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三-菜品

作者: 忽思慧(13世纪—14世纪),元代医学家、营养学家,曾任宫廷御医。他结合蒙古族与汉族的饮食文化,编撰了《饮膳正要》。

年代:成书于元代(14世纪初)。

内容简要:《饮膳正要》共3卷,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论述饮食养生的专著。书中详细介绍了食物的性味、功效及烹饪方法,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并收录了大量宫廷食谱和食疗方剂。它是研究古代饮食文化和营养学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三-菜品-原文

葵菜

味甘,寒平,无毒。为百菜主。治五脏六府寒热,羸瘦,五癃,利小便,疗妇人乳难。

蔓菁

味苦,温,无毒。主利五脏,轻身,益气。蔓菁子明目。

芫荽

味辛,温,微毒。消谷,补五藏不足,通利小便。(一名胡荽。)

味辛,温,无毒。主除肾邪气,利九窍,明目,安中。

味辛,温,无毒。主明目,补不足,治伤寒发汗,去肿。

味辛,温,有毒。主散痈肿,除风邪,杀毒瓦斯。独颗者佳。

味辛,温,无毒。安五脏,除胃热,下气,补虚。可以久食。

冬瓜

味甘,平、微寒,无毒。主益气,悦泽驻颜,令人不饥。

黄瓜

味甘,平寒,有毒。动气发病,令人虚热。不可多食。

萝卜

味甘,温,无毒。主下气消谷,去痰癖,治渴,制面毒。

胡萝卜

味甘,平,无毒。主下气,调利肠胃。

天净菜

味苦,平,无毒。除面目黄,强志清神,利五脏,(即野苦买。)

味苦,寒,有毒。主面目四肢浮肿,下水。多食令人吐。

菜瓜

味甘,寒,有毒。利肠胃,止烦渴。不可多食。(即稍瓜。)

葫芦

味甘,平,无毒。主消水肿,益气。

蘑菇

味甘,寒,有毒。动气发病。不可多食。

菌子

味苦,寒,有毒。发五脏风壅经脉,动痔病,令人昏闷。

木耳

味苦,寒,有毒。利五脏,宣肠胃壅毒瓦斯。不可多食。

竹笋

味甘,无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多食发病。

蒲笋

味甘,无毒。补中益气,治血脉。

味甘,平,无毒。主补中,养神,益气,除百疾,消热渴,散血。

山药

味甘,温,无毒。补中益气,治风眩,止腰痛,壮筋骨。

味辛,平,有毒。宽肠胃,充肌肤,滑中。野芋不可食。

莴苣

味苦,冷,无毒。主利五脏,开胸膈壅气,通血脉。

白菜

味甘,温,无毒。主通行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

蓬蒿

味甘,平,无毒。主通利肠胃,安心气,消水饮。

茄子

味甘寒,有小毒。动风,发疮及痼疾。不可多食。

味苦,寒,无毒。通九窍。苋子,益精。菜,不可与鳖同食。

芸台

味辛,温,无毒。主风热,丹毒,乳痈。

味甘,冷,微毒。利五藏,通肠胃热,解酒毒。(即赤根。)

菜品

味甘,寒,无毒。调中下气,去头风,利五藏。

香菜

味辛,平,无毒。与诸菜同食,气味香,辟腥。

蓼子

味辛,温,无毒。主明目,温中,耐风寒,下水气。

马齿

味酸,寒,无毒。主青盲白翳,去寒热,杀诸虫。

天花

味甘,平,有毒。与蘑菇稍相似,未详其性。(生五台山。)

回回葱

味辛,温,无毒。温中,消谷,下气,杀虫。久食发病。

甘露子

味甘,平,无毒。利五藏,下气,清神。(名滴露。)

榆仁

味辛,温,无毒。可作酱,甚香美。能助肺气,杀诸虫。

沙吉木儿

味甘,平,无毒。温中,益气,去心腹冷痛。(即蔓菁根。)

