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七十四-巧艺部

作者: 欧阳询(557年—641年),唐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主持编撰《艺文类聚》。他是初唐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年代:编撰于唐代初年(7世纪初)。

内容简要:《艺文类聚》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类书,共100卷,分为46部,727子目。书中按主题分类辑录了先秦至唐代的文献资料,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它是研究唐代以前文化的重要工具书,对后世类书的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七十四-巧艺部-原文

射 书 画 围棋 弹棋 博 樗蒲 投壶 塞 藏钩 四维 象戏

◇射

《世本》曰:逢蒙作射。

《山海经》曰:轩辕国,在穷山际,其不寿者八百岁,人面蛇身,尾交首,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

《礼记》曰:士使之射,不能则辞以疾,悬弧之义。

又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又曰:孔子射於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

《左传》曰:晋将战,潘尫之党与养由基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

《列子》曰: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尸子》曰:荆庄王命养由基射蜻蛉,王曰:吾欲得之,养由基援弓射之,拂左翼,王大喜。

又曰:鸿鹄在上,鞟弩以待,若发善否,问二五弗知,非二五难计也,欲鸿之心乱也。

《庄子》曰:以十钧射者,见天而不见云,以七钧射者,见鹄而不见鸧,以五钧射者,见鸧而不见雀。

《老子》曰: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与之。

《韩诗外传》曰: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弯弓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石也,因复射石,矢摧无迹,渠子见其诚心,金石为之开,而况於人乎。

《史记》曰: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没镞,视之石,因复射之,终不复入,广所居郡,闻有虎,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子他人学者,莫能及。

又曰: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从,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将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淮南子》曰:越人学远参天,而发镝在五步内,今学者欲学古而不知变,是越人射也。

《汉书》曰:匈奴畏郅都之威,刻木象都之状,交弓射之,莫之能一中。

魏书曰:文帝共上常猎,为虎所逐,顾射,应声而倒,太祖壮其挚勇,使将武骑。

《吴志》曰:太史慈,猿臂善射,弦不虚发,尝从孙策讨麻保贼,贼缘上楼上行骂,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其妙如此。

《典论》曰:文帝自序曰:少好弓马,逐禽辄十里,射出百步,后濊犭百贡良弓,代献名马,时岁暮春,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浅兽肥,於邺西猎,终日,获獐鹿九,雉兔二十。

【诗】梁元帝落日射罴诗曰:促宴引枚邹,中园观兽侯,日度堋阴广,风横旗影浮,移竿标入箭,叠鼓送争筹,附枝时可息,言从清夜游。

周庾信北园射堂诗曰:轩堂聊可习,仙的不难登,转箭初辟竿,横弓先望堋,惊心一雁落,连臂两猿腾,直知王济巧,谁见魏舒能,空心不死树,无叶未枯藤,择贤方至此,传卮欣得朋。

◇书

《淮南子》曰:昔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事具百穀部。]

家语曰:宓子贱仕鲁,为单父宰,恐君听用谗人,使己不得行其政,故请君近吏二人,与俱至官,令二吏书,辄掣其肘,书不善,则从而怒之,二吏患焉,辞归鲁,宓子曰:书甚不善,勉而归矣,二吏归报於君曰:宓子使臣书,而掣摇臣肘,书恶而又怒臣,邑吏皆笑,所以去之而来也,君以问孔子,孔子曰:宓子齐君子也,其才任霸王之佐,屈节治单父,将以自试,意者其以此谏乎,公悟,太息叹曰:寡人乱宓子之政,而责其善者数矣。

《汉书》曰:元帝多才艺,善史书,[应劭曰:周宣王太史史藉(汉书元帝纪注作籀。)所作大篆也。]鼓琴瑟,吹洞箫。

又曰:宣帝时,中郎将张彭祖,少与帝微时同席砚书,及帝即尊位,彭祖以旧恩,封阳都侯,[事具文部砚篇。]

又曰:陈遵大率常醉,然事亦不废,长八尺馀,长头大鼻,容貌甚伟,略涉传记,赡於文辞,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去,以为之荣。

《后汉书》曰:张奂长子芝,字伯玉[玉字衍。]英,最知名,芝及弟昶,善草书,至今称之。

又曰:显宗问班固,卿弟子安在,固对与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三辅决录》曰:赵袭敦煌太守,先是杜伯度崔子玉,以工草书称於前世,袭与罗晖,亦以能草,颇自矜夸,故张伯英书与袭同郡太仆朱赐书曰: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馀。

王隐《晋书》曰:索靖,敦煌人,靖草法,武帝爱之,时尚书令卫瓘,世号得伯英之筋,一台二妙,天下为希。

【赋】晋阳[按当作杨。]泉草书赋曰:惟六书之为体,美草法之最奇,杜垂名於古昔,皇著法乎今斯,字要妙而有好,势奇绮而分驰,解隶体之细微,散委曲而得宜,乍杨柳而奋发,似龙凤之腾仪,应神灵之变化,象日月之盈亏,书踪竦而值立,衡平体而均施,或敛束而相抱,或婆娑而四垂,或攒翦而齐整,或上下而参差,或阴岑而高举,或落择而自披,其布好施媚,如明珠之陆离,发翰摅藻,如春华之杨枝,提墨纵体,如美女之长眉,其滑泽肴易,如长溜之分歧,其骨梗强壮,如柱蛇楚之不基,断除弓尽,如工匠之尽规,其芒角吟牙,如严霜之傅枝,众巧百态,无尽不奇,宛转翻覆,如丝相持。

齐王僧虔书赋曰:情凭虚而测有,思沿想而图空,心经於则,目像其容,手以心麾,毫以手从,风摇挺气,妍孊深功,尔其隶明敏婉,蠖绚蒨趍,将摛文匪缛,讬韵笙簧,仪春等爱,丽景依光,沉若云郁

轻若蝉扬,稠必昂萃,约实箕张,垂端整曲,栽邪制方,或具美於片巧,或双兢於两伤,形绵靡而多态,气陵厉其如芒,故其委貌也必妍,献体也贵壮,迹乘规而骋势,志循检而怀放。

【势】后汉蔡邕篆书势曰:体有六篆,妙巧入神,或象龟文,或比龙鳞,纡体放尾,长翅短身,扬波震激,鹰跱鸟震,延颈胁翼,势似凌云。

晋卫恒四体书势曰:弘农张伯英,转精其巧,家之衣帛,必先书后染,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下笔必为楷则,号怱怱不暇草,寸纸不遗,仲将谓之草圣。

晋索靖书势曰:盖草圣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虫蛇蚴虬,或往或还,颓阿那以羸形,欻奋亹而桓桓,及其逸游眄乡,乍正乍邪,骐骥暴怒逼其辔,海水窊隆扬其波,玄熊对路于山岳,飞燕相追而差池,举而察之。又似和风吹林,偃草扇树,枝条从风,转相比附,窈娆廉苫,随体散布,纷扰扰以绮靡,中持疑而犹豫,玄螭狡兽嬉其间,腾猿飞鼬相奔趣,陵鱼奋尾,骇龙反据,投空自窜,张设牙距。

晋刘邵飞白书势曰:鸟鱼龙蛇,龟兽仙人,蛟脚偃波,楷隶八分,世施常妙,索草锺真,爰有飞白之丽,貌艳势珍,若乃敷坼毫芒,纤手和会,素幹冰解,兰墨电掣,直准箭驰,屈拟蠖势,繁节参谭,绮靡循杀,有若烟云拂蔚,交纷刻继,韩卢接飞,宋鹊游逝。

【启】梁庾肩吾谢东宫古迹启曰:窃以仙岩遗转,入握成尘,孔壁藏文,随开已蠹,石书有暗,厨尽犹飞,岂有迹经四代,年逾十纪,芝英云气之巧,未损松铅,鹊反鸾惊之势,不侵蒲竹,必使酒肆来人,池流色变,将损北海之续,还代西河之简。

梁元帝上东宫古迹启曰:师宜八分之巧,元帝三体之妙,史籀李斯之篆,梁鸿曹喜之书,莫不总华桂宫,盈满甲馆,窃以鸾惊之势,既闻之於索靖,鹰跱之巧。又显之於蔡邕,是以游雾重云,传敬礼之法,鸟鴶鱼颃,表杨泉之赋,颇好六文,多惭三礼,尚方大篆,既其牢落,柱下方书,何曾仿佛,空慕河间之聚书,竟徵东平之献表,齐攸尺牍,顾已缺然,北海楷隶,终成难拟。

【书】梁简文帝答湘东王上王羲之书曰:试笔成文,临池染墨,疏密俱巧,真草皆得,似望城扉,如瞻星石,不营云飞之散,何待曲辱之丹,方当奉彼廷中,置之帐里,乍楷铜钩,时悬欹案,戢意之深,良不能已。

◇画

《韩子》曰:客为齐王画者,问之,画孰最难,对曰:狗马最难,孰最易,曰:鬼魅最易,狗马人所知也,旦暮於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无形者不可睹,故易。

《汉书》曰:上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乏食,陈平使画工图美女,间遣人遗阏氏,云汉有美女,姿质若是,将欲献单于,阏氏以为然,从容言於单于,乃始得出。

又曰: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忽思股肱之美,图画其人於麒麟阁。

又曰:金日磾母,教诲二子,甚有法度,上闻而嘉之,病死,诏图画於甘泉宫,曰休屠王阏氏,日磾见画尝拜,向之涕泣。

又曰:元帝宫人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焉,其中常者,悉皆行货赂,王昭君姿容甚丽,志不可苟求,工遂毁其状,后匈奴来和,求美女於帝,帝以昭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名字已去,不欲中改,於是遂行。

范晔《后汉书》曰:永平初,马援女立为皇后,显宗图画建武中名臣列将於云台,以椒房故,独不及援,东平王苍观图,言於帝曰:何故不图伏波像,帝笑而不言。

《风俗通》曰:门户铺首,谨案百家书云,公输班之水,见蠡,曰:见汝形,蠡適出头,般以足画图之,蠡引闭其户,终不可得开,般遂施之门户,云人闭藏如是,固周密矣。

陈思王画赞序曰:盖画者,鸟书之流,昔明德马后,美於色,厚於德,帝用嘉之,尝从观画,过虞舜庙,见娥皇女英,帝指之戏后曰:恨不得如此为妃。又前见陶唐之像,后指尧曰:嗟乎,群臣百僚,恨不得为君如是,帝顾而笑,故夫画所见多矣。

《世说》曰:晋陵顾恺,善画绝世,好写起人形,欲图殷荆州堪,曰:我形恶,卿不烦尔,恺曰:明府正当为眼耳,若明点童子,飞白拂上,使如轻云之蔽月。

又曰: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何事如此,曰:四体妍蚩,本无关於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又曰:顾恺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看画者定觉,益毛有神明,殊胜向未安时,顾[世说巧艺篇顾下有长康画三字,此蒙上条,当脱画字。]谢幼舆在岩里,人问所以,顾[世说顾下有曰谢二字。]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人,此子自宜置於丘壑之中。

又曰:顾长康道画,云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赋】晋傅咸画像赋曰:先画卞和之像者,虽具其事在素,定见其泣血残刖之刑,情以凄然,辞曰:惟年命之遒短,速流光之有经,疾没世而不称,贵立身而扬名,既铭勒於锺鼎。又图像於丹青,览光烈之攸画,睹卞子之容形,泣泉流以雨下,洒血面而瀸缨,痛两趾之双刖,心恻凄以伤情,虽发肤之不毁,觉害仁以偷生,向厥趾之不刖,孰夜光之见明,人之不同,爰自在昔,臧知柳而不进,和残躯以证璧。

【赞】梁元帝职贡图赞曰:北通玄兔,南渐朱鸢,交河悠远,合浦回邅,兹海无际,阴山接天,遐哉鸟穴,永矣鸡田。

【启】梁元帝谢上画蒙敕褒赏启曰

臣簿领馀暇,窃爱丹青,云台之像,终微仿佛,宣室之图,更难议拟,成蝇罕术,画马疏工,人非世将,恩深晋帝之赏,迹愧景山,宠逾魏皇之诏。

又谢东宫赉陆探微画启曰:工逾画马,巧迈图龙,试映玉池,即看鱼动,还傍金屏,复疑蝇集,史迁暂睹,悬识留侯之貌,汉帝一瞻,便见王嫱之像。

◇围棋

《左传》曰:太叔文子谓甯喜曰: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

《博物志》曰:尧造围棋,丹朱善棋。

《说文》曰:弈,围棋也。

尹《文子》曰:以智力求者,喻如弈,弈进退取与,攻劫放舍,在我者也。

《蜀志》曰:魏军次于兴平,假费祎节,率众往御,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求围棋,于时羽檄交驰,严驾已讫,祎与敏留意对戏,色无厌倦,敏曰:聊观试君耳,信可人,必能辨贼者,祎至,敌遂退。

