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元史-列传-卷七

作者: 由明代宋濂(1310年—1381年)等人主持编撰。宋濂是明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曾任翰林院编修。

年代:编撰于明代洪武年间(14世纪末)。

内容简要:《元史》是“二十四史”之一,共210卷,记载了元朝(1271年—1368年)的历史。全书分为本纪、志、列传三部分,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由于编撰时间仓促,书中存在一些疏漏,但它仍是研究元朝历史的重要文献,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元史-列传-卷七-原文

察罕亦力撒合 立智理威

察罕,初名益德,唐兀乌密氏。父曲也怯律,为夏臣。其妾方怀察罕,不容于嫡母,以配掌羊群者及里木。

察罕稍长,其母以告,且曰:“嫡母已有弟矣。”

察罕武勇过人,幼牧羊于野,植杖于地,脱帽置杖端,跪拜歌舞。

太祖出猎,见而问之。察罕对曰:“独行则帽在上而尊,二人行则年长者尊,今独行,故致敬于帽。且闻有大官至,先习礼仪耳。”

帝异之,乃挈以归,语光献皇后曰:“今日出猎得佳儿,可善视之。”命给事内廷。

及长,赐姓蒙古,妻以宫人弘吉剌氏。

尝行困,脱靴藉草而寝。鸮鸣其旁,心恶之,掷靴击之,有蛇自靴中坠。

归,以其事闻。帝曰:“是禽人所恶者,在尔则为喜神,宜戒子孙勿杀其类。”

从帝略云中、桑乾。金将定薛拥重兵守野狐岭,帝遣察罕觇虚实,还言彼马足轻动,不足畏也。

帝命鼓行而前,遂破其军。围白楼七日,拔之,以功为御帐前首千户。

从帝征西域孛哈里、薛迷思干二城。回回国主札剌丁拒守铁门关,兵不得进。察罕先驱开道,斩其将,余众悉降。

又从攻西夏,破肃州。师次甘州,察罕父曲也怯律居守城中,察罕射书招之,且求见其弟。

时弟年十三,命登城于高处见之。且遣使谕城中,使早降。

其副阿绰等三十六人合谋,杀曲也怯律父子,并杀使者,并力拒守。

城破,帝欲尽坑之,察罕言百姓无辜,止罪三十六人。

进攻灵州,夏人以十万众赴援,帝亲与战,大败之。

还次六盘,夏主坚守中兴,帝遣察罕入城,谕以祸福。众方议降,会帝崩,诸将擒夏主杀之,复议屠中兴,察罕力谏止之,驰入,安集遗民。

太宗即位,从略河南。北还清水答兰答八之地,赐马三百、珠衣、金带、鞍勒。

皇子阔出、忽都秃伐宋,命察罕为斥候。

又从亲王口温不花南伐,岁乙未,克枣阳及光化军。

未几,召口温不花赴行在,以全军付察罕。

丁酉,复与口温不花进克光州。

戊戌,授马步军都元帅,率诸翼军攻拔天长县及滁、寿、泗等州。

定宗即位,赐黑貂裘一、镔刀十,命拓江淮地。

宪宗即位,召见,累赐金五十两、珠衣一、金绮二匹,以都元帅兼领尚书省事,赐汴梁、归德、河南、怀、孟、曹、濮、太原三千余户为食邑,及诸处草地,合一万四千五百余顷,户二万余。

未几,复召,赐金四百五十两、金绮、弓矢等物。

乙卯卒。赠推忠开济翊运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河南王,谥武宣。子十人,长木花里。

木花里事宪宗,直宿卫,从攻钓鱼山,以功授四斡耳朵怯怜口千户,赐金币及黄金马鞍勒。

世祖即位,赐金五十两、珠二串。

至元四年,攻宋,自江陵略地回,至安阳滩,宋兵扼其归路,木花里奋击败之。

都元帅阿术坠马,宋军追及之,木花里挟之上马鏖战,退宋兵,由是得免。

特赐银二百五十两,佩金虎符。为蒙古军万户。

复攻襄樊有功,卒于军。赠推诚宣力功臣、荣禄大夫、平章政事、柱国,追封梁国公,谥武毅。从孙亦力撒合。

亦力撒合,祖曲也怯祖。太祖时,得召见,属皇子察哈台,为紥鲁火赤。

父阿波古,事诸王阿鲁忽,居西域。

至元十年,择贵族子备宿卫,召亦力撒合至阙下,以为速古儿赤,掌服御事,甚见亲幸,有大政时以访之,称之曰秀才而不名。

尝奉使河西还,奏诸王只必帖木儿用官太滥,帝嘉之。

擢河东提刑按察使,逐平阳路达鲁花赤泰不花。

召还,赐黄金百两、银五百两,以旌其直。

进南台中丞。帝出内中宝刀赐之曰:“以镇外台。”

时丞相阿合马之子忽辛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恃势贪秽,亦力撒合发其奸,得赃钞八十一万锭,奏而诛之。

并劾江淮释教总摄杨辇真加诸不法事,诸道竦动。

二十一年,改北京宣慰使。

诸王乃颜镇辽东,亦力撒合察其有异志,必反,密请备之。

二十三年,罢宣慰司,立辽阳行省,以亦力撒合为参知政事。

已而乃颜果反,帝自将征之。

时诸军皆会,亦力撒合掌运粮储,军供无乏。

东方平,帝嘉其先见,且饷运有劳,加左丞。

二十七年,命尚诸王算吉女,亲为资装以送之,并赠玉带一。

改四川行省左丞。

二十九年,再赐玉带一。

元贞元年,成宗即位,入朝,卒。弟立智理威。

立智理威,为裕宗东宫必阇赤,典文书。

至元十八年,蜀初定,帝闵其地久受兵,百姓伤残,择近臣抚安之,以立智理威为嘉定路达鲁花赤。

时方以辟田、均赋、弭盗、息讼诸事课守令,立智理威奉诏甚谨,民安之,使者交荐其能。

会盗起云南,号数十万,声言欲寇成都。

立智理威驰入告急,言辞恳切,继以泣涕。

大臣疑其不然,帝曰:“云南朕所经理,未可忽也。”乃推食以劳之。

又语立智理威曰:“南人生长乱离,岂不厌兵畏祸耶?御之乖方,保之不以其道,故为乱耳。其归以朕意告诸将,叛则讨之,服则舍之,毋多杀以伤生意,则人必定矣。”

