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方药部-卷二

作者: 张君房(约10世纪—11世纪),北宋道士,曾任道官,主持编撰道教典籍。他以整理和传播道教文献闻名。

年代:编撰于北宋真宗年间(11世纪初)。

内容简要:《云笈七签》是道教经典丛书《道藏》的精华选编,共122卷。书中收录了道教修炼、符箓、斋醮、神仙传记等内容,系统总结了道教的教义、方术和经典文献。它是研究道教思想与实践的重要文献,被誉为“小道藏”,对后世道教发展影响深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方药部-卷二-原文

◎神仙炼服云母秘诀序

《本草经·玉石部》云:云母,味甘平,无毒。主身皮死肌,中寒热。如在车船上,除邪气,安五脏,益精明目,下炁坚肌,续绝补中,疗五劳七伤,虚损少炁,止利。久服,轻身延年,悦泽不老,耐寒暑,志高神仙。一名云珠,色多赤;一名云华,五色具;一名云英,色多青;一名云液,色多白;一名云沙,色青黄;一名磷石,色正白,生太山山谷、齐云山及琅琊北定山石间。二月采泽泻为之使,畏鱼甲反流水。案《仙经》,云母乃有八种:向日视之,色黄白多青者为云英,色青黄多赤名云珠,如冰露乍黄乍白名云沙,黄白晶晶名云液,皎然纯白明彻者名磷石,色青白多黑名云母,此六种并好,服而各有时月。其白晶晶、色暗暗,纯黑若有黑文,斑斑如铁者名云胆,色杂黑而强肌者名地碌,此二种并不可服。炼之有法,唯宜精细,不尔入肠大害,人令虚劳,为丸散用之,并正尔捣筛,殊为末。出琅琊,在彭城东北,青州亦有,今江东唯有庐山者为胜。以沙土养之,岁月生长。今炼之用矾石,则柔烂如粉极细。畏百草上露,乃胜东流水,亦用五月茅屋水制之也。

《本草经》云:云母,上品药,味甘,无毒。生太白山谷、齐云山及琅琊北定山石间,二月采。泽泻为之使,有八种,各有名。向日视,乃别之。色黄白而多青者名云英,宜春服之,令人身轻,入水不寒,增寿四千年。

色青黄煌煌而多赤者,名云珠,宜以夏服之,令人身轻,耐寒暑,增寿三千年。

色如承云,乍白乍黄,名云沙,季夏服之,身轻生光,耐风寒,增寿二千年。

色黄白晶晶,名云液,宜秋服之,坚筋骨,通经脉,增寿一千年。

色青白多黑,名云母,宜以冬服之,身轻,入火不灼,增寿五千年。

色皎然白而明彻者,名磷石,四时皆服,坚筋骨,通经脉,增寿五千年。

色暗暗纯黑,若有黑文斑斑如铁者,名云胆,不可服,令人患淋发疮。

色杂黑而厚强肌者,是铜铁间杂,名地碌,不可服,伐人命。

又赤色厚重,名阳起石,是五云之根,别将入药用,不可服。凡五云之根,厚一寸,有一千八百年,重以土沙埋新盆,盖,着阴地,岁月既久,便自生长。

又云母五名:第一精者名云光,第二名云英,第三名云珠,第四名云母,第五名磷石。

◎炼云母法凡十方

炼之法,先薄擘去沙土,亦可先以东流水渍数日,乃槌破而擘之。讫,又以水淘沐百许过,极令清,乃随迟速用之。迟用者,当以五月久茅屋漏水,于白瓷器中渍之,百日漉出。若有水垢不洁,更以东流水浴之数过,漉令燥,其浮浊细者,亦别器盛之。八月中,以新布两人各持一端,亦可系竹竿头,于山野净草上拂取朝露绞汁,随复拂汁,足淹云母乃止,不必一朝取足。又以渍云母,六十日巳外,便可取用。著温暖处,勿令寒冻。欲为粉者,便漉取令燥作熟,皮囊盛,急系口,手挼捺之。从旦至中,碎靡靡出,以绢筛过,余滓更挼捺,取尽止。若犹不细,以指捻看,尚见炅炅星文者,更于大木盆中,以少水溲如泥,研之良久,以水淘沐,细绢滤漉取余滓,更研淘取尽,清澄之;亦可挼竟旦,以纱葛粗筛之,乃于白瓷燥盆中研之,绢漉如法,亦善;亦可先研,以粗绢澄,令燥,乃用皮囊挼,细绢筛之;亦可露水渍,百日出,令燥,捣,以绢囊于水中漉汁,澄干治之。凡如此,皆成粉,唯令极细如面,指捻无复光明,乃佳。若犹嫌不精,可以露水煮粉散沸,出,口悬燥,乃更臼捣,重绢筛之。速用者,取洮竟薄擘,绢囊盛,内汤中,出,浮寒水中又内汤,又浮水中,如此十过易水,令冷,候视软,出曝干,革囊,槌便成粉。

又法:取矾石三斤,皮囊盛,没汤中,令消释,乃以云母渍汁中一宿,则软如纸。更水洮去沫,研挼,所宜,急成粉。矾石有微毒,特须洮去。

又法:矾石四斤,以东流水四斗渍之,取汁,以黄瓷器盛。云母十斤,烧令赤,内汁中,又出更烧,使三过止。加盐如鸡子大,内汁中烧,投令汁尽乃止。水洮去沫,渍澄自碎成粉。若不甚细,更?挼筛之。用硝石亦佳。

又法:云母十斤,葱白五斤,盐三升,水淹煮之。葱出,以水洮去盐味,研挼随意,则成粉,务其精至也。

又法:捣麻母叶汁,以渍五云母,则糜如泥,研成粉。麻母生山谷,其树如梓样,纯白色,叶似樗而细,折之有白汁,山人蒸食之。

又法:露水八升作汤,分半洮洗云母二十斤,如此再过。又取二升作汤,内芒硝十斤,以云母渍中,二十日出,绢囊盛,悬屋头,使见风日,令燥,以水渍漉,皮囊槌之,从旦至中,乃细绢筛,滓复槌,令得上好粉五升。

又法:薄擘云母十斤、硝石二斤,绢囊盛,置铜器中,酒一升、水二升半,合炭上煮之沸,出囊,投寒水中,用酒复煮。如此十上十下,靡靡然,于水中槌汁出,清澄成粉。此出《玉清法》。

又法:取成汰云母,以地榆灰汁渍一月,细滤,治碎令熟,又以沸汤濯之,去灰炁,十余过,凝干。取十斤煮,以桂五斤,细槌研,以水二升半煮之,令桂无味乃止。去滓取汁,以解云母如糜。此《崔文子法》。

又法:苦酒渍云母,四十五日,出,治之水渍,搅去酸味,凝之,单绢袋盛,水中挼,令汁出,澄之。此《越师法》。

又法:以茅屋水三升,铜器煮沸,同矾石

三两,掏滓,内云母一斤,煎五六沸,出,干治,洮为粉。

凡炼治五云,惟宜精熟,不尔伤藏致疾,或于肠中生长,不可复治,故方家殷勤备说治之以火不如汤,多服不常,不如少服而长久也。

◎众仙服云母法二十六方

△中山叔卿柏桂下玉匮素书云母方

取云母五色具者一斤细擘之,以茅屋溜水,惹秋,百草上露以渍之百日,内革囊槌之,绢筛,着竹筒中,塞口悬甑下,白沙一石填其上,蒸之一日,炁达,去之;更内黍稻米一石,蒸一日,炁达,又去;更内稷稻米一石、蒸一日,炁达,去之。乃以白蜜一升和合于铜器中,汤上煎令可丸,丸如麻子。以星宿出时,一服三丸,日再。三十日加如梧子大三丸,常以鸡鸣服一九。三十日身轻目明,五十日腹中痒,七十日三虫去,八十日皮肤光,九十日入水不溺,面白、易骨,三百日走及奔马,一年为真人。又云:年七十已上,四百五十日已后,乃得仙此是用一斤法,多合者益之。一云用二升。

△尧师方回自服云母方

取云母粉三斤、云滋五升,煎之且竭,内松脂三升洋,又内崖蜜三升合蒸之。从旦至暮下,寒暑自凝。如饵服,如弹丸,日三服,可饮水而食枣七枚。久服腾山越海,神仙长生,寒暑不侵也。

△又韩众服云母方

云母粉一升,大麦屑二升,合煮令熟,去滓。服其汁,身光长生,亦能度世也。

△赤松子服云母方凡二方

云母三斤,硝石一斤,以醇醖酒渍云母三日,细破,内生竹筒中;以硝石俱内。复以升半醇醖酒内中,火上煎干,搅勿住,须臾如膏。出置板上半日,当细成粉。平旦,以井华水服寸七,日一服,百日三尸下,正黑如泥,盛以筒,葬之于冢。次百日许惆怅不乐,过此乃佳。二百日还少如童子,药尽更合。

又方:葱白蒸捣,绞取汁二升,桂屑、云粉各一斤,合内生竹筒中,安一石米下,蒸之成水,曝凝干,服之,还老如少童。云母、泽泻为之使。

又方:云母一斤 泽泻二两末 天门冬八两末 茯苓八两末。

右四味和为散,每日清旦服方寸七,渐至三七日,酒下佳。九仙君曰:以白露水和,露粉服一方寸七,日三服,一百日光生,二百日三虫伏尸下,其恶血从鼻出。夫人禀性不同,受炁亦异,或虚或实,有热有寒。初服时皆有觉触,以意消息:如觉体中热,脣口干燥,即须加三两味冷药,和粉服之;若觉冷,即加热药,候炁宣通,脏腑调适,然可单服,服时乍少,常令不绝。初服粉,苣胜一升蒸,曝干,研碎,水淘取汁,以粳米和汁作粥,稀稠得所。如人腹内暖,用粉一七和服。缘粉腻。苣胜粥,得滑利,流向下。凡人皆上热下冷,然久可依方服之。

