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段成式(803年—863年),唐代文学家、博物学家,以博学多才著称。他的作品内容丰富,涉及广泛。
年代:成书于唐代(9世纪)。
内容简要:《酉阳杂俎》共30卷,是一部笔记体著作,内容涵盖神话、传说、历史、地理、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记录了大量的奇闻异事和民间传说,语言生动,富有趣味性。它是研究唐代社会文化和民间信仰的重要文献,被誉为“唐代的百科全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续集卷六-原文
西邻一士人,因宵期于寺门,有巨蛇束之俱卒。
佛殿内西座蕃神,甚古质。贞元已前,西蕃两度盟,皆载此神立于坛而誓。”相传当时颇有灵。
辞。三阶院连句:密密助堂堂,隋人歌檿桑。双弧摧孔雀,一矢损贪狼(柯古)。百步望云立,九规看月张。获蛟徒破浪,中乙漫如墙(善继)。还似贯金鼓,更疑穿石梁。因添挽河力,为灭射天狂(柯古)。绝艺却南牧,英声来鬼方。丽龟何足敌,殪豕未为长(善继)。龙臂胜猿臂,星芒起箭芒。虚夸绝高鸟,垂拱议明堂(柯古)。
崇义坊招福寺,本曰正觉,国初毁之,以其地立第赐诸王,睿宗在藩居之,乾封二年,移长宁公主锦堂于此,重建此寺。
寺内旧有池,下永乐东街数方土填之。今地底下树根多露。
长安二年,内出等身金铜像一铺,并九部乐。南北两门额,上与岐、薛二王亲送至寺,彩乘象舆,羽卫四合,街中余香,数日不歇。
景龙二年,又赐真容坐像,诏寺中别建圣容院,是玄宗在春宫真容也。
先天二年,敕出内库钱二千万,巧匠一千人,重修之。
睿宗圣容院,门外鬼神数壁,自内移来,画迹甚异。鬼所执野鸡,似觉毛起。
库院鬼子母,贞元中李真画,往往得长史规矩,把镜者犹工。
寺西南隅僧伽像,从来有灵,至今百姓上幡繖不绝。
先寺奴朝来者,常续明涂地,数十年不懈。
李某为尹时,有贼引朝来,吏将收捕。奴不胜其冤,乃上钟楼遥启僧伽而碎身焉。
恍惚间,见异僧以如意击曰:“无苦,自将治也。”奴觉。
奴跳下数尺地,一毛不损。囚闻之,悔懊自服,奴竟无事。
辞。赠诸上人连句:翻了西天偈,烧余梵宇香。燃眉愁俗客,支颊背残阳(柯古)。洲号唯思沃,山名祗记匡。辩中摧世智,定里破魔强(善继)。许叡禅心彻,汤休诗思长。朗吟疏磬断,久语贯珠妨(柯古)。乘兴书芭叶,闲来入豆房。漫题存古壁,怪画匝长廊。
事征释门古今迷字:争田书贞字(善继),焉兜知伯叔(柯古),解梦羊负鱼(梦复),问入曰下人(善继),塔上书师子(柯古)。
征前代关释门佳谱:何充志大宇宙(善继),此子疲于津梁(柯古),生天在丈人后(梦复),二何佞于佛(善继),问年答“小如来五岁”(柯古)答四声云“天宝寺刹”(梦复),菩萨颦眉所以慈悲六道(善继),周妻何肉(柯古)。
招国坊崇济寺,寺内有天后织成蛟(蛟,《志》作纹),龙被袄子及绣衣六事。
东廊从南第二院,有宣律师制袈裟堂。
曼殊堂有松数株,甚奇。
辞。宣律和尚袈裟绝句:“共覆三衣中夜寒,披时不镇尼师坛。无因盖得龙宫地,畦里尘飞业相残。”(善继)和前云:“南山披时寒夜中,一角不动毗岚风。何人见此生惭愧,断续犹应护得龙。”(柯古)奇松二十字:“杉桂何相疏,榆柳方迥屑。无人擅谈柄,一枝不敢折。”(柯古)“半庭苔藓深,吹余鸣佛禽。至于摧折枝,凡草犹避阴。”(善继)“僻径根从露,闲房枝任侵。一株风正好,来助碧云吟。“(梦复)“时时扫窗声,重露滴寒砌。风颭一枝遒,闲窥别生势。”(升上人)“偃盖入楼妨,盘根侵井窄。高僧独惆怅,为与澄岚隔。”(柯古)
永安坊永寿寺,三门东,吴道子画,似不得意。
佛殿名会仙,本是内中梳洗殿。
贞元中,有证智禅师往往著灵验,或时在张椟兰若中治田,及夜归寺,若在金山界,相去七百里。