立智理威至蜀,宣布上旨。

俄召为泉府卿,后迁刑部尚书。

有小吏诬告漕臣刘献盗仓粟,宰相桑哥方事聚敛,众阿其意,锻炼枉服。

立智理威曰:“刑部天下持平,今辇毂之下,漕臣以冤死,何以正四方乎?”即以实闻。

以是忤丞相,出为江东道宣慰使。

在官务兴学,诸生有俊秀者,拔而用之。

为政严明,豪民猾吏,缩手不敢犯,然亦无所刑戮而治。

元贞二年,迁四川行省参知政事。

蜀有妇人杀夫者,系治数十人,加

以箠楚,卒不得其实,立智理威至,尽按得之。

大德三年,以参知政事为湖南宣慰使,继改荆湖。

荆湖多弊政,而公田为甚。

部内实无田,随民所输租取之,户无大小,皆出公田租,虽水旱不免。

立智理威问民所不便凡十数事上于朝,而言公田尤切。

朝议遣使理之。

会有诏,凡官无公田者,始随俸给之,民力少苏。

七年,再迁四川行省参知政事。

八年,进左丞。

云南王入朝,所在以驿骑纵猎。

立智理威曰:“驿骑所以传命令,事非有急,且不得驰,况猎乎!”

王惮,为之止猎。

蜀人饥,亲劝分以赈之,所活甚众。

有死无葬者,则以己钱买地使葬。

且修宽政以抚其民,部内以治。

十年,入朝,帝以白金对衣锡之,加资德大夫、湖广行省左丞。

湖广岁织币上供,以省臣领工作,遣使买丝他郡,多为奸利,工官又为刻剥,故匠户日贫,造币益恶。

立智理威不遣使,令工视贾人有藏丝者择买之,工不告病,岁省费数万贯。

他郡推用之,皆便。

至大三年,以疾卒于官,年五十七。

初赠资德大夫、陕西行省右丞、上护军、宁夏郡公,谥忠惠。

再赠推诚亮节崇德赞治功臣、荣禄大夫、中书平章政事、柱国、秦国公。

子二人:长买讷,翰林学士承旨;次韩嘉讷,御史大夫。

孙达理麻,内府宰相。

札八儿火者

札八儿火者,赛夷人。

赛夷,西域部之族长也,因以为氏。

火者,其官称也。

札八儿长身美髯,方瞳广颡,雄勇善骑射。

初谒太祖于军中,一见异之。

太祖与克烈汪罕有隙。

一夕,汪罕潜兵来,仓卒不为备,众军大溃。

太祖遽引去,从行者仅十九人,札八儿与焉。

至班朱尼河,餱粮俱尽,荒远无所得食。

会一野马北来,诸王哈札儿射之,殪。

遂刳革为釜,出火于石,汲河火煮而啖之。

太祖举手仰天而誓曰:“使我克定大业,当与诸人同甘苦,苟渝此言,有如河水。”

将士莫不感泣。

汪罕既灭,西域诸部次第亦平。

乃遣札八儿使金,金不为礼而归。

金人恃居庸之塞,冶铁锢关门,布铁蒺藜百余里,守以精锐。

札八儿既还报,太祖遂进师,距关百里不能前,召札八儿问计。

对曰:“从此而北,黑树林中有间道,骑行可一人,臣向尝过之。若勒兵衔枚以出,终夕可至。”

太祖乃令札八儿轻骑前导。

日暮入谷,黎明,诸军已在平地,疾趋南口,金鼓之声若自天下,金人犹睡未知也。

比惊起,已莫能支吾,锋镝所及,流血被野。

关既破,中都大震。

已而金人迁汴。

太祖览中都山川形势,顾谓左右近臣曰:“朕之所以至此者,札八儿之功为多。”

又谓札八儿曰:“汝引弓射之,随箭所落,悉畀汝为己地。”

乘舆北归,留札八儿与诸将守中都。

授黄河以北铁门以南天下都达鲁花赤,赐养老一百户,并四王府为居第。

札八儿每战,被重甲舞槊,陷阵驰突如飞。

尝乘橐驼以战,众莫能当。

有丘真人者,有道之士也,隐居昆仑山中。

太祖闻其名,命札八儿往聘之。

丘语札八儿曰:“我尝识公。”

札八儿曰:“我亦尝见真人。”

他日偶坐,问札八儿曰:“公欲极一身贵显乎?欲子孙蕃衍乎?”

札八儿曰:“百岁之后,富贵何在?子孙无恙,以承宗祀足矣。”

丘曰:“闻命矣。”

后果如所愿云,卒年一百一十八。

赠推忠佐命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凉国公,谥武定。

二子:阿里罕,明里察。

阿里罕蚤从札八儿出入行阵,勇而善谋。

宪宗伐蜀,为天下质子兵马都元帅。

生哈只,终湖南宣慰使,赠推诚保德功臣、金紫光禄大夫、司徒,追封凉国公,谥安惠。

生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养安、太府监丞阿思兰、太仆寺丞补孛。

养安生阿葩实,太仆寺卿。

明里察,赠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凉国公,谥康懿。

生户部尚书亦不剌金、陕西行省参知政事哈剌。

术赤台

术赤台,兀鲁兀台氏。

其先剌真八都,以材武雄诸部。

生子曰兀鲁兀台,曰忙兀,与紥剌儿、弘吉剌、亦乞列思等五人。

当开创之先,协赞大业。

厥后太祖即位,命其子孙各因其名为氏,号五投下。

朔方既定,举六十五人为千夫长,兀鲁兀台之孙曰术赤台,其一也。

术赤台有胆略,善骑射,勇冠一时。

初,怯列王可汗之子鲜昆有智勇,诸部畏之。

怯列亦哈剌哈真沙陀等帅众来侵,兵战不利。

近臣忽因答儿等驰告太祖曰:“事急矣,群下忠勇无逾术赤台者,宜急遣之拒敌。”

从之。

术赤台承命,单骑陷阵,射杀鲜昆,降其大将失列门等,遂并有怯列之地。

乃蛮、灭儿乞台合兵来侵,诸部有阴附之者,不虞太祖领兵卒至,诸部溃去,乘胜败之,术赤台俘其主紥哈坚普及二女以归,诸部悉平,与紥哈坚普盟而归之。

未几,乃蛮复叛,术赤台以计袭紥哈坚普,杀之,遂平其国。

术赤台始从征怯列亦,自罕哈启行,历班真海子,间关万里,每遇战阵,必为先锋。

帝尝谕之曰:“朕之望汝,如高山前日影也。”

