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卷十二

作者: 段成式(803年—863年),唐代文学家、博物学家,以博学多才著称。他的作品内容丰富,涉及广泛。

年代:成书于唐代(9世纪)。

内容简要:《酉阳杂俎》共30卷,是一部笔记体著作,内容涵盖神话、传说、历史、地理、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记录了大量的奇闻异事和民间传说,语言生动,富有趣味性。它是研究唐代社会文化和民间信仰的重要文献,被誉为“唐代的百科全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卷十二-原文

历城县魏明寺中有韩公碑,太和中所造也。

魏公曾令人遍录州界石碑,言此碑词义最善,常藏一本于枕中,故家人名此枕为麒麟函。韩公讳麒麟。

庾信作诗,用《西京杂记》事,旋自追改,曰:“此吴均语,恐不足用也。”

魏肇师曰:”古人托曲者多矣,然《鹦鹉赋》,祢衡、潘尼二集并载;《弈赋》,曹植、左思之言正同。古人用意,何至于此?”

君房曰:“词人自是好相采取,一字不异,良是后人莫辩。”

魏尉瑾曰:“《九锡》或称王粲,《六代》亦言曹植。”

信曰:“我江南才士,今日亦无。举世所推如温子升,独擅邺下,常见其词笔,亦足称是远名。近得魏收数卷碑,制作富逸,特是高才也。”

梁遣黄门侍郎明少遐、秣陵令谢藻、信威长史王缵冲、宣城王文学萧恺、兼散骑常侍袁狎、兼通直散骑常侍贺文发宴魏使李骞、崔劼。

温良毕,少遐咏骞赠其诗曰:“萧萧(一曰肃)风帘举,依依然可想。”

骞曰:“未若’灯花寒不结’,最附时事。”

少遐报诗中有此语。

劼问少遐曰:“今岁奇寒,江淮之间,不乃冰冻?”

少遐曰:“在此虽有薄冰,亦不废行,不似河冰一合,便胜车马。”

狎曰:“河冰上有狸迹,便堪人渡。”

劼曰:“狸当为狐,应是字错。”

少遐曰:“是。狐性多疑,鼬性多豫,狐疑犹豫,因此而传耳。”

劼曰:“鹊巢避风,雉去恶政,乃是鸟之一长。狐疑鼬豫,可谓兽之一短也。”

梁徐君房劝魏使瑾酒,一噏即尽,笑曰:“奇快!”

瑾曰:“卿在邺饮酒,未尝倾卮。武州已来,举无遗滴。”

君房曰:“我饮实少,亦是习惯。微学其进,非有由然。”

庾信曰:“庶子年之高卑,酒之多少,与时升降,便不可得而度。”

魏肇师曰:“徐君年随情少,酒因境多,未知方十复作,若为轻重?”

梁宴魏使,魏肇师举酒劝陈昭曰:“此席已后,便与卿少时阻阔,念此甚以凄眷。”

昭曰:“我钦仰名贤,亦何已也。路中都不尽深心,便复乖隔,泫叹如何!”

俄而酒至鹦鹉杯,徐君房饮不尽,属肇师。

肇师曰:“海蠡蜿蜒,尾翅皆张。非独为玩好,亦所以为罚,卿今日真不得辞责。”

信曰:“庶子好为术数。”

遂命更满酌。

君房谓信曰:“相持何乃急!”

肇师曰:“此谓直道而行,乃非豆萁之喻。”

君房乃覆碗。

信谓瑾、肇师曰:“适信家饷致〈氵霝〉醁酒数器,泥封全,但不知其味若为。必不敢先尝,谨当奉荐。”

肇师曰:“每有珍藏,多相费累,顾更以多渐。”

宁王常猎于鄠县界,搜林,忽见草中一柜,扃锁甚固。

王命发视之,乃一少女也。

问其所自,女言:“姓莫氏,叔伯庄居。昨夜遇光火贼,贼中二人是僧,因劫某至此。”

动婉含颦,冶态横生。

王惊悦之,乃载以后乘。

时慕荦者方生获一熊,置柜中,如旧锁之。

时上方求极色,王以莫氏衣冠子女,即日表上之,具其所由。

上令充才人。

经三日,京兆奏鄠县食店有僧二人,以钱一万,独赁店一日一夜,言作法事,唯舁一柜入店中。

夜久,腷膊有声。

店户人怪日出不启门,撤户视之,有熊冲人走出,二僧已死,骸骨悉露。

上知之,大笑,书报宁王:“宁哥大能处置此僧也。”

莫才人能为秦声,当时号“莫才人啭”焉。

一行公本不解弈,因会燕公宅,观王积薪棋一局,遂与之敌,笑谓燕公曰:“此但争先耳,若念贫道四句乘除语,则人人为国手。”

