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九十二-鸟部下

作者: 欧阳询(557年—641年),唐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主持编撰《艺文类聚》。他是初唐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年代:编撰于唐代初年(7世纪初)。

内容简要:《艺文类聚》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类书,共100卷,分为46部,727子目。书中按主题分类辑录了先秦至唐代的文献资料,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它是研究唐代以前文化的重要工具书,对后世类书的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九十二-鸟部下-原文

乌 鹊 雀 燕 鸠 鸱 反舌 仓庚 鹪鹩 啄木 鸳鸯 鵁鶄 鸂鶒白鹭 鸊鹈 鸥 鹏 精卫 翡翠 服鸟

◇乌

《尔雅》鸢乌丑,其飞也翔。

又曰:鸀,[浊。]山乌。

又曰:燕白脰乌。

《春秋运斗枢》曰:摇星散为乌。

《广志》曰:乌有白颈乌。

《毛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时若臣贤愚,適同如乌也。]

又曰:瞻乌爰止,于谁之屋,[集富人之屋也。]

又曰:弁彼鸒斯,归飞提提,[雅乌,一曰鵯居。]

《左传》曰:楚子元以车六百乘伐郑,诸侯救郑,楚师夜遁,郑人将奔桐丘,谍告曰:楚幕有乌,乃止。

又曰:晋侯伐齐,齐师夜遁,师旷告晋侯曰:乌鸟之声乐,齐师其遁,[鸟乌得空营,故乐。]

叔向告晋侯曰:城上有乌,齐师其遁。

《春秋元命苞》曰:火流为乌,乌孝鸟,何知孝鸟,阳[阳上疑有脱文。]精,阳天之意,乌在日中,从天,以昭孝也。

太公《六韬》曰:武王登夏台,以临殷民,周公旦曰:臣闻之,爱其人者,爱其屋上乌,憎其人者,憎其馀胥。

《燕丹子》曰:燕太子丹质於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丹仰天叹,乌即白头,马为生角,秦王不得已而遣之。

《淮南子》曰:尧时十日并出,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乌。

谢承《汉书》曰:广汉儒叔林,为东郡太守,乌巢於厅事屋梁,兔产於床下。

王隐《晋书》曰:虞溥为鄱阳内史,劝励学业,虽威不猛,宽裕简素,白乌集郡庭,止枣树,就执不动。

《抱朴子》曰:荧惑火精,生朱乌。

《古今注》:所谓赤乌者,朱鸟也,其所居高远,日中三足乌之精,降而生三足乌,何以三足,阳数奇也,是以有虞至孝,三足集其庭,曾参锄瓜,三足萃其冠。

徐整《三五历》曰:天地之初,有三白乌,主生众鸟。

《述征记》曰:长安灵台,有相风铜乌。

《豫章旧志》曰:太守李仪,临郡二年,白乌见南昌。

蜀李雄书曰:武皇帝雄,泰成三年,白乌赤足来翔,帝以问范贤,贤曰:乌有反哺之义,必有远人怀惠而来,果关中流民请降。

师觉授《孝子传》曰:吴叔和,犍为人,母没,负土成坟,有赤乌巢门,甘露降户。

王韶《孝子传》曰:李陶,交阯人,母终,陶居于墓侧,躬自治墓,不受邻人助,群乌衔块,助成坟。

《异苑》曰:东阳颜乌,以纯孝著闻,后有群乌衔鼓,集颜所居之村,乌口皆伤,一境以为颜至孝,故慈乌来萃,衔鼓之兴,欲令聋者远闻,即於鼓处立县,而名为乌伤,王莽改为乌孝,以彰其行迹云。

南越记曰:乌贼鱼,常自浮水上,乌见以为死,便往啄之,乃卷取乌,故谓乌贼,今雅乌化为之。

【诗】梁元帝晚栖乌诗曰:日暮连翩翼,俱向上林栖,风多前鸟驶,云暗后群迷,路远声难彻,飞斜行未齐,应从故乡返,几过入兰闺,借问倡楼妾,何如荡子啼。

梁刘孝威乌生八九子篇曰:城上乌,一年生九雏,氄毛不自暖,张翼强相呼,羽成翮备各西东,丁年赋命有穷通,不见高飞帝辇侧,远讬日轮中,尚逢王吉箭,犹婴唐羿弓,岂如变采救燕质,入梦祚昭公,流声表师退,集幕示营空,灵台已铸像,流苏时候风。

梁朱超城上乌诗曰:朝飞集帝城,犹带夜啼声,近收毛虽暖,闻弦心尚惊。

隋虞世基晚飞乌诗曰:向日晚飞低,飞飞未得栖,当为归林远,恒长侵夜啼。

【赋】梁何逊穷乌赋曰:嗟穷乌之小鸟,意局促而驯逝,声遇物而知哀,翮排空而不矫,望绝侣於霞夕,听翔群於月晓,既灭志疃制霄,遂甘夷於园沼。

【序】晋成公绥乌赋序曰:有孝鸟集余之庐,乃喟尔而叹曰:余无仁惠之德,祥禽曷为而至哉,夫乌之为瑞久矣,以其反哺识养,故为吉乌,是以周书神其流变,诗人寻其所集,望富者瞻其爰止,爱屋者及其增叹,兹盖古人所以为称,若乃三足德灵,国有道则见,国无道则隐,斯乃凤鸟之德,何以加焉,服恶鸟而贾生惧之,乌善禽而吾嘉焉,惧恶而作歌,嘉善而赋之,不亦可乎。

◇鹊

《尔雅》曰:鹊鵙丑,其飞也〈羽夋〉,[竦翅上下。]

《说文》曰:鹊知太岁之所在。

《广雅》曰:鳱鹊鹊。

《礼记》曰:季冬之月,鹊始巢。

《毛诗》曰:鹊巢,夫人之德也。

《庄子》曰:鹊上高城,危而巢於高枝之巅,城坏巢折,凌风而起,故君子之居世也,得时则义行,失时则鹊起。

又曰:庄周游于雕陵之樊,[樊,蕃也,游於栗园。]睹一异鹊,自南方来,翼七尺,目大运寸,[可回一寸。]感周之颡,而集於栗林。

《孙卿子》曰:古之王者,其政好生恶杀,乌鹊之巢,可俯而窥。

《淮南子》曰:鹊巢知风之所起。

又曰:乾鹊知来而不知往,此脩短之分也。

《盐铁论》曰:中国所鲜,外国贱之,昆山之旁,以玉璞抵乌鹊。

【诗】魏太祖武帝歌诗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魏曹植魏德论讴曰:鹊之彊彊,诗人取喻,今存圣世,呈质见素,饥食苕华,渴饮清露,异于畴匹,众鸟是慕。

◇雀

《春秋运斗枢》曰:瑶光星散为雀。

《礼记》曰:季秋,雀入大水,化为蛤。

《晏子》曰:齐景公探雀鷇,鷇弱,故反之,晏子再拜贺曰:吾君有圣人之道矣,道长幼

也,曾禽兽之加焉,而况人乎。

《庄子》曰:一雀过羿,羿必得之,或曰: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是故殷汤以庖人笼伊尹,秦穆以五羊之皮笼百里奚。

《吕氏春秋》曰:燕雀处一屋之下,子母相哺,呴呴然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火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将及也,为人臣免燕雀之智者寡矣。

《战国策》曰:庄辛谓楚王曰:夫雀俯啄白粮,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王孙公子,左挟弹,右持摄丸,以加其颈,昼迁乎茂树,夕调酸咸矣。

《史记》曰:赵武灵王号主父,废长子章,而传国於公子何,主父游沙丘,公子章作乱,与何战败,章走趋主父,主父开受之,何遂围主父,主父饥,探雀鷇而食之,三月馀,遂饿死沙丘。

《韩诗外传》曰:夫凤皇之初起也,遥遥千里,蕃篱之雀,喔咿而笑之,及其升少阳,一屈一信,辗转云间,蕃篱之雀,超然自知不及远矣。

《太玄经》曰:明珠弹雀,费不当也。

《孔丛子》曰:邯郸民,以正月旦献雀於赵王,而缀以五采,王大悦,申叔告子从,子从曰:非先王之法,且又不令,申叔曰:何谓不令,曰:夫爵者宜受之於上,不宜取之於下,民非所得制爵也,昔虢公祈神,神赐之土田,是失国而受田之祥也,今以一国之王,受民之爵,何悦乎。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曰:仙次药,有昆丘神雀。

《陈留耆旧传》曰:圉人魏尚,高帝时为太史,有罪系诏狱,有万头雀,集狱棘树上,拊翼而鸣,尚占曰:雀者爵命之祥,其鸣即复也,我其复官也,有顷,诏还故官。

《益部耆旧传》曰:扬宣为河内太守,行县,有群雀鸣桑树上,宣谓吏曰:前有覆车粟,此雀相随,欲往食之,行数里,果如其言。

张显折言曰:万雀不及一凤皇,众星不如一月明。

沙洲记曰:寒岭去大阳川三十里,有雀鼠同穴,雀亦如家雀,色小白,鼠亦如家鼠,色如黄虺,无尾。

《异苑》曰:任城魏肇之,初生,有雀飞入其手,占者以为封爵之祥。

《南越志》曰:曾城县多白雀,大如鸠,素质疑映。

罗含传曰:含在家时,有百雀集堂宇,此德行幽感所致。

《说苑》曰:吴王欲伐荆,有谏者死,舍人少孺子,怀丸操弹於后园,露霑衣,如是三旦,王曰:子来何霑衣如此,对曰:园有榆,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螳螂之知捕蝉鸣,不知黄雀在其后,臣执弹丸,欲取黄雀,不觉露霑衣。

袁山松《后汉书》曰:陈弇学尚书,躬自耕种,常有黄雀飞来,随弇翱翔。

续齐谐记曰:弘农扬宝,尝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於树下。又为蝼蚁所困,宝愍之,取置巾箱中养之,唯食黄花,百馀日,毛羽成,放之,朝去暮还,后忽与群雀俱来,哀鸣绕室,数日乃去,尔夕三更,宝读书未卧,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王母使臣,为鸱枭所搏,蒙君拯济,今当使南海,不得复往,极以悲伤以白环四枚与宝曰:令君子孙絜白,位登三事,於此遂绝,宝生震,震生秉,秉生赐,赐生彪,四世为三公。

萧广济《孝子传》曰:王祥后母病,欲得黄雀炙,祥自念卒难致,须臾,忽有数千黄雀,飞入其幕。

《风土记》曰:六月东南长风,海鱼化为黄雀。

《广志》曰:安息大雀,举头高八九尺,张翅丈馀,食大麦,卵如瓮。

《东观汉记》曰:永元十三年,安息王献条支大雀。

【诗】晋傅玄诗曰:鹊巢丘城侧,雀乳空井中,居不附龙凤,常畏蛇与虫,依贤义不恐,近暴自当穷,宋鲍昭空城雀操曰:雀乳四鷇,空城之阿,朝拾野粟,夕饮清河,高飞畏鸱鸢,下飞畏网罗,诚不及青雀,远食玉山禾,犹胜吴宫燕,无罪得焚窠,赋命有厚薄,长叹欲如何。

梁沈趋咏雀诗曰:肌溥少滋腴,色浅非丹翠,不惧越王羞,宁怀秦后珥,傍檐葺寒草,循场啄馀穗,且欣大厦成,焉须鸿鹄志。

【赋】后汉曹大家大雀赋曰:大家同产兄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献大雀,诏令大家作赋曰:嘉大雀之所集,生昆仑之灵丘,同小名而大异,乃凤皇之匹畴,怀有德而归义,故翔万里而来游,集帝庭而止息,乐和气而优游,上下协而相亲,听雅颂之雍雍,自东西与南北,咸思服而来同。

◇燕

《尔雅》曰:燕燕乙也。

《春秋运斗枢》曰:瑶光星散为燕。

《说文》曰:燕布翅枝尾,作巢,避戊己。

《广雅》曰:玄鸟燕也。

《礼》曰: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

《毛诗》曰: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下上其音。

又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大雅。]

《左传》曰:郯子云,少皞时,玄鸟氏司分者也。

又曰:吴公子札,自卫如晋,将宿於戚,[戚孙文子邑。]闻锺声曰:异哉,夫子获罪於君以在此,[文子时以戚叛。]惧有不足,而又何乐,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於幕上也,[言至危。]

《史记》曰:秦之先,颛顼之苗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大业。

又曰:临江闵王荣,坐侵庙壖为宫,上徵荣,荣诣中尉府,中尉郅都责讯王,王恐,自杀,葬蓝田,燕数万,衔土置冢上,百姓怜之。

《汉书》曰:王莽开哀帝母丁姬冢,有燕数千,衔土投其窟中。

《淮南子》曰:大厦成而燕雀相贺。

《列仙传》曰:简狄,帝

喾次妃,有娀之女也,姊妹浴於玄丘之水,有玄鸟衔卵而坠,五色甚好,相与竞取,简狄得而吞之,而生,[事具符命部。]

玄中记曰:千岁之燕,户北向。

《九章筭术》曰:五雀六燕,飞集衡,衡適平,[原讹卒,据冯校本改。]一雀一燕,飞而易处,则雀重而燕轻。

《茅君传》曰:句曲山上有神芝五种,第三名燕胎芝,其色紫,形如葵叶,上有燕象,如欲飞状,光明洞彻,食一株,拜为太清仙君,正一郎中。

《晋中兴书》曰:中原丧乱,乡人遂共推郄鉴为主,与千馀家俱避难於鲁国峄山,山有重险,百姓饥馑,野无生草,时或掘野鼠蛰燕而食之。

《湘中记》曰:零陵有石燕,形似燕,得雷风则飞,颉颃如真燕。

《宣城记》曰:侍中纪昌睦初生,有白燕一双出屋,既表素质,宦途亦通。

段龟龙《凉州记》曰:吕光大安三年,白燕游酒泉郡,黑燕列从。

【诗】古诗曰: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又曰: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

魏明帝短歌行曰:翩翩春燕,端集余堂,阴匿阳显,节运自常,厥貌淑美,玄衣素裳,归仁服德,雌雄颉颃,执志精专,絜行驯良,衔土缮巢,有式宫房,不规自圆,无矩而方。

宋鲍昭咏双燕诗曰:双燕戏云崖,羽翮始差池,出入南闺里,经过北堂陲,意欲巢君幕,层楹不可窥,沉吟芳岁晚,徘徊韶景移,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所知,梁简文帝双燕诗曰:双燕有雌雄,照日羽差池,衔花落北户,逐蝶上南枝,桂栋本曾宿,虹梁早自窥,原得长如此,无令双燕离。

又咏新燕诗曰:新禽应节归,俱向吹楼飞,入帘惊钏响,来窗碍舞衣。

梁吴筠咏燕曰:一燕海上来,一燕高堂息,一朝相逢遇,依然旧相识,问余来何迟,山川几纡直,答言海路长,风驶飞无力。

梁庾肩吾咏檐燕曰:双燕集兰闺,双飞高复低,向户疑新箔,登巢识故泥,依朓本相贺,近幕原同栖。

又和晋安王咏燕曰:可怜幕上燕,差池弄羽衣,夜夜同巢宿,朝朝相背飞,衔泥赡乐善,相贺奉英徽,秋蝉行寂寞,恋此未辞归。

陈萧诠咏衔泥双燕诗曰:衔泥金屋外,表瑞玉筐中,学飞疑汉妾,巢幕惮吴宫,爪截还犹短,窠成新尚空,讵并零陵石,飞舞逐春风。

隋江总咏燕燕于飞应诏诗曰:二月春晖晖,双燕理毛衣,衔花弄靃靡,拂叶隐芳菲,或在堂间戏,多从幕上飞,若作仙人履,应往日南归。

隋虞世基《赋得戏燕俱宿》诗:大厦初构与云齐,归燕双入正衔泥,欲绕歌梁自舞阁,偶为仙履往兰闺,千里争飞会难并,聊向吴宫比翼栖。

【赋】晋傅咸燕赋曰: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岁故复来者,其将逝,翦爪识之,其后果至焉,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何诗人之是兴,信进止之有序,秋背阴以龙潜,春晞阳而凤举,随时宜以行藏,似君子之出处,恶焚巢之凶丑,患林野之多阻,谅鸟兽之难群,非斯人而谁与,惟里仁[原作人,据冯校本改。]之为美,讬君子之堂寓,逮来春而复旋,意眷眷而怀旧,一委身乃无口,岂改適而更赴。

晋卢谌燕赋曰:爰集崇宇,依于其荣,布窠巢之列列,孕子鷇之嘤嘤,铨先后而均哺,迈尸鸠之能平,於是族类偕长,雄雌俱逝,颉颃水湄,下上云际,嘲哳间关,倏忽漂潎,来如隼击,去若凫跇,斗建午而子指,日在戍而后憩。

