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秘要诀法部-卷七

作者: 张君房(约10世纪—11世纪),北宋道士,曾任道官,主持编撰道教典籍。他以整理和传播道教文献闻名。

年代:编撰于北宋真宗年间(11世纪初)。

内容简要:《云笈七签》是道教经典丛书《道藏》的精华选编,共122卷。书中收录了道教修炼、符箓、斋醮、神仙传记等内容,系统总结了道教的教义、方术和经典文献。它是研究道教思想与实践的重要文献,被誉为“小道藏”,对后世道教发展影响深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秘要诀法部-卷七-原文

◎八道命籍

《八道命籍》,一名《八间》,一名《八达》,又名《八解缠绵释结谢罪延福妙经》。太素三元君受于自然之章,封于太上灵都紫房之内,金章玉华三百人侍卫典香,东海小童、四极真人、西城王君封于峨嵋之山西室之中,万劫一传。有玄名帝简紫、字青宫玉藏之人,千年之内听得三传。上学之子不得此文,虚困山林,终不得道。所谓八道者,日月四时八节所行也。日行赤道,月行黄道,黄赤二道,阴阳之所恒行。至于立春、春分日,日月行青道二;出黄道东立夏、夏至,日月行赤道二;出黄道南立秋、秋分,日月行白道二;出黄道西立冬、冬至,日月行黑道二,出黄道北此八道也。日月行八道之日,各有变化。翱飞蠕动,含炁之流,草木飞沉,随缘感应,改故易新,轻者或更重,重者或更轻,善恶回换,炁象之运,自然而然。上学真人,因变行化,习吉除凶,进善黜恶,申明弃暗,入正治邪,练伪成真,厉思登圣。其法高妙,兹道玄通,故曰八达,至极无穷矣。

一道命籍,立春清朝北望,有紫绿白云者是太上三元君三素飞云也。正存之,叩头搏颊各九,心礼四拜,再密咒曰:

曾孙名今日幸遇三元君出行,愿得长生,侍给轮毂。馀所言随人意也。某病乞差,某厄乞度,某灾乞消,某事乞果,三见云轝白日升仙,不须复存思千百所施为,行此必有仙录,是故谓之八道命籍也。

二道命籍,春分夜半子时东北望,有玄青黄云是太微天帝君三素云也,存思密咒皆如上法。

三道命籍,立夏清旦北望,有紫青黄云者是太极上真君三元内宫真人三素云也,存思密咒皆如上法。

四道命籍,夏至清旦南望,有赤白青云者是扶桑大帝君三素云也,存礼密咒皆如上法。

五道命籍,立秋清旦正西望,有白赤紫云者是太素真人天皇白帝君三素云也,存礼密咒皆如上法。

六道命籍,秋分清旦南望,有素赤黄云者是南极真人上皇赤帝三素云也,存礼密咒皆如上法。

七道命籍,立冬清旦西南望,有绿紫青云者是上清真人帝君皇祖三素云也,存礼密咒皆如上法。

八道命籍,冬至清旦正东望,有硃碧黄云者是太霄玉妃太虚上真人三素云也,存礼密咒皆如上法。

右八道命籍之日月未至一二日,先沐浴烧香以待至日,依时出望,一食顷还室,阴雨则不望。非其日忽见此云,礼咒如上三倍,胜于其日也。凡先身今身、前世今世,罪结不除,谩谢不的,原恕赊迟,功行难进,魔试不知,多致退落,衰老易至,求升难期,一去长夜,幽苦未央。上学之士,悟此惊心,誓志仰慕,感玄彻灵,能得命籍,的断罪根,解释恶结,滋长善源,群邪不敢干,得真必速。谛念密修,即有验矣。

◎八道秘言

闲心静室,寥朗虚真,逸想妙观,腾跃玄人。苟诚感上会,精悟辉晨,亦将得见丹景之炁,三素飞云,八舆硃辇,紫霞琼轮,上清净眄,徊辔三元,高皇秉节,灵童攀辕,太素拥盖,南极临轩。于是冥光外映,濛蔚龙颜,象烛太虚,流逸七观也。子能见之,则白日升晨,不烦凝霜濯华,玄映金丹也。

一道秘言曰:以八节日清朝北望,有紫绿白云者是为三元君三素飞云也,其时三元君乘八轮之轝,上诣天帝。子候见之,当再拜,自陈,乞得侍给轮毂之祝矣。三见元君辇者则白日升仙。

二道秘言曰:以八节日夜半东北望,有玄青黄云者是为太微天帝君三素云也,其时太微天帝君乘八景之轝,上诣高上玉皇也。四见天帝之轝者,则白日有龙轝见迎而升天也。

三道秘言曰:以甲子上旬戊辰、己巳之日清旦西北望,有紫青黄云者是为太极真君真人三素云也,其时太极真君太极真人乘玄景绿轝,上诣紫微宫。九见太极轝者,则白日升仙。

四道秘言曰:以甲戌上旬戊寅、已卯之日清旦东北望,有赤白青云者是为扶桑大帝君三素云也,其时扶桑公大帝君乘光明八道之辇,上诣太微宫。七见之者,则白日有云龙见迎而升天也。

五道秘言曰:以甲申上旬戊子、己丑之日清旦正西望,见白赤紫云者是为太素上真白帝君三素云也,其时太素上真人白帝君三素云也,其时太素上真人白帝君乘翛条玉辇,上诣玉天玄皇高真也。十四过见之,则白日升仙。

六道秘言曰:以甲午上旬戊戌、己亥之日清旦正南望,有素赤黄云者是为南极上真赤帝君三素云也,是时南极上真赤帝君乘绛琳碧辇,上诣阆风台。十过见之,则白日升仙。

七道秘言曰:以甲辰上旬戊申、己酉之日清旦西南望,见绿紫青云者是为上清真人三素云也,其时上清真人乘玄景八光丹辇,上诣高上九天帝君。四见之者,则太一来迎,白日升仙。

八道秘言曰:以甲寅上旬戊午、己未之日清旦正东望,有硃碧黄云者是为太虚上真人三素云也,其时太虚上真人乘徘徊玉辇,上诣太微天帝君。十五见之者,则白日升仙。

右八道秘言,见者当再拜自陈如上法。三素云各自有色,色气上下相沓积,如所次说也。假令八节日见三元三素云者,则紫云在上,绿云次之,白云在下,共相沓也,子谨视之。上旬者,谓甲子之日初入月上十日之内有甲子日是也。非其时日而见此云者,亦当拜祝,则三倍于其日见也,他日效于甲子矣。行九真司八道之事者,则天人卫护,真皇守其命骨矣。夫非有仙名玉籍者,亦不能遇此经。见之者,皆玄书宿名,应为仙人,故

