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逸周书-卷二-大明武解

作者: 作者不详,相传为西周史官所记,后经战国时期学者整理。它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献。

年代:成书于西周至战国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3世纪)。

内容简要:《逸周书》共71篇,记载了西周时期的政治、军事、礼仪等内容,包括周公辅政、武王伐纣等重要历史事件。书中部分内容与《尚书》相似,但更具史料价值。它是研究西周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对后世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逸周书-卷二-大明武解-原文

畏严大武,曰维四方畏威,乃宁。

天作武,修戎兵,以助义正违。

顺天行五官,官候厥政,谓有所亡。

城郭沟渠,高厚是量。

既践戎野,备慎其殃,敬其严君,乃战赦。

十艺必明,加之以十因,靡敌不荒。

阵若云布,侵若风行,轻车翼卫,在戎二方。

我师之穷,靡人不刚。

十艺:一大援,二明从,三余子,四长兴,五伐人,六刑余,七三疑,八闲书,九用少,十兴怨。

十因:一树仁,二胜欲,三宾客,四通旅,五亲戚,六无告,七同事,八程巧,九□能,十利事。

艺因伐用,是谓强转,应天顺时,时有寒暑,风雨饥疾,民乃不处,移散不败,农乃商贾,委以淫乐,赂以美女。

主人若杖,□至城下,高堙临内,日夜不解。

方阵并功,云何能御。

虽易必敬,是谓明武。

城高城高难平,湮之以土,开之以走路,俄传器橹。

因风行火障水,水下惠,用元元,文诲其寡。

旁隧外权,堕城湮溪,老弱单处,其辩乃离。

既克和服,使众咸宜,竟其金革,是谓大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逸周书-卷二-大明武解-译文

敬畏威严的武德,四方都会畏惧其威势,从而安宁。

天意使武德兴起,修整军队,以帮助正义纠正错误。

顺应天意设立五官,官员们等待政令,意味着有所失去。

城郭和沟渠,高度和厚度都要衡量。

既然踏上战场,要谨慎防备灾祸,尊敬严厉的君主,才能获得战功赦免。

十种技艺必须精通,再加上十种因素,没有敌人不感到慌乱。

阵型如云般布列,进攻如风般迅速,轻车护卫,在战场两侧。

我们的军队虽然困顿,但没有一个人不坚强。

十种技艺:一是大援,二是明从,三是余子,四是长兴,五是伐人,六是刑余,七是三疑,八是闲书,九是用少,十是兴怨。

十种因素:一是树立仁德,二是战胜欲望,三是宾客,四是通旅,五是亲戚,六是无告,七是同事,八是程巧,九是□能,十是利事。

技艺和因素相结合使用,这就是强大的转变,顺应天时,季节有寒暑,风雨饥疾,民众无法安居,迁徙分散而不败,农民变成商人,沉溺于淫乐,贿赂以美女。

主人如果持杖,□到城下,高墙临内,日夜不解。

方阵并力,如何能抵挡。

即使容易也必须尊敬,这就是明智的武德。

城墙高耸难以攻破,用土填埋,开辟道路,迅速传递器械。

利用风势放火阻挡水流,水流下惠,用元元,文诲其寡。

旁隧外权,摧毁城墙填平溪流,老弱单独居住,他们的辩论就会分离。

既然战胜并使其臣服,使众人皆宜,最终完成金革,这就是大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逸周书-卷二-大明武解-注解

畏严大武:指敬畏严明的武德,强调武力的威严和秩序。

修戎兵:指整顿和训练军队,以增强战斗力。

五官:古代指五种官职,具体包括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分别管理不同的国家事务。

城郭沟渠:指城市的防御工事,包括城墙和护城河。

十艺:指十种军事技能或策略,包括大援、明从、余子、长兴、伐人、刑余、三疑、闲书、用少、兴怨。

十因:指十种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包括树仁、胜欲、宾客、通旅、亲戚、无告、同事、程巧、□能、利事。

强转:指通过策略和技巧使战争形势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

明武:指明智的武德,强调武力的合理和正义使用。

大夷:指通过战争达到的和平与秩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逸周书-卷二-大明武解-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古代军事文献,主要讲述了军事策略和武德的重要性。文中首先强调了武力的威严和秩序,指出通过整顿和训练军队来增强战斗力,同时顺应天时和地利,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文中提到的’十艺’和’十因’是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代表了十种军事技能和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些技能和因素的综合运用,可以使战争形势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体现了古代军事家对战争策略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文中还强调了武德的明智使用,指出武力不仅要有威严,还要有正义和合理性。通过明智的武德,可以达到和平与秩序,即’大夷’。这种思想体现了古代军事家对战争与和平关系的深刻认识,强调了武力使用的道德和正义性。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城市防御工事的重要性,指出通过高厚的城墙和护城河来保护城市的安全。这种防御思想在古代战争中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古代军事家对城市防御的重视和智慧。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展示了古代军事策略和武德的重要性,还体现了古代军事家对战争与和平关系的深刻理解。通过综合运用军事技能和策略,顺应天时和地利,明智地使用武力,可以达到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实现和平与秩序。这种思想对后世军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逸周书-卷二-大明武解》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626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