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八-姑妄听之四(1)

作者: 纪昀(1724年—1805年),字晓岚,清代文学家、学者,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他以博学多才著称,是清代文坛的重要人物。

年代:成书于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内容简要:《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志怪小说集,共24卷。书中收录了大量神怪、奇闻、异事,内容涉及民间传说、官场轶事、因果报应等。纪昀以简洁生动的笔触,借鬼神之事讽喻社会现实,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是清代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八-姑妄听之四(1)-原文

马德重言,沧州城南,盗劫一富室,已破扉入,主人夫妇并被执,众莫敢谁何。

有妾居东厢,变服逃匿厨下,私语灶婢曰:主人在盗手,是不敢与斗,渠辈屋脊各有人,以防救应,然不能见檐下,汝抉后窗循檐出,密告诸仆,各乘马执械,四面伏三五里外,盗四更后必出,四更不出,则天晓不能归巢也,出必挟主人送,苟无人阻,则行一二里必释,不释恐见其去向也,俟其释主人,急负还,而相率随其后,相去务在半里内,彼如返斗即奔还,彼止亦止,彼行又随行,再返斗仍奔,再止仍止,再行仍随行,如此数四,彼不返斗则随之,得其巢,彼返斗则既不得战,又不得遁,逮至天明,无一人得脱矣。

婢冒死出告,众以为中理,如其言,果并就擒,重赏灶婢。

妾与嫡故不甚协,至是亦相睦。

后问妾何以办此,泫然曰:吾故盗魁某甲女,父在时尝言行劫所畏惟此法,然未见有用之者,今事急姑试,竟侥幸验也。

故曰用兵者务得敌之情,又曰以贼攻贼。

戴东原言,有狐居人家空屋中,与主人通言语,致馈遗,或互假器物,相安若比邻。

一日狐告主人曰:君别院空屋,有缢鬼多年矣,君近拆是屋,鬼无所栖,乃来与我争屋,时时现恶状,恐怖小儿女,已自可憎,又作祟使患寒热,尤不堪忍。

某观道士能劾鬼,君盍求之除此害。

主人果求得一符,焚于院中,俄暴风骤起,声轰然如雷霆。

方骇愕间,闻屋瓦格格乱鸣,如数十人奔走践踏者,屋上呼曰:吾计大左,悔不及,顷神将下击,鬼缚而吾亦被驱,今别君去矣。

盖不忍其愤,急于一逞,未有不两败俱伤者。

观于此狐,可为炯鉴。

又吕氏表兄,言有人患狐祟,延术士禁咒,狐去而术士需索无厌,时遣木人纸虎之类,至其家扰人,赂之暂止,越旬日复然,其祟更甚于狐,携家至京师避之,乃免。

锐于求胜,借助小人,未有不遭反噬者,此亦一征矣。

乌鲁木齐参将海起云言,昔征乌什时,战罢还营,见崖下树桠间,一人探首外,窥疑为间谍,奋矛刺之–军中呼矛曰苗子,盖声之转也,中石上,火光激迸矛,折臂几损,疑为目眩,然矛上地上,皆有血迹,不知何怪。

余谓此必山精也,深山大泽,何所不育。

白泽图所载,虽多附会,殆亦有之。

又言有一游兵,见黑物蹲石上,疑为熊,引满射之,三发皆中,而此物夷然如不知,骇极驰回,呼伙伴携铳往,则已去矣,余谓此亦山精耳。

常山峪道中加班轿夫刘福言–九卿肩舆,以八人更番出京,则加四人,谓之加班–长姐者,忘其姓,山东流民之女,年十五六,父母就食于赤峰–即乌蓝哈达,乌蓝译言红,哈达译言峰也,今建为赤峰州。

租田以耕。

一日入山采樵,遇风雨,避岩下,雨止已昏黑,畏虎不敢行,匿草间,遥见双炬,疑为虎目。

至前则官役数人,衣冠不古不今,叱问何人,以实告。

官坐石上,令曳出,众呼跪。

长姐以为山神,匍匐听命。

官曰:汝夙孽应充我食,今就擒,当啖尔,速解衣伏石上,无留寸缕,致挂碍齿牙。

知为虎王,觳觫祈免。

官曰:视尔貌尚可,肯侍我寝,当赦尔,后当来往于尔家,且福尔。

长姐愤怒跃起曰:岂有神灵肯作此语,必邪魅也。

啖则啖耳,长姐良家女,不能蒙面作此事。

拾石块奋击,一时奔散,此非其力足胜之,其气足胜之。

其贞烈之心足以帅其气也。

故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张太守墨谷言,德、景间有富室,恒积谷而不积金,防劫盗也。