造十方,坚存玄真,宝固灵根,玄谷华婴,灌映沉珍,漱月咀日,以入天门。

金铛仰注,玉珮执关,青白分明,适我泥丸,宝液闭精,炼柔身形,三君备卫,丹绛之裙,珠绣华帔,飞锦青裙,带月衔日,首建紫冠,安坐明堂,阴以七元,黄庭戊己,塞镇邪源,恭司二子,无英、白元,桃康三老,当我生门,通彻五府十二之纶,吐纳六宫,魂魄欢欣。

却此百痾,辟热除寒。

二景缠络,万神内欢,有明其文,飞升南轩。

把金铛玉珮,八景玄光,九天同灵,玄母齐房,阴哺阳导,明色鲜容,位刻丹室,名题帝宫,三週九度,与运混同。

此玉珮宝文,太极玄真之经也。

能修之者,皆飞行太虚,逸放九清,白简结录,东华书名。

西王母令刻书此于昆仑之山玄圃之室,自非清虚之质,不得窥参。

夫欲腾九清、宴南轩,回玉珮于明堂,引金铛于泥丸,降魂真于晨灯,招飞景于帝君。

凡行此道,常以暮卧,两手抚心,闭目在景,存玉珮青阳之气,光色沌沌,如月之圆,灵映兆身,洞达一形。

魂精帝君姓开明,形长九寸,头建紫冠,披珠绣华披,衣飞锦青裙,带月衔日,乘御青鸟,在青光之中下降兆身,安镇泥丸。

兆当叩齿九通,咽液二十七过,阴咒曰:

玄元太灵,九天魂精,晨灯朗映,结炁光青,号曰玉珮,洞耀太明,带月衔日,建符执铃,华光流焕,普天郁冥,乘空控翮,丹辕紫軿,先晏三元,回降我形,镇在泥丸,下流黄庭,检魂束魄,万鬼安宁,五藏结络,九穴华荣,八景腾飞,升入玉清。

毕,以手相摩令热,拭目二七过,咽炁三过止,便卧。

如此则魂安魄宁,万神镇宫,内固灵气,外塞邪源,八景变化,炼真变仙。

行之九年,克能洞睹幽冥,逆究未然,坐在立亡,与神对颜;一十八年道成真降,飞行上清。

学无此法,则三魂不守,七魄不宁,三尸飞翔,九虫奔惊,攻伐形内,来邪通精,神炁散游,体不洁清。

徒劳咽液,损炁丧灵。

有得此道,克成长生,宝慎密修,命胡可倾?

金铛者,九天魄灵,九天之上名曰虹映,一曰上清华盖阴景之内真,处上清之馆太霄之中,结白烟之炁,灵映九天,白光奕奕,洞观上清,色如白云,形如玉山。

上有琼林之宫,则魄灵帝君所处。

《太霄隐书》云:金铛之经,于玄台北轩之内。

文曰:欲求飞仙,当炼魄灵。

魄灵魂精,九天俱生,二景缠绵,双神洞明,右回金铛,左旋玉铃,流光紫虚,耀真上清,飞行太极,下造八冥,坚存玄真,保固华婴,日月交溉,玄谷益盈。

玉珮金铛,青白分明,镇我明堂,魂安魄宁,是谓华盖。

九天帝灵,紫绣珠帔,飞罗丹裙,带日衔月,首建华精,安坐明堂,阴以七星,上降陵梵,务猷、黄宁三老帝尊,固我长生,通彻胃管六府五庭,虹映缠络,万神卫形。

有得其文,飞升上清。

此金铛宝文,上清阴景之内真,能修之者,皆上步霄霞,遨游太极,寝宴九空,游行紫虚也。

西王母令刻书此文于昆仑山积石之阴,自无玄图帝简、录字丹台,此文不可得而披也。

夫欲腾景九霞之上,运身上清之中,回金铛于泥丸,引玉珮于明堂,降华盖于虹映,招飞景于帝君者,常以鸡鸣天光未分之时,叩齿二十四通,思金铛白云之气,光色奕奕如玉山,映灵兆身,洞达一形。

魄灵帝君姓晖,讳鞬元,形长九寸,头建华冠,披紫绣珠帔,飞罗丹裙,带日衔月,乘白翮之鸾,在白光之中下降兆身,入明堂之中。

便引炁二十四咽,阴咒曰:

九天魄灵,元始上真,虹映峨峨,白光玉山,号曰金铛,天帝之神。

带日衔月,迅辔白鸾,上宴玉清,出入三元,回降我形,安镇灵关,拘魂御魄,万神自欢,五内生华,灵秀玉颜,策云飞行,上升帝晨。

毕,摩两掌令热,拭额二七过,捻两目后二七过,咽液二七过止。

此则金铛下映,帝君安镇,万神总归,身生光明,行之九年之内,飞行上清矣。

又当以月一日及甲子太岁本命之日,清斋入室,白书九天魄灵太霄阴符于青纸上,夜半向东方,叩齿二十四通,诵金铛之经一遍,存金铛白气之光,当奕奕洞明如玉山,灵映兆身,洞匝一形。

兆引白光二十四咽止,服太霄阴符,微咒曰:

玄阴七云,九天魄精,玉山奕奕,虹映上清,金铛玉珮,与天同生,二景缠绵,下降我形,列奏丹台,刻书紫名,得乘飞舆,流黄郁冥,飞空腾虚,升入洞庭,上享无极,与天齐灵。

毕,摩两掌,拭额三九过,手接目外皆一七过,又咽气三七过止。

○黄衣童

《华阳诸洞记》曰:黄衣童者,即玉珮金铛之官耳,凡坐上常有一人共坐昉昲者,即太极真人也,时或往来。

盖受行玉珮金铛经者,自然致太极真人耳。

唁云:“服九灵日月之华,得降我太极之家”,此之谓也。

凡修太霄之道,存回金铛玉珮之法,当兼日月之精,以炼五胎之神,招日中五帝,月中五夫人,二景玄映,下降我形,使面有玉泽,体发奇光,内外洞朗,心聪目明,于是玉珮可挹,金铛可旋也。

魂魄帝尊将憩子之房,晨灯虹映之光将可立升也。

◎流金火铃振威大祝附

流金火铃,以太上大道君游宴之圆光,上激九天之威,下灭六天之凶,玄光灵映道君之项,流照八极四十万里,三天立正之初,罢除六天之始,以传太微天帝君神文,藏于琼宫玉房之内,灵光自明,焕赫上清,飞龙毒兽翼其侧,紫云玄晖盖其巅,玉华之女、金真之童各三百人典卫

