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标志着昼夜平分、秋意渐浓。而七十二候中的三候“水始涸”意指秋分时节降水减少,水位逐渐下降,池塘、河流中的水开始干涸。这一现象体现了秋天阳气收敛、阴气增强,自然界进入成熟与收敛的阶段,反映了万物从旺盛到逐渐凋零的过程。
对应花信:木芙蓉
秋分节气第三候的花信为木芙蓉。木芙蓉为锦葵科植物,其花色多变,清晨为白,正午转粉,傍晚变红,被称为“三醉芙蓉”,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变化的美。木芙蓉常在秋天盛开,与秋分的静谧景象相映成趣。
植物特性
木芙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应性强,多用于庭院装饰和园林美化。其花大而艳丽,叶片宽大,是初秋的重要观赏植物之一。木芙蓉的花、根和叶片在中医药领域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本草功效
据《本草纲目》记载,木芙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药用功效。
药性:味辛、性凉,无毒。
主要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消肿。
主治:用于疮疡肿毒、跌打损伤、咳嗽痰多等症状。木芙蓉常用于民间外用治疗。
节气诗词
诗词名称:《秋涸水清芙蓉现》
水涸池空秋意深,
芙蓉三醉映江浔。
昼夜平分阴阳转,
田园秋色入诗心。
作者:白居易(唐代)
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以语言平实、情感真挚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常描写自然景物与节令变化,展现对生活的热爱和深厚的社会关怀,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