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由明代宋濂(1310年—1381年)等人主持编撰。宋濂是明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曾任翰林院编修。
年代:编撰于明代洪武年间(14世纪末)。
内容简要:《元史》是“二十四史”之一,共210卷,记载了元朝(1271年—1368年)的历史。全书分为本纪、志、列传三部分,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由于编撰时间仓促,书中存在一些疏漏,但它仍是研究元朝历史的重要文献,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元史-列传-卷一-原文
◎后妃一
太祖光献翼圣皇后,名孛儿台旭真,弘吉剌氏,特薛禅之女也。特薛禅与子按陈从太祖征伐有功,赐号国舅,封王爵,以统其部族。有旨:“生女为后,生男尚公主,世世不绝。”世祖至元二年十二月,追谥光献翼圣皇后。册文曰:“尊祖宗,致诚孝,实王政之攸先;法天地,建鸿名,亦母仪之克称。肆先虔于太室,庸昭示于后昆,体兹至公,节以大惠。钦惟光献皇后,宅收渊静,禀德柔嘉,当圣神创业之初,有夙夜求贤之助。功施社稷,垂慈训于景襄;庆衍宫闱,流徽音于庄圣。协赞龙飞之运,永诒燕翼之谋。惟周人著称《思齐》,亦推本兴王之迹;在汉世始谥光烈,盖笃申追远之情。是用稽迪旧章,增崇遗美。谨遣摄太尉某,奉玉册玉宝,加上尊谥曰光献翼圣皇后。伏惟淑灵降格,典礼备膺,于亿万年,茂隆丕祚。”升祔太祖庙。其余后妃,有四斡耳朵四十余人,不记氏族,其名悉见于《表》。后皆仿此。
太宗昭慈皇后,名脱列哥那,乃马真氏,生定宗。岁辛丑十一月,太宗崩,后称制摄国者五年。丙午,会诸王百官,议立定宗。朝政多出于后。至元二年崩,追谥诏慈皇后,升祔太宗庙。
定宗钦淑皇后,名斡兀立海迷失。定宗崩,后抱子失列门垂帘听政者六月。至元二年,追谥钦淑皇后。
宪宗贞节皇后,名忽都台,弘吉剌氏,特薛禅孙忙哥陈之女也,蚤崩,后妹也速儿继为妃。至元二年,追谥贞节皇后,升祔宪宗庙。
世祖昭睿顺圣皇后,名察必,弘吉剌氏,济宁忠武王按陈之女也。生裕宗。中统初,立为皇后。至元十年三月,授册宝,上尊号贞懿昭圣顺天睿文光应皇后。一日,四怯薛官奏割京城外近地牧马,帝既允,方以图进。后至帝前,将谏,先阳责太保刘秉忠曰:“汝汉人聪明者,言则帝听,汝何为不谏?向初到定都时,若以地牧马则可,今军蘸俱分业已定,夺之可乎?”帝默然,命寝其事。后尝于太府监支缯帛表里各一,帝谓后曰:“此军国所需,非私家物,后何可得支?”后自是率宫人亲执女工,拘诸旧弓弦练之,缉为绸,以为衣,其韧密比绫绮。宣徽院羊臑皮置不用,后取之,合缝为地毯。其劝俭有节而无弃物,类如此。十三年,平宋,幼主朝于上都。大宴,众皆欢甚,唯后不乐。帝曰:“我今平江南,自此不用兵甲,众人皆喜,尔独不乐,何耶?”后跪奏曰:“妾闻自古无千岁之国,毋使吾子孙及此,则幸矣。”帝以宋府库故物各聚置殿庭上,召后视之,后遍视即去。帝遣宦者追问后,欲何所取。后曰:“宋人贮蓄以遗其子孙,子孙不能守,而归于我,我何忍取一物耶!”时宋太后全氏至京,不习北方风土,后为奏令回江南。帝不允,至三奏,帝乃答曰:“尔妇人无远虑,若使之南还,或浮言一动,即废其家,非所以爱之也。苟能爱之,时加存恤,使之便安可也。”后退,益厚待之。胡帽旧无前檐,帝因射日色炫目,以语后,后即益前檐。帝大喜,遂命为式。又制一衣,前有裳无衽,后长倍于前,亦无领袖,缀以两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马,时皆仿之。后性明敏,达于事机,国家初政,左右匡正,当时与有力焉。
十八年二月崩。三十一年,成宗即位,五月,追谥昭睿顺圣皇后,其册文曰:“奉先思孝,臣子之至情;节惠易名,古今之大典。惟殷娥有明德之号,而周任著《思齐》之称。爰考旧章,式崇尊谥。恭惟先皇后,厚德载物,正位承天。隆内治于公宫,纲大伦于天下。曩事龙潜之邸,及乘虎变之秋。鄂渚班师,洞识事机之会;上都践祚,居多辅佐之谋。先物之明,独断于衷;进贤之志,允叶于上。左右我圣祖,建帝王之极功;抚育我前人,嗣社稷之重托。臣下之劝劳灼见,生民之疾苦周知。俪宸极二十年,垂慈范千万世。惟全美圣而益圣,宜显册书而屡书。不胜惓藐恳恳之诚,敬展尊尊亲亲之义,以扬盛烈,以对耿光。谨遣某官某奉玉册玉宝,上尊谥曰昭睿顺圣皇后。钦惟淑灵在天,明鉴逮下。增辉炜管,茂扬徽懿之音;合飨太宫,益衍寿昌之福。”升祔世祖庙。
