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义庆(403年—444年),南朝宋文学家,以编撰《世说新语》闻名。《幽明录》是其另一部志怪小说集。
年代:成书于南朝宋时期(5世纪)。
内容简要:《幽明录》是一部志怪小说集,内容多为鬼神、灵异、因果报应等故事。书中通过奇幻的情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民间信仰,兼具文学性和史料价值。它是研究六朝志怪小说的重要文献,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幽明录-卷四-原文
晋世王彪之年少未冠,尝独坐斋前,有竹忽闻有叹声,彪之惕然,怪似其母。因往看之,见母衣服如生,彪之跪拜欷,母曰:“汝方有奇厄。自今已去,当见一白狗,若能东行出千里,三年然后可得免矣。”忽不复见。彪之悲怅达旦。既明,独见一白狗。恒随行止,便经营行装,将往会稽,及出千里外,三年乃归。斋中复闻前声,往见母如先,谓曰:“能用吾言,故来庆汝。汝自今已后,年逾八十,位班台司。”后皆如母言。
东昌县山有物,形如人,长五尺,裸身披发,发长五六寸,常在高山岩石间住,喑哑作声而不成语,能啸相呼,常隐于幽昧之间,不可恒见。有人伐木,宿于山中。至夜眠后,此物抱子从涧中发石取虾蟹,就人火边烧煮以食儿。时人有未眠者,密相觉语,齐起共突击,便走而遗其子,声如人啼也。此物便男女群共引石击人,趣得子然后止。
晋司空桓豁在荆州,有参军五月五日翦鸲鹆舌,教令学语,遂善能效人语笑声。司空大会吏佐,令悉效四座语,无不绝似。有一佐《鼻邕》鼻,语难学,学之未似,因内头于瓮中以效焉,遂不异也。主典人于鸲鹆前盗物,参军如厕,鸲鹆伺无人,密白主典人盗于种一二条列,衔之而未发。后盗牛肉,鸲鹆复白参军,参军曰:“汝云盗肉,当应有验。”鸲鹆曰:“以新荷裹著屏风於检之。”果获,痛加治。而盗者怨患,以热汤灌杀之,参军为之悲伤累日,遂请杀此人以报其怨。司空曰:“原杀鸲鹆之痛,诚合治。然不可以禽鸟故而极之于法。”令止五岁刑也。
吴兴钱乘,孙权时曾昼卧久不觉,两吻沫出者数升,母怖而呼之,问何为,曰:“适见一老公食以高箸,恨未尽而呼之。”乘本瘠,既尔之后,遂以力闻,官至无难监。
魏武帝猜忌晋宜帝父子非曹氏纯臣,又常梦三匹马在一槽中其食,觉犹忆之,因召文、明二帝告以所见,并云:“防理自多,毋为横虑。”帝然之。后果移器,悉如梦焉。
王丞相茂弘,梦人欲以百万钱买大儿长孙。丞相甚恶之,潜为祈祷者。掘地作屋,得一窖钱,料之百万亿,大惧,一皆藏闭,俄而长孙亡。
陇西秦嘉,字士会,俊秀之士。妇曰徐淑,亦以才美流誉。桓帝时,嘉为曹掾赴洛,淑归宁于家。昼卧,流涕覆面,嫂怪问之,云适见嘉自说往律乡亭病亡,二客俱留,一客守丧,一客赍书还,日中当至。举家大惊。有顷书至,事事如梦。