《魏志》曰:王粲观人围棋,局坏,粲复为之,棋者不信,以袍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一道。

《博物志》曰:桓谭蔡邕善音乐,冯翊山子道王九真郭酆等,善棋,太祖皆与争能。

《晋中兴书》曰:陶侃为荆州,见佐史博弈戏具,投之於江,曰:围棋尧舜以教愚子,博殷纣所造,诸君并国器,何以此为。

《语林》曰:王中郎以围棋是坐隐,支公以棋为手谈。

《俗说》曰:殷仲堪在都,尝往看棋,诸从在瓦官寺前宅上,于时袁羌与人共在窗下围棋,仲堪在里,问袁易义,袁应答如流,围棋不辍,袁意傲然,殊有馀地,殷撰辞致难,每有往复。

【赋】后汉马融围棋赋曰:略观围棋,法於用兵,三尺之局,为战斗场,陈聚士卒,两敌相当,怯者无功,贪者先亡,先据四道,守角依傍,缘边遮列,往往相望,离离马目,连连雁行,踔度间置,徘徊中央,收取死卒,无使相迎,当食不食,反受其殃,离乱交错,更相度越,守规不固,为所唐突,深入贪地,杀亡士卒,狂攘相救,先后并没,计功相除,以时早讫,事留变生,拾棋欲疾,营或窘乏,无令诈出,深念远虑,胜乃可必。

晋曹摅围棋赋曰:昔班固造弈旨之论,马融有围棋之赋,拟军政以为本,引兵家以为喻,盖宣尼之所以称美,而君子之所以游虑也,既好其事,而壮其辞,聊因翰墨,述而赋焉,其辞曰:局则邓林之木,鲁班所造,雉方砥平,素质玄道,犀角象牙,是错是砺,内含光润,形亦应制,於是二敌交行,星罗宿列,云会中区,网布四裔,合围促阵,交相侵伐,用兵之象,六军之际也,张甄设伏,挑敌诱寇,纵败先锋,要胜后复,寻道为场,频战累斗,夫保角依边,处山营也,隔道相望,夹水兵也,二斗共生,皆目并也,持棋合,[句有脱文。]连理形也,览斯戏以广思,仪群方之妙理,讶奇变之可嘉,思孙吴与白起,世既平而功绝,局告成而巧止,当无为之馀日,差见玩於君子。

晋蔡洪围棋赋曰:命班尔之妙手,制朝阳之柔木,取坤象於四方,位将军乎五岳,然后画路表界,立质朱文,曲直有正,方而不圆,筭涂授卒,三百惟群,任巧於无主,譬采菽乎中原,於是摅妙思,奋玄筹,玩服色,尚骍驹,旅进旅退,二骑迭驱,翻翻马合,落落星敷,各啸歌以发愤,运变化以相符,乍似戏鹤之干霓。又类狡兔之绕丘,散象乘虚之飞电,聚类绝贯之积珠,然后枕以大罗,缮以城郭,缀以悬险,经以绝落,眇望翼舒,翱翔容弈,弯掌南指,情实西射,杨尘奄迹,虽动详悉,或临局寂然,惟棋是陈,静昧无声,潜来若神,抑舒之役,成子之贤也,或声手俱发,喧哗譟扰,色类不定,次措无已,再衰三竭,锐气已朽,登轼望轶,其乱可取也,尔乃心斗饹竞,势使挥谦,携手诋欺,朱颜相嫌,然局不弘席,子不盈卷,秉二仪之极要,握众巧之至权,若八卦之初兆,遂消息乎天文,屈则尺蠖,舒则龙翻,崔嵬云起,巃鹢浪传,崟岑山结,沓如雾分,静若清夜之列宿,动若流彗之互奔,殿未结而筭了,隶首不得窥其门,局覆乱而不惑,研桑不足识其源,或设死而称枉,皋陶不能治其怨,或巧逸以乐胥,后夔不足以之赞,我云势貌多以,孰能究传,远求近取,予一以贯。

梁武帝围棋赋曰:围奁象天,方局法地,抨则广羊文犀,子则白瑶玄玉,方眼无斜,直道不曲,尔乃建将军,布将士,列两阵,驱双轨,徘徊鹤翔,差池燕起,用忿兵而不顾,亦凭河而必危,痴无成术而好斗,非智者之所为,运疑心而犹豫,志无成而必亏,今一棋之出手,思九事而为防,敌谋断而计屈,欲侵地而无方,不失行而致寇,不助彼而为强,不让他以增地,不失子而云亡,落重围而计穷,欲佻巧而行促,剧疏勒之屯邅,甚白登之困辱,或龙化而超绝,或神变而独悟,勿胶柱以调瑟,专守株而待兔,或有少棋,已有活形,失不为悴,得不为荣,若其苦战,未必能平,用折雄威,致损令名,故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东西驰走,左右周章,善有翻覆,多致败亡,虽畜锐以将取,必居谦以自牧,譬猛兽之将击,亦俯耳而固伏,若局势已胜,不宜过轻,祸起於所忽,功坠於垂成,至如玉壶银台,车厢井栏,既见知於曩日,亦在今之可观,或非劫非时,两悬两生,局有众势,多不可名,或方四聚五,花六持七,虽涉戏之近事,亦临局而应悉,或取结角,或营边鄙

或先点而亡,或先撇而死,故君子以之游神,先达以之安思,尽有戏之要道,穷情理之奥秘。

梁宣帝围棋赋曰:引如征鸿赴沼,布若群鹊依枝,类林麓之隐隐,匹星汉之离离,蜂起百涂,从横万制,或无厌而反失,或先羸而后济。

【弈旨】后汉班固弈旨曰:北方之人,谓棋为弈,弘之说之举大略,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棋有白黑,阴阳分也,骈罗列布,效天文也,四象既陈,行之在人,盖王政也,或虚设豫置,以自卫护,盖象庖牺网罟之制,隄防周起,障塞漏决,有似夏后治水之势,一孔有阙,坏颓不振,有似瓠子汎滥之败,作伏设诈,突围横行,田单之奇,要厄相劫,割地取赏,苏张之姿,参分有胜而不诛,周文之德,逡巡儒行,保角依旁,却自补续,虽败不亡,缪公之智,中庸之方,上有天地之象,次有帝王之治,中有五霸之权,下有战国之事,览其得失,古今略备。

【弈势】魏应玚弈势曰:盖棋弈之制所尚矣,有像军戎战阵之纪,旌旗既列,权虑蜂起,骆驿雨集,鱼鳞雁峙,奋维阐翼,固卫边鄙,或饰遁伪旋,卓轹軿列,羸师延敌,一乘虚绝,归不得合,两见擒灭,淮阴之谟,拔旗之势也,或匡设无常,寻变应危,寇动北垒,备在南麾,中棋既捷,四表自亏,亚夫之智,耿弇之奇也,或假道四布,周爰繁昌,云合星罗,侵逼郊场,师弱众寡,临据孤亡,披扫彊御,广略土疆,昆阳之威,官渡之方也,挑诱既战,见欺敌对,纷拏相救,不量进退,群聚俱陨,力行唐突,瞋目恚愤,覆局崩溃,项将之咎,楚怀之悖也,时或失谬,收奔摄北,还自保固,完聚补塞,见可而进,先负后剋,燕昭之贤,齐顷之德也,长驱驰逐,见利忘害,轻敌寡备,所丧弥大,临疑犹豫,筭虑不详,苟贪少获,不知所亡,当断不断,还为所谋,项羽之失,吴王之尤也,持棋相守,莫敢先动,由楚汉之兵,相拒索巩也。

【铭】后汉李尤围棋铭曰:诗人幽忆,感物则思,志之空闲,玩弄游竟,局为宪矩,棋法阴阳,道为经纬,方错列张。

【启】梁任孝恭谢示围棋启曰:隐雷自天,昆虫已听,浮阴在汉,柱蛇楚先霑,笑古人不工,知前事之已拙,既妙藉手传,乃事因辞见,微而能显,婉以成章,孝恭人实下愚,才归末品,效嚬丑友,学步蹇归,文业未彰,武功已坠,内愧齐竽,外羞鲁服,滥出簪缨,非增后车之数,谬颁计食,空贵长安之米。

【序】梁沈约棋品序曰:弈之时义大矣哉,体希微之趣,舍奇正之情,静则合道,动必適变,若夫入神造极之灵,经武纬文之德,故可与和乐等妙,上艺齐工,支公以为手谈,王生谓之坐隐,是以汉魏名贤,高品间出,晋宋盛士,逸思争流,虽复理生於数,研求之所不能涉,义出乎几,爻彖未之或尽,圣上听朝之馀,因日之暇,回景纡情,降临小道,以为凝神之性难限,入玄之致不穷,今撰录名氏,随品详书,俾粹理深情,永垂芳於来叶。

◇弹棋

魏文帝《典论》曰:余於他戏弈之事,少所嘉,唯弹棋略尽其功,乃为之赋曰:昔[《太平御览》七百五十五昔下有京字。]师先工,有马合乡侯东方世安张公子,予尝恨不得与彼数子者对。

《世说》曰:弹棋始自魏,宫内装奁[原讹器,据冯校本改。]戏也,文帝於此技亦特好,用手巾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著葛巾拂棋,妙逾於帝。

【诗】周王襃弹棋诗曰:投壶生电影,六博值仙人,何如镜奁上自有拂轻巾,隔涧疑将别,陇头如望秦,握笔徒思赋,辞短竟无陈。

【赋】后汉蔡邕弹棋赋曰:荣华灼烁,萼不韡韡,於是列象棋,雕华丽,丰腹敛边,中隐四企,轻利调博,易使骋驰,然后栰掣,兵棋夸惊,或风飘波动,若飞若浮,不迟不疾,如行如留,放一弊六,功无与俦。

魏文帝弹棋赋曰:惟弹棋之嘉巧,邈超绝其无俦,苞上智之弘略,允贯微而洞幽,局则荆山妙璞,发藻扬晖,丰腹高隆,庳根四颓,平如砥砺,滑若柔荑,棋则玄木北幹,素树西枝,洪纤若一,脩短无差,象筹列植,一据双螭,滑石雾散,云布四垂,然后直叩先纵,二八次举,缘边间造,长邪迭取,尔乃详观夫变化之理,屈伸之形,联翩靃绎,展转盘萦,或暇豫安存,或穷困侧倾,或接党连兴,或孤据偏停,于时观者,莫不虚心竦踊,咸侧息而延行,或雷抃以大噱,或战悸而不能语。

魏丁廙弹棋赋曰:文石为局,金碧齐精,隆中夷外,緻理肌平,卑高得適,既安且贞,棋则象齿选乎南藩,礼身重,[句有脱文。]腹隐头骞,骁悍说敏,不轻不轩,列数二六,取象官军,微章采列,烂焉可观,於是二物既设,主人延宾,粉石雾散,六师列陈,迹行王首,左右相亲,成列告誓,三令五申,事中军政,言含礼文,号令既通,兵棋启路,运若回飚,疾似飞兔,前中却舞,贾其馀怒,风驰火燎,令牟取五,恍哉忽兮,诚足慕也,若夫气竭力残,弱胆怯心,进不及敌,中路为擒,仁而不武,春秋所箴,刚优劲勇,忿速轻急,推敌阻隧,我废彼立,君子去是,过犹不及。

晋夏侯惇弹棋赋曰:嬿深宇以舒情,遘众艺以广娱,观奇巧之朅丽,伟弹棋之妙殊,局则昆山之宝,华阳之石,或烦蜿龙藻,或分带班駮,或发色玄黄,或皦的鳞白,悉鲁匠之精能,倾工心於雕错,形方隆而应矩,