晋罗什与人棋,拾敌死子,空处如龙凤形。

或言王积薪对玄宗棋局毕,悉持(一曰时)出。

黄〈扁瓜〉儿,矮陋机惠,玄宗常凭之行。

问外间事,动有锡赍。

号曰肉杌。

一日入迟,上怪之,对曰:“今日雨淖,向逢捕贼官与臣争道,臣掀之坠马。”

因下阶叩头。

上曰:“外无奏,汝无惧。”

复凭之。

有顷,京尹上表论,上即叱出,令杖杀焉。

历城房家园,齐博陵君豹之山池。

其中杂树森竦,泉石崇邃,历中袚褉之胜也。

曾有人折其桐枝者,公曰:“何谓伤吾凤条。”

自后人不复敢折。

公语参军尹孝逸曰:“昔季伦金谷山泉何必逾此。”

孝逸对曰:“曾诣洛西,游其故所。彼此相方,诚如明教。”

孝逸常欲还邺,词人饯宿于此。

逸为诗曰:“风沦历城水,月倚华山树。”

时人以此两句,比谢灵运“池塘”十字焉。

单雄信幼时,学堂前植一枣树。

至年十八,伐为枪,长丈七尺,拱围不合,刃重七十斤,号为寒骨白。

常与秦王卒相遇,秦王以大白羽射中刃,火出。

因为尉迟敬德拉折。

秦叔宝所乘马,号忽雷驳,常饮以酒。

每于月明中试,能竖越三领黑毡。

及胡公卒,嘶鸣不食而死。

徐敬业年十余岁,好弹射。

英公每曰:“此儿相不善,将赤吾族。”

射必溢镝,走马若灭,老骑不能及。

英公常猎,命敬业入林趁兽,因乘风纵火,意欲杀之。

敬业知无所避,遂屠马腹,伏其中。

火过,浴血而立,英公大奇之。

玄宗常伺察诸王,宁王常夏中挥汗鞔鼓,所读书乃龟兹乐谱也。

上知之,喜曰:“天子兄弟,当极醉乐耳。”

魏仆射收临代,七月七日登舜山,徘徊顾眺,谓主簿崔曰:“吾所经多矣,至于山川沃壤,襟带形胜,天下名州,不能过此。唯未审东阳何如?”

崔对曰:“青有古名,齐得旧号,二处山川,形势相似,曾听所论,不能逾越。”

公遂命笔为诗。

于时新故之际,司存缺然,求笔不得,乃以五伯杖画堂北壁为诗曰:“述职

无风政,复路阻山河。还思麾盖日,留谢此山阿。”

舜祠东有大石,广三丈许,有凿“不醉不归”四字于其上。公曰:“此非遗德。”令凿去之。

梁宴魏使李骞、崔劼,乐作,梁舍人贺季曰:“音声感人深也。”劼曰:“昔申喜听歌,怆然知是其母,理实精妙然也。”梁主客王克曰:“听音观俗,转是精者。”劼曰:“延陵昔聘上国,实有观风之美。”季曰:“卿发此言,乃欲挑战?”骞曰:“请执鞭弭,与君周旋。”季曰:“未敢三舍。”劼曰:“数奔之事,久已相谢。”季曰:“车乱旗靡,恐有所归。”劼曰:“平阴之役,先鸣已久。”克曰:“吾方欲馆穀而旌武功。”骞曰:“王夷师〈火賛〉,将以谁属?”遂共大笑而止。乐欲讫,有马数十匹驰过,未有阉人,骞曰:“巷伯乃同趣马,讵非侵官?”季曰:“此乃貌似。”劼曰:“若植袁绍,恐不能免。”

王勃每为碑颂,先墨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忽起,一笔书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藁。少梦人遗以丸墨盈袖。