赐嫔御亦八哈别吉、引者思百,俾统兀鲁兀四千人,世世无替。

子怯台,材武过人,自太宗及世祖,历事四朝,以劳封德清郡王,赐金印。

丙申,赐德州户二万为食邑。

至元十八年,增食邑二万一千户,肇庆路、连州、德州洎属邑俱隶焉。

怯台薨,子端真拔都儿袭爵为郡王。

太宗时与亦剌哈台战,胜,帝即以亦剌哈台妻赐之。

世祖之征阿里不哥也,怯台子哈答与忽都忽跪而自献于前曰:“臣父祖幸在先朝,当军旅征伐之寄

虎符、江州万户府达鲁花赤。

二十四年,移镇潮州,值贼张文惠、罗半天等啸聚江西,行枢密院檄讨之,领兵破贼寨,斩贼首罗大老、李尊长等,获其伪银印三。卒于军。

吾也而

吾也而,珊竹氏,状貌甚伟,腰大十围。父曰图鲁华察,以武勇称。

太祖五年,吾也而与折不那演克金东京,有功。

九年,从太师木华黎取北京,领兵为先驱,下之。捷闻,授金紫光禄大夫、北京总管都元帅。

留抚其人,绥怀有方,自京以南,相继来降。

时金将挞鲁,以惠州渔河口为隘,有众数万,图复北疆。吾也而以锐兵千人击摧其锋,杀数千人,获其旗鼓羊马,斩挞鲁于军中。

有赵守玉者,据兴州,吾也而讨平之。

十一年,张致以锦州叛,又攻破之。木华黎大喜,以马十匹、甲五事赏其功。

十二年,兴州监军重儿以兵叛,吾也而往征之,贼军射杀所乘马,军士愤怒,奋戈冲击,大破贼军。

十五年,从征山东,大战东平,驰赴陷阵,生挟二将以还。木华黎壮之,以功上闻。

十六年,从征延安,矢中右股,力战破之。俄又取葭、鄜二州,擒金枭将张铁枪以献。

十七年,克凤翔及所属州郡。

十八年,从帝亲征河西,明年下之。诏赐吾也而马五匹、甲一事。

二十年,从木华黎围益都。越二年,下三十余城。

太宗元年,入觐。命与撒里答火儿赤征辽东,下之。

三年,又与撒里答征高丽,下受、开、龙、宣、泰、葭等十余城。高丽惧,请和。吾也而谕之曰:“若能以子为质,当休兵。”

十三年,遣其子綧从吾也而来朝。帝大悦,厚加赐予,俾充北京东京广宁盖州平州泰州开元府七路征行兵马都元帅,佩虎符。

宪宗元年,召问东夷事,对曰:“臣虽老,倘藉威灵,指麾三军,敌国犹可克,况东夷小丑乎!”帝壮其言,问饮酒几何,对曰:“唯所赐。”

时有一驸马都尉在侧,素以酒称,命与之角饮。帝大笑,赐锦衣名马。

俄谢病归。

七年,复来朝,帝悯其老,谓曰:“自太祖时效劳至今者,独卿无愆。”赐赉甚厚,以都元帅授其中子阿海。

八年秋九月辛亥夜中,星陨帐前,光数丈,有声。吾也而曰:“吾死矣。”明日卒。年九十六。

子四人,霅礼最有名,太宗时授北京等路达鲁花赤。至元七年,改授昭勇大将军、河间路总管。

曷思麦里

曷思麦里,西域谷则斡儿朵人。初为西辽阔儿罕近侍,后为谷则斡儿朵所属可散八思哈长官。

太祖西征,曷思麦里率可散等城酋长迎降,大将哲伯以闻。

帝命曷思麦里从哲伯为先锋,攻乃蛮,克之,斩其主曲出律。

哲伯令曷思麦里持曲出律首往徇其地,若可失哈儿、押儿牵、斡端诸城,皆望风降附。

又从征你沙不儿城,谕下之。

帝亲征至薛迷思干,与其主紥剌丁合战于月恋揭赤之地,败之。

追袭紥剌丁等于阿剌黑城,战于秃马温山,又败之。

追至憨颜城西寨,又败之。紥剌丁逃入于海。曷思麦里收其珍宝以还。

取玉儿谷、德痕两城。继而憨颜城亦下。

帝遣使趣哲伯疾驰以讨钦察。命曷思麦里招谕曲儿忒、失儿湾沙等城,悉降。

至谷儿只部及阿速部,以兵拒敌,皆战败而降。

又招降黑林城,进击斡罗思于铁儿山,克之,获其国主密只思腊,哲伯命曷思麦里献诸术赤太子,诛之。

寻征康里,至孛子八里城,与其主霍脱思罕战,又败其军,进至钦察亦平之。

军还,哲伯卒。

会帝亲征河西,曷思麦里持所获珍宝及七宝伞迎见于阿剌思不剌思,帝顾群臣曰:“哲伯常称曷思麦里之功,其躯干虽小,而声闻甚大。”就以所进金宝,命随其力所胜,悉赐之。仍命与薛彻兀儿为必阇赤。

未几,曷思麦里奏,往者尝招安到士卒留亦八里城,宜令扈从征河西,许之,命常居左右。

至也吉里海牙,又讨平失的儿威。

从太祖征汴,至怀孟,令领奥鲁事。

帝由白坡渡黄河,会睿宗兵攻金将合达,败之,回驻金莲川。

壬辰,授怀孟州达鲁花赤,佩金符。

癸巳,金将强元帅围怀州,曷思麦里率其众及昔里吉思、锁剌海等力战,金兵退。

又遣蒲察寒奴、乞失烈札鲁招谕金总帅范真率其麾下军民万余人来降。

己亥六月,帝以曷思麦里从军西域,宣力居多,命其长子捏只必袭为怀孟达鲁花赤,次子密里吉袭为必阇赤,令曷思麦里为紥鲁火赤,归西域。

大帅察罕、行省帖木迭儿奏留之,帝允其请。

庚子,进怀孟河南二十八处都达鲁花赤,所隶州郡不从命者,制令籍其家。

乙卯五月卒。

子密里吉复为怀孟达鲁花赤。中统三年,从攻淮西,与宋战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元史-列传-卷七-译文

