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喻世明言-卷六

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他是明代白话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喻世明言》共40篇,是“三言”之一,收录了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内容多取材于民间故事,涉及爱情、婚姻、官场、社会风俗等,语言通俗生动,情节曲折,反映了明代社会的现实生活。它是研究明代文学和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喻世明言-卷六-原文

葛令公生遣弄珠儿

当时五霸说庄王,不但强梁压上邦。多少倾城因女色,绝缨一事已无双。

话说春秋时,楚国有个庄王,姓毕,名旅,是五霸中一霸。那庄王曾大宴群臣于寝殿,美人俱侍。偶然风吹烛灭,有一人从暗中牵美人之衣。美人扯断了他系冠的缨素,诉与庄王,要他查名治罪。庄王想道:“酒后疏狂,人人常态。我岂为一女子上,坐人罪过,使人笑戏?轻贤好色,岂不可耻?”于是出令曰:“今日饮酒甚乐,在坐不绝缨者不欢。”比及烛至,满座的冠缨都解,竟不知调戏美人的是那一个。后来晋楚交战,庄王为晋兵所困,渐渐危急。忽有上将,杀入重围,救出庄王。庄王得脱,问:“救我者为谁?”那将俯伏在地,道:“臣乃昔日绝缨之人也。蒙吾王隐蔽,不加罪责,臣今愿以死报恩。”庄王大喜道:“寡人若听美人之言,几丧我一员猛将矣。”后来大败晋兵,诸侯都叛晋归楚,号为一代之霸。有诗为证:

美人空自绝冠缨,岂为蛾眉失虎臣?莫怪荆襄多霸气,骊山戏火是何人?

世人度量狭窄,心术刻薄,还要搜他人的隐过,显自己的精明;莫说犯出不是来,他肯轻饶了你?这般人一生有怨无恩,但有缓急,也没人与他分忧替力了。像楚庄王恁般弃人小过,成其大业,真乃英雄举动,古今罕有。说话的,难道真个没有第二个了?看官,我再说一个与你听。你道是那一朝人物?却是唐末五代时人。那五代?梁、唐、晋、汉、周,是名五代。梁乃朱温,唐乃李存勖,晋乃石敬瑭,汉乃刘知远,周乃郭威。方才要说的,正是梁朝中一员虎将,姓葛,名周,生来胸襟海阔,志量山高;力敌万夫,身经百战。他原是芒砀山中同朱温起手做事的,后来朱温受了唐禅,做了大梁皇帝,封葛周中书令兼领节度使之职,镇守兖州。这兖州,与河北逼近,河北便是后唐李克用地面,所以梁太祖特著亲信的大臣镇守,弹压山东,虎视那河北。河北人仰他的威名,传出个口号来,道是:‘山东一条葛,无事莫撩拨。’从此人都称为“葛令公”。手下雄兵十万,战将如云,自不必说。

其中单表一人,复姓申徒,名泰,泗水人氏,身长七尺,相貌堂堂;轮的好刀,射的好箭。先前未曾遭际,只在葛令公帐下做个亲军。后来葛令公在甑山打围,申徒泰射倒一鹿,当有三班教师前来争夺。申徒泰只身独臂,打赢了三班教师,手提死鹿,到令公面前告罪。令公见他胆勇,并不计较,到有心抬举他。次日,教场演武,夸他弓马熟闲,补他做个虞候,随身听用。一应军情大事,好生重托。他为自家贫未娶,只在府厅耳房内栖止,这夥守厅军壮都称他做“厅头”;因此上下人等,顺口也都唤做“厅头”。正是:

萧何治狱为秦吏,韩信曾官执戟郎。蠖屈龙腾皆运会,男儿出处又何常?

话分两头。却说葛令公姬妾众多,嫌宅院狭窄,教人相了地形,在东南角旺地上,另创个衙门,极其宏丽,限一年内,务要完工。每日差厅头去点闸两次。时值清明佳节,家家士女踏青,处处游人玩景。葛令公吩咐设宴岳云楼上。这个楼是兖州城中最高之处,葛令公引著一班姬妾,登楼玩赏。原来令公姬妾虽多,其中只有一人出色,名曰弄珠儿。那弄珠儿生得如何?