燕公常读其夫子学堂碑颂,头自“帝车”至“太甲”四句悉不解,访之一公,公言:“北斗建午,七曜在南方,有是之祥,无位圣人当出。”“华盖”已下,卒不可悉。

李白名播海内,玄宗于便殿召见,神气高朗,轩轩然若霞举。上不觉亡万乘之尊,因命纳屦,白遂展足与高力士曰:“去靴。”力士失势,遽为脱之。及出,上指白谓力士曰:“此人固穷相。”白前后三拟词选,不如意,悉焚之,唯留《恨》、《别赋》。及禄山反,制《胡无人》,言:“太白入月敌可摧。”及禄山死,太白蚀月。众言李白唯戏杜考功“饭颗山头”之句,成式偶见李白祠亭上宴别杜考功诗,今录首尾曰:“我觉秋兴逸,谁言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共晴空宜。”“烟归碧海夕,雁度青天时。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薛平司徒常送太仆卿周皓,上诸色人吏中来有一老人,八十余,著绯。皓独问:“君属此司多少时?”老人言:“某本艺正伤折,天宝初,高将军郎君被人打,下颔骨脱,某为正之。高将军赏钱千万,兼特奏绯。”皓因颔遣之,唯薛觉皓颜色不足,伺客散,独留,从容谓周曰:“向卿问著绯老吏,似觉卿不悦,何也?”皓惊曰:“公用心如此精也。”乃去仆,邀薛宿,曰:“此事长,可缓言之。某年少常结豪族,为花柳之游,竟畜亡命。访城中名姬,如蝇袭羶,无不获者。时靖恭坊有姬,字夜来,稚齿巧笑,歌舞绝伦,贵公子破产迎之。予时数辈富于财,更擅之。会一日,其母白皓曰:‘某日夜来生日,岂可寂寞乎?’皓与往还,竟求珍货,合钱数十万。乐工贺怀智、纪孩孩,皆一时绝手。扃方合,忽觉击门声,皓不许开。良久,折关而入。有少年紫裘,骑从数十,大诟其母。母与夜来泣拜。诸客将散,皓时气方刚,且恃扛鼎,顾从者敌。因前让其怙势,攘臂殴之,踣于拳下,遂突出。时都亭驿所有魏贞,有心义,好养私客,皓以情投之,贞乃藏于妻女间。时有司追捉急切,贞恐踪露,乃夜办装,腰其白金数挺,谓皓曰:‘汴州周简老,义士也。复与郎君当家,今可依之,且宜谦恭不怠。’周简老,盖太侠也,见魏贞书,甚喜。皓因拜之为叔,遂言状,简老命居一船中,戒无妄出,供与极厚。居岁余,忽听船上哭泣声,皓潜窥之,见一少妇,缟素甚美,与简老相慰。其夕,简老忽至皓处,问:‘君婚未?某有表妹,嫁与甲,甲卒,无子,今无所归,可事君子。’皓拜谢之,即夕其表妹归皓。有女二人,男一人,犹在舟中。简老忽语皓:‘事已息,君貌寝,必无人识者,可游江淮。’乃赠百余千。皓号哭而别,简老寻卒。皓官已达,简老表妹尚在,儿聚女嫁,将四十余年,人无所知者。适被老吏言之,不觉自愧。不知君子察人之微。”有人亲见薛司徒说之也。

大历末,禅师玄览住荆州陟屺寺,道高有风韵,人不可得而亲。张璪常画古松于斋壁,符载赞之,卫象诗之,亦一时三绝,览悉加垩焉。人问其故,曰:“无事疥吾壁也。”僧那即其甥,为寺之患,发瓦探鷇,坏墙薰鼠,览未尝责。有弟子义诠,布衣一食,览亦不称。或怪之,乃题诗于竹曰:“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忽一夕,有梵僧拨户而进,曰:“和尚速作道场。”览言:“有为之事,吾未尝作。”僧熟视而出,反手阖户,门扃如旧。览笑谓左右:“吾将归欤!”遂遽浴讫(一曰蚤起),隐几而化。

马仆射(一曰“侍中”)既立勋业,颇自矜伐,常有陶侃之意,故呼田悦为钱龙,至今为义士非之。当时有揣其意者,乃先著谣于军中,曰:“斋钟动也,和尚不上堂。”月余,方异其服色,谒之,言善相。马遽见,因请远左右,曰:“公相非人臣,然小有未通处,当得宝物直数千万者,可以通之。”马初不实之,客曰:“公岂不闻谣乎?正谓公也。‘斋钟动’,时至也。‘和尚’,公之名。’不上堂’,不自取也。”马听之始惑,即为具肪玉、纹犀及具珠焉。客一去不复知之,马病剧,方悔之也。

信都民苏氏有二女,择良婿。张文成往,苏曰:“子虽有财,不能富贵,得五品官即死。”时魏知古方及第,苏曰:“此虽官小,后必贵。”乃以长女妻之。女发长七尺,黑光如漆,相者云大富贵。后知古拜相,封夫人云。

明皇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

说女婿郑镒,本九品官。

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

惟郑镒因说骤迁五品,兼赐绯服。

因大脯次,玄宗见镒官位腾跃,怪而问之,镒无词以对。

黄幡绰曰:“此泰山之力也。”

成式曾一夕堂中会,时妓女玉壶忌鱼炙,见之色动。

因访诸妓所恶者,有蓬山忌鼠,金子忌虱尤甚。

坐客乃兢徵虱拏鼠事,多至百余条。

予戏摭其事,作《破虱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卷十二-译文

历城县的魏明寺中有一块韩公碑,是太和年间所造的。

魏公曾让人遍录州界的石碑,说这块碑的词义最好,常常藏一本在枕中,所以家人称这个枕头为麒麟函。韩公名叫麒麟。

庾信作诗时,用了《西京杂记》中的典故,后来自己追改,说:“这是吴均的话,恐怕不足以用。”

魏肇师说:“古人托曲的很多,但《鹦鹉赋》,祢衡、潘尼的集子中都记载了;《弈赋》,曹植、左思的说法也相同。古人的用意,怎么会这样呢?”