《九仙经》云:云母者,千二百种之精,七十二气云之英,体精而光,不为水毁,不为火焦,天地相终,日月同耀。采云母,取山阳面者为佳也。

△炅先生服云母方凡二方

薄削生竹筒,盛白盐半升,木盆盖,漆之,埋井傍湿地,深五尺,十余日为水;又内硝石一升,化为水;乃内云母粉二斤,复漆固口,埋之十日出,与白蜜分等,铁器中蒸之凝。如饵服或丸如梧子,日三服,身光耐寒暑。

△玉清服云母法

取前方所捶成粉者一斤,麦门冬屑半斤,白蜜半斤,合和,内生竹筒,蜜盖之,蒸三斗粳米下,半日许出,当如饧状。常服弹丸大,日三服,长生不死,惟志服之。

△崔文子服云母方

取前地榆灰所渍成粉者,用青竹筒各长尺五削去皮,盛之,令不满五寸,以缣掩口,悉住甑中,细沙壅之,竹口出沙上五寸,蒸之一日。可复悉取置新瓷瓶中,缣塞口,漆週密之,以春分日内井底,秋分日出之。先取白蜜一升,炼牛脂二升,蜡半斤于铜器中,微火煎,和合,乃内云母。又煎,可丸止。吞如梧子大三丸,日三服之,三年则不饥渴,耐寒暑,不畏风湿,五年白发却黑,形体轻强,长服神仙。

△越法师服云母方

取前苦酒渍成粉者,以生竹汁微火煮之,三日三夜已。更以清水炼之,干,三十日后,以葱涕和如糜,于瓦器中蒸之半日已。出干之,和以白蜜,服如梧子大三丸,日三服,神仙度世。

△越女元明服云母方凡九方

云母粉十斤,先取竹汁一斤内器中,肉桂半斤勿屑之,合盛蒸之五日五夜,当水尽为度。出,内铜器中,真丹二斤、白蜜三斤,搅令相得,复蒸一日,当如饧状。盛以竹筒,丸之如酸枣大。每日服一丸,一月服之还年,满一岁成童子。

又法:捣葱白华,绞取汁二升,肉桂屑、云母各一斤,合内生竹筒中,蒸之一石米下,成水,曝凝干治。服一刀圭,日三服,二十日还年十岁,有童子色;四十日似婴兒,百日入火不热,入水不寒。

又方:先以桂屑一升蒸成水,乃内蜜、云母于中,又蒸之成膏。服,美酒下之,一月觉效。

又方:桂十斤,削取心,得三斤,捣筛,葱白花四十斤,熟捣,绞取汁,和桂屑,内生竹筒中,盖实,密口,悬蒸黍米五斗,熟即化为水。又内云母粉一斤,一日复为化水。日服一橡斗,日三服,二十日貌如童子。

又方:葱涕和桂屑,渍之三日,绞去滓,以和云母粉,内于薄竹筒中,密固口,内醇苦酒中,二十日成水。服之一橡斗,日三服,寿数无极。

又方:葱涕三升、桂屑二斤、云母屑五斤,合捣,和内生竹筒中,埋阴地,入土三尺,百二十日尽化为水。服一橡斗,日三服,服之长

生。

又方:葱涕五升、桂屑半斤,合和,铜器蒸之,又内云母一斤溲,埋地中与地平,密盖三日,尽为水。服一勺,日三服,长生不老。

又方:云母粉一斤、白蜜三升,内铜器中,漆固口,埋北垣下,三十日出之,器中已化成浆水。饮之多少自在,服二十日身生光,三十日风湿不伤,百日成童子。

又方:云母五色具者,细擘,于硝石汤煮沸,即投寒水中,如是九度止。乃以日干之,盛铁器中,烧之与火同色,即出,注白蜜中搅之,相得如糜,乃以绢绞去滓,取汁,寒凝如膏。先食,服如弹丸,日三服,神仙长生。

△老君饵云母方凡六方

云母粉一斤、硝石白者一斤,捣筛,白蜜三升,都合,搅如粥,内生竹筒中,漆固口,埋北墙下,三十日出之,盛铜器中,稍稍似水若酒中。服二十日身生光,三十日露不著身,五十日入山辟虎狼、水火不能害,百日出窈入冥,纵横反覆,便成仙人。

又方:云母粉一斤,虾蟆脂如弹丸,白硝石、寒水石各如弹丸,春内竹筒中,牢密封口,埋湿地,深四尺。九日出,以涂手,执火不热;如热,更埋七日乃成。可服之。服药一升,日再服,百病除,身面润泽,二百日与天通达。

消玉石法:取美玉一斤,细末之,内云母水中,十日乃消,可服半斤。诸石屑内中皆消,不但是玉。此方秘妙,勿传。

又方:云母粉二斤、硝石一斤,合捣如泥,内■中,漆固口,湿地埋深三尺,亦可悬井中,去水三尺,十日化为水。服一橡斗,日三服,稍加之,却老还少,身形光泽。

又方:云母粉一斤,薄削生竹筒盛之,朴硝二两,置上。密封其口,内蚕屎中,七日化为水。出凝,蒸之,填以黄土,三夜或至四五日入消。更以黄帛三重密固,置阴花池中,七日又为水。出曝屋上三日,下内五六丈井,勿至底,十日成饵润泽,名云液。服一刀圭,日三服,洞视千里,百日长生。

又方:云母粉、天门冬屑、茯苓屑各三斤,合治白蜜,丸如梧子大,服三七丸,稍增至三十丸。十日后,日再服,二十日后,日一服。欲服云母,先须作此法服,然后可单服饵。凡服云母,禁房室,履淹秽,及食五辛血腥之炁。

△仙人炼食云母方

此方所以不依古方,是东海女子卖盐与蒙山隐居,遂求隐居得之。方云:凡服云母粉,须煮一碗粳米粥,稀稠得所。著一匙云母粉,熟搅和,服之。《仙经》云:此药多能,述之难尽。凡欲合药,先须祭灶。办以种种香华、五果、酒浆、酥蜜油等,大须洁净。药成之后,百无所忌。凡合药必须择神临日。案经,用成、除、收、开、建、满日,神必来临,药何不有神验?不得用执、破、闭之日,合药不好,服无验不效。又欲得春夏合佳,或初秋七月亦得,八月半已后不得,承冷,虽成不佳。又不用近火,亦不用汤渍,药大忌。其药欲得,瓷器盛服之佳。又云:欲玉碗鎚研药益人,渍云滋最佳。已前并神仙秘法,传者勿传非人,藏之金匮。臣法藏言:“臣少长寒微,早婴疾瘵,遂投山谷,寻访良医,因之服饵,绵历年载,云云。

△真人常服云母方

捣葱白茎汁二升,桂心半斤,以葱汁和云母一斤、蜜半斤,总内生竹筒中,蒸一石米饭中,药成为丸,服三十丸,日再服之,获神仙云母上药为君。主治万病,略之如前。唯禁血、葫荽、生鲤、鱼脍,迎三送七,已后任食。

凡服云母粉,老人服之三七日,骨髓填满,舌声清亮,丈夫弥健,是药之验也;少年服之,二七日有验。已前虽明服法,未明冷热。大便秘涩,和饮服之,如冷,大便滑,和酒服之,良。

△刘炼师服云母方

采得云母,礼先以木槌侧打,令叶叶开,去沙石,讫。以布袋盛甕中,取东流水浸之,每五日一易水。浸二十日已来,便漉出,于大木盆中淘洗,以净为度。然即却入布袋盛之,内釜中,依前法煮一二十日,候水减即添之,每五日一易釜中旧水。第一度易水即除却,第二度易水即须澄。取云母粉,却入袋中,煮,但候釜中云母捻如面即止。还入木盆中淘洗曝干,以木杵臼捣为粉。其捣时须纸帐中,勿令风尘入捣。了即依前法,入绢袋,摆入甕盛。欲煮云母时,先须煮五茄、地榆,取浓汁,以大甕盛之,用此水旋旋添入釜中,依前法煮之。如无消石亦得,校难烂。每斤五茄,即取二斤地榆,触类而长。凡择云母,须去黑硬及瑕翳者,但向日看光明透彻,青白者为上。

△化云母为水法凡三方

取葱涕,如无涕,取葱熟研代之。挼取桂心捣为末,消石研之,以二味拌云母粉,埋向墙阴地,一月日并化为水。李夫人云:但取葱汁,和蜜,拌云母,化为水,尤胜硝石。云:硝石损骨。如上二法,皆应以青皮竹筒中盛之,密固其口也。

又方:云母粉二斤、硝石一斤,合捣如泥,内■中,漆固口,埋地深三尺,二七日外,取,悬井中,七日化为水。

又方:云母一斤,白蜜三斤,合和于铜器中,微火煮之令沸,以一器覆上,漆固之,埋北壁下,入地三尺,四十日化为水,名曰云母浆。服法:粳米饮下。

△李大夫化云母粉法

取云母侧敲,重重劈开为叶,便入铜器中,煮十数沸,令暖炁彻。即以滋布缝作夹袋,以前件云母入袋中盛之。又于盆中泻暖水相和,熟挼,若得白汁,旋旋倾入别盆中。又用暖水和挼之,候得浓汁,即泻入别盆中。以云母汁尽为度。即取诸盆