康熙雍正间岁频歉,米价昂,闭廪不肯粜升谷,冀价再增。

乡人病之,而无如何。

有角妓号玉面狐者曰:是易与,第备钱以待可耳。

乃自诣其家曰:我为鸨母钱树,鸨母顾虐我,昨与勃溪,约我以千金自赎,我亦厌倦风尘,愿得一忠厚长者托终身,念无如公者,公能捐千金,则终身执巾栉。

闻公不喜积金,即钱二千贯亦足抵,昨有木商闻此事,已回天津取资,计其到当在半月外,我不愿随此庸奴,公能于十日内先定,则受德多矣。

张故惑此妓,闻之惊喜,急出谷贱售,廪已开,买者坌至,不能复闭,遂空其所积,米价大平。

谷尽之日,妓遣谢富室曰:鸨母养我久,一时负气相诟,致有是议,今悔过挽留,义不可负心,所言姑俟诸异日。

富室原与私约,无媒无证,无一钱聘定,竟无如何也。

此事李露园亦言之,当非虚谬。

闻此妓年甫十六七,遽能办此,亦女侠哉。

丁药园言,有孝廉四十无子,买一妾甚明慧,嫡不能相安,旦夕诟谇。

越岁生一子,益不能容,竟转鬻于远处,孝廉惘惘如有失。

独宿书斋,夜分未寝,妾忽搴帷入,惊问何来,曰:逃归耳。

孝廉沉思曰:逃归虑来追捕,妒妇岂肯匿,且事已至此,归何所容。

妾笑曰:不欺君,我实狐也,前以人来,人有人理,不敢不忍诟,今以狐来,变幻无端,出入无迹,彼乌得而知之。

因燕婉如初,久而渐为童婢泄,嫡大恚,多金募术士劾治,一术士檄将拘妾至,妾不服罪,攘臂与术士争曰:无子纳妾,则纳为有理,生子遣妾,则夫为负心,无故见出,罪不在我。

术士曰:既见出矣,岂可私归。

妾曰:出母未嫁,与子未绝,出妇未嫁,于夫亦未绝,况鬻我者妒妇,非见出于夫,夫仍纳我,是未出也,何不可归。

术士怒曰:尔本兽类,何敢据人理争。

妾曰:人变兽心,陰律陽律皆有刑,兽变人心,反以为罪,法师据何宪典耶?

术士益怒曰:吾持

五雷法,知诛妖耳,不知其他。

妾大笑曰:妖亦天地之一物,苟其无罪,天地未尝不并育。上帝所不诛,法师乃欲尽诛乎?

术士拍案曰:媚惑男子,非尔罪耶?

妾曰:我以礼纳,不得为媚惑,倘其媚惑,则摄精吸气,此生久槁矣。今在家两年,复归又五六年,康强无恙,所谓媚惑者安在?

法师受妒妇多金,锻练周内,以酷济贪耳,吾岂服耶。

问答之顷,术士顾所召神将,已失所在,无可如何。

瞋目曰:今不与尔争,明日会当召雷部。

明日嫡再促设坛,则宵遁矣。

盖所持之法虽正,而法以贿行,故魅亦不畏,神将亦不满也。

相传刘念台先生官总宪时,题御史台一联曰:无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觉气如霜。可谓知本矣。

莫雪崖言,有乡人患疫,困卧草榻,魂忽已出门外,觉顿离热恼,意殊自适然,道路都非所曾经,信步所之,偶遇一故友,相见悲喜。

忆其已死,忽自悟曰:我其入冥耶?

友曰:君未合死,离魂到此耳,此境非人所可到,盍同游览,以广见闻?

因随之行,所经城市墟落,都不异人世,往来扰扰,亦各有所营,见乡人皆目送之,然无人交 一语也。

乡人曰:闻有地狱,可一观乎?