君房说:“词人自然是喜欢相互采用,一字不差,确实是后人无法分辨。”

魏尉瑾说:“《九锡》有人说是王粲所作,《六代》也有人说是曹植所作。”

庾信说:“我江南的才士,今天也没有了。举世所推崇的如温子升,独擅邺下,常见他的词笔,也足以称得上是远名。最近得到魏收的几卷碑文,制作富逸,确实是高才。”

梁朝派遣黄门侍郎明少遐、秣陵令谢藻、信威长史王缵冲、宣城王文学萧恺、兼散骑常侍袁狎、兼通直散骑常侍贺文发宴请魏使李骞、崔劼。

温良结束后,少遐咏骞赠其诗说:“萧萧(一说是肃)风帘举,依依然可想。”

骞说:“不如’灯花寒不结’,最符合时事。”

少遐回报诗中有这句话。

劼问少遐说:“今年特别冷,江淮之间,难道没有冰冻吗?”

少遐说:“在这里虽然有薄冰,也不妨碍行走,不像河冰一合,便胜过车马。”

狎说:“河冰上有狸的足迹,便可以让人渡过。”

劼说:“狸应该是狐,应该是字错了。”

少遐说:“是的。狐性多疑,鼬性多豫,狐疑犹豫,因此传了下来。”

劼说:“鹊巢避风,雉去恶政,是鸟的长处。狐疑鼬豫,可以说是兽的短处。”

梁朝的徐君房劝魏使瑾喝酒,一口就喝完了,笑着说:“真快!”

瑾说:“你在邺城喝酒,从来没有倒过杯子。武州以来,一滴不剩。”

君房说:“我确实喝得少,也是习惯。稍微学了一点,没有特别的原因。”

庾信说:“庶子的年龄高低,酒的多少,随着时间升降,便无法度量。”

魏肇师说:“徐君的年龄随着心情减少,酒随着环境增多,不知道再过十年,会怎样?”

梁朝宴请魏使,魏肇师举酒劝陈昭说:“这次宴会之后,便与你少时阻隔,想到这非常凄凉。”

昭说:“我钦佩名贤,也无法停止。路上没有尽到深心,便又分离,叹息如何!”

不久酒到了鹦鹉杯,徐君房没有喝完,交给肇师。

肇师说:“海蠡蜿蜒,尾翅都张开。不仅是为了玩好,也是为了惩罚,你今天真的不能推卸责任。”

庾信说:“庶子喜欢术数。”

于是命令再满酌。

君房对庾信说:“相持何必这么急!”

肇师说:“这是直道而行,不是豆萁的比喻。”

君房于是覆碗。

庾信对瑾、肇师说:“刚才信家送来了几器〈氵霝〉醁酒,泥封完好,但不知道味道如何。一定不敢先尝,谨当奉上。”

肇师说:“每次有珍藏,多相费累,希望再多一些。”

宁王常在鄠县界打猎,搜林时,忽然看见草中有一个柜子,锁得很牢固。

王命令打开看,里面是一个少女。

问她从哪里来,少女说:“姓莫,叔伯住在庄里。昨夜遇到光火贼,贼中有两个是僧人,因此被劫到这里。”

她动婉含颦,冶态横生。

王惊喜,便载她到后乘。

当时慕荦者刚刚捕获一只熊,放在柜子里,像原来一样锁上。

当时皇上正在寻找极美的女子,王因为莫氏是衣冠子女,当天就上表推荐,详细说明了她的来历。

皇上命令她充任才人。

过了三天,京兆奏报鄠县食店有两个僧人,用一万钱,独自租店一天一夜,说是作法事,只抬了一个柜子进店。

夜深时,有腷膊的声音。

店户人奇怪日出不启门,撤户看时,有熊冲人走出,两个僧人已死,骸骨全露。

皇上知道后,大笑,写信给宁王:“宁哥大能处置这些僧人。”

莫才人能唱秦声,当时被称为“莫才人啭”。

一行公本来不懂下棋,因为去燕公宅,看王积薪下一局棋,便与他敌手,笑着对燕公说:“这只是争先而已,如果记住贫道的四句乘除语,那么人人都是国手。”

晋朝的罗什与人下棋,拾起敌方的死子,空处像龙凤形。

有人说王积薪对玄宗的棋局结束后,全部拿走了。

黄〈扁瓜〉儿,矮小机灵,玄宗常凭他行走。

问他外面的事,动辄有赏赐。

号叫肉杌。

一天他进来晚了,皇上怪他,他说:“今天下雨泥泞,刚才遇到捕贼官与我争道,我把他掀下马。”

于是下阶叩头。

皇上说:“外面没有奏报,你不要害怕。”

