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纪昀(1724年—1805年),字晓岚,清代文学家、学者,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他以博学多才著称,是清代文坛的重要人物。
年代:成书于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内容简要:《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志怪小说集,共24卷。书中收录了大量神怪、奇闻、异事,内容涉及民间传说、官场轶事、因果报应等。纪昀以简洁生动的笔触,借鬼神之事讽喻社会现实,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是清代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3)-原文
盋岁久能人语,魍魉山深每昼行,又曰空江 照影芙蓉泪,废苑寻春蛱蝶魂,皆楚楚有致。
方拟问其居停,忽有铃驮琅琅,歘然灭迹。
此鬼宁复可憎耶?吾爱其脱洒,欲留共饮,其人振衣起曰:得免君憎,已为大幸,宁敢再入郇厨?一笑而隐。
方知说鬼者即鬼也。
书生因戏曰:此等奇艳,古所未闻,然陽羡鹅笼,幻中出幻,乃转辗相生,安知说此鬼者,不又即鬼耶?
数人一时变色,微风飒起,灯光黯然,并化为薄雾轻烟,盌盌四散。
庚午四月,先太夫人病革时,语子孙曰:旧闻地下眷属,临终时一一相见,今日果然。
幸我平生尚无愧色,汝等在世,家庭骨肉,当处处留将来相见地也。
姚安公曰:聪明绝特之士,事事皆能知,而独不知人有死;经纶开济之才,事事皆能计,而独不能为死时计。
使知人有死,一切作为,必有索然自返者;使能为死时计,一切作为,必有悚然自止者。
惜求诸六合 之外,失诸眉睫之前也。
一南士以文章游公卿间,偶得一汉玉璜,则理莹白而血斑彻骨,尝用以镇纸。
一日借寓某公家,方灯下构一文,闻窗隙有声,忽一手探入,疑为盗,取铁如意欲击,见其纤削如春葱,瑟缩而止。
穴纸窃窥,乃一青面罗刹鬼,怖而仆地。
比苏,则此璜已失矣。
疑为狐媚幻形,不复追诘。
后于市上偶见,询所从来,转辗经数主,竟不得其端绪。
久乃知为某公家奴伪作鬼状所取。
董曲江 戏曰:渠知君是惜花御史,故敢露此柔荑。
使遇我辈粗才,断不敢自取断腕。
余谓此奴伪作鬼装,一以使不敢揽执,一以使不复追求,又灯下一掌破窗,恐遭捶击,故伪作女手,使知非盗;且引之窥见恶状,使知非人。
其运意亦殊周密。
盖此辈为主人执役,即其钝如椎。
至作奸犯科,则奇计环生,如鬼如蜮,大抵皆然,不独此一人一事也。
朱竹坪御史,尝小集阎梨材尚书家,酒次,竹坪慨然曰:清介是君子分内事,若恃其清介以凌物,则殊嫌客气不除。
昔某公为御史时,居此宅,坐间或言及狐媚,某公痛骂之。
数日后,月下见一盗逾墙入,内外搜捕,皆无迹,扰攘彻夜。
比晓,忽见厅上卧一老人,欠身而起曰:长夏溽暑–长夏字,出黄帝素问,谓六月也;王太仆注读上声。
杜工部长夏江 村事事幽句,皆读平声。
盖注家偶未考也–偶投此纳凉,致主人竟夕不安,殊深惭愧。
一笑而逝,盖无故侵狐,狐以此戏之也。
岂非自取侮哉。
朱天门家扶乩,好事者多往看,一狂士自负书画,意气傲睨,旁若无人,至对客脱袜搔足垢,向乩哂曰:且请示下坛诗。
乩即题曰:回头岁月去盓盓,几度沧桑又到今,曾见会稽王内史,亲携宾客到山陰。
众曰:然则仙及见右军耶?
乩书曰:岂但右军,并见虎头。
狂生闻之起立曰:二老风流 ,既曾亲睹,此时群贤毕至,古今人相去几何?
