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一-妊娠食忌

作者: 忽思慧(13世纪—14世纪),元代医学家、营养学家,曾任宫廷御医。他结合蒙古族与汉族的饮食文化,编撰了《饮膳正要》。

年代:成书于元代(14世纪初)。

内容简要:《饮膳正要》共3卷,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论述饮食养生的专著。书中详细介绍了食物的性味、功效及烹饪方法,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并收录了大量宫廷食谱和食疗方剂。它是研究古代饮食文化和营养学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一-妊娠食忌-原文

上古圣人有胎教之法,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

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矣。

故太任生文王,聪明圣哲,闻一而知百,皆胎教之能也。

圣人多感生,妊娠故忌见丧孝、破体、生理残障、贫穷之人;宜见贤良、喜庆、美丽之事。

欲子多智,观看鲤鱼、孔雀;欲子美丽,观看珍珠、美玉;欲子雄壮,观看飞鹰、走犬。

如此善恶犹感,况饮食不知避忌乎。

妊娠所忌∶食兔肉,令子无声缺唇。

食山羊肉,令子多疾。

食鸡子、干鱼,令子多疮。

食桑椹、鸭子,令子倒生。

食雀肉,饮酒,令子心淫情乱,罔顾羞耻。

食鸡肉、糯米,令子生寸白虫。

食雀肉、豆酱,令子面生 黯。

食鳖肉,令子项短。

食驴肉,令子延月。

食冰浆,绝产。

食骡肉,令子难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一-妊娠食忌-译文

上古的圣人有一种胎教的方法,古代妇女怀孕时,睡觉不侧卧,坐时不靠边,站立时不歪斜。

不吃味道不正的食物,切割不整齐的食物不吃,座位不端正不坐,眼睛不看邪恶的颜色,耳朵不听淫秽的声音,晚上则让盲人诵读诗歌,讲述正直的事情,这样生下的孩子容貌端正,才智过人。

所以太任生下文王,文王聪明睿智,听到一点就能知道很多,这都是胎教的能力。

圣人大多有感而生的,因此怀孕期间忌讳见到丧事、身体残缺、生理残疾、贫穷的人;应该见到贤良、喜庆、美丽的事物。

想要孩子聪明,可以看鲤鱼、孔雀;想要孩子美丽,可以看珍珠、美玉;想要孩子强壮,可以看飞鹰、走犬。

这样善恶都能感受到,何况饮食上不知道避忌呢。

怀孕期间忌讳吃兔肉,会使孩子没有声音或嘴唇有缺陷。

吃山羊肉,会使孩子多病。

吃鸡蛋、干鱼,会使孩子多疮。

吃桑椹、鸭子,会使孩子倒生。

吃雀肉、喝酒,会使孩子心性淫乱,不顾羞耻。

吃鸡肉、糯米,会使孩子生寸白虫。

吃雀肉、豆酱,会使孩子脸上长黑斑。

吃鳖肉,会使孩子脖子短。

吃驴肉,会使孩子延迟出生。

吃冰浆,会导致绝产。

吃骡肉,会使孩子难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一-妊娠食忌-注解

胎教:古代中国的一种教育理念,认为母亲在怀孕期间的行为、饮食、情绪等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通过特定的方式来教育和影响胎儿,以期生出健康、聪明、品德高尚的孩子。

太任:周文王的母亲,以胎教著称,被认为是胎教成功的典范。

文王:周文王,西周的开国君主,以聪明睿智著称,被认为是胎教成功的典型例子。

瞽:古代指盲人,这里指盲人乐师或诵诗者,负责在夜间诵读诗歌,以正面的内容影响胎儿。

割不正不食:指食物切割不整齐就不吃,象征着对规范和秩序的尊重。

席不正不坐:指座位不整齐就不坐,象征着对礼仪和规矩的重视。

鲤鱼、孔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鲤鱼象征智慧和成功,孔雀象征美丽和高贵。

珍珠、美玉:在中国文化中,珍珠和美玉象征美丽和高贵,常用于比喻美好的事物。

飞鹰、走犬:在中国文化中,飞鹰象征力量和自由,走犬象征忠诚和勇敢。

兔肉、山羊肉、鸡子、干鱼、桑椹、鸭子、雀肉、鸡肉、糯米、豆酱、鳖肉、驴肉、冰浆、骡肉:这些都是古代中国认为孕妇应避免的食物,认为这些食物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一-妊娠食忌-评注

这段文字详细描述了古代中国的胎教理念和实践,反映了古人对胎儿教育的重视。胎教不仅包括母亲的行为规范,如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还包括饮食的禁忌和视觉、听觉的引导。这些做法体现了古人对胎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关注。

文中提到的太任生文王的例子,强调了胎教的重要性。文王以聪明睿智著称,被认为是胎教成功的典范。这不仅是对胎教效果的肯定,也是对母亲在怀孕期间行为的严格要求。

胎教的理念还体现在对母亲情绪和环境的影响上。文中提到孕妇应避免见丧孝、破体、生理残障、贫穷之人,而应多见贤良、喜庆、美丽之事。这种对环境的精心选择,旨在为胎儿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此外,文中还提到通过观看鲤鱼、孔雀、珍珠、美玉、飞鹰、走犬等象征性的事物,来影响胎儿的智力和外貌。这种做法反映了古人对象征意义的重视,认为通过接触美好的事物,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胎儿的成长。

最后,文中列举了孕妇应避免的食物,认为这些食物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这种饮食禁忌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胎儿健康的关注,也反映了他们对食物与健康之间关系的认识。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的胎教理念和实践,还反映了古人对胎儿教育的全面关注和对母亲行为的严格要求。这些理念和实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一-妊娠食忌》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616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