晋夏侯湛玄鸟赋曰:观羽族之群类,美玄鸟之翔集,顺阴阳以出处,随寒暑而游蛰,擢翾翾之丽容,挥连翩之玄翼,挺参差之羞尾,发缁素之鲜色,及至大火西景,商风授衣,遂匿形於深穴,敛六翮而不飞,含静泊以充肌,吸至和之精粹,澹恬心以去欲,故保生而不匮,虞众物之为害,独弃林而凭人,不惊畏以自疏,永归驯而附亲,有受祥而皇祇,故遗卵而生殷,惟帝皇之嘉美,置高禖以表神,类鸾皇之知德,象君子之安仁,尔乃衔泥构巢,营居傅桷,积一喙而不已,终累泥而成屋,拾柔草以自藉,采懦毛以为蓐,吐清惠之冷音,永吟鸣而自足。

【赞】晋郭璞燕赞曰:燕燕于飞,瑞娥以卵,玄玉爰发,圣敬日远,商人是颂,咏之弦管。

【颂】晋傅统妻辛女燕颂曰:翩翩玄鸟,载飞载扬,颉颃庭宇,遂集我堂,衔泥啄草,造作室房,避彼湫隘,处此高凉,孕育五子,靡夭靡伤,羽翼既就,纵心翱翔,顾影逸豫,其乐难忘。

◇鸠

《礼记》曰:仲春之月,鹰化为鸠。

《方言》曰:鸠自关而东,周郑之郊,韩魏之都,谓之郎睪,其大者谓之鳻鸠。

《列子》曰:邯郸之人,以正月之旦,献鸠於简子,简子大愧,[列子说符作悦。]厚赏之。

《说苑》曰: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子改鸣则可,不能改鸣,东徙犹恶子之声也。

《续汉礼仪志》曰: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餔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九尺,端以鸠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所以爱民也。

《风俗通》曰:俗说高祖与项羽战,败於京索,遁丛薄中,羽追求之,时鸠正鸣其上,追者以鸟在无人,遂得脱,及即位,异此鸟,故作鸠杖,以赐老者。

按,少皞五鸠,鸠者聚,聚民也,周礼罗氏,献鸠养老,汉无罗氏,故作鸠杖以扶老。

《琴操》曰:舜耕於历山,思慕父母,见鸠与母俱飞鸣相哺食,益以感思,乃作歌。

《会稽

典录》曰:皮延,字叔然,会稽山阴人,养母至孝,居丧,有白鸠巢庐侧,遂以丧终。

又曰:郑弘迁临淮太守,郡人徐宪,在丧致哀,白鸠巢户侧,弘举为孝廉,朝庭称为白鸠郎。

《广州先贤传》曰:顿琦,苍梧人,至孝,母丧,琦独身立坟,历年乃成,居丧逾制,感物通灵,白鸠栖息庐侧,见人辄去,见琦而留。

《搜神记》曰:京兆长安有张氏,独处室,有鸠自外入,止于床,张氏祝曰:鸠来,为我祸也,飞上承尘,为我福耶,来入我怀,鸠飞入怀,以手探之,则不知鸠之所在,而得一金带钩,是后子孙过盛,有为必偶,赀财万倍,蜀客贾至长安中,闻之,乃厚赂婢,婢窃钩以与蜀客,张氏既失钩,渐渐衰耗,而蜀客亦数罹穷厄,不为己利,或告之曰:天命也,不可以力求,於是赍钩以反张氏,张氏复昌,故关西称张氏传钩云。

又曰:沛国戴文谌,居阳城山,有神降焉,其妻疑是妖魅,神已知之,便去,遂视作一五色鸟,白鸠数十只后,有云覆之,遂不见。

【诗】魏王粲诗曰:鸷鸟化为鸠,远窜江汉边,遭遇风云会,讬身鸾凤间,天姿既否戾,受性又不闲,邂逅见逼迫,俯仰不得言。

【赋】晋傅咸班鸠赋曰:集茂树之荫蔚,登弱枝以容与,体郁郁以敷文,音邕邕而有序,情钦乐而是悦,遂笼之於前宇,尔乃饮以神泉,食之稻粱,朝憩椒涂,夕宿兰房,时连翩於庭阿,见飞燕之颉颃,慨感物而哀鸣,声楚切以怀伤,仰华林而矫翼,纷憎逝而高翔。

【讴】魏陈王曹植魏德论讴曰:班班者鸠,爰素其质,昔翔殷邦,今为魏出,朱目丹趾,灵姿诡类,载飞载鸣,彰我皇懿。

【论】魏陈王曹植令禽恶鸟论曰:昔荆之枭,将徙巢於吴,鸠遇之曰:子将安之,枭曰:将巢於吴,鸠曰:何去荆而巢吴乎,枭曰:荆人恶予之声,鸠曰:子能革子之声,则无为去荆而巢吴也,如不能革子之声,则吴楚之民,不异情也,为子计者,莫若宛颈戢翼,终身勿复鸣也。

【序】晋阮籍鸠赋序曰:嘉平中,得两鸠子,常食以黍稷,后卒为狗所杀,故作赋。

◇鸱

《春秋运斗枢》曰:玉衡星散为鸱。

《尔雅》曰:鸢乌丑,其飞也翔。

《礼记》曰:前有尘埃,则载鸣鸢,[鸢鸣则将风。]

《庄子·内篇》:鸱鸦嗜鼠,{即虫}蛆甘螮。

《盐铁论》曰:泰山之鸱,啄腐鼠於穷泽,非有害人也,今有司盗主财而食之,焉得若泰山之鸱乎。

《列仙传》曰:季仲甫夜卧床上,或为鸱鸟,后至沓县巨山上,候北风,当飞度南海,山上有罗鹰者,罗得鸱,视之仲甫也,后留更三年,自云往昆仑山。

《东观汉记》曰:马援击交趾,下潦上雾,毒气上蒸,仰视乌鸢,跕跕堕水中。

《博物志》曰:汉旧事,綦国送鸢卵,给太官。

【诗】魏刘桢射鸢诗曰:鸣鸢弄双翼,飘飘薄青云,我后横怒起,意气陵神仙,发机如惊焱,三发两鸢连,流血洒墙屋,飞毛从风旋,庶士同声赞,君射一何妍。

◇反舌

《礼记》曰:仲夏之月,反舌无声。

《左传》曰:郯子云,少皞祝鸠氏,司徒也。

《易纬通卦》[《太平御览》九百二十三卦下有验字。]曰:百舌者,反舌鸟也,能反覆其口,随百鸟之音。

《风土记》曰:祝鸠反舌也。

春秋保乾[《太平御览》九百二十三乾下有图字。]曰:江充之害,其萌反舌鸟入殿。

【诗】梁沈约侍宴咏反舌诗曰:假客不足观,遗音犹可荐,幸蒙乔树恩,得以闻高殿。

梁刘孝绰咏百舌诗曰:山人惜春暮,旭旦坐花林,复值怀春鸟,枝间弄好音,迁乔声迥出,赴谷响幽深,下听长而短,时闻绝复寻,孤鸣若无对,百啭似群吟,昔闻屡懽昔,今听忽悲今,听闻非殊异,迟暮独伤心。

梁徐悱妻刘氏听百舌诗曰:庭树旦新晴,临镜出雕楹,风吹桃李气,过传春鸟声,净写山阳笛,全作洛滨笙,注意欢留听,误令妆不成。

陈〈身甹〉使韦鼎在长安听百舌诗曰: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那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赋】梁沈约反舌赋曰:咨玄造之大德,播含灵於无小,有反舌之微禽,亦班名於庶鸟,乏嘉容之可玩,因繁声以自表,其声也,惊诡遒囋,萦纡离乱,骈浮回合,嵒危琐散,或发曲无渐,或收音云半,既含意於将晓,亦流妍於始旦,杂沓逶迤,噭跳参差,攒娇动叶,促啭萦枝,分宫析徵,万矩千规,因风起哢,曳响生奇,对芳辰於此月,属今余之遒暮,倦城守之喧疲,爱田郊之闲素,眷春物而怀之,闻好音於庭树。

梁萧子晖反舌赋曰:彼陶嘉之盛月,气依迟於池沼,眷霏霏之花落,爱翘翘之令鸟,无荣辱之可固,弄枢机而自表,尔其声也,嘹唳罥结,郁抑萦咽,繁音琐碎,众响攒〈山截〉,或急啭赴机,或缓引趋节,或洪纤共起,或长短俱折,意疑续而更断,谓当举而忽垂,声冯林而逾厉,响因风而益危。

◇仓庚

《说文》曰:离黄,仓庚也,鸣即蚕生。

《礼记》曰:仲春之月,仓庚鸣。

《毛诗》曰: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又曰:仓庚于飞,熠燿其羽。

又曰: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又,绵蛮黄鸟,止于丘阿。

又曰: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又曰:黄鸟,哀三良也,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诗义疏》曰:黄鸟,鸝鹠也,或谓黄栗留,幽州谓之黄鸯,或谓之黄鸟,一名仓庚,一名商庚,一名鹂黄,一名

楚雀,齐人谓之抟黍,关西谓之黄鸟,常椹熟时,来在桑树间,皆应节趣时之鸟,或谓之黄袍。

【赋】魏文帝莺赋曰:堂前有笼莺,晨夜哀鸣,凄若有怀,怜而赋之曰:怨罗人之我困,痛密网而在身,顾穷悲而无告,知时命之将泯,升华堂而进御,奉明后之威神,唯今日之侥倖,得去死而就生,讬幽笼以栖息,厉清风而哀鸣。

魏王粲莺赋曰:览堂隅之笼鸟,独高悬而背时,虽物微而命轻,心凄怆而愍之,日掩蔼以西迈,忽逍遥而既冥,就隅角而敛翼,眷独宿而宛颈,历长夜以向晨,闻仓庚之群鸣,春鸣翔於南甍,戴纴集乎东荣,既同时而异忧,实感类而伤情。

晋王惲妻锺夫人莺赋曰:嘉京都之莺鸟,冠群类之殊形,擢末躯於紫闼,超显御乎天庭,惟节运之不停,惧龙角之西颓,慕同时之逸豫,怨商风之我催。

◇鹪鹩

《尔雅》曰:桃虫鹪,其雌鴱,俗名巧妇。

又曰:鹪鹩剖苇,[好剖苇皮,食其虫,因名云,江东呼为芦虎,似雀,青班长尾鹪。]又曰:鸱鸮鸋窸。

《毛诗》曰:鸱鸮,周公救乱也,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诗义疏》曰:鸱鸮似黄雀而小,啄刺如锥,取茅为窠,以麻紩之,刺紩靴悬著树枝,幽州为之鸋窸,或曰巧妇,或曰女匠,关西谓之蔑雀。

《毛诗》曰:肇允彼桃虫,[今鹪鹩是也,见诗义疏。]故《尔雅》曰:桃虫鹪也,微小黄雀,其雏化为蜩,故俗语曰:鹪鹩生蜩,焦贡《易林》,亦谓桃虫生蜩,或云布穀生子,鹪鹩养之。

《庄子》曰:鹪鹩巢林,不过一枝。

《说苑》曰:孟尝君寄客於齐王,三年不见用,客反见孟尝君曰:不知臣罪耶,君之过也,孟尝君曰:缕因针而入,不因针而急,夫子之才必薄矣,客曰:不然,臣见鹪鹩巢於苇之苕,鸿毛著之,已建之安,工女不能为,可谓完坚矣,大风至则苕折卵破者,其所讬者使然也。

【赋】晋张华鹪鹩赋曰:何造化之多端,播群形於万类,惟鹪鹩之微禽,亦摄生而受气,飞不飘飏,翔不翕习,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

◇啄木

《临海异物志》曰:啄木大如雀,啄足皆青,毛色正青,翠鸟类也,凡与啄木异种,舌长五寸,杪有刺针。

【诗】排谐集,左氏诗曰:南山有鸟,自名啄木,饥则啄树,暮则巢宿,无干於人,唯志所欲,性清者荣,性浊者辱。

晋傅玄诗曰:啄木高翔鸣喈喈,飘摇林薄著桑槐,犭便猭树间喙如锥,嘤喔嘤喔声正悲,专为万物作倡俳,当此之时,乐不可回。

◇鸳鸯

《归藏》曰:有凫鸳鸯,有雁鹔鹴。

《毛诗》曰:鸳鸯,刺幽王也,思古明王,交於万物有道,自奉养有节,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魏志》:文帝问周宣曰:吾梦殿屋两瓦坠地,化为鸳鸯,何也,宣对曰:后宫当有暴死者,帝曰:吾诈卿耳,宣曰:夫梦者意耳,苟以形言,便占吉凶,言未卒,黄门令奏宫人相杀。

郑氏婚礼谒文赞曰:鸳鸯鸟,雄雌相类,飞止相匹。

《列异传》曰:宋康王埋韩冯夫妻,宿夕文梓生,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交颈,音声感人。

【诗】古歌辞曰:入门时左顾,但见双鸳鸯,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音声何噰々,鹤鸣东西厢。

晋嵇叔夜诗曰:鸳鸯于飞,肃肃其羽,嗈嗈和鸣,顾眄俦侣。

又曰:婉彼鸳鸯,戢翼而游,俯吮绿藻,讬身洪流,朝翔素濑,夕栖灵洲。

【赋】梁简文帝鸳鸯赋曰:朝飞绿岸,夕归丹屿,顾落日而俱吟,追清风而双举,时排荇蒂,乍拂菱华,始临涯而作影,遂蹙水而生花,亦有佳丽自如神,宜羞宜笑复宜嚬,既是金闺新入宠,复是兰房得意人,见兹禽之栖宿,想君意之相亲。

梁元帝鸳鸯赋曰:青田之鹤,昼夜俱飞,日南之雁,从来共归,双飞兮不息,自怜兮何极,一别兮经年,相去兮几千,雄飞入玄兔,雌去往朱鸢,岂如鸳鸯相逐,俱栖俱宿,胜林鸟之同心,迈池鱼之比目,朝浮兮浪华,夜集兮江沙,萍随流而博岸,网因风而缀花,见虹梁之春色,复相鸣而戢翼,兰渚兮相依,同盛兮同衰,魂上相思之树,文生新市之机,金鸡玉鹊不成群,紫鹤红雉一生分,原学鸳鸯鸟,连翩恒逐君。

周庾信鸳鸯赋曰:卢姬小来事魏王,自有歌声足绕梁,何曾织锦,未肯挑桑,终归薄命,著罢空床,见鸳鸯之相学,还欹眠而泪落,南阳渍粉不复看,京兆新眉遂嬾约,况复双心并翼,驯狎池笼,浮波弄影,刷羽看风,共飞詹几,全开魏宫,俱栖梓树,堪是韩冯,若乃韩寿欲婚,温峤原妇,玉台不送,胡香未有,必见此之双飞,觉空床之难守。

陈徐陵鸳鸯赋曰:飞飞兮海滨,去去兮迎春,炎皇之季女,织素之佳人,未若宋王之小史,含情而死,忆少妇之生离,恨新婚之无子,既交颈於千年,亦相随於万里,山鸡映水那相得,孤鸾照镜不成双,天下真成长合会,无胜比翼两鸳鸯,观其哢吭浮沉,轻躯瀺灂,拂荇戏而波散,排荷翻而水落,特讶鸳鸯鸟,长情真可念,许处胜人多,何时肯相厌,闻道鸳鸯一鸟名,教人如有逐春情,不见临邛卓家女,祗为琴中作许声。

◇鵁鶄

《尔雅》曰:鳽,鵁鶄。

《说文》曰:鵁鶄,鳽也,一曰鵁鸕,[似凫,脚高毛冠,江东人家养之,以厌火灾。]

《异物志》曰:鵁鶄巢於高树,生子在窟中,未能飞,皆衔其翼飞也。

【赋】晋挚虞鵁鶄赋

曰:有南州之奇鸟,谅殊美而可嘉,生九皋之旷泽,游江淮之洪波,既翦翼以就养,遂婉娈乎邦家,鵁鶄呈仪,若刻若画,鸾颈龟背,戴玄珥白,班毛赪膺,駮羽朱掖,青不专绀,纁不擅赤,因宛点注,希稠有適,其在水也,则巧态多姿,调节柔骨,一低一仰,乍浮乍没,或游或舞,缤翻倏忽,若乃阳故多阴,殊方相求,见水则喜,睹火而忧。

梁简文帝鵁鶄赋曰:饮三芝之淳露,食六草之英芳,似金沙之符采,同锦质之报章,红毛覆臆,翠鬛垂心,浴波泳渚,浮广戏深,临高舞翮,映浅弄音,逐馀晖而顾景,乘清吹而微吟。