焜煜霞以倏铄,尔乃延良人,洽坐际,隆局施,轻棋列,徐正控往来,必有中而告憩,相形投巧,左抚右拔,挥纤指以长邪,[原讹耶,据冯校本改。]因偃掌而发八,陵超逾落,归趣援势,纷交务而踖合,乘流密以遥曳,若乃释正弹,循乱扬,[原讹场,据冯校本改。]滑石周散势纵横,畀拨捶撇应无方,侈若天星之列,闪若流电之光,或擗柏散烂,挥霍便娟,或奋振唐唐,颓水参连,棋单局匮,等分纪残,胜者含和,负者丧颜,惜情娱之未遂,恨白日之微遄,实机艺之端首,固君子之所欢也。

【序】梁简文帝弹棋论序曰:观夫模穹苍而挺质,写博厚而成形,峙五岳而摽奇,停四海而为量,协日月之数,应律吕之期,总玄黄之武略,校孙吴之应变,语其用心,壮哉之戏也,尔乃观壮士之出师,望兵棋之式道,上昇则抟翼穹天,赴下则建瓴高屋,乘危则栈山航海,历险则束马悬车,完五忆霸国之勋,全六想陈平之智,反八均高阳之数,四角思汉后之歌,飞几同晋侯之琴,徘徊异邺中之辇,牵牛觉乘槎之来,织女拟云軿之去,故古人或言之礼乐,或比之仁让,或喻以修身,或齐诸道德,良有旨也。

【启】梁元帝谢东宫赐弹棋局启曰:绎本惭游艺,弥愧拂巾,凤峙鹰扬,信难议拟,鸟跂星悬,曾何仿佛,莲花未易,玉屑不工,缘边之法,庶遵细柳之阵,徘徊之势,方希明月之楼,子桓有锡,闻於遂古,季绪蒙赐,即事可传。

◇博

《说文》曰:博局戏六著十二棋也,古者乌曹作博。

《山海经》曰:休与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状如鹑卵,[事具山部。]

《穆天子传》曰:天子与井公博,三日而决。

《列子》曰:虞氏者,梁之富人,置高楼大路,设酒击博楼上,[事具人部游侠篇。]

尹《文子》曰:博尽关塞之宜,得周通之路,但不能制齿之大小,在遇者也。

《家语》曰:哀公问孔子曰:吾闻君子不博,有之,孔子曰:有之,为其兼行恶道也。

《说苑》曰:晋灵公骄奢,造九层之台,谓左右,敢谏者斩,孙息闻之,求见,公曰:子何能,孙息曰:臣能累十二棋,加九鸡子其上,公曰:吾少学,未尝见也,子为寡人作之,孙息即正颜色,定志意,以棋子置上,加鸡子其上,左右慴息,灵公俯伏,气息不续,公曰:危哉,孙息曰:公为九层之台,三年不成,危甚於此,[事具人部谏篇。]

【论】吴韦昭博弈论曰:盖闻君子耻当年而功不立,疾没世而名不称,故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是以勉精厉操,晨兴夜寐,不遑宁处,若甯越之勤,董生之笃,渐清德义之渊,栖迟道艺之域,且以西伯之圣,姬公之才,犹有日昃待旦之劳,况在臣庶,而可以已乎,历观古今功名之士,皆积累殊异之迹,劳神苦体,契阔勤思,平居不堕其业,穷困不易其素,是以卜式立志於耕牧,黄霸受道於囹圄,终有荣显之福,以成不朽之名,今世之人,不务经术,好习博弈,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当以临局交争,雌雄未决,人事旷而不修,宾旅阙而不接,虽有太牢之馔,韶夏之乐,不暇存也,然其所志不出一枰之上,所务不过方罫[古买。]之间,胜敌无封爵之赏,获地无兼土之实,伎非六艺,用非经国,立身者不阶其术,徵进者不由其道,求之於战,则非孙吴之伦,考之於道艺,则非孔氏之门,以变诈之务,则非忠信之事,以劫杀为名,则非仁者之意,而空妨日废业,终无补益,何异设木而击之,置石而投之哉,且君子之居室也,勤身以致养,其在朝也,竭命以纳忠,故老[《文选》五十二作孝。]友之行立,贞纯之名彰,方今圣朝乾乾,务在得人,博选良才,旌简旄俊,设呈[《文选》作程。]试之科,垂金爵之赏,诚千载之嘉会,百世之良遇也。

◇樗蒲

《异苑》曰:昔有人乘马山行,遥岫里有二老翁,相对樗蒲,遂下马,以策拄地而观之,自谓俄顷,视其马鞭,漼然已烂,顾瞻其马,鞍骸枯朽,既还至家,无复亲属,一恸而绝。

《博物志》曰:老子入胡,作樗蒲。

庾翼集,参军于瓒,陈节戏事曰:夫嬉戏都名动相剥,非为治之本,自今樗蒲〈木郑〉马,诸不急戏,宜一断之,翼答曰:今唯许其围棋,馀悉断。

【赋】后汉马融樗蒲赋曰:昔有玄通先生,游于京都,道德既备,好此樗蒲,伯阳入戎,以斯消忧,抨则素旃紫罽,出乎西邻,缘以缋绣,紩以绮文,杯则摇木之幹,出自昆山,矢则蓝田之石,卞和所工,含精玉润,不细不洪,马则玄犀象牙,是磋是砻,杯为上将,木为君副,齿为号令,马为翼距,筹为策动,矢法卒数,於是芬葩贵戚,公侯之俦,坐华榱之高殿,临激水之清流,排五木,散九齿,勒良马,取道里,是以战无常胜,时有逼遂,临敌攘围,事在将帅,见利电发,纷纶滂沸,精诚一叫,入卢九雉,磊落踸踔,并来猥至,先名所射,应声粉溃,胜贵欢悦,负者沉悴。

◇投壶

《礼记》曰: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主人谓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以乐宾。

《神仙传》曰:玉女投壶,天为之笑。

《东观汉记》曰:祭遵薨,博士范升上疏曰:遵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娱乐,必雅歌投壶。又建为孔子立后,奏置五经大夫,虽在军旅,不忘俎豆。

《魏略》曰:邯郸淳,字淑

[魏志王粲传注作子叔,《太平御览》七百五十三作元淑。]作投壶赋千馀言,奏之,文帝以为工,赐帛十匹。

古歌曰:上金殿者,玉樽延贵客,入门黄金堂,东厨,具肴膳,椎牛烹猪羊,主人前进酒,琴瑟为清商,投壶对弹棋,博弈并复行,何劭作王弼传曰:弼性好弘理,乐游宴,解音律,善投壶。

【赋】魏邯郸淳投壶赋曰:古者诸侯间於天子之事,则相朝也,以正班爵,讲礼献功,於是乃崇其威仪,恪其容貌,繁登降之节,盛揖拜之数,机设而弗倚,酒澄而弗举,肃肃济济,其惟敬焉,敬不可久,礼成於饫,乃设大射,否则投壶,植兹华壶,凫氏所铸,厥高二尺,盘腹脩颈,饰以金银,文以彫镂,象物必具,距筵七尺,杰焉植驻,矢维二四,或柘或棘,丰本纤末,调劲且直,执算奉中,司射是职,曾孙侯氏,与之乎皆得,然后观夫投者,闲习察妙,巧之所极,骆驿联翩,爰爰兔发,翻翻隼集,不盈不缩,应壶顺入,何其善也,每投不空,四矢退效,既入跃出,荏苒偃仰,黾勉趋下,馀势振掉。又足乐也,拟议於此,命中於彼,动之如志,靡有违也,譬诸为政,群职罔弛,左右毕投,效奇数钧,列置功算。称善告贤,三载考绩,幽明始分也,比投不释,增是自遂,虽往有功,义所不贵,春秋贬翚,亦犹是类也,若乃撮矢作骄,累掇联取,一往之纳二,巧无与耦,斯乃绝伦之才,尤异之首也,柯列葩布,匪罕匪绸,虽就置犹弗然,矧迥绝之所投,惟兹巧之妙丽,亦希世之寡俦,调心术於混冥,適容体於便安,纷纵奇於施舍,显必中以微观,悦与坐之耳目,乐众心而不倦,朅玮百变,恶可穷赞。

◇塞

《说苑》曰:塞,行棋相塞,谓之塞也。

《管子》曰:秋行五政,一曰秋禁,二曰博塞。

《穆天子传》曰:天子与井公塞也。

《庄子》曰:臧与穀相与牧羊,问臧奚事,挟策读书,问穀奚事,博塞以游,事业不同,亡羊均也,伯夷死於首阳之下,盗跖死於东陵之上,所死不同,残生均也。

《汉书》曰:吾丘寿王,以格五召待诏,[孟康曰:乘五阁不得行,故云格五也。]

【赋】后汉边孝先塞赋曰:可以代博弈者,曰塞其次也,试习其术,以惊睡救寐,免昼寝之讥而已,然而徐核其因通之极,乃亦精妙而足美也,故书其较略,举其指归,以明博弈无以尚焉,曰:始作塞者,其明哲乎,故其用物也约,其为乐也大,犹土鼓块枹,空桑之瑟,质朴之化,上古所耽也,然本其规模,制作有式,四道交正,时之则也,棋有十二,律吕极也,人操厥半,六爻列也,赤白色者,分阴阳也,乍亡乍存,像日月也,行必正直,合道中也,趋隅方折,礼之容也,迭往迭来,刚柔通也,周则复始,乾行健也,局平以正,坤德顺也,然则塞之为义,盛矣大矣,广矣博矣,质象于天,阴阳在焉,取则于地,刚柔分焉,施于人,仁义载焉,考之古今,王霸备焉,览其成败,为法式焉。

◇藏钩

《风土记》曰:义阳臈日饮祭之后,叟妪儿童,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效胜负,若人偶即敌对,人奇即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乌,以齐二曹人数,一钩藏在数手中,曹人当射知所在,一藏为一筹,三筹为一都。

辛氏《三秦记》曰:昭帝母钩弋夫人,手拳而有国色,先帝宠之,世人藏钩法此也,[事具居处部宫殿篇。]

【赋】晋庾阐藏钩赋曰:叹近夜之藏钩,复一时之戏望,以道生为元帅,以子仁为佐相,思蒙笼而不启,目蜅泠而不畅,多取决於公长,乃不咨於大匠,钩运掌而潜流,手乘虚而密放,示微迹於可嫌,露疑似之情状,辄争材以先叩,各锐志於所向,意有往而必乖,策靡陈而不丧,退怨叹於独见,慨相顾於惆怅,夜景焕烂,流光西驿,同明[疑当作朋。]诲其夙退,对者催其连射,攘袂以发奇,探意外而求迹,奇未发而妙待,意愈求而累僻,疑空拳之可取,手含珍而不摘,督猛炬而增明,从因朗而心隔,壮颜变成衰容,神材比为愚策。

◇四维

【赋】东晋李秀四维赋曰:四维戏者,卫尉挚侯所造也,画纸为局,截木为棋,取象元,一分而为二,准阴阳之位,拟刚柔之策,而变动云为,成乎其中,世有哲人,黄中通理,探赜索隐,开物建始,造四维之妙戏,邈众艺之特奇,尽盈尺之局,乃拟象乎两仪,立太极之正统,班五常之列位,刚柔异而作配,趍舍同而从类,或盘纡诘屈,连延骆驿,或间不容息,舍棋则获,围成未合,骄棋先出,九道并列,专都独毕。

◇象戏

周武帝造象戏。

王襃为象经序曰:一曰天文,以观其象,天日月星,是也,二曰地理,以法其形,地水木金土,是也,三曰阴阳,以顺其本,阳数为先,本於天,阴数为先,本於地,是也,四时,[句有脱文。]以正其序,东方之色青,其馀三色,例皆如之,是也,五曰筭数,以通其变,俯仰则为天地日月星,变通则为水火金木土,是也,六曰律吕,以宣其气,在子取未,在午取丑,是也,七曰八卦,以定其位,至震取兑,至离取坎,是也,八曰忠孝,以惇其教,出则尽忠,入则尽孝,是也,九曰君臣,以事其礼,不可以贵凌贱,直而为曲,不可以卑畏尊,隐而无犯,是也,十曰文武,以成其务,武论七德,文表四教,是也,十一曰礼仪,以制其则,居上不骄,为下尽敬,进退有