又书曰:二公虽绝艺入神,然意存冲挹,雅人深致,使见者意消。
骂座灌夫,自别是一流人物,离之双美,何必合之两伤。
众知有所指,相顾目笑,回视狂生,已著袜欲遁矣。
此不识是何灵鬼,作此虐谑。
惠安陈舍人云亭,尝题此生寒山老木图曰:憔悴人间老画师,平生有恨似徐熙,无端自写荒寒景,皴出秋山鬓已丝。
使酒淋漓礼数疏,谁知侠气属狂奴,他年倘续宣和谱,画师如今有灌夫。
乩所云骂座灌夫,当即指此。
又不识此鬼,何以知此诗也。
舅氏张公梦征言,儿时闻沧州有太学生,居河干,一夜 有吏持名剌叩门,言新太守过此,闻为此地巨室,邀至舟中相见。
适主人以会葬,宿姻家,相距十余里,阍者持刺奔告,急命驾返。
则舟已行。
乃饬车马具贽币,沿岸急追,昼夜驰二百余里,已至山东德州界,逢人询问,非惟无此官,并无此舟,乃狼狈而归。
惘惘如梦者数日,或疑其家多赀,劫盗欲诱而执之,以他出幸免;又疑其视贫亲友如仇,而不惜多金结权贵。
近村故有狐魅,特恶而戏之。
皆无左证。
然乡党 喧传,咸曰某太学遇鬼。
先外祖雪峰公曰:是非狐非鬼亦非盗,即贫亲友所为也。
斯言近之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3)-译文
盋岁久能人语,魍魉山深每昼行,又曰空江 照影芙蓉泪,废苑寻春蛱蝶魂,皆楚楚有致。
正想询问他的住处,忽然听到铃铛声,他瞬间消失无踪。
这个鬼难道还让人讨厌吗?我喜欢他的洒脱,想留他一起喝酒,他整理衣服站起来说:能不被你讨厌,已经是我的大幸,怎么敢再进你的厨房?说完一笑就消失了。
这才知道说鬼的人其实就是鬼。
书生开玩笑说:这种奇异的美丽,古来未曾听闻,然而陽羡的鹅笼,幻中出幻,转辗相生,怎么知道说这个鬼的人,不又是鬼呢?
几个人一时变了脸色,微风轻轻吹起,灯光变得暗淡,他们都化作薄雾轻烟,缓缓四散。
庚午年四月,先太夫人病重时,对子孙说:以前听说地下的亲属,临终时会一一相见,今天果然如此。
幸好我一生没有愧色,你们在世时,家庭骨肉,应当处处留下将来相见的地方。
姚安公说:聪明绝顶的人,事事都能知道,唯独不知道人会有死;经纶开济的才能,事事都能计划,唯独不能为死时计划。
如果知道人会有死,一切作为,必定会有索然自返的;如果能为死时计划,一切作为,必定会有悚然自止的。
可惜追求六合之外,却失去了眼前的东西。
一个南方士人凭借文章在公卿间游走,偶然得到一块汉玉璜,玉质莹白而血斑彻骨,常用来镇纸。
一天借住在某公家,正在灯下写一篇文章,听到窗户缝隙有声音,忽然一只手伸进来,怀疑是盗贼,拿起铁如意想打,看到那手纤细如春葱,便瑟缩停止了。
透过纸洞偷看,竟是一个青面罗刹鬼,吓得倒在地上。
等到醒来,这块玉璜已经不见了。
怀疑是狐媚幻形,不再追究。
后来在市场上偶然见到,询问来源,辗转经过几个主人,竟然找不到头绪。
很久以后才知道是某公家的奴仆假装成鬼的样子偷走的。
董曲江开玩笑说:他知道你是惜花御史,所以敢露出这样的柔荑。
如果遇到我们这些粗人,断不敢自己取断腕。
我认为这个奴仆假装成鬼的样子,一是让人不敢抓他,二是让人不再追究,又在灯下一掌破窗,怕被打,所以假装成女人的手,让人知道不是盗贼;并且引导他偷看恶状,让人知道不是人。
他的用意也很周密。
这些人为主人做事时,就像椎子一样迟钝。
到了作奸犯科时,奇计环生,如鬼如蜮,大抵都是这样,不独此一人一事。
朱竹坪御史,曾在阎梨材尚书家小聚,喝酒时,朱竹坪感慨地说:清介是君子分内的事,如果仗着清介来欺凌别人,那就太嫌客气不除了。
从前某公做御史时,住在这所宅子里,坐间有人提到狐媚,某公痛骂之。
几天后,月下看到一个盗贼翻墙进来,内外搜捕,都没有踪迹,扰攘了一整夜。
到了天亮,忽然看到厅上躺着一个老人,欠身起来说:长夏溽暑–长夏字,出自黄帝素问,指六月;王太仆注读上声。
杜工部的长夏江 村事事幽句,都读平声。
大概是注家偶然没有考证–偶然来这里纳凉,导致主人整夜不安,非常惭愧。
说完一笑就消失了,原来是无故侵犯狐,狐用这个戏弄他。
难道不是自取其辱吗?
