼家邦,宪度是常,缉熙阴教,德声显扬,如何不吊,背世陨丧,瑶齐无住,长去蒸尝,追怀永悼,率土摧伤,陵兆既宅,将迁幽都,宵陈夙驾,元妃其徂,宫闱遏密,阶庭永虚,设祖属紼,告驾启途,法服翚褕,寄象容车,金辂晻蔼,帷裳不舒,千乘动轸,六骥踟蹰,铭旌树表,翣柳云敷,祁祁同轨,岌岌蒸徒,孰云不怀,哀感万夫,宁神虞旃,安体玄庐。
宋颜延之元皇后哀策文曰:龙轜纚綍,容翟结骖,皇涂昭旷,神路幽严,皇帝亲临祖馈,躬瞻宵载,饰遗仪於组旒,纶徂音乎珩佩,悲黼翣之移御,痛翚褕之重晦,降轝客位,彻奠殡阶,乃命史臣,累德述怀,其辞曰:伦昭俪昇,有总有凭,圆精初铄,方祇始凝,昭哉世族,祥发庆膺,秘仪景胄,圆光玉绳,昌晖在阴,柔明将进,率礼蹈和,称诗纳顺,爰自待年,金声夙振,亦既有行,素章增绚,象服是加,言观维则,俾我王风,始基嫔德,蕙问川流,芳猷允塞,方江泳汉,再谣南国,伊昔不造,鸿化中微,用集宝命,仰陟天机,释位公宫,登曜紫闱,钦若皇姑,允迪前徽,孝达宁亲,敬行宗祀,进思才淑,傍宗图史,降音在咏,动容成纪,坤则顺成,皇轩润饬,下节震腾,上清眺侧,有来斯雍,无思不极,象物方臻,视祲告沴,太和既融,攸华委世,兰殿长阴,椒涂弛卫,戒凉在律,杪秋即穸,霜夜流唱,晓月升魄,八神警引,五辂迁迹,噭々储嗣,哀哀列辟,洒零玉墀,雨泗丹液,[《文选》五十八作掖。]抚存悼亡,感今怀昔,南背国门,北首山园,遥酸紫盖,眇泣素轩,灭采清都,夷体寿原,邑野沦蔼,戎夏悲欢,[《文选》作讙。]来方可述,往驾弗援。
齐谢朓敬皇后哀策文曰:翚帟舒阜,玄堂启扉,俎彻三献,筵卷六衣,怀蜃卫而延首,想鹥辂而抚心,痛椒涂之先廓,哀长信之莫临,身隔两起,时无三辰,旋诏左言,光敷圣善,其辞曰:帝唐远胄,御龙遥绪,在秦作刘,在汉开楚,肇惟淑圣,克柔克令,清汉表灵,曾沙膺庆,爰定厥祥,徽音允穆,光华沼沚,荣曜中谷,敬始絺绤,教先穜稑,睿问川流,神襟兰郁,先德韬光,君道方披,辅佐求贤,在谒无陂,顾史弘式,陈诗展义,厚下曰仁,藏往伊智,十乱斯俟,四教冈式,思媚诸姑,贻我嫔则,化自公宫,远被南国,轩曜怀光,素舒伫德,闵予不祐,慈训早违,方年冲藐,怀袖靡依,家臻宝业,身嗣昌晖,寿宫寂远,清庙虚归,帝迁明命,民神胥悦,乾景外临,阴仪内缺,空悲故剑,徒嗟金穴,冯相告祲,宸驾长往,贻厥远图,末命是奖,怀丰沛之绸缪,背神京之弘敞,陋苍梧之不从,遵鲋隅以同坏,陈象设於园寝,映舆鍰於松楸,望承明而不入,度清洛而南游,继池綍於通轨,接龙帷於造舟,回塘寂其已慕,东川澹而不流,藉閟宫之远烈,闻缵女之遐庆,始协德於蘋蘩,终配祇而表命,慕方缠於赐衣,悲日隆於抚镜,思寒泉之冈极,讬彤管於遗咏。
梁任昉王贵嫔哀策文曰:游衣戒节,轜车命服,永去椒华,长辞嘉福,笥缄遗组,筵委尘鞠,将命启期,寔惟嘉数,珮空响其何节,姆下当[疑当作堂。]其谁傅,殡宫既毁,祖馈斯撤,爰命史臣,宣美来裔,坤载既厚,内德云助,轩五有弘,姬十斯豫,诞咨邦淑,选自良家,爰登六列,象服委蛇,青絇丹繶,辰衣素纱,肃雍妇职,佥曰俞往,赞景望舒,方娠明两,心前轨庆,轩中增朗,与栝不愆,朏魄无爽,式陪茧观,有事蚕宫,降舆访道,基我王风,宣礼撤豆,缉乐房中居贵能降,在盈思冲,仁者必寿,彼苍者穹,如何不淑,万化齐终,荐车告途,殡穸既辨,黼翣璀以陆离,帷〈巾光〉纷其舒卷,出桂宫而北徂,经未央以西转,池紼顾而徐前,服马嘶而不践,霜霏微而初被,野空笼而始彫,促虞泉於薤露,抚悲翁於短箫,母以子贵,义弘前哲,申前[明本作襄,疑当作衰。]齐削以从疑,革麻縓之轻杀,达副君之天至,赋白华之无缺,庶清庙之微微,非寿原之永翳。
【谥策】宋谢庄殷贵妃谥策文曰:维年月日,皇帝曰咨故淑仪殷氏,惟尔合徽挺懋,爰光素里,友琴流荇,实华紫掖,奉轩景以柔明发迹,处椒风以婉娈升[原作外,据
冯校本改。]名,幽闲之范,日蔼层闱,繁祉之庆,方隆蕃世,而当春掩藻,中波灭源,朕用震悼,伤于厥心,松区已剪,泉冥将遂,宜旌德第行,式衍声芳,魂而有灵,尚兹宠渥,呜呼哀哉。
【诏】梁沈约梁武帝立内职诏曰:刑于垂训,周文所以表德,壸闱失序,汉氏所以丧邦,并被诸方策,式昭戒劝,魏晋以来,虽云简薄,而内职名号,参差不同,在宋太始,位置繁缛,遂设九品,且拟外朝,填委椒掖,徵费无已,自此相仍,踵以成旧,昭阳九华,千门万户,朕受命自天,始基七百,思所以立房自迩,贻厥方来,前代职品,所宜因革,外可详议,务令该允。
陈徐陵陈文帝登祚尊皇太后诏曰:朕以虚薄,才非弘济,窃守蕃维,常惧盈满,岂图苍昊不吊,国步艰难,皇嗣元良,藐在崤渭,二臣奉迎,川途靡从,六传还朝,淹留未日,令国图无主,家业事隆,上奉父母之严规,下逼群公之庭诤,遂以庸质,升纂帝基,对扬大化,弥增号惧,今宜式遵旧则,奉上皇后尊号为皇太后,御慈训宫,一依前典,若中流静晏,皇嗣归来,辄当解绂於箕山之阳,归老於琅琊之国,复子明辟,还承宝图,若问与夷,无媿园寝。
【章】梁江淹为建平皇[本集作王。]庆王后正位章曰:伏承以嘉月惠时,膺曜宸正,翚珩昭品,褕组在饰,休遍函夏,誉殷灵昧,伏惟岳曜静德,式怀谦顺,升降图传,左右诗史,夙镜茂资,早摛芳训,衍教紫庭,丽轨华屋,声激绮组,风偃家邦。
梁沈约为六宫拜章曰:蓬闱菲质,嘉淑无筭,越自幽衡,登躯宸汉,奉日月之华,侍巾屣之末,何以厕鸳鸾之盛序,奉属车之清尘,随江总为陈六宫谢章曰:恭膺礼命,愧集丹缕之颜,拜奉曲私,愁萦翚羽之色,曾宫夜火,伯媛匪惊,楚谢奔涛,贞姜何惧,岂期日月腾影,风云写润,遂复位崇九御,声高六列,象服增华,丹軿耀采,何以弼佐王风,克柔阴化,兢惶并集,追想流荇之诗,荷据相并,遂失鸣环之节。
【表】魏傅嘏请立贵嫔为皇后表曰:有虞始德,观化妫汭,夏后创业,启祚涂山,咸以淑哲,垂文曲颂,伏惟贵嫔,诞秀令族,禀真高胄,应昭明之量,兼圣善之行,金玺未授,而玉瑞先显,表赞天休,昭隆后祚,贞侔先典,告逾往训,而犹潜光,未即皇统,进违二仪烟煴之德,退阚悬象兼曜之仪,群僚百辟,所以竦伫陛下钦若天秩,祗赞帝祉,夙崇盛礼,俾君万国,则六合承风,天下幸甚。
魏陈王曹植上卞太后诔表曰:大行皇太后,资坤元之性,体载物之仁,齐美姜嫄,等德任姒,佐政内朝,惠加四海,草木荷恩,含气受润,庶锺元吉,永膺万祚,何图一旦,早弃明朝,背绝臣庶,悲痛靡告,臣闻铭以述德,诔尚及哀,是以冒越谅闇之礼,作诔一篇,知不足赞杨明贵,以展臣蓼莪之思,忧荒情散,不足观采。
晋左九嫔上元皇后诔表曰:伏惟圣善宣慈,仁洽六宫,含弘光大,德润四海,妾闻之前志,卑不诔尊,少不诔长,杨雄臣也,而诔汉后,班固子也,而诔其父,皆以述杨景行,显之竹帛,岂所谓三代不同礼,随时而作者乎。
后魏温子昇魏帝纳皇后群臣上礼文曰:臣闻轩辕乃神,西陵以之作合,夏后至圣,涂山於是来嫔,伏惟陛下,龙飞缵历,大明理运,长秋既建,阴教有主,景命无穷,灵基长世,普天之下,莫不欣跃。
随江总为陈六宫谢表曰:鹤籥晨启,雀钗晓暎,恭承盛典,肃荷徽章,步动云桂,香飘雾縠,媿缠艳粉,无情拂镜,愁萦巧黛,息意临窗,妾闻汉水赠珠,人闻绝世,洛川拾翠,仙处无双,或有风流行雨,窈窕初日,声高一笑,价起两环,乃可桂殿迎春,兰房侍宠,借班姬之扇,未掩惊羞,假蔡琰之文,宁披悚戴。
【论】宋范晔皇后纪论曰:周礼,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知丧祭宾客,女御序于王之燕寝,顺宫分务,[原讹雾,据冯校本改。]各有典司,女史彤管,记功书过,居有保阿之训,动有环珮之响,进贤才以辅佐君子,哀窈窕而不淫其色,所以能宣述阴化,脩成内则,秦并天下,多自骄大,官备七国,爵列八品,汉兴因循,而妇制莫釐,高祖帷箔不修,孝文衽席无辨,而选纳尚简,饰玩少华,自武元之后,世增淫费,至乃掖庭三千,增级十四,及光武中兴,斫彫为朴,六宫称号,唯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明帝事遵先旨,宫教颇修,登建嫔后,必先令德,内无出阃之言,权无私溺之授,可谓矫其弊矣,孝章以下,渐用色授,恩隆好合,遂忘灾蠹,自古虽主幼时艰,王家多衅,委成冢宰,未有专任妇人,断割重器,唯秦芊太后,始摄政事,故穰侯权重於昭王,家富於嬴国,汉仍其谬,知患莫改,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任重道愆,利深祸速,身犯雾露於云台之上,家婴缧絏於圄犴之下,堙灭连踵,倾辀继路,而赴蹈不息,焦烂为期,终乃凌夷大运,沦亡神宝,诗书所叹,略同一揆。
【行状】梁江淹宋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状曰:窃闻侯服之誉,非黄冠所敷,玉食之门,宁皂衣所述,谅畏裒虚美於君后,披空名於鼎贵,然昔有汉臣诔行,晋史书德者,亦云实而已焉,太妃诞巽离之正和,函云露之中气,凝
采髻岁,贲章笄年,
若乃彤管女图之学,纂组绮缟之工,
升降虔谦之仪,柔静嘉顺之节,
莫不中道若性,不严而成,
故誉满帷阃,声播轩殿。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十五-后妃部-译文
后妃
◇后妃
《白虎通》说:天子的配偶称为后,后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她是海内的小君。
《礼记》说:古代天子立后,六宫中有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管理天下的内政,以彰显妇道,所以天下内部和谐,家庭治理得当。如果妇人不修妇道,阴事不得其宜,就会受到上天的谴责,表现为月食。月食时,皇后要穿素服,整顿六宫的职责,清除天下的阴事。
又说:舜葬在苍梧,大概是因为他的三位妃子没有随从。[舜娶了三位妃子,生了九个儿子,娥皇没有儿子,女英生了商均,益(《礼记·檀弓疏》作癸)比生了两个女儿,宵明和烛光。舜没有告知父母就娶了她们,也没有立正妃,所以只娶了三位妃子。]
《周官》说:仲春时节,诏令后师(《周礼·内宰》作帅,下同)带领内外命妇,开始在北郊养蚕,以制作祭服。上春时节,诏令王后带领六宫的人,种植谷物并献给王。
《毛诗》说:《关雎》是后妃的德行,是《风》的开始,用来教化天下,端正夫妇之道。
又说:《葛覃》是后妃的根本,后妃在父母家时,就专心于女工之事,勤俭节约,穿洗过的衣服,尊敬师傅,这样就可以让父母安心,用妇道来教化天下。
又说:《卷耳》是后妃的志向。后妃应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了解臣下的勤劳,内心有进贤的志向,而没有险恶的私心,日夜思念,以至于忧劳。
又说:《樛木》是后妃能够善待下人,能够善待下人而没有嫉妒之心。[木下曲叫樛,木枝下垂。所以葛藟能够攀附,比喻后妃能够善待众妾,使她们各得其所,众妾也愿意依附她。]
又说:《螽斯》是后妃子孙众多,如果像螽斯一样不嫉妒,子孙就会众多。[凡是有阴阳欲望的生物,没有不嫉妒的,只有螽斯不嫉妒,各自得到大气而生子。]
又说:《兔罝》是后妃的教化,《关雎》的教化流行,那么没有人不崇尚德行,贤人众多。
又说:《芣苡》是后妃的美德,天下和平,妇人就乐于有子。《尚书》说:釐降二女于妫汭,嫁于虞。[嫔,嫁的意思。]
《尚书大传》说:古代后夫人侍奉君主时,先熄灭烛火,进入房中,脱下朝服,换上燕服,然后侍奉君主。鸡鸣时,太师在台阶上奏报鸡鸣,夫人在房中鸣佩玉,表示告退,然后应门击柝,表示告退。
《史记》说:自古以来受命的帝王,以及继承王位的君主,不仅内德茂盛,也有外戚的帮助。所以《易经》以乾坤为基础,《诗经》以《关雎》为首,《尚书》叙述釐降,《春秋》讥讽不亲迎,夫妻之间的关系是人伦的大道。
《汉书》说:汉朝兴起,沿用秦朝的称号,帝母称为皇太后,祖母称为太皇太后,正妻称为皇后,妾称为夫人。还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等称号,到武帝时,制定了婕妤、娙娥、容华、充容等爵位,元帝时又增加了昭仪的称号,共有十四等。
又说:黄帝的妃子方雷氏,生了玄嚣,称为青阳;妃子累祖,生了昌意;妃子彤鱼氏,生了夷鼓;妃子嫫母,生了苍林。
应劭《汉官仪》说:皇后称为椒房,取椒实蔓延盈升的意思,用椒涂室,取温暖,除恶气,就像天子朱泥殿上称为丹墀。
《汉旧仪》说:皇后和婕妤乘坐辇车,其余的都坐茵车,四人抬着走。皇后的玉玺,文字与皇帝相同。皇后春天采桑,都穿青衣,亲手采桑,缫三盆茧,展示给群臣和妾从。春天桑树生长时,皇后亲自在苑中蚕室养蚕,养蚕千箔以上,群臣和妾从采桑回来,献茧于馆。
又说:皇帝赐给皇后黄金万斤。
又说:皇后享有三十个县的食邑,称为汤沐邑。
《五经要义》说:古代后夫人,必须有女史彤管的制度,后妃和群妾按照礼节侍奉君主,女史记录她们的环以决定进退。生子月辰时,用金环退下,当侍奉时,戴在左手,侍奉完毕后,戴在右手。左手是阳,表示接近男性,所以戴在左手;右手是阴,侍奉完毕后恢复原状。
《世本》说:帝喾卜其四妃之子,都有天下。元妃是有邰氏的女儿,叫姜嫄,生了后稷;次妃是有娀氏的女儿,叫简狄,生了契;次妃是陈酆氏庆都,生了帝尧;次妃是娵訾氏,生了帝挚。
《论语》说:武王说:我有乱臣十人。孔子说:人才难得,不是这样吗?其中有妇人,九人而已。妇人是文母。[这五字可能是注文。]
《列女传》说:黄帝的妃子嫫母,在四妃中地位最低,相貌很丑但最贤惠,常常自退。
又说:启的母亲是涂山的女儿,夏禹的妃子,涂山女叫女娇。禹娶了她四天后就去治水,启出生后,呱呱哭泣,禹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进去。涂山女独自教导启,启受到她的德化,最终成就了美名。禹成为天子后,启继承了他的位置,能够继承禹的道统。
又说:汤的妃子是有莘的女儿,德高望重,训导后宫,嫔御有序,伊尹作为她的媵臣,辅佐汤成为王。
又说:太姜是太王的妃子,有台氏的女儿,贤惠而美丽,生了太伯、仲雍和季历,教导三个儿子,都成为贤德之人。太王有事,必定咨询她。《诗经》说: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就是这个意思。
又说:太任是王季的妃子,挚任的女儿,端庄诚实,只行德行。怀孕时,眼睛不看恶色,耳朵不听恶声,口不出恶言,甚至在猪圈里小便,生了文王。文王生来聪明圣明,太任教他一点,他就能明白百点,最终成为周朝的宗祖。君子认为太任能够进行胎教。
又说:太姒是文王的妃子,莘姒的女儿,号称文母,也敬爱太姜和太任,日夜勤劳,以进妇道。文王治理外政,文母治理内政,生了十个儿子。太姒教导十个儿子,从小到长,常用正道约束他们,最终成就了武王和周公的德行。
《帝王世纪》说:武王的妃子是太公的女儿,叫邑姜,修教于内,生了太子诵。
《琐语》说:周宣王晚上睡觉,早上起得晚,后夫人不出房门。姜后出来后,脱掉簪珥,在永巷待罪,让她的傅母向宣王传达说:妾的淫心显现了,以至于让君王失礼而晚起,这表明君王贪图美色而忘记德行。乱的兴起,从婢子开始,敢请罪。王说:寡人不德,实在是自己有过错,不是夫人的罪过。于是恢复了姜后,勤于政事,早朝晚退,最终成就了中兴的名声。
《续汉书》说:明德皇后马氏,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女儿。皇后七岁时,就管理家事,指挥僮仆,出入计算,一贯如此。十三岁时,被选入太子宫,接待同列而侍奉至尊,先人后己,发自至诚,因此受到宠爱。当时皇后
宫中尚未有负责养育的人,常说要及时确立继承人,推荐给皇帝左右的人,唯恐来不及,皇后穿着粗布衣服,侍女的裙子没有装饰,诸王和亲家来朝见时,看到皇后的裙子非常粗糙,以为是丝绸,走近一看才笑,皇后说:这种布料染色好,所以用它。知道内情的老人无不叹息,皇后不喜欢外出游玩。也不喜欢音乐,皇帝时常去苑囿离宫,因此很少跟随,皇后诵读《易经》,学习《诗经》、《论语》、《春秋》,略记大义,皇后的志向在于克制自己辅佐皇帝,不以私事干涉朝廷,她的兄长是虎贲中郎将,两个弟弟是黄门郎,直到永平年间都没有升迁。
【诗】晋成公绥的诗说:天地不是独立存在的,造化由阴阳决定,乾坤承载万物,日月照耀大地,治国先要治家,立教从闺房开始,二妃帮助有虞,三母使周王兴盛,涂山帮助大禹,有莘辅佐成汤,齐晋称霸诸侯,都依赖姬与姜,关雎思念贤妃,这话怎能忘记。
又说:殷汤的妃子,是有莘的女儿,仁德内修,以义处事,后宫清静,九嫔有序,伊尹作为陪嫁臣子,最终成为元辅。
【颂】贤明颂说:光辉的姜后,与周宣王相配,不合义的事不做,不合礼的话不说,早起上朝,永巷告罪,王勤于政事,万国都虔诚。
又晋刘柔的妻子王氏姜嫄颂说:英明的姜嫄,德行纯正,承继灵瑞,遵循武敏,生育贤子,辅佐皇纶,播殖的训诫,万世遵循。
又启母涂山颂说:涂山静居,玄朗悟机,大禹至公,过门不归,明此道训,孩胤是绥,仁哲以成,永系天晖。