察罕亦力撒合 立智理威

察罕,原名益德,是唐兀乌密氏的后代。他的父亲曲也怯律是夏朝的臣子。察罕的母亲是曲也怯律的妾,因为不被正妻所容,被嫁给了一个掌管羊群的人及里木。

察罕渐渐长大,他的母亲告诉他这些事,并且说:“正妻已经有一个儿子了。”

察罕非常勇敢,小时候在野外放羊时,他会把杖插在地上,脱下帽子放在杖的顶端,然后跪拜跳舞。

太祖出猎时,看到这一幕,便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察罕回答说:“一个人独行时,帽子在上表示尊敬;两个人同行时,年长者在上表示尊敬。今天我独行,所以向帽子致敬。而且我听说有大官要来,所以先练习礼仪。”

太祖觉得他很特别,便带他回宫,对光献皇后说:“今天打猎时遇到了一个好孩子,要好好照顾他。”于是让他在内廷任职。

察罕长大后,被赐姓蒙古,并娶了宫人弘吉剌氏为妻。

有一次,察罕在行军途中感到疲惫,脱下靴子躺在草地上休息。突然听到猫头鹰在旁边叫,他感到厌恶,便用靴子去打它,结果一条蛇从靴子里掉出来。

察罕回来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太祖。太祖说:“这种鸟是别人讨厌的,但在你这里却是喜神,你要告诫子孙不要杀这种鸟。”

察罕跟随太祖征战云中、桑乾等地。金朝将领定薛率领重兵驻守野狐岭,太祖派察罕去侦察敌情。察罕回来后报告说,敌军的马匹行动轻浮,不足为惧。

太祖下令全军前进,果然击败了敌军。察罕围困白楼七天,最终攻下,因功被封为御帐前首千户。

察罕又跟随太祖征讨西域的孛哈里和薛迷思干两城。回回国主札剌丁在铁门关坚守,军队无法前进。察罕率先开路,斩杀了敌将,其余敌军全部投降。

察罕又跟随太祖攻打西夏,攻破了肃州。军队到达甘州时,察罕的父亲曲也怯律在城中驻守,察罕射书招降他,并要求见他的弟弟。

当时察罕的弟弟只有十三岁,被命令登上城墙高处与察罕见面。察罕还派使者去城中劝降。

然而,察罕的副将阿绰等三十六人合谋,杀死了曲也怯律父子,并杀死了使者,继续坚守城池。

城池被攻破后,太祖想将城中百姓全部坑杀,察罕劝谏说百姓是无辜的,只应惩罚那三十六人。

察罕又进攻灵州,西夏派十万大军前来支援,太祖亲自出战,大败敌军。

军队回到六盘山时,西夏国王坚守中兴城,太祖派察罕进城劝降。城中众人正在商议投降时,太祖突然去世,诸将擒杀了西夏国王,并打算屠城。察罕极力劝阻,最终进城安抚了遗民。

太宗即位后,察罕跟随他征战河南。北归时,太宗赐给他三百匹马、珠衣、金带和鞍勒。

皇子阔出和忽都秃攻打宋朝时,太宗任命察罕为斥候。

察罕又跟随亲王口温不花南征,乙未年攻下了枣阳和光化军。

不久后,口温不花被召去行在,全军交由察罕指挥。

丁酉年,察罕与口温不花一起攻下了光州。

戊戌年,察罕被任命为马步军都元帅,率领各翼军队攻下了天长县及滁、寿、泗等州。

定宗即位后,赐给察罕一件黑貂裘和十把镔刀,命令他开拓江淮地区。

宪宗即位后,召见察罕,多次赐给他五十两黄金、一件珠衣和两匹金绮,任命他为都元帅兼领尚书省事,赐给他汴梁、归德、河南、怀、孟、曹、濮、太原等地的三千多户作为食邑,以及一万四千五百多顷草地,共计两万多户。

不久后,宪宗再次召见察罕,赐给他四百五十两黄金、金绮、弓箭等物品。

乙卯年,察罕去世。他被追赠为推忠开济翊运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为河南王,谥号武宣。他有十个儿子,长子是木花里。

木花里在宪宗时期担任宿卫,跟随宪宗攻打钓鱼山,因功被任命为四斡耳朵怯怜口千户,并赐予金币和黄金马鞍勒。

世祖即位后,赐给木花里五十两黄金和两串珍珠。

至元四年,木花里攻打宋朝,从江陵回师时,在安阳滩被宋军截断归路,木花里奋勇击败了宋军。

都元帅阿术坠马时,宋军追了上来,木花里将他扶上马,继续奋战,击退了宋军,阿术因此得以脱险。

世祖特别赐给木花里二百五十两白银,并赐予他金虎符。木花里被任命为蒙古军万户。

木花里再次攻打襄樊有功,最终在军中去世。他被追赠为推诚宣力功臣、荣禄大夫、平章政事、柱国,追封为梁国公,谥号武毅。他的从孙是亦力撒合。

亦力撒合的祖父是曲也怯祖。太祖时期,亦力撒合被召见,隶属于皇子察哈台,担任紥鲁火赤。

亦力撒合的父亲阿波古,侍奉诸王阿鲁忽,居住在西域。

至元十年,世祖挑选贵族子弟担任宿卫,召亦力撒合到朝廷,任命他为速古儿赤,掌管服御事务,深受宠信。每当有重大政事时,世祖都会咨询他,称他为“秀才”而不直呼其名。

亦力撒合曾奉命出使河西,回来后上奏说诸王只必帖木儿滥用官职,世祖对此表示赞赏。

亦力撒合被提拔为河东提刑按察使,驱逐了平阳路的达鲁花赤泰不花。

世祖召他回朝,赐给他一百两黄金和五百两白银,以表彰他的正直。

亦力撒合被任命为南台中丞。世祖赐给他一把内廷的宝刀,说:“用这把刀镇守外台。”

当时丞相阿合马的儿子忽辛担任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倚仗权势贪污腐败,亦力撒合揭发了他的罪行,查获了八十一万锭赃款,上奏后将其处死。