灵文,散香虚庭,积七千年化生五符,光彻八方,因有五方营卫之官。

太微天帝君以传金阙后圣道君,后圣君以付上相青童君,使授诸为真人者,佩游上清。

学真之夫,而无流金火铃项生圆光。皆不得上登三光。

若有金骨玉质,玄名青宫,得受此文,佩之而行,诸天诸地、四海五岳,率天众圣仙官,莫不稽首来迎,净光骇动,所制不轻,三元立遣玉女玉童三十六人侍卫其身。

佩之九年,得乘八景玉轝,飞行太空。

流金火铃者,九星之精,一名圆光太上之威幸,生于九天之先,结气成文,光明焕赫,彻照十方,悬精垂映太上之项,积七千年化生五铃神符,玄降太微天帝君,威摄八极天之魔神,布之霞庭,率天以下莫不总统。

太上大道君宝秘此道,告下普天主司真仙纠察轻泄。

有真仙之才得佩此符。

不依玄科而轻付非真,秽慢灵文,皆七祖受殃考,及先师同充鬼官。

以紫缯二尺二寸,硃书戴之头上。

若有金名玉骨,得佩此文,皆宿命应仙。

佩符之身,出入游行,恒当存想己身项上有圆光,映照四十万里之外,九年之中动心念真,清斋笃志,克得真灵下降,圆光自明,乘空而行,坐在立亡。

◎五铃登空虚保仙上符在本经

流金火铃内存振威大祝

修佩流金火铃,出入远近,经履危险,冠病之中,戹害之下,当存真光以自卫,开道万里之路,发行之始,正向其方,叩左齿二七通,咽炁三十六过,思所在之处形象,山林、草木、人民、禽兽、神灵,分明朗然,皆来朝拜我身;

思北斗七星覆我头上,仍存我左目为奔星,右目为迅电,其光焕赫,奔星九万里外所见之道路随光开通,山林、草木、人民、屋宅、兵寇、鬼炁尽令消灭,无复孑遗,四道豁然。

因祝曰:

前开后闭,天平地昂,神公出游,四道开张。当令天地,通我桥梁,前后左右,洞达八方,我左掷奔星,右迅电光,流火万里,何妖敢当?太一将送,万神来迎,有所之向,靡不吉良。乘云驾虚,上升太空。

毕,引二目之精,各还其宫,左取七炁,右取七炁,咽之,毕。

如此可以冒险涉艰,攻鬼伐兵,炁无不应,应响荡然,其法至妙,不得妄传,口口相授而已,明慎之焉。

五帝流铃五符,威制极天之魔,召摄五方神灵,上应五晨参落七元,下应人身九孔七明,週天竟地,靡有不关,无幽不测,无细不鉴。

有符则光见,掷符则振威。

子若佩之,口受师言,若在人间遇恶鬼之地,当作振威大祝。

北向闭炁十二息,思五方炁覆冠一身内外,晻冥睹无所见,因叩齿三十六通,咽五方炁,方各三咽,炁徐尽入兆身,存我两目童子,光如流星,焕落五方。

便祝曰:

天元七精,五帝流铃,焕掷电光,如天奔星,光耀十方,照鬼真形,有何小妖,当我生门;太上有命,诛戮无亲,屠肝刳腹,绝鬼灭精。千千皆摧,万万皆倾。神威吐祝,摄录无停。

便咽炁三十六过止。

如此一祝,则五方神官皆保甲命,卒摄录所在有灵之炁,束缚诣庭。

三祝,则鬼王灭种。

若入五岳,週游山川,冒险履峻,皆当未及其处五步,叩左齿三十六通。

若之东岳,便存东方青帝希林珠官属九千人,卫我前后左右,以青霞之炁覆冠我身;

若之南岳,当存赤帝丹玄子官属八千人,卫我前后,以绛云之炁覆冠我身;

若之西岳,当存西方白帝少皓灵官属六千人,卫我前后,以素霞之炁覆冠我身;

若之北岳,当存黑帝玄冥皓官属五千人,卫我前后,以皁云之炁覆冠我身;

若之中岳,当思黄帝执中元官属万二千人,卫我前后,以黄云之炁覆冠我身。

毕,祝曰:

乾元耀灵,七星玄精,五斗华盖,绕络我形,五色飞霞,混合交并,身佩七元,流金火铃,焕掷无方,极天郁冥,五帝神官,驱策天兵,为我摄制,山川土地,千鬼万灵,皆来束首,自送真形,前诛后戮,所捕无停。

毕。

如此一祝,天魔灭迹,万鬼来朝,游行五岳,履涉山川,无复试观之患,五岳仙官自奉送五芝玉英来给子身。

若在军寇之中,悬白之下、厄难之处,当叩右齿十二通,存七星覆我,玄光洞映,週匝一体,存肝为木星出在左,肺为太白星出在右,心为荧惑星出在前,肾为辰星出在后,脾为镇星出在胸,上令五星精炁,缠绕前后,我身居斗魁之中、五星之下。

又思五帝神官卫我左右。

祝曰:

天为我屋,地为我床,五岳山河,为我桥梁,玄斗元精,为我衣裳。藏身七元之内、流火之乡,度我者太一务猷,过我者白元无英,灾不能干,兵不能伤,当令我身上诣金阙九老之京。

毕。

如此在屈厄之中,垂终之命, 便得解脱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秘要诀法部-卷七-译文

◎八道命籍

《八道命籍》,又名《八间》、《八达》、《八解缠绵释结谢罪延福妙经》。太素三元君从自然之章中接受了这部经典,并将其封存在太上灵都的紫房内,由金章玉华三百人守卫并负责香火。东海小童、四极真人、西城王君将其封存在峨嵋山的西室中,每隔一万劫才传一次。只有那些名字被记录在玄名帝简紫、字青宫玉藏中的人,千年之内才能听到三次传授。修行的学子若得不到这部经典,即使困在山林中,也无法得道。所谓的八道,指的是日月在四季八节中的运行轨迹。太阳运行在赤道,月亮运行在黄道,黄赤二道是阴阳运行的常轨。到了立春、春分时,日月运行在青道;到了立夏、夏至时,日月运行在赤道;到了立秋、秋分时,日月运行在白道;到了立冬、冬至时,日月运行在黑道。这就是八道。日月运行在八道时,天地万物都会发生变化。飞鸟、爬虫、含气的生物,草木的飘落与沉浮,都会随着缘分的感应而改变,旧的被新的取代,轻的变重,重的变轻,善恶也会互相转换,气的运行是自然而然的。修行的真人,顺应这些变化,学习吉祥,去除凶险,推进善行,摒弃恶行,申明光明,抛弃黑暗,进入正道,治理邪气,修炼虚假成为真实,最终登上圣境。这种法门极为高妙,玄奥通达,因此称为八达,达到了无穷无尽的境界。