魏韦诞皇后亲蚕颂说:当时明庶扇物,鸟帑昏正,躬耕帝藉,迈德班令,嘉柔桑之肇敷,思郊庙之至敬,命皇后以亲蚕,俾躬桑于外坰,考时日於巫咸,诏太卜以献祯,御坤德之大辂,翳翠葆以扬旌,尔乃皇英参乘,涂山奉舆,总姜任於后陈,载樊卫於贰车,千乘隐其雷动,万骑粲以星敷,启前路於三官,命蚩尤而清衢,游青虬於左角,步素螭於右隅,登崇坛而正位,觌休气於朝阳,步雕辇而下降。手柔条於公桑,嫔妾肃以莅事,职蚕植而承筐,供副袆之六服,昭孝敬於蒸尝,盛华礼於中宇,神化驰於八方,乃延群妾,宴赐于前,降至贵以逮下,布恺悌之渥恩,礼仪备序,巾车回辕,班中黄之禁财,散束帛之戋戋,神泽霈以雨施,洪惠播於无原,同硕庆於生民,发三灵之永欢,苞繁祜於万国,卷福釐以言旋,美休祚於亿载,岂百世之曾玄。
晋左九嫔武帝纳皇后颂说:巍峨的华山,高耸入云,巨灵导流,河渎是经,惟渎之神,惟岳之灵,锺于扬族,载育盛明,我后穆穆,应期挺生,含聪体喆,歧嶷夙成,如兰之茂,如玉之莹,越在幼冲,休有令名,飞声八极,翕习紫庭,超任邈姒,比德皇英,京室是嘉,备礼致聘,令月吉辰,百僚奉迎,登位太微,明德日盛,群黎欣戴,函夏同庆,翼翼圣皇,睿哲孔纯,愍兹狂戾,阐惠播仁,蠲衅涤秽,与时惟新,霈然洪赦,恩诏遐震,后之践祚,囹圄虚陈,万国齐欢,六合同欣,坤神抃舞,天人载悦,兴瑞降祥,表精日月,和气烟煴,三光朗烈,既获嘉时,寻播甘雪,玄云掩霭,灵液霏霏,既储既积,待阳而晞,长享丰年,福禄永绥。
【赞】曹植姜嫄简狄赞说:喾卜四妃,子皆为王,帝挚早崩,尧承天纲,玄鸟大迹,殷周美祥,稷契既生,功显虞唐。
又禹妻赞说:禹娶涂山,土功是急,闻启之生,过门不入,女娇达义,明勋是执,成长圣嗣,天禄以袭。
晋傅玄班婕妤画赞说:斌斌婕妤,履正修文,进辞同辇,以礼匡君,纳侍显德,谠对解纷,退身避害,志邈浮云。
又明德马皇后赞说:明德马后,执贞履素,光崇六行,动遵礼度,作后作母,帝谘厥谋,国赖内训,家应显祚。
晋左九嫔虞舜二妃赞说:妙矣二妃,体灵应符,奉嫔于妫,光有此虞,沅湘示教,灵德永敷。
又周宣王姜后赞说:昭昭宣王,克复前制,亹亹姜后,乃激乃厉,执心至公,以恢明世。
又纳杨后赞说:清和协极,二仪降灵,启兹杨族,仁哲诞生,徽音内发,有馥其声,玄符表运,作合圣明,文定厥祥,考卜惟贞,良辰纳币,三光朗清,元公执挚,嘉礼告成,卿士庶僚,烂其充庭,赫赫华宗,弈世载荣,谦光其尊,在满戒盈,受兹介福,垂祚亿龄。
晋庾阐二妃像赞说:二妃玄达,含灵体妙,协德坤元,配虞齐耀,明两既丽,重光作照,有邈其微,神风遐劭。
【箴】后汉皇甫规女师箴说:观象制教,肇经乾坤,家有王义,室有严君,各有定位,阴阳是分,昔在轩辕,陶化正刑,刑于壸闱,以临百官,煌煌后妃,玄紞是闲,穆穆夫人,爰采洁蘩,师礼莫违,而神冈时怨,关雎首化,万国承流,实有淑女,允作好逑,唐媛兴妫,文武盛周,德音不回,弘济大繇,咨尔庶妃,銮路斯迈,战战兢兢,厉省鞶带,渐进不形,变起无外,行难著而易丧,事易失而难退,动若顺流,应如发机,奉上惟敬,抚下唯慈,怨岂在明,患生不思。
后汉傅幹皇后箴说:煌煌四星,著天垂曜,赫赫后妃,是则是效,舜纳二女,对扬茂教,正位于内,顽嚣辍恭,辛乱妲己,共则情悦,牝鸡乱晨,殷祀用绝,孝成宽柔,纵弛纪纲,王擅朝权,赵专椒房,巨猾是缘,窃弄神器,故祸不出所憎,常出所爱,是以在昔明后,日新其化,匪唯训外,亦训于内,晋张华女史箴说:茫茫造化,两仪始分,散气流形,既陶既甄,在帝庖羲,肇经天人,爰始夫妇,以及君臣,家道以正,而王猷有伦,妇德尚柔,含章贞一,婉娩淑慎,正位居室,樊姬感庄,不食鲜禽,卫女矫桓,耳忌和音,志厉义高,而二主易心,玄熊攀槛,冯媛趍进,夫岂无畏,知死不吝,班女有辞,割
虽然同乘一辆车,心中岂能没有忧虑?要防微杜渐,考虑长远。人们都知道修饰自己的容貌,却不知道修饰自己的品性。品性如果不加修饰,可能会违背礼法正道。说出善言,千里之外都会响应;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即使是同床共枕的人也会产生怀疑。欢乐不可亵渎,宠爱不可专享,专宠会滋生傲慢,爱到极致就会改变。事物发展到极致必然会走向衰败,这是自然的规律。
晋朝的裴頠在《女史箴》中说:油脂不嫌新鲜,水不嫌清澈,玉不嫌洁净,兰花不嫌芳香。你的形体正直,影子也不会弯曲;你的声音清亮,回响也不会浑浊。绿色的衣服虽然多,但颜色并不珍贵;邪路虽然便利,但不如正道高尚。春天的花朵虽然美丽,但期待的是秋天的果实;冰和玉虽然润泽,但期待的是见到阳光。洗澡的人会抖抖衣服,洗头的人会弹弹帽子。人们知道如何端正外表,却不知道如何端正行为。外表的美能吸引目光,行为的美能感动心灵。天道保佑顺从的人,常常赐福给善良的人。
【诔】汉朝的杨雄在《皇后诔》中说:沙麓的灵气,太阴的精华,天生圣洁的容貌,预示吉祥的征兆。与汉朝结合,配得上天地生成的德行。孝顺皇姑,恭敬庄重,内心纯洁,德行光辉。最初配得上天地,天命所归,志向在于百姓,勤劳不懈。清晨迎接日出,东方的阳谷,鸣鸠展翅,桑木茂盛。在蚕馆中养蚕,亲自执筐,带领群妾,共同修习蚕桑之事。分茧理丝,女工们受到教导。远近都蒙受福祉,中外都得到福气。从京城到海边,无不仰慕她的德行。离开这光明之地,前往那幽冥之境,忽然不见,超越西行。已经进入下宫,不再回到故庭。
后汉的崔瑗在《窦贵人诔》中说:像贵人这样的人,天地都为之留神,造化都为之殷勤。她的光华照耀日月,才志超越浮云。然而她仍然谦让,从未专宠。她喜欢庆云的普照,哀悼时雨的不广。忧国念主,不敢懈怠。唉,哀哉,唯有永远的伤痛。再说:积善之家福庆长久,修身以长寿是常道。圣人的话不会虚假,修身获报效不会疏漏。美好的名声不会忘记,贵人虽已去世,但她的德行永存,铭刻在金石上,流传给后代。
曹植在《卞太后诔》中说:大地喷薄,日月星辰改变轨道,山陵崩塌,山谷涌动,五行交错。皇室萧条,战报四布,百姓哀叹,婴儿哭号,如同失去了父母,天下都穿上了丧服。圣人知道天命,殉道保名,义之所在,也舍弃了生命。敢宣扬太后的德行,表在旗帜上,光辉照耀山冈,以慰藉我的情感。于是作诔说:我皇的诞生,坤灵辅佐,与魏国结合,也光耀了圣武。笃生帝文,继承虞舜的遗绪,龙飞紫宸,拥有九州。详细思考她的圣善,幼年就显露出秀美,德行配得上姜嫄,不辱先哲。她洞察万机,兼备才艺,宽容众人,含垢藏疾。她恭敬地侍奉诸姑,谦逊地接待同僚,暗中观察,明察秋毫。等到登上大位,母养万国,温和仁慈,不废明德。哀悼边疆的百姓,无暇休息,勤劳于庶事,兢兢业业。她亲自在蚕馆养蚕,为天下树立榜样。樊姬辅佐楚霸,史书记载她的功绩;武王有乱,孔子赞叹他的功勋。我后齐圣,聪明睿智,不出房门,心照万邦。年过六十,依然勤奋不懈,不玩珠玉,亲自穿粗布衣服。日昃忘饥,临乐不宴,去奢即俭,旷世显赫。慎终如始,蹈和履贞,恭敬地侍奉神祇,昭奉百灵。跼天蹐地,敬畏神明,敬微慎独,执礼幽冥。虔诚地祭祀宗庙,献上三牲,祈求无疆的福气,祝祷真诚。应该享受这样的福佑,蒙受天赐的福祉,为何遭遇凶祸,不享天年?曾经祈祷尽礼,却无痊愈,难道命有终时,神食其言?遗孤在悲痛中,承讳东藩,擗踊郊畛,洒泪中原。追号皇妣,弃我何迁?昔日的关怀,今日为何不再?空宫寥廓,栋宇无烟,巡省阶涂,仿佛棂轩。仰瞻帷幄,俯察几筵,物不毁故,而人不存。痛莫酷斯,彼苍者天。遂臻魏都,游魂旧邑,大隧开涂,灵将斯戢。叹息雾兴,挥泪雨集,徘徊輀柩,号咷弗及。神光既幽,伫立以泣。
晋朝的张华在《章怀皇后诔》中说:自天陶灵,必有徵祥,诞生之初,也闪耀神光。显应天禄,嫁给圣皇,受气自然,实听清和。内含茂质,外发英华,身处宸极,敬恭惟夙。窈窕淑媚,柔顺婉穆,宣慈内政,流化太微。六宫变雅,清我壸闱,经纶庶属,积思万机。既臻缉熙,玄泽流衍,将翼我后,登封降禅。氛祲告妖,沉结弥留,奄忽升遐,弃世高游。圣上哀怀,感切悼心,率土缟素,遏密八音。眇眇游灵,将焉所之?容光幽迈,岂有反期?杳杳新宫,下绝三泉,茫茫陵域,合体中原。委弃晖章,即安太清。
晋朝的左九嫔在《元皇后杨氏诔》中说:昔有莘適殷,姜姒归周,宣德中闺,徽音永流。樊卫二姬,匡齐翼楚,马邓两妃,亦毗汉主。峨峨元后,光嫔晋宇,伉俪圣皇,比踪往古。遭命不永,北阳即阴,六宫号咷,四海动心。嗟余鄙妾,衔恩特深,追慕三良,甘心自沉。何用存思,不忘德音,何用纪述,记辞翰林。乃作诔曰:惟岳降神,显兹祯祥,笃生英媛,休有烈光。和畅春日,操厉秋霜,率由四教,容德匪荒。行周六亲,徽音显扬,皇英佐舜,涂山翼禹。明明我后,与世同矩,云胡不造,丁兹祸殃。寝疾弥留,寤寐不康,祈祷无应,尝药无良。有始有终,天地之经,自非三光,谁能不零?存播令德,没图丹青,温温元后,寔宣慈焉。抚育群生,恩惠滋焉,悬名日月,垂万春焉。
宋朝的谢庄在《孝武帝宣贵妃诔》中说:律谷罢煊,龙乡辍晓,照车去魏,联城辞赵。皇帝痛掖殿之既阒,悼泉涂之已空,巡步檐而临蕙路,集重阳而望椒风。国轸丧淑之伤,家凝霣妣之怨,敢撰德於旂旒,庶图芳於锺万。其辞曰:玄丘烟煴,瑶台降芬,高唐泄雨,巫山郁云。诞发兰仪,光启玉度,望月方娥,瞻星比婺。敏德素里,栖景震轩,处丽絺绤,出懋蘋蘩。脩诗贲道,称图昭言,翼训姚幄,赞轨尧门。展如之华,寔邦之缓,敬勤显阳,肃恭崇宪。奉荣惟约,承兹以逊,逮下延和,临朝违怨。祚灵集祉,庆蔼迎祥,皇胤璲式,帝女金相。联附齐颖,接萼均芳,以蕃以牧,烛代晖梁。视朔书气,观台告祲,璁衡藏容,翚翟毁衽。掩采瑶光,收华紫禁,移气朔兮变罗纨,白霜凝兮岁将阑。庭树惊兮中睢[《文选》五十七作帷。]响,金棋暧兮玉座寒。仰昊天之莫报,怨凯风之徒攀,经建春而右转。
沿着阊阖门的小路前行,旌旗在风中飘扬,龙车缓缓行进,楚地的挽歌在槐树的风中响起,边地的箫声在松树的雾气中回荡,经过姑射山而环绕回望,望着乐池而心生怀念,晨间的凤车解开,晓间的车盖如今已不再,山庭中白色的帷幕垂下,隧道中的露水凝结成阴,重重的门关闭,灯火昏暗,泉水中的寂静在深夜中显得格外深沉,神明的身躯消散在土壤的尽头,灵魂的碎片散落在天空的深处。
【哀策】晋朝潘岳为景献皇后所作的哀策文说:啊,尊敬的先后,与皇帝共同协理国运,世宗的后裔,德行广博,教化先行,节俭而礼仪严谨,如同任姒在周朝兴盛,皇后也在晋朝成为母亲,温柔而贤惠,她的仪态淑美而谨慎,既谨慎于仪态,又能明晓礼教,抚育齐国的藩王,训练出宏大的操守,她的慈爱中有威严,不张扬也不暴躁,无论是家还是国,都以她为榜样,唉,我遭遇艰难,又遭遇不幸,没有依靠的母亲,天命不再保佑,心中的痛苦,痛彻心扉,按照龟卜的吉日,打开幽深的房间,整理威武的车驾,结上龙车的缟驷,望着旗帜而崩溃,披上辒辌车而增加悲伤,口中呜咽失声,眼中泪水横流,雨在宫闱中断绝,长久无法再见到她的身影。
晋朝张华为元皇后所作的哀策文说:天地共同享受祭祀,化育成两仪,王者的道路有道理,义理在于夫妻,姜嫄辅佐喾,二妃兴起妫,仰望古籍,希望也能遵循同样的规矩,如今为何不是这样,天命早已亏损,我承受历运,统治万方,正位在内,实际上在于嫔嫱,天作之合,骏发其祥,河岳降下灵验,开启华阳的福祚,世代丰衍,朱绂显赫,来翼护家邦,宪度是常,阴教显扬,为何不幸,背世而陨丧,瑶齐无住,长久离开蒸尝,追怀永悼,全国都感到悲伤,陵墓已经选定,将迁往幽都,宵夜陈设车驾,元妃即将离去,宫闱中寂静,阶庭永远空虚,设祖属紼,告驾启途,法服翚褕,寄象容车,金辂昏暗,帷裳不舒展,千乘动轸,六骥踟蹰,铭旌树表,翣柳云敷,祁祁同轨,岌岌蒸徒,谁能不怀念,哀感万夫,宁神虞旃,安体玄庐。
宋朝颜延之为元皇后所作的哀策文说:龙轜纚綍,容翟结骖,皇涂昭旷,神路幽严,皇帝亲自临祖馈,亲自瞻仰宵载,装饰遗仪於组旒,纶徂音乎珩佩,悲黼翣之移御,痛翚褕之重晦,降轝客位,彻奠殡阶,乃命史臣,累德述怀,其辞曰:伦昭俪昇,有总有凭,圆精初铄,方祇始凝,昭哉世族,祥发庆膺,秘仪景胄,圆光玉绳,昌晖在阴,柔明将进,率礼蹈和,称诗纳顺,爰自待年,金声夙振,亦既有行,素章增绚,象服是加,言观维则,俾我王风,始基嫔德,蕙问川流,芳猷允塞,方江泳汉,再谣南国,伊昔不造,鸿化中微,用集宝命,仰陟天机,释位公宫,登曜紫闱,钦若皇姑,允迪前徽,孝达宁亲,敬行宗祀,进思才淑,傍宗图史,降音在咏,动容成纪,坤则顺成,皇轩润饬,下节震腾,上清眺侧,有来斯雍,无思不极,象物方臻,视祲告沴,太和既融,攸华委世,兰殿长阴,椒涂弛卫,戒凉在律,杪秋即穸,霜夜流唱,晓月升魄,八神警引,五辂迁迹,噭々储嗣,哀哀列辟,洒零玉墀,雨泗丹液,抚存悼亡,感今怀昔,南背国门,北首山园,遥酸紫盖,眇泣素轩,灭采清都,夷体寿原,邑野沦蔼,戎夏悲欢,来方可述,往驾弗援。
齐朝谢朓为敬皇后所作的哀策文说:翚帟舒阜,玄堂启扉,俎彻三献,筵卷六衣,怀蜃卫而延首,想鹥辂而抚心,痛椒涂之先廓,哀长信之莫临,身隔两起,时无三辰,旋诏左言,光敷圣善,其辞曰:帝唐远胄,御龙遥绪,在秦作刘,在汉开楚,肇惟淑圣,克柔克令,清汉表灵,曾沙膺庆,爰定厥祥,徽音允穆,光华沼沚,荣曜中谷,敬始絺绤,教先穜稑,睿问川流,神襟兰郁,先德韬光,君道方披,辅佐求贤,在谒无陂,顾史弘式,陈诗展义,厚下曰仁,藏往伊智,十乱斯俟,四教冈式,思媚诸姑,贻我嫔则,化自公宫,远被南国,轩曜怀光,素舒伫德,闵予不祐,慈训早违,方年冲藐,怀袖靡依,家臻宝业,身嗣昌晖,寿宫寂远,清庙虚归,帝迁明命,民神胥悦,乾景外临,阴仪内缺,空悲故剑,徒嗟金穴,冯相告祲,宸驾长往,贻厥远图,末命是奖,怀丰沛之绸缪,背神京之弘敞,陋苍梧之不从,遵鲋隅以同坏,陈象设於园寝,映舆鍰於松楸,望承明而不入,度清洛而南游,继池綍於通轨,接龙帷於造舟,回塘寂其已慕,东川澹而不流,藉閟宫之远烈,闻缵女之遐庆,始协德於蘋蘩,终配祇而表命,慕方缠於赐衣,悲日隆於抚镜,思寒泉之冈极,讬彤管於遗咏。
梁朝任昉为王贵嫔所作的哀策文说:游衣戒节,轜车命服,永去椒华,长辞嘉福,笥缄遗组,筵委尘鞠,将命启期,寔惟嘉数,珮空响其何节,姆下当[疑当作堂。]其谁傅,殡宫既毁,祖馈斯撤,爰命史臣,宣美来裔,坤载既厚,内德云助,轩五有弘,姬十斯豫,诞咨邦淑,选自良家,爰登六列,象服委蛇,青絇丹繶,辰衣素纱,肃雍妇职,佥曰俞往,赞景望舒,方娠明两,心前轨庆,轩中增朗,与栝不愆,朏魄无爽,式陪茧观,有事蚕宫,降舆访道,基我王风,宣礼撤豆,缉乐房中居贵能降,在盈思冲,仁者必寿,彼苍者穹,如何不淑,万化齐终,荐车告途,殡穸既辨,黼翣璀以陆离,帷〈巾光〉纷其舒卷,出桂宫而北徂,经未央以西转,池紼顾而徐前,服马嘶而不践,霜霏微而初被,野空笼而始彫,促虞泉於薤露,抚悲翁於短箫,母以子贵,义弘前哲,申前[明本作襄,疑当作衰。]齐削以从疑,革麻縓之轻杀,达副君之天至,赋白华之无缺,庶清庙之微微,非寿原之永翳。
【谥策】宋朝谢庄为殷贵妃所作的谥策文说:维年月日,皇帝曰咨故淑仪殷氏,惟尔合徽挺懋,爰光素里,友琴流荇,实华紫掖,奉轩景以柔明发迹,处椒风以婉娈升[原作外,据
冯校本改。名字,幽静的典范,日光照耀着层层宫闱,繁盛的福祉,正隆盛于世间,然而在春天掩藏了藻饰,中波消灭了源头,我因此感到震惊和悲痛,伤心至极,松林已被剪除,泉水将归于冥冥,应当表彰德行,传扬美名,灵魂若有灵,尚能享受这份宠爱,唉,悲哀啊。
【诏】梁沈约梁武帝立内职诏说:刑罚作为垂训,周文王因此表现德行,宫闱失序,汉朝因此丧国,都被记录在史册中,作为警戒和劝诫,魏晋以来,虽然简薄,但内职的名号,参差不齐,在宋太始年间,职位繁多,于是设立了九品,仿照外朝,填满了后宫,征费无度,从此相沿成习,昭阳九华,千门万户,我受命于天,开始建立七百年的基业,思考如何立房自近,留给未来,前代的职品,应当因革,外可详议,务必使其完备。
陈徐陵陈文帝登基尊皇太后诏说:我以虚薄的才能,不足以弘济天下,窃守藩维,常恐盈满,岂料苍天不佑,国步艰难,皇嗣元良,远在崤渭,二臣奉迎,路途艰难,六传还朝,滞留未归,令国图无主,家业事隆,上奉父母的严规,下逼群公的庭诤,于是以庸质,升纂帝基,对扬大化,更加恐惧,现在应当遵循旧则,奉上皇后尊号为皇太后,御慈训宫,一切依前典,若中流静晏,皇嗣归来,便当解绂于箕山之阳,归老于琅琊之国,复子明辟,还承宝图,若问与夷,无愧于园寝。
【章】梁江淹为建平皇[本集作王。]庆王后正位章说:伏承以嘉月惠时,膺曜宸正,翚珩昭品,褕组在饰,休遍函夏,誉殷灵昧,伏惟岳曜静德,式怀谦顺,升降图传,左右诗史,夙镜茂资,早摛芳训,衍教紫庭,丽轨华屋,声激绮组,风偃家邦。
梁沈约为六宫拜章说:蓬闱菲质,嘉淑无算,越自幽衡,登躯宸汉,奉日月之华,侍巾屣之末,何以厕鸳鸾之盛序,奉属车之清尘,随江总为陈六宫谢章说:恭膺礼命,愧集丹缕之颜,拜奉曲私,愁萦翚羽之色,曾宫夜火,伯媛匪惊,楚谢奔涛,贞姜何惧,岂期日月腾影,风云写润,遂复位崇九御,声高六列,象服增华,丹軿耀采,何以弼佐王风,克柔阴化,兢惶并集,追想流荇之诗,荷据相并,遂失鸣环之节。
【表】魏傅嘏请立贵嫔为皇后表说:有虞始德,观化妫汭,夏后创业,启祚涂山,咸以淑哲,垂文曲颂,伏惟贵嫔,诞秀令族,禀真高胄,应昭明之量,兼圣善之行,金玺未授,而玉瑞先显,表赞天休,昭隆后祚,贞侔先典,告逾往训,而犹潜光,未即皇统,进违二仪烟煴之德,退阚悬象兼曜之仪,群僚百辟,所以竦伫陛下钦若天秩,祗赞帝祉,夙崇盛礼,俾君万国,则六合承风,天下幸甚。
