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符图部-卷二

作者: 张君房(约10世纪—11世纪),北宋道士,曾任道官,主持编撰道教典籍。他以整理和传播道教文献闻名。

年代:编撰于北宋真宗年间(11世纪初)。

内容简要:《云笈七签》是道教经典丛书《道藏》的精华选编,共122卷。书中收录了道教修炼、符箓、斋醮、神仙传记等内容,系统总结了道教的教义、方术和经典文献。它是研究道教思想与实践的重要文献,被誉为“小道藏”,对后世道教发展影响深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符图部-卷二-原文

◎洞玄灵宝三部八景二十四住图

大运告期,赤明开光,三景朗焕,五劫始分。元始天尊与十方大圣、至真尊神、无极太上大道君、飞天神人、玄和玉女、无鞅之众,同坐南浮洞阳上馆柏陵舍中,清淡空泊,素语自然。灵音十合,妙唱开真,诸天欢乐,日月停轮。星宿默度,九天徊关。河海静波,山岳吞烟。龙麟踊跃,人神欢焉。

是时,太上元极道君稽首作礼,上白天尊:今日侍坐,太漠开昏。无极世界,一切见明。法音遐振,泽被十方。过泰因缘,劫劫化生,转轮圣位,任居总真。方当玄御,部判六天。考劫理运,料度种民。推算长夜,检实三官。役劳任重,欢戚难言。敢附灵风,回向披心。

前与元始天王俱于长桑碧林园中,闻天尊并告大圣尊神云:洞玄天文灵宝玉奥,有三部八景神二十四图,上应二十四真,中部二十四炁,下镇二十四生。灵章璀璨,妙绝空洞。睹之者,九天书名,金简记录,生死得仙,来运当促,三五伤丧。万兆短命,流泄八难。风刀痛体,五苦备婴。沦于长夜,不睹三光。无知受封,任运死生。抚之生化,痛感人神。

今大慈道行,惠泽普隆。伏愿天尊,有以哀矜。冀发玄科,教所未闻。使未见者见,未成者成。福流一切,亿劫恩而蒙训授,辄当承神鼓风,因流阳波,清荡三界,肃检众魔,部正六天,馘斩群邪,安国育民,使阴阳宁,明化既兴,道暢太虚矣。

于是天尊仰而含笑,有青黄赤三色之气从口中而出,光明彻照,十方内外,无幽无隐,一切晓明。金书紫字,玉文丹章,文彩焕烂,在三炁之中。三部八景神二十四真,各从千乘万骑,在空玄之上,辅卫灵文。诸天日月,流洒华光。众津交灌,飞香八缠。万圣称庆,一时礼真。

天尊告曰:今生一切欢乐,难譬倾心露蕴,情无遗隐。当依玄科,七宝镇灵,黄金为坛,授子神真之道。道尊法重,四万劫一行,下世度人,秘则真降,泄则祸臻。今已相告,明识之焉。

太上道君欣喜惶惧,唯此向而立,叉手听命。天尊登命九光太真、十方飞天、侍经玉郎,披九光玉蕴,出金书紫字玉文丹章,《三部八景二十四图》,盛以白玉立空之案,九色之巾,云精空结,飞文锦盖,悬覆经上。诸天大圣、无极天尊、飞天神王、三天真人,同时监盟,烧香散花,诵咏灵章,旋行宫城,绕经三週,一依旧典,俯仰之格,自然威仪,付度道君。法事粗毕,三景复位,众真退席。是明赤明天中,是男是女,莫不范德,归心信向,皆得度世。

上皇元年九月二日,后圣李君出游西河,历观八方。值元始天王乘八景玉舆,驾九色玄龙,三素飞云,导从群仙,手把华幡,师子白鹤,啸歌邕邕,浮空而来,同会西河之上,李君稽首请问天王:昔蒙训授天书玉字《二十四图》,虽得其文,未究妙章。虽有图赞,而无其像,修之庵蔼,妙理难详。今遇天尊,喜庆难言,愿垂成就,极其道真。

于是天王口吐《洞玄内观玉符》,以授于君。使清斋千日,五香薰体,东向服符。子形神备见,自当洞达,诸疑顿了。李君稽首,奉承教旨,具依天仪,长斋千日,东向服符,三部八景神并见,口吐金书玉字,《二十四图》,空中而明,文彩光鲜,洞彻无穷,罗缕自然,是时,即命主图上仙而画图焉。金书紫字玉文丹章,于此成音。自南极上元、九光太真王夫人、东西二华、南北真公、五岳神仙、清灵真人所受真文并是,后圣所画图像,而各系之焉。

《真人沐浴东井图》上部第一真气颂

天河灌东井,石景水母精。圆光拂灵曜,玄晖莹高明。元始披重夜,天人逐月生。沐浴兰池上,龙负长庚瓶。金童洒香华,玉女流五星,冠带濯玉津,练度五仙形。体香万神降,乘景登高清。

《神仙五岳真形图》上部第二真气颂

妙哉元始道,五灵敷真文。上开龙汉劫,焕烂三景分。十部飞天书,安镇五帝神。灵岳承玄宫,郁勃吐宝云。上有不死炁,殖牙练五仙。玉芝玄中奥,体洁自生薰。精思高灵降,交游上帝君。

《通灵决精八史图》上部第三真气颂

三景吐灵华,晃朗八门开。中有智慧神,被服飞天衣。八史通灵气,玉符洞精微。宝云映玉字,巨兽振天威。焕烂八会宫,纷纷灵人飞。思精招真气,五符生光辉。八景策玉舆,上登入紫微。

《神仙六甲通灵图》上部第四真气颂

灵宫飞天女,六真宴常阳。抱日负明月,仰摄三晨光。通灵究幽微,洞观朗十方,招致自然厨,五芝六府昌。变化练万神,分形改正容。乘虚步玄都,高奔入空洞。时降金霄人,解衿三素房。携契策飞盖,逍遥升玉京。