度可法,是也,十二曰观德,以考其行,定而后求,义而后取,时然后言,乐然后笑,是也,或升进以报德,义以迁善,或黜退以贬过,事在惩恶,或以沉审为贵,正其瞻视,或以徇齐为功,明其纠察,得失表於隆替,在贱必申,怠敬彰於劝沮,处尊思屈,片言崇於拱璧,一德逾於华衮。

【赋】周庾信象戏赋曰:观夫造作权舆,皇王厥初,法凝阴於厚德,仰冲气於清虚,於[於下疑脱是字。]绿简既开,丹局直正,理洞研几,原穷作圣,若叩洪锺,如悬明镜,白凤遥临,黄云高映,可以变俗移风,可以莅官行政,是以局取诸乾,仍图上玄,月轮新满,日晕初圆,模羽林之华盖,写明堂之璧泉,坤以为舆,刚柔卷舒,若方镜而无影,似空城而未居,促成文之画,亡灵龟之图,马丽千金之马,符明六甲之符,於是搢笏当次,依辰就席,回地理於方珪,转天文於圆璧,分荆山之美玉,数蓝田之珉石,南行赤水之符,北使玄山之策,居东道而龙青,出西关而马白,既舒玄象,聊定金抨,昭日月之光景,乘风云之性灵,取四方之正色,用五德之相生,从月建而左转,起黄锺而顺行,阴翻则顾兔先出,阳变则灵乌独明,况乃豫游仁寿,行乐徽音,水影摇日,花光照林,乍披图而久玩,或开经而熟寻,虽复成之於手,终须得之於心,乃有龙烛衔花,金炉浮气,月落桂垂,星斜柳坠,犹豫枢机,嫌疑泾渭,顾望回惑,心情怖畏,应对坎而冲离,忽当申而取未。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七十四-巧艺部-译文

射箭、书法、绘画、围棋、弹棋、博戏、樗蒲、投壶、塞戏、藏钩、四维、象戏

◇射箭

《世本》说:逢蒙发明了射箭。

《山海经》说:轩辕国位于穷山的尽头,那里的人寿命最短的也有八百岁,他们长着人脸蛇身,尾巴绕在头上,不敢向西射箭,因为敬畏轩辕之丘。

《礼记》说:士人被要求射箭,如果不能射箭,就以生病为借口推辞,这是悬挂弓箭的礼仪。

又说:射箭就像君子的行为,如果射不中目标,应该反省自己。

又说:孔子在矍相的园子里射箭,围观的人像墙一样多。

《左传》说:晋国即将开战,潘尫的党羽和养由基蹲在甲胄后面射箭,箭穿透了七层甲片。

《列子》说:甘蝇是古代擅长射箭的人,他拉弓时,野兽会趴下,鸟儿会坠落。

《尸子》说:荆庄王命令养由基射蜻蜓,王说:我想得到它,养由基拉弓射箭,箭擦过蜻蜓的左翼,王非常高兴。

又说:鸿鹄在天上飞,人们拉开弩弓等待,如果射得好不好,问二五也不知道,不是因为二五难以计算,而是因为想射中鸿鹄的心乱了。

《庄子》说:用十钧的弓射箭的人,只能看到天而看不到云;用七钧的弓射箭的人,只能看到天鹅而看不到鸧鸟;用五钧的弓射箭的人,只能看到鸧鸟而看不到麻雀。

《老子》说:天道就像拉弓一样,高的压低,低的抬高,多余的减少,不足的补充。

《韩诗外传》说:楚国的熊渠子夜里走路,看到一块躺着的石头,以为是伏虎,便拉弓射箭,箭射入石头,箭羽都没入石头中,后来发现是石头,于是又射了一箭,箭折断却没有留下痕迹,熊渠子因为他的诚心,金石都为他开裂,何况是人呢。

《史记》说:李广担任右北平太守时,外出打猎,看到草丛中的石头,以为是老虎,便射箭,箭射中了石头,箭头没入石头中,后来发现是石头,于是又射了一箭,箭再也没有射入石头中。李广所在的郡里听说有老虎,他便亲自射杀,到了右北平后,射杀老虎时,老虎跳起来伤了李广,李广最终还是射杀了老虎。李广的手臂像猿猴一样长,他擅长射箭也是天性,即使别人学习,也无法达到他的水平。

又说: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中贵人跟随,训练士兵攻打匈奴,中贵人带领骑兵,看到三个匈奴人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返回,射伤了中贵人,杀光了中贵人的骑兵,中贵人逃到李广那里,李广说:这一定是射雕的人。

《淮南子》说:越人学习射箭时,目标是远处的天空,但箭却射在五步之内,现在的学者想学习古代的东西却不知道变通,就像越人射箭一样。

《汉书》说:匈奴害怕郅都的威名,刻了郅都的木像,用弓箭射它,却没有人能射中。

《魏书》说:文帝和皇帝一起打猎,被老虎追赶,回头射箭,老虎应声倒下,太祖称赞他的勇敢,让他带领骑兵。

《吴志》说:太史慈的手臂像猿猴一样长,擅长射箭,箭无虚发,曾经跟随孙策讨伐麻保的贼寇,贼寇爬上楼骂人,用手抓住楼梁,太史慈拉弓射箭,箭穿过贼寇的手钉在楼梁上,围观的万人无不称赞,他的技艺如此高超。

《典论》说:文帝自述说:年轻时喜欢骑马射箭,追逐猎物能跑十里,射箭能射百步,后来濊犭进贡了良弓,代献了名马,当时是暮春时节,和风吹拂,弓干燥手柔软,草浅兽肥,在邺西打猎,一整天,捕获了九只獐鹿,二十只雉兔。

【诗】梁元帝的《落日射罴诗》说:催促宴会,邀请枚乘和邹阳,在园中观看野兽,太阳的影子在堋阴下变长,风吹动旗帜的影子,移动竿子标出箭的位置,叠鼓声送走争夺的筹码,依附树枝时可以休息,说着要跟随清夜游玩。

周庾信的《北园射堂诗》说:在轩堂里可以练习射箭,仙人的境界也不难达到,转动箭矢初次辟开竿子,横拉弓先望堋,惊心动魄的一只雁落下,连臂的两只猿猴腾跃,直接知道王济的巧妙,谁见过魏舒的能力,空心的不死树,无叶的未枯藤,选择贤才才来到这里,传递酒杯欣然得到朋友。

◇书法

《淮南子》说:从前仓颉创造了文字,天上下起了粟米,鬼在夜里哭泣,[事情详见百穀部。]

《家语》说:宓子贱在鲁国做官,担任单父的宰,担心国君听信谗言,使自己无法施行政令,所以请求国君派两个近臣与他一起到任,让这两个近臣写字,每当他们写字时,宓子贱就拉他们的胳膊,字写得不好,就责备他们,这两个近臣很苦恼,便辞官回鲁国,宓子贱说:字写得非常不好,勉励他们回去,这两个近臣回去报告国君说:宓子贱让我们写字,却拉我们的胳膊,字写得不好又责备我们,邑吏都笑了,所以我们离开那里回来了,国君问孔子,孔子说:宓子贱是齐国的君子,他的才能足以辅佐霸王,屈节治理单父,是想自我考验,大概是用这种方式进谏吧,国君醒悟,叹息说:我扰乱了宓子贱的政事,却多次责备他做得好。

《汉书》说:元帝多才多艺,擅长史书,[应劭说:周宣王的太史史藉(汉书元帝纪注作籀)创造了大篆。]会弹琴瑟,吹洞箫。

又说:宣帝时,中郎将张彭祖,年轻时与皇帝微贱时同席写字,等到皇帝即位后,张彭祖因为旧日的恩情,被封为阳都侯,[事情详见文部砚篇。]

又说:陈遵经常喝醉,但事情也不耽误,身高八尺多,长头大鼻,容貌非常伟岸,略懂传记,文辞丰富,擅长书法,与人写信,收信人都珍藏起来,以此为荣。

《后汉书》说:张奂的长子张芝,字伯玉[玉字衍]英,最有名,张芝和他的弟弟张昶,擅长草书,至今仍被人称道。

又说:显宗问班固,你的弟子在哪里,班固回答说他在官府写字赚钱,以养活老母,皇帝于是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

《三辅决录》说:赵袭担任敦煌太守,之前杜伯度和崔子玉以擅长草书在前世闻名,赵袭和罗晖也以擅长草书自夸,所以张伯英写信给赵袭同郡的太仆朱赐说: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余。

王隐《晋书》说:索靖是敦煌人,他的草书,武帝非常喜爱,当时尚书令卫瓘,世人称他得到了张伯英的筋骨,一台二妙,天下罕见。

【赋】晋阳[按当作杨]泉的《草书赋》说:六书是书法的基本体式,草书是最奇妙的,杜度在古代闻名,皇象在当代树立了法则,字要写得巧妙而有美感,笔势要奇丽而奔放,要理解隶书的细微之处,分散曲折而得当,像杨柳一样奋发,像龙凤一样腾飞,应和神灵的变化,象征日月的盈亏,书写的笔迹要挺拔而立,笔画要平直而均匀,有的收敛而相抱,有的舒展而四垂,有的整齐而紧凑,有的上下参差,有的高耸而阴森,有的低垂而自披,它的布局要美好而妩媚,像明珠一样光彩夺目,挥毫泼墨,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绽放,提笔纵体,像美女的长眉一样柔美,它的滑润和流畅,像长流的分支一样自然,它的骨力要强健,像柱蛇一样稳固,断笔要彻底,像工匠的规矩一样严格,它的锋芒要锐利,像严霜覆盖树枝一样冷峻,各种技巧和形态,无不奇妙,宛转翻覆,像丝线一样相互交织。

齐王僧虔的《书赋》说:情感凭借虚空而推测实有,思绪沿着想象而描绘空灵,心灵遵循法则,眼睛模仿其容貌,手随着心灵指挥,笔随着手而动,风摇动笔气,美丽而深邃,它的隶书明快而婉转,像蠖一样绚烂而敏捷,将要铺陈文采而不繁复,寄托韵律如笙簧,仪态如春天般可爱,美景依光而存,深沉如云郁。

轻盈如同蝉翼飘扬,密集则必然高昂聚集,简约实则箕张,垂下的端部整齐弯曲,栽斜则制方,有的在片巧中展现美,有的在两伤中竞争,形态绵延而多姿,气势凌厉如同锋芒,因此其委曲的形态必然妍丽,献出的体态也贵在壮丽,痕迹乘着规矩而驰骋气势,志向遵循检束而心怀放达。

【势】后汉蔡邕的篆书势说:篆书有六种,巧妙入神,有的像龟文,有的比龙鳞,曲折的体态放尾,长翅短身,扬波震激,鹰立鸟震,延颈胁翼,气势似凌云。

晋卫恒的四体书势说:弘农的张伯英,转精其巧,家中的衣帛,必先书写后染色,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下笔必为楷则,号称怱怱不暇草,寸纸不遗,仲将称之为草圣。

晋索靖的书势说:草圣的形态,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虫蛇蚴虬,或往或还,颓阿那以羸形,欻奋亹而桓桓,及其逸游眄乡,乍正乍邪,骐骥暴怒逼其辔,海水窊隆扬其波,玄熊对路于山岳,飞燕相追而差池,举而察之。又似和风吹林,偃草扇树,枝条从风,转相比附,窈娆廉苫,随体散布,纷扰扰以绮靡,中持疑而犹豫,玄螭狡兽嬉其间,腾猿飞鼬相奔趣,陵鱼奋尾,骇龙反据,投空自窜,张设牙距。

晋刘邵的飞白书势说:鸟鱼龙蛇,龟兽仙人,蛟脚偃波,楷隶八分,世施常妙,索草锺真,爰有飞白之丽,貌艳势珍,若乃敷坼毫芒,纤手和会,素幹冰解,兰墨电掣,直准箭驰,屈拟蠖势,繁节参谭,绮靡循杀,有若烟云拂蔚,交纷刻继,韩卢接飞,宋鹊游逝。

【启】梁庾肩吾的谢东宫古迹启说:窃以仙岩遗转,入握成尘,孔壁藏文,随开已蠹,石书有暗,厨尽犹飞,岂有迹经四代,年逾十纪,芝英云气之巧,未损松铅,鹊反鸾惊之势,不侵蒲竹,必使酒肆来人,池流色变,将损北海之续,还代西河之简。