南必皇后,弘吉剌氏,纳陈孙仙童之女也。至元二十年,纳为皇后,继守正宫。时世祖春秋高,颇预政,相臣常不得见帝,辄因后奏事焉。有子一人,名铁蔑赤。
成宗贞慈静懿皇后,名失怜答里,弘吉剌氏,斡罗陈之女也。大德三年十月,立为后。生皇子德寿,早薨。武宗至大三年十月,追尊谥贞慈静懿皇后,其册文曰:“宗祧定位,象天地之有阴阳;今古同符,通幽明以行典礼。哀荣斯备,孝敬兼陈。恭惟先元妃弘吉剌氏,庆毓仙源,德昭彤史。春宫主馈,共瞻采翟之辉;椒掖正名,莫际飞龙之会。惟贞协在中之美,而慈推成物之仁。静既合夫坤元,懿益彰于壸则。虽小星之逮下,岂众曜之敢齐。嗣服云初,追怀曷已。是用究成先志,式阐徽称。谨遣某官某,上尊谥曰贞慈静懿皇后,升祔于成宗皇帝殿室。伏惟淑灵,永伸配侑,介以景福,佑我无疆。”
卜鲁罕皇后,伯岳吾氏,驸马脱里思之女。元贞初,立为皇后。大德三年十月,授册宝。成宗多疾,后居中用事,信任相臣哈剌哈孙,大德之政,人称平允,皆后处决。京师创建万宁寺,中塑秘密佛像,其形丑怪,后以手帕蒙覆其面,寻传旨毁之。省院台臣奏上尊号,帝不允。车驾幸上都,后
方自奏请。帝曰:“我病日久,国家大事多废不举,尚宁理此等事耶!”事遂寝。
大德十年,后尝谋贬顺宗妃答吉与其子仁宗往怀州。明年,成宗崩。时武宗在北边,恐其归,必报前怨,后乃命取安西王阿难答失里来京师,谋立之。仁宗自怀州入清宫禁,既诛安西王,并构后以私通事,出居东安州。
武宗宣慈惠圣皇后,名真哥,弘吉剌氏,脱怜子迸不剌之女。至大三年四月,册为皇后,其文曰:“乾为天,坤为地,四时由是以相成,日宗阳,月宗阴,万象以之而并著。后职有关于世教,先猷具载于邦彝。惟慈旨之亲承,亦佥言之允若。咨尔皇后弘吉剌氏,睿聪淑哲,端懿诚庄。宝婺分辉,源天潢之自出;缨徽迪庆,系绂组以相仍。(后逸)”皇庆二年,立长秋寺,掌皇后宫政,秩三品。泰定四年十一月崩,上尊谥曰宣慈惠圣皇后,升祔武宗庙。
速哥失里皇后,按陈从孙哈儿只之女、真哥皇后之从妹也。
妃二人:亦乞烈氏,奴兀伦公主之女,实生明宗,天历二年追谥仁献章圣皇后;唐兀氏,生文宗,天历二年追谥文献昭圣皇后。
仁宗庄懿慈圣皇后,名阿纳失失里,弘吉剌氏,生英宗。皇庆二年三月,册为皇后,上册宝,遣官祭告天地于南郊及太庙。改典内院为中政院,秩正二品。
英宗即位,上尊号皇太后,其册文曰:“坤承乾德,所以著两仪之称;母统父尊,所以崇一体之号。故因亲而立爱,宜考礼以正名。恭惟圣母,温慈惠和,淑哲端懿。上以奉宗祧之重,下以叙伦纪之常。恢王化于二南,嗣徽音于三母。辅佐先考,忧勤警戒之虑深;拥佑眇躬,抚育提携之恩至。迨于今日,绍我丕基。规摹一出于慈闱,付托益彰于祖训。致天下之养以为乐,未足尽于孝心;极域中之大以为尊,庶可称其懿美。式遵贵贵之义,用罄亲亲之情。谨遣某官某奉册,上尊号曰皇太后。伏惟周宗绵绵,长信穆穆,备《洛书》之锡福,粲坤极之仪天。启佑后人,永锡胤祚。”明日,受百官朝贺于兴圣宫。至治二年崩,上谥庄懿慈圣皇后,其册文曰:“致孝所以扬亲,易名所以表行。矧为天下母而养弗逮,履天子位而报则丰。曷胜孺慕之心,必尽钦崇之礼。钦惟先皇太后,夙明壸则,克嗣徽音。辅佐先朝,有恭俭节用之实;诞育眇质,有劬劳顾复之恩。九族咸育于仁,四海仰遵其化。昊天不吊,景命靡融。怆圣善之长违,念风猷之未泯。是用揄扬于彤史,正宜敷绎于宝慈。爰据彝经,追严徽号。谨遣摄太慰某官某奉玉册玉宝,上尊号曰庄懿慈圣皇后。伏惟淑灵如在,合飨太宫。鉴格孔昭,膺兹巨典。阴相丕祚,亿万斯年。”升祔仁宗庙。
英宗庄静懿圣皇后,名速哥八剌,亦启烈氏,昌国公主益里海涯女也。至治元年,册为皇后。泰定四年六月崩,谥曰庄静懿圣皇后。
泰定帝八不罕皇后,弘吉剌氏,按陈孙斡留察儿之女。泰定元年,册为皇后。
妃二人:一曰必罕,一曰速哥答里,皆弘吉剌氏,兖王买住罕之女也。文宗天历初,俱安置东安州。
明宗贞裕徽圣皇后,名迈来迪,生顺帝而崩。文宗立,谥贞裕徽圣皇后。
八不沙皇后,成宗甥寿宁公主之女也。侍明宗潜邸,生宁宗。天历二年,立宁徽寺,掌明宗皇后宫事,以钞万锭、币帛二千匹,供后宫费用。十一月,后请为明宗资冥福,命帝师率诸僧作佛事七日于大天源延圣寺,道士建醮于玉虚、天宝、太乙、万寿四宫,及武当、龙虎二山。至顺元年,敕有司供明宗后宫币帛二百匹。是年四月崩。