余杭县南有上湖,湖中央作塘,有一人乘马看戏,将三四人至岑村,饮酒小醉。暮还时炎热,因下马入水中,枕石眠。马断辔走归,从者悉追马,至暮不反。眠觉,日已向晡,不见人马,见一妇来,年可十六七云,女郎再拜:“日已向暮,此间大可畏。君作何计?”问女郎姓何,那得忽相闻。复有一年少,年可十三四,甚了了,乘新车,车后二十人。至,呼上车,云:“大人暂欲相见。”因回车而去。道中语,络绎把火,寻城郭邑者,至便入城。进厅事,上有信幡,题云“河伯”。俄见一人,年三十许,颜容如画,侍卫繁多。相对欣然,敕行酒炙,云:“仆有小女,颇聪明,欲以给君箕帚。”此人知神敬畏,不敢拒逆。便敕备办,令就郎中婚承白已办,送丝布单衣及纱袷。绢裙纱衫履屐,皆精好。又给十小吏青衣数十人。妇年可十八九,姿容婉媚。便来三日后,大会客拜合,四日云“礼既有限,当发遣去”。妇以金瓯麝香囊与婿,泣涕而分,又与钱十万,药方三卷,云可以施功布德。复云十年当相迎。此人归家,遂不肯别婚,辞亲出家作道人。所得三卷方者,一卷脉经,一卷汤方,一卷丸方。周行救疗,皆致神验。后母老迈、兄丧,因还婚宦。
江淮有妇人,为性多欲存想,不舍日夜。常醉,旦起见屋后二小童甚鲜洁,如官小吏者,妇因欲抱持,忽成二扫帚,取而焚之。
锺繇忽不复朝会,意性有异于常。僚友问其故,云:“尝有妇人来,美丽非凡。”问者曰:“必是鬼物,可杀之。”后来止户外,曰:“何以有相杀意?”元常曰:“无此。”殷勤呼入,亦有不忍,乃微伤之。便出去,以新绵拭血竟路。明日,使人寻迹,至一大冢,棺中一妇人,形体如生,白练衫丹绣祢裆,伤一脾,以祢裆中绵拭血,自此便绝。
吴时陈仙以商贾为事,驱驴夜行,忽过一空宅,广厦朱门,都不见人,仙牵驴入宿。至夜,闻有语声:“小人无畏,敢见行灾。”便有一人径到仙前,叱之曰:“汝敢辄入官舍!”时笼月暧昧,见其面上深,目无瞳子,唇寒齿露,手执黄丝。仙即奔走,投村,具说事状。父老云,旧有恶鬼。明日看所见屋宅处,并高坟深遂。
孙权病,巫启云:“有鬼著绢布,似是故将相。呵叱,初不顾,径进入宫。”其夜,权见鲁肃来,衣巾悉如其言。
秣陵人赵伯伦曾往襄阳,船人以猪为祷,及祭,但豚肩而已。尔夕,伦寻梦见一翁一媪,鬓首苍索,皆著布衣,手持桡楫,怒之。明发,辄触砂冲石,皆非人力所禁。更设厚馔,即获流通。
桂阳人李经与朱平带戟逐焉,行百余步,忽见一鬼长丈余,止之曰:“李经有命,岂可杀之。无为必伤汝手。”平乘醉直往经家,鬼亦随之。平既见经,方欲奋刃,忽仡然不动,如被执缚,果伤左手指焉。遂立庭间,至暮乃醒而去。鬼曰:“我先语汝,云何不从。”言终而灭。
彭虎子少
壮有膂力,尝谓无鬼神。
母死,俗巫戒之云:“某日决杀,当还,重有所杀,宜出避之。”
合家细弱悉出逃隐,虎子独留不去。
夜中,有人排门入,至东西屋觅人不得,次入屋间庐室中。
虎子遑遽无计,床头先有一瓮,便入其中,以板盖头,觉母在板上,有人间“板下无人邪?”母云“无”,相率而去。
邓艾庙在京口,上有一草屋。
晋安北将军司马恬于病中梦见一老翁曰:“我邓公,屋舍倾坏。君为治之。”
后访之,乃知艾庙,为立瓦屋。
隆安中有人与女子会于神座上,有一蛇来,绕之数匝,女家追寻见之,以酒脯祷祠,然后得解。
阮德如尝于厕见一鬼长丈余,色黑而眼大,著白单衣,平上帻,去之咫尺。
德如心安气定,徐笑而谓之曰:“人言鬼可憎,果然。”
鬼赧而退。
颍川陈庆孙家后有神树,多就求福,遂起庙,名“天神庙”。
庆孙有乌牛,神于空中言:“我是天神,乐卿此牛。若不与,我来月二十日当杀尔儿。”
庆孙曰:“人生有命,命不由汝。”
至日,儿果死。
复言:“汝不与我,至五月杀汝妇。”
又不与,至时妇果死。
又来言:“汝不与我,秋当杀汝。”
又不与之。
秋遂不死,鬼乃来谢曰:“君为人心正,方受大福,愿莫道此事。天地闻之,我罪不细。实见小鬼得作司命度事干,见君妇儿终期,为此欺君索食耳。愿深恕亮。君录籍年八十三。家方如意,鬼神助,吾亦当奴仆相事。”