出儿

味甘,平,无毒。通经脉,下气,开胸膈。(即 根也。)

山丹根

味甘,平,无毒。主邪气腹胀,除诸疮肿。(一名百合。)

海菜

味咸,寒,微腥,无毒。主瘿瘤,破气核、痈肿。勿多食。

蕨菜

味苦,寒,有毒。动气发病,不可多食。

薇菜

味甘,平,无毒。益气,润肌,清神,强志。

苦买菜

味苦,冷,无毒。治面目黄,强力,止困,可敷诸疮。

水芹

味甘,平,无毒。主养神益气,令人肥健,杀药毒,疗女人赤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三-菜品-译文

葵菜

味道甘甜,性寒平,无毒。是百菜之首。能治疗五脏六腑的寒热症状,改善消瘦,治疗五种癃闭,有利尿作用,还能治疗妇女的乳汁不通。

蔓菁

味道苦,性温,无毒。主要作用是利五脏,使身体轻盈,增强气力。蔓菁的种子有明目的功效。

芫荽

味道辛辣,性温,微毒。能帮助消化,补充五脏的不足,通利小便。(又名胡荽。)

味道辛辣,性温,无毒。主要作用是去除肾邪气,通利九窍,明目,安中。

味道辛辣,性温,无毒。主要作用是明目,补充不足,治疗伤寒发汗,消除肿胀。

味道辛辣,性温,有毒。主要作用是消散痈肿,去除风邪,杀灭毒气。独颗蒜效果最好。

味道辛辣,性温,无毒。能安五脏,去除胃热,下气,补虚。可以长期食用。

冬瓜

味道甘甜,性平、微寒,无毒。主要作用是益气,使容颜悦泽,令人不感到饥饿。

黄瓜

味道甘甜,性平寒,有毒。容易引发气病,使人虚热。不可多食。

萝卜

味道甘甜,性温,无毒。主要作用是下气消谷,去除痰癖,治疗口渴,解面毒。

胡萝卜

味道甘甜,性平,无毒。主要作用是下气,调理肠胃。

天净菜

味道苦,性平,无毒。能去除面目的黄色,增强意志,清神,利五脏。(即野苦买。)

味道苦,性寒,有毒。主要作用是治疗面目四肢浮肿,利尿。多食会引发呕吐。

菜瓜

味道甘甜,性寒,有毒。能利肠胃,止烦渴。不可多食。(即稍瓜。)

葫芦

味道甘甜,性平,无毒。主要作用是消水肿,益气。

蘑菇

味道甘甜,性寒,有毒。容易引发气病。不可多食。

菌子

味道苦,性寒,有毒。会引发五脏风壅经脉,动痔病,令人昏闷。

木耳

味道苦,性寒,有毒。能利五脏,宣肠胃壅毒气。不可多食。

竹笋

味道甘甜,无毒。主要作用是消渴,利尿,益气。多食会引发疾病。

蒲笋

味道甘甜,无毒。能补中益气,治疗血脉问题。

味道甘甜,性平,无毒。主要作用是补中,养神,益气,消除百病,消热渴,散血。

山药

味道甘甜,性温,无毒。能补中益气,治疗风眩,止腰痛,壮筋骨。

味道辛辣,性平,有毒。能宽肠胃,充肌肤,滑中。野芋不可食用。

莴苣

味道苦,性冷,无毒。主要作用是利五脏,开胸膈壅气,通血脉。

白菜

味道甘甜,性温,无毒。主要作用是通行肠胃,消除胸中烦闷,解酒渴。

蓬蒿

味道甘甜,性平,无毒。主要作用是通利肠胃,安心气,消水饮。

茄子

味道甘甜,性寒,有小毒。容易引发风病,发疮及痼疾。不可多食。

味道苦,性寒,无毒。能通九窍。苋子有益精的作用。苋菜不可与鳖同食。

芸台

味道辛辣,性温,无毒。主要作用是治疗风热,丹毒,乳痈。

味道甘甜,性冷,微毒。能利五脏,通肠胃热,解酒毒。(即赤根。)

