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他是明代白话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喻世明言》共40篇,是“三言”之一,收录了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内容多取材于民间故事,涉及爱情、婚姻、官场、社会风俗等,语言通俗生动,情节曲折,反映了明代社会的现实生活。它是研究明代文学和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喻世明言-卷二十-原文
陈从善梅岭失浑家
君骑白马连云栈,我驾孤舟乱石滩。扬鞭举棹休相笑,烟波名利大家难。
话说大宋徽宗宣和三年上,春间,黄榜招贤,大开选场。去这东京汴梁城内虎异营中,一秀才姓陈,名辛,字从善,年二十岁;故父是殿前太尉。这官人不幸父母蚤亡,只单身独自。自小好学,学得文武双全。正是:文欺孔孟,武赛孙吴;五经三史,六韬三略,无所不晓。新娶得一个浑家,乃东京金梁桥下张待诏之女,小字如春。年方二八,生得如花似玉。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夫妻二人,如鱼似水,且是说得著,不愿同日生,只愿同日死。这陈辛一心向善,常好斋供僧道。
一日,与妻言说:“今黄榜招贤,我欲赴选,求得一官半职,改换门闾,多少是好。”如春答曰:“只恐你命运不通,不得中举。”陈辛曰:“我正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不数日,去赴选场,偕众伺候挂榜。旬日之间,金榜题名,已登三甲进士。琼林宴罢,谢恩,御笔除授广东南雄沙角镇巡检司巡检。回家说与妻如春道:“今我蒙圣恩,除做南雄巡检之职,就要走马上任。我闻广东一路,千层峻岭,万叠高山,路途难行,盗贼烟瘴极多。如今便要收拾前去,如之奈何?”如春曰:“奴一身嫁与官人,只得同受甘苦。如今去做官,便是路途险难,只得前去,何必忧心?”陈辛见妻如此说,心下稍宽。正是:
青龙与白虎同行,吉凶事全然未保。
当日,陈巡检唤当直王吉吩咐曰:“我今得授广东南雄巡检之职,争奈路途险峻,好生艰难,你与我寻一个使唤的,一同前去。”王吉领命,往街市寻觅,不在话下。
却说陈巡检吩咐厨下使唤的:“明日是四月初三日,设斋多备斋供。不问云游全真道人,都要斋他,不得有缺。”
不说这里斋主备办。且说大罗仙界有一真人,号曰紫阳真君,于仙界观见陈辛奉真斋,道:“好生志诚!今投南雄巡检,争奈他妻有千日之灾。”吩咐大慧真人:“化作道童,听吾法旨:你可假名罗童,权与陈辛作伴当,护送夫妻二人。他妻若遇妖精,你可护送。”道童听旨,同真君到陈辛宅中,与陈巡检相见。礼毕,斋罢,真君问陈辛曰:“何故往日设斋欢喜,今日如何烦恼?”陈辛叉手告曰:“听小生诉禀:今蒙圣恩,除南雄巡检。争奈路远难行,又无兄弟,因此忧闷也。”真人曰:“我有这个道童,唤做罗童,年纪虽小,有些能处。今日权借与斋官,送到南雄沙角镇,便著他回来。”夫妻二人拜谢曰:“感蒙尊师降临,又赐道童相伴,此恩难报。”真君曰:“贫道物外之人,不思荣辱,岂图报恩?”拂袖而去了。陈辛曰:“且喜添得罗童做伴。”收拾琴、剑、书箱,辞了亲戚邻里,封锁门户,离了东京。十里长亭,五里短亭,迤逦而进。一路上,但见:
村前茅舍,庄后竹篱。村醪香透磁缸,浊酒满盛瓦瓮。架上麻衣,昨日芒郎留下当;酒帘大字,乡中学究醉时书。沽酒客暂解担囊,趱路人不停车马。
