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金丹部-卷五

作者: 张君房(约10世纪—11世纪),北宋道士,曾任道官,主持编撰道教典籍。他以整理和传播道教文献闻名。

年代:编撰于北宋真宗年间(11世纪初)。

内容简要:《云笈七签》是道教经典丛书《道藏》的精华选编,共122卷。书中收录了道教修炼、符箓、斋醮、神仙传记等内容,系统总结了道教的教义、方术和经典文献。它是研究道教思想与实践的重要文献,被誉为“小道藏”,对后世道教发展影响深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金丹部-卷五-原文

◎金丹序

《抱朴子》曰:予考览养生之书,鸠集久视之方,曾授披涉篇卷,以千计矣!莫不皆以还丹金液为大要者焉。然则此二事,盖仙道之极也。服此而不仙,则古无仙矣!

往者丧乱,奔播四出。予週旋徐、豫、荆、襄、江、广数州之间,阅见移流道士数百人矣。或有素闻其名,在云日之表者,率皆相似。其所知见,深浅有无,不足以相倾也。人各有道书数十卷,亦未能悉解之也,但写蓄之耳。

时有知行炁、断谷、及服诸草木药法,所有方书,大略皆同,理亦无异。或有得《道机经》者,以为至秘,乃云是尹喜所撰。予告之曰:“此是魏世军督王图所撰耳!非古人也。图了不知大药,止欲以行气入室求仙,作此《道机》,谓道毕于此,此复是误人之甚也。”

予问诸道士,以神丹金液之事,及《三皇文》,召天神地祗之法,了无一人知之。其夸诞自誉及欺人,云已久寿,及言曾与仙人共游者,将太半矣?口之与书,微有妙说。或谓颇闻金丹,而今无复有得之者,惟上古巳度仙人,乃当晓之。或有得丹方外说,不得其真经。或得杂碎丹方,便谓丹法尽于此也。

昔左元放于天柱山中精思,而神人授之金丹仙经。会汉末荒乱,不遑合作,而避地来渡江东,志欲投名山以修斯道。予从祖仙公,又从元放授之,凡受《太清丹经》三卷,及《九鼎丹经》一卷。予师郑君者,则予从祖仙公之弟子也,又于从祖受之,而家贫无资买药。予亲事之,洒扫积久,乃于马迹山中立坛,盟而受之,并具诸口诀,诀之不书。江东先无此书,书出于左元放,元放以授余从祖,从祖以授郑君,郑君以授予,故他道士了无知者也。

然予受之已二十年余矣,资无担石,讵能为之?但长叹耳!有积金盈柜,聚钱如山者,复不知有如此不死之法。就令闻之,亦万无一信,如何?

夫歃玉?台则知浆茆之薄味,睹昆仑则觉丘垤之至卑。既览金丹之道,则使人不复视小小方书。然大药难卒得辨,当须且将御小者以自支持耳。然服他药万斛,为能有小益,而终不能使人遂长生也。

故老子之诀言云:“子不得还丹金液,徒自苦耳。”夫五谷犹能活人,人得之则生,绝之则死,又况于上品之神药,其益人岂不万倍于五谷耶?

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终天不朽。服此二药,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此盖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有如精之养火而不灭,铜青涂脚,入水不腐,此是借铜之劲以扞其肉也。金丹入身中,沾治荣卫,非但铜青之外传矣。

世间多不信至道者,悠悠皆是。然万一时偶好事者,而复不值此法,不值明师,无由闻天下之有斯事也。

予今略抄金丹之都较,以示后之同志好之者,后之同志好之者精修之,精修之不可守浅近之方,而为之足以度世也。遂不遇之者,直当息意于无穷之冀耳。

想见其说,必自知出潢潦而浮沧海,背萤烛而向日月,闻雷电而觉布鼓之陋,见巨鲸而知寸介之细也。如其喽喽,无所先入,欲以弊药必规升腾者,何异策蹇驴而欲追迅风,棹蓝舟而欲济大川乎?

又诸小饵丹方甚多,然作之有深浅,致力势不同,虽有优劣,转不相及,犹一酉殳之酒,不可以方九匋之醇耳。然小丹之一者也,犹自远胜其草木之上者。

凡草物烧之即腐,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其去凡药亦远矣!故能令人长生。神仙独见此理,其去俗人,一何缅邈之无限乎!

世人少所识,多所怪,或不知水银出于丹砂,告之终不肯信,云丹砂本赤物,从何得成此白物?又云丹砂是石耳,今烧诸石皆成灰,而丹砂何得独尔?此近易之事,犹不可喻,其闻仙道大而笑之,不亦宜乎!

上古真人愍将来之可教者,为作方法,委曲欲使其脱死亡之祸,可谓至言矣!然而俗人终不肯信,谓为虚文。若是虚文者,安得九转九变,日数所成,皆如方耶?真人所以知此者,诚不可以肤近思求也。

予少好方术,负步诸门,不惮艰险,每有异闻,则以为喜。虽见毁笑,不以为戚,安知来者而不如今!是以著此以示识者。岂苟尚奇怪,而崇饰空言,欲令书行于世,信结流俗哉?

盛阳不能荣枯朽,上智不能移下愚,书为晓者传,书为识者贵。农夫得彤弓以驱鸟,南夷得衮衣以负薪,夫不知贵,焉可强哉?

