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君房(约10世纪—11世纪),北宋道士,曾任道官,主持编撰道教典籍。他以整理和传播道教文献闻名。
年代:编撰于北宋真宗年间(11世纪初)。
内容简要:《云笈七签》是道教经典丛书《道藏》的精华选编,共122卷。书中收录了道教修炼、符箓、斋醮、神仙传记等内容,系统总结了道教的教义、方术和经典文献。它是研究道教思想与实践的重要文献,被誉为“小道藏”,对后世道教发展影响深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金丹部-卷二-原文
◎金华玉女说丹经
太极元真帝君自洞庭陟王屋,登天坛,週览以极。天老相,风后侍,方明力牧常戒先昌宇从。时六玄宫主悉以天众会于云台,观龙轩鹤骑,仙仗森列,驻于空界。时帝命天老乘龙夬诣六玄女修敬帝者,即轩辕黄帝也,证位曰太极元真君矣。天老为丞相,故敕之往六宫问说起居六玄女也,六宫主亦各遣仙女乘鹤蹻诣帝君修敬。事毕,甲寅宫主太玄金华玉女登堂不起,仙座浮游至于帝前,白帝君言:仙尊,我于天界诸天之中,遍礼天王,仙真道众,咸仰圣德。玉皇宝箓,三洞秘文,大道真经,普明法要。帝君当知,天策降灵,位为仙王,子同本师,是庆嘉福。
元真曰:予暗昧,至言不知,以何法事而同本师?玄女曰:中黄元君是吾本师,太阳元精是吾本服,即今太清宫左琼室神丹也,是名天地元宝护生丹。是以天帝命我,策居寅宫,号曰金华,以旌法域。
元真曰:予当受《玉皇宝箓》、《太阳元精经》。然知其灵化至明,是真神道,而终未达其性。太阳元精以何因缘至太一君,易名龙虎?玄女曰:以吾法位,足辩道源。龙,木德也;虎,金精也。丹砂生木,铅华出金,金华之德,帝知之矣!子何言哉?
元真曰:太阳元精,为水银耶?为铅华耶?二物合成为元精耶?玄女曰:非也。我昔于紫微上宫见太上说,太阳元精,左正之灵,与道合并,化元之英。涉于水以黑,见于火而明,托体水银之胎,而非水银之形,五行相生,太阳元炁遂伏为精。何者?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之精生石,石之阴精为玉,石之阳精为金《金经》云:一石之中分阴阳为金玉,故谓一阴一阳之道。金之精生灵液,灵液之精生水银,水银之精生丹砂,丹砂之精生阳光,阳光之精生元炁,元炁之精生神明,神明为真灵,真道其成矣!
元真曰:何谓阳光?玄女曰:凡砂之精也。夫灵液犹金之血也,水银犹金之髓也,丹砂犹金之神也,太阳元精犹金之父也。故阳光是丹砂之精,居金火之位,而生元炁,元炁是金之子也。
元真曰:何谓生丹砂?丹砂为木精?何谓为炁气?予未知之。玄女曰:其体于运数然也。支乘其干,纳音相会,以从五行,分成阴阳者也。夫金为酉,酉配金,金嫁火,逐猪而入鼠穴,以生水也。故汞色带酉而白,体为子而液。子配水,水乘牛,随虎以入兔穴而生木也。故铅生带子而黑,体为卯而凝。卯配木为龙而称父,酉配金为虎而称母。夫火能固物而存元炁,故服元炁者,炁质永固,神合元和,以通灵也。
元真曰:元精至矣。通灵上药止于是耶?尚在妙用乎?玄女曰:有之。昔吾与天众朝会太一神君,闻无上大道,演度天人,宣说法要。其一名金液,其二名九转神丹,以授众真,普救世苦。
元真曰:其理云何?玄女曰:以筒左味,液金成水,流注五脏,坚滑四支,调补百神,润泽六腑,变易毛骨,延久生形,其力神速。
元真曰:金液然矣,九转丹其术云何?玄女曰:烹铅为砂,化砂为饼,化资丑液,实为通汁也。以饼归炉,收铅为砂,砂而复饼,终始数九。九,阳也,九九相乘,化之为砂。其不尔者,粉白可用,是为九转矣。
元真曰:既九转矣,复云何哉?玄女曰:以左味化?冈,以稠为度,以调蚌粉,状如塊泥。圆饼塊泥,以随器量中安经。以饼覆结,是为内盖。结而不结,难为制也。既内盖已,以泥实之。实必筑固,勿盈器外。上又加盖,盖又加固。固既週际,升于炉焉。文候以月,武候以日。日月毕,开际候鼎底红,日月相乘,赤黑乃已。
元真曰:法既度矣,复云何哉?玄女曰:粉三铢一,二两两七,以两化斤,沸如乱星,星灭事毕,刀圭奔日。
元真曰:善哉!吾道匡矣。金华复位。未几,而六宫宫主及众真飞仙,冉冉悠悠,退杳隐冥,遍虚空界奕奕晖晖,黄光曜明,于震宫之中有赤轮炁中,太一神君现于明轮之间,云轩羽盖满其光界,山川赫日,黯无晶光。是时太微真人朝拜于斋坛之下,方明力牧、天老、风后等同时赞礼。俄而灵气霏微,于其光中,暗暧徘徊,遨翔缭绕,太一神君与无鞅仙众深隐玄中,帝君臣众并六宫御女、山林道众数千万人,咸生无上道心,得不退志。
◎玄解录
余少抱甚疾,专意修养,至于金石服饵,亦当勤求。窃见时之好事者,不顾货财,大修炉鼎。谓河车立成,可变土石;谓金砂立化,可壮筋骨。然而往往有为药所误,医救莫及,何哉?岂根源不正欤?师法不明欤?致终始不相副,如此之甚也。余因览道书,偶见九霄刘泓《丹药要诀》,乃喻俗徒都未窥至道之毫末,而妄自夸炫,诳诱时人。凡所施为,无非自伐之捷迳,能无悲乎!真仙之言,定不诬矣。余久怀滞惑,方困于是。今故抉其要语,书之座隅,目之曰《玄解录》。冀观览之时,疑挠尽释,虽未达金液守身之术,当必免毒丹伤命之虞,亦天年之幸也。如有同我斯志者,固愿攻其未悟耳。大中九年乙亥岁五月十七日甲子纂。
◎辨金石药并去毒诀
汉安帝时,有刘泓者,久学至道,弃官入山。后至延光元年十一月,九霄君来降,为悯道士不知烧丹之正道,乃指陈至药之根源,分别杂丹之门户,并解金石毒《守仙丸方》,传付于泓,疏之如后。
九霄君谓刘泓曰:夫学炼金液还丹,并服丹砂硫黄并诸乳石等药,世人苦
求得之,将为便成至药,不得深浅,竟学服饵,皆觅长生不死者也。
并不悟金丹并诸石药各有本性,怀大毒在其中,道士服之,从羲轩已来,万不存一,未有不死者。
刘泓再拜,稽首问曰:何也?
