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君房(约10世纪—11世纪),北宋道士,曾任道官,主持编撰道教典籍。他以整理和传播道教文献闻名。
年代:编撰于北宋真宗年间(11世纪初)。
内容简要:《云笈七签》是道教经典丛书《道藏》的精华选编,共122卷。书中收录了道教修炼、符箓、斋醮、神仙传记等内容,系统总结了道教的教义、方术和经典文献。它是研究道教思想与实践的重要文献,被誉为“小道藏”,对后世道教发展影响深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杂法部-卷一-原文
◎沐浴
《太上素灵经》云:太上曰:兆之为道,存思《大洞真经》,每先自清斋,沐浴兰汤。
《太上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云:道言,行道之日,皆当香汤沐浴。
《黄箓简文经》云:奉经威仪,登斋诵经,当沐浴以精进。若神气不清,则魂爽奔落。
《紫虚元君内传》云:夫建志内学,养神求仙者,常当数沐浴以致灵气,玉女降祥,不沐浴者,故气前来,三宫秽汙。
《仙公请问经》云:经洿不以香水洗沐,则魂魄奔落,为他鬼所拘录。
《三元品戒》曰:常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平旦、中夜沐浴,东向以杓回香汤,左转三十二遍,闭目思日光在左目上,月光在右目上,五星缠络头上,五云盖体,四灵侍卫。讫,便叩齿三十二通,祝曰:
天澄气清,五色高明。日月吐晖,灌我身形。神津内澳,香汤炼形,光景洞曜,焕映上清。气不受尘,五府纳灵。罪灭三涂,祸消九冥,恶根断绝,福庆自生。今日大愿,一切告盟。身受开度,升入帝庭。毕,仰咽液三十二通止,便洗沐。毕,冠带衣服,又叩齿十二通,祝曰:
五浊以清,八景以明,今日受秬,罪灭福生。长与五帝,齐参上灵。祝毕,便出户入室,依法行道。夫每经一殗,皆须沐浴,修真致灵,特宜清净,不则多病。经真官,计人罪过。沐浴香汤。用竹叶、桃枝、柏叶、兰香等分内水中,煮十数沸,布囊滤之去滓,加五香,用之最精。
《太丹隐书洞真玄经》云:五香沐浴者,青木香也。青木华叶五节,五五相结,故辟恶气,检魂魄,制鬼烟,致灵迹。以其有五五之节,所以为益于人耶。此香多生沧浪之东,故东方之神人,名之为青水之香焉。又云:烧青木、薰陆、安息胶于寝室头首之际者,以开通五浊之臭,绝止魔邪之炁,直上冲天四十里。此香之烟也,破浊臭之炁,开邪秽之雾。故天人玉女,太一帝皇,随香炁而来,下憩子之面目间焉。烧香夜,特亦常存而为之。
《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云:上学之士,服日月皇华金精飞根黄气之道,当以立春之日清朝、煮白芷、桃皮、青木香三种,东向沐浴。
《西王母宝神起居玉经》云:数澡浴,要至甲子当沐浴,不尔,当以几音羁月日旦,使人通灵浴。不患数,患人不能耳。荡练尸臭,而真气来入。
又云:太上九变十化。
《易新经》曰:若履殗秽及诸不净处,当洗澡浴,盥解形以除之。其法用竹叶十两、桃皮削取白四两,以请水一斛二斗于釜中煮之,令一沸出,适寒温,以浴形,即万殗消除也。既以除殗,又辟湿痹、疮痒之疾。且竹虚素而内白,桃即却邪而折秽,故用此二物以消形中之滓浊也。天人下游既返,未尝不用此水以自荡也。至于世间符水,祝漱外舍之,近术皆莫比于此方也。若浴者盖佳。但不用此水以沐耳。
《三皇经》云:凡斋戒沐浴,皆当盥汰五香汤。五香汤法,用兰香一斤,荆花一斤,零陵香一斤,青木香一斤,白檀一斤。凡五物切之,以水二斛五斗煮取一斛二斗,以自洗浴也。此汤辟恶,除不祥炁,降神灵,用之以沐,并治头风。
《太上七晨素经》云:每以月一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一月三取三川之水一斛一经云,三川水取三江口水。一经云,取三井水亦佳,鸡舌、青木香、零陵香、薰陆香、沉香五种合一两,捣内水中煮之,水沸便出,盛器之中,安著床上,书通明符著中以浴,未解衣,先东向叩齿二十四通,思头上有七星华盖,紫云覆满一室,神童散香在左,玉女执巾在右。毕,取水含仰漱左右三通,祝曰:
三光朗照,五神澄清。天无浮翳,地无飞尘。沐浴东井,受胎返形。三练九戒,内外齐精。玉女执巾,玉童散灵。体香骨芳,上造玉庭。长保元吉,天地俱并。毕,脱衣东向,先漱口三过,次洗手面,然後而浴也。浴毕,转西向阴祝曰:
浣浊除尘,洗秽返新。改易故胎,永受太真。事讫,取符沉著井中。
天帝君沐浴上法,受之元始天王。按法修行,体香骨芳,得为帝皇。传付天帝君修行,得流精紫光,覆冠帝身。天帝君传南极上元君。上元君修行,得流芳上彻,香闻三清。传付太微天帝君修行,五方自生神芝,来会帝房。传付上圣金阙君,金阙君修行,面生玉泽,体发奇光。传付上相青童君,青童君修行,香充三清,光映十方。此之妙道,非世所行,秘在南极紫房之内。有分应仙,当得此经,按文修行三元紫房,体生玉泽,面发奇光,神聪奇朗,究彻无穷,能行其道,白日登晨。
《外国放品经》云:沐浴金门,冠带神辉,学同天人,寿极二仪。高上合欢,万仙总归,正虚结符,永无倾危。
◎沐浴七事获七福
《沐浴身心经》云:沐浴内净者,虚心无垢;外净者,身垢尽除。存念真一,离诸色染,证入无为,进品圣阶,诸天纪善,调汤之人功德无量。天真皇人复白。
天尊未审五种香汤,获七福因,何者为是?何所修行?有何胜业?愿更开晓。天尊答曰:五香者,一者白芷,能去三尸;二者桃皮,能辟邪气;三者柏叶,能降真仙;四者零陵,能集灵圣;五者青木香,能消秽召真。此之五香,有斯五德。七福因者,一者上善水,二者火薪,三者香药,四者浴衣,五者澡豆,六者净巾,七者蜜汤。此七福因,能成七果:一者常生中国,为男子身;二者身相具足;三者身体光明,眼瞳彻视
四者髭发绀青,圆光映项;五者脣硃口香,四十二齿;六者两手过膝;七者心聪意慧,通了三洞经法。
◎沐浴吉日
正月十日,沐浴,令人齿坚。
二月八日,沐浴,令人轻健。
三月六日,沐浴,令人无厄。
四月四日,沐浴,令人无讼。
五月一日,沐浴,令人身光。
六月二十七日,沐浴,令人轻健。
七月二十五日,沐浴,令人进道。
八月二十二日,沐浴,令人无非祸。
九月二十日,沐浴,令人辟兵。
十月十八日,沐浴,令人长寿。
十一月十五日,沐浴,令人不忧畏。
十二月十三日,沐浴,得玉女侍房。
《洞玄真一五称符上经》云:黄帝曰:天老以小兆未知天炁,故受兆《灵宝五称符经》。按东井讠千清洁吉日,沐浴斋净,受灵宝符。
正月十日人定时。
二月八日黄昏时。
三月六日日入时。
四月四日日昳时。
五月一日日中时,二十九日巳时。
六月二十七日食时。
七月二十五日早食时。
八月二十二日日出时。
九月二十日鸡三鸣时。
十月十八日鸡初鸣时。
十一月十五日过夜半时。
十二月十三日夜半时。此皆当天炁月宿东井时,与神仙合会,此日兰汤沐浴巳也。
《老君河图修身戒》云:
正月十日人定时沐浴,除过无极。
二月八日黄昏时沐浴,除过二千。
三月六日日入时沐浴,除过三百。
四月十三日夜半时沐浴,除过二十。
五月一日日昳时沐浴,除过二十。
六月二十七日日中时沐浴,除过六百六十。
七月七日日中时沐浴,除过七百三十。
八月二十五日人定时沐浴,除过七十。
九月二十日日出时沐浴,除过九百六十。
十月二十八日平旦时沐浴,头白返黑,寿同仙人,除过无极。