第一道命籍,立春的清晨,向北望去,看到紫绿白云,那是太上三元君的三素飞云。此时要专心存想,叩头拍脸各九次,心中礼拜四次,然后默念咒语:

曾孙某某今日有幸遇到三元君出行,愿得长生,侍奉在您的车驾旁。其余的话随人意而定。某某病痛请求痊愈,某某灾难请求渡过,某某灾祸请求消除,某某事情请求实现,三次见到云车,白日升仙,不再需要千百次的存想和施为,行此法必有仙录,因此称为八道命籍。

第二道命籍,春分的夜半子时,向东北望去,看到玄青黄云,那是太微天帝君的三素云,存想和默念咒语的方法与上相同。

第三道命籍,立夏的清晨,向北望去,看到紫青黄云,那是太极上真君三元内宫真人的三素云,存想和默念咒语的方法与上相同。

第四道命籍,夏至的清晨,向南望去,看到赤白青云,那是扶桑大帝君的三素云,存想和默念咒语的方法与上相同。

第五道命籍,立秋的清晨,向正西望去,看到白赤紫云,那是太素真人天皇白帝君的三素云,存想和默念咒语的方法与上相同。

第六道命籍,秋分的清晨,向南望去,看到素赤黄云,那是南极真人上皇赤帝的三素云,存想和默念咒语的方法与上相同。

第七道命籍,立冬的清晨,向西南望去,看到绿紫青云,那是上清真人帝君皇祖的三素云,存想和默念咒语的方法与上相同。

第八道命籍,冬至的清晨,向正东望去,看到硃碧黄云,那是太霄玉妃太虚上真人的三素云,存想和默念咒语的方法与上相同。

以上八道命籍的日月未到一两天前,先沐浴烧香,等待至日,按时出去观望,一顿饭的时间后回到室内,阴雨天则不观望。如果不是这些日子忽然看到这些云,也要按照上述方法礼拜和默念咒语,效果是平时的三倍。无论是前世今生,罪孽未除,忏悔不彻底,宽恕迟缓,功行难以进展,魔试不知,大多导致退步,衰老易至,求升难期,一旦进入长夜,幽苦无尽。修行的学子,悟到这一点会惊心动魄,立下誓言仰慕,感通玄灵,能得到命籍,彻底断除罪根,解释恶结,滋长善源,群邪不敢侵犯,得道必速。专心密修,必有灵验。

◎八道秘言

在闲静的心境中,空旷明朗,虚静真实,逸想妙观,腾跃玄人。如果真诚感通上界,精悟辉晨,也能见到丹景之气,三素飞云,八舆硃辇,紫霞琼轮,上清净眄,徊辔三元,高皇秉节,灵童攀辕,太素拥盖,南极临轩。此时冥光外映,濛蔚龙颜,象烛太虚,流逸七观。你若能见到这些,则白日升仙,不再需要凝霜濯华,玄映金丹。

第一道秘言说:在八节日的清晨,向北望去,看到紫绿白云,那是三元君的三素飞云,此时三元君乘八轮之车,前往天帝处。你若见到,应当再拜,自陈心愿,乞求侍奉在车驾旁。三次见到元君的车驾,则白日升仙。

第二道秘言说:在八节日的夜半,向东北望去,看到玄青黄云,那是太微天帝君的三素云,此时太微天帝君乘八景之车,前往高上玉皇处。四次见到天帝的车驾,则白日有龙车迎接升天。

第三道秘言说:在甲子上旬的戊辰、己巳日的清晨,向西北望去,看到紫青黄云,那是太极真君真人的三素云,此时太极真君太极真人乘玄景绿车,前往紫微宫。九次见到太极车驾,则白日升仙。

第四道秘言说:在甲戌上旬的戊寅、己卯日的清晨,向东北望去,看到赤白青云,那是扶桑大帝君的三素云,此时扶桑公大帝君乘光明八道之车,前往太微宫。七次见到,则白日有云龙迎接升天。

第五道秘言说:在甲申上旬的戊子、己丑日的清晨,向正西望去,看到白赤紫云,那是太素上真白帝君的三素云,此时太素上真人白帝君乘翛条玉车,前往玉天玄皇高真处。十四次见到,则白日升仙。

第六道秘言说:在甲午上旬的戊戌、己亥日的清晨,向正南望去,看到素赤黄云,那是南极上真赤帝君的三素云,此时南极上真赤帝君乘绛琳碧车,前往阆风台。十次见到,则白日升仙。

第七道秘言说:在甲辰上旬的戊申、己酉日的清晨,向西南望去,看到绿紫青云,那是上清真人的三素云,此时上清真人乘玄景八光丹车,前往高上九天帝君处。四次见到,则太一来迎接,白日升仙。

第八道秘言说:在甲寅上旬的戊午、己未日的清晨,向正东望去,看到硃碧黄云,那是太虚上真人的三素云,此时太虚上真人乘徘徊玉车,前往太微天帝君处。十五次见到,则白日升仙。

以上八道秘言,见到的人应当再拜自陈,方法如上。三素云各有颜色,色气上下相叠,如上述所说。例如在八节日见到三元三素云,则紫云在上,绿云次之,白云在下,相互叠加,你要仔细观察。上旬指的是甲子日初入月的上十天内有甲子日。如果不是这些日子见到这些云,也要礼拜祝祷,效果是平时的三倍,其他日子效果与甲子日相同。修行九真司八道之事的人,天人会卫护,真皇会守护其命骨。没有仙名玉籍的人,也无法遇到这部经典。见到这部经典的人,都是玄书宿名,注定成为仙人。

创造十方世界,坚定地保存玄妙的真理,保护并稳固灵性的根基,玄妙的谷中孕育着华美的婴儿,灌溉映照着沉静的珍宝,漱洗月亮,咀嚼太阳,以此进入天门。

金铛向上倾注,玉珮执掌关卡,青色与白色分明,适应我的泥丸宫,宝液封闭精气,炼化柔软的身形,三位君主护卫,穿着丹绛色的裙子,披着珠绣的华美披肩,穿着飞锦青裙,带着月亮衔着太阳,头戴紫冠,安坐在明堂中,阴气以七元为主,黄庭中的戊己,堵塞并镇压邪恶的源头,恭敬地管理两位儿子,无英和白元,桃康三位老者,守护我的生门,贯通五府十二经络,吐纳六宫,魂魄欢欣。