梁元帝的上东宫古迹启说:师宜八分之巧,元帝三体之妙,史籀李斯之篆,梁鸿曹喜之书,莫不总华桂宫,盈满甲馆,窃以鸾惊之势,既闻之於索靖,鹰跱之巧。又显之於蔡邕,是以游雾重云,传敬礼之法,鸟鴶鱼颃,表杨泉之赋,颇好六文,多惭三礼,尚方大篆,既其牢落,柱下方书,何曾仿佛,空慕河间之聚书,竟徵东平之献表,齐攸尺牍,顾已缺然,北海楷隶,终成难拟。

【书】梁简文帝的答湘东王上王羲之书说:试笔成文,临池染墨,疏密俱巧,真草皆得,似望城扉,如瞻星石,不营云飞之散,何待曲辱之丹,方当奉彼廷中,置之帐里,乍楷铜钩,时悬欹案,戢意之深,良不能已。

◇画

《韩子》说:客为齐王画者,问之,画孰最难,对曰:狗马最难,孰最易,曰:鬼魅最易,狗马人所知也,旦暮於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无形者不可睹,故易。

《汉书》说:上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乏食,陈平使画工图美女,间遣人遗阏氏,云汉有美女,姿质若是,将欲献单于,阏氏以为然,从容言於单于,乃始得出。

又说: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忽思股肱之美,图画其人於麒麟阁。

又说:金日磾母,教诲二子,甚有法度,上闻而嘉之,病死,诏图画於甘泉宫,曰休屠王阏氏,日磾见画尝拜,向之涕泣。

又说:元帝宫人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焉,其中常者,悉皆行货赂,王昭君姿容甚丽,志不可苟求,工遂毁其状,后匈奴来和,求美女於帝,帝以昭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名字已去,不欲中改,於是遂行。

范晔《后汉书》说:永平初,马援女立为皇后,显宗图画建武中名臣列将於云台,以椒房故,独不及援,东平王苍观图,言於帝曰:何故不图伏波像,帝笑而不言。

《风俗通》说:门户铺首,谨案百家书云,公输班之水,见蠡,曰:见汝形,蠡適出头,般以足画图之,蠡引闭其户,终不可得开,般遂施之门户,云人闭藏如是,固周密矣。

陈思王画赞序说:盖画者,鸟书之流,昔明德马后,美於色,厚於德,帝用嘉之,尝从观画,过虞舜庙,见娥皇女英,帝指之戏后曰:恨不得如此为妃。又前见陶唐之像,后指尧曰:嗟乎,群臣百僚,恨不得为君如是,帝顾而笑,故夫画所见多矣。

《世说》说:晋陵顾恺,善画绝世,好写起人形,欲图殷荆州堪,曰:我形恶,卿不烦尔,恺曰:明府正当为眼耳,若明点童子,飞白拂上,使如轻云之蔽月。

又说: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何事如此,曰:四体妍蚩,本无关於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又说:顾恺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看画者定觉,益毛有神明,殊胜向未安时,顾[世说巧艺篇顾下有长康画三字,此蒙上条,当脱画字。]谢幼舆在岩里,人问所以,顾[世说顾下有曰谢二字。]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人,此子自宜置於丘壑之中。

又说:顾长康道画,云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赋】晋傅咸的画像赋说:先画卞和之像者,虽具其事在素,定见其泣血残刖之刑,情以凄然,辞曰:惟年命之遒短,速流光之有经,疾没世而不称,贵立身而扬名,既铭勒於锺鼎。又图像於丹青,览光烈之攸画,睹卞子之容形,泣泉流以雨下,洒血面而瀸缨,痛两趾之双刖,心恻凄以伤情,虽发肤之不毁,觉害仁以偷生,向厥趾之不刖,孰夜光之见明,人之不同,爰自在昔,臧知柳而不进,和残躯以证璧。

【赞】梁元帝的职贡图赞说:北通玄兔,南渐朱鸢,交河悠远,合浦回邅,兹海无际,阴山接天,遐哉鸟穴,永矣鸡田。

【启】梁元帝的谢上画蒙敕褒赏启说

我在处理公务之余,私下里喜欢绘画,云台的画像,终究只是略微相似,宣室的图画,更难比拟,画蝇的技巧罕见,画马的技艺生疏,我并非世间的名将,却得到了晋帝的深厚赏赐,我的画迹与景山相比感到惭愧,但受到的宠爱却超过了魏皇的诏令。

又谢东宫赐予陆探微的画启说:技艺超过了画马,巧妙超越了画龙,试着映照在玉池中,立刻看到鱼儿游动,再靠近金屏,又怀疑苍蝇聚集,史迁短暂一瞥,就能认出留侯的容貌,汉帝一看,便见到了王嫱的画像。

◇围棋

《左传》说:太叔文子对甯喜说:看待君主不如下棋,怎么能避免呢,下棋的人举棋不定,无法胜过对手,更何况是安置君主而不定呢。

《博物志》说:尧创造了围棋,丹朱擅长下棋。

《说文》说:弈,就是围棋。

尹《文子》说:用智力追求的人,比喻为下棋,下棋的进退取舍,攻劫放舍,都在于自己。

《蜀志》说:魏军驻扎在兴平,假借费祎的节杖,率领众人前往抵御,光禄大夫来敏到费祎处告别,请求下棋,当时军情紧急,车驾已经准备完毕,费祎与来敏专心对弈,神色毫无厌倦,来敏说:只是试探你而已,你确实是个可信的人,必定能辨别敌人,费祎到达后,敌人便撤退了。

《魏志》说:王粲观看别人下棋,棋局坏了,王粲重新摆好,下棋的人不相信,用袍子盖住棋局,让他用另一局棋来比较,结果没有一步错误。

《博物志》说:桓谭和蔡邕擅长音乐,冯翊山子道王九真和郭酆等人,擅长下棋,太祖都与他们争强。

《晋中兴书》说:陶侃在荆州时,看到佐史们玩博弈的器具,便把它们扔进江中,说:围棋是尧舜用来教育愚子的,博戏是殷纣王所创造的,你们都是国家的栋梁,为什么要玩这些。

《语林》说:王中郎认为围棋是坐隐,支公认为下棋是手谈。

《俗说》说:殷仲堪在都城时,曾去看下棋,随从们在瓦官寺前的宅子里,当时袁羌与人在窗下下棋,殷仲堪在里面,向袁羌询问易义,袁羌应答如流,下棋不停,袁羌的态度傲慢,显得游刃有余,殷仲堪撰文提出难题,每次都有反复。

【赋】后汉马融的围棋赋说:略观围棋,法则如同用兵,三尺的棋盘,是战斗的场所,聚集士兵,两军对峙,胆怯者无功,贪婪者先亡,先占据四道,守住角落,依靠边缘,常常相望,离离如马目,连连如雁行,跳跃间置,徘徊中央,收取死卒,不让它们相迎,当吃不吃,反受其害,离乱交错,互相超越,守规不固,被对方突袭,深入贪婪之地,杀死士兵,疯狂相救,先后都灭亡,计算功劳,按时结束,事情拖延会生变,拾棋要快,营中或窘迫,不要让对方诈出,深思远虑,胜利才可确保。

晋曹摅的围棋赋说:从前班固写了弈旨的论述,马融有围棋的赋,以军政为根本,引用兵家为比喻,这是宣尼之所以称赞,君子之所以思考的原因,既然喜欢这件事,又壮大了言辞,便借着笔墨,写下这篇赋,其辞说:棋盘是邓林的树木,鲁班所造,雉方砥平,素质玄道,犀角象牙,是错是砺,内含光润,形亦应制,于是两敌交战,星罗棋布,云会中区,网布四裔,合围促阵,互相侵伐,用兵之象,六军之际也,张甄设伏,挑敌诱寇,纵败先锋,要胜后复,寻道为场,频战累斗,保角依边,处山营也,隔道相望,夹水兵也,二斗共生,皆目并也,持棋合,[句有脱文。]连理形也,览斯戏以广思,仪群方之妙理,讶奇变之可嘉,思孙吴与白起,世既平而功绝,局告成而巧止,当无为之馀日,差见玩於君子。

晋蔡洪的围棋赋说:命班尔的妙手,制朝阳的柔木,取坤象於四方,位将军乎五岳,然后画路表界,立质朱文,曲直有正,方而不圆,筭涂授卒,三百惟群,任巧於无主,譬采菽乎中原,於是摅妙思,奋玄筹,玩服色,尚骍驹,旅进旅退,二骑迭驱,翻翻马合,落落星敷,各啸歌以发愤,运变化以相符,乍似戏鹤之干霓。又类狡兔之绕丘,散象乘虚之飞电,聚类绝贯之积珠,然后枕以大罗,缮以城郭,缀以悬险,经以绝落,眇望翼舒,翱翔容弈,弯掌南指,情实西射,杨尘奄迹,虽动详悉,或临局寂然,惟棋是陈,静昧无声,潜来若神,抑舒之役,成子之贤也,或声手俱发,喧哗譟扰,色类不定,次措无已,再衰三竭,锐气已朽,登轼望轶,其乱可取也,尔乃心斗饹竞,势使挥谦,携手诋欺,朱颜相嫌,然局不弘席,子不盈卷,秉二仪之极要,握众巧之至权,若八卦之初兆,遂消息乎天文,屈则尺蠖,舒则龙翻,崔嵬云起,巃鹢浪传,崟岑山结,沓如雾分,静若清夜之列宿,动若流彗之互奔,殿未结而筭了,隶首不得窥其门,局覆乱而不惑,研桑不足识其源,或设死而称枉,皋陶不能治其怨,或巧逸以乐胥,后夔不足以之赞,我云势貌多以,孰能究传,远求近取,予一以贯。

梁武帝的围棋赋说:围奁象天,方局法地,抨则广羊文犀,子则白瑶玄玉,方眼无斜,直道不曲,尔乃建将军,布将士,列两阵,驱双轨,徘徊鹤翔,差池燕起,用忿兵而不顾,亦凭河而必危,痴无成术而好斗,非智者之所为,运疑心而犹豫,志无成而必亏,今一棋之出手,思九事而为防,敌谋断而计屈,欲侵地而无方,不失行而致寇,不助彼而为强,不让他以增地,不失子而云亡,落重围而计穷,欲佻巧而行促,剧疏勒之屯邅,甚白登之困辱,或龙化而超绝,或神变而独悟,勿胶柱以调瑟,专守株而待兔,或有少棋,已有活形,失不为悴,得不为荣,若其苦战,未必能平,用折雄威,致损令名,故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东西驰走,左右周章,善有翻覆,多致败亡,虽畜锐以将取,必居谦以自牧,譬猛兽之将击,亦俯耳而固伏,若局势已胜,不宜过轻,祸起於所忽,功坠於垂成,至如玉壶银台,车厢井栏,既见知於曩日,亦在今之可观,或非劫非时,两悬两生,局有众势,多不可名,或方四聚五,花六持七,虽涉戏之近事,亦临局而应悉,或取结角,或营边鄙

有时候先下子却输了,有时候先放弃却赢了,所以君子用下棋来陶冶性情,先贤用下棋来安定思绪,完全掌握了游戏的诀窍,穷尽了情理的奥秘。

梁宣帝的《围棋赋》说:棋子像大雁飞向沼泽,布局像群鹊依枝,像山林隐隐约约,像星河疏疏落落,百种变化蜂拥而起,万种布局纵横交错,有时候贪得无厌反而失败,有时候先输后赢。

【弈旨】后汉班固的《弈旨》说:北方人称棋为弈,弘之的说法大致如此,棋盘必须方正,象征大地的法则,棋道必须正直,象征神明的德行,棋子有黑白之分,象征阴阳的对立,棋子排列整齐,象征天文的规律,四象已经摆好,下棋在于人,象征王政的治理,有时候虚设棋子以自卫,象征庖牺制作网罟的制度,堤防四周筑起,堵塞漏洞,像夏后治水的形势,一旦有缺口,就会崩溃不振,像瓠子泛滥的失败,设下埋伏,突围横行,像田单的奇谋,争夺要地,割地取赏,像苏秦张仪的风采,三分胜利却不诛杀,像周文王的德行,谨慎行事,保角依旁,自我补救,即使失败也不灭亡,像缪公的智慧,中庸之道,上有天地的象征,下有帝王的治理,中有五霸的权谋,下有战国的事迹,观察其得失,古今大致具备。