《神仙九宫紫房图》上部第五真气颂

紫房映高清,宫室互相扶。香烟绕日月,飞天翳太虚。至真大圣众,萧条咏羽书。开度诸天劫,尘沙始一週。九气固灵运,长保天地居。精思安能远,紫宫生我躯。

《元始太清图》上部第六真气颂

太清无边际,青气郁紫微。灵风迅七宝,琳树何萋萋。紫凤鸣长条,龙麟交横驰,太上观十方,诸天整法衣。旋行绕宫城,三週长夜开。若能思灵气,自得乘景飞。

《神仙真道混成图》上部第七真气颂

荡荡元始初,混沌气未分。三色无中化,回合霭庆云。幽冥生真景,焕落敷灵文。豁朗长夜府,植立天地根。自然妙真气,淳淳气常存。运通九天界,开度诸天门。

《神仙西升宝箓图》上部第八真气颂

乘运迅灵气,

接后学,于今存焉。

九老仙都君,九炁丈人图画山形,佩之于肘。

天帝写空中之书,以附人鸟之体。

百年一出,以传真人。

道士有此山形及书文备者,便得仙度世,游宴昆仑。

能读此书万遍,修行不负文言,天帝君即遣使云车羽盖来迎。

不须服御丹液,无劳导引屈伸,精之不休,自获升天矣。

太上曰:凡能清斋三月,别于静室修行,仙人当降,自以文字语人。

受之密遵,速得成真。

道士佩之,役使万神。

正月有甲子,二月有壬申,三月有戊子,一年之中,唯取三日,祭醮山形于金镜之上。

相传口诀之事,慎勿妄泄书文。

若年中无此三日,或有而邂逅,趣得甲子一年三醮也。

醮时皆斋,清严禁断,明月之夜,露出中庭,不须坛纂,不可他知。

密自洒扫,净席南向,兆敷别席,向北施礼。

先以明镜九寸面者置座中央,紫纹复伞以罩座上,紫锦囊巾覆籍山图,正安镜中。

清酒三碗置图之前,香脯枣果圆施镜外。

酌酒半碗漱口,捻香即位,闭目叩齿三通,存思依常。

鸣鼓发炉亦如常法。

又三捻香,临目见太上大道、十方天尊、元始真王、人鸟山元气生神、大帝君,云驾罗列,布满空中,同来向座。

良久,仍密称名位臣妾姓名,奉请太上大道、十方天尊、元始真王、人鸟山元气生神、大帝君一切诸灵官,今日吉时,良散荐芬芳,表献至诚,仰希垂降。

臣妄某等稽首礼拜仍礼三拜伏地,闭目存神降座,良久乃起。

又三招酒,长跪称位臣妾姓名,上启:

太上大道君、十方天尊、元始真王、人鸟山元气生神、大帝君一切神明,臣妾叨恩,得见今日,奉对尊神,喜惧交集。

唯愿大慈开度,当使臣妾学道得道,求仙得仙,神通自在,永保长存。

小丑贱臣妾,不敢多陈,不胜踊跃屏营,谨稽首礼拜三拜毕,三招酒,招毕,又启如此。

三招三启都毕,三捻香,启起倚送神,称位臣妾姓名上启:太上大道、十方天尊、元始真王、人鸟山元气生神、太帝君一切灵官,缘恩上请,纡回云仪,神驾已整,还升三清,臣妾恋慕,俯仰屏营,唯愿大慈,流布洪恩。

臣妾得道,谒见王宫。

后宜有请,仰希重降。

臣妾某稽首礼拜。

讫,起复炉。

某复炉毕,东一碗酒,泻浸四週毕,依次敛之也。

同志者还房进胙,不得妄与非法之人。

夫妻接待,皆同此法。

不同,不得交会。

此禁至重,明各慎之!

清斋千日,丹书山形于薄纸上,方三寸至五寸,玉池之泉,向王吞服。

一服长生不死,二服神仙飞行,三服升登尊位,与道合同。

清斋起图,佩之三年,晨夕诵文,吉日修事,慎终如始。

一千日限足,游行山泽,威制五岳,三河四海,八溟九地,一切神灵,奉迎拜谒。

功德流布,五年七年,不过九年,超登三清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符图部-卷二-译文

◎洞玄灵宝三部八景二十四住图

大运的时期到来,赤明之光开启,三景明亮照耀,五劫开始分离。元始天尊与十方的大圣、至真的尊神、无极太上大道君、飞天神人、玄和玉女、无鞅之众,一同坐在南浮洞阳上馆的柏陵舍中,清谈空泊,素语自然。灵音十合,妙唱开真,诸天欢乐,日月停轮。星宿默默运行,九天回旋。河海平静无波,山岳吞烟。龙麟踊跃,人神欢欣。

这时,太上元极道君稽首行礼,向上对天尊说:今日侍坐,太漠开启昏暗。无极世界,一切显现光明。法音远播,泽被十方。过去的因缘,劫劫化生,转轮圣位,任居总真。方当玄御,部判六天。考劫理运,料度种民。推算长夜,检实三官。役劳任重,欢戚难言。敢附灵风,回向披心。

之前与元始天王一起在长桑碧林园中,听到天尊并告大圣尊神说:洞玄天文灵宝玉奥,有三部八景神二十四图,上应二十四真,中部二十四炁,下镇二十四生。灵章璀璨,妙绝空洞。看到的人,九天书名,金简记录,生死得仙,来运当促,三五伤丧。万兆短命,流泄八难。风刀痛体,五苦备婴。沦于长夜,不睹三光。无知受封,任运死生。抚之生化,痛感人神。

如今大慈道行,惠泽普隆。伏愿天尊,有以哀矜。冀发玄科,教所未闻。使未见者见,未成者成。福流一切,亿劫恩而蒙训授,辄当承神鼓风,因流阳波,清荡三界,肃检众魔,部正六天,馘斩群邪,安国育民,使阴阳宁,明化既兴,道暢太虚矣。

于是天尊仰头含笑,有青黄赤三色之气从口中而出,光明彻照,十方内外,无幽无隐,一切晓明。金书紫字,玉文丹章,文彩焕烂,在三炁之中。三部八景神二十四真,各从千乘万骑,在空玄之上,辅卫灵文。诸天日月,流洒华光。众津交灌,飞香八缠。万圣称庆,一时礼真。

