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欧阳询(557年—641年),唐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主持编撰《艺文类聚》。他是初唐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年代:编撰于唐代初年(7世纪初)。
内容简要:《艺文类聚》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类书,共100卷,分为46部,727子目。书中按主题分类辑录了先秦至唐代的文献资料,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它是研究唐代以前文化的重要工具书,对后世类书的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三-岁时上-原文
据明本补
春 夏 秋 冬
◇春
《尔雅》曰:春为青阳,一曰发生。
《尚书》曰: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
《礼记月令》曰: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乃择元辰,天子躬耕帝籍,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仲春之月,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是月也,玄鸟至之日,祀于高禖,季春之月,桐始华,虹始见,萍始生,舟牧覆舟,五覆五反,天子始乘舟,布德行惠,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
《周礼》曰:仲春诏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帅六宫之夫人,生穜稑之种而献之于王。
《释名》曰:春之为言蠢也,物蠢而生。
《尸子》曰:春为忠,东方为春,春,动也,是故鸟兽孕宁,草木华生,万物咸遂,忠之至。
《尚书大传》曰:东方者,动方也,物之动也,何以谓之春,春,出也,物之出,故谓东方春也。
《周官》曰:罗氏,仲春罗春鸟,献鸠,以养老也。
《易纬通卦验》曰:震,东方也,主春分,日出青气,出直震,此正气出也,气出右,万物半死,气出左,蛟龙出,震气不至,则岁中少雷,万物华而不实,人民疾热,应在其冲。
又曰:立春条风至,雉雊,鸡乳,冰解,杨柳津,春分明庶风至,雷雨行,桃李华。
《毛诗》曰: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迨及公子同归。
《尚书纬》曰:东方春,龙房位,其规仁,好生不贼。
《庄子》曰: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夫春与秋,岂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
《孝经纬》曰:周天七衡六间,曰立春,后十五日,斗指寅,为雨水,后十五日,斗指甲,为惊蛰,后十五日,斗指卯,为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穀雨。
《论语》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老子》曰:众人熙熙,若享大牢,如登春台。
《淮南子》曰:春女悲,秋士哀,知物化矣。
又曰: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养百穀禽兽草木。[女夷,主春夏长养之神。]
又曰:孟春之月,东宫御女青色,衣青采,鼓琴瑟。
《说苑》曰:管仲曰:吾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京房占》曰:春当退贪残,进柔良,恤幼孤,赈不足,求隐士,则万物应节而生,随气而长,所谓春令也。
又曰:正月建寅,律为太蔟,鸡雉孳尾,招摇生聚,少阳解冻,其气温柔,逆之则寒。
《白虎通》曰:嫁娶以春何也,春天地交通,物始生,阴阳交接之时也。
《临海异物志》曰:鶗窸,一名田鹃,春三月鸣,昼夜不止,音声自呼,俗言取梅子,涂其口两边皆赤,上天自言乞思,[《太平御览》十九作恩。]至当麦[御览作陆。]子熟,鸣乃止耳。
《汉书》曰: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於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於天子。
《东观汉记》曰:梁鸿将之会稽,作诗曰:维季春兮华色,麦含金兮方秀。
《续汉礼仪志》曰:立春之日,京都百官,皆衣青衣,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
又曰:立春之日,下宽大书曰:方春东作,敬始慎微,罪殊死,且勿案验,皆须麦秋,退贪残,进柔良。
《博物志》曰:宋国有田夫,常衣黂缊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暴於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纊狐貉,顾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赏。
《楚辞》曰:献岁发春兮,汨吾南征,菉蘋齐叶兮白芷生,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又曰:开春发[楚辞九章发下有岁字。]兮,白日出之悠悠,吾且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
又曰: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又曰:青春受谢白日昭,春气奋发万物遽。
【诗】晋陆机诗曰:节运同可悲,莫若春气甚,和风未及燠,遗凉清且凛。
晋张协杂诗曰:大昊启东节,春郊礼青祗,鹰化日夜分,雷动寒暑离,飞泽洗冬条,浮飚解春澌,采虹缨高云,文虬鸣阴池,冲气扇九垠,苍生衍四垂,时至万实成,化周天地移。
晋郭璞诗曰:青阳畅和气,谷风穆以温,英茝晔林薈,昆虫咸启门,高台临迅流,四坐列王孙,羽盖停云阴,翠郁映玉樽。
晋顾凯之神情诗曰: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摘句。]
梁简文帝春日想上林诗曰:春风本自奇,杨柳最相宜,柳叶恒著地,杨花好上吹,处处春心动,常惜光阴移,西京董贤馆,南宛习都[按据襄阳记,当作郁。]池,行间鱼共乐,桃上鸟相窥,香车云母幰,駃马黄金羁。
又晚春时诗曰:紫兰叶初满,娇莺弄不稀,石蹲还似兽,萝长更胜衣,水冻文鳐聚,山瞑雅鸟飞,渚蒲变新节,岩桐长旧围,风花落未已,山斋开夜扉。
又春日看梅诗曰:昨日看梅树,新花已自生,今旦闻春鸟,何啻两三声,冻解池开渌,云穿天半晴,游心不应动,为此欲逢迎。
又晚日后堂诗曰:幔阴通碧砌,日影度城隅,岸柳垂长叶,窗桃落细跗,花留蛱蝶粉,竹翳蜻蜓珠,赏心无与共,染翰独踟蹰。
又春日诗曰:花开几千叶,水覆数重衣,蝶飏萦空舞,燕作同心飞,歌妖弄曲罢,郑女挟琴归。
又春日诗曰:年还乐应满,春归思复生,桃含可怜紫,柳
发断肠情,落花随燕入,游丝带蝶惊,邯郸歌管地,见许欲留情。
梁元帝春日诗曰: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春心日日异,春情处处多,处处春芳动,日日春禽变,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见,不见怀春人,徒望春光新,春愁春自结,春结讵能申,欲道春园趣,复忆春时人,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独念春花落,还似昔春时。
梁沈约咏春初诗曰:扶道觅阳春,相将共携手,草色犹自腓,林中都未有,无事逐梅花,空交信杨柳,且复归去来,含情寄杯酒。
又春咏曰:杨柳乱如丝,绮罗不自持,春草复黄绿,客心伤此时,青苔已结洧,碧水复盈淇,日华照赵瑟,风心动燕姬,襟中万行泪,故是一相思。
梁吴筠[按当作均,后同。]春诗曰:春从何处来,拂水复惊梅,云彰青琐闼,风吹承露台,美人隔千里,罗帷闭不开,无由得共语,空对相思杯。
梁王僧孺寄乡友诗曰:旅心已多恨,春至尚离群,翠枝结斜影,绿水散圆文,戏鱼两相顾,游鸟半藏云,何时不悯默,是日最思君。
又春思绝句诗曰:雪罢枝即青,冰开水便绿,复闻黄鸟声,全作相思曲。
梁萧子范春望古意诗曰:光景斜汉宫,横梁照采虹,春情寄柳色,鸟语出梅中,氛氲闺里思,逶迤水上风,落花徒入户,何解妾床空。
梁王筠春日诗曰:金堤草非旧,玉池泉已新,风生似羊[原讹牛,据冯校本改。]角,云上若鱼鳞,幽闺多怨思,停织坐娇春,芳华既零落,方作向隅人。
梁萧瑱春日贻刘孝绰诗曰:涧水初流碧,山樱早发红,新禽争弄响,落蕊乱从风,拂筵多软幹,映户悉花丛,谁云相去远,垂柳对高桐。
梁庾肩吾诗曰:桃红柳絮白,照日复随风,影出朱城外,香归青殿中,水映寄生竹,山横半死桐,颁文知渥重,搦札愧才空。
梁鲍泉奉和湘东王春日诗曰:新燕始新归,新蝶复新飞,新花满新树,新月丽新辉,新光新气早,新望新盈抱,新水新绿浮,新禽新听好,新景自新还,新叶复新攀,新枝虽可结,新愁讵解颜,新思独氛氲,新知不可闻,新扇如新月,新盖学新云,新落连珠泪,新点石榴裙。
梁闻人蒨春日诗曰:高台动春色,清池映日华,绿葵向光转,翠柳逐风斜,林有鸣心鸟,园多夺目花,相与咸知节,叹子独离家。
周庾信咏春诗曰:昨夜鸟声春,惊鸣动四邻,今朝梅树下,定有咏花人,流星浮酒泛,粟瑱绕杯唇,何劳一片雨,唤作阳台神。
又曰:逍遥游桂苑,寂绝想桃源,狭石分花迳,长桥映水门,管声惊百鸟,人衣香一园,定知欢未足,横琴坐树根。
陈徐陵诗曰:岸烟起暮色,岸水带斜晖,迳狭横枝度,帘摇惊燕飞,落花承步履,流涧写行衣,何殊九芝盖,薄暮洞庭归。
隋江总山庭春诗曰:洗沐唯五日,栖迟在一丘,古楂横近涧,危石耸前洲,峰绿开河柳,池红照海榴,野花宁待晦,山虫讵识秋,人生复能几,夜烛非长游。
【赋】晋傅玄阳春赋曰:虚心定乎昏中,龙星正乎春辰,嘉勾芒之统时,宣太皞之威神,素冰解而泰液洽,玄獭祭而雁北征,幽蛰蠢动,万物乐生,依依杨柳,翩翩浮萍,桃之夭夭,灼灼其荣,繁华烨而燿野,炜芬葩而扬英,鹊营巢於高树,燕衔泥於广庭,睹戴胜之止桑,聆布穀之晨鸣,习习谷风,洋洋绿泉,丹霞横景,文虹竟天。
晋湛方生怀春赋曰:夫荣彫之感人,犹色象之在镜,事随化而迁回,心无主而虚映,眄秋林而情悲,游春泽而心恧,虽四时之平分,何阳节之清淑,日婉娈以舒和,气有仁而无肃,雷发乡於南山,雨渐泽於四溟,启潜蛰於九泉,收灵蛇於天庭,修虹焕绿以东冏,幽涧泮冰而流清,鸿飘翮於归风,燕衔泥而来征,鸷鸟感仁而革性,鶗窸乘化而变声,麦芃芃而含秀,桑蔼蔼而敷荣。
周庾信春赋曰:宜春苑中春已归,披香殿里作春衣,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苔始绿而藏鱼,麦才青而覆雉,吹箫弄玉之台,鸣珮陵波之水,移戚里之家富,入新丰而酒美,石榴聊泛,蒲桃酦醅,芙蓉玉碗,莲子金杯,新芽竹笋,细核杨梅,绿珠捧琴至,文君送酒来,玉管初调,鸣弦暂抚,阳春绿水之曲,对凤回鸾之舞,更炙笙簧,还移筝柱,月入歌扇,花承节鼓,协律都尉,射雉中郎,停车小苑,连骑长杨,金鞍始被,柘月新张,拂尘看马埒,分朋入射堂,马是天池之龙种,带乃荆山之玉梁,艳锦安天鹿,新绫织凤皇,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边多解神,树下流杯客,沙头度水人,镂薄窄衫袖,穿珠帖领巾,百丈山头日欲斜,三晡未醉莫还家,池中水影悬胜镜,屋里衣香不如花。
晋夏侯湛春可乐曰:春可乐兮,乐东作之良时,嘉新田之启莱,悦中畴之发菑,桑冉冉以奋条,麦遂遂以扬秀,泽苗翳渚,原卉耀阜,春可乐兮,乐崇陆之可娱,登夷冈以回眺,超矫驾乎山嵎,缀杂华以为盖,集繁蕤以饰裳,散风衣之馥气,纳戢怀之潜芳,鹦交交以弄音,翠翾翾以轻翔,招君子以偕乐,携淑人以微行。
晋王廙春可乐曰:春可乐兮,乐孟月之初阳,冰泮涣以微流,土冒橛而解刚。野暄卉以挥绿,山葱蒨以发苍。
晋李颙悲四时曰:悲春日兮,悲阳泽之方宣,建灵威以延蛰,叩东震而响天。布和气之烟煴,舒朗景之淑鲜,云兴滋於秀石,飚鸣柯於崇山,
平皋眇莽,中林葱青,野马飞涧,晨虹垂旌,阳燕南徂,阴雁北征,素华浩浩,丹秀荧荧。
◇夏
《尔雅》曰:夏为朱明,一曰长嬴。
《尸子》曰:夏为乐,南方为夏,夏,兴也,南,任也,是故万物莫不任兴,蕃殖充盈,乐之至也。
《尚书》曰:申命羲叔,宅南交,日永星火,以正仲夏,鸟兽希革。
《周书·时训》曰:夏至之日,鹿角解,蜩始鸣,大暑之日,腐草化为萤。
《礼记》曰:孟夏月,盛德在火,天子迎夏於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靡草死,麦秋至,断薄刑,决小罪,仲夏之月,天子羞以含桃,先荐寝庙,日长至,阴阳争,君子处必掩身,无躁,蝉始鸣,木槿荣,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季夏之月,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腐草化为萤。
又曰:南方者夏,夏之为言假也,养之长之,假之仁也。
尚书考灵耀曰:火星为夏期,专阳相[御览二十一相下有助字。]同精感符。
《易通卦验》曰:离,南方也,主夏,日中赤气出,直离,此正气,出右,万物半死,气出左,赤地千里。
《诗含神雾》曰:曹,地处季夏之位,土地劲急,音中徵,其声清以急。
太公《金匮》曰:纣尝以六月猎於西土,发民逐禽,民谏曰:今六月,天务覆施,地务长养,今盛夏发民逐禽,而元元悬於野,君践一日之苗,而民百日不食,天子失道,后必无福,纣以为妖言而诛之,后数月,天暴风雨,发屋折树。
皇览《逸礼》曰:夏则衣赤衣,佩赤玉,乘赤辂,驾赤龙,载赤旗,以迎夏於南郊,其祭。]先黍与鸡,居明堂正庙,启南户。
孝经纬,周天七衡六间,曰穀雨,后十五日,斗指戊,东南维,为立夏,后十五日,斗指己,以为小满。
《管子》曰:夏至而麦熟,天子祀太宗,其盛以麦,穀之始也。
《淮南子》曰:孟夏之月,南宫御女,赤色赤衣,吹竽笙。
又曰: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系之,仰天而哭,夏五月,为之下霜。
又阳气为火,阴气为水,水胜故夏至温,火胜故冬至燥,八尺之表,景修尺五寸,景修则阴气胜,短则阳气胜,阴气胜则为水,阳气胜则为旱。
《文子》曰:政失於夏,荧惑逆行,夏政不失,降雨时。
续汉书律历志曰:日行南陆谓之夏。
蔡邕《独断》曰:夏至阴气始起,麋鹿解角,故寝兵鼓,身欲宁,志欲静,故不听事。
《续汉礼仪志》曰:夏至日,浚井改水,冬至日,钻燧改火。
《五经通义》曰:夏至阴始动,未达,故寝兵鼓,不设政事,所以助养阴气也,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后不省方,以此助之。
《楚辞》曰:滔滔孟夏,草木莽莽。
又曰:收恢台之盛夏。
【诗】晋郭璞诗曰:羲和聘丹衢,朱明赫其猛,融风拂晨霄,阳精一何冏,闲宇静无娱,端坐愁日永。
晋李颙诗曰:炎光灿南溟,溽暑融三夏,黮{雨对}重云荫,砰棱震雷吒。