消除百病,驱除热气和寒气。

两种景象交织,万神内心欢愉,有明确的经文,飞升到南轩。

手持金铛玉珮,八种玄妙的光辉,九天共同灵验,玄母齐集房中,阴气滋养阳气引导,明色鲜艳容颜,位刻在丹室,名字题写在帝宫,三週九度,与命运混同。

这是玉珮宝文,太极玄真的经典。

能够修炼此经的人,都能飞行于太虚之中,自由放逸于九清之上,白简记录,东华书名。

西王母命令将此经刻写在昆仑山的玄圃之室,若非清虚之质,不得窥探参悟。

想要腾飞九清,宴请南轩,回玉珮于明堂,引金铛于泥丸,降魂真于晨灯,招飞景于帝君。

凡是修行此道的人,常在傍晚躺下时,两手抚心,闭目在景象中,存想玉珮青阳之气,光色混沌,如月之圆,灵映兆身,洞达一形。

魂精帝君姓开明,形长九寸,头戴紫冠,披着珠绣华披,穿着飞锦青裙,带着月亮衔着太阳,乘御青鸟,在青光之中下降兆身,安镇泥丸。

兆当叩齿九通,咽液二十七次,阴咒曰:

玄元太灵,九天魂精,晨灯朗映,结炁光青,号曰玉珮,洞耀太明,带月衔日,建符执铃,华光流焕,普天郁冥,乘空控翮,丹辕紫軿,先晏三元,回降我形,镇在泥丸,下流黄庭,检魂束魄,万鬼安宁,五藏结络,九穴华荣,八景腾飞,升入玉清。

完毕,以手相摩令热,拭目十四次,咽炁三次停止,便躺下。

如此则魂安魄宁,万神镇宫,内固灵气,外塞邪源,八景变化,炼真变仙。

修行九年,能够洞见幽冥,逆究未然,坐在立亡,与神对颜;十八年道成真降,飞行上清。

学无此法,则三魂不守,七魄不宁,三尸飞翔,九虫奔惊,攻伐形内,来邪通精,神炁散游,体不洁清。

徒劳咽液,损炁丧灵。

有得此道,克成长生,宝慎密修,命胡可倾?

金铛者,九天魄灵,九天之上名曰虹映,一曰上清华盖阴景之内真,处上清之馆太霄之中,结白烟之炁,灵映九天,白光奕奕,洞观上清,色如白云,形如玉山。

上有琼林之宫,则魄灵帝君所处。

《太霄隐书》云:金铛之经,于玄台北轩之内。

文曰:欲求飞仙,当炼魄灵。

魄灵魂精,九天俱生,二景缠绵,双神洞明,右回金铛,左旋玉铃,流光紫虚,耀真上清,飞行太极,下造八冥,坚存玄真,保固华婴,日月交溉,玄谷益盈。

玉珮金铛,青白分明,镇我明堂,魂安魄宁,是谓华盖。

九天帝灵,紫绣珠帔,飞罗丹裙,带日衔月,首建华精,安坐明堂,阴以七星,上降陵梵,务猷、黄宁三老帝尊,固我长生,通彻胃管六府五庭,虹映缠络,万神卫形。

有得其文,飞升上清。

此金铛宝文,上清阴景之内真,能修之者,皆上步霄霞,遨游太极,寝宴九空,游行紫虚也。

西王母令刻书此文于昆仑山积石之阴,自无玄图帝简、录字丹台,此文不可得而披也。

夫欲腾景九霞之上,运身上清之中,回金铛于泥丸,引玉珮于明堂,降华盖于虹映,招飞景于帝君者,常以鸡鸣天光未分之时,叩齿二十四通,思金铛白云之气,光色奕奕如玉山,映灵兆身,洞达一形。

魄灵帝君姓晖,讳鞬元,形长九寸,头建华冠,披紫绣珠帔,飞罗丹裙,带日衔月,乘白翮之鸾,在白光之中下降兆身,入明堂之中。

便引炁二十四咽,阴咒曰:

九天魄灵,元始上真,虹映峨峨,白光玉山,号曰金铛,天帝之神。

带日衔月,迅辔白鸾,上宴玉清,出入三元,回降我形,安镇灵关,拘魂御魄,万神自欢,五内生华,灵秀玉颜,策云飞行,上升帝晨。

毕,摩两掌令热,拭额十四次,捻两目后十四次,咽液十四次停止。

此则金铛下映,帝君安镇,万神总归,身生光明,行之九年之内,飞行上清矣。

又当以月一日及甲子太岁本命之日,清斋入室,白书九天魄灵太霄阴符于青纸上,夜半向东方,叩齿二十四通,诵金铛之经一遍,存金铛白气之光,当奕奕洞明如玉山,灵映兆身,洞匝一形。

兆引白光二十四咽止,服太霄阴符,微咒曰:

玄阴七云,九天魄精,玉山奕奕,虹映上清,金铛玉珮,与天同生,二景缠绵,下降我形,列奏丹台,刻书紫名,得乘飞舆,流黄郁冥,飞空腾虚,升入洞庭,上享无极,与天齐灵。

毕,摩两掌,拭额二十七次,手接目外皆七次,又咽气二十一次停止。

○黄衣童

《华阳诸洞记》曰:黄衣童者,即玉珮金铛之官耳,凡坐上常有一人共坐昉昲者,即太极真人也,时或往来。

盖受行玉珮金铛经者,自然致太极真人耳。

唁云:“服九灵日月之华,得降我太极之家”,此之谓也。

凡修太霄之道,存回金铛玉珮之法,当兼日月之精,以炼五胎之神,招日中五帝,月中五夫人,二景玄映,下降我形,使面有玉泽,体发奇光,内外洞朗,心聪目明,于是玉珮可挹,金铛可旋也。

魂魄帝尊将憩子之房,晨灯虹映之光将可立升也。

◎流金火铃振威大祝附

流金火铃,以太上大道君游宴之圆光,上激九天之威,下灭六天之凶,玄光灵映道君之项,流照八极四十万里,三天立正之初,罢除六天之始,以传太微天帝君神文,藏于琼宫玉房之内,灵光自明,焕赫上清,飞龙毒兽翼其侧,紫云玄晖盖其巅,玉华之女、金真之童各三百人典卫