目如秋水,眉似远山。小口樱桃,细腰杨柳。妖艳不数太真,轻盈胜如飞燕。恍疑仙女临凡世,西子南威总不如。

葛令公十分宠爱,日则侍侧,夜则专房。宅院中称为“珠娘”。这一日,同在岳云楼饮酒作乐。那申徒泰在新府点闸了人工,到楼前回话。令公唤他上楼,把金莲花巨杯赏他三杯美酒。申徒泰吃了,拜谢令公赏赐,起在一边。忽然抬头,见令公身边立个美妾,明眸皓齿,光艳照人。心中暗想:“世上怎有恁般好女子?莫非天上降下来的神仙么?”那申徒泰正当壮年慕色之际,况且不曾娶妻,平昔间也曾听得人说令公有个美姬,叫做珠娘,十分颜色,只恨难得见面!今番见了这出色的人物,料想是他了。不觉三魂飘荡,七魄飞扬,一对眼睛光射定在这女子身上。真个是观之不足,看之有馀。不堤防葛令公有话问他,叫道:“厅头,这工程几时可完?呀,申徒泰,申徒泰!问你工程几时可完!”连连唤了几声,全不答应。自古道“心无二用”,原来申徒泰一心对著那女子身上出神去了,这边呼唤,都不听得,也不知吩咐的是甚话。葛令公看见申徒泰目不转睛,已知其意,笑了一笑,便教撤了筵席,也不叫唤他,也不说破他出来。

却说伏侍的众军校看见令公叫呼不应,到替他捏两把汗。幸得令公不加嗔责,正不知甚么意思,少不得学与申徒泰知道。申徒泰听罢,大惊,想道:“我这条性命,只在早晚,必然难保。”整整愁了一夜。正是:

是非只为闲撩拨,烦恼皆因不老成。

到次日,令公升厅理事,申徒泰远远站著,头也不敢抬起。巴得散衙,这日就无事了。一连数日,神思恍惚,坐卧不安。葛令公晓得他心下忧惶,到把几句好言语安慰他,又差他往新府专管催督工程,遣他闸去。申徒泰离了令公左右,分明拾了性命一般。才得三分安稳,又怕令公在这场差使内寻他罪罚,到底有些疑虑,十分小心勤谨,早夜督工,不辞辛苦。

忽一日,葛令公差虞候许高来替申徒泰回衙。申徒泰闻知,又是一番惊恐,战战兢兢的离了新府,

外宅,故此重新摆设。”谁知其中就理!

这日,申徒泰同著一般虞候,正在新府声喏庆贺。令公独唤申徒泰上前,说道:“郯城之功,久未图报。闻汝尚未娶妻,小妾颇工颜色,特奉赠为配。薄有资妆,都在旧府。今日是上吉之日,便可就彼成亲,就把这宅院判与你夫妻居住。”

申徒泰听得,到吓得面如土色,不住的磕头,只道得个“不敢”二字,那里还说得出什么说话!

令公又道:“大丈夫意气相许,头颅可断,何况一妾!我主张已定,休得推阻。”

申徒泰兀自谦让,令公吩咐众虞候,替他披红插花,随班乐工奏动鼓乐。众虞候喝道:“申徒泰,拜谢了令公!”

申徒泰恰似梦里一般,拜了几拜,不由自身做主,众人拥他出府上马。乐人迎导而去,直到旧府。

只见旧时一班直厅的军壮,预先领了钧旨,都来参谒。前厅后堂,悬花结彩。丫环、养娘等引出新人交拜,鼓乐喧天,做起花烛筵席。

申徒泰定睛看时,那女子正是岳云楼中所见。当时只道是天上神仙,霎时出现。因为贪看他颜色,险些儿获其大祸,丧了性命。谁知今日等闲间做了百年眷属,岂非侥幸?

进到内宅,只见器用供帐,件件新,色色备,分明钻入锦绣窝中,好生过意不去。当晚就在西房安置,夫妻欢喜,自不必说。

次日,双双两口儿都到新府拜谢葛令公。令公吩咐挂了回避牌,不消相见。

刚才转身回去,不多时,门上报到令公自来了,申徒泰慌忙迎著马头下跪迎接。葛令公下马扶起,直至厅上。

令公捧出告身一道,请申徒泰为参谋之职。原来那时做镇使的,都请得有空头告身,但是军中合用官员,随他填写取用,然后奏闻朝廷,无有不依。况且申徒泰已有功绩,申奏去了,朝廷自然优录的。

令公教取官带与申徒泰换了,以礼相接。自此申徒泰洗落了“厅头”二字,感谢令公不尽。

一日,与浑家闲话,问及令公平日恁般宠爱,如何割舍得下?

