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君房(约10世纪—11世纪),北宋道士,曾任道官,主持编撰道教典籍。他以整理和传播道教文献闻名。
年代:编撰于北宋真宗年间(11世纪初)。
内容简要:《云笈七签》是道教经典丛书《道藏》的精华选编,共122卷。书中收录了道教修炼、符箓、斋醮、神仙传记等内容,系统总结了道教的教义、方术和经典文献。它是研究道教思想与实践的重要文献,被誉为“小道藏”,对后世道教发展影响深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方药部-卷四-原文
◎大洞西华玉堂仙母金丹法
右用凝白蜜三斗,真丹精明有白华者三斤,精云母屑二斤,凡三物搅令和合,著铜器中,盖器上,以器著大镬汤中,令浮铜器,桑木薪微火煎镬,令蜜及药皆干于铜器中,出器,凉之三日。又曝燥,捣为散。还内铜器中,又密盖器口,以器著灶上甑中,好桑薪蒸之三十日,当以白日竟日火蒸之,夜不火蒸也。日数足出丹,作高格爆燥之,又捣三万杵,细筛为散。又内铜器中,盖器上,如初时法,著大镬汤中,浮煮铜器三日三夜讫。都毕,名曰仙母金丹,一名西王母停年止白飞丹也。凉之三日,爆燥,更捣三万杵,筛细为散,以凝白蜜,丸如小豆大。平旦服二十丸,日常服之者,长生不死,而有少容如女子。若读《大洞真经》而服此丹者,万遍既毕,立乘云升天,不得复住止世间,观戏于风尘中也。其不诵《大洞经》者,而服此丹,便得长游于世上矣。服此丹无所禁食,食饮之宜任意耳。常在人间週旋,俗中人不觉也。所谓真仙混合,隐化八方矣。先斋三十九日,以七月七日日中时,合此丹也。
◎镇魂固魄飞腾七十四方灵丸
云母四两雄黄四两 真瑰四两 硝石四两 玄参四两 槐子中仁四两 龙骨五两 猪零四两 青丘霜四两 虎杖花四两阴干鸡舌香二两青木香二两 沉香二两 薰陆香四两 詹糖二两 戎盐三两 空青八两 丹砂八两 石兑黛四两 白石英二两 太阳婴童羽衣二两 太阴精上素华二两 桃华四两
北结阴精流华一升二合当以九月建日取之盛别器中,结炁凝精素华丹一升二合当以十二月建日取之,盛别器中,神华阴精流珠一升二合,当以冬节日取之盛别器中。
合二十七种已见二十六种,后入白寒,成二十七种,上二十四种,法二十四神,三种应以三元之精炁,上应九晨,结魄凝魂,五色硫黄,化形变景,无有常方,故人服之,神镇气安。当以三月建日合药,五月壬日服丸。如合以次,从云母起,各别捣三千杵,匝桃华,合二十四种,合七万二千杵。毕,各置一?半中,未得捣药,仍告斋三十日,讫。事令童女侍香,皆令少口,慎言、好性、善行、肉香、骨芳之人,置药于二十四?柈中,露著中庭三宿,勿令鸡犬、外人见之,不使闻哭泣之声。露毕,以次内药著釜中,第一内云母,次内雄黄,后内桃华,内二十四种都毕,皆当以次序相覆,令竟釜中,以北结阴精流华一升二合,次内结炁凝精素华丹一升二合,次内神华阴精流珠一升二合。毕以清稷枿一斗二升沃药,即以上釜盖之,令上下、四面、四边、内外密厚七分。故以云母在下,其炁冲上,桃华在上,其色冠下。故有次第也。
当先作六一泥,泥土釜二枚。用东海左顾牡蛎、戎盐、赤石脂、黄丹、滑石、蚓蝼黄土六分皆等合治,捣细筛,和以百日米醋。和毕,捣令匀,以合成六一泥也。泥两土釜内外,渐渐薄泥,日曝令燥,燥则再上,内外令厚二寸半。都毕,仍作灶南向,安棨孤著灶中央,釜底令去地一尺二寸,米糠烧之九日九夕,令火去釜九寸;九日九夕进火,令近六寸;又九日九夕,令火至底三寸;合三九二十七日。毕。寒之三日,发开视药,起飞精,仰著上釜,神药成。若不起,更泥如初,又进火如先二十七日,寒之三日,无不成也。取三岁雄鸡羽扫取之,仰著上釜,神药则名飞丹紫笔华流精,有百变之色,玄光映焕七十四方,服之一铢,身生流光七十四色。左唾则三魂童子立见,右唾则七魄化生七形之童,衣飞罗羽裙,神舆玉辇,立到于前。盛之金柈,精凝釜底,则为玉胎琼液之膏,和以白蜜,更合于臼中,东向捣之,令七万杵。一铢为一丸,丸毕,密器封之,露著中庭三日三夕,毕。清朝服一丸,令三日服三丸,即能乘空步虚,出有入无。令至七日,合服七丸,即自能浮景霄霞,身生五色,五岳神官,五万人卫从身形。
东向服九丸,则致青霞绿軿,青龙控辔,青阳玉童九十人,青腰玉女九十人,东岳仙官九千人,来迎兆身。
南向服八丸,则致绛霞云軿,赤龙控辔,绛宫玉童八十人,太一赤圭玉女八十人、南岳仙官八千人,来迎兆身。
西向服六丸,则致素霞玉舆;六龙控辔,耀灵玉童六十人,素灵玉女六十人,西岳仙官六千人,来迎兆身。
北向服五丸,则致皁霞飞辇,玄龙控辔,太极玉童五十人、太玄玉女五十人、北岳仙官五千人,来迎兆身。
向戊己之上服三丸,则致黄霞玉舆,十二飞龙控辔,中央黄机玉童十二人、黄素玉女十二人,中岳仙官,一千二百人,来迎兆身。服五丸,即致五岳仙官奉玉扎凤章,请兆之身,上诣九金阙之下,受署真仙之号,可谓灵丸之妙大哉乎!凡诸变化七十四种,金银宝玉,赤树绛实立生,水火,有妙于琅玕八景,四蕊绛生神丹之用,不能一二具处,特略其大化之微尔!
凡欲游戏五岳,週流八极,不拘仙官之劳,意惮典局之类,未欲升天者,自可不须服五方之丸,但常服三丸、七丸之数,固魂镇魄,飞腾七十四方,遨游五岳,寿同三光,余可依五方之数耳!若服五方之丸,便为五岳之司,五岳之司,便有局任,不得适意也。
◎南岳真人郑披云传授五行七味丸方
《上皇保命固精丹诀》,用药味配阴阳精气。五行之精,君臣相佐,固精保命,养气安神,调理五脏,补养六腑,虚败自充,衰朽复润,血
脉壮盛,筋骨长坚,发白重黑,胎发却生。功效如神,录不可尽。丹药非道,无以延其寿,道非药,何以养其身?道药相扶,何虑不痊其沉痼?