文宗卜答失里皇后,弘吉剌氏,父驸马鲁王雕阿不剌,母鲁国公主桑哥剌吉。文宗居建业,后亦在行。天历元年,文宗即位,立为皇后。二年,授册宝。十一月,后以银五万两助建大承天护圣寺。至顺元年,以籍没张珪家田四百顷,赐护圣寺为永业。后与宦者拜住谋杀明宗后八不沙。三年八月,文宗崩于上都,后导扬末命,申帝初志,遂立明宗次子懿璘质班,是为宁宗。十一月,奉玉册玉宝尊皇后为皇太后。十二月,御兴圣殿受朝贺。宁宗崩,大臣请立太子燕贴古思。后曰:“天位至重,吾子尚幼,明宗长子妥欢帖睦尔在广西,今十三岁矣,理当立之。”于是奉旨迎至京师,以明年六月即位,是为顺帝。元统元年,尊为太皇太后,仍称制临朝。至元六年六月,诏去尊号,安置东安州,寻崩。
宁宗答里也忒迷失皇后,弘吉剌氏。至顺三年十月,立为后。至正二十八年崩,升祔宁宗庙。
顺帝答纳失里皇后,钦察氏,师太平王燕铁木儿之女。至顺四年,立为后。元统二年,授册宝,其册文曰:“天之元统二气,配莫厚于坤仪;月之道循右行,明周贞于乾曜。若昔帝王之宅后,居多辅相之世勋。盖选德于亢宗,亦畴庸于先正。造周资任、姒之化,兴汉表马、邓之功。咨尔皇后钦察氏,雍肃惠慈,谦裕静淑。乃祖乃父,夙坚翼亮之心;于国于家,实获修齐之助。朕缵丕图之初载,亲承太后之睿谟。眷我元臣,简兹硕媛。相严禘而率典,奉慈极以愉颜。用彰祎翟之华,式著旗常之旧。令摄太尉某官授以玉册宝章,命尔为皇后。备成嘉礼,宏贲太猷。於戏!嵩高生贤,予笃怀于良佐;《关雎》正始,尔勉嗣于徽音。永锡寿康,昭示悠久。”三年,后兄御史大夫唐其势以谋逆诛,弟塔剌海走匿后宫,后以衣蔽之,因迁后出宫,丞相伯颜鸩后。
于开平民舍。
伯颜忽都皇后,弘吉剌氏,宣慈惠圣皇后真哥侄毓德王孛罗帖木儿之女也。至元三年三月,立为皇后。其册文曰:“帝王之道,齐其家而天下平;风教所基,正乎位而人伦厚。爰择配以承宗事,若稽古以率典常。咨尔弘吉剌氏,淑哲温恭,齐庄贞一。属选贤于中壸,躬受命于慈闱。勖帅来嫔,蹈榘仪之有度;动容中礼,谨夙夜以无违。兹表式于宫庭,宜推崇其位号。乃蠲吉旦,庸举彝章,遣摄太尉某持节授以玉册宝章,命尔为皇后。於戏!乾施坤承,克顺成于四序;日明月俪,久照临于万方。朕欲跻世于乂安,尔其助予之德化,共御亨嘉之运,益延昌炽之期。勉尔徽音,聿修内治。”
生皇子真金,二岁而夭。
后性节俭,不妒忌,动以礼法自持。
第二皇后奇氏素有宠,居兴圣西宫,帝希幸东内。后左右以为言,后无几微怨望意。
从帝时巡上京,次中道,帝遣内官传旨,欲临幸,后辞曰:“暮夜非至尊往来之时。”内官往复者三,竟拒不纳,帝益贤之。
帝尝问后:“中政院所支钱粮,皆传汝旨,汝还记之否?”后对曰:“妾当用则支。关防出入,必己选人司之,妾岂能尽记耶?”
居坤德殿,终日端坐,未尝妄逾户阈。
至正二十五年八月崩,年四十二。
奇氏后见其所遗衣服弊坏,大笑曰:“正宫皇后,何至服此等衣耶!”其朴素可知。
逾月,皇太子自冀宁归,哭之甚哀。
完者忽都皇后奇氏,高丽人,生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家微,用后贵,三世皆追封王爵。
初,徽政院使秃满迭儿进为宫女,主供茗饮,以事顺帝。后性颖黠,日见宠幸。
后答纳失里皇后方骄妒,数箠辱之。答纳失里既遇害,帝欲立之,丞相伯颜争不可。伯颜罢相,沙剌班遂请立为第二皇后,居兴圣宫,改徽政院为资正院。
后无事,则取《女孝经》、史书,访问历代皇后之有贤行者为法。
四方贡献,或有珍味,辄先遣使荐太庙,然后敢食。
至正十八年,京城大饥,后命官为粥食之。又出金银粟帛,命资正院使朴不花于京都十一门置冢,葬死者遗骼十余万,复命僧建水陆大会度之。
时帝颇怠于政治,后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遽谋内禅,遣朴不花谕意丞相太平,太平不答。复召太平至宫,举酒赐之,自申前请,太平依违而已,由是后与太子衔之。
而帝亦知后意,怒而疏之,两月不见。
朴不花因后而宠幸,既被劾黜,后讽御史大夫佛家奴为之辩明。佛家奴乃谋再劾朴不花,后知之,反嗾御史劾佛家奴,谪居潮河。
初,奇氏之族在高丽者,怙势骄横,高丽王怒,尽杀之。
二十三年,后谓皇太子曰:“汝何不为我复雠耶?”遂立高丽王族人留京师者为王,以奇族之子三宝奴为元子。遣同知枢密院事崔帖木儿为丞相,用兵一万,并招倭兵,共往纳之。过鸭绿水,伏兵四起,乃大败,余十七骑而还,后大惭。