遂闻稽颡声。
甄冲字叔让,中山人,为云社令,未至惠怀县,忽有一人来通云:“社郎须臾便至。”
年少,容貌美净。
既坐,寒温云:“大人见使,贪慕高援,欲以妹与君婚。故来宣此意。”
甄愕然曰:“仆长大,且已有家,何缘此理。”
社郎复云:“仆妹年少,且令色少变,必欲得佳对,云何见拒。”
甄曰:“仆老翁,见有妇,岂容违越。”
相与反覆数过,甄殊无动意社郎有恚色,云:“大人当自来,恐不得尔违。”
既去,便见两岸上有人著帻捉马鞭。
罗列相随,行从甚多,社公寻至,卤簿导从如方伯,乘马,与青幢赤络覆车数乘,女郎乘四望车,锦步障数十张,婢子八人夹车前,衣服文彩,所未尝见。
便于甄傍边岸上张幔屋,舒帘席,社公下,隐漆几坐白旃坐褥玉唾壶,以毒瑁为手巾笼,捉白麈尾,女郎却在东岸黄门白拂夹车立,婢子在前。
社公引佐吏令前坐,当六十人,命作乐器,悉如琉璃。
社公谓甄曰:“仆有陋女,情所锺爱。以君体德令茂,贪结亲援。因遣小儿,已具宣此旨。”
甄曰:“仆既老悴,已有室家,儿子且大。虽贪贵聘,不敢闻命。”
社公复云:“仆女年始二十,姿色淑令,四德克备。今在岸上,勿复为烦,但当成礼耳。”
甄拒之转苦,谓是邪魅,便拔刀横膝上,以死拒之,不复与语。
社公大怒,便令呼三斑两虎来,张口正赤,号呼裂地,径跳上。
如此者数十,相守至天明,无如之何,便去。
留一牵车将从数十人,却以迎甄。
甄便移至惠怀上县中住,所迎车及人至门中,有一人著单衣帻向之揖于此,便住不得前。
甄停十余日方敢去,故见二人著帻捉马鞭随至家,至家少日而妇病遂亡。
隆安初陈郡殷氏为临湘令,县中一鬼,长三丈余,上屋犹垂脚至地。
殷入,便来命之。
每摇屏风动窗户,病转甚。
其弟观亦见,恒拔刀在侧,与言争,鬼语云:“勿为骂我,当打汝口破。”
鬼忽隐形,打口流血,后遂喁噼成残废人。
吴中人姓顾,往山舍,昼行去舍十余里,但闻西北隐隐,因举首见四五百人,皆赤衣,长二丈,倏忽而至,三重围之。
顾气奄奄不通,辗转不得,旦至晡,围不解,口不得语,心呼北斗。
又食顷,鬼相谓曰:“彼正心在神,可舍去。”
豁如雾除。
顾归舍疲极,卧。
其夕,户前一处火甚盛而不然,鬼纷纭相就,或往或来,呼顾谈,或入去其被,或上头而轻于鸿毛,开晨失。
晋桓豹奴为江州时,有甘录事者,家在临川郡治下,儿年三十,遇病死,埋著家东群冢之间。
旬日,忽闻东路有打鼓倡乐声,可百许人,径到甘家,问录事在不,故来相诣,贤子亦在此。
止闻人声,亦不见其形也。
乃出数罂酒与之,俄顷失去,两罂皆空,始闻有鼓声。
临川太守谓是人戏,必来诣己,既而寂尔不到,闻尔说之大惊。
晋升平元年,郯县陈素家富,娶妇十年无儿,夫欲娶妾,妇祷祠神明,忽然有身,邻家小人妇亦同有,因货邻妇云:“我生若男,天愿也。若是女,汝是男者,当交易之。”
便其相许。
邻人生男,此妇后三日生女,便交取之,素欣喜。
养至十三,当祠祀,家有老婢素见鬼,云见府君家先人来至门便住,但见一群小人来座所食啖此祭。
父甚疑怪,便迎见鬼人,至祠时,转令看,言语皆同。
素便入问妇,妇惧,说言此事,还男奉家,唤女归。
郯县胡章与上虞管双善好干戈。
双死后,章梦见之跃刃戏其前,觉,甚不乐。
明日,以符贴壁。
章欲近,行已泛舟理楫,忽见双来攀留之,云:“夫人相知情贯千载。昨夜就卿戏,值眠,吾即去。今何故以符相厌。大丈夫不体天下之理,我畏符乎!”