【弈势】魏应玚的《弈势》说:棋弈的制度所崇尚的,有像军戎战阵的纪律,旌旗已经排列,权谋蜂拥而起,像雨点般密集,像鱼鳞雁阵般排列,奋力展开翅膀,固守边疆,有时候假装撤退,突然反击,像羸弱的军队引诱敌人,一旦乘虚而入,敌人无法合围,两军都被擒灭,像淮阴侯的谋略,拔旗的势头,有时候设下无常的布局,随机应变,敌人进攻北垒,防备在南麾,中棋已经胜利,四周自然崩溃,像亚夫的智慧,耿弇的奇谋,有时候假借道路四通八达,周爰繁昌,像云合星罗,侵逼郊场,军队弱小,人数稀少,临据孤亡,披扫强敌,广略土疆,像昆阳的威势,官渡的方略,挑诱敌人战斗,见欺于敌,纷拏相救,不量进退,群聚俱陨,力行唐突,瞋目恚愤,覆局崩溃,像项羽的过失,楚怀的悖逆,有时候失误,收奔摄北,还自保固,完聚补塞,见可而进,先负后胜,像燕昭的贤明,齐顷的德行,长驱驰逐,见利忘害,轻敌寡备,所丧弥大,临疑犹豫,筭虑不详,苟贪少获,不知所亡,当断不断,还为所谋,像项羽的过失,吴王的过失,持棋相守,莫敢先动,像楚汉的军队,相拒索巩。

【铭】后汉李尤的《围棋铭》说:诗人幽忆,感物则思,志之空闲,玩弄游竟,局为宪矩,棋法阴阳,道为经纬,方错列张。

【启】梁任孝恭的《谢示围棋启》说:隐雷自天,昆虫已听,浮阴在汉,柱蛇楚先霑,笑古人不工,知前事之已拙,既妙藉手传,乃事因辞见,微而能显,婉以成章,孝恭人实下愚,才归末品,效嚬丑友,学步蹇归,文业未彰,武功已坠,内愧齐竽,外羞鲁服,滥出簪缨,非增后车之数,谬颁计食,空贵长安之米。

【序】梁沈约的《棋品序》说:弈之时义大矣哉,体希微之趣,舍奇正之情,静则合道,动必適变,若夫入神造极之灵,经武纬文之德,故可与和乐等妙,上艺齐工,支公以为手谈,王生谓之坐隐,是以汉魏名贤,高品间出,晋宋盛士,逸思争流,虽复理生於数,研求之所不能涉,义出乎几,爻彖未之或尽,圣上听朝之馀,因日之暇,回景纡情,降临小道,以为凝神之性难限,入玄之致不穷,今撰录名氏,随品详书,俾粹理深情,永垂芳於来叶。

◇弹棋

魏文帝的《典论》说:我对其他游戏不太感兴趣,唯独弹棋略尽其功,于是为之赋曰:昔[《太平御览》七百五十五昔下有京字。]师先工,有马合乡侯东方世安张公子,我常常遗憾不能与那几位对弈。

《世说》说:弹棋始于魏,是宫内装奁[原讹器,据冯校本改。]戏,文帝对此技也特别喜欢,用手巾拂之,无不中,有客人自称能,帝让他试,客人用葛巾拂棋,比文帝还妙。

【诗】周王襃的《弹棋诗》说:投壶生电影,六博值仙人,何如镜奁上自有拂轻巾,隔涧疑将别,陇头如望秦,握笔徒思赋,辞短竟无陈。

【赋】后汉蔡邕的《弹棋赋》说:荣华灼烁,萼不韡韡,於是列象棋,雕华丽,丰腹敛边,中隐四企,轻利调博,易使骋驰,然后栰掣,兵棋夸惊,或风飘波动,若飞若浮,不迟不疾,如行如留,放一弊六,功无与俦。

魏文帝的《弹棋赋》说:惟弹棋之嘉巧,邈超绝其无俦,苞上智之弘略,允贯微而洞幽,局则荆山妙璞,发藻扬晖,丰腹高隆,庳根四颓,平如砥砺,滑若柔荑,棋则玄木北幹,素树西枝,洪纤若一,脩短无差,象筹列植,一据双螭,滑石雾散,云布四垂,然后直叩先纵,二八次举,缘边间造,长邪迭取,尔乃详观夫变化之理,屈伸之形,联翩靃绎,展转盘萦,或暇豫安存,或穷困侧倾,或接党连兴,或孤据偏停,于时观者,莫不虚心竦踊,咸侧息而延行,或雷抃以大噱,或战悸而不能语。

魏丁廙的《弹棋赋》说:文石为局,金碧齐精,隆中夷外,緻理肌平,卑高得適,既安且贞,棋则象齿选乎南藩,礼身重,[句有脱文。]腹隐头骞,骁悍说敏,不轻不轩,列数二六,取象官军,微章采列,烂焉可观,於是二物既设,主人延宾,粉石雾散,六师列陈,迹行王首,左右相亲,成列告誓,三令五申,事中军政,言含礼文,号令既通,兵棋启路,运若回飚,疾似飞兔,前中却舞,贾其馀怒,风驰火燎,令牟取五,恍哉忽兮,诚足慕也,若夫气竭力残,弱胆怯心,进不及敌,中路为擒,仁而不武,春秋所箴,刚优劲勇,忿速轻急,推敌阻隧,我废彼立,君子去是,过犹不及。

晋夏侯惇的《弹棋赋》说:嬿深宇以舒情,遘众艺以广娱,观奇巧之朅丽,伟弹棋之妙殊,局则昆山之宝,华阳之石,或烦蜿龙藻,或分带班駮,或发色玄黄,或皦的鳞白,悉鲁匠之精能,倾工心於雕错,形方隆而应矩,

光辉灿烂的霞光闪烁不定,于是邀请贤人,融洽地坐在一起,布置棋局,轻巧地排列棋子,慢慢地控制棋子的往来,必定有中局而告休息,相互观察投巧,左手抚右手拔,挥动纤细的手指以长邪,因偃掌而发八,陵超逾落,归趣援势,纷交务而踖合,乘流密以遥曳,若乃释正弹,循乱扬,滑石周散势纵横,畀拨捶撇应无方,侈若天星之列,闪若流电之光,或擗柏散烂,挥霍便娟,或奋振唐唐,颓水参连,棋单局匮,等分纪残,胜者含和,负者丧颜,惜情娱之未遂,恨白日之微遄,实机艺之端首,固君子之所欢也。

【序】梁简文帝弹棋论序说:观察那模仿苍穹而挺立的质地,描绘博厚而成的形状,耸立五岳而标奇,停泊四海而为量,协和日月的数目,应和律吕的时期,总括玄黄的武略,校核孙吴的应变,谈论其用心,壮哉的游戏啊,于是观察壮士的出师,望兵棋的式道,上升则抟翼穹天,赴下则建瓴高屋,乘危则栈山航海,历险则束马悬车,完五忆霸国之勋,全六想陈平之智,反八均高阳之数,四角思汉后之歌,飞几同晋侯之琴,徘徊异邺中之辇,牵牛觉乘槎之来,织女拟云軿之去,故古人或言之礼乐,或比之仁让,或喻以修身,或齐诸道德,良有旨也。

【启】梁元帝谢东宫赐弹棋局启说:绎本惭游艺,弥愧拂巾,凤峙鹰扬,信难议拟,鸟跂星悬,曾何仿佛,莲花未易,玉屑不工,缘边之法,庶遵细柳之阵,徘徊之势,方希明月之楼,子桓有锡,闻於遂古,季绪蒙赐,即事可传。

◇博

《说文》说:博局戏六著十二棋也,古者乌曹作博。

《山海经》说:休与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状如鹑卵,[事具山部。]

《穆天子传》说:天子与井公博,三日而决。

《列子》说:虞氏者,梁之富人,置高楼大路,设酒击博楼上,[事具人部游侠篇。]

尹《文子》说:博尽关塞之宜,得周通之路,但不能制齿之大小,在遇者也。

《家语》说:哀公问孔子说:吾闻君子不博,有之,孔子说:有之,为其兼行恶道也。

《说苑》说:晋灵公骄奢,造九层之台,谓左右,敢谏者斩,孙息闻之,求见,公说:子何能,孙息说:臣能累十二棋,加九鸡子其上,公说:吾少学,未尝见也,子为寡人作之,孙息即正颜色,定志意,以棋子置上,加鸡子其上,左右慴息,灵公俯伏,气息不续,公说:危哉,孙息说:公为九层之台,三年不成,危甚於此,[事具人部谏篇。]

【论】吴韦昭博弈论说:盖闻君子耻当年而功不立,疾没世而名不称,故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是以勉精厉操,晨兴夜寐,不遑宁处,若甯越之勤,董生之笃,渐清德义之渊,栖迟道艺之域,且以西伯之圣,姬公之才,犹有日昃待旦之劳,况在臣庶,而可以已乎,历观古今功名之士,皆积累殊异之迹,劳神苦体,契阔勤思,平居不堕其业,穷困不易其素,是以卜式立志於耕牧,黄霸受道於囹圄,终有荣显之福,以成不朽之名,今世之人,不务经术,好习博弈,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当以临局交争,雌雄未决,人事旷而不修,宾旅阙而不接,虽有太牢之馔,韶夏之乐,不暇存也,然其所志不出一枰之上,所务不过方罫[古买。]之间,胜敌无封爵之赏,获地无兼土之实,伎非六艺,用非经国,立身者不阶其术,徵进者不由其道,求之於战,则非孙吴之伦,考之於道艺,则非孔氏之门,以变诈之务,则非忠信之事,以劫杀为名,则非仁者之意,而空妨日废业,终无补益,何异设木而击之,置石而投之哉,且君子之居室也,勤身以致养,其在朝也,竭命以纳忠,故老[《文选》五十二作孝。]友之行立,贞纯之名彰,方今圣朝乾乾,务在得人,博选良才,旌简旄俊,设呈[《文选》作程。]试之科,垂金爵之赏,诚千载之嘉会,百世之良遇也。

◇樗蒲

《异苑》说:昔有人乘马山行,遥岫里有二老翁,相对樗蒲,遂下马,以策拄地而观之,自谓俄顷,视其马鞭,漼然已烂,顾瞻其马,鞍骸枯朽,既还至家,无复亲属,一恸而绝。

《博物志》说:老子入胡,作樗蒲。

庾翼集,参军于瓒,陈节戏事说:夫嬉戏都名动相剥,非为治之本,自今樗蒲〈木郑〉马,诸不急戏,宜一断之,翼答说:今唯许其围棋,馀悉断。

【赋】后汉马融樗蒲赋说:昔有玄通先生,游于京都,道德既备,好此樗蒲,伯阳入戎,以斯消忧,抨则素旃紫罽,出乎西邻,缘以缋绣,紩以绮文,杯则摇木之幹,出自昆山,矢则蓝田之石,卞和所工,含精玉润,不细不洪,马则玄犀象牙,是磋是砻,杯为上将,木为君副,齿为号令,马为翼距,筹为策动,矢法卒数,於是芬葩贵戚,公侯之俦,坐华榱之高殿,临激水之清流,排五木,散九齿,勒良马,取道里,是以战无常胜,时有逼遂,临敌攘围,事在将帅,见利电发,纷纶滂沸,精诚一叫,入卢九雉,磊落踸踔,并来猥至,先名所射,应声粉溃,胜贵欢悦,负者沉悴。

◇投壶

《礼记》说: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主人谓说:某有枉矢哨壶,请以乐宾。

《神仙传》说:玉女投壶,天为之笑。

《东观汉记》说:祭遵薨,博士范升上疏说:遵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娱乐,必雅歌投壶。又建为孔子立后,奏置五经大夫,虽在军旅,不忘俎豆。

《魏略》说:邯郸淳,字淑

[《魏志·王粲传》注中称为子叔,《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三中称为元淑。]他写了一篇千余字的《投壶赋》,上奏给文帝,文帝认为写得很好,赏赐了他十匹帛。

古歌说:登上金殿的人,用玉杯招待贵客,进入黄金堂,东厨准备了丰盛的菜肴,宰牛烹羊,主人上前敬酒,琴瑟奏起清商之音,投壶和弹棋一起进行,博弈也再次开始。何劭在《王弼传》中说:王弼性格喜欢宏大的道理,喜欢游宴,懂得音律,擅长投壶。