灵文,散发的香气在虚空中飘荡,经过七千年的演化生成了五符,光芒照耀八方,因此有五方营卫的官员。

太微天帝君将这些灵文传授给金阙后圣道君,后圣道君又将其交给上相青童君,让他传授给那些成为真人的人,佩戴这些灵文可以游历上清天。

学习真道的人,如果没有流金火铃和项上圆光,都无法登上三光。

如果有金骨玉质,名字被记录在青宫,得到这些灵文并佩戴它们,行走时,诸天诸地、四海五岳,以及所有的圣仙官员,都会恭敬地前来迎接,净光震撼,所制之物不轻,三元立即派遣三十六名玉女玉童来保护他。

佩戴这些灵文九年,可以乘坐八景玉轝,在太空中飞行。

流金火铃是九星的精华,又名圆光太上之威幸,诞生于九天之前,凝结成文,光芒灿烂,照耀十方,悬挂在太上之项,经过七千年演化生成了五铃神符,玄降太微天帝君,威摄八极天的魔神,布于霞庭,统领天下。

太上大道君珍视这些道法,告诫普天主司真仙要严格审查,防止轻易泄露。

只有具备真仙之才的人才能佩戴这些符。

如果不按照玄科的规定,轻易传授给非真仙之人,亵渎灵文,七祖都会受到惩罚,先师也会被贬为鬼官。

用紫缯二尺二寸,用朱砂书写,戴在头上。

如果有金名玉骨,得到这些灵文,都是宿命应仙。

佩戴符的人,出入游行时,要常常想象自己项上有圆光,照耀四十万里之外,九年之中要专心念真,清斋笃志,才能得到真灵下降,圆光自明,乘空而行,坐在立亡。

◎五铃登空虚保仙上符在本经

流金火铃内存振威大祝

修佩流金火铃,出入远近,经历危险,在疾病和灾难中,要存想真光以自卫,开辟万里之路,出发时,正对方向,叩左齿二七次,咽气三十六次,想象所在之处的景象,山林、草木、人民、禽兽、神灵,清晰明朗,都来朝拜我身;

想象北斗七星覆盖在我头上,左目为奔星,右目为迅电,光芒灿烂,奔星照耀九万里外的道路,山林、草木、人民、屋宅、兵寇、鬼气全部消灭,四道豁然开朗。

于是祝曰:

前开后闭,天平地昂,神公出游,四道开张。当令天地,通我桥梁,前后左右,洞达八方,我左掷奔星,右迅电光,流火万里,何妖敢当?太一将送,万神来迎,有所之向,靡不吉良。乘云驾虚,上升太空。

完毕,引导二目的精气,各归其位,左取七气,右取七气,咽下,完毕。

这样可以冒险涉艰,攻鬼伐兵,气无不响应,响应迅速,此法至妙,不得妄传,只能口口相授,要谨慎对待。

五帝流铃五符,威制极天之魔,召摄五方神灵,上应五晨参落七元,下应人身九孔七明,周天竟地,无所不关,无幽不测,无细不鉴。

有符则光见,掷符则振威。

你若佩戴这些符,口授师言,若在人间遇到恶鬼之地,要作振威大祝。

北向闭气十二息,想象五方气覆盖全身内外,昏暗无所见,于是叩齿三十六次,咽五方气,每方三咽,气徐徐进入身体,想象我两目童子,光如流星,照耀五方。

于是祝曰:

天元七精,五帝流铃,焕掷电光,如天奔星,光耀十方,照鬼真形,有何小妖,当我生门;太上有命,诛戮无亲,屠肝刳腹,绝鬼灭精。千千皆摧,万万皆倾。神威吐祝,摄录无停。

于是咽气三十六次停止。

这样一祝,五方神官都会保护你的生命,迅速摄录所在有灵之气,束缚到庭。

三祝,则鬼王灭种。

若进入五岳,周游山川,冒险履峻,都要在未到其处五步时,叩左齿三十六次。

若去东岳,想象东方青帝希林珠官属九千人,护卫我前后左右,用青霞之气覆盖我身;

若去南岳,想象赤帝丹玄子官属八千人,护卫我前后,用绛云之气覆盖我身;

若去西岳,想象西方白帝少皓灵官属六千人,护卫我前后,用素霞之气覆盖我身;

若去北岳,想象黑帝玄冥皓官属五千人,护卫我前后,用皁云之气覆盖我身;

若去中岳,想象黄帝执中元官属万二千人,护卫我前后,用黄云之气覆盖我身。

完毕,祝曰:

乾元耀灵,七星玄精,五斗华盖,绕络我形,五色飞霞,混合交并,身佩七元,流金火铃,焕掷无方,极天郁冥,五帝神官,驱策天兵,为我摄制,山川土地,千鬼万灵,皆来束首,自送真形,前诛后戮,所捕无停。

完毕。

这样一祝,天魔灭迹,万鬼来朝,游行五岳,履涉山川,无复试观之患,五岳仙官自奉送五芝玉英来给子身。

若在军寇之中,悬白之下、厄难之处,要叩右齿十二次,想象七星覆盖我身,玄光洞映,周匝一体,想象肝为木星出在左,肺为太白星出在右,心为荧惑星出在前,肾为辰星出在后,脾为镇星出在胸,上令五星精气,缠绕前后,我身居斗魁之中、五星之下。

又想象五帝神官护卫我左右。

祝曰:

天为我屋,地为我床,五岳山河,为我桥梁,玄斗元精,为我衣裳。藏身七元之内、流火之乡,度我者太一务猷,过我者白元无英,灾不能干,兵不能伤,当令我身上诣金阙九老之京。

完毕。

这样在屈厄之中,垂终之命, 便得解脱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秘要诀法部-卷七-注解

八道命籍:道教经典之一,描述了日月运行的八条路径,以及通过观察这些路径上的云气变化来修炼成仙的方法。

太素三元君:道教中的高级神灵,掌管自然之章,被认为是修炼成仙的重要指导者。

太上灵都紫房:道教中的神圣之地,被认为是太素三元君的居所,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神圣和纯洁。

金章玉华:指道教中的高级神灵或仙人,象征着高贵和神圣。

东海小童、四极真人、西城王君:道教中的神灵或仙人,各自掌管不同的领域,象征着道教的多神信仰。

玄名帝简紫、字青宫玉藏:指道教中的高级神灵或仙人,象征着神秘和神圣。

日月四时八节:指日月运行的八条路径,象征着时间的循环和自然的变化。

赤道、黄道、青道、白道、黑道:道教中描述日月运行路径的术语,象征着阴阳五行的变化。

三素飞云:道教中描述神灵或仙人出行的云气,象征着神圣和神秘。

太微天帝君、太极上真君、扶桑大帝君、太素真人天皇白帝君、南极真人上皇赤帝、上清真人帝君皇祖、太霄玉妃太虚上真人:道教中的高级神灵或仙人,各自掌管不同的领域,象征着道教的多神信仰。

