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幼学琼林-卷一-朝廷

作者: 程登吉(17世纪),明代学者,以编撰启蒙读物闻名。《幼学琼林》是其代表作。

年代:成书于明代(17世纪)。

内容简要:《幼学琼林》是一部儿童启蒙读物,采用对仗工整的骈文体编写,内容涵盖历史、地理、伦理、自然等方面。书中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传授知识和道德观念,如“混沌初开,乾坤始奠”。它是古代蒙学教育的重要教材,兼具文学性和教育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幼学琼林-卷一-朝廷-原文

三皇为皇,五帝为帝。

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

天子天下之主,诸侯一国之君。

官天下,乃以位让贤;家天下,是以位传子。

陛下尊称天子,殿下尊重宗藩。

皇帝即位曰龙飞,人臣觐君曰虎拜。

皇帝之言,谓之纶音;皇后之命,乃称懿旨。

椒房是皇后所居,枫宸乃人君所莅。

天子尊崇,故称元首;臣邻辅翼,故曰股肱。

龙之种,麟之角,俱誉宗藩;君之储,国之贰,首称太子。

帝子爰立青宫,帝印乃是玉玺。

宗室之派,演于天潢;帝胄之谱,名为玉牒。

前星耀彩,共祝太子以千秋;嵩岳效灵,三呼天子以万岁。

神器大宝,皆言帝位;妃嫔媵嫱,总是宫娥。

姜后脱簪而待罪,世称哲后;马后练服以鸣俭,共仰贤妃。

唐放勋德配昊天,遂动华封之三祝;汉太子恩覃少海,乃兴乐府之四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幼学琼林-卷一-朝廷-译文

三皇被称为皇,五帝被称为帝。

以德行和仁爱治理国家的人被称为王,以武力假借仁爱之名的人被称为霸。

天子是天下之主,诸侯是一国之君。

官天下是指将皇位让给贤能之人;家天下是指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陛下是对天子的尊称,殿下是对宗藩的尊称。

皇帝即位被称为龙飞,臣子朝见君主被称为虎拜。

皇帝的话被称为纶音,皇后的命令被称为懿旨。

椒房是皇后居住的地方,枫宸是君主所在的地方。

天子地位尊崇,因此被称为元首;臣子辅佐君主,因此被称为股肱。

龙的后代,麟的角,都是对宗藩的赞誉;君主的继承人,国家的副手,首先被称为太子。

帝子被立为青宫之主,帝印是玉玺。

宗室的支派,源自天潢;帝胄的族谱,名为玉牒。

前星闪耀光彩,共同祝愿太子千秋;嵩岳显灵,三呼天子万岁。

神器和大宝都是指帝位;妃嫔媵嫱都是宫中的女子。

姜后脱簪等待罪责,世人称她为哲后;马后穿着简朴的衣服以显示节俭,众人敬仰她为贤妃。

唐放勋的德行与昊天相配,因此引发了华封的三祝;汉太子的恩德遍及少海,因此兴起了乐府的四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幼学琼林-卷一-朝廷-注解

三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位远古帝王,通常指伏羲、神农、黄帝。

五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位远古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德行仁者王:指以德行和仁爱治理国家的君主。

力假仁者霸:指以武力假借仁义之名行霸道的君主。

天子:古代对帝王的尊称,意为天的儿子,代表天意治理天下。

诸侯:古代分封制度下的地方统治者,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官天下:指君主将天下视为公共事务,以贤能之士治理。

家天下:指君主将天下视为家族私产,以世袭方式传承。

陛下:对帝王的尊称。

殿下:对皇族成员的尊称。

龙飞:比喻皇帝即位。

虎拜:比喻臣子朝见君主。

纶音:皇帝的命令或言论。

懿旨:皇后的命令。

椒房:皇后居住的宫殿。

枫宸:皇帝居住的宫殿。

元首:对天子的尊称,意为国家的最高领袖。

股肱:比喻重要的辅佐大臣。

龙之种,麟之角:比喻皇族成员的高贵身份。

太子:皇位的继承人。

青宫:太子居住的宫殿。

玉玺:皇帝的印章,象征皇权。

天潢:皇族的血脉。

玉牒:皇族的族谱。

前星:比喻太子。

嵩岳:指中岳嵩山,象征国家的稳固。

神器大宝:指帝位和皇权。

妃嫔媵嫱:指皇帝的后宫妃嫔。

姜后:周武王的皇后,以贤德著称。

马后:汉明帝的皇后,以节俭著称。

唐放勋:指唐尧,传说中的贤明君主。

华封之三祝:指对君主的三种祝福。

汉太子:指汉文帝的太子刘启。

少海:指东海,象征国家的边疆。

乐府之四歌:指汉代的四首乐府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幼学琼林-卷一-朝廷-评注

这段古文通过对古代帝王、皇后、太子等角色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礼仪文化。文中提到的’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王,代表了远古时期的理想化统治。’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则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仁政和霸道的区分,强调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性。

文中对’天子’、’诸侯’、’官天下’、’家天下’等概念的描述,揭示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官天下’体现了古代君主将天下视为公共事务,以贤能之士治理的理念,而’家天下’则反映了君主将天下视为家族私产的世袭制度。这种对比反映了古代政治思想中对公共与私有的不同理解。

文中对’陛下’、’殿下’、’龙飞’、’虎拜’等尊称和礼仪的描述,展示了古代宫廷礼仪的繁复和尊卑有序的社会结构。’纶音’、’懿旨’等词汇则体现了皇帝和皇后在政治和礼仪中的权威地位。

文中提到的’椒房’、’枫宸’、’青宫’等宫殿名称,反映了古代宫廷建筑的象征意义。’龙之种,麟之角’、’太子’、’玉玺’等词汇则强调了皇族成员的高贵身份和皇权的神圣性。

最后,文中通过对’姜后’、’马后’、’唐放勋’、’汉太子’等历史人物的描述,展现了古代皇后和太子的贤德形象。’华封之三祝’、’乐府之四歌’等典故则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对君主的祝福和对国家繁荣的期望。

总体而言,这段古文通过对古代政治制度、礼仪文化、宫廷建筑和历史人物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复杂结构和文化内涵。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为研究古代政治思想和礼仪制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幼学琼林-卷一-朝廷》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594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