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二-食物中毒

作者: 忽思慧(13世纪—14世纪),元代医学家、营养学家,曾任宫廷御医。他结合蒙古族与汉族的饮食文化,编撰了《饮膳正要》。

年代:成书于元代(14世纪初)。

内容简要:《饮膳正要》共3卷,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论述饮食养生的专著。书中详细介绍了食物的性味、功效及烹饪方法,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并收录了大量宫廷食谱和食疗方剂。它是研究古代饮食文化和营养学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二-食物中毒-原文

诸物品类,有根性本毒者,有无毒而食物成毒者,有杂合相畏、相恶、相反成毒者,人不戒慎而食之,致伤腑脏和乳肠胃之气,或轻或重,各随其毒而为害,随毒而解之。

如饮食后不知记何物毒,心烦满闷者,急煎苦参汁饮,令吐出。或煮犀角汁饮之,或苦酒、好酒煮饮,皆良。

食菜物中毒,取鸡粪烧灰,水调服之。或甘草汁,或煮葛根汁饮之。胡粉水调服亦可。

食瓜过多,腹胀,食盐即消。食蘑菇、菌子毒,地浆解之。食菱角过多,腹胀满闷,可暖酒和姜饮之即消。食野山芋毒,土浆解之。食瓠中毒,煮黍穣汁饮之即解。

食诸杂肉毒及马肝漏脯中毒者,烧猪骨灰调服,或芫荽汁饮之,或生韭汁亦可。食牛、羊肉中毒,煎甘草汁饮之。食马肉中毒,嚼杏仁即消,或芦根汁及好酒皆可。食犬肉不消成胀,口干,杏仁去皮、尖,水煎饮之。

食鱼脍过多成虫瘕,大黄汁、陈皮末,同盐汤服之。食蟹中毒,饮紫苏汁,或冬瓜汁,或生藕汁解之。干蒜汁、芦根汁亦可。食鱼中毒,陈皮汁、芦根及大黄、大豆、朴硝汁皆可。

食鸭子中毒,煮秫米汁解之。食鸡子中毒,可饮醇酒,醋解之。

饮酒大醉不解,大豆汁、葛花、椹子、柑子皮汁皆可。

食牛肉中毒,猪脂炼油一两,每服一匙头,温水调下即解。食猪肉中毒,饮大黄汁,或杏仁汁、朴硝汁,皆可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二-食物中毒-译文

各种物品中,有些本身就有毒性,有些原本无毒但食用后会变成有毒,还有些是混合后相互畏惧、厌恶或相反而产生毒性。如果人们不小心食用,会伤害脏腑和肠胃的功能,症状或轻或重,根据毒性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危害,需要根据毒性来解毒。

如果在饮食后不知道是哪种食物中毒,感到心烦胸闷,可以立即煎苦参汁喝,促使呕吐。或者煮犀角汁喝,或者用苦酒、好酒煮后饮用,都是有效的。

如果因食用蔬菜中毒,可以取鸡粪烧成灰,用水调服。或者喝甘草汁,或者煮葛根汁喝。也可以用胡粉水调服。

如果吃瓜过多导致腹胀,吃盐就能缓解。如果因食用蘑菇或菌类中毒,可以用地浆解毒。如果吃菱角过多导致腹胀胸闷,可以喝温酒加姜,症状会缓解。如果因食用野山芋中毒,可以用土浆解毒。如果因食用瓠中毒,可以煮黍穣汁喝来解毒。

如果因食用各种杂肉或马肝、漏脯中毒,可以烧猪骨灰调服,或者喝芫荽汁,或者生韭菜汁也可以。如果因食用牛、羊肉中毒,可以煎甘草汁喝。如果因食用马肉中毒,嚼杏仁就能缓解,或者喝芦根汁和好酒也可以。如果因食用狗肉不消化导致腹胀口干,可以将杏仁去皮尖,水煎后饮用。

如果因食用鱼脍过多导致虫瘕,可以用大黄汁、陈皮末,加盐汤一起服用。如果因食用螃蟹中毒,可以喝紫苏汁,或者冬瓜汁,或者生藕汁解毒。干蒜汁、芦根汁也可以。如果因食用鱼中毒,可以喝陈皮汁、芦根汁以及大黄、大豆、朴硝汁。

如果因食用鸭子中毒,可以煮秫米汁解毒。如果因食用鸡蛋中毒,可以喝醇酒或醋解毒。

如果饮酒大醉不醒,可以喝大豆汁、葛花汁、椹子汁、柑子皮汁。

如果因食用牛肉中毒,可以用猪脂炼油一两,每次服用一匙,用温水调服即可解毒。如果因食用猪肉中毒,可以喝大黄汁,或者杏仁汁、朴硝汁,都可以解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二-食物中毒-注解

根性本毒:指某些物品本身具有毒性,这种毒性是其固有的属性。

食物成毒:指某些物品本身无毒,但在特定条件下(如与其他物质混合)会变成有毒物质。

相畏、相恶、相反:这是中医理论中的概念,指不同药物或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毒性增强或产生新的毒性。

腑脏:中医术语,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是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肠胃之气:中医术语,指肠胃的生理功能,包括消化、吸收等。

苦参: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等功效。

犀角:犀牛的角,中医认为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

苦酒:指味道苦涩的酒,中医认为具有解毒作用。

鸡粪烧灰:一种民间偏方,用于解毒。

甘草:一种中药材,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

葛根:一种中药材,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等功效。

胡粉: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

地浆:指地下水的沉淀物,民间认为具有解毒作用。

土浆:指土壤中的水分,民间认为具有解毒作用。

黍穣:黍的秸秆,民间认为具有解毒作用。

芫荽:一种中药材,具有解毒、消肿等功效。

生韭汁:韭菜的汁液,民间认为具有解毒作用。

杏仁:一种中药材,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等功效。

芦根: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生津、止呕等功效。

大黄:一种中药材,具有泻热通便、凉血解毒等功效。

陈皮:一种中药材,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等功效。

紫苏:一种中药材,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等功效。

冬瓜汁:冬瓜的汁液,民间认为具有解毒作用。

生藕汁:莲藕的汁液,民间认为具有解毒作用。

干蒜汁:大蒜的汁液,民间认为具有解毒作用。

大豆:一种中药材,具有健脾利湿、清热解毒等功效。

朴硝:一种中药材,具有泻热通便、消肿止痛等功效。

秫米汁:秫米的汁液,民间认为具有解毒作用。

醇酒:指高度蒸馏酒,民间认为具有解毒作用。

醋:一种调味品,民间认为具有解毒作用。

猪脂:猪的脂肪,民间认为具有解毒作用。

猪油:猪的脂肪,民间认为具有解毒作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二-食物中毒-评注

这段古文主要讨论了食物中毒及其解毒方法,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食物安全的重视和对自然药物的广泛应用。文中提到的各种解毒方法,大多基于中医理论和民间经验,体现了古代医学的实用性和多样性。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文字展示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利用。通过观察和实践,古人总结出了许多有效的解毒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实用,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文中提到的苦参、犀角、甘草等中药材,都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医学的丰富性和科学性。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字简洁明了,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智慧和经验。作者通过列举各种食物中毒的情况及其解毒方法,形成了一种类似于“药典”的文体,既有实用性,又有文学性。这种文体在古代医学文献中较为常见,体现了古代医学文献的独特风格。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字为我们了解古代医学和饮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人们对食物安全的重视,以及他们在面对食物中毒时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不仅反映了古代医学的发展水平,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它展示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利用,体现了古代医学的实用性和多样性,为我们了解古代医学和饮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二-食物中毒》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622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