某自幼年好学经方,陟岭穿崖,登云渡谷,寻师访道,仅二十余年,暮齿五旬,衰劣尤甚。苦心既久,但渴至玄,遂到南岳灵岩山,得遇志士,授传某此术,盟誓丁宁,与某修合之门,服药之法,忌鸡犬秽恶腥膻荤血,莫非洁净,处精专心修制。
某遂修合,依方服之,经三月已来,顿觉精神有异,五脏之内,调暢得安,气力之间,自然强壮。又服经半剂,其效不可名状,如年三十之人。服一剂,如十五童子。奇哉!灵药具方如后:
硫黄二两日之精 白龙骨二两月之精 安息香半两火之精 柏子仁二两木之精 兔丝子二两土之精 五味子二两金之精 肉苁蓉二两水之精
右件七味药,其香用胡桃人隔杵别捣,其余并捣,罗为末和合,以魁罡日,用枣肉为丸,如小豆粒大,每日空心无灰酒下三十丸,忌鸡猪鱼蒜。
欲修合服药之时,须用丙寅、丙午日,或蜜日所合和以火,命人面东合之,忌孝子师僧,妇人鸡犬,皆不得见。服药日,王相方净洁房内。经半年后,若近房色,常泄谷炁,即精气永固不泄也。神效不可具。
◎九真中经四镇丸
太一神仙生五脏,填六腑,养七窍,和九关,炼三魂,曜二童,保一身,长生万岁。《四镇丸方》:
太一禹余粮四两定六腑,填五脏 真当归一两以和禹余粮,止关节百病 薰陆香一两以和当归,薰五脏内 人参一两补六腑津液,助禹余粮之势 鸡舌香一两除胃中客热,止痰闷
凡五种,以禹余粮为主,四物从之。先内禹余粮,捣一百杵,次内四物,合和为散。
丹砂四大两摄魂魄,镇三神,理和气 甘草一两以和丹砂,润肌肤,去白发 青木香一两以助甘草,去三虫伏尸 干地黄一两以和百髓,满脑血 詹糖香一两补目瞳,薰下关
凡五种,以丹砂为主,四物从之。先内砂捣一百杵,次内四物为散。
茯苓四大两填七窍,补久虚,和灵关 白术一两以和茯苓,润神气,明目瞳 干姜一两以辅术势除热痰,开三关,去寒热 防风一两补湿痺,除秽滓,止饥渴 云母粉一两泽形体,面生光,补骨血
凡五种,以茯苓为主,四物从之。先内茯苓捣一百杵,次内四物成散。
麦门冬四两去心填神,精养灵液,固百骨 干枣膏一两以助麦门冬,凝血脉,去心秽附子一两 砲,益脑中气,填脏内冷,去痰 胡麻一两熬,和喉舌液,填下关,泄泽三神 龙骨一两润六液,养穷肠,乌发止白
凡四镇神丸,合二十种药,令精上者,其五物为一部,皆令成散。先取禹余粮部,捣三千杵,次入丹砂部,捣四千杵,次内茯苓部,捣五千杵,次内麦门冬部,捣六千杵,又内白蜜四升,捣七千杵,又内白蜡十二两,捣八千杵,更下炼蜜令可丸。若刚硬,更下蜜令柔,复捣三万杵,药成。丸如鸡子中黄许大,分为细丸而服之。以正月、九月、十一月上建日合之,满日起服之。百日中筹量服五丸,当先一日不食,后日平旦乃服,服毕,然后乃饮食如故。千日之后,二百日中服七丸;二千日之后,三百日中服二十丸;三千日之后,四百日中服三十丸,计为率。镇神守中,与天地相毕。此药万年不败。若常服此药,一切不同服杂药饵之辈。若欲合此药,先禁戒七日,永不得入房室,无令鸡犬小兒妇人见。修合之时,当烧香,设一神席于东面,为太一帝君、太一君、太一上元君坐位,心常存呼咒之。服药时,当亦心存之,以向月王。此所谓四大,以镇四神,除百病,令人不老,远视万里之外,白发却黑,齿落重生,面目悦泽,皮理生光。服之一年,宿疾皆除;二年,易息;三年,易气;四年,易脉;五年,易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齿;九年,易形;十年,役使鬼神,威御虎狼,毒物不敢近。
◎黄帝四扇散方大茅君以授中茅君
松脂 泽泻 干姜 干地 黄云母 桂心术 石上菖蒲
右八味,精治,令等分,合捣四万杵,盛以密器,勿令女人、六畜诸污掩等见。旦以酒服三方寸七,亦可以水服,亦可蜜丸如大豆许,二十丸至三十丸。此黄帝受风后四扇神方,却老还少之道者也。我昔受于高丘先生,令以相传耳。
◎王母四童散方
胡麻四大两九蒸九曝,黑肥者,去皮,熬令黄香 天门冬四两高地肥甘者,干之 白茯苓五两白实者,亦当先煮,曝干 术三两时月采肥大者 桃仁四两当用好者,仍须大熟桃,解核取人,热汤浸去皮尖干黄精五两高地宿根者,干之
右六味,精治。先熬胡麻,后入诸药,捣三万杵,细罗为散。每日平旦以酒服三钱,暮再服,宜渐加之。亦可水服。如丸,即炼蜜和之,更捣万杵,丸如梧桐子大,自二十丸加至四十丸。
◎帝女玄霜掌上录
一名帝女玄霜,二名琼浆,三名玉液,四名地母乳,五名甘露浆,六名九转阴丹,七名醍醐酥,自古神仙虽饵金丹,无不修此阴丹者。且如黑铅属水,其数一,一生二,二生三,三能生万物,岂不因阴阳乎?夫大丹者,是阴阳龙虎及至修炼了,号为正阳,如此即孤阳也。既孤阳,不可立身,须假阴丹而相负,以为梯航也,其数随阳,数用九也。若论津润五脏,灌注华盖,上添泥丸,下补精元,大药不得玄霜,服久而难见其功。大丹出于契中,
阴元玄霜出自秘录,所以术士难知也。今具著修阴丹白雪玄霜法:
取上好黑铅一生者二斤,汞半斤,先于铫子中拨泻,令细,绝灰,便将汞投在铅中熟搅,铅作埚子大小,临时用瓷瓶子一口表里通油者,便取上好醋五升贮在瓶内,即于稳便房内,明净处室向阳者,下手作,假阳极之时,当合道气也。便安瓶子于土坑内,其口与地平,将铅埚安瓶口上,更以纸三四重,纸上又安瓷碗盖之。若是阳极之时,七日一度,取出。其埚上如垂雪倒悬,见风良久自硬,扫取后,其瓶内醋损,即须换。如此重重,取至一斤霜。即于瓷碗内入甜浆水,用柳木槌杀研,渐渐入浆水,如面糊末,在碗四面安,在饭甑中蒸,蒸了又研,以清水淘澄,干;又用清水杀研末,在碗上土甑内,又蒸、研、淘。准此法,五度入饭甑四度,入土甑蒸之。其土甑蒸时,碗口上别用一口碗合之。如此九转足,即须用熟绢袋盛,以清水于银器中摆过。后一复时用,却去清水,以绵盖器口,日内晒干扫下,又用柳木槌研了。其色始如春雪,亦如面勃,其味甜澹甘美,捻在口中,冷如春冰。若有人修得者,以蜜丸如梧桐子大,日服五丸,至一岁,万病不侵,经夏不渴。但洗头,生油调涂顶,须臾至脚心自冷,神功难述。若引大还丹,返老为少,盖由津液行也。孙氏歌曰:
玄白霜,玄白霜,龙虎君中立为长。万物不从阴所生,即问孤阳何处养?