二十四年七月,孛罗帖木儿称兵犯阙,皇太子出奔冀宁,下令讨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怒,嗾监察御史武起宗言后外挠国政,奏帝宜迁后出于外,帝不答。
二十五年三月,遂矫制幽于诸色总管府,令其党姚伯颜不花守之。
四月庚寅,孛罗帖木儿逼后还宫,取印章,伪为后书召太子。后仍回幽所,后又数纳美女于孛罗帖木儿,至百日,始还宫。
及孛罗帖木儿死,召皇太子还京师,后传旨令廓扩帖木儿以兵拥皇太子入城,欲胁帝禅位。廓扩帖木儿知其意,至京城三十里外,即遣军还营,皇太子复衔之。事见《扩廓帖木儿传》。
会伯颜忽都皇后崩,十二月,中书省臣奏言,后宜正位中宫,帝不答。又奏改资正院为崇政院,而中政院亦兼主之,帝乃授之册宝,其册文曰:“坤以承乾元,人道莫先于夫妇;后以母天下,王化实始于家邦。典礼之常,古今攸重。咨尔肃良合氏,笃生名族,来事朕躬。儆戒相成,每勤于夙夜;恭俭率下,多历于岁年。既发祥元子于储闱,复流庆孙枝于甲观。眷若中宫之位,允宜淑配之贤。宗戚大臣,况佥言而敷请;掖庭诸御,咸倾望以推尊。乃屡逊辞,尤可嘉尚。今遣摄太尉某持节授以玉册玉宝,命尔为皇后。於戏!慎修壸政,益勉尔辅佐之心;昭嗣徽音,同保我延洪之福。其钦宠命,以衍寿祺。”
二十八年,从帝北奔。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元史-列传-卷一-译文
◎后妃一
太祖光献翼圣皇后,名叫孛儿台旭真,是弘吉剌氏,特薛禅的女儿。特薛禅和他的儿子按陈跟随太祖征伐有功,被赐予国舅的称号,封为王爵,以统领他们的部族。有圣旨说:“生女儿为皇后,生儿子娶公主,世世代代不断绝。”世祖至元二年十二月,追谥为光献翼圣皇后。册文说:“尊敬祖宗,表达诚孝,是王政的首要;效法天地,建立伟大的名声,也是母仪的典范。因此先在太庙虔诚祭祀,以昭示后代,体现至公,节制以大惠。敬仰光献皇后,她宅心仁厚,品德柔嘉,在圣神创业之初,有日夜求贤的辅助。功绩施于社稷,慈训垂于景襄;庆贺延及宫闱,徽音流传于庄圣。协助龙飞的运势,永远留下燕翼的谋略。周人称颂《思齐》,也推究兴王的足迹;汉世开始谥号光烈,是表达追远之情。因此遵循旧章,增崇遗美。谨派遣摄太尉某,奉上玉册玉宝,加上尊谥为光献翼圣皇后。愿淑灵降临,典礼完备,于亿万年,茂盛隆昌。”升祔太祖庙。其余的后妃,有四斡耳朵四十多人,不记载氏族,她们的名字都见于《表》。后妃都仿照此例。
太宗昭慈皇后,名叫脱列哥那,是乃马真氏,生了定宗。辛丑年十一月,太宗去世,皇后称制摄政五年。丙午年,召集诸王百官,商议立定宗。朝政多出于皇后。至元二年去世,追谥为诏慈皇后,升祔太宗庙。
定宗钦淑皇后,名叫斡兀立海迷失。定宗去世,皇后抱着儿子失列门垂帘听政六个月。至元二年,追谥为钦淑皇后。
宪宗贞节皇后,名叫忽都台,是弘吉剌氏,特薛禅的孙子忙哥陈的女儿,早逝,她的妹妹也速儿继为妃子。至元二年,追谥为贞节皇后,升祔宪宗庙。
世祖昭睿顺圣皇后,名叫察必,是弘吉剌氏,济宁忠武王按陈的女儿。生了裕宗。中统初年,立为皇后。至元十年三月,授予册宝,上尊号为贞懿昭圣顺天睿文光应皇后。一天,四怯薛官奏请割京城外近地牧马,皇帝已经同意,正要进献地图。皇后到皇帝面前,准备进谏,先责备太保刘秉忠说:“你是汉人中的聪明人,说话皇帝会听,你为什么不进谏?当初定都时,如果以地牧马还可以,现在军队已经分配完毕,夺取他们的土地可以吗?”皇帝默然,命令停止此事。皇后曾在太府监领取缯帛表里各一,皇帝对皇后说:“这是军国所需,不是私家的东西,皇后怎么能领取?”皇后从此率领宫人亲自做女工,用旧弓弦练成绸,做成衣服,其坚韧细密堪比绫绮。宣徽院的羊臑皮放置不用,皇后取来,合缝成地毯。她劝勉节俭有节制,没有废弃的东西,类似这样。十三年,平定宋朝,幼主到上都朝见。大宴时,众人都很高兴,只有皇后不乐。皇帝说:“我现在平定江南,从此不用兵甲,众人都高兴,你为什么不乐?”皇后跪奏说:“我听说自古没有千岁的国家,不要让我的子孙遇到这种情况,就是幸运了。”皇帝将宋朝府库的旧物各聚置在殿庭上,召皇后来看,皇后看了一遍就离开了。皇帝派宦官追问皇后,想要取什么。皇后说:“宋人贮蓄以遗留给他们的子孙,子孙不能守住,而归于我,我怎么能忍心取一物呢!”当时宋太后全氏到京,不习惯北方的风土,皇后为她奏请回江南。皇帝不允,直到第三次奏请,皇帝才回答说:“你妇人没有远虑,如果让她南还,或许浮言一动,就废了她的家,这不是爱她的方式。如果能爱她,时常加以存恤,让她便安就可以了。”皇后退下,更加厚待她。胡帽旧时没有前檐,皇帝因为射箭时阳光刺眼,对皇后说了,皇后就增加了前檐。皇帝大喜,于是命为样式。又制作一件衣服,前面有裳没有衽,后面比前面长一倍,也没有领袖,缀以两襻,名叫比甲,以便于骑马射箭,当时都仿效她。皇后性格明敏,通达事机,国家初政,左右匡正,当时有很大的贡献。
