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程登吉(17世纪),明代学者,以编撰启蒙读物闻名。《幼学琼林》是其代表作。
年代:成书于明代(17世纪)。
内容简要:《幼学琼林》是一部儿童启蒙读物,采用对仗工整的骈文体编写,内容涵盖历史、地理、伦理、自然等方面。书中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传授知识和道德观念,如“混沌初开,乾坤始奠”。它是古代蒙学教育的重要教材,兼具文学性和教育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幼学琼林-卷二-老幼寿诞-原文
不凡之子,必异其生;大德之人,必得其寿。
称人生日,曰初度之辰;贺人逢旬,曰生申令旦。
三朝洗儿,曰汤饼之会;周岁试婴,曰晬盘之期。
男生辰曰悬弧令旦,女生辰曰设帨佳辰。
贺人生子,曰嵩岳降神;自谦生女,曰缓急非益。
生子曰弄璋,生女曰弄瓦。
梦熊梦罴,男子之兆;梦虺梦蛇,女子之祥。
梦兰叶吉兆,郑燕姞生穆公之奇;英物试啼声,晋温峤闻声知桓公之异。
姜嫄生稷,履大人之迹而有娠;简狄生契,吞玄鸟之卵而叶孕。
麟吐玉书,天生孔子之瑞;玉燕投怀,梦孕张说之奇。
弗陵太子,怀胎十四月而始生;老子道君,在孕八十一年而始诞。
晚年得子,谓之老蚌生珠;暮岁登科,正是龙头属老。
贺男寿曰南极星辉,贺女寿曰中天婺焕。
松柏节操,美其寿元之耐久;桑榆晚景,自谦老景之无多。
矍铄称人康健,聩眊自谦衰颓。
黄发儿齿,有寿之征;龙钟潦倒,年高之状。
日月逾迈,徒自伤悲;春秋几何,问人寿算。
称少年曰春秋鼎盛,羡高年曰齿德俱尊。
行年五十,当知四十九年之非;在世百年,那有三万六千日之乐。
百岁曰上寿,八十曰中寿,六十曰下寿;八十曰耋,九十曰耄,百岁曰期颐。
童子十岁就外傅,十三舞勺,成童舞象;老者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
后生固为可畏,而高年尤是当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幼学琼林-卷二-老幼寿诞-译文
非凡的孩子,必定有与众不同的出生;具有大德的人,必定能享有长寿。
称人的生日为“初度之辰”;祝贺人逢十的生日为“生申令旦”。
婴儿出生三天后洗浴,称为“汤饼之会”;婴儿满周岁时进行测试,称为“晬盘之期”。
男孩的生日称为“悬弧令旦”,女孩的生日称为“设帨佳辰”。
祝贺别人生儿子,称为“嵩岳降神”;自谦生女儿,称为“缓急非益”。
生儿子称为“弄璋”,生女儿称为“弄瓦”。
梦见熊或罴,是生男孩的预兆;梦见虺或蛇,是生女孩的祥瑞。
梦见兰叶是吉兆,郑燕姞因此生下穆公;晋温峤听到婴儿的啼声,就知道桓公的非凡。
姜嫄生下稷,是因为她踩到了巨人的足迹而怀孕;简狄生下契,是因为她吞下了玄鸟的蛋而怀孕。
麒麟吐出玉书,是天生孔子的祥瑞;玉燕投入怀中,是张说梦中怀孕的奇事。
弗陵太子在母胎中怀了十四个月才出生;老子道君在母胎中怀了八十一年才诞生。
晚年得子,称为“老蚌生珠”;晚年考中科举,正是“龙头属老”。
祝贺男性长寿称为“南极星辉”,祝贺女性长寿称为“中天婺焕”。
松柏的节操,赞美其寿命的持久;桑榆晚景,自谦老年的时光不多。
矍铄形容人健康,聩眊自谦衰老。
黄发和儿齿,是长寿的象征;龙钟潦倒,是年老的状况。
日月流逝,徒然自伤悲;春秋几何,询问人的寿命。
称少年为“春秋鼎盛”,羡慕高年为“齿德俱尊”。
到了五十岁,应当知道前四十九年的过错;在世百年,哪有三万六千日的快乐。
百岁称为“上寿”,八十岁称为“中寿”,六十岁称为“下寿”;八十岁称为“耋”,九十岁称为“耄”,百岁称为“期颐”。
童子十岁开始外出学习,十三岁开始舞勺,成童后舞象;老者六十岁在乡里拄杖,七十岁在国中拄杖,八十岁在朝廷拄杖。
年轻人固然令人敬畏,而老年人尤其应当受到尊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幼学琼林-卷二-老幼寿诞-注解
初度之辰:指人的生日,初度即初次度过,辰指时辰,即生日。
生申令旦:指逢十的生日,申指申时,令旦指美好的早晨。
汤饼之会:指婴儿出生三天后举行的庆祝仪式,汤饼是一种食物。
晬盘之期:指婴儿满一周岁时举行的庆祝仪式,晬盘是一种盛放食物的盘子。
悬弧令旦:指男孩的生日,悬弧指悬挂弓箭,象征男孩的勇武。
设帨佳辰:指女孩的生日,设帨指设置帨巾,象征女孩的柔美。
嵩岳降神:指祝贺他人生子,嵩岳指嵩山,降神指神灵降临。