亦力撒合还弹劾了江淮释教总摄杨辇真加的诸多不法行为,引起了各地的震动。

至元二十一年,亦力撒合被任命为北京宣慰使。

诸王乃颜镇守辽东,亦力撒合察觉他有异心,认为他一定会造反,便秘密请求世祖防备。

至元二十三年,宣慰司被撤销,设立了辽阳行省,亦力撒合被任命为参知政事。

不久后,乃颜果然造反,世祖亲自率军征讨。

当时各路军马会合,亦力撒合负责粮草运输,保证了军队的供应。

东方平定后,世祖赞赏亦力撒合的远见,并因他在粮草运输上的功劳,加封他为左丞。

至元二十七年,世祖命令亦力撒合娶诸王算吉的女儿为妻,并亲自为他准备嫁妆,还赠给他一条玉带。

亦力撒合被任命为四川行省左丞。

至元二十九年,世祖再次赐给他一条玉带。

元贞元年,成宗即位,亦力撒合入朝,不久后去世。他的弟弟是立智理威。

立智理威在裕宗时期担任东宫必阇赤,掌管文书。

至元十八年,蜀地刚刚平定,世祖怜悯该地长期遭受战乱,百姓伤亡惨重,便挑选近臣去安抚百姓,任命立智理威为嘉定路达鲁花赤。

当时朝廷正以开垦田地、均平赋税、消除盗贼、平息诉讼等事务考核地方官员,立智理威严格执行朝廷的命令,百姓安居乐业,使者们都推荐他的才能。

后来云南爆发了大规模的盗贼,号称有数十万人,声称要攻打成都。

立智理威急忙入朝告急,言辞恳切,甚至流泪。

大臣们怀疑他的报告不实,世祖说:“云南是我亲自治理的地方,不能忽视。”于是赐给他食物以示慰劳。

世祖又对立智理威说:“南方人长期生活在战乱中,难道不厌倦战争、害怕灾祸吗?如果治理不当,保护不得法,就会引发叛乱。你回去后把我的意思告诉诸将,叛乱的就要讨伐,投降的就要宽恕,不要多杀人以伤害生灵,这样人心就会安定。”

立智理威回到蜀地后,宣布了世祖的旨意。

不久后,立智理威被召为泉府卿,后来升任刑部尚书。

有个小吏诬告漕臣刘献偷盗仓库的粮食,宰相桑哥当时正致力于聚敛财富,众人迎合他的意思,捏造罪名使刘献屈打成招。

立智理威说:“刑部是天下公平的地方,如今在京城脚下,漕臣因冤屈而死,如何能正四方?”于是如实上奏。

立智理威因此得罪了丞相,被调任为江东道宣慰使。

他在任上致力于兴办学校,选拔有才华的学生加以任用。

立智理威为政严明,豪强和狡猾的官吏都不敢触犯法律,但他也从不滥用刑罚,而是以德服人。

元贞二年,立智理威被任命为四川行省参知政事。

蜀地有个妇人杀了她的丈夫,牵连了数十人,加

用鞭打,最终没有得到实情,立智理威到来后,彻底查明了真相。

大德三年,立智理威以参知政事的身份担任湖南宣慰使,后来改任荆湖。

荆湖地区有许多弊政,其中公田问题最为严重。

实际上辖区内没有公田,却按照百姓所交的租税来收取,无论户大小,都要交公田租,即使遇到水旱灾害也不能免除。

立智理威向朝廷上报了百姓感到不便的十几件事,尤其强调了公田问题。

朝廷商议后派遣使者去处理。

正好有诏令,凡是官员没有公田的,开始按照俸禄给予田地,百姓的负担稍微减轻。

七年,立智理威再次升迁为四川行省参知政事。

八年,晋升为左丞。

云南王入朝,所到之处用驿站的马匹打猎。

立智理威说:“驿站的马匹是用来传递命令的,事情不急尚且不能驰骋,何况打猎呢!”

云南王感到害怕,因此停止了打猎。

蜀地发生饥荒,立智理威亲自劝告分配粮食来赈济灾民,救活了很多人。

有死者没有地方安葬的,他就用自己的钱买地让他们安葬。

并且推行宽政来安抚百姓,辖区内治理得很好。

十年,立智理威入朝,皇帝赐给他白金和对衣,加封为资德大夫、湖广行省左丞。

湖广每年织造货币上供,由省臣负责工作,派遣使者到其他郡购买丝线,很多人从中牟取私利,工官又进行剥削,所以匠户日益贫困,制造的货币质量越来越差。

立智理威不派遣使者,而是让工匠查看商人中有藏丝的,选择购买,工匠不再抱怨,每年节省费用数万贯。

其他郡也推行这种方法,都很方便。

至大三年,立智理威因病在任上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最初追赠为资德大夫、陕西行省右丞、上护军、宁夏郡公,谥号忠惠。

再次追赠为推诚亮节崇德赞治功臣、荣禄大夫、中书平章政事、柱国、秦国公。

有两个儿子:长子买讷,是翰林学士承旨;次子韩嘉讷,是御史大夫。

孙子达理麻,是内府宰相。

札八儿火者

札八儿火者,是赛夷人。

赛夷,是西域部族的族长,因此以此为姓氏。

火者,是他的官称。

札八儿身材高大,胡须美丽,眼睛方正,额头宽阔,勇猛善骑射。

最初在军中拜见太祖,太祖一见就觉得他与众不同。

太祖与克烈部的汪罕有矛盾。

一天晚上,汪罕暗中派兵来袭,仓促之间没有防备,众军大败。

太祖急忙撤退,随行的只有十九人,札八儿也在其中。

到了班朱尼河,粮食耗尽,荒远之地找不到食物。

正好有一匹野马从北方来,诸王哈札儿射杀了它。

于是剥下马皮做锅,用石头取火,汲河水煮马肉吃。

太祖举手向天发誓说:“如果我能成就大业,一定与你们同甘共苦,如果违背此言,就像这河水一样。”

将士们无不感动流泪。

汪罕被灭后,西域各部也相继平定。

于是派遣札八儿出使金国,金国没有以礼相待,札八儿便返回。

金人依靠居庸关的险要,冶铁加固关门,布设铁蒺藜百余里,用精锐部队把守。

札八儿回来报告后,太祖便进军,距离关隘百里无法前进,召见札八儿询问计策。

札八儿回答说:“从这里向北,黑树林中有一条小路,骑马只能一人通过,我曾经走过。如果带领士兵悄悄出发,一夜之间就能到达。”

太祖于是命令札八儿轻骑前导。

傍晚进入山谷,黎明时分,众军已在平地,迅速向南口进发,金鼓之声仿佛从天而降,金人还在睡觉,毫无察觉。

等到他们惊醒,已经无法抵抗,刀箭所到之处,血流遍地。

关隘被攻破,中都大为震动。

不久,金人迁都汴京。

太祖观察中都的山川形势,对左右近臣说:“我之所以能到这里,札八儿的功劳最大。”

又对札八儿说:“你拉弓射箭,箭落到哪里,就把那里赐给你作为自己的土地。”

皇帝北归,留下札八儿与诸将守卫中都。

授予他黄河以北、铁门以南的天下都达鲁花赤,赐养老一百户,并赐四王府为居第。

札八儿每次作战,身披重甲,挥舞长矛,冲锋陷阵如飞。

曾经骑着骆驼作战,无人能敌。

有一位丘真人,是有道之士,隐居在昆仑山中。

太祖听说他的名声,命令札八儿去聘请他。

丘真人对札八儿说:“我曾经认识你。”

札八儿说:“我也曾经见过真人。”

有一天偶然坐在一起,丘真人问札八儿:“你是想一生富贵显赫,还是想子孙繁衍?”