友曰:地狱如囚牢,非冥官不能启,非冥吏不能导,吾不能至也。

有三数奇鬼近乎地狱,君可以往观。

因改循歧路,行半里许,至一地,空旷如墟墓,见一鬼,状貌如人,而鼻下则无口。

问此何故,曰:是人生时,巧于应对,谀词颂语媚世悦人,故受此报,使不能语。

或遇焰口浆水,则饮以鼻。

又见一鬼,尻耸向上,首折向下,面著于腹,以两手支拄而行。

问此何故,曰:是人生时,妄自尊大,故受此报,使不能仰面傲人。

又见一鬼,自胸至腹,裂罅数寸,五脏六腑,虚无一物。

问此何故,曰:是人生时,城府深隐,人不能测,故受是报,使中无匿形。

又见一鬼,足长二尺,指巨如椎,踵巨如斗,重如千斛之舟,努力半刻,始移一寸。

问此何故,曰:此人生时,高材捷足,事事务居人先,故受是报,使不能行。

又见一鬼,两耳拖地,如曳双翼,而混沌无窍。

问此何故,曰:此人生时,怀忌多疑,喜闻蜚语,故受此报,使不能听。

是皆按恶业浅深,待受报期满,始入转轮。

其罪减地狱一等,如陽律之徒流也。

俄见车骑杂盢,一冥官经过,见乡人惊曰:此是生魂,误游至此,恐迷不得归,谁识其家,可导使去。

友跪启是旧交 ,官即令送返,将至门,大汗而醒,自是病愈。

雪崖天性爽朗,胸中落落无宿物,与朋友谐戏,每俊辩横生,此当是其寓言,未必真有。

然庄生列子,半属寓言,义足劝惩,固不必刻舟求剑尔。

陈半江 言,有书生月夕遇一妇,色颇姣丽,挑以微词,欣然相就,自云家在邻近,而不肯言姓名。

又云夫恒数日一外出,家有后窗可开,有墙缺可矴,遇隙即来,不能预定期也。

如是五六年,情好甚至。

一岁书生将远行,妇夜来话别,书生言随人作计,后会无期,凄恋万状,哽咽至不成语。

妇忽嬉笑曰:君如此情痴,必相思致疾,非我初来相就意。

实与君言,我鬼之待替者也。

凡人与鬼狎,无不病且死,陰剥陽也。

惟我以爱君韶秀,不忍玉折兰摧,故必越七八日后,待君陽复,乃肯再来,有剥有复,故君能无恙。

使遇他鬼,则纵情 冶荡,不出半载,索君于枯鱼之肆矣。

我辈至多,求如我者则至少,君其宜慎。

感君义重,此所以报也。

语讫散发吐舌作鬼形,长啸而去。

书生震栗几失魂,自是虽遇冶容,曾不侧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八-姑妄听之四(1)-译文

马德重说,沧州城南,有一伙强盗抢劫了一个富户,已经破门而入,主人夫妇都被抓住,众人都不敢反抗。

有一个妾住在东厢房,换了衣服逃到厨房里,悄悄对灶婢说:主人在强盗手里,我们不敢和他们斗,他们屋顶上各有人,以防有人来救,但他们看不到屋檐下,你从后窗出去,沿着屋檐走,秘密告诉仆人们,让他们骑马拿武器,埋伏在三四五里外,强盗四更后一定会出来,如果四更不出来,天亮后就不能回巢了,出来时一定会挟持主人送他们,如果没有人阻拦,走一两里路后一定会放了主人,如果不放,怕被人知道他们的去向,等他们放了主人,赶紧把主人背回来,然后跟着他们,距离保持在半里内,如果他们回头打斗就赶紧跑回来,他们停下我们也停下,他们走我们也跟着走,再回头打斗还是跑回来,再停下还是停下,再走还是跟着走,这样反复几次,如果他们不回头打斗就跟着他们,找到他们的巢穴,如果他们回头打斗,既不能打,又不能逃,等到天亮,没有一个人能逃脱。

灶婢冒着生命危险出去告诉了大家,大家都觉得有道理,按照她说的做,果然把强盗都抓住了,重赏了灶婢。

妾和正妻本来关系不好,从此也变得和睦了。

后来问妾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办法,她哭着说:我原来是强盗头子某甲的女儿,父亲在世时曾说抢劫时最怕的就是这个办法,但没见过有人用,现在事情紧急姑且试试,竟然侥幸成功了。

所以说用兵的人一定要了解敌人的情况,又说用贼来对付贼。

戴东原说,有一只狐狸住在人家的空屋里,和主人说话,送礼物,或者互相借东西,相处得像邻居一样。

有一天狐狸对主人说:你别的空屋里有一个吊死鬼很多年了,你最近拆了那间屋子,鬼没有地方住,就来和我争屋子,经常现出恶相,吓唬小孩,已经很讨厌了,还作祟让人得寒热病,更是不能忍受。