蔡谟在厅事上坐,忽闻邻左复魄声,乃出庭前望,正见新死之家,有一老妪上著黄罗半袖、下著缥裙,飘然升天。
闻一唤声辄回顾,三唤三顾,徘徊良久。
声既绝,亦不复见。
问丧家,云亡者衣服如此。
晋升平元年,任怀仁年十三,为台书佐
“何敢嫌试都尉。”
此人心痛欲死,主人为叩头谢,良久意解。
自后众不敢犯,而绪举家无恙,每事益利,此外无多损益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幽明录-卷四-译文
晋朝时,王彪之年轻时还未成年,曾经独自坐在书房前,忽然听到竹子中有叹息声,王彪之感到害怕,觉得声音很像他的母亲。于是前去查看,看到母亲的衣物如同生前一样,王彪之跪拜哭泣,母亲说:“你将遭遇奇异的灾难。从今以后,你会见到一只白狗,如果你能向东走一千里,三年后就可以免除灾难。”说完后母亲突然消失不见。王彪之悲伤到天亮。天亮后,他果然见到一只白狗。白狗一直跟随他,王彪之便收拾行装,准备前往会稽,走出一千里外,三年后才回来。书房中又听到之前的声音,王彪之去看,见到母亲像之前一样,母亲说:“你听从了我的话,所以我来祝贺你。从今以后,你将活到八十多岁,官至台司。”后来一切都如母亲所言。
东昌县的山中有一种生物,形状像人,身高五尺,裸身披发,头发长五六寸,常住在高山岩石间,发出喑哑的声音但不成语言,能互相呼唤,常隐藏在幽暗的地方,不常被人见到。有人在山中伐木,晚上住在山中。到了晚上睡觉后,这种生物抱着孩子从涧中取石头抓虾蟹,到人的火边煮熟喂孩子。当时有人没睡着,悄悄互相提醒,一起起来突击,这种生物便逃跑并遗弃了孩子,孩子的声音像人啼哭。这种生物便男女成群用石头攻击人,直到抢回孩子才停止。
晋朝司空桓豁在荆州时,有个参军在五月五日剪了鸲鹆的舌头,教它学人说话,鸲鹆很快就学会了模仿人的语言和笑声。司空召集所有吏佐,让鸲鹆模仿在座所有人的语言,无不惟妙惟肖。有一个吏佐鼻子很大,语言难学,鸲鹆学得不像,于是把头伸进瓮中模仿,结果模仿得一模一样。主典人在鸲鹆面前偷东西,参军上厕所,鸲鹆趁没人时,悄悄告诉参军主典人偷了东西,并列举了一两条证据,但还没揭发。后来主典人偷牛肉,鸲鹆又告诉参军,参军说:“你说他偷肉,应该有证据。”鸲鹆说:“用新荷叶包着藏在屏风后面。”果然找到了,参军严厉惩罚了主典人。主典人怨恨,用热水灌死了鸲鹆,参军为此悲伤了好几天,于是请求杀了主典人以报仇。司空说:“鸲鹆被杀确实应该惩罚,但不能因为一只鸟而处以极刑。”于是判了主典人五年徒刑。
吴兴的钱乘,孙权时期曾经白天睡觉很久不醒,嘴里流出几升泡沫,母亲害怕地叫醒他,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刚才梦见一个老人用高筷子喂我吃饭,还没吃完就被叫醒了。”钱乘本来瘦弱,从此以后变得力大无穷,官至无难监。
魏武帝怀疑晋宣帝父子不是曹氏的忠臣,又经常梦见三匹马在一个槽里吃食,醒来后还记得,于是召见文帝和明帝,告诉他们这个梦,并说:“防备的事情很多,不要有横祸。”文帝和明帝都同意。后来果然发生了政权更替,一切都如梦境所示。
王丞相茂弘梦见有人要用百万钱买他的大儿子长孙。丞相非常厌恶这个梦,暗中祈祷。后来挖地建屋时,发现了一个装满钱的窖,估计有百万亿,丞相非常害怕,把所有的钱都藏了起来,不久长孙就去世了。
陇西的秦嘉,字士会,是个英俊的才子。他的妻子徐淑也以才华美貌闻名。桓帝时,秦嘉作为曹掾前往洛阳,徐淑回娘家。白天睡觉时,徐淑流泪满面,嫂子奇怪地问她,她说刚才梦见秦嘉说自己病死在律乡亭,两个客人留下,一个守丧,一个带着书信回来,中午就会到。全家大惊。不久书信果然到了,一切都如梦境所示。