世人饱食终日,未必能勤儒墨之业,治进德之务,但共遨游逍遥,以尽年月。其所营也,非荣则利。或飞苍走黄于中原,或留连杯觞以羹沸,或荒沉丝竹,或耽沦绮纨,或控弦以疲筋骨,或博奕以弃功夫。闻至道之音而如醉,睹论道之事而昼睡。有身不惜,动之死地,不肯求问养生之法,自欲割削之,煎熬之,憔悴之,漉汔之。而有道者自宝秘其所知,无求于人,亦安肯强行语之乎?

世人之常言,咸以长生若可得者,古之圣人富贵,以当得之,而鲜得者,是无此道也,而不知古之富贵者,亦如今之富贵者耳。俱不信不求之,而皆以目前之所见者为急,亦安能得之耶?

假令不得决意信命之可延,仙之可得,亦何惜于试之,小效但使得三二百岁,不犹愈于凡人之少夭乎?

天下之事万端,而道术尤难明于他事者也。何可以中才之心,而断世间必无长生之道哉?

若正以世人皆不信之,便为无,则世人智者又何太多乎?

今若有识道意而犹修求之者,讵必便是至愚,而皆不及世人耶?

又或虑于求长生,

傥其不得,恐人笑之,以为暗惑。若所忌断万有一失。而天下果自有此不死之道者,亦当不复为得之者所笑乎?日月有所不能週照,人心亦安足孤信哉!

◎黄帝九鼎神丹序

按《黄帝九鼎神丹经》曰:“黄帝服之,遂以升仙。”又云:“虽呼吸导引,及服草木之药,可得延年,不免于死也。服神丹令人寿无极已,与天地相毕,秉云驾龙,上下太清。黄帝以传玄子,戒之曰:“此道至重,必以授贤,苟非其人,虽积金如山,勿以此道告之也。”受之者,以金人金鱼投于东流水中以为约,歃血为盟,无神仙之骨,亦不可得见此道也。合丹当于名山之中,无人之地,结伴不得过三人,先斋百日,沐浴五香,致加清洁,勿远污秽,又不得与俗人往来,又不令不信道者知之,谤毁神药,药即不成。成者举家皆仙,不但一身耳。世人不合神丹,反信草木之药。埋之即烂,烧之即焦,不能自生,况人乎?

九丹者,长生之要,非凡人所当见闻也。兆之蠢蠢,惟知贪富贵而已,岂有非行尸者乎?合时又当祭醮,自有图法一卷。

◎九转丹名

第一丹名丹华,当先作玄武,用雄黄、雌黄、矾汞、戎盐、卤盐、?石、牡蛎、赤石脂、滑石、胡粉各数十斤,以为六一泥,固济火之,三十六日成之,服七日仙。又以玄黄膏丸此丹,置猛火上,须臾成黄金。又以二百四十铢合水银百斤火之,亦成黄金。金成者,药成也,金不成者,药不成也。更封药而火之,日数如前,无不成也。

第二丹名神符,服之百日仙也。行度水火,以此丹涂足下,可步行水上。服之,三尸九虫,皆消坏,其身中百病皆愈。

第三丹名神丹,服一刀圭,百日仙也。以与六畜吞之,亦不死。又能辟五兵。服二百日,仙人玉女,山川鬼神,皆来侍见如形。

第四丹名还丹,服一刀圭,百日仙也。硃鸟凤凰,翔覆其上,玉女至傍。以一刀圭合水银一斤火之,立成黄金。以此丹涂钱物用之,即日皆还。以此丹书凡人目上,百鬼走避。

第五丹名饵丹,服之三十日仙也。鬼神来侍,玉女至前。

第六丹名炼丹,服之十日仙也,又以汞合火,即成黄金。

第七丹名柔丹,服一刀圭,百日仙也。以缺盆汗和之,服九十日仙也,九十老翁,亦能有子。与金公合火之,即成黄金。

第八丹名伏丹,服之百日仙也。以此丹如核许带行,百鬼避之,以丹书门户上,万邪众精不敢前,又辟盗贼虎狼。

第九丹名寒丹,服一刀圭,即日仙也。玉女来侍,飞行轻举,不用羽翼。

凡此九丹,但此得一丹便仙,不在悉作之,作之在人所好者耳。凡饵九丹,欲升天则升,欲且止人间亦任意,皆能出入无间,不可得而害矣。

◎太清神丹法

抱朴子曰:太清神丹,其法出于元君,元君即老子之师也。《太清观天经》有十篇,云其上七篇不可教授,其下三篇世无足传,当沉之三泉之下。三篇者,是正丹经,上中下凡三卷也。元君者,大神人也,能调和阴阳,役使风雨,骖驾九龙十二白虎,天下众仙皆隶焉。犹自言本亦学道服丹之所致也,非自然也,况凡夫乎?其经曰:上士得道,升为天官;中士得道,栖集昆仑;下士得道,长生世间;愚民不信,谓为虚言。从朝至暮,但作求死之事,了不求生,而天岂能强生之乎?凡人惟知美食、好衣、声色。富贵而能恣心尽欲,尽命奄殁之徒,慎无以神丹告之,令其笑道慢真益罪也。传丹经不得其人,即不告。若有笃信者,可将合成药以分之,莫轻以其传之也。知此道者,或王侯。为神丹既成,不但长生,又以作黄金。金成,取百斤先设大祭。祭自有别法一卷,不与九鼎祭同也。祭当别称名衔,各检署具用金斤数。