十一月四日鸡鸣时沐浴,除过二十三。
十二月三十日夜半时沐浴,除过三千。
《洞玄二十四生图经》云:天河灌东井,石景水母精,圆光拂灵曜,玄晖莹高明。元始披重夜,天人逐月生。沐浴澜池上,龙负长更瓶。金童丽香华,玉女流五星。冠带濯玉津,炼度五仙形。体香万神降,乘景登高清。
《洞真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云:凡存念上道,呪除三尸之时,常当采取白芷草根及青水香,合以东流水,煮取其汁,以沐浴于身,辟诸血尸恶炁。可和香烧之,以致神明。若无青木香者,亦可单用白芷。
清虚真人曰:每至甲子,必当沐浴。
紫微夫人曰:沐浴不欲数者,魄之性也。性违魄返,是炼其浊秽,魄自亡矣。
《真诰》云:南岳夫人曰:浴不厌数,患人不能耳,数则荡炼尸臭,而真炁来入。
《金房度命上经》云:修度命回年之道,每以六癸之日,取北泉之水一斛,就本命日取白芷、桃皮、柏叶各一斤,合煮令沸,正中而浴。临浴之时,向本命叩齿九通,思玉童三人执巾在左,玉女二人擎香在右,紫云华盖覆到前後,微祝曰:
天地洞清,洗秽除尘。炼化九道,返形太真。百关纳灵,节节受新。清虚监映,内外敷陈。日吉时良,度命回年。玉童玉女,为我执巾。玄灵紫盖,冠带我身。使我长生,天地同根。毕,便浴。浴讫,还入室,东首而卧。取粉自饰,通身令币,仍摩两掌令热,拭面二七,又微祝曰:
天朗炁清,我身已精。尘秽消除,九孔受灵。使我变易,还反童形。引骨更生,体映玉光,面发金容。
《洞神经》第十二云:上元斋者,用云水三斛,青木香四两,真檀七两,玄参二两,四种合煮,一沸,清澄适寒温,先沐後浴。此难办者,用桃皮、竹叶剉之,水一二斛随多少,煮一沸,令有香气,人人作浴,内外同用之,辟恶,除不祥。沐浴室令香净,勿近圊溷,勿逼井灶,勿侵堂坛,勿用秽地,故厕牢狱,尸枢、堂居,皆不可用。
◎栉沐浴
道书云:凡道士理发将髻及沐头将散发之时,先叩齿七通,乃祝曰:
太帝散华,玄归大神。今日元吉,理发沐尘。辟恶除患,长生神仙。毕,乃髻之。竟,又叩齿七通,都毕。此名为太帝散华理发内法。令人终年不病,耳目聪明,头脑不痛。
凡道士浴身及洗手面之时,先临水叩齿三通,乃祝曰:
四大开朗,天地为常。玄水澡秽,辟除不祥。双童守门,七灵安房。云津炼灌,万炁混康。内外利贞,保兹黄裳。祝毕,又叩齿三通,乃洗手面。此名为澡秽除凶七房祝法。常能行之者,使人神明血净,辟诸凶气。
◎解秽并叙
夫神气清虚,真灵所守。身心混浊,邪气害人。入靖思真,要须清洁。不履众恶,吉祥止焉。道士女官,受法已後,特忌殗秽。诸不宜者,不在履限。
《玄都律》曰:民家殗污,不过晦甗不得入,治哭亦三日秽。三年之丧,未满百日,并不得书符奏章,朝真入靖。违者,夺?弄一纪。
太极法师曰:道士女官,先无殗秽,哭亦不殗,唯须佩箓者身。或被县官系闭出后,香汤沐浴解殗秽。三日已后,始得入靖。夫殗忌临尸,入产妇室及丧家斋食。产家三日并满月及见丧车、灵堂、六畜、生产、抱婴兒、胎秽、哭泣,不得言死亡事及不祥事。午前忌之,不得见血肉、死禽兽。寝卧栉发、饮食、便曲,并不得向北,便曲不得视三光。餐十二辰肉、鱼臊、五辛、并忌。若妇人有经通,不得近亦不得与同房寝卧,并造醮食及近道场。如梦泄亦须解秽。若见死柩丧车,速存火从自己心中直出,往烧之赫然,死柩丧车并为灰烬,便想烈风吹之。又闭目内
视,令火自焚,举体洁白,见秽气消灭即解矣。
又存一真人头戴箓中九凤真冠,口中含水喷洒,秽亦消解。
乃硃书解秽符在符本经。
书时三叩齿,称合明天帝日,闭气书之。
置水中,以刀子左搅水三币,想见北斗星在水中,祝曰:
百殗之鬼,速走万里,不走斩死。西方白童子,急急如律令。
则含水喷洒,秽气都散。
岁除日不浴,元日不沐,寻常五日一浴,十日一沐皆用桃竹。
◎朝礼
《朝真仪》云:每月一日、十五日、三元日、庚申、甲寅、甲子、八节、三会、本命等日,并须朝礼。
若与戊辰、戊戌、天父、天母杀害日,常日杀同者,即不可为之。
凡朝礼先一日,以桃汤澡浴如法在解秽篇,并不得食葱、薤、韭、蒜、乳酪等。
至其日,更洁衣服,执香炉,至靖户外,叩齿三通,微祝曰:
守靖玉女,四明功曹。今欲朝礼,愿通达上闻。
便开门先进左足,至香案前置炉案上,执简平立,临目叩齿三通,存思玉童玉女在香案左右,即长跪三,捻香。
讫,起,平立,又微偻身发炉,祝曰:
太上玄元五灵老君,当召功曹使者,左右龙虎君,捧香使者,三气正神,急上关启三天太上玄元道君。
臣今正尔烧香朝真,愿得九天正真生气降臣身中,令臣所启,速达迳御太清紫微宫真玄元大道君凡前。
毕起,存心若至金阙前,再拜讫。
又长跪,叩齿二十四通,祝曰:
正一盟威,弟子某甲稽首,归身,归神,归命。
太清玄元无极大道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帝君、天帝丈人、九老仙都君、九炁丈人、百千万重道炁,千二百官君,太清玉陛下,
臣幸资夙庆,得奉道真,窃不自揆,辄希长生,誓已立功修德,乞愿赦臣积生已来至于今日所犯元恶重罪,咸赐荡除,许臣自新,补复前咎,令九祖父母幽魂苦爽皆下拔九幽,上升天衢,令臣修道,克合诚精,削除死籍,注上玄箓。
阖门之内,共保元吉,生成之惠,实在于此。
臣某叩头便以简即叩头谨启若更有佗事任随意言之,但不得繁矣。
讫,又再拜,便于礼处伏地,以简叩头搏颊。
讫,复炉祝曰:
香官使者,左右龙虎君,捧香使者,三气正神,当令朝真之所,自然降金丹玉芝之英,百灵众真交会在此香火案前,令臣修道,克合至真,阖门受福,天下蒙恩,仙童玉女,侍卫香烟,传奏所启,径御
至真帝前烧香时勿反顾,顾则忤真气致哀应,又勿嚣喧,使至平明须了矣。
◎太素真人隐朝礼愿上仙法
受大洞上诀,施行雌一,读《太丹隐玄五晨金华经》者,常月密朝太素三元君,以正月十日、二月九日、三月八日、四月七日、五月六日、六月五日、七月四日、八月三日、九月二日、十月十一日、十一月十二日、十二月十三日夜,于寝静之室,烧香北向,心存三君,再拜。
讫,坐卧任意,稽首心祝曰:
谨启太上大道高虚玉晨太素紫宫三元帝君,中央黄老、无英、白元、玉皇大帝、五老高真、太极皇精玄皇玉君,某是大洞三景弟子,谨以吉日之夜,天关九开之间,上闻太上、太素、三元、玉皇真君前,乞得长生世上,寿无亿年,时乘黄晨绿盖龙辕,上诣紫庭,役使万神,侍卫四明太素帝君。
毕,常当行之,勿令人知也。
此太极真人隐朝三元夜礼愿之道也。
昔常安季仲子不知他道,又亦不施行太丹之事,三元之法,唯偶得此隐朝之道,按行之三十年,得乘云驾欻,升入玄洲。
仙人王履冰、赵双成、范叔友、管平阿、李明延、安生之辈,皆得此道而升昆仑之房,或在神洲,或在三玄宫也。
◎朝极
旨曰:月用一日一年有四日,不同常步日及上生日。
不同者及同者并依常法竟,各依时王朝。
若甲子日、八节日、与四时同者,亦止一步而为二朝,以王星为始。
若欲各步各朝,以午时朝极,子时朝中元。
旨曰:春正月一日、二月二十日、三月二十七日。
旨曰:步纲毕,正身入斗魁中,东向,视岁星,象在肝中步毕,仍于弼上左回身,左足先下,入魁中,对天枢下阴精弼星之间,东向,右足并立,闭气临目,存岁星精象,圆如珠,青光照洞,从天来下,飞入我口,小开口受而吞之,迳在肝中,内外合映,良久乃通气开目。
馀星皆仿此,各依本色及所生之藏。
旨曰:再拜好安处两足拜跪,勿令犯诸星纲。
跪长极,并当以膝纲上,不尔不得也。
旨曰:心祝曰:
太岁元神,木公九元,阳华玄气,尽来入身。
旨曰:祝毕,叩齿九通毕起左回登天枢而出,若值六甲日,仍左行步三台。
非六甲日,左行诣五星纲口,馀四朝仿此。
旨曰:夏四月八日、五月六日、六月十八日。
旨曰:正身入斗魁中,南向视荧惑星,象在心中,再拜跪,心祝曰:
南上元神,火阳四光,仲离丹水,来入丹房。
旨曰:祝毕,叩齿九通。
毕起出。
旨曰:秋七月七日、八月二十日、九月九日。
旨曰:正身入斗魁中,西向,视太白星,象在肺中,再拜跪,心祝曰:
西上太玄,金精七通,玉元二帝,气回胎脑。
旨曰:祝毕,叩齿九通。
毕起出。
旨曰:冬十月五日、十一月三日、十二月六日。
旨曰:正身入斗魁中,北向,视辰星,象在肾中十月、十一月在左肾,十二月在右肾,再拜跪,心祝曰:
北玄紫辰,金车水元,龙胎化灵,来入一身。
旨曰:祝毕,叩齿九通毕起出,甲子日、八节日,正身入斗魁中弼星,後入阴精弼星中间,对向真人星,令得拜跪。
旨曰:向真人星,存镇星,象
在脾中,再拜跪,心祝曰:
太极九真,流康阴根,飞一却盖,来入泥丸。旨曰:祝毕,叩齿九通。毕起出。若值六甲日,即步三台。非六甲日,乃便步五星。行之十四年,七星之精下化成神人,并乘流零八景,丹玄斑云,俱来诣子,拜子仙官,授子真符,道成皆登上清,升太微宫注云:五岳君、四极真人、太极真人,各有献送,具在经文。
◎朝玉晨君
正月四日、二月八日、三月十五日、四月八日、五月九日、六月六日、七月七日、八月八日、九月九日、十月五日、十一月三日、十二月十二日。
太上大道玉晨君常以此日中登玉霄琳房,四眄天下,有志节远游之心者,子至其日平旦日出时,北向再拜,亦可于中静出庭坛,烧香北望,乃拜雨雪于静室中,自陈本怀所愿曰:粪土小兆男某谨上启:
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某以思真愿仙,归心奉朝,伏希眄鉴,矜允诚请,原赦某历劫之殃考,一生之罪咎,学道修身,克蒙感遂,长生度世,登侍霄房。毕,咽液三十过伏席叩抟,使心形慊极,良久,起跪,咽液也。
◎朝青童君
东海青童君,常以丁卯日登方诸东华台四望,子以此日常可向日再拜,日出行之至其日时,出于庭坛,施香案,如法乃拜。若所居不早见日者,当视东方昕昕然,即可为之。其方诸山既在会稽东小近南。若夏月,日出东北,乃不可每正向日出,要当向山所在为之。值雨雪则于静室中存而朝之。长跪曰:
粪土小兆男生姓名谨上启:
九微太真玉明青保王金阙上相大司命高晨师东海玉明青华小童道君,某以尘浊罪秽,愿乐清虚,乞沾所望,仰蒙济拔。所以幽明考谴,并希赦荡业,预仙阶,侍谒灵景因伏席叩抟,使心形慊极,又再拜,可因此以服日精九月巳后,正月巳前,日出同在其方。非其月则拜毕转身正对日,行诸服飞华、水母、奔日、五帝等法,亦可正尔吸日精霞,九咽之。
◎隐朝胎元法
学生之法,不可泣泪及多唾泄,此皆为损液漏津,使喉脑大竭。是以真人道士常吐纳咽沫,以和六液。常以本命之日向其方面叩齿三通,心存再拜,而微祝曰:
太一镇生,三炁合真。室胎上景,母玄父元。生我五藏,摄我精神,下灌玉液,上朝泥丸。夕炼七魄,朝和三魂,右命玉华,左啸金晨。令我神仙,役灵使神,常保利津,飞行十天。祝毕,又心拜四方,叩齿三通。此名为太山上咒生隐朝胎元之道。常能行之,令人魂魄保守,长生神仙。
◎朝礼九天魂魄帝君求仙上法
常以月三日、九日、十六日平旦,向日九拜九揖,亦可心拜,仰头,叩齿二十四通,微祝曰:
天魂九缠,上帝尊神。太阳日精,金门变仙。小兆壬甲敢奏微言,今日上告,八愿开陈,请施礼愿,仰希玄恩。苍龙硃凤,策辔紫轩。五云交阴,六炁扇尘,高上曲眄,三元降真。二景缠络,我道欣欣,心朗耳聪,目明色鲜。体轻骨升,面发华颜,羽服生形,飞造帝晨。毕,仰天引日精四十五咽止。行此三年,目明彻视,洞睹无穷,面有金容,体生玉津。九年能行,身外无影,飞空玄虚也。若天阴无日,于密室心存行之,亦感于自然也。
又以月五日、十五日、二十五日,此三日皆以人定时向,月九拜九揖,亦可心拜,仰头向月,叩齿十六通,祝曰:
魂精魄灵,九天同生,石景水母,太阴朗明。徘徊月宫,治炼金庭,二景合原,上吉时清。八会交带,我愿克成,愿光愿容,愿鲜愿荣,愿神愿仙,飞行上清。毕,仰引月精四十五咽止。
魂精帝君,即九天司命,部九天之魂精,下统後学?弄命也。帝君镇在日门金庭之内。魄灵帝君即九天丞相,主九天之魄灵,下统后学之录籍也,镇在月宫琳琅之都。
凡修上道,旦夕坐起卧息,常当存念,日在头上,月在口中,魂精帝君在泥丸,魄灵帝君在明堂。心存目想,常使彷佛,将其逾年,真形见也,青白分也。九年能乘空飞行,上登晨灯之馆,游宴虹映之山也。
◎朝太素三元君受行先进洞房之事者依此朝。若未修其道者则不得为之
正月九日、二月八日、三月七日、四月六日、五月五日、六月四日、七月三日、八月二日、九月一日、十月十日、十一月十一日、十二月十二日夜,用子时左右,于寝静北向,六再拜,讫,起跪施香案,具冠服,再拜,讫,更一拜,便长跪曰。
谨启:
太上大道高圣玉晨太素紫宫八灵三元君,中央黄老君、无英、白元太帝、五老高真上仙、太极皇精三皇玉君、大洞三景弟子某谨以吉日之夜,天关九开之门,上闻太上玉皇真君,乞得长生世上,寿无亿年,时乘黄晨龙辕,上诣紫庭,役使万神,侍卫四明。毕,勿令人知。太素三元君,女子也。德凝虚无,神高太上,教制天真,领理万炁。三元君乃一女子耳。积感琼琅,虚生霄晨,结烟散景,道陵玉真。夫三元君之出游也,则日月倾曜,烈烛拔根,八风扬波,飚荡幽源,连晖九万,高霄儛晨,绛霞郁敷,黄云九缠。于是五老启途,太帝扶轩,西皇秉节,东华扬幡,九天为之颠徊,太无为之起烟。幽炁隐蔼,八景连尘,顾眄罗于无上,俯仰週于百圆。大哉!高皇。是曰太素三元君。夜在密室,常存三元君来在室中,心拜心语,如是不替,则所向如愿,万事克和,此为真人致神仙之要法也。
太素三元君服紫炁浮云,锦帔九色。龙锦羽裙,建宝琅扶晨羽冠,腰流金
火铃,虎符龙书,而坐空中焉。
膝下常有绿丹青三素之云炁,郁然冠其形也。
太素三元君常咏曰:太无连玉清,三曜洞高明。八素回晨风,散云蔼飞灵。圆轮掷崆峒,金映冠天精。玉华结五老,紫烟运霄軿。乘炁荡玄房,委顺扶所经,金姿曜九暇,玉质跃寒庭。幽童回孩眄,老艾还返婴。帝一固泥丸,九真保黄宁。视眄万劫外,齐此九天倾。
若存念之时当讽此咏之作,云是玉清上宫之唱,以和于形魂之炁也。
若存三元君者,首作颓云三角髻,馀朆散垂至腰中,髻上乃冠扶晨冠耳。
子存感致若亦将见之于紫房及左右也。
此者之间,当有太素玉女三宝真人来降于子矣。
欲行此道,常当别寝独处,不杂他人。
每事亦尔,非唯此一事而已。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杂法部-卷一-译文
◎沐浴
《太上素灵经》说:太上老君说:修道之人,应当存思《大洞真经》,每次修行前要先清斋,用兰草煮的汤沐浴。
《太上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说:道言,修道的日子,都应当用香汤沐浴。
《黄箓简文经》说:奉行经书的威仪,登坛斋戒诵经时,应当沐浴以精进修行。如果神气不清,魂魄就会奔散。
《紫虚元君内传》说:立志内修,养神求仙的人,应当经常沐浴以招致灵气,玉女会降下祥瑞,不沐浴的人,污秽之气会前来,三宫会被污染。
《仙公请问经》说:经书污秽不用香水洗沐,魂魄就会奔散,被其他鬼怪所拘捕。