中,合入一盆,又重入夹布袋中重夹过,还依前法泻入通油盆中,以云母汁尽为度。

又取前件云母,重入夹绢袋中过,依前法挼之,候云母汁尽为度。

如此两遍,入夹绢袋中挼尽汁过,其粉始精细。

都向夹绢袋盛之,悬于空处,沥水尽,即以瓷钵收之。

△道者炼云母法白云明彻者为上

云母不得用铁器修,砂盆中煮炼为上。

云母一斤,白矾石四两,以研碎,百沸汤化为浆。

初但矾汁拌云母,袋盛,蒸七日后,更入矾汁,渍之,一月日并为粉,讫。

以三重绢囊滤之,水飞,澄停为粉,讫。

即以黄溪砂中蒸之七日,亦以矾浆拌之。

成粉云母一斤,用白蜜二升炼蜜澄滤,讫。

入竹筒,以漆固口,埋入地三尺,一月化为浆。

如未成浆,浊在,更埋半月日时,寒即一月,成也。

服法:每日空腹,以井花水二合,调云母浆一合服,饮少酒无妨,忌羊血。

△煮云母法凡二方

云母五十斤,硝石半斤,取云母侧打,擘成叶讫,便入粗布袋中,于清水中摆洗,去秽令尽。

然始入釜中,和硝石煮六七日,当烂成粉。

又取五茄皮及葱涕煮云母,但得一复时,便烂成粉。

其成粉云母即入绢袋中,选过尤妙。

△真人服水云母法凡三方

葱茎取汁,桂一斤治下筛,云母一斤粉之,合盛竹筒中,蒸之一石米,顷减火使凝,令干。

服方寸七,日三服,三十日颜如玉,服百日入水不溺,入火不烧。

云母有五种色,今时人多不能别。

法当向日看其色,详瞻视之,乃可用耳,正阴视之不见,其杂色并见。

如多青者,名云英,春宜服之;五色并见。

如多白者,名云液,宜秋服之;五色并见多黑者,名云母,宜冬服之;

但有异色多者,名云沙,宜季月服之;

其色晶晶纯白多者,名磷石,宜四时服之;

色如黄而坚者,名云精,春秋冬夏常服饵之。

五云母之法,或以桂、葱、玉和之为水;或于铁器中以玄水渍之为水;

或以硝石合内竹筒中,埋之为水;或以蜜酪为水;

或以秋露渍之百日,以韦囊盛之为粉;或以无心草汁合饵。

服之一年则病愈;三年,老翁化为童子;五年,役使鬼神,入火不烧,入水不溺,枳棘不伤,与仙人相见。

又他物埋之则腐,火之则焦,云母内火中,至时不然,埋之不腐,故能令人长生。

又云:服之十年,云母炁常覆之,纯黑起者,不可服,令人淋、发疮。

唯当以饵之,皆当以茅屋雨水,东流水,若露水渍之,百日沙汰去土石,乃可用耳。

又方:捣葱茎绞取汁二升,桂一斤捣下筛,云母一斤粉之,三物都合,成竹筒中蒸之,炊一石米顷,一日化为水。

出凝之,曝干治,服一方寸七,五十日作童子,百日入水不溺,履冰不寒。

△神仙服云母方

取云母五色具者十斤,细擘去黑者,取精光明净者。

八月露时,以露粉成,务令细熟,向日看无芒,乃可用也。

取成粉二升,内生竹筒中,密塞其口,甑中蒸之,又以白沙覆上。

蒸之一日一夜,去沙,更装一斛黍米,复蒸一日一夜。

去黍米,覆装稻米,复蒸一日一夜,乃出云母,内铜器中,加云母一升合和之,浮于镬汤上,煎之半日,云母消尽,令可丸,丸如小豆大。

以星宿出时服三丸,日三服,至十五日后体轻;鸡鸣时服三丸,复十五日后,增四丸,日三服,十五日后体轻,目明;五十日后肠化为筋;七十日三虫伏尸尽下;八十日身光润;九十日入水不溺,入火不烧;百日后皮肤更生;二百日更易筋骨毛发;三百日后行如飞龙,走过奔马;一岁仙道成矣。

二十至四十,服三百日得仙;五十至七十,服之三百六十日得仙;八十已上,服之四百日得神仙矣。

云母者,五石之精,天之精气,日月之光,神仙之药,非贤勿传。

△真人食云母方凡四方

云母五斤、松脂十二斤、茯苓十斤、附子四十五枚、蜜蝎十斤,凡五物合捣三万杵,细末,曝干,作三斗淳苦酒,内中封令清,使得一斗五升。

不津器盛著,众手搅令相和,埋著地中,满千日乃出,药自成无疑。

药成时,其香三里闻之。

服之一斤,身中三虫伏尸尽下,百病皆除;服之五斤,身中空虚,颜色甚好十五时;服之六斤,身飞行,手摩日月;服之七斤,无所不能,出没自在,在处随形入道,教化群生,密过人间,诸有厄难者,皆能救脱之。

领立诸仙,兴显大法,随所教化。

此药神秘,非贤勿传。

又方:葱涕和桂屑渍三月,绞去滓,取水和粉,内竹筒中。

筒须削却皮令薄,密内浮醯中为酿酒甕,二十日成水。

服之当神,不复衰老矣。

又:云母粉一斗,大麦二升,合煮熟,去滓。

服其汁,身即生光,长年不老。

又方:桂一十斤,削取肉,以得三斤,捣筛。

葱白四十斤熟捣,布绞取汁。

桂屑内竹筒中,覆盖上,密封口,悬蒸五斗黍米下,熟为水。

内云母粉一斤,一日复化为水。

日服一盏,四十日,状貌如童子。

△云浆法凡二方

云母粉一斤,硝石四两、朴硝二两、白蜜五升,右蜜煎令相得,和云母粉如煎饼面,以竹筒盛之,用盖盖之,以泥四边,勿令炁泄,埋地中一二尺许,一百五十日熟。

服之,光泽肌肤,颜如童子。

又方:云母粉一大斤,泽泻四两,蜜五升煎去二升,取三升,朴硝四两,硝石四两,桂心三两,右件云母粉,等和如煎饼面,以竹筒盛之。

其竹筒去青皮,漆,固济其口。

待漆干,即埋于井北,去井三尺五寸,深七八尺,用手下土实之。

埋一百五十日乃出。

色凝碧,洞彻清明,可服之,百病立愈,久即长生。

赤松子见授云母神散方

吾见上仙真人学道,游山下,戏大海之滨,见一丈夫沐浴,光白鲜明异常,而问之,云:吾服神散,而得身光白鲜,如是也。因见遗方,云:日取云母粉,清旦,以井华水服之方寸七,即身先光泽。

△蒸云母法

法须东南作灶,釜上烧桑柴,蒸之九日九夜。凡煮云母一斗,用盐花二升和之。

终南卫叔卿柏桂下玉匮中素书服云母粉方

右以云粉一斤、白蜜一升,合于铜器中,重汤上煎令可丸,丸如麻子。以明星出时服三丸,鸡鸣服七丸,三十日身轻目明,五两腹坚,七两三虫下,八两皮肤光泽,九十日入水不濡、入火不灼,百日易骨,二百日走及奔马,一年飞行自在,便可升仙。

△云母长生断谷丸方

云粉三斤、白蜜二升,铜器盛,汤上煎,以淡竹沥三升渐添令尽,用篦左右搅之,勿令停手,以竹沥尽为度。合时,须护净,勿令鸡犬妇人见。服时先吃一顿好饮食,任意食之,尽饱。明旦,空腹,即取药一丸如鸡子大,向生炁方服。渴任饮,食淡面饼、枸杞、蔓菁、苜蓿、龙葵等。服两剂,万病出,齿落勿怪,不经月必更生平复。凡欲食面时,皆著三两匙云粉,相和作食,不觉有别异。

△云浆法

云母粉一斤,白蜜三斤,右和合铜器中,火上令沸。停冷,以内新瓷器中密封,以板覆上,乃埋北壁下,入地三尺,四十日化为水,名云浆。先斋戒三十日,以王相日平旦,取井花水一升、云浆一合,和饮之,日三服,身出光泽,临云不著,降玉女,感神仙。

◎服云母畏忌法

芹菜、葫荽、猪肉、鳝鱼、大麻子、鲇鱼、诸陈臭等味,不畏触药,但恐损粉力。黄衣米醋亦不可吃,制粉力难行,糠醋稍通吃。若但拟求治病补益,延年增寿,亦不假须断荤茹血肉。若修仙道,须特慎之为佳。

◎韩藏法师疗病法

疗人五劳七伤、,虚损发汗出,以粉粉身,手摩之,云粉入肉不见乃止。加食即汗出,并是虚也,数数粉摩之。欲除肌肤中风,能多涂身,令人骨腻。疗人疳湿癣疮,以粉和粳米粥,服之,差即止。疗人金疮,以少许内疮中,粉和粳米粥,两服当差,如差,永除痕迹。下部病五十年不差者,日服粉二度,二十服永差。十余日断五辛、葫荽、猪肉、生冷。

