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潮(1650年—1707年),字山来,清代文学家,以小品文和笔记文学著称。他的作品风格清新,富有哲理。
年代:成书于清代康熙年间(17世纪末)。
内容简要:《幽梦影》是一部笔记体散文集,共1卷,收录了200余则短小精悍的随笔。内容涉及人生哲理、自然景物、社会风俗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书中通过简短的文字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是清代小品文的代表作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幽梦影-卷二-原文
《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游记》是一部悟书,《金瓶梅》是一部哀书。
读书最乐,若读史书,则喜少怒多。究之,怒处亦乐处也。
发前人未发之论,方是奇书;言妻子难言之情,乃为密友。
一介之士,必有密友,密友,不必定是刎颈之交。大率虽千里之遥,皆可相信,而不为浮言所动;闻有谤之者,即多方为之辩析而后已;事之宜行宜止者,代为筹划决断;或事当利害关头,有所需而后济者,即不必与闻,亦不虑其负我与否,竟为力承其事。此皆所谓密友也。
风流自赏,祇容花鸟趋陪;真率谁知?合受烟霞供养。
万事可忘,难忘者名心一段;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
芰荷可食,而亦可衣;金石可器,而亦可服。
宜于耳复宜于目者,弹琴也,吹箫也;宜于耳不宜于目者,吹笙也,擪管也。
看晓妆宜于傅粉之后。
我不知我之生前,当春秋之季,曾一识西施否?当典午之时,曾一看卫玠否?当义熙之世,曾一醉渊明否?当天宝之代,曾一睹太真否?当元丰之朝,曾一晤东坡否?千古之上,相思者不止此,数人则其尤甚者,故姑举之,以概其余也。
我又不知在隆万时,曾于旧院中交几名妓?眉公、伯虎、若士、赤水诸君,曾共我谈笑几回?茫茫宇宙,我今当向谁问之耶?
文章是有字句之锦绣,锦绣是无字句之文章,两者同出于一原。姑即粗迹论之,如金陵,如武林,如姑苏,书林之所在,即机杼之所在也。
予尝集诸法帖字为诗。字之不复而多者,莫善于《千字文》,然诗家目前常用之字,犹苦其未备。如天文之烟、霞、风、雪,地理之江、山、塘、岸,时令之春、宵、晓、暮,人物之翁、僧、渔、樵,花木之花、柳、苔、萍,鸟兽之蜂、蝶、莺、燕,宫室之台、栏、轩、窗,器用之舟、船、壶、杖,人事之梦、忆、愁、恨,衣服之裙、袖、锦、绮,饮食之茶、浆、饮、酌,身体之须、眉、韵、态,声色之红、绿、香、艳,文史之骚、赋、题、吟,数目之一、三、双、半,皆无其字。《千字文》且然,况其它乎?
花不可见其落,月不可见其沉,美人不可见其夭。
种花须见其开,待月须见其满,著书须见其成,美人须见其畅适,方有实际。否则皆为虚设。
惠施多方,其书五车;虞卿以穷愁著书,今皆不传。不知书中果作何语?我不见古人,安得不恨!
以松花为量,以松实为香,以松枝为麈尾,以松阴为步障,以松涛为鼓吹。山居得乔松百余章,真乃受用不尽。
玩月之法,皎洁则仰观,朦胧则宜俯视。
孩提之童,一无所知。目不能辨美恶,耳不能判清浊,鼻不能别香臭。至若味之甘苦,则不第知之,且能取之弃之。告子以甘食、悦色为性,殆指此类耳。
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贪,若买书则不可不贪;凡事不宜痴,若行善则不可不痴。
酒可好,不可骂座;色可好,不可伤生;财可好,不可昧心;气可好,不可越理。
文名,可以当科第;俭德,可以当货财;清闲,可以当寿考。
不独诵其诗读其书,是尚友古人;即观其字画,亦是尚友古人处。
无益之施舍,莫过于斋僧;无益之诗文,莫甚于祝寿。
妾美不如妻贤;钱多不如境顺。
创新庵,不若修古庙;读生书,不若温旧业。
字与画同出一源,观六书始于象形,则可知矣。
忙人园亭,宜与住宅相连;闲人园亭,不妨与住宅相远。
酒可以当茶,茶不可以当酒;诗可以当文,文不可以当诗;曲可以当词,词不可以当曲;月可以当灯,灯不可以当月;笔可以当口,口不可以当笔;婢可以当奴,奴不可以当婢。
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
不得以而谀之者,宁以口,毋以笔;不可耐而骂之者,亦宁以口,毋以笔。
多情者必好色,而好色者未必尽属多情;红颜者必薄命,而薄命者未必尽属红颜;能诗者必好酒,而好酒者未必尽属能诗。
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
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如月,在乐莫如琴,在动物莫如鹃,在植物莫如柳。
妻子颇足累人,羡和靖梅妻鹤子;奴婢亦能供职,喜志和樵婢渔奴。
涉猎虽曰无用,犹胜于不通古今;清高固然可嘉,莫流于不识时务。
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
蝇集人面,蚊嘬人肤,不知以人为何物?
有山林隐逸之乐,而不知享者,渔樵也,农圃也,缁黄也;有园亭姬妾之乐,而不能享、不善享者,富商也,大僚也。
黎举云:“欲令梅聘海棠,枨子臣樱桃,以芥嫁笋,但时不同耳。”予谓物各有偶,儗必于伦,今之嫁娶,殊觉未当。如梅之为物,品最清高;棠之为物,姿极妖艳。即使同时,亦不可为夫妇。不若梅聘梨花,海棠嫁杏,橼臣佛手,荔枝臣樱桃,秋海棠嫁雁来红,庶几相称耳。至若以芥嫁笋,笋如有知,必受河东狮子之累矣。
五色有太过,有不及,惟黑与白无太过。
许氏《说文》分部,有止有其部,而无所属之字者,下必注云:“凡某之属,皆从某。”赘句殊觉可笑,何不省此一句乎?