陈巡检骑著马,如春乘著轿,王吉、罗童挑著书箱行李,在路少不得饥餐渴饮,夜住晓行。罗童心中自忖:“我是大罗仙中大慧真人,今奉紫阳真君法旨,教我跟陈巡检往南雄沙角镇去。吾故意妆风做痴,教他不识咱真相。”遂乃行走不动,上前退后。如春见罗童如此嫌迟,好生心恼,再三要赶回去,陈巡检不肯,恐背了真人重恩。罗童正行在路,打火造饭,哭哭啼啼不肯吃,连陈巡检也厌烦了。如春孺人执性,定要赶罗童回去。罗童越耍风,叫:“走不动!”王吉搀扶著行,不五里叫:“腰疼!”大哭不止。如春说与陈巡检:“当初指望得罗童用,今日不曾得他半分之力,不如教他回去。”陈巡检不合听了孺人言语,打发罗童回去。有分教如春争些个做了失乡之鬼。正是:
鹿迷郑相应难辨,蝶梦周公未可知。
当日打发罗童回去,且得耳根清净。陈巡检夫妻和王吉三人前行。
且说梅岭之北有一洞,名曰申阳洞。洞中有一怪,号曰申阳公,乃猢狲精也。弟兄三人:一个是通天大圣,一个是弥天大圣,一个是齐天大圣。小妹便是泗州圣母。这齐天大圣神通广大,变化多端,能降各洞山魈,管领诸山猛兽。兴妖作法,摄偷可意佳人;啸月吟风,醉饮非凡美酒。与天地齐休,日月同长。这齐天大圣在洞中,观见岭下轿中,擡著一个佳人,娇嫩如花似玉,意欲取他。乃唤山神吩咐:“听吾号令,便化客店,你做小二哥,我做店主人。他必到此店投宿。更深夜静,摄此妇人入洞中。”山神听令,化作一店;申阳公变作店主,坐在店中。却好至黄昏时分,陈巡检与孺人如春并王吉至梅岭下,见天色黄昏,路逢一店,唤招商客店。王吉向前去敲门,店小二问曰:“客长有何勾当?”王吉答道:“我主人乃南雄沙角巡检之任,到此赶不著馆驿,欲借店中一宿,来蚤便行。”申阳公迎接陈巡检夫妻二人入店,头房安下。申阳公说与陈巡检曰:“老夫今年八十馀岁,今晚多口,劝官人一句:前面梅岭好生僻静,虎狼、劫盗极多。不如就老夫这里,安下孺人;官人自先去到任,多差弓兵人等来取,却好?”陈巡检答曰:“小官三代将门之子,通晓武艺,常怀报国之心,岂怕虎狼盗贼?”申公情知难劝,便不敢言,自退去了。
且说陈巡检夫妻二人到店房中,吃了些晚饭
风筝。
陈巡检为因孺人无有消息,心中好闷,思忆浑家,终日下泪。
正思念张如春之际,忽弓兵上报:“相公,祸事!今有南雄府府尹札付来报军情:有一强人,姓杨,名广,绰号‘镇山虎’,聚集五七百小喽罗,占据南林村,打家劫舍,杀人放火,百姓遭殃。札付巡检,‘火速带领所管一千人马,关领军器,前去收捕,毋得迟误。’”
陈巡检听知,火速收拾军器鞍马。披挂已了,引著一千人马,迳奔南林村来。
却说那南林村镇山虎正在寨中饮酒,小喽罗报说:“官军到来。”急上马持刀,一声锣响,引了五百小喽罗,前来迎敌。
陈巡检与镇山虎并不打话,两马相交,那草寇怎敌得陈巡检过?斗无十合,一矛刺镇山虎于马下,枭其首级,杀散小喽罗。
将首级回南雄府,当厅呈献。府尹大喜,重赏了当。自回巡检衙,办酒庆贺已毕。只因斩了镇山虎,真个是:
威名大振南雄府,武艺高强众所钦。
这陈巡检在任,倏忽却早三年官满。新官交替,陈巡检收拾行装,与王吉离了沙角镇。两程并作一程行,相望庾岭之下,红日西沉,天色已晚。
陈巡检一行人,望见远远松林间有一座寺。王吉告官人:“前面有一座寺,我们去投宿则个。”
陈巡检勒马向前,看那寺时,额上有“红莲寺”三个大金字。巡检下马,同一行人入寺。
元来这寺中长老,名号㫋大惠禅师,佛法广大,德行清高,是个古佛出世。
当时行者报与长老:“有一过往官人投宿。”长老教行者相请。巡检入方丈,参见长老。礼毕,长老问:“官人何来?”
陈巡检备说前事,“万望长老慈悲,指点陈辛,寻得孺人回乡,不忘重恩。”
长老曰:“官人听禀:此怪是白猿精,千年成器,变化难测。你孺人性贞烈,不肯依随,被他剪发赤脚,挑水浇花,受其苦楚。此人号曰申阳公,常到寺中,听说禅机,讲其佛法。官人若要见孺人,可在我寺中住几时。等申阳公来时,我劝化他回心,放还你妻,如何?”