我听说有个道士能驱鬼,你何不去找他来除掉这个祸害。

主人果然求到了一道符,烧在院子里,突然狂风大作,声音像打雷一样。

正在惊讶的时候,听到屋顶瓦片格格作响,像几十个人在奔跑践踏,屋顶上有人喊:我计划错了,后悔也来不及了,刚才神将下来打,鬼被绑住了,我也被赶走了,现在要离开你了。

因为不忍心愤怒,急于报复,结果两败俱伤。

看这只狐狸,可以作为明鉴。

又吕氏的表兄说,有人被狐狸作祟,请了术士来念咒,狐狸走了,但术士贪得无厌,经常派木人纸虎之类的东西到他家骚扰,贿赂他才暂时停止,过了十天又来了,作祟比狐狸还厉害,全家搬到京城才躲过。

急于求胜,借助小人,没有不被反咬一口的,这也是一个证明。

乌鲁木齐参将海起云说,以前征讨乌什时,战斗结束后回营,看到崖下树枝间有一个人探头出来,怀疑是间谍,用矛刺他–军中把矛叫做苗子,是声音的转变,刺中了石头,火光四溅,矛断了,手臂差点受伤,怀疑是眼花,但矛上和地上都有血迹,不知道是什么怪物。

我说这一定是山精,深山大泽,什么都有。

白泽图上记载的,虽然很多是附会,但大概也有真的。

又说有一个游兵,看到一个黑色的东西蹲在石头上,怀疑是熊,拉满弓射它,三箭都射中了,但那东西像没事一样,吓得赶紧跑回去,叫伙伴带枪去,那东西已经不见了,我说这也是山精。

常山峪道中加班轿夫刘福说–九卿的轿子,八个人轮流出京,就加四个人,叫做加班–长姐,忘了她的姓,是山东流民的女儿,十五六岁,父母在赤峰–就是乌蓝哈达,乌蓝是红的意思,哈达是峰的意思,现在建为赤峰州。

租田种地。

有一天进山砍柴,遇到风雨,躲在岩石下,雨停了天已经黑了,怕老虎不敢走,躲在草丛里,远远看到两个火把,怀疑是老虎的眼睛。

走近一看是几个官差,衣服不古不今,喝问是谁,如实回答。

官差坐在石头上,命令把她拉出来,大家喊她跪下。

长姐以为是山神,趴下听命。

官差说:你前世作孽应该被我吃掉,现在被抓到了,应该吃了你,赶紧脱衣服趴在石头上,不要留一点衣服,免得碍事。

知道是虎王,吓得发抖求饶。

官差说:看你长得还不错,愿意陪我睡觉,就饶了你,以后还会去你家,给你带来福气。

长姐愤怒地跳起来说:哪有神灵会说这种话,一定是邪魅。

吃就吃吧,长姐是良家女子,不能做这种事。

捡起石头奋力打过去,那些东西一下子都跑了,这不是她的力气大,是她的气势大。

她的贞烈之心足以带动她的气势。

所以说她的气势是至大至刚的。

张太守墨谷说,德、景之间有一个富户,总是积谷不积金,防止被抢劫。

康熙雍正年间连年歉收,米价高涨,他关着粮仓不肯卖一粒谷,希望价格再涨。

乡里人都很痛苦,但没办法。

有一个叫玉面狐的妓女说:这容易,只要准备好钱就行了。

于是自己到他家说:我是鸨母的摇钱树,鸨母却虐待我,昨天和她吵架,约定用一千两银子赎身,我也厌倦了风尘,想找一个忠厚的长者托付终身,想来想去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你能捐一千两银子,我就终身服侍你。