阅《水浒传》,至鲁达打镇关西,武松打虎,因思人
生必有一桩极快意事,方不枉在生一场;即不能有其事,亦须着得一种得意之书,庶几无憾耳。
春风如酒,夏风如茗,秋风如烟,冬风如姜芥。
冰裂纹极雅,然宜细,不宜肥。若以之作窗栏,殊不耐观也。
鸟声之最佳者:画眉第一,黄鹂、百舌次之。然黄鹂、百舌,世未有笼而畜之者,其殆高士之俦,可闻而不可屈者耶。
不治生产,其后必致累人;专务交游,其后必致累己。
昔人云:“妇人识字,多致诲淫。”予谓此非识字之过也。盖识字则非无闻之人,其淫也,人易得而知耳。
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园亭之妙在邱壑布置,不在雕绘琐屑。往往见人家园亭,屋脊墙头,雕砖镂瓦。非不穷极工巧,然未久即坏,坏后极难修葺。是何如朴素之为佳乎?
清宵独坐,邀月言愁;良夜孤眠,呼蛩语恨。
官声采于舆论,豪右之口与寒乞之口,俱不得其真;花案定于成心,艳媚之评与寝陋之评,概恐失其实。
胸藏邱壑,城市不异山林;兴寄烟霞,阎浮有如蓬岛。
梧桐为植物中清品,而形家独忌之,甚且谓“梧桐大如斗,主人往外走。”若竟视为不祥之物也者。夫翦桐封弟,其为宫中之桐可知。而卜世最久者,莫过于周。俗言之不足据,类如此夫!
多情者,不以生死易心;好饮者,不以寒暑改量;喜读书者,不以忙闲作辍。
蛛为蝶之敌国,驴为马之附庸。
立品,须发乎宋人之道学;涉世,须参以晋代之风流。
古谓禽兽亦知人伦。予谓匪独禽兽也,即草木亦复有之。牡丹为王,芍药为相,其君臣也;南山之乔,北山之梓,其父子也;荆之闻分而枯,闻不分而活,其兄弟也;莲之并蒂,其夫妇也;兰之同心,其朋友也。
豪杰易于圣贤,文人多于才子。
牛与马,一仕而一隐也;鹿与豕,一仙而一凡也。
古今至文,皆以血泪所成。
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
孔子生于东鲁,东者生方。故礼乐文章,其道皆自无而有。释迦生于西方,西者死地。故受想行识,其教皆自有而无。
有青山方有绿水,水惟借色于山;有美酒便有佳诗,诗亦乞灵于酒。
严君平,以卜讲学者也;孙思邈,以医讲学者也;诸葛武侯,以出师讲学者也。
人则女美于男,禽则雄华于雌,兽则牝牡无分者也。
镜不幸而遇嫫母,砚不幸而遇俗子,剑不幸而遇庸将,皆无可奈何之事。
天下无书则已,有则必当读;无酒则已,有则必当饮;无名山则已,有则必当游;无花月则已,有则必当赏玩;无才子佳人则已,有则必当爱慕怜惜。
秋虫春鸟,尚能调声弄舌,时吐好音。我辈搦管拈毫,岂可甘作鸦鸣牛喘?
媸颜陋质,不与镜为仇者,亦以镜为无知之死物耳。使镜而有知,必遭扑破矣。
吾家公艺,恃百忍以同居,千古传为美谈。殊不知忍而至于百,则其家庭乖戾睽隔之处,正未易更仆数也。
九世同居,诚为盛事,然止当与割股庐墓者,作一例看,可以为难矣,不可以为法也,以其非中庸之道也。
作文之法:意之曲折者,宜写之以显浅之词;理之显浅者,宜运之以曲折之笔;题之熟者,参之以新奇之想;题之庸者,深之以关系之论。至于窘者舒之使长,缛者删之使简,俚者文之使雅,闹者摄之使静,皆所谓裁制也。
笋为蔬中尤物,荔枝为果中尤物,蟹为水族中尤物,酒为饮食中尤物,月为天文中尤物,西湖为山水中尤物,词曲为文字中尤物。
买得一本好花,犹且爱护而怜惜之,矧其为解语花乎!
观手中便面,足以知其人之雅俗,足以识其人之交游。
水为至污之所会归,火为至污之所不到,若变不洁为至洁,则水火皆然。
貌有丑而可观者,有虽不丑而不足观者;文有不通而可爱者,有虽通而极可厌者。此未易与浅人道也。
游玩山水亦复有缘,苟机缘未至,则虽近在数十里之内,亦无暇到也。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古人之所贤也;贫而无骄,富而无谄,今人之所少也。足以知世风之降矣。
昔人欲以十年读书,十年游山,十年检藏。予谓检藏尽可不必十年,只二、三载足矣,若读书与游山,虽或相倍蓰,恐亦不足以偿所愿也,必也如黄九烟前辈之所云:“人生必三百岁而后可乎!”
宁为小人之所骂,毋为君子之所鄙;宁为盲主司之所摈弃,毋为诸名宿之所不知。
傲骨不可无,傲心不可有;无傲骨则近于鄙夫,有傲心不得为君子。
蝉为虫中之夷齐,蜂为虫中之管晏。
曰“痴”、曰“愚”、曰“拙”、曰“狂”,皆非好字面,而人每乐居之;曰“奸”、曰“黠”、曰“强”、曰“佞”反是,而人每不乐居之。何也?