疗时行疫毒、壮热头痛、心腹胀满及患黄,以粉三两和粥半碗,稀稠得所,冷暖如人体,日三度,服之立断。

疗金石发动、头痛身体壮热,以粉一七,和冷水二合服之,日三度即止。疗患偏风、半身不遂、口?面捩、精神闷乱。每日以两七和饮服之,以差为度。兼以粉摩身,极佳也。

疗七种风气冷热炁、心腹胀满、连胸彻背、痛无常处、胸中逆气,以粉一七和酒三合及粥等,日三服,以差为度,神验。

疗骨蒸虚热,脣口干燥、四肢羸瘦、不能饮食,依前方服粉,不过三斤,悉皆除愈。

疗十二种心痛飞尸,但依前服之,亦愈。

疗白痢多年不差者,用三七粉和粳米粥服之,二七立效,忌血食。治带下不止,服诸药不差者,以粉内下部,兼依前法服,立愈,验。

疗刺风如行针刺,如前服,并以粉摩身,特忌房室、五辛等。

疗虫毒下血不止,及三虫痔漏,如前服,验。

疗服中冷,食不消,将粉摩身,并以方寸七,好酒冷合和服,无不差。

疗冷及痃癖、症瘕者,但准前,以清酒服之,不过三斤,永除。曾有人被蛇咬踝上,通身肿,苦痛甚,不得屈伸,即以针刺歇其毒炁,以粉和酒,服三两匕,兼将粉少许涂所咬处,少许时毒汁出,即当消歇。比见有人因醉乱,以刀刺著三处,皆深,腹漏,诸药不能救。遂将凝粉三七为两服,服之,凝血内散,经一食久,即下部血出并鲜血片,便无痛苦,涣如冰释,因知破血有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方药部-卷二-译文

◎神仙炼服云母秘诀序

《本草经·玉石部》中说:云母,味道甘甜,性平,无毒。主要治疗皮肤坏死、肌肉僵硬,以及寒热交替的症状。在车船上服用,可以驱除邪气,安定五脏,增强视力,坚固肌肉,补充元气,治疗五劳七伤,虚损少气,止泻。长期服用,可以使人身体轻盈,延年益寿,容颜不老,耐寒耐暑,志向高远如神仙。云母有不同的名称:一种叫云珠,颜色多为红色;一种叫云华,颜色五彩斑斓;一种叫云英,颜色多为青色;一种叫云液,颜色多为白色;一种叫云沙,颜色为青黄色;一种叫磷石,颜色纯白,产自太山山谷、齐云山及琅琊北定山的石缝中。二月采集,泽泻为其辅助药,忌与鱼甲和反流水同用。根据《仙经》记载,云母有八种:对着阳光看,颜色黄白多青的是云英,颜色青黄多红的是云珠,像冰露一样忽黄忽白的是云沙,黄白晶莹的是云液,纯白透明的是磷石,颜色青白多黑的是云母,这六种都是好的,服用时各有不同的时节。颜色白晶晶、暗沉沉,纯黑且有黑色纹路,像铁一样斑驳的是云胆,颜色混杂黑且肌肉强健的是地碌,这两种都不可以服用。炼制云母有方法,必须精细操作,否则进入肠道会有大害,使人虚劳。炼制时可以用丸散,捣碎筛成细末。云母产自琅琊,位于彭城东北,青州也有,现在江东只有庐山的云母最好。用沙土培养,岁月久了会生长。现在炼制时用矾石,可以使云母变得柔软如粉,非常细腻。忌百草上的露水,东流水更好,也可以用五月茅屋的水来炼制。

《本草经》中说:云母是上品药,味道甘甜,无毒。产自太白山谷、齐云山及琅琊北定山的石缝中,二月采集。泽泻为其辅助药,有八种,各有名称。对着阳光看,可以区分它们。颜色黄白多青的是云英,适合春天服用,使人身体轻盈,入水不冷,增寿四千年。

颜色青黄明亮多红的是云珠,适合夏天服用,使人身体轻盈,耐寒耐暑,增寿三千年。

颜色像云一样,忽白忽黄的是云沙,适合季夏服用,使人身体轻盈,生光,耐风寒,增寿二千年。

颜色黄白晶莹的是云液,适合秋天服用,坚固筋骨,疏通经脉,增寿一千年。

颜色青白多黑的是云母,适合冬天服用,使人身体轻盈,入火不灼,增寿五千年。

颜色纯白透明的是磷石,四季皆可服用,坚固筋骨,疏通经脉,增寿五千年。

颜色暗沉沉纯黑,且有黑色纹路像铁一样的是云胆,不可服用,会使人患淋病和疮。

颜色混杂黑且肌肉强健的是铜铁间杂的地碌,不可服用,会损害人的生命。

还有一种赤色厚重的阳起石,是五云之根,另作药用,不可服用。凡是五云之根,厚一寸,有一千八百年的寿命,用土沙埋在新盆中,盖上盖子,放在阴凉处,岁月久了,便会自行生长。

云母有五种名称:第一精者叫云光,第二叫云英,第三叫云珠,第四叫云母,第五叫磷石。

◎炼云母法凡十方

炼制云母的方法,先薄薄地剥去沙土,也可以先用东流水浸泡几天,然后敲破剥开。完成后,再用水淘洗百次,使其非常清澈,然后根据需要选择快慢使用。慢用的,可以用五月茅屋的漏水,放在白瓷器中浸泡,百天后滤出。如果有水垢不干净,再用东流水洗几次,滤干,浮浊的细末也要用别的容器盛放。八月中,用新布两人各持一端,也可以系在竹竿头上,在山野干净的草上拂取朝露绞汁,反复拂汁,直到足够浸泡云母为止,不必一天取足。再用这些露水浸泡云母,六十天后便可取用。放在温暖处,不要让它受寒。如果要制成粉,就滤干后放在皮囊中,急系口,用手揉搓。从早到晚,碎末会慢慢出来,用绢筛过,剩下的渣滓再揉搓,直到取尽为止。如果还不够细,用手指捻看,还能看到星点,就再在大木盆中,加少量水搅拌成泥,研磨很久,用水淘洗,细绢过滤,剩下的渣滓再研磨淘洗,直到取尽,澄清;也可以揉搓到天亮,用粗纱筛过,再在白瓷干燥盆中研磨,绢滤如法,也很好;也可以先研磨,用粗绢澄清,滤干,再用皮囊揉搓,细绢筛过;也可以用露水浸泡,百天后取出,滤干,捣碎,用绢囊在水中滤汁,澄清后制成粉。凡是这样,都能制成粉,只要非常细如面粉,手指捻没有光亮,就是好的。如果还不够精细,可以用露水煮粉,煮沸后取出,悬干,再用臼捣,重绢筛过。快用的,取洗好的薄片,用绢囊盛放,放入热水中,取出,放入冷水中,再放入热水,再放入冷水,如此十次换水,使其冷却,等到变软,取出晒干,用革囊敲打,便成粉。

另一种方法:取三斤矾石,用皮囊盛放,放入热水中,使其溶解,然后将云母浸泡在汁液中一夜,就会变得像纸一样软。再用水洗去泡沫,研磨揉搓,根据需要,快速制成粉。矾石有微毒,必须洗去。

另一种方法:取四斤矾石,用四斗东流水浸泡,取汁液,用黄瓷器盛放。十斤云母,烧红后放入汁液中,再取出烧红,如此三次。加入鸡蛋大小的盐,放入汁液中烧,直到汁液烧干为止。用水洗去泡沫,浸泡澄清后自然碎成粉。如果不够细,再揉搓筛过。用硝石也可以。

另一种方法:十斤云母,五斤葱白,三升盐,用水煮。葱白取出后,用水洗去盐味,随意研磨揉搓,制成粉,务必精细。

另一种方法:捣碎麻母叶汁,浸泡五云母,使其变得像泥一样,研磨成粉。麻母生长在山谷中,树像梓树,纯白色,叶子像樗树但更细,折断后有白汁,山里人蒸食。

另一种方法:用八升露水煮汤,分两次洗二十斤云母,如此重复两次。再取二升汤,加入十斤芒硝,将云母浸泡其中,二十天后取出,用绢囊盛放,悬挂在屋头,使其见风日,晒干后用水浸泡滤干,用皮囊敲打,从早到晚,再用细绢筛过,剩下的渣滓再敲打,制成五升上好粉。

另一种方法:薄薄剥开十斤云母、二斤硝石,用绢囊盛放,放入铜器中,加入一升酒、二升半水,放在炭火上煮沸,取出囊,放入冷水中,再用酒煮。如此十次上下,碎末在水中敲打出汁,澄清成粉。这是《玉清法》。

另一种方法:取成汰云母,用地榆灰汁浸泡一个月,细滤,捣碎煮熟,再用沸水冲洗,去除灰气,重复十几次,凝固干燥。取十斤煮,加入五斤桂,细捣研磨,用二升半水煮,直到桂没有味道为止。去渣取汁,将云母溶解成糜状。这是《崔文子法》。

另一种方法:用苦酒浸泡云母,四十五天后取出,用水浸泡,搅去酸味,凝固后,用单绢袋盛放,在水中揉搓,使汁液流出,澄清。这是《越师法》。

另一种方法:用三升茅屋水,铜器煮沸,加入矾石

取三两,去除杂质,加入一斤云母,煎煮五六次,取出,干燥处理,研磨成粉。

凡是炼制五云母,必须精细熟练,否则会伤害内脏导致疾病,或者在肠中生长,无法再治疗,因此方家特别强调用火炼制不如用汤,多服不如少服而长久。

◎众仙服云母法二十六方

△中山叔卿柏桂下玉匮素书云母方

取五色俱全的云母一斤,细细掰碎,用茅屋流下的水,秋天的露水,百草上的露水浸泡一百天,放入革囊中捣碎,用绢筛过滤,放入竹筒中,塞住口悬挂在甑下,用一石白沙覆盖在上面,蒸一天,蒸汽达到后取出;再加入一石黍稻米,蒸一天,蒸汽达到后取出;再加入一石稷稻米,蒸一天,蒸汽达到后取出。然后用一升白蜜在铜器中混合,在汤上煎煮至可以制成丸剂,丸剂如麻子大小。在星宿出现时,一次服用三丸,每天两次。三十天后增加到如梧子大小的三丸,通常在鸡鸣时服用一丸。三十天后身体轻盈,眼睛明亮,五十天后腹部发痒,七十天后三虫排出,八十天后皮肤光滑,九十天后入水不沉,面色白皙,骨骼易变,三百天后能跑得像奔马一样快,一年后成为真人。又说:七十岁以上的人,四百五十天后才能成仙,这是用一斤的方法,多合者效果更好。一说用二升。