札八儿说:“百年之后,富贵何在?子孙平安,能够继承宗祀就足够了。”

丘真人说:“我明白了。”

后来果然如他所愿,活到一百一十八岁去世。

追赠为推忠佐命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凉国公,谥号武定。

有两个儿子:阿里罕,明里察。

阿里罕早年跟随札八儿出入战场,勇敢善谋。

宪宗伐蜀时,担任天下质子兵马都元帅。

生了哈只,最终担任湖南宣慰使,追赠为推诚保德功臣、金紫光禄大夫、司徒,追封凉国公,谥号安惠。

生了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养安、太府监丞阿思兰、太仆寺丞补孛。

养安生了阿葩实,担任太仆寺卿。

明里察,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凉国公,谥号康懿。

生了户部尚书亦不剌金、陕西行省参知政事哈剌。

术赤台

术赤台,是兀鲁兀台氏。

他的祖先剌真八都,以才能和武勇在诸部中称雄。

生了儿子兀鲁兀台和忙兀,与紥剌儿、弘吉剌、亦乞列思等五人。

在开创基业之初,协助成就大业。

后来太祖即位,命令他们的子孙各自以名为姓氏,称为五投下。

北方平定后,选拔六十五人为千夫长,兀鲁兀台的孙子术赤台是其中之一。

术赤台有胆略,善骑射,勇冠一时。

起初,怯列王可汗的儿子鲜昆有智勇,诸部都畏惧他。

怯列亦哈剌哈真沙陀等率领部众来侵,战斗不利。

近臣忽因答儿等人急忙报告太祖说:“事情紧急了,群臣中忠勇没有超过术赤台的,应该赶紧派他去抵御敌人。”

太祖听从了。

术赤台接受命令,单骑冲入敌阵,射杀了鲜昆,降服了他的大将失列门等人,于是兼并了怯列的土地。

乃蛮、灭儿乞台联合来侵,诸部中有暗中依附他们的,不料太祖率领军队突然到来,诸部溃散,乘胜击败他们,术赤台俘虏了他们的首领紥哈坚普及两个女儿,诸部全部平定,与紥哈坚普结盟后放他回去。

不久,乃蛮再次叛乱,术赤台用计袭击紥哈坚普,杀了他,于是平定了乃蛮国。

术赤台最初跟随征讨怯列亦,从罕哈出发,经过班真海子,跋涉万里,每次遇到战斗,必定担任先锋。

皇帝曾经对他说:“我对你的期望,就像高山前的日影一样。”

赐给他嫔御亦八哈别吉、引者思百,让他统领兀鲁兀四千人,世世代代不改变。

儿子怯台,才能和武勇过人,从太宗到世祖,历经四朝,因功被封为德清郡王,赐金印。

丙申年,赐德州二万户为食邑。

至元十八年,增加食邑二万一千户,肇庆路、连州、德州及其属邑都归他管辖。

怯台去世后,儿子端真拔都儿继承爵位为郡王。

太宗时与亦剌哈台作战,获胜,皇帝便将亦剌哈台的妻子赐给他。

世祖征讨阿里不哥时,怯台的儿子哈答与忽都忽跪在皇帝面前自荐说:“臣的父祖有幸在先朝,担任军旅征伐的重任。”

虎符、江州万户府达鲁花赤。

二十四年,移镇潮州,正值贼寇张文惠、罗半天等在江西聚集,行枢密院下令讨伐,吾也而领兵攻破贼寨,斩杀贼首罗大老、李尊长等,缴获三枚伪银印。最终在军中去世。

吾也而

吾也而,珊竹氏,相貌非常雄伟,腰围有十围之宽。父亲名叫图鲁华察,以武勇著称。

太祖五年,吾也而与折不那演攻克金东京,立下战功。

九年,跟随太师木华黎攻取北京,领兵作为先锋,成功攻下。捷报传来,被授予金紫光禄大夫、北京总管都元帅的职位。

他留下来安抚百姓,怀柔有方,自北京以南,相继有城池投降。

当时金将挞鲁,以惠州渔河口为险要,拥兵数万,企图收复北疆。吾也而率领精锐千人击溃其前锋,斩杀数千人,缴获其旗鼓羊马,并在军中斩杀挞鲁。

有个叫赵守玉的人占据兴州,吾也而讨伐并平定了他。

十一年,张致在锦州叛乱,吾也而又攻破了他。木华黎非常高兴,赏赐他十匹马、五副铠甲。

十二年,兴州监军重儿率兵叛乱,吾也而前往征讨,贼军射杀了他所乘的马,军士愤怒,奋勇冲击,大破贼军。

十五年,随军征讨山东,在东平大战,他驰骋陷阵,生擒两名敌将返回。木华黎称赞他,并将他的功劳上报。

十六年,随军征讨延安,箭射中右腿,仍奋力作战,最终破敌。不久又攻下葭、鄜二州,擒获金朝枭将张铁枪并献上。

十七年,攻克凤翔及其所属州郡。

十八年,随皇帝亲征河西,次年攻下。皇帝下诏赐予吾也而五匹马、一副铠甲。

二十年,随木华黎围攻益都。两年后,攻下三十余城。

太宗元年,入朝觐见。皇帝命令他与撒里答火儿赤征讨辽东,成功攻下。

三年,又与撒里答征讨高丽,攻下受、开、龙、宣、泰、葭等十余城。高丽畏惧,请求和谈。吾也而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以儿子为人质,我们就休兵。”

十三年,高丽派遣其子綧随吾也而来朝。皇帝非常高兴,厚加赏赐,任命他为北京东京广宁盖州平州泰州开元府七路征行兵马都元帅,佩带虎符。

宪宗元年,皇帝召见询问东夷事务,吾也而回答说:“臣虽年老,但若凭借皇帝的威灵,指挥三军,敌国尚可攻克,何况东夷小丑!”皇帝赞赏他的豪言,问他能喝多少酒,他回答说:“任凭皇帝赏赐。”