九霄君曰:世人所造金丹,服饵皆求长生,愚者即劫力以资俗事,又欲将至药求点化金银,荣其行尸,以养仆妾。
但一起心,即是必死之兆,至药亦无因而见也。
准教药无双能,功无二用。
又不知药有至毒,造丹成后,世人只知余甘制河车,磁石引针,硫黄乾水银,将谓制金丹了便无毒矣。
假如先贤炼秋石,以地霜结为石,能引生汞,亦能制金石毒,亦能壮金石毒。
如有服者,中路毒发,不可禁止,必见死矣。
纵不死亦卒患恶疮,此为先兆也。
秋石云解毒,且见硃砂及粉霜毒并硫黄等被秋石制伏,岂能解毒矣!
先圣遗教,世人难知焉。
知之者真仙也,不知者凡人也。
泓问曰:变化铜铁之药,并不堪服,何也?
君曰:缘点化药,法多用诸矾石消?冈之类,共结成毒。
虽能乾制水银及化铜铁,其用火时候,亦与至药不同。
缘毒成结在其中,纵令千销万化,毒终不出。
亦如人有毒心,毒在心内,必不从外入。
亦如木中有火,火元在内。
其点化之道,本亦在内,各受其性,色目法作不同,炁递相生,各怀毒性。
雄雌消?冈,杂类相助。
其火候不展天时地理之法,或近或远者,盖不禀天道而成,则知古往仙人不服此药明矣。
缘有大毒,造化之力不足故也。
泓又问曰:点化之药,为有杂石众毒,固不堪服。
常闻换头紫粉,七返丹砂,更无矾?冈所杂,可以服否?
君曰:此二药,世人千百中无一人解作。
纵能为之,亦不堪服,何也?
且换头紫粉是仙人所合之粉,以为宫室之用,缘有硫黄在其中,水银入硫黄含大毒,岂可服哉?
又七返丹砂虽燠令伏火,本无四象五行,筋骨血肉,阴阳炁不全,如服之,令人五脏血干。
凡人血少即病,血尽则死矣。
泓曰:世人修服丹砂,颗塊不破,颜色如故,大火烧之不动者,服如何?
君曰:凡硃砂凝结之初,皆于砂石中成质。
纵是光明者,飞之每斤只得十二两水银,其四两即是山泽滓滞之物。
其滓怀大毒,道士若解出滓,便相和服之,服者则涩人炁脉,干人血液,岂得有益乎?
况从古已来,道士未经至仙之教,皆谓伏火丹砂是死水银,妄言金砂入五内有不死之兆,甚错矣!
世人岂不知,从前服者未有不死之人?
唯硫黄独体,不入他药,犹能去人积冷,但不可多服。
缘是纯阳,炁不全耳。
其他小术,固所不论。
泓问曰:何药则堪服可以延驻?
君曰:我仙人所炼至药,例皆日魂月魄,四炁为象,日魂不离日里,月魄不离月中。
假如至药,亦不离从木而生,何也?
木带青,以象水银,内含其火。
火为阳,以象硃砂,硃砂属离。
离南方火之位,火为硃砂,亦同木中有火矣。
配木火入中宫之土,土能克水,火能生土,而乃道成。
如人初生婴孩,及长大还为人父母,递换相承,本处其一。
至药根本,亦不处二。
道之无根,以心为根;道之无用,以四时受炁发生,各得其所为用。
道因炁而生,因炁而死。
至药服之不死者,盖为不参杂,诸味无毒,销成汁,为器或方或圆,并能赫然通彻,昼夜光明,然始堪服。
去人昏沉,定人神思,除邪魅,耐寒暑,皮肤润泽,髭鬓不白,返老成少,千日可验,故服之不死。
泓又问曰:至药有几般?
君曰:真正之门有三焉:一曰神符,上仙上丹;二曰白雪,中仙上丹;三曰九转,下仙上丹。
其三般丹,出一门而异名,各有《三一禁法》,不可轻传于人。
何谓不可轻传?
假如神符,若无太一宫天一宫,成者即名白液,终不成器。
缘以天一宫名,其《三一》不可传。
白雪若不坚,不成冰,不入调青,不受青炁,亦共粉霜毒无别。
亦如日无乌而不明,月无桂而无魄相似。
缘引凝成坚冰,青如磁石引针,其《三一》不可传也。
九转曾青,白雪成结,即入紫宫用,缘以凝四炁,纳万象而成质,其《三一》不可传也。
夫至药若不受四炁混沌,岂得号曰龙虎之丹?
所以我仙人,天地之玄化,同日月之光,如神符、白雪修炼功毕,始有上升之路。
九转即返老成少,颜如处子,寿同南山矣。
其《三一之诀》不许轻传,岂不宜哉!
刘泓曰:《三一》之旨,玄矣秘矣!
未知何人即可传授?
君曰:如吾者,即可传授。
夫《三一》者,造化之机关也。
非独至药有之,凡人身中亦皆自备。
人若能修身中《三一》者,即子母不相离,神炁自相守,怡怡和煦,光照明白。
子不见至阳之月,当昼之景乎!
风云不去,纤罗不动,碧空澄彻,岂有障翳哉!
人亦有之,若能常调三一,百虑不生,与碧空之炁相合,内外光明,虚无同体者,亦可升腾矣。
世人或有窃闻此道者,云是服炁,乃鼻吸口吐,鼓腮强咽,立可致其殒毙。
亦犹药中错服毒丹,不可救矣!
所以身中三一,与至药三一不殊,其身中三一亦不可轻传也。
泓又问曰:如有人先服丹砂及乳石、硫黄、紫粉毒发者,如何救解之?
君曰:已服死者,不可言也。
如有后服者,只可救之,递须相劝,道士志造守仙丸救之,可存性命。
假如换头紫粉,缘不入凝白雪为骨,骨为阳,及无调青入者,即名大毒紫粉。
人服,不看多少远近,如吃杂物触犯,不问日月迟晚,如发,不在医疗例。
不出三日五日,无药可救。
如硫黄、紫粉、伏火丹砂及诸乳石,若发,服守仙丸犹可救之,十有二三命在。
若曾服诸石药,虽未发,能防备者,服守仙丸尤妙。
泓又问曰:三大丹既延驻人命无毒,知未毕功,可以服否?
君曰:神符、白雪、九转,未经太一宫者,四象未全不可服。
如有人误服者,忽觉发动不安,但急服伏龙肝汁并甘草汤、生绿豆汁乃立定,少见命终。
何也?缘此三药并无杂类相挠,只空火毒,乃不至死。
除三般,其余丹砂之流杂物,一朝一夕强餐服之,如或发动,命即危矣。
刘泓曰:守仙丸丹可得闻乎?