听说你不喜欢积金,两千贯钱也够了,昨天有个木商听说了这件事,已经回天津取钱,估计他半个月后才能到,我不想跟这个庸人,你能在十天内先定下来,我就感激不尽了。

张本来就迷恋这个妓女,听了又惊又喜,赶紧低价卖谷,粮仓一开,买的人蜂拥而至,不能再关,结果把积存的谷子都卖光了,米价大降。

谷子卖光的那天,妓女派人来谢富户说:鸨母养我很久了,一时生气吵架,才有了这个约定,现在后悔了挽留我,我不能负心,之前说的以后再说吧。

富户本来和她私下约定,没有媒人没有证据,没有一分钱聘礼,结果也没办法。

这件事李露园也说过,应该不是假的。

听说这个妓女才十六七岁,就能办成这样的事,真是女侠啊。

丁药园说,有一个孝廉四十岁没有儿子,买了一个妾很聪明,正妻不能和她相处,天天吵架。

过了一年生了儿子,更不能容忍,竟然把她卖到远处,孝廉心里很失落。

一个人住在书房里,半夜还没睡,妾突然掀开帘子进来,惊讶地问她从哪里来,她说:逃回来的。

孝廉沉思说:逃回来怕被追捕,妒妇怎么会藏你,而且事情已经这样了,回来能住哪里。

妾笑着说:不瞒你,我其实是狐狸,以前以人的身份来,人有人的道理,不敢不忍受责骂,现在以狐狸的身份来,变幻无常,出入无迹,她怎么能知道。

于是像以前一样恩爱,时间久了被童仆泄露,正妻大怒,花了很多钱请术士来驱赶,一个术士发檄文要把妾抓来,妾不服罪,挥臂和术士争辩说:没有儿子纳妾,纳妾是有道理的,生了儿子赶走妾,是丈夫负心,无故被赶走,罪不在我。

术士说:既然被赶走了,怎么能私自回来。

妾说:被赶走的母亲没再嫁,和儿子没有断绝关系,被赶走的妻子没再嫁,和丈夫也没有断绝关系,何况卖我的是妒妇,不是丈夫赶我走,丈夫还接纳我,是没有赶走我,怎么不能回来。

术士怒道:你本是兽类,怎么敢据人理争辩。

妾说:人变成兽心,阴律阳律都有刑罚,兽变成人心,反而有罪,法师根据什么法典?

术士更怒道:我持

五雷法,只知道用来诛杀妖怪,不知道其他用途。

妾大笑说:妖怪也是天地间的一种生物,如果它们没有罪过,天地也不会不养育它们。上帝都不诛杀它们,法师却想要全部诛杀吗?

术士拍案说:你媚惑男子,难道不是你的罪过吗?

妾说:我是以礼相待,不能算是媚惑,如果我真的媚惑,那么吸取精气,这个人早就枯槁了。现在我在家两年,又回来五六年,身体康健无恙,所谓的媚惑在哪里呢?

法师接受了妒妇的大量金钱,锻炼周内,以残酷的手段满足贪婪,我怎么会服气呢?

在问答的过程中,术士回头看所召唤的神将,已经不见了,无可奈何。

术士瞪眼说:今天不和你争辩,明天我会召来雷部。

第二天嫡妻再次催促设坛,术士却连夜逃走了。

原来他所持的法术虽然正统,但法术因为贿赂而行,所以妖怪也不怕,神将也不满意。

相传刘念台先生在担任总宪时,在御史台题了一副对联:无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觉气如霜。可以说是知道根本了。

莫雪崖说,有一个乡人得了疫病,困卧在草榻上,魂魄忽然出了门外,感觉顿时远离了烦恼,心情非常舒适,但道路都不是曾经走过的,随意走着,偶然遇到一个老朋友,相见悲喜交加。

想起他已经死了,忽然自己醒悟说:我是不是到了冥界?

朋友说:你还不该死,只是离魂到了这里,这个地方不是活人可以到的,何不一起游览,以增长见闻?

于是跟着他走,所经过的城市和村落,都和人间没有什么不同,往来的人们也各自忙碌,看到乡人都目送他,但没有人说一句话。

乡人说:听说有地狱,可以去看看吗?