◎萤火丸方
刘子南者,汉冠军将军武威太守也。从道士尸公,受务成子萤火丸,辟病,除百鬼、虎狼、蚖蛇、师子、蜂虿诸毒,及五兵白刃、贼盗凶害。
其方用雄黄、雌黄各二两,萤火、鬼箭、蒺藜各一两,铁锤柄烧令焦黑、锻炉中灰、羖羊角各一分,九物各如粉面,以鸡子黄并丹雄鸡冠血丸如杏仁大,作三角绛囊盛五丸,带左臂上,从军者系腰中,居家悬户上,辟盗贼诸毒。
刘子南合而佩之,永平十二年行武威北,卒遇虏,大战败绩,士从奔溃,独为寇所围,矢下如雨,未至子南马数尺,矢辄堕地,终不能中伤。虏以为神人也,乃解围而去。子南以神方教其子及弟兄,为军者,皆未尝被伤,俱得其验,传世宝之。及汉末青牛道士封君达以传安定皇甫隆,隆授魏武帝,乃稍传于人间。一名冠军丸,亦名武威丸,今载在《千金翼》中所称也。
◎黄帝受黄轻四物仙方
一曰鸿光,二曰千秋,三曰万岁,四曰慈墨实合此四物,帝曰:“此四物形状若何?可得闻乎?”黄轻曰:“鸿光者,云母也;千秋者,卷柏也,生于名山之间;万岁者,泽泻也,慈墨者,苋实也,一云兔丝子”。
右件杵,罗为末,以白松脂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温酒下三十丸,服七年,效可寿千岁。久服之,与天帝相守。帝恭拜之。
◎真人驻年藕华方
右一物,七月七日采藕华七分,八月八日采藕根八分,九月九日采藕实九分,采合道毕矣,服方寸七。授南阳刘长生,长生居清渊泽中北界,长生且药七十余年,不壮不老,长服神仙。藕实一名水丹芝,一名加实,一名芡实,一名莲华,一名芙蓉,其叶名荷,其小根名芊,大根名藕,其初根名菱,与鸡头为阴阳。以八月上戊日取莲实,九月上戊日取鸡头实,十月上午日取藕,各等分,阴干百日治之。正月上寅日旦,井华水服一方寸七,日四五,后饭服之,百日止。主补中,益气力,养神,不饥,除百病,久服,轻身延年,不老,神仙。鸡头实,一名雁实,一名天门精,一名天禹,一名曜。味甘,治湿痺、腰、脊、膝病,补益气,强志,耳目聪明,久服,身轻,不饥,神仙也。
◎老君益寿散方
天门冬五两去心,焙白术四两防风一两去芦头熟地黄二两细辛三分干姜一两砲裂,锉桔梗一两去芦头天雄半两砲裂,去皮脐桂心半两远志一两去心肉苁蓉一两酒浸,去皱皮泽泻一两石斛半两去根锉柏实半两云母粉半两石韦半两去毛杜仲半两去粗皮锉牛膝半两去苗白茯苓半两菖蒲半两五味子半两蛇床子半两甘菊花半两山茱萸半两附子一两半砲裂,去皮脐
右件药捣,罗为散。平旦酒服三钱,冬月日三服,夏平旦一服,春、秋平旦日暮各一服。药后十日知效,二十日所苦觉灭,三十日气力盛,四十日诸病除,六十日身轻如飞,七十日面光泽,八十日神通,九十日精神非常,一百日已上,不复老也。若能断房,长生矣!
◎骊山老母绝谷麦饭术
黑豆五斗 大麻子一斗五升 青州枣一斗
右件黑豆净水淘过,蒸一遍,曝干,去皮,又蒸一遍,又曝令干。麻子以水浸去皮,共枣同入甑中,蒸熟取出,去枣核。三味一处烂捣,又再蒸一遍,团为拳大,又再蒸之。从初夜至夜半,令香熟,便去火,以物密盖之,经宿,曝干,捣罗为末,任性吃,以饱为度。遇渴得吃新汲水、麻子汤、柏汤。第一服七日,三百日不饥。第二服四日,约二千日不饥。若人依法服之,故得神仙。若是奇人服,即得长生。甚是殊妙,切不可乱传。若食,犯之损人。如要食,即以葵子为末,煎汤服之,其药即转下如金色,此药之灵验也。
◎文始先生绝谷方
雄黄半两细研 禹余粮一两 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 白矾一两 烧灰云母粉一两
右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一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欲服药,先作牛羊肉羹、稻米饭饱食,明旦服三十丸,以井华水下之,可一月不饥
矣。
◎太清飞仙法
方曰:当取松脂、茯苓各一十二斤。先次水渍茯苓一七日,朝朝换水,满日曝干;以醇酒二斗又渍茯苓七日,出,曝令干,月食一斤。欲不食,即取松脂炼去苦臭汁,以火温之,内茯苓中治合,和以白蜜,三物合服之,月各一斤。百日身轻,二百日寒热去,三百日风头眗目去,四百日五劳七伤去,五百日腹中寒癖饮癖炁去,六百日颜色驻,七百日面<黑干>去,八百日黑发生,九百日灸癜灭,千日两目明,二千日颜色易,三千日行无迹,四千日诸痕灭,五千日夜视光,六千日肌肉易,七千日皮脉藏,八千日精神强,九千日童子薄,万日形自康,二万日神明通,三万日白日无影,四万日坐在立亡。日服食,慎勿忘。但过万日,仍纵横,变名易姓升天耳!
◎太白星官洗眼方
嘉州刺史张评士,中年已来,夫妇俱患瞽疾,求方术之士不能致,退居列墅,杜门自责,唯捣醮星辰,以祈所祐。岁久,家业渐虚,精诚不退。元和七年壬辰八月十七日,有书生诣门请谒。家人曰:主公夫妇抱疾,不接宾客久矣。书生曰:吾虽是书生,亦医术人,闻使君有疾,故此来尔。家人入白,评士欣然曰:久疾不接宾客,客既有方药,愿垂相惠。书生曰:但一见使君,自有良药。评士闻之,扶疾相见。谓使君曰:此疾不假药饵,明日请丁夫十人,锹钎之属,为开一井,眼当自然立愈。评士如其言而备焉,书生即选胜地,自晨穿一井,至夕见水。令评士斋洁焚香,志心,取水洗之。评士眼疾顿胜轻,即时明净,平复如初,即其数年之疾,一旦豁然。夫妇感而谢之,厚遗金帛,书生辞曰:焉用金帛为?吾非世间人,太白星官也。以子抱疾数年,不忘于道,精心捣醮,上感星辰,五帝星君,使我降授此术,以祛子重疾,答子修奉之心。金帛之遗,非吾所要也。因留此法,今传教世人,以救疾苦,用增阴德。其法曰:
子午之年,五月酉戌日,十一月卯辰日;丑未之年,六月戌亥日,十二月辰己日;寅申之年,七月亥子日,正月已午日;卯酉之年,八月子丑日,二月午未日;辰戌之年,三月寅丑日,九月未申日;已亥之年,十月申酉日,四月寅卯日,取其方位,年月日时,即为福地,浚井及泉,必有良效。评士再拜受之,言讫书生升天而去,此乃精诚通感之应也。
◎张少真炼九转铅精法
青铅二斤屎多者曰杯铅,泽精者曰唐,并不堪用,唯伊阳及波斯计紫者为上