【赋】魏国的邯郸淳在《投壶赋》中说:古代诸侯在天子之间的事务中,会互相朝见,以正班爵,讲礼献功,于是便崇尚威仪,恪守容貌,繁复登降的礼节,盛大的揖拜之数,设机而不倚,酒澄而不举,肃肃济济,唯有敬重,敬重不可长久,礼成于饫,于是设大射,否则投壶,植下这华美的壶,凫氏所铸,高两尺,盘腹修颈,装饰金银,雕刻花纹,象物必具,距筵七尺,杰然植驻,矢有二四,或柘或棘,丰本纤末,调劲且直,执算奉中,司射是职,曾孙侯氏,与之皆得,然后观看投壶的人,闲习察妙,巧之所极,骆驿联翩,爰爰兔发,翻翻隼集,不盈不缩,应壶顺入,何其善也,每投不空,四矢退效,既入跃出,荏苒偃仰,黾勉趋下,馀势振掉。又足乐也,拟议于此,命中于彼,动之如志,靡有违也,譬诸为政,群职罔弛,左右毕投,效奇数钧,列置功算。称善告贤,三载考绩,幽明始分也,比投不释,增是自遂,虽往有功,义所不贵,春秋贬翚,亦犹是类也,若乃撮矢作骄,累掇联取,一往之纳二,巧无与耦,斯乃绝伦之才,尤异之首也,柯列葩布,匪罕匪绸,虽就置犹弗然,矧迥绝之所投,惟兹巧之妙丽,亦希世之寡俦,调心术于混冥,适容体于便安,纷纵奇于施舍,显必中以微观,悦与坐之耳目,乐众心而不倦,朅玮百变,恶可穷赞。

◇塞

《说苑》说:塞,行棋相塞,称为塞。

《管子》说:秋天施行五政,一是秋禁,二是博塞。

《穆天子传》说:天子与井公塞。

《庄子》说:臧与穀一起牧羊,问臧在做什么,挟策读书,问穀在做什么,博塞以游,事业不同,亡羊均也,伯夷死于首阳之下,盗跖死于东陵之上,所死不同,残生均也。

《汉书》说:吾丘寿王,以格五召待诏,[孟康说:乘五阁不得行,故云格五也。]

【赋】后汉边孝先在《塞赋》中说:可以代替博弈的,称为塞其次也,试习其术,以惊睡救寐,免昼寝之讥而已,然而徐核其因通之极,乃亦精妙而足美也,故书其较略,举其指归,以明博弈无以尚焉,曰:始作塞者,其明哲乎,故其用物也约,其为乐也大,犹土鼓块枹,空桑之瑟,质朴之化,上古所耽也,然本其规模,制作有式,四道交正,时之则也,棋有十二,律吕极也,人操厥半,六爻列也,赤白色者,分阴阳也,乍亡乍存,像日月也,行必正直,合道中也,趋隅方折,礼之容也,迭往迭来,刚柔通也,周则复始,乾行健也,局平以正,坤德顺也,然则塞之为义,盛矣大矣,广矣博矣,质象于天,阴阳在焉,取则于地,刚柔分焉,施于人,仁义载焉,考之古今,王霸备焉,览其成败,为法式焉。

◇藏钩

《风土记》说:义阳臈日饮祭之后,叟妪儿童,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效胜负,若人偶即敌对,人奇即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乌,以齐二曹人数,一钩藏在数手中,曹人当射知所在,一藏为一筹,三筹为一都。

辛氏《三秦记》说:昭帝母钩弋夫人,手拳而有国色,先帝宠之,世人藏钩法此也,[事具居处部宫殿篇。]

【赋】晋庾阐在《藏钩赋》中说:叹近夜之藏钩,复一时之戏望,以道生为元帅,以子仁为佐相,思蒙笼而不启,目蜅泠而不畅,多取决于公长,乃不咨于大匠,钩运掌而潜流,手乘虚而密放,示微迹于可嫌,露疑似之情状,辄争材以先叩,各锐志于所向,意有往而必乖,策靡陈而不丧,退怨叹于独见,慨相顾于惆怅,夜景焕烂,流光西驿,同明[疑当作朋。]诲其夙退,对者催其连射,攘袂以发奇,探意外而求迹,奇未发而妙待,意愈求而累僻,疑空拳之可取,手含珍而不摘,督猛炬而增明,从因朗而心隔,壮颜变成衰容,神材比为愚策。

◇四维

【赋】东晋李秀在《四维赋》中说:四维戏者,卫尉挚侯所造也,画纸为局,截木为棋,取象元,一分而为二,准阴阳之位,拟刚柔之策,而变动云为,成乎其中,世有哲人,黄中通理,探赜索隐,开物建始,造四维之妙戏,邈众艺之特奇,尽盈尺之局,乃拟象乎两仪,立太极之正统,班五常之列位,刚柔异而作配,趍舍同而从类,或盘纡诘屈,连延骆驿,或间不容息,舍棋则获,围成未合,骄棋先出,九道并列,专都独毕。

◇象戏

周武帝造象戏。

王襃在《象经序》中说:一是天文,以观其象,天日月星,是也,二是地理,以法其形,地水木金土,是也,三是阴阳,以顺其本,阳数为先,本于天,阴数为先,本于地,是也,四时,[句有脱文。]以正其序,东方之色青,其余三色,例皆如之,是也,五是筭数,以通其变,俯仰则为天地日月星,变通则为水火金木土,是也,六是律吕,以宣其气,在子取未,在午取丑,是也,七是八卦,以定其位,至震取兑,至离取坎,是也,八是忠孝,以惇其教,出则尽忠,入则尽孝,是也,九是君臣,以事其礼,不可以贵凌贱,直而为曲,不可以卑畏尊,隐而无犯,是也,十是文武,以成其务,武论七德,文表四教,是也,十一是礼仪,以制其则,居上不骄,为下尽敬,进退有

度可法,就是这样的,十二种观察德行的方法,用来考察一个人的行为,确定之后再去追求,符合道义之后再去获取,时机成熟之后才说话,快乐之后才笑,就是这样的。或者通过晋升来报答德行,通过道义来迁善,或者通过降职来贬低过错,目的是为了惩罚恶行,或者以深思熟虑为贵,端正其目光,或者以公正为功,明确其纠察,得失表现在兴衰上,即使地位低下也一定要申明,懈怠和恭敬在劝诫和阻止中显现,处于尊贵地位时要想到屈尊,一句话比拱璧还要珍贵,一种德行比华丽的礼服还要重要。

【赋】周庾信的《象戏赋》说:观察那创造的开始,皇王的起源,法度凝聚在深厚的德行中,仰望冲天的气息在清虚之中,于是绿简已经打开,丹局正直,道理深奥,研究细微,原本是为了成为圣人,就像敲击大钟,如同悬挂明镜,白凤远远降临,黄云高高映照,可以改变风俗,可以管理行政,因此局取之于乾,仍然图上玄,月轮新满,日晕初圆,模仿羽林的华盖,写明堂的璧泉,坤作为车,刚柔卷舒,像方镜而没有影子,像空城而没有居住,促成文之画,亡灵龟之图,马丽千金之马,符明六甲之符,于是搢笏当次,依辰就席,回地理于方珪,转天文于圆璧,分荆山的美玉,数蓝田的珉石,南行赤水的符,北使玄山的策,居东道而龙青,出西关而马白,既舒玄象,聊定金抨,昭日月的光景,乘风云的性灵,取四方的正色,用五德的相生,从月建而左转,起黄锺而顺行,阴翻则顾兔先出,阳变则灵乌独明,何况是豫游仁寿,行乐徽音,水影摇日,花光照林,乍披图而久玩,或开经而熟寻,虽复成之于手,终须得之于心,乃有龙烛衔花,金炉浮气,月落桂垂,星斜柳坠,犹豫枢机,嫌疑泾渭,顾望回惑,心情怖畏,应对坎而冲离,忽当申而取未。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七十四-巧艺部-注解

射:古代六艺之一,指射箭技艺。射箭不仅是军事技能,也是礼仪活动的一部分,常用于祭祀、宴会等场合。

书:指书写、书法。古代六艺之一,包括文字的书写和书法的艺术。书法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

画:指绘画艺术。古代六艺之一,绘画在中国文化中不仅是艺术表现,也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

围棋:一种古老的策略棋类游戏,起源于中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意义。

弹棋:弹棋是古代一种棋类游戏,魏文帝曹丕对其有特别的喜好,并在《典论》中对其进行了描述和赞美,反映了弹棋在宫廷文化中的地位。

博:指赌博或博戏,古代的一种娱乐活动,有时也用于占卜。

樗蒲: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使用樗蒲(一种植物)的果实进行。

投壶:古代宴会中的一种游戏,参与者需将箭矢投入壶中,以投中次数多者为胜。此游戏不仅考验技巧,也体现了礼仪和社交功能。

塞: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玩家通过移动棋子来阻止对方棋子的行进,类似于现代的围棋或象棋。

藏钩:古代的一种游戏,参与者需猜测隐藏的钩子所在位置,常用于节日庆典中,增加娱乐气氛。

四维: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由卫尉挚侯所创,游戏规则复杂,涉及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

象戏:由周武帝创造的一种棋类游戏,结合了天文、地理、阴阳等元素,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

篆书势:篆书的一种风格,强调书法的形态美和气势,如蔡邕所述,篆书形态多样,如龟文、龙鳞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草圣:指书法技艺极为高超的书法家,如张伯英,其书法技艺精湛,被誉为草圣。

飞白书势:一种书法风格,以飞白(笔画中留白)为特点,形态如鸟鱼龙蛇,具有极高的艺术美感。

鸾惊之势:形容书法或绘画中动态的美感,如同鸾鸟惊飞,充满动感和生命力。

鹰跱之巧:形容书法或绘画中静态的美感,如同鹰隼站立,形态稳重而有力。

狗马最难:指绘画中,狗和马因为形态复杂且为人所熟知,难以准确描绘,故被认为是最难画的题材。

鬼魅最易:指绘画中,鬼魅因为无形,不受现实形态限制,故被认为是最易画的题材。

门户铺首:古代建筑中的装饰元素,通常指门上的装饰图案或雕刻,具有象征意义。

传神写照:指绘画或书法中能够准确传达人物神态和气质的能力,是艺术创作中的高境界。

丹青:指绘画艺术,古代常用丹砂和青雘两种颜料,故称绘画为丹青。

云台之像:云台是汉代皇宫中的高台,常用来比喻高官显贵。云台之像可能指高官的画像。

宣室之图:宣室是汉代皇宫中的一处宫殿,宣室之图可能指皇宫中的壁画或画像。

成蝇罕术:成蝇指画蝇,罕术指高超的技艺,形容绘画技艺高超。

画马疏工:画马指画马的艺术,疏工指技艺不精,形容画马技艺不佳。

世将:指世代为将的家族,此处指人非将门出身。

晋帝之赏:指晋朝皇帝的赏赐,此处形容恩宠深厚。

景山:指景山,可能指某位画家或画作。

魏皇之诏:指魏国皇帝的诏书,此处形容宠信超过皇帝的诏书。

陆探微:陆探微是南朝梁代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

玉池:指玉制的池子,此处可能指画中的水池。

金屏:指金制的屏风,此处可能指画中的屏风。

史迁:指司马迁,汉代著名史学家。

留侯:指张良,汉代开国功臣,封留侯。

王嫱:指王昭君,汉代著名美女。

弈棋:指下围棋,古代围棋又称弈。

丹朱:尧的儿子,传说中善于下围棋。

费祎: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官员。

来敏:三国时期蜀汉的官员。

王粲:三国时期魏国的文学家。

桓谭: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和音乐家。

蔡邕: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和音乐家。

陶侃:东晋时期的著名将领和政治家。

王中郎:指王坦之,东晋时期的官员。

支公:指支遁,东晋时期的佛教高僧。

殷仲堪:东晋时期的官员。

袁羌:东晋时期的官员。

马融: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和经学家。

曹摅:西晋时期的文学家。

蔡洪:西晋时期的文学家。

梁武帝:南朝梁的开国皇帝萧衍。

弈旨:班固在《弈旨》中阐述了围棋的哲学意义和文化内涵,将围棋与天地、阴阳、天文等自然现象相联系,体现了围棋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弈势:应玚在《弈势》中通过比喻军戎战阵,描述了围棋的战略和战术,反映了围棋在古代军事思想中的应用。