八道秘言:道教中的秘传修炼方法。

七魄:道教认为人有七魄,分别是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主管人的七情六欲。

三魂:道教认为人有三魂,分别是胎光、爽灵、幽精,主管人的精神活动。

龙虎:在道教中,龙虎常用来比喻阴阳、水火等对立统一的概念。

地关:指人体的重要部位,通常与修炼有关。

灵光之云:道教中形容修炼有成时,魂魄所化成的祥瑞之云。

玉童玉女:道教中的仙童仙女,常作为侍奉神灵的存在。

斋盟:道教中的一种仪式,通过斋戒和盟誓来表达虔诚和决心。

九素上书:道教经典之一,内容涉及修炼和神仙之术。

太极中真玉文:道教经典,讲述太极和真玉的修炼方法。

八道金策:道教经典,涉及八种修炼之道。

四极明科:道教中的一种戒律或规范。

九真太上真文:道教经典,讲述九真和太上的修炼方法。

黄老隐法:指黄帝和老子的隐秘修炼方法。

太上镇生五藏云腴之法:道教中的一种修炼方法,旨在保护和增强五脏。

神州四极法:道教中的一种戒律或规范。

元气:道教中的基本概念,指宇宙的根本能量。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道教认为它们是构成世界的基础。

三光:指日、月、星三光,象征着天界的至高境界。

真君:道教中的高级神灵,通常指修炼有成者。

叩齿:道教修炼中的一种仪式,通过叩齿来集中精神。

咽液:道教修炼中的一种仪式,通过吞咽唾液来增强体内能量。

玉珮金铛:道教中的一种法器,常用于修炼和仪式中。

青鸟:道教中的神鸟,常作为传递信息的使者。

紫书:道教中的神圣文书,通常由神灵传递。

玉清:道教中的最高天界之一,常用来形容神仙居住的地方。

太霄:道教中的天界之一,常用来形容神仙居住的地方。

青阳之炁:道教中的一种能量,常用来形容修炼有成时的祥瑞之气。

十方:佛教术语,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泛指整个宇宙空间。

玄真:道教术语,指深奥玄妙的真理或道教的真谛。

灵根:道教术语,指人体内的根本生命力或灵性之源。

泥丸:道教术语,指人体头部的一个穴位,被认为是精神活动的中心。

黄庭:道教术语,指人体内的一个部位,被认为是修炼内丹的重要场所。

无英、白元:道教中的两位神祇,分别代表无上的英明和纯洁的元气。

桃康三老:道教中的三位神祇,代表长寿和健康。

五府十二之纶:道教术语,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及其相关的经络系统。

六宫:道教术语,指人体内的六个重要部位或器官。

南轩:道教术语,指南方的一个神秘空间,象征修炼成仙的境地。

九天:道教术语,指宇宙中的九个高层天界,象征极高的修炼境界。

西王母:道教中的女神,被认为是长生不老的象征。

昆仑之山:道教中的神山,被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玄圃之室:道教术语,指昆仑山上的一个神秘空间,象征修炼的圣地。

清虚之质:道教术语,指修炼者达到的一种纯净无染的精神状态。

九清:道教术语,指宇宙中的九个清净天界,象征极高的修炼境界。

晨灯:道教术语,指修炼时的一种精神状态或象征光明和智慧。

帝君:道教中的高级神祇,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力量。

金铛:道教术语,指一种象征九天魄灵的法器或符号。

玉珮:道教术语,指一种象征玉珮青阳之气的法器或符号。

八景:道教术语,指修炼时出现的八种神秘景象或境界。

太极:道教术语,指宇宙的本源或最高的道。

太虚:道教术语,指宇宙的虚空或无限的境界。

白简:道教术语,指一种象征纯洁和神圣的文书或符号。

东华:道教术语,指东方的一个神秘空间,象征修炼成仙的境地。

灵文:指具有神秘力量的文字或符咒,常用于道教仪式中,具有驱邪、护身等功效。

五符:道教中的五种符咒,象征五方神灵的力量,常用于护身、驱邪等仪式。

太微天帝君:道教中的一位高级神祇,掌管天界事务,常与金阙后圣道君等神祇共同传授道法。

金阙后圣道君: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祇,常与太微天帝君共同传授道法,象征着至高无上的道法传承。

上相青童君:道教中的一位神祇,负责传授道法给真人,象征着道法的传承与护佑。

流金火铃:道教中的一种法器,象征九星之精,具有强大的威力和护身作用。

圆光:道教中的一种神秘光环,象征着修行者的道行和护佑力量。

金骨玉质:指修行者具有极高的道行和天赋,象征着其与仙道有缘。

玄名青宫:道教中的一种称号,象征着修行者在天界的地位和道行。

三元:指天、地、水三元,象征着宇宙的三大本源力量。

八景玉轝:道教中的一种神秘交通工具,象征着修行者能够飞行太空,达到至高境界。

九星之精:指九颗星辰的精华,象征着宇宙的神秘力量和护佑。

太上大道君:道教中的一位至高神祇,象征着道法的至高无上和神秘力量。

紫缯:一种紫色的丝织品,常用于道教仪式中,象征着神圣和护佑。

硃书:用朱砂书写的文字或符咒,象征着神圣的力量和护佑。

五帝流铃:道教中的一种法器,象征着五方神灵的力量,具有强大的威力和护身作用。

五晨参落七元:道教中的一种神秘仪式,象征着五方神灵的力量和护佑。

九孔七明:道教中的一种神秘概念,象征着人体的九窍和七窍,与宇宙的神秘力量相通。

五岳: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象征着中国的五大名山和神灵的居所。

五芝玉英:道教中的一种神秘宝物,象征着仙界的灵药和护佑。

七星:指北斗七星,象征着宇宙的神秘力量和护佑。

五帝神官:道教中的五位神祇,象征着五方神灵的力量和护佑。

太一务猷:道教中的一位神祇,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护佑力量。

白元无英:道教中的一位神祇,象征着护佑和神秘力量。

金阙九老之京:道教中的一种神秘境界,象征着天界的至高境界和护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秘要诀法部-卷七-评注

《八道命籍》是道教经典之一,描述了日月运行的八条路径,以及通过观察这些路径上的云气变化来修炼成仙的方法。这部经典不仅反映了道教对自然和宇宙的理解,还体现了道教修炼成仙的核心思想。