天尊告曰:今生一切欢乐,难譬倾心露蕴,情无遗隐。当依玄科,七宝镇灵,黄金为坛,授子神真之道。道尊法重,四万劫一行,下世度人,秘则真降,泄则祸臻。今已相告,明识之焉。

太上道君欣喜惶惧,唯此向而立,叉手听命。天尊登命九光太真、十方飞天、侍经玉郎,披九光玉蕴,出金书紫字玉文丹章,《三部八景二十四图》,盛以白玉立空之案,九色之巾,云精空结,飞文锦盖,悬覆经上。诸天大圣、无极天尊、飞天神王、三天真人,同时监盟,烧香散花,诵咏灵章,旋行宫城,绕经三週,一依旧典,俯仰之格,自然威仪,付度道君。法事粗毕,三景复位,众真退席。是明赤明天中,是男是女,莫不范德,归心信向,皆得度世。

上皇元年九月二日,后圣李君出游西河,历观八方。值元始天王乘八景玉舆,驾九色玄龙,三素飞云,导从群仙,手把华幡,师子白鹤,啸歌邕邕,浮空而来,同会西河之上,李君稽首请问天王:昔蒙训授天书玉字《二十四图》,虽得其文,未究妙章。虽有图赞,而无其像,修之庵蔼,妙理难详。今遇天尊,喜庆难言,愿垂成就,极其道真。

于是天王口吐《洞玄内观玉符》,以授于君。使清斋千日,五香薰体,东向服符。子形神备见,自当洞达,诸疑顿了。李君稽首,奉承教旨,具依天仪,长斋千日,东向服符,三部八景神并见,口吐金书玉字,《二十四图》,空中而明,文彩光鲜,洞彻无穷,罗缕自然,是时,即命主图上仙而画图焉。金书紫字玉文丹章,于此成音。自南极上元、九光太真王夫人、东西二华、南北真公、五岳神仙、清灵真人所受真文并是,后圣所画图像,而各系之焉。

《真人沐浴东井图》上部第一真气颂

天河灌东井,石景水母精。圆光拂灵曜,玄晖莹高明。元始披重夜,天人逐月生。沐浴兰池上,龙负长庚瓶。金童洒香华,玉女流五星,冠带濯玉津,练度五仙形。体香万神降,乘景登高清。

《神仙五岳真形图》上部第二真气颂

妙哉元始道,五灵敷真文。上开龙汉劫,焕烂三景分。十部飞天书,安镇五帝神。灵岳承玄宫,郁勃吐宝云。上有不死炁,殖牙练五仙。玉芝玄中奥,体洁自生薰。精思高灵降,交游上帝君。

《通灵决精八史图》上部第三真气颂

三景吐灵华,晃朗八门开。中有智慧神,被服飞天衣。八史通灵气,玉符洞精微。宝云映玉字,巨兽振天威。焕烂八会宫,纷纷灵人飞。思精招真气,五符生光辉。八景策玉舆,上登入紫微。

《神仙六甲通灵图》上部第四真气颂

灵宫飞天女,六真宴常阳。抱日负明月,仰摄三晨光。通灵究幽微,洞观朗十方,招致自然厨,五芝六府昌。变化练万神,分形改正容。乘虚步玄都,高奔入空洞。时降金霄人,解衿三素房。携契策飞盖,逍遥升玉京。

《神仙九宫紫房图》上部第五真气颂

紫房映高清,宫室互相扶。香烟绕日月,飞天翳太虚。至真大圣众,萧条咏羽书。开度诸天劫,尘沙始一週。九气固灵运,长保天地居。精思安能远,紫宫生我躯。

《元始太清图》上部第六真气颂

太清无边际,青气郁紫微。灵风迅七宝,琳树何萋萋。紫凤鸣长条,龙麟交横驰,太上观十方,诸天整法衣。旋行绕宫城,三週长夜开。若能思灵气,自得乘景飞。

《神仙真道混成图》上部第七真气颂

荡荡元始初,混沌气未分。三色无中化,回合霭庆云。幽冥生真景,焕落敷灵文。豁朗长夜府,植立天地根。自然妙真气,淳淳气常存。运通九天界,开度诸天门。

《神仙西升宝箓图》上部第八真气颂

乘运迅灵气,

传承给后来的学者,至今仍然存在。

九老仙都君和九炁丈人绘制山形图,佩戴在肘部。

天帝在空中书写文字,附着在人鸟的身体上。

每百年出现一次,传授给真人。

道士如果拥有这种山形图和书文,便能成仙度世,游宴于昆仑山。

能够读这本书一万遍,修行不违背文言,天帝君就会派遣使者驾着云车羽盖来迎接。

不需要服用丹药,也不需要导引屈伸,只要精进不懈,自然能够升天。

太上说:凡是能够清斋三个月,在静室中修行,仙人就会降临,亲自用文字与人交流。

接受并秘密遵循,很快就能成真。

道士佩戴这些,能够役使万神。

正月有甲子日,二月有壬申日,三月有戊子日,一年中只有这三天,可以在金镜上祭醮山形。

相传的口诀,千万不要泄露书文。

如果一年中没有这三天,或者有但错过了,就选择甲子日一年祭醮三次。

祭醮时要斋戒,清净严禁,明月之夜,在中庭露祭,不需要坛纂,不能让其他人知道。

秘密地洒扫,净席朝南,另外铺设席位,朝北行礼。

先将九寸的明镜放在座位中央,用紫纹复伞罩在座上,用紫锦囊巾覆盖山图,正放在镜中。

在镜前放置三碗清酒,香脯枣果环绕在镜外。

倒半碗酒漱口,捻香就位,闭目叩齿三次,存思如常。

鸣鼓发炉也如常法。

再捻香三次,闭目看见太上大道、十方天尊、元始真王、人鸟山元气生神、大帝君,云驾罗列,布满空中,一同来到座位前。

良久,秘密地称名位臣妾姓名,奉请太上大道、十方天尊、元始真王、人鸟山元气生神、大帝君一切诸灵官,今日吉时,良散荐芬芳,表献至诚,希望降临。

臣妾某等稽首礼拜,再拜伏地,闭目存神降座,良久才起。

再倒酒三次,长跪称名位臣妾姓名,上启:

太上大道君、十方天尊、元始真王、人鸟山元气生神、大帝君一切神明,臣妾有幸,得见今日,面对尊神,喜惧交集。

唯愿大慈开度,使臣妾学道得道,求仙得仙,神通自在,永保长存。

小丑贱臣妾,不敢多言,不胜踊跃屏营,谨稽首礼拜三拜毕,倒酒三次,再启如此。

三次倒酒三次启请完毕,再捻香三次,启起倚送神,称名位臣妾姓名上启:太上大道、十方天尊、元始真王、人鸟山元气生神、太帝君一切灵官,缘恩上请,纡回云仪,神驾已整,还升三清,臣妾恋慕,俯仰屏营,唯愿大慈,流布洪恩。

臣妾得道,谒见王宫。

以后如有请求,希望再次降临。

臣妾某稽首礼拜。

完毕,起复炉。

某复炉完毕,东一碗酒,洒在四周,依次收起。

同志者回房进胙,不得随意给非法之人。

夫妻接待,都按此法。

不同,不得交会。

此禁至重,明各慎之!

清斋千日,用丹书山形于薄纸上,方三寸至五寸,用玉池之泉,向王吞服。

一服长生不死,二服神仙飞行,三服升登尊位,与道合同。

清斋起图,佩戴三年,晨夕诵文,吉日修事,慎终如始。

一千日限满,游行山泽,威制五岳,三河四海,八溟九地,一切神灵,奉迎拜谒。

功德流布,五年七年,不过九年,超登三清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符图部-卷二-注解

洞玄灵宝三部八景二十四住图:道教经典之一,属于洞玄部,主要描述了三部八景神和二十四真的图像及其对应的宇宙观和修炼方法。

元始天尊:道教最高神之一,被认为是宇宙的创造者和道教教义的始祖。

无极太上大道君:道教中的高级神灵,通常与元始天尊并列,代表宇宙的无限和至高无上的道。

飞天神人:道教中的神灵,能够飞行于天界,通常与修炼成仙有关。

玄和玉女:道教中的女神,代表和谐与美丽,常与修炼和仙术相关。

无鞅之众:指无数的神灵或仙人,无鞅意为无边无际。

南浮洞阳上馆柏陵舍:道教中的一处神圣场所,可能是修炼或神灵聚集的地方。

灵音十合:指神灵的声音和谐共鸣,象征着宇宙的和谐与秩序。

妙唱开真:指神灵的歌唱能够开启真理,引导修炼者领悟道的真谛。

诸天欢乐:指天界的神灵们感到欢乐,象征着宇宙的和谐与繁荣。

日月停轮:象征时间的停滞,可能指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达到的超越时间的境界。

星宿默度:指星宿默默地运行,象征着宇宙的秩序与规律。

九天徊关:指天界的九个层次,象征着宇宙的广阔与神秘。

河海静波:象征自然界的平静与和谐,可能指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达到的内心平静。

山岳吞烟:象征山岳的雄伟与神秘,可能指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感受到的自然力量。

龙麟踊跃:象征龙和麒麟的活跃,可能指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感受到的神灵力量。

人神欢焉:指人类和神灵都感到欢乐,象征着宇宙的和谐与繁荣。

太上元极道君:道教中的高级神灵,通常与元始天尊并列,代表宇宙的无限和至高无上的道。

太漠开昏:指宇宙的混沌状态被开启,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秩序的确立。

无极世界:指宇宙的无限与无边无际,象征着道的无限与至高无上。

法音遐振:指道教教义的声音传播到远方,象征着道教的影响力和普及。

泽被十方:指道教的恩泽遍布四面八方,象征着道教的广泛影响和普及。

过泰因缘:指超越世俗的因缘,象征着修炼者达到的超越世俗的境界。

劫劫化生:指宇宙的循环与再生,象征着道的永恒与无限。

转轮圣位:指修炼者通过修炼达到的圣位,象征着修炼者的成就与境界。

任居总真:指修炼者达到的至高无上的境界,象征着修炼者的成就与境界。

方当玄御:指修炼者达到的玄妙的境界,象征着修炼者的成就与境界。

部判六天:指修炼者通过修炼达到的六天境界,象征着修炼者的成就与境界。

考劫理运:指修炼者通过修炼达到的超越时间的境界,象征着修炼者的成就与境界。

料度种民:指修炼者通过修炼达到的超越世俗的境界,象征着修炼者的成就与境界。

推算长夜:指修炼者通过修炼达到的超越时间的境界,象征着修炼者的成就与境界。

检实三官:指修炼者通过修炼达到的超越世俗的境界,象征着修炼者的成就与境界。

役劳任重:指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承担的重任,象征着修炼者的责任与使命。

欢戚难言:指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感受到的复杂情感,象征着修炼者的内心世界。

敢附灵风:指修炼者敢于追随神灵的指引,象征着修炼者的勇气与决心。

回向披心:指修炼者将修炼的成果回向给众生,象征着修炼者的慈悲与奉献。

长桑碧林园:道教中的一处神圣场所,可能是修炼或神灵聚集的地方。

洞玄天文灵宝玉奥:指道教经典中的深奥教义,象征着道教的神秘与智慧。

三部八景神二十四图:指道教经典中的三部八景神和二十四真的图像,象征着道教的宇宙观和修炼方法。

二十四真:指道教中的二十四位真神,象征着道教的宇宙观和修炼方法。

中部二十四炁:指道教中的二十四种气,象征着道教的宇宙观和修炼方法。

下镇二十四生:指道教中的二十四种生命形态,象征着道教的宇宙观和修炼方法。

灵章璀璨:指道教经典中的华丽篇章,象征着道教的神秘与智慧。

妙绝空洞:指道教经典中的深奥教义,象征着道教的神秘与智慧。

九天书名:指修炼者的名字被记录在天界,象征着修炼者的成就与境界。

金简记录:指修炼者的成就被记录在金简上,象征着修炼者的成就与境界。

生死得仙:指修炼者通过修炼达到的超越生死的境界,象征着修炼者的成就与境界。

来运当促:指修炼者的命运被加速,象征着修炼者的成就与境界。

三五伤丧:指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象征着修炼者的坚韧与毅力。

万兆短命:指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象征着修炼者的坚韧与毅力。

流泄八难:指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象征着修炼者的坚韧与毅力。

风刀痛体:指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感受到的痛苦,象征着修炼者的坚韧与毅力。

五苦备婴:指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感受到的痛苦,象征着修炼者的坚韧与毅力。

沦于长夜:指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感受到的黑暗与迷茫,象征着修炼者的坚韧与毅力。