朱天门家扶乩,好事者多去看,一个狂士自负书画,意气傲睨,旁若无人,甚至当着客人的面脱袜子搔脚垢,向乩嘲笑说:请出示下坛诗。
乩立刻题诗:回头岁月去盓盓,几度沧桑又到今,曾见会稽王内史,亲携宾客到山陰。
众人说:那么仙及见右军吗?
乩书写:岂但右军,并见虎头。
狂生听了站起来说:二老风流 ,既然曾亲眼见过,此时群贤毕至,古今人相差多少?
乩又书写:二公虽然绝艺入神,但意存冲挹,雅人深致,使见者意消。
骂座灌夫,自别是一流人物,离之双美,何必合之两伤。
众人知道有所指,相视而笑,回头看狂生,已经穿好袜子想逃了。
不知道这是什么灵鬼,作这样的虐谑。
惠安陈舍人云亭,曾为这个狂生的寒山老木图题诗:憔悴人间老画师,平生有恨似徐熙,无端自写荒寒景,皴出秋山鬓已丝。
使酒淋漓礼数疏,谁知侠气属狂奴,他年倘续宣和谱,画师如今有灌夫。
乩所说的骂座灌夫,应该就是指这个。
又不知道这个鬼,怎么知道这首诗的。
舅氏张公梦征说,小时候听说沧州有个太学生,住在河边,一天晚上有个官吏拿着名帖敲门,说新太守经过这里,听说他是这里的巨室,邀请他到船中相见。
正好主人因为会葬,住在姻亲家,相距十多里,门房拿着名帖跑去报告,急忙命车返回。
但船已经走了。
于是准备车马和礼物,沿岸急追,昼夜奔驰二百多里,已经到了山东德州界,逢人询问,不仅没有这个官,也没有这个船,只好狼狈而归。
惘惘如梦者数日,有人怀疑他家多财,劫盗想引诱他抓住他,因为他外出幸免;又怀疑他视贫亲友如仇,而不惜多金结权贵。
近村本来有狐魅,特别讨厌他而戏弄他。
都没有证据。
但乡党 喧传,都说某太学遇鬼。
先外祖雪峰公说:这不是狐不是鬼也不是盗,就是贫亲友所为。
这话接近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3)-注解
泾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东南部,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废寺:指废弃的寺庙,常见于古代文献中,象征着荒凉与遗忘。
纸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纸衣是用于祭祀或丧葬仪式中的纸制品,象征着对亡者的尊重和纪念。
白骨衔恩:形容死者对生者的感激之情,白骨代表死者,衔恩表示感激。
岳庙:指供奉岳飞的庙宇,岳飞是中国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
司镜:古代神话中负责照看人间善恶的神职,镜象征明察秋毫。
业镜:在佛教和道教中,业镜是指能够照见人一生善恶行为的镜子。
心镜:指能够照见人心善恶的镜子,与业镜相对,更侧重于内心的真实。
扶乩:一种迷信活动,通过乩笔在沙盘上写字,以传达神灵的旨意。
狐媚:指狐狸精通过妖术迷惑人类,常见于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和文学作品。
术士:指古代从事占卜、驱邪等活动的专业人士。
万寿恩科:指清朝时期为庆祝皇帝寿辰而特别举行的科举考试。
瑞杏轩:指因吉祥的杏花而得名的建筑,常用于文人雅士的书斋或居所。
豕首:指猪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猪头常用于祭祀或作为吉祥物。
鄱陽湖: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重要的文化和历史地标。
盋岁久能人语:盋岁,指时间长久;能人语,指能够与人交流。这里形容鬼魂长久存在,能够与人对话。
魍魉:古代传说中的山精鬼怪,常出没于深山之中。
空江照影芙蓉泪:空江,指空旷的江面;芙蓉泪,比喻美丽的女子流泪。这里形容江面倒映着美丽的女子流泪的景象。
废苑寻春蛱蝶魂:废苑,指荒废的园林;蛱蝶魂,比喻美丽的女子。这里形容在荒废的园林中寻找美丽的女子。
铃驮琅琅:铃驮,指马铃;琅琅,形容铃声清脆。这里形容马铃声清脆悦耳。
郇厨:郇,古代地名;厨,指厨房。这里比喻鬼魂不敢再进入人间。
陽羡鹅笼:陽羡,古代地名;鹅笼,指鹅笼书生,比喻虚幻的事物。这里形容虚幻中的虚幻。
汉玉璜:汉代的玉器,形状如半璧,常用于装饰或镇纸。
青面罗刹鬼:罗刹,佛教中的恶鬼,青面指其面色青黑。这里形容鬼魂的恐怖形象。
董曲江:人名,具体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朱竹坪御史:人名,具体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阎梨材尚书:人名,具体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会稽王内史:会稽,古代地名;王内史,指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
