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上-履

作者: 相传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是解释《易经》的著作。它是儒家经典“十翼”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

内容简要:《易传》共10篇,包括《彖传》《象传》《系辞传》等,是对《易经》卦象、卦辞和爻辞的哲学阐释。书中提出了“阴阳”“太极”“变通”等概念,系统阐述了《易经》的哲学思想,对后世易学、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是研究《易经》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上-履-原文

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

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

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

咥人之凶,位不当也。

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愬愬终吉,志行也。

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上-履-译文

天在上,泽在下,象征着行走;君子通过辨别上下,来安定民众的心志。

穿着朴素的鞋子前往,表示独自一人行走,是出于自愿。

隐居的人坚守正道,内心不会自我混乱。

眼睛虽然能看,但不足以看清一切。

腿虽然能走,但不足以远行。

咬人的凶险,是因为位置不当。

武人效力于大君,是因为志向坚定。

虽然恐惧,但最终会吉祥,是因为志向得以实现。

果断地行走,坚守正道,虽然危险,但位置正当。

大吉在上,意味着有大的喜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上-履-注解

履:《周易》卦名,象征行走、实践。此处指君子应通过实践来辨别上下、安定民心。

素履:素,朴素;履,行走。指朴素无华的行为。

幽人:指隐居的人,此处象征内心宁静、不为外物所动的人。

贞吉:贞,正;吉,吉祥。指坚守正道而获得吉祥。

眇能视:眇,微小;能视,能看见。指虽能看见,但视野有限。

跛能履:跛,跛足;能履,能行走。指虽能行走,但行动不便。

咥人之凶:咥,咬;凶,灾祸。指因位置不当而招致灾祸。

武人为于大君:武人,指勇武之人;大君,指君主。指勇武之人辅佐君主。

愬愬终吉:愬愬,谨慎;终吉,最终吉祥。指谨慎行事最终获得吉祥。

夬履贞厉:夬,决断;履,行走;贞厉,坚守正道而面临危险。指在决断中坚守正道。

元吉在上:元吉,大吉;在上,指处于高位。指处于高位而获得大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上-履-评注

这段文字出自《周易·履卦》,通过对‘履’卦的阐释,展现了古代君子在实践中的智慧与德行。‘履’卦象征行走与实践,君子通过实践来辨别上下、安定民心,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秩序与和谐的追求。

文中提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强调了朴素无华的行为与独立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高尚的品德,反映了古代君子对内在修养的重视。‘幽人贞吉’则进一步指出,内心宁静、不为外物所动的人能够坚守正道而获得吉祥,这体现了古代对内心修养与外在行为统一的追求。

‘眇能视’与‘跛能履’则通过比喻,揭示了人在实践中的局限性。虽然能够看见与行走,但视野与行动能力有限,这提醒人们在实践中要认清自身的局限,避免盲目自信。‘咥人之凶’则警示人们,位置不当会招致灾祸,强调了在实践中的谨慎与智慧。

‘武人为于大君’展现了勇武之人辅佐君主的形象,体现了古代对忠诚与勇气的推崇。‘愬愬终吉’则进一步指出,谨慎行事最终能够获得吉祥,这反映了古代对谨慎与智慧的重视。

最后,‘夬履贞厉’与‘元吉在上’则揭示了在决断中坚守正道的意义。虽然面临危险,但坚守正道最终能够获得大吉,这体现了古代对正义与道德的坚定信念。

总体而言,这段文字通过对‘履’卦的阐释,展现了古代君子在实践中的智慧、德行与精神追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象传上-履》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660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