陈巡检见长老如此说,心中喜欢,且在寺中歇下。正是:
五里亭亭一小峰,上分南北与西东。世间多少迷途客,一指还归大道中。
陈巡检在红莲寺中,一住十馀日。忽一日,行者报与长老:“申阳公到寺来也。”巡检闻之,躲于方丈中屏风后面。
只见长老相迎,申阳公入方丈叙礼毕,分位而坐。行者献茶。茶罢,申阳公告长老曰:“小圣无能断除爱欲,只为色心迷恋本性,谁能虎项解金铃?”
长老答曰:“尊圣要解虎项金铃,可解色心本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尘不染,万法皆明。莫怪老僧多言相劝,闻知你洞中有一如春娘子,在洞三年。他是贞节之妇,可放他一命还乡,此便是断却欲心也。”
申阳公听罢,回言:“长老,小圣心中正恨此人。罚他挑水三年,不肯回心。这等愚顽,决不轻放!”
陈巡检在屏风后听得说,正是:
提起心头火,咬碎口中牙。
陈巡检大怒!拔出所佩宝剑,劈头便砍。申阳公用手一指,其剑反著自身。申阳公曰:“吾不看长老之面,将你粉骨碎身,此冤必报。”道罢,申阳公别了长老,回去了。
自洞中叫张如春在面前,欲要剖腹取心,害其性命。得牡丹、金莲二人救解,依旧挑水浇花,不在话下。
且说陈巡检不知妻子下落,到也罢了;既晓得在申阳洞中,心下倍加烦恼。在红莲寺方丈中拜告长老:“怎生得见我妻之面?”
长老曰:“要见不难。老僧指一条径路,上山去寻。”长老叫行者引巡检去山间寻访,行者自回寺。
只说陈辛去寻妻,未知寻得见寻不见。正是:
风定始知蝉在树,灯残方见月临窗。
当日,陈巡检带了王吉,一同行者到梅岭山头,不顾崎岖峻险,走到山岩潭畔,见个赤脚挑水妇人。慌忙向前看时,正是如春。
夫妻二人抱头而哭,各诉前情,莫非梦中相见?一一告诉。
如春说:“昨日申公回洞,几乎一命不存。”巡检乃言:“谢红莲寺长老,指路来寻,不想却好遇你,不如共你逃走了罢。”
如春道:“走不得。申公妖法广大,神通莫测。他若知我走,赶上时,和官人性命不留。我闻申公平日只怕紫阳真君,除非求得他来,方解其难。官人可急回寺去,莫待申公知之,其祸不小。”
陈巡检只得弃了如春,归寺中拜谢长老,说已见娇妻,言:“申公只怕紫阳真君,他在东京曾与陈辛相会,今此间窵远,如何得他来救?”
长老见他如此哀告,乃言:“等我与你入定去看,便见分晓。”长老教行者焚香,入定去了一晌。出定回来,说与陈巡检曰:“当初紫阳真人与你一个道童,你到半路赶了他回去。你如今便可往,急走三日,必有报应。”
陈巡检见说,依其言,急急步行山寺。迤逦行了两日,并无踪迹。
且说紫阳真人在大罗仙境与罗童曰:“吾三年前,那陈巡检去上任时,他妻合有千日之灾,今已将满。吾怜他养道修真,好生虔心。吾今与汝同下凡间,去梅岭救取其妻回乡。”
罗童听旨,一同下凡,往广东路上行来。这日,却好陈巡检撞见真君同罗童远远而来,乃急急向前跪拜,哀告曰:“真君,望救度!弟子妻张如春被申阳公妖法摄在洞中三年,受其苦楚,望真君救难则个!”
真君笑曰:“陈辛,你可先去红莲寺中等,我便到也。”陈辛拜别,先回寺中,备办香案,迎接真君救难。正是:
法箓持身不等闲,立身起业有多般。千年铁树开花易,一日酆
都出世难。
陈巡检在寺中等了一日,只见紫阳真君行至寺中,端的道貌非凡。
长老直出寺门迎接,入方丈叙礼毕,分宾主坐定。
长老看紫阳真君,端的有神仪八极之表,道貌堂堂,威仪凛凛。
陈巡检拜在真君面前,告曰:“望真君慈悲,早救陈辛妻张如春性命还乡,自当重重拜答深恩。”
真君乃于香案前,口中不知说了几句言语,只见就方丈里起一阵风。
但见:
无形无影透人怀,二月桃花被绰开。就地撮将黄叶去,入山推出白云来。
那风过处,只见两个红巾天将出现,甚是勇猛。
这两员神将朝著真君声喏道:“吾师有何法旨?”