◇鸂鶒

《临海异物志》曰:鸂鶒水鸟,毛有五色,食短狐,其在溪中,无毒气。

【诗】齐谢朓咏鸂鶒诗曰:蕙草含初芳,瑶池暧晚色,得厕鸿鸾影,晞光弄羽翼。

梁简文帝咏飞来鸂鶒诗曰:飞从何处来,似出上林隈,口衔长生叶,翅染昆明苔。

【赋】宋谢惠连鸂鶒赋曰:览水禽之万类,信莫丽乎鸂鶒,服昭晰之鲜姿,糅玄黄之美色,命俦旅以翱游,憩川湄而偃息,超神王以字得,不意虞人之在侧,网罗幕而云布,摧羽翮於翩翻,乖沉浮之谐豫,宛羁畜於笼樊。

◇白鹭

《尔雅》曰:鹭舂锄。

《毛诗》:周颂曰:振鹭于飞,于彼西雝。

《诗义疏》曰:鹭,水鸟也,好而絜白,谓之白鸟,齐鲁谓之舂锄,辽东乐浪吴杨谓之白鹭,楚成王时,有朱鹭,合沓飞翔,复有赤色者,旧鼓吹音乐朱鹭曲是也。

【赋】宋谢惠连白鹭赋曰:有提樊而见献,寔振鹭之鲜禽,表弗缁之素质,挺乐水之奇心。

【诗】陈苏子卿鼓吹曲朱鹭诗曰:玉山一朱鹭,容与入王畿,欲向天池饮,过绕上林飞,金隄丽羽翮,丹水浴毛衣,非贪葭下食,怀恩自远归。

◇鸊鹈

《方言》曰:野凫甚小,好没水中,南楚之人,谓之鸊鹈,大者谓之鹘蹄。

《尔雅》曰:鹈鴮鸅。

【赋】晋张望鸊鹈赋曰:余睹鸊鹈之为鸟也,形濬丛蔑,尾翮燋陋,乐水以游。随波沦跃,汎然任性,而无患也,惟鸊鹈之小鸟,讬川湖以繁育,翩舒翮以和鸣。匪窘惕於笼畜,瀺灂池沼,容与河洲,翔而不淹,集而不留,值汙则止,遇泽则游,沦潭里以衔鱼,跃浪表而相求,萃不择渠,娱不择川,随风腾起,与涛回旋,沉窜则足拨圆波,浮泳则臆排微涟,率性命以闲放,独遨逸而获全。

◇鸥

《说文》曰:鸥,水鸮也。

仓颉解诂曰:鹥,鸥也。

《山海经》曰:玄股国,其人食鸥。

《列子》曰:海上之人好鸥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数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好,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鸥鸟舞而不下。

《南越志》曰:江鸥,一名海鸥,在涨海中,随潮上下,常以三月风至,乃还洲屿,颇知风云,若群飞至岸,渡海者以此为候。

【诗】梁何逊咏白鸥诗曰:可怜双白鸥,朝夕水上游,何言异栖鸟,雌住雄不留,孤飞出浦溆,独宿下沧洲,东西从此去,影响绝无由。

◇鹏

《庄子》曰:北溟有鱼,其名曰鲲,化而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将徙於南溟,南溟者,天池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幽明录》曰:楚文王好猎,有人献一鹰,王见爪距殊常,故为猎於云梦,毛群羽族争噬搏,此鹰瞪目远瞻云际,俄有一物,凝翔鲜白,不辨其形,鹰便竦翮而升,矗若飞电,须臾,羽堕如雪,血下如雨,有大鸟堕地,度其两翅,广数十里,时有博物君子曰:此大鹏雏也,文王乃厚赏之。

《异类传》曰:汉武帝时,西域献黑鹰,得鹏雏,东方朔识之。

【赋】晋贾彪鹏赋曰:余览张茂先鹪鹩赋,以其质微处艺,而偏於受害,愚以为未若大鹏,栖形遐远,自育之全也,此固祸福之机,聊赋之云,叹大钧之播物,启块化於天壤,嘉有鹏之巨鸟,摄元气之夸象,揭宇内之逼隘,遵四荒以汎荡。

【赞】晋阮修大鹏赞曰:跄跄大鹏,诞自北溟,假精灵鳞,神化以生,如云之翼,如山之形,海运水击,扶摇上征。

◇精卫

《山海经》曰:炎帝之女,名曰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反,是为精卫,常取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

【赞】晋郭璞精卫赞曰:炎帝之女,化为精卫,沉形东海,灵爽西迈,乃衔木石,以填攸害。

◇翡翠

《尔雅》曰:翠,鹬也。

仓颉解诂曰:鹬,翠别名也。

《说文》曰:翡,赤雀,翠,青雀也。

《周书》曰:成王时,苍梧献翡翠。

《孝经援神契》曰:神灵滋液,则翠羽曜。

《离骚》曰:翾飞兮翠曾,[曾举。]

又曰:翡帷翠帱。

《汉书》曰:尉佗献文帝翠鸟千。

又曰:燕刺王旦,郎中侍从,貂羽黄金附蝉,[翠羽饰冠。]

《广志》曰:翡色赤,翠色绀,皆出交州兴古县。

吴录,薛综上疏曰:日南远致翡翠,充备宝玩。

徐广车服注曰:天子辂金根车翠羽盖,皇后首饰步摇,八雀九华,加翡翠。

杨孝元[原讹先,据本书九十一卷孔雀篇改。]交趾《异物志》曰:翠鸟先高作巢,及生子,爱之,恐堕,稍下作巢,子生毛羽,复益爱之。又更下巢也。

【诗】后汉蔡邕翠鸟诗曰:庭陬有若留,绿叶含丹荣,翠鸟时来集,振翼脩容形,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

【赋】梁江淹翡翠赋曰:彼一鸟之奇丽,生金洲与炎山,映铜陵之素气,灌碧磴之红泉,敛慧性及驯心,

骞赪翼与青羽,终绝命於虞人,充南賝於内府,备宝帐之光仪,登美女之丽饰,杂白玉而成文,糅紫金而为色,专妙采於五都,擅精华於八极。

【赞】晋郭璞翠赞曰:翠雀麇鸟,越在南海,羽不供用,肉不足宰,怀璧其罪,贾害以采。

◇服鸟

盛弘之《荆州记》曰:巫县有鸟,如雌鸡,其名为鸮,楚人谓之服。

【赋】汉贾谊服鸟赋曰: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服飞入谊舍,止於坐隅,服似鸮,不祥鸟也,谊既以適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而为赋以自广,其辞曰:单阏之岁,孟夏庚子,鵩集于舍,止于坐隅,貌甚闲暇,异物来萃,私怪其故,发书占之,谶言其度,曰:野鸟入室,主人将去,请问於鵩,余去何之,鵩乃叹息,口不能言,请对以臆,曰:万物变化,固无休息,斡流而迁,或推而还,沕穆无穷,胡可胜言,斯游遂成,卒被五[原讹正,据冯校本改。]刑,傅说胥靡,乃相武丁,夫祸之与福,何以纠缠,命不可说,孰知其极,云蒸雨降,纠错相纷,大钧播物,坱圠无垠,且夫天地为炉,造化为工,阴阳为炭,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安有常则。

汉孔臧鸮赋曰:季夏庚子,思遁静居,爰有飞鸮,集我屋隅,异物之来,吉凶之符,观之欢然,览考经书,在德为祥,弃常为妖,寻气而应,天道不逾,昔在贾生,有识之士,忌兹服鸟,卒用丧己,咨我令考,信道执真,变怪生家,谓之天神,祸福无门,唯人所求,听天任命,慎厥所脩,栖迟养志,老氏之畴,时去不索,时来不逆,庶几中庸,仁义之宅,何思何虑,自令勒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九十二-鸟部下-译文

乌、鹊、雀、燕、鸠、鸱、反舌、仓庚、鹪鹩、啄木、鸳鸯、鵁鶄、鸂鶒、白鹭、鸊鹈、鸥、鹏、精卫、翡翠、服鸟。

◇乌

《尔雅》中说:鸢乌丑,飞翔时姿态优美。

又说:鸀,山乌。

又说:燕白脰乌。

《春秋运斗枢》中说:摇星散为乌。

《广志》中说:乌有白颈乌。

《毛诗》中说:都说自己是圣人,谁知道乌的雌雄,[就像臣子的贤愚,恰如乌一样难以分辨。]

又说:看乌停在谁的屋上,[停在富人的屋上。]

又说:弁彼鸒斯,归飞提提,[雅乌,又叫鵯居。]

《左传》中说:楚子元用六百辆车攻打郑国,诸侯救郑,楚军夜逃,郑人准备逃往桐丘,间谍报告说:楚军帐篷上有乌,于是停止逃跑。

又说:晋侯攻打齐国,齐军夜逃,师旷告诉晋侯说:乌鸟的声音很快乐,齐军逃跑了,[鸟乌得到空营,所以快乐。]

叔向告诉晋侯说:城上有乌,齐军逃跑了。

《春秋元命苞》中说:火流为乌,乌是孝鸟,为什么知道乌是孝鸟,阳精,阳天的意思,乌在日中,从天,以昭示孝道。

太公《六韬》中说:武王登上夏台,面对殷民,周公旦说:我听说,爱一个人,连他屋上的乌也爱,憎恨一个人,连他的随从也憎恨。

《燕丹子》中说:燕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秦王对他无礼,不得意,想回国,秦王不同意,谎称:让乌白头,马生角,才可以,丹仰天叹息,乌即白头,马生角,秦王不得已放他回去。

《淮南子》中说:尧时十日并出,尧命羿仰射十日,射中九乌。

谢承《汉书》中说:广汉儒叔林,任东郡太守,乌在厅事屋梁上筑巢,兔在床下产仔。

王隐《晋书》中说:虞溥任鄱阳内史,劝励学业,虽威严但不凶猛,宽裕简朴,白乌聚集在郡庭,停在枣树上,一动不动。

《抱朴子》中说:荧惑火精,生朱乌。

《古今注》中说:所谓赤乌,就是朱鸟,它居住在高远的地方,日中三足乌的精气,降生为三足乌,为什么是三足,阳数是奇数,所以有虞至孝,三足乌聚集在他的庭院,曾参锄瓜,三足乌聚集在他的冠上。

徐整《三五历》中说:天地之初,有三只白乌,主管众鸟的诞生。

《述征记》中说:长安灵台,有相风铜乌。

《豫章旧志》中说:太守李仪,任职两年,白乌出现在南昌。

蜀李雄书中说:武皇帝雄,泰成三年,白乌赤足飞来,帝问范贤,贤说:乌有反哺之义,必有远人怀惠而来,果然关中流民请求投降。

师觉授《孝子传》中说:吴叔和,犍为人,母亲去世,负土成坟,有赤乌在门上筑巢,甘露降在户上。

王韶《孝子传》中说:李陶,交阯人,母亲去世,陶住在墓旁,亲自修墓,不接受邻人帮助,群乌衔土块,帮助修坟。

《异苑》中说:东阳颜乌,以纯孝著称,后来有群乌衔鼓,聚集在颜乌居住的村庄,乌嘴都受伤了,一境以为颜乌至孝,所以慈乌来聚集,衔鼓的兴起,想让聋者远闻,于是在鼓处立县,名为乌伤,王莽改为乌孝,以表彰他的行为。

南越记中说:乌贼鱼,常自浮水上,乌见以为死,便去啄它,乌贼便卷取乌,所以叫乌贼,今雅乌化为之。

【诗】梁元帝晚栖乌诗中说:日暮连翩翼,俱向上林栖,风多前鸟驶,云暗后群迷,路远声难彻,飞斜行未齐,应从故乡返,几过入兰闺,借问倡楼妾,何如荡子啼。

梁刘孝威乌生八九子篇中说:城上乌,一年生九雏,氄毛不自暖,张翼强相呼,羽成翮备各西东,丁年赋命有穷通,不见高飞帝辇侧,远讬日轮中,尚逢王吉箭,犹婴唐羿弓,岂如变采救燕质,入梦祚昭公,流声表师退,集幕示营空,灵台已铸像,流苏时候风。

梁朱超城上乌诗中说:朝飞集帝城,犹带夜啼声,近收毛虽暖,闻弦心尚惊。

隋虞世基晚飞乌诗中说:向日晚飞低,飞飞未得栖,当为归林远,恒长侵夜啼。

【赋】梁何逊穷乌赋中说:嗟穷乌之小鸟,意局促而驯逝,声遇物而知哀,翮排空而不矫,望绝侣於霞夕,听翔群於月晓,既灭志疃制霄,遂甘夷於园沼。

【序】晋成公绥乌赋序中说:有孝鸟聚集在我的庐舍,于是喟然叹息说:我没有仁惠之德,祥禽为何而来呢,乌作为瑞鸟已经很久了,因为它反哺识养,所以是吉乌,所以周书神其流变,诗人寻其所集,望富者瞻其爰止,爱屋者及其增叹,这是古人所以为称的,若乃三足德灵,国有道则见,国无道则隐,这是凤鸟之德,何以加焉,服恶鸟而贾生惧之,乌善禽而吾嘉焉,惧恶而作歌,嘉善而赋之,不亦可乎。

◇鹊

《尔雅》中说:鹊鵙丑,飞翔时竦翅上下。

《说文》中说:鹊知道太岁所在的位置。

《广雅》中说:鳱鹊鹊。

《礼记》中说:季冬之月,鹊开始筑巢。

《毛诗》中说:鹊巢,象征夫人的德行。

《庄子》中说:鹊上高城,危而巢於高枝之巅,城坏巢折,凌风而起,所以君子在世,得时则义行,失时则鹊起。

又说:庄周游于雕陵之樊,[樊,蕃也,游於栗园。]看见一只异鹊,从南方来,翼七尺,目大运寸,[可回一寸。]感周之颡,而集於栗林。

《孙卿子》中说:古代的王者,其政好生恶杀,乌鹊的巢,可以俯视。

《淮南子》中说:鹊巢知道风从哪里来。

又说:乾鹊知道来而不知道往,这是脩短之分。

《盐铁论》中说:中国所稀有的,外国贱视之,昆山之旁,用玉璞抵乌鹊。

【诗】魏太祖武帝歌诗中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魏曹植魏德论讴中说:鹊之彊彊,诗人取喻,今存圣世,呈质见素,饥食苕华,渴饮清露,异于畴匹,众鸟是慕。

◇雀

《春秋运斗枢》中说:瑶光星散为雀。

《礼记》中说:季秋,雀入大水,化为蛤。

《晏子》中说:齐景公探雀鷇,鷇弱,故反之,晏子再拜贺曰:吾君有圣人之道矣,道长幼

即使是禽兽,也曾受到过人的伤害,更何况是人呢。

《庄子》中说:一只麻雀飞过后羿面前,后羿一定能射中它,有人说:如果把天下当作笼子,那么麻雀就无处可逃了,所以商汤用厨师的身份笼络伊尹,秦穆公用五张羊皮笼络百里奚。

《吕氏春秋》中说:燕雀在一间屋子下,母子相互喂养,快乐地鸣叫,自以为很安全,灶台的烟囱破裂,火势蔓延,房屋即将被烧毁,燕雀却神色不变,不知道灾祸即将降临,作为臣子,能够避免像燕雀那样缺乏智慧的人很少。

《战国策》中说:庄辛对楚王说:麻雀低头啄食白粮,抬头栖息在茂密的树上,振翅飞翔,自以为没有祸患,与人无争,却不知道王孙公子,左手拿着弹弓,右手拿着弹丸,准备射向它的脖子,白天还在茂密的树上,晚上就被调制成酸咸的菜肴了。

《史记》中说:赵武灵王号称主父,废黜长子章,将国家传给公子何,主父在沙丘游玩时,公子章发动叛乱,与何交战失败,章逃到主父那里,主父接纳了他,何于是包围了主父,主父饥饿难耐,只好捕捉小麻雀来充饥,三个月后,最终饿死在沙丘。

《韩诗外传》中说:凤凰刚刚起飞时,飞越千里,篱笆上的麻雀,叽叽喳喳地嘲笑它,等到凤凰升到太阳的高度,一屈一伸,在云间盘旋,篱笆上的麻雀,才意识到自己远远不及。

《太玄经》中说:用明珠去弹射麻雀,得不偿失。

《孔丛子》中说:邯郸的百姓,在正月初一向赵王献上麻雀,并用五彩装饰,赵王非常高兴,申叔告诉子从,子从说:这不是先王的制度,而且也不合规矩,申叔问:为什么不合规矩?子从说:爵位应该由上赐予,不应该从下索取,百姓没有权力制定爵位,从前虢公祈求神灵,神灵赐给他土地,这是失去国家而得到土地的征兆,现在作为一国之君,接受百姓的爵位,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

《汉武内传》中说:西王母说:仙药中,有昆丘神雀。

《陈留耆旧传》中说:圉人魏尚,汉高祖时担任太史,因罪被关押在诏狱中,有上万只麻雀,聚集在监狱的棘树上,拍打着翅膀鸣叫,魏尚占卜说:麻雀是爵位的祥瑞,它们的鸣叫意味着我将官复原职,不久后,诏书下达,魏尚官复原职。

