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下-解

作者: 相传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是解释《易经》的著作。它是儒家经典“十翼”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

内容简要:《易传》共10篇,包括《彖传》《象传》《系辞传》等,是对《易经》卦象、卦辞和爻辞的哲学阐释。书中提出了“阴阳”“太极”“变通”等概念,系统阐述了《易经》的哲学思想,对后世易学、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是研究《易经》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下-解-原文

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刚柔之际,义无咎也。

九二贞吉,得中道也。

负且乘,亦可丑也。

自我致戎,又谁咎也?

解而拇,未当位也。

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下-解-译文

雷雨交加,象征着解除困境;君子因此赦免过错,宽恕罪过。

在刚强与柔和之间,道义上没有过错。

九二爻坚守正道,吉祥,因为得到了中庸之道。

背负着东西并且乘车,也是可耻的。

自己招致战争,又能怪谁呢?

解除困境却未能得到适当的位置。

君子能够解除困境,小人则会退却。

公侯用箭射隼,以解除悖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下-解-注解

雷雨作:雷雨交加,象征着天地间的巨大变化和解脱。

解:解脱、解决,指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君子以赦过宥罪:君子应宽恕他人的过错和罪行,体现仁德。

刚柔之际:刚强与柔弱的交汇点,指在适当的时候采取适当的行动。

义无咎:符合道义的行为不会有灾祸。

九二贞吉:易经中的卦象,表示坚守正道会带来吉祥。

得中道:遵循中庸之道,不偏不倚。

负且乘:背负着责任并驾驭局势。

亦可丑:虽然可能显得不雅,但有其必要性。

自我致戎:自己招致战争或冲突。

又谁咎:又能责怪谁呢?指责任在于自己。

解而拇:解脱束缚,但位置不当。

未当位:位置不合适,指行动时机或位置不当。

君子有解:君子能够解决问题。

小人退:小人会退缩或失败。

公用射隼:公职人员射杀猛禽,象征解决混乱。

以解悖:用以解决悖逆或混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下-解-评注

这段文字出自《易经》中的解卦,主要讲述了在困境中如何通过智慧和仁德来解决问题。首先,’雷雨作,解’描绘了天地间的巨大变化,象征着困境中的解脱。君子应在这种情境下宽恕他人的过错和罪行,体现仁德。

‘刚柔之际,义无咎也’强调了在适当的时候采取适当的行动,符合道义的行为不会有灾祸。’九二贞吉,得中道也’进一步指出,坚守正道并遵循中庸之道会带来吉祥。

‘负且乘,亦可丑也’虽然背负责任并驾驭局势可能显得不雅,但有其必要性。’自我致戎,又谁咎也’提醒我们,自己招致的冲突责任在于自己,不能责怪他人。

‘解而拇,未当位也’指出解脱束缚但位置不当,行动时机或位置不当可能导致问题。’君子有解,小人退也’表明君子能够解决问题,而小人则会退缩或失败。

最后,’公用射隼,以解悖也’通过公职人员射杀猛禽的象征,表达了解决混乱和悖逆的决心。整体来看,这段文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德、中庸和智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下-解》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674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