菜品

味道甘甜,性寒,无毒。能调中下气,去头风,利五脏。

香菜

味道辛辣,性平,无毒。与其他菜同食,气味香,能辟腥。

蓼子

味道辛辣,性温,无毒。主要作用是明目,温中,耐风寒,下水气。

马齿

味道酸,性寒,无毒。主要作用是治疗青盲白翳,去除寒热,杀灭各种虫。

天花

味道甘甜,性平,有毒。与蘑菇有些相似,具体性质不详。(生长在五台山。)

回回葱

味道辛辣,性温,无毒。能温中,消谷,下气,杀虫。长期食用会引发疾病。

甘露子

味道甘甜,性平,无毒。能利五脏,下气,清神。(又名滴露。)

榆仁

味道辛辣,性温,无毒。可以制作酱,味道香美。能助肺气,杀灭各种虫。

沙吉木儿

味道甘甜,性平,无毒。能温中,益气,去除心腹冷痛。(即蔓菁根。)

出儿

味道甘甜,性平,无毒。能通经脉,下气,开胸膈。(即 根也。)

山丹根

味道甘甜,性平,无毒。主要作用是治疗邪气腹胀,消除各种疮肿。(又名百合。)

海菜

味道咸,性寒,微腥,无毒。主要作用是治疗瘿瘤,破气核、痈肿。不可多食。

蕨菜

味道苦,性寒,有毒。容易引发气病。不可多食。

薇菜

味道甘甜,性平,无毒。能益气,润肌,清神,强志。

苦买菜

味道苦,性冷,无毒。能治疗面目黄,增强体力,止困,可敷治各种疮。

水芹

味道甘甜,性平,无毒。主要作用是养神益气,令人肥健,解药毒,治疗妇女赤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三-菜品-注解