弄珠儿叙起岳云楼目不转睛之语:“令公说你锺情于妾,特地割爱相赠。”

申徒泰听罢,才晓得令公体悉人情,重贤轻色,真大丈夫之所为也。

这一节传出,军中都知道了,没一个人不夸扬令公仁德,都愿替他出力尽死。终令公之世,人心悦服,地方安静。

后人有诗赞云:

重贤轻色古今稀,反怨为恩事更奇。试借兖州功薄看,黄金台上有名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喻世明言-卷六-译文

葛令公生遣弄珠儿

当时五霸中说到庄王,他不仅以强大的力量压制了其他诸侯国。许多国家因为女色而倾覆,但庄王的绝缨事件却是独一无二的。

话说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庄王,姓毕,名旅,是五霸之一。庄王曾在寝殿大宴群臣,美人们都侍奉在旁。偶然间风吹灭了蜡烛,有一个人在黑暗中拉了美人的衣服。美人扯断了他系冠的缨带,向庄王诉苦,要求查明此人并治罪。庄王心想:“酒后失态,是人之常情。我怎能因为一个女子,就给人定罪,让人笑话?轻视贤能,贪恋女色,岂不可耻?”于是下令说:“今天饮酒非常愉快,在座的人如果不解下冠缨就不算尽兴。”等到蜡烛重新点燃,满座的人都解下了冠缨,竟然不知道调戏美人的是谁。后来晋楚交战,庄王被晋兵围困,情况越来越危急。突然有一位上将杀入重围,救出了庄王。庄王脱险后问:“救我的那个人是谁?”那位将领跪在地上说:“臣就是昔日绝缨之人。蒙大王宽容,不加罪责,臣今天愿意以死报恩。”庄王大喜道:“如果寡人听了美人的话,差点就失去了一位猛将。”后来庄王大败晋兵,诸侯都背叛晋国归顺楚国,庄王被称为一代霸主。有诗为证:

美人空自绝冠缨,岂为蛾眉失虎臣?莫怪荆襄多霸气,骊山戏火是何人?

世人度量狭窄,心术刻薄,还要搜他人的隐过,显自己的精明;不要说犯了错,他肯轻易放过你吗?这种人一生有怨无恩,但有急事,也没人与他分忧替力了。像楚庄王那样宽容小过,成就大业,真是英雄举动,古今少有。说话的,难道真的没有第二个了吗?看官,我再说一个给你听。你道是那一朝人物?却是唐末五代时人。那五代?梁、唐、晋、汉、周,是名五代。梁乃朱温,唐乃李存勖,晋乃石敬瑭,汉乃刘知远,周乃郭威。方才要说的,正是梁朝中一员虎将,姓葛,名周,生来胸襟海阔,志量山高;力敌万夫,身经百战。他原是芒砀山中同朱温起手做事的,后来朱温受了唐禅,做了大梁皇帝,封葛周中书令兼领节度使之职,镇守兖州。这兖州,与河北逼近,河北便是后唐李克用地面,所以梁太祖特著亲信的大臣镇守,弹压山东,虎视那河北。河北人仰他的威名,传出个口号来,道是:‘山东一条葛,无事莫撩拨。’从此人都称为“葛令公”。手下雄兵十万,战将如云,自不必说。

其中单表一人,复姓申徒,名泰,泗水人氏,身长七尺,相貌堂堂;轮的好刀,射的好箭。先前未曾遭际,只在葛令公帐下做个亲军。后来葛令公在甑山打围,申徒泰射倒一鹿,当有三班教师前来争夺。申徒泰只身独臂,打赢了三班教师,手提死鹿,到令公面前告罪。令公见他胆勇,并不计较,到有心抬举他。次日,教场演武,夸他弓马熟闲,补他做个虞候,随身听用。一应军情大事,好生重托。他为自家贫未娶,只在府厅耳房内栖止,这夥守厅军壮都称他做“厅头”;因此上下人等,顺口也都唤做“厅头”。正是:

萧何治狱为秦吏,韩信曾官执戟郎。蠖屈龙腾皆运会,男儿出处又何常?