君曰:守仙五子丸,此法仙家所秘,然令择有道之士授之,以护其性命。
今故一一教示,并粗举三丹大略,尔宜熟思流传,以救未悟者,无忘吾言,吾将往矣。
泓乃雨泪,稽颡再拜。
九霄君举手别,入云天不见矣。
刘泓乃于山中刻石书记,后有道士见之录出,遂传于世。
至唐开元中,通玄先生张果进上此方,玄宗大喜,秘于禁中。
通玄兼述三丹之功极备,但无修丹之法,今不书,去繁也。
◎守仙五子丸方
余甘子 覆盆子 菟丝子 五味子 车前子
右已上五子,各五大两,别捣如粉面,取二月、三月枸杞嫩茎叶,捣取汁二大升,拌药末,令干尽讫。
后七八月,采莲子草,取汁一大升,亦拌药末令干。
又取杏仁一大升,取好酒研取汁五大升,于银器中煎,令杏仁无苦味。
然后下生地黄汁半大升,真酥五两,鹿角胶五大两,灸捣末,都入前汁中,略煎过。
又下五子末,一时以柳篦急搅,看干湿得所,众手丸之如梧桐子。
每日酒下三十丸,如要加减,以意斟之。
忌猪肉、蒜芥、萝卜等。
服之百日,先服金石药毒并尽,亦益金丹之炁,通流于五脏,润泽血肉,万毒悉除,髭鬓如漆,返老成少。
皆因制其阴阳炁,两性彼此相备矣。
秘之!
通玄先生制五子守仙丸歌,以赞其妙。
歌曰:
返老成少是还丹,不得守仙亦大难,愁见鬓斑令却黑,一日但服三十丸。
松竹本自无焰故,金液因从火制干,五子可定千秋旨,百岁如同一万年。
阴真人论三品大丹之灵效,亦云五味守仙之草药,尚能守生相助,如不得上升,且为地仙,永不死矣!
为其制一切丹砂及解诸石毒,永不发动,又益灵丹之功,盛行于荣卫也,决定无疑矣。
阴君之意,言五子草药尚能令人不死,即神丹之功可知矣。
今以傍有助于守仙丸,故附之于后。
◎王屋真人口授阴丹秘诀灵篇
夫阳丹可以上升,阴丹可以驻寿。
阴丹者,还丹也;阴丹者,还精之术也。
黄帝问道于广成子,曰:无劳尔形,无摇尔精,守此之道,可以长生。
此之谓也。
混元皇帝道德经云: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也,河上公注云:人以精为报以炁为蒂。
亦此之谓也。
又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强骨之道,亦此之谓也。
《黄庭经》云:日月之华救老残。
阴阳相合,故谓日月之华,亦此之谓也。
《黄庭经》云:耽养灵柯不复枯,闭绝命门保玉都。
命门,即精室之下是也;玉都,即五脏是也。
无欲,即四肢无病,根叶俱茂,方可长生。
又天之为道,盖付人愚智之性,不付短长之命。
夫愚智之性者,犹木实甘酸也。
至如润沃则荣,乾涸则悴,荣则长活,悴则速颠,人之夭寿,亦犹此也。
故道者相传,皆曰:“我命在我,不在乎天。”
亦此之谓也。
又炁序迁转,每岁一春。
至于阴丹田有暄煦,故得容颜悦泽,耳目聪明,心既泰然,不寿何待?
又道门有庚申守三尸之法,此即不然,使三尸自销化为精髓者也。
古《仙经》云有十种仙,其一曰:坚固精色,而不休息,翕精圆成,名之行仙者,千万岁。
亦此之谓也.
《王屋真人刘守依真人口诀》,进上代宗。
其真人姓王,名长生,游诸名山,不常厥所。
臣于王屋山获见,故为之王屋真人。
真人自言东晋朝人也,一妻姓刘,自言太宗朝人也。
夫妇之颜,俱若冰雪,探幽索隐,每亦相随。
臣亲伯父名登常,学道于北岳恒山,事张果先生五十余载,凡寿命年一百一十六岁。
天宝十四载春三月,告诸子曰:元炁错谬,不可久俱我行三山海上,以求名药,若来期稍迟,汝等勿怪。
遂去而不返。
其年十一月,果有禄山之叛。
臣家本儒,业于道术,顷者隐居王屋,十有余年,每见樵翁,未常不敬,修行不辍,果遇异人,即王屋真人是也。
固问臣出处、亲族,乃自言曾与臣伯父同事张果先生,见爱之情,更加数等。
当时臣已朽迈,耳目不聪。
真人见哀,授以此诀。
迩来诸疾减退,虽未返童颜,渐觉似于少者。
诀曰:不敢为主而为客。
此一句,借《道经》以说其事也。
夫先举者为主,后举者为客。
主者先施惠于人也,客者受施于人也。
若施于人者,则情散精竭;受施于人者,精固而情专。
以其纳和炁以助阳,夫何患焉!
然则阳亢为灾,阴盛为毒,灾则自损,毒则杀人。
凡口鼻炁塞,是阴之毒炁也。
慎莫从高自投掷。
夫阳怒急于施写,若自投掷,何可制焉?
尾闾之尤,于是乎在也。
《黄庭经》云:若当决海百渎倾,叶去树枯失青青。
斯之谓矣!
侧身内想闭诸瀼。
此非有事于阴门而侧身也。
所为将闭诸隙,先侧其身也。
隟所谓命门,在精室之下,接脊之末。
《黄庭经》云:耽养灵柯不复枯,闭绝命门保玉都。
此之谓也。
正展垂壶兼偃脊。
垂壶,脚根是也。
侧身又偃其脊,兼展脚根,则命门自闭。
脚根为垂壶者,
盖取其时,人不悟矣。
然后安定其心,文火为嘘呵,青炁却流散入诸髓,养生之急,莫甚于此。
夫如是,乃可以有事于阴门。
有事之法,亦常式尔。
四合五合,道乃融。
合阴阳相合也,出入之间,或四或五,即当精炁渐动,诸脉通融之道也,是炁之母也。
翕精吐炁微将通。
翕精之道,自翕之而上也;吐炁之道,嘘呵之法是也。
夫如是,即又劳精,在亦将患,理宜微写,以存其真,此所谓微将通者也。
《黄庭经》云:但当翕炁录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此之谓矣。
又自古道者相传云:欲得不老,运精补脑。正在此矣!
大抵是炁为精,若此即化精为炁。
广成子授黄帝之道曰:无摇尔精。盖用此法也。
袅袅灵柯不复空。
灵柯不复空,炁允实也。
徐徐玉垒补前功。
既通之后,腠理必虚,若不补之,则成其病。
彭祖曰:阴养阳精,命可长生。此之谓矣!
举阴能养阳,即知阳亦养阴,斯亦明矣!
然则,俱不得腠则害生,灵柯玉垒,不言可知也。
补之其道将如何?
将欲自明,故自问之也。
玄牝之门通且和。
此补之道也,所谓阴阳相合,更相补养。
夫玄为鼻,主入炁,牝为口,主出炁。
出炁与命门入炁相应,一出一翕,相续不断,暢极即止,亦无定数。
诸炁不泄,凝结为精,精既补焉,何疾之有?