《益部耆旧传》中说:扬宣担任河内太守时,巡视县里,有一群麻雀在桑树上鸣叫,扬宣对官吏说:前面有翻车的粟米,这些麻雀跟着,想去吃粟米,走了几里路,果然如他所说。

张显折说:一万只麻雀也比不上一只凤凰,众星也比不上一轮明月。

《沙洲记》中说:寒岭距离大阳川三十里,有麻雀和老鼠同穴而居,麻雀像家雀,颜色偏白,老鼠像家鼠,颜色像黄蛇,没有尾巴。

《异苑》中说:任城的魏肇之,刚出生时,有麻雀飞入他的手中,占卜者认为这是封爵的祥瑞。

《南越志》中说:曾城县有很多白雀,大小像鸠鸟,羽毛洁白如雪。

《罗含传》中说:罗含在家时,有上百只麻雀聚集在堂屋上,这是他德行深厚感召的结果。

《说苑》中说:吴王想要攻打荆国,有劝谏的人被处死,舍人少孺子,怀揣弹丸在后园弹射,露水沾湿了衣服,连续三天都是如此,吴王问:你为什么衣服总是湿的?少孺子回答:园中有榆树,树上有蝉,蝉高高在上,悲鸣饮露,不知道螳螂在它后面,螳螂知道捕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后面,我拿着弹丸,想要射黄雀,不知不觉露水沾湿了衣服。

袁山松《后汉书》中说:陈弇学习《尚书》,亲自耕种,常有黄雀飞来,跟随他翱翔。

《续齐谐记》中说:弘农的扬宝,曾经看见一只黄雀,被鸱枭抓住,掉在树下,又被蝼蚁围困,扬宝怜悯它,把它放在巾箱中喂养,只吃黄花,一百多天后,黄雀羽毛丰满,扬宝放它飞走,黄雀早上飞走,晚上回来,后来突然和一群麻雀一起飞来,哀鸣着绕屋盘旋,几天后才离开,那天晚上三更时分,扬宝读书未睡,有一个黄衣童子,向扬宝拜了两拜说:我是王母的使者,被鸱枭抓住,蒙您救助,现在我要去南海,不能再回来了,非常悲伤,于是送给扬宝四枚白环,说:让您的子孙清白,官至三公,说完就消失了,扬宝生了震,震生了秉,秉生了赐,赐生了彪,四代人都官至三公。

萧广济《孝子传》中说:王祥的后母生病,想吃烤黄雀,王祥觉得很难找到,突然有数千只黄雀飞入他的帐幕中。

《风土记》中说:六月东南风起,海鱼会变成黄雀。

《广志》中说:安息的大雀,抬头有八九尺高,翅膀展开有一丈多长,吃大麦,蛋像瓮一样大。

《东观汉记》中说:永元十三年,安息王献上了条支的大雀。

【诗】晋傅玄的诗中说:鹊巢建在丘城旁,麻雀在空井中哺育幼鸟,不依附龙凤,常害怕蛇和虫,依附贤者不会恐惧,靠近暴君自然会陷入困境,宋鲍昭的《空城雀操》中说:麻雀在空城的角落哺育四只幼鸟,早上拾取野粟,晚上饮清河水,高飞时害怕鸱鸢,低飞时害怕网罗,确实比不上青雀,远食玉山的禾谷,但比吴宫的燕子强,燕子无罪却被烧死在巢中,命运有厚薄之分,长叹又能如何。

梁沈趋的《咏雀诗》中说:麻雀的肌肉薄而少脂肪,颜色浅淡不鲜艳,不怕越王的羞耻,也不怀念秦后的耳环,沿着屋檐修补寒草,在场上啄食剩余的谷穗,虽然大厦建成,但何必有鸿鹄的志向。

【赋】后汉曹大家的《大雀赋》中说:曹大家的同产兄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献上了一只大雀,皇帝下诏让曹大家作赋,赋中说:赞美大雀的聚集,生在昆仑的灵丘,名字虽小但意义重大,是凤凰的同类,怀着德行归顺正义,所以飞翔万里而来,聚集在帝庭中休息,享受和乐的气氛,上下和谐相亲,听着雅颂的音乐,从东西南北四方,都来归顺。

◇燕

《尔雅》中说:燕燕就是乙。

《春秋运斗枢》中说:瑶光星散落成为燕子。

《说文》中说:燕子展开翅膀,尾巴分叉,筑巢时避开戊己日。

《广雅》中说:玄鸟就是燕子。

《礼记》中说:仲春的月份,玄鸟到来,到来的那天,用太牢祭祀高禖。

《毛诗》中说:《燕燕》是卫庄姜送别归妾的诗,燕子飞翔,翅膀参差不齐,上下鸣叫。

又说:天命玄鸟,降下而生商,居住在殷土茫茫。

《左传》中说:郯子说,少皞时代,玄鸟氏是掌管分界的官员。

又说:吴国的公子札,从卫国前往晋国,准备在戚地住宿,听到钟声说:奇怪啊,夫子因为得罪了君主而在这里,害怕有不足,又有什么可高兴的,夫子在这里,就像燕子在帷幕上筑巢一样危险。

《史记》中说:秦国的祖先,颛顼的后代叫女脩,女脩织布时,玄鸟掉下卵,女脩吞下卵,生下了大业。

又说:临江闵王荣,因为侵占庙地建造宫殿而被征召,荣到中尉府,中尉郅都责问王,王害怕,自杀身亡,葬在蓝田,数万只燕子衔土放在他的坟墓上,百姓怜悯他。

《汉书》中说:王莽打开哀帝母亲丁姬的坟墓,有数千只燕子衔土投入墓穴中。

《淮南子》中说:大厦建成时,燕雀互相祝贺。

《列仙传》中说:简狄,帝

喾的次妃,是有娀氏的女儿,她和姐妹们一起在玄丘的水中沐浴,有一只玄鸟衔着卵掉下来,卵的颜色非常美丽,她们争相去取,简狄得到了并吞下它,然后生下了孩子,[这件事详细记载在符命部。]

《玄中记》说:千年的燕子,巢穴朝北。

《九章筭术》说:五只麻雀和六只燕子,飞到一起,平衡刚好,[原文有误,根据冯校本改正。]一只麻雀和一只燕子交换位置,麻雀重而燕子轻。

《茅君传》说:句曲山上有五种神芝,第三种叫燕胎芝,颜色是紫色,形状像葵叶,上面有燕子的形象,像要飞的样子,光芒四射,吃一株,就能成为太清仙君,正一郎中。

《晋中兴书》说:中原地区发生战乱,乡人们推举郄鉴为首领,和一千多家人一起逃难到鲁国的峄山,山势险峻,百姓饥荒,野外没有草,有时挖野鼠和冬眠的燕子来吃。

《湘中记》说:零陵有一种石燕,形状像燕子,遇到雷风就会飞,动作像真燕子一样。

《宣城记》说:侍中纪昌睦刚出生时,有一对白燕从屋里飞出,既表现了他的纯洁品质,也预示了他的仕途顺利。

段龟龙的《凉州记》说:吕光大安三年,白燕在酒泉郡游荡,黑燕跟随其后。

【诗】古诗说:想成为双飞的燕子,衔泥筑巢在你的屋檐下。

又说:翩翩的堂前燕子,冬天藏起来夏天又出现,兄弟两三人,流落在他乡。

魏明帝的《短歌行》说:翩翩的春燕,端庄地停在我的堂前,阴天隐藏晴天出现,季节变化自然,它的容貌美丽,穿着黑色的衣服和白色的裙子,归顺仁德,雌雄相伴,志向坚定,行为纯洁,衔土筑巢,有规矩的宫房,不刻意追求圆满,没有规矩却方正。

宋鲍昭的《咏双燕诗》说:双燕在云崖上嬉戏,羽毛刚刚长齐,出入南闺里,经过北堂边,想要在你的屋檐下筑巢,但高墙无法窥视,沉思在芳华晚景中,徘徊在美好的时光里,悲歌告别旧爱,含着泪水寻找知己,梁简文帝的《双燕诗》说:双燕有雌雄,阳光照耀下羽毛参差,衔花落在北窗,追逐蝴蝶飞上南枝,桂栋上曾经栖息,虹梁上早已窥视,希望永远如此,不要让双燕分离。

又《咏新燕诗》说:新燕子随着季节归来,一起飞向吹楼,飞入帘子惊动了钏响,飞到窗前挡住了舞衣。

梁吴筠的《咏燕》说:一只燕子从海上来,一只燕子在高堂休息,一朝相遇,依然是旧相识,问我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山川曲折,回答说海路漫长,风大飞不动。

梁庾肩吾的《咏檐燕》说:双燕聚集在兰闺,双飞高低不定,向窗户怀疑是新箔,登上巢穴认出旧泥,依朓本来相贺,近幕原本同栖。

又《和晋安王咏燕》说:可怜幕上的燕子,羽毛参差玩弄羽衣,夜夜同巢宿,朝朝相背飞,衔泥赡养乐善,相贺奉英徽,秋蝉行寂寞,恋此未辞归。

陈萧诠的《咏衔泥双燕诗》说:衔泥在金屋外,表瑞在玉筐中,学飞怀疑是汉妾,巢幕害怕吴宫,爪子截断还短,巢穴新成还空,怎能和零陵石相比,飞舞追逐春风。

隋江总的《咏燕燕于飞应诏诗》说:二月春光明媚,双燕整理羽毛,衔花玩弄靃靡,拂叶隐藏芳菲,或在堂间嬉戏,多从幕上飞,若作仙人履,应往日南归。

隋虞世基的《赋得戏燕俱宿》诗说:大厦初建与云齐,归燕双入正衔泥,欲绕歌梁自舞阁,偶为仙履往兰闺,千里争飞会难并,聊向吴宫比翼栖。

【赋】晋傅咸的《燕赋》说:有人说燕子今年在这里筑巢,明年还会再来,它将要离去时,剪下爪子做记号,后来果然又来了,燕子飞翔,羽毛参差,为什么诗人会这样兴起,相信进退有序,秋天背阴潜伏,春天向阳飞翔,随着时机行动,像君子的出处,厌恶焚巢的凶丑,担心林野的阻碍,相信鸟兽难以成群,不是这样的人还能是谁,只有里仁是美好的,寄托在君子的堂寓,等到来年春天再回来,心意眷恋怀念旧情,一旦委身就无法回头,怎能改变方向再去。

晋卢谌的《燕赋》说:聚集在高大的屋檐下,依偎在它的荣光中,布置巢穴的列列,孕育幼鸟的嘤嘤,先后哺育平均,超越尸鸠的公平,于是族类一起成长,雄雌一起离去,颉颃在水边,上下在云际,嘲哳间关,倏忽漂潎,来如隼击,去若凫跇,斗建午而子指,日在戍而后憩。

晋夏侯湛的《玄鸟赋》说:观察羽族的群类,赞美玄鸟的飞翔,顺应阴阳的出处,随着寒暑的游蛰,展示美丽的容颜,挥动连翩的玄翼,挺起参差的羞尾,发出缁素的鲜色,等到大火西景,商风授衣,便隐藏在深穴中,收起六翮不再飞翔,含静泊以充肌,吸至和之精粹,澹恬心以去欲,故保生而不匮,虞众物之为害,独弃林而凭人,不惊畏以自疏,永归驯而附亲,有受祥而皇祇,故遗卵而生殷,惟帝皇之嘉美,置高禖以表神,类鸾皇之知德,象君子之安仁,于是衔泥筑巢,营居傅桷,积一喙而不已,终累泥而成屋,拾柔草以自藉,采懦毛以为蓐,吐清惠之冷音,永吟鸣而自足。

【赞】晋郭璞的《燕赞》说:燕子飞翔,瑞娥以卵,玄玉爰发,圣敬日远,商人是颂,咏之弦管。

【颂】晋傅统妻辛女的《燕颂》说:翩翩的玄鸟,飞翔飘扬,颉颃在庭院,聚集在我的堂前,衔泥啄草,建造巢穴,避开低洼,住在高处,孕育五个孩子,没有夭折和伤害,羽翼长成后,自由飞翔,顾影自得,其乐难忘。

◇鸠

《礼记》说:仲春的月份,鹰变成鸠。

《方言》说:鸠在关东,周郑的郊外,韩魏的都城,叫做郎睪,大的叫做鳻鸠。

《列子》说:邯郸的人,在正月初一,献鸠给简子,简子非常高兴,[列子说符作悦。]厚赏他们。

《说苑》说:枭遇到鸠,鸠说:你要去哪里,枭说:我要向东迁徙,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不能改变叫声,向东迁徙还是会被讨厌你的声音。

《续汉礼仪志》说:仲秋的月份,县道都按户比民,年满七十的人,授予玉杖,喂他们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九尺,顶端以鸠为装饰,鸠是不噎的鸟,希望老人不噎,所以爱民。

《风俗通》说:俗说高祖与项羽战,败於京索,逃到丛林中,项羽追赶他,当时鸠正在树上鸣叫,追兵以为鸟在无人,于是得以逃脱,等到即位,特别重视这种鸟,所以制作鸠杖,赐给老人。

按,少皞五鸠,鸠是聚,聚民也,周礼罗氏,献鸠养老,汉无罗氏,所以制作鸠杖以扶老。

《琴操》说:舜在历山耕种,思念父母,看到鸠和母鸟一起飞翔鸣叫互相哺食,更加感思,于是作歌。

《会稽

《典录》记载:皮延,字叔然,是会稽山阴人,他非常孝顺地照顾母亲,母亲去世后,他在守丧期间,有白鸠在他的屋旁筑巢,直到他守丧结束。

又记载:郑弘被任命为临淮太守时,郡中有个叫徐宪的人,在守丧期间非常哀痛,有白鸠在他家旁筑巢,郑弘因此推荐他为孝廉,朝廷称他为“白鸠郎”。

《广州先贤传》记载:顿琦是苍梧人,非常孝顺,母亲去世后,他独自一人为母亲立坟,历经多年才完成,他在守丧期间超越了常规,感动了神灵,白鸠在他的屋旁栖息,见到别人就飞走,见到顿琦却留下来。

《搜神记》记载:京兆长安有个姓张的人,独自居住,有只鸠从外面飞进来,停在床上,张氏祈祷说:“鸠来,是给我带来灾祸吗?如果飞上承尘,是给我带来福气吗?如果飞入我怀中,我就接受。”鸠飞入他怀中,他用手去摸,却找不到鸠,反而得到一只金带钩。从此以后,他的子孙兴旺,事业有成,财富倍增。有个蜀地的商人来到长安,听说了这件事,就用重金贿赂张氏的婢女,婢女偷了金带钩给蜀商。张氏失去金带钩后,家道逐渐衰落,而蜀商也屡遭厄运,无法从中获利。有人告诉他:“这是天命,不能强求。”于是蜀商将金带钩归还给张氏,张氏的家业又兴旺起来,因此关西地区称张氏为“传钩张氏”。

又记载:沛国的戴文谌住在阳城山,有神灵降临,他的妻子怀疑是妖魅,神灵知道后便离开了,化作一只五色鸟,随后有数十只白鸠飞来,被云覆盖后消失不见。

【诗】魏王粲的诗写道:猛禽化为鸠,远飞到江汉边,遇到风云际会,托身于鸾凤之间,天性虽然不驯,性情却不闲适,偶然遇到逼迫,低头无法言语。

【赋】晋傅咸的《班鸠赋》写道:鸠鸟聚集在茂密的树荫下,登上柔弱的树枝,体态优雅,声音和谐有序,心情愉悦,于是将它养在前院。给它喝神泉的水,吃稻粱,早晨在椒涂休息,晚上在兰房过夜,时常在庭院中飞翔,看到燕子上下翻飞,感慨万物而哀鸣,声音凄切悲伤,仰望华美的树林,振翅高飞。

【讴】魏陈王曹植的《魏德论讴》写道:斑鸠啊,它的本质是纯洁的,曾经飞翔在殷商的国土上,如今为魏国效力,红眼红脚,灵巧的姿态与众不同,飞翔时鸣叫,彰显我皇的德行。

【论】魏陈王曹植的《令禽恶鸟论》写道:从前荆地的枭鸟要迁徙到吴地去筑巢,鸠鸟遇到它问:“你要去哪里?”枭鸟说:“我要去吴地筑巢。”鸠鸟说:“为什么要离开荆地去吴地筑巢呢?”枭鸟说:“荆地的人讨厌我的叫声。”鸠鸟说:“如果你能改变你的叫声,那就不必离开荆地去吴地了。如果你不能改变你的叫声,那么吴楚两地的人对你的态度不会有区别。为你考虑,不如低下头收起翅膀,终身不要再鸣叫了。”

【序】晋阮籍的《鸠赋序》写道:嘉平年间,我得到两只鸠鸟,常常用黍稷喂养它们,后来它们被狗咬死了,因此我写了这篇赋。

◇鸱

《春秋运斗枢》记载:玉衡星散开化为鸱鸟。

《尔雅》记载:鸢鸟丑陋,飞翔时姿态优美。

《礼记》记载:前方有尘埃时,鸢鸟会鸣叫,[鸢鸟鸣叫则预示着风要来了。]

《庄子·内篇》记载:鸱鸦喜欢吃老鼠,蛆虫喜欢甘甜的螮。

《盐铁论》记载:泰山的鸱鸟在荒泽中啄食腐鼠,并不伤害人,如今有些官员偷盗主人的财物来享用,怎么能比得上泰山的鸱鸟呢?