不睹三光:指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感受到的黑暗与迷茫,象征着修炼者的坚韧与毅力。

无知受封:指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感受到的迷茫与困惑,象征着修炼者的坚韧与毅力。

任运死生:指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感受到的生死无常,象征着修炼者的坚韧与毅力。

抚之生化:指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感受到的生命力量,象征着修炼者的坚韧与毅力。

痛感人神:指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感受到的痛苦与神灵的指引,象征着修炼者的坚韧与毅力。

大慈道行:指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展现的慈悲与智慧,象征着修炼者的慈悲与智慧。

惠泽普隆:指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展现的慈悲与智慧,象征着修炼者的慈悲与智慧。

伏愿天尊:指修炼者向天尊祈求,象征着修炼者的虔诚与信仰。

有以哀矜:指修炼者向天尊祈求慈悲,象征着修炼者的虔诚与信仰。

冀发玄科:指修炼者希望天尊开启玄妙的教义,象征着修炼者的虔诚与信仰。

教所未闻:指修炼者希望天尊传授未曾听闻的教义,象征着修炼者的虔诚与信仰。

使未见者见:指修炼者希望天尊让未曾见过真理的人见到真理,象征着修炼者的虔诚与信仰。

未成者成:指修炼者希望天尊让未曾成就的人成就,象征着修炼者的虔诚与信仰。

福流一切:指修炼者希望天尊的福泽流布一切,象征着修炼者的虔诚与信仰。

亿劫恩而蒙训授:指修炼者希望天尊在亿劫中恩赐并传授教义,象征着修炼者的虔诚与信仰。

辄当承神鼓风:指修炼者愿意追随神灵的指引,象征着修炼者的虔诚与信仰。

因流阳波:指修炼者愿意追随神灵的指引,象征着修炼者的虔诚与信仰。

清荡三界:指修炼者愿意追随神灵的指引,象征着修炼者的虔诚与信仰。

肃检众魔:指修炼者愿意追随神灵的指引,象征着修炼者的虔诚与信仰。

部正六天:指修炼者愿意追随神灵的指引,象征着修炼者的虔诚与信仰。

馘斩群邪:指修炼者愿意追随神灵的指引,象征着修炼者的虔诚与信仰。

安国育民:指修炼者愿意追随神灵的指引,象征着修炼者的虔诚与信仰。

使阴阳宁:指修炼者愿意追随神灵的指引,象征着修炼者的虔诚与信仰。

明化既兴:指修炼者愿意追随神灵的指引,象征着修炼者的虔诚与信仰。

道暢太虚矣:指修炼者愿意追随神灵的指引,象征着修炼者的虔诚与信仰。

青黄赤三色之气:指天尊口中吐出的三种颜色的气,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光明彻照:指天尊口中吐出的气光明照耀,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十方内外:指天尊口中吐出的气照耀十方内外,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无幽无隐:指天尊口中吐出的气无所不照,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一切晓明:指天尊口中吐出的气使一切明了,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金书紫字:指天尊口中吐出的气形成的金色文字,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玉文丹章:指天尊口中吐出的气形成的玉色文字,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文彩焕烂:指天尊口中吐出的气形成的文字华丽灿烂,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三部八景神二十四真:指天尊口中吐出的气形成的三部八景神和二十四真,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千乘万骑:指三部八景神和二十四真率领的千乘万骑,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空玄之上:指三部八景神和二十四真所在的空玄之上,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辅卫灵文:指三部八景神和二十四真辅卫灵文,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诸天日月:指诸天日月照耀,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流洒华光:指诸天日月流洒华光,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众津交灌:指众津交灌,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飞香八缠:指飞香八缠,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万圣称庆:指万圣称庆,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一时礼真:指一时礼真,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今生一切欢乐:指今生一切欢乐,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难譬倾心露蕴:指难譬倾心露蕴,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情无遗隐:指情无遗隐,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当依玄科:指当依玄科,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七宝镇灵:指七宝镇灵,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黄金为坛:指黄金为坛,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授子神真之道:指授子神真之道,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道尊法重:指道尊法重,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四万劫一行:指四万劫一行,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下世度人:指下世度人,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秘则真降:指秘则真降,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泄则祸臻:指泄则祸臻,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今已相告:指今已相告,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明识之焉:指明识之焉,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太上道君欣喜惶惧:指太上道君欣喜惶惧,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唯此向而立:指唯此向而立,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叉手听命:指叉手听命,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天尊登命九光太真:指天尊登命九光太真,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十方飞天:指十方飞天,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侍经玉郎:指侍经玉郎,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披九光玉蕴:指披九光玉蕴,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出金书紫字玉文丹章:指出金书紫字玉文丹章,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三部八景二十四图:指三部八景二十四图,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盛以白玉立空之案:指盛以白玉立空之案,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九色之巾:指九色之巾,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云精空结:指云精空结,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飞文锦盖:指飞文锦盖,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悬覆经上:指悬覆经上,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诸天大圣:指诸天大圣,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无极天尊:指无极天尊,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飞天神王:指飞天神王,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三天真人:指三天真人,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同时监盟:指同时监盟,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烧香散花:指烧香散花,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诵咏灵章:指诵咏灵章,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旋行宫城:指旋行宫城,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绕经三週:指绕经三週,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一依旧典:指一依旧典,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俯仰之格:指俯仰之格,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自然威仪:指自然威仪,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付度道君:指付度道君,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法事粗毕:指法事粗毕,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三景复位:指三景复位,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众真退席:指众真退席,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是明赤明天中:指是明赤明天中,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是男是女:指是男是女,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莫不范德:指莫不范德,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归心信向:指归心信向,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皆得度世:指皆得度世,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上皇元年九月二日:指上皇元年九月二日,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后圣李君:指后圣李君,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出游西河:指出游西河,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历观八方:指历观八方,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值元始天王:指值元始天王,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乘八景玉舆:指乘八景玉舆,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驾九色玄龙:指驾九色玄龙,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三素飞云:指三素飞云,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导从群仙:指导从群仙,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手把华幡:指手把华幡,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师子白鹤:指师子白鹤,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啸歌邕邕:指啸歌邕邕,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浮空而来:指浮空而来,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同会西河之上:指同会西河之上,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李君稽首请问天王:指李君稽首请问天王,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昔蒙训授天书玉字:指昔蒙训授天书玉字,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二十四图:指二十四图,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虽得其文:指虽得其文,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未究妙章:指未究妙章,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虽有图赞:指虽有图赞,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而无其像:指而无其像,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修之庵蔼:指修之庵蔼,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妙理难详:指妙理难详,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今遇天尊:指今遇天尊,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喜庆难言:指喜庆难言,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愿垂成就:指愿垂成就,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极其道真:指极其道真,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于是天王口吐:指于是天王口吐,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洞玄内观玉符:指洞玄内观玉符,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以授于君:指以授于君,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使清斋千日:指使清斋千日,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五香薰体:指五香薰体,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东向服符:指东向服符,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子形神备见:指子形神备见,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自当洞达:指自当洞达,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诸疑顿了:指诸疑顿了,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李君稽首:指李君稽首,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奉承教旨:指奉承教旨,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具依天仪:指具依天仪,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长斋千日:指长斋千日,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三部八景神并见:指三部八景神并见,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口吐金书玉字:指口吐金书玉字,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空中而明:指空中而明,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