又凭他行走。

不久,京尹上表论事,皇上立即叱出,命令杖杀他。

历城的房家园,是齐博陵君豹的山池。

其中杂树森竦,泉石崇邃,是历中袚褉的胜地。

曾有人折其桐枝,公说:“为什么要伤我的凤条。”

从此以后没有人敢再折。

公对参军尹孝逸说:“昔日的季伦金谷山泉何必超过这里。”

孝逸回答说:“曾去过洛西,游历过那里。彼此相比,确实如您所说。”

孝逸常想回邺城,词人在这里饯行。

逸作诗说:“风沦历城水,月倚华山树。”

当时人把这两句比作谢灵运的“池塘”十字。

单雄信小时候,学堂前种了一棵枣树。

到十八岁时,砍下来做枪,长一丈七尺,拱围不合,刃重七十斤,号为寒骨白。

常与秦王的士兵相遇,秦王用大白羽射中刃,火出。

因为尉迟敬德拉折。

秦叔宝所骑的马,号忽雷驳,常给它喝酒。

每次在月明中试马,能竖越三领黑毡。

等到胡公去世,马嘶鸣不食而死。

徐敬业十多岁时,喜欢弹射。

英公常说:“这孩子面相不好,将来会赤我族。”

射箭必溢镝,骑马如飞,老骑手也追不上。

英公常打猎,命令敬业入林追赶野兽,趁机乘风纵火,想杀他。

敬业知道无法躲避,便屠马腹,伏在其中。

火过后,浴血而立,英公大为惊奇。

玄宗常伺察诸王,宁王常在夏天挥汗鞔鼓,所读的是龟兹乐谱。

皇上知道后,高兴地说:“天子兄弟,应当极醉乐。”

魏仆射收临代,七月七日登舜山,徘徊顾眺,对主簿崔说:“我所经过的地方很多,至于山川沃壤,襟带形胜,天下名州,不能超过这里。只是不知道东阳如何?”

崔回答说:“青有古名,齐得旧号,两处山川,形势相似,曾听所论,不能逾越。”

公于是命笔作诗。

当时新旧交替之际,司存缺然,找不到笔,便用五伯杖在堂北壁上画诗说:“述职

没有风的政治,道路又被山河阻隔。还想着昔日麾盖下的日子,留在这山阿中谢别。”

舜祠东边有一块大石头,宽约三丈,上面刻着“不醉不归”四个字。公说:“这不是遗留的德行。”命令将其凿去。

梁国宴请魏国使者李骞和崔劼,音乐响起,梁国的舍人贺季说:“音乐感人至深。”崔劼说:“从前申喜听歌,悲伤地知道那是他的母亲,道理确实精妙。”梁国的主客王克说:“听音乐观察风俗,确实精妙。”崔劼说:“延陵从前出使上国,确实有观风的美誉。”贺季说:“你说这话,是想挑战吗?”李骞说:“请拿鞭子和弓,与你周旋。”贺季说:“不敢退避三舍。”崔劼说:“多次逃跑的事情,早已谢绝。”贺季说:“车乱旗倒,恐怕有所归宿。”崔劼说:“平阴之战,早已先声夺人。”王克说:“我正想设馆款待并表彰武功。”李骞说:“王夷师〈火賛〉,将归谁所有?”于是大家大笑而止。音乐快要结束时,有几十匹马奔驰而过,没有阉人,李骞说:“巷伯竟然和趣马一样,岂不是侵官?”贺季说:“这只是貌似。”崔劼说:“如果植袁绍,恐怕不能免。”

王勃每次写碑文颂词,先磨几升墨,用被子盖住脸躺下。突然起来,一笔写成,从不修改,当时人称他为“腹藁”。他小时候梦见有人送他一袖子的丸墨。

燕公常读他夫子学堂的碑文颂词,从“帝车”到“太甲”四句都不理解,去请教一位公,公说:“北斗建午,七曜在南方,有这样的祥瑞,无位圣人将出现。”“华盖”以下,终究无法理解。