紫阳真君曰:“快与我去申阳洞中,擒拿齐天大圣前来,不可有失。”
两员天将去不多时,将申公一条铁索锁著,押到真君面前。
申公跪下,紫阳真君判断,喝令天将将申公押入酆都天牢问罪。
教罗童入申阳洞中,将众多妇女各各救出洞来,各令发付回家去讫。
张如春与陈辛夫妻再得团圆,向前拜谢紫阳真人。
真人别了长老、陈辛,与罗童冉冉腾空而去了。
这陈巡检将礼物拜谢了长老,与一寺僧行别了。
收拾行李轿马,王吉并一行从人离了红莲寺。
迤逦在路,不则一日,回到东京故乡。
夫妻团圆,尽老百年而终,有诗为证:
三年辛苦在申阳,恩爱夫妻痛断肠。终是妖邪难胜正,贞名落得至今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喻世明言-卷二十-译文
陈从善在梅岭失去了他的妻子
你骑着白马穿越云栈,我驾着孤舟在乱石滩上。扬鞭举桨不要互相嘲笑,烟波中的名利对大家来说都是困难的。
话说在大宋徽宗宣和三年春天,朝廷发布黄榜招贤,大举选拔人才。在东京汴梁城内的虎异营中,有一个秀才姓陈,名辛,字从善,二十岁;他的父亲曾是殿前太尉。这位官人不幸父母早逝,独自一人。他从小好学,学得文武双全。正是:文才胜过孔孟,武艺赛过孙吴;精通五经三史,六韬三略,无所不知。他新娶了一个妻子,是东京金梁桥下张待诏的女儿,小名叫如春。她年方二八,生得如花似玉。比花更解语,比玉更生香。夫妻二人,如鱼得水,而且情投意合,不愿同日生,只愿同日死。陈辛一心向善,常常斋供僧道。
一天,他对妻子说:“现在朝廷发布黄榜招贤,我想去参加选拔,求得一官半职,改变门庭,多少是好事。”如春回答说:“只怕你命运不济,不能中举。”陈辛说:“我正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没过几天,他去参加选拔,和众人一起等待挂榜。十天后,金榜题名,他中了三甲进士。琼林宴结束后,他谢恩,皇帝御笔任命他为广东南雄沙角镇巡检司巡检。回家后他对妻子如春说:“现在我蒙圣恩,被任命为南雄巡检,就要走马上任。我听说广东一路,千层峻岭,万叠高山,路途难行,盗贼和瘴气极多。现在就要收拾前去,怎么办?”如春说:“我一身嫁给你,只能同甘共苦。现在去做官,即使路途险难,也只能前去,何必忧心?”陈辛见妻子如此说,心里稍微宽慰。正是:
青龙与白虎同行,吉凶事全然未保。
当天,陈巡检叫来当值的王吉吩咐道:“我现在被任命为广东南雄巡检,但路途险峻,非常艰难,你帮我找一个使唤的人,一同前去。”王吉领命,去街市上寻找,这里不再多说。
却说陈巡检吩咐厨房的使唤人:“明天是四月初三,设斋多备斋供。不问云游的全真道人,都要斋供他们,不得有缺。”
不说这里斋主备办。且说大罗仙界有一位真人,名叫紫阳真君,在仙界看到陈辛奉真斋,说道:“真是诚心!现在他要去南雄巡检,可惜他妻子有千日之灾。”吩咐大慧真人:“化作道童,听我的法旨:你可以假名罗童,暂时与陈辛作伴,护送他们夫妻二人。如果他妻子遇到妖精,你可以护送。”道童听旨,和真君一起到陈辛家中,与陈巡检相见。礼毕,斋罢,真君问陈辛:“为什么往日设斋欢喜,今天却烦恼?”陈辛拱手告道:“听我诉说:现在我蒙圣恩,被任命为南雄巡检。但路远难行,又没有兄弟,因此忧闷。”真人说:“我有这个道童,名叫罗童,年纪虽小,有些本事。今天暂时借给你,送到南雄沙角镇,就让他回来。”夫妻二人拜谢道:“感谢尊师降临,又赐道童相伴,此恩难报。”真君说:“我是物外之人,不思荣辱,岂图报恩?”说完拂袖而去。陈辛说:“且喜添得罗童做伴。”收拾琴、剑、书箱,辞别亲戚邻里,封锁门户,离开东京。十里长亭,五里短亭,一路前行。一路上,只见:
村前茅舍,庄后竹篱。村醪香透磁缸,浊酒满盛瓦瓮。架上麻衣,昨日芒郎留下当;酒帘大字,乡中学究醉时书。沽酒客暂解担囊,赶路人不停车马。
陈巡检骑着马,如春乘着轿,王吉、罗童挑着书箱行李,在路上少不得饥餐渴饮,夜住晓行。罗童心中自忖:“我是大罗仙中的大慧真人,现在奉紫阳真君的法旨,让我跟陈巡检去南雄沙角镇。我故意装疯卖傻,让他不知道我的真相。”于是行走不动,上前退后。如春见罗童如此嫌迟,心里很恼火,再三要赶他回去,陈巡检不肯,怕违背了真人的重恩。罗童正在路上,打火造饭,哭哭啼啼不肯吃,连陈巡检也厌烦了。如春执意要赶罗童回去。罗童越耍风,叫道:“走不动!”王吉搀扶着他走,不到五里就叫:“腰疼!”大哭不止。如春对陈巡检说:“当初指望罗童有用,今天却得不到他半分之力,不如让他回去。”陈巡检不该听了妻子的言语,打发罗童回去。有分教如春差点成了失乡之鬼。正是:
鹿迷郑相应难辨,蝶梦周公未可知。
当天打发罗童回去,耳根清净了。陈巡检夫妻和王吉三人继续前行。
且说梅岭之北有一个洞,名叫申阳洞。洞中有一个妖怪,名叫申阳公,是猢狲精。他有三个兄弟:一个是通天大圣,一个是弥天大圣,一个是齐天大圣。小妹是泗州圣母。这齐天大圣神通广大,变化多端,能降服各洞山魈,管领诸山猛兽。他兴妖作法,摄偷可意佳人;啸月吟风,醉饮非凡美酒。与天地齐休,日月同长。这齐天大圣在洞中,看到岭下轿中抬着一个佳人,娇嫩如花似玉,想要得到她。于是叫来山神吩咐:“听我的号令,化作客店,你做小二哥,我做店主人。他们一定会到这个店投宿。夜深人静时,摄此妇人入洞中。”山神听令,化作一个店;申阳公变作店主,坐在店中。正好到了黄昏时分,陈巡检与妻子如春和王吉到了梅岭下,见天色黄昏,路上遇到一个店,名叫招商客店。王吉上前敲门,店小二问:“客官有何事?”王吉答道:“我主人是南雄沙角巡检,到这里赶不上馆驿,想借店中一宿,明早便行。”申阳公迎接陈巡检夫妻二人入店,安排头房住下。申阳公对陈巡检说:“老夫今年八十多岁,今晚多嘴,劝官人一句:前面梅岭非常僻静,虎狼、劫盗极多。不如就在老夫这里,安下夫人;官人自己先去到任,多派弓兵等人来接,岂不更好?”陈巡检答道:“小官三代将门之子,通晓武艺,常怀报国之心,岂怕虎狼盗贼?”申公知道难以劝说,便不再多言,自行退去。
且说陈巡检夫妻二人到店房中,吃了些晚饭
风筝。
陈巡检因为妻子没有消息,心中非常烦闷,思念妻子,整日流泪。
正在思念张如春的时候,忽然有弓兵来报告:“相公,出事了!现在南雄府的府尹发来公文报告军情:有一个强盗,姓杨,名广,绰号‘镇山虎’,聚集了五六百个小喽罗,占据了南林村,打家劫舍,杀人放火,百姓遭殃。公文命令巡检,‘火速带领所管的一千人马,带上军器,前去抓捕,不得延误。’”
陈巡检听到后,立即收拾军器和马匹。穿戴整齐后,带领一千人马,直奔南林村。
却说南林村的镇山虎正在寨中喝酒,小喽罗报告说:“官军来了。”镇山虎急忙上马持刀,一声锣响,带领五百小喽罗,前来迎敌。
陈巡检与镇山虎没有多话,两马相交,那草寇怎么敌得过陈巡检?不到十个回合,陈巡检一矛刺中镇山虎,将其斩于马下,砍下首级,杀散小喽罗。
将首级带回南雄府,在厅堂上呈献。府尹非常高兴,重重赏赐了陈巡检。陈巡检回到巡检衙门,办酒庆贺完毕。只因斩了镇山虎,真是:
威名大振南雄府,武艺高强众所钦。
陈巡检在任上,转眼间三年任期已满。新官交替,陈巡检收拾行装,与王吉离开沙角镇。两天的路程并作一天走,到了庾岭之下,太阳西沉,天色已晚。
陈巡检一行人,远远望见松林间有一座寺庙。王吉对官人说:“前面有一座寺庙,我们去投宿吧。”
陈巡检勒马向前,看那寺庙时,匾额上有“红莲寺”三个大金字。陈巡检下马,与一行人进入寺庙。
原来这寺庙中的长老,名叫㫋大惠禅师,佛法广大,德行清高,是个古佛出世。
当时行者报告长老:“有一位过往的官人投宿。”长老让行者请陈巡检进来。陈巡检进入方丈,参见长老。行礼完毕,长老问:“官人从何而来?”
陈巡检详细讲述了之前的事情,“恳请长老慈悲,指点陈辛,找到妻子回乡,不忘重恩。”
长老说:“官人听我说:这个妖怪是白猿精,千年成器,变化难测。你的妻子性情贞烈,不肯顺从,被他剪发赤脚,挑水浇花,受尽苦楚。这个妖怪名叫申阳公,常来寺中,听讲禅机,谈论佛法。官人若想见妻子,可以在寺中住几天。等申阳公来时,我劝他回心转意,放还你妻子,如何?”
陈巡检见长老如此说,心中高兴,便在寺中住下。正是:
五里亭亭一小峰,上分南北与西东。世间多少迷途客,一指还归大道中。
陈巡检在红莲寺中,住了十多天。忽然有一天,行者报告长老:“申阳公来寺了。”陈巡检听到后,躲在方丈中的屏风后面。
只见长老迎接申阳公,申阳公进入方丈,行礼完毕,分位而坐。行者献茶。茶罢,申阳公对长老说:“小圣无能断除爱欲,只因色心迷恋本性,谁能解虎项金铃?”
长老回答说:“尊圣要解虎项金铃,可解色心本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尘不染,万法皆明。莫怪老僧多言相劝,听说你洞中有一位如春娘子,在洞中三年。她是贞节之妇,可放她一命还乡,这便是断却欲心。”
申阳公听完,回答说:“长老,小圣心中正恨此人。罚她挑水三年,她仍不肯回心。这等愚顽,决不轻放!”
陈巡检在屏风后听到这些话,正是:
提起心头火,咬碎口中牙。
陈巡检大怒!拔出所佩宝剑,劈头便砍。申阳公用手一指,剑反砍向自己。申阳公说:“我不看长老的面子,将你粉骨碎身,此冤必报。”说完,申阳公告别长老,回去了。
申阳公回到洞中,叫张如春到面前,想要剖腹取心,害她性命。幸好有牡丹、金莲二人救解,张如春依旧挑水浇花,不再多提。
且说陈巡检不知道妻子的下落,倒也罢了;既然知道她在申阳洞中,心中更加烦恼。在红莲寺方丈中拜告长老:“怎样才能见到我妻子的面?”
长老说:“要见不难。老僧指一条路,上山去寻。”长老叫行者带陈巡检去山间寻访,行者自己回寺。
只说陈辛去寻妻,不知能否找到。正是:
风定始知蝉在树,灯残方见月临窗。
当天,陈巡检带了王吉,与行者一同到梅岭山头,不顾崎岖险峻,走到山岩潭畔,见到一个赤脚挑水的妇人。慌忙上前看时,正是如春。
夫妻二人抱头痛哭,各自诉说前情,仿佛梦中相见?一一告诉。
如春说:“昨天申公回洞,几乎要了我的命。”陈巡检说:“感谢红莲寺长老,指路来寻,没想到正好遇见你,不如我们一起逃走。”
如春说:“走不得。申公妖法广大,神通莫测。他若知道我逃走,追上时,你和我的性命都保不住。我听说申公平日只怕紫阳真君,除非求得他来,才能解此难。官人可急回寺去,不要等申公知道,否则祸事不小。”
陈巡检只得放弃如春,回到寺中拜谢长老,说已见到妻子,并说:“申公只怕紫阳真君,他在东京曾与陈辛相会,如今这里遥远,如何能请他来救?”