宋颜延之夏夜呈从兄散骑诗曰:炎天方埃郁,暑晏阕尘纷,独静阙隅座,临堂对星分,侧听风薄木,遥睇月开云,夜蝉当夏急,阴虫先秋闻,岁候初过半,荃蕙岂久芬。
齐谢朓出下馆诗曰:麦候始清和,凉雨销炎燠,红莲摇弱荇,丹藤绕新竹,物色盈怀抱,方驾娱耳目。
梁萧子范夏夜独坐诗曰:节序值徂炎,兹宵在三伏,冯轩伫凉气,中筵倦烦燠,寂漠对空窗,清疏临夜竹,虫音乱阶草,萤光绕庭木,帘月渡斜辉,风花起馀馥,一伤年志罢,长嗟逝波速。
【赋】晋傅玄述夏赋曰:四月惟夏,运臻正阳,和气穆而扇物,麦含露而飞芒,清徵泛於琴瑟,朱鸟感於炎荒,鹿解角於中野,草木蔚其条长。
梁江淹四时赋曰:至如[如字据冯校本补。]炎云峰起,芳树未移,皋兰生坂,朱荷出池,忆上国之绮树,想金陵之蕙枝。
晋李颙悲四时赋曰:悲炎节之赫羲,览祝融之御辔,游井耀兮南离,睎辰凯之长吹,荫绿柳之杨枝,云郁律以泉涌,雨淋澡而方簁,奋骇霆之奔磕,舒惊电之横摛。
◇秋
《尔雅》曰:秋为白藏,一曰收成。
《礼记》曰: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仲秋之月,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季秋之月,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花,豺乃祭兽。
《尸子》曰:秋为礼,西方为秋,秋,肃也,万物莫不礼肃,敬之至也。
《毛诗》曰:秋日凄凄,百草具腓。
又曰: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春秋考异邮》曰:立秋趣织鸣。
《尚书》曰: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
《周书·时训》曰:立秋之日,凉风至,后五日,白露降,后五日,寒蜩鸣,凉风不至,国无严政,白露不降,民多欬病,寒蜩不鸣,人臣力争,白露之日,鸿雁来,后五日,玄鸟归,后五日,群鸟养羞,鸿雁不来,远人背叛,玄鸟不归,室家离散,群鸟不羞,臣下骄慢,秋分之日,雷乃始收,后五日,蛰虫坯户,后五日,水始涸,雷乃不收,诸侯淫汰,蛰虫不坯,民靡有赖,水不始涸,介虫为害。
《周官》曰:司裘,掌为大裘,以供王祀天之服,仲秋献良裘,季秋献功裘。
又曰:籥章,掌仲秋击土鼓,籥豳诗,以迎寒。
皇览《逸礼》曰:秋则衣白衣,佩白玉,乘白辂,驾白骆,载白旗,以迎秋于西郊。
《诗含神雾》曰:秦,地处仲秋之位,
男懦弱,女高膫,白色秀身,音中商,其言舌举而仰,声清以扬。
《文子》曰:日月欲明,浮云盖之,丛兰欲修,秋风败之。
《淮南子》曰:孟秋之月,西宫御女白色,衣白采,撞白锺,其兵钺,其畜狗,八月官尉,其树柘,九月官候,其树槐。
《汉书》曰:孙宝[原讹实,据本书九十一卷鹰篇引改。]为京兆尹,以立秋日,署侯文为东部督邮,入见,敕曰:今鹰隼始击,当从天气,取奸恶,以成严霜之诛,掾部其有人乎。
《尚书考灵耀》曰:虚星为秋候,昴为冬期,阴气相佐,德乃不邪,子助母收,母合子符,[虚星,北方宿也,昴星,西方宿也,阴称母也。]
续汉礼仪志曰:立秋之日,白郊毕,始扬武,斩牲於郊东门,以荐陵庙,其仪。]乘舆御戎辂,白马朱鬛,骋,执弩射牲,牡[续汉志作牲。]以鹿麛,太宰令谒者各一人,载获车,驰驷送陵庙,还宫,遣使者赍束帛,以赐武官,肆兵,习战阵之仪,斩牲之礼,名曰貙刘。
《世说》曰: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莼菜羹鲈鱼鲙,曰:人生贵適志耳,何能从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之为见机而作。
《楚辞·九怀》曰:秋风兮萧萧,舒芳兮振条。
又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穴寥兮天高而气清,寂惨兮收潦而水清。
又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又曰: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白露既下降百草兮,淹离被此梧楸。
又曰: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
《淮南子》曰:春女悲,秋士哀,知物化矣。
《风土记》曰:鸣鹤戒露,白鹤也,此鸟性儆,至八月,白露降,即高鸣相儆。
【诗】晋左思杂诗曰:秋风何烈烈,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明月出云崖,皎皎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晋孙绰诗曰:萧瑟仲秋月,飚唳风云高,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抚叶悲先落,攀松羡后凋。
晋江逌诗曰:祝融解炎辔,蓐收起凉驾,高风催节变,凝露督物化,长林悲素秋,茂草思朱夏,鸣雁薄云岭,蟋蟀吟深榭,寒蝉向夕号,惊飚激中夜。
宋孝武初秋诗曰:夏尽炎气微,火息凉风生,绿草未倾色,白露已盈庭,远视秋云发,近听寒蝉鸣,运移矜物化,川上感余情。
又秋夜诗曰:局景薄西隅,升月照东垂,肃肃风盈幕,泫泫露倾枝,侧闻飞壶急,坐见河宿移,睹辰念节变,感物矜乖离。
宋谢惠连怀秋诗曰:平生无志意,少小婴忧患,如何乘[冯校本作辛。]苦心,矧复值秋晏,皎皎天月明,弈弈河宿烂,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雁,寒商动清闺,孤灯暧幽幔,耿介繁虑积,展转长宵半,夷阴难豫谋,倚伏昧前筭,未知古人心,且从性所玩,宾至可命觞,朋来当染翰,颓魄不再圆,倾羲无两旦,金石终销毁,丹青蹔彫焕,各勉玄发欢,无贻白首叹。
宋南平王刘铄歌诗曰:昊天清且高,秋气发初凉,白露下微津,明月流素光,凝烟泛城阙,凄风入轩房,朱华先零落,绿草就芸黄,纤罗还笥箧,轻纨改衣裳。
宋鲍照秋日诗曰:枯枝叶易零,疲客心易惊,今兹亦何早,已闻络纬鸣,回风灭且起,卷蓬息复征,凄凄簟上寒,栗栗帐里清,物色延暮思,霜露逼朝荣,白杨方萧瑟,长叹从此生。
宋汤惠休歌诗曰:秋风袅袅入曲房,罗帐含月思心伤,蟋蟀夜鸣断人肠,长夜思君心飞扬,他人相思君相忘,锦衾瑶席为谁芳。
又歌思引曰:秋寒依依风过河,白露萧萧洞庭波,思君末光光已灭,眇眇悲望如思何。
梁简文帝秋诗曰:羽翣晨犹动,珠汗昼恒挥,秋风忽袅袅,向夕引凉归,浮阴即染浪,清气始乘衣,卷幌通河色,开窗引月晖,晚花栏下照,疏萤簟上飞,直置犹如此,何况送将归。
又秋夜诗曰:高秋渡函谷,坠露下芳枝,绿潭倒云气,青山衔月规,花心风上转,叶影树中危,外游独千里,夕叹谁共知。
又秋夜诗曰:萤飞夜的的,虫思夕喓々,轻露沾悬井,浮烟入绮寮,檐重月没早,树密风声饶,池莲翻罢叶,霜筱生寒条,端坐弥兹漏,离忧积此宵。
又秋晚诗曰:浮云出西岭,落日下西江,促阴横隐壁,长晖斜度窗,乱霞圆绿水,细叶影飞棋。
梁萧晔奉和诗曰:副君乘暇景,临秋坐北宫,杏梁照初月,莲池引夕风,清晖洞澡井,流香入绮笼,鹊声时徙树,萤光乍灭空,凉氛散簟席,露色变林丛。
梁范云赠俊公道人诗曰:秋蓬飘秋甸,寒藻泛寒池,风条振风乡,霜叶断霜枝,幸及清江满,无使明月亏,月亏君不来,相期竟悠哉。
梁沈约秋夜诗曰:月落宵向分,紫烟郁氛氲,曀曀萤入雾,离离雁出云,巴童闇理瑟,汉女夜缝裙,新知乐如是,久要讵相闻。
梁庾肩吾奉和便省馀秋诗曰:前对金精坡,傍临圆水池,照影碍浮叶,看山通回枝,雁行连雾尽,雨足带云移。
梁吴筠秋念诗曰:团团珠晖转,炤炤汉阴移,箕风入桂露,璧月满瑶池,树青草未落,蝉凉叶已危,还深长夜想,顾忆临邛卮,芳杜果芜没,缨带欲何为。
梁鲍泉秋日诗曰:露色已成霜,梧楸欲半黄,燕去朓恒静,莲寒池不香,夕乌飞向月,馀蚊聚逐光,旅情恒自苦,秋夜渐应长。
【赋】晋潘岳秋兴
赋序曰: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寓直于散骑之省,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纨绮之士,此焉游处,仆野人也,偃息不过茆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夙兴晏寝,匪遑底宁,譬犹池鱼笼鸟,而有江湖山薮之思,於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于时秋也,以秋兴命篇,四运忽其代序,万物纷以回薄,览华莳之时育,察盛衰之所讬,[原讹记,据冯校本改。]感冬索以春敷,嗟夏茂而秋落,虽末事之荣悴,伊人情之美恶,嗟秋日之可哀,良无愁而不尽,野有归燕,隰有翔隼,游氛朝兴,槁叶夕殒,於是乃屏轻箑,释纤絺,藉莞蒻,御袷衣,庭树槭以洒落,劲风戾而吹帷,蝉嘒嘒,以寒吟,雁飘飘而南飞,天晃朗而弥高,日悠阳而浸微,何微阳之短晷,觉凉夜之方永,月朣胧以含光,露凄清以凝冷,熠燿粲於阶闼,蟋蟀鸣於轩屏,听离鸿之晨吟,望流火之馀景,宵耿介而不寐,独展转於华省,悟岁时之遒尽兮,慨府首而自省,班鬓彪以承弁兮,素发飒以垂领,且敛衽以归来兮,忽投绂以高厉,耕东皋之沃壤,输黍稷之馀税,逍遥乎山川之阿,放旷乎人间之世,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晋卢谌感运赋曰:朱明送夏,白藏迎秋,微凉渐届,溽暑日收,气掆々而浸冷。霜微微而日华,翠叶纷以朝落,朱华惨以夕捐。
晋江逌述归赋曰:时运逝其何速,素秋奄以告季,虚柳中於昏日,羲和宿于房位,微寒凄其薄人,凝霜粲兮朝坠,林飘飘以洒叶,隰芒芒而摧穟,菊发华於高丘,雁辞北以南莅。
宋袁淑秋晴赋曰:是月也,声晷合,朝夜分,霆收耀,虹戢文,炎都褰埃,旻寓涤氛,[原讹气,据冯校本改。]曳悲泉之凝雾,转绝垠之严云。
宋沈勃秋羁赋曰:於时朱云弛辰,金祗御岁,菊图缛於园沼,橘倒饰於池例,草改濬而倾蕡,林伐状而摇蒂,潭掆气而威荷,露危光而严蕙。
梁简文帝秋兴赋曰:秋何兴而不尽,兴何秋而不伤,伤二情之本背,更同来而匪方,复有登山望别,临水送归,洞庭之叶初下,塞外之草前衰,攸征人与行子,必承脸而霑衣,纷吾闲居有怡,优游多暇,乃息书幌之劳,以命北园之驾,尔乃从玩池曲,迁坐林间,淹留而荫丹岫,徘徊而搴木兰,为兴未已,升彼悬崖,临风长想,冯高俯窥,察游鱼之息涧,怜惊禽之换枝,听夜签之响殿,闻悬鱼之扣扉,将据梧於芳杜,欲留连而不归。
又临秋赋曰:火歇兮秋气生,风起兮秋潦清,览时兴而自得,聊飞辔而娱情。遵二条之广路,背九仞之高城,尔乃登长坂,息余骥,揽笔舒情,沉吟属思,草色杂而香同,树影齐而花异,遥峰迢遰,萦沙断绝,云出山而相似,水含天而难别。
梁江淹四时赋曰:及夫秋风一至,白露团团,明月生波,营[本集作萤。]光迎寒,眷庭中之梧楸,念机上之罗纨。
晋夏侯湛秋可哀曰:秋可哀兮,哀秋日之萧条,火回景以西流,天既清而气高,壤含素霜,山结玄霄,月延路以增夜,日迁行以收晖,屏絺綌於笥匣,纳纶缟以授衣,秋可哀兮,哀新物之陈芜,绸筱朔以敛稀,密叶摵以陨疏,雁擢翼於太清,燕蟠形乎榛墟,秋可哀兮,哀良夜之遥长,月翳翳以隐云,时笼笼以投光,映前轩之疏幌,炤后帷之闲房,拊轻衾而不寐,临虚槛而褰裳,感时迈以兴思,情怆怆以含伤。
又秋夕哀曰:秋夕兮遥长,哀心兮永伤,结帷兮中宇,屣履兮闲房,听蟋蟀之潜鸣,睹游雁之云翔,寻修庑之飞檐,览明月之流光,木萧萧以被风,阶缟缟以受霜,玉机兮环转,四运兮骤迁,衔恤兮迄今,忽将兮涉年,日往兮哀深,岁暮兮思繁。
晋湛方生秋夜诗[冯校本作清。]曰:悲九秋之为节,物凋悴而无荣,岭颓鲜而殒绿,木倾柯而落英,履代谢以惆怅,睹摇落而兴情,信皋壤而感人,乐未毕而哀生,秋夜清兮,何秋夕之转长,夜悠悠而难极,月皦皦而停光,播商气以清温,扇高风以革凉,水激波以成涟,露凝结而为霜,凡有生而必凋,情何感而不伤,苟灵符之未虚,孰兹恋之可忘,何天悬之难释,思假畅之冥方,拂尘衿於玄风,散近滞於老庄,揽逍遥之宏维,总齐物之大纲,同天地於一指,等大山於毫芒,万虑一时顿渫,情累豁焉都忘,物我泯然而同体,岂复寿夭於彭殇。
宋谢琨秋夜长曰:秋夜长兮,虽欣长而悼速,送晨晖於西岭,迎夕景於东谷,夜既分而气高,风入林而伤绿,燕翩翩以辞宇,雁邕邕而南属。
宋苏彦秋夜长曰:晨晖电流以西逝,闲宵漫漫其未央,牛女隔河以延伫,列宿双景以相望,轻云飘霏以笼朗,素月披曜而舒光,时禽鸣於庭柳,节虫吟於户堂,零叶纷其交萃,落英飒以散芳,睹迁化之遒迈,悲荣枯之靡常,贞松隆冬以擢秀,金菊吐翘以凌霜。
宋何瑾悲秋夜曰:欣莫欣兮春日,悲莫悲兮秋夜,伊之秋夜可悲,增沉怀於远情,叹授衣於豳诗,感萧瑟於宋生,天廖廓兮高褰,气凄肃兮厉清,燕溯阴兮归飞,雁怀阳兮寒鸣,霜凝条兮漼漼,露霤叶兮泠泠。
宋伏系之秋怀曰:於是景宇肃澄,风高木敛,凄气夕衰,零露晨湛,泽收润而草枯,叶骤坠而庭掩,雁偕来以希阳,燕游逝而投险,岂微物之足怀,伤颓龄之告渐。
◇冬
《尔雅》曰:冬为玄英,一曰安宁。
《礼记》曰:孟冬之月,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
里飞鸟,何尝不梦帝城之阡陌,故乡之台沼。
晋陆云岁暮赋曰:颛顼御时,玄冥统官,沦重阳於潜户兮,严积阴於司寒,坚冰涸於川底兮,白雪陨於云端,时凛戾其可悲兮,气萧索以伤心,凄风怆其鸣条,落叶翻而洒林,兽藏丘而绝迹兮,鸟攀木而栖音,山振枯於层岭兮,人怀惨於重襟。
梁萧子云岁暮直庐赋曰:日躔女度,岁华云暮,衡轻炭燥,权重泉涸,藏玄武於大阴,蛰螣蛇於高雾,日临圭而易落,晷中杙而南傃,凝寒气於广庭,洞层阴於端库,风餮切而晚作,云沧浪而晦景,霰的皪於彤庭,霙葳蕤於丹屏,韬罘罳之飞栋,没屠苏之高影,始飘舞於圆池,终停华於方井。
晋傅玄大寒赋曰:五行倏而竟骛兮,四节纷而电逝,谅暑往寒来,十二月而成岁,日月会於析木兮,重阴凄而增肃,彩虹藏於虚廓兮,鳞介潜而长伏,若乃天地凛冽,庶极气否,严霜夜结,悲风昼起,飞雪山积,萧条万里,百川明而不流兮,冰冻合於四海,扶木憔悴於汤谷,若华零落於濛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三-岁时上-译文
根据明代版本补充
春 夏 秋 冬
◇春
《尔雅》说:春天被称为青阳,也叫发生。
《尚书》说:寅时迎接日出,平秩东作,日中时星鸟出现,以确定仲春的时间。
《礼记月令》说:孟春之月,东风解冻,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鱼游上冰面,水獭捕鱼,鸿雁飞来,选择吉日,天子亲自耕种帝籍,这个月,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和谐,草木开始发芽,仲春之月,桃花开始开放,黄鹂鸣叫,鹰变成鸠,这个月,玄鸟到来之日,祭祀高禖,季春之月,桐树开花,彩虹出现,浮萍开始生长,舟牧覆舟,五覆五反,天子开始乘船,布德行惠,鸣鸠拂动羽毛,戴胜鸟降落在桑树上。
《周礼》说:仲春时,诏令皇后率领内外命妇,开始在北郊养蚕,带领六宫的夫人,种植穜稑的种子并献给国王。
《释名》说:春的意思是蠢动,万物蠢动而生。
《尸子》说:春天代表忠诚,东方代表春天,春天是动的,所以鸟兽怀孕安宁,草木开花生长,万物都顺利,这是忠诚的极致。
《尚书大传》说:东方是动的方向,万物都在动,为什么称之为春,春是出的意思,万物出来,所以称东方为春。
《周官》说:罗氏在仲春时捕捉春鸟,献上鸠鸟,以养老。
《易纬通卦验》说:震卦代表东方,主宰春分,日出时青气出现,直冲震卦,这是正气出现,气出现在右边,万物半死,气出现在左边,蛟龙出现,震气不到,则年中少雷,万物开花但不结果,人民容易生病发热,应在冲位。
又说:立春时条风到来,雉雊,鸡乳,冰解,杨柳津,春分时明庶风到来,雷雨行,桃李开花。