李白名扬海内,玄宗在便殿召见他,李白神气高朗,像霞光升起。玄宗不觉失去了万乘之尊,于是命令他脱鞋,李白便伸出脚对高力士说:“去靴。”高力士失势,急忙为他脱鞋。出来后,玄宗指着李白对高力士说:“这人真是穷相。”李白前后三次拟写词选,都不满意,全部烧掉,只留下《恨》、《别赋》。安禄山反叛时,李白写了《胡无人》,说:“太白入月敌可摧。”安禄山死后,太白蚀月。众人说李白只是戏弄杜考功“饭颗山头”的句子,成式偶然在李白祠亭上看到宴别杜考功的诗,现在记录首尾:“我觉秋兴逸,谁言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共晴空宜。”“烟归碧海夕,雁度青天时。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薛平司徒常送太仆卿周皓,上来的各种人吏中有一位老人,八十多岁,穿着绯色衣服。周皓单独问他:“你在这个司里多久了?”老人说:“我本来是正骨医生,天宝初年,高将军的郎君被人打,下颔骨脱臼,我为他正骨。高将军赏我千万钱,还特别奏请我穿绯色衣服。”周皓点头让他离开,只有薛平觉得周皓脸色不好,等客人散去后,单独留下来,从容地对周皓说:“刚才你问穿绯色衣服的老吏,似乎觉得你不高兴,为什么?”周皓惊讶地说:“你用心如此精细。”于是让仆人离开,邀请薛平留宿,说:“这件事很长,可以慢慢说。我年轻时常常结交豪族,沉迷于花柳之游,竟然养了亡命之徒。访遍城中的名妓,像苍蝇追逐腥膻,没有得不到的。当时靖恭坊有个妓女,名叫夜来,年纪小,笑容甜美,歌舞绝伦,贵公子们破产也要迎娶她。我当时有几个朋友很有钱,轮流占有她。有一天,她的母亲对周皓说:‘某日夜来生日,怎么能寂寞呢?’周皓与她来往,竟然求取珍奇货物,合钱数十万。乐工贺怀智、纪孩孩,都是当时的高手。门刚关上,忽然听到敲门声,周皓不让开门。过了很久,门被撞开。有个少年穿着紫裘,带着几十个随从,大骂她的母亲。母亲和夜来哭泣跪拜。客人们将要散去,周皓当时气盛,且自恃有力,看着随从们敌视。于是上前指责他仗势欺人,挥拳打他,将他打倒,然后冲出去。当时都亭驿所有个魏贞,有义气,喜欢养私客,周皓把情况告诉他,魏贞便把他藏在妻女之间。当时官府追捕急切,魏贞怕暴露,于是连夜准备行装,腰里带着几挺白金,对周皓说:‘汴州的周简老,是个义士。又与郎君是同族,现在可以依靠他,且要谦恭不懈。’周简老,是个大侠,看到魏贞的信,非常高兴。周皓于是拜他为叔,于是说了情况,周简老让他住在一条船中,告诫他不要随便出去,供应非常丰厚。住了一年多,忽然听到船上哭泣声,周皓偷偷看,看到一个少妇,穿着素衣,非常美丽,与周简老互相安慰。那天晚上,周简老忽然到周皓处,问:‘你结婚了吗?我有个表妹,嫁给甲,甲死了,没有孩子,现在无家可归,可以侍奉你。’周皓拜谢他,当晚他的表妹就归周皓了。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还在船中。周简老忽然对周皓说:‘事情已经平息,你相貌丑陋,一定没人认识,可以去江淮游历。’于是送他百余千钱。周皓哭着告别,周简老不久就去世了。周皓官位已经很高,周简老的表妹还在,儿女都已婚嫁,将近四十多年,没人知道这件事。刚才被老吏说出来,不觉自愧。没想到你观察人如此细致。”有人亲眼见到薛司徒说这件事。

大历末年,禅师玄览住在荆州陟屺寺,道行高深,有风韵,人们无法亲近他。张璪常在斋壁上画古松,符载赞颂,卫象写诗,也是一时三绝,玄览都用白垩涂掉。有人问他原因,他说:“不要让我的墙壁生疥疮。”僧那是他的外甥,是寺里的祸患,掀瓦掏鸟窝,破坏墙壁熏老鼠,玄览从不责备。有个弟子义诠,穿布衣吃一餐,玄览也不称赞。有人觉得奇怪,于是他在竹子上题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忽然有一天晚上,有个梵僧推门进来,说:“和尚快做道场。”玄览说:“有为的事情,我从不做。”梵僧仔细看了看就出去了,反手关上门,门闩如旧。玄览笑着对左右说:“我要回去了!”于是急忙沐浴完毕(一说早起),靠着几案就去世了。

马仆射(一说“侍中”)立下功业后,非常自夸,常常有陶侃的意图,所以称田悦为钱龙,至今被义士们非议。当时有人揣测他的意图,于是先在军中散布谣言,说:“斋钟响了,和尚不上堂。”一个多月后,才改变服色,去见他,说善于相面。马仆射急忙见他,于是请左右退下,说:“你的面相不是人臣,但有些小不通的地方,需要得到价值数千万的宝物,才能通。”马仆射起初不信,客人说:“你难道没听到谣言吗?正是说你。‘斋钟响了’,时机到了。‘和尚’,你的名字。’不上堂’,不自取。”马仆射听了开始迷惑,于是准备了肪玉、纹犀和珠子。客人一去不复返,马仆射病重时,才后悔。

信都的苏氏有两个女儿,选择好女婿。张文成去,苏氏说:“你虽然有财,但不能富贵,得到五品官就会死。”当时魏知古刚及第,苏氏说:“这人虽然官小,以后一定富贵。”于是把长女嫁给他。女儿的头发长七尺,黑亮如漆,相面的人说大富贵。后来魏知古拜相,封为夫人。