辞。闲中好:“闲中好,尽日松为侣。此趣人不知,轻风度僧语。”(梦复)“闲中好,尘务不萦心。坐对当窗木,看移三面阴。”(柯古)“闲中好,幽磬度声迟。卷上论题肇,画中僧姓支。”(善继)
崇仁(一作圣)坊资圣寺,净土院门外,相传吴生一夕秉烛醉画。就中戟手,视之恶骇。
院门里,卢楞伽画。卢常学吴势,吴亦授以手诀。乃画总持三门寺,方半,吴大赏之,谓人曰:“楞伽不得心诀,用思太苦,其能久乎?”画毕而卒。
中门窗间,吴道子画,高僧韦述赞,李严书。
中三门外,两面上层,不知何人画,人物颇类阎令。
寺西廊非隅,杨坦画,近塔天女,明睇将瞬。
团塔院北堂有铁观音,高三丈余。
观音院两廊四十二贤圣,韩干画,元中书载赞。。
东廊北头散马,不意见者,如将嘶蹀。
圣僧中龙树、商〈冉阝〉、和修,绝妙。
团塔上菩萨,李异(一作真)画。
四面花鸟,边鸾画。
当药上菩萨顶,茂葵尤佳。
塔中藏千部《法华经》。
辞。诸画连句,柏梁体:吴生画勇矛戟攒(柯古),出奇变势千万端(一作“出奇骋变势万端。”善继)。苍苍鬼怪层壁宽(梦复),睹之忽忽毛发寒(柯古)。棱伽之力所痑瘢(一作“所痹”。柯古),李真周昉优劣难(梦复)。活禽生卉推边鸾(柯古)。花房嫩彩犹未干(善继)。韩干变态如激湍(梦复),惜哉壁画势未殚(柯古),后人新画何汗漫(善继)。
楚国寺,寺内有楚哀王等身金铜像,哀王绣袄半袖犹在。
长庆中,赐织成双凤夹黄袄子,镇在寺。
中门内有放生池。
太和中,赐白毡黄胯衫。
寺墙西,朱泚宅。
事徵:地狱等活(约上人),八抹洛伽(义上人),波吒(升上人),坏从狱不生(柯古),铅河(约上人),剑林(义上人),烊铜(升上人)。
诸上人以予该悉内典,请予独征:无中阴,五无间,黑绳赤树,火厚二百肘,风吹二千年,陆陀罗炭,钵头摩赫护
量五十由旬,舌长三车赊,铜鹫铁蚁,阿鼻十一义,九千钵头摩如一裟诃麻,百年除一尽(并柯古)。
慈恩寺,寺本净觉故伽监,因而营建焉。凡十余院,总一千八百九十七间,敕度三百僧。
初,三藏自西域回,诏太常卿江夏王道宗设九部乐,迎经像入寺,彩车凡千余辆。上御安福门观之。
太宗常赐三藏衲,约直百余金,其工无针綖之迹。
初,三藏翻《因明》,译经僧栖玄,以论示尚药奉御吕才,才遂张之广衢,指其长短,著《破义图》。
其序云:“岂谓象系之表,犹开八正之门;形器之先,更弘二知之教。”
立难四十余条,诏才就寺对论。
三藏谓才云:“檀越平生未见《太玄》,诏问须臾即解。由来不窥象戏,试造旬日即成。以此有限之心,逢事即欲穿凿。
因重申所难,一一收摄,柝毫藏耳,衮衮不穷,凡数千言。
才屈不能领,辞屈礼拜。
塔西面画湿耳师子,仰摹蟠龙,尉迟画。
及花子钵、曼殊,皆一时绝妙。
寺中柿树、白牡丹是法力上人手植。
上人时常执炉循诸屋壁,有变相处辄献虔祝,年无虚月。
又殿庭大莎罗树,大历中,安西所进。
其木椿赐此寺四橛,橛皆灼固。
其木大德行逢自种之,一株不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续集卷六-译文
西边邻居有一位士人,因为晚上在寺门前等待,被一条巨蛇缠住,结果两人都死了。
佛殿内西座的蕃神像,非常古老质朴。贞元年间以前,西蕃两次结盟,都带着这尊神像立在坛上发誓。”相传当时这尊神像很有灵验。
辞。三阶院连句:密密助堂堂,隋人歌檿桑。双弧摧孔雀,一矢损贪狼(柯古)。百步望云立,九规看月张。获蛟徒破浪,中乙漫如墙(善继)。还似贯金鼓,更疑穿石梁。因添挽河力,为灭射天狂(柯古)。绝艺却南牧,英声来鬼方。丽龟何足敌,殪豕未为长(善继)。龙臂胜猿臂,星芒起箭芒。虚夸绝高鸟,垂拱议明堂(柯古)。
崇义坊的招福寺,原名正觉寺,建国初期被毁,用这块地建了府第赐给诸王,睿宗在藩时曾住在这里,乾封二年,将长宁公主的锦堂移到这里,重建了这座寺庙。