礼天二十斤,日月五斤,北斗八斤,太一八斤,井五斤,灶五斤,河伯十二斤,社五斤,门户阁鬼清君各五斤,

凡八十八斤。余一十二斤,以好韦囊盛之,良日于都市中市盛之处,嘿声放弃之,径去,无复顾。凡用百斤外,乃得自恣用之耳。不先以金礼神,必致殃咎。

又曰:长生之道,不在祭祀事鬼神也,在导引与屈伸也。升仙之要在神丹。知之不易,为之难也。子能作之,可长存也。近代汉末新野阴君,合此太清丹得仙。其人本儒生,多才思,善著诗及丹经赞并序,述初学道随本师末。列己知识之得仙者四十余人,甚分明。他作此太清小法,难于合《九鼎经》,是白日升天之上法也。当合之日,先生华池,赤盐艮雪玄白飞符三五神水,乃可起火耳。

◎九转丹迟速效验

一转之丹,服之三年仙。

二转之丹,服之二年仙。

三转之丹,服之一年仙。

四转之丹,服之半年仙。

五转之丹,服之百日仙。

六转之丹,服之四十日仙。

七转之丹,服之三十日仙。

八转之丹,服之十日仙。

九转之丹,服之三日仙。

若取九转之丹,内神鼎中,夏日之后暴之升热,内硃兒一斤于盖下,伏伺之,候日精照之。须臾,翕然俱起煌辉,神光五色,即化为还丹。取而服之一刀圭,即白日升天。又以丹封泥之,涂于土釜中,糠火烧,先文后武,其一转至九转,迟速各有日数,多少以知之耳。其转数少,其药力未足,故服之用日多,乃得仙迟也。其转数多,则药力成,故服之用日少,而得仙速也。

◎九光丹法

九光丹与九转丹法,大都相似耳。作之法:当以诸药合火之,以转五石。五石者,丹砂、雄黄、

白矾、曾青、磁石也。一石辄五转,而各成五色,五色为二十五色,色各有一两,而异器盛之。

欲起死人,未满三日者,取青丹一刀圭,发其口,内之,死人立生也。

欲致行厨,取黑丹和水,以涂左手,其所求如口所道皆至,可召天下万物也。

欲隐形及先知未然方来之事,及住年不老,服黄丹一刀圭,即便长生,坐见万里之外,吉凶所知,皆如在目前也。

人生宿命,盛衰寿夭,贵贱贪富皆知之也。其法俱在《太清经》卷中。

◎五灵丹法

《五灵丹》一卷,凡有五法也。用丹砂、雄黄、雌黄、硫黄、曾青、矾石、磁石、戎盐、太一馀粮,亦用六一泥及神室祭醮之,合之三十六日成。

又用《五帝符》,以五色书之,亦令人不死,但不及太清及九鼎丹耳。

◎岷山丹法

《岷山丹法》,道士张盖蹋精思于岷山石室中,得此方也。其法鼓黄铜以作方诸,以承取月水,以水银覆之,致日精火其中,长服之不死。

又取此丹置雄黄铜燧中,覆以汞暴之。二十日,发而治之,以井花水服如小豆大,百日,盲者能视,百病即愈,发白还黑,齿堕更生。

◎五成丹法

《五成丹》亦有九首,似九鼎而不及也。其要取雄黄,烧取其中铜,铸以为器,覆之三岁,淳苦酒上,比百日,此器皆生赤乳,长数分,或有五色琅玕,取治而服之,亦令人长生。

又可以和菟掘取克其血,以和此丹,服之即变化在意也。

又以硃草和一刀圭,服之,能乘虚而行之。

硃草叶如菰,生不群,长不杂,枝干皆赤,茎如珊瑚,多生名山岩石之下,刻之汁如血,以玉及八石金银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则成水。

以金投之,化为金浆,以玉投之,即为玉体。服之皆长生。

◎金液法威喜巨胜法附

《抱朴子》曰:金液,太一所服而仙者也,不减九丹矣。

合之,用古秤黄金一斤,并用玄明龙膏、太一旬守中石、冰石、紫游女,玄水液、金化石、丹砂,封之即成水。

其经云:金液入口,则身皆金色。

老子受之于元君,元君曰:此道至重,百年一出,藏之石室。

合之,斋戒百日,不得与俗人往来,于名山之侧,东流之水上,别立精室,百日成,服一两便仙。

若未欲去世,且作地仙者。但斋戒百日。

若欲升天,皆先断谷一年,乃服之。

若半两,则长生不死矣。万害百毒,不能伤之,可畜妻子,居官秩,在意所欲,无所禁也。

若后升天者,乃斋戒服一两,便飞仙矣。

○威喜巨胜法

取金液及水银,左味合煮之,三十日出,以黄玉瓯盛,以六一泥封,置猛火炊之,卒时皆化为丹,服如小豆大便仙。

以此丹一刀圭粉,水银一斤即成银。

又取此丹一斤置火上扇之,化为赤金而流,名曰丹,以涂刀剑,辟兵万里。

以此丹金为盘碗饮食,俱令人长生。

以承日月,下得神汋,如方诸之得水也,饮之者不死也。

以金汋和黄土,内六一泥瓯中,猛火炊之,尽成黄金。

复以火灼之,皆化为丹,服之如小豆大,可以入名山大川为地仙。

受《金液经》,投金人八两于东流水中,歃血为誓,乃告之。

口诀曰:不知本法,盗其方而合之,终不成也。

凡人有至信者,可以药与之,不可轻传其书,必两受其殃,天神鉴人甚近,不可不知耳。

《抱朴子》曰:九丹成为仙药之上,然合作之,所用杂药甚多。

若四方清通,市之可具;若九域分隔,则其物不可得也。

又当起火,昼夜数十日,伺候火力,不可令失其适,勤苦致难,故不及合金液之易也。

合金液,惟金为难得耳。

古秤一斤于今秤二斤,率不过直三十许万,其使用杂药差易具。

又不起火,但以置华池中,日数足便成耳。

都合不用四十万,而得一剂,可足入仙人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金丹部-卷五-译文

《抱朴子》说:我研究了许多关于养生的书籍,收集了许多长寿的方法,曾经翻阅过的书籍,数以千计!无不以还丹和金液为最重要的内容。然而这两件事,确实是仙道的极致。服用这些而不成仙,那么古代就没有仙人了!