魏陈王曹植上卞太后诔表说:大行皇太后,资坤元之性,体载物之仁,齐美姜嫄,等德任姒,佐政内朝,惠加四海,草木荷恩,含气受润,庶锺元吉,永膺万祚,何图一旦,早弃明朝,背绝臣庶,悲痛靡告,臣闻铭以述德,诔尚及哀,是以冒越谅闇之礼,作诔一篇,知不足赞杨明贵,以展臣蓼莪之思,忧荒情散,不足观采。
晋左九嫔上元皇后诔表说:伏惟圣善宣慈,仁洽六宫,含弘光大,德润四海,妾闻之前志,卑不诔尊,少不诔长,杨雄臣也,而诔汉后,班固子也,而诔其父,皆以述杨景行,显之竹帛,岂所谓三代不同礼,随时而作者乎。
后魏温子昇魏帝纳皇后群臣上礼文说:臣闻轩辕乃神,西陵以之作合,夏后至圣,涂山於是来嫔,伏惟陛下,龙飞缵历,大明理运,长秋既建,阴教有主,景命无穷,灵基长世,普天之下,莫不欣跃。
随江总为陈六宫谢表说:鹤籥晨启,雀钗晓暎,恭承盛典,肃荷徽章,步动云桂,香飘雾縠,媿缠艳粉,无情拂镜,愁萦巧黛,息意临窗,妾闻汉水赠珠,人闻绝世,洛川拾翠,仙处无双,或有风流行雨,窈窕初日,声高一笑,价起两环,乃可桂殿迎春,兰房侍宠,借班姬之扇,未掩惊羞,假蔡琰之文,宁披悚戴。
【论】宋范晔皇后纪论说:周礼,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知丧祭宾客,女御序于王之燕寝,顺宫分务,[原讹雾,据冯校本改。]各有典司,女史彤管,记功书过,居有保阿之训,动有环珮之响,进贤才以辅佐君子,哀窈窕而不淫其色,所以能宣述阴化,修成内则,秦并天下,多自骄大,官备七国,爵列八品,汉兴因循,而妇制莫厘,高祖帷箔不修,孝文衽席无辨,而选纳尚简,饰玩少华,自武元之后,世增淫费,至乃掖庭三千,增级十四,及光武中兴,斫雕为朴,六宫称号,唯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明帝事遵先旨,宫教颇修,登建嫔后,必先令德,内无出阃之言,权无私溺之授,可谓矫其弊矣,孝章以下,渐用色授,恩隆好合,遂忘灾蠹,自古虽主幼时艰,王家多衅,委成冢宰,未有专任妇人,断割重器,唯秦芊太后,始摄政事,故穰侯权重于昭王,家富于嬴国,汉仍其谬,知患莫改,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任重道愆,利深祸速,身犯雾露于云台之上,家婴缧绁于圄犴之下,堙灭连踵,倾辀继路,而赴蹈不息,焦烂为期,终乃凌夷大运,沦亡神宝,诗书所叹,略同一揆。
【行状】梁江淹宋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状说:窃闻侯服之誉,非黄冠所敷,玉食之门,宁皂衣所述,谅畏裒虚美于君后,披空名于鼎贵,然昔有汉臣诔行,晋史书德者,亦云实而已焉,太妃诞巽离之正和,函云露之中气,凝
在少女梳起发髻的年纪,到了佩戴发饰的年龄,
至于学习绘画和刺绣的技艺,编织华丽的丝织品,
以及进退恭敬谦逊的礼仪,温柔安静、美好顺从的品德,
所有这些都自然而然地符合中道,不需要严厉的教导就能成就,
因此她的美誉充满了闺房,名声传遍了宫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十五-后妃部-注解
后妃:古代帝王的配偶,分为皇后和妃子。皇后是皇帝的正式妻子,妃子则是皇帝的妾室。后妃制度是中国古代宫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性别观念。
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这是古代宫廷中后妃的等级制度。六宫指皇后的居所,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是不同等级的后妃,分别负责不同的宫廷事务。
关雎:《诗经》中的一篇,被认为是歌颂后妃美德的诗篇,象征着后妃的贤良淑德和对夫妇关系的重视。
葛覃:《诗经》中的一篇,描述后妃在父母家中的生活,强调后妃的节俭和勤劳,以及对妇道的遵循。
卷耳:《诗经》中的一篇,表达后妃辅佐君子的志向,强调后妃的贤德和对臣下的关心。
樛木:《诗经》中的一篇,比喻后妃能够善待众妾,没有嫉妒之心,体现了后妃的宽容和大度。
螽斯:《诗经》中的一篇,比喻后妃不嫉妒,子孙众多,象征着后妃的贤德和家族的繁荣。
兔罝:《诗经》中的一篇,描述后妃的教化作用,强调后妃的贤德能够影响天下,使贤人众多。
芣苡:《诗经》中的一篇,歌颂后妃的美德,强调天下和平与后妃的贤德密切相关。
釐降二女于妫汭:《尚书》中的记载,描述舜将两位女儿嫁给虞国,象征着后妃的婚姻与国家政治的紧密联系。
椒房:汉代皇后的居所,因用花椒涂墙而得名,象征着皇后的尊贵和温暖。
女史彤管之法:古代宫廷中女官记录后妃行为的制度,象征着后妃行为的规范和宫廷秩序的维护。
太姜:周太王的妃子,以贤德著称,生有太伯、仲雍、季历三位贤子,象征着后妃的贤德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
太任:周王季的妃子,以端庄贤德著称,生有文王,象征着后妃的贤德对国家和家族的影响。
太姒:周文王的妃子,以贤德著称,生有十子,象征着后妃的贤德对子女教育的成功。
姜后:指周宣王的妻子姜氏,以贤明著称。
明德皇后马氏:东汉明帝的皇后,以贤德著称,象征着后妃的贤德对国家和家族的影响。
宫未有任育者:指宫中尚未有负责养育皇子的官员或机构。
继嗣:指继承皇位的人,即皇太子。
荐达左右:指推荐和提拔身边的人。
大帛:指粗糙的布料,象征简朴。
秃裙不缘:指裙子没有装饰边缘,象征朴素。
缯染色好:指布料染色效果好,象征节俭。
易经:中国古代经典之一,主要讲述变化之道。
诗论春秋:指《诗经》和《春秋》,均为中国古代经典。
虎贲中郎将:古代官职名,负责皇宫的护卫。
黄门郎:古代官职名,负责皇宫的内务。
永平世:指东汉明帝的年号,象征一个时代。
晋成公绥诗:指晋代成公绥所作的诗歌。
二妃济有虞:指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和女英,帮助舜治理国家。
三母隆周王:指周文王的母亲太姒、周武王的母亲邑姜和周成王的母亲太任,她们为周朝的兴盛做出了贡献。
涂山兴大禹:指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帮助大禹治理洪水。
有莘佐成汤:指成汤的妻子有莘氏,帮助成汤建立商朝。
齐晋霸诸侯:指齐国和晋国在春秋时期称霸诸侯。
关雎思贤妃:指《诗经》中的《关雎》篇,表达了对贤妃的思念。
殷汤令妃:指商汤的妻子有莘氏,以仁德著称。
伊尹为媵臣:指伊尹作为陪嫁的臣子,后来成为商朝的重要辅佐。
贤明颂:指对贤明皇后的颂扬。
启母涂山颂:指对大禹妻子涂山氏的颂扬。
魏韦诞皇后亲蚕颂:指对魏国皇后亲自养蚕的颂扬。
晋左九嫔武帝纳皇后颂:指对晋武帝纳皇后的颂扬。
曹植姜嫄简狄赞:指曹植对姜嫄和简狄的赞美。
禹妻赞:指对大禹妻子涂山氏的赞美。
晋傅玄班婕妤画赞:指傅玄对班婕妤的赞美。
明德马皇后赞:指对东汉明德马皇后的赞美。
晋左九嫔虞舜二妃赞:指对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和女英的赞美。
周宣王姜后赞:指对周宣王妻子姜氏的赞美。
纳杨后赞:指对晋武帝纳杨皇后的赞美。
晋庾阐二妃像赞:指庾阐对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和女英的赞美。
后汉皇甫规女师箴:指皇甫规对女性教育的箴言。
后汉傅幹皇后箴:指傅幹对皇后的箴言。
晋张华女史箴:指张华对女性历史的箴言。
辇:古代帝王或贵族乘坐的车子,象征着地位和尊贵。
饰其容:指人们注重外在的装饰和打扮。
饰其性:指人们应注重内在的修养和品德的提升。
愆礼正:违背礼仪和正道。
同衾以疑:即使同床共枕,也会产生猜疑。
懽不可以渎:欢乐不可过度,以免亵渎。
宠不可以专:宠爱不可独占,以免产生傲慢。
致盈必损:事物达到极盛时,必然会走向衰落。
膏不厌鲜:油脂不嫌新鲜,比喻事物追求新鲜和完美。
水不厌清:水不嫌清澈,比喻追求纯净和清澈。
玉不厌洁:玉不嫌洁净,比喻追求纯洁和高尚。
兰不厌馨:兰花不嫌芬芳,比喻追求高雅和美好。
绿衣虽多,无贵於色:绿色的衣服虽然多,但颜色并不高贵。
邪径虽利,无尚於直:邪路虽然便利,但不如正道高尚。
春华虽美,期於秋实:春天的花朵虽然美丽,但期待秋天的果实。
冰璧虽泽,期於见日:冰和玉虽然光泽,但期待见到阳光。
浴者振衣,沐者弹冠:洗澡的人整理衣服,洗头的人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比喻人们注重外在的整洁。
服美动目,行美动神:美丽的服饰吸引人的目光,美好的行为感动人的心灵。
天道祐顺,常与吉人:天道保佑顺从的人,常与吉祥的人同在。
沙麓之灵:指沙丘的神灵,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太阴之精:指月亮的精华,象征着阴柔的力量。
作合于汉:指与汉朝的结合,象征着国家的统一。
配元生成:指与元气的结合,象征着生命的生成。
孝顺皇姑:指对皇姑的孝顺,象征着家庭的美德。
圣敬齐庄:指圣洁和庄重,象征着宗教的虔诚。
内则纯备:指内在的纯洁和完备,象征着个人的修养。
后烈丕光:指后代的光辉,象征着家族的荣耀。
肇初配元:指与元气的结合,象征着宇宙的起源。
天命是将:指天命的安排,象征着命运的力量。
志在黎元:指志向在于百姓,象征着政治的理想。
是劳是勤:指勤劳和勤奋,象征着工作的态度。
寅宾出日:指迎接日出,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东祑阳谷:指东方的山谷,象征着自然的美景。
鸣鸠拂羽:指鸠鸟拂动羽毛,象征着自然的和谐。
胜降桑木:指桑树的生长,象征着自然的生命力。
蚕于茧馆:指蚕在茧馆中吐丝,象征着劳动的价值。
躬执筐曲:指亲自拿着筐子,象征着劳动的艰辛。
帅道群妾:指带领群妾,象征着家庭的管理。
咸修蚕族:指共同修习蚕桑,象征着家庭的团结。
分茧理丝:指分茧和理丝,象征着劳动的细致。
女工是敕:指女工的工作,象征着劳动的重要性。
遐迩蒙祉:指远近都受到福祉,象征着国家的繁荣。
中外提福:指中外都得到福气,象征着国家的和平。
自京逮海:指从京城到海边,象征着国家的广阔。
靡不仰德:指无不仰慕德行,象征着国家的道德。
去此昭昭,就彼冥冥:指离开光明,走向黑暗,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忽兮不见,超兮西征:指突然消失,超越西方,象征着灵魂的升华。
既作下宫,不复故庭:指进入下宫,不再回到故庭,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若夫贵人:指那些贵人,象征着社会的精英。
天地之所留神:指天地所留的神灵,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造化之所殷{勤心}:指造化所赋予的勤劳心灵,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华光曜乎日月:指华光照耀日月,象征着自然的光辉。
才志出乎浮云:指才志超越浮云,象征着个人的志向。
退让:指谦让和退让,象征着个人的修养。
未尝专宠:指从未独占宠爱,象征着个人的谦逊。
乐庆云之普覆:指乐于庆云的普覆,象征着自然的恩赐。
悼时雨之不广:指悼念时雨的不广,象征着自然的不足。
忧国念主:指忧国忧民,思念君主,象征着政治的责任。
不敢怠遑:指不敢懈怠,象征着工作的态度。
呜呼哀哉:表示哀悼的感叹词,象征着悲伤的情感。
惟以永伤:指永远的悲伤,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重曰:指再次表达,象征着情感的深沉。
积善之家福庆长:指积善的家庭福庆长久,象征着家庭的幸福。
修身以寿道之常:指修身以长寿,象征着个人的修养。
圣人之言义不虚:指圣人的言论意义不虚,象征着道德的真理。
修身获报效莫疏:指修身获得报效,象征着个人的努力。
令问不忘身犹存:指美好的名声不忘,象征着个人的荣誉。
贵人虽没遗德尊:指贵人虽然去世,但遗德尊贵,象征着个人的影响。
著于金石垂后昆:指铭刻在金石上,流传后世,象征着个人的不朽。
率土喷薄:指大地喷薄,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三光改度:指日月星三光改变,象征着宇宙的变化。
陵颓谷踊:指山陵崩塌,山谷涌动,象征着自然的变化。
五行互错:指五行相互交错,象征着宇宙的混乱。
皇室萧条:指皇室衰败,象征着国家的衰落。
羽檄四布:指羽檄四处传播,象征着战争的爆发。
百姓歔欷:指百姓哀叹,象征着人民的苦难。
婴儿号慕:指婴儿哭泣,象征着生命的脆弱。
若丧考妣:指如同失去父母,象征着巨大的悲伤。
天下缟素:指天下都穿白色丧服,象征着全国的哀悼。
圣者知命:指圣人知道天命,象征着智慧的力量。
殉道宝名:指为道殉身,象征着信仰的力量。
义之攸在:指义之所在,象征着道德的真理。
亦弃厥生:指放弃生命,象征着牺牲的精神。
敢扬后德:指敢于宣扬后德,象征着道德的传承。
表之旐旌:指用旗帜表示,象征着荣誉的象征。
光垂冈极:指光辉照耀到极点,象征着荣耀的极致。
以慰我情:指以慰藉我的情感,象征着心灵的安慰。
乃作诔曰:指乃作诔曰,象征着哀悼的表达。
我皇之生:指我皇的诞生,象征着国家的希望。
坤灵是辅:指坤灵的辅助,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作合于魏:指与魏国的结合,象征着国家的统一。
亦光圣武:指也光耀圣武,象征着国家的荣耀。
笃生帝文:指笃生帝文,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绍虞之绪:指继承虞舜的绪业,象征着历史的传承。
龙飞紫宸:指龙飞紫宸,象征着皇权的威严。
奄有九土:指拥有九土,象征着国家的广阔。
详惟圣善:指详细思考圣善,象征着道德的追求。
歧嶷秀出:指歧嶷秀出,象征着个人的才华。
德配姜嫄:指德行配得上姜嫄,象征着道德的崇高。
不忝先哲:指不辱没先哲,象征着历史的传承。
玄览万机:指玄览万机,象征着智慧的广博。
兼才备艺:指兼有才华和技艺,象征着个人的多才多艺。
汎纳容众:指广泛接纳众人,象征着个人的宽容。
含垢藏疾:指包容污垢和疾病,象征着个人的忍耐。
仰奉诸姑:指仰奉各位姑母,象征着家庭的尊敬。
降接俦列:指降接同辈,象征着个人的谦逊。
阴处阳观:指在阴处观察阳,象征着智慧的洞察。
潜明内察:指潜明内察,象征着智慧的深刻。
及践大位:指登上大位,象征着权力的获得。
母养万国:指母养万国,象征着国家的繁荣。
温温其仁:指温和的仁爱,象征着个人的仁慈。
不替明德:指不替代明德,象征着道德的坚持。
悼彼边氓:指悼念那些边民,象征着国家的关怀。
末遑宴息:指没有时间宴息,象征着工作的繁忙。
恒劳庶事:指恒劳庶事,象征着工作的勤奋。
兢兢翼翼:指兢兢翼翼,象征着工作的谨慎。
亲桑蚕馆:指亲自到桑蚕馆,象征着劳动的重视。
为天下式:指为天下的榜样,象征着国家的典范。
樊姬霸楚:指樊姬霸楚,象征着历史的故事。
书载其庸:指书籍记载其功绩,象征着历史的传承。
武王有乱:指武王有乱,象征着历史的动荡。
孔叹其功:指孔子感叹其功绩,象征着历史的评价。
我后齐圣克畅丹聪:指我后齐圣克畅丹聪,象征着国家的智慧。
不出房闼:指不出房门,象征着个人的隐居。
心照万邦:指心照万邦,象征着个人的智慧。
年逾耳顺:指年过耳顺,象征着个人的长寿。
乾乾匪倦:指乾乾匪倦,象征着工作的勤奋。
珠玉不玩:指不玩珠玉,象征着个人的节俭。
躬御綈练:指亲自御綈练,象征着劳动的重视。
日昃忘饥:指日昃忘饥,象征着工作的专注。
临乐勿宴:指临乐勿宴,象征着个人的节制。
去奢即俭:指去奢即俭,象征着个人的节俭。
旷世作显:指旷世作显,象征着个人的卓越。
慎终如始:指慎终如始,象征着工作的谨慎。
蹈和履贞:指蹈和履贞,象征着个人的正直。
恭事神祇:指恭敬事奉神祇,象征着宗教的虔诚。
昭奉百灵:指昭奉百灵,象征着宗教的虔诚。
跼天蹐地:指跼天蹐地,象征着个人的谦逊。
祇畏神明:指祇畏神明,象征着宗教的虔诚。
敬微慎独:指敬微慎独,象征着个人的谨慎。
执礼幽冥:指执礼幽冥,象征着宗教的虔诚。
虔肃宗庙:指虔肃宗庙,象征着宗教的虔诚。
蠲荐三牲:指蠲荐三牲,象征着宗教的祭祀。
降福无疆:指降福无疆,象征着宗教的恩赐。
祝云其诚:指祝云其诚,象征着宗教的虔诚。
宜享斯祐:指宜享斯祐,象征着宗教的恩赐。
蒙祉自天:指蒙祉自天,象征着宗教的恩赐。
何图凶咎:指何图凶咎,象征着命运的不可预测。