《三元品戒》说:应当在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清晨、半夜沐浴,面向东方用勺子舀香汤,向左转三十二圈,闭目想象日光在左眼上,月光在右眼上,五星缠绕在头上,五云覆盖身体,四灵侍卫。完成后,叩齿三十二次,祝祷说:
天澄气清,五色高明。日月吐晖,灌我身形。神津内澳,香汤炼形,光景洞曜,焕映上清。气不受尘,五府纳灵。罪灭三涂,祸消九冥,恶根断绝,福庆自生。今日大愿,一切告盟。身受开度,升入帝庭。完成后,仰头咽下唾液三十二次,然后沐浴。沐浴后,穿戴整齐,再叩齿十二次,祝祷说:
五浊以清,八景以明,今日受秬,罪灭福生。长与五帝,齐参上灵。祝祷完成后,便出门入室,依法行道。每次经过污秽之地,都须沐浴,修真致灵,特别需要清净,否则容易生病。经真官会记录人的罪过。沐浴香汤。用竹叶、桃枝、柏叶、兰香等分放入水中,煮沸十几次,用布囊过滤去渣,加入五香,使用最为精妙。
《太丹隐书洞真玄经》说:五香沐浴,指的是青木香。青木香的花叶有五节,五五相结,所以能辟除恶气,检束魂魄,制伏鬼烟,招致灵迹。因为它有五五之节,所以对人有益。这种香多生长在沧浪之东,所以东方之神人称之为青水之香。又说:在寝室头首处烧青木、薰陆、安息胶,可以开通五浊之臭,绝止魔邪之气,直上冲天四十里。这种香的烟,能破浊臭之气,开邪秽之雾。所以天人玉女,太一帝皇,会随着香气而来,停留在你的面目之间。烧香的夜晚,也要常常存念。
《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说:修习上学的道士,服食日月皇华金精飞根黄气之道,应当在立春之日清晨,煮白芷、桃皮、青木香三种,面向东方沐浴。
《西王母宝神起居玉经》说:要经常沐浴,尤其是甲子日应当沐浴,否则应当在几音羁月日旦,使人通灵浴。不怕次数多,只怕人不能坚持。荡涤尸臭,真气就会进入。
又说:太上九变十化。
《易新经》说:如果经过污秽之地或接触不净之物,应当洗澡沐浴,盥洗身体以消除污秽。方法是用竹叶十两、桃皮削取白四两,用清水一斛二斗在锅中煮沸,煮沸一次后取出,待温度适宜,用来沐浴身体,万种污秽都会消除。既能消除污秽,又能辟除湿痹、疮痒之疾。竹虚素而内白,桃能却邪而折秽,所以用这两种东西来消除身体中的污浊。天人下游返回后,也常用这种水来洗涤自己。至于世间的符水,祝漱外舍的,近术都比不上这个方法。如果沐浴的话更好。但不用这种水来洗头。
《三皇经》说:凡是斋戒沐浴,都应当用五香汤盥洗。五香汤的制作方法,用兰香一斤,荆花一斤,零陵香一斤,青木香一斤,白檀一斤。将这五种东西切碎,用二斛五斗水煮取一斛二斗,用来洗浴。这种汤能辟除恶气,消除不祥之气,降下神灵,用来沐浴,还能治疗头风。
《太上七晨素经》说:每月的初一、十五、二十三日,一月三次取三川之水一斛一经说,三川水取三江口水。一经说,取三井水也可以,鸡舌、青木香、零陵香、薰陆香、沉香五种合一两,捣碎放入水中煮沸,水沸后取出,盛在容器中,放在床上,书写通明符放入其中沐浴,未解衣前,先面向东方叩齿二十四次,想象头上有七星华盖,紫云覆盖满室,神童散香在左,玉女执巾在右。完成后,取水含仰漱左右三次,祝祷说:
三光朗照,五神澄清。天无浮翳,地无飞尘。沐浴东井,受胎返形。三练九戒,内外齐精。玉女执巾,玉童散灵。体香骨芳,上造玉庭。长保元吉,天地俱并。完成后,脱衣面向东方,先漱口三次,然后洗手洗脸,接着沐浴。沐浴完成后,转向西方祝祷说:
浣浊除尘,洗秽返新。改易故胎,永受太真。完成后,将符沉入井中。
天帝君的沐浴上法,是元始天王传授的。按法修行,身体会散发香气,骨骼芬芳,能够成为帝皇。传授给天帝君修行,会得到流精紫光,覆盖帝身。天帝君传授给南极上元君。上元君修行,香气上彻,香闻三清。传授给太微天帝君修行,五方自生神芝,来会帝房。传授给上圣金阙君,金阙君修行,面生玉泽,体发奇光。传授给上相青童君,青童君修行,香气充满三清,光芒映照十方。这种妙道,不是世间所行的,秘藏于南极紫房之内。有缘成仙的人,应当得到这部经书,按文修行三元紫房,身体会散发玉泽,面发奇光,神聪奇朗,究彻无穷,能行其道,白日登晨。
《外国放品经》说:沐浴金门,冠带神辉,学同天人,寿极二仪。高上合欢,万仙总归,正虚结符,永无倾危。
◎沐浴七事获七福
《沐浴身心经》说:沐浴内净的人,心无杂念;外净的人,身体污垢尽除。存念真一,远离各种色染,证入无为,进入圣阶,诸天记录善行,调汤的人功德无量。天真皇人又说。
天尊不知道五种香汤,获得七福的因缘,哪些是正确的?应该如何修行?有什么殊胜的业果?希望天尊再开示。天尊回答说:五香,一是白芷,能去除三尸;二是桃皮,能辟邪气;三是柏叶,能降真仙;四是零陵,能集灵圣;五是青木香,能消秽召真。这五种香,有这五种功德。七福因,一是上善水,二是火薪,三是香药,四是浴衣,五是澡豆,六是净巾,七是蜜汤。这七种福因,能成就七种果报:一是常生中国,为男子身;二是身相具足;三是身体光明,眼瞳彻视。
第四种特征是胡须和头发呈深青色,头顶有圆光映照;第五种特征是嘴唇红润,口中有香气,有四十二颗牙齿;第六种特征是双手过膝;第七种特征是心智聪慧,通晓三洞经法。
◎沐浴的吉日
正月十日沐浴,可以使牙齿坚固。
二月八日沐浴,可以使人身体轻健。
三月六日沐浴,可以使人免于灾厄。
四月四日沐浴,可以使人免于诉讼。
五月一日沐浴,可以使人身体光彩照人。
六月二十七日沐浴,可以使人身体轻健。
七月二十五日沐浴,可以使人修行进步。
八月二十二日沐浴,可以使人免于灾祸。
九月二十日沐浴,可以使人免于兵灾。
十月十八日沐浴,可以使人长寿。
十一月十五日沐浴,可以使人无忧无惧。
十二月十三日沐浴,可以得到玉女侍奉。
《洞玄真一五称符上经》中记载:黄帝说:天老因为小兆不知道天炁,所以传授小兆《灵宝五称符经》。按照东井的清洁吉日,沐浴斋戒,接受灵宝符。
正月十日人定时沐浴。
二月八日黄昏时沐浴。
三月六日日落时沐浴。
四月四日午后时沐浴。
五月一日正午时沐浴,二十九日巳时沐浴。
六月二十七日早餐时沐浴。
七月二十五日早餐时沐浴。
八月二十二日日出时沐浴。
九月二十日鸡鸣三次时沐浴。
十月十八日鸡初鸣时沐浴。
十一月十五日过夜半时沐浴。
十二月十三日夜半时沐浴。这些日子都是天炁与月宿东井相合之时,与神仙相会,此日用兰汤沐浴。
《老君河图修身戒》中记载:
正月十日人定时沐浴,可以消除无极之过。
二月八日黄昏时沐浴,可以消除二千之过。
三月六日日落时沐浴,可以消除三百之过。
四月十三日夜半时沐浴,可以消除二十之过。
五月一日午后时沐浴,可以消除二十之过。
六月二十七日正午时沐浴,可以消除六百六十之过。
七月七日正午时沐浴,可以消除七百三十之过。
八月二十五日人定时沐浴,可以消除七十之过。
九月二十日日出时沐浴,可以消除九百六十之过。
十月二十八日清晨时沐浴,可以使白发变黑,寿命与仙人相同,消除无极之过。
十一月四日鸡鸣时沐浴,可以消除二十三之过。
十二月三十日夜半时沐浴,可以消除三千之过。
《洞玄二十四生图经》中记载:天河灌溉东井,石景水母精华,圆光拂照灵曜,玄晖照耀高明。元始披开重重黑夜,天人逐月而生。沐浴在澜池之上,龙背负长更瓶。金童美丽如香花,玉女流连五星。冠带洗涤玉津,炼度五仙之形。体香万神降临,乘景登上高清之境。
