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上-屯

作者: 相传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是解释《易经》的著作。它是儒家经典“十翼”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

内容简要:《易传》共10篇,包括《彖传》《象传》《系辞传》等,是对《易经》卦象、卦辞和爻辞的哲学阐释。书中提出了“阴阳”“太极”“变通”等概念,系统阐述了《易经》的哲学思想,对后世易学、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是研究《易经》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上-屯-原文

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虽磐桓,志行正也。

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六二之难,乘刚也。

十年乃字,反常也。

即鹿无虞,以从禽也。

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求而往,明也。

屯其膏,施未光也。

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上-屯-译文

云雷交加,象征着屯卦;君子应当以此来治理国家。

虽然处境艰难,但志向和行为都是正直的。

以高贵的身份去对待低贱的人,能够大得民心。

六二爻的困难,是因为乘坐在刚强的位置上。

十年之后才能有所成就,这是反常的现象。

就像追逐鹿而没有猎人的帮助,只能跟随野兽的踪迹。

君子放弃这种行为,因为继续下去只会陷入困境。

追求并前往,是明智的选择。

积聚财富,但施舍还未广泛。

哭泣流血,泪水涟涟,这样的状况怎么能长久呢?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上-屯-注解

云雷:云雷象征着天地初开时的混沌状态,也比喻事物初生时的艰难。

屯:屯卦,易经六十四卦之一,象征万物初生,艰难困苦。

君子以经纶:君子应当像织布一样,有条不紊地处理事务,规划未来。

磐桓:形容行动迟缓,犹豫不决。

志行正也:志向和行为都要正直。

以贵下贱:以高贵的身份去接触和帮助地位低下的人。

大得民也:能够广泛赢得民心。

六二之难:指屯卦的第二爻,象征初期的困难和挑战。

乘刚也:指在困难中坚持刚强的态度。

十年乃字: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反常也: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异常变化。

即鹿无虞:比喻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冒险行动。

以从禽也:比喻盲目追随他人。

君子舍之:君子应当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

往吝穷也:继续前行将会陷入困境。

求而往:有目的地前往。

明也:明智的选择。

屯其膏:比喻积累财富或资源。

施未光也:施予他人但未能广泛传播。

泣血涟如:形容极度悲伤和痛苦。

何可长也:这种状态不可能长久持续。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上-屯-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易经》中的屯卦,主要讲述了万物初生时的艰难困苦以及君子应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屯卦象征着天地初开时的混沌状态,比喻事物初生时的艰难。君子应当像织布一样,有条不紊地处理事务,规划未来。

文中提到‘虽磐桓,志行正也’,强调了在困难面前,君子应当保持正直的志向和行为。‘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则指出,君子应当以高贵的身份去接触和帮助地位低下的人,这样才能广泛赢得民心。

‘六二之难,乘刚也’指的是屯卦的第二爻,象征初期的困难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君子应当坚持刚强的态度,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最终取得成功。‘十年乃字,反常也’则提醒我们,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异常变化,需要灵活应对。

‘即鹿无虞,以从禽也’比喻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冒险行动,盲目追随他人。君子应当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继续前行将会陷入困境。‘求而往,明也’则指出,有目的地前往是明智的选择。

‘屯其膏,施未光也’比喻积累财富或资源,但施予他人却未能广泛传播。‘泣血涟如,何可长也’形容极度悲伤和痛苦,但这种状态不可能长久持续。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屯卦的象征意义,阐述了君子在初生艰难时期应如何应对挑战,保持正直和刚强的态度,积累资源并明智地施予他人,最终取得成功。这段文字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人生哲理。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上-屯》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661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