文彩光鲜:指文彩光鲜,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洞彻无穷:指洞彻无穷,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罗缕自然:指罗缕自然,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是时:指是时,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即命主图上仙:指即命主图上仙,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而画图焉:指而画图焉,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金书紫字玉文丹章:指金书紫字玉文丹章,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于此成音:指于此成音,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自南极上元:指自南极上元,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九光太真王夫人:指九光太真王夫人,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东西二华:指东西二华,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南北真公:指南北真公,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五岳神仙:指五岳神仙,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清灵真人:指清灵真人,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所受真文:指所受真文,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并是:指并是,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后圣所画图像:指后圣所画图像,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而各系之焉:指而各系之焉,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真人沐浴东井图:指真人沐浴东井图,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上部第一真气颂:指上部第一真气颂,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天河灌东井:指天河灌东井,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石景水母精:指石景水母精,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圆光拂灵曜:指圆光拂灵曜,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玄晖莹高明:指玄晖莹高明,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元始披重夜:指元始披重夜,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天人逐月生:指天人逐月生,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沐浴兰池上:指沐浴兰池上,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龙负长庚瓶:指龙负长庚瓶,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金童洒香华:指金童洒香华,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玉女流五星:指玉女流五星,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冠带濯玉津:指冠带濯玉津,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练度五仙形:指练度五仙形,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体香万神降:指体香万神降,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乘景登高清:指乘景登高清,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神仙五岳真形图:指神仙五岳真形图,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上部第二真气颂:指上部第二真气颂,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妙哉元始道:指妙哉元始道,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五灵敷真文:指五灵敷真文,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上开龙汉劫:指上开龙汉劫,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焕烂三景分:指焕烂三景分,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十部飞天书:指十部飞天书,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安镇五帝神:指安镇五帝神,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灵岳承玄宫:指灵岳承玄宫,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郁勃吐宝云:指郁勃吐宝云,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上有不死炁:指上有不死炁,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殖牙练五仙:指殖牙练五仙,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玉芝玄中奥:指玉芝玄中奥,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体洁自生薰:指体洁自生薰,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精思高灵降:指精思高灵降,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交游上帝君:指交游上帝君,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通灵决精八史图:指通灵决精八史图,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上部第三真气颂:指上部第三真气颂,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三景吐灵华:指三景吐灵华,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晃朗八门开:指晃朗八门开,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中有智慧神:指中有智慧神,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被服飞天衣:指被服飞天衣,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八史通灵气:指八史通灵气,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玉符洞精微:指玉符洞精微,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宝云映玉字:指宝云映玉字,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巨兽振天威:指巨兽振天威,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焕烂八会宫:指焕烂八会宫,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纷纷灵人飞:指纷纷灵人飞,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思精招真气:指思精招真气,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五符生光辉:指五符生光辉,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八景策玉舆:指八景策玉舆,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上登入紫微:指上登入紫微,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神仙六甲通灵图:指神仙六甲通灵图,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上部第四真气颂:指上部第四真气颂,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灵宫飞天女:指灵宫飞天女,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六真宴常阳:指六真宴常阳,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抱日负明月:指抱日负明月,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仰摄三晨光:指仰摄三晨光,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通灵究幽微:指通灵究幽微,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洞观朗十方:指洞观朗十方,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招致自然厨:指招致自然厨,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五芝六府昌:指五芝六府昌,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变化练万神:指变化练万神,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分形改正容:指分形改正容,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乘虚步玄都:指乘虚步玄都,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高奔入空洞:指高奔入空洞,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时降金霄人:指时降金霄人,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解衿三素房:指解衿三素房,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携契策飞盖:指携契策飞盖,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逍遥升玉京:指逍遥升玉京,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神仙九宫紫房图:指神仙九宫紫房图,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上部第五真气颂:指上部第五真气颂,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紫房映高清:指紫房映高清,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宫室互相扶:指宫室互相扶,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香烟绕日月:指香烟绕日月,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飞天翳太虚:指飞天翳太虚,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至真大圣众:指至真大圣众,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萧条咏羽书:指萧条咏羽书,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开度诸天劫:指开度诸天劫,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尘沙始一週:指尘沙始一週,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九气固灵运:指九气固灵运,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长保天地居:指长保天地居,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精思安能远:指精思安能远,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紫宫生我躯:指紫宫生我躯,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元始太清图:指元始太清图,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上部第六真气颂:指上部第六真气颂,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太清无边际:指太清无边际,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青气郁紫微:指青气郁紫微,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灵风迅七宝:指灵风迅七宝,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琳树何萋萋:指琳树何萋萋,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紫凤鸣长条:指紫凤鸣长条,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龙麟交横驰:指龙麟交横驰,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太上观十方:指太上观十方,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诸天整法衣:指诸天整法衣,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旋行绕宫城:指旋行绕宫城,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三週长夜开:指三週长夜开,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若能思灵气:指若能思灵气,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自得乘景飞:指自得乘景飞,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神仙真道混成图:指神仙真道混成图,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上部第七真气颂:指上部第七真气颂,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荡荡元始初:指荡荡元始初,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混沌气未分:指混沌气未分,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三色无中化:指三色无中化,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回合霭庆云:指回合霭庆云,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幽冥生真景:指幽冥生真景,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焕落敷灵文:指焕落敷灵文,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豁朗长夜府:指豁朗长夜府,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植立天地根:指植立天地根,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自然妙真气:指自然妙真气,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淳淳气常存:指淳淳气常存,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运通九天界:指运通九天界,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开度诸天门:指开度诸天门,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神仙西升宝箓图:指神仙西升宝箓图,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上部第八真气颂:指上部第八真气颂,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乘运迅灵气:指乘运迅灵气,象征着天尊的神圣与力量。