唐虞之际,音乐可感鸟兽,此盖唐虞之鸟兽,故可感耳。若后世之鸟兽,恐未必然。
痛可忍,而痒不可忍;苦可耐,而酸不可耐。
镜中之影,着色人物也;月下之影,写意人物也;镜中之影,钩边画也;月下之影,没骨画也;月中山河之影,天文中地理也;水中星月之象,地理中天文也。
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解,方可参最上禅机。
若无诗酒,则山水为具文;若无佳丽,则花月皆虚设。
才子而美姿容,佳人而工著作,断不能永年者。匪独为造物之所忌,盖此
种原不独为一时之宝,乃古今万世之宝,故不欲久留人世,以取亵耳。
陈平封“曲逆侯”,《史》、《汉》注皆云:“音去遇。”予谓此是北人土音耳。若南人四音俱全,似仍当读作本音为是。
古人四声俱备,如“六”“国”二字,皆入声也。今梨园演《苏秦剧》,必读“六”为溜,读“国”为鬼,从无读入声者。然考之《诗经》,如“良马六之”,“无衣六兮”之类,皆不与去声协,而协祝、告、燠。“国”字皆不与上声协,而协入、陌、质韵。则是古人似亦有入声,未必尽读“六”为溜,读“国”为鬼也。(此则之协,原文为左口右十口十,协的古字)
闲人之砚,固欲其佳,而忙人之砚,尤不可不佳;娱情之妾,固欲其美,而广嗣之妾,亦不可不美。
如何是独乐乐?曰鼓琴;如何是与人乐乐?曰弈棋;如何是与众乐乐?曰马吊。
不待教而为善为恶者,胎生也;必待教而后为善为恶者,卵生也;偶因一事之感触,而突然为善为恶者,湿生也;前后判若两截,究非一日之故者,化生也。
凡物皆以形用,其以神用者,则镜也,符印也,日晷也,指南针也。
才子遇才子,每有怜才之心;美人遇美人,必无惜美之意。我愿来世托生为绝代佳人,一反其局而后快。
予尝欲建一无遮大会,一祭历代才子,一祭历代佳人。俟遇有真正高僧,即当为之。
圣贤者,天地之替身。
天极不难做,只须生仁人、君子、有才德者,二、三十人足矣。君一、相一、冢宰一,及诸路总制抚军是也。
掷升官图,所重在德,所忌在赃。何一登仕版,辄与之相反耶?
动物中有三教焉:蛟龙麟凤之属,近于儒者也;猿狐鹤鹿之属,近于仙者也;狮子牯牛之属,近于释者也。植物中有三教焉:竹梧兰蕙之属,近于儒者也;蟠桃老桂之属,近于仙者也;莲花薝卜之属,近于释者也。
佛氏云:“日月在须弥山腰。”果尔,则日月必是遶山横行而后可,苟有升有降,必为山巅所碍矣。又云:“地上有阿耨达池,其水四出,流入诸印度。”又云:“地轮之下为水轮,水轮之下为风轮,风轮之下为空轮。”余谓此皆喻言人身也,须弥山喻人首,日月喻两目,池水四出喻血脉流动,地轮喻此身,水为便溺,风为泄气,此下则无物矣。
苏东坡〈和陶诗〉,尚遗数十首,予尝欲集坡句以补之,苦于韵之弗备而止。如〈责子诗〉中:“不识六与七,但觅梨与栗。”“七”字、“栗”字,皆无其韵也。
予尝偶得句,亦殊可喜,惜无佳对,遂未成诗。其一为“枯叶带虫飞”,其一为“乡月大于城”,姑存之,以俟异日。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之妙境;“帆随湘转,望衡九面”二句,极泛舟之妙境;“胡然而天,胡然而帝”二句,极美人之妙境。
镜与水之影,所受者也;日与灯之影,所施者也。月之有影,则在天者为受,而在地者为施也。
水之为声,有四:有瀑布声,有流泉声,有滩声,有沟浍声。风之为声,有三:有松涛声,有秋叶声,有波浪声。雨之为声,有二:有梧叶荷叶上声,有承檐溜竹筩中声。
文人每好鄙薄富人,然于诗文之佳者,又往往以金玉、珠玑、锦绣誉之,则又何也?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居城市中,当以画幅当山水,以盆景当苑囿,以书籍当朋友。
乡居须得良朋始佳。若田夫樵子,仅能辨五谷而测晴雨,久且数,未免生厌矣。而友之中,又当以能诗为第一,能谈次之,能画次之,能歌又次之,解觞政者又次之。
玉兰,花中之伯夷也;葵,花中之伊尹也;莲,花中之柳下惠也。鹤,鸟中之伯夷也;鸡,鸟中之伊尹也;莺,鸟中之柳下惠也。
无其罪而虚受恶名者,蠹鱼也;有其罪而恒逃清议者,蜘蛛也。
臭腐化为神奇,酱也、腐乳也、金汁也;至神奇化为臭腐,则是物皆然。
黑与白交,黑能污白,白不能掩黑;香与臭混,臭能胜香,香不能敌臭;此君子小人相攻之大势也。
“耻”之一字,所以治君子;“痛”之一字,所以治小人。
镜不能自照,衡不能自权,剑不能自击。
古人云:“诗必穷而后工。”盖穷则与多感慨,易于见长耳。若富贵中人,既不可忧贫叹贱,所谈者不过风云月露而已,诗安得佳?苟思所变,计惟有出游一法。即以所见之山川风土物产人情,或当疮痍兵燹之余,或值旱潦灾祲之后,无一不可寓之诗中。借他人之穷愁,以供我之咏叹,则诗亦不必待穷而后工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幽梦影-卷二-译文
《水浒传》是一部充满愤怒的书,《西游记》是一部充满觉悟的书,《金瓶梅》是一部充满哀伤的书。
读书是最快乐的事情,但如果读的是史书,那么喜悦少而愤怒多。仔细思考,愤怒的地方其实也是快乐的地方。
发表前人未曾发表的观点,才是奇书;谈论妻子难以言说的情感,才是密友。
一个普通人,必定有密友,密友不一定是生死之交。通常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互相信任,不被流言所动;听到有人诽谤他,就会多方为他辩解;在事情该做或不该做的时候,替他筹划决断;或者在事情处于利害关头,需要帮助时,即使不必让他知道,也不担心他是否会辜负我,仍然全力承担这件事。这些都是所谓的密友。
风流自赏,只容花鸟陪伴;真率谁知道?应该受到烟霞的供养。
万事都可以忘记,难以忘记的是对名声的追求;千般事情都容易淡忘,唯独美酒三杯难以淡忘。
芰荷可以食用,也可以用来做衣服;金石可以做成器物,也可以用来做服饰。
既适合耳朵又适合眼睛的,是弹琴和吹箫;适合耳朵但不适合眼睛的,是吹笙和擪管。
看早晨的妆容,最好是在傅粉之后。
我不知道我生前,在春秋时期,是否曾见过西施?在晋朝时,是否曾见过卫玠?在义熙年间,是否曾与陶渊明共醉?在天宝年间,是否曾见过杨贵妃?在元丰年间,是否曾与苏东坡见过面?千古以来,相思的人不止这些,这几个人是其中最为突出的,所以暂且举出他们,以概括其他人。
我也不知道在隆万年间,是否曾在旧院中结交过几位名妓?眉公、伯虎、若士、赤水等人,是否曾与我谈笑过几次?茫茫宇宙,我现在该向谁询问呢?
