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下-震

作者: 相传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是解释《易经》的著作。它是儒家经典“十翼”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

内容简要:《易传》共10篇,包括《彖传》《象传》《系辞传》等,是对《易经》卦象、卦辞和爻辞的哲学阐释。书中提出了“阴阳”“太极”“变通”等概念,系统阐述了《易经》的哲学思想,对后世易学、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是研究《易经》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下-震-原文

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震来虩虩,恐致福也。

笑言哑哑,后有则也。

震来厉,乘刚也。

震苏苏,位不当也。

震遂泥,未光也。

震往来厉,危行也。

其事在中,大无丧也。

震索索,中未得也。

虽凶无咎,畏邻戒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下-震-译文

雷声不断,震动;君子因此感到恐惧,从而修身反省。

雷声震动,令人恐惧,但这种恐惧可以带来福气。

笑声和言语虽然微弱,但后来会有规则可循。

雷声震动猛烈,是因为它乘着刚强的力量。

雷声震动微弱,是因为位置不当。

雷声震动最终陷入泥泞,是因为没有光明。

雷声震动来回猛烈,是因为行动危险。

事情处于中间状态,虽然大但没有损失。

雷声震动索索作响,是因为中间没有得到。

虽然有凶险但没有灾祸,是因为畏惧邻居的警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下-震-注解

洊雷:洊雷指的是连续不断的雷声,象征着连续不断的震动或变化。

震:在易经中,震卦代表雷,象征着动、起、惊、变。

君子以恐惧修省:君子在面对连续不断的震动或变化时,应感到恐惧,并以此来反省和修正自己的行为。

震来虩虩:虩虩形容雷声的急促和强烈,象征着突如其来的震动或变化。

恐致福也:恐惧可以带来福气,意味着通过恐惧和反省,可以避免灾祸,获得好运。

笑言哑哑:哑哑形容笑声的轻微和含蓄,象征着在震动或变化之后,人们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

后有则也:在震动或变化之后,人们能够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

震来厉:厉形容震动的剧烈和严重,象征着震动或变化的强烈和危险。

乘刚也:乘刚意味着震动或变化的力量强大,难以抵挡。

震苏苏:苏苏形容震动的轻微和缓慢,象征着震动或变化的缓和和稳定。

位不当也:位不当意味着震动或变化的位置不合适,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震遂泥:遂泥形容震动或变化的结果如同泥泞,象征着震动或变化的结果不明确或不理想。

未光也:未光意味着震动或变化的结果尚未明朗,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震往来厉:往来厉形容震动或变化的反复和剧烈,象征着震动或变化的持续和危险。

危行也:危行意味着在震动或变化中行动的危险性。

其事在中:其事在中意味着震动或变化的核心在于内部,而非外部。

大无丧也:大无丧意味着在震动或变化中,虽然面临危险,但最终不会有大的损失。

震索索:索索形容震动或变化的细微和隐秘,象征着震动或变化的潜在和不易察觉。

中未得也:中未得意味着震动或变化的核心尚未被掌握或理解。

虽凶无咎:虽凶无咎意味着虽然面临凶险,但最终不会有灾祸。

畏邻戒也:畏邻戒意味着通过恐惧和警戒,可以避免灾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下-震-评注

这段文字出自《易经》中的震卦,通过对雷声的描写,象征了连续不断的震动或变化。君子在面对这种变化时,应感到恐惧,并以此来反省和修正自己的行为。这种恐惧并非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因为它可以带来福气,避免灾祸。

文中通过不同的形容词和动词,描绘了震动或变化的不同状态和结果。例如,’震来虩虩’形容了震动的急促和强烈,’笑言哑哑’则描绘了震动之后的冷静和理智。这些描写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富有哲理,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和人生变化的深刻理解。

震卦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恐惧和反省,来应对连续不断的震动或变化。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社会和国家。在面对自然灾害、社会动荡或政治变革时,人们应保持警惕,及时反省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避免灾祸,获得好运。

此外,文中还强调了震动或变化的核心在于内部,而非外部。这意味着在面对变化时,人们应首先关注自身的内心和行为,而不是外部环境。只有通过内心的反省和行为的修正,才能真正应对变化,避免灾祸。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通过对雷声的描写,象征了连续不断的震动或变化,并通过不同的形容词和动词,描绘了震动或变化的不同状态和结果。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恐惧和反省,来应对变化,避免灾祸,获得好运。这种思想不仅富有哲理,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借鉴和应用。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下-震》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675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