当时有一位驸马都尉在旁边,素以酒量著称,皇帝命令他与吾也而比酒。皇帝大笑,赏赐他锦衣名马。

不久,吾也而因病辞官归乡。

七年,再次入朝,皇帝怜悯他年老,对他说:“自太祖时效力至今的,只有你没有过失。”赏赐丰厚,并将都元帅的职位授予他的次子阿海。

八年秋九月辛亥夜,有流星陨落在他帐前,光芒数丈,伴有声响。吾也而说:“我要死了。”第二天去世,享年九十六岁。

他有四个儿子,霅礼最有名,太宗时被任命为北京等路达鲁花赤。至元七年,改授昭勇大将军、河间路总管。

曷思麦里

曷思麦里,西域谷则斡儿朵人。最初是西辽阔儿罕的近侍,后来成为谷则斡儿朵所属可散八思哈的长官。

太祖西征时,曷思麦里率领可散等城的酋长迎降,大将哲伯将此事上报皇帝。

皇帝命令曷思麦里跟随哲伯作为先锋,攻打乃蛮,成功攻克,斩杀其首领曲出律。

哲伯命令曷思麦里带着曲出律的首级去招降其领地,如可失哈儿、押儿牵、斡端等城,都望风而降。

又随军征讨你沙不儿城,成功劝降。

皇帝亲征至薛迷思干,与紥剌丁在月恋揭赤之地交战,击败了他。

追击紥剌丁至阿剌黑城,在秃马温山交战,再次击败他。

追至憨颜城西寨,又击败他。紥剌丁逃入海中。曷思麦里收缴了他的珍宝返回。

攻下玉儿谷、德痕两城。不久,憨颜城也被攻下。

皇帝派遣使者催促哲伯迅速讨伐钦察。命令曷思麦里招降曲儿忒、失儿湾沙等城,全部投降。

到了谷儿只部和阿速部,敌军抵抗,但都被击败投降。

又招降黑林城,进攻斡罗思于铁儿山,攻克后,俘获其国主密只思腊,哲伯命令曷思麦里将其献给术赤太子,最终处死。

不久,征讨康里,至孛子八里城,与其主霍脱思罕交战,再次击败敌军,进军至钦察,也平定了。

军队返回时,哲伯去世。

恰逢皇帝亲征河西,曷思麦里带着所获的珍宝及七宝伞在阿剌思不剌思迎接皇帝,皇帝对群臣说:“哲伯常称赞曷思麦里的功劳,他身材虽小,但名声很大。”于是将所进献的金宝,按他的能力赏赐给他,并任命他与薛彻兀儿为必阇赤。

不久,曷思麦里上奏,说以前招降的士兵留在亦八里城,应该让他们随从征讨河西,皇帝同意,并命令他常居左右。

到了也吉里海牙,又讨平了失的儿威。

随太祖征讨汴京,至怀孟,命令他负责奥鲁事务。

皇帝从白坡渡过黄河,与睿宗合兵攻打金将合达,击败后,回驻金莲川。

壬辰年,被任命为怀孟州达鲁花赤,佩带金符。

癸巳年,金将强元帅围攻怀州,曷思麦里率领部下及昔里吉思、锁剌海等奋力作战,金兵撤退。

又派遣蒲察寒奴、乞失烈札鲁招降金总帅范真,率领其麾下军民万余人投降。

己亥年六月,皇帝因曷思麦里在西域征战,功劳卓著,任命其长子捏只必继承怀孟达鲁花赤的职位,次子密里吉继承必阇赤的职位,命令曷思麦里为紥鲁火赤,返回西域。

大帅察罕、行省帖木迭儿上奏请求留下他,皇帝同意了。

庚子年,晋升为怀孟河南二十八处都达鲁花赤,所辖州郡有不服从命令的,下令抄没其家产。

乙卯年五月去世。

其子密里吉再次担任怀孟达鲁花赤。中统三年,随军攻打淮西,与宋军交战阵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元史-列传-卷七-注解

察罕:元朝将领,曾与曷思麦里一同征讨西域。

唐兀乌密氏:唐兀乌密氏是元朝时期的一个蒙古部落,属于蒙古族的一部分,察罕即出自此部落。

太祖:指元太祖成吉思汗,元朝的建立者,蒙古帝国的创始人。

光献皇后:元太祖成吉思汗的正妻,对元朝初期的政治有一定影响。

御帐前首千户:元朝的一种军事官职,负责指挥千户级别的军队,是高级军事指挥官。

西域孛哈里、薛迷思干:这两个地方位于今天的中亚地区,是元朝时期的重要战略地点。

回回国主札剌丁:回回国是元朝对中亚伊斯兰国家的称呼,札剌丁是当时的一位回回国君主。

西夏: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位于今天的宁夏一带,后被元朝所灭。

太宗:指元太宗窝阔台,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继承父位成为蒙古帝国的第二位大汗。