右置一仰月铁釜,量大小著铅,用猛火炒之,候洋讫,彻底匀搅之,须臾,自成青砂,但匀搅不停,变尽即止。欲便成铅黄花者,即将青砂猛火,不歇搅之,久之,即成铅黄花。乃取青砂于盆中,少少益苦酒,渐添研之。苦酒即用糠醋,不全用酽者,澄滤细好讫,于火上爆干,须臾,微微火逼之,取为汁,流浆入左味团之,磁粉入左味也。不得此法,团鼓之不成铅。曝干,即入铸道铁锅内,上下用双皮袋,猛火鼓之,其青砂须臾即变为铅,从铸道流出,下著一铁器盛取,以尽为度。其色明白,名铅孙,八返九转成紫色。凡一斤铅九转,耗折十五两,得一两,强名曰金公丹,一曰紫河车,一日金狗子,一曰九转铅精,可用之矣别有经,在《上清灵书》中及《龙虎正箓》中。
◎茯苓嵒方
茯苓三大斤去黑皮剉如酸枣大甘草二小两剉
右以水六大升,先下甘草,煮取三升,漉出,去滓,澄弃浊者。又入白蜜三大升,牛乳九大升,和茯苓煎尽。及热出,挼令散,择去赤膜。又更熟挼,令如面,阴令干。日三四服之,初服二方寸七,稍稍加之任性。大忌松菜、米酢春秋合,不须着乳,临时着乳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方药部-卷四-译文
◎大洞西华玉堂仙母金丹法
使用三斗凝白蜜,三斤真丹(精炼的丹砂,有白色光泽),二斤精炼的云母屑。将这三样东西搅拌均匀,放入铜器中,盖上盖子。将铜器放入大锅的热水中,让铜器浮在水面上,用桑木柴火小火加热锅,直到蜜和药在铜器中都干透。取出铜器,晾凉三天。然后晒干,捣碎成粉末。再将粉末放回铜器中,密封器口,将铜器放在灶上的蒸笼中,用桑木柴火蒸三十天,白天用火蒸,晚上不用火蒸。蒸够天数后取出丹药,放在高处晒干,再捣三万下,过筛成细粉。再将细粉放入铜器中,盖上盖子,像最初一样放入大锅的热水中,浮煮三天三夜。完成后,这种丹药称为“仙母金丹”,也叫“西王母停年止白飞丹”。晾凉三天,晒干,再捣三万下,过筛成细粉,用凝白蜜调和,搓成小豆大小的丸子。每天早上服用二十丸,长期服用可以长生不老,容貌如少女。如果读《大洞真经》并服用此丹,读完一万遍后,可以立即乘云升天,不再停留在世间,不再在尘世中嬉戏。如果不读《大洞经》而服用此丹,可以在世间长久游历。服用此丹没有饮食禁忌,可以随意吃喝。常在人间活动,普通人不会察觉。这就是所谓的“真仙混合,隐化八方”。在炼制此丹前,需斋戒三十九天,选择七月七日的中午时分炼制。
◎镇魂固魄飞腾七十四方灵丸
云母四两、雄黄四两、真瑰四两、硝石四两、玄参四两、槐子中仁四两、龙骨五两、猪零四两、青丘霜四两、虎杖花四两、阴干鸡舌香二两、青木香二两、沉香二两、薰陆香四两、詹糖二两、戎盐三两、空青八两、丹砂八两、石兑黛四两、白石英二两、太阳婴童羽衣二两、太阴精上素华二两、桃华四两。
北结阴精流华一升二合,应在九月建日取,盛放在单独的容器中;结炁凝精素华丹一升二合,应在十二月建日取,盛放在单独的容器中;神华阴精流珠一升二合,应在冬节日取,盛放在单独的容器中。
共二十七种药材,已列出二十六种,最后加入白寒,凑齐二十七种。前二十四种对应二十四神,后三种对应三元之精气,上应九晨,能够凝结魂魄,五色硫黄,化形变景,没有固定的形态。人服用后,神魂安定,气息平稳。应在三月建日合药,五月壬日服丸。合药时,从云母开始,每种药材分别捣三千下,最后加入桃华,共二十四种药材,总共捣七万二千下。完成后,将药材分别放入二十四个盘子中,斋戒三十天。合药时,需童女侍香,要求她们少言、慎言、性情温和、行为善良、体香骨芳。将药材放在二十四个盘子中,露天放置三夜,不要让鸡犬或外人看到,也不要听到哭泣声。露天放置完成后,按顺序将药材放入釜中,先放云母,再放雄黄,最后放桃华,二十四种药材都放入后,按顺序覆盖,直到釜满。然后加入北结阴精流华一升二合,接着加入结炁凝精素华丹一升二合,最后加入神华阴精流珠一升二合。完成后,用一斗二升清稷枿水浇在药材上,盖上釜盖,确保上下、四面、四边、内外密封七分厚。云母在下,其气上升,桃华在上,其色覆盖下方,因此有顺序。
先制作六一泥,用来涂抹两个土釜。用东海左顾牡蛎、戎盐、赤石脂、黄丹、滑石、蚓蝼黄土各六分,混合捣碎过筛,加入百日米醋调和。调和均匀后,涂抹在两个土釜内外,逐渐涂薄,晒干后再涂,内外厚度达到二寸半。完成后,将灶朝南,将釜放在灶中央,釜底离地一尺二寸,用米糠烧火九日九夜,火离釜九寸;再烧九日九夜,火离釜六寸;再烧九日九夜,火离釜三寸;总共二十七天。完成后,冷却三天,打开釜盖,查看药材是否起飞精,附着在上釜上,神药即完成。如果没有起飞精,重新涂抹六一泥,再烧二十七天,冷却三天,必定成功。用三岁雄鸡的羽毛扫取神药,附着在上釜上,神药名为“飞丹紫笔华流精”,有百变之色,玄光映照七十四方。服用一铢,身体会发出七十四色流光。左唾则三魂童子立即出现,右唾则七魄化生七形童子,身穿飞罗羽裙,乘坐神舆玉辇,立即出现在面前。将神药盛放在金盘中,精凝在釜底,形成玉胎琼液之膏,加入白蜜,放入臼中,向东捣七万下。一铢为一丸,完成后密封保存,露天放置三天三夜。每天早上服一丸,三天服三丸,即可乘空步虚,出入无间。七天后,服七丸,即可浮景霄霞,身生五色,五岳神官,五万人护卫。
向东服九丸,会出现青霞绿軿,青龙控辔,青阳玉童九十人,青腰玉女九十人,东岳仙官九千人,前来迎接。
向南服八丸,会出现绛霞云軿,赤龙控辔,绛宫玉童八十人,太一赤圭玉女八十人,南岳仙官八千人,前来迎接。
向西服六丸,会出现素霞玉舆,六龙控辔,耀灵玉童六十人,素灵玉女六十人,西岳仙官六千人,前来迎接。
向北服五丸,会出现皁霞飞辇,玄龙控辔,太极玉童五十人,太玄玉女五十人,北岳仙官五千人,前来迎接。
向戊己方向服三丸,会出现黄霞玉舆,十二飞龙控辔,中央黄机玉童十二人,黄素玉女十二人,中岳仙官一千二百人,前来迎接。服五丸,五岳仙官会奉上玉扎凤章,邀请你前往九金阙之下,受封真仙之号,灵丸的妙用真是伟大!共有七十四种变化,金银宝玉、赤树绛实会立即出现,水火变化妙不可言,琅玕八景、四蕊绛生神丹的效用无法一一列举,这里只是略述其大化的微妙之处!
如果想要游戏五岳,周游八极,不受仙官之劳,不愿承担典局之责,不想升天的人,可以不服用五方之丸,只需常服三丸或七丸,固魂镇魄,飞腾七十四方,遨游五岳,寿同三光。其他可以按照五方之数服用。如果服用五方之丸,便成为五岳之司,五岳之司有职责在身,不能随心所欲。
◎南岳真人郑披云传授五行七味丸方
《上皇保命固精丹诀》,用药味配阴阳精气。五行之精,君臣相佐,固精保命,养气安神,调理五脏,补养六腑,虚败自充,衰朽复润,血
脉象强健,筋骨坚固,白发转黑,胎发重生。功效神奇,无法尽述。丹药若无道法,无法延长寿命;道法若无丹药,如何滋养身体?道法与丹药相辅相成,何愁不能治愈顽疾?