余杭县南有个上湖,湖中央有个塘,有个人骑马看戏,带着三四个人到岑村,喝酒后有点醉。傍晚回来时天气炎热,于是下马到水中,枕着石头睡觉。马挣脱缰绳跑回家,随从们都去追马,到晚上还没回来。醒来时,太阳已经偏西,不见人马,只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子来,女子再拜说:“天快黑了,这里很可怕。你打算怎么办?”问女子姓什么,怎么突然出现。又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非常聪明,乘着新车,车后有二十人。到了后,叫上车,说:“大人想见你。”于是回车而去。路上说话,络绎不绝地举着火把,寻找城郭,到了就进城。进入厅堂,上面有信幡,写着“河伯”。不久见到一个人,三十岁左右,容貌如画,侍卫众多。两人相见很高兴,命令上酒菜,说:“我有个小女儿,很聪明,想嫁给你。”这个人知道是神明,不敢拒绝。于是命令准备婚礼,让郎中承办,送来了丝布单衣和纱袷。绢裙纱衫和鞋子,都很精美。又给了十个小吏和几十个青衣。女子十八九岁,容貌婉媚。三天后,举行婚礼,四天后说:“礼仪有限,该送你回去了。”女子用金瓯和麝香囊送给女婿,哭泣分别,又给了十万钱和三卷药方,说可以施功布德。又说十年后会来接他。这个人回家后,不肯再婚,辞别亲人出家做了道士。得到的三卷药方,一卷是脉经,一卷是汤方,一卷是丸方。他四处行医,都有神奇的效果。后来母亲年老,兄长去世,他回家结婚做官。
江淮有个妇人,性格多欲,日夜不停地幻想。经常喝醉,早上起来看到屋后有两个小童非常干净,像小官吏一样,妇人想抱他们,突然变成了两把扫帚,妇人拿起来烧掉了。
锺繇突然不再上朝,性情变得与平常不同。同僚问他原因,他说:“曾经有个妇人来找我,非常美丽。”问的人说:“一定是鬼,可以杀了她。”后来妇人停在门外,说:“为什么有杀我的意思?”锺繇说:“没有。”热情地叫她进来,也不忍心伤害她,只是轻微地伤了她。妇人出去后,用新棉擦血一路。第二天,派人跟踪,到了一座大墓,棺材里有个妇人,身体如生,穿着白练衫和丹绣祢裆,伤了一脾,用祢裆中的棉擦血,从此就消失了。
吴国时陈仙以经商为业,晚上赶驴行走,突然经过一座空宅,大宅朱门,里面没有人,陈仙牵驴进去住。到了晚上,听到有人说:“小人不怕,敢来行灾。”便有一个人直接走到陈仙面前,叱责他说:“你敢随便进入官舍!”当时月光昏暗,看到那人脸上深陷,眼睛没有瞳孔,嘴唇冰冷牙齿外露,手里拿着黄丝。陈仙立刻逃跑,跑到村里,详细说了情况。老人们说,那里以前有恶鬼。第二天去看那座宅子,发现是高坟深坑。
孙权生病,巫师说:“有鬼穿着绢布,像是以前的将相。呵斥它,它不理,直接进入宫中。”那天晚上,孙权看到鲁肃来,衣巾和巫师说的一样。
秣陵人赵伯伦曾经去襄阳,船夫用猪祭祀,祭祀时只有猪肩。那天晚上,赵伯伦梦见一个老翁和一个老妇,头发苍白,穿着布衣,手里拿着桨,对他发怒。第二天出发时,船总是碰到砂石,不是人力能控制的。后来准备了丰厚的祭品,船才顺利通过。
桂阳人李经和朱平带着戟追赶,走了一百多步,突然看到一个一丈多高的鬼,拦住他们说:“李经有命,不能杀他。否则会伤到你的手。”朱平喝醉了直接去李经家,鬼也跟随着。朱平见到李经,正要挥刀,突然一动不动,像被绑住一样,果然伤了左手指。于是站在院子里,到晚上才醒过来离开。鬼说:“我之前告诉过你,为什么不听。”说完就消失了。
彭虎子少
壮有膂力,曾经认为没有鬼神。
母亲去世后,当地的巫师告诫他说:“某日会有杀戮,应当回来,再次有杀戮,应该出去躲避。”
全家弱小的人都出去躲藏,只有虎子独自留下不走。
半夜,有人推门进来,到东西屋找人没找到,接着进入屋内的庐室中。
虎子惊慌失措,床头有一个瓮,便钻进去,用板子盖住头,感觉母亲在板上,有人问“板下没有人吗?”母亲说“没有”,然后一起离开。
邓艾庙在京口,上面有一个草屋。
晋安北将军司马恬在病中梦见一个老翁说:“我是邓公,屋舍倾坏。请你帮我修理。”
后来去查访,才知道是邓艾庙,于是为他建了瓦屋。
隆安年间,有人与女子在神座上相会,有一条蛇来,绕了几圈,女子的家人追寻看到,用酒肉祭祀,然后才得以解脱。
阮德如曾在厕所看到一个鬼,高一丈多,黑色,眼睛大,穿着白单衣,戴着平上帻,离他很近。
德如心安气定,慢慢笑着说:“人们说鬼可憎,果然如此。”
鬼羞愧地退去。
颍川陈庆孙家后面有一棵神树,很多人来求福,于是建了庙,名叫“天神庙”。
庆孙有一头乌牛,神在空中说:“我是天神,喜欢你的这头牛。如果不给我,下个月二十日我会杀你的儿子。”
庆孙说:“人生有命,命不由你。”
到了那天,儿子果然死了。
神又说:“你不给我,到五月我会杀你的妻子。”
又不给,到了时候妻子果然死了。