十八年二月去世。三十一年,成宗即位,五月,追谥为昭睿顺圣皇后,册文说:“奉先思孝,是臣子的至情;节惠易名,是古今的大典。殷娥有明德的称号,周任有《思齐》的称颂。因此考察旧章,崇尊谥号。敬仰先皇后,厚德载物,正位承天。隆内治于公宫,纲大伦于天下。从前在龙潜之邸,及乘虎变之秋。鄂渚班师,洞识事机之会;上都践祚,居多辅佐之谋。先物之明,独断于衷;进贤之志,允叶于上。左右我圣祖,建帝王之极功;抚育我前人,嗣社稷之重托。臣下的劝劳灼见,生民的疾苦周知。俪宸极二十年,垂慈范千万世。惟全美圣而益圣,宜显册书而屡书。不胜惓藐恳恳之诚,敬展尊尊亲亲之义,以扬盛烈,以对耿光。谨派遣某官某奉上玉册玉宝,上尊谥为昭睿顺圣皇后。愿淑灵在天,明鉴逮下。增辉炜管,茂扬徽懿之音;合飨太宫,益衍寿昌之福。”升祔世祖庙。
南必皇后,是弘吉剌氏,纳陈的孙子仙童的女儿。至元二十年,纳为皇后,继守正宫。当时世祖年事已高,颇预政事,相臣常不得见皇帝,总是通过皇后奏事。有一个儿子,名叫铁蔑赤。
成宗贞慈静懿皇后,名叫失怜答里,是弘吉剌氏,斡罗陈的女儿。大德三年十月,立为皇后。生了皇子德寿,早逝。武宗至大三年十月,追尊谥为贞慈静懿皇后,册文说:“宗祧定位,象天地之有阴阳;今古同符,通幽明以行典礼。哀荣斯备,孝敬兼陈。敬仰先元妃弘吉剌氏,庆毓仙源,德昭彤史。春宫主馈,共瞻采翟之辉;椒掖正名,莫际飞龙之会。惟贞协在中之美,而慈推成物之仁。静既合夫坤元,懿益彰于壸则。虽小星之逮下,岂众曜之敢齐。嗣服云初,追怀曷已。因此完成先志,阐扬徽称。谨派遣某官某,上尊谥为贞慈静懿皇后,升祔于成宗皇帝殿室。愿淑灵,永伸配侑,介以景福,佑我无疆。”
卜鲁罕皇后,是伯岳吾氏,驸马脱里思的女儿。元贞初年,立为皇后。大德三年十月,授予册宝。成宗多病,皇后居中用事,信任相臣哈剌哈孙,大德之政,人称平允,都是皇后处决。京师创建万宁寺,中塑秘密佛像,其形丑怪,皇后用手帕蒙覆其面,随即传旨毁掉。省院台臣奏上尊号,皇帝不允。皇帝车驾到上都,皇后
刚刚上奏请求。皇帝说:“我病了很久,国家大事都荒废了,怎么还能处理这些事情呢!”事情就这样搁置了。
大德十年,皇后曾谋划贬顺宗妃答吉和她的儿子仁宗去怀州。第二年,成宗去世。当时武宗在北方边境,皇后担心他回来后会报复,于是命令将安西王阿难答失里召到京城,打算立他为帝。仁宗从怀州进入皇宫,诛杀了安西王,并诬陷皇后有私通之事,将她迁到东安州居住。
武宗宣慈惠圣皇后,名叫真哥,是弘吉剌氏,脱怜子迸不剌的女儿。至大三年四月,被册封为皇后,册文说:“乾为天,坤为地,四季因此而成,日主阳,月主阴,万物因此并显。皇后的职责关系到世教,先贤的教诲记载在国家的典籍中。只有亲自接受慈旨,才能得到众人的认可。皇后弘吉剌氏,聪明贤淑,端庄诚庄。宝婺星分辉,源自天潢;缨徽迪庆,系绂组相承。(后逸)”皇庆二年,设立长秋寺,掌管皇后宫政,官秩为三品。泰定四年十一月去世,追谥为宣慈惠圣皇后,升祔武宗庙。
速哥失里皇后,是按陈从孙哈儿只的女儿,也是真哥皇后的堂妹。
妃子有二人:亦乞烈氏,是奴兀伦公主的女儿,生了明宗,天历二年追谥为仁献章圣皇后;唐兀氏,生了文宗,天历二年追谥为文献昭圣皇后。
仁宗庄懿慈圣皇后,名叫阿纳失失里,是弘吉剌氏,生了英宗。皇庆二年三月,被册封为皇后,上册宝,派遣官员在南郊和太庙祭告天地。将典内院改为中政院,官秩为正二品。
英宗即位后,尊她为皇太后,册文说:“坤承乾德,所以有两仪之称;母统父尊,所以有一体之号。因此因亲而立爱,应考礼以正名。恭惟圣母,温慈惠和,淑哲端懿。上以奉宗祧之重,下以叙伦纪之常。恢王化于二南,嗣徽音于三母。辅佐先考,忧勤警戒之虑深;拥佑眇躬,抚育提携之恩至。迨于今日,绍我丕基。规摹一出于慈闱,付托益彰于祖训。致天下之养以为乐,未足尽于孝心;极域中之大以为尊,庶可称其懿美。式遵贵贵之义,用罄亲亲之情。谨遣某官某奉册,上尊号曰皇太后。伏惟周宗绵绵,长信穆穆,备《洛书》之锡福,粲坤极之仪天。启佑后人,永锡胤祚。”第二天,在兴圣宫接受百官朝贺。至治二年去世,追谥为庄懿慈圣皇后,册文说:“致孝所以扬亲,易名所以表行。何况为天下母而养弗逮,履天子位而报则丰。怎能不怀孺慕之心,必尽钦崇之礼。钦惟先皇太后,夙明壸则,克嗣徽音。辅佐先朝,有恭俭节用之实;诞育眇质,有劬劳顾复之恩。九族咸育于仁,四海仰遵其化。昊天不吊,景命靡融。怆圣善之长违,念风猷之未泯。是用揄扬于彤史,正宜敷绎于宝慈。爰据彝经,追严徽号。谨遣摄太慰某官某奉玉册玉宝,上尊号曰庄懿慈圣皇后。伏惟淑灵如在,合飨太宫。鉴格孔昭,膺兹巨典。阴相丕祚,亿万斯年。”升祔仁宗庙。