不勉斯年:指不勉斯年,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尝祷尽礼:指尝祷尽礼,象征着宗教的虔诚。
有笃无痊:指有笃无痊,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岂命有终:指岂命有终,象征着命运的不可预测。
神食其言:指神食其言,象征着宗教的恩赐。
遗孤在疚:指遗孤在疚,象征着家庭的悲伤。
承讳东藩:指承讳东藩,象征着国家的责任。
擗踊郊畛:指擗踊郊畛,象征着个人的悲伤。
洒泪中原:指洒泪中原,象征着国家的悲伤。
追号皇妣:指追号皇妣,象征着家庭的悲伤。
弃我何迁:指弃我何迁,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昔垂顾复:指昔垂顾复,象征着家庭的关怀。
今何不然:指今何不然,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空宫寥廓:指空宫寥廓,象征着家庭的空虚。
栋宇无烟:指栋宇无烟,象征着家庭的冷清。
巡省阶涂:指巡省阶涂,象征着个人的悲伤。
仿佛棂轩:指仿佛棂轩,象征着家庭的回忆。
仰瞻帷幄:指仰瞻帷幄,象征着家庭的回忆。
俯察几筵:指俯察几筵,象征着家庭的回忆。
物不毁故:指物不毁故,象征着家庭的回忆。
而人不存:指而人不存,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痛莫酷斯:指痛莫酷斯,象征着个人的悲伤。
彼苍者天:指彼苍者天,象征着命运的不可预测。
遂臻魏都:指遂臻魏都,象征着国家的责任。
游魂旧邑:指游魂旧邑,象征着个人的悲伤。
大隧开涂:指大隧开涂,象征着国家的责任。
灵将斯戢:指灵将斯戢,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叹息雾兴:指叹息雾兴,象征着个人的悲伤。
挥泪雨集:指挥泪雨集,象征着个人的悲伤。
徘徊輀柩:指徘徊輀柩,象征着个人的悲伤。
号咷弗及:指号咷弗及,象征着个人的悲伤。
神光既幽:指神光既幽,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伫立以泣:指伫立以泣,象征着个人的悲伤。
自天陶灵:指自天陶灵,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必有徵祥:指必有徵祥,象征着自然的恩赐。
诞在初载:指诞在初载,象征着生命的开始。
亦曜神光:指亦曜神光,象征着自然的光辉。
显应天禄:指显应天禄,象征着自然的恩赐。
聿嫔圣皇:指聿嫔圣皇,象征着国家的荣耀。
受气自然:指受气自然,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寔听清和:指寔听清和,象征着自然的和谐。
内含茂质:指内含茂质,象征着个人的才华。
外发英华:指外发英华,象征着个人的才华。
身处宸极:指身处宸极,象征着权力的获得。
敬恭惟夙:指敬恭惟夙,象征着个人的虔诚。
窈窕淑媚:指窈窕淑媚,象征着个人的美丽。
柔顺婉穆:指柔顺婉穆,象征着个人的温柔。
宣慈内政:指宣慈内政,象征着国家的治理。
流化太微:指流化太微,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六宫变雅:指六宫变雅,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清我壸闱:指清我壸闱,象征着国家的治理。
经纶庶属:指经纶庶属,象征着国家的治理。
积思万机:指积思万机,象征着国家的治理。
既臻缉熙:指既臻缉熙,象征着国家的繁荣。
玄泽流衍:指玄泽流衍,象征着国家的恩赐。
将翼我后:指将翼我后,象征着国家的希望。
登封降禅:指登封降禅,象征着国家的荣耀。
氛祲告妖:指氛祲告妖,象征着国家的动荡。
沉结弥留:指沉结弥留,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奄忽升遐:指奄忽升遐,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弃世高游:指弃世高游,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圣上哀怀:指圣上哀怀,象征着国家的悲伤。
感切悼心:指感切悼心,象征着个人的悲伤。
率土缟素:指率土缟素,象征着全国的哀悼。
遏密八音:指遏密八音,象征着全国的哀悼。
眇眇游灵:指眇眇游灵,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将焉所之:指将焉所之,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容光幽迈:指容光幽迈,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岂有反期:指岂有反期,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杳杳新宫:指杳杳新宫,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下绝三泉:指下绝三泉,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茫茫陵域:指茫茫陵域,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合体中原:指合体中原,象征着国家的统一。
委弃晖章:指委弃晖章,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即安太清:指即安太清,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昔有莘適殷:指昔有莘適殷,象征着历史的故事。
姜姒归周:指姜姒归周,象征着历史的故事。
宣德中闺:指宣德中闺,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徽音永流:指徽音永流,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樊卫二姬:指樊卫二姬,象征着历史的故事。
匡齐翼楚:指匡齐翼楚,象征着历史的故事。
马邓两妃:指马邓两妃,象征着历史的故事。
亦毗汉主:指亦毗汉主,象征着历史的故事。
峨峨元后:指峨峨元后,象征着国家的荣耀。
光嫔晋宇:指光嫔晋宇,象征着国家的荣耀。
伉俪圣皇:指伉俪圣皇,象征着国家的荣耀。
比踪往古:指比踪往古,象征着历史的传承。
遭命不永:指遭命不永,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北[明本作背。]阳即阴:指北阳即阴,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六宫号咷:指六宫号咷,象征着国家的悲伤。
四海动心:指四海动心,象征着全国的悲伤。
嗟余鄙妾:指嗟余鄙妾,象征着个人的谦逊。
衔恩特深:指衔恩特深,象征着个人的感恩。
追慕三良:指追慕三良,象征着个人的悲伤。
甘心自沉:指甘心自沉,象征着个人的牺牲。
何用存思:指何用存思,象征着个人的悲伤。
不忘德音:指不忘德音,象征着个人的感恩。
何用纪述:指何用纪述,象征着个人的悲伤。
记辞翰林:指记辞翰林,象征着个人的悲伤。
惟岳降神:指惟岳降神,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显兹祯祥:指显兹祯祥,象征着自然的恩赐。
笃生英媛:指笃生英媛,象征着个人的才华。
休有烈光:指休有烈光,象征着个人的才华。
和畅春日:指和畅春日,象征着自然的和谐。
操厉秋霜:指操厉秋霜,象征着个人的坚韧。
率由四教:指率由四教,象征着国家的教育。
容德匪荒:指容德匪荒,象征着个人的修养。
行周六亲:指行周六亲,象征着家庭的团结。
徽音显扬:指徽音显扬,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皇英佐舜:指皇英佐舜,象征着历史的故事。
涂山翼禹:指涂山翼禹,象征着历史的故事。
明明我后:指明明我后,象征着国家的荣耀。
与世同矩:指与世同矩,象征着国家的规范。
云胡不造:指云胡不造,象征着命运的不可预测。
丁兹祸殃:指丁兹祸殃,象征着命运的不可预测。
寝疾弥留:指寝疾弥留,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寤寐不康:指寤寐不康,象征着个人的痛苦。
祈祷无应:指祈祷无应,象征着宗教的无奈。
尝药无良:指尝药无良,象征着个人的痛苦。
有始有终:指有始有终,象征着生命的规律。
天地之经:指天地之经,象征着自然的规律。
自非三光:指自非三光,象征着自然的规律。
谁能不零:指谁能不零,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存播令德:指存播令德,象征着个人的影响。
没图丹青:指没图丹青,象征着个人的不朽。
温温元后:指温温元后,象征着个人的温柔。
寔宣慈焉:指寔宣慈焉,象征着个人的仁慈。
抚育群生:指抚育群生,象征着个人的仁慈。
恩惠滋焉:指恩惠滋焉,象征着个人的仁慈。
悬名日月:指悬名日月,象征着个人的不朽。
垂万春焉:指垂万春焉,象征着个人的不朽。
律谷罢煊:指律谷罢煊,象征着自然的和谐。
龙乡辍晓:指龙乡辍晓,象征着自然的和谐。
照车去魏:指照车去魏,象征着国家的责任。
联城辞赵:指联城辞赵,象征着国家的责任。
皇帝痛掖殿之既阒:指皇帝痛掖殿之既阒,象征着国家的悲伤。
悼泉涂之已空:指悼泉涂之已空,象征着国家的悲伤。
巡步檐而临蕙路:指巡步檐而临蕙路,象征着个人的悲伤。
集重阳而望椒风:指集重阳而望椒风,象征着个人的悲伤。
国轸丧淑之伤:指国轸丧淑之伤,象征着国家的悲伤。
家凝霣妣之怨:指家凝霣妣之怨,象征着家庭的悲伤。
敢撰德於旂旒:指敢撰德於旂旒,象征着个人的悲伤。
庶图芳於锺万:指庶图芳於锺万,象征着个人的悲伤。
其辞曰:指其辞曰,象征着哀悼的表达。
玄丘烟煴:指玄丘烟煴,象征着自然的神秘。
瑶台降芬:指瑶台降芬,象征着自然的美好。
高唐泄雨:指高唐泄雨,象征着自然的恩赐。
巫山郁云:指巫山郁云,象征着自然的神秘。
诞发兰仪:指诞发兰仪,象征着个人的美丽。
光启玉度:指光启玉度,象征着个人的美丽。
望月方娥:指望月方娥,象征着个人的美丽。
瞻星比婺:指瞻星比婺,象征着个人的美丽。
敏德素里:指敏德素里,象征着个人的才华。
栖景震轩:指栖景震轩,象征着个人的才华。
处丽絺绤:指处丽絺绤,象征着个人的美丽。
出懋蘋蘩:指出懋蘋蘩,象征着个人的美丽。
脩诗贲道:指脩诗贲道,象征着个人的才华。
称图昭言:指称图昭言,象征着个人的才华。
翼训姚幄:指翼训姚幄,象征着国家的教育。
赞轨尧门:指赞轨尧门,象征着国家的教育。
展如之华:指展如之华,象征着个人的美丽。
寔邦之缓:指寔邦之缓,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敬勤显阳:指敬勤显阳,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肃恭崇宪:指肃恭崇宪,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奉荣惟约:指奉荣惟约,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承兹以逊:指承兹以逊,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逮下延和:指逮下延和,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临朝违怨:指临朝违怨,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祚灵集祉:指祚灵集祉,象征着国家的恩赐。
庆蔼迎祥:指庆蔼迎祥,象征着国家的恩赐。
皇胤璲式:指皇胤璲式,象征着国家的荣耀。
帝女金相:指帝女金相,象征着国家的荣耀。
联附齐颖:指联附齐颖,象征着国家的团结。
接萼均芳:指接萼均芳,象征着国家的团结。
以蕃以牧:指以蕃以牧,象征着国家的繁荣。
烛代晖梁:指烛代晖梁,象征着国家的繁荣。
视朔书气:指视朔书气,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观台告祲:指观台告祲,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璁衡藏容:指璁衡藏容,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翚翟毁衽:指翚翟毁衽,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掩采瑶光:指掩采瑶光,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收华紫禁:指收华紫禁,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移气朔兮变罗纨:指移气朔兮变罗纨,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白霜凝兮岁将阑:指白霜凝兮岁将阑,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庭树惊兮中睢[《文选》五十七作帷。]响:指庭树惊兮中睢响,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金棋暧兮玉座寒:指金棋暧兮玉座寒,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仰昊天之莫报:指仰昊天之莫报,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怨凯风之徒攀:指怨凯风之徒攀,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经建春而右转:指经建春而右转,象征着国家的文化。
阊阖:古代传说中的天门,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
旌委郁:旌旗低垂,形容悲伤或哀悼的气氛。
龙逶迟:龙车缓慢行进,象征着尊贵和庄严。
锵楚挽:楚地的挽歌,声音悲切,常用于哀悼场合。
边箫:边地的箫声,常带有哀怨的情感。
姑射: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乐池: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欢乐和美好。
晨辒解凤:早晨的车辆解开凤凰的装饰,象征着结束或离别。
山庭寝白:山中的庭院被白雪覆盖,象征着寂静和哀伤。
隧露抽阴:隧道中的露水凝结成阴冷的气息,象征着死亡和沉寂。
重扃闭:重重的门关闭,象征着隔绝和终结。
中泉寂:泉水寂静无声,象征着死亡和沉寂。
销神躬:精神消散,象征着死亡。
散灵魄:灵魂消散,象征着死亡。
哀策:古代用于哀悼的文体,通常用于悼念皇后或重要人物。
潘岳:晋代文学家,以文采风流著称。
景献皇后:晋代皇后,潘岳为其撰写哀策文。
俪皇协运:与皇帝共同承担天命,象征着皇后的尊贵地位。
世宗之胤:世宗的后代,象征着皇后的高贵血统。
德博化先:德行广博,教化先行,象征着皇后的贤德。
任姒隆周:任姒是周朝的贤后,象征着皇后的贤德和功绩。
后亦母晋:皇后也是晋国的母亲,象征着皇后的母仪天下。
终温且惠:始终温和而贤惠,象征着皇后的美德。
其仪淑慎:她的仪态端庄谨慎,象征着皇后的美德。
克明礼教:能够明察礼教,象征着皇后的贤德。
抚翼齐蕃:抚育皇子和诸侯,象征着皇后的母仪天下。
训成弘操:教导皇子成为有德行的人,象征着皇后的贤德。
其慈有威:她的慈爱中带有威严,象征着皇后的母仪天下。
不舒不暴:既不松懈也不暴烈,象征着皇后的贤德。
乃家乃邦:既是家庭的支柱也是国家的支柱,象征着皇后的重要地位。
是则是效:以她为榜样,象征着皇后的贤德。
嗟余艰屯:感叹我遭遇的艰难困苦,象征着作者的悲痛。
靡恃惟妣:没有依靠只有母亲,象征着作者的孤独和无助。
景命弗保:天命不再保佑,象征着皇后的去世。
心之云痛:心中的痛苦,象征着作者的悲痛。
痛贯穹昊:痛苦贯穿天地,象征着作者的极度悲痛。