文章是有字句的锦绣,锦绣是无字句的文章,两者同出一源。姑且从表面来看,如金陵、武林、姑苏,书林所在的地方,就是机杼所在的地方。
我曾经收集各种法帖的字来作诗。字不重复且多的,没有比《千字文》更好的了,但诗家目前常用的字,仍然觉得不够。如天文中的烟、霞、风、雪,地理中的江、山、塘、岸,时令中的春、宵、晓、暮,人物中的翁、僧、渔、樵,花木中的花、柳、苔、萍,鸟兽中的蜂、蝶、莺、燕,宫室中的台、栏、轩、窗,器用中的舟、船、壶、杖,人事中的梦、忆、愁、恨,衣服中的裙、袖、锦、绮,饮食中的茶、浆、饮、酌,身体中的须、眉、韵、态,声色中的红、绿、香、艳,文史中的骚、赋、题、吟,数目中的一、三、双、半,都没有这些字。《千字文》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呢?
花不能看到它凋落,月亮不能看到它沉没,美人不能看到她夭折。
种花要看到它开放,等待月亮要看到它圆满,写书要看到它完成,美人要看到她畅快舒适,这才有实际意义。否则都是虚设。
惠施学问广博,他的书有五车之多;虞卿因穷愁而著书,如今都已失传。不知道书中到底写了什么?我见不到古人,怎能不感到遗憾!
用松花来量,用松实来香,用松枝来做麈尾,用松阴来做步障,用松涛来做鼓吹。山居中有百余株高大的松树,真是受用不尽。
赏月的方法,月亮皎洁时应该仰视,朦胧时应该俯视。
小孩子一无所知。眼睛不能分辨美丑,耳朵不能判断清浊,鼻子不能辨别香臭。至于味道的甘苦,不仅知道,还能取舍。告子认为甘食、悦色是人的本性,大概就是指这类吧。
凡事不宜过于苛刻,但读书则不可不苛刻;凡事不宜过于贪婪,但买书则不可不贪婪;凡事不宜过于痴迷,但行善则不可不痴迷。
酒可以喜欢,但不能骂座;色可以喜欢,但不能伤身;财可以喜欢,但不能昧心;气可以喜欢,但不能越理。
文名可以代替科举功名;俭德可以代替财富;清闲可以代替长寿。
不仅诵读古人的诗书,是与古人交友;即使看他们的字画,也是与古人交友的方式。
无益的施舍,莫过于斋僧;无益的诗文,莫过于祝寿。
妾美不如妻贤;钱多不如境顺。
创新庵不如修古庙;读新书不如温习旧业。
字与画同出一源,观察六书始于象形,就可以知道了。
忙碌的人的园亭,应该与住宅相连;闲人的园亭,不妨与住宅相远。
酒可以代替茶,茶不能代替酒;诗可以代替文,文不能代替诗;曲可以代替词,词不能代替曲;月可以代替灯,灯不能代替月;笔可以代替口,口不能代替笔;婢可以代替奴,奴不能代替婢。
胸中的小不平,可以用酒来消除;世间的大不平,非剑不能消除。
不得已而谄媚的人,宁可用口,不要用笔;无法忍受而骂人的人,也宁可用口,不要用笔。
多情的人必定好色,但好色的人未必都是多情;红颜的人必定薄命,但薄命的人未必都是红颜;能诗的人必定好酒,但好酒的人未必都能诗。
梅花使人高洁,兰花使人幽静,菊花使人野性,莲花使人淡泊,春海棠使人艳丽,牡丹使人豪放,蕉与竹使人有韵味,秋海棠使人妩媚,松树使人飘逸,桐树使人清雅,柳树使人感伤。
能感动人的事物:在天上莫过于月亮,在音乐中莫过于琴,在动物中莫过于杜鹃,在植物中莫过于柳树。
妻子颇能拖累人,羡慕和靖的梅妻鹤子;奴婢也能供职,喜欢志和的樵婢渔奴。
涉猎虽然无用,但胜过不通古今;清高固然可嘉,但不要流于不识时务。
所谓美人:以花为容貌,以鸟为声音,以月为神韵,以柳为姿态,以玉为骨骼,以冰雪为肌肤,以秋水为姿色,以诗词为心灵。我对此毫无异议。
苍蝇聚集在人脸上,蚊子叮咬人的皮肤,不知道把人当成了什么?
有山林隐逸的乐趣,却不知道享受的人,是渔夫、樵夫、农夫、园丁、僧侣;有园亭姬妾的乐趣,却不能享受、不善于享受的人,是富商、大官。
黎举说:“想让梅花娶海棠,枨子臣樱桃,用芥菜嫁笋,只是时间不同罢了。”我认为物各有偶,拟人必须合乎伦理,现在的嫁娶,实在不妥。比如梅花,品性最为清高;海棠,姿态极为妖艳。即使同时存在,也不可成为夫妇。不如让梅花娶梨花,海棠嫁杏花,橼臣佛手,荔枝臣樱桃,秋海棠嫁雁来红,这样才相称。至于用芥菜嫁笋,如果笋有知觉,必定会受到河东狮子的拖累。
五色有太过,有不及,只有黑与白没有太过。
许慎的《说文解字》分部,有些部分只有部首,而没有所属的字,下面必定注解说:“凡某之属,皆从某。”这句多余的话实在可笑,为什么不省去这一句呢?
读《水浒传》,读到鲁达打镇关西,武松打虎,因此想到人
人生中必须有一件极为快乐的事情,才不枉此生;即使没有这样的事情,也应该写出一本得意的书,这样才不会有遗憾。
春风像酒一样醉人,夏风像茶一样清新,秋风像烟一样飘渺,冬风像姜芥一样辛辣。
冰裂纹非常雅致,但应该细密,不宜粗大。如果用它来做窗栏,就很不耐看。
鸟鸣声中最动听的是画眉,其次是黄鹂和百舌。然而黄鹂和百舌,世上没有人把它们关在笼子里养,它们大概是高士的同类,可以听到它们的鸣叫,但不能驯服它们。
不从事生产,以后必然会拖累别人;只专注于交游,以后必然会拖累自己。
古人说:“女人识字,大多会导致淫乱。”我认为这不是识字的过错。因为识字的人不是默默无闻的人,她们的淫乱行为,别人很容易知道。
善于读书的人,没有什么是不能当作书的:山水也是书,棋酒也是书,花月也是书。善于游山玩水的人,没有什么是不能当作山水的:书史也是山水,诗酒也是山水,花月也是山水。
园亭的妙处在于山水的布置,不在于雕绘的琐碎。常常看到别人家的园亭,屋脊墙头,雕砖镂瓦。虽然极尽工巧,但不久就坏了,坏了之后极难修复。这怎么比得上朴素的好呢?