缓急非益:指自谦生女,缓急指无论缓急,非益指没有益处。
弄璋:指生男孩,璋是一种玉器,象征男孩的尊贵。
弄瓦:指生女孩,瓦是一种陶器,象征女孩的平凡。
梦熊梦罴:指梦见熊和罴,象征男孩的征兆。
梦虺梦蛇:指梦见虺和蛇,象征女孩的征兆。
梦兰叶吉兆:指梦见兰叶,象征吉祥的征兆。
英物试啼声:指婴儿啼哭,象征其未来的非凡。
姜嫄生稷:指姜嫄生下后稷,履大人之迹指踩到巨人的脚印。
简狄生契:指简狄生下契,吞玄鸟之卵指吞下玄鸟的蛋。
麟吐玉书:指麒麟吐出玉书,象征孔子的诞生。
玉燕投怀:指梦见玉燕投入怀中,象征张说的诞生。
弗陵太子:指汉武帝的太子刘弗陵,怀胎十四月指怀孕十四个月。
老子道君:指老子,在孕八十一年指怀孕八十一年。
老蚌生珠:指晚年得子,老蚌指老蚌,生珠指生出珍珠。
暮岁登科:指晚年考中科举,暮岁指晚年,登科指考中科举。
南极星辉:指祝贺男性长寿,南极星指南极星,星辉指星光。
中天婺焕:指祝贺女性长寿,中天指天空中央,婺焕指婺女星的光辉。
松柏节操:指松柏的节操,象征长寿的耐久。
桑榆晚景:指桑榆的晚景,象征老年的无多。
矍铄:指人康健,矍铄形容精神饱满。
聩眊:指人衰老,聩眊形容耳聋眼花。
黄发儿齿:指长寿的征兆,黄发指黄发,儿齿指儿童的牙齿。
龙钟潦倒:指年高的状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潦倒形容困顿。
日月逾迈:指时间流逝,日月指日月,逾迈指超越。
春秋几何:指询问人的年龄,春秋指年龄,几何指多少。
春秋鼎盛:指少年时期,春秋指年龄,鼎盛指鼎盛时期。
齿德俱尊:指羡慕高年,齿德指年龄和德行,俱尊指都值得尊敬。
行年五十:指五十岁,行年指年龄,五十指五十岁。
在世百年:指一百岁,在世指在世,百年指一百年。
上寿:指一百岁,上寿指最高的寿命。
中寿:指八十岁,中寿指中等的寿命。
下寿:指六十岁,下寿指较低的寿命。
耋:指八十岁,耋指八十岁。
耄:指九十岁,耄指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指百岁。
童子十岁就外傅:指十岁的童子开始学习,外傅指外傅。
十三舞勺:指十三岁开始学习舞蹈,舞勺指舞蹈。
成童舞象:指成童开始学习舞蹈,舞象指舞蹈。
老者六十杖于乡:指六十岁的老者在乡里拄杖,杖于乡指在乡里拄杖。
七十杖于国:指七十岁的老者在国都拄杖,杖于国指在国都拄杖。
八十杖于朝:指八十岁的老者在朝廷拄杖,杖于朝指在朝廷拄杖。
后生固为可畏:指年轻人固然值得敬畏,后生指年轻人,可畏指值得敬畏。
高年尤是当尊:指高年尤其值得尊敬,高年指高年,当尊指值得尊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幼学琼林-卷二-老幼寿诞-评注
这段古文通过对人生各个阶段和重要时刻的描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年龄、性别和成就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文中提到的各种仪式和象征,如‘汤饼之会’、‘晬盘之期’、‘悬弧令旦’、‘设帨佳辰’等,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生命起源和成长的重视,也体现了对性别角色的传统观念。
文中还提到了许多与梦境和神话相关的典故,如‘梦熊梦罴’、‘梦虺梦蛇’、‘梦兰叶吉兆’、‘姜嫄生稷’、‘简狄生契’等,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文本的文化内涵,也展示了古代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对命运的神秘感。
此外,文中对长寿和老年生活的描述,如‘南极星辉’、‘中天婺焕’、‘松柏节操’、‘桑榆晚景’等,不仅表达了对长寿的祝愿和对老年人的尊重,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周期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人生各个阶段和重要时刻的描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年龄、性别和成就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