过去战乱频发,人们四处奔逃。我在徐州、豫州、荆州、襄阳、江州、广州等地辗转,见过数百名流离失所的道士。有些人素有名声,似乎高不可攀,但他们的见识深浅,其实并不足以互相倾慕。每个人手中都有几十卷道书,但也没有人能完全理解,只是抄写保存罢了。

有些人懂得行气、断谷、以及服用各种草木药物的方法,所有的方书大致相同,道理也没有太大差异。有些人得到了《道机经》,认为这是极其隐秘的经典,甚至说是尹喜所著。我告诉他们:“这是魏朝军督王图所写的!并不是古人。王图根本不懂大药,只是想通过行气入室来求仙,写了这本《道机经》,认为道就止于此,这实在是误导人。”

我向道士们询问关于神丹、金液的事情,以及《三皇文》和召唤天神地祗的方法,结果没有一个人真正懂得。他们大多自夸自誉,甚至欺骗别人,说自己已经长寿,或者说曾经与仙人一起游历,这样的人占了大多数。他们的言辞和书籍中,偶尔有些精妙的说法。有些人说听说过金丹,但现在没有人能得到,只有上古已经成仙的人才能理解。有些人得到了一些外传的丹方,却没有得到真正的经典。有些人得到了一些零碎的丹方,便认为丹法就止于此了。

从前左元放在天柱山中精思修行,得到了神人传授的金丹仙经。恰逢汉末乱世,无法专心修炼,于是避乱渡江来到江东,立志投奔名山以修习此道。我的从祖仙公,又从左元放那里得到了传授,总共得到了《太清丹经》三卷和《九鼎丹经》一卷。我的师父郑君,是从祖仙公的弟子,又从从祖那里得到了传授,但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药。我亲自侍奉他,洒扫积久,最终在马迹山中立坛,盟誓接受传授,并得到了所有的口诀,但这些口诀并没有写在书上。江东原本没有这本书,书出自左元放,左元放传授给我的从祖,从祖传授给郑君,郑君传授给我,所以其他道士对此一无所知。

然而我接受传授已经二十多年了,却没有足够的财力去实践,只能长叹不已!有些人家里堆满了金银,钱财如山,却不知道有这种不死之法。即使他们听说了,也万中无一相信,这该怎么办呢?

品尝过玉台上的美酒,就知道茅草汁的淡薄;见过昆仑山,就知道小土丘的卑微。既然了解了金丹之道,就让人不再看重那些小小的方书。然而大药难以立刻得到,只能先用小药来维持自己。即使服用其他药物万斛,也只能有些微小的益处,终究不能让人长生不老。

所以老子的诀言说:“你得不到还丹金液,只是自讨苦吃罢了。”五谷尚且能养活人,人得到它就能生存,失去它就会死亡,更何况是上品的神药,它对人的益处岂不是比五谷高出万倍吗?

金丹这种东西,烧得越久,变化越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在地下,永远不会腐朽。服用这两种药物,可以炼化人的身体,所以能让人不老不死。这是借助外物来坚固自身,就像用精火养火而不灭,用铜青涂脚,入水不腐,这是借助铜的力量来保护肉体。金丹进入人体,滋润荣卫,不仅仅是铜青的外在作用。

世间大多数人都不相信至道,这种情况比比皆是。然而万一有人偶然对此感兴趣,却又没有遇到这种方法,没有遇到明师,自然也就无从知道天下有这种事情。

我现在简要抄录金丹的大要,以展示给后来的同道爱好者,后来的同道爱好者若能精修,精修时不可拘泥于浅近的方子,这样才能度世。如果最终没有遇到,那就只能放弃对无穷希望的追求了。

想象一下,他们必定会明白自己是从小水沟中浮出,进入了大海;背对着萤火虫的光芒,面向了日月;听到雷电的声音,才知道布鼓的简陋;见到巨鲸,才知道小虫的渺小。如果他们只是喋喋不休,没有先入为主的想法,想要用劣质的药物来追求升腾,那和骑着跛脚驴子去追风,划着小船去渡大江有什么区别呢?

此外,各种小丹方很多,但制作有深浅之分,效果也不同,虽然有优劣之分,但终究无法与大丹相比,就像一杯劣酒无法与九坛美酒相提并论。然而即使是小丹,也远远胜过草木药物。

凡是草木烧了就会腐烂,而丹砂烧了会变成水银,再经过变化又还原成丹砂,这与普通药物的差距太大了!所以能让人长生。神仙独独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与俗人的差距,真是无限遥远啊!

世人见识少,怪事多,有些人甚至不知道水银是从丹砂中提取的,告诉他们他们也不肯相信,说丹砂本来是红色的,怎么会变成白色的东西?又说丹砂是石头,现在烧石头都会变成灰,为什么丹砂不会?这种简单的事情尚且无法理解,听到仙道这种大事而嘲笑,不也是很正常的吗?