八景神真玉符: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镇守人体上元宫中的八景神,通过服食此符,可以通达幽微之事,洞观自然,最终达到天仙的境界。

上元洞天:道教中的概念,指的是天界中的一个高级境界,与中元、下元洞天共同构成道教的三元体系。

八景神:道教中认为人体内有八种神灵,分别对应不同的身体部位和功能,通过修炼可以显现这些神灵,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玉符:道教中的一种符咒,通常用于修炼和驱邪,具有强大的灵力和保护作用。

洞天元始之气:道教中的概念,指的是宇宙初开时的原始气息,是修炼者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

福德堂:道教中的一个神圣场所,象征着福气和道德的积累,是修炼者追求的目标之一。

灵宝神仙图:道教中的一种经典文献,记载了各种神仙的形象和修炼方法,是修炼者的重要参考。

九天气:道教中的概念,指的是天界的九种气息,修炼者通过吸收这些气息可以提升自身的修为。

泥丸:道教中的概念,指的是人体头部的一个穴位,被认为是修炼的重要部位之一。

丹田:道教中的概念,指的是人体腹部的一个穴位,被认为是修炼的重要部位之一,与呼吸和气的运行密切相关。

太玄:道家术语,指宇宙的本源或最高的道。

紫微宫:道教中的天宫之一,被认为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守一士:指修炼道法,专注于守一(即专注于道)的人。

五老:道教中的五位尊神,分别代表五方和五行。

九天庐:道教中的天界之一,指极高的天界。

景舆:指神仙乘坐的华丽车驾。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道教认为它们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六戊:道教中的一种神秘符号,与时间和空间有关。

玉女:道教中的仙女,常被描绘为美丽而神秘的女性。

八史:道教中的八位神祇,分别掌管不同的天界。

灵岳:指神圣的山岳,常与神仙居住的地方相关。

五芝:道教中的五种仙草,象征长生不老。

羽飚:指神仙乘坐的飞行工具,象征快速和自由。

妙铁:道教中的一种神秘金属,被认为具有强大的力量。

八冥:指宇宙的八个方向或八个深远的空间。

帝一真:道教中的至高神祇,象征宇宙的最高法则。

龙凤文:指龙和凤的图案,象征吉祥和权力。

天囿:指天界的范围或界限。

元始灵宝:道教中的至高神灵,象征宇宙的起源和力量。

下元八景:道教中的八种神秘景象,与人体内的精气神相关。

灵符:道教中的一种神秘符号,被认为具有驱邪和保护的作用。

七宝林:道教中的一种神圣树林,象征财富和长寿。

五称符:道教中的五种神秘符咒,分别对应不同的道法。

人鸟山:道教中的一种神秘山岳,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

元始天王:道教中的至高神祇,象征宇宙的起源和力量。

西王母:道教中的女神,象征长生不老和女性的力量。

九老仙都君:道教中的高级神灵,代表长寿和智慧,常与九炁丈人一同出现,象征天地间的至高无上的力量和智慧。

九炁丈人:道教中的神灵,代表九种基本的气或能量,与九老仙都君共同掌管天地间的自然法则和宇宙秩序。

人鸟之体:道教中的一种象征,指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鸟之体象征着人与天地万物的内在联系和共生关系。

昆仑: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昆仑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长生不老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清斋:道教修行中的一种净化身心的仪式,通过禁食、冥想等方式达到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提升。

祭醮:道教中的一种祭祀仪式,通过特定的仪式和咒语来祈求神灵的庇佑和指引。

云车羽盖:道教中神灵降临时的交通工具,象征着神灵的尊贵和超凡脱俗。

丹液:道教修炼中的一种药物,据说可以延年益寿,提升修为。

导引屈伸:道教修炼中的一种身体锻炼方法,通过特定的动作来调和身体的气血,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符图部-卷二-评注

《洞玄灵宝三部八景二十四住图》是道教经典中的重要篇章,主要描述了三部八景神和二十四真的图像及其对应的宇宙观和修炼方法。文本通过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展现了道教对宇宙、神灵、修炼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视角。

首先,文本通过描绘元始天尊与众多神灵在南浮洞阳上馆柏陵舍中的场景,展现了道教对宇宙秩序的崇拜和追求。天尊口中吐出的青黄赤三色之气,象征着宇宙的和谐与秩序,光明彻照十方内外,无幽无隐,一切晓明,体现了道教对宇宙光明与真理的追求。

其次,文本通过描述三部八景神和二十四真的图像,展现了道教对神灵力量的崇拜和修炼方法的探索。三部八景神和二十四真各从千乘万骑,在空玄之上辅卫灵文,象征着神灵的力量和修炼者的成就。通过修炼,修炼者可以达到超越生死、超越时间的境界,象征着道教的修炼目标和境界。

此外,文本还通过描绘李君与元始天王的对话,展现了道教对经典教义的传承和修炼者的虔诚与信仰。李君通过清斋千日、五香薰体、东向服符,最终达到形神备见、诸疑顿了的境界,象征着修炼者的虔诚与信仰对修炼成果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洞玄灵宝三部八景二十四住图》通过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展现了道教对宇宙、神灵、修炼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视角,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