《毛诗》说:春天阳光明媚,黄鹂鸣叫,春天日子漫长,采蘩祁祁,女子心中伤悲,等到与公子同归。
《尚书纬》说:东方春天,龙房位,其规仁,好生不贼。
《庄子》说:春气发动,百草生长,秋天收获万宝,春天和秋天,岂能如此,天道已经运行了。
《孝经纬》说:周天七衡六间,称为立春,后十五日,斗指寅,为雨水,后十五日,斗指甲,为惊蛰,后十五日,斗指卯,为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穀雨。
《论语》说:暮春时,春服已经做好,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位童子,在沂水沐浴,在舞雩台上吹风,唱着歌回家。
《老子》说:众人熙熙攘攘,像享受大牢,如同登上春台。
《淮南子》说:春天女子悲伤,秋天男子哀愁,知道物化。
又说: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养百穀禽兽草木。[女夷,主春夏长养之神。]
又说:孟春之月,东宫御女青色,穿青衣,鼓琴瑟。
《说苑》说:管仲说:我必定穷困,我不能以春风风人,不能以夏雨雨人,我必定穷困。
《京房占》说:春天应当退去贪残,进用柔良,抚恤幼孤,赈济不足,寻求隐士,则万物应节而生,随气而长,这就是春令。
又说:正月建寅,律为太蔟,鸡雉孳尾,招摇生聚,少阳解冻,其气温柔,逆之则寒。
《白虎通》说:嫁娶为何在春天,春天天地交通,万物开始生长,阴阳交接之时。
《临海异物志》说:鶗窸,又名田鹃,春天三月鸣叫,昼夜不停,声音自呼,俗言取梅子,涂其口两边皆赤,上天自言乞思,[《太平御览》十九作恩。]至当麦[御览作陆。]子熟,鸣乃止耳。
《汉书》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在路上,以采诗,献给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东观汉记》说:梁鸿将去会稽,作诗说:维季春兮华色,麦含金兮方秀。
《续汉礼仪志》说:立春之日,京都百官,皆穿青衣,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
又说:立春之日,下宽大书说:方春东作,敬始慎微,罪殊死,且勿案验,皆须麦秋,退贪残,进柔良。
《博物志》说:宋国有田夫,常穿黂缊过冬,到了春天东作,自己晒太阳,不知天下有广厦隩室,绵纊狐貉,对其妻说: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赏。
《楚辞》说:献岁发春兮,汨吾南征,菉蘋齐叶兮白芷生,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又说:开春发[楚辞九章发下有岁字。]兮,白日出之悠悠,吾且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
又说: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又说:青春受谢白日昭,春气奋发万物遽。
【诗】晋陆机诗说:节运同可悲,莫若春气甚,和风未及燠,遗凉清且凛。
晋张协杂诗说:大昊启东节,春郊礼青祗,鹰化日夜分,雷动寒暑离,飞泽洗冬条,浮飚解春澌,采虹缨高云,文虬鸣阴池,冲气扇九垠,苍生衍四垂,时至万实成,化周天地移。
晋郭璞诗说:青阳畅和气,谷风穆以温,英茝晔林薈,昆虫咸启门,高台临迅流,四坐列王孙,羽盖停云阴,翠郁映玉樽。
晋顾凯之神情诗说: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摘句。]
梁简文帝春日想上林诗说:春风本自奇,杨柳最相宜,柳叶恒著地,杨花好上吹,处处春心动,常惜光阴移,西京董贤馆,南宛习都[按据襄阳记,当作郁。]池,行间鱼共乐,桃上鸟相窥,香车云母幰,駃马黄金羁。
又晚春时诗说:紫兰叶初满,娇莺弄不稀,石蹲还似兽,萝长更胜衣,水冻文鳐聚,山瞑雅鸟飞,渚蒲变新节,岩桐长旧围,风花落未已,山斋开夜扉。
又春日看梅诗说:昨日看梅树,新花已自生,今旦闻春鸟,何啻两三声,冻解池开渌,云穿天半晴,游心不应动,为此欲逢迎。
又晚日后堂诗说:幔阴通碧砌,日影度城隅,岸柳垂长叶,窗桃落细跗,花留蛱蝶粉,竹翳蜻蜓珠,赏心无与共,染翰独踟蹰。
又春日诗说:花开几千叶,水覆数重衣,蝶飏萦空舞,燕作同心飞,歌妖弄曲罢,郑女挟琴归。
又春日诗说:年还乐应满,春归思复生,桃含可怜紫,柳
表达断肠的情感,落花随着燕子飞入,游丝带着蝴蝶惊飞,邯郸的歌管之地,见到美景想要留下情感。
梁元帝的春日诗说:春天回来了,春节美好,春日和春风过去了,春心每天都有所不同,春情处处都有,处处春芳在动,每天春禽在变化,春意已经繁盛,春人却不见,不见怀春的人,只能望着春光的新鲜,春愁自己结,春结怎能解开,想要说春园的趣味,又想起春天的人,春人究竟在哪里,空留上春的期待,独自思念春花的落下,还像过去的春天。
梁沈约咏春初诗说:扶着道路寻找阳春,一起携手,草色还在,林中还没有,无事追逐梅花,空交信杨柳,暂且回去,含情寄托杯酒。
又春咏说:杨柳乱如丝,绮罗不自持,春草又黄绿,客心伤此时,青苔已经结洧,碧水又盈淇,日华照赵瑟,风心动燕姬,襟中有万行泪,所以是一相思。
梁吴筠(按当作均,后同)春诗说:春天从哪里来,拂水又惊梅,云彰青琐闼,风吹承露台,美人隔千里,罗帷闭不开,无法共语,空对相思杯。
梁王僧孺寄乡友诗说:旅心已经多恨,春天到了还离群,翠枝结斜影,绿水散圆文,戏鱼两相顾,游鸟半藏云,何时不悯默,是日最思君。
又春思绝句诗说:雪停了树枝就青了,冰开了水就绿了,又听到黄鸟的声音,全作相思曲。
梁萧子范春望古意诗说:光景斜照汉宫,横梁照采虹,春情寄托柳色,鸟语出梅中,氛氲闺里思,逶迤水上风,落花徒入户,何解妾床空。
梁王筠春日诗说:金堤草不是旧的,玉池泉已经新了,风生似羊角,云上若鱼鳞,幽闺多怨思,停织坐娇春,芳华已经零落,方作向隅人。
梁萧瑱春日贻刘孝绰诗说:涧水初流碧,山樱早发红,新禽争弄响,落蕊乱从风,拂筵多软幹,映户悉花丛,谁云相去远,垂柳对高桐。
梁庾肩吾诗说:桃红柳絮白,照日又随风,影出朱城外,香归青殿中,水映寄生竹,山横半死桐,颁文知渥重,搦札愧才空。
梁鲍泉奉和湘东王春日诗说:新燕开始新归,新蝶又新飞,新花满新树,新月丽新辉,新光新气早,新望新盈抱,新水新绿浮,新禽新听好,新景自新还,新叶又新攀,新枝虽可结,新愁怎能解颜,新思独氛氲,新知不可闻,新扇如新月,新盖学新云,新落连珠泪,新点石榴裙。
梁闻人蒨春日诗说:高台动春色,清池映日华,绿葵向光转,翠柳逐风斜,林有鸣心鸟,园多夺目花,相与咸知节,叹子独离家。
周庾信咏春诗说:昨夜鸟声春,惊鸣动四邻,今朝梅树下,定有咏花人,流星浮酒泛,粟瑱绕杯唇,何劳一片雨,唤作阳台神。
又说:逍遥游桂苑,寂绝想桃源,狭石分花迳,长桥映水门,管声惊百鸟,人衣香一园,定知欢未足,横琴坐树根。
陈徐陵诗说:岸烟起暮色,岸水带斜晖,迳狭横枝度,帘摇惊燕飞,落花承步履,流涧写行衣,何殊九芝盖,薄暮洞庭归。
隋江总山庭春诗说:洗沐唯五日,栖迟在一丘,古楂横近涧,危石耸前洲,峰绿开河柳,池红照海榴,野花宁待晦,山虫讵识秋,人生复能几,夜烛非长游。
【赋】晋傅玄阳春赋说:虚心定在昏中,龙星正于春辰,嘉勾芒之统时,宣太皞之威神,素冰解而泰液洽,玄獭祭而雁北征,幽蛰蠢动,万物乐生,依依杨柳,翩翩浮萍,桃之夭夭,灼灼其荣,繁华烨而燿野,炜芬葩而扬英,鹊营巢于高树,燕衔泥于广庭,睹戴胜之止桑,聆布穀之晨鸣,习习谷风,洋洋绿泉,丹霞横景,文虹竟天。
晋湛方生怀春赋说:夫荣彫之感人,犹色象之在镜,事随化而迁回,心无主而虚映,眄秋林而情悲,游春泽而心恧,虽四时之平分,何阳节之清淑,日婉娈以舒和,气有仁而无肃,雷发乡于南山,雨渐泽于四溟,启潜蛰于九泉,收灵蛇于天庭,修虹焕绿以东冏,幽涧泮冰而流清,鸿飘翮于归风,燕衔泥而来征,鸷鸟感仁而革性,鶗窸乘化而变声,麦芃芃而含秀,桑蔼蔼而敷荣。
周庾信春赋说:宜春苑中春已归,披香殿里作春衣,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苔始绿而藏鱼,麦才青而覆雉,吹箫弄玉之台,鸣珮陵波之水,移戚里之家富,入新丰而酒美,石榴聊泛,蒲桃酦醅,芙蓉玉碗,莲子金杯,新芽竹笋,细核杨梅,绿珠捧琴至,文君送酒来,玉管初调,鸣弦暂抚,阳春绿水之曲,对凤回鸾之舞,更炙笙簧,还移筝柱,月入歌扇,花承节鼓,协律都尉,射雉中郎,停车小苑,连骑长杨,金鞍始被,柘月新张,拂尘看马埒,分朋入射堂,马是天池之龙种,带乃荆山之玉梁,艳锦安天鹿,新绫织凤皇,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边多解神,树下流杯客,沙头度水人,镂薄窄衫袖,穿珠帖领巾,百丈山头日欲斜,三晡未醉莫还家,池中水影悬胜镜,屋里衣香不如花。
晋夏侯湛春可乐说:春可乐兮,乐东作之良时,嘉新田之启莱,悦中畴之发菑,桑冉冉以奋条,麦遂遂以扬秀,泽苗翳渚,原卉耀阜,春可乐兮,乐崇陆之可娱,登夷冈以回眺,超矫驾乎山嵎,缀杂华以为盖,集繁蕤以饰裳,散风衣之馥气,纳戢怀之潜芳,鹦交交以弄音,翠翾翾以轻翔,招君子以偕乐,携淑人以微行。
晋王廙春可乐说:春可乐兮,乐孟月之初阳,冰泮涣以微流,土冒橛而解刚。野暄卉以挥绿,山葱蒨以发苍。
晋李颙悲四时说:悲春日兮,悲阳泽之方宣,建灵威以延蛰,叩东震而响天。布和气之烟煴,舒朗景之淑鲜,云兴滋于秀石,飚鸣柯于崇山,
平皋渺茫,中林葱郁,野马飞越山涧,晨虹如旌旗垂挂,阳燕南飞,阴雁北征,素华浩浩荡荡,丹秀闪烁。
◇夏
《尔雅》说:夏为朱明,又叫长嬴。
《尸子》说:夏为乐,南方为夏,夏,兴也,南,任也,所以万物无不任兴,繁衍充盈,乐之至也。
《尚书》说:申命羲叔,住在南交,日长星火,以正仲夏,鸟兽稀少。
《周书·时训》说:夏至之日,鹿角脱落,蝉开始鸣叫,大暑之日,腐草化为萤火虫。
《礼记》说:孟夏月,盛德在火,天子在南郊迎夏,回来后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靡草死,麦秋至,断薄刑,决小罪,仲夏之月,天子以含桃为羞,先荐寝庙,日长至,阴阳争,君子处必掩身,无躁,蝉始鸣,木槿荣,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季夏之月,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腐草化为萤。
又说:南方者夏,夏之为言假也,养之长之,假之仁也。
尚书考灵耀说:火星为夏期,专阳相[御览二十一相下有助字。]同精感符。
《易通卦验》说:离,南方也,主夏,日中赤气出,直离,此正气,出右,万物半死,气出左,赤地千里。
《诗含神雾》说:曹,地处季夏之位,土地劲急,音中徵,其声清以急。
太公《金匮》说:纣曾经在六月在西土狩猎,发民逐禽,民谏曰:今六月,天务覆施,地务长养,今盛夏发民逐禽,而元元悬於野,君践一日之苗,而民百日不食,天子失道,后必无福,纣以为妖言而诛之,后数月,天暴风雨,发屋折树。
皇览《逸礼》说:夏则衣赤衣,佩赤玉,乘赤辂,驾赤龙,载赤旗,以迎夏於南郊,其祭。]先黍与鸡,居明堂正庙,启南户。
孝经纬,周天七衡六间,曰穀雨,后十五日,斗指戊,东南维,为立夏,后十五日,斗指己,以为小满。
《管子》说:夏至而麦熟,天子祀太宗,其盛以麦,穀之始也。
《淮南子》说:孟夏之月,南宫御女,赤色赤衣,吹竽笙。
又说: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系之,仰天而哭,夏五月,为之下霜。
又阳气为火,阴气为水,水胜故夏至温,火胜故冬至燥,八尺之表,景修尺五寸,景修则阴气胜,短则阳气胜,阴气胜则为水,阳气胜则为旱。
《文子》说:政失於夏,荧惑逆行,夏政不失,降雨时。
续汉书律历志说:日行南陆谓之夏。
蔡邕《独断》说:夏至阴气始起,麋鹿解角,故寝兵鼓,身欲宁,志欲静,故不听事。
《续汉礼仪志》说:夏至日,浚井改水,冬至日,钻燧改火。
《五经通义》说:夏至阴始动,未达,故寝兵鼓,不设政事,所以助养阴气也,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后不省方,以此助之。
《楚辞》说:滔滔孟夏,草木莽莽。
又说:收恢台之盛夏。
【诗】晋郭璞诗说:羲和聘丹衢,朱明赫其猛,融风拂晨霄,阳精一何冏,闲宇静无娱,端坐愁日永。
晋李颙诗说:炎光灿南溟,溽暑融三夏,黮{雨对}重云荫,砰棱震雷吒。
宋颜延之夏夜呈从兄散骑诗说:炎天方埃郁,暑晏阕尘纷,独静阙隅座,临堂对星分,侧听风薄木,遥睇月开云,夜蝉当夏急,阴虫先秋闻,岁候初过半,荃蕙岂久芬。
齐谢朓出下馆诗说:麦候始清和,凉雨销炎燠,红莲摇弱荇,丹藤绕新竹,物色盈怀抱,方驾娱耳目。
梁萧子范夏夜独坐诗说:节序值徂炎,兹宵在三伏,冯轩伫凉气,中筵倦烦燠,寂漠对空窗,清疏临夜竹,虫音乱阶草,萤光绕庭木,帘月渡斜辉,风花起馀馥,一伤年志罢,长嗟逝波速。
【赋】晋傅玄述夏赋说:四月惟夏,运臻正阳,和气穆而扇物,麦含露而飞芒,清徵泛於琴瑟,朱鸟感於炎荒,鹿解角於中野,草木蔚其条长。
梁江淹四时赋说:至如[如字据冯校本补。]炎云峰起,芳树未移,皋兰生坂,朱荷出池,忆上国之绮树,想金陵之蕙枝。
晋李颙悲四时赋说:悲炎节之赫羲,览祝融之御辔,游井耀兮南离,睎辰凯之长吹,荫绿柳之杨枝,云郁律以泉涌,雨淋澡而方簁,奋骇霆之奔磕,舒惊电之横摛。
◇秋
《尔雅》说:秋为白藏,又叫收成。
《礼记》说: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仲秋之月,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季秋之月,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花,豺乃祭兽。
《尸子》说:秋为礼,西方为秋,秋,肃也,万物莫不礼肃,敬之至也。
《毛诗》说:秋日凄凄,百草具腓。
又说: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春秋考异邮》说:立秋趣织鸣。
《尚书》说:分命和仲,住在西,叫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
《周书·时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后五日,白露降,后五日,寒蜩鸣,凉风不至,国无严政,白露不降,民多欬病,寒蜩不鸣,人臣力争,白露之日,鸿雁来,后五日,玄鸟归,后五日,群鸟养羞,鸿雁不来,远人背叛,玄鸟不归,室家离散,群鸟不羞,臣下骄慢,秋分之日,雷乃始收,后五日,蛰虫坯户,后五日,水始涸,雷乃不收,诸侯淫汰,蛰虫不坯,民靡有赖,水不始涸,介虫为害。
《周官》说:司裘,掌为大裘,以供王祀天之服,仲秋献良裘,季秋献功裘。
又说:籥章,掌仲秋击土鼓,籥豳诗,以迎寒。
皇览《逸礼》说:秋则衣白衣,佩白玉,乘白辂,驾白骆,载白旗,以迎秋于西郊。
《诗含神雾》说:秦,地处仲秋之位,
男子性格懦弱,女子身材高挑,皮肤白皙,声音中带有商调,说话时舌头抬起,声音清脆而响亮。
《文子》说:日月想要明亮,却被浮云遮蔽;丛兰想要茂盛,却被秋风吹败。
《淮南子》说:孟秋之月,西宫的御女穿白色衣服,敲击白色的钟,使用钺作为兵器,养狗作为家畜,八月由尉官掌管,种植柘树,九月由候官掌管,种植槐树。
《汉书》说:孙宝(原误为实,据本书九十一卷鹰篇引改)担任京兆尹,在立秋那天,任命侯文为东部督邮,侯文入见时,孙宝命令他说:现在鹰隼开始捕猎,应当顺应天气,抓捕奸恶之人,以完成严霜般的惩罚,你的部下有这样的人吗?
