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齐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作者: 作者不详,相传为西汉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整理编订。刘向是汉代著名学者,曾校勘整理大量古籍。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西汉时期整理成书。

内容简要:《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策士言行的历史散文集,共33篇。书中主要记载了各国策士的游说、谋略和外交活动,展现了战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智慧谋略。其语言生动,故事性强,是研究战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齐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原文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撤其环殽,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

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齐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译文

齐王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

信件还未拆开,赵威后就问使者:“今年的收成还好吗?百姓们还好吗?齐王还好吗?”

使者不高兴地说:“我奉齐王之命来问候您,现在您不问齐王的情况,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是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赵威后说:“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好的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王?所以哪有舍本逐末的道理呢?”

于是她进一步问道:“齐国有个隐士叫钟离子,他还好吗?他这个人,有粮食的人他给吃的,没粮食的人他也给吃的;有衣服的人他给穿的,没衣服的人他也给穿的。他是帮助君王养育百姓的人,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被任用呢?

叶阳子还好吗?他这个人,同情鳏夫寡妇,照顾孤儿和孤独的老人,救济贫困的人,补充不足的人。他是帮助君王安抚百姓的人,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被任用呢?

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吗?她摘掉耳环首饰,到老不嫁人,为的是奉养父母。这些都是引导百姓走向孝道的人,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被召见呢?

这两位贤士没有被任用,这位孝女没有被召见,齐王凭什么治理齐国,抚育万民呢?

於陵的子仲还活着吗?他这个人,对上不向君王称臣,对下不治理自己的家,中间也不与诸侯交往。这是引导百姓走向无用的人,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被处死呢?”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齐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注解

赵威后:赵国的王后,以智慧和贤明著称,关心民生,重视农业和百姓福祉。

岁:指年成,即农业收成,古代农业社会,年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百姓的生活。

民:指百姓,古代统治者常以民为本,民安则国安。

钟离子:齐国的一位隐士,以助人为乐,帮助百姓解决温饱问题,体现了仁爱精神。

叶阳子:齐国的一位贤士,关心鳏寡孤独,帮助贫困百姓,体现了社会责任感。

北宫之女婴儿子:齐国的一位孝女,放弃个人幸福,终身不嫁以侍奉父母,体现了孝道精神。

於陵子仲:齐国的一位隐士,不事王侯,不治家业,不交诸侯,体现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齐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战国策·齐策》,通过赵威后与齐国使者的对话,展现了赵威后的政治智慧和治国理念。赵威后以‘岁’、‘民’、‘王’的顺序询问,体现了她以民为本、重视农业的思想。她认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百姓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农业丰收、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定,君王才能安享尊荣。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具有深远影响,体现了‘民为邦本’的传统观念。

赵威后进一步询问齐国的贤士和孝女,表达了她对贤才和孝道的重视。她提到钟离子和叶阳子,赞扬他们助王养民、息民的善行,批评齐国未能重用这些贤士。这反映了赵威后对贤才的渴望和对社会责任的重视。她认为,贤士的德行和才能是治理国家的重要资源,只有重用贤才,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赵威后还提到北宫之女婴儿子,赞扬她的孝行,批评齐国未能表彰她的美德。这体现了赵威后对孝道的推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是伦理道德的核心,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赵威后通过赞扬孝女,表达了她对孝道文化的重视,认为孝道是教化百姓、稳定社会的重要手段。

最后,赵威后提到於陵子仲,批评他的无为和不作为。她认为,像於陵子仲这样的人,既不事王侯,也不治家业,对社会毫无贡献,应当被清除。这反映了赵威后对实用主义的推崇,她认为每个人都应当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不是逃避责任。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赵威后的言辞,展现了她以民为本、重视农业、推崇贤才和孝道的治国理念。她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段对话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为我们提供了治国安邦的宝贵经验。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齐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468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