《列仙传》记载:季仲甫晚上躺在床上,有时会变成鸱鸟,后来他到了沓县的巨山上,等待北风,准备飞越南海。山上有捕鹰的人,捕到了鸱鸟,一看竟是季仲甫。后来他在那里停留了三年,自称要去昆仑山。

《东观汉记》记载:马援攻打交趾时,地上有积水,天上有雾气,毒气上升,抬头看乌鸢,它们纷纷掉入水中。

《博物志》记载:汉朝旧事,綦国送来鸢鸟的卵,供给太官。

【诗】魏刘桢的《射鸢诗》写道:鸢鸟鸣叫着展翅飞翔,轻盈地飞向青云,我随后愤怒地起身,意气风发,仿佛凌驾于神仙之上,射箭如闪电般迅速,三箭射中两只鸢鸟,鲜血洒在墙屋上,羽毛随风飘散,众人齐声称赞,你的箭术多么精湛。

◇反舌

《礼记》记载:仲夏时节,反舌鸟不再鸣叫。

《左传》记载:郯子说,少皞氏的祝鸠氏是司徒。

《易纬通卦》[《太平御览》九百二十三卦下有“验”字。]记载:百舌鸟就是反舌鸟,它能反覆其口,模仿百鸟的声音。

《风土记》记载:祝鸠就是反舌鸟。

《春秋保乾》[《太平御览》九百二十三乾下有“图”字。]记载:江充的祸害,其征兆是反舌鸟飞入宫殿。

【诗】梁沈约的《侍宴咏反舌诗》写道:假客不足以观赏,但它的遗音仍可推荐,幸好蒙受乔树的恩惠,得以在高殿上听到它的声音。

梁刘孝绰的《咏百舌诗》写道:山中的人珍惜春暮,清晨坐在花林中,又遇到怀春的鸟儿,在枝间发出美妙的声音,声音从高处传出,飞向幽深的山谷,时而长时而短,时而消失时而重现,孤独的鸣叫仿佛无人回应,百啭千回仿佛群鸟齐鸣,过去听到时常常感到欢乐,如今听到却忽然感到悲伤,听到的声音并无不同,只是迟暮时独自伤心。

梁徐悱的妻子刘氏的《听百舌诗》写道:庭院的树木在清晨放晴,我站在雕花的柱子旁,风吹来桃李的香气,传来春鸟的鸣叫,仿佛山阳笛声般纯净,又像洛滨笙声般悠扬,我专注地听着,忘记了梳妆。

陈〈身甹〉的使者韦鼎在长安的《听百舌诗》写道:万里之外的风烟不同,一只鸟忽然惊叫,它怎么能对远方的客人,还发出故乡的声音呢?

【赋】梁沈约的《反舌赋》写道:感叹造物主的大德,播撒生灵于万物之中,有反舌这种微小的禽鸟,也在众鸟中占有一席之地,虽然没有美丽的外表可供欣赏,却以繁复的声音自我表达。它的声音,惊诡而急促,萦绕而杂乱,时而浮起时而回落,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有时发出曲调却无渐进的节奏,有时收声却仿佛只唱了一半,既在黎明时分表达心意,也在清晨时分展现美丽,声音杂乱而曲折,跳跃而参差,时而聚集在叶子上,时而缠绕在树枝上,分宫析徵,万矩千规,因风而起,曳响生奇,在这个美好的月份里,感叹时光的流逝,厌倦了城中的喧嚣,爱上了郊外的宁静,怀念春天的景物,听到庭树上美妙的声音。

梁萧子晖的《反舌赋》写道:在那美好的月份里,气息在池沼间缓缓流动,怀念那纷纷落下的花朵,喜爱那翘翘的鸟儿,没有荣辱的束缚,玩弄枢机自我表达。它的声音,嘹亮而纠结,压抑而哽咽,繁音琐碎,众响杂乱,有时急促地转向,有时缓慢地引向节奏,有时洪亮而纤细的声音同时响起,有时长短的声音一起折断,意犹未尽却突然中断,仿佛要举起却忽然垂下,声音随着树林而更加激烈,回响随着风而更加危险。

◇仓庚

《说文》记载:离黄就是仓庚,它鸣叫时蚕就会出生。

《礼记》记载:仲春时节,仓庚鸣叫。

《毛诗》记载:春天阳光明媚,仓庚在鸣叫。

又记载:仓庚飞翔,羽毛闪耀。

又记载:黄鸟飞翔,聚集在灌木丛中。

又记载:绵蛮黄鸟,停在丘阿上。

又记载:睍睆黄鸟,发出美妙的声音。

又记载:黄鸟,哀悼三良,交交黄鸟,停在棘树上,谁跟随穆公,子车奄息。

《诗义疏》记载:黄鸟就是鸝鹠,也有人叫它黄栗留,幽州人称它为黄鸯,也有人叫它黄鸟,它还有仓庚、商庚、鹂黄等名字。

楚雀,齐国人称之为抟黍,关西地区称之为黄鸟,常在桑椹成熟时出现在桑树间,是一种顺应季节变化的鸟类,也有人称之为黄袍。

【赋】魏文帝的《莺赋》写道:堂前有一只笼中的莺鸟,早晚哀鸣,声音凄切,仿佛有深沉的思念,我怜悯它,于是写下这篇赋:怨恨那些困住我的人,痛苦于密网加身,回顾无尽的悲哀却无处诉说,知道命运即将终结,升入高堂侍奉君主,奉行明君的威严,唯有今日侥幸,得以从死亡中逃生,寄托于幽暗的笼中栖息,迎着清风哀鸣。

魏王粲的《莺赋》写道:看到堂角笼中的鸟儿,独自高悬,背弃了时光,虽然它微小而命运轻贱,但心中感到凄怆并怜悯它,太阳渐渐西沉,忽然间它仿佛逍遥自在,飞向角落收起翅膀,眷恋独宿并弯曲脖颈,经历长夜直到黎明,听到仓庚鸟的群鸣,春天在南檐飞翔,戴着纴在东荣聚集,虽然同处一时却有不同的忧愁,实在让人感同身受而伤情。

晋王惲的妻子锺夫人的《莺赋》写道:赞美京都的莺鸟,它在众多鸟类中形态独特,从紫闼中脱颖而出,超越显赫的御驾飞向天庭,只是时光流转不停,担心龙角西沉,羡慕同时代的安逸,怨恨商风催促我。

◇鹪鹩

《尔雅》中说:桃虫是鹪鹩,它的雌鸟叫鴱,俗名巧妇。

又说:鹪鹩喜欢剖开芦苇,[喜欢剖开芦苇皮,吃里面的虫子,因此得名,江东地区称之为芦虎,外形像雀,青色的斑纹,长尾巴的鹪鹩。]又说:鸱鸮也叫鸋窸。

《毛诗》中说:鸱鸮,周公救乱时所作,鸱鸮鸱鸮,既然已经抓走了我的孩子,不要再毁坏我的家。

《诗义疏》中说:鸱鸮像黄雀但更小,喙像锥子一样尖,用茅草做巢,用麻线缝制,刺穿靴子悬挂在树枝上,幽州地区称之为鸋窸,也有人叫它巧妇或女匠,关西地区称之为蔑雀。

《毛诗》中说:肇允彼桃虫,[就是现在的鹪鹩,见《诗义疏》。]所以《尔雅》中说:桃虫就是鹪鹩,是一种微小的黄雀,它的雏鸟会变成蜩,所以俗语说:鹪鹩生蜩,焦贡的《易林》也说桃虫生蜩,或者说布穀鸟生了孩子,鹪鹩来抚养。

《庄子》中说:鹪鹩在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根树枝。

《说苑》中说:孟尝君派门客去齐国,三年未被任用,门客回来见孟尝君说:不知道是我的过错,还是君主的过错,孟尝君说:线因针而进入,不因针而急,你的才能一定不够,门客说:不是这样,我看到鹪鹩在芦苇的苕上筑巢,鸿毛附着在上面,已经建得很稳固,连工匠都无法做到,可以说是非常坚固了,但大风一来,苕折断,卵破碎,这是因为它所依托的东西本身就不稳固。

【赋】晋张华的《鹪鹩赋》写道:造物主多么奇妙,创造了万物的形态,即使是微小的鹪鹩,也获得了生命的气息,飞翔时不飘摇,翱翔时不急促,筑巢不过占用一根树枝,每次进食不过几粒粮食。

◇啄木

《临海异物志》中说:啄木鸟大小如雀,喙和脚都是青色,羽毛也是青色,属于翠鸟类,与其他啄木鸟不同,舌头有五寸长,末端有刺针。

【诗】《排谐集》中左氏的诗写道:南山有一种鸟,名叫啄木,饿了就啄树,晚上就筑巢休息,不干涉人类,只追求自己的欲望,性情清高者荣耀,性情污浊者耻辱。

晋傅玄的诗写道:啄木鸟高飞鸣叫,声音嘹亮,在林间飘摇,落在桑槐树上,像锥子一样的喙在树间啄食,声音悲切,专为万物作伴,此时,快乐无法回头。

◇鸳鸯

《归藏》中说:有凫鸳鸯,有雁鹔鹴。

《毛诗》中说:鸳鸯,讽刺幽王的诗,思念古代的明君,与万物交往有道,自我节制,鸳鸯飞翔,用网捕捉,君子万年,福禄相宜。

《魏志》中记载:魏文帝问周宣:我梦见殿屋上的两片瓦掉在地上,变成了鸳鸯,这是什么意思?周宣回答说:后宫可能会有暴死的人,文帝说:我骗你的,周宣说:梦是心意的表现,如果用形象来解释,就能占卜吉凶,话还没说完,黄门令报告说宫人互相残杀。

郑氏的《婚礼谒文赞》中说:鸳鸯鸟,雄雌相似,飞翔和停歇时都成双成对。

《列异传》中记载:宋康王埋葬了韩冯夫妻,一夜之间文梓树生长出来,树上有一对鸳鸯,雌雄各一,常常栖息在树上,早晚交颈,声音感人。

【诗】古歌辞写道:进门时向左看,只见双鸳鸯,鸳鸯七十二只,排列成行,声音多么和谐,鹤鸣在东西厢房。

晋嵇叔夜的诗写道:鸳鸯飞翔,羽毛肃肃,声音和谐,顾盼伴侣。

又写道:温柔的鸳鸯,收起翅膀游动,低头吮吸绿藻,托身于洪流,早晨在素濑飞翔,晚上栖息在灵洲。

【赋】梁简文帝的《鸳鸯赋》写道:早晨飞向绿岸,傍晚回到丹屿,看着落日一起吟唱,追逐清风双双飞翔,时而排开荇蒂,时而拂过菱花,初次靠近水边留下影子,随即激起水花,也有佳人自如神仙,宜羞宜笑又宜皱眉,既是金闺中新得宠的人,又是兰房中的得意人,看到这些鸟儿的栖息,想到君子的亲密。

梁元帝的《鸳鸯赋》写道:青田的鹤,昼夜飞翔,日南的雁,从来一起归巢,双飞不停,自怜无尽,一别经年,相隔千里,雄鸟飞向玄兔,雌鸟飞往朱鸢,不如鸳鸯相随,一起栖息,胜过林鸟同心,超越池鱼比目,早晨漂浮在浪花中,晚上聚集在江沙上,萍随水流飘向岸边,网随风缀满花朵,看到虹梁上的春色,再次鸣叫并收起翅膀,兰渚相依,同盛同衰,魂上相思之树,文生新市之机,金鸡玉鹊不成群,紫鹤红雉一生分离,愿学鸳鸯鸟,永远追随你。

周庾信的《鸳鸯赋》写道:卢姬从小侍奉魏王,自有歌声绕梁,从未织锦,也不肯挑桑,最终命运薄命,空床独守,看到鸳鸯相学,依然斜躺流泪,南阳的粉不再看,京兆的新眉也懒得画,何况双心并翼,驯服于池笼,浮波弄影,刷羽看风,一起飞翔,全开魏宫,一起栖息在梓树上,仿佛是韩冯,若是韩寿想结婚,温峤想娶妻,玉台不送,胡香未有,必定看到这对双飞鸟,感到空床难守。

陈徐陵的《鸳鸯赋》写道:飞翔在海滨,迎接春天,炎皇的小女儿,织素的佳人,不如宋王的小史,含情而死,怀念少妇的生离,怨恨新婚的无子,既交颈千年,也相随万里,山鸡映水不相得,孤鸾照镜不成双,天下真成长合会,没有比得上比翼双飞的鸳鸯,看它们鸣叫浮沉,轻躯戏水,拂过荇菜水波散开,排开荷叶水花落下,特别惊讶鸳鸯鸟,长情真可念,许处胜人多,何时肯相厌,听说鸳鸯是一种鸟名,教人如有追逐春情,不见临邛卓家女,只为琴中作许声。

◇鵁鶄

《尔雅》中说:鳽就是鵁鶄。

《说文》中说:鵁鶄就是鳽,也叫鵁鸕,[像凫,脚高毛冠,江东人家养它,用来驱赶火灾。]

《异物志》中说:鵁鶄在高树上筑巢,幼鸟在巢中,还不会飞时,父母会衔着它们的翅膀飞翔。

【赋】晋挚虞的《鵁鶄赋》

说:有一种南方的奇鸟,确实非常美丽而值得赞美,它生长在九皋的广阔沼泽中,游弋在江淮的洪波之上,剪去翅膀后被人驯养,逐渐在家庭中变得温顺。鵁鶄展示出它的仪态,仿佛雕刻和绘画一般,它的脖子像鸾鸟,背像龟壳,头戴黑色的装饰,耳朵是白色的,身上有斑驳的羽毛,红色的胸脯,翅膀上有红色的羽毛,青色不完全是深蓝,红色不完全是赤红,因为它的羽毛上有斑点,所以显得稀疏而有致。它在水中时,姿态多样,骨骼柔软,时而低头,时而仰头,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入水中,有时游动,有时舞蹈,动作迅速而多变。如果阳光充足,它就会多阴凉,不同的地方相互寻求,见到水就高兴,见到火就忧愁。

梁简文帝在《鵁鶄赋》中说:它饮用三芝的纯净露水,食用六草的芳香,像金沙一样闪耀,像锦缎一样华丽,红色的羽毛覆盖着胸脯,翠绿的鬃毛垂在心上,它在波浪中游泳,在浅滩上嬉戏,在高处舞动翅膀,在浅水中发出声音,追逐夕阳的余晖,乘着清风低声吟唱。

◇鸂鶒

《临海异物志》说:鸂鶒是一种水鸟,羽毛有五色,吃短狐,它在溪水中时,没有毒气。

【诗】齐谢朓在《咏鸂鶒诗》中说:蕙草含着初春的芳香,瑶池在晚霞中显得温暖,它有幸与鸿鸾为伴,在阳光下玩弄羽翼。

梁简文帝在《咏飞来鸂鶒诗》中说:它从何处飞来,仿佛来自上林的边缘,口中衔着长生叶,翅膀上染着昆明的苔藓。

【赋】宋谢惠连在《鸂鶒赋》中说:观察水禽的万种,确实没有比鸂鶒更美丽的,它展现出鲜明的姿态,融合了玄黄的美色,与同伴一起翱翔,在河岸边休息,超越了神王的境界,没想到猎人就在旁边,网罗密布,羽毛被摧残,失去了自由,被关在笼子里。

◇白鹭

《尔雅》说:鹭鸟在春天锄地。

《毛诗》:周颂中说:白鹭在飞翔,飞向那西边的雝地。

《诗义疏》说:鹭是一种水鸟,喜欢洁净,被称为白鸟,齐鲁地区称之为舂锄,辽东、乐浪、吴杨地区称之为白鹭,楚成王时期,有朱鹭,它们成群飞翔,还有红色的鹭鸟,旧时的鼓吹音乐《朱鹭曲》就是由此而来。