清静的夜晚独自坐着,邀请月亮诉说忧愁;美好的夜晚独自睡觉,呼唤蟋蟀诉说怨恨。
官员的名声取决于舆论,豪强和贫民的话,都不能反映真实情况;花案的评定取决于成见,艳媚的评价和丑陋的评价,恐怕都失去了真实。
胸中藏有山水,城市与山林没有区别;兴致寄托在烟霞中,阎浮世界就像蓬莱仙岛。
梧桐是植物中的清品,但风水家却忌讳它,甚至说“梧桐大如斗,主人往外走。”好像把它看作不祥之物。然而剪桐封弟的故事,说明它是宫中的梧桐。而卜世最久的,莫过于周朝。俗话的不可信,就像这样!
多情的人,不会因为生死而改变心意;好酒的人,不会因为寒暑而改变酒量;喜欢读书的人,不会因为忙闲而中断读书。
蜘蛛是蝴蝶的敌国,驴是马的附庸。
立身处世,应该遵循宋人的道学;涉世处事,应该参考晋代的风流。
古人说禽兽也知道人伦。我认为不只是禽兽,即使是草木也有。牡丹为王,芍药为相,这是君臣关系;南山的乔木,北山的梓树,这是父子关系;荆树听到分家就枯死,听到不分家就活过来,这是兄弟关系;莲花的并蒂,这是夫妇关系;兰花的同心,这是朋友关系。
豪杰比圣贤容易,文人比才子多。
牛和马,一个是仕途,一个是隐居;鹿和猪,一个是仙,一个是凡。
古今最好的文章,都是用血泪写成的。
情这个字,是用来维持世界的;才这个字,是用来粉饰乾坤的。
孔子出生在东鲁,东方是生发的地方。所以礼乐文章,其道理都是从无到有。释迦牟尼出生在西方,西方是死亡的地方。所以受想行识,其教义都是从有到无。
有青山才有绿水,水只是借了山的颜色;有美酒就有好诗,诗也是借了酒的灵感。
严君平,是以占卜讲学的人;孙思邈,是以医学讲学的人;诸葛亮,是以出师讲学的人。
人则是女人比男人美,禽鸟则是雄鸟比雌鸟华丽,兽类则是雌雄没有区别。
镜子不幸遇到丑女,砚台不幸遇到俗人,剑不幸遇到庸将,都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天下没有书就算了,有书就一定要读;没有酒就算了,有酒就一定要喝;没有名山就算了,有名山就一定要游;没有花月就算了,有花月就一定要赏玩;没有才子佳人就算了,有才子佳人就一定要爱慕怜惜。
秋虫春鸟,尚且能调声弄舌,时常发出美妙的声音。我们这些人握笔写字,怎么能甘心像乌鸦叫牛喘气一样呢?
丑陋的容貌,不与镜子为仇的人,也是因为镜子是无知的死物。如果镜子有知,一定会被打破。
我家的公艺,依靠百忍来同居,千古传为美谈。殊不知忍到一百次,家庭中的矛盾隔阂之处,正是不容易数清的。
九世同居,诚然是盛事,但只应该与割股庐墓的人,作一例看待,可以为难,不可以为法,因为它不是中庸之道。
作文的方法:意思曲折的,应该用浅显的词句来写;道理浅显的,应该用曲折的笔法来写;题目熟悉的,应该参以新奇的想法;题目平庸的,应该深入讨论其关系。至于窘迫的应该舒展使它变长,繁琐的应该删减使它变简,俚俗的应该修饰使它变雅,喧闹的应该收敛使它变静,这都是所谓的裁制。
笋是蔬菜中的尤物,荔枝是水果中的尤物,蟹是水族中的尤物,酒是饮食中的尤物,月是天文学中的尤物,西湖是山水中的尤物,词曲是文字中的尤物。
买得一盆好花,尚且爱护怜惜它,何况它是能解语的花呢!
看手中的扇子,足以知道一个人的雅俗,足以认识一个人的交游。
水是至污之物的归宿,火是至污之物到不了的地方,如果能把不洁变成至洁,那么水火都是这样。
容貌有丑但可以看的,有虽然不丑但不足以看的;文章有不通但可爱的,有虽然通但极可厌的。这不容易与浅薄的人说。
游玩山水也是有缘分的,如果机缘未到,即使近在数十里之内,也没有时间去。
贫穷而不谄媚,富贵而不骄傲,是古人所推崇的;贫穷而不骄傲,富贵而不谄媚,是今人所缺少的。足以知道世风的下降。
古人想用十年读书,十年游山,十年检藏。我认为检藏不必十年,只要二、三年就够了,如果读书与游山,即使加倍,恐怕也不足以实现愿望,一定要像黄九烟前辈所说的:“人生必须三百岁才可以!”
宁愿被小人所骂,不要被君子所鄙视;宁愿被盲目的主考官所摈弃,不要被各位名宿所不知。
傲骨不能没有,傲心不能有;没有傲骨就接近于鄙夫,有傲心就不能成为君子。
蝉是虫中的夷齐,蜂是虫中的管晏。
说“痴”、说“愚”、说“拙”、说“狂”,都不是好字眼,但人们常常乐于接受;说“奸”、说“黠”、说“强”、说“佞”则相反,但人们常常不乐于接受。为什么呢?
