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魂神部-卷一

作者: 张君房(约10世纪—11世纪),北宋道士,曾任道官,主持编撰道教典籍。他以整理和传播道教文献闻名。

年代:编撰于北宋真宗年间(11世纪初)。

内容简要:《云笈七签》是道教经典丛书《道藏》的精华选编,共122卷。书中收录了道教修炼、符箓、斋醮、神仙传记等内容,系统总结了道教的教义、方术和经典文献。它是研究道教思想与实践的重要文献,被誉为“小道藏”,对后世道教发展影响深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魂神部-卷一-原文

◎说魂魄

正一真人居鹤鸣山洞,告赵升曰:夫人身有三魂,一名胎光,太清阳和之气也;一名爽灵,阴气之变也;一名幽精,阴气之杂也。

若阴气制阳,则人心不清净;阴杂之气,则人心昏暗,神气阙少,肾气不续,脾胃五脉不通,四大疾病系体,大期至焉。

旦夕常为,尸卧之形将奄忽而谢,得不伤哉?

夫人常欲得清阳气,不为三魂所制,则神气清爽,五行不拘,百邪不侵,疾病不萦,长生可学。

赵升稽首、再拜、叩头,伏问:何以制御得阴杂之气,使清和之气降矣?升欲谨敬行之,导接生灵牢固,朽败之徒,免幽魂所侵逼矣。

真人曰:复坐告汝。夫人身最贵天地,委形三元真气之所戴,若合三气百神,而不至于死。

夫三魂者。第一魂胎光,属之于天,常欲得人清净,欲与生人,延益寿算,绝秽乱之想,久居人身中,则生道备矣;

第二魂爽灵,属之于五行,常欲人机谋万物,摇役百神,多生祸福灾衰刑害之事;

第三魂幽精,属之于地,常欲人好色、嗜欲、秽乱昏暗、耽著睡眠。

爽灵欲人生机,生机则心劳,心劳则役百神,役百神则气散,气散则太清一气不居,人将丧矣;

幽精欲人合杂,合杂则厚于色欲,厚于色欲则精华竭,精华竭则名生黑簿鬼录,罪著,死将至矣。

夫人重色欲,必昏邪秽乱,不避三光、四明、雷霆、神察,为四司所录,五帝所责,延累九玄七祖、父母长居幽途,荣禄长生不可睹矣。

赵升惊起,请始其源状,则得尸败之徒见乎全生之道。

正一真人曰:胎光本生始青元君圣母之宫,每降正月七日;爽灵本生于太一之宫,降于七月七日;幽精生于太极阴宫,降于十月五日。

皆以本降之日,上诣本宫受事,送人善恶,谓之三魂会日。

此日,是本会之日,亦更小攒会三日。

胎光以甲子日上,爽灵以庚申日上,幽精以本命日上,言人善恶灾难非祸。

若三魂不相制御,归本宫,各言人清净不生恶状,则魂常不离人左右,神气雄壮,百神随从,所为无不从其善愿,幽蔼绝对,四司莫能书其罪状,灾害、阴邪、疾病不敢辄近其形体,吾为汝备述,谨而行之,真道立见。

正一真人曰:夫修道摄生,常以清旦日未出时,叩齿,三呼三魂三遍,夜欲卧,亦三呼,咒曰:

胎光延生,爽灵益禄,幽精绝死,急急如律令。

每日如此,魂不离人左右,飞灾横祸、恶鬼凶神不能为害,游梦变怪杜绝房寝。

每于此前上三日、下三日,隔宿洁净恭肃,清斋三日,沐浴拜章,言功谢罪著善,即爽灵幽精不能强制真一元气,道可易求。

正一真人告约赵升曰:行之勿得不常,存之勿得不精,常精者,道人之志也。

正一真人告赵升曰:夫人身有三魂,谓之三命。一主命,一主财禄,一主灾衰;一常居本属宫宿,一居地府五岳中,一居水府。

以本命之日,一魂归降,人身唯七魄常居不散。

若至本命日,一魂归降,检行生人,与魄合察衰败壮健。

若三魂循环不绝,则生人安稳无病。

其日可清净身心,不酒,不色,著新衣,焚香习善。

至本命日,若欲睡则睡少时,魂与魄合即去。

若其日淫醉昏乱,魂归,去身三步取合不得,秽气冲射,魂遂去而不归。

如三度魂归不合,魄即去身,神拏矣。

魄者阴也,常欲得魂不归;魂若不归,魄即与鬼通连。

魂欲人生,魄欲人死。

魂悲魄笑,曰:归无我舍,五鬼侵室。

三魂绝而不归,即魄与五鬼为徒,令人游梦怪恶,谓之游魂;身无主矣,令人行事昏乱,躭睡好眠,灾患折磨,求添续不可得也。

一年六旬,魂六度归身中,制御阴魄,令不与阴邪通好,百神交会,形体灾难不侵;若六旬不返,魄得其便,与阴鬼谋,人将亡矣。

每本命日,一魂从本宿降下,二魂虽非巡次、其日亦随从母魂,有本司官吏四人,都十二人。

其日本生父母亦与魂降。

当须以钱财酒脯一十二分,取本命时,祭之。

后,本司不与魄为留难,及时降下,福莫能尽。

常为之,长生之门。

王真人曰:吾闻先师真人之言,夫混沌元始,本一气化散,三万六千神气者皆流约为其数。

夫天地神气,新旧交续,岂有数而限之?

百川因气而不绝,天地因气而长久,维斗得之而不穷,绵绵接续而生焉。

圣人指一气为归,交接降约,令人不死;而凡约者不知,苟取其死。

天地昼夜一週三万六千炁候,交接不愆,则日月贞明,风云不昧,泽及四时,万物资生;若气候愆时,不相接续,数有阙少,上下不应,即雷霆震怒,日月失道,星宿失位,愆阳水涝,万物失生。

人身法天象地,每日一週时,肾气上至脾胃,昼夜三万六千喘息不绝,上下相应,通流经络,传溉五脏,滋泽荣卫,即人轻健、精明、强记、无病,学道易成。

若三炁、五炁、十炁不续,即人病传于经络,令人壮热,饮食不下,魂魄惊怖,神气错乱,一藏容受,即病得其土地分野,疗之不及,则人困矣。

是以修真之人,采新安故,添续不绝,即神气常坚,精华不散,则人不衰不老,病疾不侵,鬼神畏惧,五灵镇守,精气充塞,外制百邪阴毒之气。

气既精锐,禁无不伏,言其神气壮锐,摧伏五兵,如猛大将军,故以神气为将军也。

◎拘三魂法

月三日、十三日、二十三日夕,是此时也,三魂不定,爽灵浮游,胎光放形,幽精扰唤。

其爽灵、胎光、幽精三君,是三魂之神名也。

其夕,皆弃身游遨,飚逝本室。

或为他魂外鬼所见留制,或

为魅物所得收录,或不得还返,离形放质,或犯于外魂、二气共战,皆躁竞赤子,使为他念,去来无形,心悲意闷,道士皆当拘而制之,使无游逸矣。

拘留之法:当安眠向上,下枕,伸足交手,仰上,冥目,闭气三息,叩齿三通,存身中赤气如鸡子,从内仰上出于目中,出外赤气转火烧身,使匝一身,令其内外洞彻,有如燃炭之状。都毕矣,其时当觉身中小热,乃叩齿三通。毕,即存三魂名字,胎光、爽灵、幽精三神急住,因微祝曰:

太微玄宫,幽黄始青,内炼三魂,胎光安宁,神宝玉室,与我俱生,不得妄动,鉴者太灵。若欲飞行,唯得诣太极上清;若欲饥渴,唯得饮徊水玉精。

◎制七魄法

月朔、月望、月晦之夕,是此时也,七魄流荡,游走秽浊,或交通血食,往鬼来魅,或与死尸相关入,或淫惑赤子、聚奸伐宅,或言人之罪、请三官河伯,或变为魍魉,使人魇魅,或将鬼入、呼邪杀质、诸残病生人,皆魄之罪;乐人之死,皆魄之性;欲人之败,皆魄之病。道士当制而厉之,陈而变之,御而正之,摄而威之。

其第一魄名尸狗,其第二魄名伏矢,其第三魄名雀阴,其第四魄名吞贼,其第五魄名非毒,其第六魄名除秽,其第七魄名臭肺。

此皆七魄之名也,身中之浊鬼也。制检之法:当正卧、去枕、伸足,两手搓掌心,次掩两耳,指端相接,交于顶中,闭息七通。存鼻端有白气如小豆,须臾渐大以冠身九重,下至两足,上至头上。既毕,于是白气忽又变成天兽,使两青龙在两目中,两白虎在两鼻孔中,皆向外,在心上向人口;苍龟在左足下,灵蛇在右足下;两耳中有玉女著玄锦衣,当耳门,两手各把火光,良久,都毕。又咽液七过,叩齿七通,呼七魄名,毕,乃祝曰:

素气九回,制魄邪奸,天兽守门,娇女执关,七魄和柔,与我相安,不得妄动,看察形源。若汝饥渴,听饮月黄日丹。于是七魄内闭,相守受制。若常行之,则魄浊下消,返善合形,上和三宫,与元合景一。人身有三元宫神,命门有玄关大君,及三魂之神,合有七神,皆在形中,欲令人长生,仁慈大吉之君也。此七魄亦受生于一身,而与身为攻伐之贼,故当制之。道士徒知求仙之方,而不知制魄之道,亦不免于徒劳也。

其三元宫所在,其上元宫,泥丸中也,其神赤子,字元先,一名帝卿;其中元宫,绛房中,心是也,其神真人,字子丹,一名光坚;其下元,丹田宫,脐下三寸是也,其神婴兒,字元阳子,一名谷玄。

此三一之神矣。欲拘制魂魄之时,皆先阴呼其名,存三神皆玉色金光,存婴兒之貌,中上二元皆赤衣,下元衣黄,头如婴兒始生之状也。

◎对日存三魂法

太虚真人曰:先师教以五达之日,日出三四丈许,正立,以心对日,存三魂神与日光俱入心中。良久,闭气三息,咽液三过,祝曰:

太阳散晖,垂光紫青。来入我魂,照我五形。却鬼试心,使心平正,内彻九气,外通胎命,飞仙上清,玉箓以定。咒毕,以手拭目二七,叩齿二七,都毕。此法使人三魂凝明,丹心方正,万邪藏术,心试不行,真要道也。常当行之者,以五建日向日,辄令嚏,若不得嚏,以软物向日引导鼻中,亦可嚏也。嚏,即祝曰:

天光来进,六胎上通。三魂守神,七魄不亡,承日鸣嚏,与日神同,飞仙上清,位为真公。祝毕,拭目二七。是内精上交日光,三魂发明于内,使人心开神解,百精流转于内府也。若非五建日,可不须尔也。以五建之日北向,五再拜,心呼上真皇君夫人名字三过,毕,叩齿五通。毕,解巾,长跪,谨启:

五星日月上皇高皇道君夫人,玉清太上上清上皇上帝,大道圣君,几前因自陈七祖父母以下及一身千罪万过,上世以来,乞愿得解脱三官,告下天帝,使罪名离释,削除黑籍,乞愿得与五星之真俱奔华晨,上登上清,交行玉门。

◎朝礼九天魂魄求仙上法

常以月三日、九日、十六日,平旦向日,九拜九揖,亦可心拜,仰头叩齿二十四通,祝曰:

天魂九缠,上帝尊神,太阳日精,金门变仙,小兆某甲敢奏微言,今日上吉,八愿开陈,请施礼愿,仰希玄恩,苍龙硃凤,策辔紫轩,五云交廕,六气扇尘,高上曲眄,三光降真,二景缠络。我道欣欣,心朗耳聪,目明色鲜,体轻骨升,面发华颜,羽服生形,飞造帝晨。祝毕,仰天引日精四十五咽止。行此三年,目明彻视,洞睹无穷,面有金容,体生玉津;九年,能行身外无影,飞空玄灵也。若天阴无日,于密室心存心行,亦感于自然也。又以月五日、十五日、二十五日,此三日皆人定向月,九拜九揖,亦可心拜,仰向月叩齿十六通,祝曰:

魂精魄灵,九天同生,石景水母,太阴朗明,徘徊月宫,冶炼金庭,二景合原,上吉时清,八会交带,我愿克成,愿光愿容,愿鲜愿荣,愿神愿仙,飞行上清。祝毕,仰引月精四十五咽止。

◎魂精法

魂精帝君,即九天司命,部九天之魂,下统后学算命也,帝君镇在日门金庭之内。魄灵帝君,即九天丞相,九天之魄灵下统后学之录籍也,镇在月宫琳琅之都。凡修上道,旦夕坐起卧息,堂当存念日在头上、月在口中、魂精帝君在泥丸、魄灵帝君在明堂,心存目想,常使彷佛然。行之逾年,真形见矣,青白分也;九年能乘空飞行,上登晨灯之馆,游宴虹映之山也。

◎上清飞步七星魂魄法

太素真人口诀曰:北斗第一星天枢魂神,第二星天璇魂神,第三星天机魂精,第四星天权魄精,第五星玉衡魄灵,第六星闿阳魄精,第七星瑶光大明。

右七星,魂魄之名,号曰七元之灵明,步星魂魄行星之上,皆心存之,此名曰飞仙,飞仙步斗,魂魄三匝。毕,于是向阳明星上,又闭气,而心祝曰:

阳明大魁,祝毕。第一左足蹑阳明星,第二又进右足蹑阴精星;祝毕,第三次左足蹑玄冥星;祝毕,第四次右蹑丹元星;祝毕,第五次左足蹑北极星;祝毕,第六次右足并蹑闿阳星;祝毕,次左足并蹑瑶光星。乃通息,大祝曰:金木水火土,五行相推,七星焕焕,天纲最威,辅星镇盛,弼星扶衰。九真太上、太极、太微三府,玉帝三尊辟非,天动地转,魂魄相随,使我飞仙,真光徘徊,名入金房,玉门乃开,乘龙陟空,日月同辉,游行太清,鸣铃翠衣,左蹑流电,右御奔星,地上万邪伏死,敢追恶心视我,使尔斩摧。帝命玉女劳侍以归,魂真魄神合形升飞,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魂神部-卷一-译文

◎说魂魄

正一真人住在鹤鸣山洞,告诉赵升说:人的身体有三魂,一个叫胎光,是太清阳和之气;一个叫爽灵,是阴气的变化;一个叫幽精,是阴气的混杂。

如果阴气压制阳气,那么人的心就不清净;如果阴气混杂,那么人的心就会昏暗,神气不足,肾气不续,脾胃五脉不通,四大疾病缠身,大限将至。

早晚常常如此,尸卧之形将突然消失,怎能不伤心呢?

人常常希望得到清阳气,不被三魂所控制,那么神气就会清爽,五行不受拘束,百邪不侵,疾病不缠身,长生可学。

赵升叩首、再拜、叩头,伏地问:怎样才能控制阴杂之气,使清和之气降临呢?赵升想要谨慎恭敬地去做,引导生灵牢固,朽败之徒,免受幽魂的侵逼。

真人说:再坐下告诉你。人的身体最珍贵的是天地,委身于三元真气所承载,如果三气百神合一,就不会死亡。

三魂中,第一魂胎光,属于天,常常希望人清净,希望与生人一起,延长寿命,断绝秽乱之想,长久居住在人身中,那么生道就完备了;

第二魂爽灵,属于五行,常常希望人机谋万物,摇役百神,多生祸福灾衰刑害之事;

第三魂幽精,属于地,常常希望人好色、嗜欲、秽乱昏暗、沉迷睡眠。

爽灵希望人生机,生机则心劳,心劳则役使百神,役使百神则气散,气散则太清一气不居,人将丧命;

幽精希望人合杂,合杂则厚于色欲,厚于色欲则精华竭尽,精华竭尽则名生黑簿鬼录,罪著,死将至矣。

人重色欲,必定昏邪秽乱,不避三光、四明、雷霆、神察,被四司所录,五帝所责,延累九玄七祖、父母长居幽途,荣禄长生不可见矣。

赵升惊起,请求开始其源状,则得尸败之徒见乎全生之道。

正一真人说:胎光本生始青元君圣母之宫,每降正月七日;爽灵本生于太一之宫,降于七月七日;幽精生于太极阴宫,降于十月五日。

皆以本降之日,上诣本宫受事,送人善恶,谓之三魂会日。

此日,是本会之日,亦更小攒会三日。

胎光以甲子日上,爽灵以庚申日上,幽精以本命日上,言人善恶灾难非祸。

若三魂不相制御,归本宫,各言人清净不生恶状,则魂常不离人左右,神气雄壮,百神随从,所为无不从其善愿,幽蔼绝对,四司莫能书其罪状,灾害、阴邪、疾病不敢辄近其形体,吾为汝备述,谨而行之,真道立见。

正一真人说:修道摄生,常在清晨日未出时,叩齿,三呼三魂三遍,夜欲卧,亦三呼,咒曰:

胎光延生,爽灵益禄,幽精绝死,急急如律令。

每日如此,魂不离人左右,飞灾横祸、恶鬼凶神不能为害,游梦变怪杜绝房寝。

每于此前上三日、下三日,隔宿洁净恭肃,清斋三日,沐浴拜章,言功谢罪著善,即爽灵幽精不能强制真一元气,道可易求。

正一真人告约赵升说:行之勿得不常,存之勿得不精,常精者,道人之志也。

正一真人告赵升说:人的身体有三魂,谓之三命。一主命,一主财禄,一主灾衰;一常居本属宫宿,一居地府五岳中,一居水府。

以本命之日,一魂归降,人身唯七魄常居不散。

若至本命日,一魂归降,检行生人,与魄合察衰败壮健。

若三魂循环不绝,则生人安稳无病。

其日可清净身心,不酒,不色,著新衣,焚香习善。

至本命日,若欲睡则睡少时,魂与魄合即去。

若其日淫醉昏乱,魂归,去身三步取合不得,秽气冲射,魂遂去而不归。

如三度魂归不合,魄即去身,神拏矣。

魄者阴也,常欲得魂不归;魂若不归,魄即与鬼通连。

魂欲人生,魄欲人死。

魂悲魄笑,曰:归无我舍,五鬼侵室。

三魂绝而不归,即魄与五鬼为徒,令人游梦怪恶,谓之游魂;身无主矣,令人行事昏乱,躭睡好眠,灾患折磨,求添续不可得也。

一年六旬,魂六度归身中,制御阴魄,令不与阴邪通好,百神交会,形体灾难不侵;若六旬不返,魄得其便,与阴鬼谋,人将亡矣。

每本命日,一魂从本宿降下,二魂虽非巡次、其日亦随从母魂,有本司官吏四人,都十二人。

其日本生父母亦与魂降。

当须以钱财酒脯一十二分,取本命时,祭之。

后,本司不与魄为留难,及时降下,福莫能尽。

常为之,长生之门。

王真人说:我听说先师真人的话,混沌元始,本一气化散,三万六千神气者皆流约为其数。

天地神气,新旧交续,岂有数而限之?

百川因气而不绝,天地因气而长久,维斗得之而不穷,绵绵接续而生焉。

圣人指一气为归,交接降约,令人不死;而凡约者不知,苟取其死。

天地昼夜一週三万六千炁候,交接不愆,则日月贞明,风云不昧,泽及四时,万物资生;若气候愆时,不相接续,数有阙少,上下不应,即雷霆震怒,日月失道,星宿失位,愆阳水涝,万物失生。

人身法天象地,每日一週时,肾气上至脾胃,昼夜三万六千喘息不绝,上下相应,通流经络,传溉五脏,滋泽荣卫,即人轻健、精明、强记、无病,学道易成。

若三炁、五炁、十炁不续,即人病传于经络,令人壮热,饮食不下,魂魄惊怖,神气错乱,一藏容受,即病得其土地分野,疗之不及,则人困矣。

因此修真之人,采新安故,添续不绝,即神气常坚,精华不散,则人不衰不老,病疾不侵,鬼神畏惧,五灵镇守,精气充塞,外制百邪阴毒之气。

气既精锐,禁无不伏,言其神气壮锐,摧伏五兵,如猛大将军,故以神气为将军也。

◎拘三魂法

月三日、十三日、二十三日夕,是此时也,三魂不定,爽灵浮游,胎光放形,幽精扰唤。

其爽灵、胎光、幽精三君,是三魂之神名也。

其夕,皆弃身游遨,飚逝本室。

或为他魂外鬼所见留制,或

被邪魅之物所困,有时无法返回,失去形体,或者被外界的魂魄侵犯,导致体内二气交战,使人变得焦躁不安,心神不宁,道士应当将其拘束并控制,防止其四处游荡。

拘留的方法:应当仰卧,头朝上,脚朝下,双手交叉放在胸前,闭上眼睛,屏住呼吸三次,叩齿三次,想象体内有一股红色的气息像鸡蛋一样,从体内向上涌出,经过眼睛,外部的红色气息转化为火焰,环绕全身,使内外通透,如同燃烧的炭火。完成后,会感到身体微微发热,再叩齿三次。完成后,默念三魂的名字,胎光、爽灵、幽精三神迅速归位,然后轻声祝祷:

太微玄宫,幽黄始青,内炼三魂,胎光安宁,神宝玉室,与我俱生,不得妄动,鉴者太灵。若欲飞行,唯得诣太极上清;若欲饥渴,唯得饮徊水玉精。

◎制七魄法

在每月的初一、十五、月末的夜晚,七魄会四处游荡,沾染污秽,或者与血食之物接触,引来鬼魅,或者与死尸相关,或者诱惑孩童、聚集奸邪、破坏家宅,或者指控人的罪行、请求三官河伯,或者变成魍魉,使人被魇魅,或者引入鬼魂、呼邪杀质、导致各种疾病,这些都是七魄的罪过;喜欢看到人死亡,是七魄的本性;希望人失败,是七魄的病态。道士应当控制并严厉对待它们,陈述并改变它们,驾驭并纠正它们,摄服并威慑它们。

第一魄名叫尸狗,第二魄名叫伏矢,第三魄名叫雀阴,第四魄名叫吞贼,第五魄名叫非毒,第六魄名叫除秽,第七魄名叫臭肺。

这些都是七魄的名字,是身体中的污秽之鬼。制检的方法:应当平躺,去掉枕头,伸直双脚,双手搓热掌心,然后捂住耳朵,手指相接,交叉放在头顶,屏住呼吸七次。想象鼻端有一团白气像小豆一样,逐渐变大,覆盖全身九层,从脚到头。完成后,白气突然变成天兽,两青龙在眼睛中,两白虎在鼻孔中,向外,在心上对着口;苍龟在左脚下方,灵蛇在右脚下方;两耳中有玉女穿着黑色锦衣,站在耳门,双手各持火光,持续一段时间,完成后。再吞咽口水七次,叩齿七次,呼唤七魄的名字,完成后,祝祷:

素气九回,制魄邪奸,天兽守门,娇女执关,七魄和柔,与我相安,不得妄动,看察形源。若汝饥渴,听饮月黄日丹。于是七魄内闭,相守受制。若常行之,则魄浊下消,返善合形,上和三宫,与元合景一。人身有三元宫神,命门有玄关大君,及三魂之神,合有七神,皆在形中,欲令人长生,仁慈大吉之君也。此七魄亦受生于一身,而与身为攻伐之贼,故当制之。道士徒知求仙之方,而不知制魄之道,亦不免于徒劳也。

三元宫的位置,上元宫在泥丸中,其神名为赤子,字元先,又名帝卿;中元宫在绛房,即心中,其神名为真人,字子丹,又名光坚;下元宫在丹田,脐下三寸处,其神名为婴兒,字元阳子,又名谷玄。

这是三一之神。在拘制魂魄时,先轻声呼唤它们的名字,想象三神都是玉色金光,婴兒的模样,中上二元穿红衣,下元穿黄衣,头如婴兒初生时的样子。

◎对日存三魂法

太虚真人说:先师教导在五达之日,太阳升起三四丈高时,正立,用心对着太阳,想象三魂神与日光一同进入心中。持续一段时间,屏住呼吸三次,吞咽口水三次,祝祷:

太阳散晖,垂光紫青。来入我魂,照我五形。却鬼试心,使心平正,内彻九气,外通胎命,飞仙上清,玉箓以定。咒毕,以手拭目二七,叩齿二七,都毕。此法使人三魂凝明,丹心方正,万邪藏术,心试不行,真要道也。常当行之者,以五建日向日,辄令嚏,若不得嚏,以软物向日引导鼻中,亦可嚏也。嚏,即祝曰:

天光来进,六胎上通。三魂守神,七魄不亡,承日鸣嚏,与日神同,飞仙上清,位为真公。祝毕,拭目二七。是内精上交日光,三魂发明于内,使人心开神解,百精流转于内府也。若非五建日,可不须尔也。以五建之日北向,五再拜,心呼上真皇君夫人名字三过,毕,叩齿五通。毕,解巾,长跪,谨启:

五星日月上皇高皇道君夫人,玉清太上上清上皇上帝,大道圣君,几前因自陈七祖父母以下及一身千罪万过,上世以来,乞愿得解脱三官,告下天帝,使罪名离释,削除黑籍,乞愿得与五星之真俱奔华晨,上登上清,交行玉门。

◎朝礼九天魂魄求仙上法

通常在每月的三日、九日、十六日,清晨面向太阳,九拜九揖,也可以心拜,仰头叩齿二十四次,祝祷:

天魂九缠,上帝尊神,太阳日精,金门变仙,小兆某甲敢奏微言,今日上吉,八愿开陈,请施礼愿,仰希玄恩,苍龙硃凤,策辔紫轩,五云交廕,六气扇尘,高上曲眄,三光降真,二景缠络。我道欣欣,心朗耳聪,目明色鲜,体轻骨升,面发华颜,羽服生形,飞造帝晨。祝毕,仰天引日精四十五咽止。行此三年,目明彻视,洞睹无穷,面有金容,体生玉津;九年,能行身外无影,飞空玄灵也。若天阴无日,于密室心存心行,亦感于自然也。又以月五日、十五日、二十五日,此三日皆人定向月,九拜九揖,亦可心拜,仰向月叩齿十六通,祝曰:

魂精魄灵,九天同生,石景水母,太阴朗明,徘徊月宫,冶炼金庭,二景合原,上吉时清,八会交带,我愿克成,愿光愿容,愿鲜愿荣,愿神愿仙,飞行上清。祝毕,仰引月精四十五咽止。

◎魂精法

魂精帝君,即九天司命,掌管九天的魂魄,下统后学的算命之事,帝君镇守在日门金庭之内。魄灵帝君,即九天丞相,掌管九天的魄灵,下统后学的录籍之事,镇守在月宫琳琅之都。凡是修习上道之人,早晚坐起卧息时,应当存念太阳在头上、月亮在口中、魂精帝君在泥丸、魄灵帝君在明堂,心存目想,常使其仿佛在眼前。修行超过一年,真形显现,青白分明;九年能乘空飞行,上登晨灯之馆,游宴虹映之山。