英宗庄静懿圣皇后,名叫速哥八剌,是亦启烈氏,昌国公主益里海涯的女儿。至治元年,被册封为皇后。泰定四年六月去世,追谥为庄静懿圣皇后。
泰定帝八不罕皇后,是弘吉剌氏,按陈孙斡留察儿的女儿。泰定元年,被册封为皇后。
妃子有二人:一个叫必罕,一个叫速哥答里,都是弘吉剌氏,兖王买住罕的女儿。文宗天历初年,都被安置在东安州。
明宗贞裕徽圣皇后,名叫迈来迪,生了顺帝后去世。文宗即位后,追谥为贞裕徽圣皇后。
八不沙皇后,是成宗外甥寿宁公主的女儿。侍奉明宗在潜邸时,生了宁宗。天历二年,设立宁徽寺,掌管明宗皇后宫事,用钞万锭、币帛二千匹,供后宫费用。十一月,皇后请求为明宗祈福,命令帝师率领众僧在大天源延圣寺做佛事七天,道士在玉虚、天宝、太乙、万寿四宫及武当、龙虎二山建醮。至顺元年,敕令有关部门供明宗后宫币帛二百匹。同年四月去世。
文宗卜答失里皇后,是弘吉剌氏,父亲是驸马鲁王雕阿不剌,母亲是鲁国公主桑哥剌吉。文宗在建业时,皇后也在那里。天历元年,文宗即位,立她为皇后。二年,授予册宝。十一月,皇后用银五万两资助建造大承天护圣寺。至顺元年,将没收张珪家的四百顷田地赐给护圣寺作为永业。皇后与宦官拜住合谋杀害明宗皇后八不沙。三年八月,文宗在上都去世,皇后传达遗命,申明皇帝的初衷,于是立明宗次子懿璘质班为帝,即宁宗。十一月,奉玉册玉宝尊皇后为皇太后。十二月,在兴圣殿接受朝贺。宁宗去世后,大臣请求立太子燕贴古思。皇后说:“皇位至关重要,我的儿子还小,明宗长子妥欢帖睦尔在广西,现在十三岁了,理应立他。”于是奉旨将他迎到京城,于次年六月即位,即顺帝。元统元年,尊为太皇太后,仍称制临朝。至元六年六月,下诏去掉尊号,安置在东安州,不久去世。
宁宗答里也忒迷失皇后,是弘吉剌氏。至顺三年十月,被立为皇后。至正二十八年去世,升祔宁宗庙。
顺帝答纳失里皇后,是钦察氏,师太平王燕铁木儿的女儿。至顺四年,被立为皇后。元统二年,授予册宝,册文说:“天之元统二气,配莫厚于坤仪;月之道循右行,明周贞于乾曜。若昔帝王之宅后,居多辅相之世勋。盖选德于亢宗,亦畴庸于先正。造周资任、姒之化,兴汉表马、邓之功。咨尔皇后钦察氏,雍肃惠慈,谦裕静淑。乃祖乃父,夙坚翼亮之心;于国于家,实获修齐之助。朕缵丕图之初载,亲承太后之睿谟。眷我元臣,简兹硕媛。相严禘而率典,奉慈极以愉颜。用彰祎翟之华,式著旗常之旧。令摄太尉某官授以玉册宝章,命尔为皇后。备成嘉礼,宏贲太猷。於戏!嵩高生贤,予笃怀于良佐;《关雎》正始,尔勉嗣于徽音。永锡寿康,昭示悠久。”三年,皇后的兄长御史大夫唐其势因谋反被杀,弟弟塔剌海逃到后宫躲藏,皇后用衣服遮蔽他,因此被迁出宫,丞相伯颜毒死了皇后。
在开平的民舍中。
伯颜忽都皇后,是弘吉剌氏,宣慈惠圣皇后真哥的侄女毓德王孛罗帖木儿的女儿。至元三年三月,被立为皇后。册文说:“帝王之道,齐家而天下平;风教的基础,正位而人伦厚。选择配偶以承宗事,遵循古制以率典常。咨尔弘吉剌氏,淑哲温恭,齐庄贞一。属选贤于中壸,躬受命于慈闱。勖帅来嫔,蹈榘仪之有度;动容中礼,谨夙夜以无违。兹表式于宫庭,宜推崇其位号。乃蠲吉旦,庸举彝章,遣摄太尉某持节授以玉册宝章,命尔为皇后。於戏!乾施坤承,克顺成于四序;日明月俪,久照临于万方。朕欲跻世于乂安,尔其助予之德化,共御亨嘉之运,益延昌炽之期。勉尔徽音,聿修内治。”
生了皇子真金,两岁就夭折了。
皇后性格节俭,不妒忌,行动以礼法自持。
第二皇后奇氏一向受宠,住在兴圣西宫,皇帝很少去东内。皇后身边的人为此说话,皇后却没有丝毫怨望之意。
随从皇帝巡幸上京,途中,皇帝派内官传旨,想要临幸,皇后推辞说:“夜晚不是至尊往来的时候。”内官来回传了三次,最终拒绝接纳,皇帝更加贤明她。
皇帝曾经问皇后:“中政院所支的钱粮,都是传你的旨意,你还记得吗?”皇后回答说:“妾当用则支。关防出入,必己选人司之,妾岂能尽记耶?”