右军:指王羲之,因其曾任右军将军,故称。
虎头:指顾恺之,东晋著名画家,因其画虎头而得名。
灌夫:西汉时期的人物,以豪放不羁著称。
宣和谱:指宋徽宗时期的《宣和画谱》,收录了许多名画。
沧州:古代地名,今属河北省。
太学生:古代在太学学习的学生,太学是古代的最高学府。
德州:古代地名,今属山东省。
雪峰公:人名,具体不详,可能是作者的外祖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3)-评注
这段文本通过多个故事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民间传说和道德观念。首先,废寺中的女鬼故事反映了古代对于冤魂的同情和对正义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和不幸。其次,岳庙中的司镜故事则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评判标准,通过心镜与业镜的对比,强调了内心真实的重要性。
此外,狐媚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人与超自然生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还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道德和忠诚的重视。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人对于生死、善恶、忠诚与背叛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最后,关于瑞杏轩和豕首的故事,则更多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于吉祥、命运和家族衰荣的关注。这些故事不仅仅是简单的叙述,更是对人生哲理和社会道德的深刻反思。整体而言,这些故事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重要资料。
这段古文通过多个小故事,展现了古代社会中的鬼神传说和人情世故。首先,文中描述了鬼魂与人的交流,鬼魂能够与人对话,甚至表现出脱洒的性格,这种描写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也反映了古人对鬼魂的复杂情感,既有恐惧,又有好奇和欣赏。
其次,文中通过汉玉璜的失窃事件,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和狡诈。汉玉璜的失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盗窃事件,更是对人性的一种深刻揭示。通过这一事件,作者表达了对人性中贪婪和狡诈的批判,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的复杂人际关系。
再次,文中通过朱竹坪御史的故事,探讨了清介与凌物之间的关系。朱竹坪御史的清介是君子分内之事,但如果恃其清介以凌物,则显得客气不除。这一故事不仅揭示了古代社会中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也反映了作者对君子品格的深刻理解。
最后,文中通过扶乩的故事,展现了古代社会中的迷信活动。扶乩是一种通过乩笔在沙盘上写字以传达神灵旨意的活动,这一活动不仅反映了古人对神灵的崇拜,也揭示了古代社会中的迷信风气。通过这一故事,作者表达了对迷信活动的批判,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的文化现象。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多个小故事,展现了古代社会中的鬼神传说、人情世故、人性贪婪、君子品格和迷信活动等多个方面,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通过这些故事,作者不仅表达了对古代社会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的复杂人际关系和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