上古的真人怜悯将来可能被教化的人,为他们制作了方法,详细地教导他们如何摆脱死亡的祸患,这真是至理名言啊!然而俗人终究不肯相信,认为这是虚文。如果这是虚文,那九转九变,日数所成,又怎么会如方子所说呢?真人之所以知道这些,确实不是肤浅的思考所能达到的。

我年轻时喜欢方术,四处拜访名师,不怕艰险,每次听到奇异的传闻,都会感到高兴。即使被人嘲笑,也不感到悲伤,谁知道未来的人不会比现在的人更聪明呢?所以我写下这些,展示给有见识的人。难道我只是为了追求奇怪的东西,或者崇尚空言,想让这本书流传于世,赢得俗人的信任吗?

盛阳无法让枯朽的树木复苏,上智无法改变下愚之人,书是为明白的人传的,书是为有见识的人所珍视的。农夫得到红色的弓用来驱赶鸟,南夷得到华丽的衣服用来背柴,如果他们不知道珍贵,又怎么能强求呢?

世人整天吃饱喝足,未必能勤奋学习儒墨的学问,致力于进德修业,只是四处游荡逍遥,消磨时光。他们所追求的,无非是名利。有些人四处奔波,有些人沉迷于酒宴,有些人荒废于音乐,有些人沉溺于华服,有些人拉弓射箭以消耗体力,有些人下棋以浪费时间。听到至道的言论却像喝醉了一样,看到论道的事情却白天睡觉。他们不珍惜自己的身体,甚至自寻死路,不肯去求问养生的方法,反而自己折磨自己,煎熬自己,憔悴自己,榨干自己。而有道之人则自珍自秘,不求于人,又怎么会强行去告诉他们呢?

世人常说,如果长生可以得,古代的圣人富贵,应该已经得到了,但很少有人得到,这说明长生之道并不存在。但他们不知道古代的富贵者,也像今天的富贵者一样,都不相信、不追求长生,只关注眼前的事情,又怎么能得到长生呢?

假使不能下定决心相信寿命可以延长,仙道可以得,那为什么不试着去做呢?即使只能活到三两百岁,不也比普通人早夭强得多吗?

天下的事情千头万绪,而道术尤其难以理解。怎么能用中等才智的心,断定世间一定没有长生之道呢?

如果仅仅因为世人都不相信,就认为长生之道不存在,那世上的智者岂不是太多了?

现在如果有懂得道意并仍然追求的人,难道就一定是极愚蠢的,都不如世人吗?

又或者担心追求长生,

如果得不到,恐怕会被人嘲笑,认为这是愚昧的迷惑。如果所忌讳的事情万一有失,而天下真的存在这种不死之道,那么得到它的人也不会再被嘲笑吧?日月有时也无法普照大地,人心又怎能孤信呢?

◎黄帝九鼎神丹序

根据《黄帝九鼎神丹经》记载:“黄帝服用了这种丹药,最终升仙。”又说:“虽然通过呼吸导引和服用草木之药可以延年益寿,但终究难逃一死。服用神丹可以让人寿命无限,与天地同寿,乘云驾龙,上下太清。黄帝将此道传给玄子,并告诫他说:‘此道极为重要,必须传授给贤能之人,如果不是合适的人,即使积金如山,也不要将此道告诉他。’接受此道的人,要以金人和金鱼投入东流水中作为约定,歃血为盟,没有神仙之骨的人,也无法见到此道。炼制丹药应在名山之中,无人之地,结伴不得超过三人,先斋戒百日,沐浴五香,保持清洁,远离污秽,不得与俗人往来,也不让不信道的人知道,否则会谤毁神药,药就无法炼成。炼成后,全家皆可成仙,不仅是一人而已。世人不去炼制神丹,反而相信草木之药。埋入土中即腐烂,烧之即焦,不能自生,何况人呢?

九丹是长生的关键,不是凡人所应见闻的。世人愚昧,只知道贪图富贵而已,难道不是行尸走肉吗?炼制时还要进行祭醮,自有图法一卷。

◎九转丹名

第一丹名为丹华,应先制作玄武,使用雄黄、雌黄、矾汞、戎盐、卤盐、?石、牡蛎、赤石脂、滑石、胡粉各数十斤,制成六一泥,固济火炼,三十六日可成,服用七日即可成仙。又用玄黄膏丸此丹,置于猛火上,须臾即可成黄金。又以二百四十铢合水银百斤火炼,也可成黄金。金成者,药成也,金不成者,药不成也。再封药火炼,日数如前,无不成功。

第二丹名为神符,服用百日即可成仙。行度水火,将此丹涂于足下,可步行水上。服用后,三尸九虫皆消坏,身中百病皆愈。

第三丹名为神丹,服用一刀圭,百日即可成仙。给六畜吞服,也可不死。还能辟五兵。服用二百日,仙人玉女,山川鬼神,皆来侍见如形。

第四丹名为还丹,服用一刀圭,百日即可成仙。硃鸟凤凰,翔覆其上,玉女至傍。以一刀圭合水银一斤火炼,立成黄金。以此丹涂钱物使用,即日皆还。以此丹书凡人目上,百鬼走避。