住在坤德殿,整天端坐,从未妄自逾越过门槛。
至正二十五年八月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奇氏皇后看到她留下的衣服破旧,大笑着说:“正宫皇后,何至于穿这样的衣服!”她的朴素可见一斑。
过了一个月,皇太子从冀宁回来,哭得非常哀伤。
完者忽都皇后奇氏,是高丽人,生了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家境微贱,因皇后而显贵,三代都被追封为王爵。
起初,徽政院使秃满迭儿进献为宫女,主要负责供茶,侍奉顺帝。皇后性格聪明狡猾,日渐受宠。
皇后答纳失里皇后当时骄横妒忌,多次鞭打侮辱她。答纳失里遇害后,皇帝想立她为皇后,丞相伯颜反对。伯颜被罢相后,沙剌班请求立她为第二皇后,住在兴圣宫,改徽政院为资正院。
皇后无事时,就取《女孝经》、史书,访问历代皇后有贤德行为的人作为榜样。
四方进贡,如果有珍味,总是先派使者献到太庙,然后才敢食用。
至正十八年,京城大饥荒,皇后命令官员煮粥救济。又拿出金银粟帛,命令资正院使朴不花在京都十一门设置墓地,埋葬死者的遗骨十余万,又命令僧人建水陆大会超度他们。
当时皇帝对政治颇为懈怠,皇后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急忙谋划内禅,派朴不花传达意思给丞相太平,太平没有回答。又召太平到宫中,举酒赐给他,自己再次提出请求,太平只是含糊其辞,因此皇后与太子对他怀恨在心。
皇帝也知道皇后的意思,愤怒而疏远她,两个月不见她。
朴不花因皇后而受宠,被弹劾罢黜后,皇后暗示御史大夫佛家奴为他辩明。佛家奴于是谋划再次弹劾朴不花,皇后知道后,反而唆使御史弹劾佛家奴,将他贬到潮河。
起初,奇氏的家族在高丽,仗势骄横,高丽王愤怒,将他们全部杀死。
二十三年,皇后对皇太子说:“你为什么不替我报仇?”于是立高丽王族人留在京师的为王,以奇族的儿子三宝奴为元子。派同知枢密院事崔帖木儿为丞相,用兵一万,并招倭兵,一起前往纳降。过了鸭绿水,伏兵四起,大败,只剩下十七骑回来,皇后非常惭愧。
二十四年七月,孛罗帖木儿称兵犯阙,皇太子出奔冀宁,下令讨伐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愤怒,唆使监察御史武起宗说皇后外挠国政,奏请皇帝将皇后迁出宫外,皇帝没有回答。
二十五年三月,于是假传圣旨将皇后幽禁在诸色总管府,命令他的党羽姚伯颜不花看守。
四月庚寅,孛罗帖木儿逼迫皇后回宫,取走印章,伪造皇后的书信召太子。皇后仍然回到幽禁的地方,后来又多次向孛罗帖木儿进献美女,直到百日,才回宫。
等到孛罗帖木儿死后,召皇太子回京师,皇后传旨命令廓扩帖木儿带兵拥皇太子入城,想要胁迫皇帝禅位。廓扩帖木儿知道她的意思,到京城三十里外,就遣军回营,皇太子再次怀恨在心。事见《扩廓帖木儿传》。
恰逢伯颜忽都皇后去世,十二月,中书省臣上奏说,皇后应该正位中宫,皇帝没有回答。又上奏改资正院为崇政院,而中政院也兼管,皇帝于是授予她册宝,册文说:“坤以承乾元,人道莫先于夫妇;后以母天下,王化实始于家邦。典礼之常,古今攸重。咨尔肃良合氏,笃生名族,来事朕躬。儆戒相成,每勤于夙夜;恭俭率下,多历于岁年。既发祥元子于储闱,复流庆孙枝于甲观。眷若中宫之位,允宜淑配之贤。宗戚大臣,况佥言而敷请;掖庭诸御,咸倾望以推尊。乃屡逊辞,尤可嘉尚。今遣摄太尉某持节授以玉册玉宝,命尔为皇后。於戏!慎修壸政,益勉尔辅佐之心;昭嗣徽音,同保我延洪之福。其钦宠命,以衍寿祺。”
二十八年,随从皇帝北奔。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元史-列传-卷一-注解
太祖光献翼圣皇后: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皇后,名孛儿台旭真,弘吉剌氏,特薛禅之女。她在元朝建立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追谥为光献翼圣皇后。
特薛禅:弘吉剌氏的首领,太祖光献翼圣皇后的父亲,因随太祖成吉思汗征伐有功,被封为国舅,并赐予王爵。
世祖至元二年: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的年号,至元二年即1265年。
册文:古代皇帝册封皇后、太子等时所使用的正式文书。
太宗昭慈皇后:元太宗窝阔台的皇后,名脱列哥那,乃马真氏,生定宗。她在太宗去世后摄政五年,对朝政有重要影响。
定宗钦淑皇后:元定宗的皇后,名斡兀立海迷失。定宗去世后,她曾垂帘听政六个月。
宪宗贞节皇后:元宪宗的皇后,名忽都台,弘吉剌氏,特薛禅的孙女。她早逝,后由其妹也速儿继为妃。
世祖昭睿顺圣皇后: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名察必,弘吉剌氏,济宁忠武王按陈之女。她在世祖朝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追谥为昭睿顺圣皇后。
四怯薛:元朝时期的禁卫军,负责皇帝的安全和宫廷的保卫。
宣徽院:元朝时期的宫廷机构,负责管理宫廷的物资供应和礼仪事务。
成宗贞慈静懿皇后:元成宗的皇后,名失怜答里,弘吉剌氏,斡罗陈之女。她在成宗朝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追谥为贞慈静懿皇后。
卜鲁罕皇后:元成宗的皇后,伯岳吾氏,驸马脱里思之女。她在成宗多病期间摄政,对朝政有重要影响。
顺宗妃答吉:顺宗妃答吉是元朝顺宗的妃子,答吉是她的名字。顺宗是元朝的一位皇帝,答吉作为其妃子,在宫廷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仁宗:仁宗是元朝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政治和文化改革,对元朝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安西王阿难答失里:安西王阿难答失里是元朝的一位宗室成员,被封为安西王。他在元朝的政治斗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皇位继承问题上。
武宗宣慈惠圣皇后:武宗宣慈惠圣皇后是元朝武宗的皇后,名真哥,弘吉剌氏。她在元朝宫廷中具有重要地位,曾参与政治决策,对元朝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弘吉剌氏:蒙古族的一个部落,元朝时期有多个皇后出自此部落。
长秋寺:长秋寺是元朝时期设立的一个机构,主要负责管理皇后宫的事务,秩三品,显示了皇后在宫廷中的重要地位。
泰定四年:泰定四年是元朝泰定帝在位期间的第四年,泰定帝是元朝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政治和文化改革。
仁宗庄懿慈圣皇后:仁宗庄懿慈圣皇后是元朝仁宗的皇后,名阿纳失失里,弘吉剌氏。她在元朝宫廷中具有重要地位,曾参与政治决策,对元朝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宗庄静懿圣皇后:英宗庄静懿圣皇后是元朝英宗的皇后,名速哥八剌,亦启烈氏。她在元朝宫廷中具有重要地位,曾参与政治决策,对元朝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定帝八不罕皇后:泰定帝八不罕皇后是元朝泰定帝的皇后,弘吉剌氏。她在元朝宫廷中具有重要地位,曾参与政治决策,对元朝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宗贞裕徽圣皇后:明宗贞裕徽圣皇后是元朝明宗的皇后,名迈来迪。她在元朝宫廷中具有重要地位,曾参与政治决策,对元朝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宗卜答失里皇后:文宗卜答失里皇后是元朝文宗的皇后,弘吉剌氏。她在元朝宫廷中具有重要地位,曾参与政治决策,对元朝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宁宗答里也忒迷失皇后:宁宗答里也忒迷失皇后是元朝宁宗的皇后,弘吉剌氏。她在元朝宫廷中具有重要地位,曾参与政治决策,对元朝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顺帝答纳失里皇后:顺帝答纳失里皇后是元朝顺帝的皇后,钦察氏。她在元朝宫廷中具有重要地位,曾参与政治决策,对元朝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伯颜忽都皇后:元朝皇后,弘吉剌氏,宣慈惠圣皇后真哥的侄女,毓德王孛罗帖木儿之女。至元三年被立为皇后。
