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下-革

作者: 相传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是解释《易经》的著作。它是儒家经典“十翼”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

内容简要:《易传》共10篇,包括《彖传》《象传》《系辞传》等,是对《易经》卦象、卦辞和爻辞的哲学阐释。书中提出了“阴阳”“太极”“变通”等概念,系统阐述了《易经》的哲学思想,对后世易学、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是研究《易经》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下-革-原文

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巳日革之,行有嘉也。

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改命之吉,信志也。

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下-革-译文

沼泽中有火,象征着变革;君子因此制定历法,明确时节。

用黄牛皮来巩固,表示不可以轻举妄动。

在巳日进行变革,行动会有好的结果。

变革的言论经过三次确认,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改变命运是吉利的,因为这是信守志向的表现。

大人像虎一样变化,其文采鲜明。

君子像豹一样变化,其文采华美。

小人改变外表,顺从地跟随君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下-革-注解

泽中有火:泽中有火是《易经》革卦的卦象,泽代表水,火代表变革,象征着水与火的冲突与融合,预示着变革的时机。

革:《易经》中的一卦,象征变革、革新。革卦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变革来达到新的平衡和和谐。

君子以治历明时:君子通过研究历法来明确时机,意味着在变革中要把握时机,顺应天时。

巩用黄牛:巩指巩固,黄牛象征稳定和力量。这句话意味着在变革初期,应保持稳定,不宜轻举妄动。

巳日革之:巳日指巳时,象征变革的时机成熟。这句话意味着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变革,会有好的结果。

革言三就:革言指变革的言论,三就指多次尝试。这句话意味着变革需要经过多次尝试和调整才能成功。

改命之吉:改命指改变命运,吉指吉祥。这句话意味着通过变革可以改变命运,带来吉祥。

大人虎变:大人指有德行的人,虎变象征威猛和果断。这句话意味着有德行的人在变革中表现得威猛果断。

君子豹变:君子指有修养的人,豹变象征敏捷和灵活。这句话意味着有修养的人在变革中表现得敏捷灵活。

小人革面:小人指普通人,革面象征表面的改变。这句话意味着普通人在变革中只是表面上的顺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下-革-评注

《易经》中的革卦象征着变革与革新,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变革来达到新的平衡和和谐。泽中有火的卦象,预示着水与火的冲突与融合,象征着变革的时机已经成熟。君子通过研究历法来明确时机,意味着在变革中要把握时机,顺应天时。

在变革的初期,应保持稳定,不宜轻举妄动,正如‘巩用黄牛’所表达的。巳日革之,意味着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变革,会有好的结果。革言三就,意味着变革需要经过多次尝试和调整才能成功。改命之吉,意味着通过变革可以改变命运,带来吉祥。

在变革中,有德行的人表现得威猛果断,正如‘大人虎变’所表达的。有修养的人则表现得敏捷灵活,正如‘君子豹变’所表达的。而普通人则只是表面上的顺从,正如‘小人革面’所表达的。

革卦的文化内涵在于强调变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在变革中如何把握时机、保持稳定、经过多次尝试和调整,最终达到新的平衡和和谐。其艺术特色在于通过象征性的语言和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变革的过程和结果。其历史价值在于为后人提供了关于变革的智慧和指导,具有深远的影响。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下-革》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675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