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忽思慧(13世纪—14世纪),元代医学家、营养学家,曾任宫廷御医。他结合蒙古族与汉族的饮食文化,编撰了《饮膳正要》。
年代:成书于元代(14世纪初)。
内容简要:《饮膳正要》共3卷,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论述饮食养生的专著。书中详细介绍了食物的性味、功效及烹饪方法,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并收录了大量宫廷食谱和食疗方剂。它是研究古代饮食文化和营养学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二-四时所宜-原文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不可一于温也。禁温饮食及热衣服。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 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不可一于热也。禁温饮食,饱食,湿地,濡衣服。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食,寒衣服。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禁热饮食,温炙衣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二-四时所宜-译文
春天的三个月,这叫做发陈,天地万物都开始生长,万物欣欣向荣,晚上要早睡,早上要早起,在庭院里大步行走,披散头发,缓慢行走,以使心志生发,生发而不要杀戮,给予而不要剥夺,奖赏而不要惩罚,这是顺应春气,养生的方法。违背了就会伤害肝脏,夏天会变成寒病,供养生长的力量就会减少。
春天的气温,适合吃麦子,以凉性来调节,不能一味追求温性。禁止温热的饮食和热衣服。
夏天的三个月,这叫做蕃秀,天地之气相交,万物开花结果,晚上要早睡,早上要早起,不要厌倦阳光,使心志不要发怒,使花朵和果实成熟,使气得以宣泄,好像所爱的东西在外面,这是顺应夏气,养长的方法。违背了就会伤害心脏,秋天会得疟疾,供养收获的力量就会减少,冬天会得重病。
夏天的气温,适合吃豆类,以寒性来调节,不能一味追求热性。禁止温热的饮食,饱食,湿地,湿衣服。
秋天的三个月,这叫做容平,天气变得急促,地气变得明亮,早睡早起,和鸡一起起床,使心志安宁,以缓解秋天的刑罚,收敛神气,使秋气平和,不要外露心志,使肺气清爽,这是顺应秋气,养收的方法。违背了就会伤害肺脏,冬天会得腹泻,供养收藏的力量就会减少。
秋天的气温,适合吃麻类,以润燥来调节。禁止寒冷的饮食,寒衣服。
冬天的三个月,这叫做闭藏,水结冰,地裂开,不要打扰阳气,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到太阳出来,使心志像伏藏一样,好像有私心,好像自己有所得,远离寒冷,靠近温暖,不要使皮肤暴露,使气迅速被夺走,这是顺应冬气,养藏的方法。违背了就会伤害肾脏,春天会得痿厥,供养生长的力量就会减少。
冬天的气温,适合吃黍类,以热性来调节寒冷。禁止热性的饮食,温热的衣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二-四时所宜-注解
发陈:指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陈旧的物质开始更新。
蕃秀:形容夏天植物茂盛,花朵盛开,果实累累。
容平:指秋天万物成熟,形态平和,不再生长。
闭藏:指冬天万物收敛,藏匿,不再外露。
春气:春天的气候特点,温暖而湿润。
夏气:夏天的气候特点,炎热而潮湿。
秋气:秋天的气候特点,干燥而凉爽。
冬气:冬天的气候特点,寒冷而干燥。
养生之道:指顺应自然规律,调整生活方式以保持健康的理念。
养长之道:指顺应夏季的生长特性,调整生活方式以促进生长。
养收之道:指顺应秋季的收敛特性,调整生活方式以促进收获。
养藏之道:指顺应冬季的藏匿特性,调整生活方式以促进储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二-四时所宜-评注
这段文字出自《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文献之一,主要讲述了四季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养生方法。文本通过描述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现象和气候特点,提出了顺应自然、调整生活方式的养生理念。
在春季,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人们应该早起晚睡,多活动,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同时,应避免杀生和惩罚,以顺应春天的生长之气。这种养生方法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夏季,植物茂盛,气候炎热,人们应早起晚睡,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和发育。同时,应避免过度食用温热的食物和穿着过热的衣服,以防止身体过热。这种养生方法强调了顺应自然、保持平衡的重要性。
秋季,万物成熟,气候干燥,人们应早睡早起,保持心情平静,以缓解秋天的干燥之气。同时,应避免食用寒凉的食物和穿着过冷的衣服,以防止身体受寒。这种养生方法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顺应。
冬季,万物藏匿,气候寒冷,人们应早睡晚起,保持温暖,以促进身体的储藏和恢复。同时,应避免过度食用热性的食物和穿着过热的衣服,以防止身体过热。这种养生方法强调了顺应自然、保持平衡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不仅提供了具体的养生方法,还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顺应。通过顺应四季的变化,调整生活方式,人们可以保持身体健康,达到养生的目的。这种养生理念不仅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