神又说:“你不给我,秋天我会杀你。”
又不给。
秋天没有死,鬼于是来谢罪说:“你为人正直,将受大福,希望不要说出此事。天地听到,我的罪不小。实际上是小鬼做了司命度事干,看到你妻子和儿子的终期,因此欺骗你索要食物。希望你能宽恕。你的寿命是八十三岁。家运会如意,鬼神会帮助你,我也会像奴仆一样侍奉你。”
于是听到磕头的声音。
甄冲字叔让,中山人,任云社令,还未到惠怀县,忽然有一个人来通报说:“社郎马上就到。”
年轻,容貌美丽干净。
坐下后,寒暄说:“大人派我来,贪慕高援,想把妹妹嫁给你。所以来传达这个意思。”
甄愕然说:“我已经长大,而且已经有家室,怎么会有这种道理。”
社郎又说:“我妹妹年轻,而且容貌美丽,一定要找个好对象,为什么拒绝。”
甄说:“我是个老翁,已经有妻子,怎么能违背。”
反复几次,甄始终没有动心,社郎有怒色,说:“大人会亲自来,恐怕你不能违抗。”
离开后,便看到两岸上有人戴着帻拿着马鞭。
排列跟随,随从很多,社公很快到来,仪仗队像方伯一样,骑马,与青幢赤络覆车数乘,女郎乘四望车,锦步障数十张,婢子八人夹车前,衣服文彩,前所未见。
在甄旁边的岸上张幔屋,铺帘席,社公下来,隐漆几坐白旃坐褥玉唾壶,用毒瑁做手巾笼,拿着白麈尾,女郎在东岸黄门白拂夹车立,婢子在前。
社公引佐吏令前坐,共六十人,命作乐器,都像琉璃一样。
社公对甄说:“我有一个丑陋的女儿,情所锺爱。因为你体德令茂,贪结亲援。所以派小儿来,已经传达了这意思。”
甄说:“我已经老朽,已经有家室,儿子也大了。虽然贪图贵聘,但不敢接受。”
社公又说:“我女儿才二十岁,姿色淑令,四德克备。现在在岸上,不要再麻烦,只要成礼就行。”
甄拒绝得更坚决,认为是邪魅,便拔刀横在膝上,以死拒绝,不再说话。
社公大怒,便命令叫三斑两虎来,张口正赤,号呼裂地,径直跳上。
如此几十次,相守到天明,没有办法,便离开。
留下一辆牵车和几十个随从,却去迎接甄。
甄便移到惠怀上县中住,所迎的车和人到门中,有一个人穿着单衣帻向他作揖,便停住不前。
甄停了十多天才敢离开,所以看到两个人戴着帻拿着马鞭跟随到家,到家几天后妻子病逝。
隆安初年,陈郡殷氏任临湘令,县中有一个鬼,高三丈多,上屋还垂脚到地。
殷氏进去,鬼便来命令他。
每次摇动屏风窗户,病情加重。
他的弟弟观也看到,总是拔刀在侧,与鬼争论,鬼说:“不要骂我,否则会打烂你的嘴。”
鬼忽然隐形,打嘴流血,后来便喁噼成残废人。
吴中有个姓顾的人,去山舍,白天走了十多里,只听到西北隐隐的声音,抬头看到四五百人,都穿着红衣,高两丈,突然到来,三重围住他。
顾气奄奄不通,辗转不得,从早到晚,围不解,口不能说话,心中呼唤北斗。
过了一会儿,鬼互相说:“他正心在神,可以放他走。”
突然像雾散去。
顾回到山舍,疲惫至极,躺下。
那天晚上,门前一处火很盛但不燃烧,鬼纷纷相就,或来或去,叫顾谈话,或掀开他的被子,或在他头上轻如鸿毛,天亮时消失。
晋桓豹奴任江州时,有个甘录事,家在临川郡治下,儿子三十岁,病死,埋在家东群冢之间。
十天后,忽然听到东路有打鼓倡乐声,大约一百人,径直来到甘家,问录事在不在,所以来拜访,贤子也在这里。
只听到人声,看不到他们的形貌。
于是拿出几罂酒给他们,不久消失,两罂都空了,才听到鼓声。
临川太守认为是人戏,一定会来拜访自己,后来却寂然不到,听到此事大惊。
晋升平元年,郯县陈素家富,娶妻十年无子,丈夫想娶妾,妻子祈祷神明,忽然怀孕,邻家小人妇也同时怀孕,于是对邻妇说:“如果我生男孩,是天意。如果是女孩,你是男孩,就交换。”
于是互相答应。
邻人生男孩,这妇人三天后生女孩,便交换取之,陈素欣喜。
养到十三岁,当祭祀时,家中有老婢素见鬼,说看到府君家先人来到门前便停住,只看到一群小人来座所吃这些祭品。
父亲很疑惑,便请见鬼的人,到祭祀时,转令看,言语都相同。
陈素便进去问妻子,妻子害怕,说出此事,还男孩给家,叫女孩回来。
郯县胡章与上虞管双善好干戈。
管双死后,胡章梦见他跃刃戏其前,醒来很不高兴。
第二天,用符贴在墙上。
胡章想靠近,行船理楫,忽然看到管双来攀留他,说:“夫人相知情贯千载。昨夜来戏你,你睡着了,我便离开。今天为什么用符相厌。大丈夫不体天下之理,我畏符吗!”