销散三尸,用此法也。
夫本来合实,虚即虫生,果虫之类也;本来合虚,实即虫生,木蠹之类也。
三尸在三丹田也。
三丹田者:上丹田,脑髓是也;中丹田,心虚是也;下丹田,精室是也。
所以有窍,是合虚也;哀恚塞之,即生虫也;精室脑髓,是合实也,施泻过度,即生虫也。
若合虚者令虚,合实者令实,三尸之虫,自当消散,夫何患焉!
因之有肌肤悦泽如春花,返其童颜,是此术也。
溯流百脉填血脑。
向之所务,亦已毕矣。
彼灵柯既不空矣,且宜摩拭手足,挼搦筋节,既自当精炁流布,散入肌骨,百关通利,其在兹乎!
溯,逆流也,故精却上而逆流也。
夫妇俱仙,此得道者。
夫以阳为主,阴为客;妇以阴为主,阳为客。
以客助主,主当安矣。
俱获暢达,非仙而何?
然此乃仙之阶矣,至于羽化上升,亦犹此矣。
欲求此生寿无极,阴户初开别消息。
此二句,即真长生久视之道也。
夫长生之术,如接树焉,以命续命者也。
然则接树之法,虽以枝接之,至于妙用之要,假元炁阳和之力。
续命之法,有同于此。
夫阴门初开,必有血候,初正腠理始通,阴阳相感,此时也者,将有孕也。
夫将成后人之命,而续我前命,事既相类,理亦昭然。
唯于此时,要在勿泄。
然自古道者相传,皆言施之于人则生子,存之于己则生身,此之谓矣。
然此法要,尤在春初,当万物发生之时,故当兴其盛矣。
凡一感是延十二岁,十二岁者,天地一週矣。
频十感而延一百二十岁。
此举轩辕上昇之首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金丹部-卷二-译文
◎金华玉女说丹经
太极元真帝君从洞庭湖登上王屋山,登上天坛,环顾四周。天老作为丞相,风后作为侍从,方明、力牧、常戒、先昌、宇从等人随行。当时六玄宫的所有宫主都带着天界的众仙聚集在云台,观看龙车鹤骑,仙仗整齐排列,停留在空中。帝君命令天老乘龙前往六玄女那里表达敬意,这位帝君就是轩辕黄帝,他的称号是太极元真君。天老作为丞相,奉命前往六宫询问六玄女的起居,六宫主也各自派遣仙女乘鹤前来向帝君表达敬意。事情结束后,甲寅宫主太玄金华玉女登上殿堂不起身,仙座漂浮到帝君面前,对帝君说:仙尊,我在天界的诸天之中,遍访天王,仙真道众,都仰慕您的圣德。玉皇宝箓,三洞秘文,大道真经,普明法要。帝君应当知道,天策降灵,您位居仙王,与我同师,这是值得庆贺的福分。
元真说:我愚昧无知,不明白您的话,用什么法事才能与您同师?玄女说:中黄元君是我的本师,太阳元精是我的本服,也就是现在太清宫左琼室的神丹,名为天地元宝护生丹。因此天帝命令我,居住在寅宫,称号为金华,以表彰法域。
元真说:我应当接受《玉皇宝箓》、《太阳元精经》。然而我知道它的灵化非常明亮,是真正的神道,但我始终未能理解它的本质。太阳元精是如何因缘际会到太一君那里,改名为龙虎的?玄女说:以我的法位,足以辨别道的根源。龙,是木德;虎,是金精。丹砂生于木,铅华出于金,金华之德,帝君您已经知道了!您还有什么疑问呢?
元真说:太阳元精,是水银吗?是铅华吗?还是两者合成为元精?玄女说:不是。我曾在紫微上宫听太上说,太阳元精,是左正之灵,与道合并,化为元之英。它在水中呈现黑色,在火中呈现明亮,依托水银的形态,但不是水银的形状,五行相生,太阳元炁最终化为精。为什么呢?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之精生石,石之阴精为玉,石之阳精为金。《金经》说:一石之中分阴阳为金玉,所以称为一阴一阳之道。金之精生灵液,灵液之精生水银,水银之精生丹砂,丹砂之精生阳光,阳光之精生元炁,元炁之精生神明,神明为真灵,真道就形成了!
元真说:什么是阳光?玄女说:是凡砂之精。灵液如同金之血,水银如同金之髓,丹砂如同金之神,太阳元精如同金之父。所以阳光是丹砂之精,居于金火之位,而生元炁,元炁是金之子。
元真说:什么是生丹砂?丹砂是木精吗?什么是炁气?我不明白。玄女说:它的本质在于运数。支乘其干,纳音相会,以从五行,分成阴阳。金为酉,酉配金,金嫁火,逐猪而入鼠穴,以生水。所以汞色带酉而白,体为子而液。子配水,水乘牛,随虎以入兔穴而生木。所以铅生带子而黑,体为卯而凝。卯配木为龙而称父,酉配金为虎而称母。火能固物而存元炁,所以服元炁者,炁质永固,神合元和,以通灵。
元真说:元精已经达到了。通灵上药就止于此吗?还有更妙的用途吗?玄女说:有的。以前我与天众朝会太一神君,听闻无上大道,演度天人,宣说法要。其一名金液,其二名九转神丹,以授众真,普救世苦。
元真说:它的原理是什么?玄女说:以筒左味,液金成水,流注五脏,坚滑四肢,调补百神,润泽六腑,变易毛骨,延久生形,其力神速。
元真说:金液已经明白了,九转丹的炼制方法是什么?玄女说:烹铅为砂,化砂为饼,化资丑液,实为通汁。以饼归炉,收铅为砂,砂而复饼,终始数九。九,阳也,九九相乘,化之为砂。其不尔者,粉白可用,是为九转矣。
元真说:既然已经九转了,接下来怎么做?玄女说:以左味化?冈,以稠为度,以调蚌粉,状如塊泥。圆饼塊泥,以随器量中安经。以饼覆结,是为内盖。结而不结,难为制也。既内盖已,以泥实之。实必筑固,勿盈器外。上又加盖,盖又加固。固既週际,升于炉焉。文候以月,武候以日。日月毕,开际候鼎底红,日月相乘,赤黑乃已。
元真说:法已经掌握了,接下来怎么做?玄女说:粉三铢一,二两两七,以两化斤,沸如乱星,星灭事毕,刀圭奔日。
元真说:太好了!我的道已经匡正了。金华复位。不久,六宫宫主及众真飞仙,冉冉悠悠,退杳隐冥,遍虚空界奕奕晖晖,黄光曜明,于震宫之中有赤轮炁中,太一神君现于明轮之间,云轩羽盖满其光界,山川赫日,黯无晶光。是时太微真人朝拜于斋坛之下,方明力牧、天老、风后等同时赞礼。俄而灵气霏微,于其光中,暗暧徘徊,遨翔缭绕,太一神君与无鞅仙众深隐玄中,帝君臣众并六宫御女、山林道众数千万人,咸生无上道心,得不退志。
◎玄解录
我年少时患有重病,专心修养,甚至对金石服饵也勤加追求。我私下看到当时的一些好事者,不顾财物,大修炉鼎。他们说河车立成,可以变土石;说金砂立化,可以壮筋骨。然而往往有人被药物所误,医救不及,为什么呢?难道是根源不正吗?师法不明吗?导致终始不相符,如此严重。我因阅读道书,偶然看到九霄刘泓的《丹药要诀》,才明白俗徒们根本没有窥见至道的丝毫,却妄自夸耀,欺骗世人。他们所做的事情,无非是自毁的捷径,能不悲哀吗!真仙的话,一定不会错。我长久以来怀有疑惑,正困于此。所以现在挑选其中的要语,写在座旁,命名为《玄解录》。希望在阅读时,疑惑尽释,虽然未能达到金液守身的境界,但一定能避免毒丹伤命的危险,这也是天年的幸运。如果有与我志同道合的人,当然愿意帮助他们领悟未悟之处。大中九年乙亥岁五月十七日甲子纂。
◎辨金石药并去毒诀
汉安帝时,有一个叫刘泓的人,长期学习至道,弃官入山。后来到延光元年十一月,九霄君降临,怜悯道士们不知道烧丹的正道,于是指陈至药的根源,分别杂丹的门户,并解释金石毒《守仙丸方》,传授给刘泓,详细记录如下。
九霄君对刘泓说:学习炼金液还丹,并服用丹砂硫黄及各种乳石等药物,世人苦
如果得到了它,就能成为至药,不论深浅,最终都会学习服用,都是为了追求长生不死。
但他们不明白金丹和各种石药各有其本性,其中含有剧毒,道士服用后,从羲轩以来,万中无一,没有不死的。
刘泓再次拜礼,叩首问道:为什么?