我自幼喜爱学习经方,跋山涉水,登云渡谷,寻师访道,已有二十余年,如今已年过五旬,身体衰弱。经过长时间的苦心钻研,渴望达到玄妙的境界,于是来到南岳灵岩山,遇到一位志士,传授给我这门技艺,并郑重告诫我修合丹药的方法和服药的禁忌,要求洁净无秽,专心修制。
我按照方法修合丹药,服用三个月后,精神明显好转,五脏调和,气力自然增强。再服用半剂,效果更是难以形容,仿佛回到了三十岁的状态。服用一剂后,竟如十五岁的少年。真是神奇!灵药的配方如下:
硫黄二两(日之精)、白龙骨二两(月之精)、安息香半两(火之精)、柏子仁二两(木之精)、兔丝子二两(土之精)、五味子二两(金之精)、肉苁蓉二两(水之精)。
以上七味药,安息香用胡桃仁隔杵捣碎,其余药物一起捣碎,过筛成粉末,混合后用枣肉制成小豆大小的丸药,每日空腹用无灰酒送服三十丸,忌食鸡、猪、鱼、蒜。
修合丹药时,需选择丙寅、丙午日或蜜日,用火炼制,面朝东操作,忌孝子、僧人、妇人、鸡犬等在场。服药时,需在洁净的房间内进行。半年后,若接近房事,精气将永固不泄。效果神奇,难以尽述。
◎九真中经四镇丸
太一神仙滋养五脏,充实六腑,养护七窍,调和九关,炼化三魂,照耀二童,保全一身,长生万岁。《四镇丸方》:
太一禹余粮四两(定六腑,填五脏)、真当归一两(调和禹余粮,止关节百病)、薰陆香一两(调和当归,薰五脏内)、人参一两(补六腑津液,助禹余粮之势)、鸡舌香一两(除胃中客热,止痰闷)。
以上五种药物,以禹余粮为主,其余四味为辅。先将禹余粮捣一百杵,再加入其余四味,混合成散。
丹砂四大两(摄魂魄,镇三神,理和气)、甘草一两(调和丹砂,润肌肤,去白发)、青木香一两(助甘草,去三虫伏尸)、干地黄一两(调和百髓,满脑血)、詹糖香一两(补目瞳,薰下关)。
以上五种药物,以丹砂为主,其余四味为辅。先将丹砂捣一百杵,再加入其余四味,混合成散。
茯苓四大两(填七窍,补久虚,和灵关)、白术一两(调和茯苓,润神气,明目瞳)、干姜一两(辅助白术,除热痰,开三关,去寒热)、防风一两(补湿痺,除秽滓,止饥渴)、云母粉一两(泽形体,面生光,补骨血)。
以上五种药物,以茯苓为主,其余四味为辅。先将茯苓捣一百杵,再加入其余四味,混合成散。
麦门冬四两(去心填神,精养灵液,固百骨)、干枣膏一两(助麦门冬,凝血脉,去心秽)、附子一两(炮制,益脑中气,填脏内冷,去痰)、胡麻一两(熬制,和喉舌液,填下关,泄泽三神)、龙骨一两(润六液,养穷肠,乌发止白)。
四镇神丸共二十种药物,分为四部,每部五种药物,分别捣碎成散。先取禹余粮部,捣三千杵,再加入丹砂部,捣四千杵,接着加入茯苓部,捣五千杵,最后加入麦门冬部,捣六千杵。然后加入白蜜四升,捣七千杵,再加入白蜡十二两,捣八千杵,最后加入炼蜜,使药丸柔软,再捣三万杵,药成。药丸如鸡蛋黄大小,分为小丸服用。在正月、九月、十一月的上建日修合,满日开始服用。百日内每次服用五丸,服药前一天禁食,次日清晨服用,服药后再进食。千日后,每二百日服用七丸;二千日后,每三百日服用二十丸;三千日后,每四百日服用三十丸。此药能镇守心神,与天地同寿,万年不败。若常服此药,不必再服其他杂药。修合此药前,需禁戒七日,不得入房室,忌鸡犬、小儿、妇人见。修合时,需烧香,设神席于东面,供奉太一帝君、太一君、太一上元君,心中常存咒语。服药时,也需心存咒语,面向月王。此药能镇守四神,除百病,令人不老,远视万里,白发转黑,齿落重生,面色光泽,皮肤生光。服用一年,宿疾皆除;二年,气息顺畅;三年,气脉调和;四年,脉象强健;五年,体质改善;六年,筋骨强健;七年,骨骼坚固;八年,牙齿重生;九年,形体焕发;十年,能役使鬼神,威御虎狼,毒物不敢近身。
◎黄帝四扇散方大茅君以授中茅君
松脂、泽泻、干姜、干地黄、云母、桂心、术、石上菖蒲。
以上八味药物,精细处理,等分混合,捣四万杵,装入密封容器,忌女人、六畜等污秽之物见。每日清晨用酒送服三方寸七,也可用水送服,或用蜜制成大豆大小的丸药,每次服用二十至三十丸。此方为黄帝受风后所传的四扇神方,是返老还童的秘法。我曾从高丘先生处学得,现传于后人。
◎王母四童散方
胡麻四大两(九蒸九曝,黑肥者,去皮,熬至黄香)、天门冬四两(高地肥甘者,晒干)、白茯苓五两(白实者,先煮后晒干)、术三两(时月采肥大者)、桃仁四两(选用大熟桃,去核取仁,热水浸泡去皮尖)、干黄精五两(高地宿根者,晒干)。
以上六味药物,精细处理。先熬制胡麻,再加入其余药物,捣三万杵,过筛成散。每日清晨用酒送服三钱,傍晚再服一次,逐渐增加剂量。也可用水送服。若制成丸药,用炼蜜调和,再捣万杵,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每次服用二十至四十丸。
◎帝女玄霜掌上录
一名帝女玄霜,二名琼浆,三名玉液,四名地母乳,五名甘露浆,六名九转阴丹,七名醍醐酥。自古以来,神仙虽服食金丹,无不修习此阴丹。黑铅属水,其数为一,一生二,二生三,三能生万物,岂不因阴阳而成?大丹者,是阴阳龙虎修炼而成,号为正阳,但孤阳不可立身,需借助阴丹相辅,以为梯航,其数随阳,用九为度。若论津润五脏,灌注华盖,上添泥丸,下补精元,大药若无玄霜,服用久后难以见效。大丹出于契中,
阴元玄霜的制法出自秘录,因此一般的术士难以知晓。现在详细记载修阴丹白雪玄霜的方法:
取上好的黑铅二斤,汞半斤,先在铫子中拨泻,使其细腻,去除灰烬,然后将汞投入铅中充分搅拌,铅制成埚子大小,临时使用一口内外涂油的瓷瓶,取上好的醋五升贮存在瓶内,随即在安静、明亮、向阳的房间内开始制作,假借阳极之时,以合道气。将瓶子安放在土坑内,瓶口与地面平齐,将铅埚放在瓶口上,再用三四层纸覆盖,纸上再盖一个瓷碗。如果是阳极之时,每七天取出一次。埚上如垂雪倒悬,见风后不久自会变硬,扫取后,瓶内的醋会减少,需要更换。如此反复,取至一斤霜。然后在瓷碗内加入甜浆水,用柳木槌研磨,逐渐加入浆水,像面糊一样,放在碗的四面,在饭甑中蒸,蒸后再研磨,用清水淘澄,干燥;再用清水研磨成末,在碗上土甑内,再蒸、研、淘。按照这个方法,五次入饭甑,四次入土甑蒸。土甑蒸时,碗口上另用一个碗盖住。如此九转完成,即用熟绢袋盛装,用清水在银器中摆过。后一复时使用,去除清水,用绵盖住器口,在阳光下晒干扫下,再用柳木槌研磨。其色如春雪,也像面粉,味道甜淡甘美,捻在口中,冷如春冰。如果有人修炼成功,用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服用五丸,至一年,万病不侵,经夏不渴。洗头时,用生油调涂头顶,片刻至脚心自冷,神功难以言述。若引大还丹,返老为少,皆因津液运行。孙氏歌曰:
玄白霜,玄白霜,龙虎君中立为长。万物不从阴所生,即问孤阳何处养?