蔡谟在厅事上坐,忽然听到邻左复魄声,便出庭前望,正看到新死之家,有一个老妪上穿黄罗半袖、下穿缥裙,飘然升天。
听到一声呼唤便回头,三唤三顾,徘徊良久。
声音停止后,也不再看到。
问丧家,说亡者衣服如此。
晋升平元年,任怀仁十三岁,任台书佐
“怎么敢嫌弃试都尉。”
这个人心里痛苦得几乎要死,主人为他叩头道歉,过了很久他的心情才平复。
从此以后,大家都不敢再冒犯他,而绪全家平安无事,每件事情都更加顺利,除此之外没有太多的损失或收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幽明录-卷四-注解
王彪之:晋朝官员,字世将,曾任尚书令,以清廉著称。
会稽:古代地名,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历史上是文化名城。
台司:古代指三公九卿等高级官员的职位。
东昌县:古代地名,今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
桓豁:晋朝官员,字子明,曾任司空,以才干闻名。
鸲鹆:即八哥,一种能模仿人语的鸟类。
孙权: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字仲谋。
魏武帝:即曹操,三国时期魏国的实际建立者,字孟德。
晋宜帝:即司马懿,晋朝的开国皇帝,字仲达。
河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河神,掌管河流。
锺繇:三国时期魏国的书法家,字元常,以书法闻名。
鲁肃: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字子敬,以智谋著称。
秣陵:古代地名,今江苏省南京市一带。
桂阳:古代地名,今湖南省郴州市一带。
膂力:指体力,力量。
俗巫:民间巫师,通常指那些从事占卜、驱邪等活动的民间宗教人士。
决杀:指决定性的杀戮或死亡。
遑遽:形容惊慌失措的样子。
邓艾庙:邓艾,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庙宇为其纪念地。
晋安北将军司马恬:晋朝时期的将军,司马恬是其名字。
隆安:晋朝的一个年号。
阮德如:晋朝人物,以胆识和智慧著称。
颍川陈庆孙:颍川,地名;陈庆孙,人名,故事中的主角。
天神庙:供奉天神的庙宇。
甄冲:晋朝人物,故事中的主角。
社郎:指社神,即土地神。
卤簿: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仪仗队。
隆安初陈郡殷氏:隆安初年,陈郡的殷氏,故事中的主角。
吴中人姓顾:吴中地区姓顾的人,故事中的主角。
晋桓豹奴:晋朝人物,故事中的主角。
甘录事:晋朝人物,故事中的主角。
晋升平元年:晋朝的一个年号。
郯县陈素:郯县的陈素,故事中的主角。
胡章与上虞管双:胡章和上虞的管双,故事中的主角。
蔡谟:晋朝人物,故事中的主角。
任怀仁:晋朝人物,故事中的主角。
除服:古代丧礼之一,指丧期结束后脱去丧服,恢复正常生活。
天曹:道教中指天上的官府,掌管人间生死祸福。
桑梓:古代指家乡,桑树和梓树是古代家乡常见的树木,故以此代指故乡。
尚方:古代指皇帝的御用工坊,负责制作兵器、铠甲等。
摩铠:指制作或修理铠甲。
桓温:东晋时期的重要将领和政治家,曾掌握朝政大权。
地狱:佛教和道教中指人死后受惩罚的地方。
户限:门槛,古代认为鬼魂不能跨过门槛,故有在门槛上做标记以避鬼的说法。
宁州刺史:古代官职,宁州在今云南一带,刺史为地方行政长官。
玄冥:古代指阴间或幽冥世界。
鬼道:佛教中指六道轮回中的饿鬼道,饿鬼道中的众生因前世恶业而受苦。
义熙:东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年号,义熙五年为公元409年。
焦湖庙:古代庙宇,焦湖在今江苏一带,庙中供奉的神灵不详。
秘书郎:古代官职,负责文书档案的管理。
衡阳太守:古代官职,衡阳在今湖南一带,太守为地方行政长官。
正德祈禳:正德指正直的德行,祈禳指祈求神灵消除灾祸。
试都尉:古代官职名,负责试炼或选拔人才的工作。在汉代,都尉是地方军事长官,试都尉可能是指负责选拔或试炼军事人才的官员。
叩头谢:古代一种表示极度尊敬或谢罪的礼节,即跪地磕头。这里指主人为了表达歉意或感谢,向对方行此大礼。
绪举家无恙:绪举家指整个家族或家庭,无恙意为平安无事。整句意思是整个家族都平安无事。
益利:益指增加、有利,利指利益、好处。益利在这里指每件事情都更加顺利,获得更多的好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幽明录-卷四-评注
这段古文包含了多个小故事,涉及晋朝、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展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宗教和社会风貌。
首先,王彪之的故事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超自然现象的敬畏和信仰。王彪之的母亲在竹林中显灵,预言他将遭遇奇厄,并指引他如何避祸。这种母爱的显现和预言的准确性,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祖先崇拜和神灵信仰的重视。
其次,东昌县山中的神秘生物和晋司空桓豁的鸲鹆故事,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动物的观察与想象。这些故事不仅具有神话色彩,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探索和理解。
再次,吴兴钱乘和魏武帝的梦境故事,揭示了古代中国人对梦境的重视和解读。梦境被认为是神灵或祖先的启示,能够预示未来或揭示真相。这种对梦境的信仰和解读,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宗教观念和世界观。