《洞真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中记载:凡是存念上道,咒除三尸之时,应当采取白芷草根和青水香,用东流水煮取其汁,用来沐浴身体,可以辟除血尸恶炁。可以和香一起烧,以招致神明。如果没有青木香,也可以单独使用白芷。
清虚真人说:每到甲子日,必须沐浴。
紫微夫人说:沐浴不宜频繁,因为魄的本性如此。如果违背本性,频繁沐浴,反而会炼化浊秽,魄自然会消亡。
《真诰》中记载:南岳夫人说:沐浴不厌其烦,只是担心人们做不到,频繁沐浴可以荡涤尸臭,真炁自然会进入体内。
《金房度命上经》中记载:修习度命回年之道,每逢六癸之日,取北泉之水一斛,在本命日取白芷、桃皮、柏叶各一斤,一起煮沸,正午时沐浴。临浴之时,向本命叩齿九次,想象玉童三人执巾在左,玉女二人擎香在右,紫云华盖覆盖前后,默念祝词:
天地洞清,洗去污秽和尘埃。炼化九道,返归太真之形。百关纳灵,节节受新。清虚监映,内外敷陈。日吉时良,度命回年。玉童玉女,为我执巾。玄灵紫盖,冠带我身。使我长生,天地同根。念毕,便沐浴。沐浴完毕,回到室内,头朝东躺下。取粉自饰,全身涂抹,然后摩擦双掌使其发热,擦拭面部十四次,再默念祝词:
天朗气清,我身已精。尘秽消除,九孔受灵。使我变易,返归童形。引骨更生,体映玉光,面发金容。
《洞神经》第十二卷中记载:上元斋时,用云水三斛,青木香四两,真檀七两,玄参二两,四种合煮,煮沸一次,清澄后调至适宜温度,先洗头后沐浴。如果难以准备这些材料,可以用桃皮、竹叶切碎,水一二斛随量,煮沸一次,使其有香气,人人沐浴,内外同用,可以辟恶,除不祥。沐浴室要香净,不要靠近厕所,不要靠近井灶,不要侵犯堂坛,不要用秽地,如旧厕所、牢狱、尸枢、堂居,皆不可用。
◎栉沐浴
道书中记载:凡是道士理发或洗头时,先叩齿七次,然后默念祝词:
太帝散华,玄归大神。今日元吉,理发沐尘。辟恶除患,长生神仙。念毕,然后束发。完成后,再叩齿七次,全部完成。这称为太帝散华理发内法。可以使人终年不病,耳目聪明,头脑不痛。
凡是道士沐浴或洗手洗脸时,先面对水叩齿三次,然后默念祝词:
四大开朗,天地为常。玄水澡秽,辟除不祥。双童守门,七灵安房。云津炼灌,万炁混康。内外利贞,保兹黄裳。念毕,再叩齿三次,然后洗手洗脸。这称为澡秽除凶七房祝法。常能这样做的人,可以使神明血净,辟除凶气。
◎解秽并叙
神气清虚,真灵所守。身心混浊,邪气害人。入靖思真,必须清洁。不履众恶,吉祥自然降临。道士女官,受法之后,特别忌讳殗秽。诸不宜之事,不在履限。
《玄都律》中记载:民家殗污,不过晦甗不得入,治哭亦三日秽。三年之丧,未满百日,并不得书符奏章,朝真入靖。违者,夺?弄一纪。
太极法师说:道士女官,先无殗秽,哭亦不殗,唯须佩箓者身。或被县官系闭出后,香汤沐浴解殗秽。三日已后,始得入靖。夫殗忌临尸,入产妇室及丧家斋食。产家三日并满月及见丧车、灵堂、六畜、生产、抱婴兒、胎秽、哭泣,不得言死亡事及不祥事。午前忌之,不得见血肉、死禽兽。寝卧栉发、饮食、便曲,并不得向北,便曲不得视三光。餐十二辰肉、鱼臊、五辛、并忌。若妇人有经通,不得近亦不得与同房寝卧,并造醮食及近道场。如梦泄亦须解秽。若见死柩丧车,速存火从自己心中直出,往烧之赫然,死柩丧车并为灰烬,便想烈风吹之。又闭目内
看着火焰自行燃烧,全身变得洁白,看到秽气消灭就解除了。
又想象一个真人头戴箓中的九凤真冠,口中含水喷洒,秽气也随之消解。
然后用朱砂书写解秽符在符本经上。
书写时叩齿三次,称合明天帝日,闭气书写。
将符放入水中,用刀子向左搅水三次,想象北斗星在水中,祝祷说:
百殗之鬼,速走万里,不走斩死。西方白童子,急急如律令。
然后含水喷洒,秽气都消散。
除夕日不洗澡,元旦日不洗头,平常五天洗一次澡,十天洗一次头,都用桃竹。
◎朝礼
《朝真仪》说:每月的初一、十五、三元日、庚申、甲寅、甲子、八节、三会、本命等日,都必须朝礼。
如果遇到戊辰、戊戌、天父、天母杀害日,与常日杀同者,就不可以进行。
凡朝礼前一天,用桃汤洗澡如法在解秽篇中,并且不得吃葱、薤、韭、蒜、乳酪等。
到了那天,更衣清洁,手持香炉,到靖户外,叩齿三次,轻声祝祷说:
守靖玉女,四明功曹。今欲朝礼,愿通达上闻。
然后开门先迈左脚,到香案前放置香炉,手持简册站立,闭目叩齿三次,想象玉童玉女在香案左右,然后长跪三次,捻香。
完毕,起身,站立,微微弯腰发炉,祝祷说:
太上玄元五灵老君,当召功曹使者,左右龙虎君,捧香使者,三气正神,急上关启三天太上玄元道君。
臣今正尔烧香朝真,愿得九天正真生气降臣身中,令臣所启,速达迳御太清紫微宫真玄元大道君凡前。
完毕起身,想象心至金阙前,再拜完毕。
又长跪,叩齿二十四次,祝祷说:
正一盟威,弟子某甲稽首,归身,归神,归命。
太清玄元无极大道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帝君、天帝丈人、九老仙都君、九炁丈人、百千万重道炁,千二百官君,太清玉陛下,
臣幸资夙庆,得奉道真,窃不自揆,辄希长生,誓已立功修德,乞愿赦臣积生已来至于今日所犯元恶重罪,咸赐荡除,许臣自新,补复前咎,令九祖父母幽魂苦爽皆下拔九幽,上升天衢,令臣修道,克合诚精,削除死籍,注上玄箓。
阖门之内,共保元吉,生成之惠,实在于此。
臣某叩头便以简即叩头谨启若更有佗事任随意言之,但不得繁矣。
完毕,又再拜,便在礼处伏地,用简册叩头搏颊。
完毕,复炉祝祷说:
香官使者,左右龙虎君,捧香使者,三气正神,当令朝真之所,自然降金丹玉芝之英,百灵众真交会在此香火案前,令臣修道,克合至真,阖门受福,天下蒙恩,仙童玉女,侍卫香烟,传奏所启,径御
至真帝前烧香时勿反顾,顾则忤真气致哀应,又勿嚣喧,使至平明须了矣。
◎太素真人隐朝礼愿上仙法
受大洞上诀,施行雌一,读《太丹隐玄五晨金华经》者,常月密朝太素三元君,以正月十日、二月九日、三月八日、四月七日、五月六日、六月五日、七月四日、八月三日、九月二日、十月十一日、十一月十二日、十二月十三日夜,于寝静之室,烧香北向,心存三君,再拜。
完毕,坐卧任意,稽首心祝祷说:
谨启太上大道高虚玉晨太素紫宫三元帝君,中央黄老、无英、白元、玉皇大帝、五老高真、太极皇精玄皇玉君,某是大洞三景弟子,谨以吉日之夜,天关九开之间,上闻太上、太素、三元、玉皇真君前,乞得长生世上,寿无亿年,时乘黄晨绿盖龙辕,上诣紫庭,役使万神,侍卫四明太素帝君。
完毕,常当行之,勿令人知也。
此太极真人隐朝三元夜礼愿之道也。
昔常安季仲子不知他道,又亦不施行太丹之事,三元之法,唯偶得此隐朝之道,按行之三十年,得乘云驾欻,升入玄洲。
仙人王履冰、赵双成、范叔友、管平阿、李明延、安生之辈,皆得此道而升昆仑之房,或在神洲,或在三玄宫也。
◎朝极
旨曰:月用一日一年有四日,不同常步日及上生日。
不同者及同者并依常法竟,各依时王朝。
若甲子日、八节日、与四时同者,亦止一步而为二朝,以王星为始。
若欲各步各朝,以午时朝极,子时朝中元。
旨曰:春正月一日、二月二十日、三月二十七日。
旨曰:步纲毕,正身入斗魁中,东向,视岁星,象在肝中步毕,仍于弼上左回身,左足先下,入魁中,对天枢下阴精弼星之间,东向,右足并立,闭气临目,存岁星精象,圆如珠,青光照洞,从天来下,飞入我口,小开口受而吞之,迳在肝中,内外合映,良久乃通气开目。
馀星皆仿此,各依本色及所生之藏。
旨曰:再拜好安处两足拜跪,勿令犯诸星纲。
跪长极,并当以膝纲上,不尔不得也。
旨曰:心祝曰:
太岁元神,木公九元,阳华玄气,尽来入身。
旨曰:祝毕,叩齿九通毕起左回登天枢而出,若值六甲日,仍左行步三台。
非六甲日,左行诣五星纲口,馀四朝仿此。
旨曰:夏四月八日、五月六日、六月十八日。
旨曰:正身入斗魁中,南向视荧惑星,象在心中,再拜跪,心祝曰:
南上元神,火阳四光,仲离丹水,来入丹房。
旨曰:祝毕,叩齿九通。
毕起出。
旨曰:秋七月七日、八月二十日、九月九日。
旨曰:正身入斗魁中,西向,视太白星,象在肺中,再拜跪,心祝曰:
西上太玄,金精七通,玉元二帝,气回胎脑。
旨曰:祝毕,叩齿九通。
毕起出。
旨曰:冬十月五日、十一月三日、十二月六日。
旨曰:正身入斗魁中,北向,视辰星,象在肾中十月、十一月在左肾,十二月在右肾,再拜跪,心祝曰:
北玄紫辰,金车水元,龙胎化灵,来入一身。
旨曰:祝毕,叩齿九通毕起出,甲子日、八节日,正身入斗魁中弼星,後入阴精弼星中间,对向真人星,令得拜跪。
旨曰:向真人星,存镇星,象
在脾脏中,再次跪拜,心中默念祝词:
太极九真,流动康健的阴根,飞一却盖,进入泥丸。旨意说:祝词念完后,叩齿九次。完成后起身离开。如果遇到六甲日,就步行三台。如果不是六甲日,就步行五星。这样修行十四年,七星的精华会化作神人,乘着流零八景,丹玄斑云,一起来到你面前,拜你为仙官,授予你真符,道成后都会登上上清,升入太微宫。注:五岳君、四极真人、太极真人,各有献送,详细内容在经文中。
◎朝拜玉晨君
正月四日、二月八日、三月十五日、四月八日、五月九日、六月六日、七月七日、八月八日、九月九日、十月五日、十一月三日、十二月十二日。
太上大道玉晨君常在这些日子中登上玉霄琳房,四望天下,有志节远游之心的人,在这些日子的清晨日出时,向北再拜,也可以在庭院中静立,烧香北望,然后在静室中拜雨雪,自述心愿:粪土小兆男某谨上启:
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我因思真愿仙,归心奉朝,希望您能鉴察,怜悯我的诚心请求,赦免我历劫的灾祸和一生的罪过,学道修身,蒙受感化,长生度世,登侍霄房。完成后,咽液三十次,伏席叩拜,使心形达到极致,良久后,起身跪拜,咽液。
◎朝拜青童君
东海青童君,常在丁卯日登上方诸东华台四望,你可以在这些日子向太阳再拜,日出时在庭院中设置香案,按照仪式拜拜。如果住所不能早见太阳,可以看东方微亮时进行。方诸山在会稽东稍偏南。如果是夏天,日出东北,就不能每次都正对日出,要朝向山的方向进行。遇到雨雪则在静室中存想朝拜。长跪说:
粪土小兆男生姓名谨上启:
九微太真玉明青保王金阙上相大司命高晨师东海玉明青华小童道君,我因尘浊罪秽,愿乐清虚,乞求沾光所望,仰蒙济拔。所以幽明的考谴,希望赦免荡业,预入仙阶,侍谒灵景,因此伏席叩拜,使心形达到极致,再拜,可以因此服食日精,九月以后,正月以前,日出同在其方。如果不是这些月份,则拜毕转身正对日,进行服飞华、水母、奔日、五帝等法,也可以正尔吸日精霞,九咽之。
◎隐朝胎元法
学生之法,不可哭泣流泪及多唾泄,这些都是损液漏津,使喉脑大竭。因此真人道士常吐纳咽沫,以和六液。常在本命之日向其方向叩齿三通,心存再拜,微祝曰:
太一镇生,三炁合真。室胎上景,母玄父元。生我五藏,摄我精神,下灌玉液,上朝泥丸。夕炼七魄,朝和三魂,右命玉华,左啸金晨。令我神仙,役灵使神,常保利津,飞行十天。祝毕,又心拜四方,叩齿三通。此名为太山上咒生隐朝胎元之道。常能行之,令人魂魄保守,长生神仙。
◎朝礼九天魂魄帝君求仙上法
常在月三日、九日、十六日清晨,向太阳九拜九揖,也可以心拜,仰头,叩齿二十四通,微祝曰:
天魂九缠,上帝尊神。太阳日精,金门变仙。小兆壬甲敢奏微言,今日上告,八愿开陈,请施礼愿,仰希玄恩。苍龙硃凤,策辔紫轩。五云交阴,六炁扇尘,高上曲眄,三元降真。二景缠络,我道欣欣,心朗耳聪,目明色鲜。体轻骨升,面发华颜,羽服生形,飞造帝晨。毕,仰天引日精四十五咽止。行此三年,目明彻视,洞睹无穷,面有金容,体生玉津。九年能行,身外无影,飞空玄虚也。若天阴无日,于密室心存行之,亦感于自然也。
又在月五日、十五日、二十五日,这些日子都在人定时向月亮九拜九揖,也可以心拜,仰头向月,叩齿十六通,祝曰:
魂精魄灵,九天同生,石景水母,太阴朗明。徘徊月宫,治炼金庭,二景合原,上吉时清。八会交带,我愿克成,愿光愿容,愿鲜愿荣,愿神愿仙,飞行上清。毕,仰引月精四十五咽止。
魂精帝君,即九天司命,掌管九天之魂精,下统后学的命运。帝君镇在日门金庭之内。魄灵帝君即九天丞相,掌管九天之魄灵,下统后学的录籍,镇在月宫琳琅之都。
凡修上道,旦夕坐起卧息,常当存念,日在头上,月在口中,魂精帝君在泥丸,魄灵帝君在明堂。心存目想,常使彷佛,将其逾年,真形见也,青白分也。九年能乘空飞行,上登晨灯之馆,游宴虹映之山也。
◎朝太素三元君受行先进洞房之事者依此朝。若未修其道者则不得为之
正月九日、二月八日、三月七日、四月六日、五月五日、六月四日、七月三日、八月二日、九月一日、十月十日、十一月十一日、十二月十二日夜,用子时左右,于寝静北向,六再拜,讫,起跪施香案,具冠服,再拜,讫,更一拜,便长跪曰。
谨启:
太上大道高圣玉晨太素紫宫八灵三元君,中央黄老君、无英、白元太帝、五老高真上仙、太极皇精三皇玉君、大洞三景弟子某谨以吉日之夜,天关九开之门,上闻太上玉皇真君,乞得长生世上,寿无亿年,时乘黄晨龙辕,上诣紫庭,役使万神,侍卫四明。毕,勿令人知。太素三元君,女子也。德凝虚无,神高太上,教制天真,领理万炁。三元君乃一女子耳。积感琼琅,虚生霄晨,结烟散景,道陵玉真。夫三元君之出游也,则日月倾曜,烈烛拔根,八风扬波,飚荡幽源,连晖九万,高霄儛晨,绛霞郁敷,黄云九缠。于是五老启途,太帝扶轩,西皇秉节,东华扬幡,九天为之颠徊,太无为之起烟。幽炁隐蔼,八景连尘,顾眄罗于无上,俯仰週于百圆。大哉!高皇。是曰太素三元君。夜在密室,常存三元君来在室中,心拜心语,如是不替,则所向如愿,万事克和,此为真人致神仙之要法也。
太素三元君服紫炁浮云,锦帔九色。龙锦羽裙,建宝琅扶晨羽冠,腰流金
火铃、虎符、龙书,这些宝物悬浮在空中。
膝下常有绿色、红色、青色三种颜色的云气,浓郁地环绕着身形。
太素三元君常常吟诵道:太无连接玉清,三曜洞照高明。八素回旋晨风,散云蔼蔼飞灵。圆轮掷向崆峒,金光照耀天精。玉华凝结五老,紫烟运转霄軿。乘炁荡涤玄房,委顺扶持所经,金姿照耀九暇,玉质跃动寒庭。幽童回眸孩眄,老艾返老还婴。帝一固守泥丸,九真保黄宁。视眄万劫之外,齐此九天倾覆。
如果在存念的时候,应当吟诵这首咏叹,这是玉清上宫的唱诵,用以调和形魂之气。
如果存念三元君,首先要梳成颓云三角髻,其余的头发散垂至腰间,髻上则戴上扶晨冠。
你存念感应时,也会在紫房及其左右见到她。
在这期间,会有太素玉女和三宝真人降临到你身边。
想要修行此道,应当独处别寝,不与他人混杂。
每件事都应如此,不仅仅限于这一件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杂法部-卷一-注解
沐浴:在道教中,沐浴不仅是一种身体清洁的行为,更是一种精神净化的仪式。通过沐浴,信徒可以清除身体和灵魂的污秽,达到与神灵沟通的目的。
兰汤:指用兰花等香料煮成的沐浴水,具有清香和净化作用,常用于宗教仪式中。
香汤:用各种香料煮成的沐浴水,用于宗教仪式中的沐浴,以净化身心。