◎萤火丸方
刘子南是汉朝的冠军将军、武威太守。他从道士尸公那里得到了务成子的萤火丸,可以辟病,除百鬼、虎狼、蚖蛇、师子、蜂虿等毒,以及五兵白刃、贼盗凶害。
其方用雄黄、雌黄各二两,萤火、鬼箭、蒺藜各一两,铁锤柄烧令焦黑、锻炉中灰、羖羊角各一分,九物各如粉面,用鸡子黄和丹雄鸡冠血丸如杏仁大,作三角绛囊盛五丸,带左臂上,从军者系腰中,居家悬户上,辟盗贼诸毒。
刘子南合而佩之,永平十二年行武威北,突然遇到敌人,大战败绩,士兵奔溃,独为寇所围,矢下如雨,未至子南马数尺,矢辄堕地,终不能中伤。敌人以为他是神人,于是解围而去。子南以神方教其子及弟兄,为军者,皆未尝被伤,俱得其验,传世宝之。及汉末青牛道士封君达以传安定皇甫隆,隆授魏武帝,乃稍传于人间。一名冠军丸,亦名武威丸,今载在《千金翼》中所称也。
◎黄帝受黄轻四物仙方
一曰鸿光,二曰千秋,三曰万岁,四曰慈墨实合此四物,帝曰:“此四物形状若何?可得闻乎?”黄轻曰:“鸿光者,云母也;千秋者,卷柏也,生于名山之间;万岁者,泽泻也,慈墨者,苋实也,一云兔丝子”。
右件杵,罗为末,以白松脂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温酒下三十丸,服七年,效可寿千岁。久服之,与天帝相守。帝恭拜之。
◎真人驻年藕华方
右一物,七月七日采藕华七分,八月八日采藕根八分,九月九日采藕实九分,采合道毕矣,服方寸七。授南阳刘长生,长生居清渊泽中北界,长生且药七十余年,不壮不老,长服神仙。藕实一名水丹芝,一名加实,一名芡实,一名莲华,一名芙蓉,其叶名荷,其小根名芊,大根名藕,其初根名菱,与鸡头为阴阳。以八月上戊日取莲实,九月上戊日取鸡头实,十月上午日取藕,各等分,阴干百日治之。正月上寅日旦,井华水服一方寸七,日四五,后饭服之,百日止。主补中,益气力,养神,不饥,除百病,久服,轻身延年,不老,神仙。鸡头实,一名雁实,一名天门精,一名天禹,一名曜。味甘,治湿痺、腰、脊、膝病,补益气,强志,耳目聪明,久服,身轻,不饥,神仙也。
◎老君益寿散方
天门冬五两去心,焙白术四两防风一两去芦头熟地黄二两细辛三分干姜一两砲裂,锉桔梗一两去芦头天雄半两砲裂,去皮脐桂心半两远志一两去心肉苁蓉一两酒浸,去皱皮泽泻一两石斛半两去根锉柏实半两云母粉半两石韦半两去毛杜仲半两去粗皮锉牛膝半两去苗白茯苓半两菖蒲半两五味子半两蛇床子半两甘菊花半两山茱萸半两附子一两半砲裂,去皮脐
右件药捣,罗为散。平旦酒服三钱,冬月日三服,夏平旦一服,春、秋平旦日暮各一服。药后十日知效,二十日所苦觉灭,三十日气力盛,四十日诸病除,六十日身轻如飞,七十日面光泽,八十日神通,九十日精神非常,一百日已上,不复老也。若能断房,长生矣!
◎骊山老母绝谷麦饭术
黑豆五斗 大麻子一斗五升 青州枣一斗
右件黑豆净水淘过,蒸一遍,曝干,去皮,又蒸一遍,又曝令干。麻子以水浸去皮,共枣同入甑中,蒸熟取出,去枣核。三味一处烂捣,又再蒸一遍,团为拳大,又再蒸之。从初夜至夜半,令香熟,便去火,以物密盖之,经宿,曝干,捣罗为末,任性吃,以饱为度。遇渴得吃新汲水、麻子汤、柏汤。第一服七日,三百日不饥。第二服四日,约二千日不饥。若人依法服之,故得神仙。若是奇人服,即得长生。甚是殊妙,切不可乱传。若食,犯之损人。如要食,即以葵子为末,煎汤服之,其药即转下如金色,此药之灵验也。
◎文始先生绝谷方
雄黄半两细研 禹余粮一两 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 白矾一两 烧灰云母粉一两
右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一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欲服药,先作牛羊肉羹、稻米饭饱食,明旦服三十丸,以井华水下之,可一月不饥
了。
◎太清飞仙法
方法说:应该取松脂、茯苓各十二斤。首先将茯苓浸泡在水中七天,每天早晨换水,七天后晒干;再用两斗醇酒浸泡茯苓七天,取出后晒干,每月食用一斤。如果不想食用,就取松脂炼去苦臭的汁液,用火加热,放入茯苓中混合,加入白蜜,三种物质一起服用,每月各一斤。一百天后身体轻盈,两百天后寒热症状消失,三百天后头痛和眼睛不适消失,四百天后五劳七伤消失,五百天后腹中的寒癖和饮癖气消失,六百天后肤色保持,七百天后脸上的黑斑消失,八百天后黑发生长,九百天后灸癜消失,一千天后双眼明亮,两千天后肤色改变,三千天后行走无痕迹,四千天后各种疤痕消失,五千天后夜晚视力增强,六千天后肌肉改变,七千天后皮肤和脉络隐藏,八千天后精神强健,九千天后童子变薄,一万天后身体自然健康,两万天后神明通达,三万天后白天无影,四万天后坐立自如。每天服用,切记不要忘记。只要超过一万天,仍然可以自由行动,改名换姓升天!