唐虞时代,音乐可以感动鸟兽,这大概是唐虞时代的鸟兽,所以可以感动。如果是后世的鸟兽,恐怕未必如此。
痛可以忍受,但痒不能忍受;苦可以忍耐,但酸不能忍耐。
镜子中的影子,是着色的人物;月光下的影子,是写意的人物;镜子中的影子,是钩边画;月光下的影子,是没骨画;月光中的山河影子,是天文学中的地理;水中的星月形象,是地理中的天文学。
能读无字的书,才能得到惊人的妙句;能理解难通的道理,才能参透最高的禅机。
如果没有诗酒,山水就成了空洞的文字;如果没有佳人,花月就成了虚设。
才子而美貌,佳人而擅长写作,一定不能长寿。这不仅是因为造物主的忌讳,而且因为
种原不仅是某一时代的宝物,而是古今万世的宝物,所以不希望它长久留在人间,以免被亵渎。
陈平被封为“曲逆侯”,《史记》和《汉书》的注释都说:“音去遇。”我认为这是北方人的方言。如果南方人四音俱全,似乎还是应该读作本音。
古人四声俱全,比如“六”和“国”这两个字,都是入声。现在梨园演《苏秦剧》,一定要读“六”为溜,读“国”为鬼,从来没有读入声的。然而考察《诗经》,比如“良马六之”,“无衣六兮”之类的句子,都不与去声协韵,而是与祝、告、燠协韵。“国”字都不与上声协韵,而是与入、陌、质韵协韵。这说明古人似乎也有入声,未必都读“六”为溜,读“国”为鬼。(这里的“协”字,原文是左口右十口十,是“协”的古字)
闲人的砚台,当然希望它好,而忙人的砚台,尤其不能不讲究;娱乐的妾室,当然希望她美,而传宗接代的妾室,也不能不美。
什么是独自快乐?就是弹琴;什么是与人一起快乐?就是下棋;什么是与众人一起快乐?就是打马吊。
不需要教导就能行善或作恶的,是胎生的;必须教导后才能行善或作恶的,是卵生的;偶然因为一件事的触动,突然行善或作恶的,是湿生的;前后判若两人,终究不是一天的原因的,是化生的。
所有物品都是以形来使用,而以神使用的,则是镜子、符印、日晷、指南针。
才子遇到才子,常常有怜才之心;美人遇到美人,必定没有惜美之意。我希望来世托生为绝代佳人,反其道而行之,才能痛快。
我曾经想举办一个无遮大会,一是祭奠历代的才子,一是祭奠历代的佳人。等到遇到真正的高僧,就立即去做。
圣贤是天地间的替身。
天并不难做,只需要生出仁人、君子、有才德的人,二、三十人就足够了。一个君主、一个宰相、一个冢宰,以及各路的总制抚军就是。
掷升官图,最重要的是德行,最忌讳的是贪赃。为什么一旦登上仕途,就与之相反呢?
动物中有三教:蛟龙麟凤之类,接近于儒者;猿狐鹤鹿之类,接近于仙者;狮子牯牛之类,接近于释者。植物中有三教:竹梧兰蕙之类,接近于儒者;蟠桃老桂之类,接近于仙者;莲花薝卜之类,接近于释者。
佛教说:“日月在须弥山腰。”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日月必须绕山横行才行,如果有升有降,必然会被山顶挡住。又说:“地上有阿耨达池,其水四出,流入诸印度。”又说:“地轮之下为水轮,水轮之下为风轮,风轮之下为空轮。”我认为这些都是比喻人的身体,须弥山比喻人的头部,日月比喻双眼,池水四出比喻血脉流动,地轮比喻身体,水为便溺,风为泄气,这下面就没有东西了。
苏东坡的《和陶诗》,还剩下几十首,我曾经想集东坡的句子来补充,但因为韵脚不全而作罢。比如《责子诗》中:“不识六与七,但觅梨与栗。”“七”字、“栗”字,都没有相应的韵脚。
我曾经偶然得到一些句子,也很喜欢,可惜没有好的对句,所以没有成诗。其中一句是“枯叶带虫飞”,另一句是“乡月大于城”,暂且保存下来,等待以后有机会再完善。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这两句,是琴心的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这两句,是手谈的妙境;“帆随湘转,望衡九面”这两句,是泛舟的妙境;“胡然而天,胡然而帝”这两句,是美人的妙境。
镜子和水的影子,是接受的;太阳和灯的影子,是施予的。月亮的影子,在天上是接受的,而在地上是施予的。
水的声音有四种:瀑布声、流泉声、滩声、沟浍声。风的声音有三种:松涛声、秋叶声、波浪声。雨的声音有两种:梧叶荷叶上的声音、承檐溜竹筩中的声音。
文人常常喜欢鄙视富人,但在诗文佳作中,又常常用金玉、珠玑、锦绣来赞美,这是为什么呢?