五香:指白芷、桃皮、柏叶、零陵、青木香五种香料,每种香料都有其特定的宗教意义和功效。
七福因:指上善水、火薪、香药、浴衣、澡豆、净巾、蜜汤七种沐浴用品,每种用品都有其特定的宗教意义和功效。
髭发绀青:指胡须和头发呈现出深青色,象征着长寿和健康。
圆光映项:指头部周围有光环,象征着神圣和超凡脱俗。
脣硃口香:嘴唇红润,口中散发香气,象征着健康和吉祥。
四十二齿:指牙齿整齐且数量为四十二颗,象征着健康和长寿。
两手过膝:指手臂长过膝盖,象征着非凡的体魄和力量。
心聪意慧:指心智聪慧,象征着智慧和悟性。
三洞经法:指道教的三洞经典,即洞真、洞玄、洞神三部经典,象征着道教的最高教义。
沐浴吉日:指在特定的日子进行沐浴,以达到祈福、驱邪、健康等目的。
东井:指天上的东井星宿,象征着清洁和吉祥。
灵宝五称符经:指道教的重要经典之一,象征着道教的符咒和法术。
兰汤沐浴:指用兰草煮水进行沐浴,象征着清洁和神圣。
白芷草根:一种中药材,具有芳香和驱邪的作用。
青水香:一种香料,具有清洁和驱邪的作用。
三尸:道教中指人体内的三种恶神,象征着疾病和灾祸。
玉童玉女:道教中的仙童仙女,象征着纯洁和神圣。
紫云华盖:指紫色的云彩和华丽的伞盖,象征着神圣和庇护。
太帝散华:指太帝散发的光华,象征着神圣和吉祥。
玄水澡秽:指用玄水洗涤污秽,象征着清洁和驱邪。
七灵安房:指七种神灵守护房屋,象征着平安和吉祥。
殗秽:指不洁和污秽,象征着灾祸和不祥。
太极法师:道教中的高级法师,象征着道教的权威和智慧。
解秽符:道教中用于驱除不洁之气的符咒,通常以朱砂书写,具有净化环境、驱邪避凶的作用。
合明天帝日:道教中的一个神圣日子,信徒在此日进行特定的仪式和祈祷,以求神灵的庇佑和净化。
北斗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北斗星被视为指引方向和决定命运的重要星宿,道教中常用于驱邪和祈福。
桃竹:桃木和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驱邪的作用,常用于制作符咒或进行净化仪式。
朝真仪:道教中的一种朝拜仪式,信徒在特定的日子向神灵表达敬意和祈求。
太素真人:道教中的高级神灵,信徒通过特定的仪式和祈祷向其祈求长生和福祉。
大洞上诀:道教中的一种高级修炼法门,信徒通过修炼此法门以求长生和成仙。
太丹隐玄五晨金华经:道教中的一部重要经典,信徒通过诵读此经以求神灵的庇佑和修炼的进步。
三元君:道教中的三位高级神灵,信徒通过特定的仪式和祈祷向其祈求长生和福祉。
太极真人:道教中的高级神灵,代表宇宙的根本真理和力量。
太极九真:道教中的九位至高无上的神灵,代表宇宙的根本力量和秩序。
泥丸:道教内丹术术语,指头部的一个穴位,被认为是精神集中的地方。
六甲日:道教中的一种时间计算方式,与天干地支相关,用于选择吉日进行宗教仪式。
三台:道教中的一种步法,用于修炼和仪式中,象征天地人三才的和谐。
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星,道教中认为这五星与人的五脏相应,修炼时可借此调和身体。
七星之精:道教中指北斗七星的精华,认为其具有转化和提升修炼者精神的力量。
上清:道教中的一种境界,指修炼达到的高级状态,能够与神灵沟通。
太微宫:道教中的天宫之一,是高级神灵居住的地方。
五岳君:指中国五岳的山神,道教中认为他们是守护山川的神灵。
四极真人:道教中指守护四方极远之地的真人,具有极高的修为。
玉晨君:道教中的一位高级神灵,常与清晨的修炼和仪式相关。
青童君:道教中的一位神灵,常与东海和东华台相关,代表青春和活力。
太一:道教中的至高神,代表宇宙的根本和起源。
三炁:道教中指天、地、人三才的气,是修炼中的重要概念。
九天魂魄帝君:道教中掌管魂魄的神灵,与修炼和长生相关。
太素三元君:道教中的高级神灵,掌管宇宙的三大元素。
火铃:道教法器之一,象征驱邪避凶,常用于法事中。
虎符龙书:古代帝王授予将领的兵符,象征权力和军事指挥权。
绿丹青三素之云炁:道教中的三种云气,分别代表不同的自然元素和宇宙力量。
玉清上宫:道教中的天界之一,被认为是最高神灵的居所。
扶晨冠:道教仪式中的一种头饰,象征神灵的尊贵和力量。
太素玉女:道教中的女神,代表纯洁和智慧。
三宝真人:道教中的三位重要真人,分别代表道、经、师三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杂法部-卷一-评注
本文详细描述了道教中沐浴的仪式和意义,展示了沐浴在道教修行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沐浴,信徒不仅可以清洁身体,还可以净化心灵,达到与神灵沟通的目的。
文中提到的各种香料和沐浴用品,如兰汤、香汤、五香、七福因等,都具有特定的宗教意义和功效。这些香料和用品的使用,不仅体现了道教对身心净化的重视,也展示了道教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沐浴仪式中的各种步骤和祝词,如叩齿、思日光、月光、五星、五云等,都是道教修行中的重要环节。这些步骤和祝词的使用,不仅有助于信徒集中精神,还可以帮助他们与神灵建立联系,获得神灵的庇佑和指引。
本文还提到了沐浴的七种福因和七种果报,如常生中国、为男子身、身相具足、身体光明等。这些福因和果报的阐述,不仅展示了道教对修行成果的期待,也体现了道教对信徒修行的鼓励和引导。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对沐浴仪式的详细描述,展示了道教对身心净化的重视,以及对信徒修行的鼓励和引导。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道教的修行理念,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与神灵沟通的方式。
这段文本主要描述了道教中的沐浴仪式及其相关的吉日和符咒。沐浴在道教中不仅是一种清洁身体的行为,更是一种神圣的仪式,具有祈福、驱邪、健康等多重意义。文本中提到的吉日和符咒,反映了道教对时间和空间的精细划分,以及对自然和宇宙力量的深刻理解。
文本中提到的‘髭发绀青’、‘圆光映项’等特征,描绘了道教理想中的神圣形象,象征着长寿、健康和超凡脱俗。这些特征不仅是道教修炼的目标,也是道教信徒追求的理想状态。
‘沐浴吉日’和‘东井’等概念,体现了道教对天文和历法的重视。道教认为,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具有特殊的能量,通过在这些时间和空间进行沐浴,可以达到祈福、驱邪、健康等目的。这种观念反映了道教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精细划分。