◎上清飞步七星魂魄法

太素真人的口诀说:北斗七星中,第一颗星天枢代表魂神,第二颗星天璇代表魂神,第三颗星天机代表魂精,第四颗星天权代表魄精,第五颗星玉衡代表魄灵,第六颗星闿阳代表魄精,第七颗星瑶光代表大明。

这七颗星,分别代表魂魄的名称,被称为七元的灵明。在步星时,魂魄行走在星宿之上,心中都要存有这些星宿的名字,这叫做飞仙。飞仙步斗时,魂魄要绕行三圈。完成后,面向阳明星,闭气,心中默念祝词:

阳明大魁,祝词念完后,第一步用左脚踩在阳明星上,第二步用右脚踩在阴精星上;祝词念完后,第三步用左脚踩在玄冥星上;祝词念完后,第四步用右脚踩在丹元星上;祝词念完后,第五步用左脚踩在北极星上;祝词念完后,第六步用右脚同时踩在闿阳星上;祝词念完后,最后用左脚同时踩在瑶光星上。然后深呼吸,大声念祝词:金木水火土,五行相推,七星闪耀,天纲最为威严,辅星镇守兴盛,弼星扶持衰败。九真太上、太极、太微三府,玉帝三尊辟除邪恶,天地转动,魂魄相随,使我飞升成仙,真光环绕,名字进入金房,玉门打开,乘龙升空,日月同辉,游行在太清之境,鸣铃翠衣,左脚踩在流电上,右脚驾驭奔星,地上万邪伏死,敢追恶心视我,使你斩断摧毁。帝命玉女劳侍以归,魂真魄神合形升飞,完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魂神部-卷一-注解

胎光:三魂之一,属天,代表太清阳和之气,常欲人清净,延益寿算,绝秽乱之想。

爽灵:三魂之一,属五行,常欲人机谋万物,摇役百神,多生祸福灾衰刑害之事。

幽精:三魂之一,属地,常欲人好色、嗜欲、秽乱昏暗、耽著睡眠。

三魂会日:指胎光、爽灵、幽精三魂各自的本降之日,分别为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此日三魂上诣本宫受事,送人善恶。

本命日:指个人的出生日,此日一魂归降,与魄合察衰败壮健。

七魄:道教认为人有七魄,分别为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代表人的七种负面情绪和欲望。

游魂:指三魂绝而不归,魄与五鬼为徒,令人游梦怪恶,身无主矣。

神气:指人体内的精气神,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五灵:指五行之灵,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神灵,修真之人常以五灵镇守,精气充塞,外制百邪阴毒之气。

三魂:道教认为人有三魂,分别为胎光、爽灵、幽精,分别主宰人的生命、智慧和情感。

三元宫:道教认为人体内有三个重要的宫位,分别为上元宫(泥丸)、中元宫(绛房)、下元宫(丹田),分别对应人的精神、心脏和丹田。

五建日:道教中的五个重要日子,通常用于修炼和祭祀。

九天:道教中的九重天,代表宇宙的最高层次。

魂精帝君:道教中的神灵,掌管九天之魂,负责人的命运。

魄灵帝君:道教中的神灵,掌管九天之魄,负责人的录籍。

太素真人:道教中的一位仙人,被认为是修炼成仙的典范。

北斗七星: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重要星座,分别为天枢、天璇、天机、天权、玉衡、闿阳、瑶光,象征着不同的神灵和力量。

七元之灵明:指北斗七星的七种神灵,分别掌管人的七种魂魄。

飞仙:道教中修炼成仙的人,能够飞行于天地之间。

步斗:一种道教仪式,通过特定的步伐和咒语来召唤神灵的力量。

阳明大魁:道教咒语中的一部分,用于召唤阳明星的力量。

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基本元素,象征着宇宙的基本构成和变化。

九真太上、太极、太微三府:道教中的高级神灵和天界机构,掌管宇宙的运行和秩序。

玉帝三尊:道教中的最高神灵,掌管天界和人间的秩序。

辟非:道教咒语中的一部分,用于驱除邪恶和不祥。

金房、玉门:道教中的天界之门,象征着成仙的入口。

乘龙陟空:道教中成仙后的飞行方式,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太清:道教中的天界之一,象征着纯净和无垢的境界。

鸣铃翠衣:道教中仙人的服饰和法器,象征着神圣和威严。

流电、奔星:道教中仙人的飞行方式,象征着速度和力量。

帝命玉女:道教中的仙女,负责侍奉和引导成仙的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魂神部-卷一-评注

《说魂魄》一文,深入探讨了人体三魂的概念及其对人生命运的影响。三魂分别为胎光、爽灵、幽精,分别代表天、五行、地的不同属性。胎光属天,象征清净与长寿;爽灵属五行,象征机谋与祸福;幽精属地,象征色欲与昏暗。这三魂的平衡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的身心健康与命运。