长老见他如此哀告,便说:“等我与你入定去看,便见分晓。”长老让行者焚香,入定去了一会儿。出定后,对陈巡检说:“当初紫阳真人给你一个道童,你在半路赶他回去。你现在便可前往,急走三日,必有报应。”
陈巡检听后,依言而行,急急步行山寺。走了两天,并无踪迹。
且说紫阳真人在大罗仙境对罗童说:“三年前,陈巡检去上任时,他妻子应有千日之灾,如今已将满。我怜他养道修真,好生虔心。我今与你一同下凡,去梅岭救他妻子回乡。”
罗童听命,一同下凡,往广东路上行来。这天,正好陈巡检撞见真君与罗童远远而来,急忙上前跪拜,哀告说:“真君,望救度!弟子妻张如春被申阳公妖法摄在洞中三年,受尽苦楚,望真君救难!”
真君笑着说:“陈辛,你可先去红莲寺中等我,我随后就到。”陈辛拜别,先回寺中,准备香案,迎接真君救难。正是:
法箓持身不等闲,立身起业有多般。千年铁树开花易,一日酆
世间的事情都很难预料。
陈巡检在寺庙中等了一天,只见紫阳真君来到寺庙中,确实道貌非凡。
长老直接走出寺门迎接,进入方丈叙礼完毕,分宾主坐定。
长老看紫阳真君,确实有神仪八极之表,道貌堂堂,威仪凛凛。
陈巡检拜在真君面前,说道:“希望真君慈悲,早日救陈辛的妻子张如春性命还乡,我们一定会重重报答您的深恩。”
真君于是在香案前,口中不知说了几句什么话,只见方丈里起了一阵风。
只见:
无形无影的风穿透人心,二月的桃花被风吹开。地上的黄叶被风卷走,山中的白云被风推出。
那风过后,只见两个红巾天将出现,非常勇猛。
这两员神将向真君行礼道:“师父有什么吩咐?”
紫阳真君说:“快去申阳洞中,擒拿齐天大圣前来,不可有失。”
两员天将去了不久,将申公用一条铁索锁着,押到真君面前。
申公跪下,紫阳真君判断,命令天将将申公押入酆都天牢问罪。
让罗童进入申阳洞中,将众多妇女一一救出洞来,各自送回家去。
张如春与陈辛夫妻再次团圆,向前拜谢紫阳真人。
真人告别了长老、陈辛,与罗童缓缓腾空而去。
这陈巡检将礼物拜谢了长老,与一寺僧行告别。
收拾行李轿马,王吉和一行随从离开了红莲寺。
一路曲折,不到一天,回到了东京故乡。
夫妻团圆,直到老去,有诗为证:
三年辛苦在申阳,恩爱夫妻痛断肠。终是妖邪难胜正,贞名落得至今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喻世明言-卷二十-注解
陈从善:陈辛,字从善,故事的主人公,文武双全,后成为南雄巡检。
浑家:古代对妻子的称呼,此处指陈从善的妻子如春。
黄榜招贤:古代皇帝发布的选拔人才的公告,通常用黄纸书写,故称黄榜。
东京汴梁:北宋的都城,今河南开封。
殿前太尉:古代高级武官职位,负责宫廷的保卫工作。
斋供僧道:指为僧人和道士提供食物和供养,以示虔诚。
琼林宴:古代科举考试后,皇帝为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
南雄巡检:南雄地区的巡检,负责地方治安和边防。
紫阳真君:道教中的高级神灵,常被描绘为具有超凡脱俗、威严凛然的形象,掌管天界秩序,能驱邪降妖。
罗童:紫阳真君的侍从或弟子,通常协助真君执行法旨,具有驱邪救人的能力。
申阳洞:神话传说中的一处妖邪聚集之地,常被用来象征邪恶与混乱。
申阳公:申阳公是故事中的反派角色,一个拥有千年道行的白猿精,能够变化莫测,对主角的妻子张如春施以妖法。
陈巡检:陈巡检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职,主要负责地方治安和巡逻,巡检司是宋代设立的军事机构,负责地方治安和边防。
南雄府:南雄府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广东省北部,历史上是重要的军事和交通要地。
镇山虎:镇山虎是古代对山贼首领的称呼,通常指那些在山林中聚集势力,进行抢劫和破坏的强人。
红莲寺:红莲寺是故事中的一座佛教寺庙,象征着佛教的清净和智慧,是故事中重要的场景之一。
齐天大圣:指孙悟空,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以其神通广大、桀骜不驯著称。
酆都天牢:道教中地狱的代称,用于囚禁和惩罚罪大恶极的妖邪或恶灵。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喻世明言-卷二十-评注
《陈从善梅岭失浑家》是一篇融合了历史、神话和民间传说元素的故事,展现了宋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信仰。故事通过陈从善的仕途经历和家庭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以及人们对命运和超自然力量的敬畏。
故事中的陈从善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他的形象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理想追求。他的妻子如春则是一个典型的贤妻形象,愿意与丈夫共患难,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
故事中的紫阳真君和罗童等神仙形象,反映了道教在宋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紫阳真君的干预和罗童的陪伴,不仅是对陈从善善行的回报,也体现了道教中因果报应的思想。