【赋】宋谢惠连在《白鹭赋》中说:有人提着笼子献上白鹭,确实是振鹭这种鲜禽,它展现出不染尘埃的素质,拥有乐水的奇特心灵。

【诗】陈苏子卿在《鼓吹曲朱鹭诗》中说:玉山上有一只朱鹭,从容地进入王畿,想要在天池中饮水,飞过上林,金色的堤岸上,它的羽毛美丽,丹水中洗浴它的羽毛,它不是为了贪图芦苇下的食物,而是怀着感恩之心从远方归来。

◇鸊鹈

《方言》说:野鸭很小,喜欢潜入水中,南楚地区的人称之为鸊鹈,大的称之为鹘蹄。

《尔雅》说:鹈鴮鸅。

【赋】晋张望在《鸊鹈赋》中说:我观察鸊鹈这种鸟,它的形状瘦小,尾巴短小,喜欢在水中游动,随波逐流,任性而为,没有忧虑,只有鸊鹈这种小鸟,依托川湖繁育后代,展开翅膀和鸣,不受笼子的束缚,在池沼中游动,在河洲上休息,飞翔时不滞留,聚集时不停留,遇到污浊就停止,遇到泽地就游动,潜入潭中捕鱼,跃出浪花相求,不选择渠道聚集,不选择川流娱乐,随风腾起,与波涛回旋,沉入水中时脚拨动圆波,浮出水面时胸脯排开微涟,率性而自由,独自遨游而获得安全。

◇鸥

《说文》说:鸥是一种水鸮。

仓颉解诂说:鹥就是鸥。

《山海经》说:玄股国的人吃鸥鸟。

《列子》说:海上有一个喜欢鸥鸟的人,每天早晨到海上,与鸥鸟一起游玩,鸥鸟来的数量有上百只,他的父亲说:我听说鸥鸟都喜欢你,你抓来给我玩玩,第二天他到海上,鸥鸟在空中飞舞而不下来。

《南越志》说:江鸥,也叫海鸥,生活在涨海中,随着潮水上下浮动,通常在三月风起时回到洲屿,它们很了解风云,如果成群飞到岸边,渡海的人以此为候。

【诗】梁何逊在《咏白鸥诗》中说:可怜的双白鸥,早晚在水上游动,为什么说它们是异栖鸟,雌鸟留下而雄鸟不留,孤飞出浦溆,独宿在沧洲,东西从此分开,影响完全消失。

◇鹏

《庄子》说:北溟有一种鱼,名叫鲲,它化身为鹏,鹏的背不知有几千里宽,愤怒地飞翔,它的翅膀像垂天的云,这种鸟,海运时迁徙到南溟,南溟是天池,它击水三千里,乘着旋风飞上九万里。

《幽明录》说:楚文王喜欢打猎,有人献上一只鹰,文王见它的爪距非常特别,于是在云梦打猎,各种鸟类争相搏斗,这只鹰瞪眼远望云际,突然有一个东西,凝翔鲜白,形状不明,鹰便振翅高飞,像闪电一样,片刻之间,羽毛像雪一样落下,血像雨一样洒下,有一只大鸟掉在地上,它的两翅宽达数十里,当时有博物君子说:这是大鹏的雏鸟,文王于是厚赏了他。

《异类传》说:汉武帝时,西域献上黑鹰,得到了鹏雏,东方朔认出了它。

【赋】晋贾彪在《鹏赋》中说:我阅读张茂先的《鹪鹩赋》,认为它因为体型微小而容易受害,我认为不如大鹏,它栖息在遥远的地方,自我养育而完全,这是祸福的关键,我因此写下这篇赋,感叹大钧的播物,启发了天壤之间的变化,赞美大鹏这种巨鸟,摄取元气的夸象,揭示了宇内的逼隘,遵循四荒的汎荡。

【赞】晋阮修在《大鹏赞》中说:跄跄大鹏,诞生于北溟,借助精灵的鳞片,神化而生,它的翅膀像云,形状像山,海运时击水,乘着旋风上征。

◇精卫

《山海经》说:炎帝的女儿名叫女娃,她在东海游玩时溺水而亡,化为精卫,常常衔着西山的木石,用来填东海。

【赞】晋郭璞在《精卫赞》中说:炎帝的女儿,化为精卫,沉入东海,灵爽西迈,衔着木石,用来填海。

◇翡翠

《尔雅》说:翠就是鹬。

仓颉解诂说:鹬是翠的别名。

《说文》说:翡是赤雀,翠是青雀。

《周书》说:成王时,苍梧献上翡翠。

《孝经援神契》说:神灵的滋液,使翠羽闪耀。

《离骚》说:翾飞兮翠曾,[曾举。]

又说:翡帷翠帱。

《汉书》说:尉佗献上文帝翠鸟千只。

又说:燕刺王旦,郎中侍从,貂羽黄金附蝉,[翠羽装饰冠冕。]

《广志》说:翡色赤,翠色绀,都出自交州兴古县。

吴录,薛综上疏说:日南远道送来翡翠,充作宝玩。

徐广车服注说:天子的辂车用金根车翠羽盖,皇后的首饰步摇,八雀九华,加翡翠。

杨孝元[原讹先,据本书九十一卷孔雀篇改。]交趾《异物志》说:翠鸟先在高处筑巢,等到生子后,因为爱子,怕它们掉下来,就逐渐降低巢的位置,等到子鸟长出羽毛,更加爱护,又再次降低巢的位置。

【诗】后汉蔡邕在《翠鸟诗》中说:庭院角落有若留,绿叶含着红色的花朵,翠鸟时常飞来,振翅整理容形,回顾时生出碧色,动摇时扬起缥青。

【赋】梁江淹在《翡翠赋》中说:那一只鸟的奇丽,生在金洲与炎山,映照着铜陵的素气,灌溉着碧磴的红泉,收敛着慧性和驯心,

红色的翅膀和青色的羽毛,最终在虞人手中终结了生命,被充入南方的内府,作为宝帐的装饰,成为美女的华丽装饰,与白玉混杂形成图案,与紫金混合形成色彩,专门在五都中采集美妙的色彩,在八极中独占精华。

【赞】晋代郭璞的《翠赞》说:翠雀和麇鸟,越过了南海,羽毛不被使用,肉也不足以宰杀,怀有璧玉是它们的罪过,因为采集而遭受伤害。

◇服鸟

盛弘之的《荆州记》说:巫县有一种鸟,像雌鸡,名字叫鸮,楚人称之为服。

【赋】汉代贾谊的《服鸟赋》说:贾谊担任长沙王的傅三年,有一只服鸟飞入贾谊的住所,停在座位的一角,服鸟像鸮,是不祥之鸟,贾谊因为被贬到长沙,长沙地势低湿,贾谊自感悲伤,认为自己的寿命不会长久,于是写下这篇赋以自我安慰,其文说:单阏之年,孟夏庚子日,鵩鸟聚集在我的住所,停在座位的一角,样子非常悠闲,异物来聚集,我私下里奇怪它的原因,翻开书占卜,谶语说:野鸟进入室内,主人将要离开,我向鵩鸟询问,我要去哪里,鵩鸟叹息,口不能言,请让我用臆想来回答,说:万物的变化,本来就没有停息,旋转流动而迁移,或者推回而返回,深奥无穷,怎能说得完,这次游历最终成功,最终遭受五种刑罚,傅说曾是奴隶,后来成为武丁的宰相,祸与福,为何纠缠不清,命运不可言说,谁知道它的极限,云蒸雨降,错综复杂,大钧播撒万物,无边无际,天地是炉子,造物是工匠,阴阳是炭火,万物是铜,聚合分散消长,哪有固定的法则。

汉代孔臧的《鸮赋》说:季夏庚子日,我想隐居静处,有一只飞鸮,聚集在我的屋角,异物的到来,是吉凶的征兆,我看着它感到欢喜,查阅经书,在德行上是吉祥的,抛弃常规就是妖异,寻找气息而应和,天道不会逾越,从前贾生,是有见识的人,忌讳这种服鸟,最终因此丧命,我咨询我的祖先,相信道义坚持真理,变怪发生在家里,称之为天神,祸福没有门路,只有人自己去追求,听从天命任命,谨慎地修养,栖息养志,老子的范畴,时机去了不追求,时机来了不拒绝,差不多中庸,仁义的宅第,何思何虑,自己命令自己努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九十二-鸟部下-注解

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乌通常指乌鸦,被视为孝鸟,象征孝顺和忠诚。乌在日中,象征阳精,代表天的意志。

鹊:鹊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尤其是喜鹊,常与喜庆和好运联系在一起。鹊知太岁之所在,象征智慧和预知。

雀:雀在中国文化中常与变化和转化相关,如雀入大水化为蛤,象征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循环。

羿:古代神话中的射箭英雄,以射下九个太阳而闻名。

伊尹:商朝初年的著名政治家,曾辅佐商汤建立商朝。

百里奚:春秋时期秦国的著名政治家,曾帮助秦穆公成就霸业。

燕雀:比喻目光短浅、安于现状的人。

庄辛:战国时期楚国的谋士,以智慧和谋略著称。

赵武灵王:战国时期赵国的君主,以改革军事和推行胡服骑射而闻名。

凤皇: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和皇权。

明珠弹雀:比喻用珍贵的东西去换取微不足道的东西,得不偿失。

西王母: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掌管长生不老药。

黄雀:象征吉祥和好运的鸟类。

燕:象征春天的到来和家庭的和谐。

玄鸟: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玄鸟通常被视为一种神秘的鸟类,象征着吉祥和神圣。在《诗经》等古籍中,玄鸟常与天命、帝王相联系,如商朝的始祖契就是由玄鸟所生。

燕胎芝:燕胎芝是一种传说中的神芝,形似葵叶,上有燕象,食之可成仙。这种神芝的出现往往与道教的神仙思想相关,反映了古人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石燕:石燕是一种传说中的生物,形似燕,得雷风则飞。这种生物的出现可能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想象有关,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敬畏。

鸠杖:鸠杖是古代中国赐予老人的一种礼器,杖端饰有鸠鸟,象征着长寿和不噎。这种礼器的出现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老人的尊重和关爱。

皮延:皮延,字叔然,会稽山阴人,以孝行著称,居丧期间有白鸠筑巢于其庐侧,被视为孝感天地的象征。

郑弘:郑弘,临淮太守,因郡人徐宪在丧期间有白鸠筑巢,被举荐为孝廉,朝廷称其为‘白鸠郎’。

顿琦:顿琦,苍梧人,以孝行闻名,母丧后独身立坟,居丧期间有白鸠栖息其庐侧,被视为孝感动天的象征。

张氏:京兆长安的张氏,独居时有一鸠飞入其怀,后得一金带钩,象征子孙昌盛,后因钩失而复得,家族复兴。

戴文谌:沛国戴文谌,居阳城山,有神降其家,后化作五色鸟和白鸠,被视为神灵显现。

王粲:魏国诗人王粲,其诗《鸷鸟化为鸠》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傅咸:晋代文学家傅咸,其《班鸠赋》描绘了鸠鸟的美丽与哀愁。

曹植:魏国文学家曹植,其《魏德论讴》和《令禽恶鸟论》通过鸠鸟的形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阮籍:晋代文学家阮籍,其《鸠赋序》记述了鸠鸟的命运,表达了对生命的哀思。

鸱:鸱,古代传说中的凶鸟,常象征不祥或邪恶。

反舌:反舌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能模仿其他鸟的叫声,象征变化无常。

仓庚:仓庚,即黄鸟,古代诗文中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

楚雀:楚雀是一种鸟类,齐人称其为抟黍,关西地区则称之为黄鸟。这种鸟常在桑椹成熟时出现在桑树间,被认为是应节趣时的鸟类,也有人称其为黄袍。

鹪鹩:鹪鹩是一种小型鸟类,常被称为桃虫或巧妇。它们喜欢在芦苇中筑巢,并以芦苇皮中的虫子为食。鹪鹩的巢非常精巧,甚至能抵御大风。

啄木:啄木鸟是一种翠绿色的鸟类,舌长五寸,末端有刺针,适合啄食树木中的虫子。它们常在树上筑巢,性情清高,象征着纯洁与荣耀。

鸳鸯:鸳鸯是一种象征爱情的鸟类,雄雌相随,飞止相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鸳鸯常被用来比喻夫妻恩爱、永不分离。