◎太白星官洗眼方
嘉州刺史张评士,中年以来,夫妇都患有眼疾,寻求方术之士无法治愈,退居别墅,闭门自责,只捣醮星辰,以祈求保佑。多年后,家业逐渐空虚,但精诚不减。元和七年壬辰八月十七日,有一个书生上门拜访。家人说:主公夫妇患病,已经很久不接待宾客了。书生说:我虽然是书生,也是医术之人,听说使君有疾,所以前来。家人进去报告,评士欣然说:久病不接待宾客,客人既然有方药,愿意赐予。书生说:只要见使君一面,自有良药。评士听后,扶病相见。书生对使君说:此病不需要药物,明天请十名工人,带上锹钎等工具,挖一口井,眼睛自然会立刻痊愈。评士按照他的话准备,书生即选择好地点,从早晨开始挖井,到晚上见到水。让评士斋戒焚香,专心致志,取水洗眼。评士的眼疾顿时减轻,立刻明亮清晰,恢复如初,多年的疾病一下子豁然痊愈。夫妇感激并感谢他,厚赠金帛,书生辞谢说:何必用金帛呢?我不是世间人,是太白星官。因为你们患病多年,不忘修道,精心捣醮,感动了星辰,五帝星君让我降授此术,以祛除你们的重疾,报答你们修奉的心意。金帛的馈赠,不是我所需要的。因此留下此法,现在传授给世人,以救疾苦,增加阴德。其方法说:
子午之年,五月酉戌日,十一月卯辰日;丑未之年,六月戌亥日,十二月辰己日;寅申之年,七月亥子日,正月已午日;卯酉之年,八月子丑日,二月午未日;辰戌之年,三月寅丑日,九月未申日;已亥之年,十月申酉日,四月寅卯日,取其方位,年月日时,即为福地,挖井至泉,必有良效。评士再拜接受,说完书生升天而去,这是精诚感应的结果。
◎张少真炼九转铅精法
青铅二斤,屎多者称为杯铅,泽精者称为唐,都不堪用,只有伊阳及波斯计紫者为上品
将一仰月铁釜,根据大小放入铅,用猛火炒,等到熔化后,彻底均匀搅拌,片刻后,自然形成青砂,只要均匀搅拌不停,直到变化完全停止。如果想立刻形成铅黄花,就将青砂用猛火,不停搅拌,时间久了,就形成铅黄花。然后取青砂放入盆中,慢慢加入苦酒,逐渐研磨。苦酒即用糠醋,不全用浓醋,澄清过滤后,在火上爆干,片刻后,用微火逼出汁液,流浆入左味团之,磁粉入左味也。不得此法,团鼓之不成铅。晒干后,即放入铸道铁锅内,上下用双皮袋,猛火鼓之,其青砂片刻即变为铅,从铸道流出,下面用一铁器盛取,以尽为度。其色明白,名为铅孙,八返九转成紫色。凡一斤铅九转,耗折十五两,得一两,强名为金公丹,一曰紫河车,一日金狗子,一曰九转铅精,可用之矣别有经,在《上清灵书》中及《龙虎正箓》中。
◎茯苓嵒方
茯苓三大斤,去黑皮,剉如酸枣大,甘草二小两,剉
用六大升水,先下甘草,煮取三升,过滤出,去滓,澄清弃去浊者。再加入白蜜三大升,牛乳九大升,和茯苓一起煎煮至尽。趁热取出,揉搓使其散开,择去赤膜。再更熟揉搓,使其如面,阴干。每天服用三四次,初服二方寸七,逐渐增加至任性。大忌松菜、米酢春秋合,不须着乳,临时着乳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方药部-卷四-注解
凝白蜜:指经过特殊处理的蜂蜜,具有较高的纯度和药用价值,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
真丹:指真正的朱砂,因其颜色鲜红如丹而得名,是古代炼丹术中的重要材料。
云母屑:云母是一种矿物,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铜器:古代炼丹常用的器具,因其导热性好且不易与药物发生反应。
桑木薪:桑木作为燃料,因其燃烧时火势温和且持久,适合用于炼丹。
西王母: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掌管长生不老和仙丹,常与炼丹术联系在一起。
大洞真经:道教经典之一,内容涉及修炼、炼丹和长生不老之术。
镇魂固魄:指通过服用丹药来安定魂魄,增强精神力量。
云母: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雄黄: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驱邪、解毒的功效。
真瑰:指真正的琥珀,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硝石:一种矿物,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玄参:一种中药材,具有滋阴降火、清热解毒的作用。
槐子中仁:槐树的种子,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龙骨:古代动物的化石,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猪零:指猪的脂肪,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润燥、解毒的作用。
青丘霜:指青丘山的霜,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虎杖花: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鸡舌香:一种香料,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青木香:一种香料,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沉香:一种香料,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薰陆香:一种香料,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詹糖:一种香料,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戎盐:一种矿物盐,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空青:一种矿物,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丹砂:即朱砂,古代炼丹术中的重要材料。
石兑黛:一种矿物,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白石英:一种矿物,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太阳婴童羽衣:指太阳精华的象征物,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增强阳气的作用。
太阴精上素华:指月亮精华的象征物,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滋阴的作用。
桃华:指桃花,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北结阴精流华:指北方阴气的精华,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滋阴的作用。
结炁凝精素华丹:指通过炼丹术凝结的精华丹药,具有增强精气的作用。
神华阴精流珠:指阴气的精华凝结物,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滋阴的作用。
六一泥:一种炼丹用的特殊泥土,由六种材料混合而成,用于密封炼丹器具。
东海左顾牡蛎:指东海产的牡蛎,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滋阴的作用。
赤石脂:一种矿物,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黄丹:指铅丹,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滑石:一种矿物,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蚓蝼黄土:一种特殊的泥土,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百日米醋:指经过百日发酵的米醋,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解毒的作用。
飞丹紫笔华流精:指炼丹成功后形成的精华丹药,具有增强精气的作用。
玉胎琼液之膏:指炼丹成功后形成的精华液体,具有增强精气的作用。
白蜜:纯净的蜂蜜,常用于中药制剂中作为辅料。
青霞绿軿:指东方仙境的象征,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增强阳气的作用。
绛霞云軿:指南方仙境的象征,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增强阳气的作用。
素霞玉舆:指西方仙境的象征,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增强阳气的作用。
皁霞飞辇:指北方仙境的象征,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增强阳气的作用。
黄霞玉舆:指中央仙境的象征,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具有增强阳气的作用。
九金阙:指天上的九重宫阙,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象征仙境的最高境界。
五岳:指中国的五座名山,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象征天地之间的灵气。
三光:指日、月、星三光,常用于炼丹和医药中,象征天地之间的灵气。
五行七味丸:一种炼丹术中的丹药,由五行精气调和而成,具有增强精气的作用。
上皇保命固精丹诀:一种炼丹术中的丹药,具有固精保命、养气安神的作用。
脉壮盛:指人体经脉气血充盈,生命力旺盛。
筋骨长坚:形容身体强健,骨骼和肌肉结实。
发白重黑:指白发重新变黑,象征返老还童。
胎发却生:胎发指初生时的头发,此处指头发重新生长。
丹药:古代道家修炼长生不老药的一种,通常由多种药材炼制而成。
道:指道家的修炼方法和哲学思想,追求长生不老和与自然和谐。
沉痼:指长期难以治愈的疾病。
经方:古代医学经典中的药方。
南岳灵岩山:南岳指衡山,灵岩山是衡山的一部分,古代道教修炼的圣地。
盟誓丁宁:指郑重其事的誓言和叮嘱。
魁罡日:古代历法中的吉日,适合进行重要的活动。
无灰酒:一种不含杂质的纯净酒。
丙寅、丙午日:古代干支纪日法中的吉日。
蜜日:指适合进行甜蜜或重要事务的日子。
王相:指适合进行重要事务的吉时。
太一:古代道教中的至高神,象征宇宙的本源。
禹余粮: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茯苓:一种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
麦门冬: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道教中常被视为炼丹术的始祖。
王母:即西王母,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象征长生不老。
帝女玄霜:古代传说中的神药,象征长生不老。
阴元玄霜:古代道教炼丹术中的一种丹药,据说具有延年益寿、增强体质的功效。
黑铅: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主要成分是铅,用于炼制丹药。
汞:水银,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流动性,象征变化和转化。
铫子:古代炼丹用的器具,用于加热和搅拌材料。
埚子:炼丹用的容器,用于盛放和加热材料。
瓷瓶子:炼丹用的容器,用于盛放液体或丹药。
醋: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液体,用于溶解或反应材料。
阳极:炼丹术中的术语,指阳气最盛的时刻,通常用于特定的炼丹操作。
柳木槌:炼丹用的工具,用于研磨材料。
饭甑:古代蒸饭用的器具,炼丹术中用于蒸制丹药。
土甑:炼丹用的器具,用于蒸制丹药。
九转:炼丹术中的术语,指丹药经过多次炼制和提纯的过程。
熟绢袋:炼丹用的工具,用于过滤和提纯丹药。
银器:炼丹用的容器,用于盛放和提纯丹药。
蜜丸:将丹药与蜂蜜混合制成的丸剂,便于服用。
萤火丸:古代道教中的一种丹药,据说具有辟邪、驱鬼、解毒的功效。
雌黄: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驱邪、解毒的功效。
鬼箭: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驱邪、解毒的功效。
蒺藜: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驱邪、解毒的功效。
铁锤柄: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驱邪、解毒的功效。
羖羊角: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驱邪、解毒的功效。
鸡子黄: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驱邪、解毒的功效。
丹雄鸡冠血: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驱邪、解毒的功效。
绛囊: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容器,用于盛放丹药。
黄轻:古代道教中的仙人,据说传授了黄帝炼丹术。