九霄君说:世人所炼制的金丹,服用都是为了追求长生,愚昧的人用尽全力来支持世俗事务,又想用至药来点化金银,荣耀他们的行尸,以养活仆妾。
但一旦起心动念,就是必死的征兆,至药也不会因此出现。
按照教义,药没有双重的能力,功效也没有二用。
他们不知道药中有剧毒,炼制金丹后,世人只知道余甘能制河车,磁石能引针,硫黄能乾水银,以为炼制金丹后就没有毒了。
比如先贤炼制的秋石,用地霜结成石,能引生汞,也能制金石毒,也能增强金石毒。
如果有人服用,中途毒发,无法制止,必死无疑。
即使不死也会突然患上恶疮,这是先兆。
秋石说能解毒,但看到硃砂和粉霜毒以及硫黄等被秋石制伏,怎么能解毒呢!
先圣的遗教,世人难以理解。
理解的人是真仙,不理解的人是凡人。
刘泓问:变化铜铁的药,为什么不能服用?
九霄君说:因为点化药,方法多用各种矾石和消?冈之类,共同结成毒。
虽然能乾制水银和化铜铁,但用火的时候,与至药不同。
因为毒在其中结成,即使千销万化,毒也不会消失。
就像人有毒心,毒在心中,不会从外进入。
就像木中有火,火源在内。
点化之道,本来也在内,各自有其本性,色目法作不同,炁递相生,各自怀有毒性。
雄雌消?冈,杂类相助。
其火候不展天时地理之法,或近或远,因为不禀天道而成,所以知道古往的仙人不服用此药。
因为有大毒,造化之力不足。
刘泓又问:点化药,因为有杂石众毒,所以不能服用。
常听说换头紫粉,七返丹砂,没有矾?冈所杂,可以服用吗?
九霄君说:这两种药,世人千百中无一人能制作。
即使能制作,也不能服用,为什么?
换头紫粉是仙人所合的粉,用于宫室,因为其中有硫黄,水银进入硫黄含有大毒,怎么能服用呢?
七返丹砂虽然燠令伏火,但没有四象五行,筋骨血肉,阴阳炁不全,如果服用,会让人五脏血干。
凡人血少就会生病,血尽就会死亡。
刘泓说:世人修炼服用丹砂,颗粒不破,颜色如故,大火烧之不动,服用如何?
九霄君说:凡硃砂凝结之初,都是在砂石中成质。
即使是光明的,飞之每斤只得十二两水银,其四两是山泽滓滞之物。
其滓含有大毒,道士如果解出滓,便相和服用,服用者则会涩人炁脉,干人血液,怎么会有益呢?
况且自古以来,道士未经至仙的教导,都认为伏火丹砂是死水银,妄言金砂入五内有不死之兆,非常错误!
世人岂不知,从前服用者没有不死的?
只有硫黄独体,不入他药,还能去人积冷,但不可多服。
因为是纯阳,炁不全。
其他小术,固所不论。
刘泓问:什么药可以服用以延年益寿?
九霄君说:我仙人所炼制的至药,都是日魂月魄,四炁为象,日魂不离日里,月魄不离月中。
比如至药,也不离从木而生,为什么?
木带青,以象水银,内含其火。
火为阳,以象硃砂,硃砂属离。
离南方火之位,火为硃砂,也同木中有火。
配木火入中宫之土,土能克水,火能生土,而乃道成。
如人初生婴孩,及长大还为人父母,递换相承,本处其一。
至药根本,也不处二。
道之无根,以心为根;道之无用,以四时受炁发生,各得其所为用。
道因炁而生,因炁而死。
至药服用不死,因为不参杂,诸味无毒,销成汁,为器或方或圆,并能赫然通彻,昼夜光明,然始堪服。
去人昏沉,定人神思,除邪魅,耐寒暑,皮肤润泽,髭鬓不白,返老成少,千日可验,故服之不死。
刘泓又问:至药有几种?
九霄君说:真正之门有三:一是神符,上仙上丹;二是白雪,中仙上丹;三是九转,下仙上丹。
这三种丹,出一门而异名,各有《三一禁法》,不可轻传于人。
为什么不可轻传?
比如神符,如果没有太一宫天一宫,成者即名白液,终不成器。
因为以天一宫名,其《三一》不可传。
白雪若不坚,不成冰,不入调青,不受青炁,也共粉霜毒无别。
也如日无乌而不明,月无桂而无魄相似。
因为引凝成坚冰,青如磁石引针,其《三一》不可传。
九转曾青,白雪成结,即入紫宫用,因为凝四炁,纳万象而成质,其《三一》不可传。
至药若不受四炁混沌,岂能称为龙虎之丹?
所以我仙人,天地之玄化,同日月之光,如神符、白雪修炼功毕,始有上升之路。
九转即返老成少,颜如处子,寿同南山。
其《三一之诀》不许轻传,岂不宜哉!
刘泓说:《三一》之旨,玄秘至极!
不知道什么人可以传授?
九霄君说:像我这样的人,可以传授。
《三一》是造化的机关。
不仅至药有之,凡人身中也自备。
人若能修身中《三一》,即子母不相离,神炁自相守,怡怡和煦,光照明白。
你没见过至阳之月,当昼之景吗!
风云不去,纤罗不动,碧空澄彻,岂有障翳!