宪宗:元朝皇帝,名忽必烈,是元朝的建立者。

世祖:指元世祖忽必烈,元朝的第五位皇帝,成吉思汗的孙子,元朝的建立者。

至元: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时间为1264年至1294年。

元贞:元成宗铁穆耳的年号,时间为1295年至1297年。

箠楚:古代的一种刑具,用于鞭打犯人。

立智理威:元朝官员,曾任湖南宣慰使、荆湖宣慰使等职,以清廉著称。

公田:古代国家或官府所有的田地,通常由农民耕种并缴纳租税。

驿骑:古代用于传递公文或命令的骑马使者。

札八儿火者:元朝初年的重要将领,赛夷人,曾随成吉思汗征战,功勋卓著。

赛夷:西域的一个部落,札八儿火者出身于此。

黑树林:地名,位于居庸关以北,札八儿火者曾在此发现一条秘密通道。

丘真人:传说中的道教高人,隐居昆仑山,札八儿火者曾拜访他。

术赤台:元朝初年的著名将领,兀鲁兀台氏,勇猛善战,曾多次立下战功。

兀鲁兀台氏:蒙古部落之一,术赤台出身于此。

五投下:元朝初年,成吉思汗封赐给五个功臣的称号,术赤台是其中之一。

虎符:古代用于调兵遣将的凭证,通常为虎形,象征权威和军令。

达鲁花赤:元朝官职名,主要负责地方行政和军事事务,相当于地方长官。

江州万户府:元朝设立的军事行政机构,负责江州地区的军事和行政事务。

潮州:位于今广东省东部,历史上是重要的军事和经济中心。

张文惠、罗半天:元朝时期的叛乱首领,啸聚江西,对抗元朝统治。

行枢密院:元朝中央军事机构,负责全国军事事务。

金紫光禄大夫:元朝高级文官衔,象征极高的荣誉和地位。

北京总管都元帅:元朝军事官职,负责北京地区的军事指挥和行政事务。

挞鲁:金朝将领,曾试图收复北疆,但被吾也而击败。

赵守玉:元朝时期的叛乱首领,占据兴州,后被吾也而讨平。

张致:元朝时期的叛乱首领,占据锦州,后被吾也而攻破。

撒里答火儿赤:元朝将领,曾与吾也而一同征讨辽东和高丽。

高丽:朝鲜半岛历史上的王朝,曾与元朝有过多次战争和外交关系。

驸马都尉:元朝官职名,通常授予皇帝的亲属或重要将领。

曷思麦里:西域将领,曾为元朝效力,参与多次重要战役。

哲伯:元朝将领,曾与曷思麦里一同征讨西域。

曲出律:乃蛮部落的首领,被曷思麦里斩杀。

紥剌丁:西域部落的首领,曾与元朝军队交战。

钦察:西域部落,曾与元朝军队交战。

康里:西域部落,曾与元朝军队交战。

怀孟州:位于今河南省,元朝时期的重要行政和军事中心。

金符:元朝授予高级官员的凭证,象征权力和地位。

帖木迭儿:元朝官员,曾与曷思麦里一同处理西域事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元史-列传-卷七-评注

这段古文详细记载了元朝初期著名将领察罕的生平事迹,以及其后代亦力撒合和立智理威的事迹。察罕因其勇武和智慧被元太祖成吉思汗赏识,成为元朝的重要军事人物。他的事迹不仅展示了其个人的英勇和智慧,也反映了元朝初期的军事扩张和政治策略。

察罕的故事中,他幼年牧羊时的机智表现,以及成年后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都体现了蒙古族崇尚勇武和智慧的文化特点。他的事迹也反映了元朝初期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以及通过联姻等方式巩固政治联盟的策略。

亦力撒合和立智理威的事迹则展示了元朝中后期的政治和军事情况。亦力撒合因其正直和才能被元世祖忽必烈重用,他在政治上的清廉和军事上的才能,为元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立智理威则在地方治理上展现了其才能,他通过兴学、均赋等措施,有效地治理了地方,得到了民众的认可。

这段古文不仅是对个人生平的记载,更是对元朝历史的重要见证。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我们可以窥见元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对于研究元朝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这些故事也展示了元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这段古文主要记载了元朝初年几位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他们在政治、军事上的贡献。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窥见元朝初年的政治制度、军事策略以及社会风貌。

首先,立智理威的事迹反映了元朝初年地方官员的治理方式。他在湖南、荆湖等地任职时,发现并上奏了多项弊政,尤其是公田制度的弊端。公田制度虽然在理论上是为了增加国家收入,但实际上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甚至在水旱灾害时也不减免租税。立智理威的上奏促使朝廷改革了这一制度,减轻了民困。这一事件不仅展示了立智理威的清廉与为民请命的精神,也反映了元朝初年地方治理中的一些问题。

其次,札八儿火者的故事则展现了元朝初年军事扩张的历程。札八儿火者作为成吉思汗的重要将领,不仅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还在关键时刻为成吉思汗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建议。尤其是在攻打金国的过程中,他发现了黑树林中的秘密通道,帮助元军成功突破了金国的防线。这一事件不仅展示了札八儿火者的军事才能,也反映了元朝初年对外扩张的军事策略。

此外,札八儿火者与丘真人的对话也颇具深意。丘真人作为道教高人,隐居昆仑山,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而札八儿火者在面对丘真人的提问时,表现出对子孙后代的关心,而非个人的富贵显达。这种态度反映了札八儿火者作为一位将领的深厚家国情怀,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族传承的观念。

最后,术赤台的故事则展示了元朝初年将领的勇猛与忠诚。术赤台作为兀鲁兀台氏的后裔,继承了家族的勇武传统,多次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在与乃蛮、灭儿乞台等部落的战斗中,他不仅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还通过智谋平定了叛乱。术赤台的事迹不仅反映了元朝初年对外扩张的军事策略,也展示了蒙古将领的忠诚与勇敢。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记载立智理威、札八儿火者、术赤台等人的事迹,展现了元朝初年的政治、军事风貌。这些人物不仅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反映了元朝初年社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元朝初年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本文主要记载了元朝时期两位重要将领吾也而和曷思麦里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们在元朝建立和扩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吾也而作为珊竹氏的后裔,自幼以武勇著称,参与了元朝初期的多次重要战役,如攻克金东京、北京等,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他在平定叛乱、征讨敌国等方面屡建奇功,深受元朝皇帝的信任和重用。吾也而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还在地方治理上展现了卓越的才能,成功安抚了北京以南的民众,使其相继归降。

曷思麦里则是西域将领,最初为西辽阔儿罕的近侍,后归顺元朝,成为元朝在西域扩张的重要力量。他参与了元朝对乃蛮、紥剌丁等西域部落的征讨,屡次取得胜利,展现了其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曷思麦里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还在外交上展现了智慧,成功招降了多个西域城邦,为元朝在西域的统治奠定了基础。他的忠诚和功绩得到了元朝皇帝的高度认可,被授予重要官职,并多次受到赏赐。

从文化内涵上看,本文反映了元朝初期的军事扩张和政治整合过程。元朝作为一个多民族帝国,其建立和巩固离不开各族将领的共同努力。吾也而和曷思麦里作为不同民族的代表,他们的成功不仅体现了元朝军事力量的强大,也反映了元朝在民族融合和政治整合方面的成就。

从艺术特色上看,本文采用了简洁明快的叙事风格,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行动,生动地展现了两位将领的英勇形象和卓越才能。文中对战斗场面的描写简洁有力,突出了将领们的果断和勇敢,同时也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和谋略。

从历史价值上看,本文为研究元朝初期的军事史、民族关系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通过对吾也而和曷思麦里生平事迹的记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元朝在建立和扩张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以及元朝在民族融合和政治整合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元史-列传-卷七》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515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