鵁鶄:一种水鸟,象征美丽与吉祥。

南州之奇鸟:指南方的珍奇鸟类,象征稀有与美丽。

九皋之旷泽:九皋指深远的沼泽地,旷泽指广阔的湖泊,形容鸟类栖息的环境。

江淮之洪波:指长江和淮河的广阔水域,形容鸟类活动的范围。

翦翼以就养:指鸟类被剪去翅膀以便驯养,象征人类对自然的控制。

婉娈乎邦家:婉娈指温顺,邦家指国家,形容鸟类成为国家的象征。

鸾颈龟背:形容鸟类的颈部如鸾鸟,背部如龟,象征长寿与吉祥。

戴玄珥白:玄指黑色,珥指耳饰,形容鸟类羽毛的颜色与装饰。

班毛赪膺:班毛指斑驳的羽毛,赪膺指红色的胸脯,形容鸟类的美丽。

駮羽朱掖:駮羽指杂色的羽毛,朱掖指红色的腋下,形容鸟类的色彩斑斓。

青不专绀:青指蓝色,绀指深蓝色,形容鸟类的羽毛颜色多样。

纁不擅赤:纁指浅红色,赤指红色,形容鸟类的羽毛颜色丰富。

因宛点注:形容鸟类的羽毛如画般美丽。

希稠有適:希稠指稀疏与稠密,有適指恰到好处,形容鸟类的羽毛分布均匀。

调节柔骨:形容鸟类的身体柔软,能够灵活调节姿态。

一低一仰:形容鸟类在水中游动时的姿态。

乍浮乍没:形容鸟类在水中时隐时现的姿态。

缤翻倏忽:形容鸟类在水中快速游动的姿态。

阳故多阴:阳指阳光,阴指阴影,形容鸟类喜欢阴凉的环境。

殊方相求:殊方指不同的地方,相求指相互寻找,形容鸟类迁徙的行为。

见水则喜:形容鸟类喜欢水域环境。

睹火而忧:形容鸟类对火的恐惧。

三芝之淳露:三芝指三种灵芝,淳露指纯净的露水,象征仙境的饮品。

六草之英芳:六草指六种草药,英芳指芬芳的花草,象征仙境的食材。

金沙之符采:金沙指金色的沙子,符采指符咒的光彩,象征仙境的宝物。

锦质之报章:锦质指锦绣的质地,报章指书信,象征仙境的礼物。

红毛覆臆:红毛指红色的羽毛,覆臆指覆盖胸脯,形容鸟类的美丽。

翠鬛垂心:翠鬛指绿色的鬃毛,垂心指垂下的心形装饰,形容鸟类的美丽。

浴波泳渚:浴波指在水中沐浴,泳渚指在浅滩游泳,形容鸟类在水中的活动。

浮广戏深:浮广指在广阔的水面上漂浮,戏深指在深水中嬉戏,形容鸟类在水中的活动。

临高舞翮:临高指在高处,舞翮指展翅飞舞,形容鸟类在高处的活动。

映浅弄音:映浅指在浅水中映照,弄音指发出声音,形容鸟类在水中的活动。

逐馀晖而顾景:逐馀晖指追逐夕阳,顾景指欣赏景色,形容鸟类在夕阳下的活动。

乘清吹而微吟:乘清吹指乘着清风,微吟指轻声鸣叫,形容鸟类在清风中的活动。

鸂鶒:一种水鸟,象征美丽与吉祥。

毛有五色:形容鸂鶒的羽毛色彩斑斓。

食短狐:短狐指一种小狐狸,形容鸂鶒的食性。

无毒气:形容鸂鶒在溪中活动时不会释放毒气。

蕙草含初芳:蕙草指一种香草,初芳指初开的花香,形容鸂鶒栖息的环境。

瑶池暧晚色:瑶池指仙境中的水池,暧晚色指傍晚的暖色调,形容鸂鶒栖息的环境。

得厕鸿鸾影:厕指夹杂,鸿鸾指大鸟,形容鸂鶒与大型鸟类共处。

晞光弄羽翼:晞光指晨光,弄羽翼指整理羽毛,形容鸂鶒在晨光中的活动。

飞从何处来:形容鸂鶒的飞行路径不明。

似出上林隈:上林指皇家园林,隈指角落,形容鸂鶒的飞行路径。

口衔长生叶:长生叶指象征长寿的叶子,形容鸂鶒的吉祥象征。

翅染昆明苔:昆明苔指昆明池中的苔藓,形容鸂鶒的飞行路径。

览水禽之万类:水禽指水鸟,万类指各种种类,形容鸂鶒的多样性。

信莫丽乎鸂鶒:信指确实,莫丽指没有比这更美丽,形容鸂鶒的美丽。

服昭晰之鲜姿:服指服饰,昭晰指明亮,鲜姿指鲜艳的姿态,形容鸂鶒的美丽。

糅玄黄之美色:糅指混合,玄黄指黑色与黄色,形容鸂鶒的羽毛颜色。

命俦旅以翱游:命俦旅指结伴,翱游指飞翔,形容鸂鶒的群居习性。

憩川湄而偃息:憩指休息,川湄指河边,偃息指躺下休息,形容鸂鶒的休息方式。

超神王以字得:超神王指超越神王,字得指名字得到认可,形容鸂鶒的尊贵。

不意虞人之在侧:不意指没想到,虞人指猎人,形容鸂鶒的警惕性。

网罗幕而云布:网罗幕指捕鸟的网,云布指如云般散布,形容猎人的捕鸟方式。

摧羽翮於翩翻:摧羽翮指折断翅膀,翩翻指飞翔,形容鸂鶒被捕的情景。

乖沉浮之谐豫:乖指违背,沉浮指水中的活动,谐豫指和谐愉快,形容鸂鶒被捕后的不自由。

宛羁畜於笼樊:宛指仿佛,羁畜指被束缚的动物,笼樊指笼子,形容鸂鶒被捕后的困境。

白鹭:一种水鸟,象征纯洁与高贵。

鹭舂锄:舂锄指一种农具,形容白鹭的形态。

振鹭于飞:振鹭指白鹭展翅,于飞指飞翔,形容白鹭的飞翔姿态。

于彼西雝:西雝指西方的湖泊,形容白鹭的栖息地。

好而絜白:好指美丽,絜白指洁白,形容白鹭的羽毛颜色。

谓之白鸟:白鸟指白色的鸟类,形容白鹭的纯洁。

齐鲁谓之舂锄:齐鲁指山东地区,舂锄指白鹭的别名。

辽东乐浪吴杨谓之白鹭:辽东乐浪吴杨指不同地区,白鹭指白鹭的别名。

楚成王时:楚成王指楚国的国王,时指时代,形容白鹭的历史背景。

有朱鹭:朱鹭指红色的鹭鸟,形容白鹭的变种。

合沓飞翔:合沓指密集,飞翔指飞行,形容朱鹭的群飞景象。

复有赤色者:赤色者指红色的鹭鸟,形容朱鹭的颜色。

旧鼓吹音乐朱鹭曲是也:鼓吹音乐指古代的军乐,朱鹭曲指以朱鹭为主题的乐曲,形容朱鹭的文化影响。

有提樊而见献:提樊指提着笼子,见献指献上,形容白鹭被捕捉的情景。

寔振鹭之鲜禽:寔指确实,振鹭指白鹭,鲜禽指新鲜的鸟类,形容白鹭的美丽。

表弗缁之素质:表指外表,弗缁指不染黑色,素质指本质,形容白鹭的纯洁。

挺乐水之奇心:挺指挺立,乐水指喜欢水,奇心指奇特的心态,形容白鹭的习性。

玉山一朱鹭:玉山指仙山,朱鹭指红色的鹭鸟,形容朱鹭的仙境背景。

容与入王畿:容与指从容,王畿指王城,形容朱鹭的尊贵。

欲向天池饮:天池指仙境中的水池,饮指喝水,形容朱鹭的仙境活动。

过绕上林飞:过绕指绕过,上林指皇家园林,飞指飞翔,形容朱鹭的飞行路径。

金隄丽羽翮:金隄指金色的堤岸,丽羽翮指美丽的翅膀,形容朱鹭的美丽。

丹水浴毛衣:丹水指红色的水,浴指沐浴,毛衣指羽毛,形容朱鹭的美丽。

非贪葭下食:非贪指不贪图,葭下食指芦苇下的食物,形容朱鹭的高洁。

怀恩自远归:怀恩指心怀恩情,自远归指从远方归来,形容朱鹭的忠诚。

鸊鹈:一种水鸟,象征自由与灵活。

野凫甚小:野凫指野鸭,甚小指非常小,形容鸊鹈的体型。

好没水中:好没指喜欢潜入水中,形容鸊鹈的习性。

南楚之人:南楚指楚国南部,之人指当地人,形容鸊鹈的分布。

谓之鸊鹈:鸊鹈指鸊鹈的别名。

大者谓之鹘蹄:大者指体型较大的鸊鹈,鹘蹄指鸊鹈的别名。

鹈鴮鸅:鹈鴮鸅指鸊鹈的别名。

形濬丛蔑:形濬指形态深邃,丛蔑指丛生的蔑草,形容鸊鹈的栖息环境。

尾翮燋陋:尾翮指尾巴和翅膀,燋陋指粗糙,形容鸊鹈的外貌。

乐水以游:乐水指喜欢水,游指游泳,形容鸊鹈的习性。

随波沦跃:随波指随波逐流,沦跃指跳跃,形容鸊鹈的活动方式。

汎然任性:汎然指随意,任性指自由自在,形容鸊鹈的性格。

而无患也:无患指无忧无虑,形容鸊鹈的生活状态。

惟鸊鹈之小鸟:惟指只有,小鸟指小型的鸟类,形容鸊鹈的体型。

讬川湖以繁育:讬指依托,川湖指河流和湖泊,繁育指繁殖,形容鸊鹈的繁殖方式。

翩舒翮以和鸣:翩舒翮指展翅飞翔,和鸣指和谐鸣叫,形容鸊鹈的活动。

匪窘惕於笼畜:匪指不,窘惕指恐惧,笼畜指笼养,形容鸊鹈的自由。

瀺灂池沼:瀺灂指水声,池沼指池塘,形容鸊鹈的栖息环境。

容与河洲:容与指从容,河洲指河中的小岛,形容鸊鹈的栖息环境。

翔而不淹:翔指飞翔,不淹指不沉没,形容鸊鹈的飞翔能力。

集而不留:集指聚集,不留指不停留,形容鸊鹈的活动方式。

值汙则止:值汙指遇到污秽,止指停止,形容鸊鹈的习性。

遇泽则游:遇泽指遇到水域,游指游泳,形容鸊鹈的习性。

沦潭里以衔鱼:沦潭指深潭,衔鱼指捕鱼,形容鸊鹈的捕食方式。

跃浪表而相求:跃浪指跳跃波浪,相求指相互寻找,形容鸊鹈的活动方式。

萃不择渠:萃指聚集,不择渠指不选择渠道,形容鸊鹈的群居习性。

娱不择川:娱指娱乐,不择川指不选择河流,形容鸊鹈的活动方式。

随风腾起:随风指随着风,腾起指飞起,形容鸊鹈的飞翔能力。

与涛回旋:与涛指与波浪,回旋指旋转,形容鸊鹈的飞翔姿态。

沉窜则足拨圆波:沉窜指潜入水中,足拨圆波指用脚拨动圆形波浪,形容鸊鹈的活动方式。

浮泳则臆排微涟:浮泳指浮在水面游泳,臆排微涟指用胸脯排开微小的涟漪,形容鸊鹈的活动方式。

率性命以闲放:率指遵循,性命指生命,闲放指自由自在,形容鸊鹈的生活态度。

独遨逸而获全:独指独自,遨逸指自由自在,获全指获得完整,形容鸊鹈的生活状态。

鸥:一种水鸟,象征自由与和平。

水鸮:水鸮指鸥的别名。

鹥:鹥指鸥的别名。

玄股国:玄股国指古代传说中的国家,其人指当地人,形容鸥的分布。

食鸥:食鸥指以鸥为食,形容玄股国的食性。

海上之人好鸥者:海上之人指海边的居民,好鸥者指喜欢鸥的人,形容人与鸥的关系。

每旦之海上:每旦指每天早晨,海上指海边,形容人与鸥的互动。

从鸥鸟游:从鸥鸟游指与鸥鸟一起游玩,形容人与鸥的和谐关系。

鸥鸟之至者:鸥鸟之至者指飞来的鸥鸟,形容鸥鸟的数量。

百数而不止:百数指上百只,不止指不停,形容鸥鸟的数量。

其父曰:其父指海人的父亲,曰指说,形容海人的家庭背景。

吾闻鸥鸟皆从汝好:吾闻指我听说,鸥鸟皆从汝好指鸥鸟都喜欢你,形容海人与鸥的关系。

取来吾玩之:取来指抓来,吾玩之指我玩它,形容海人的行为。

明日之海:明日指第二天,之海指海边,形容海人的行为。

鸥鸟舞而不下:鸥鸟舞指鸥鸟飞翔,不下指不降落,形容鸥鸟的反应。

江鸥:江鸥指生活在江边的鸥鸟。

一名海鸥:海鸥指生活在海边的鸥鸟。

在涨海中:涨海指涨潮的海域,形容江鸥的栖息环境。

随潮上下:随潮指随着潮汐,上下指上下浮动,形容江鸥的活动方式。

常以三月风至:常以指通常在,三月风至指三月的风到来,形容江鸥的迁徙时间。

乃还洲屿:乃还指才返回,洲屿指小岛,形容江鸥的迁徙路径。

颇知风云:颇知指非常了解,风云指天气变化,形容江鸥的智慧。

若群飞至岸:若群飞指如果成群飞翔,至岸指到达岸边,形容江鸥的活动方式。

渡海者以此为候:渡海者指渡海的人,以此为候指以此作为征兆,形容江鸥的智慧。

可怜双白鸥:可怜指可爱,双白鸥指两只白色的鸥鸟,形容鸥鸟的美丽。

朝夕水上游:朝夕指早晚,水上游指在水面上游动,形容鸥鸟的活动方式。

何言异栖鸟:何言指何必说,异栖鸟指不同栖息的鸟类,形容鸥鸟的独特性。

雌住雄不留:雌住指雌鸟停留,雄不留指雄鸟不留下,形容鸥鸟的习性。

孤飞出浦溆:孤飞指独自飞翔,浦溆指水边,形容鸥鸟的活动方式。

独宿下沧洲:独宿指独自栖息,下沧洲指在沧洲上,形容鸥鸟的栖息地。

东西从此去:东西指东西方向,从此去指从这里离开,形容鸥鸟的迁徙路径。

影响绝无由:影响指踪迹,绝无由指完全没有,形容鸥鸟的神秘性。

鹏:一种传说中的大鸟,象征力量与自由。

北溟有鱼:北溟指北海,有鱼指有鱼存在,形容鹏的起源。

其名曰鲲:其名指它的名字,鲲指传说中的大鱼,形容鹏的起源。

化而为鹏:化而指变化而成,鹏指传说中的大鸟,形容鹏的起源。

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鹏之背指鹏的背部,不知几千里也指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形容鹏的巨大。

怒而飞:怒而指愤怒时,飞指飞翔,形容鹏的力量。

其翼若垂天之云:其翼指鹏的翅膀,若垂天之云指像垂下的天空中的云,形容鹏的巨大。

是鸟也:是鸟也指这种鸟,形容鹏的身份。

海运将徙於南溟:海运指海上的运输,将徙指将要迁徙,南溟指南海,形容鹏的迁徙路径。

南溟者:南溟者指南海,形容鹏的迁徙目的地。

天池也:天池指天上的水池,形容鹏的迁徙目的地。

水击三千里:水击指拍打水面,三千里指三千里远,形容鹏的力量。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扶摇指盘旋上升,而上者指向上飞,九万里指九万里高,形容鹏的力量。