人也有之,若能常调三一,百虑不生,与碧空之炁相合,内外光明,虚无同体者,也可升腾。
世人或有窃闻此道者,说是服炁,乃鼻吸口吐,鼓腮强咽,立可致其殒毙。
也如药中错服毒丹,不可救矣!
所以身中三一,与至药三一不殊,其身中三一也不可轻传。
刘泓又问:如果有人先服丹砂及乳石、硫黄、紫粉毒发,如何救解?
九霄君说:已服死者,不可言。
如有后服者,只可救之,递须相劝,道士志造守仙丸救之,可存性命。
比如换头紫粉,因为不入凝白雪为骨,骨为阳,及无调青入者,即名大毒紫粉。
人服,不看多少远近,如吃杂物触犯,不问日月迟晚,如发,不在医疗例。
不出三日五日,无药可救。
像硫黄、紫粉、伏火丹砂以及各种乳石,如果发作,服用守仙丸还可以挽救,十个人中有两三个能保住性命。
如果曾经服用过各种石药,虽然没有发作,但能提前预防的人,服用守仙丸尤其好。
刘泓又问:三大丹既然能延长寿命且无毒,知道还没有完全炼成,可以服用吗?
九霄君说:神符、白雪、九转,没有经过太一宫炼制的,四象未全,不能服用。
如果有人误服了,忽然感觉身体不适,只要赶紧服用伏龙肝汁和甘草汤、生绿豆汁就能立刻安定下来,很少会丧命。
为什么呢?因为这三种药没有其他杂质干扰,只有火毒,所以不至于致命。
除了这三种,其他像丹砂之类的杂物,如果强行服用,一旦发作,性命就危险了。
刘泓说:守仙丸的丹方可以告诉我吗?
九霄君说:守仙五子丸,这是仙家秘传的方子,但我会选择有道之士传授,以保护他们的性命。
现在我会一一教给你,并粗略介绍三大丹的概要,你要仔细思考并传播出去,以救那些还未觉悟的人,不要忘记我的话,我就要离开了。
刘泓听后泪如雨下,叩首再拜。
九霄君举手告别,飞入云中不见了。
刘泓于是在山中刻石记录,后来有道士看到并抄录下来,于是传到了世间。
到了唐朝开元年间,通玄先生张果进献了这个方子,唐玄宗非常高兴,将其秘藏在宫中。
通玄先生还详细讲述了三大丹的功效,但没有记载炼丹的方法,现在也不写了,以免过于繁琐。
◎守仙五子丸方
余甘子、覆盆子、菟丝子、五味子、车前子
以上五种药材,各取五大两,分别捣成粉末,取二月、三月的枸杞嫩茎叶,捣取两大升汁液,拌入药末,直到完全干燥。
然后在七八月时,采集莲子草,取一大升汁液,也拌入药末中,直到干燥。
再取一大升杏仁,用好酒研磨取五大升汁液,放入银器中煎煮,直到杏仁没有苦味。
接着加入半大升生地黄汁、五两真酥、五大两鹿角胶,研磨成末,全部加入前面的汁液中,稍微煎煮一下。
再加入五子末,用柳篦快速搅拌,看干湿程度合适后,众人用手将其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
每天用酒送服三十丸,如果需要增减,可以根据情况调整。
忌食猪肉、蒜、芥菜、萝卜等。
服用一百天后,之前服用的金石药毒会全部排出,还能增强金丹的气,流通五脏,润泽血肉,万毒皆除,胡须和鬓发会变得乌黑,返老还童。
这都是因为调和了阴阳之气,两性相辅相成。
要保密!
通玄先生写了一首歌来赞美守仙五子丸的妙用。
歌曰:
返老还童是还丹,没有守仙丸也很难,愁见鬓发变白却能变黑,一天只需服三十丸。
松竹本无火焰,金液因火而干,五子可定千秋大计,百岁如同一万年。
阴真人谈论三大丹的灵效,也说五味守仙的草药,还能守护生命,即使不能飞升,也能成为地仙,永远不死!
它能化解一切丹砂和石药的毒性,永不发作,还能增强灵丹的功效,盛行于荣卫之中,这是毫无疑问的。
阴君的意思是,五子草药尚且能让人不死,神丹的功效可想而知。
现在为了辅助守仙丸,所以附在后面。
◎王屋真人口授阴丹秘诀灵篇
阳丹可以让人飞升,阴丹可以让人长寿。
阴丹就是还丹;阴丹就是还精之术。
黄帝曾向广成子问道,广成子说:不要劳累你的身体,不要动摇你的精气,守住这个道理,可以长生。
就是这个意思。
混元皇帝《道德经》说: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河上公注释说:人以精为根,以气为蒂。
也是这个意思。
又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强骨之道,也是这个意思。
《黄庭经》说:日月之华救老残。
阴阳相合,所以称为日月之华,也是这个意思。
《黄庭经》说:耽养灵柯不复枯,闭绝命门保玉都。
命门就是精室的下方;玉都就是五脏。
无欲,四肢无病,根叶俱茂,才能长生。
天道的安排,赋予人愚智之性,但不赋予短长之命。
愚智之性,就像树木的果实有甘有酸。
如果滋润则繁荣,干涸则枯萎,繁荣则长活,枯萎则速死,人的寿命也是如此。
所以修道者相传,都说:“我命在我,不在乎天。”
也是这个意思。
气的运行每年春天都会变化。
阴丹田有温暖,所以容颜悦泽,耳目聪明,心既泰然,不长寿还等什么?
道门有庚申守三尸的方法,这其实不是让三尸自行消失,而是让它们化为精髓。
古《仙经》说有十种仙,其中一种是:坚固精色,不休息,翕精圆成,名为行仙者,千万岁。
也是这个意思。
《王屋真人刘守依真人口诀》,进献给代宗。
这位真人姓王,名长生,游历名山,居无定所。
我在王屋山见到他,所以称他为王屋真人。
真人自称是东晋时期的人,妻子姓刘,自称是太宗时期的人。
夫妇的容颜都像冰雪一样洁白,探幽索隐,常常相伴而行。
我的亲伯父名叫登常,曾在北岳恒山学道,跟随张果先生五十多年,寿命达到一百一十六岁。
天宝十四年春天三月,他告诉儿子们说:元气错乱,我不能久留,我要去三山海上寻找名药,如果回来晚了,你们不要怪我。
于是离去,再也没有回来。
那一年十一月,果然发生了安禄山之乱。
我家本是儒家,但我也修习道术,最近隐居在王屋山,已经十多年了,每次见到樵夫,都恭敬有加,修行不懈,终于遇到了异人,就是王屋真人。
他详细询问我的出身和亲族,然后自称曾与我伯父一起跟随张果先生,对我更加关爱。
当时我已经年老体衰,耳目不聪。
真人怜悯我,传授了这个秘诀。
近来我的各种疾病都减轻了,虽然没有返老还童,但渐渐感觉像年轻了一些。
秘诀说:不敢为主而为客。
这句话借用了《道经》来说明这个道理。
先行动的是主,后行动的是客。
主是先施惠于人,客是受施于人。
如果施惠于人,精气就会散失;如果受施于人,精气就会固守,情志专注。
因为吸收了和气来助阳,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然而阳气过盛会带来灾祸,阴气过盛会带来毒害,灾祸会自损,毒害会杀人。
凡是口鼻气息堵塞,都是阴毒之气。
千万不要从高处自投。
阳气愤怒急于发泄,如果自投,怎么控制得了呢?