话分两头。却说葛令公姬妾众多,嫌宅院狭窄,教人相了地形,在东南角旺地上,另创个衙门,极其宏丽,限一年内,务要完工。每日差厅头去点闸两次。时值清明佳节,家家士女踏青,处处游人玩景。葛令公吩咐设宴岳云楼上。这个楼是兖州城中最高之处,葛令公引著一班姬妾,登楼玩赏。原来令公姬妾虽多,其中只有一人出色,名曰弄珠儿。那弄珠儿生得如何?

目如秋水,眉似远山。小口樱桃,细腰杨柳。妖艳不数太真,轻盈胜如飞燕。恍疑仙女临凡世,西子南威总不如。

葛令公十分宠爱,日则侍侧,夜则专房。宅院中称为“珠娘”。这一日,同在岳云楼饮酒作乐。那申徒泰在新府点闸了人工,到楼前回话。令公唤他上楼,把金莲花巨杯赏他三杯美酒。申徒泰吃了,拜谢令公赏赐,起在一边。忽然抬头,见令公身边立个美妾,明眸皓齿,光艳照人。心中暗想:“世上怎有恁般好女子?莫非天上降下来的神仙么?”那申徒泰正当壮年慕色之际,况且不曾娶妻,平昔间也曾听得人说令公有个美姬,叫做珠娘,十分颜色,只恨难得见面!今番见了这出色的人物,料想是他了。不觉三魂飘荡,七魄飞扬,一对眼睛光射定在这女子身上。真个是观之不足,看之有馀。不堤防葛令公有话问他,叫道:“厅头,这工程几时可完?呀,申徒泰,申徒泰!问你工程几时可完!”连连唤了几声,全不答应。自古道“心无二用”,原来申徒泰一心对著那女子身上出神去了,这边呼唤,都不听得,也不知吩咐的是甚话。葛令公看见申徒泰目不转睛,已知其意,笑了一笑,便教撤了筵席,也不叫唤他,也不说破他出来。

却说伏侍的众军校看见令公叫呼不应,到替他捏两把汗。幸得令公不加嗔责,正不知甚么意思,少不得学与申徒泰知道。申徒泰听罢,大惊,想道:“我这条性命,只在早晚,必然难保。”整整愁了一夜。正是:

是非只为闲撩拨,烦恼皆因不老成。

到次日,令公升厅理事,申徒泰远远站著,头也不敢抬起。巴得散衙,这日就无事了。一连数日,神思恍惚,坐卧不安。葛令公晓得他心下忧惶,到把几句好言语安慰他,又差他往新府专管催督工程,遣他闸去。申徒泰离了令公左右,分明拾了性命一般。才得三分安稳,又怕令公在这场差使内寻他罪罚,到底有些疑虑,十分小心勤谨,早夜督工,不辞辛苦。

忽一日,葛令公差虞候许高来替申徒泰回衙。申徒泰闻知,又是一番惊恐,战战兢兢的离了新府,

外宅,因此重新布置。”谁知道其中的道理!

这一天,申徒泰和一群虞候一起,在新府中欢呼庆贺。令公单独叫申徒泰上前,说道:“你在郯城的功劳,我一直没有报答。听说你还没有娶妻,我的小妾容貌不错,特意送给你做妻子。还有一些嫁妆,都在旧府。今天是吉日,你们就可以在那里成亲,这所宅院也判给你们夫妻居住。”

申徒泰听了,吓得面如土色,不停地磕头,只说“不敢”二字,哪里还能说出别的话!

令公又说:“大丈夫之间意气相投,头颅都可以断送,何况一个小妾!我已经决定了,不要再推辞。”

申徒泰还在谦让,令公吩咐众虞候,给他披上红绸、插上花,乐工奏起鼓乐。众虞候喊道:“申徒泰,拜谢令公!”

申徒泰像做梦一样,拜了几拜,身不由己,众人簇拥着他出府上马。乐人引导着他们,直到旧府。

只见旧府里的一群军壮,已经提前领了命令,都来参拜。前厅后堂,挂满了花和彩带。丫环、养娘等引着新人交拜,鼓乐喧天,开始举行花烛宴席。

申徒泰定睛一看,那女子正是他在岳云楼中见过的。当时只觉得她是天上的仙女,突然出现。因为贪看她的美貌,差点惹上大祸,丢了性命。谁知道今天竟然轻易地成了百年夫妻,岂不是侥幸?

