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幼学琼林-卷三-珍宝

作者: 程登吉(17世纪),明代学者,以编撰启蒙读物闻名。《幼学琼林》是其代表作。

年代:成书于明代(17世纪)。

内容简要:《幼学琼林》是一部儿童启蒙读物,采用对仗工整的骈文体编写,内容涵盖历史、地理、伦理、自然等方面。书中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传授知识和道德观念,如“混沌初开,乾坤始奠”。它是古代蒙学教育的重要教材,兼具文学性和教育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幼学琼林-卷三-珍宝-原文

山川之精英,每泄为至宝;乾坤之瑞气,恒结为奇珍。

故玉足以庇嘉谷,明珠可以御火灾。

鱼目岂可混珠,碔砆焉能乱玉。

黄金生于丽水,白银出自朱提。

曰孔方、曰家兄,俱为钱号;曰青蚨,曰鹅眼,亦是钱名。

可贵者明月夜光之珠,可珍者璠玙琬琰之玉。

宋人以燕石为玉,什袭缇巾之中;楚王以璞玉为石,两刖卞和之足。

惠王之珠,光能照乘;和氏之璧,价重连城。

鲛人泣泪成珠,宋人削玉为楮。

贤乃国家之宝,儒为席上之珍。

王者聘贤,束帛加壁;真儒抱道,怀瑾握瑜。

雍伯多缘,种玉于蓝田而得美妇;太公奇遇,钓璜于渭水而遇文王。

剖腹藏珠,爱财而不爱命;缠头作锦,助舞而更助娇。

孟尝廉洁,克俾合浦还珠;相如忠勇,能使秦廷归璧。

玉钗作燕飞,汉宫之异事;金钱成蝶舞,唐库之奇传。

广钱固可以通神,营利乃为鬼所笑。

以小致大,谓之抛砖引玉;不知所贵,谓之买椟还珠。

贤否罹害,如玉石俱焚;贪得无厌,虽锱铢必算。

崔烈以钱买官,人皆恶其铜臭;秦嫂不敢视叔,自言畏其多金。

熊衮父亡,天乃雨钱助葬;仲儒家窘,天乃雨金济贫。

汉杨震畏四知而辞金,唐太宗因惩贪而赐绢。

晋鲁褒作《钱神论》,尝以钱为孔方兄;王夷甫口不言钱,乃谓钱为阿堵物。

然而床头金尽,壮士无颜;囊内钱空,阮郎羞涩。

但匹夫不可怀璧,人生孰不爱财。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幼学琼林-卷三-珍宝-译文

山川中的精华,常常表现为珍贵的宝物;天地间的吉祥之气,总是凝结为奇异的珍宝。

因此,玉石足以保护丰收的谷物,明珠可以抵御火灾。

鱼的眼睛怎么能与珍珠混淆,普通的石头又怎能与美玉相提并论。

黄金产自丽水,白银出自朱提。

被称为孔方、家兄的,都是钱的别称;青蚨、鹅眼,也是钱的别名。

最珍贵的是明月夜光珠,最宝贵的是璠玙琬琰玉。

宋国人把燕石当作玉石,用缇巾层层包裹;楚王把璞玉当作石头,两次砍断卞和的双脚。

惠王的珍珠,光芒能照亮车乘;和氏的璧玉,价值连城。

鲛人哭泣的眼泪变成珍珠,宋国人雕刻玉石做成楮叶。

贤能之人是国家的珍宝,儒者是宴席上的珍品。

君王聘请贤能,用束帛和玉璧作为聘礼;真正的儒者坚守道义,怀抱着美玉。

雍伯因缘际会,在蓝田种玉而得到美丽的妻子;太公奇遇,在渭水钓到璜玉而遇到文王。

剖开肚子藏珍珠,爱财而不爱命;用锦缎缠头,既助舞又增添娇媚。

孟尝廉洁,能使合浦的珍珠回归;相如忠勇,能使秦廷归还璧玉。

玉钗化作燕子飞翔,是汉宫的奇异事件;金钱变成蝴蝶飞舞,是唐库的传奇故事。

广有钱财固然可以通神,但追求利益却被鬼嘲笑。

以小引大,称为抛砖引玉;不知道什么是珍贵的,称为买椟还珠。

贤能与否都遭受祸害,如同玉石一起被焚毁;贪得无厌,即使是一点点也要计较。

崔烈用钱买官,人们都厌恶他的铜臭;秦嫂不敢看叔叔,自称害怕他多金。

熊衮的父亲去世,天降钱币帮助安葬;仲儒家境窘迫,天降金钱救济贫困。

汉朝的杨震因害怕四知而拒绝接受金钱,唐太宗因惩罚贪腐而赐予绢帛。

晋朝的鲁褒写了《钱神论》,曾经把钱称为孔方兄;王夷甫口不言钱,却把钱称为阿堵物。

然而,床头的金钱用尽,壮士也会无颜;囊中的钱空了,阮郎也会感到羞涩。

但普通人不能怀揣璧玉,人生谁不爱财呢。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幼学琼林-卷三-珍宝-注解