唐明皇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张说被任命为封禅使。

张说的女婿郑镒,原本是九品官。

按照旧例,封禅之后,从三公以下的官员都会晋升一级。

只有郑镒因为张说的关系,突然晋升到五品,并且被赐予红色官服。

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唐玄宗看到郑镒的官位突然跃升,感到奇怪并询问原因,郑镒无言以对。

黄幡绰说:“这是泰山的力量啊。”

成式曾经在一个晚上的堂会中,当时妓女玉壶忌讳吃烤鱼,看到鱼时脸色大变。

于是成式询问其他妓女所忌讳的事物,发现蓬山忌讳老鼠,金子特别忌讳虱子。

在座的客人纷纷讲述关于虱子和老鼠的故事,多达百余条。

我戏谑地收集这些故事,写成了《破虱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卷十二-注解

韩公碑:位于历城县魏明寺中的石碑,由韩麒麟所立,太和年间建造。

麒麟函:魏公因常藏韩公碑的副本于枕中,故家人称此枕为麒麟函。

庾信: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以其诗文著称。

西京杂记:古代文献,记载了西汉时期的各种杂事。

祢衡: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以《鹦鹉赋》闻名。

潘尼:西晋文学家,也以《鹦鹉赋》著称。

曹植: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操之子,以《弈赋》闻名。

左思:西晋文学家,以《三都赋》闻名。

温子升:北魏文学家,以其文才著称。

魏收:北齐文学家,以其碑文制作富逸著称。

黄门侍郎:古代官职,负责皇帝的文书工作。

秣陵令:古代官职,负责秣陵地区的行政事务。

信威长史:古代官职,负责军事事务。

宣城王文学:古代官职,负责文学事务。

散骑常侍:古代官职,负责皇帝的随从和文书工作。

通直散骑常侍:古代官职,负责皇帝的随从和文书工作。

宁王:唐朝的亲王,以其狩猎和文学活动闻名。

莫才人:宁王献给皇帝的才人,以其秦声歌唱闻名。

一行公:唐朝的僧人,以其棋艺和数学才能闻名。

王积薪:唐朝的棋手,以其棋艺闻名。

罗什:晋朝的棋手,以其棋艺闻名。

黄〈扁瓜〉儿:唐玄宗的宠臣,以其机智和矮小身材闻名。

历城房家园:齐博陵君豹的山池,以其园林景观闻名。

单雄信:唐朝的武将,以其勇猛和枣树枪闻名。

秦叔宝:唐朝的武将,以其马术和忽雷驳马闻名。

徐敬业:唐朝的武将,以其弹射技艺闻名。

英公:徐敬业的父亲,以其对徐敬业的严厉教育闻名。

魏仆射:北魏的官员,以其文学才能和登舜山的活动闻名。

不醉不归:古代饮酒文化中的一种豪放态度,表示饮酒至醉方休,不醉不归。

申喜听歌:典故,出自《左传》,申喜听到歌声后感到悲伤,发现是自己的母亲。

延陵:古代地名,今江苏常州一带,此处指延陵季子,春秋时期吴国公子。

三舍:古代行军距离单位,一舍为三十里,三舍为九十里。此处指退避三舍,表示退让。

平阴之役:古代战役,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与晋国之间的战争。

腹藁:指在腹中构思文章,不经修改直接写出。

北斗建午:古代天文学术语,指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午位,象征吉祥。

华盖:古代星宿名,象征帝王的庇护。

太白入月:古代天象,太白星(金星)进入月亮,象征敌国将败。

饭颗山头:李白与杜甫的戏谑之语,指杜甫的诗句过于平淡。

巷伯:古代官职,掌管宫廷内务。

袁绍:东汉末年军阀,此处指其势力强大。

帝车:古代星宿名,象征帝王的权威。

太甲:商朝君主,此处指其统治时期。

靖恭坊:唐代长安城内的坊名,以歌舞伎闻名。

魏贞:唐代义士,以藏匿逃亡者闻名。

周简老:唐代义士,以侠义著称。

陟屺寺:唐代荆州的一座寺庙,以禅师玄览闻名。

斋钟:寺庙中的钟声,象征修行时间的开始。

和尚:佛教僧侣的称呼,此处指马仆射。

不上堂:指不主动追求功名,此处暗示马仆射的谦逊。

明皇:指唐玄宗李隆基,因其在位期间开创了开元盛世,故后世尊称为明皇。

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封为祭天,禅为祭地,通常在泰山举行,以示帝王受命于天。

泰山:五岳之首,位于山东省,自古以来被视为神圣之地,封禅大典的举行地。

张说: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封禅使是其在封禅大典中的职责。

郑镒:张说的女婿,原本为九品官,因张说的关系在封禅后迅速升迁至五品。

绯服:古代官员的红色官服,五品以上官员方可穿着,象征较高的官位。

黄幡绰:唐朝时期的官员,以机智幽默著称。

成式:指段成式,唐朝文学家,著有《酉阳杂俎》。

玉壶:妓女的名字,此处指代妓女。

蓬山:妓女的名字,此处指代妓女。

金子:妓女的名字,此处指代妓女。

虱:寄生虫,常寄生于人体或动物体表,此处指妓女金子特别厌恶虱子。

鼠:小型啮齿动物,此处指妓女蓬山特别厌恶老鼠。

破虱录:段成式所作的幽默小品,记录了一些关于虱子和老鼠的趣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卷十二-评注