尾闾的毛病,就在这里。
《黄庭经》说:如果决堤百渎倾泻,树叶离开树干就会枯萎。
就是这个意思!
侧身内想,关闭所有的缝隙。
这不是为了阴门而侧身。
为了关闭所有的缝隙,先要侧身。
缝隙就是命门,位于精室之下,接脊的末端。
《黄庭经》说:耽养灵柯不复枯,闭绝命门保玉都。
就是这个意思。
正展垂壶兼偃脊。
垂壶就是脚跟。
侧身又弯曲脊背,同时伸展脚跟,命门就会自动关闭。
脚跟称为垂壶,
选择合适的时间,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
然后使心情安定,用文火进行嘘呵,青色的气息会流散进入骨髓,养生的关键,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
这样,才能进行阴门的相关修炼。
修炼的方法,也是常规的。
四合五合,道就会融合。
阴阳相合,出入之间,有时四次有时五次,这时精炁逐渐活动,各脉通融,这是炁的根源。
收敛精气,吐出气息,微微使之通畅。
收敛精气的方法,是从上而下收敛;吐出气息的方法,就是嘘呵之法。
这样,就会消耗精气,也会带来问题,应该适度释放,以保持其真实,这就是所谓的微微通畅。
《黄庭经》说:只要收敛气息,记录精气,寸田尺宅可以养生。这就是这个意思。
自古以来,修道者相传:想要不老,就要运精补脑。这正是这个道理!
大致上,炁就是精,这样就能将精转化为炁。
广成子传授黄帝的方法说:不要动摇你的精。就是用的这个方法。
灵柯不再空虚。
灵柯不再空虚,炁就充实了。
慢慢用玉垒补充前功。
通畅之后,腠理必然空虚,如果不补充,就会生病。
彭祖说:阴养阳精,命可以长生。就是这个意思!
阴能养阳,就知道阳也能养阴,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如果都不能保持腠理,就会伤害生命,灵柯玉垒,不言而喻。
补充的方法是什么呢?
想要自己明白,所以自己问自己。
玄牝之门通畅且和谐。
这是补充的方法,所谓阴阳相合,互相补充。
玄是鼻子,主管吸入气息;牝是口,主管呼出气息。
呼出的气息与命门吸入的气息相应,一出一入,相续不断,达到极致就停止,也没有固定的次数。
各种气息不泄露,凝结为精,精既然补充了,哪里还会有疾病?
消除三尸,就是用这个方法。
本来应该充实,空虚就会生虫,像果虫一样;本来应该空虚,充实就会生虫,像木蠹一样。
三尸在三丹田。
三丹田是:上丹田,就是脑髓;中丹田,就是心虚;下丹田,就是精室。
所以有窍,是合虚的;哀恚堵塞,就会生虫;精室脑髓,是合实的,施泻过度,就会生虫。
如果合虚的让它空虚,合实的让它充实,三尸的虫自然就会消散,哪里还会有问题!
因此,肌肤会像春花一样悦泽,返老还童,就是这个方法。
逆流而上,填满血脑。
之前所做的,也已经完成了。
灵柯既然不再空虚,就应该按摩手脚,揉捏筋节,精炁自然会流布,散入肌骨,百关通利,这就是关键!
溯,就是逆流,所以精会逆流而上。
夫妇都能成仙,这就是得道者。
夫以阳为主,阴为客;妇以阴为主,阳为客。
以客助主,主就会安定。
都能获得暢达,不是仙又是什么?
然而,这只是成仙的阶梯,至于羽化上升,也是如此。
想要此生寿命无限,阴户初开时要注意消息。
这两句,就是真正的长生久视之道。
长生的方法,就像接树一样,用命续命。
然而,接树的方法,虽然是用枝条接上,但关键在于借助元炁阳和的力量。
续命的方法,也是如此。
阴门初开时,必然有血的征兆,腠理刚刚通畅,阴阳相感,这时,就会有孕。
将要成就后人的命,而延续我前命,事情相似,道理也明显。
只有在这个时候,关键是不能泄露。
自古以来,修道者相传,都说施之于人则生子,存之于己则生身,就是这个意思。
然而,这个方法的关键,尤其在春初,当万物发生的时候,所以应该兴盛。
每一次感应可以延长十二岁,十二岁,就是天地一週。
频繁十次感应,可以延长一百二十岁。
这就是轩辕上升的首要方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金丹部-卷二-注解
太极元真帝君:道教中的高级神祇,代表宇宙的原始力量和真理。
天老:古代神话中的智者,常作为黄帝的顾问。
风后:黄帝的四大臣之一,负责风的管理。
六玄宫:道教中的六种玄妙宫殿,象征不同的天界层次。
金华玉女:道教中的仙女,代表金华的纯净和美丽。
玉皇宝箓:道教中的重要经典,记录了玉皇大帝的教诲和法门。
太阳元精:道教中的一种神秘物质,象征太阳的精华和生命力。
龙虎:道教中象征阴阳的两种动物,龙代表阳,虎代表阴。
丹砂:道教炼丹术中的重要材料,象征生命和转化。
九转神丹:道教炼丹术中的高级丹药,象征长生不老和超凡入圣。
金丹:古代道教修炼的一种丹药,被认为可以使人长生不老。
羲轩:指伏羲和轩辕,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圣王,象征着上古时期。
刘泓:文中对话的人物,可能是虚构的,代表对道教丹药有疑问的普通人。
九霄君:道教中的神仙,代表道教修炼的智慧和权威。
秋石:一种道教丹药,被认为可以解毒,但实际含有剧毒。
硃砂:一种红色的矿物,常用于道教丹药中,含有汞,有毒。
硫黄:一种黄色的矿物,常用于道教丹药中,有毒。
水银:一种液态金属,常用于道教丹药中,含有剧毒。
换头紫粉:一种道教丹药,含有硫黄和水银,有毒。
七返丹砂:一种道教丹药,被认为可以使人返老还童,但实际有毒。
神符:道教中的一种高级丹药,被认为是上仙所炼。
白雪:道教中的一种中级丹药,被认为是中仙所炼。
九转:道教中的一种低级丹药,被认为是下仙所炼。
三一禁法:道教中关于炼丹的秘法,不可轻易传授。
守仙丸:一种古代丹药,主要用于解毒和延年益寿。根据文本,守仙丸可以解救因服用硫黄、紫粉、伏火丹砂等石药而中毒的人。
三大丹:指神符、白雪、九转三种丹药,这些丹药被认为可以延年益寿,但需要特定的炼制方法和条件。
太一宫:道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的中心或最高神祇的居所。在这里,太一宫指的是丹药炼制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
四象: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或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神兽。在道教中,四象也代表宇宙的四个基本元素或力量。
伏龙肝汁:一种中药,用于解毒和治疗因服用石药而引起的不适。
甘草汤:一种中药汤剂,主要用于解毒和调和药性。
生绿豆汁:一种解毒饮品,常用于治疗因服用石药而引起的中毒。
守仙五子丸:一种由五种植物种子制成的丹药,主要用于解毒和延年益寿。
阴丹:道教中的一种丹药,主要用于驻寿和养生。
阳丹:道教中的一种丹药,主要用于提升精神和身体状态。
还丹:道教中的一种丹药,主要用于返老还童和延年益寿。
还精之术:道教中的一种修炼方法,主要用于保持精力和延年益寿。
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被认为是道教的始祖之一。
广成子:传说中的道家仙人,曾传授黄帝修炼之道。
混元皇帝道德经:道教经典之一,主要讲述道教的哲学和修炼方法。
河上公:道教中的一位仙人,被认为是《道德经》的注释者之一。
黄庭经:道家经典之一,主要讲述修炼内丹的方法。
王屋真人:道教中的一位仙人,被认为是阴丹秘诀的传授者。
张果先生:道教中的一位仙人,被认为是长寿和丹药的专家。
禄山之叛:指唐朝安禄山发动的叛乱,这场叛乱导致了唐朝的衰落。
文火:指温和的火焰,比喻温和的修炼方法。
青炁:指人体内的精气,道家修炼中的重要概念。
阴门:指人体内的阴脉,与阳脉相对,是道家修炼中的重要概念。
四合五合:指阴阳相合的次数,道家修炼中的一种方法。
翕精吐炁:指修炼中吸收精气和吐出浊气的过程。
灵柯:指人体内的精气,比喻为灵动的树枝。
玉垒:指人体内的精气,比喻为坚固的堡垒。
玄牝之门:指鼻和口,道家修炼中呼吸的重要部位。
三尸: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三种害虫,分别位于上、中、下丹田。