文本中提到的太素三元君、太上灵都紫房、金章玉华等神灵和神圣之地,象征着道教的多神信仰和神圣性。这些神灵和神圣之地不仅是道教修炼成仙的重要指导者,也是道教信徒崇拜的对象。

日月四时八节、赤道、黄道、青道、白道、黑道等术语,反映了道教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这些术语不仅描述了日月运行的路径,还象征着阴阳五行的变化,体现了道教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遵循。

三素飞云、太微天帝君、太极上真君、扶桑大帝君、太素真人天皇白帝君、南极真人上皇赤帝、上清真人帝君皇祖、太霄玉妃太虚上真人等神灵和仙人,象征着道教的多神信仰和神圣性。这些神灵和仙人不仅是道教修炼成仙的重要指导者,也是道教信徒崇拜的对象。

八道秘言描述了通过观察云气变化来修炼成仙的方法,体现了道教的神秘和神圣。这些秘言不仅是道教修炼成仙的重要方法,也是道教信徒追求长生不老的重要途径。

总的来说,《八道命籍》不仅是一部道教经典,更是一部反映道教对自然和宇宙理解的重要文献。它通过描述日月运行的八条路径和云气变化,体现了道教修炼成仙的核心思想,同时也反映了道教的多神信仰和神圣性。这部经典不仅对道教信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研究道教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段文本是道教经典的一部分,涉及修炼、神仙之术和仪式。文本中详细描述了修炼的方法和仪式,如斋盟、叩齿、咽液等,这些都是道教修炼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些仪式,修炼者可以集中精神、增强体内能量,从而达到修炼的目的。

文本中还提到了许多道教中的重要概念,如七魄、三魂、龙虎、五行等。这些概念在道教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了宇宙的基本构成和运行规律。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修炼者可以更好地掌握修炼的方法和技巧。

此外,文本中还提到了许多道教经典,如《九素上书》、《太极中真玉文》、《八道金策》等。这些经典是道教修炼的重要参考,包含了丰富的修炼方法和神仙之术。通过研读这些经典,修炼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道教的教义和修炼方法。

文本中还描述了道教中的一些神灵和仙童仙女,如玉童玉女、真君等。这些神灵和仙童仙女在道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常作为修炼者的守护者和引导者。通过与这些神灵和仙童仙女的互动,修炼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修炼经验和指导。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是道教修炼的重要参考,包含了丰富的修炼方法、仪式和概念。通过研读和理解这些内容,修炼者可以更好地掌握道教的修炼方法和技巧,从而达到修炼的目的。

这段古文是道教修炼的经典文献,充满了神秘和玄妙的色彩。文中详细描述了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神秘景象和境界,如‘十方’、‘玄真’、‘灵根’、‘泥丸’、‘黄庭’等,这些都是道教修炼中的重要概念,象征着修炼者内在的精神和生命力。

文中提到的‘无英、白元’、‘桃康三老’等神祇,代表了道教中的各种神灵和力量,象征着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所依赖的外在力量和内在的灵性。这些神祇的存在,不仅为修炼者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也为修炼者指明了修炼的方向和目标。

文中还提到了‘五府十二之纶’、‘六宫’等人体内的器官和经络系统,这些是道教修炼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象征着修炼者内在的生命力和能量流动。通过修炼这些器官和经络,修炼者可以达到内外兼修、身心合一的境界。

文中提到的‘南轩’、‘九天’、‘西王母’、‘昆仑之山’、‘玄圃之室’等神秘空间和神祇,象征着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目标。这些神秘空间和神祇的存在,不仅为修炼者提供了精神上的寄托,也为修炼者指明了修炼的方向和目标。

文中还详细描述了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神秘景象和境界,如‘晨灯’、‘帝君’、‘金铛’、‘玉珮’、‘八景’等,这些都是道教修炼中的重要概念,象征着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神秘体验和境界。通过这些神秘体验和境界,修炼者可以达到内外兼修、身心合一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是道教修炼的经典文献,充满了神秘和玄妙的色彩。文中详细描述了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神秘景象和境界,如‘十方’、‘玄真’、‘灵根’、‘泥丸’、‘黄庭’等,这些都是道教修炼中的重要概念,象征着修炼者内在的精神和生命力。通过修炼这些器官和经络,修炼者可以达到内外兼修、身心合一的境界。

这段文本是典型的道教经典文献,充满了神秘的道教符号和仪式描述。文本中提到的‘灵文’、‘五符’、‘流金火铃’等法器,象征着道教中的神秘力量和护佑作用。这些法器不仅是修行者护身的工具,更是他们与神灵沟通的媒介。通过这些法器,修行者能够获得神灵的护佑,达到飞升天界的境界。

文本中提到的‘太微天帝君’、‘金阙后圣道君’、‘上相青童君’等神祇,象征着道教中的至高神权和道法传承。这些神祇不仅是道法的传授者,更是修行者的护佑者。通过与这些神祇的沟通,修行者能够获得道法的真谛,达到飞升天界的境界。

文本中提到的‘金骨玉质’、‘玄名青宫’等概念,象征着修行者的道行和天赋。这些概念不仅是修行者与仙道有缘的象征,更是他们能够获得神灵护佑的标志。通过这些概念,修行者能够获得神灵的认可,达到飞升天界的境界。

文本中提到的‘三元’、‘八景玉轝’、‘九星之精’等概念,象征着宇宙的神秘力量和护佑。这些概念不仅是修行者与宇宙力量沟通的媒介,更是他们能够获得神灵护佑的工具。通过这些概念,修行者能够获得宇宙力量的护佑,达到飞升天界的境界。

文本中提到的‘五岳’、‘五芝玉英’、‘七星’等概念,象征着中国的五大名山和神灵的居所。这些概念不仅是修行者与神灵沟通的媒介,更是他们能够获得神灵护佑的工具。通过这些概念,修行者能够获得神灵的护佑,达到飞升天界的境界。

文本中提到的‘五帝神官’、‘太一务猷’、‘白元无英’等神祇,象征着道教中的护佑力量和神秘力量。这些神祇不仅是修行者的护佑者,更是他们能够获得神灵护佑的工具。通过这些神祇,修行者能够获得神灵的护佑,达到飞升天界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充满了道教的神秘符号和仪式描述,象征着修行者与神灵、宇宙力量的沟通和护佑。通过这些符号和仪式,修行者能够获得神灵的护佑,达到飞升天界的境界。这段文本不仅是道教经典文献的典型代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思想的重要体现。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秘要诀法部-卷七》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482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