《尚书考灵耀》说:虚星是秋天的征兆,昴星是冬天的标志,阴气相互辅助,德行才不会偏离正道,子帮助母收获,母与子相合。(虚星是北方的星宿,昴星是西方的星宿,阴气被称为母。)
续汉礼仪志说:立秋那天,白郊仪式结束后,开始展示武力,在郊东门斩杀牲畜,以祭祀陵庙,仪式如下:皇帝乘坐戎车,白马红鬃,驰骋,手持弩箭射杀牲畜,用鹿作为祭品,太宰令和谒者各一人,驾驶获车,快速送往陵庙,返回宫中后,派遣使者携带束帛,赏赐武官,展示兵器,演习战阵的仪式,斩杀牲畜的礼仪,称为貙刘。
《世说》说:张季鹰被任命为齐王的东曹掾,在洛阳时,看到秋风吹起,便想起吴地的莼菜羹和鲈鱼鲙,说:人生贵在适意,何必为了名利而远赴千里之外做官呢?于是立即驾车回家,不久齐王失败,当时的人都认为他是有先见之明。
《楚辞·九怀》说:秋风萧萧,吹动花草,舒展芬芳。
又说:悲哀啊,秋天的气息,萧瑟的风吹落草木,使人感到凄凉,仿佛在远行,登山临水送别归人,天空高远而空气清新,寂静凄凉,水清澈见底。
又说:秋风轻轻吹拂,洞庭湖的波浪中树叶飘落。
又说:皇天平分四季,我独自为这凛冽的秋天感到悲伤,白露已经降下,百草凋零,梧楸树也被露水打湿。
又说:秋天先用白露警示,冬天再用严霜加重。
《淮南子》说:春天女子悲伤,秋天男子哀愁,这是知道万物变化的道理。
《风土记》说:鸣鹤警戒露水,白鹤这种鸟性警觉,到了八月,白露降下时,便会高声鸣叫以示警戒。
【诗】晋左思的杂诗说:秋风多么猛烈,白露变成了晨霜,柔软的枝条在早晚变得坚韧,绿叶在日夜之间变黄,明月从云崖上升起,皎洁的光芒流淌,我披衣站在前庭,听到晨雁的叫声。
晋孙绰的诗说:萧瑟的仲秋月,风云呼啸,山居的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远方的客人唱起了长谣,疏林中积满了凉风,虚岫中凝结了霜露,湛露洒在庭院的树林中,密叶离开了荣枝,抚摸着落叶感到悲伤,攀爬松树羡慕它不凋零。
晋江逌的诗说:祝融解开了炎热的缰绳,蓐收驾起了凉风,高风催促季节变化,凝露催促万物变化,长林为素秋感到悲伤,茂草思念朱夏,鸣雁飞过云岭,蟋蟀在深榭中吟唱,寒蝉在傍晚鸣叫,惊飚在半夜激荡。
宋孝武的初秋诗说:夏天的炎热逐渐消退,凉风开始吹起,绿草还没有完全变色,白露已经充满了庭院,远望秋云飘动,近听寒蝉鸣叫,感叹万物变化,川上感慨万千。
又秋夜诗说:景色渐渐暗淡,月亮升起照亮东方,肃肃的风吹满了帷幕,泫泫的露水滴在树枝上,侧耳听到飞壶的声音,坐着看到河宿移动,看到星辰变化,感叹节气的变迁,感慨万物的分离。
宋谢惠连的怀秋诗说:平生没有志向,从小就饱受忧患,为何还要苦苦追求,更何况正值秋天,皎洁的月亮明亮,河宿灿烂,萧瑟的风中蝉鸣,寥唳的云中雁飞,寒商吹动了清闺,孤灯照亮了幽幔,耿介的忧虑积累,辗转反侧到半夜,夷阴难以预料,倚伏不明前路,不知道古人的心思,只能随性而为,宾客来了可以举杯,朋友来了可以写诗,颓废的精神不再圆满,倾斜的太阳没有两个早晨,金石终究会销毁,丹青暂时闪耀,各自勉励玄发的欢乐,不要留下白首的叹息。
宋南平王刘铄的歌诗说:昊天清澈而高远,秋气初凉,白露降下微津,明月流下素光,凝烟弥漫城阙,凄风吹入轩房,朱华先凋零,绿草变黄,纤罗放回箱箧,轻纨改换衣裳。
宋鲍照的秋日诗说:枯枝落叶容易凋零,疲惫的客人心情容易惊动,现在为何这么早,已经听到络纬的鸣叫,回风时而熄灭时而升起,卷蓬时而停息时而征行,凄凄的簟上寒冷,栗栗的帐里清凉,物色延展暮思,霜露逼迫朝荣,白杨树萧瑟,长叹从此而生。
宋汤惠休的歌诗说:秋风轻轻吹入曲房,罗帐中含着月光思念心伤,蟋蟀夜鸣断人肠,长夜思念君心飞扬,他人相思君相忘,锦衾瑶席为谁芳香。
又歌思引说:秋寒依依风过河,白露萧萧洞庭波,思君末光光已灭,眇眇悲望如思何。
梁简文帝的秋诗说:羽翣早晨还在动,珠汗白天还在挥洒,秋风忽然轻轻吹起,傍晚带来凉意,浮阴染上了波浪,清气开始乘衣,卷起帷幕看到河色,打开窗户引来月光,晚花在栏下照耀,疏萤在簟上飞舞,直置尚且如此,何况送别归人。
又秋夜诗说:高秋渡过函谷,坠露滴在芳枝上,绿潭倒映云气,青山衔着月规,花心在风中转动,叶影在树中摇曳,外游独自千里,傍晚叹息谁能知晓。
又秋夜诗说:萤火虫在夜晚闪烁,虫子在傍晚鸣叫,轻露沾在悬井上,浮烟飘入绮寮,屋檐重重月亮早早落下,树木密集风声不断,池莲翻动落叶,霜筱生出寒条,端坐度过这漫长的夜晚,离忧积累在这宵夜。
又秋晚诗说:浮云从西岭升起,落日从西江落下,促阴横在隐壁,长晖斜照窗户,乱霞圆绿水,细叶影飞棋。
梁萧晔的奉和诗说:副君乘着闲暇的景色,坐在北宫欣赏秋天,杏梁照耀初月,莲池引来晚风,清晖照亮澡井,流香飘入绮笼,鹊声时而飞过树,萤光忽然消失在空中,凉氛散在簟席上,露色改变了林丛。
梁范云的赠俊公道人的诗说:秋蓬飘在秋甸,寒藻浮在寒池,风条振在风乡,霜叶断在霜枝,幸好清江满溢,不要让明月亏缺,月亮亏缺君不来,相期终究悠哉。
梁沈约的秋夜诗说:月亮落下夜晚分开,紫烟郁积,萤火虫飞入雾中,雁群飞离云层,巴童暗中弹瑟,汉女夜晚缝裙,新知乐如此,久要怎能相闻。
梁庾肩吾的奉和便省馀秋诗说:前对金精坡,傍临圆水池,照影碍浮叶,看山通回枝,雁行连雾尽,雨足带云移。
梁吴筠的秋念诗说:团团珠晖转动,炤炤汉阴移动,箕风进入桂露,璧月满瑶池,树青草未落,蝉凉叶已危,还深长夜想,顾忆临邛卮,芳杜果芜没,缨带欲何为。
梁鲍泉的秋日诗说:露色已成霜,梧楸欲半黄,燕去朓恒静,莲寒池不香,夕乌飞向月,馀蚊聚逐光,旅情恒自苦,秋夜渐应长。
【赋】晋潘岳的秋兴
赋序说:晋朝十四年,我三十二岁,开始见到白发,以太尉掾的身份在散骑省任职,高楼连云,阳光稀少,戴着蝉冠穿着华丽衣服的士人在这里游玩,我是个乡下人,休息不过是在茅屋和茂密的树林下,谈话不过是农夫和乡下的客人,勉强担任官职,混在朝廷中,早起晚睡,没有闲暇安宁,就像池中的鱼和笼中的鸟,却有江湖和山野的思念,于是拿起笔和纸,感慨地写下这篇赋,当时是秋天,所以以秋兴为篇名,四季交替,万物变化,观察花草的生长,感受盛衰的变化,感叹冬天的萧条和春天的繁茂,夏天的茂盛和秋天的凋零,虽然这些是小事,但反映了人情的美恶,感叹秋天的哀愁,没有忧愁是说不尽的,田野里有归来的燕子,湿地里有飞翔的隼鸟,早晨有游动的雾气,晚上有枯叶落下,于是放下轻扇,脱下薄衣,铺上草席,穿上夹衣,庭院里的树洒下落叶,强劲的风吹动帷幕,蝉在寒冷中鸣叫,雁向南飞去,天空明亮而高远,太阳渐渐微弱,为什么微弱的阳光如此短暂,感觉凉夜如此漫长,月亮朦胧含光,露水凄清凝结,台阶上闪烁着光芒,蟋蟀在屏风上鸣叫,听到离群的鸿雁在早晨鸣叫,看到流火的余晖,夜晚清醒不眠,独自在华丽的地方辗转反侧,感叹岁月的流逝,低头自省,斑白的鬓发戴着帽子,白发垂到衣领,于是整理衣襟归来,突然放下官职,耕种东皋的肥沃土地,缴纳剩余的税粮,在山川之间逍遥自在,在人间放旷,悠闲自在,就这样度过岁月。
晋朝卢谌的《感运赋》说:朱明送走夏天,白藏迎接秋天,微凉渐渐到来,湿热的暑气逐渐消退,空气渐渐变冷。霜微微而阳光明媚,翠绿的叶子纷纷落下,红花在傍晚凋零。
晋朝江逌的《述归赋》说:时光流逝得如此之快,素秋已经到来,虚柳在黄昏的阳光下,羲和停留在房位,微寒渐渐侵袭,凝霜在早晨落下,树林中的叶子纷纷洒落,湿地里的庄稼被摧毁,菊花在高丘上盛开,雁群离开北方来到南方。
宋朝袁淑的《秋晴赋》说:这个月,声音和日影相合,昼夜平分,雷霆收起光芒,彩虹收起文采,炎热的都城扬起尘埃,天空洗涤了气氛,[原讹气,据冯校本改。]拖曳着悲泉的凝雾,转向绝垠的严云。
宋朝沈勃的《秋羁赋》说:这时朱云放松了时辰,金祗掌管岁月,菊花在园沼中盛开,橘子在池边倒挂,草改变了颜色而倾斜,树林摇动着蒂,潭水扬起气息而威吓荷花,露水在危险的光芒中凝结成蕙草。
梁简文帝的《秋兴赋》说:秋天为什么不尽兴,兴为什么秋天不伤感,伤感的是两种情感的根本背离,更是一起来却不合时宜,还有登山望别,临水送归,洞庭的叶子刚刚落下,塞外的草已经衰败,征人和行子,必定会承脸而沾衣,我闲居有怡,优游多暇,于是放下书幌的劳累,命令北园的车驾,于是从池曲游玩,迁坐到林间,淹留在丹岫的荫下,徘徊而采摘木兰,兴致未尽,登上悬崖,临风长想,从高处俯视,观察游鱼在涧中休息,怜惜惊禽换枝,听到夜签在殿中响起,听到悬鱼扣门,打算在芳杜树下休息,想要留连不归。
又《临秋赋》说:火歇兮秋气生,风起兮秋潦清,览时兴而自得,聊飞辔而娱情。遵二条之广路,背九仞之高城,尔乃登长坂,息余骥,揽笔舒情,沉吟属思,草色杂而香同,树影齐而花异,遥峰迢遰,萦沙断绝,云出山而相似,水含天而难别。
梁江淹的《四时赋》说:等到秋风一到,白露团团,明月生波,萤光迎寒,眷恋庭院中的梧楸,思念机上的罗纨。
晋朝夏侯湛的《秋可哀》说:秋天可哀啊,哀叹秋天的萧条,火回景向西流,天空清澈而气高,土地含着素霜,山结着玄霄,月亮延长了夜晚,太阳迁移了行程以收起光辉,把絺綌放在笥匣里,把纶缟拿出来授衣,秋天可哀啊,哀叹新物的陈芜,绸筱朔以敛稀,密叶摵以陨疏,雁在太清中展翅,燕在榛墟中蟠形,秋天可哀啊,哀叹良夜的遥长,月亮隐在云中,时光笼罩着投光,映在前轩的疏幌上,照在后帷的闲房中,抚摸着轻衾不眠,站在虚槛上提起衣裳,感叹时光流逝而兴起思念,情感悲伤而含伤。
又《秋夕哀》说:秋夕啊遥长,哀心啊永伤,结帷在中宇,屣履在闲房,听蟋蟀的潜鸣,看游雁的云翔,寻找修庑的飞檐,览明月的流光,木萧萧被风吹,阶缟缟受霜,玉机环转,四运骤迁,衔恤迄今,忽将涉年,日往哀深,岁暮思繁。
晋朝湛方生的《秋夜诗》[冯校本作清。]说:悲叹九秋的节令,万物凋悴而无荣,岭颓鲜而殒绿,木倾柯而落英,履代谢以惆怅,睹摇落而兴情,信皋壤而感人,乐未毕而哀生,秋夜清啊,为什么秋夕转长,夜悠悠而难极,月皦皦而停光,播商气以清温,扇高风以革凉,水激波以成涟,露凝结而为霜,凡有生而必凋,情何感而不伤,苟灵符之未虚,孰兹恋之可忘,何天悬之难释,思假畅之冥方,拂尘衿於玄风,散近滞於老庄,揽逍遥之宏维,总齐物之大纲,同天地於一指,等大山於毫芒,万虑一时顿渫,情累豁焉都忘,物我泯然而同体,岂复寿夭於彭殇。
宋朝谢琨的《秋夜长》说:秋夜长啊,虽然欣长而悼速,送晨晖於西岭,迎夕景於东谷,夜既分而气高,风入林而伤绿,燕翩翩以辞宇,雁邕邕而南属。
宋朝苏彦的《秋夜长》说:晨晖电流以西逝,闲宵漫漫其未央,牛女隔河以延伫,列宿双景以相望,轻云飘霏以笼朗,素月披曜而舒光,时禽鸣於庭柳,节虫吟於户堂,零叶纷其交萃,落英飒以散芳,睹迁化之遒迈,悲荣枯之靡常,贞松隆冬以擢秀,金菊吐翘以凌霜。
宋朝何瑾的《悲秋夜》说:欣莫欣兮春日,悲莫悲兮秋夜,伊之秋夜可悲,增沉怀於远情,叹授衣於豳诗,感萧瑟於宋生,天廖廓兮高褰,气凄肃兮厉清,燕溯阴兮归飞,雁怀阳兮寒鸣,霜凝条兮漼漼,露霤叶兮泠泠。
宋朝伏系之的《秋怀》说:於是景宇肃澄,风高木敛,凄气夕衰,零露晨湛,泽收润而草枯,叶骤坠而庭掩,雁偕来以希阳,燕游逝而投险,岂微物之足怀,伤颓龄之告渐。
◇冬
《尔雅》说:冬天是玄英,也叫安宁。
《礼记》说:孟冬之月,水开始结冰,地开始冻,雉入大
里飞鸟,何尝不梦帝城之阡陌,故乡之台沼。
晋代陆云的《岁暮赋》说:颛顼掌管时节,玄冥统管官务,重阳节的气息在潜藏的户中消散,严寒的阴气在司寒中积聚,坚冰在河底干涸,白雪从云端坠落,时节凛冽令人悲伤,气氛萧索令人心伤,凄风悲鸣着枝条,落叶翻飞洒满林间,野兽藏匿于山丘而绝迹,鸟儿攀附树木而栖息,山岭上的枯木在风中摇曳,人们心中充满了沉重的忧伤。
梁代萧子云的《岁暮直庐赋》说:太阳运行到女宿,岁月如云般逝去,衡器轻了炭火干燥,权器重了泉水干涸,玄武藏于大阴之中,螣蛇蛰伏于高雾之中,太阳临近圭表而易于落下,日晷指向南方而倾斜,寒气凝结在广阔的庭院中,深层的阴气穿透了端库,风在傍晚时分猛烈地吹起,云如沧浪般遮蔽了景色,霰雪在彤庭中闪烁,霙雪在丹屏上繁茂,罘罳的飞栋被遮蔽,屠苏的高影被淹没,雪花开始在圆池中飘舞,最终在方井中停歇。
晋代傅玄的《大寒赋》说:五行迅速而竞相奔驰,四季纷繁而如电般逝去,确实暑去寒来,十二月构成一年,日月在析木相会,阴气沉重而更加肃杀,彩虹藏于虚廓之中,鳞介潜藏而长久伏匿,天地凛冽,万物气息闭塞,严霜在夜晚凝结,悲风在白天吹起,飞雪堆积如山,万里萧条,百川明亮而不流动,冰冻覆盖四海,扶木在汤谷中憔悴,若华在濛汜中零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三-岁时上-注解
青阳:春天的别称,意指春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
寅宾出日:古代祭祀太阳的仪式,寅时(凌晨3-5点)迎接日出。
平秩东作:指春天开始农耕,东作即春耕。
日中星鸟:春分时,太阳位于黄道上的星宿位置,古人以此确定季节。
殷仲春:指春分时节,殷为盛,仲春为春季的第二个月。
孟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季春:春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三月。
仓庚:黄鹂鸟,春天鸣叫的鸟类。
玄鸟:燕子,古人认为燕子是春天的象征。
高禖:古代祭祀生育之神的仪式,通常在春天举行。
桐始华:桐树开花,标志着春天的到来。
虹始见:春天彩虹开始出现,象征天气转暖。
萍始生:浮萍开始生长,表示水温上升。
舟牧覆舟:春天河流解冻,舟船开始航行。
布德行惠:春天是施德行善的季节,古人认为此时应多行善事。
鸣鸠拂其羽:斑鸠在春天梳理羽毛,象征春天的到来。
戴胜降于桑:戴胜鸟落在桑树上,象征春天的丰收。
始蚕:春天开始养蚕,古代蚕桑业的重要时节。
穜稑:古代指播种的谷物,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春之为言蠢也:春天万物蠢动,生机勃勃。
春为忠:春天象征忠诚,万物复苏,忠于自然规律。
震:八卦之一,代表东方和春天,象征雷声和生机。
条风:春天的风,温暖而柔和。
雉雊:雉鸟鸣叫,春天的象征。
鸡乳:母鸡孵蛋,春天的象征。
杨柳津:杨柳发芽,春天的象征。
春分:春季的中期,昼夜平分。
庶风:春天的风,温暖而湿润。
桃李华:桃树和李树开花,春天的象征。
