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纪昀(1724年—1805年),字晓岚,清代文学家、学者,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他以博学多才著称,是清代文坛的重要人物。
年代:成书于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内容简要:《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志怪小说集,共24卷。书中收录了大量神怪、奇闻、异事,内容涉及民间传说、官场轶事、因果报应等。纪昀以简洁生动的笔触,借鬼神之事讽喻社会现实,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是清代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阅微草堂笔记-诗两首-诗二首-原文
千生心力坐销磨.纸上烟云过眼多。
拟筑书仓今老矣.只应说鬼以东坡。
前因后果验无差,琐记搜罗鬼一车。
传语洛闰门弟子.稗官原不入儒家。
观弈道人自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阅微草堂笔记-诗两首-诗二首-译文
千年的心血和精力都在这坐中消磨殆尽,纸上的文字如同烟云般在眼前飘过。
曾经计划建造一座书库,如今已经老了,只能像苏东坡那样讲述鬼故事。
前因后果的验证没有差错,琐碎的记录中搜罗了一车的鬼故事。
传话给洛闰门的弟子们,稗官野史原本就不属于儒家的范畴。
这是观弈道人自己题写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阅微草堂笔记-诗两首-诗二首-注解
千生心力坐销磨:形容作者一生精力都消耗在写作上,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投入。
纸上烟云过眼多:比喻文学作品如同烟云般飘渺,转瞬即逝,反映了作者对文学作品的短暂性和无常性的感慨。
拟筑书仓今老矣:作者原本计划建立一个藏书丰富的书库,但现在已经年老,无法实现这一愿望。
只应说鬼以东坡:东坡指苏轼,这里作者自比苏轼,表示自己只能像苏轼那样写些鬼神故事,暗示自己文学成就的局限性。
前因后果验无差:指事情的前因后果都经过验证,没有差错,反映了作者对事物因果关系的重视。
琐记搜罗鬼一车:琐记指琐碎的记录,鬼一车形容记录的内容繁多,这里指作者收集了大量的鬼神故事。
传语洛闰门弟子:洛闰门指洛阳的闰门,这里指作者的弟子或追随者,作者希望将自己的文学理念传给他们。
稗官原不入儒家:稗官指记录琐事的官员,这里指作者的作品不被儒家正统所接受,反映了作者对自己文学地位的无奈。
观弈道人自题:观弈道人指作者自己,自题表示这是作者自己题写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文学创作的自嘲和反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阅微草堂笔记-诗两首-诗二首-评注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文学创作生涯的总结和反思。首句“千生心力坐销磨”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投入,同时也暗示了文学创作的艰辛和消耗。第二句“纸上烟云过眼多”则通过比喻,表达了文学作品的无常性和短暂性,反映了作者对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两句“拟筑书仓今老矣,只应说鬼以东坡”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文学成就的无奈和自嘲。作者原本计划建立一个藏书丰富的书库,但现在已经年老,无法实现这一愿望,只能像苏轼那样写些鬼神故事,暗示自己文学成就的局限性。
“前因后果验无差,琐记搜罗鬼一车”这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事物因果关系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收集了大量鬼神故事的事实。最后两句“传语洛闰门弟子,稗官原不入儒家”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文学地位的无奈,作者希望将自己的文学理念传给弟子,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作品不被儒家正统所接受。
整首诗通过自嘲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和对自己文学成就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文学作品的短暂性和无常性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也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