寺内原本有一个池塘,后来用永乐东街的几方土填平了。现在地下的树根大多露在外面。
长安二年,宫内送出一尊等身金铜像,还有九部乐。南北两门的匾额,皇上和岐王、薛王亲自送到寺里,彩车象舆,羽卫环绕,街上的香气几天都没有散去。
景龙二年,又赐了一尊真容坐像,诏令寺中另建圣容院,这是玄宗在春宫时的真容。
先天二年,敕令从内库拨出二千万钱,调集一千名巧匠,重修寺庙。
睿宗圣容院,门外有几幅鬼神壁画,是从宫内移来的,画迹非常奇特。鬼手中拿的野鸡,仿佛羽毛都竖起来了。
库院的鬼子母像,贞元年间由李真所画,常常得到长史的规矩,拿镜子的人尤其画得精细。
寺西南角的僧伽像,一直有灵验,至今百姓上幡繖不断。
以前寺里的奴仆朝来,常常继续涂地,几十年不懈怠。
李某做尹时,有贼人引朝来,官吏准备抓捕他。奴仆受不了冤屈,于是上钟楼远远地向僧伽祈祷,然后跳楼自杀。
恍惚间,看到一个异僧用如意敲打他说:“不要痛苦,自然会解决的。”奴仆醒来。
奴仆从几尺高的地方跳下,一根毛发都没有损伤。囚犯听说后,悔恨自首,奴仆最终没事。
辞。赠诸上人连句:翻了西天偈,烧余梵宇香。燃眉愁俗客,支颊背残阳(柯古)。洲号唯思沃,山名祗记匡。辩中摧世智,定里破魔强(善继)。许叡禅心彻,汤休诗思长。朗吟疏磬断,久语贯珠妨(柯古)。乘兴书芭叶,闲来入豆房。漫题存古壁,怪画匝长廊。
事征释门古今迷字:争田书贞字(善继),焉兜知伯叔(柯古),解梦羊负鱼(梦复),问入曰下人(善继),塔上书师子(柯古)。
征前代关释门佳谱:何充志大宇宙(善继),此子疲于津梁(柯古),生天在丈人后(梦复),二何佞于佛(善继),问年答“小如来五岁”(柯古)答四声云“天宝寺刹”(梦复),菩萨颦眉所以慈悲六道(善继),周妻何肉(柯古)。
招国坊的崇济寺,寺内有天后织成的蛟(蛟,《志》作纹),龙被袄子及绣衣六件。
东廊从南第二院,有宣律师制的袈裟堂。
曼殊堂有几株松树,非常奇特。
辞。宣律和尚袈裟绝句:“共覆三衣中夜寒,披时不镇尼师坛。无因盖得龙宫地,畦里尘飞业相残。”(善继)和前云:“南山披时寒夜中,一角不动毗岚风。何人见此生惭愧,断续犹应护得龙。”(柯古)奇松二十字:“杉桂何相疏,榆柳方迥屑。无人擅谈柄,一枝不敢折。”(柯古)“半庭苔藓深,吹余鸣佛禽。至于摧折枝,凡草犹避阴。”(善继)“僻径根从露,闲房枝任侵。一株风正好,来助碧云吟。“(梦复)“时时扫窗声,重露滴寒砌。风颭一枝遒,闲窥别生势。”(升上人)“偃盖入楼妨,盘根侵井窄。高僧独惆怅,为与澄岚隔。”(柯古)
永安坊的永寿寺,三门东边,吴道子的画,似乎不太满意。
佛殿名叫会仙,原本是宫内的梳洗殿。
贞元年间,有位证智禅师常常显灵,有时在张椟兰若中种田,晚上回寺,仿佛在金山界,相距七百里。
辞。闲中好:“闲中好,尽日松为侣。此趣人不知,轻风度僧语。”(梦复)“闲中好,尘务不萦心。坐对当窗木,看移三面阴。”(柯古)“闲中好,幽磬度声迟。卷上论题肇,画中僧姓支。”(善继)
崇仁(一作圣)坊的资圣寺,净土院门外,相传吴生一晚拿着蜡烛醉画。画中戟手,看起来非常吓人。
院门里,卢楞伽的画。卢常学吴生的风格,吴生也教他手诀。他画总持三门寺,画到一半,吴生非常赞赏,对人说:“楞伽没有掌握心诀,用思太苦,他能长久吗?”画完后不久就去世了。
中门窗间,吴道子的画,高僧韦述赞,李严书。
中三门外,两面上层,不知是谁画的,人物很像阎令。
寺西廊非隅,杨坦的画,近塔的天女,眼睛仿佛要眨动。
团塔院北堂有铁观音,高三丈多。
观音院两廊四十二贤圣,韩干的画,元中书载赞。
东廊北头的散马,不经意看到,仿佛要嘶鸣。
圣僧中的龙树、商〈冉阝〉、和修,画得非常绝妙。
团塔上的菩萨,李异(一作真)的画。
四面花鸟,边鸾的画。
当药上菩萨顶,茂葵尤其出色。
塔中藏有千部《法华经》。