三丹田:指上丹田(脑髓)、中丹田(心虚)、下丹田(精室),道家修炼中的重要部位。
溯流百脉:指精气逆流而上,滋养全身经脉。
阴户初开:指女性生殖器官的初次开启,比喻修炼中的关键时刻。
轩辕:指黄帝,传说中的中华始祖,道家修炼中的重要人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金丹部-卷二-评注
《金华玉女说丹经》是一篇充满神秘色彩的道教经典,通过金华玉女与太极元真帝君的对话,深入探讨了道教炼丹术的精髓和宇宙的奥秘。文本中,金华玉女作为天界的代表,向帝君传授了《玉皇宝箓》和《太阳元精经》的深奥知识,揭示了太阳元精与龙虎、丹砂等元素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炼丹术中的重要地位。
文本的艺术特色在于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邃的哲学思考。金华玉女的形象不仅是美丽的象征,更是智慧和真理的化身。她的话语中蕴含着对宇宙规律的深刻理解,如五行相生、阴阳转换等,这些都是道教哲学的核心内容。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篇文本不仅反映了古代道教炼丹术的发展水平,也展示了道教对于长生不老和超凡入圣的追求。通过对太阳元精、丹砂等物质的详细描述,文本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古代科技和宗教实践的窗口。
此外,文本中的对话形式也极具特色,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逐步揭示了深奥的道教理论和实践方法。这种形式不仅增强了文本的互动性和教育性,也使得复杂的哲学思想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总的来说,《金华玉女说丹经》是一篇集宗教、哲学、科技于一体的经典文本,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道教思想和实践的重要资料。
这段古文主要讨论了道教炼丹术中的丹药及其对人体的影响。文中通过刘泓与九霄君的对话,揭示了道教炼丹术的复杂性和危险性。九霄君指出,许多丹药虽然被世人视为长生不老的灵药,但实际上含有剧毒,服用后不仅不能长生,反而会导致死亡或严重的健康问题。
文中提到的金丹、秋石、硃砂、硫黄、水银等丹药,虽然在道教修炼中被赋予了神奇的功效,但实际上这些物质都含有剧毒,服用后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九霄君通过详细的解释,揭示了这些丹药的毒性,并指出即使是所谓的‘解毒’丹药,如秋石,实际上也无法真正解毒,反而可能加重毒性。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换头紫粉’和‘七返丹砂’等丹药,虽然这些丹药在炼制过程中没有使用矾石等杂质,但仍然含有硫黄和水银等有毒物质,服用后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九霄君明确指出,这些丹药不仅不能使人长生,反而会导致五脏血干,最终死亡。
最后,九霄君提到了真正的‘至药’,即神符、白雪和九转三种丹药。这些丹药被认为是道教修炼中的高级丹药,能够使人返老还童、长生不老。然而,九霄君也指出,这些丹药的炼制方法极为复杂,且需要遵循‘三一禁法’,不可轻易传授。这反映了道教炼丹术的神秘性和严格性。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话的形式,揭示了道教炼丹术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强调了丹药的毒性和修炼的难度。同时,文中也体现了道教修炼者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以及对丹药功效的迷信和误解。通过对这些丹药的详细解释,九霄君不仅揭示了丹药的真相,也表达了对道教修炼者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这段文本主要讲述了古代道教中的丹药和修炼方法,特别是守仙丸和阴丹的炼制和使用。这些丹药被认为可以解毒、延年益寿、返老还童,甚至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文本中提到的守仙丸和阴丹,都是道教修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丹药的信仰。
文本中还提到了黄帝、广成子、河上公等道教中的重要人物和经典,如《道德经》和《黄庭经》。这些人物和经典在道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思想和修炼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故事,强调了无劳形、无摇精的修炼原则,这是道教修炼中的核心理念之一。
此外,文本中还提到了王屋真人和张果先生,这两位仙人在道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王屋真人传授的阴丹秘诀,被认为是道教修炼中的重要内容,而张果先生则是长寿和丹药的专家,他的修炼方法和丹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不仅展示了古代道教中的丹药和修炼方法,还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丹药的信仰。这些内容在道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道教的思想和修炼方法,以及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道家修炼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方法,如文火、青炁、阴门、四合五合、翕精吐炁等。这些概念和方法在道家修炼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修炼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文中提到的《黄庭经》和广成子传授黄帝之道,都是道家经典和传说中的重要人物,他们的修炼方法和理念对后世道家修炼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灵柯和玉垒的比喻形象生动,将人体内的精气比喻为灵动的树枝和坚固的堡垒,强调了精气在修炼中的重要性。
玄牝之门和三尸的概念,揭示了道家修炼中对呼吸和体内害虫的重视,认为通过调节呼吸和消除体内害虫,可以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
溯流百脉和阴户初开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精气在修炼中的流动和滋养作用,认为通过精气的逆流和滋养,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最后提到的轩辕上升之首,暗示了道家修炼的终极目标是达到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境界。这段文字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还体现了道家修炼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