春日载阳:春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
采蘩祁祁:春天采摘蘩草,象征春天的劳作。
女心伤悲:春天女子心情伤感,可能与离别有关。
龙房位:古代天文学中,东方青龙星座的位置,象征春天。
春气发而百草生:春天的气息促使百草生长。
正得秋而万宝成: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万物成熟。
立春:春季的开始,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雨水:春季的第二个节气,雨水增多。
惊蛰: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昆虫苏醒。
清明:春季的第四个节气,天气晴朗,万物清明。
穀雨:春季的第五个节气,雨水滋润谷物。
暮春:春季的末期,农历三月。
春服既成:春天的新衣已经做好,象征春天的到来。
浴乎沂:在沂水沐浴,象征春天的清洁与新生。
风乎舞雩:在舞雩台上吹风,象征春天的祭祀活动。
咏而归:唱歌归来,象征春天的欢乐。
众人熙熙:春天人们心情愉悦,热闹非凡。
春台:春天的台榭,象征春天的美好。
春女悲:春天女子心情伤感,可能与离别有关。
秋士哀:秋天男子心情哀伤,可能与收获后的空虚有关。
女夷:古代神话中掌管春夏生长之神。
孟春之月:春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
东宫御女:古代宫廷中负责春季祭祀的女子。
青色:春天的象征色,代表生机与希望。
衣青采:穿着青色的衣服,象征春天的到来。
鼓琴瑟:演奏琴瑟,象征春天的音乐与欢乐。
春风风人:用春风吹拂人,象征春天的温暖与关怀。
夏雨雨人:用夏雨滋润人,象征夏天的丰沛与滋养。
春当退贪残:春天应摒弃贪婪与残暴,象征春天的纯洁与善良。
进柔良:春天应推崇柔和与善良,象征春天的温和与仁慈。
恤幼孤:春天应关怀幼小与孤寡,象征春天的仁爱。
赈不足:春天应救济贫困,象征春天的慷慨。
求隐士:春天应寻找隐士,象征春天的智慧与超脱。
正月建寅:农历正月对应寅月,象征春天的开始。
律为太蔟:古代音律中的太蔟,象征春天的音乐。
鸡雉孳尾:鸡和雉鸟繁殖,象征春天的生机。
招摇生聚:招摇星升起,象征春天的到来。
少阳解冻:春天的阳气使冰雪融化,象征春天的温暖。
嫁娶以春:春天是结婚的季节,象征新生与希望。
鶗窸:一种春天鸣叫的鸟,象征春天的到来。
田鹃:一种春天鸣叫的鸟,象征春天的到来。
取梅子:春天采摘梅子,象征春天的劳作。
涂其口两边皆赤:用梅子涂抹嘴唇,象征春天的美丽与活力。
上天自言乞思:向天祈求恩惠,象征春天的祈祷与希望。
麦子熟:春天麦子成熟,象征春天的丰收。
群居者将散:春天人们从群居转为分散,象征春天的自由与活力。
行人振木铎:春天行人敲打木铎,象征春天的劳作与传播。
采诗:春天采集民间诗歌,象征春天的文化繁荣。
献之太师:将采集的诗歌献给太师,象征春天的文化传承。
比其音律:将诗歌与音律相比较,象征春天的音乐与和谐。
梁鸿:东汉时期的隐士,以诗闻名。
维季春兮华色:春天的末期,万物华美。
麦含金兮方秀:麦子含金,象征春天的丰收。
立春之日:春天的开始,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衣青衣:穿着青色的衣服,象征春天的到来。
立青幡:树立青色的旗帜,象征春天的到来。
施土牛耕人:用土牛耕田,象征春天的劳作。
下宽大书:发布宽大的政令,象征春天的仁慈。
方春东作:春天开始农耕,象征春天的劳作。
敬始慎微:春天应谨慎行事,象征春天的谨慎与智慧。
罪殊死:春天应宽恕死罪,象征春天的仁慈。
且勿案验:春天应暂停案件审理,象征春天的宽容。
皆须麦秋:春天应等待麦子成熟,象征春天的耐心。
宋国有田夫:宋国的一个农夫,象征春天的劳作。
常衣黂缊:穿着粗布衣服,象征春天的朴素。
自暴於日:在阳光下曝晒,象征春天的温暖。
负日之暄:享受阳光的温暖,象征春天的舒适。
献吾君:将阳光的温暖献给君主,象征春天的忠诚。
楚辞:战国时期楚国的诗歌,象征春天的文学繁荣。
献岁发春:新年伊始,春天到来,象征新生与希望。
汨吾南征:向南行进,象征春天的迁徙与活力。
菉蘋齐叶:菉草和蘋草叶子齐长,象征春天的生机。
白芷生:白芷草生长,象征春天的生机。
湛湛江水:江水清澈,象征春天的清洁与新生。
上有枫:江边有枫树,象征春天的美丽。
目极千里:放眼千里,象征春天的广阔与自由。
伤春心:春天的心情伤感,象征春天的复杂情感。
开春发岁:春天开始,新年到来,象征新生与希望。
白日出之悠悠:阳光明媚,象征春天的温暖与光明。
吾且荡志而愉乐:我心情愉悦,象征春天的欢乐。
遵江夏以娱忧:沿着江夏游玩,象征春天的自由与快乐。
王孙游兮不归:王孙游玩不归,象征春天的自由与放纵。
春草生兮萋萋:春草茂盛,象征春天的生机。
青春受谢:春天接受谢意,象征春天的感恩与回报。
白日昭:阳光明媚,象征春天的光明与温暖。
春气奋发:春天的气息奋发,象征春天的活力。
万物遽:万物迅速生长,象征春天的生机。
节运同可悲:季节的变化令人伤感,象征春天的复杂情感。
莫若春气甚:春天的气息最为强烈,象征春天的活力。
和风未及燠:和风尚未温暖,象征春天的初暖。
遗凉清且凛:残留的凉意清冷,象征春天的复杂气候。
大昊启东节:大昊开启东方的节日,象征春天的到来。
春郊礼青祗:春天在郊外祭祀青祗,象征春天的宗教活动。
鹰化日夜分:鹰在春分时变化,象征春天的生机。
雷动寒暑离:雷声震动,寒暑交替,象征春天的气候变化。
飞泽洗冬条:飞泽洗涤冬天的枝条,象征春天的清洁与新生。
浮飚解春澌:浮飚解开春天的冰澌,象征春天的温暖。
采虹缨高云:采集彩虹装饰高云,象征春天的美丽。
文虬鸣阴池:文虬在阴池鸣叫,象征春天的音乐。
冲气扇九垠:春天的气息扇动九垠,象征春天的广阔。
苍生衍四垂:苍生繁衍四方,象征春天的生机。
时至万实成:时机到来,万物成熟,象征春天的丰收。
化周天地移:变化周而复始,天地移动,象征春天的循环。
青阳畅和气:青阳畅通和气,象征春天的温暖与和谐。
谷风穆以温:谷风温和,象征春天的温暖。
英茝晔林薈:英茝在林间闪耀,象征春天的美丽。
昆虫咸启门:昆虫都开启门户,象征春天的生机。
高台临迅流:高台临迅流,象征春天的活力。
四坐列王孙:四座列王孙,象征春天的尊贵。
羽盖停云阴:羽盖停在云阴下,象征春天的宁静。
翠郁映玉樽:翠郁映照玉樽,象征春天的美丽。
春水满四泽:春水充满四泽,象征春天的丰沛。
夏云多奇峰:夏天的云彩多奇峰,象征夏天的变幻。
秋月扬明辉:秋天的月亮扬明辉,象征秋天的明亮。
冬岭秀寒松:冬天的山岭秀寒松,象征冬天的坚韧。
春风本自奇:春风本身就很奇妙,象征春天的神奇。
杨柳最相宜:杨柳最适合春天,象征春天的美丽。
柳叶恒著地:柳叶总是垂地,象征春天的柔美。
杨花好上吹:杨花喜欢向上飘,象征春天的轻盈。
处处春心动:处处春心萌动,象征春天的活力。
常惜光阴移:常常珍惜光阴的流逝,象征春天的短暂。
西京董贤馆:西京的董贤馆,象征春天的文化繁荣。
南宛习都池:南宛的习都池,象征春天的美丽。
行间鱼共乐:行间的鱼一起欢乐,象征春天的和谐。
桃上鸟相窥:桃树上的鸟互相窥视,象征春天的生机。
香车云母幰:香车装饰云母幰,象征春天的华丽。
駃马黄金羁:駃马佩戴黄金羁,象征春天的尊贵。
紫兰叶初满:紫兰叶子初满,象征春天的生机。
娇莺弄不稀:娇莺玩耍不稀,象征春天的欢乐。
石蹲还似兽:石头蹲着像野兽,象征春天的野性。
萝长更胜衣:萝藤长得比衣服还长,象征春天的茂盛。
水冻文鳐聚:水冻文鳐聚集,象征春天的寒冷。
山瞑雅鸟飞:山瞑雅鸟飞翔,象征春天的自由。
渚蒲变新节:渚蒲变出新节,象征春天的变化。
岩桐长旧围:岩桐长出新围,象征春天的生机。
风花落未已:风花还未落尽,象征春天的短暂。
山斋开夜扉:山斋打开夜扉,象征春天的宁静。
昨日看梅树:昨天看梅树,象征春天的美丽。
新花已自生:新花已经自生,象征春天的生机。
今旦闻春鸟:今天早晨听到春鸟,象征春天的欢乐。
何啻两三声:何止两三声,象征春天的热闹。
冻解池开渌:冰冻解池开渌,象征春天的温暖。
云穿天半晴:云穿天半晴,象征春天的变幻。
游心不应动:游心不应动,象征春天的宁静。
为此欲逢迎:为此欲逢迎,象征春天的期待。
幔阴通碧砌:幔阴通碧砌,象征春天的宁静。
日影度城隅:日影度城隅,象征春天的光明。
岸柳垂长叶:岸柳垂长叶,象征春天的柔美。
窗桃落细跗:窗桃落细跗,象征春天的美丽。
花留蛱蝶粉:花留蛱蝶粉,象征春天的生机。
竹翳蜻蜓珠:竹翳蜻蜓珠,象征春天的宁静。
赏心无与共:赏心无与共,象征春天的孤独。
染翰独踟蹰:染翰独踟蹰,象征春天的思考。
花开几千叶:花开几千叶,象征春天的繁盛。
水覆数重衣:水覆数重衣,象征春天的丰沛。
蝶飏萦空舞:蝶飏萦空舞,象征春天的轻盈。
燕作同心飞:燕作同心飞,象征春天的和谐。
歌妖弄曲罢:歌妖弄曲罢,象征春天的音乐。
郑女挟琴归:郑女挟琴归,象征春天的文化繁荣。
年还乐应满:年还乐应满,象征春天的欢乐。
春归思复生:春归思复生,象征春天的期待。
桃含可怜紫:桃含可怜紫,象征春天的美丽。
柳:柳树,象征春天的柔美与生机。
发断肠情:表达极度悲伤的情感,形容情感之深,如同断肠一般。
落花随燕入:落花随着燕子飞入,形容春天的景象,燕子是春天的象征。
游丝带蝶惊:游丝指蜘蛛丝,带蝶惊形容蝴蝶被蜘蛛丝惊扰,描绘春天的细腻景象。
邯郸歌管地:邯郸是古代著名的歌舞之地,歌管指音乐,形容邯郸的音乐文化。
见许欲留情:见到美景或美人,心中产生留恋之情。
春还春节美:春天回归,春节美好,形容春天的美好时光。
春心日日异:春天的心情每天都在变化,形容春天的多变和生机。
春情处处多:春天的情感无处不在,形容春天的情感丰富。
春芳动:春天的花草开始生长,形容春天的生机勃勃。
春禽变:春天的鸟儿开始活跃,形容春天的生机。
春意春已繁:春天的气息已经非常浓厚,形容春天的繁荣。
春人春不见:春天的人却看不到春天,形容对春天的思念。
怀春人:怀念春天的人,形容对春天的思念。
春光新:春天的阳光新鲜,形容春天的美好。
春愁春自结:春天的忧愁自己结下,形容春天的复杂情感。
春结讵能申:春天的结如何能解开,形容春天的复杂情感。
春园趣:春天园中的趣味,形容春天的美好。
春时人:春天的人,形容对春天的思念。
春花落:春天的花落,形容春天的结束。
昔春时:过去的春天,形容对春天的怀念。
扶道觅阳春:扶着道路寻找阳春,形容对春天的向往。
草色犹自腓:草的颜色依然鲜艳,形容春天的生机。
林中都未有:林中还没有春天的迹象,形容春天的初现。
无事逐梅花:无事时追逐梅花,形容春天的悠闲。
空交信杨柳:空交信给杨柳,形容对春天的思念。
含情寄杯酒:含情寄托在杯酒中,形容对春天的思念。
杨柳乱如丝:杨柳像丝一样乱,形容春天的景象。
绮罗不自持:绮罗(华丽的衣服)不能自持,形容春天的繁华。
春草复黄绿:春天的草又黄又绿,形容春天的生机。
客心伤此时:客人的心在此时受伤,形容对春天的感伤。
青苔已结洧:青苔已经结满,形容春天的湿润。
碧水复盈淇:碧水又充满了淇河,形容春天的水景。
日华照赵瑟:阳光照耀着赵瑟,形容春天的阳光。
风心动燕姬:风动心摇动燕姬,形容春天的风。
襟中万行泪:胸中有万行泪,形容对春天的感伤。
故是一相思:因此是一种相思,形容对春天的思念。
春从何处来:春天从哪里来,形容对春天的疑问。
拂水复惊梅:拂过水面又惊动了梅花,形容春天的景象。
云彰青琐闼:云彩显现在青琐闼(宫门),形容春天的云彩。
风吹承露台:风吹过承露台,形容春天的风。
美人隔千里:美人相隔千里,形容对春天的思念。
罗帷闭不开:罗帷紧闭不开,形容对春天的思念。
无由得共语:无法与她共语,形容对春天的思念。
空对相思杯:空对着相思的酒杯,形容对春天的思念。
旅心已多恨:旅人的心已经有很多恨,形容对春天的感伤。
春至尚离群:春天到了却依然离群,形容对春天的感伤。
翠枝结斜影:翠绿的树枝结下斜影,形容春天的景象。
绿水散圆文:绿水散开圆形的波纹,形容春天的水景。
戏鱼两相顾:戏水的鱼互相顾盼,形容春天的生机。
游鸟半藏云:游鸟半藏在云中,形容春天的景象。
何时不悯默:何时不感到怜悯和沉默,形容对春天的感伤。
是日最思君:这一天最思念你,形容对春天的思念。
雪罢枝即青:雪停了树枝就变青,形容春天的生机。
冰开水便绿:冰化了水就变绿,形容春天的生机。
复闻黄鸟声:又听到黄鸟的声音,形容春天的生机。
全作相思曲:全都成了相思的曲子,形容对春天的思念。
光景斜汉宫:光景斜照在汉宫,形容春天的景象。
横梁照采虹:横梁上照着彩虹,形容春天的景象。
春情寄柳色:春天的情感寄托在柳色中,形容对春天的思念。
鸟语出梅中:鸟语从梅花中传出,形容春天的生机。
氛氲闺里思:闺中的思念氛围浓厚,形容对春天的思念。
逶迤水上风:水上的风曲折蜿蜒,形容春天的风。
落花徒入户:落花徒然进入门户,形容春天的景象。
何解妾床空:如何解释我的床空着,形容对春天的思念。
金堤草非旧:金堤上的草不再是旧的,形容春天的变化。
玉池泉已新:玉池的泉水已经更新,形容春天的变化。
风生似羊角:风生起像羊角一样,形容春天的风。
云上若鱼鳞:云彩像鱼鳞一样,形容春天的云彩。
幽闺多怨思:幽深的闺房中有很多怨思,形容对春天的思念。
停织坐娇春:停下织布坐着享受娇春,形容春天的悠闲。
芳华既零落:芳华已经零落,形容春天的结束。
方作向隅人:才成为向隅的人,形容对春天的感伤。
涧水初流碧:涧水刚开始流碧,形容春天的水景。
山樱早发红:山樱早早发红,形容春天的生机。
新禽争弄响:新禽争相弄响,形容春天的生机。
落蕊乱从风:落蕊随风乱飞,形容春天的景象。
拂筵多软幹:拂过筵席的多是柔软的枝条,形容春天的景象。
映户悉花丛:映在门户上的都是花丛,形容春天的景象。
谁云相去远:谁说相隔很远,形容对春天的思念。
垂柳对高桐:垂柳对着高桐,形容春天的景象。
桃红柳絮白:桃花红柳絮白,形容春天的景象。
照日复随风:照着阳光又随风飘动,形容春天的景象。
影出朱城外:影子出现在朱城外,形容春天的景象。