能够闲适地处理世人所忙碌的事情,才能忙碌地处理世人所闲适的事情。
先读经书,后读史书,那么论事就不会违背圣贤的道理;既读史书,再读经书,那么读书就不只是为了章句。
住在城市中,应该把画幅当作山水,把盆景当作园林,把书籍当作朋友。
乡居必须有良朋好友才好。如果只是农夫樵夫,只能辨别五谷和预测晴雨,时间久了,难免会感到厌烦。而在朋友中,又应该以能诗为第一,能谈次之,能画次之,能歌又次之,解觞政者又次之。
玉兰是花中的伯夷;葵是花中的伊尹;莲是花中的柳下惠。鹤是鸟中的伯夷;鸡是鸟中的伊尹;莺是鸟中的柳下惠。
没有罪却虚受恶名的,是蠹鱼;有罪却常常逃避清议的,是蜘蛛。
臭腐化为神奇,比如酱、腐乳、金汁;至于神奇化为臭腐,则是所有物品都如此。
黑与白相交,黑能污染白,白不能掩盖黑;香与臭混合,臭能胜过香,香不能敌过臭;这是君子与小人相争的大势。
“耻”这个字,是用来治理君子的;“痛”这个字,是用来治理小人的。
镜子不能自己照自己,秤不能自己称自己,剑不能自己击打自己。
古人说:“诗必须穷困才能写得好。”因为穷困时会有更多的感慨,容易写出好诗。如果是富贵中人,既不能忧贫叹贱,所谈的不过是风云月露而已,诗怎么能写得好?如果想要改变,唯一的办法就是出游。把所见到的山川风土、物产人情,或者是在战乱之后的疮痍,或者是在旱涝灾荒之后的情景,无一不可写入诗中。借他人的穷愁,来供我咏叹,那么诗也不必等到穷困才能写得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幽梦影-卷二-注解
怒书:指《水浒传》中充满了对社会不公和压迫的反抗情绪,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怒。
悟书:指《西游记》通过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传达了修行、觉悟和超越世俗的主题。
哀书:指《金瓶梅》通过对人性欲望和悲剧命运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社会黑暗的哀叹。
密友:指亲密无间的朋友,不仅限于生死之交,更多体现在精神上的信任和支持。
风流自赏:形容文人雅士自得其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
名心:指对名声的追求和执着。
芰荷:指荷花,既可食用,也可用于制作衣物,象征高洁。
金石:指金属和玉石,既可制作器物,也可作为装饰品,象征坚固和珍贵。
弹琴:古代文人雅士的修身养性之道,象征高雅的艺术追求。
吹箫:古代文人雅士的修身养性之道,象征高雅的艺术追求。
吹笙:古代文人雅士的修身养性之道,象征高雅的艺术追求。
擪管:古代文人雅士的修身养性之道,象征高雅的艺术追求。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象征绝代佳人。
卫玠:东晋时期的美男子,象征俊美。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隐逸诗人,象征高洁的隐士生活。
太真:指杨贵妃,唐玄宗时期的宠妃,象征绝代佳人。
东坡:指苏轼,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象征文学才华。
眉公:指唐伯虎,明代画家和文学家,象征风流才子。
伯虎:指唐伯虎,明代画家和文学家,象征风流才子。
若士:指明代文学家袁宏道,象征文学才华。
赤水:指明代文学家袁中道,象征文学才华。
千字文:古代启蒙读物,包含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象征文学基础。
松花:松树的花,象征高洁。
松实:松树的果实,象征坚韧。
松枝:松树的枝条,象征坚韧。
松阴:松树的树荫,象征清凉。
松涛:松树在风中发出的声音,象征自然的韵律。
乔松:高大的松树,象征坚韧和高洁。
皎洁:形容月光明亮清澈,象征纯洁。
朦胧:形容月光模糊不清,象征神秘。
告子:指战国时期的告子,主张人性本善。
科第:指科举考试,象征功名。
俭德:节俭的美德,象征清廉。
清闲:清静闲适的生活,象征安逸。
斋僧:供养僧人,象征虔诚。
祝寿:为他人庆祝生日,象征祝福。
创新庵:建造新的寺庙,象征虔诚。
修古庙:修缮古老的寺庙,象征对传统的尊重。
六书:指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象征文字的起源。
象形:汉字的一种造字方法,象征文字的起源。
黎举:指明代文学家黎遂球,象征文学才华。
梅聘海棠:比喻不合适的婚姻,象征不协调。
枨子臣樱桃:比喻不合适的婚姻,象征不协调。
芥嫁笋:比喻不合适的婚姻,象征不协调。
梅聘梨花:比喻合适的婚姻,象征协调。
海棠嫁杏:比喻合适的婚姻,象征协调。
橼臣佛手:比喻合适的婚姻,象征协调。
荔枝臣樱桃:比喻合适的婚姻,象征协调。
秋海棠嫁雁来红:比喻合适的婚姻,象征协调。
五色: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象征多彩。
黑与白:象征纯粹和简洁。
许氏《说文》:指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字典,象征文字的起源。
春风如酒:形容春风温暖宜人,如同美酒般令人陶醉。
夏风如茗:形容夏风清新宜人,如同清茶般令人心旷神怡。
秋风如烟:形容秋风萧瑟,如同烟雾般朦胧。
冬风如姜芥:形容冬风刺骨,如同姜芥般辛辣。
冰裂纹:一种瓷器上的裂纹装饰,因其纹理如冰裂而得名。
画眉:一种鸟类,以其优美的鸣叫声著称。
黄鹂:一种鸟类,以其鲜艳的羽毛和悦耳的鸣叫声著称。
百舌:一种鸟类,以其善于模仿其他鸟类的鸣叫声著称。
邱壑:指山水之间的自然景观。
雕绘琐屑:指过于繁琐的雕刻和绘画装饰。
翦桐封弟:古代传说,周公剪桐叶封弟,象征兄弟情深。
宋人之道学:指宋代儒家学者的道德哲学。
晋代之风流:指晋代文人的风流倜傥和洒脱不羁。
牡丹为王:牡丹被视为花中之王,象征富贵和尊荣。
芍药为相:芍药被视为花中之相,象征辅佐和谦逊。
莲之并蒂:莲花并蒂开放,象征夫妻恩爱。
兰之同心:兰花同心开放,象征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严君平:汉代著名学者,以卜筮和讲学著称。
孙思邈:唐代著名医学家,被誉为“药王”。
诸葛武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智慧和忠诚著称。
媸颜陋质:形容容貌丑陋。
百忍:指忍耐和宽容的美德。
九世同居:指家族九代同堂,象征家族和睦。
割股庐墓:古代孝子割股肉以疗亲疾,庐墓守孝的典故。
中庸之道: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主张不偏不倚,调和折中。
笋为蔬中尤物:笋被视为蔬菜中的珍品。
荔枝为果中尤物:荔枝被视为水果中的珍品。
蟹为水族中尤物:蟹被视为水产品中的珍品。
酒为饮食中尤物:酒被视为饮品中的珍品。
月为天文中尤物:月亮被视为天文现象中的珍品。
西湖为山水中尤物:西湖被视为山水景观中的珍品。
词曲为文字中尤物:词曲被视为文学作品中的珍品。
解语花:指善解人意的女子。
便面:指扇子,古代文人常以扇子为雅物。
黄九烟:清代文人,以其豪放不羁的性格著称。
傲骨:指不屈不挠的精神。
傲心:指傲慢自大的心态。
蝉为虫中之夷齐:蝉被视为昆虫中的高洁之士。
蜂为虫中之管晏:蜂被视为昆虫中的勤劳之士。
唐虞之际:指尧舜时代,被视为中国古代的黄金时代。
镜中之影:指镜子中的影像,象征现实中的形象。
月下之影:指月光下的影子,象征虚幻中的形象。
无字之书:指自然和生活中的智慧,无需文字表达。
难通之解:指难以理解的道理或禅机。
诗酒:指诗歌和美酒,象征文人的雅趣。
佳丽:指美丽的女子,象征美好的事物。
曲逆侯:陈平的封号,曲逆是地名,侯是爵位。
四声: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包括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入声:古代汉语四声之一,发音短促,现代汉语中已消失。
梨园:古代戏曲演员的别称,泛指戏曲界。
苏秦剧:以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为主角的戏曲。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
无遮大会:佛教术语,指无遮无碍的法会,通常用于超度亡灵。
须弥山:佛教宇宙观中的中心山,象征宇宙的中心。
阿耨达池:佛教传说中的圣池,位于须弥山顶。
地轮、水轮、风轮、空轮:佛教宇宙观中的四轮,象征宇宙的层次结构。
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号东坡居士。
和陶诗:苏轼模仿陶渊明风格创作的诗。
责子诗:苏轼的一首诗,表达对儿子的期望和责备。