最后,江淮妇人和锺繇的故事,涉及了古代中国的鬼神信仰和驱邪仪式。这些故事不仅具有神秘色彩,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鬼神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多个小故事,展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宗教和社会风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这段古文集中展现了晋朝时期民间信仰、鬼神观念以及人与鬼神之间的互动。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宗教文化、民间习俗以及人们对超自然现象的态度。
首先,故事中的鬼神形象多样,既有恶鬼如陈庆孙家后的神树,也有善神如邓艾庙中的老翁。这些鬼神不仅具有人的情感和欲望,还能直接影响人的命运,如陈庆孙家的神树威胁要杀死其家人,而邓艾庙中的老翁则请求司马恬为其修庙。这些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鬼神的敬畏和依赖,认为鬼神可以干预人间事务。
其次,故事中的人物在面对鬼神时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如虎子在面对鬼神时选择躲藏,而阮德如则坦然面对,甚至调侃鬼魂。这些不同的反应揭示了人们对鬼神的不同理解和应对策略。虎子的行为体现了对鬼神的恐惧和避让,而阮德如的从容则显示了一种对鬼神的蔑视和挑战。
再者,故事中的鬼神往往与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如陈庆孙家的神树威胁要杀死其家人,而甄冲则因拒绝社郎的婚事而遭到鬼神的报复。这些情节反映了当时人们认为鬼神可以左右人的生死祸福,因此对鬼神充满了敬畏和恐惧。
最后,故事中的鬼神往往具有人的情感和欲望。如社郎为了妹妹的婚事亲自前来提亲,而陈庆孙家的神树则因为得不到乌牛而威胁要杀死其家人。这些情节揭示了当时人们认为鬼神不仅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还具有人的情感和欲望,因此可以通过祭祀、祈祷等方式与鬼神沟通和交易。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展现了晋朝时期民间信仰和鬼神观念的丰富内涵。这些故事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对这些故事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他们对超自然现象的态度和应对策略。
这段古文通过多个故事展现了古代中国对鬼神、生死、因果报应等观念的深刻理解。每个故事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死后世界的想象和对神灵的敬畏。
首先,故事中的鬼魂形象多样,有的鬼魂因生前冤屈而显形,如怀仁的鬼魂;有的鬼魂则因生前的善行而得到暂时的自由,如东莱王明的鬼魂。这些鬼魂的出现不仅是对生者的警示,也是对死者灵魂归宿的探讨。
其次,故事中多次提到因果报应,如王祖因杀害怀仁而遭到鬼魂的报复,徐府君的棺木被毁后,毁棺者接连遭遇凶祸。这些情节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善恶有报的坚定信念,认为生前的行为会直接影响死后的命运。
此外,故事中还涉及了许多宗教仪式和习俗,如除服、祭祀、祈禳等。这些仪式不仅是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也是对生死界限的模糊化处理。通过这些仪式,生者与死者之间的界限被打破,鬼魂得以暂时回到人间,与亲人相见。
从艺术特色上看,这些故事语言简练,情节紧凑,充满了神秘色彩。每个故事都通过鬼魂的显形或神灵的干预,揭示了人间的善恶与因果报应。这种叙事手法不仅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也深化了其文化内涵。
最后,这些故事还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伦理观念,如孝顺、忠诚、恭敬等。鬼魂的出现往往是对生者行为的警示或奖励,提醒人们要遵循道德规范,行善积德。这种伦理观念在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多个鬼故事,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生死、鬼神、因果报应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这段古文描述了一个人在面对试都尉时的谦逊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首先,’何敢嫌试都尉’这句话体现了说话者的谦卑和敬畏之心,他不愿意对试都尉有任何不敬或轻视,这种态度在古代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反映了对权威和制度的尊重。
接着,’此人心痛欲死,主人为叩头谢,良久意解’这几句描绘了一个紧张的场景,其中一个人的痛苦和主人的谢罪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文本的戏剧性,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礼仪的重要性。主人的叩头谢罪行为,是对试都尉权威的再次确认,也是对说话者谦逊态度的回应。
最后,’自后众不敢犯,而绪举家无恙,每事益利,此外无多损益也’这几句总结了整个事件的结果。由于说话者的谦逊和主人的谢罪,整个家族得以平安无事,每件事情都更加顺利。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肯定,也是对古代社会秩序的维护。这种结局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以及个人行为对社会整体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件,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它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文化内涵,为我们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