文中提到,若阴气制阳,则人心不清净;阴杂之气,则人心昏暗,神气阙少,肾气不续,脾胃五脉不通,四大疾病系体,大期至焉。这说明,三魂的失衡会导致人体机能的紊乱,进而引发各种疾病。因此,保持三魂的平衡,尤其是清阳气的充足,是维持健康的关键。

正一真人通过赵升的提问,详细阐述了如何制御阴杂之气,使清和之气降下。他强调,修道摄生应常以清旦日未出时,叩齿,三呼三魂三遍,夜欲卧,亦三呼,咒曰:胎光延生,爽灵益禄,幽精绝死,急急如律令。这种仪式化的行为,旨在通过咒语和仪式,调节三魂的平衡,使其不离人左右,从而避免飞灾横祸、恶鬼凶神的侵害。

此外,文中还提到三魂会日与本命日的概念。三魂会日是指胎光、爽灵、幽精各自的本降之日,此日三魂上诣本宫受事,送人善恶。本命日则是指个人的出生日,此日一魂归降,与魄合察衰败壮健。这些日子的重要性在于,它们是人魂与魄合察的关键时刻,若在此日保持清净身心,不酒不色,著新衣,焚香习善,则能确保三魂循环不绝,生人安稳无病。

总的来说,《说魂魄》一文不仅揭示了人体三魂的奥秘,还提供了具体的修道摄生方法,强调了保持三魂平衡的重要性。这些内容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还体现了古人对生命与健康的深刻理解,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这段文本是道教修炼的重要经典,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特定的仪式和咒语来控制和修炼三魂七魄,以达到长生不老、飞升成仙的目的。文本中提到的三魂七魄、三元宫、五建日等概念,都是道教修炼体系中的核心内容。

文本中的修炼方法包括冥想、闭气、叩齿、存想等,这些方法在道教修炼中被称为‘内丹术’,旨在通过调节身体和精神的状态,达到与天地自然合一的境界。这些方法不仅具有宗教意义,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文本中还提到了许多道教神灵,如魂精帝君、魄灵帝君等,这些神灵在道教信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掌管人的命运和录籍。通过祭祀和祈祷这些神灵,修炼者希望能够获得神灵的庇佑,顺利飞升成仙。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文本体现了道教追求长生不老、飞升成仙的终极目标,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生命、宇宙和神灵的敬畏和崇拜。文本中的修炼方法和仪式,不仅具有宗教意义,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本语言简练、意象丰富,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咒语,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庄严的修炼场景。文本中的咒语和祝词,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体现了古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魅力。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本是研究道教修炼方法和信仰体系的重要资料,对于理解古代中国人的宗教信仰、生命观和宇宙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文本中的修炼方法和仪式,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身心调节方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这段古文出自道教经典,描述了太素真人的口诀和步斗仪式,展现了道教修炼成仙的神秘过程。文本通过详细的步骤和咒语,揭示了道教修炼的复杂性和仪式感。北斗七星作为道教中的重要象征,不仅代表了天文学的知识,也蕴含了深刻的宗教意义。七元之灵明分别掌管人的七种魂魄,体现了道教对人体和灵魂的深刻理解。

文本中的步斗仪式,通过特定的步伐和咒语,召唤神灵的力量,展示了道教修炼的仪式化和神秘化。阳明大魁等咒语的使用,不仅是对神灵的召唤,也是对修炼者内心的净化和提升。五行相推、七星焕焕等描述,揭示了道教对宇宙运行规律的理解和尊重。

九真太上、太极、太微三府等高级神灵和天界机构的提及,展示了道教对宇宙秩序和神灵体系的复杂构建。玉帝三尊作为最高神灵,掌管天界和人间的秩序,体现了道教对神灵权威的尊崇。辟非等咒语的使用,反映了道教对驱邪避凶的重视。

金房、玉门等天界之门的象征,揭示了道教对成仙之路的向往和追求。乘龙陟空、太清等描述,展现了道教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鸣铃翠衣、流电、奔星等仙人的服饰和飞行方式,体现了道教对神圣和力量的崇拜。帝命玉女的提及,反映了道教对仙女侍奉和引导成仙的信仰。

总体而言,这段古文不仅展示了道教修炼成仙的神秘过程,也揭示了道教对宇宙、神灵、人体和灵魂的深刻理解。通过详细的步骤和咒语,文本展现了道教修炼的复杂性和仪式感,体现了道教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和对神灵权威的尊崇。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魂神部-卷一》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493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