第五丹名为饵丹,服用三十日即可成仙。鬼神来侍,玉女至前。

第六丹名为炼丹,服用十日即可成仙,又以汞合火炼,即成黄金。

第七丹名为柔丹,服用一刀圭,百日即可成仙。以缺盆汗和之,服用九十日即可成仙,九十老翁,亦能有子。与金公合火炼,即成黄金。

第八丹名为伏丹,服用百日即可成仙。以此丹如核许带行,百鬼避之,以丹书门户上,万邪众精不敢前,又辟盗贼虎狼。

第九丹名为寒丹,服用一刀圭,即日即可成仙。玉女来侍,飞行轻举,不用羽翼。

凡此九丹,只要得到一丹便可成仙,不必全部炼制,炼制与否在于个人喜好。凡服用九丹,欲升天则升,欲留人间亦可随意,皆能出入无间,不可得而害矣。

◎太清神丹法

抱朴子说:太清神丹,其法出自元君,元君即老子之师。《太清观天经》有十篇,其上七篇不可教授,其下三篇世无足传,应沉于三泉之下。三篇者,是正丹经,上中下凡三卷也。元君者,大神人也,能调和阴阳,役使风雨,骖驾九龙十二白虎,天下众仙皆隶焉。犹自言本亦学道服丹之所致也,非自然也,况凡夫乎?其经曰:上士得道,升为天官;中士得道,栖集昆仑;下士得道,长生世间;愚民不信,谓为虚言。从朝至暮,但作求死之事,了不求生,而天岂能强生之乎?凡人惟知美食、好衣、声色。富贵而能恣心尽欲,尽命奄殁之徒,慎无以神丹告之,令其笑道慢真益罪也。传丹经不得其人,即不告。若有笃信者,可将合成药以分之,莫轻以其传之也。知此道者,或王侯。为神丹既成,不但长生,又以作黄金。金成,取百斤先设大祭。祭自有别法一卷,不与九鼎祭同也。祭当别称名衔,各检署具用金斤数。

礼天二十斤,日月五斤,北斗八斤,太一八斤,井五斤,灶五斤,河伯十二斤,社五斤,门户阁鬼清君各五斤,

凡八十八斤。余一十二斤,以好韦囊盛之,良日于都市中市盛之处,嘿声放弃之,径去,无复顾。凡用百斤外,乃得自恣用之耳。不先以金礼神,必致殃咎。

又说:长生之道,不在于祭祀鬼神,而在于导引与屈伸。升仙之要在神丹。知之不易,为之难也。子能作之,可长存也。近代汉末新野阴君,合此太清丹得仙。其人本儒生,多才思,善著诗及丹经赞并序,述初学道随本师末。列己知识之得仙者四十余人,甚分明。他作此太清小法,难于合《九鼎经》,是白日升天之上法也。当合之日,先生华池,赤盐艮雪玄白飞符三五神水,乃可起火耳。

◎九转丹迟速效验

一转之丹,服用三年可成仙。

二转之丹,服用二年可成仙。

三转之丹,服用一年可成仙。

四转之丹,服用半年可成仙。

五转之丹,服用百日可成仙。

六转之丹,服用四十日可成仙。

七转之丹,服用三十日可成仙。

八转之丹,服用十日可成仙。

九转之丹,服用三日可成仙。

若取九转之丹,放入神鼎中,夏日之后暴晒升温,放入硃兒一斤于盖下,伏伺之,等待日精照射。须臾,翕然俱起煌辉,神光五色,即化为还丹。取而服用一刀圭,即白日升天。又以丹封泥之,涂于土釜中,糠火烧,先文后武,其一转至九转,迟速各有日数,多少以知之耳。其转数少,其药力未足,故服用之日多,成仙迟也。其转数多,则药力成,故服用之日少,成仙速也。

◎九光丹法

九光丹与九转丹法,大体相似。制作之法:当以诸药合火炼之,以转五石。五石者,丹砂、雄黄、

白矾、曾青、磁石等材料。一块石头经过五次转化,各自变成五种颜色,五种颜色组合成二十五种颜色,每种颜色各有一两,用不同的器皿盛放。

想要复活死人,未满三天的,取青丹一刀圭,撬开死人的口,放入其中,死人立刻复活。

想要召唤行厨,取黑丹和水,涂在左手上,心中所想的东西都会出现,可以召唤天下万物。

想要隐形和预知未来的事情,以及保持年轻不老,服用黄丹一刀圭,立刻长生不老,坐着就能看到万里之外的事情,吉凶祸福都像在眼前一样清楚。

人生的命运,盛衰寿夭,贵贱贫富都能知道。这些方法都记载在《太清经》卷中。

◎五灵丹法

《五灵丹》一卷,共有五种方法。使用丹砂、雄黄、雌黄、硫黄、曾青、矾石、磁石、戎盐、太一馀粮,也用六一泥和神室祭醮,合炼三十六天完成。

又使用《五帝符》,用五色书写,也能让人不死,但不如太清丹和九鼎丹。

◎岷山丹法

《岷山丹法》,道士张盖在岷山石室中精思冥想,得到了这个方法。其方法是敲打黄铜制作方诸,用来承接月水,用水银覆盖,引入日精火,长期服用可以不死。

又取这种丹放在雄黄铜燧中,用水银覆盖暴晒。二十天后,取出处理,用井花水服用如小豆大小,一百天后,盲人能看见,百病痊愈,白发变黑,掉落的牙齿重新生长。

◎五成丹法

《五成丹》也有九种,类似九鼎丹但不如它。其要点是取雄黄,烧取其中的铜,铸成器皿,覆盖三年,用淳苦酒浸泡,大约一百天后,器皿上会长出赤乳,长数分,或有五色琅玕,取下来服用,也能让人长生。