袭龟筮之良辰:选择吉日良辰,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启幽房之潜邃:打开幽深的房间,象征着皇后的去世。
整武驾之隆牡:整理威武的车驾,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结龙辀之缟驷:系上龙车的白色马匹,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望旂常而崩摧:望着旗帜而崩溃,象征着作者的悲痛。
披辒辌以增欷:披上丧服而增加哀叹,象征着作者的悲痛。
口呜咽以失声:口中呜咽而失声,象征着作者的悲痛。
目横迸以洒泪:眼中泪水横流,象征着作者的悲痛。
邈雨绝於宫闱:雨水远离宫闱,象征着皇后的去世。
长无觌於仿佛:长久无法再见到她的身影,象征着作者的悲痛。
张华:晋代文学家,以文采风流著称。
元皇后:宋代皇后,颜延之为其撰写哀策文。
天地配享:天地共同享受祭祀,象征着皇后的尊贵地位。
化成两仪:化育万物,象征着皇后的母仪天下。
王假有道:君王借助有道之人,象征着皇后的贤德。
义在伉俪:义理在于夫妻,象征着皇后的贤德。
姜嫄佐喾:姜嫄辅佐喾帝,象征着皇后的贤德。
二妃兴妫:二妃兴起妫姓,象征着皇后的贤德。
仰观古籍:仰望古籍,象征着皇后的贤德。
觊亦同规:希望也能遵循同样的规范,象征着皇后的贤德。
今胡不然:如今为何不如此,象征着作者的悲痛。
景命夙亏:天命早已亏缺,象征着皇后的去世。
我膺历运:我承受历代的命运,象征着作者的悲痛。
临统万方:统治万方,象征着皇后的尊贵地位。
正位于内:在内宫正位,象征着皇后的尊贵地位。
寔在嫔嫱:确实在嫔妃之中,象征着皇后的尊贵地位。
天作之合:天作之合,象征着皇后的尊贵地位。
骏发其祥:骏马发出吉祥,象征着皇后的尊贵地位。
河岳降灵:河岳降下神灵,象征着皇后的尊贵地位。
启祚华阳:开启华阳的福祚,象征着皇后的尊贵地位。
弈世丰衍:世代丰衍,象征着皇后的尊贵地位。
朱绂斯皇:朱绂如此辉煌,象征着皇后的尊贵地位。
来翼家邦:来辅佐家邦,象征着皇后的贤德。
宪度是常:宪度是常,象征着皇后的贤德。
缉熙阴教:缉熙阴教,象征着皇后的贤德。
德声显扬:德声显扬,象征着皇后的贤德。
如何不吊:为何不吊唁,象征着作者的悲痛。
背世陨丧:背弃世界而陨落,象征着皇后的去世。
瑶齐无住:瑶池无住,象征着皇后的去世。
长去蒸尝:长久离开祭祀,象征着皇后的去世。
追怀永悼:追怀永悼,象征着作者的悲痛。
率土摧伤:率土摧伤,象征着作者的悲痛。
陵兆既宅:陵墓已经建成,象征着皇后的去世。
将迁幽都:将迁往幽都,象征着皇后的去世。
宵陈夙驾:宵陈夙驾,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元妃其徂:元妃已经离去,象征着皇后的去世。
宫闱遏密:宫闱紧闭,象征着皇后的去世。
阶庭永虚:阶庭永远空虚,象征着皇后的去世。
设祖属紼:设祖属紼,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告驾启途:告驾启途,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法服翚褕:法服翚褕,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寄象容车:寄象容车,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金辂晻蔼:金辂晻蔼,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帷裳不舒:帷裳不舒,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千乘动轸:千乘动轸,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六骥踟蹰:六骥踟蹰,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铭旌树表:铭旌树表,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翣柳云敷:翣柳云敷,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祁祁同轨:祁祁同轨,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岌岌蒸徒:岌岌蒸徒,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孰云不怀:谁说不会怀念,象征着作者的悲痛。
哀感万夫:哀感万夫,象征着作者的悲痛。
宁神虞旃:宁神虞旃,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安体玄庐:安体玄庐,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颜延之:宋代文学家,以文采风流著称。
龙轜纚綍:龙轜纚綍,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容翟结骖:容翟结骖,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皇涂昭旷:皇涂昭旷,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神路幽严:神路幽严,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皇帝亲临祖馈:皇帝亲自参加祭祀,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躬瞻宵载:亲自瞻仰宵载,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饰遗仪於组旒:装饰遗仪於组旒,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纶徂音乎珩佩:纶徂音乎珩佩,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悲黼翣之移御:悲黼翣之移御,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痛翚褕之重晦:痛翚褕之重晦,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降轝客位:降轝客位,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彻奠殡阶:彻奠殡阶,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乃命史臣:于是命令史臣,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累德述怀:累德述怀,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伦昭俪昇:伦昭俪昇,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有总有凭:有总有凭,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圆精初铄:圆精初铄,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方祇始凝:方祇始凝,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昭哉世族:昭哉世族,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祥发庆膺:祥发庆膺,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秘仪景胄:秘仪景胄,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圆光玉绳:圆光玉绳,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昌晖在阴:昌晖在阴,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柔明将进:柔明将进,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率礼蹈和:率礼蹈和,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称诗纳顺:称诗纳顺,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爰自待年:爰自待年,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金声夙振:金声夙振,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亦既有行:亦既有行,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素章增绚:素章增绚,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象服是加:象服是加,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言观维则:言观维则,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俾我王风:俾我王风,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始基嫔德:始基嫔德,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蕙问川流:蕙问川流,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芳猷允塞:芳猷允塞,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方江泳汉:方江泳汉,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再谣南国:再谣南国,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伊昔不造:伊昔不造,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鸿化中微:鸿化中微,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用集宝命:用集宝命,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仰陟天机:仰陟天机,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释位公宫:释位公宫,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登曜紫闱:登曜紫闱,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钦若皇姑:钦若皇姑,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允迪前徽:允迪前徽,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孝达宁亲:孝达宁亲,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敬行宗祀:敬行宗祀,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进思才淑:进思才淑,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傍宗图史:傍宗图史,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降音在咏:降音在咏,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动容成纪:动容成纪,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坤则顺成:坤则顺成,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皇轩润饬:皇轩润饬,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下节震腾:下节震腾,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上清眺侧:上清眺侧,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有来斯雍:有来斯雍,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无思不极:无思不极,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象物方臻:象物方臻,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视祲告沴:视祲告沴,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太和既融:太和既融,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攸华委世:攸华委世,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兰殿长阴:兰殿长阴,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椒涂弛卫:椒涂弛卫,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戒凉在律:戒凉在律,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杪秋即穸:杪秋即穸,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霜夜流唱:霜夜流唱,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晓月升魄:晓月升魄,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八神警引:八神警引,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五辂迁迹:五辂迁迹,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噭々储嗣:噭々储嗣,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哀哀列辟:哀哀列辟,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洒零玉墀:洒零玉墀,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雨泗丹液:雨泗丹液,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抚存悼亡:抚存悼亡,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感今怀昔:感今怀昔,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南背国门:南背国门,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北首山园:北首山园,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遥酸紫盖:遥酸紫盖,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眇泣素轩:眇泣素轩,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灭采清都:灭采清都,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夷体寿原:夷体寿原,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邑野沦蔼:邑野沦蔼,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戎夏悲欢:戎夏悲欢,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来方可述:来方可述,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往驾弗援:往驾弗援,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谢朓:齐代文学家,以文采风流著称。