山川之精英:指山川中蕴含的精华,常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珍贵的物品。

乾坤之瑞气:乾坤指天地,瑞气指吉祥之气,这里指天地间的吉祥之气凝结成奇珍异宝。

玉足以庇嘉谷:玉在古代被视为吉祥之物,能够保护庄稼丰收。

明珠可以御火灾:明珠在古代被认为具有辟邪、防灾的作用。

鱼目岂可混珠:比喻以假乱真,鱼目不能冒充珍珠。

碔砆焉能乱玉:碔砆是一种类似玉的石头,这里比喻劣质的东西不能冒充珍贵的东西。

黄金生于丽水:丽水是古代传说中的产金之地。

白银出自朱提:朱提是古代产银的地方。

孔方、家兄:古代对钱的别称。

青蚨、鹅眼:古代对钱的别称。

明月夜光之珠:指极为珍贵的夜明珠。

璠玙琬琰之玉:指极为珍贵的玉石。

燕石为玉:宋人误将燕石当作美玉,比喻不识货。

璞玉为石:楚王误将璞玉当作石头,比喻不识货。

惠王之珠:指惠王拥有的珍贵明珠。

和氏之璧:指和氏璧,古代著名的宝玉。

鲛人泣泪成珠:传说鲛人哭泣时眼泪会变成珍珠。

宋人削玉为楮:比喻浪费珍贵的材料。

贤乃国家之宝:贤能之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儒为席上之珍:儒者被视为席上的珍宝,比喻其珍贵。

束帛加壁:古代聘贤的礼仪,用帛和玉璧作为聘礼。

怀瑾握瑜:比喻怀有美德和才能。

雍伯种玉:传说雍伯在蓝田种玉,得到美妇。

太公钓璜:传说姜太公在渭水钓到璜玉,遇到文王。

剖腹藏珠:比喻爱财如命,不惜牺牲生命。

缠头作锦:比喻用华丽的装饰来助兴。

孟尝廉洁:孟尝君以廉洁著称,能使合浦的珍珠回归。

相如忠勇:蔺相如以忠勇著称,能使秦廷归还和氏璧。

玉钗作燕飞:传说汉宫中玉钗化作燕子飞翔。

金钱成蝶舞:传说唐库中金钱化作蝴蝶飞舞。

广钱固可以通神:金钱的力量可以通达神明。

营利乃为鬼所笑:过分追求利益会被鬼神嘲笑。

抛砖引玉:比喻用浅显的东西引出高深的东西。

买椟还珠:比喻不识货,舍本逐末。

玉石俱焚:比喻好坏同归于尽。

锱铢必算:比喻对钱财斤斤计较。

崔烈以钱买官:崔烈用钱买官,被人厌恶其铜臭。

秦嫂不敢视叔:秦嫂因为叔父多金而不敢正视。

熊衮父亡:传说熊衮父亲去世时,天降钱雨助葬。

仲儒家窘:传说仲儒家境困窘时,天降金雨救济。

杨震畏四知:杨震因为畏惧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而拒绝接受贿赂。

唐太宗赐绢:唐太宗为了惩治贪污而赐绢。

鲁褒作《钱神论》:鲁褒写了一篇《钱神论》,将钱称为孔方兄。

王夷甫口不言钱:王夷甫从不提钱,将钱称为阿堵物。

床头金尽:比喻钱财用尽,陷入困境。

囊内钱空:比喻钱财用尽,陷入困境。

匹夫不可怀璧:普通人不能怀有宝玉,比喻普通人不能拥有过多的财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幼学琼林-卷三-珍宝-评注

这段古文通过对各种珍贵物品的描述,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财富、珍宝的追求和崇拜。文中提到的玉、珠、黄金、白银等,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更是文化、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通过对这些珍贵物品的赞美,作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贤能之士的推崇。

文中还通过多个典故,如宋人以燕石为玉、楚王以璞玉为石、孟尝廉洁、相如忠勇等,揭示了人们在追求财富和地位时的种种心态和行为。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文本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此外,文中还通过对金钱的描述,揭示了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金钱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然而,作者也通过崔烈以钱买官、秦嫂不敢视叔等典故,揭示了金钱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腐败、贪婪等。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珍贵物品和金钱的描述,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反映了人们对财富、权力和地位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金钱带来的正反两面影响。文本语言优美,典故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幼学琼林-卷三-珍宝》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596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