至元三年: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至元三年即1266年。
真金:伯颜忽都皇后所生的皇子,两岁夭折。
奇氏:元朝第二皇后,高丽人,生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
兴圣宫:元朝皇宫的一部分,奇氏皇后居住于此。
徽政院:元朝管理宫廷事务的机构。
资正院:元朝管理宫廷事务的机构,由徽政院改名而来。
朴不花:元朝官员,资正院使,奇氏皇后的亲信。
孛罗帖木儿:元朝将领,曾发动叛乱,后被平定。
廓扩帖木儿:元朝将领,曾参与平定孛罗帖木儿的叛乱。
崇政院:元朝管理宫廷事务的机构,由资正院改名而来。
肃良合氏:奇氏皇后的姓氏,高丽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元史-列传-卷一-评注
这段文字详细记载了元朝几位重要皇后的生平事迹和她们在政治、社会中的影响。首先,太祖光献翼圣皇后孛儿台旭真作为成吉思汗的皇后,不仅在太祖创业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在社稷和宫闱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她的追谥册文中提到‘尊祖宗,致诚孝,实王政之攸先’,表明她在元朝初期政治中的核心地位。
太宗昭慈皇后脱列哥那在太宗去世后摄政五年,展现了她在政治上的才干和决断力。她的摄政时期被认为是元朝政治相对稳定的时期,尤其是在她主持下议立定宗的过程中,显示了她在朝政中的主导地位。
定宗钦淑皇后斡兀立海迷失在定宗去世后垂帘听政六个月,虽然时间较短,但她的政治影响力不可忽视。她的垂帘听政反映了当时女性在政治中的潜在作用,尤其是在皇权交接的关键时刻。
宪宗贞节皇后忽都台虽然早逝,但她的家族背景和她在宪宗朝中的地位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她的妹妹也速儿继为妃,进一步巩固了弘吉剌氏在元朝宫廷中的地位。
世祖昭睿顺圣皇后察必在世祖朝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节俭和勤政方面。她亲自参与女工,制作衣物和地毯,展现了她的节俭美德。她在政治上的敏锐和决断力也体现在她对军国大事的干预中,如她对割地牧马一事的谏言,显示了她在朝政中的影响力。
成宗贞慈静懿皇后失怜答里在成宗朝政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成宗多病期间,她通过信任相臣哈剌哈孙,维持了朝政的稳定。她的追谥册文中提到‘贞协在中之美,而慈推成物之仁’,表明她在朝政中的仁德和智慧。
卜鲁罕皇后在成宗多病期间摄政,展现了她在政治上的才干和决断力。她在朝政中的处决被认为是平允的,尤其是在她主持下创建的万宁寺事件中,她的决策显示了她在宗教和政治中的影响力。
总体而言,这段文字不仅记录了元朝几位重要皇后的生平事迹,还展现了她们在政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她们通过摄政、垂帘听政、节俭勤政等方式,对元朝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皇后的故事不仅反映了元朝宫廷政治的复杂性,也展示了女性在历史中的重要角色。
这段古文详细记载了元朝几位皇后的事迹,反映了元朝宫廷政治的复杂性和皇后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文中提到的顺宗妃答吉与仁宗的矛盾,以及安西王阿难答失里的介入,揭示了元朝皇位继承问题的复杂性和宫廷斗争的激烈程度。
其次,文中对武宗宣慈惠圣皇后、仁宗庄懿慈圣皇后、英宗庄静懿圣皇后等人的册封和谥号的描述,展示了元朝皇后在宫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些皇后不仅在宫廷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还积极参与政治决策,对元朝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文中提到的长秋寺的设立,进一步体现了皇后在宫廷中的重要地位。长秋寺作为管理皇后宫事务的机构,秩三品,显示了皇后在宫廷中的权力和影响力。
最后,文中对皇后们的谥号和册封仪式的描述,反映了元朝对皇后的尊崇和礼遇。这些谥号和册封仪式不仅是对皇后个人品德的肯定,也是对她们在宫廷中贡献的认可。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元朝几位皇后事迹的记载,展示了元朝宫廷政治的复杂性和皇后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这些皇后不仅在宫廷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还积极参与政治决策,对元朝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对这些皇后事迹的记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元朝宫廷政治的运作方式和皇后在其中的角色。
这段文字详细记载了元朝两位皇后的生平事迹,展现了元朝宫廷政治的复杂性和皇后在宫廷中的地位与作用。伯颜忽都皇后和奇氏皇后分别代表了元朝宫廷中不同背景的女性,她们的命运与元朝的政治斗争紧密相连。
伯颜忽都皇后出身于蒙古贵族弘吉剌氏,她的册文体现了元朝对皇后的期望,即通过皇后的德行来辅助皇帝治理国家。她的节俭、不妒忌、以礼法自持的品性,反映了元朝宫廷对皇后德行的重视。然而,她的儿子真金的夭折,以及她在宫廷中的地位受到奇氏皇后的挑战,显示了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
奇氏皇后则出身于高丽,她的崛起反映了元朝宫廷中非蒙古族女性的地位提升。她的聪明才智和对政治的参与,使得她在宫廷中获得了极大的影响力。然而,她的家族在高丽的遭遇以及她在宫廷中的政治斗争,也揭示了元朝宫廷政治的残酷性。
两位皇后的生平事迹,不仅反映了元朝宫廷政治的复杂性,也展现了元朝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与限制。她们的命运与元朝的政治斗争紧密相连,成为元朝历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通过对这两位皇后的记载,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朝宫廷政治的运作方式以及女性在其中的角色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