申阳洞和申阳公等妖怪的设定,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和戏剧性。这些妖怪的存在,不仅是对陈从善夫妇的考验,也反映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和想象。
故事的语言风格朴实生动,情节紧凑,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同时,故事中的地理和官职设置,也具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为读者提供了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窗口。
总的来说,《陈从善梅岭失浑家》不仅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也是一部反映宋代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写和对超自然力量的描绘,故事传达了人们对善行的推崇和对命运的敬畏。
这段古文选自《陈巡检梅岭失妻记》,是一篇融合了历史、神话和宗教元素的古代小说。故事通过陈巡检的冒险经历,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故事中的陈巡检是一个忠诚、勇敢的官员形象,他在面对家庭和职责的双重压力下,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他的妻子张如春则是一个贞节烈妇的形象,她的坚持和牺牲体现了古代女性的美德。
故事中的反派角色申阳公,是一个拥有千年道行的白猿精,他的形象充满了神秘和恐怖,象征着邪恶和混乱。而紫阳真君则是正义和智慧的化身,他的出现为故事带来了转机,体现了道教的力量和慈悲。
红莲寺作为故事中的重要场景,不仅是佛教的象征,也是陈巡检寻找妻子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寺庙中的长老㫋大惠禅师,以其广大的佛法和清高的德行,为陈巡检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和指导。
整个故事通过陈巡检的冒险经历,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故事中的宗教元素,如佛教和道教,不仅丰富了故事的文化内涵,也为故事增添了神秘和深刻的哲学思考。
此外,故事中的战斗场面和人物对话,展现了古代小说的艺术特色。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紧凑的情节,故事成功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故事的主题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展现了古代小说的艺术魅力。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故事成功地传达了忠诚、勇敢、贞节和智慧等重要的价值观念。
这段文本出自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描绘了紫阳真君降妖救人的场景,展现了道教文化中正邪对立、正义必胜的主题。紫阳真君作为道教神灵,其形象威严凛然,具有超凡的神力,能够通过法术召唤天将,降服妖邪。这种描写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神灵的崇拜和对正义力量的信仰。
文本中的申阳洞象征着邪恶与混乱,而齐天大圣则代表了强大的妖邪力量。紫阳真君通过法术和天将的力量,最终将申公(齐天大圣)擒拿并押入酆都天牢,体现了正义对邪恶的胜利。这一情节不仅展示了道教文化中驱邪降妖的传统,也传递了邪不压正的道德观念。
此外,文本还通过陈巡检与妻子张如春的团圆,强调了家庭和爱情的重要性。陈巡检为救妻子不惜一切,最终在紫阳真君的帮助下得以团圆,这一情节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家庭伦理和夫妻恩情的重视。
从艺术特色来看,文本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写手法。例如,紫阳真君施法时的场景描写,通过‘无形无影透人怀,二月桃花被绰开’等诗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氛围。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文本的文学性,也使读者更能感受到神灵的威严与力量。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还通过生动的艺术表现,展现了道教文化中正邪对立、正义必胜的主题,同时也传递了家庭伦理和夫妻恩情的重要性。其历史价值在于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神灵、正义和家庭的信仰与追求,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