进入内宅,只见所有的器具和摆设都是新的,样样齐全,仿佛进入了锦绣窝中,心里非常过意不去。当晚就在西房安置,夫妻俩的欢喜自不必说。

第二天,夫妻俩一起到新府拜谢葛令公。令公吩咐挂上回避牌,不必相见。

刚转身回去不久,门上报令公亲自来了,申徒泰慌忙迎上去,跪在马头前迎接。葛令公下马扶起他,直到厅上。

令公拿出一道任命书,请申徒泰担任参谋之职。原来那时做镇使的,都有空白的任命书,只要是军中需要的官员,可以随意填写任用,然后上报朝廷,朝廷没有不批准的。况且申徒泰已经有功绩,上报朝廷后,朝廷自然会优待他。

令公让人取来官服和官带,给申徒泰换上,以礼相待。从此,申徒泰摆脱了“厅头”的称号,对令公感激不尽。

一天,申徒泰和妻子闲聊,问起令公平日如此宠爱她,怎么舍得割爱?

弄珠儿说起岳云楼中申徒泰目不转睛看她的情景:“令公说你钟情于我,特意割爱相赠。”

申徒泰听完,才明白令公体察人情,重视贤才而轻视美色,真是大丈夫的行为。

这件事传开后,军中的人都知道了,没有一个人不称赞令公的仁德,都愿意为他出力效死。直到令公去世,人心悦服,地方安宁。

后人有诗赞道:

重视贤才轻视美色,古今罕见,反怨为恩更是奇事。试看兖州的功绩簿,黄金台上还有名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喻世明言-卷六-注解

庄王:春秋时期楚国的君主,姓毕名旅,是五霸之一。庄王以宽容大度著称,其绝缨一事成为后世传颂的典故。

绝缨:指庄王在宴会上因风吹烛灭,有人暗中牵美人之衣,美人扯断其冠缨,庄王为不追究此事,下令所有人解下冠缨,以示宽容。

葛令公:葛令公是五代时期后梁的重要将领,本名葛从周,因功被封为令公,是后梁开国皇帝朱温的亲信。

申徒泰:文中人物,原为厅头,后因功被提拔为参谋。

弄珠儿:文中人物,申徒泰的妻子。

九宫八卦阵:九宫八卦阵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军事阵法,源于道教的九宫八卦理论,强调阵法的变化和灵活性,常用于战争中以迷惑和击败敌人。

李存璋:李存璋是唐朝末年的著名将领,以勇猛和军事才能闻名,曾参与多次重要战役。

郯城:郯城位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历史上是重要的军事要地。

兖州:古代地名,今山东兖州一带。

琅琊山:琅琊山位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历史上是著名的军事要地和文化名胜。

沈祥:沈祥是唐朝将领,在此文中作为李存璋的先锋出现,最终被申徒泰斩杀。

外宅:指官员或贵族的别院,通常用于休闲或安置家眷。

虞候:古代官职,负责宫廷或贵族的侍卫和礼仪事务。

令公:对高级官员的尊称,文中指葛令公。

郯城之功:指申徒泰在郯城立下的战功。

资妆:嫁妆,指女子出嫁时带去的财物。

上吉之日:指黄道吉日,适合举行婚礼等喜庆活动的日子。

告身:古代官员的任命书。

参谋:古代官职,负责军事策划和参谋工作。

厅头:古代官职,负责厅堂事务,地位较低。

岳云楼:文中地点,申徒泰在此初见弄珠儿。

黄金台:古代地名,传说为燕昭王招贤纳士之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喻世明言-卷六-评注

这段文本通过两个历史故事,展现了古代君主的宽容与将领的忠诚,以及人性中的欲望与道德冲突。首先,楚庄王的绝缨一事体现了他的宽容大度。庄王在宴会上因风吹烛灭,有人暗中牵美人之衣,美人扯断其冠缨,庄王为不追究此事,下令所有人解下冠缨,以示宽容。这一举动不仅避免了因小事而失去一员猛将,还赢得了将领的忠诚,最终在晋楚交战中得到了回报。庄王的宽容不仅是一种政治智慧,更是一种道德典范,体现了古代君主的仁德与远见。