敬皇后:齐代皇后,谢朓为其撰写哀策文。
翚帟舒阜:翚帟舒阜,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玄堂启扉:玄堂启扉,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俎彻三献:俎彻三献,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筵卷六衣:筵卷六衣,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怀蜃卫而延首:怀蜃卫而延首,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想鹥辂而抚心:想鹥辂而抚心,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痛椒涂之先廓:痛椒涂之先廓,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哀长信之莫临:哀长信之莫临,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身隔两起:身隔两起,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时无三辰:时无三辰,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旋诏左言:旋诏左言,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光敷圣善:光敷圣善,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帝唐远胄:帝唐远胄,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御龙遥绪:御龙遥绪,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在秦作刘:在秦作刘,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在汉开楚:在汉开楚,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肇惟淑圣:肇惟淑圣,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克柔克令:克柔克令,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清汉表灵:清汉表灵,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曾沙膺庆:曾沙膺庆,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爰定厥祥:爰定厥祥,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徽音允穆:徽音允穆,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光华沼沚:光华沼沚,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荣曜中谷:荣曜中谷,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敬始絺绤:敬始絺绤,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教先穜稑:教先穜稑,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睿问川流:睿问川流,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神襟兰郁:神襟兰郁,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先德韬光:先德韬光,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君道方披:君道方披,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辅佐求贤:辅佐求贤,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在谒无陂:在谒无陂,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顾史弘式:顾史弘式,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陈诗展义:陈诗展义,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厚下曰仁:厚下曰仁,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藏往伊智:藏往伊智,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十乱斯俟:十乱斯俟,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四教冈式:四教冈式,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思媚诸姑:思媚诸姑,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贻我嫔则:贻我嫔则,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化自公宫:化自公宫,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远被南国:远被南国,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轩曜怀光:轩曜怀光,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素舒伫德:素舒伫德,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闵予不祐:闵予不祐,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慈训早违:慈训早违,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方年冲藐:方年冲藐,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怀袖靡依:怀袖靡依,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家臻宝业:家臻宝业,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身嗣昌晖:身嗣昌晖,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寿宫寂远:寿宫寂远,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清庙虚归:清庙虚归,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帝迁明命:帝迁明命,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民神胥悦:民神胥悦,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乾景外临:乾景外临,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阴仪内缺:阴仪内缺,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空悲故剑:空悲故剑,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徒嗟金穴:徒嗟金穴,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冯相告祲:冯相告祲,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宸驾长往:宸驾长往,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贻厥远图:贻厥远图,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末命是奖:末命是奖,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怀丰沛之绸缪:怀丰沛之绸缪,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背神京之弘敞:背神京之弘敞,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陋苍梧之不从:陋苍梧之不从,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遵鲋隅以同坏:遵鲋隅以同坏,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陈象设於园寝:陈象设於园寝,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映舆鍰於松楸:映舆鍰於松楸,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望承明而不入:望承明而不入,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度清洛而南游:度清洛而南游,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继池綍於通轨:继池綍於通轨,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接龙帷於造舟:接龙帷於造舟,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回塘寂其已慕:回塘寂其已慕,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东川澹而不流:东川澹而不流,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藉閟宫之远烈:藉閟宫之远烈,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闻缵女之遐庆:闻缵女之遐庆,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始协德於蘋蘩:始协德於蘋蘩,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终配祇而表命:终配祇而表命,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慕方缠於赐衣:慕方缠於赐衣,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悲日隆於抚镜:悲日隆於抚镜,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思寒泉之冈极:思寒泉之冈极,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讬彤管於遗咏:讬彤管於遗咏,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任昉:梁代文学家,以文采风流著称。
王贵嫔:梁代皇后,任昉为其撰写哀策文。
游衣戒节:游衣戒节,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轜车命服:轜车命服,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永去椒华:永去椒华,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长辞嘉福:长辞嘉福,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笥缄遗组:笥缄遗组,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筵委尘鞠:筵委尘鞠,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将命启期:将命启期,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寔惟嘉数:寔惟嘉数,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珮空响其何节:珮空响其何节,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姆下当堂:姆下当堂,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殡宫既毁:殡宫既毁,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祖馈斯撤:祖馈斯撤,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爰命史臣:爰命史臣,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宣美来裔:宣美来裔,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坤载既厚:坤载既厚,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内德云助:内德云助,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轩五有弘:轩五有弘,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姬十斯豫:姬十斯豫,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诞咨邦淑:诞咨邦淑,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选自良家:选自良家,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爰登六列:爰登六列,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