香归青殿中:香气回到青殿中,形容春天的香气。
水映寄生竹:水映照着寄生的竹子,形容春天的水景。
山横半死桐:山横着半死的桐树,形容春天的景象。
颁文知渥重:颁文知道恩泽深重,形容春天的恩泽。
搦札愧才空:握着札子感到才空,形容对春天的感伤。
新燕始新归:新燕开始新归,形容春天的生机。
新蝶复新飞:新蝶又开始飞翔,形容春天的生机。
新花满新树:新花满新树,形容春天的生机。
新月丽新辉:新月美丽新辉,形容春天的景象。
新光新气早:新光新气早早到来,形容春天的生机。
新望新盈抱:新望新盈抱,形容对春天的期待。
新水新绿浮:新水新绿浮,形容春天的水景。
新禽新听好:新禽新听好,形容春天的生机。
新景自新还:新景自然更新,形容春天的变化。
新叶复新攀:新叶又新攀,形容春天的生机。
新枝虽可结:新枝虽然可以结,形容春天的生机。
新愁讵解颜:新愁如何能解颜,形容对春天的感伤。
新思独氛氲:新思独自氛氲,形容对春天的思念。
新知不可闻:新知不可闻,形容对春天的思念。
新扇如新月:新扇像新月一样,形容春天的景象。
新盖学新云:新盖学新云,形容春天的景象。
新落连珠泪:新落连珠泪,形容对春天的感伤。
新点石榴裙:新点石榴裙,形容春天的景象。
高台动春色:高台动春色,形容春天的景象。
清池映日华:清池映日华,形容春天的水景。
绿葵向光转:绿葵向光转,形容春天的生机。
翠柳逐风斜:翠柳逐风斜,形容春天的景象。
林有鸣心鸟:林中有鸣心鸟,形容春天的生机。
园多夺目花:园中有很多夺目的花,形容春天的景象。
相与咸知节:相与都知道节令,形容春天的时节。
叹子独离家:叹子独离家,形容对春天的思念。
昨夜鸟声春:昨夜鸟声春,形容春天的生机。
惊鸣动四邻:惊鸣动四邻,形容春天的生机。
今朝梅树下:今朝梅树下,形容春天的景象。
定有咏花人:定有咏花的人,形容对春天的思念。
流星浮酒泛:流星浮酒泛,形容春天的景象。
粟瑱绕杯唇:粟瑱绕杯唇,形容春天的景象。
何劳一片雨:何劳一片雨,形容春天的雨水。
唤作阳台神:唤作阳台神,形容春天的景象。
逍遥游桂苑:逍遥游桂苑,形容春天的悠闲。
寂绝想桃源:寂绝想桃源,形容对春天的向往。
狭石分花迳:狭石分花迳,形容春天的景象。
长桥映水门:长桥映水门,形容春天的水景。
管声惊百鸟:管声惊百鸟,形容春天的生机。
人衣香一园:人衣香一园,形容春天的香气。
定知欢未足:定知欢未足,形容对春天的思念。
横琴坐树根:横琴坐树根,形容春天的悠闲。
岸烟起暮色:岸烟起暮色,形容春天的景象。
岸水带斜晖:岸水带斜晖,形容春天的水景。
迳狭横枝度:迳狭横枝度,形容春天的景象。
帘摇惊燕飞:帘摇惊燕飞,形容春天的景象。
落花承步履:落花承步履,形容春天的景象。
流涧写行衣:流涧写行衣,形容春天的水景。
何殊九芝盖:何殊九芝盖,形容春天的景象。
薄暮洞庭归:薄暮洞庭归,形容春天的景象。
洗沐唯五日:洗沐唯五日,形容春天的时节。
栖迟在一丘:栖迟在一丘,形容春天的悠闲。
古楂横近涧:古楂横近涧,形容春天的景象。
危石耸前洲:危石耸前洲,形容春天的景象。
峰绿开河柳:峰绿开河柳,形容春天的生机。
池红照海榴:池红照海榴,形容春天的景象。
野花宁待晦:野花宁待晦,形容春天的生机。
山虫讵识秋:山虫如何能识秋,形容春天的生机。
人生复能几:人生又能有多少,形容对春天的感伤。
夜烛非长游:夜烛不是长游,形容对春天的感伤。
虚心定乎昏中:虚心定在昏中,形容春天的宁静。
龙星正乎春辰:龙星正照春辰,形容春天的时节。
嘉勾芒之统时:嘉勾芒统时,形容春天的时节。
宣太皞之威神:宣太皞的威神,形容春天的威严。
素冰解而泰液洽:素冰解而泰液洽,形容春天的水景。
玄獭祭而雁北征:玄獭祭而雁北征,形容春天的生机。
幽蛰蠢动:幽蛰蠢动,形容春天的生机。
万物乐生:万物乐生,形容春天的生机。
依依杨柳:依依杨柳,形容春天的景象。
翩翩浮萍:翩翩浮萍,形容春天的水景。
桃之夭夭:桃之夭夭,形容春天的生机。
灼灼其荣:灼灼其荣,形容春天的生机。
繁华烨而燿野:繁华烨而燿野,形容春天的景象。
炜芬葩而扬英:炜芬葩而扬英,形容春天的景象。
鹊营巢於高树:鹊营巢於高树,形容春天的生机。
燕衔泥於广庭:燕衔泥於广庭,形容春天的生机。
睹戴胜之止桑:睹戴胜之止桑,形容春天的景象。
聆布穀之晨鸣:聆布穀之晨鸣,形容春天的生机。
习习谷风:习习谷风,形容春天的风。
洋洋绿泉:洋洋绿泉,形容春天的水景。
丹霞横景:丹霞横景,形容春天的景象。
文虹竟天:文虹竟天,形容春天的景象。
夫荣彫之感人:夫荣彫之感人,形容春天的感伤。
犹色象之在镜:犹色象之在镜,形容春天的景象。
事随化而迁回:事随化而迁回,形容春天的变化。
心无主而虚映:心无主而虚映,形容对春天的感伤。
眄秋林而情悲:眄秋林而情悲,形容对春天的感伤。
游春泽而心恧:游春泽而心恧,形容对春天的感伤。
虽四时之平分:虽四时之平分,形容春天的时节。
何阳节之清淑:何阳节之清淑,形容春天的时节。
日婉娈以舒和:日婉娈以舒和,形容春天的阳光。
气有仁而无肃:气有仁而无肃,形容春天的气息。
雷发乡於南山:雷发乡於南山,形容春天的雷声。
雨渐泽於四溟:雨渐泽於四溟,形容春天的雨水。
启潜蛰於九泉:启潜蛰於九泉,形容春天的生机。
收灵蛇於天庭:收灵蛇於天庭,形容春天的生机。
修虹焕绿以东冏:修虹焕绿以东冏,形容春天的景象。
幽涧泮冰而流清:幽涧泮冰而流清,形容春天的水景。
鸿飘翮於归风:鸿飘翮於归风,形容春天的生机。
燕衔泥而来征:燕衔泥而来征,形容春天的生机。
鸷鸟感仁而革性:鸷鸟感仁而革性,形容春天的生机。
鶗窸乘化而变声:鶗窸乘化而变声,形容春天的生机。
麦芃芃而含秀:麦芃芃而含秀,形容春天的生机。
桑蔼蔼而敷荣:桑蔼蔼而敷荣,形容春天的生机。
宜春苑中春已归:宜春苑中春已归,形容春天的回归。
披香殿里作春衣:披香殿里作春衣,形容春天的景象。
新年鸟声千种啭:新年鸟声千种啭,形容春天的生机。
二月杨花满路飞:二月杨花满路飞,形容春天的景象。
河阳一县并是花:河阳一县并是花,形容春天的景象。
金谷从来满园树:金谷从来满园树,形容春天的景象。
一丛香草足碍人:一丛香草足碍人,形容春天的景象。
数尺游丝即横路:数尺游丝即横路,形容春天的景象。
苔始绿而藏鱼:苔始绿而藏鱼,形容春天的水景。
麦才青而覆雉:麦才青而覆雉,形容春天的生机。
吹箫弄玉之台:吹箫弄玉之台,形容春天的景象。
鸣珮陵波之水:鸣珮陵波之水,形容春天的水景。
移戚里之家富:移戚里之家富,形容春天的景象。
入新丰而酒美:入新丰而酒美,形容春天的景象。
石榴聊泛:石榴聊泛,形容春天的景象。
蒲桃酦醅:蒲桃酦醅,形容春天的景象。
芙蓉玉碗:芙蓉玉碗,形容春天的景象。
莲子金杯:莲子金杯,形容春天的景象。
新芽竹笋:新芽竹笋,形容春天的生机。
细核杨梅:细核杨梅,形容春天的景象。
绿珠捧琴至:绿珠捧琴至,形容春天的景象。
文君送酒来:文君送酒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玉管初调:玉管初调,形容春天的音乐。
鸣弦暂抚:鸣弦暂抚,形容春天的音乐。
阳春绿水之曲:阳春绿水之曲,形容春天的音乐。
对凤回鸾之舞:对凤回鸾之舞,形容春天的舞蹈。
更炙笙簧:更炙笙簧,形容春天的音乐。
还移筝柱:还移筝柱,形容春天的音乐。
月入歌扇:月入歌扇,形容春天的景象。
花承节鼓:花承节鼓,形容春天的景象。
协律都尉:协律都尉,形容春天的音乐。
射雉中郎:射雉中郎,形容春天的景象。
停车小苑:停车小苑,形容春天的景象。
连骑长杨:连骑长杨,形容春天的景象。
金鞍始被:金鞍始被,形容春天的景象。
柘月新张:柘月新张,形容春天的景象。
拂尘看马埒:拂尘看马埒,形容春天的景象。
分朋入射堂:分朋入射堂,形容春天的景象。
马是天池之龙种:马是天池之龙种,形容春天的景象。
带乃荆山之玉梁:带乃荆山之玉梁,形容春天的景象。
艳锦安天鹿:艳锦安天鹿,形容春天的景象。
新绫织凤皇:新绫织凤皇,形容春天的景象。
三日曲水向河津:三日曲水向河津,形容春天的水景。
日晚河边多解神:日晚河边多解神,形容春天的景象。
树下流杯客:树下流杯客,形容春天的景象。
沙头度水人:沙头度水人,形容春天的景象。
镂薄窄衫袖:镂薄窄衫袖,形容春天的景象。
穿珠帖领巾:穿珠帖领巾,形容春天的景象。
百丈山头日欲斜:百丈山头日欲斜,形容春天的景象。
三晡未醉莫还家:三晡未醉莫还家,形容春天的景象。
池中水影悬胜镜:池中水影悬胜镜,形容春天的水景。
屋里衣香不如花:屋里衣香不如花,形容春天的香气。
春可乐兮:春可乐兮,形容春天的快乐。
乐东作之良时:乐东作之良时,形容春天的时节。
嘉新田之启莱:嘉新田之启莱,形容春天的生机。
悦中畴之发菑:悦中畴之发菑,形容春天的生机。
桑冉冉以奋条:桑冉冉以奋条,形容春天的生机。
麦遂遂以扬秀:麦遂遂以扬秀,形容春天的生机。
泽苗翳渚:泽苗翳渚,形容春天的水景。
原卉耀阜:原卉耀阜,形容春天的景象。
乐崇陆之可娱:乐崇陆之可娱,形容春天的快乐。
登夷冈以回眺:登夷冈以回眺,形容春天的景象。
超矫驾乎山嵎:超矫驾乎山嵎,形容春天的景象。
缀杂华以为盖:缀杂华以为盖,形容春天的景象。
集繁蕤以饰裳:集繁蕤以饰裳,形容春天的景象。
散风衣之馥气:散风衣之馥气,形容春天的香气。
纳戢怀之潜芳:纳戢怀之潜芳,形容春天的香气。
鹦交交以弄音:鹦交交以弄音,形容春天的生机。
翠翾翾以轻翔:翠翾翾以轻翔,形容春天的生机。
招君子以偕乐:招君子以偕乐,形容春天的快乐。
携淑人以微行:携淑人以微行,形容春天的景象。
乐孟月之初阳:乐孟月之初阳,形容春天的时节。
冰泮涣以微流:冰泮涣以微流,形容春天的水景。
土冒橛而解刚:土冒橛而解刚,形容春天的生机。
野暄卉以挥绿:野暄卉以挥绿,形容春天的生机。
山葱蒨以发苍:山葱蒨以发苍,形容春天的生机。
悲春日兮:悲春日兮,形容对春天的感伤。
悲阳泽之方宣:悲阳泽之方宣,形容对春天的感伤。
建灵威以延蛰:建灵威以延蛰,形容春天的生机。
叩东震而响天:叩东震而响天,形容春天的雷声。
布和气之烟煴:布和气之烟煴,形容春天的气息。
舒朗景之淑鲜:舒朗景之淑鲜,形容春天的阳光。
云兴滋於秀石:云兴滋於秀石,形容春天的云彩。
飚鸣柯於崇山:飚鸣柯於崇山,形容春天的风。
平皋眇莽:平皋指平坦的草地,眇莽形容草地广阔无垠。
中林葱青:中林指森林中部,葱青形容树木茂盛,颜色青翠。
野马飞涧:野马指未经驯化的马,飞涧形容马匹在溪涧间奔跑。
晨虹垂旌:晨虹指早晨的彩虹,垂旌形容彩虹像旗帜一样垂挂。
阳燕南徂:阳燕指向阳的燕子,南徂形容燕子向南迁徙。
阴雁北征:阴雁指背阴的雁,北征形容雁群向北迁徙。
素华浩浩:素华指白色的花朵,浩浩形容花朵盛开,气势浩大。
丹秀荧荧:丹秀指红色的花朵,荧荧形容花朵鲜艳明亮。
朱明:朱明是夏天的别称,意为红色明亮,象征夏天的炎热和光明。
长嬴:长嬴是夏天的别称,意为长久繁荣,象征夏天的万物生长。
乐:乐指夏天的特性,象征万物生长繁荣,充满欢乐。
南:南指南方,象征夏天的方位和特性。
兴:兴指夏天的特性,象征万物生长繁荣。
任:任指夏天的特性,象征万物生长繁荣。
蕃殖充盈:蕃殖指繁殖,充盈形容充满,象征夏天的万物生长繁荣。
乐之至也:乐之至也指夏天的特性,象征万物生长繁荣,充满欢乐。
申命羲叔:申命羲叔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负责管理南方和夏天。
宅南交:宅南交指羲叔居住在南方,管理夏天。
日永星火:日永星火指夏至时白天最长,星火指火星,象征夏天的炎热。
以正仲夏:以正仲夏指夏至时正午太阳最高,象征夏天的炎热。
鸟兽希革:鸟兽希革指夏天鸟兽换毛,象征夏天的变化。
鹿角解:鹿角解指夏至时鹿角脱落,象征夏天的变化。
蜩始鸣:蜩始鸣指夏至时蝉开始鸣叫,象征夏天的到来。
大暑之日:大暑之日指夏天最热的时候。
腐草化为萤:腐草化为萤指夏天腐草中生出萤火虫,象征夏天的变化。
孟夏月:孟夏月指夏天的第一个月。
盛德在火:盛德在火指夏天的特性,象征炎热和光明。
天子迎夏於南郊:天子迎夏於南郊指古代天子在夏天举行迎夏仪式,象征对夏天的尊重。
还反:还反指天子迎夏后返回。
行赏:行赏指天子在夏天举行赏赐仪式。
封诸侯:封诸侯指天子在夏天举行封赏诸侯的仪式。
庆赐遂行:庆赐遂行指天子在夏天举行庆祝和赏赐的仪式。
靡草死:靡草死指夏天草木枯萎,象征夏天的变化。
麦秋至:麦秋至指夏天麦子成熟,象征夏天的收获。
断薄刑:断薄刑指夏天减轻刑罚,象征夏天的宽容。
决小罪:决小罪指夏天处理小罪,象征夏天的宽容。
仲夏之月:仲夏之月指夏天的第二个月。
天子羞以含桃:天子羞以含桃指天子在夏天用桃子祭祀,象征夏天的丰收。
先荐寝庙:先荐寝庙指天子在夏天先祭祀祖先,象征对祖先的尊重。
日长至:日长至指夏至时白天最长,象征夏天的炎热。
阴阳争:阴阳争指夏至时阴阳交替,象征夏天的变化。
君子处必掩身:君子处必掩身指夏天君子要遮阳避暑,象征夏天的炎热。
无躁:无躁指夏天要保持冷静,象征夏天的炎热。
蝉始鸣:蝉始鸣指夏天蝉开始鸣叫,象征夏天的到来。
木槿荣:木槿荣指夏天木槿花盛开,象征夏天的美丽。
可以居高明:可以居高明指夏天可以登高望远,象征夏天的光明。
可以远眺望:可以远眺望指夏天可以远望,象征夏天的广阔。
可以升山陵:可以升山陵指夏天可以登山,象征夏天的壮丽。
可以处台榭:可以处台榭指夏天可以在高台上乘凉,象征夏天的舒适。
季夏之月:季夏之月指夏天的第三个月。
温风始至:温风始至指夏天温暖的风开始吹拂,象征夏天的到来。
蟋蟀居壁:蟋蟀居壁指夏天蟋蟀在墙壁上鸣叫,象征夏天的到来。
鹰乃学习:鹰乃学习指夏天鹰开始学习飞翔,象征夏天的变化。
南方者夏:南方者夏指南方象征夏天。
夏之为言假也:夏之为言假也指夏天的特性,象征万物生长繁荣。
养之长之:养之长之指夏天的特性,象征万物生长繁荣。
假之仁也:假之仁也指夏天的特性,象征万物生长繁荣。
火星为夏期:火星为夏期指火星象征夏天的炎热。
专阳相:专阳相指夏天的特性,象征炎热和光明。
同精感符:同精感符指夏天的特性,象征万物生长繁荣。
离:离指八卦中的离卦,象征南方和夏天。
南方也:南方也指离卦象征南方。
主夏:主夏指离卦象征夏天。
日中赤气出:日中赤气出指夏至时中午有红色气息出现,象征夏天的炎热。