辞。诸画连句,柏梁体:吴生画勇矛戟攒(柯古),出奇变势千万端(一作“出奇骋变势万端。”善继)。苍苍鬼怪层壁宽(梦复),睹之忽忽毛发寒(柯古)。棱伽之力所痑瘢(一作“所痹”。柯古),李真周昉优劣难(梦复)。活禽生卉推边鸾(柯古)。花房嫩彩犹未干(善继)。韩干变态如激湍(梦复),惜哉壁画势未殚(柯古),后人新画何汗漫(善继)。
楚国寺,寺内有楚哀王等身金铜像,哀王的绣袄半袖还在。
长庆年间,赐了织成双凤夹黄袄子,镇在寺里。
中门内有放生池。
太和年间,赐了白毡黄胯衫。
寺墙西边,是朱泚的宅子。
事徵:地狱等活(约上人),八抹洛伽(义上人),波吒(升上人),坏从狱不生(柯古),铅河(约上人),剑林(义上人),烊铜(升上人)。
诸上人认为我熟悉内典,请我单独征引:无中阴,五无间,黑绳赤树,火厚二百肘,风吹二千年,陆陀罗炭,钵头摩赫护
量度五十由旬,舌头长三车赊,铜鹫铁蚁,阿鼻地狱的十一种意义,九千钵头摩如同一裟诃麻,百年减去一尽(并柯古)。
慈恩寺,原本是净觉的故伽监,因此在此营建。共有十余个院落,总计一千八百九十七间房,皇帝敕令度化三百名僧人。
起初,三藏从西域回来,皇帝诏令太常卿江夏王道宗设置九部乐,迎接经像入寺,彩车共有一千余辆。皇帝亲自在安福门观看。
太宗常赐给三藏一件僧衣,价值约百余金,其工艺无针线痕迹。
起初,三藏翻译《因明》,译经僧栖玄将论著展示给尚药奉御吕才,吕才便在广衢上展示,指出其长短,著《破义图》。
其序言说:“岂能说象系之外,还开八正之门;形器之前,更弘二知之教。”
立下四十余条难题,皇帝诏令吕才到寺中对论。
三藏对吕才说:“施主平生未见过《太玄》,皇帝一问便即刻理解。向来不看象戏,试造十天便成。以这有限之心,遇事便想穿凿。”
因此重申所难,一一收摄,剖析毫厘藏于耳中,滔滔不绝,共数千言。
吕才屈服不能理解,辞屈礼拜。
塔西面画有湿耳师子,仰摹蟠龙,是尉迟所画。
以及花子钵、曼殊,都是一时绝妙之作。
寺中的柿树、白牡丹是法力上人亲手种植。
上人时常执炉循着屋壁,有变化之处便虔诚祝祷,一年中没有一个月不如此。
殿庭中的大莎罗树,是大历年间,安西所进贡的。
其木椿赐给此寺四橛,橛都烧固。
其木大德行逢自己种植,一株未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续集卷六-注解
奉慈寺:位于宣阳坊,原为虢国夫人宅,后为郭暧驸马宅,太皇太后为升平公主追福而建。
阿育王舍利塔: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皇帝,以推广佛教闻名,舍利塔是存放佛舍利的塔。
关西孔子:指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因其籍贯在关西(今陕西一带),故称。
光宅寺:位于光宅坊,原为蒲萄园中禅师影堂,后为惠中禅师所居。
曼殊堂:光宅寺中的一座殿堂,以佛教菩萨曼殊室利命名。
尉迟画:指唐代著名画家尉迟乙僧的作品。
吴道玄:即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誉为“画圣”。
保寿寺:位于翊善坊,原为高力士宅,后舍为寺。
先天菩萨帧:保寿寺中的一幅佛教画像,描绘先天菩萨的形象。
静域寺:位于宣阳坊,原为太穆皇后宅,后为寺庙。
皇甫轸:唐代画家,与吴道子同时期,以画鬼神著称。
贞元:唐朝年号,公元785年至805年。
乾封:唐朝年号,公元666年至668年。
长安:唐朝年号,公元701年至704年。
景龙:唐朝年号,公元707年至710年。
先天:唐朝年号,公元712年至713年。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誉为“画圣”。
卢楞伽:唐代画家,以画佛像著称。
