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程登吉(17世纪),明代学者,以编撰启蒙读物闻名。《幼学琼林》是其代表作。
年代:成书于明代(17世纪)。
内容简要:《幼学琼林》是一部儿童启蒙读物,采用对仗工整的骈文体编写,内容涵盖历史、地理、伦理、自然等方面。书中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传授知识和道德观念,如“混沌初开,乾坤始奠”。它是古代蒙学教育的重要教材,兼具文学性和教育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幼学琼林-卷一-文臣-原文
帝王有出震向离之象,大臣有补天浴日之功。
三公上应三台,郎官上应列宿。
宰相位居台铉,吏部职掌铨衡。
吏部天官大冢宰,户部地官大司徒。
礼部春官大宗伯,兵部夏官大司马。
刑部秋官大司寇,工部冬官大司空。
都宪中丞,都御史之号;内翰学士,翰林院之称。
天使誉称行人,司成尊称祭酒。
称都堂曰大抚台,称巡按曰大柱史。
方伯、藩侯,左右布政之号;宪台、廉宪,提刑按察之称。
宗师称为大文衡,副使称为大宪副。
郡侯、邦伯,知府名尊;郡丞、贰侯,同知誉美。
郡宰、别驾,乃称通判;司理、廌史,赞美推官。
刺史、州牧,乃知州之两号;廌史、台谏,即知县之以称。
乡宦曰乡绅,农官曰田畯。
钧座、台座,皆称仕宦;帐下、麾下,并美武官。
秩官既分九品,命妇亦有七阶。
一品曰夫人,二品亦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妇人受封曰金花诰,状元报捷曰紫泥封。
唐玄宗以金瓯覆宰相之名,宋真宗以美珠箝谏臣之口。
金马玉堂,羡翰林之声价;朱幡皂盖,仰郡守之威仪。
台辅曰紫阁名公,知府曰黄堂太守。
府尹之禄二千石,太守之马五花骢。
代天巡狩,赞称巡按;指日高升,预贺官僚。
初到任曰下车,告致仕曰解组。
藩垣屏翰,方伯犹古诸侯之国;墨绶铜章,令尹即古子男之帮。
太监掌阉门之禁令,故曰阉宦;朝臣皆搢笏于绅间,故曰缙绅。
萧曹相汉高,曾为刀笔吏;汲黯相汉武,真是社稷臣。
召伯布文王之政,尝舍甘棠之下,后人思其遗爱,不忍伐其树;孔明有王佐之才,尝隐草庐之中,先主慕其令名,乃三顾其庐。
鱼头参政,鲁宗道秉性骨鲠;伴食宰相,卢怀慎居位无能。
王德用,人称黑王相公;赵清献,世号铁面御史。
汉刘宽责民,蒲鞭示辱;项仲山洁己,饮马投钱。
李善感直言不讳,竟称鸣凤朝阳;汉张纲弹劾无私,直斥豺狼当道。
民爱邓侯之政,挽之不留;人言谢令之贪,推之不去。
廉范守蜀郡,民歌五裤;张堪守渔阳,麦穗两歧。
鲁恭为中牟令,桑下有驯雉之异;郭汲为并州守,儿童有竹马之迎。
鲜于子骏,宁非一路福星;司马温公,真是万家生佛。
鸾凤不栖枳棘,羡仇香之为主簿;河阳遍种桃花,乃潘岳之为县官。
刘昆宰江陵,昔日反风灭火;龚遂守渤海,令民卖刀买牛。
此皆德政可歌,是以令名攸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幼学琼林-卷一-文臣-译文
帝王有出震向离的象征,大臣有补天浴日的功绩。
三公对应天上的三台星,郎官对应天上的列宿星。
宰相的职位位于台铉,吏部负责选拔官员。
吏部的天官是大冢宰,户部的地官是大司徒。
礼部的春官是大宗伯,兵部的夏官是大司马。
刑部的秋官是大司寇,工部的冬官是大司空。
都宪中丞是都御史的称号;内翰学士是翰林院的称呼。
天使被称为行人,司成被称为祭酒。
称都堂为大抚台,称巡按为大柱史。
方伯、藩侯是左右布政的称号;宪台、廉宪是提刑按察的称呼。
宗师被称为大文衡,副使被称为大宪副。