卷柏: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泽泻: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苋实: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白松脂: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真人驻年藕华方:古代道教中的一种丹药,据说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藕华: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藕根: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藕实: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水丹芝: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芡实: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莲华: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芙蓉: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荷: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芊: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菱: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鸡头: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老君益寿散方:古代道教中的一种丹药,据说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天门冬: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白术: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防风: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熟地黄: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细辛: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干姜: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桔梗: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天雄: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桂心: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远志: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肉苁蓉: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石斛: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柏实: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云母粉: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石韦: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杜仲: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牛膝: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白茯苓: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菖蒲: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五味子: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蛇床子: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甘菊花: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山茱萸: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附子: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骊山老母绝谷麦饭术:古代道教中的一种丹药,据说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黑豆: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大麻子: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青州枣: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文始先生绝谷方:古代道教中的一种丹药,据说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白矾: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松脂:松树的树脂,古代常用于医药和炼丹。
太白星官:道教中的星神,被认为是掌管医药和健康的神祇。
九转铅精:炼丹术中的一种炼制方法,通过多次炼制铅来得到所谓的仙丹。
铅黄花:炼丹过程中铅的一种形态变化,被认为是炼制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金公丹:炼丹术中的一种丹药,被认为具有长生不老的功效。
紫河车:炼丹术中的一种丹药,象征长生不老。
金狗子:炼丹术中的一种丹药,象征长生不老。
茯苓嵒方:一种古代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等症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方药部-卷四-评注
《大洞西华玉堂仙母金丹法》和《镇魂固魄飞腾七十四方灵丸》是两篇典型的道教炼丹术文献,反映了古代道教追求长生不老、飞升成仙的理想。这些文献不仅展示了古代炼丹术的复杂工艺和神秘仪式,还体现了道教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利用。
在《大洞西华玉堂仙母金丹法》中,炼丹的过程极为繁琐,涉及多种珍贵材料的精细处理和长时间的炼制。这不仅体现了古代炼丹术对材料选择的严谨性,还反映了道教对时间和空间的特殊理解。炼丹的过程被视为一种与天地自然相融合的仪式,通过炼丹,修炼者可以吸收天地精华,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镇魂固魄飞腾七十四方灵丸》则进一步展示了炼丹术的复杂性和神秘性。文中提到的二十七种材料,每一种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和药用价值。炼丹的过程不仅涉及材料的精细处理,还包括严格的仪式和禁忌,如斋戒、侍香等。这些仪式和禁忌反映了道教对精神修炼的重视,认为只有通过内外兼修,才能真正达到飞升成仙的境界。
这两篇文献还体现了道教对五行、阴阳等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应用。炼丹术中的材料选择和炼制过程,都与五行、阴阳的理论密切相关。通过调和五行、阴阳,修炼者可以达到身心的平衡,进而实现长生不老的理想。
总的来说,这两篇文献不仅展示了古代炼丹术的复杂工艺和神秘仪式,还体现了道教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利用。它们不仅是古代炼丹术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道教思想和文化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道教的修炼理念和长生不老的追求。
这段古文主要讲述了古代道家修炼长生不老药的过程和效果,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文中提到的丹药和道法相结合的理念,反映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即通过修炼和药物来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文中详细描述了丹药的炼制过程和服用方法,体现了古代医学和炼丹术的高度发展。丹药的炼制不仅需要精确的药材配比,还需要选择吉日和吉时,这反映了古代人对时间和自然规律的重视。
此外,文中提到的‘脉壮盛,筋骨长坚,发白重黑,胎发却生’等效果,不仅是对丹药功效的描述,也反映了古代人对健康和长寿的向往。这些描述充满了神秘色彩,体现了古代人对生命奥秘的探索和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文中还提到了一些具体的药方,如‘九真中经四镇丸’、‘黄帝四扇散方’、‘王母四童散方’等,这些药方不仅具有医学价值,也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利用。这些药方的炼制和使用方法,体现了古代医学和炼丹术的复杂性和科学性。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是对古代炼丹术和医学的详细记录,也是对古代中国人追求长生不老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的深刻体现。通过对这些古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他们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探索。
这段文本主要描述了古代道教炼丹术中的几种丹药及其炼制方法,涉及的材料和步骤非常复杂,反映了古代炼丹术的高度技术性和神秘性。炼丹术在中国古代不仅是一种追求长生不老的实践,更是一种哲学和宗教的体现。炼丹术中的材料如黑铅、汞、云母等,象征着自然界的元素和力量,通过炼制和转化,炼丹者试图达到与天地同寿的境界。
文本中提到的丹药如阴元玄霜、萤火丸、黄帝受黄轻四物仙方等,都具有延年益寿、增强体质、驱邪解毒的功效。这些丹药的炼制过程极为繁琐,需要特定的材料、器具和时间,反映了古代炼丹术的严谨性和仪式感。炼丹术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修行,炼丹者通过炼制丹药,试图达到与天地同寿、与神灵相通的境界。
文本中还提到了一些历史人物和传说,如刘子南、黄帝、黄轻等,这些人物在道教和炼丹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故事和传说不仅丰富了炼丹术的文化内涵,也为炼丹术提供了历史和宗教的合法性。炼丹术在中国古代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文化和宗教的体现,它融合了道教的哲学、医学和宗教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不仅展示了古代炼丹术的技术和材料,还反映了炼丹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炼丹术不仅是一种追求长生不老的实践,更是一种哲学和宗教的体现,它融合了道教的哲学、医学和宗教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段文本,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炼丹术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太清飞仙法》和《太白星官洗眼方》等文本,展示了中国古代对于长生不老和医术的追求。这些文本不仅仅是医药和炼丹的记载,更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宗教思想的体现。通过这些文本,我们可以窥见古人对于生命、健康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在《太清飞仙法》中,通过详细的药物配制和服用方法,反映了古人对于药物疗效的精细观察和严格实践。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效果的追求,体现了古代医药学的高度发展。
《太白星官洗眼方》则通过一个神奇的故事,展示了古代人对于星神和超自然力量的信仰。这种信仰不仅仅是宗教的,更是文化和心理的,反映了古人对于不可知力量的敬畏和依赖。
《张少真炼九转铅精法》和《茯苓嵒方》则进一步展示了古代炼丹术的复杂和精细。这些炼丹术不仅仅是化学实验的前身,更是古代哲学和宗教思想的实践。通过这些炼丹术,古人试图探索生命的奥秘和宇宙的规律。
总的来说,这些文本不仅是古代医药和炼丹术的宝贵资料,更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宗教思想的重要体现。通过对这些文本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