朋友说:地狱像囚牢一样,不是冥官不能打开,不是冥吏不能引导,我不能去。

有几个奇鬼接近地狱,你可以去看看。

于是改道走了一段路,来到一个地方,空旷得像墓地,看到一个鬼,样子像人,但鼻子下面没有嘴。

问这是为什么,朋友说:这个人生前巧于应对,谄媚奉承,所以受到这样的报应,让他不能说话。

有时遇到焰口浆水,就用鼻子喝。

又看到一个鬼,屁股向上翘,头向下折,脸贴在腹部,用两手支撑着走路。

问这是为什么,朋友说:这个人生前妄自尊大,所以受到这样的报应,让他不能仰面傲人。

又看到一个鬼,从胸部到腹部,裂开几寸,五脏六腑,空空如也。

问这是为什么,朋友说:这个人生前城府深隐,别人无法看透,所以受到这样的报应,让他内心无法隐藏。

又看到一个鬼,脚长二尺,手指像椎子一样大,脚跟像斗一样大,重得像千斛的船,努力半天,才移动一寸。

问这是为什么,朋友说:这个人生前高材捷足,事事都想抢先,所以受到这样的报应,让他不能行走。

又看到一个鬼,两耳拖地,像拖着双翼,但混沌无窍。

问这是为什么,朋友说:这个人生前怀忌多疑,喜欢听谣言,所以受到这样的报应,让他不能听。

这些都是按照恶业的深浅,等到受报期满,才能进入转轮。

他们的罪过比地狱轻一等,像阳间的流放一样。

忽然看到车骑杂乱,一个冥官经过,看到乡人惊讶地说:这是生魂,误游到这里,恐怕迷路回不去,谁认识他家,可以引导他回去。

朋友跪下说是旧交,冥官就命令送他回去,快到门口时,乡人大汗淋漓地醒来,从此病就好了。

雪崖天性爽朗,胸中没有什么积压的东西,和朋友开玩笑时,常常妙语连珠,这应该是他的寓言,未必真有。

但庄子和列子的书,一半是寓言,意义足以劝诫,不必刻舟求剑。

陈半江说,有一个书生在月夜遇到一个妇人,容貌颇为美丽,书生用微妙的言辞挑逗她,她欣然接受,自称家在附近,但不愿透露姓名。

又说丈夫经常几天外出一次,家里有后窗可以打开,有墙缺可以攀爬,遇到机会就来,不能预先确定时间。

这样过了五六年,感情非常好。

有一年书生要远行,妇人夜里来告别,书生说随人作计,以后可能再也见不到了,非常凄恋,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妇人忽然嬉笑说:你这么情痴,一定会相思成疾,这不是我当初来接近你的本意。

其实告诉你,我是等待替身的鬼。

凡人和鬼亲近,没有不生病或死亡的,因为阴气剥蚀阳气。

只有我因为爱你韶秀,不忍心让你玉折兰摧,所以一定要等七八天后,等你阳气恢复,才肯再来,有剥有复,所以你才能无恙。

如果遇到其他鬼,就会纵情放荡,不出半年,你就会在枯鱼之肆了。

我们这类鬼很多,但像我这样的很少,你要小心。

感激你情深义重,这是我报答你的方式。

说完,她散发吐舌,变成鬼形,长啸而去。

书生震惊得几乎失魂,从此即使遇到美丽的女子,也不敢侧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八-姑妄听之四(1)-注解