韩干:唐代画家,以画马著称。
边鸾:唐代画家,以画花鸟著称。
李真:唐代画家,以画人物著称。
周昉:唐代画家,以画人物著称。
韦述:唐代文学家,以诗文著称。
李严:唐代书法家,以书法著称。
元中书:唐代文学家,以诗文著称。
楚哀王:唐代楚国的哀王,具体生平不详。
朱泚:唐代叛将,曾自立为帝。
由旬:古印度长度单位,一由旬约等于11.2公里。
赊:古代长度单位,一赊约等于3.33米。
铜鹫铁蚁:比喻极其坚固的防御工事。
阿鼻:佛教中的地狱名,意为无间地狱。
钵头摩:佛教中的一种植物,象征清净。
裟诃麻:佛教中的一种植物,象征智慧。
慈恩寺:位于中国西安的著名佛教寺庙,唐代玄奘法师曾在此翻译佛经。
九部乐:唐代宫廷音乐,分为九种不同的乐部。
安福门:唐代长安城的城门之一。
因明:佛教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和论证。
太玄:指《太玄经》,古代哲学著作,内容深奥。
象戏: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象征智慧和策略。
湿耳师子:佛教艺术中的一种形象,象征力量和威严。
花子钵:佛教中的一种法器,象征供养和清净。
曼殊:指文殊菩萨,佛教中的智慧菩萨。
莎罗树:佛教中的圣树,象征觉悟和智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续集卷六-评注
《寺塔记下》是唐代文学家段成式所著的一部记载长安城内寺庙及其历史、文化、艺术的文献。本文通过对宣阳坊奉慈寺、光宅坊光宅寺、翊善坊保寿寺、宣阳坊静域寺等寺庙的描述,展现了唐代长安城内佛教文化的繁荣与寺庙建筑的辉煌。
首先,文中提到的奉慈寺、光宅寺、保寿寺、静域寺等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更是唐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寺庙大多由贵族宅邸改建而成,反映了唐代贵族与佛教之间的密切关系。例如,奉慈寺原为虢国夫人宅,后为郭暧驸马宅,最终因太皇太后为升平公主追福而建为寺庙。这种由贵族宅邸转变为寺庙的现象,体现了唐代贵族对佛教的推崇与支持。
其次,文中详细描述了寺庙内的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展现了唐代佛教艺术的辉煌成就。例如,光宅寺中的曼殊堂,其建筑结构精巧,壁画由尉迟乙僧和吴道子等名家绘制,艺术价值极高。保寿寺中的先天菩萨帧,描绘了先天菩萨的形象,画工精细,色彩绚丽,反映了唐代佛教绘画的高度成就。静域寺中的皇甫轸画作,以其鬼神画像的逼真与气势,展现了唐代绘画艺术的独特风格。
此外,文中还记载了许多与寺庙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如高力士设斋庆钟、杨敬之小女题诗等,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寺庙的历史内涵,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俗与文化。例如,高力士设斋庆钟的故事,展现了唐代贵族对佛教仪式的重视与参与;杨敬之小女题诗的故事,则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佛教文化的关注与赞美。