楚文王好猎:楚文王指楚国的国王,好猎指喜欢打猎,形容鹏的背景。

有人献一鹰:有人指有人献上,一鹰指一只鹰,形容鹏的背景。

王见爪距殊常:王见指国王看见,爪距指爪子和距离,殊常指非常特别,形容鹰的特别。

故为猎於云梦:故为指因此进行,猎指打猎,云梦指云梦泽,形容鹰的活动。

毛群羽族争噬搏:毛群指有毛的动物,羽族指有羽毛的鸟类,争噬搏指争相捕食,形容鹰的捕食方式。

此鹰瞪目远瞻云际:此鹰指这只鹰,瞪目指瞪大眼睛,远瞻指远望,云际指云层,形容鹰的警觉性。

俄有一物:俄有指突然有,一物指一个物体,形容鹏的出现。

凝翔鲜白:凝翔指静止飞翔,鲜白指鲜亮的白色,形容鹏的颜色。

不辨其形:不辨指无法辨认,其形指它的形状,形容鹏的神秘性。

鹰便竦翮而升:鹰便指鹰立刻,竦翮指展翅,而升指上升,形容鹰的反应。

矗若飞电:矗若指像,飞电指闪电,形容鹰的速度。

须臾:须臾指片刻,形容时间短暂。

羽堕如雪:羽堕指羽毛掉落,如雪指像雪一样,形容鹏的羽毛。

血下如雨:血下指血液流下,如雨指像雨一样,形容鹏的受伤。

有大鸟堕地:有大鸟指有大型鸟类,堕地指掉到地上,形容鹏的坠落。

度其两翅:度其指测量它的,两翅指两只翅膀,形容鹏的体型。

广数十里:广指宽度,数十里指数十里,形容鹏的巨大。

时有博物君子曰:时有指当时有,博物君子指博学的人,曰指说,形容鹏的背景。

此大鹏雏也:此指这,大鹏雏指大鹏的幼鸟,形容鹏的身份。

文王乃厚赏之:文王指楚文王,乃厚赏之指于是厚赏他,形容鹏的背景。

汉武帝时:汉武帝指汉朝的皇帝,时指时代,形容鹏的背景。

西域献黑鹰:西域指西部地区,献黑鹰指献上黑色的鹰,形容鹏的背景。

得鹏雏:得鹏雏指得到大鹏的幼鸟,形容鹏的背景。

东方朔识之:东方朔指汉朝的官员,识之指认出它,形容鹏的背景。

余览张茂先鹪鹩赋:余览指我阅读,张茂先指张茂先,鹪鹩赋指鹪鹩的赋文,形容鹏的背景。

以其质微处艺:以其指因为它,质微指体型小,处艺指处于技艺之中,形容鹪鹩的特点。

而偏於受害:而偏於指却偏向于,受害指受到伤害,形容鹪鹩的困境。

愚以为未若大鹏:愚以为指我认为,未若指不如,大鹏指大鹏鸟,形容鹏的优越性。

栖形遐远:栖形指栖息形态,遐远指遥远,形容鹏的栖息地。

自育之全也:自育指自我养育,之全也指完全,形容鹏的独立性。

此固祸福之机:此固指这确实是,祸福之机指祸福的关键,形容鹏的命运。

聊赋之云:聊赋指随意赋诗,之云指这样说,形容鹏的背景。

叹大钧之播物:叹指感叹,大钧指大自然,播物指播撒万物,形容鹏的背景。

启块化於天壤:启块指开启,化於指变化于,天壤指天地,形容鹏的背景。

嘉有鹏之巨鸟:嘉指赞美,有鹏指有大鹏,巨鸟指巨大的鸟类,形容鹏的体型。

摄元气之夸象:摄指吸收,元气指自然之气,夸象指夸大的形象,形容鹏的力量。

揭宇内之逼隘:揭指揭示,宇内指宇宙之内,逼隘指狭窄,形容鹏的背景。

遵四荒以汎荡:遵指遵循,四荒指四方荒野,汎荡指广泛游荡,形容鹏的活动范围。

跄跄大鹏:跄跄指威武的样子,大鹏指大鹏鸟,形容鹏的威武。

诞自北溟:诞自指出生于,北溟指北海,形容鹏的起源。

假精灵鳞:假指借助,精灵鳞指精灵的鳞片,形容鹏的神秘性。

神化以生:神化指神的变化,以生指以此诞生,形容鹏的起源。

如云之翼:如云指像云一样,之翼指翅膀,形容鹏的巨大。

如山之形:如山指像山一样,之形指形状,形容鹏的巨大。

海运水击:海运指海上的运输,水击指拍打水面,形容鹏的力量。

扶摇上征:扶摇指盘旋上升,上征指向上飞行,形容鹏的力量。

精卫:一种传说中的鸟,象征坚韧与不屈。

炎帝之女:炎帝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之女指女儿,形容精卫的身份。

名曰女娃:名曰指名字叫,女娃指女娃,形容精卫的名字。

游于东海:游于指游玩于,东海指东海,形容精卫的活动范围。

溺而不反:溺指溺水,而不反指不返回,形容精卫的悲剧。

是为精卫:是为指这就是,精卫指精卫鸟,形容精卫的身份。

常取西山之木石:常取指经常取用,西山指西山,木石指木头和石头,形容精卫的行为。

以填东海:以填指用来填平,东海指东海,形容精卫的行为。

化为精卫:化为指变成,精卫指精卫鸟,形容精卫的转变。

沉形东海:沉形指沉入水中,东海指东海,形容精卫的悲剧。

灵爽西迈:灵爽指灵魂,西迈指向西行进,形容精卫的灵魂。

乃衔木石:乃衔指于是衔着,木石指木头和石头,形容精卫的行为。

以填攸害:以填指用来填平,攸害指灾害,形容精卫的行为。

翡翠:一种美丽的鸟类,象征美丽与珍贵。

翠:翠指翡翠的别名。

鹬:鹬指翡翠的别名。

翠别名也:翠别名也指翠的别名,形容翡翠的别名。

翡:翡指翡翠的别名。

赤雀:赤雀指红色的雀鸟,形容翡的颜色。

青雀也:青雀也指青色的雀鸟,形容翠的颜色。

成王时:成王指周成王,时指时代,形容翡翠的背景。

苍梧献翡翠:苍梧指苍梧地区,献翡翠指献上翡翠,形容翡翠的背景。

神灵滋液:神灵指神灵的力量,滋液指滋润的液体,形容翡翠的背景。

则翠羽曜:则翠羽指翡翠的羽毛,曜指闪耀,形容翡翠的美丽。

翾飞兮翠曾:翾飞指飞翔,翠曾指翡翠的羽毛,形容翡翠的飞翔。

翡帷翠帱:翡帷指翡翠的帷幕,翠帱指翡翠的帐幕,形容翡翠的装饰。

尉佗献文帝翠鸟千:尉佗指尉佗,献文帝指献给汉文帝,翠鸟千指一千只翠鸟,形容翡翠的背景。

燕刺王旦:燕刺王指燕刺王,旦指早晨,形容翡翠的背景。

郎中侍从:郎中指官员,侍从指随从,形容翡翠的背景。

貂羽黄金附蝉:貂羽指貂的羽毛,黄金指黄金装饰,附蝉指附有蝉形装饰,形容翡翠的背景。

翠羽饰冠:翠羽指翡翠的羽毛,饰冠指装饰帽子,形容翡翠的背景。

翡色赤:翡色指翡的颜色,赤指红色,形容翡的颜色。

翠色绀:翠色指翠的颜色,绀指深蓝色,形容翠的颜色。

皆出交州兴古县:皆出指都出产,交州指交州地区,兴古县指兴古县,形容翡翠的产地。

日南远致翡翠:日南指日南地区,远致指远道送来,翡翠指翡翠,形容翡翠的背景。

充备宝玩:充备指充分准备,宝玩指珍贵的玩物,形容翡翠的用途。

天子辂金根车翠羽盖:天子指皇帝,辂金根车指金根车,翠羽盖指翡翠羽毛的车盖,形容翡翠的背景。

皇后首饰步摇:皇后指皇后,首饰指首饰,步摇指步摇,形容翡翠的背景。

八雀九华:八雀指八只雀鸟,九华指九种华丽,形容翡翠的背景。

加翡翠:加翡翠指加上翡翠,形容翡翠的背景。

翠鸟先高作巢:翠鸟指翡翠鸟,先高作巢指先在高处筑巢,形容翡翠的习性。

及生子:及生子指等到生下幼鸟,形容翡翠的习性。

爱之:爱之指爱护它,形容翡翠的习性。

恐堕:恐堕指担心掉下来,形容翡翠的习性。

稍下作巢:稍下作巢指稍微降低筑巢的位置,形容翡翠的习性。

子生毛羽:子生毛羽指幼鸟长出羽毛,形容翡翠的习性。

复益爱之:复益爱之指更加爱护它,形容翡翠的习性。

又更下巢也:又更下巢也指再次降低筑巢的位置,形容翡翠的习性。

庭陬有若留:庭陬指庭院的角落,有若留指有若留草,形容翡翠的栖息环境。

绿叶含丹荣:绿叶指绿色的叶子,含丹荣指含有红色的花朵,形容翡翠的栖息环境。

翠鸟时来集:翠鸟指翡翠鸟,时来集指时常来聚集,形容翡翠的活动。

振翼脩容形:振翼指展翅,脩容形指整理容貌,形容翡翠的活动。

回顾生碧色:回顾指回头看,生碧色指产生碧绿色,形容翡翠的颜色。

动摇扬缥青:动摇指摇动,扬缥青指扬起淡青色,形容翡翠的颜色。

彼一鸟之奇丽:彼一鸟指那只鸟,奇丽指奇特美丽,形容翡翠的美丽。

生金洲与炎山:生金洲指出生于金洲,炎山指炎山,形容翡翠的栖息地。

映铜陵之素气:映铜陵指映照铜陵,素气指纯净的气息,形容翡翠的背景。

灌碧磴之红泉:灌碧磴指灌溉碧磴,红泉指红色的泉水,形容翡翠的背景。

敛慧性及驯心:敛慧性指收敛智慧,驯心指驯服的心态,形容翡翠的性格。

骞赪翼与青羽:骞赪翼指红色的翅膀,青羽指青色的羽毛,这里用来形容鸟类的美丽羽毛。

虞人:古代指管理山泽的官员,这里指捕鸟的人。

南賝:南方的珍宝,賝指珍宝。

内府:古代皇宫中收藏珍宝的地方。

宝帐:装饰华丽的帐篷,这里指用鸟类羽毛装饰的帐篷。

五都:古代指五个重要的都城,这里泛指繁华的城市。

八极:指八方极远之地,这里泛指天下。

翠雀麇鸟:翠雀指翠鸟,麇鸟指麋鹿,这里用来形容鸟类的美丽。

越在南海:越指越国,南海指中国南方的海域,这里指鸟类生活在南方。

怀璧其罪:怀璧指拥有珍宝,其罪指因此招致灾祸。

贾害以采:贾害指招致灾祸,以采指因为采集。

服鸟:指一种鸟类,形状像雌鸡,楚人称之为服。

鸮:一种鸟类,形状像猫头鹰,被认为是不祥之鸟。

单阏之岁:单阏指古代纪年法中的一种,这里指特定的年份。

孟夏庚子:孟夏指夏季的第一个月,庚子指干支纪日法中的一天。

鵩:一种鸟类,形状像鸮,被认为是不祥之鸟。

谶言:预言,这里指占卜的结果。

斡流而迁:斡流指旋转流动,迁指变化。

沕穆无穷:沕穆指深远,无穷指没有尽头。

五刑:古代的五种刑罚,这里指遭受刑罚。

傅说胥靡:傅说指商朝的名臣,胥靡指奴隶,这里指傅说曾经是奴隶。

武丁:商朝的一位君主。

大钧播物:大钧指天地,播物指创造万物。

坱圠无垠:坱圠指广阔,无垠指没有边界。

天地为炉:天地指宇宙,炉指熔炉,这里比喻宇宙创造万物。

造化为工:造化指自然创造,工指工匠。

阴阳为炭:阴阳指宇宙中的两种对立力量,炭指燃料。

万物为铜:万物指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铜指材料。

合散消息:合散指聚合与分散,消息指消长变化。

常则:固定的规律。

季夏庚子:季夏指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庚子指干支纪日法中的一天。

思遁静居:思遁指想要隐居,静居指安静地生活。

异物之来:异物指不寻常的事物,来指出现。

吉凶之符:吉凶指好坏,符指征兆。

在德为祥:在德指有德行,祥指吉祥。

弃常为妖:弃常指违背常理,妖指不祥。

天道不逾:天道指自然规律,不逾指不违背。

贾生:指贾谊,汉朝的文学家。

忌兹服鸟:忌兹指忌讳,服鸟指不祥之鸟。

信道执真:信道指信仰道义,执真指坚持真理。

变怪生家:变怪指奇异的现象,生家指家中。

天神:指天上的神灵。

祸福无门:祸福指好坏,无门指没有固定的途径。

唯人所求:唯人指只有人,所求指追求。

听天任命:听天指顺从天命,任命指接受命运。

慎厥所脩:慎厥指谨慎,所脩指所修行的。

栖迟养志:栖迟指隐居,养志指培养志向。

老氏之畴:老氏指老子,畴指同类。

时去不索:时去指时机过去,不索指不追求。

时来不逆:时来指时机到来,不逆指不违背。

庶几中庸:庶几指接近,中庸指中庸之道。

仁义之宅:仁义指仁爱和正义,宅指归宿。

何思何虑:何思指不思考,何虑指不忧虑。

自令勒剧:自令指自我约束,勒剧指严格要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九十二-鸟部下-评注

本文通过列举多种鸟类,如乌、鹊、雀等,展示了这些鸟类在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中的丰富象征意义。乌作为孝鸟,不仅在《春秋元命苞》中被描述为阳精的象征,还在多个历史故事中体现了其忠诚和孝顺的特质。例如,燕太子丹的故事中,乌白头象征着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显示了乌在文化中的神秘和神圣地位。

鹊则常与吉祥和智慧相联系,如《庄子》中描述鹊巢知风之所起,显示了鹊的预知能力。在《毛诗》中,鹊巢被用来比喻夫人的德行,进一步强化了鹊在文化中的正面形象。

雀的变化特性在《礼记》中得到了体现,雀入大水化为蛤,这一变化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神奇,也隐喻了生命和形态的不断变化和转化。这种变化在晏子对齐景公的贺词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强调了顺应自然和生命循环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本文通过对不同鸟类的描述和引用,不仅展示了这些鸟类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多重象征意义,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这些鸟类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和哲学思考的重要载体,通过它们,古人表达了对生命、道德和宇宙秩序的深刻洞察。

这段古文通过多个典故和比喻,展示了古代中国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观察与思考。首先,文中提到的羿、伊尹、百里奚等历史人物,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英雄和智者的崇拜。羿射九日的故事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象征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伊尹和百里奚的故事则展示了古代政治家如何通过智慧和谋略来影响国家的命运。

其次,文中多次提到燕雀和黄雀,这些鸟类在古文中常常被用来比喻目光短浅或安于现状的人。例如,《吕氏春秋》中的燕雀处一屋之下,子母相哺,自以为安矣,灶突决,火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将及也。这个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那些只顾眼前安逸而不思长远的人,反映了古代中国对智慧和远见的重视。

再次,文中提到的凤皇和明珠弹雀等典故,展示了古代中国对珍贵和稀有事物的追求。凤皇作为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和皇权,而明珠弹雀则比喻用珍贵的东西去换取微不足道的东西,得不偿失。这些典故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对珍贵事物的珍视,也体现了对价值和意义的深刻思考。

最后,文中提到的燕和黄雀等鸟类,象征春天的到来和家庭的和谐。例如,《毛诗》中的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下上其音,描绘了燕子飞翔的美丽景象,象征春天的到来和家庭的和谐。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了对家庭和社会和谐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多个典故和比喻,展示了古代中国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观察与思考。这些典故和比喻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英雄、智者、珍贵事物和自然美的崇拜和追求,也体现了对智慧、远见、价值和意义的深刻思考。这些思想和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段古文涉及多个与鸟类相关的神话传说和历史记载,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鸟类的特殊情感和象征意义的理解。首先,玄鸟的传说与商朝的起源密切相关,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天命和帝王神圣性的信仰。其次,燕胎芝的传说则与道教的神仙思想相联系,反映了古人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自然界的敬畏。

石燕的传说则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想象,石燕在雷风中飞翔的形象可能源于古人对雷电和风的观察和想象。这种传说不仅丰富了古代中国的神话体系,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崇拜。

鸠杖的记载则体现了古代社会对老人的尊重和关爱。鸠杖作为一种礼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一种象征,表达了社会对长寿和健康的祝愿。这种礼器的出现和流传,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对孝道和尊老爱幼的重视。

此外,文中还引用了多首与燕子相关的诗歌,这些诗歌通过对燕子生活习性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爱情和家庭的向往。燕子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来象征美好的情感和生活状态,这些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鸟类相关传说和记载的描述,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对老人的尊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古代中国的文化内涵,也为我们理解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典录》中的皮延、郑弘、顿琦等人物,均以孝行著称,白鸠的出现被视为孝感动天的象征。这种将自然现象与人的德行相联系的做法,反映了古代中国‘天人感应’的思想。白鸠作为一种祥瑞之鸟,象征着孝道的至高无上,体现了古人对孝道的推崇。

《搜神记》中的张氏故事,通过鸠鸟与金带钩的象征,展现了古人对命运和财富的理解。金带钩的得失象征着家族的兴衰,反映了古人对命运的敬畏和对财富的复杂态度。故事中的蜀客最终归还金带钩,体现了‘天命不可违’的思想。

王粲的《鸷鸟化为鸠》通过鸷鸟与鸠的对比,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鸷鸟象征刚强,鸠象征柔弱,诗人通过两者的转化,表达了对人生境遇变化的无奈与思考。

傅咸的《班鸠赋》以鸠鸟为主题,描绘了鸠鸟的美丽与哀愁。赋中通过对鸠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鸠鸟的优雅与孤独,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曹植的《魏德论讴》和《令禽恶鸟论》通过鸠鸟的形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鸠鸟象征和平与安宁,而枭鸟象征混乱与不祥,曹植通过两者的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安定与和谐的期望。

阮籍的《鸠赋序》通过鸠鸟的命运,表达了对生命的哀思。鸠鸟的死亡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感伤。

《鸱》的记载中,鸱鸟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象征邪恶与混乱。古人对鸱鸟的厌恶,反映了对秩序与和谐的追求。鸱鸟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象征邪恶势力或不良现象。

《反舌》的记载中,反舌鸟以其能模仿其他鸟的叫声而闻名,象征变化无常。古人对反舌鸟的描述,反映了对变化与不确定性的思考。反舌鸟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象征善变或不可靠的人或事物。

《仓庚》的记载中,仓庚(黄鸟)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古人对仓庚的赞美,反映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与热爱。仓庚的形象在诗文中常被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这段古文通过对几种鸟类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丰富想象。楚雀、鹪鹩、啄木、鸳鸯、鵁鶄等鸟类不仅具有生物学上的特征,还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楚雀的出现与桑椹成熟的时间相吻合,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节律的敏感。鹪鹩的巢精巧坚固,象征着工匠的智慧与技艺,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微小生命的关注与赞美。啄木鸟的清高性情则被用来比喻人的品德,强调了纯洁与荣耀的价值。

鸳鸯作为爱情的象征,在中国文学中频繁出现,尤其是在诗歌和赋中。它们的雌雄相随、飞止相匹的形象,成为了夫妻恩爱的典范。这种象征意义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中,还渗透到婚礼习俗和民间传说中。

鵁鶄的描写则展示了古人对鸟类习性的细致观察。它们在高树上筑巢,幼鸟在学会飞行前会衔着父母的翅膀飞行,这种独特的繁殖行为被古人记录下来,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与敬畏。

总体而言,这段古文不仅是对鸟类的生物学描述,更是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些鸟类的描写,古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对生命的赞美以及对美好情感的追求。这种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段古文通过对各种鸟类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的观察与赞美。文中提到的南州之奇鸟、鵁鶄、鸂鶒、白鹭、鸊鹈、鸥、鹏、精卫、翡翠等鸟类,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首先,南州之奇鸟象征着稀有与美丽,九皋之旷泽和江淮之洪波则描绘了鸟类栖息的环境,展现了自然的广阔与丰富。鵁鶄的描写则通过鸾颈龟背、戴玄珥白等细节,展现了鸟类的美丽与吉祥。

鸂鶒的描写则突出了其五色羽毛和食短狐的习性,展现了鸟类的多样性与生态平衡。白鹭则象征纯洁与高贵,其絜白的羽毛和振鹭于飞的姿态,展现了鸟类的优雅与自由。

鸊鹈的描写则通过其随波沦跃、汎然任性的特点,展现了鸟类的自由与灵活。鸥则象征自由与和平,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鹏的描写则通过其巨大的体型和强大的力量,展现了鸟类的力量与自由。精卫则象征坚韧与不屈,其填海的行为,展现了鸟类的毅力与不屈精神。

翡翠的描写则通过其美丽的羽毛和珍贵的象征,展现了鸟类的美丽与珍贵。其在高处筑巢、爱护幼鸟的习性,展现了鸟类的智慧与母爱。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各种鸟类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的观察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通过对鸟类的描写,古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也表达了对自由、力量、坚韧、美丽等品质的追求。

这段古文通过对鸟类羽毛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珍稀物品的追求。文中提到的‘骞赪翼与青羽’、‘充南賝於内府’等词句,不仅描绘了鸟类的美丽,还反映了古代对珍宝的珍视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郭璞的《翠赞》通过对翠雀麇鸟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生灵的敬畏和对人类行为的反思。‘怀璧其罪,贾害以采’一句,揭示了人类因贪婪而招致灾祸的深刻道理。

贾谊的《服鸟赋》通过对服鸟的描写,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万物变化,固无休息’、‘夫祸之与福,何以纠缠’等词句,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变化的深刻洞察和对命运无常的无奈。

孔臧的《鸮赋》通过对鸮鸟的描写,表达了对天道规律的尊重和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在德为祥,弃常为妖’、‘祸福无门,唯人所求’等词句,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和对命运的积极态度。

整体来看,这段古文通过对鸟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天道规律的尊重。文中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九十二-鸟部下》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684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