围棋铭:李尤在《围棋铭》中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围棋的赞美,强调了围棋与阴阳五行的关系,体现了围棋在古代文人中的流行。

焜煜:光辉灿烂,形容光彩夺目。

倏铄:形容光芒闪烁,迅速变化。

良人:古代指贤良之人,此处指棋局中的对手。

洽坐际:指在坐席间和谐相处。

隆局施:指棋局布置得当,局势盛大。

轻棋列:指棋子轻巧地排列在棋盘上。

徐正控往来:指棋手从容不迫地控制棋子的移动。

相形投巧:指棋手在棋局中相互较量,施展巧妙的策略。

左抚右拔:指棋手左右手并用,灵活操作棋子。

挥纤指以长邪:指棋手用纤细的手指灵活地操控棋子。

因偃掌而发八:指棋手用手掌轻轻按压棋子,使其发出八种不同的变化。

陵超逾落:指棋手在棋局中超越对手,取得优势。

归趣援势:指棋手在棋局中寻找机会,借助形势反击。

纷交务而踖合:指棋局中棋子交错,局势复杂。

乘流密以遥曳:指棋手在棋局中巧妙地利用局势,进行长距离的牵制。

释正弹:指棋手放弃正面的进攻,转而采取弹性的策略。

循乱扬:指棋手在混乱的局势中寻找机会,进行反击。

滑石周散势纵横:指棋子在棋盘上灵活移动,局势变化多端。

畀拨捶撇应无方:指棋手在棋局中灵活应对,不拘一格。

侈若天星之列:形容棋局中棋子排列如同天上的星星般璀璨。

闪若流电之光:形容棋局中棋子的移动如同闪电般迅速。

擗柏散烂:形容棋局中棋子散乱,局势混乱。

挥霍便娟:形容棋手在棋局中灵活自如,动作优美。

奋振唐唐:形容棋手在棋局中振奋精神,气势如虹。

颓水参连:形容棋局中棋子如同水流般连绵不断。

棋单局匮:指棋局中棋子稀少,局势紧张。

等分纪残:指棋局中双方势均力敌,局势残破。

胜者含和:指胜者保持谦和的态度。

负者丧颜:指败者面露沮丧之色。

惜情娱之未遂:指棋手对未能尽兴的棋局感到遗憾。

恨白日之微遄:指棋手对时间流逝过快感到遗憾。

机艺之端首:指棋艺的精妙之处。

君子之所欢:指君子所喜爱的娱乐活动。

度可法:指衡量和评价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的方法。

观德:观察和评价一个人的品德。

考其行:考察一个人的行为。

定而后求:在确定目标后再去追求。

义而后取:在符合道义的前提下获取。

时然后言:在适当的时机说话。

乐然后笑:在感到快乐时笑。

升进以报德:通过晋升来回报德行。

义以迁善:通过道义来引导向善。

黜退以贬过:通过降职来惩罚过错。

惩恶:惩罚恶行。

沉审:深思熟虑。

正其瞻视:端正其观察和看待事物的态度。

徇齐:追求整齐划一。

明其纠察:明确其纠察和纠正错误的责任。

隆替:兴衰更替。

在贱必申:在地位低下时也要伸张正义。

怠敬彰於劝沮:懈怠和敬畏在劝诫和阻止中显现。

处尊思屈:在尊贵的位置上思考谦逊。

片言崇於拱璧:一句话的价值高于珍贵的玉璧。

一德逾於华衮:一种德行胜过华丽的礼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七十四-巧艺部-评注

这段古文主要介绍了古代的各种技艺和游戏,涵盖了射箭、书法、绘画、围棋、弹棋、博戏、樗蒲、投壶、塞戏、藏钩、四维棋和象棋等。这些技艺和游戏不仅是古代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礼仪和娱乐方式。

射箭作为六艺之一,不仅是军事技能,也是礼仪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引用了《世本》、《山海经》、《礼记》、《左传》、《列子》、《尸子》、《庄子》、《老子》、《韩诗外传》、《史记》、《淮南子》、《汉书》、《魏书》、《吴志》、《典论》等多部经典文献,详细描述了射箭的历史、技巧和文化意义。这些文献不仅展示了射箭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古人对射箭技艺的崇尚和追求。

书法作为六艺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文中引用了《淮南子》、《家语》、《汉书》、《后汉书》、《三辅决录》、《晋书》等文献,介绍了书法的起源、发展和艺术价值。书法不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体现了文人的修养和审美情趣。

绘画作为六艺之一,在中国文化中不仅是艺术表现,也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文中虽然没有详细描述绘画的具体内容,但通过引用的文献可以看出,绘画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围棋、弹棋、博戏、樗蒲、投壶、塞戏、藏钩、四维棋和象棋等游戏,不仅是古代人们的娱乐活动,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礼仪和娱乐方式。这些游戏在古代文献中有所提及,展示了古代人们对娱乐和智慧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介绍古代的各种技艺和游戏,展示了古代社会的文化、礼仪和娱乐方式。这些技艺和游戏不仅是古代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通过对这些技艺和游戏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本文通过对篆书、草书、飞白书等书法风格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书法的多样性和艺术魅力。篆书势中提到的‘体有六篆,妙巧入神’,不仅体现了篆书的形态美,还强调了其内在的神韵和气势。草圣张伯英的‘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则生动描绘了书法家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刻苦精神。

飞白书势中的‘鸟鱼龙蛇,龟兽仙人’,不仅展示了飞白书的形态多样性,还体现了其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象征着书法艺术的生命力和灵动性。鸾惊之势和鹰跱之巧的对比,则进一步突出了书法中动静结合的美学原则。

在绘画方面,本文通过‘狗马最难,鬼魅最易’的对比,揭示了绘画艺术中的现实与想象的辩证关系。狗马因为形态复杂且为人所熟知,难以准确描绘,而鬼魅因为无形,不受现实形态限制,故被认为是最易画的题材。这一观点不仅反映了古代绘画艺术的审美标准,还揭示了艺术创作中的现实与想象的辩证关系。

此外,本文还通过对门户铺首、传神写照等概念的阐释,进一步深化了对古代建筑装饰和绘画艺术的理解。门户铺首作为古代建筑中的装饰元素,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具有象征意义,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安全和隐私的重视。传神写照则强调了绘画或书法中准确传达人物神态和气质的能力,是艺术创作中的高境界。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对篆书、草书、飞白书等书法风格和狗马、鬼魅等绘画题材的描述,全面展示了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多样性和艺术魅力,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为我们理解古代文化和审美观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这段文本涉及多个历史人物和典故,展现了古代中国在绘画、围棋等领域的文化成就。首先,文本通过对比不同画家的技艺,突出了绘画艺术的高超与精妙。例如,陆探微的画作被赞誉为‘工逾画马,巧迈图龙’,显示出其技艺的精湛。

围棋作为中国古代的智力游戏,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文本中引用了《左传》、《博物志》、《说文》等古籍,说明围棋的历史悠久,且与军事策略有密切联系。例如,《左传》中提到‘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暗示了围棋中的策略与决断力。

文本还通过多个历史人物的故事,展现了围棋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例如,费祎在战事紧张时仍与来敏下棋,表现出其沉着冷静的性格;王粲能够复现棋局,显示出其超凡的记忆力和智慧。

此外,文本中的赋文部分,如马融的《围棋赋》、曹摅的《围棋赋》和蔡洪的《围棋赋》,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将围棋比作战场,强调了围棋中的策略与智慧。例如,马融的赋中提到‘三尺之局,为战斗场’,将围棋的棋盘比作战场,棋子比作士兵,形象地描绘了围棋的激烈与复杂。

梁武帝的《围棋赋》则进一步深化了围棋的文化内涵,将其与天地、兵法相结合,展现了围棋的哲学意义。例如,‘围奁象天,方局法地’,将围棋的棋盘比作天地,棋子比作万物,强调了围棋的宇宙观和哲学思考。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在绘画和围棋领域的卓越成就,还通过历史人物和典故,揭示了这些艺术形式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通过对这些文本的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智慧传承。

《弈旨》和《弈势》两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围棋的文化和战略意义。《弈旨》通过将围棋与天地、阴阳、天文等自然现象相联系,不仅展示了围棋的哲学深度,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宇宙规律的理解和尊重。这种将棋艺与宇宙观相结合的思想,是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的体现。

《弈势》则更多地聚焦于围棋的实战策略,通过比喻军戎战阵,详细描述了围棋中的攻防转换和战术布局。这种将棋艺与军事策略相结合的分析,不仅展示了围棋的复杂性和深度,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在和平时期通过棋艺来模拟和演练战争策略的智慧。

李尤的《围棋铭》则从文学的角度,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围棋的赞美。诗中提到的“局为宪矩,棋法阴阳”,不仅强调了围棋的规则性和策略性,也反映了围棋在古代文人中的流行和影响。这种将棋艺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是中华文化中文学与棋艺交融的典范。

魏文帝曹丕对弹棋的特别喜好,以及他在《典论》中对弹棋的描述和赞美,反映了弹棋在宫廷文化中的地位。弹棋作为一种娱乐活动,不仅丰富了宫廷生活,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在娱乐中追求技艺和智慧的精神。通过对弹棋的描述,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宫廷文化的一隅,以及皇帝个人兴趣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这段文字描绘了古代棋局中的精彩场景,通过对棋手动作、棋子移动以及局势变化的细致描写,展现了棋艺的高超与棋局的复杂。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侈若天星之列”、“闪若流电之光”等,形象地描绘了棋局中棋子的排列和移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文字不仅是对棋艺的赞美,更是对君子风范的推崇。文中提到“胜者含和,负者丧颜”,体现了古代君子在胜负面前保持的谦和与从容。棋局不仅是技艺的较量,更是品德的体现。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字语言优美,句式多变,既有对仗工整的四字句,也有流畅的长句,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同时,文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字反映了古代棋艺的繁荣与发展。棋局不仅是娱乐活动,更是智慧的较量。文中提到的“机艺之端首,固君子之所欢也”,表明棋艺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君子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通过对棋局的生动描写,展现了古代棋艺的精妙与君子的风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它不仅是对棋艺的赞美,更是对君子品德的推崇,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智慧与道德的追求。

《投壶赋》是魏国邯郸淳所作,详细描述了投壶游戏的规则和场景。赋中不仅描绘了投壶的物理形态和游戏规则,还通过游戏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礼仪和等级制度。投壶作为一种社交活动,不仅增进了贵族间的交流,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对礼仪和秩序的重视。

《塞赋》由后汉边孝先所作,通过对塞游戏的描述,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智慧和策略的崇尚。塞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智力较量,体现了古代中国对智慧和策略的重视。赋中还通过对游戏规则的描述,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等。

《藏钩赋》由晋庾阐所作,通过对藏钩游戏的描述,展现了古代中国节日庆典的欢乐气氛。藏钩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社交活动,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赋中通过对游戏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节日庆典的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四维赋》由东晋李秀所作,通过对四维游戏的描述,展现了古代中国对宇宙和自然的理解。四维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哲学思考,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宇宙和自然的探索。赋中通过对游戏规则的描述,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等。

《象戏》由周武帝创造,通过对象戏的描述,展现了古代中国对宇宙和自然的理解。象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哲学思考,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宇宙和自然的探索。赋中通过对游戏规则的描述,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如天文、地理、阴阳等。

这段古文出自庾信的《象戏赋》,通过对道德行为的观察和评价,展现了古代社会对个人品德的重视。文中提到的‘度可法’、‘观德’、‘考其行’等概念,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道德规范的严格要求。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深入探讨,可以看出古代社会对个人行为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行为,更注重其背后的道德动机和内在品质。

文中提到的‘定而后求’、‘义而后取’、‘时然后言’、‘乐然后笑’等原则,强调了在追求目标、获取利益、表达意见和享受快乐时,必须遵循道德规范和适当的时机。这些原则不仅体现了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也对现代社会的个人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升进以报德’、‘义以迁善’、‘黜退以贬过’、‘惩恶’等概念,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德行和恶行的奖惩机制。通过这些机制,古代社会不仅能够维护道德秩序,还能够激励人们向善,惩罚恶行,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道德行为的观察和评价,展现了古代社会对个人品德的重视,强调了道德规范在个人行为中的重要性,并对现代社会的个人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并将其应用于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中。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七十四-巧艺部》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679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