马德重言:马德重,人名,此处指其言论或记载。

沧州:古代地名,今河北省沧州市一带。

盗劫:指盗贼抢劫。

富室:富裕的家庭。

破扉入:打破门进入。

执:抓住,控制。

东厢:东边的厢房。

灶婢:厨房中的女仆。

四更:古代夜间计时,指凌晨1点到3点。

嫡:正妻。

盗魁:盗贼的首领。

戴东原言:戴东原,人名,此处指其言论或记载。

狐:传说中的狐狸精。

缢鬼:上吊自杀的鬼魂。

道士:道教的神职人员。

符:道教中用于驱邪的符咒。

吕氏表兄:吕氏的表兄,此处指其言论或记载。

术士:指擅长法术的人。

乌鲁木齐参将海起云言:乌鲁木齐的参将海起云,此处指其言论或记载。

乌什:古代地名,今新疆乌什县一带。

山精:传说中的山中精灵。

常山峪道中加班轿夫刘福言:常山峪道中的加班轿夫刘福,此处指其言论或记载。

九卿:古代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赤峰:地名,今内蒙古赤峰市。

虎王:传说中的虎精。

张太守墨谷言:张太守墨谷,此处指其言论或记载。

德、景间:指德州和景州之间,今山东省一带。

康熙雍正间:指清朝康熙和雍正年间。

角妓:指妓女。

玉面狐:妓女的绰号。

鸨母:妓院的女老板。

丁药园言:丁药园,人名,此处指其言论或记载。

孝廉: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

五雷法:道教中的一种法术,据说可以召唤雷电来诛杀妖邪。

媚惑:指用美色或手段迷惑他人,使其失去理智。

妒妇:指嫉妒心强的女性,常用来形容因嫉妒而做出极端行为的女性。

雷部:道教中掌管雷电的神祇部门,负责执行天罚。

冥官:指阴间的官员,负责管理阴间事务。

地狱:佛教和道教中描述的恶人死后受罚的地方,充满痛苦和折磨。

焰口浆水:佛教中的一种仪式,用以超度亡魂,此处指阴间的食物。

转轮:佛教中的轮回转世概念,指灵魂根据业力投胎转世。

陽律:指阳间的法律或规则,与阴间的规则相对。

生魂:指活人的灵魂,与死后的鬼魂相对。

陰剥陽:指阴气侵蚀阳气,导致人体虚弱或生病。

玉折兰摧:比喻美好的事物被摧毁,此处指书生因与鬼交往而生病或死亡。

枯鱼之肆:比喻死亡或毁灭的地方,出自《庄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八-姑妄听之四(1)-评注

这段古文通过多个故事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首先,马德重的故事描绘了一个机智的妾室如何在危急时刻通过智慧和策略拯救主人,体现了古代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和智慧。妾室利用对盗贼行为的了解,巧妙地指挥仆人设伏,最终成功解救主人,展现了她的勇敢和智慧。

戴东原的故事则通过狐与人之间的互动,揭示了人与自然界神秘力量的关系。狐精与主人和平共处,甚至帮助主人解决鬼魂问题,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与依赖。狐精的智慧和善良,以及它对主人的忠诚,展示了人与动物之间可能存在的和谐关系。

乌鲁木齐参将海起云的故事则通过山精的描写,展现了古代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和好奇。山精的出现和消失,以及它对人类行为的反应,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

常山峪道中加班轿夫刘福的故事则通过长姐的勇敢行为,展现了古代女性的贞烈和坚强。长姐在面对虎王的威胁时,毫不畏惧,勇敢反抗,最终成功逃脱。她的行为不仅体现了她的勇气,也反映了古代女性在面对危险时的坚韧和智慧。

张太守墨谷的故事则通过角妓玉面狐的机智行为,揭示了古代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人性弱点。玉面狐利用富室的贪婪和轻信,巧妙地操纵了米价,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她的行为不仅展现了她的智慧和胆识,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底层人民对上层阶级的反抗和斗争。

丁药园的故事则通过狐妾的遭遇,揭示了古代社会中的婚姻制度和女性地位的困境。狐妾在被正妻排挤和出卖后,依然选择回到丈夫身边,展现了她的忠诚和坚韧。她的行为不仅体现了她的智慧和勇气,也反映了古代女性在婚姻中的无奈和挣扎。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多个故事,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每个故事都通过不同的人物和情节,揭示了古代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以及人们在面对这些矛盾和冲突时的智慧和勇气。这些故事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段文本通过多个故事片段,展现了古代中国对妖邪、鬼魂、阴间等超自然现象的理解和想象。文本中涉及的道教法术、阴间审判、鬼魂报应等元素,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生死、善恶、报应等哲学问题的思考。

首先,文本中的五雷法和雷部体现了道教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控制欲望。五雷法作为一种法术,象征着人类试图通过神秘力量来对抗妖邪,体现了古代人对未知力量的敬畏和征服欲望。雷部则代表了天罚的执行者,暗示了天道轮回、善恶有报的观念。

其次,文本中关于阴间和地狱的描述,揭示了古代中国人对死后世界的想象。阴间的冥官、地狱的刑罚、鬼魂的报应等情节,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道德和法律的重视。通过描述不同鬼魂所受的惩罚,文本传达了善恶有报、因果轮回的思想,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此外,文本中的书生与鬼魂的故事,展现了古代人对人鬼关系的复杂态度。鬼魂虽然被视为阴邪之物,但文本中的女鬼却表现出对书生的深情和不忍伤害他的善良。这种情节反映了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人鬼情未了’主题,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情感和道德困境。

最后,文本通过多个故事的穿插,展现了古代文学中寓言和劝诫的功能。无论是道士与妖邪的对话,还是书生与鬼魂的交往,都带有明显的劝诫意味,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陷入道德和生命的危险境地。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体现了古代文学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作用。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叙述,展现了古代中国对超自然现象的理解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传统。文本中的道教元素、阴间想象、人鬼关系等,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为研究古代中国的宗教、哲学和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八-姑妄听之四(1)》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510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