郡侯、邦伯是知府的尊称;郡丞、贰侯是同知的美誉。
郡宰、别驾是通判的称呼;司理、廌史是推官的美誉。
刺史、州牧是知州的两个称号;廌史、台谏是知县的称呼。
乡宦被称为乡绅,农官被称为田畯。
钧座、台座都是对官员的称呼;帐下、麾下都是对武官的美称。
官员的品级分为九品,命妇的品级也有七阶。
一品称为夫人,二品也称为夫人,三品称为淑人,四品称为恭人,五品称为宜人,六品称为安人,七品称为孺人。
妇人受封称为金花诰,状元报捷称为紫泥封。
唐玄宗用金瓯覆盖宰相的名字,宋真宗用美珠封住谏臣的口。
金马玉堂,羡慕翰林的名声;朱幡皂盖,仰慕郡守的威仪。
台辅被称为紫阁名公,知府被称为黄堂太守。
府尹的俸禄是二千石,太守的马是五花骢。
代天巡狩,称赞巡按;指日高升,预祝官僚。
初到任称为下车,告老还乡称为解组。
藩垣屏翰,方伯如同古代的诸侯国;墨绶铜章,令尹如同古代的子男国。
太监掌管阉门的禁令,所以称为阉宦;朝臣都在绅间插笏,所以称为缙绅。
萧曹辅佐汉高祖,曾是刀笔吏;汲黯辅佐汉武帝,真是社稷之臣。
召伯推行文王的政策,曾在甘棠树下休息,后人怀念他的遗爱,不忍砍伐那棵树;孔明有辅佐君王的才能,曾隐居在草庐中,先主仰慕他的名声,三次拜访他的草庐。
鱼头参政,鲁宗道性格刚直;伴食宰相,卢怀慎在位无能。
王德用,人称黑王相公;赵清献,世号铁面御史。
汉刘宽责罚百姓,用蒲鞭表示羞辱;项仲山洁身自好,饮马投钱。
李善感直言不讳,竟被称为鸣凤朝阳;汉张纲弹劾无私,直斥豺狼当道。
百姓爱戴邓侯的政绩,挽留不住;人们议论谢令的贪婪,推辞不去。
廉范治理蜀郡,百姓歌颂五裤;张堪治理渔阳,麦穗两歧。
鲁恭担任中牟县令,桑树下有驯雉的异象;郭汲担任并州太守,儿童有竹马迎接。
鲜于子骏,难道不是一路福星;司马温公,真是万家生佛。
鸾凤不栖枳棘,羡慕仇香担任主簿;河阳遍种桃花,是潘岳担任县官。
刘昆治理江陵,昔日反风灭火;龚遂治理渤海,令百姓卖刀买牛。
这些都是德政值得歌颂,因此名声显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幼学琼林-卷一-文臣-注解
出震向离:震和离是八卦中的两个卦象,震代表东方,离代表南方。这里用来形容帝王的威仪和方向感。
补天浴日:比喻大臣有极大的功绩,能够补天和浴日,形容其功勋卓著。
三公:古代中国最高的三个官职,通常指太师、太傅、太保。
三台:古代天文学中的三颗星,象征三公的地位。
郎官:古代官名,泛指朝廷中的官员。
列宿:指天上的星宿,比喻朝廷中的官员。
台铉:古代官名,指宰相的职位。
铨衡:指吏部的职责,负责官员的选拔和考核。
天官:古代官名,指吏部尚书。
地官:古代官名,指户部尚书。
春官:古代官名,指礼部尚书。
夏官:古代官名,指兵部尚书。
秋官:古代官名,指刑部尚书。
冬官:古代官名,指工部尚书。
都宪:古代官名,指都御史。
内翰:古代官名,指翰林院的官员。
行人:古代官名,指负责传达皇帝命令的官员。
祭酒:古代官名,指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大抚台:古代官名,指巡抚。
大柱史:古代官名,指巡按御史。
方伯:古代官名,指布政使。
藩侯:古代官名,指布政使。
宪台:古代官名,指按察使。
廉宪:古代官名,指按察使。
大文衡:古代官名,指提学使。
大宪副:古代官名,指按察副使。
郡侯:古代官名,指知府。
邦伯:古代官名,指知府。
郡丞:古代官名,指同知。
贰侯:古代官名,指同知。
郡宰:古代官名,指通判。
别驾:古代官名,指通判。
司理:古代官名,指推官。
廌史:古代官名,指推官。
刺史:古代官名,指知州。
州牧:古代官名,指知州。
台谏:古代官名,指知县。
乡绅:古代指地方上有声望的士绅。