‘灵宝五称符经’和‘兰汤沐浴’等符咒和仪式,展示了道教符咒和法术的复杂性和神秘性。这些符咒和仪式不仅是道教修炼的重要手段,也是道教信徒与神灵沟通的桥梁。通过这些符咒和仪式,道教信徒可以祈求神灵的庇佑,驱除邪气,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白芷草根’和‘青水香’等中药材和香料,反映了道教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利用。道教认为,自然界中的植物和矿物具有特殊的能量,通过合理利用这些能量,可以达到祈福、驱邪、健康等目的。这种观念体现了道教对自然界的尊重和敬畏,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尸’和‘玉童玉女’等概念,展示了道教对人体和神灵的深刻理解。道教认为,人体内存在三种恶神,象征着疾病和灾祸,通过修炼和符咒,可以驱除这些恶神,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玉童玉女’则象征着纯洁和神圣,是道教信徒追求的理想状态。
‘紫云华盖’和‘太帝散华’等象征物,展示了道教对神圣和吉祥的追求。这些象征物不仅是道教仪式中的重要元素,也是道教信徒与神灵沟通的桥梁。通过这些象征物,道教信徒可以祈求神灵的庇佑,达到祈福、驱邪、健康等目的。
‘玄水澡秽’和‘七灵安房’等概念,体现了道教对清洁和驱邪的重视。道教认为,清洁不仅是身体上的清洁,更是心灵上的清洁。通过沐浴和符咒,可以驱除邪气,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七灵安房’则象征着平安和吉祥,是道教信徒追求的理想状态。
‘殗秽’和‘太极法师’等概念,展示了道教对不洁和污秽的深刻理解。道教认为,不洁和污秽是灾祸和不祥的象征,通过沐浴和符咒,可以驱除这些不洁和污秽,达到祈福、驱邪、健康等目的。‘太极法师’则象征着道教的权威和智慧,是道教信徒追求的理想状态。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展示了道教对沐浴仪式及其相关吉日和符咒的深刻理解和精细划分。通过这些仪式和符咒,道教信徒可以祈求神灵的庇佑,驱除邪气,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这种观念体现了道教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精细划分。
这段文本详细描述了道教中的多种仪式和修炼法门,展示了道教信徒如何通过特定的仪式和祈祷来净化自身、驱邪避凶、祈求长生和福祉。这些仪式和法门不仅体现了道教对神灵的崇敬和信仰,也反映了道教信徒对长生和成仙的追求。
文本中的解秽符、合明天帝日、北斗星等关键词,都是道教中重要的符号和概念,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这些符号和概念在道教仪式和修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道教信徒与神灵沟通的桥梁。
朝真仪、太素真人、大洞上诀等仪式和法门,展示了道教信徒如何通过特定的仪式和祈祷来向神灵表达敬意和祈求。这些仪式和法门不仅具有宗教意义,也体现了道教信徒对长生和成仙的追求。
文本中的太丹隐玄五晨金华经、三元君、太极真人等经典和神灵,是道教中的重要经典和高级神灵,信徒通过诵读经典和祈祷神灵来求得庇佑和修炼的进步。这些经典和神灵在道教信仰中具有重要地位,是道教信徒修炼和成仙的重要依托。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不仅展示了道教中的多种仪式和修炼法门,也反映了道教信徒对神灵的崇敬和信仰,以及对长生和成仙的追求。这些仪式和法门不仅具有宗教意义,也体现了道教信徒对生命和宇宙的理解和追求。
这段文本是道教修炼和仪式的重要文献,展示了道教修炼的复杂性和深奥性。文本中提到的各种神灵、仪式和修炼方法,反映了道教对宇宙秩序和人体健康的深刻理解。
文本中的‘太极九真’、‘泥丸’、‘六甲日’等术语,不仅是道教修炼的核心概念,也体现了道教对时间和空间的独特理解。这些概念在道教修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修炼者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文本中描述的仪式和修炼方法,如‘步三台’、‘步五星’、‘咽液’等,都是道教修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修炼者调和身体和精神,还能帮助他们与神灵沟通,达到更高的修炼境界。
文本中提到的‘七星之精’、‘上清’、‘太微宫’等概念,展示了道教对宇宙和神灵的深刻理解。这些概念不仅是道教修炼的目标,也是修炼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文本中的‘五岳君’、‘四极真人’、‘太极真人’等神灵,代表了道教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和崇拜。这些神灵不仅是道教修炼的守护者,也是修炼者追求的目标。
文本中描述的‘玉晨君’、‘青童君’、‘太素三元君’等神灵,展示了道教对女性神灵的重视和崇拜。这些神灵不仅是道教修炼的守护者,也是修炼者追求的目标。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不仅是道教修炼和仪式的重要文献,也是道教文化和哲学的重要体现。通过深入理解和实践这些修炼方法和仪式,修炼者可以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与宇宙和神灵和谐共处。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道教仪式场景,通过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展现了道教对于宇宙、神灵和人类关系的深刻理解。文中提到的‘火铃’、‘虎符龙书’等法器,不仅是仪式中的重要工具,也象征着驱邪避凶和权力的集中。
‘绿丹青三素之云炁’和‘太素三元君’的描述,反映了道教对于自然元素和宇宙力量的崇拜与敬畏。这些元素和神灵在道教中被认为是构成世界的基础,通过仪式和咏唱,道士们试图与这些力量沟通,以达到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目的。
文中提到的‘玉清上宫’和‘扶晨冠’等,进一步强调了道教仪式中的神圣和庄严。这些元素不仅增强了仪式的视觉效果,也加深了参与者对于神灵存在的感知和信仰。
最后,文中提到的‘太素玉女’和‘三宝真人’的降临,象征着道士通过修炼和仪式,能够获得神灵的庇佑和指导。这种信仰和实践,体现了道教追求与宇宙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
整体而言,这段古文不仅是对道教仪式的一次生动描述,也是对道教宇宙观和人生观的一次深刻展现。通过详细的仪式描述和丰富的象征意义,文本成功地传达了道教对于宇宙、神灵和人类关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