△尧师方回自服云母方

取三斤云母粉、五升云滋,煎煮至几乎干涸,加入三升松脂,再加入三升崖蜜混合蒸煮。从早到晚,寒暑自然凝结。像饵一样服用,如弹丸大小,每天三次,可以喝水并吃七枚枣。长期服用可以腾山越海,神仙长生,寒暑不侵。

△又韩众服云母方

取一升云母粉、二升大麦屑,一起煮熟,去除渣滓。服用其汁液,身体发光长生,也能度世。

△赤松子服云母方凡二方

取三斤云母、一斤硝石,用醇醖酒浸泡云母三天,细细捣碎,放入竹筒中;加入硝石。再加入半升醇醖酒,在火上煎干,不停搅拌,片刻后如膏状。取出放在板上半天,会变成细粉。清晨,用井华水服用一寸七,每天一次,一百天后三尸排出,颜色正黑如泥,用筒盛装,埋葬在冢中。接下来一百天左右会感到惆怅不乐,过了这段时间就会好转。二百天后会变得像童子一样年轻,药尽后再合。

又方:葱白蒸捣,绞取二升汁,桂屑、云粉各一斤,混合放入竹筒中,放在一石米下蒸煮,变成水后,晒干凝结,服用后,返老还童。云母、泽泻为其辅助。

又方:云母一斤、泽泻二两末、天门冬八两末、茯苓八两末。

以上四味混合成散剂,每天清晨服用一寸七,逐渐增加到三七天,用酒送服效果更好。九仙君说:用白露水和露粉服用一寸七,每天三次,一百天后身体发光,二百天后三虫伏尸排出,恶血从鼻中流出。人的禀性不同,受气也不同,或虚或实,有热有寒。初次服用时都会有感觉,根据感觉调整:如果感觉体内热,口唇干燥,就加三两味冷药,和粉一起服用;如果感觉冷,就加热药,等到气宣通,脏腑调适后,可以单独服用,服用时量少,但要持续不断。初次服用粉时,用一升苣胜蒸熟,晒干,研碎,用水淘取汁,用粳米和汁煮粥,稀稠适中。如果腹内暖,用粉一七和服。因为粉腻,苣胜粥滑利,流向下。凡人都是上热下冷,长期服用可以依方服用。

《九仙经》说:云母是千二百种精华,七十二气云的英华,体精而光,不为水毁,不为火焦,与天地相终,与日月同耀。采云母,取山阳面的为佳。

△炅先生服云母方凡二方

薄削生竹筒,盛半升白盐,用木盆盖住,涂漆,埋在井旁湿地,深五尺,十几天后变成水;再加入一升硝石,化为水;然后加入二斤云母粉,再次涂漆封口,埋十天后取出,与白蜜等分,在铁器中蒸煮凝结。像饵一样服用或制成梧子大小的丸剂,每天三次,身体发光耐寒暑。

△玉清服云母法

取前方所捶成粉的一斤云母,半斤麦门冬屑,半斤白蜜,混合放入竹筒中,用蜜盖住,蒸三斗粳米下,半天后取出,像饧状。常服弹丸大小,每天三次,长生不死,只要坚持服用。

△崔文子服云母方

取前地榆灰所渍成粉的云母,用长一尺五的青竹筒削去皮,盛装,不满五寸,用缣布封口,全部放入甑中,用细沙覆盖,竹筒口露出沙上五寸,蒸一天。然后全部取出放入新瓷瓶中,用缣布封口,涂漆密封,在春分日放入井底,秋分日取出。先取一升白蜜,炼二升牛脂,半斤蜡在铜器中,微火煎煮,混合后加入云母。再煎煮,至可以制成丸剂为止。吞服如梧子大小的三丸,每天三次,三年后不饥渴,耐寒暑,不畏风湿,五年后白发变黑,身体轻盈强壮,长期服用可以成仙。

△越法师服云母方

取前苦酒渍成粉的云母,用生竹汁微火煮三天三夜。再用清水炼干,三十天后,用葱涕和成糜状,在瓦器中蒸半天。取出晒干,与白蜜混合,服用如梧子大小的三丸,每天三次,可以成仙度世。

△越女元明服云母方凡九方

取十斤云母粉,先取一斤竹汁放入器中,半斤肉桂不要研碎,混合后蒸五天五夜,直到水尽为止。取出,放入铜器中,加入二斤真丹、三斤白蜜,搅拌均匀,再蒸一天,像饧状。盛入竹筒中,制成酸枣大小的丸剂。每天服用一丸,一个月后返老还童,满一年后成为童子。

又法:捣葱白花,绞取二升汁,肉桂屑、云母各一斤,混合放入竹筒中,蒸一石米下,变成水后,晒干凝结。服用一刀圭,每天三次,二十天后返老十岁,有童子色;四十天后像婴儿,一百天后入火不热,入水不寒。

又方:先用一升桂屑蒸成水,然后加入蜜、云母,再蒸成膏。服用时用美酒送服,一个月后见效。

又方:取十斤桂,削取心,得三斤,捣碎筛过,四十斤葱白花,熟捣,绞取汁,与桂屑混合,放入竹筒中,盖实,封口,悬挂蒸五斗黍米,熟后变成水。再加入一斤云母粉,一天后变成水。每天服用一橡斗,每天三次,二十天后容貌如童子。

又方:葱涕和桂屑,浸泡三天,绞去渣滓,与云母粉混合,放入薄竹筒中,封口,放入醇苦酒中,二十天后变成水。服用一橡斗,每天三次,寿命无限。

又方:三升葱涕、二斤桂屑、五斤云母屑,混合捣碎,放入竹筒中,埋在阴地,入土三尺,一百二十天后全部变成水。服用一橡斗,每天三次,服用后长寿。

生。

另一种方法:取五升葱涕、半斤桂屑,混合在一起,放入铜器中蒸煮,再加入一斤云母粉,搅拌均匀后埋入地下,与地面平齐,密封覆盖三天,全部化为水。每天服用一勺,每日三次,可以长生不老。

另一种方法:取一斤云母粉、三升白蜜,放入铜器中,密封口部,埋在北墙下,三十天后取出,器中的云母粉已化为浆水。随意饮用,服用二十天后身体会发光,三十天后风湿不再伤害身体,一百天后会变成童子。

另一种方法:取五色云母,细碎后放入硝石汤中煮沸,然后立即投入冷水中,如此反复九次。然后晒干,放入铁器中烧至与火同色,取出后倒入白蜜中搅拌,直至成为糊状,用绢布过滤去渣,取汁液冷却后凝结成膏状。饭前服用,每次如弹丸大小,每日三次,可以成仙长生。

△老君饵云母方共六种方法

取一斤云母粉、一斤白硝石,捣碎筛过,加入三升白蜜,混合搅拌成粥状,放入竹筒中,密封口部,埋在北墙下,三十天后取出,放入铜器中,稍微像水或酒一样。服用二十天后身体会发光,三十天后露水不会沾身,五十天后可以入山避开虎狼,水火不能伤害,一百天后可以出入幽冥,纵横自如,成为仙人。

另一种方法:取一斤云母粉,如弹丸大小的虾蟆脂,白硝石、寒水石各如弹丸大小,春天放入竹筒中,密封口部,埋入湿地,深四尺。九天后取出,涂抹在手上,握火不会感到热;如果感到热,再埋七天即可。可以服用,每次一升,每日两次,百病消除,身体和面部润泽,二百天后与天地相通。

消玉石法:取一斤美玉,研磨成细末,放入云母水中,十天后玉会溶解,可以服用半斤。各种石屑放入其中都会溶解,不仅仅是玉。此方非常神秘,不要外传。

另一种方法:取二斤云母粉、一斤硝石,混合捣成泥状,放入容器中,密封口部,埋入湿地深三尺,或者悬挂在井中,离水面三尺,十天后化为水。每次服用一橡斗,每日三次,逐渐增加剂量,可以返老还童,身体光泽。

另一种方法:取一斤云母粉,放入薄削的竹筒中,加入二两朴硝,密封口部,放入蚕屎中,七天后化为水。取出后凝结,蒸煮,填入黄土中,三夜或四五天后溶解。再用三层黄帛密封,放入阴花池中,七天后又化为水。取出后曝晒在屋顶三天,放入五六丈深的井中,不要到底,十天后成为润泽的饵料,名为云液。每次服用一刀圭,每日三次,可以洞视千里,百日后长生。

另一种方法:取三斤云母粉、三斤天门冬屑、三斤茯苓屑,混合白蜜,制成如梧子大小的丸剂,每次服用三七丸,逐渐增加到三十丸。十天后,每日两次,二十天后,每日一次。想要服用云母,必须先按照此法服用,然后才能单独服用云母。凡是服用云母,禁止房事,避免污秽,以及食用五辛和血腥之物。