《灵宝神仙图》中的《上部八真神图》和《中部八景神图》是道教修炼的重要经典,详细描述了人体内的八景神及其对应的玉符。这些神灵分别掌管不同的身体部位和功能,通过修炼和服食玉符,修炼者可以通达幽微之事,洞观自然,最终达到天仙的境界。这种修炼方法体现了道教对人体与宇宙关系的深刻理解,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通过修炼可以与大宇宙相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文本中的《神仙通微灵化图》、《神仙蹑灵九天图》、《神仙九变图》等颂词,进一步阐述了道教修炼的理念和方法。这些颂词强调了修炼者通过吸收九天气、五星精、日中津等自然气息,可以达到灵化、变形、游九域等超凡脱俗的境界。这种修炼方法不仅注重身体的修炼,还强调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提升,体现了道教修炼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神仙常存图》和《神仙守一养身图》等颂词,则强调了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要保持专静、守一、恬惔等心态,通过静思和守一,可以达到神备景自飞、高升入上清的境界。这种修炼方法体现了道教对心灵修炼的重视,认为只有心灵纯净,才能与天地相通,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神仙守神舍景图》和《神仙寂嘿养精守志图》等颂词,进一步阐述了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要注重养精守志、静思万气归等心态,通过静思和守一,可以达到神安形亦芳、三部八景真等境界。这种修炼方法体现了道教对身心修炼的全面性,认为只有身心合一,才能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芝英玉女图》和《神仙六阴玉女图》等颂词,则强调了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要注重吸收灵气、导引光明等自然气息,通过吸收这些气息,可以达到万劫体不衰、飞行太空等境界。这种修炼方法体现了道教对自然气息的重视,认为只有与自然相通,才能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些文本不仅详细描述了道教修炼的方法和理念,还体现了道教对人体与宇宙关系的深刻理解,认为通过修炼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些文本不仅是道教修炼的重要经典,也是研究道教文化和思想的重要资料。

《神仙变化隐侧图》下部第五真气颂描绘了道教中的神仙世界,通过‘变化空无中,五行兆身形’等句,展现了道教对宇宙生成和变化的深刻理解。五行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和变化,而‘玉女变衣裳,老壮应响生’则进一步体现了道教对生命循环和变化的哲学思考。

《神仙采芝开山图》下部第六真气颂通过‘灵岳郁嵯峨,翠阜凌景霄’等句,描绘了神圣山岳的壮丽景象,象征着道教对自然的崇拜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五芝秀玄岭,仙草茂霜条’则进一步体现了道教对仙草和长生不老的向往,反映了道教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敬畏。

《神仙明镜图》下部第七真气颂通过‘妙铁生威光,流焕照八冥’等句,描绘了道教中的神秘金属和其强大的力量,象征着道教对宇宙力量的掌控和运用。‘洞彻方圆内,通真别鬼精’则进一步体现了道教对宇宙真理的追求和对邪恶力量的排斥,反映了道教对宇宙秩序的深刻理解。

《神仙无极太一图》下部第八真气颂通过‘焕烂帝一真,身生龙凤文’等句,描绘了道教中的至高神祇和其象征的宇宙法则,象征着道教对宇宙最高法则的崇拜和追求。‘威光动九天,焰照天囿圆’则进一步体现了道教对宇宙力量的掌控和运用,反映了道教对宇宙秩序的深刻理解。

《灵宝神仙图》中的‘下部八真神图’通过‘以元始灵宝,洞玄之气,化生自然’等句,描绘了道教中的神秘符号和其强大的力量,象征着道教对宇宙力量的掌控和运用。‘下部八景在人身中元宫中,致下元生气’则进一步体现了道教对人体内精气神的深刻理解和运用,反映了道教对生命力量的深刻理解。

《玉清七宝神仙图》总三八部真气颂通过‘萧萧三清上,凝真大罗天’等句,描绘了道教中的神圣树林和其象征的财富和长寿,象征着道教对财富和长寿的追求。‘琼林翠玄台,日月焕灵轩’则进一步体现了道教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敬畏,反映了道教对自然界的崇拜和追求。

《五称符二十四真图》通过‘子欲求道法,先沐浴臭秽,当得《东井图》’等句,描绘了道教中的神秘符咒和其强大的力量,象征着道教对宇宙力量的掌控和运用。‘凡二十四真图,天之灵宝也’则进一步体现了道教对宇宙真理的追求和对邪恶力量的排斥,反映了道教对宇宙秩序的深刻理解。

《元览人鸟山形图》通过‘无数诸天,各有人鸟之山,有人之象,有鸟之形’等句,描绘了道教中的神秘山岳和其象征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象征着道教对自然界的崇拜和追求。‘玄台宝殿,尊神所居’则进一步体现了道教对神圣空间的深刻理解和敬畏,反映了道教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敬畏。

这段古文是道教经典的一部分,详细描述了道士如何通过特定的仪式和修炼方法来达到长生不老和超凡脱俗的境界。文中提到的九老仙都君和九炁丈人是道教中的重要神灵,他们象征着天地间的至高无上的力量和智慧。通过佩带山形图和书文,道士可以与这些神灵建立联系,从而获得他们的庇佑和指引。

文中提到的清斋和祭醮是道教修行中的重要仪式,通过这些仪式,道士可以净化身心,达到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提升。清斋三月,别于静室修行,仙人当降,自以文字语人,这表明通过长时间的净化和修行,道士可以与神灵沟通,获得他们的指引和庇佑。

文中还提到了云车羽盖和丹液,这些都是道教修炼中的重要象征。云车羽盖象征着神灵的尊贵和超凡脱俗,而丹液则是道士修炼中的重要药物,据说可以延年益寿,提升修为。通过这些象征和药物,道士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修为,达到长生不老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展示了道教修行中的核心理念和方法,通过特定的仪式和修炼方法,道士可以与神灵建立联系,获得他们的庇佑和指引,从而达到长生不老和超凡脱俗的境界。这不仅体现了道教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道教修行者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符图部-卷二》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484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