象服委蛇:象服委蛇,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青絇丹繶:青絇丹繶,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辰衣素纱:辰衣素纱,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肃雍妇职:肃雍妇职,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佥曰俞往:佥曰俞往,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赞景望舒:赞景望舒,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方娠明两:方娠明两,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心前轨庆:心前轨庆,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轩中增朗:轩中增朗,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与栝不愆:与栝不愆,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朏魄无爽:朏魄无爽,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式陪茧观:式陪茧观,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有事蚕宫:有事蚕宫,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降舆访道:降舆访道,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基我王风:基我王风,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宣礼撤豆:宣礼撤豆,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缉乐房中:缉乐房中,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居贵能降:居贵能降,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在盈思冲:在盈思冲,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仁者必寿:仁者必寿,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彼苍者穹:彼苍者穹,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如何不淑:如何不淑,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万化齐终:万化齐终,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荐车告途:荐车告途,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殡穸既辨:殡穸既辨,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黼翣璀以陆离:黼翣璀以陆离,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帷〈巾光〉纷其舒卷:帷〈巾光〉纷其舒卷,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出桂宫而北徂:出桂宫而北徂,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经未央以西转:经未央以西转,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池紼顾而徐前:池紼顾而徐前,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服马嘶而不践:服马嘶而不践,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霜霏微而初被:霜霏微而初被,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野空笼而始彫:野空笼而始彫,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促虞泉於薤露:促虞泉於薤露,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抚悲翁於短箫:抚悲翁於短箫,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母以子贵:母以子贵,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义弘前哲:义弘前哲,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申前齐削以从疑:申前齐削以从疑,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革麻縓之轻杀:革麻縓之轻杀,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达副君之天至:达副君之天至,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赋白华之无缺:赋白华之无缺,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庶清庙之微微:庶清庙之微微,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非寿原之永翳:非寿原之永翳,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谢庄:宋代文学家,以文采风流著称。
殷贵妃:宋代皇后,谢庄为其撰写谥策文。
维年月日:维年月日,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皇帝曰咨:皇帝曰咨,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故淑仪殷氏:故淑仪殷氏,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惟尔合徽挺懋:惟尔合徽挺懋,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爰光素里:爰光素里,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友琴流荇:友琴流荇,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实华紫掖:实华紫掖,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奉轩景以柔明发迹:奉轩景以柔明发迹,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处椒风以婉娈升:处椒风以婉娈升,象征着对皇后的尊重。
幽闲之范:指女性端庄、文静、有教养的风范。
繁祉之庆:指多福多寿的喜庆。
春掩藻:比喻美好的事物被遮蔽或消失。
中波灭源:比喻事物的根源被破坏或中断。
松区已剪:指墓地已经修整好。
泉冥将遂:指即将安葬于地下。
旌德第行:表彰德行和功绩。
式衍声芳:使美好的名声传扬开来。
宠渥:深厚的恩宠。
刑于垂训:指通过刑罚来教育人民。
壸闱失序:指宫廷内部秩序混乱。
椒掖:指后宫。
昭阳九华:指宫殿的华丽和宏伟。
千门万户:形容宫殿的规模宏大。
贻厥方来:为后世留下榜样。
虚薄:指才能浅薄。
弘济:指广大的救助。
蕃维:指边疆的守卫。
苍昊不吊:指上天不保佑。
国步艰难:指国家处于困难时期。
皇嗣元良:指皇位的继承人。
崤渭:指崤山和渭水,代指边疆。
六传还朝:指多次传递消息回朝。
淹留未日:指拖延时日。
庭诤:指在朝廷上争论。
庸质:指平庸的才能。
升纂帝基:指继承帝位。
对扬大化:指宣扬伟大的教化。
弥增号惧:指更加感到恐惧。
式遵旧则:指遵循旧有的规则。
御慈训宫:指居住在慈训宫。
解绂於箕山之阳:指辞去官职,归隐山林。
归老於琅琊之国:指回到故乡养老。
复子明辟:指恢复儿子的明君地位。
还承宝图:指重新继承皇位。
无媿园寝:指无愧于祖先的陵墓。
翚珩昭品:指华丽的服饰和饰品。
褕组在饰:指华丽的装饰。
休遍函夏:指美好的名声传遍天下。
誉殷灵昧:指名声显赫。
岳曜静德:指像山岳一样稳重有德。
式怀谦顺:指心怀谦逊和顺从。
升降图传:指在历史中升降沉浮。
左右诗史:指在文学和历史中有所成就。
夙镜茂资:指早年就有丰富的才华。
早摛芳训:指早年就有美好的教诲。
衍教紫庭:指在宫廷中传播教化。
丽轨华屋:指在华丽的环境中生活。
声激绮组:指名声显赫。
风偃家邦:指名声影响整个国家。
蓬闱菲质:指出身卑微。
嘉淑无筭:指美好无比。
幽衡:指深闺。
宸汉:指皇宫。
奉日月之华:指侍奉皇帝。
侍巾屣之末:指在宫廷中担任卑微的职务。
鸳鸾之盛序:指宫廷中的高贵地位。
属车之清尘:指跟随皇帝的车驾。
丹缕之颜:指红润的面容。
翚羽之色:指华丽的服饰。
曾宫夜火:指宫廷中的火灾。
伯媛匪惊:指宫廷中的女子不惊慌。
楚谢奔涛:指楚国的谢安面对波涛不畏惧。
贞姜何惧:指贞姜不畏惧。
日月腾影:指日月的光辉。
风云写润:指风云的变化。
复位崇九御:指重新获得高贵的地位。
声高六列:指名声显赫。
象服增华:指华丽的服饰。
丹軿耀采:指华丽的车辆。
弼佐王风:指辅佐君王的风范。
克柔阴化:指以柔克刚的教化。
兢惶并集:指恐惧和惶恐交织。
流荇之诗:指《诗经》中的《流荇》。
荷据相并:指荷花和荷叶相映成趣。
鸣环之节:指鸣环的节奏。
有虞始德:指虞舜开始推行德政。
观化妫汭:指观察妫汭的变化。
夏后创业:指夏禹开创基业。
启祚涂山:指在涂山开启基业。
淑哲:指贤淑和智慧。
垂文曲颂:指留下文采和颂词。
诞秀令族:指出身于显赫的家族。
禀真高胄:指继承了高贵的血统。
应昭明之量:指具备昭明的度量。
兼圣善之行:指兼具圣贤的品行。
金玺未授:指尚未授予金玺。
玉瑞先显:指玉瑞已经显现。
表赞天休:指表彰上天的恩赐。
昭隆后祚:指显扬后代的福祚。
贞侔先典:指与先代的典章相媲美。
告逾往训:指超越以往的训诫。
潜光:指隐藏光芒。
未即皇统:指尚未继承皇位。
二仪烟煴之德:指天地的恩德。
悬象兼曜之仪:指天象的辉煌。
竦伫:指恭敬地站立。
钦若天秩:指恭敬地遵循天意。
祗赞帝祉:指恭敬地赞美皇帝的福祚。
夙崇盛礼:指早年就崇尚盛大的礼仪。
俾君万国:指使君王统治万国。
六合承风:指天下都受到教化。
天下幸甚:指天下非常幸运。
大行皇太后:指已故的皇太后。
资坤元之性:指具备坤元的本性。
体载物之仁:指具备载物的仁德。
齐美姜嫄:指与姜嫄一样美丽。
等德任姒:指与任姒一样有德。
佐政内朝:指在宫廷中辅佐政事。
惠加四海:指恩惠遍及四海。
草木荷恩:指草木都感受到恩惠。
含气受润:指万物都受到滋润。
庶锺元吉:指希望获得大吉。
永膺万祚:指永远享有万世的福祚。
早弃明朝:指早逝。
背绝臣庶:指离开臣民。
悲痛靡告:指悲痛无法言表。
铭以述德:指用铭文来记述德行。
诔尚及哀:指用诔文来表达哀思。
冒越谅闇之礼:指冒昧地超越礼制。
蓼莪之思:指对父母的思念。
忧荒情散:指忧虑和情感散乱。
不足观采:指不值得观赏。
圣善宣慈:指圣贤和善的宣示。
仁洽六宫:指仁爱遍及六宫。
含弘光大:指包容广大。
德润四海:指德行滋润四海。
卑不诔尊:指地位低的人不为地位高的人写诔文。
少不诔长:指年轻的人不为年长的人写诔文。
杨雄臣也:指杨雄是臣子。
班固子也:指班固是儿子。
述杨景行:指记述杨雄的德行。
显之竹帛:指显扬于史册。
三代不同礼:指三代礼制不同。
随时而作:指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轩辕乃神:指轩辕黄帝是神灵。
西陵以之作合:指西陵氏与轩辕黄帝结合。
夏后至圣:指夏禹是至圣。
涂山於是来嫔:指涂山氏成为夏禹的妃子。
龙飞缵历:指皇帝即位。
大明理运:指明君治理国家。
长秋既建:指皇后已经确立。
阴教有主:指后宫有主。
景命无穷:指天命无穷。
灵基长世:指国家的基业长久。
普天之下:指整个天下。
莫不欣跃:指无不欢欣鼓舞。
鹤籥晨启:指早晨开启宫门。
雀钗晓暎:指早晨佩戴雀钗。
恭承盛典:指恭敬地接受盛大的典礼。
肃荷徽章:指恭敬地接受徽章。
步动云桂:指行走时云桂飘动。
香飘雾縠:指香气飘散。
媿缠艳粉:指羞愧于艳丽的妆容。
无情拂镜:指无情地拂拭镜子。
愁萦巧黛:指忧愁缠绕着巧妙的眉黛。
息意临窗:指停止思绪,临窗而立。
汉水赠珠:指汉水赠予珍珠。
人闻绝世:指人们听到绝世的美人。
洛川拾翠:指在洛川拾取翠鸟。
仙处无双:指仙境中无双的美景。
风流行雨:指风流行雨的美景。
窈窕初日:指初升的太阳。
声高一笑:指笑声高亢。
价起两环:指价值连城。
桂殿迎春:指在桂殿迎接春天。
兰房侍宠:指在兰房侍奉宠爱。
借班姬之扇:指借用班姬的扇子。
未掩惊羞:指未能掩盖惊讶和羞愧。
假蔡琰之文:指借用蔡琰的文采。
宁披悚戴:指宁愿披上悚戴。
后正位宫闱:指皇后在宫廷中正位。
同体天王:指与天王同体。
夫人坐论妇礼:指夫人坐着讨论妇礼。
九嫔掌教四德:指九嫔掌管四德的教育。
世妇知丧祭宾客:指世妇懂得丧祭和宾客的礼仪。
女御序于王之燕寝:指女御在王的燕寝中排列。
顺宫分务:指按照宫廷的分工。
各有典司:指各有职责。
女史彤管:指女史用彤管记录。
记功书过:指记录功过。
居有保阿之训:指居住时有保阿的训诫。
动有环珮之响:指行动时有环珮的响声。
进贤才以辅佐君子:指推荐贤才辅佐君子。
哀窈窕而不淫其色:指哀怜窈窕而不沉溺于美色。
宣述阴化:指宣扬阴德教化。
脩成内则:指修成内宫的规则。
秦并天下:指秦国统一天下。
多自骄大:指大多自大。
官备七国:指官职设置七国。
爵列八品:指爵位分为八品。
汉兴因循:指汉朝兴起后因循旧制。
妇制莫釐:指妇女制度没有厘清。
高祖帷箔不修:指汉高祖的帷幔不修整。
孝文衽席无辨:指汉文帝的衽席没有区别。
选纳尚简:指选拔和接纳崇尚简朴。
饰玩少华:指装饰和玩物少华丽。
武元之后:指汉武帝和汉元帝之后。
世增淫费:指世世代代增加奢侈的费用。
掖庭三千:指掖庭中有三千人。
增级十四:指增加十四级。
光武中兴:指光武帝中兴汉朝。
斫彫为朴:指削减华丽,回归朴素。
六宫称号:指六宫的称号。
唯后贵人:指只有皇后和贵人。
贵人金印紫绶:指贵人佩戴金印和紫绶。
美人宫人采女:指美人、宫人和采女。
明帝事遵先旨:指明帝遵循先帝的旨意。
宫教颇修:指宫廷教育有所修整。
登建嫔后:指册立嫔后。
必先令德:指必须先有美好的德行。
内无出阃之言:指宫廷内没有出格的言论。
权无私溺之授:指权力没有私心溺爱的授予。
矫其弊矣:指纠正了弊端。
孝章以下:指汉章帝以下。
渐用色授:指逐渐以色相授予官职。
恩隆好合:指恩宠隆盛,关系融洽。
遂忘灾蠹:指于是忘记了灾祸。
主幼时艰:指君主年幼,时局艰难。
王家多衅:指王室多有争端。
委成冢宰:指委托给冢宰。
未有专任妇人:指没有专门任用妇人。
断割重器:指割裂重要的器物。
秦芊太后:指秦国的芊太后。
始摄政事:指开始摄政。
穰侯权重於昭王:指穰侯的权力超过昭王。
家富於嬴国:指家族比嬴国还富有。
汉仍其谬:指汉朝沿袭了秦朝的谬误。
知患莫改:指知道祸患却不改正。
东京皇统屡绝:指东汉皇统多次断绝。
权归女主:指权力归于女主。
外立者四帝:指外立了四位皇帝。
临朝者六后:指临朝的有六位皇后。
定策帷帟:指在帷幄中制定策略。
委事父兄:指委托事务给父兄。
贪孩童以久其政:指贪恋孩童以延长其政权。
抑明贤以专其威:指压制明贤以专权。
任重道愆:指责任重大,道路艰难。
利深祸速:指利益深厚,祸患迅速。
身犯雾露於云台之上:指在云台上冒着雾露。
家婴缧絏於圄犴之下:指家族陷入牢狱之灾。
堙灭连踵:指接连灭亡。
倾辀继路:指车辆倾覆,继续前行。
赴蹈不息:指不断奔赴。
焦烂为期:指以焦烂为期限。