△仙人炼食云母方

此方之所以不遵循古方,是因为东海女子卖盐给蒙山隐居者,隐居者因此得到了这个方子。方子说:凡是服用云母粉,必须先煮一碗粳米粥,稀稠适中。加入一匙云母粉,搅拌均匀后服用。《仙经》说:此药功效很多,难以尽述。凡是想要制药,必须先祭灶。准备各种香花、五果、酒浆、酥蜜油等,必须非常洁净。药制成后,百无禁忌。凡是制药必须选择神临日。根据经典,使用成、除、收、开、建、满日,神必来临,药效必然显著。不得使用执、破、闭之日,制药不好,服用无效。最好在春夏季节制药,或者初秋七月也可以,八月半以后不行,因为天气转冷,药效不佳。不要靠近火源,也不要用热水浸泡,这是药的大忌。药最好用瓷器盛放服用。又说:用玉碗研磨药物效果更好,浸泡云母效果最佳。以上都是神仙秘法,不要传给不合适的人,应珍藏于金匮中。臣法藏说:“我从小家境贫寒,早年患病,于是投奔山谷,寻找良医,因此服用药饵,多年以来,云云。

△真人常服云母方

捣碎葱白茎汁二升,桂心半斤,用葱汁和云母一斤、蜜半斤,全部放入竹筒中,蒸一石米饭,药成后制成丸剂,每次服用三十丸,每日两次,可以成仙。云母是上等药物,主治万病,如前所述。只是禁止食用血、葫荽、生鲤、鱼脍,迎三送七,之后可以随意食用。

凡是服用云母粉,老人服用三七天后,骨髓充盈,声音清亮,身体更加健壮,这是药物的效果;年轻人服用二七天后就有明显效果。虽然前面已经说明了服用方法,但没有说明冷热。如果大便秘涩,可以用温水服用;如果大便滑泻,可以用酒服用,效果更好。

△刘炼师服云母方

采集云母后,先用木槌侧敲,使云母叶片分开,去除沙石。然后用布袋装好,放入甕中,取东流水浸泡,每五天换一次水。浸泡二十天后,取出在大木盆中淘洗,直到干净为止。然后再放入布袋中,放入釜中,按照前面的方法煮一二十天,水减少时及时添加,每五天换一次釜中的水。第一次换水时要彻底更换,第二次换水时要澄清。取云母粉,再放入袋中煮,直到釜中的云母捻起来像面粉一样即可。然后放入木盆中淘洗晒干,用木杵臼捣成粉。捣粉时要在纸帐中进行,避免风尘进入。捣完后按照前面的方法,放入绢袋中,摆入甕中。煮云母时,先煮五茄、地榆,取浓汁,用大甕盛放,用此水逐渐加入釜中,按照前面的方法煮。如果没有硝石也可以,只是比较难煮烂。每斤五茄,取二斤地榆,依此类推。选择云母时,要去除黑色硬块和瑕疵,选择在阳光下透明、青白色的为上品。

△化云母为水法共三种方法

取葱涕,如果没有葱涕,可以用熟葱研磨代替。取桂心捣成末,硝石研磨,将这两种粉末与云母粉混合,埋入墙阴地,一个月后全部化为水。李夫人说:只需取葱汁,和蜜混合,拌入云母粉,化为水,效果比硝石更好。她说:硝石会损伤骨骼。以上两种方法,都应该用青皮竹筒盛放,密封口部。

另一种方法:取二斤云母粉、一斤硝石,混合捣成泥状,放入容器中,密封口部,埋入地下深三尺,十四天后取出,悬挂在井中,七天后化为水。

另一种方法:取一斤云母、三斤白蜜,混合放入铜器中,用微火煮沸,用另一个容器覆盖,密封后埋在北墙下,入地三尺,四十天后化为水,名为云母浆。服用方法:用粳米汤送服。

△李大夫化云母粉法

取云母侧敲,层层劈开成叶片,放入铜器中,煮沸十几次,使热气透彻。然后用湿布缝制夹袋,将云母放入袋中。再在盆中倒入温水,揉搓,如果得到白汁,逐渐倒入另一个盆中。再用温水揉搓,直到得到浓汁,倒入另一个盆中。直到云母汁液全部取出为止。然后取各个盆中的汁液。

将云母放入盆中,再放入夹布袋中反复挤压,按照之前的方法倒入通油盆中,直到云母汁完全流出。

再次将云母放入夹绢袋中,按照之前的方法揉搓,直到云母汁完全流出。

这样重复两次,将云母放入夹绢袋中揉搓至汁液完全流出,云母粉才会变得细腻。

将云母粉全部装入夹绢袋中,悬挂在空旷处,等水分完全沥干后,用瓷钵收集。

△道者炼云母法:白云母明澈者为上品

云母不能用铁器处理,最好用砂盆煮炼。

取云母一斤,白矾石四两,研磨成粉,用沸水煮成浆。

最初只用矾汁拌云母,装入袋中,蒸七天后,再加入矾汁浸泡,一个月后云母完全成粉。

用三层绢袋过滤,用水冲洗,沉淀后成粉。

然后将云母粉放入黄溪砂中蒸七天,再用矾浆拌匀。

成粉的云母一斤,用白蜜二升炼蜜过滤。

将云母粉装入竹筒中,用漆封口,埋入地下三尺,一个月后化为浆。

如果还未成浆,继续埋半个月,寒冷时则需一个月,才能完成。

服用方法:每天空腹时,用井花水二合,调云母浆一合服用,喝少量酒无妨,忌食羊血。

△煮云母法:共两种方法

取云母五十斤,硝石半斤,将云母侧打,掰成叶片后,放入粗布袋中,用清水冲洗,去除杂质。

然后放入锅中,与硝石一起煮六七天,直到云母烂成粉。

另一种方法是用五茄皮和葱涕煮云母,只需煮一段时间,云母便会烂成粉。

将成粉的云母放入绢袋中,筛选后效果更佳。

△真人服水云母法:共三种方法

取葱茎汁,桂一斤研磨成粉,云母一斤研磨成粉,混合后装入竹筒中,蒸一石米的时间,减火使其凝固,晾干。

每次服用方寸七,每日三次,三十天后容颜如玉,百日后入水不溺,入火不烧。

云母有五种颜色,现在的人大多无法区分。

辨别方法是对着阳光看其颜色,仔细观察,才能使用,阴天时看不见,杂色则会显现。

如果青色较多,称为云英,适合春天服用;五色并见。

如果白色较多,称为云液,适合秋天服用;五色并见,黑色较多,称为云母,适合冬天服用;

如果有多种异色,称为云沙,适合季月服用;

如果颜色晶莹纯白,称为磷石,适合四季服用;

如果颜色偏黄且坚硬,称为云精,适合春秋冬夏长期服用。

五云母的制法,可以用桂、葱、玉混合制成水;或用铁器以玄水浸泡制成水;

或用硝石与竹筒混合,埋入地下制成水;或用蜜酪制成水;

或用秋露浸泡百日,装入韦囊中制成粉;或用无心草汁混合服用。

服用一年后病愈;三年后,老翁变为童子;五年后,能役使鬼神,入火不烧,入水不溺,荆棘不伤,与仙人相见。

其他物品埋入地下会腐烂,火烧会焦,云母放入火中却不会燃烧,埋入地下也不会腐烂,因此能使人长生。

又说:服用十年后,云母的气常覆盖身体,纯黑色的云母不可服用,否则会引发淋病和疮疖。

服用时应用茅屋雨水、东流水或露水浸泡百日,去除土石杂质后才能使用。

另一种方法:捣碎葱茎取汁二升,桂一斤研磨成粉,云母一斤研磨成粉,三者混合后装入竹筒中蒸,蒸一石米的时间,一天后化为水。

取出后凝固,晾干后服用,每次一方寸七,五十天后如童子般,百日后入水不溺,履冰不寒。

△神仙服云母方

取五色云母十斤,去掉黑色部分,取精光明净的部分。

八月露水时,用露水制成粉,务必细腻,对着阳光看无芒刺,方可使用。

取成粉二升,装入竹筒中,密封口,放入甑中蒸,再用白沙覆盖。

蒸一天一夜后,去掉沙,再装入一斛黍米,再蒸一天一夜。

去掉黍米,再装入稻米,再蒸一天一夜,取出云母,放入铜器中,加入云母一升混合,浮在镬汤上煎半日,云母完全溶解,制成小豆大小的丸。

在星宿出现时服用三丸,每日三次,十五天后身体轻盈;鸡鸣时服用三丸,再过十五天后,增至四丸,每日三次,十五天后身体轻盈,目明;五十天后肠化为筋;七十天后三虫伏尸尽下;八十天后身体光润;九十天后入水不溺,入火不烧;百天后皮肤再生;二百天后筋骨毛发更替;三百天后行走如飞龙,奔跑如奔马;一年后仙道成就。

二十至四十岁者,服用三百日可成仙;五十至七十岁者,服用三百六十日可成仙;八十岁以上者,服用四百日可成神仙。

云母是五石之精,天之精气,日月之光,神仙之药,非贤者勿传。

△真人食云母方:共四种方法

取云母五斤、松脂十二斤、茯苓十斤、附子四十五枚、蜜蝎十斤,五种材料一起捣三万杵,研磨成细末,晾干,加入三斗淳苦酒,密封澄清,得到一斗五升。

用不渗漏的容器盛装,众人搅拌混合,埋入地下,满千日后取出,药自然成。

药成时,香气可传三里。

服用一斤,体内三虫伏尸尽下,百病皆除;服用五斤,体内空虚,容颜甚好十五时;服用六斤,身体能飞行,手能触摸日月;服用七斤,无所不能,出没自在,随形入道,教化众生,密过人间,能救脱一切厄难。