还可以和菟掘取它的血,和这种丹一起服用,服用后可以随意变化。

又用硃草和一刀圭服用,能乘虚而行。

硃草的叶子像菰,生长时不群聚,长成后不混杂,枝干都是红色,茎像珊瑚,多生长在名山岩石下,刻开汁液如血,用玉和八石金银投入其中,立刻可以捏成泥丸,久了就变成水。

用金投入其中,化为金浆,用玉投入其中,就变成玉体。服用后都能长生。

◎金液法威喜巨胜法附

《抱朴子》说:金液,是太一服用的仙药,不比九丹差。

合炼时,用古秤黄金一斤,并用玄明龙膏、太一旬守中石、冰石、紫游女,玄水液、金化石、丹砂,封存后变成水。

其经书说:金液入口,身体都会变成金色。

老子从元君那里得到这个方法,元君说:这个道法非常重要,百年才出现一次,藏在石室中。

合炼时,斋戒一百天,不得与俗人往来,在名山旁边,东流的水上,另立精室,一百天后完成,服用一两就能成仙。

如果不想去世,暂且做地仙。只需斋戒一百天。

如果想升天,都要先断谷一年,然后服用。

如果服用半两,就能长生不死。万害百毒,都不能伤害,可以娶妻生子,做官,随心所欲,没有任何禁忌。

如果后来想升天,就斋戒服用一两,立刻飞升成仙。

○威喜巨胜法

取金液和水银,左味合煮,三十天后取出,用黄玉瓯盛放,用六一泥封存,放在猛火上烧,片刻后都化为丹,服用如小豆大小就能成仙。

用这种丹一刀圭粉,水银一斤就能变成银。

又取这种丹一斤放在火上扇,化为赤金流动,名叫丹,用来涂刀剑,可以辟兵万里。

用这种丹金做盘碗饮食,都能让人长生。

用来承接日月,得到神汋,像方诸得到水一样,饮用的人不死。

用金汋和黄土,放入六一泥瓯中,猛火烧,全部变成黄金。

再用火烧,都化为丹,服用如小豆大小,可以进入名山大川做地仙。

接受《金液经》,投金人八两于东流水中,歃血为誓,然后告知。

口诀说:不知道本法,盗取方子合炼,终究不会成功。

凡是有至信的人,可以给他药,不可轻易传授其书,否则双方都会遭殃,天神鉴察人很近,不可不知。

《抱朴子》说:九丹是仙药中的上品,但合炼时,所用的杂药很多。

如果四方清通,市场上可以买到;如果九域分隔,这些材料就得不到。

又需要起火,昼夜数十天,伺候火力,不能让它失去控制,非常辛苦困难,所以不如合金液容易。

合金液,只有金难得。

古秤一斤相当于今秤二斤,价格不过三十万左右,使用的杂药比较容易准备。

又不用起火,只需放在华池中,天数足够就完成了。

总共不用四十万,就能得到一剂,足够让人成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金丹部-卷五-注解

抱朴子:东晋时期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葛洪的号,著有《抱朴子》一书,主要论述道教理论和炼丹术。

还丹金液:道教炼丹术中的两种重要丹药,被认为是长生不老的仙药。

道机经:一部道教经典,据传为尹喜所撰,但葛洪认为实际上是魏世军督王图所撰。

三皇文:道教经典之一,涉及召请天神地祗的法术。

左元放:东汉末年的道士,据说在天柱山中得到神人传授金丹仙经。

太清丹经:道教炼丹术的重要经典之一,主要讲述炼丹的方法和理论。

九鼎丹经:道教炼丹术的经典之一,与《太清丹经》齐名。

郑君:葛洪的师父,传授给他《太清丹经》和《九鼎丹经》。

丹砂:一种红色的矿物,道教炼丹术中常用作原料,烧炼后可生成水银,再经过变化又可还原为丹砂。

水银:丹砂烧炼后的产物,道教炼丹术中认为具有神奇的功效。

黄帝九鼎神丹:传说中的一种神丹,据《黄帝九鼎神丹经》记载,黄帝服用后升仙。这种丹药被认为是长生不老的秘诀,具有极高的神秘性和宗教意义。

玄子:黄帝的弟子,黄帝将炼制九鼎神丹的秘法传授给他,并告诫他此道至重,必须传授给贤者。

歃血为盟:古代的一种盟誓仪式,通过歃血(饮血或涂血)来表示誓言的严肃性和不可违背性。

六畜:指马、牛、羊、鸡、狗、猪六种家畜,古代常用来泛指家畜。

五兵:古代指五种兵器,通常包括戈、矛、戟、殳、弓矢。

玉女:道教中的仙女,常被描绘为美丽、纯洁、具有神奇力量的女性形象。

三尸九虫:道教中的概念,三尸指人体内的三种恶神,九虫指人体内的九种寄生虫,道教认为这些是导致疾病和死亡的原因。

太清神丹:道教中的一种神丹,据《太清观天经》记载,其法出自元君,元君是老子之师。太清神丹被认为是升仙的关键。

元君:道教中的大神,据说是老子之师,能调和阴阳,役使风雨,驾驭九龙十二白虎,天下众仙皆隶属其下。

九转丹:道教中的一种丹药,经过多次炼制,每转一次,药效增强,服用后可以快速成仙。九转丹被认为是长生不老的秘诀之一。

九光丹:与九转丹类似的丹药,炼制方法相似,通过多次炼制五石(丹砂、雄黄等)而成,具有神奇的功效。

白矾:一种矿物,主要成分为硫酸铝钾,常用于中药和炼丹术中。

曾青:一种含铜的矿物,颜色为青色,常用于炼丹术。

磁石:即磁铁矿,具有磁性,常用于中药和炼丹术。

五灵丹:一种炼丹术中的丹药,由多种矿物和药物炼制而成,传说具有长生不老的功效。

岷山丹法:一种炼丹术,传说由道士张盖在岷山石室中所得,具有使人不死的功效。

五成丹:一种炼丹术中的丹药,由雄黄等矿物炼制而成,传说具有长生不老的功效。

金液:一种炼丹术中的仙药,传说由黄金和其他珍贵材料炼制而成,具有使人成仙的功效。

威喜巨胜法:一种炼丹术,通过炼制金液和水银等材料,制成丹药,传说具有使人成仙的功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金丹部-卷五-评注