凌夷大运:指大运衰落。
沦亡神宝:指神宝沦亡。
诗书所叹:指诗书中所叹息的。
略同一揆:指大致相同。
侯服之誉:指诸侯的声誉。
黄冠所敷:指黄冠所宣扬的。
玉食之门:指玉食之家。
皂衣所述:指皂衣所描述的。
裒虚美於君后:指在君后面前夸大虚美。
披空名於鼎贵:指在鼎贵面前披上空名。
汉臣诔行:指汉朝的臣子写诔文。
晋史书德:指晋朝的史书记载德行。
实而已焉:指真实而已。
太妃诞巽离之正和:指太妃诞生于巽离的正和。
函云露之中气:指包含云露的中气。
凝:指凝聚。
采髻岁:指女子成年,髻是古代女子成年后束发的装饰,采髻岁即指女子成年的年龄。
贲章笄年:贲章指华丽的服饰,笄年指女子十五岁成年时举行的笄礼,这里指女子成年时的华丽装扮。
彤管:古代女子用来记录德行、礼仪的红色笔管,象征女子的才学和德行。
女图之学:指女子学习的内容,包括礼仪、德行、女红等。
纂组:指编织、刺绣等女红技艺。
绮缟:指精美的丝织品,象征女子的手工技艺。
升降虔谦:指女子在礼仪中的举止,升降指行礼时的动作,虔谦指恭敬谦逊的态度。
柔静嘉顺:指女子的品德,柔静指温柔安静,嘉顺指善良顺从。
中道若性:指女子的德行和礼仪如同天性一般自然。
帷阃:指女子的闺房,象征女子的私密空间。
轩殿:指宫廷,象征女子的名声传播到宫廷之中。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十五-后妃部-评注
本文通过对古代后妃制度的详细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后妃不仅是帝王的配偶,更是宫廷政治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引用了《白虎通》、《礼记》、《毛诗》、《尚书》、《史记》、《汉书》等多部经典文献,详细描述了后妃的等级、职责、德行及其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后妃的德行被视为国家治理和家庭和谐的关键。文中多次提到后妃的贤德、节俭、勤劳、宽容等品质,这些品质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基石。例如,《毛诗》中的《关雎》、《葛覃》、《卷耳》等篇章,通过对后妃德行的歌颂,强调了后妃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后妃制度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性别观念和等级制度。后妃的等级和职责严格分明,从皇后到御妻,各有其位,各司其职。这种制度不仅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和要求。后妃不仅要具备贤德,还要承担起教育子女、辅佐君王、管理宫廷等重任。
文中还提到了一些著名的后妃,如舜的三妃、周太王的太姜、周王季的太任、周文王的太姒等,她们以贤德著称,对国家和家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后妃的形象不仅是对个人德行的赞美,更是对后妃制度和文化的高度肯定。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对后妃制度的详细描述和经典文献的引用,展现了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后妃不仅是帝王的配偶,更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她们的德行和职责,不仅影响着宫廷的秩序,也影响着国家和家族的命运。通过对后妃制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性别观念、等级制度和文化传统。
这段古文通过对皇后、妃子等女性形象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德行的高度重视。文中提到的皇后、妃子们不仅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在国家政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和女英、周文王的母亲太姒、大禹的妻子涂山氏等,她们以贤德著称,帮助丈夫治理国家,成为后世女性的楷模。
文中还通过对皇后、妃子们简朴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节俭美德的推崇。例如,皇后身衣大帛、御者秃裙不缘,诸王亲家朝请望见后裙极粗疏,以为绮,就视乃笑,后曰:此缯染色好,故用之耳。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不仅体现了皇后的节俭,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节俭美德的重视。
此外,文中还通过对皇后、妃子们学习经典的描述,展现了古代社会对女性教育的重视。例如,皇后诵易经、习诗论春秋,略记大义,后志在克己辅上,不以私家干朝庭。这种对经典的研习不仅提升了皇后的文化素养,也为其在政治上的辅佐提供了理论支持。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皇后、妃子等女性形象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德行、节俭美德和教育的重视。这些女性形象不仅是家庭中的贤妻良母,也是国家政治中的重要辅佐者,她们的事迹为后世女性树立了榜样,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这段古文包含了多篇诔文,分别是对不同历史人物的哀悼和赞颂。这些诔文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还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描述,展现了他们的品德、才华和对国家的贡献。
首先,这些诔文在文化内涵上体现了中国古代对礼仪、道德和个人修养的重视。例如,文中多次提到“饰其性”、“愆礼正”等概念,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反映了儒家思想对个人品德的要求。
其次,这些诔文在艺术特色上展现了高超的文学技巧。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充满了诗意和韵律感。例如,“膏不厌鲜,水不厌清,玉不厌洁,兰不厌馨”等句子,通过对比和排比,形象地表达了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再者,这些诔文在历史价值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风貌、政治状况和文化背景。例如,文中提到的“作合于汉”、“配元生成”等句子,反映了当时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的历史背景。
此外,这些诔文还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女性的尊重和赞美。文中多次提到女性的品德和才华,如“窈窕淑媚,柔顺婉穆”等句子,展现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这种对女性的赞美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并不常见,反映了作者对女性的高度评价。
总的来说,这些诔文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在历史和文化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逝者的哀悼和赞颂,作者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还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描述,展现了他们的品德、才华和对国家的贡献。这些诔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这段文本是古代哀策文的典型代表,哀策文是古代用于悼念皇后或重要人物的文体,通常由皇帝或重要官员撰写,表达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怀念。文本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如“阊阖”、“旌委郁”、“龙逶迟”等,通过这些象征性的语言,表达了对皇后的尊崇和哀悼之情。
文本中还体现了古代对皇后的高度评价和尊重,如“俪皇协运”、“世宗之胤”、“德博化先”等,这些词语不仅赞美了皇后的德行和功绩,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皇后的期望和要求。通过这些词语,可以看出皇后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此外,文本中还运用了大量的对仗和排比句式,如“终温且惠,其仪淑慎”、“克明礼教,抚翼齐蕃”等,这些句式不仅增强了文本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也使得文本更加庄重和肃穆,符合哀策文的文体特点。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不仅是对皇后的深切哀悼,也是对皇后德行和功绩的高度评价,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以及对仗和排比句式的运用,使得文本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这段文本主要涉及中国古代宫廷中的礼仪、制度和历史事件,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和宗教背景。通过对皇后、太后、嫔妃等女性角色的描述,展现了她们在宫廷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她们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文本中多次提到‘德’、‘礼’、‘教化’等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对道德和礼仪的重视。这些概念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强调,文本传达了古代中国社会对道德教化的追求。
文本中还涉及了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如汉高祖、汉武帝、光武帝等,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描述,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政治变迁和历史发展。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此外,文本中还提到了一些宗教和神话元素,如轩辕黄帝、夏禹等,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文本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描述,文本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多元文化背景。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通过对宫廷礼仪、历史事件和宗教神话的描述,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和宗教背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段文字描绘了古代女子成年后的德行与才学,展现了她们在礼仪、女红、德行等方面的修养。首先,’采髻岁’和’贲章笄年’点明了女子成年的重要时刻,象征着她们从少女到成年女子的转变。接着,’彤管女图之学’和’纂组绮缟之工’分别强调了女子在才学和手工技艺上的成就,彤管象征着女子的才德,而纂组绮缟则展现了她们在女红上的精湛技艺。
在礼仪方面,’升降虔谦之仪’和’柔静嘉顺之节’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举止和品德上的修养。升降虔谦体现了女子在行礼时的恭敬与谦逊,而柔静嘉顺则突出了她们温柔、善良、顺从的品德。这些德行和礼仪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如同天性一般自然,即’中道若性,不严而成’,这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子德行的理想化要求。
最后,’誉满帷阃,声播轩殿’总结了女子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声誉。帷阃象征女子的私密空间,而轩殿则代表宫廷,意味着女子的德行和才学不仅在家中受到赞誉,甚至传播到宫廷之中,成为社会的典范。这段文字不仅赞美了古代女子的德行与才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子的期望与评价标准。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文字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女子德行的重视,尤其是对她们在礼仪、才学和手工技艺上的要求。这种对女子的理想化描绘,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妇德’的重要性,即女子应具备温柔、顺从、恭敬等品德,同时也要在才学和技艺上有所成就。这种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影响了数千年的女性教育和社会评价体系。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字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彤管’象征才德,’纂组绮缟’象征手工技艺,’帷阃’和’轩殿’则分别象征家庭和社会。这些象征不仅增强了文字的表现力,也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古代女子的德行与才学。此外,文字的结构严谨,层层递进,从女子的成年仪式到她们的德行、才学,再到她们在社会中的声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链条,展现了古代女子的全面修养。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字为我们了解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与要求,同时也揭示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尽管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段文字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女性的生活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