田畯:古代指负责农业的官员。
钧座:古代对官员的尊称。
台座:古代对官员的尊称。
帐下:古代对武官的尊称。
麾下:古代对武官的尊称。
九品:古代官员的九个等级。
命妇:古代对受封的女性的称呼。
金花诰:古代对受封女性的封号。
紫泥封:古代对状元及第的封号。
金瓯:古代对宰相的尊称。
美珠:古代对谏臣的尊称。
金马玉堂:古代对翰林院的尊称。
朱幡皂盖:古代对郡守的尊称。
紫阁:古代对宰相的尊称。
黄堂:古代对知府的尊称。
府尹:古代官名,指知府。
太守:古代官名,指知府。
五花骢:古代对太守坐骑的尊称。
巡按:古代官名,指巡按御史。
下车:古代指官员初到任。
解组:古代指官员退休。
藩垣:古代对布政使的尊称。
屏翰:古代对布政使的尊称。
墨绶:古代对县令的尊称。
铜章:古代对县令的尊称。
阉宦:古代对太监的称呼。
缙绅:古代对朝廷官员的称呼。
刀笔吏:古代对文官的称呼。
社稷臣:古代对忠臣的称呼。
甘棠:古代对贤臣的尊称。
草庐:古代对隐士的尊称。
鱼头参政:古代对鲁宗道的尊称。
伴食宰相:古代对卢怀慎的贬称。
黑王相公:古代对王德用的尊称。
铁面御史:古代对赵清献的尊称。
蒲鞭:古代对刘宽的尊称。
饮马投钱:古代对项仲山的尊称。
鸣凤朝阳:古代对李善感的尊称。
豺狼当道:古代对张纲的尊称。
邓侯:古代对邓侯的尊称。
谢令:古代对谢令的贬称。
五裤:古代对廉范的尊称。
麦穗两歧:古代对张堪的尊称。
驯雉:古代对鲁恭的尊称。
竹马:古代对郭汲的尊称。
一路福星:古代对鲜于子骏的尊称。
万家生佛:古代对司马温公的尊称。
枳棘:古代对仇香的尊称。
桃花:古代对潘岳的尊称。
反风灭火:古代对刘昆的尊称。
卖刀买牛:古代对龚遂的尊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幼学琼林-卷一-文臣-评注
这段古文通过对古代官职、封号、尊称的详细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官僚体系的复杂性和等级制度的严密性。文中提到的各种官职和封号,如三公、郎官、吏部、户部等,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精细分工和严格等级。
文中还提到了一些历史人物和典故,如萧曹、汲黯、召伯、孔明等,这些人物和典故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历史内涵,也展示了古代中国对贤臣、忠臣的推崇和敬仰。通过这些人物和典故,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念。
此外,文中还使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如“补天浴日”、“金马玉堂”等,这些修辞手法不仅增强了文本的艺术表现力,也使得文本更具文化内涵和历史深度。通过这些比喻和象征,读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古代中国对官员功绩和地位的重视。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官职、封号、尊称的详细描述,以及对历史人物和典故的引用,全面展示了古代中国官僚体系的复杂性和等级制度的严密性,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对贤臣、忠臣的推崇和敬仰。这些内容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