总的来说,《寺塔记下》通过对长安城内寺庙的详细描述,展现了唐代佛教文化的繁荣与寺庙建筑的辉煌。这些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更是唐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唐代贵族、文人、艺术家与佛教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对这些寺庙的描写,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唐代社会的宗教信仰、文化艺术以及历史风貌。
这段古文详细描述了唐代几座著名寺庙的历史、建筑、艺术和文化背景。首先,文中提到的寺庙如招福寺、崇济寺、永寿寺、资圣寺和楚国寺,都是唐代重要的宗教场所,承载了丰富的宗教文化和艺术遗产。
文中提到的寺庙建筑和艺术品,如佛殿、佛像、壁画、袈裟等,展示了唐代佛教艺术的繁荣和多样性。特别是吴道子、卢楞伽、韩干、边鸾等著名画家的作品,反映了唐代绘画艺术的高超水平和独特风格。
文中还提到了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如睿宗、玄宗、长宁公主等,这些人物和事件与寺庙的兴衰密切相关,反映了唐代政治与宗教的紧密联系。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一些宗教仪式和信仰活动,如盟誓、放生、上幡等,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唐代佛教的信仰实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习惯。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是对唐代寺庙和佛教艺术的详细记录,也是对唐代社会、文化和历史的生动写照。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唐代的宗教文化、艺术成就和社会风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这段古文描绘了唐代慈恩寺的宏伟景象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慈恩寺作为唐代重要的佛教中心,不仅是玄奘法师翻译佛经的场所,也是皇家和民间信仰的重要象征。文中提到的‘九部乐’和‘彩车千余辆’展示了当时皇家对佛教的尊崇和盛大的迎经仪式,反映了佛教在唐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文中还提到了玄奘法师与吕才的辩论,这不仅是佛教与儒家思想的交锋,也是唐代学术交流的缩影。玄奘法师的智慧和辩才在此得到了充分体现,而吕才的‘破义图’则展示了当时学者对佛教教义的质疑和探讨。这种学术辩论不仅促进了佛教教义的传播,也推动了唐代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此外,文中对慈恩寺内的艺术装饰如‘湿耳师子’、‘尉迟画’等的描述,展示了唐代佛教艺术的精湛技艺和丰富内涵。这些艺术作品不仅是佛教教义的视觉表达,也是唐代文化艺术成就的体现。
最后,文中提到的‘莎罗树’和‘法力上人手植’的柿树、白牡丹,不仅增添了寺庙的神圣氛围,也象征了佛教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文本的文化内涵,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唐代佛教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