这段古文通过多个小故事,展现了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文化、文学和人物风貌。首先,韩公碑的故事反映了当时对碑文的重视,魏公将碑文藏于枕中,显示了其对文化的珍视。庾信的诗文创作和自省,体现了文人对自己作品的严格要求和对前人作品的尊重。魏肇师和庾信的对话,揭示了古人在文学创作中的借鉴和创新,以及对文学传统的深刻理解。

梁宴魏使的场景,展现了当时外交礼仪中的文化交流。明少遐、谢藻等人的诗文对答,不仅体现了他们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友谊和相互欣赏。宁王猎获少女的故事,虽然带有传奇色彩,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色的追求和对女性的物化。

一行公和王积薪的棋艺对决,展示了当时围棋的流行和棋手之间的技艺较量。罗什的棋艺和棋局中的龙凤形,体现了围棋艺术的美学价值。黄〈扁瓜〉儿的机智和玄宗的宠爱,反映了宫廷生活中的权力和宠幸关系。

历城房家园的园林景观,展示了当时贵族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园林艺术的重视。单雄信和秦叔宝的英勇事迹,体现了武将的勇猛和忠诚。徐敬业的弹射技艺和英公的严厉教育,反映了当时对武艺的重视和家庭教育的影响。

魏仆射登舜山的活动,展示了官员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文学创作的热情。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古代文化的理解,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以及他们对文化、艺术和自然的追求。

这段古文通过多个历史典故和人物对话,展现了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物性格。首先,文中提到的“不醉不归”反映了古代饮酒文化中的豪放态度,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洒脱。其次,申喜听歌的典故则揭示了音乐对人情感的深刻影响,展示了古代音乐文化的魅力。

延陵季子的故事则体现了古代外交中的礼仪和智慧,延陵季子聘问上国,展示了吴国的文化自信和外交风采。而“三舍”和“平阴之役”则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的策略和退让精神,展示了古人在战争中的智慧和勇气。

王勃的“腹藁”写作方式则展示了古代文人的创作才华和独特的写作习惯,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而“北斗建午”和“华盖”则反映了古代天文学与政治文化的紧密联系,展示了古人对天象的重视和解读。

李白与玄宗的对话则展示了李白的豪放不羁和玄宗的宽容大度,体现了唐代文人与皇帝之间的特殊关系。而李白与杜甫的戏谑之语则反映了文人之间的友谊和竞争,展示了唐代文坛的活跃氛围。

薛平与周皓的故事则揭示了古代社会中的义士文化和人际关系,展示了古人对义气和忠诚的重视。而禅师玄览的故事则体现了佛教文化中的超脱和智慧,展示了古代僧人的修行境界和生活态度。

最后,马仆射的故事则反映了古代官场中的权谋和迷信,展示了古人对权力和命运的复杂态度。整段古文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人物对话,生动地再现了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物性格,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这段文字通过两个小故事,生动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某些侧面。第一个故事讲述了唐玄宗封禅泰山后,张说的女婿郑镒因张说的关系迅速升迁,引起了玄宗的注意。黄幡绰的机智回答“此泰山之力也”不仅巧妙地化解了尴尬,也暗含了对权力运作的讽刺。泰山作为封禅的圣地,象征着皇权的神圣与至高无上,而郑镒的升迁则揭示了权力背后的裙带关系。

第二个故事则通过段成式在宴会上的见闻,展现了唐代妓女的生活细节。妓女们对各种事物的忌讳,如鱼炙、老鼠、虱子等,反映了她们生活中的琐碎与无奈。段成式将这些趣事记录下来,并创作了《破虱录》,不仅体现了他的幽默感,也为后世提供了了解唐代社会风俗的珍贵资料。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两个故事都体现了唐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封禅大典作为国家级的宗教仪式,彰显了皇权的神圣与威严,而郑镒的升迁则揭示了权力背后的现实运作。妓女们的忌讳则反映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两个故事都采用了简洁明快的叙述方式,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和社会风貌。黄幡绰的机智回答和段成式的幽默记录,都体现了唐代文学中的机智与幽默风格。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两个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唐代社会风俗、权力运作和人物心理的窗口。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卷十二》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607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