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齐三-国子曰秦破马服君之师

作者: 作者不详,相传为西汉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整理编订。刘向是汉代著名学者,曾校勘整理大量古籍。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西汉时期整理成书。

内容简要:《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策士言行的历史散文集,共33篇。书中主要记载了各国策士的游说、谋略和外交活动,展现了战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智慧谋略。其语言生动,故事性强,是研究战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齐三-国子曰秦破马服君之师-原文

国子曰:“秦破马服君之师,围邯郸。

齐、魏亦佐秦伐邯郸,齐取淄鼠,魏取伊是。

公子无忌为天下循便计,杀晋鄙,率魏兵以救邯郸之围,使秦弗有而失天下。

是齐入于魏而救邯郸之功也。

安邑者,魏之柱国也;晋阳者,赵之柱国也;鄢郢者,楚之柱国也。

故三国欲与秦壤界,秦伐魏取安邑,伐赵取晋阳,伐楚取鄢郢矣。

福三国之君,兼二周之地,举韩氏取其地,且天下之半。

今又劫赵、魏,疏中国,封卫之东野,兼魏之河南,绝赵之东阳,则赵、魏亦危矣。

赵、魏危,则非齐之利也。

韩、魏、赵、楚之志,恐秦兼天下而臣其君,故专兵一志以逆秦。

三国之于秦壤界而患急,齐不与秦壤界而患缓。

是以天下之势,不得不事齐也。

故秦得齐,则权重于中国;赵、魏、楚得齐,则足以敌秦。

故秦、赵、魏得齐者重,失齐者轻。

齐有此势,不能以重于天下者何也?其用者过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齐三-国子曰秦破马服君之师-译文

国子说:“秦国打败了马服君的军队,包围了邯郸。

齐国和魏国也协助秦国攻打邯郸,齐国占领了淄鼠,魏国占领了伊是。

公子无忌为了天下的利益,设计杀死了晋鄙,率领魏国军队解救了邯郸的围困,使秦国无法占领邯郸而失去了天下。

这是齐国进入魏国并解救邯郸的功劳。

安邑是魏国的支柱;晋阳是赵国的支柱;鄢郢是楚国的支柱。

所以这三个国家想要与秦国接壤,秦国攻打魏国占领了安邑,攻打赵国占领了晋阳,攻打楚国占领了鄢郢。

这三个国家的君主得到了福气,兼并了二周的土地,夺取了韩国的土地,几乎占据了天下的一半。

现在秦国又劫持了赵国和魏国,疏远了中国,封卫国的东野,兼并了魏国的河南,断绝了赵国的东阳,那么赵国和魏国也危险了。

赵国和魏国危险,对齐国不利。

韩国、魏国、赵国、楚国的志向是担心秦国兼并天下而使他们的君主成为臣子,所以集中兵力一心对抗秦国。

这三个国家与秦国接壤而忧患急迫,齐国不与秦国接壤而忧患缓慢。

因此天下的形势,不得不依靠齐国。

所以秦国得到齐国,就在中国拥有重权;赵国、魏国、楚国得到齐国,就足以对抗秦国。

所以秦国、赵国、魏国得到齐国就重要,失去齐国就轻。

齐国有这样的势力,为什么不能在中国拥有重权呢?是因为使用得过度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齐三-国子曰秦破马服君之师-注解

秦破马服君之师:指秦国击败了赵国的马服君赵括的军队。马服君是赵国的贵族,赵括是其子,此战是长平之战的一部分,赵国大败。

邯郸:赵国的都城,今河北省邯郸市。

齐、魏亦佐秦伐邯郸:齐国和魏国也协助秦国攻打赵国的邯郸。

淄鼠:齐国在战争中夺取的赵国地名。

伊是:魏国在战争中夺取的赵国地名。

公子无忌:魏国的公子,即信陵君,名无忌,以智谋和胆略闻名。

晋鄙:魏国的将军,被信陵君设计杀死,以便夺取兵权救赵。

安邑:魏国的重要城市,今山西省夏县。

晋阳:赵国的重要城市,今山西省太原市。

鄢郢:楚国的重要城市,今湖北省宜城市。

二周之地:指东周和西周的地盘,今河南省洛阳一带。

韩氏:指韩国。

卫之东野:卫国的东部地区。

魏之河南:魏国的河南地区,今河南省一带。

赵之东阳:赵国的东阳地区,今河北省南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齐三-国子曰秦破马服君之师-评注

这段文字出自《战国策》,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战略博弈。秦国在战国中后期逐渐崛起,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其扩张政策对其他诸侯国构成了巨大威胁。文中提到的秦破马服君之师、围邯郸等事件,反映了秦国对赵国的军事压力。齐国和魏国虽然一度协助秦国攻打赵国,但随着局势的变化,尤其是信陵君公子无忌的智谋,魏国转而救赵,形成了对秦国的反制。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文字体现了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外交策略。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时而联合,时而对抗,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信陵君杀晋鄙、率魏兵救赵的行为,不仅展现了个人智慧和胆略,也反映了当时‘救邻即自救’的战略思想。齐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其地理位置和国力使其成为各国争夺的关键。文中提到‘秦得齐,则权重于中国;赵、魏、楚得齐,则足以敌秦’,凸显了齐国在战国格局中的重要性。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字语言简练,逻辑清晰,通过列举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地名,生动地描绘了战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形势。作者通过对各国行为的分析,揭示了当时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各国利益的交织。尤其是对信陵君的描述,既突出了其个人英雄主义,也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智慧和谋略。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字为我们研究战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它不仅记录了具体的历史事件,还揭示了各国之间的战略博弈和利益冲突。通过对这段文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进程,以及各国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通过对战国时期各国关系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国际格局。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还通过生动的叙述和深刻的分析,为我们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齐三-国子曰秦破马服君之师》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460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