《金丹序》是葛洪《抱朴子》中的一篇重要文章,主要论述了道教炼丹术的核心思想和方法。葛洪在文中详细描述了他对炼丹术的研究和探索,强调了还丹金液在道教炼丹术中的重要性。他认为,还丹金液是仙道的极致,服之可以长生不老。葛洪通过对炼丹术的深入研究,揭示了炼丹术的神秘性和复杂性。

葛洪在文中提到,他曾经游历多地,拜访了许多道士,发现大多数道士对炼丹术的理解都较为肤浅,甚至有些道士夸夸其谈,自诩长寿,但实际上对炼丹术的真谛并不了解。葛洪对此表示遗憾,并指出真正的炼丹术需要深厚的知识和长期的实践。

葛洪还提到,他曾经从师父郑君那里学习了《太清丹经》和《九鼎丹经》,但由于家境贫寒,无法购买炼丹所需的药材,因此只能长叹不已。葛洪的这种无奈和遗憾,反映了炼丹术的高门槛和复杂性。

葛洪在文中还强调了炼丹术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他指出,丹砂经过烧炼可以生成水银,水银再经过变化又可以还原为丹砂,这种变化过程是炼丹术的核心原理。葛洪通过对炼丹术的详细描述,揭示了炼丹术的科学基础,使其不再仅仅是一种神秘的宗教仪式,而是一种具有科学依据的实践。

葛洪在文中还批评了世人对炼丹术的误解和轻视。他指出,世人往往对炼丹术持怀疑态度,认为其是虚妄的,但实际上炼丹术是经过长期实践和验证的,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葛洪通过对炼丹术的详细论述,试图消除世人的误解,使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炼丹术。

总的来说,《金丹序》是葛洪对道教炼丹术的一次全面总结和阐述,不仅揭示了炼丹术的核心思想和方法,还强调了其科学性和逻辑性。葛洪通过对炼丹术的深入研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对道教炼丹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帝九鼎神丹序》是道教炼丹术的重要文献之一,内容涉及炼丹术的起源、炼制方法、服用效果等。文本通过黄帝与玄子的对话,强调了炼丹术的神秘性和重要性,指出只有具备‘神仙之骨’的人才能得见此道。这种思想反映了道教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以及对炼丹术的高度重视。

文本中提到的‘九鼎神丹’和‘太清神丹’是道教炼丹术中的两种重要丹药,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炼丹流派。九鼎神丹强调通过多次炼制和服用,逐步达到长生不老的效果;而太清神丹则更注重炼丹过程中的仪式和祭祀,认为只有通过虔诚的祭祀和导引,才能获得升仙的机会。这两种丹药的炼制方法和服用效果,反映了道教炼丹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文本中还提到了一些具体的炼丹方法和仪式,如‘歃血为盟’、‘祭醮’等,这些仪式不仅体现了道教炼丹术的神秘性,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誓言和祭祀的重视。通过这些仪式,炼丹者试图与神灵建立联系,获得神灵的庇佑和帮助,从而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此外,文本中还提到了一些具体的丹药名称和服用效果,如‘丹华’、‘神符’、‘还丹’等,这些丹药的名称和效果反映了道教炼丹术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这些丹药,道教试图探索人类生命的极限,追求超越生死的神奇境界。

总的来说,《黄帝九鼎神丹序》不仅是一部关于炼丹术的技术文献,更是一部反映道教思想和文化的重要作品。通过对炼丹术的描述,文本揭示了道教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以及对人与自然、人与神灵关系的深刻思考。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这段文本主要描述了古代炼丹术中的几种丹药及其炼制方法,反映了古代道教追求长生不老、成仙得道的思想。炼丹术是中国古代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源于道教的宇宙观和生命观,认为通过炼制丹药可以改变人体的本质,达到长生不老、成仙得道的境界。

文本中提到的‘五灵丹’、‘岷山丹法’、‘五成丹’、‘金液’和‘威喜巨胜法’等丹药和炼制方法,体现了古代炼丹术的复杂性和神秘性。这些丹药的炼制过程涉及多种矿物和药物,炼制时间长达数十日甚至数年,反映了古代炼丹术士对长生不老的执着追求。

此外,文本中还提到了一些丹药的神奇功效,如‘欲起死人,未满三日者,取青丹一刀圭,发其口,内之,死人立生也’、‘欲隐形及先知未然方来之事,及住年不老,服黄丹一刀圭,即便长生’等,这些描述虽然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但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生命、死亡和超自然力量的思考。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文本不仅展示了古代炼丹术的具体实践,还反映了道教对生命、宇宙和自然的独特理解。炼丹术作为一种追求长生不老的手段,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死亡的恐惧,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和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本语言简练,描述生动,尤其是对丹药功效的描述,充满了神秘和奇幻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想象冲击。这种描述方式不仅增强了文本的吸引力,也使得炼丹术的神秘性和神圣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本为我们研究古代炼丹术和道教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对这些丹药和炼制方法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道教的思想和实践,以及古代人们对生命和宇宙的认知。同时,这段文本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科技史和医药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金丹部-卷五》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492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