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纪昀(1724年—1805年),字晓岚,清代文学家、学者,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他以博学多才著称,是清代文坛的重要人物。
年代:成书于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内容简要:《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志怪小说集,共24卷。书中收录了大量神怪、奇闻、异事,内容涉及民间传说、官场轶事、因果报应等。纪昀以简洁生动的笔触,借鬼神之事讽喻社会现实,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是清代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阅微草堂笔记-附-纪汝佶六则二-原文
戊寅五月二十八日,吴林塘年五旬,时居太平馆中,余往为寿,座客有能为烟戏者,年约六十余,口操南音,谈吐风雅,不知其何以戏也。
俄有仆携巨烟筒来,中可受烟四两,燃火吸之,且吸且咽,食顷方尽,索巨碗沦苦茗饮讫,谓主人曰:为君添鹤算,可乎?即张吻吐鹤二只,飞向屋角,徐吐一圈,大如盘,双鹤穿之而过,往来飞舞,如掷梭然。
既而嘎喉有声,吐烟如一线,亭亭直上,散作水波云状,谛视皆寸许小鹤,翩翩左右,移时方灭。众皆以为目所未睹也。
俄其弟子继至奉一觞与主人曰:吾技不如师,为君小作剧可乎?呼吸间,有朵云缥缈筵前,徐结成小楼阁,雕栏绮窗,历历如画。曰:此海屋添筹也。诸客复大惊,以为指上毫光,现玲珑塔,亦无以喻是矣。
以余所见诸说部,如掷杯化鹤,顷刻开花之类,不可殚述,毋亦实有其事?后之人少所见,多所怪乎?如此事非余目睹,亦终不信也。
豫南李某,酷好马,尝于遵化牛市中,见一马,通体如墨,映日有光,而腹毛则白于霜雪,所谓乌云托月者也。高六尺余,骏尾鬈然,足生爪,长寸许,双目莹澈如水精,其气昂昂如鸡群之鹤,李以百金得之,爱其神骏,喂秣必身亲。
然性至狞劣,每覆障泥,须施绊锁,有力者数人,左右把持,然后可乘,按辔徐行,不觉其驶,而瞬息已百里。有一处去家五日程,日午就道,比至,则日未衔山也。以此愈爱之,而畏其难控,亦不敢数乘。
一日,有伟丈夫碧眼虬髯,磞门求见,自云能教此马,引就枥下,马一见即长呜,此人以掌击左右肋,始弭耳不动。乃牵就空屋中,阖户与马盘旋,李自隙窥之,见其手提马耳,喃喃似有所云,马似首肯,徐又提耳喃喃如前,马亦似首肯。李大惊异,以为真能通马语也。
少间,启户,引缰授李,马已汗如濡矣。临行谓李曰:此马能择主,亦甚可喜,然其性未定,恐或伤人,今则可以无虑矣。马自是驯良,经二十余载,骨干如初。后李至九十余而终,马忽逸去,莫知所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阅微草堂笔记-附-纪汝佶六则二-译文
戊寅年五月二十八日,吴林塘五十岁,当时住在太平馆中,我去为他祝寿,座中有位能表演烟戏的客人,年纪大约六十多岁,口音是南方的,谈吐风雅,不知道他是如何表演的。
不久,有仆人拿来一个大烟筒,里面可以装四两烟,点燃后吸食,一边吸一边咽,一顿饭的工夫才吸完,要了一大碗苦茶喝完,对主人说:为您增添寿命,可以吗?随即张开嘴吐出两只鹤,飞向屋角,慢慢吐出一个圈,像盘子一样大,两只鹤穿过圈,来回飞舞,像织布梭子一样。
接着喉咙发出声音,吐出的烟像一条线,直直上升,散开成水波和云的样子,仔细看都是寸许的小鹤,翩翩飞舞,过了一会儿才消失。大家都觉得这是从未见过的景象。
不久,他的弟子也来了,奉上一杯酒给主人说:我的技艺不如师父,为您表演个小把戏可以吗?呼吸之间,有一朵云飘在宴席前,慢慢结成一个小楼阁,雕栏绮窗,清晰如画。说:这是海屋添筹。客人们又大为惊讶,觉得像是手指上的光芒,显现出玲珑塔,也无法比喻这种景象。
根据我所见的各种传说,如掷杯化鹤,顷刻开花之类,无法尽述,难道这些事真的存在吗?后来的人见识少,所以觉得奇怪吧?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我也不会相信。
豫南的李某,非常喜欢马,曾经在遵化的牛市中,看到一匹马,全身如墨,阳光下有光泽,而腹部的毛则白如霜雪,就是所谓的乌云托月。马高六尺多,尾巴卷曲,脚上有爪,长约一寸,双眼清澈如水精,气势昂然如鹤立鸡群,李某用一百金买下它,喜爱它的神骏,亲自喂养。
但这匹马性格非常凶恶,每次上马鞍,都要用绊锁,需要几个有力气的人左右把持,才能骑上,按着缰绳慢慢走,感觉不到它的速度,但转眼间已经跑了百里。有一次去离家五天路程的地方,中午出发,到达时太阳还没落山。因此李某更加喜爱它,但也害怕它难以控制,不敢经常骑。
一天,有个身材高大、碧眼虬髯的男子,敲门求见,自称能驯服这匹马,带到马厩下,马一见到他就长鸣,这人用手掌拍打马的左右肋,马才安静下来。然后牵到空屋中,关上门与马盘旋,李某从缝隙中偷看,看到这人提着马耳,喃喃自语,马似乎点头,然后又提耳喃喃如前,马也似乎点头。李某大为惊讶,以为这人真的能听懂马语。
过了一会儿,开门,把缰绳交给李某,马已经汗流浃背。临走时对李某说:这匹马能选择主人,也很可喜,但它的性格还不稳定,可能会伤人,现在可以不用担心了。从此这匹马变得温顺,经过二十多年,骨架依然如初。后来李某活到九十多岁去世,马突然跑掉,不知去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阅微草堂笔记-附-纪汝佶六则二-注解
烟戏:一种古代的表演艺术,通过吸烟并控制烟雾的形状和动态来进行表演,类似于现代的烟雾艺术。
鹤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鹤象征长寿和吉祥,’添鹤算’意味着增加寿命,是一种祝福的表达。
海屋添筹:比喻增添寿命或福气,源自古代神话,海屋是仙人居住的地方,添筹即增加寿命。
乌云托月:形容马的颜色和形态,通体黑色如乌云,腹部白色如月,形象生动。
碧眼虬髯:形容人的外貌特征,碧眼指眼睛颜色特别,虬髯指卷曲的胡须,常用来描绘异域或非凡的人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阅微草堂笔记-附-纪汝佶六则二-评注
这段古文通过两个故事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特色。第一个故事描述了烟戏表演者的技艺,通过吸烟和吐烟形成各种形状,如鹤和云楼,这种技艺不仅展示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和生命的崇敬与想象。烟戏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古代娱乐文化和艺术表现的重要资料。
第二个故事讲述了一位爱马人士与一匹神骏马的故事。这匹马不仅外形独特,而且具有超凡的速度和力量,但性格狞劣难以驾驭。直到一位碧眼虬髯的伟丈夫出现,他能够与马沟通并驯服它。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人与动物之间可能存在的深刻理解和沟通,也反映了古人对马这种动物的特殊情感和尊重。马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忠诚和力量的象征,这个故事加深了我们对古代人马关系的理解。
整体来看,这两个故事都富含象征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具体的艺术表现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化特色和人们的生活态度。这些故事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