统领诸仙,兴显大法,随所教化。

此药神秘,非贤者勿传。

另一种方法:用葱涕和桂屑浸泡三月,过滤去滓,取水和粉,装入竹筒中。

竹筒需削去外皮使其薄,密封后放入浮醯中作为酿酒甕,二十天后成水。

服用后能成神,不再衰老。

另一种方法:取云母粉一斗,大麦二升,一起煮熟,去滓。

服用其汁,身体即生光,长年不老。

另一种方法:取桂十斤,削取肉,得三斤,研磨成粉。

葱白四十斤捣碎,用布绞取汁。

将桂屑装入竹筒中,覆盖密封,悬挂在五斗黍米下蒸,熟后成水。

加入云母粉一斤,一天后化为水。

每日服用一盏,四十天后,状貌如童子。

△云浆法:共两种方法

取云母粉一斤,硝石四两、朴硝二两、白蜜五升,将蜜煎至相融,与云母粉混合如煎饼面,装入竹筒中,盖上盖子,用泥封住四周,埋入地下一二尺,一百五十天后成熟。

服用后,肌肤光泽,容颜如童子。

另一种方法:取云母粉一大斤,泽泻四两,蜜五升煎去二升,取三升,朴硝四两,硝石四两,桂心三两,将云母粉与这些材料混合如煎饼面,装入竹筒中。

竹筒去掉青皮,用漆封口。

待漆干后,埋于井北,离井三尺五寸,深七八尺,用手压实土。

埋一百五十天后取出。

颜色深绿,清澈透明,可以服用,百病立刻痊愈,长期服用可以长生不老。

赤松子传授的云母神散方

我看到上仙真人学道,游山玩水,在海边嬉戏,看到一个男子沐浴,皮肤光洁白皙异常,于是问他,他说:我服用了神散,所以身体光洁白皙。因此我得到了这个方子,说:每天取云母粉,清晨用井水服用方寸七,身体就会先变得光泽。

△蒸云母法

方法是在东南方向建灶,用桑柴在釜上烧,蒸九天九夜。每次煮一斗云母,用两升盐花调和。

终南卫叔卿柏桂下玉匮中素书服云母粉方

用云粉一斤、白蜜一升,放在铜器中,用热水煎煮至可以制成丸子,丸子大小如麻子。在明星出现时服用三丸,鸡鸣时服用七丸,三十天后身体轻盈,眼睛明亮,五两腹坚,七两三虫下,八两皮肤光泽,九十天后入水不湿、入火不灼,百天后骨骼改变,二百天后能跑得像奔马一样,一年后能自由飞行,便可升仙。

△云母长生断谷丸方

用云粉三斤、白蜜二升,放在铜器中,用热水煎煮,逐渐加入三升淡竹沥,用篦子左右搅拌,不要停手,直到竹沥用完。制作时要保持清洁,不要让鸡犬和妇人看到。服用前先吃一顿好饭,吃饱后,第二天早上空腹,取一丸如鸡蛋大小的药丸,向生气方向服用。渴了就喝水,吃淡面饼、枸杞、蔓菁、苜蓿、龙葵等。服用两剂后,万病皆出,牙齿脱落不要惊讶,不到一个月就会恢复。每次吃面时,加入三两匙云粉,和面一起吃,不会有异样感觉。

△云浆法

用云母粉一斤、白蜜三斤,放在铜器中,用火煮沸。冷却后,放入新瓷器中密封,用木板覆盖,埋在北墙下三尺深的地方,四十天后化为水,称为云浆。先斋戒三十天,在王相日的清晨,取一升井花水和一合云浆,混合饮用,每天三次,身体会变得光泽,临云不著,降玉女,感神仙。

◎服云母畏忌法

芹菜、葫荽、猪肉、鳝鱼、大麻子、鲇鱼、各种陈臭等味道,不会影响药效,但可能会削弱粉的力量。黄衣米醋也不可吃,制粉的力量难以发挥,糠醋可以稍微吃一些。如果只是为了治病补益,延年增寿,不需要完全断绝荤腥血肉。如果要修仙道,必须特别谨慎。

◎韩藏法师疗病法

治疗五劳七伤、虚损发汗,用粉粉身,用手按摩,直到粉进入肉中看不见为止。吃东西时出汗,都是虚症,要多次用粉按摩。想要去除肌肤中的风,可以多涂粉,让骨骼变得细腻。治疗疳湿癣疮,用粉和粳米粥一起服用,痊愈即止。治疗金疮,将少许粉放入疮中,用粉和粳米粥一起服用,两剂即可痊愈,痊愈后痕迹永除。下部病五十年不愈者,每天服用两次粉,二十次即可痊愈。十余天内要断绝五辛、葫荽、猪肉、生冷。

治疗时行疫毒、壮热头痛、心腹胀满及患黄,用三两粉和半碗粥,稀稠适中,温度如人体,每天三次,服用后立断。

治疗金石发动、头痛身体壮热,用一七粉和两合冷水服用,每天三次即可止。治疗偏风、半身不遂、口歪面斜、精神闷乱。每天用两七粉和饮服用,直到痊愈。同时用粉按摩身体,效果极佳。

治疗七种风气冷热炁、心腹胀满、连胸彻背、痛无常处、胸中逆气,用一七粉和三合酒及粥等,每天三次服用,直到痊愈,效果神奇。

治疗骨蒸虚热,脣口干燥、四肢羸瘦、不能饮食,按照前方服用粉,不超过三斤,全部痊愈。

治疗十二种心痛飞尸,按照前方服用,也能痊愈。

治疗白痢多年不愈者,用三七粉和粳米粥服用,二七次立效,忌血食。治疗带下不止,服用各种药物无效者,将粉放入下部,同时按照前方服用,立愈,效果显著。

治疗刺风如行针刺,按照前方服用,同时用粉按摩身体,特别忌房室、五辛等。

治疗虫毒下血不止,及三虫痔漏,按照前方服用,效果显著。

治疗服中冷,食不消,用粉按摩身体,并用方寸七,好酒冷合和服用,无不痊愈。

治疗冷及痃癖、症瘕者,按照前方,用清酒服用,不超过三斤,永除。曾有人被蛇咬伤踝上,全身肿胀,痛苦不堪,无法屈伸,即用针刺放出毒气,用粉和酒,服用三两匕,同时将少许粉涂在咬伤处,不久毒汁流出,肿胀消退。曾有人因醉酒乱性,用刀刺伤三处,伤口很深,腹部漏血,各种药物无法救治。于是用凝粉三七为两剂,服用后,凝血内散,经过一顿饭的时间,下部血出并鲜血片,痛苦消失,如同冰释,因此知道破血有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方药部-卷二-注解

云母:一种矿物,古代认为具有神奇功效,常用于道教修炼和医药中,被认为可以延年益寿、治疗疾病。

云英:云母的一种,色黄白多青,适合春季服用,据说能使人身轻,入水不寒,增寿四千年。

云珠:云母的一种,色青黄多赤,适合夏季服用,据说能使人身轻,耐寒暑,增寿三千年。

云沙:云母的一种,色如承云,乍白乍黄,适合季夏服用,据说能使人身轻生光,耐风寒,增寿二千年。

云液:云母的一种,色黄白晶晶,适合秋季服用,据说能坚筋骨,通经脉,增寿一千年。

磷石:云母的一种,色皎然白而明彻,四时皆可服用,据说能坚筋骨,通经脉,增寿五千年。

云胆:云母的一种,色暗暗纯黑,若有黑文斑斑如铁者,不可服用,据说会令人患淋发疮。

地碌:云母的一种,色杂黑而厚强肌者,是铜铁间杂,不可服用,据说会伐人命。

阳起石:五云之根,赤色厚重,不可服用,但可入药用。

炼云母法:古代炼制云母的方法,包括多种步骤和配方,目的是将云母炼制成极细的粉末,以便服用。

茅屋溜水:茅屋溜水指的是从茅草屋顶流下的雨水,古人认为这种水纯净无污染,适合用于炼丹和制药。

百草上露:百草上露是指清晨时分,百草上的露水。古人认为露水是天地精华的凝结,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革囊:革囊是用皮革制成的袋子,常用于储存和运输物品。在炼丹术中,革囊用于盛装药材,以便进行后续的加工和处理。

绢筛:绢筛是用细密的绢布制成的筛子,用于过滤药材中的杂质,确保药材的纯净度。

竹筒:竹筒是古代常用的容器,因其密封性好,常用于保存药物或进行药物炼制。

甑:甑是一种古代的蒸煮器具,通常由陶或金属制成,用于蒸煮食物或药材。

白沙:白沙是指纯净的沙子,常用于炼丹和制药过程中,作为填充物或过滤介质。

黍稻米:黍稻米是指黍和稻的混合物,黍是一种古老的谷物,常用于酿酒和制药。

稷稻米:稷稻米是指稷和稻的混合物,稷是一种古老的谷物,常用于酿酒和制药。

白蜜:纯净的蜂蜜,古代常用于医药和炼丹中,具有滋补和调和的作用。

铜器:古代炼丹和制药中常用的器具,认为铜器能够增强药物的功效。

麻子:麻子是指麻的种子,常用于比喻小颗粒的丹药。

星宿出时:星宿出时是指夜晚星星出现的时刻,古人认为此时天地灵气最为旺盛,适合服用丹药。

梧子大:梧子大是指丹药的大小如同梧桐树的种子,常用于描述丹药的规格。

鸡鸣:鸡鸣是指清晨鸡叫的时刻,古人认为此时阳气初升,适合服用丹药。

三虫:三虫是指人体内的三种寄生虫,古人认为通过服用丹药可以驱除这些寄生虫,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真人:真人是指道家修炼达到极高境界的人,具有长生不老的能力。