直离:直离指离卦象征南方和夏天。
此正气:此正气指离卦象征夏天的正气。
出右:出右指离卦象征夏天的正气出现在右边。
万物半死:万物半死指离卦象征夏天的正气出现在右边时,万物半死。
气出左:气出左指离卦象征夏天的正气出现在左边。
赤地千里:赤地千里指离卦象征夏天的正气出现在左边时,赤地千里。
曹:曹指古代地名,位于季夏之位。
地处季夏之位:地处季夏之位指曹地位于夏天的第三个月。
土地劲急:土地劲急指秦地的土地坚硬而急迫。
音中徵:音中徵指秦地的音乐属于徵音。
其声清以急:其声清以急指秦地的音乐声音清脆而急促。
纣尝以六月猎於西土:纣尝以六月猎於西土指商纣王在六月到西方打猎。
发民逐禽:发民逐禽指商纣王发动百姓追逐禽兽。
民谏曰:民谏曰指百姓劝谏商纣王。
今六月:今六月指现在是六月。
天务覆施:天务覆施指天正在覆盖施予。
地务长养:地务长养指地正在生长养育。
今盛夏发民逐禽:今盛夏发民逐禽指现在盛夏发动百姓追逐禽兽。
而元元悬於野:而元元悬於野指百姓被抛弃在野外。
君践一日之苗:君践一日之苗指君王践踏一天的庄稼。
而民百日不食:而民百日不食指百姓百日没有食物。
天子失道:天子失道指君王失去道德。
后必无福:后必无福指以后必定没有福气。
纣以为妖言而诛之:纣以为妖言而诛之指商纣王认为这是妖言而诛杀劝谏者。
后数月:后数月指几个月后。
天暴风雨:天暴风雨指天降暴风雨。
发屋折树:发屋折树指暴风雨摧毁房屋和树木。
皇览《逸礼》:皇览《逸礼》指古代礼仪书籍。
夏则衣赤衣:夏则衣赤衣指夏天穿红色衣服。
佩赤玉:佩赤玉指夏天佩戴红色玉石。
乘赤辂:乘赤辂指夏天乘坐红色车辂。
驾赤龙:驾赤龙指夏天驾驶红色龙车。
载赤旗:载赤旗指夏天载红色旗帜。
以迎夏於南郊:以迎夏於南郊指夏天在南郊举行迎夏仪式。
其祭:其祭指夏天的祭祀仪式。
先黍与鸡:先黍与鸡指夏天祭祀时先用黍和鸡。
居明堂正庙:居明堂正庙指夏天祭祀时在明堂正庙举行。
启南户:启南户指夏天祭祀时开启南门。
孝经纬:孝经纬指古代天文书籍。
周天七衡六间:周天七衡六间指古代天文术语,象征天体的运行。
曰穀雨:曰穀雨指穀雨节气。
后十五日:后十五日指立夏后十五天。
斗指戊:斗指戊指北斗星指向戊位。
东南维:东南维指东南方向。
为立夏:为立夏指立夏节气。
斗指己:斗指己指北斗星指向己位。
以为小满:以为小满指小满节气。
《管子》:《管子》指古代哲学书籍。
夏至而麦熟:夏至而麦熟指夏至时麦子成熟。
天子祀太宗:天子祀太宗指天子祭祀太宗。
其盛以麦:其盛以麦指祭祀时用麦子。
穀之始也:穀之始也指麦子是穀物的开始。
《淮南子》:《淮南子》指古代哲学书籍。
孟夏之月:孟夏之月指夏天的第一个月。
南宫御女:南宫御女指南宫的宫女。
赤色赤衣:赤色赤衣指宫女穿红色衣服。
吹竽笙:吹竽笙指宫女吹奏竽笙。
邹衍事燕惠王尽忠:邹衍事燕惠王尽忠指邹衍为燕惠王尽忠。
左右谮之:左右谮之指左右的人诽谤邹衍。
王系之:王系之指燕惠王囚禁邹衍。
仰天而哭:仰天而哭指邹衍仰天哭泣。
夏五月:夏五月指夏天的第五个月。
为之下霜:为之下霜指夏天降霜。
阳气为火:阳气为火指阳气象征火。
阴气为水:阴气为水指阴气象征水。
水胜故夏至温:水胜故夏至温指水胜火,所以夏至时温暖。
火胜故冬至燥:火胜故冬至燥指火胜水,所以冬至时干燥。
八尺之表:八尺之表指八尺高的日晷。
景修尺五寸:景修尺五寸指日影长一尺五寸。
景修则阴气胜:景修则阴气胜指日影长则阴气胜。
短则阳气胜:短则阳气胜指日影短则阳气胜。
阴气胜则为水:阴气胜则为水指阴气胜则象征水。
阳气胜则为旱:阳气胜则为旱指阳气胜则象征干旱。
《文子》:《文子》指古代哲学书籍。
政失於夏:政失於夏指政治在夏天失去平衡。
荧惑逆行:荧惑逆行指火星逆行,象征政治混乱。
夏政不失:夏政不失指政治在夏天保持平衡。
降雨时:降雨时指夏天降雨适时。
续汉书律历志:续汉书律历志指古代天文书籍。
日行南陆谓之夏:日行南陆谓之夏指太阳运行到南陆时称为夏天。
蔡邕《独断》:蔡邕《独断》指古代哲学书籍。
夏至阴气始起:夏至阴气始起指夏至时阴气开始上升。
麋鹿解角:麋鹿解角指夏至时麋鹿角脱落。
故寝兵鼓:故寝兵鼓指夏至时停止战争和鼓声。
身欲宁:身欲宁指夏至时身体需要安宁。
志欲静:志欲静指夏至时心情需要平静。
故不听事:故不听事指夏至时不处理政事。
《续汉礼仪志》:《续汉礼仪志》指古代礼仪书籍。
夏至日:夏至日指夏至节气。
浚井改水:浚井改水指夏至时清理水井,更换水源。
冬至日:冬至日指冬至节气。
钻燧改火:钻燧改火指冬至时钻木取火,更换火种。
《五经通义》:《五经通义》指古代哲学书籍。
夏至阴始动:夏至阴始动指夏至时阴气开始活动。
未达:未达指阴气尚未达到顶峰。
不设政事:不设政事指夏至时不处理政事。
所以助养阴气也:所以助养阴气也指夏至时停止战争和政事以助养阴气。
易曰:易曰指《易经》说。
先王以至日闭关:先王以至日闭关指古代君王在夏至时关闭城门。
后不省方:后不省方指夏至时不巡视四方。
以此助之:以此助之指夏至时停止战争和政事以助养阴气。
《楚辞》:《楚辞》指古代诗歌集。
滔滔孟夏:滔滔孟夏指夏天的第一个月。
草木莽莽:草木莽莽指草木茂盛。
收恢台之盛夏:收恢台之盛夏指夏天的盛大景象。
【诗】:【诗】指诗歌。
晋郭璞诗:晋郭璞诗指晋代郭璞的诗歌。
羲和聘丹衢:羲和聘丹衢指羲和在红色道路上行走。
朱明赫其猛:朱明赫其猛指夏天的炎热和光明。
融风拂晨霄:融风拂晨霄指夏天的风拂过晨空。
阳精一何冏:阳精一何冏指夏天的阳光多么明亮。
闲宇静无娱:闲宇静无娱指夏天的宁静。
端坐愁日永:端坐愁日永指夏天白天长,坐着发愁。
晋李颙诗:晋李颙诗指晋代李颙的诗歌。
炎光灿南溟:炎光灿南溟指夏天的阳光照耀南海。
溽暑融三夏:溽暑融三夏指夏天的炎热。
黮{雨对}重云荫:黮{雨对}重云荫指夏天的乌云遮天。
砰棱震雷吒:砰棱震雷吒指夏天的雷声震天。
宋颜延之夏夜呈从兄散骑诗:宋颜延之夏夜呈从兄散骑诗指宋代颜延之的夏夜诗歌。
炎天方埃郁:炎天方埃郁指夏天的炎热。
暑晏阕尘纷:暑晏阕尘纷指夏天的尘埃。
独静阙隅座:独静阙隅座指夏天的宁静。
临堂对星分:临堂对星分指夏天的星空。
侧听风薄木:侧听风薄木指夏天的风拂过树木。
遥睇月开云:遥睇月开云指夏天的月亮和云彩。
夜蝉当夏急:夜蝉当夏急指夏天的蝉鸣。
阴虫先秋闻:阴虫先秋闻指夏天的虫鸣。
岁候初过半:岁候初过半指夏天过半。
荃蕙岂久芬:荃蕙岂久芬指夏天的花草芬芳。
齐谢朓出下馆诗:齐谢朓出下馆诗指齐代谢朓的诗歌。
麦候始清和:麦候始清和指夏天的麦子成熟。
凉雨销炎燠:凉雨销炎燠指夏天的凉雨消暑。
红莲摇弱荇:红莲摇弱荇指夏天的莲花和荇菜。
丹藤绕新竹:丹藤绕新竹指夏天的藤蔓和新竹。
物色盈怀抱:物色盈怀抱指夏天的景色充满怀抱。
方驾娱耳目:方驾娱耳目指夏天的景色娱乐耳目。
梁萧子范夏夜独坐诗:梁萧子范夏夜独坐诗指梁代萧子范的夏夜诗歌。
节序值徂炎:节序值徂炎指夏天的炎热。
兹宵在三伏:兹宵在三伏指夏天的三伏天。
冯轩伫凉气:冯轩伫凉气指夏天的凉气。
中筵倦烦燠:中筵倦烦燠指夏天的炎热。
寂漠对空窗:寂漠对空窗指夏天的宁静。
清疏临夜竹:清疏临夜竹指夏天的竹子在夜晚的清疏。
虫音乱阶草:虫音乱阶草指夏天的虫鸣和草地。
萤光绕庭木:萤光绕庭木指夏天的萤火虫和树木。
帘月渡斜辉:帘月渡斜辉指夏天的月亮和斜阳。
风花起馀馥:风花起馀馥指夏天的花香。
一伤年志罢:一伤年志罢指夏天的伤感。
长嗟逝波速:长嗟逝波速指夏天的时光流逝。
【赋】:【赋】指赋体文学。
晋傅玄述夏赋:晋傅玄述夏赋指晋代傅玄的夏天赋。
四月惟夏:四月惟夏指夏天的第四个月。
运臻正阳:运臻正阳指夏天的阳气达到顶峰。
和气穆而扇物:和气穆而扇物指夏天的和风吹拂万物。
麦含露而飞芒:麦含露而飞芒指夏天的麦子含露水,麦芒飞扬。
清徵泛於琴瑟:清徵泛於琴瑟指夏天的音乐。
朱鸟感於炎荒:朱鸟感於炎荒指夏天的炎热。
鹿解角於中野:鹿解角於中野指夏天的鹿角脱落。
草木蔚其条长:草木蔚其条长指夏天的草木茂盛。
梁江淹四时赋:梁江淹四时赋指梁代江淹的四季赋。
至如:至如指夏天的景象。
炎云峰起:炎云峰起指夏天的炎热云彩。
芳树未移:芳树未移指夏天的树木。
皋兰生坂:皋兰生坂指夏天的兰花。
朱荷出池:朱荷出池指夏天的荷花。
忆上国之绮树:忆上国之绮树指夏天的树木。
想金陵之蕙枝:想金陵之蕙枝指夏天的花草。
晋李颙悲四时赋:晋李颙悲四时赋指晋代李颙的四季赋。
悲炎节之赫羲:悲炎节之赫羲指夏天的炎热。
览祝融之御辔:览祝融之御辔指夏天的炎热。
游井耀兮南离:游井耀兮南离指夏天的炎热。
睎辰凯之长吹:睎辰凯之长吹指夏天的风。
荫绿柳之杨枝:荫绿柳之杨枝指夏天的柳树。
云郁律以泉涌:云郁律以泉涌指夏天的云彩和泉水。
雨淋澡而方簁:雨淋澡而方簁指夏天的雨水。
奋骇霆之奔磕:奋骇霆之奔磕指夏天的雷声。
舒惊电之横摛:舒惊电之横摛指夏天的闪电。
◇秋:◇秋指秋天的内容。
《尔雅》:《尔雅》指古代词典。
秋为白藏:秋为白藏指秋天的别称,象征收获和储藏。
一曰收成:一曰收成指秋天的别称,象征收获。
《礼记》:《礼记》指古代礼仪书籍。
孟秋之月:孟秋之月指秋天的第一个月。
凉风至:凉风至指秋天的凉风。
白露降:白露降指秋天的白露。
寒蝉鸣:寒蝉鸣指秋天的蝉鸣。
鹰乃祭鸟:鹰乃祭鸟指秋天的鹰捕食鸟类。
仲秋之月:仲秋之月指秋天的第二个月。
鸿雁来:鸿雁来指秋天的鸿雁迁徙。
玄鸟归:玄鸟归指秋天的燕子回归。
群鸟养羞:群鸟养羞指秋天的鸟类储备食物。
季秋之月:季秋之月指秋天的第三个月。
鸿雁来宾:鸿雁来宾指秋天的鸿雁迁徙。
雀入大水为蛤:雀入大水为蛤指秋天的雀鸟变成蛤蜊。
菊有黄花:菊有黄花指秋天的菊花。
豺乃祭兽:豺乃祭兽指秋天的豺狼捕食兽类。
《尸子》:《尸子》指古代哲学书籍。
秋为礼:秋为礼指秋天的特性,象征礼仪和肃穆。
西方为秋:西方为秋指西方象征秋天。
秋,肃也:秋,肃也指秋天的特性,象征肃穆。
万物莫不礼肃:万物莫不礼肃指秋天的特性,象征万物肃穆。
敬之至也:敬之至也指秋天的特性,象征敬重。
《毛诗》:《毛诗》指古代诗歌集。
秋日凄凄:秋日凄凄指秋天的凄凉。
百草具腓:百草具腓指秋天的草木枯萎。
一日不见:一日不见指秋天的思念。
如三秋兮:如三秋兮指秋天的思念。
《春秋考异邮》:《春秋考异邮》指古代天文书籍。
立秋趣织鸣:立秋趣织鸣指秋天的织女星鸣叫。
《尚书》:《尚书》指古代历史书籍。
分命和仲:分命和仲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负责管理西方和秋天。
宅西:宅西指和仲居住在西方,管理秋天。
曰昧谷:曰昧谷指和仲居住在昧谷。
寅饯纳日:寅饯纳日指和仲在寅时迎接太阳。
平秩西成:平秩西成指和仲管理西方的收获。
宵中星虚:宵中星虚指秋天的星空。
以殷仲秋:以殷仲秋指秋天的第二个月。
《周书·时训》:《周书·时训》指古代天文书籍。
立秋之日:立秋之日指立秋节气。
后五日:后五日指蛰虫坯户后五天。
寒蜩鸣:寒蜩鸣指秋天的蝉鸣。
凉风不至:凉风不至指秋天的凉风未到。
国无严政:国无严政指国家没有严格的政令。
白露不降:白露不降指秋天的白露未降。
民多欬病:民多欬病指百姓多患咳嗽病。
寒蜩不鸣:寒蜩不鸣指秋天的蝉未鸣叫。
人臣力争:人臣力争指臣子们争夺权力。
白露之日:白露之日指白露节气。
鸿雁不来:鸿雁不来指秋天的鸿雁未迁徙。
远人背叛:远人背叛指远方的人背叛。
玄鸟不归:玄鸟不归指秋天的燕子未回归。
室家离散:室家离散指家庭离散。
群鸟不羞:群鸟不羞指秋天的鸟类未储备食物。
臣下骄慢:臣下骄慢指臣子们骄傲自大。
秋分之日:秋分之日指秋分节气。
雷乃始收:雷乃始收指秋天的雷声停止。
蛰虫坯户:蛰虫坯户指秋天的昆虫开始冬眠。
水始涸:水始涸指秋天的水开始干涸。
雷乃不收:雷乃不收指秋天的雷声未停止。
诸侯淫汰:诸侯淫汰指诸侯们奢侈淫逸。
蛰虫不坯:蛰虫不坯指秋天的昆虫未冬眠。
民靡有赖:民靡有赖指百姓没有依靠。
水不始涸:水不始涸指秋天的水未干涸。
介虫为害:介虫为害指秋天的昆虫为害。
《周官》:《周官》指古代礼仪书籍。
司裘:司裘指古代官职,负责管理裘皮。
掌为大裘:掌为大裘指司裘负责制作大裘。
以供王祀天之服:以供王祀天之服指司裘制作大裘供君王祭祀天时穿着。
仲秋献良裘:仲秋献良裘指秋天的第二个月献上良裘。
季秋献功裘:季秋献功裘指秋天的第三个月献上功裘。
籥章:籥章指古代官职,负责管理音乐。
掌仲秋击土鼓:掌仲秋击土鼓指籥章负责在秋天的第二个月击打土鼓。
籥豳诗:籥豳诗指籥章演奏豳诗。
以迎寒:以迎寒指籥章演奏音乐迎接寒冷。
秋则衣白衣:秋则衣白衣指秋天穿白色衣服。
佩白玉:佩白玉指秋天佩戴白色玉石。
乘白辂:乘白辂指秋天乘坐白色车辂。
驾白骆:驾白骆指秋天驾驶白色骆驼。
载白旗:载白旗指秋天载白色旗帜。
以迎秋于西郊:以迎秋于西郊指秋天在西郊举行迎秋仪式。
《诗含神雾》:《诗含神雾》指古代诗歌集。
秦:秦指古代地名,位于仲秋之位。
地处仲秋之位:地处仲秋之位指秦地位于秋天的第二个月。
二毛:指头发开始变白,象征中年。
太尉掾:太尉的属官,太尉是古代中国的高级军事官员。
散骑之省:古代官署名,负责皇帝的随从和护卫。
珥蝉冕:古代官员的帽子,象征高官显贵。
纨绮:精美的丝织品,象征富贵。
茆屋:茅草屋,象征简朴的生活。
摄官承乏:临时担任官职,填补空缺。
猥厕朝列:谦辞,表示自己地位卑微,勉强跻身于朝廷之中。
夙兴晏寝:早起晚睡,形容勤奋工作。
池鱼笼鸟:比喻受困于狭小空间,渴望自由。
染翰操纸:指提笔写作。
四运:指四季的循环。
华莳:花草树木。
冬索春敷:冬天凋零,春天复苏。
夏茂秋落:夏天繁茂,秋天凋零。
归燕翔隼:燕子归巢,隼鸟飞翔,象征季节的变化。
轻箑纤絺:轻薄的扇子和细葛布,象征夏天的用品。
莞蒻袷衣:草席和夹衣,象征秋天的用品。
槭树洒落:树叶飘落,象征秋天的景象。
蝉嘒嘒:蝉鸣声,象征秋天的声音。
雁南飞:大雁南飞,象征秋天的迁徙。
月朣胧:月光朦胧,象征秋天的夜晚。
熠燿粲:星光闪烁,象征秋天的夜空。
蟋蟀鸣:蟋蟀的鸣叫,象征秋天的声音。
离鸿:离群的大雁,象征孤独。
流火:指火星西沉,象征秋天的到来。
耿介:形容心情沉重,难以入眠。
班鬓彪:头发斑白,象征年老。