葵菜:一种味甘、性寒平的蔬菜,无毒,主治五脏六腑的寒热症状,有助于治疗瘦弱、五癃(五种水肿病)和利尿,对妇女的哺乳困难也有疗效。

蔓菁:味苦、性温,无毒,主要功效是利五脏、轻身、益气,其种子有明目作用。

芫荽:味辛、性温,微毒,有助于消化、补充五脏不足、通利小便,又名胡荽。

芥:味辛、性温,无毒,主要功效是除肾邪气、利九窍、明目、安中。

葱:味辛、性温,无毒,主要功效是明目、补不足、治疗伤寒发汗、去肿。

蒜:味辛、性温,有毒,主要功效是散痈肿、除风邪、杀毒气,独颗蒜效果更佳。

韭:味辛、性温,无毒,主要功效是安五脏、除胃热、下气、补虚,适合长期食用。

冬瓜:味甘、性平微寒,无毒,主要功效是益气、悦泽驻颜、令人不饥。

黄瓜:味甘、性平寒,有毒,可能引发气虚和发热,不宜多食。

萝卜:味甘、性温,无毒,主要功效是下气消谷、去痰癖、治渴、制面毒。

胡萝卜:味甘、性平,无毒,主要功效是下气、调利肠胃。

天净菜:味苦、性平,无毒,主要功效是除面目黄、强志清神、利五脏,又名野苦买。

瓠:味苦、性寒,有毒,主要功效是治疗面目四肢浮肿、下水,多食可能引发呕吐。

菜瓜:味甘、性寒,有毒,主要功效是利肠胃、止烦渴,不宜多食,又名稍瓜。

葫芦:味甘、性平,无毒,主要功效是消水肿、益气。

蘑菇:味甘、性寒,有毒,可能引发气虚和发热,不宜多食。

菌子:味苦、性寒,有毒,可能引发五脏风壅、经脉不通、痔病和昏闷。

木耳:味苦、性寒,有毒,主要功效是利五脏、宣肠胃壅毒气,不宜多食。

竹笋:味甘、无毒,主要功效是消渴、利水道、益气,多食可能引发疾病。

蒲笋:味甘、无毒,主要功效是补中益气、治血脉。

藕:味甘、性平,无毒,主要功效是补中、养神、益气、除百疾、消热渴、散血。

山药:味甘、性温,无毒,主要功效是补中益气、治风眩、止腰痛、壮筋骨。

芋:味辛、性平,有毒,主要功效是宽肠胃、充肌肤、滑中,野芋不可食用。

莴苣:味苦、性冷,无毒,主要功效是利五脏、开胸膈壅气、通血脉。

白菜:味甘、性温,无毒,主要功效是通行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

蓬蒿:味甘、性平,无毒,主要功效是通利肠胃、安心气、消水饮。

茄子:味甘寒,有小毒,可能引发风病、疮和痼疾,不宜多食。

苋:味苦、性寒,无毒,主要功效是通九窍,苋子有益精作用,但不可与鳖同食。

芸台:味辛、性温,无毒,主要功效是治疗风热、丹毒、乳痈。

波:味甘、性冷,微毒,主要功效是利五脏、通肠胃热、解酒毒,又名赤根。

菜品:味甘、性寒,无毒,主要功效是调中下气、去头风、利五脏。

香菜:味辛、性平,无毒,与其他菜同食时气味香,能辟腥。

蓼子:味辛、性温,无毒,主要功效是明目、温中、耐风寒、下水气。

马齿:味酸、性寒,无毒,主要功效是治疗青盲白翳、去寒热、杀诸虫。

天花:味甘、性平,有毒,与蘑菇相似,具体性质不详,生长于五台山。

回回葱:味辛、性温,无毒,主要功效是温中、消谷、下气、杀虫,长期食用可能引发疾病。

甘露子:味甘、性平,无毒,主要功效是利五脏、下气、清神,又名滴露。

榆仁:味辛、性温,无毒,可制作酱料,香气浓郁,能助肺气、杀诸虫。

沙吉木儿:味甘、性平,无毒,主要功效是温中、益气、去心腹冷痛,又名蔓菁根。

出儿:味甘、性平,无毒,主要功效是通经脉、下气、开胸膈,又名根。

山丹根:味甘、性平,无毒,主要功效是治疗邪气腹胀、除诸疮肿,又名百合。

海菜:味咸、性寒,微腥,无毒,主要功效是治疗瘿瘤、破气核、痈肿,不宜多食。

蕨菜:味苦、性寒,有毒,可能引发气虚和发热,不宜多食。

薇菜:味甘、性平,无毒,主要功效是益气、润肌、清神、强志。

苦买菜:味苦、性冷,无毒,主要功效是治疗面目黄、强力、止困,可敷诸疮。

水芹:味甘、性平,无毒,主要功效是养神益气、令人肥健、杀药毒、治疗女人赤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三-菜品-评注

这段古文详细记载了多种蔬菜的性味、功效及食用禁忌,反映了古代中医对食物的深刻理解和应用。通过对这些蔬菜的描述,可以看出古人不仅注重食物的味道,更重视其对人体的调理作用。例如,葵菜被描述为‘百菜主’,说明其在古代饮食中的重要地位;而蒜、蘑菇等则被明确指出有毒,不宜多食,体现了古人对食物安全性的关注。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文字体现了中国古代‘药食同源’的思想,即食物不仅是维持生命的基本需求,还可以通过其性味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对现代中医和食疗有着深远影响。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字简洁明了,语言精炼,每一句话都包含了丰富的信息。通过对每种蔬菜的性味、功效和禁忌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医家对食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这种简洁而富有内涵的表达方式,是中国古代文献的典型特征。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字为我们了解古代饮食文化和中医理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它不仅记录了古代常见的蔬菜种类,还反映了古人对食物与健康关系的认识,为我们研究古代医学和饮食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三-菜品》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619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