琴心:指琴音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手谈:指下棋,特指围棋。
泛舟:指乘船游览。
美人之妙境:形容美人的极致境界。
镜与水之影:比喻事物的反映和影响。
瀑布声、流泉声、滩声、沟浍声:形容水声的不同类型。
松涛声、秋叶声、波浪声:形容风声的不同类型。
梧叶荷叶上声、承檐溜竹筩中声:形容雨声的不同类型。
伯夷、伊尹、柳下惠:古代贤人,分别以清高、忠诚、廉洁著称。
蠹鱼:指书虫,比喻无端受冤的人。
蜘蛛:比喻有罪却逃避惩罚的人。
酱、腐乳、金汁:指通过发酵等过程变得美味的食物。
黑与白交:比喻善恶、正邪的较量。
香与臭混:比喻美丑、善恶的混杂。
耻、痛:分别指对君子和小人的道德约束。
镜、衡、剑:分别比喻自我反省、自我衡量和自我约束。
诗必穷而后工:指诗人经历困苦后才能写出好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幽梦影-卷二-评注
这段文字通过对《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部经典名著的评价,揭示了它们各自的主题和情感基调。《水浒传》被称为‘怒书’,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反抗;《西游记》被称为‘悟书’,体现了修行和觉悟的主题;《金瓶梅》被称为‘哀书’,表达了对人性欲望和悲剧命运的哀叹。这种分类不仅揭示了作品的核心情感,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文中提到的‘密友’概念,强调了朋友之间的信任和支持,超越了生死之交的狭隘定义。这种友谊不仅体现在精神上的共鸣,还体现在实际行动中的互助和扶持。这种对友谊的理解,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文章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文人雅士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例如,‘风流自赏,祇容花鸟趋陪’描绘了文人雅士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芰荷可食,而亦可衣;金石可器,而亦可服’则体现了文人对自然和艺术的独特理解。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文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感悟。
文中对古代美人和历史人物的追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和历史的怀念。例如,‘我不知我之生前,当春秋之季,曾一识西施否?’表达了对绝代佳人的向往;‘当元丰之朝,曾一晤东坡否?’则表达了对文学巨匠的敬仰。这种对历史和文化的追思,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文章通过对文字和艺术的探讨,揭示了文字和艺术的本质和起源。例如,‘文章是有字句之锦绣,锦绣是无字句之文章’强调了文字和艺术的相通性;‘字与画同出一源,观六书始于象形,则可知矣’则揭示了文字的起源和艺术的本质。这种对文字和艺术的探讨,反映了作者对文化和艺术的深刻理解。
最后,文章通过对婚姻和人际关系的比喻,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协调与不协调。例如,‘梅聘海棠,枨子臣樱桃,以芥嫁笋’比喻了不合适的婚姻;‘梅聘梨花,海棠嫁杏’则比喻了合适的婚姻。这种比喻不仅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协调与不协调,也反映了作者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这段古文内容丰富,涵盖了人生哲理、自然景观、文化艺术、历史典故等多个方面。作者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的追求。例如,将四季的风比作酒、茗、烟、姜芥,形象地描绘了四季的不同风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感受。
文中还涉及了许多历史典故和文化符号,如“翦桐封弟”、“宋人之道学”、“晋代之风流”等,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文本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和尊重。通过对这些典故的引用,作者传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传统价值的认同。
此外,文中还探讨了人生哲理和处世之道。例如,“不治生产,其后必致累人;专务交游,其后必致累己”一句,警示人们要平衡生活与社交,避免过度依赖他人或沉迷于社交活动。这种对人生平衡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智慧。
在艺术特色方面,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山水、棋酒、花月比作书,将书史、诗酒、花月比作山水,这种跨界的比喻不仅增强了文本的艺术表现力,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和融合。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人生、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对历史典故的巧妙引用、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作者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智慧和美感的文化世界,使读者在阅读中获得思想的启迪和艺术的享受。
这段文字涉及多个主题,包括古代汉语的声调、戏曲表演、佛教宇宙观、诗歌创作、自然声音的描写以及道德观念等。作者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探讨,展现了对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在声调方面,作者通过对“曲逆侯”读音的讨论,揭示了南北语音的差异,并通过对“六”和“国”字的分析,探讨了古代汉语入声的存在与否。这不仅反映了作者对语言学的兴趣,也体现了对古代文献的细致考证。
在戏曲表演方面,作者通过对《苏秦剧》中“六”和“国”字读音的批评,表达了对传统戏曲表演中语音准确性的关注。这种对细节的重视,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在佛教宇宙观方面,作者通过对须弥山、阿耨达池以及地轮、水轮、风轮、空轮的描述,展示了佛教对宇宙结构的独特理解。这种宇宙观不仅具有宗教意义,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宇宙的探索。
在诗歌创作方面,作者通过对苏轼《和陶诗》的分析,表达了对诗歌韵律和意境的追求。作者还提出了“诗必穷而后工”的观点,认为诗人经历困苦后才能写出好诗,这反映了对诗歌创作与生活经历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在自然声音的描写方面,作者通过对水声、风声、雨声的细致分类,展现了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和丰富想象力。这种对自然声音的描写,不仅具有美学价值,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在道德观念方面,作者通过对“耻”和“痛”的讨论,表达了对君子和小人道德约束的不同看法。这种对道德观念的探讨,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伦理的关注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通过对多个主题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作者不仅关注语言、戏曲、宗教、诗歌等文化现象,还通过对自然声音和道德观念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这种对文化的多角度探讨,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