其次,葛令公与申徒泰的故事则展现了人性中的欲望与道德冲突。申徒泰因对葛令公的宠妾弄珠儿心生爱慕,陷入困境。葛令公虽然发现了申徒泰的心思,但并未立即责罚,而是通过调离申徒泰来化解矛盾。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葛令公的智慧与宽容,也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与矛盾。申徒泰的倾慕虽然出于自然的情感,但在当时的道德与权力结构下,这种情感却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葛令公的处理方式既避免了冲突的激化,又保全了申徒泰的性命,体现了古代权力结构中的微妙平衡。

从艺术特色上看,这段文本通过对比两个历史故事,展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人物性格与命运。楚庄王的故事以宽容为主题,通过绝缨一事展现了君主的仁德与智慧;而葛令公与申徒泰的故事则以欲望与道德冲突为主题,通过申徒泰的倾慕与葛令公的处理方式,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与矛盾。两个故事相互映衬,既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又揭示了人性中的普遍问题。

从历史价值上看,这段文本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权力结构与道德观念,还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展现了古代君主的政治智慧与将领的忠诚。楚庄王的宽容与葛令公的智慧,都是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政治实践与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申徒泰的故事也揭示了古代社会中个体在权力与道德之间的挣扎,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本文选自《五代史平话》,描写了五代时期后梁将领葛从周(葛令公)与唐朝将领李存璋之间的军事对抗。文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对话,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将领之间的智勇较量。

首先,文中通过葛令公与申徒泰的对话,展现了古代将领与部下之间的信任与依赖。葛令公因帐下无人,选择信任申徒泰,并赏赐他盔甲,体现了古代将领对忠诚和勇气的重视。申徒泰虽然心中有所忧虑,但仍然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展现了其忠诚和勇敢。

其次,文中对九宫八卦阵的描写,体现了古代军事阵法的复杂性和智慧。葛令公在观察李存璋的阵法后,感叹其大将之才,并决定等待时机再进攻,展现了其作为将领的冷静和智慧。这种对古代军事阵法的描写,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历史背景,也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

再次,申徒泰的英勇表现是本文的高潮部分。他单枪匹马杀入敌阵,斩杀敌将沈祥,展现了其无畏的勇气和卓越的战斗力。这一情节不仅突出了申徒泰的个人英雄主义,也反映了古代战争中个人勇武的重要性。

最后,文中对弄珠儿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女性在权力和婚姻中的无奈。葛令公将弄珠儿赏赐给申徒泰,虽然表面上是为了酬谢其功劳,但实际上也反映了古代女性在男性权力斗争中的被动地位。弄珠儿的泪水和无奈,揭示了古代女性在婚姻中的不自由和无奈。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刻画,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将领之间的智勇较量以及女性在权力和婚姻中的无奈。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历史背景,也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感染力。

这段文字出自古代小说,讲述了申徒泰因功受赏,被葛令公赠予美妾并提拔为参谋的故事。文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官场中的恩宠与提拔,以及人情世故的微妙变化。

首先,文中通过申徒泰的反应,生动地刻画了他的谦逊和惶恐。当他得知令公要将小妾赠予他时,他‘面如土色,不住的磕头’,表现出对令公恩宠的敬畏和不安。这种反应不仅体现了申徒泰的谦卑,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等级制度的森严。

其次,文中通过令公的行为,展现了古代官员的威严和慷慨。令公不仅赠予申徒泰美妾,还提拔他为参谋,显示出他对有功之臣的重视和奖赏。这种恩宠不仅是对申徒泰个人的认可,也是对军中其他将士的激励。

此外,文中还通过弄珠儿的叙述,揭示了令公的智慧和人情味。令公知道申徒泰对弄珠儿有情,特意将她赠予他,既成全了申徒泰的心愿,也体现了令公的宽厚和体恤。这种重贤轻色的行为,赢得了军中将士的尊敬和爱戴。

最后,文中通过后人的赞诗,总结了令公的仁德和功绩。诗中‘重贤轻色古今稀,反怨为恩事更奇’一句,高度评价了令公的行为,认为他的仁德和智慧在古今都是罕见的。这种评价不仅是对令公个人的赞美,也是对古代社会中贤能之士的推崇。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叙述,展现了古代官场中的恩宠与提拔,以及人情世故的微妙变化。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喻世明言-卷六》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589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