素发飒:白发飘动,象征年老。
敛衽:整理衣襟,表示恭敬。
投绂:辞去官职,象征归隐。
东皋:东边的田野,象征田园生活。
黍稷:谷物,象征农耕生活。
逍遥:自由自在,象征无拘无束的生活。
放旷:放达旷达,象征超脱世俗。
优哉游哉:悠闲自得,象征无忧无虑的生活。
卒岁:度过一年,象征生活的平静。
颛顼: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被认为是冬季的象征。
玄冥: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管冬季和寒冷。
重阳:指阳气极盛之时,此处指冬季阳气潜藏。
司寒:掌管寒冷的官职或神灵。
凛戾:形容气候寒冷刺骨。
萧索:形容气氛凄凉、冷清。
凄风:寒冷的风。
怆:悲伤、哀痛。
鸣条:风吹动树枝发出的声音。
藏丘:野兽藏身于山丘之中。
栖音:鸟儿栖息时发出的声音。
振枯:山岭上的树木枯萎。
怀惨:心中充满悲伤。
日躔女度:太阳运行到女宿(二十八宿之一)的位置,表示时间已晚。
衡轻炭燥:指冬季气候干燥,炭火易燃。
权重泉涸:指冬季泉水干涸。
玄武:古代四象之一,代表北方和冬季。
螣蛇:传说中的神蛇,象征冬季的蛰伏。
圭:古代测量日影的仪器。
晷:日晷,古代计时工具。
霰:雪珠,小冰粒。
霙:雪花。
罘罳:古代宫殿屋檐下的装饰物。
屠苏:古代一种酒,常用于新年饮用。
五行:金、木、水、火、土,古代哲学中的五种基本元素。
四节:春、夏、秋、冬四季。
析木:二十八宿之一,象征冬季。
彩虹藏於虚廓:冬季彩虹少见,象征冬季的寒冷和沉寂。
鳞介:指鱼类和甲壳类动物。
扶木:传说中的神木,象征生命力的衰退。
若华:传说中的神花,象征生命的凋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三-岁时上-评注
这段古文集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象征意义,展现了古人对春天的深刻理解与丰富情感。文中引用了《尔雅》、《尚书》、《礼记》、《周礼》等多部经典文献,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春天的自然现象、农事活动、祭祀仪式以及文化象征。
首先,春天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文中提到“春为青阳”,青阳象征着春天的阳光明媚、万物复苏。春天不仅是自然界的复苏季节,也是人类社会的活动高峰期。古人通过“寅宾出日”、“平秩东作”等仪式,表达对春天的敬畏与感恩。春天是农耕的开始,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其次,文中详细描述了春天的自然现象。从“东风解冻”到“蛰虫始振”,再到“鱼上冰”、“鸿雁来”,这些自然现象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春天不仅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动物迁徙、植物生长的季节。古人通过观察这些自然现象,总结出春天的规律,并将其与农事活动、祭祀仪式相结合。
再次,春天在文化上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文中提到“春为忠”,春天象征着忠诚与生机。古人认为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忠诚的坚守。春天也是祭祀的季节,古人通过“祀于高禖”、“始蚕于北郊”等仪式,表达对春天的敬畏与感恩。
此外,春天在文学艺术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文中引用了《楚辞》、《毛诗》等多部文学作品,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春天不仅是自然界的复苏季节,也是文学艺术的灵感源泉。古人通过诗歌、音乐等形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与感慨。
最后,春天在哲学与宗教中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文中提到“春气发而百草生”,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勃发与循环。古人通过观察春天的自然现象,总结出宇宙的规律与生命的真谛。春天不仅是自然界的复苏季节,也是人类精神的觉醒季节。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与阐释,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理解,以及对生命的赞美与思考。春天不仅是自然界的复苏季节,也是人类社会的活动高峰期,更是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的灵感源泉。古人对春天的深刻理解与丰富情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文化传承。
这段古文集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文中多次提到‘春’字,如‘春还春节美’、‘春心日日异’等,表达了春天带来的美好和变化。同时,文中也充满了对春天的感伤和思念,如‘春愁春自结’、‘春人春不见’等,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复杂情感。
文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落花随燕入’、‘游丝带蝶惊’等,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也传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情感。通过这些意象,读者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及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和思念。
此外,文中还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例如,‘春从何处来,拂水复惊梅’通过拟人手法,将春天描绘成一个神秘的存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艺术魅力。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复杂。它不仅是一篇描写春天的佳作,也是一篇充满情感的艺术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
这段古文描绘了夏天和秋天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季节变化的深刻理解和丰富想象。夏天的描写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如‘平皋眇莽,中林葱青’描绘了夏天的草地和森林的茂盛,‘野马飞涧,晨虹垂旌’则生动地表现了夏天动物和自然现象的动态美。秋天的描写则更多地体现了收获和肃穆的氛围,如‘凉风至,白露降’描绘了秋天的凉爽和露水,‘鸿雁来,玄鸟归’则表现了秋天鸟类的迁徙和回归。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古文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夏天的描写强调了万物生长和繁荣,体现了古人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秋天的描写则更多地体现了收获和储藏的重要性,反映了古人对农业社会的依赖和对自然资源的珍惜。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古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朱明赫其猛’用红色和明亮来象征夏天的炎热和光明,‘秋为白藏’用白色和储藏来象征秋天的收获和肃穆。这些比喻和象征不仅增强了文本的表现力,也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季节变化的美感和意义。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古文不仅记录了古代中国人对季节变化的观察和理解,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和礼仪制度。如‘天子迎夏於南郊’和‘秋则衣白衣,佩白玉’等描写,展现了古代君王和百姓在季节变化中的礼仪活动和生活方式,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夏天和秋天的生动描写,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丰富想象,体现了古人对生命力和自然规律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和礼仪制度,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
这篇赋文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文章开篇以作者自身的经历为引子,描述了自己从简朴的田园生活到跻身朝廷的转变,然而尽管身处高位,作者却感到如同池鱼笼鸟,渴望回归自然。这种对自由的向往贯穿全文,成为文章的情感基调。
文章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树叶飘落、蝉鸣雁飞、月光朦胧、星光闪烁,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与凄凉,也象征着人生的盛衰与无常。作者通过对这些景象的观察,感叹万物荣枯的循环,进而引发对人生美恶的思考。
文章的语言优美,充满了诗意。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池鱼笼鸟”比喻受困的处境,“归燕翔隼”象征季节的变化,“月朣胧以含光”描绘了秋夜的朦胧美。这些修辞手法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文章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从作者的个人经历出发,逐步展开对秋天景象的描写,最后回归到对人生的思考。这种由具体到抽象的结构安排,使文章既有情感的抒发,又有哲理的探讨,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总的来说,这篇赋文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是一篇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佳作。
这段古文通过描绘冬季的景象,展现了古人对自然变化的深刻观察和情感体验。文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坚冰’、‘白雪’、‘凄风’、‘落叶’等,营造出一种寒冷、萧瑟的氛围,反映了冬季的严酷和生命的沉寂。
从文化背景来看,文中提到的‘颛顼’、‘玄冥’等神话人物,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现象的神话化解释。这些神话人物不仅是自然力量的象征,也承载了古人对季节变化的敬畏和崇拜。
在艺术特色方面,这段古文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拟人等,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例如,‘坚冰涸於川底兮,白雪陨於云端’通过对比冰与雪的状态,突出了冬季的寒冷和沉寂。
此外,文中还融入了古代哲学思想,如‘五行’、‘四节’等概念,体现了古人对宇宙运行规律的理解。这些哲学思想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内涵,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古文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古代气候、生态和哲学思想的重要资料。通过对冬季景象的描绘,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中国社会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以其深刻的自然描写、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展现了古代中国文学的魅力,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