松脂:松脂是松树的树脂,常用于中药和炼丹术中,具有止血、消肿等功效。

崖蜜:崖蜜是指从悬崖上采集的蜂蜜,古人认为这种蜂蜜纯净无污染,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大麦屑:大麦屑是指大麦磨成的粉末,常用于炼丹和制药,具有滋补和调和的作用。

硝石:硝石是一种含硝酸钾的矿物,常用于炼丹术和火药制造中,具有氧化和助燃作用。

醇醖酒:醇醖酒是指经过长时间发酵的醇厚酒液,常用于炼丹和制药,具有滋补和调和的作用。

井华水:清晨从井中打出的第一桶水,被认为具有特殊的洁净和灵性。

三尸:三尸是指道家认为人体内的三种恶神,古人认为通过服用丹药可以驱除这些恶神,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葱白:葱白是指葱的白色部分,常用于炼丹和制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桂屑:桂屑是指桂树的树皮研磨成的粉末,桂皮在古代被认为具有温阳、散寒的功效,常用于药物炼制。

泽泻:泽泻是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中药中,具有利水渗湿、清热等功效。

天门冬:天门冬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滋阴润肺的功效,常用于药物炼制。

茯苓:茯苓是一种真菌,常用于中药中,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等功效。

白露水:白露水是指白露节气时的露水,古人认为这种水纯净无污染,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苣胜:苣胜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常用于炼丹和制药。

粳米:粳米是一种大米,常用于炼丹和制药,具有滋补和调和的作用。

九仙经:九仙经是一部道家的经典著作,主要讲述炼丹和修仙的方法。

炅先生:炅先生是古代的一位炼丹家,以其独特的炼丹方法闻名。

玉清:玉清是道家三清之一,代表最高境界的仙人。

崔文子:崔文子是古代的一位炼丹家,以其独特的炼丹方法闻名。

越法师:越法师是古代的一位炼丹家,以其独特的炼丹方法闻名。

越女元明:越女元明是古代的一位炼丹家,以其独特的炼丹方法闻名。

葱涕:葱涕是指葱的汁液,常用于中药和炼丹术中,具有解毒、消肿等功效。

蚕屎:蚕屎是指蚕的排泄物,古代认为蚕屎具有解毒、消肿的功效,常用于药物炼制。

黄土:黄土是古代常用的土壤,因其具有吸附性,常用于药物炼制或保存。

五辛:指五种辛辣的蔬菜,如葱、蒜、韭菜等,道教修炼中常被禁忌。

白矾石:白矾石是一种含铝的硫酸盐矿物,常用于中药和炼丹术中,具有收敛、止血等功效。

黄溪砂:黄溪砂是一种细砂,常用于炼丹术中,具有过滤和净化作用。

五茄皮:五茄皮是指五茄树的树皮,常用于中药中,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

桂:桂是指肉桂,常用于中药和炼丹术中,具有温阳、散寒等功效。

附子:附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温阳散寒、止痛等功效,但有毒,需谨慎使用。

蜜蝎:蜜蝎是指经过蜂蜜处理的蝎子,常用于中药中,具有解毒、止痛等功效。

朴硝:朴硝是一种含硫酸钠的矿物,常用于中药和炼丹术中,具有泻下、清热等功效。

桂心:桂心是指肉桂的内层皮,常用于中药中,具有温阳、散寒等功效。

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道教中的重要人物,被认为是云母神散方的传授者。

终南卫叔卿:道教中的仙人,传说中在终南山修炼,留下了许多仙方。

竹沥:竹子经过加热后流出的汁液,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云浆:云母粉与白蜜混合后经过特殊处理制成的液体,被认为具有神奇的功效。

韩藏法师:古代著名的道士和医药学家,留下了许多治疗疾病的方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方药部-卷二-评注

本文详细介绍了云母的种类、药用价值以及炼制方法,反映了古代中国对矿物的深入研究和利用。云母在古代被视为一种珍贵药材,具有多种治疗功效,如治疗皮肤疾病、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等。这些功效的记载不仅体现了古人对云母的崇拜,也反映了古代医学对矿物药的高度重视。

文中提到的云母种类繁多,每种云母都有其独特的颜色和功效,适合在不同季节服用。这种分类和服用方法的详细描述,展示了古代医学对药物的精细分类和个性化应用。同时,文中还提到了云母的炼制方法,包括多种复杂的步骤和配方,这些方法不仅要求精细的操作,还需要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体现了古代炼丹术的高度技术性和科学性。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一些不可服用的云母种类,如云胆和地碌,这些云母被认为具有毒性,服用后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种对药物毒性的认识和警示,反映了古代医学对药物安全性的重视。

总的来说,本文不仅是对云母的详细介绍,也是古代医学和炼丹术的珍贵文献,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通过对云母的研究和利用,古代医学家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药物知识,也为后世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段古文详细记载了古代炼丹术中关于云母的多种使用方法,反映了古人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炼丹术的深入研究。云母作为一种矿物,在古代被认为具有神奇的功效,能够使人身轻目明、延年益寿,甚至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

文中提到的各种炼丹方法,如使用茅屋溜水、百草上露、革囊、绢筛、竹筒等工具和材料,展示了古人炼丹术的复杂和精细。这些方法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药材的严格筛选和处理,还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利用。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多种丹药的服用方法和效果,如‘三十日身轻目明,五十日腹中痒,七十日三虫去,八十日皮肤光,九十日入水不溺,面白、易骨,三百日走及奔马,一年为真人’等,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丹药的神奇功效,还反映了古人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是一部炼丹术的实用指南,更是一部反映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的珍贵文献。通过对云母的详细描述和多种炼丹方法的介绍,我们可以窥见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长生不老的执着追求。

本文主要记载了古代炼丹术中关于云母的多种炼制方法,反映了古代道教炼丹术的复杂性和神秘性。云母作为一种矿物,在古代被认为具有长生不老的功效,因此成为炼丹术中重要的原料之一。

从文化内涵来看,本文体现了古代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道教认为,通过炼制丹药,可以使人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云母作为一种具有神奇功效的矿物,被赋予了极高的象征意义。炼丹术不仅是物质的炼制过程,更是一种精神修炼的象征,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生命永恒的追求。

从艺术特色来看,本文的叙述方式具有典型的古代炼丹术文献的特点。炼丹术文献通常以秘方形式出现,内容晦涩难懂,充满了神秘色彩。本文中的炼制方法详细而复杂,涉及多种原料和步骤,体现了古代炼丹术的精细和严谨。同时,文中多次提到‘勿传非人’、‘藏之金匮’等字眼,反映了炼丹术的秘传性质,增加了文本的神秘感。

从历史价值来看,本文为我们研究古代炼丹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炼丹术作为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化学、医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中记载的云母炼制方法,不仅反映了古代炼丹术的技术水平,也为我们了解古代人们对矿物、药物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线索。

此外,本文还反映了古代道教与民间信仰的融合。文中提到的‘祭灶’、‘择神临日’等仪式,体现了道教炼丹术与民间祭祀活动的结合。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道教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多样性。

总的来说,本文不仅是一篇关于炼丹术的技术文献,更是一篇充满文化内涵的历史文献。它为我们了解古代道教炼丹术、古代科技发展以及古代社会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文详细描述了云母的炼制和服用方法,反映了古代道教炼丹术的复杂过程和神秘色彩。云母作为一种矿物,被认为具有长生不老的功效,因此在道教修炼中占有重要地位。文中提到的炼制方法包括蒸煮、过滤、浸泡等步骤,体现了古代炼丹术的精细和严谨。

文中还提到云母的服用方法和功效,如‘服之一年则病愈;三年,老翁化为童子;五年,役使鬼神,入火不烧,入水不溺’,这些描述充满了神秘和夸张的色彩,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云母神奇功效的信仰。

此外,文中还提到云母的不同颜色和对应的服用季节,如‘多青者,名云英,春宜服之;多白者,名云液,宜秋服之’,这些内容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利用,以及他们对药物与季节关系的认识。

总的来说,本文不仅展示了古代炼丹术的复杂过程,还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这些内容对于我们研究古代道教文化和医药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段文本主要描述了云母在道教修炼和医药中的应用,展现了古代道教对云母的崇拜和信仰。云母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神奇功效的矿物,能够延年益寿、治疗百病,甚至能够助人升仙。文本中详细记载了云母的制备方法和服用方式,反映了古代道教对炼丹术和医药学的深入研究。

文本中提到的赤松子和终南卫叔卿都是道教中的重要人物,他们的传说和仙方反映了道教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赤松子传授的云母神散方和终南卫叔卿的服云母粉方,都是道教修炼中的重要方剂,体现了道教对云母的重视。

文本中还详细描述了云母的制备过程,如蒸云母法、云母长生断谷丸方、云浆法等,这些方法不仅展示了古代炼丹术的复杂和精细,也反映了道教对自然物质的深刻理解和利用。

韩藏法师的疗病法部分,详细记载了云母在治疗各种疾病中的应用,如五劳七伤、虚损发汗、疳湿癣疮、金疮等,展示了云母在医药中的广泛应用。这些方剂不仅具有实际的治疗效果,也反映了古代医药学对云母的深入研究。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不仅展示了云母在道教修炼和医药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古代道教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自然物质的深刻理解。文本中的方剂和方法,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对现代中医药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方药部-卷二》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477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